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01:3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共)》。

第一篇: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共)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依赖于品德课和班会课,而忽略了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其实课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这里不仅能完成学科知识的传授,也能结合相关的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德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一、挖掘资源,从教材中寻找德育渗透点

1、唯物主义渗透

生物学科是一门描述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课堂上通过对有关生命现象进行剖析,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本质,增强学生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对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通过高中阶段的有关知识学习,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人体的最基本组成不过是20多种化学元素,按照元素——化合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由微观到宏观的构建方式最后组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人,人体在新陈代谢中生长发育、繁衍后代、衰老死亡,最后被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等)分解,于是这个生前或高贵或卑微的人就此解体,以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的形式返回生态环境,成为一棵小草或一棵小树成长的营养,从而开始新一轮的物质循环。这样的一个知识体系教育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唯物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

2、挫折教育渗透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碰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走出失败阴影。例如在讲解动物的受精过程时,可以用语言激励学生:“父亲上亿个精子争先恐后的游向母亲的卵细胞,优胜劣汰,最终只有速度最快、最健康强壮的那个精子能与卵细胞相遇并获得卵细胞的接纳形成受精卵,这就是最初的你和我,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竞赛中的获胜者,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应该以此暗示自己:我是最棒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再如讲到动物的胚后发育中蝴蝶的变态发育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事例:“不起眼的毛毛虫要蜕变成翩翩起舞的美丽蝴蝶须经过无声的蛹化和艰难的破蛹而出,有好心人看它挣扎得可怜,便帮它剥开了束缚的蛹壳,不想这只蝴蝶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了,在颤颤巍巍中死去。”以此让学生坚信一个道理:“逆境不是苦难而是一笔财富,正视它,超越它,定能打造出一片灿烂天地。”

3、人文关怀渗透

“人文关怀”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简单的说就是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怀,即关心、爱护、尊重其他人,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从生物学角度来理解这一词汇也许会更深刻:物种内部关系即种内关系,通常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在理解种内互助这一概念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森林里着了大火,蚂蚁是怎么逃生的呢?成千上万只蚂蚁会抱成一团裹成一个大圆球,由高处朝低处滚动,在滚动的过程中最外围一层的蚂蚁被大火烧死,内层的同伴却迅速滚出火灾现场,少数蚂蚁的牺牲换来整个种群的保存,蝼蚁尚且如此,何况人乎?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对周围的人少一分挑剔,多一分欣赏;对弱势人群少一分鄙视,多一分尊重;对陌生人少一分冷漠,多一分关怀 „„人与人之间只有建立了这样一种关系,小到一个班级,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是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和谐整体。

二、关注时事,在热点中寻求德育共鸣点

人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必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其中有积极正面的熏陶,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完成教学活动的同时有必要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介关注社会时事,并在有关知识点讲授时将热点人物和事件插入课堂,组织学生进行的讨论和反思,去伪存真,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促进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

1、学会感恩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理所应当的享受着来自父母和社会的一切无私给予,然而,在他们的字典里很少有“感恩”一词,在高一下册遗传病类型介绍中有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叫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种病的症状,并且建立“感恩”意识,我给学生播放了这样一则图文资料:黄舸,今年18岁,7岁时诊断出患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据医学专家介绍,同类患者最长生命记录仅为18岁。在成长过程中黄舸受到全国各地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他和父亲将这些好心人的姓名和地址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2003年,15岁的黄舸不顾自己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跟父亲说希望在生命结束之前能找到这些好心人当面向他们道谢,为了满足儿子的这个愿望,从2003年5月开始父亲黄小勇带着早已失去行走能力的儿子骑着人力三轮车开始了他们艰难的感恩之旅,三年来,他们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000多公里,向帮助过他的人们当面致谢,在人情淡薄的今天,黄舸父子俩将“感恩”两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并因此成为2006《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借用晚会的颁奖辞:“黄舸就像一截被人抛弃的蜡烛,好心的人点亮它,它便藏起眼泪,照亮和温暖整个世界!”在资料播放过程中,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都沉浸在黄舸带来的这份感动中,于是我趁热打铁:“感恩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情感,它不一定要轰轰烈烈、感天动地,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朋友,感恩所有帮助过你的人,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2、诚实守信

