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推进新课改 着力挖掘形成新特色(课改总结)1

时间:2019-05-13 01:4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面实施推进新课改 着力挖掘形成新特色(课改总结)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面实施推进新课改 着力挖掘形成新特色(课改总结)1》。

第一篇:全面实施推进新课改 着力挖掘形成新特色(课改总结)1

全面实施推进新课改

着力挖掘形成新特色

——年度课改总结

自去年秋季,我县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经整整一年。回顾一年来我校课改的历程,我们全校师生知难而上,与时俱进,积极做实施新课改的实践者、开拓者,经过执着的探索追求和不懈实践积累,对课改的认识由抽象、粗浅,渐趋具体、深入,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收获。

一、解读新课标

本次课改为第八次课改,较前七次课改,不仅教材与学生生活更贴近,而且教育教学理念更具人文性,是一次综合性、前瞻性的课改,因此,我校十分重视这次课改,一切工作紧紧围绕新课改这一中心。那么我们又是如何全面实施推进新课改的呢?具体是:

1、构建组织,落实研究课题。

上学期初,学校成立了片校两位校长为正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和村小校长为组员的课改领导小组,分别建立了一年级课改实验、综合实践研究、劳技教育研究等三个专题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就课改条块分切,明晰任务,制定计划,落实措施,定期活动,形成资料。这为课改工作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2、学习理念,落实交流心得。

秋季开学前几天,我们迅速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语文课标》《数学课标》等,及时传达县培训课改精神。开学后,利用业务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辅导材料和刊物上最新课 1 改文章。要求每位教师每周上缴一份课改文章阅读卡,一篇课改经验或学习心得,两周举行一次课改交流会,半学期举行一次课改小演讲。一年来平均每位教师阅读课改文章80多篇,撰写课改心得体会50多篇。广大教师通过学习交流,更新了观念,形成了共识,自觉投身课改大潮之中。

3、实践理念,落实课堂教学。

学而不用,只是纸上谈兵。理念的更新与否关键看课堂教学,看理念的运用和实践。课改小组明确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堂互听课和一堂研讨课,课改年级教师每周上一节研讨课,每月上一节公开课。教者课前必须写好教案送教导处审阅批准,教完后介绍每个环节设计理念及得失反思;听者认真写好听课意见,在会上共同研讨。这样,使教者自我加压,主动学习,听者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检验是不是课改课的唯一标准,就是用没用新理念,有没有基于“一切为学生”出发来设计课堂教学。课改课可以是成功的,但也允许是失败的,因为我们毕竟是在探索中前进。

4、引贤荐能,落实学有榜样。

面对课改,大家一同在一个起跑线上,摸着石头过河。广大教师在课改的实践中产生了很多困惑,迫切需要看到鲜活生动,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课改课,这样才能学有榜样。一是请进来,让教师向身边的教学能手学习。上学期十月份,我校热情邀请了韦镇小学任荣桂主任、陆友华老师来我校借班上课,又安排了我校缪鹤凤、苏永芳老师分别上了一堂研讨课。通过这4节课学习,两个片七十多位教师受益匪浅。二是走出去,让教师向教学新秀、教育专家学习。一年中,先 2 后安排了六十多人次到兄弟乡镇学校及县城学校学习课改研讨课、观摩课,尤其是学习上海特级教师贾志敏的示范课。广大教师好学善思,勤于实践,与课改同行,与课改同成长。

5、督导村小,落实均衡发展。

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使课改全片一盘棋,必须加强对村小课改的督导,促进课改实验工作的整体推进、均衡发展。首先,实行蹲点制度。片校领导分工分线定期深入片内各村小听课、检查、指导、考核、评估。其次,利用片校专职教师的优势,分期派相关教研组成员到村小辅导教育教学业务。再次,定期举行片内村小课改观摩活动。今年四月十五日在沿运小学举行了课改现场会(五月分拟在瓦甸小学举行课改观摩活动,因“非典”而取消)。虽然课改的起点低,质量还不算高,但让大家感受到课改就在身边,易学用得上。

6、汇编资料,落实报送制度。

我校课改工作坚持做一件事,留一个痕迹,形成一项资料,脚踏实地,不搞花架子,做到日清、周结、月报。我们把整理好的资料,汇编成五期《课改之韵》,定时报送中心校。编印《课改之韵》旨在倾听课改之声,研讨课改之惑,探索课改之路,推进课改之履。《课改之韵》为片内教师构建了发表课改各种声音的平台。五期中,刊登了100多篇个案分析、教学设计、课改论文等。

二、践行新理念

通过学习、研讨,全校教师对新的课程标准了解得更系统,更全面,新的课改理念不断提升,角色的转变,导向的转变,促进了校容校貌和师生面貌的转变。

1、校园的环境建设,处处充满着青春气息和生命活力,是全镇唯一荣获“扬州市绿色学校”“扬州市环境教育先进单位”称号的学校。

2、教师的行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课改实验中,教师确立了“教为学服务”的观点,转变了教师角色,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教师学会了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兴趣、爱好、专长,有的班级还设计了“喜报”等来表扬学生;学会了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会了主动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学会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解放学生;学会了使用富有人文性、艺术性、鼓励性的语言组织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真正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动合作,共同探索的学习气氛异常活跃。华道琴老师执教的数学、科学两堂课在镇竞赛中均获得了第二名。

3、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课改实验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成功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热情地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积极交流和合作,敢于提问,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自信心确立了起来,个性张扬了起来。六(2)班华玉洁同学设计编辑的手抄报荣获县一等奖;在今年的“学雷锋精神,树时代新风”读书活动中,像五(1)班的徐世晨同学,拾到三千多元现金和内存十万多元的信用卡,主动交还失主的拾金不昧已蔚然成风,层出不穷。

4、学校教研氛围浓厚。在新课改面前大家充分认识到:课改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教师们自觉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自发征订有关课改的报刊杂志;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经验总结、4 教学案例。华远之、刘明两位老师的转化后进生论文获得县赛三等奖;高学勤老师辅导六(2)班华玉洁同学的“十六大征文”《华家滩在改革开放中腾飞》在县竞赛中获一等奖;马俊肖校长的《第十次教〈将相和〉》和朱洪钟校长的《惩罚教育》两篇论文被县选送参加省“教海探航”论文竞赛;乔善元