2005年底,韩国“黄禹锡造假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被誉为韩国“克隆之父”的黄禹锡于2005年5月,在著名《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攻克了利用患者体细胞克隆胚胎干细胞的科学难题,其研究成果轰动了全世界,韩国政府授予其“韩国最高科学家”荣誉。但是,好景不长,2005年年底有人指出他论文中有造假成分,首尔大学随即展开调查,结果证实黄禹锡2004年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干细胞研究成果与其2005年发表的论文同属造假,2006年1月,韩国政府取消黄禹锡“韩国最高科学家”称号,并免去他担任的一切公职。黄禹锡一下从民族英雄沦落为人所不齿的骗子,“黄禹锡神话”从此破灭。联系动物细胞的全能性这一知识点,我将该事件引入课堂,并要求学生对这一事件发表看法,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科学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做事先学做人,只有恪守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标准,踏踏实实做出来的成绩才能获得别人的肯定和尊重。

3、敬业奉献

当代的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学校教育有义务有必要通过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的介绍,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例如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了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在教学中我结合杂交育种这一知识点,就李振声院士的事迹给学生做了资料展示:50年代初我国黄淮流域和北方冬麦区条锈病大流行,造成小麦严重减产,望着颗粒无收的麦田,年轻的李振声把目光聚焦在远缘杂交育种上,经过20多年潜心研究,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终于培养出高产、抗病、优质的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使我国的小麦产量年增长数百亿公斤,极大程度解决了我国粮食短缺问题,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起被人们尊称为“南袁北李”。“6月正午的太阳照得人眼花,几个年轻人都躲在树荫下。可李振声戴着一顶草帽,从一大早就在田里查看麦苗,蹲下、起来,换个地方再蹲下、起来……整整一上午三四个小时就这样重复做蹲起运动。”谁能相信,同行用这段文字描述的李振声,已近八十之龄!“社会培养了我,我应该向社会做出回报”——就是这种朴素的感情,支持着李振声在55年的科学生涯中为中国人民“吃粮”问题而奔忙。李振声的“小麦人生”,沉甸甸,亮闪闪。通过这段资料描写李振声一心为民的精神让学生们肃然起敬,也在他们年轻的心里播种下“敬业奉献”的种子。

三、润物无声,在教学中树立德育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行为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深远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站在热爱教育事业这一基点上,严于律己,规范自身行为,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教学中努力做到:

真诚

一个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教师应该真诚地对待学生,给学生少一些“正确的废话”,多一些真诚的人文关怀,充满真诚的教学,才能给学生以温暖的感觉,激发出学生最大的学习热情。

公平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唤起学生学习自信的前提,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学生,让学生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中,体味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主动自由地表现他们的智慧,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宽容 宽容不等于纵容,宽容是一种教育智慧,是一种教育修养,是一种对成长的期待,对学生的宽容洋溢着教师人格的魅力,宽容学生的缺点,宽容学生的不恭,宽容学生的失误,宽容学生的幼稚,在这种宽容的氛围中,让学生学会对别人的宽容。严谨

教学中教师课前认真钻研精心备课;授课中语言表达完整、精练、正确,板书有条不紊,书写规范;课后积极反思,细致批改作业,以自己的言行时时给学生做出表率,让学生体会到严谨务实的作风和深钻细研的科学态度。

第二篇: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郏县第一高级中学:王真真

2013-4-17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依赖于品德课和班会课,而忽略了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其实课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这里不仅能完成学科知识的传授,也能结合相关的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德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一、挖掘资源,从教材中寻找德育渗透点

1、唯物主义渗透

生物学科是一门描述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课堂上通过对有关生命现象进行剖析,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本质,增强学生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对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通过高中阶段的有关知识学习,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人体的最基本组成不过是20多种化学元素,按照元素——化合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由微观到宏观的构建方式最后组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人,人体在新陈代谢中生长发育、繁衍后代、衰老死亡,最后被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等)分解,于是这个生前或高贵或卑微的人就此解体,以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的形式返回生态环境,成为一棵小草或一棵小树成长的营养,从而开始新一轮的物质循环。这样的一个知识体系教育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唯物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

2、挫折教育渗透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碰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走出失败阴影。例如在讲解动物的受精过程时,可以用语言激励学生:“父亲上亿个精子争先恐后的游向母亲的卵细胞,优胜劣汰,最终只有速度最快、最健康强壮的那个精子能与卵细胞相遇并获得卵细胞的接纳形成受精卵,这就是最初的你和我,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竞赛中的获胜者,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应该以此暗示自己:我是最棒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再如讲到动物的胚后发育中蝴蝶的变态发育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事例:“不起眼的毛毛虫要蜕变成翩翩起舞的美丽蝴蝶须经过无声的蛹化和艰难的破蛹而出,有好心人看它挣扎得可怜,便帮它剥开了束缚的蛹壳,不想这只蝴蝶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了,在颤颤巍巍中死去。”以此让学生坚信一个道理:“逆境不是苦难而是一笔财富,正视它,超越它,定能打造出一片灿烂天地。”

3、人文关怀渗透

“人文关怀”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简单的说就是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怀,即关心、爱护、尊重其他人,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从生物学角度来理解这一词汇也许会更深刻:物种内部关系即种内关系,通常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在理解种内互助这一概念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森林里着了大火,蚂蚁是怎么逃生的呢?成千上万只蚂蚁会抱成一团裹成一个大圆球,由高处朝低处滚动,在滚动的过程中最外围一层的蚂蚁被大火烧死,内层的同伴却迅速滚出火灾现场,少数蚂蚁的牺牲换来整个种群的保存,蝼蚁尚且如此,何况人乎?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对周围的人少一分挑剔,多一分欣赏;对弱势人群少一分鄙视,多一分尊重;对陌生人少一分冷漠,多一分关怀 „„人与人之间只有建立了这样一种关系,小到一个班级,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是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和谐整体。

二、关注时事,在热点中寻求德育共鸣点

人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必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其中有积极正面的熏陶,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完成教学活动的同时有必要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介关注社会时事,并在有关知识点讲授时将热点人物和事件插入课堂,组织学生进行的讨论和反思,去伪存真,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促进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

1、学会感恩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理所应当的享受着来自父母和社会的一切无私给予,然而,在他们的字典里很少有“感恩”一词,在高一下册遗传病类型介绍中有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叫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种病的症状,并且建立“感恩”意识。

2、诚实守信

做事先学做人,只有恪守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标准,踏踏实实做出来的成绩才能获得别人的肯定和尊重。

3、敬业奉献 当代的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学校教育有义务有必要通过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的介绍,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

三、润物无声,在教学中树立德育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行为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深远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站在热爱教育事业这一基点上,严于律己,规范自身行为,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教学中努力做到:

真诚

一个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教师应该真诚地对待学生,给学生少一些“正确的废话”,多一些真诚的人文关怀,充满真诚的教学,才能给学生以温暖的感觉,激发出学生最大的学习热情。

公平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唤起学生学习自信的前提,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学生,让学生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中,体味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主动自由地表现他们的智慧,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宽容 宽容不等于纵容,宽容是一种教育智慧,是一种教育修养,是一种对成长的期待,对学生的宽容洋溢着教师人格的魅力,宽容学生的缺点,宽容学生的不恭,宽容学生的失误,宽容学生的幼稚,在这种宽容的氛围中,让学生学会对别人的宽容。严谨

教学中教师课前认真钻研精心备课;授课中语言表达完整、精练、正确,板书有条不紊,书写规范;课后积极反思,细致批改作业,以自己的言行时时给学生做出表率,让学生体会到严谨务实的作风和深钻细研的科学态度。

第三篇: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

在生物教学中恰到好处的渗透德育教育,要从多方面准确结合,以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德育教育不能以片面而空洞的说教形式强硬灌输给学生,应该融汇到现行的生物教材中,从传授知识中渗透德育,从德语教育中收获完美的人生。

【关键词】:

辩证唯物主义 道德观 爱国主义 人格魅力习惯 挫折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当前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其目的是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品德得到良好发展,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生物教学新大纲要求教师紧密结合生物教学内容,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既教书又育人。在教学中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寓德于教。既要克服单纯传授知识、忽视德育的倾向,又要克服脱离学科教学内容的政治空洞说教弊端。要坚持教学的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促进学生的态度观念与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德育切忌形式主义,一定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下面就高中生物新课标的要求,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透析生物教材,善于发现德育渗透的闪光点

1、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渗透

生物学科是一门描述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课堂上通过对有关生命现象进行剖析,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本质,增强学生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对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从生物的元素和化合物组成,以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系统—个体„„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的物质第一性,并非虚无的、神秘的东西。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时,个体构成种群,种群组合构成群落,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层层相相依,环环相扣的现象,各部分结构要相互依赖才能发挥作用的,体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等等。

2、学习环境伦理道德观,互相尊重的道德观渗透

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选修中的生态工程的内容时,我让同学们思考,我国在建造青藏铁路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建造供动物通过的涵洞,告诉他们为了保护西藏藏羚羊、野驴等迁徙动物的生态平衡,我国在建青藏铁路时不惜花巨资修建动物通道(涵洞),以确保藏羚羊能和以往一样可以正常往繁殖地产子,同时播放动物过涵洞时的壮观视频,让学生心灵受教育。通过学生对社会上的这些例子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一种重要的力量,如果不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就可能造成某种破坏作用;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在享受大自然的恩惠的同时,也同样要尊重和保护其他生物,更何况人与人之间更应该互相尊重,互利互助。

通过学习环境道德伦理观的学习,既协调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又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呼吁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就能达到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3、在新课标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渗透

介绍中外生物学家的成就,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精神的有效方法。结合教材和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以及我国生物学科的辉煌成就,向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教育,无疑将震撼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素质。但如果我们只是在课堂上大讲爱国主义理论,而不与实际相结合,这种脱离实际的爱国主义教育只会让老师受累,让学生感到不理解和厌烦。

在生物教学中,首先要注重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现在的高中生生长在物质丰富、条件优越的时代,对祖国的过去、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知之甚少,所以很容易产生盲目崇洋媚外,认为中国不如外国、现在不如过去的思想。针对这种思想状况,我利用我国在生物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与国外、比如在讲到外国部分获诺贝尔奖生理学奖的科学家时,有些同学会嘲笑我国尚与此奖无缘,我会列举我国在生物科学上的尖端成就,以引起他们对祖国的敬佩,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其次,要联系学生家乡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切身体验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热爱家乡,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家乡就是学生对祖国最贴切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向学生介绍家乡的自然资源,例如龙眼、荔枝、桑树等种植业,当地的海洋捕捞业,以及本地区的农业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情况等,让学生了解乡土的生物与环 境资源,以及它的保护、开发、利用现状,使学生从熟悉的环境中获得祖国的切身体验,从热爱家乡出发奠定献身祖国献身科学的情怀。

二、联系生活点滴,在学习中寻找德育渗透的起点

1、在课堂上理解人格的魅力

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格美,如敢于怀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百战不殆的意志,谦逊的品格,合作的精神,大胆的想像,严谨的方法,奇妙的灵感等。总之,让学生在对自然界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多一些对自然界和科学本身的理解,会使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的发展相得益彰,不失为科学课程渗透德育的一条途径。

如在学习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的内容时,介绍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水平,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虽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 的荣耀和光环,但为人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从不摆名人架子,待人坦诚,一辈子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他慷慨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技术和某些育种材料,传授或赠送给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以帮助他们发展杂交水稻,养活世界更多的人口。同样和学生学习外国生物学家默默耕耘的例子,同样也能给学生带来人格魅力的熏陶。例如在学习遗传规律时,介绍孟德尔8年的痴迷耕耘,让学生无比感慨,深受感染。通过这些例子,不但增加了学生学习该章节内容的兴趣,也让学生领略到人格的魅力所在。

2、尊重生命,健康的生活习惯渗透

学习生物课程时,不应该单单为了应对考试,而应该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指引,不能把生物课与生活割裂。在课堂中多联系生活实际,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练就健康的体魄。

90后比较多的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和父母的宠爱,都会有痴迷上网,玩手机和听MP3的现象,因此会养成因为贪玩而晚睡熬夜的坏习惯,造成白天无法集中精神学习,甚至因为睡眠不足而生病甚至影响身体发育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在学习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内容时,我引述了有关生物钟的知识,告诉同学们要合理安排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作息制度,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减轻疲劳,达到保持健康和获得优越成绩的双赢。在学习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内容时,及时联系青少年的肥胖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等等。

3、珍爱生命,不畏挫折的心理教育渗透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这是因为,那些自认为自己聪明的人往往会选择走一些所谓的“捷径”,这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会丧失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锻炼机会;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么叫成功。因 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学生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碰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走出失败阴影。例如在讲解动物的受精过程时,可以激励学生:父亲上亿个精子争先恐后的游向母亲的卵细胞,优胜劣汰,最终只有速度最快、最健康强壮的那个精子能与卵细胞相遇并获得卵细胞的接纳形成受精卵,这就是最初的你和我,整个过程奇妙而艰险,甚至有点惊心动魄,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竞赛中的获胜者,每个人都是优秀的,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应该以此暗示自己:我是最优秀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以此让学生坚信一个道理:逆境是强者攀登高峰的垫脚石,是弱者走向毁灭的万丈深渊。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需要我们每位生物教师,从德育渗透的理论价值、教育价值、能力价值等方面去挖掘,做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使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科德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第四篇: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依赖于品德课和班会课,而忽略了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其实课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这里不仅能完成学科知识的传授,也能结合相关的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德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一、挖掘资源,从教材中寻找德育渗透点

1、唯物主义渗透

生物学科是一门描述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课堂上通过对有关生命现象进行剖析,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本质,增强学生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对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通过高中阶段的有关知识学习,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人体的最基本组成不过是20多种化学元素,按照元素——化合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由微观到宏观的构建方式最后组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人,人体在新陈代谢中生长发育、敷衍后代、衰老死亡,最后被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等)分解,于是这个生前或高贵或卑微的人就此解体,以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的形式返回生态环境,成为一棵小草或一棵小树成长的营养,从而开始新一轮的物质循环。这样的一个知识体系教育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唯物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

2、挫折教育渗透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碰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走出失败阴影。例如在讲解动物的受精过程时,可以用语言激励学生:“上亿个精子争先恐后的游向卵细胞,优胜劣汰,最终只有速度最快、最健康强壮的那个精子能与卵细胞相遇并获得卵细胞的接纳形成受精卵,这就是最初的你和我,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竞赛中的获胜者,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应该以此暗示自己:我是最棒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再如讲到动物的胚后发育中蝴蝶的变态发育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事例:“不起眼的毛毛虫要蜕变成翩翩起舞的美丽蝴蝶须经过无声的蛹化和艰难的破蛹而出,有好心人看它挣扎得可怜,便帮它剥开了束缚的蛹壳,不想这只蝴蝶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了,在颤颤巍巍中死去。”以此让学生坚信一个道理:“逆境不是苦难而是一笔财富,正视它,超越它,定能打造出一片灿烂天地。”

3、人文关怀渗透

“人文关怀”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简单的说就是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怀,即关心、爱护、尊重其他人,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从生物学角度来理解这一词汇也许会更深刻:物种内部关系即种内关系,通常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在理解种内互助这一概念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森林里着了大火,蚂蚁是怎么逃生的呢?成千上万只蚂蚁会抱成一团裹成一个大圆球,由高处朝低处滚动,在滚动的过程中最外围一层的蚂蚁被大火烧死,内层的同伴却迅速滚出火灾现场,少数蚂蚁的牺牲换来整个种群的保存,蝼蚁尚且如此,何况人乎?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对周围的人少一分挑剔,多一分欣赏;对弱势人群少一分鄙视,多一分尊重;对陌生人少一分冷漠,多一分关怀 „„人与人之间只有建立了这样一种关系,小到一个班级,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是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和谐整体。

二、润物无声,在教学中树立德育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行为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深远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站在热爱教育事业这一基点上,严于律己,规范自身行为,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教学中努力做到:

真诚

一个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教师应该真诚地对待学生,给学生少一些“正确的废话”,多一些真诚的人文关怀,充满真诚的教学,才能给学生以温暖的感觉,激发出学生最大的学习热情。

公平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唤起学生学习自信的前提,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学生,让学生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中,体味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主动自由地表现他们的智慧,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宽容

宽容不等于纵容,宽容是一种教育智慧,是一种教育修养,是一种对成长的期待,对学生的宽容洋溢着教师人格的魅力,宽容学生的缺点,宽容学生的不恭,宽容学生的失误,宽容学生的幼稚,在这种宽容的氛围中,让学生学会对别人的宽容。

严谨

教学中教师课前认真钻研精心备课;授课中语言表达完整、精练、正确,板书有条不紊,书写规范;课后积极反思,细致批改作业,以自己的言行时时给学生做出表率,让学生体会到严谨务实的作风和深钻细研的科学态度。

第五篇: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小议——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小议

大通县东峡民族中学

耿金龙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小议

大通民中

耿金龙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在“全员育人”的大背景下,各科任课教师在教学的同时都应该渗透德育教育。作为生物教师,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挖掘教材知识体系中的思想性,不断地用具有思想意义的现代生物科学成果的新信息充实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情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具体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一、指出目标,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

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按既定目标去培养人,那就要求教育者要设法激活学生的内部动机,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不足而自觉地去完善。教育人的艺术就是使教育者的意图由受教育者自己提出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受教育者自我教育。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教学中除了注意应用这些历史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外,我更加注意讴歌新中国成立后在生物科学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点燃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与火。我在给学生上第一节生物课时,给学生介绍了“我国克隆羊培育成功”,我国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走在世界生命科学的前列,以及“我国两位博士后移植小草抗旱基因培育旱稻获得成功”等科研成就,向学生说明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是新世纪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以生物技术为先导的新兴产业在不远的将来将占居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激励学生向这些生物科学家学习,刻苦钻研生物知识,树立远大目标,将来大有用武之地。在讲“遗传和变异”时,介绍袁隆平培育高产杂交水稻获世界金奖,1988年“种子太空旅行”后选育的高品质、高产的蔬菜粮食品种等;讲我国第一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已于2007年考上了西安西京大学;讲“免疫”时,介绍我国医学保健的飞速发展等。通过介绍,使学生看到我们祖国的发展前景,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学生乐学,成绩自然会提高。

二、适应社会,提高学生团结竞争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

一个班集体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班的成绩,一个好的班集体卫生、纪律、成绩等各个方面都会很好,我在讲授生物之间的种内互助时,通过蚂蚁群体生活、蜜蜂群体生活等学生常见的实例,让学生理解集体成员之间的团结对于整个种群直至个体都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这些简单的、常见的生物现象,可以说明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从而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环境氛围,让学生明白人与人相处的道理,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互相帮助,从而提高成绩。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指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适合于大自然,同样也适合于人类社会,现在很多学生安于现状,竞争意识不强,上进心不足,导致学习劲头不足,长期以往,必将使贫穷的人更加贫穷。在讲述自然选择学说时,我适当分析社会发展形势,强调只有学好习才能在社会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发挥自身潜在的能力,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学生意识到,不学习就不能在社会立足,有了这种危机感,学生自然会发自内心地乐学,自然有助于成绩的提高。

三、排除不利的干扰因素,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

当今社会,早恋、抽烟、喝酒、上网等许多不良行为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这需要教师适时地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在这方面,生物教师显得尤为重要。美国通过国家级法律文件把性教育加入教育内容中,希望从中培养学生全面的性健康认知能力,而在我国,相关的文件还很少。特别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化多样化对青少年的熏陶,青少年不仅在性生理、性心理发展都有所提前,从完全封闭到突然开放,青少年的性价值取向却不断模糊,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越趋薄弱。中学生物有有关青春期教育的知识点,教学中往往一闪而过或忽略不教以及让学生自己阅读的现象却不少,学生不能从正规的途径获取性知识和正确健康的性心理,就容易发生问题,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学生成绩。所以,在学习“生殖和发育”以及“动物激素”时,我抓住契机适时地给学生传授一些性教育知识,让学生在了解青春期发育特点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破除了学生在性问题上的神秘感,改变了对性的无知与困惑,使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性心理,除此之外,我从生物学的角度给学生讲吸烟、喝酒的危害,发现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改掉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提高了学习成绩。

总之,在生物教学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生物教师要善于挖掘生物知识体系中的思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同时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能力等等。这一切不是一节课能够完成的,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每节课来实现,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才能提高成绩、培养能力、陶冶品德。

下载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之我见-德育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之我见在物质文明相对丰富的今天,帮助中学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正确认识当前存在的矛盾和困难,以及党和政府努力解决这些......

    高中生物教学渗透德育总结

    高中生物教学渗透德育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生物组:赵云凤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可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润物......

    高中生物德育渗透总结

    德 育 渗 透 总 结 A组周雪莲 高一年级 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教学过程,我在德育渗透工作方面结合课本知识做了不少工作。现将一学期来的......

    学科教学德育渗透提纲高中生物

    学科教学德育渗透提纲(初中生物) 一、初中《生物》八年级 二、结合点 1. 八年级生物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例如,讲完“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提出:如何理解前人种树后人......

    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探讨

    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探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的高中生不仅肩负着民族的希望,还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高中生的能力和道德......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中学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高中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或升入高一级学校,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本文......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内容提要: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处于改革与开放的社会中,青少年面对的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接受着广泛的社会影响。社会价值观念的......

    数学教学中德育教学渗透

    数学教学中德育教学渗透 有人认为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事。数学是自然科学,没必要进行德育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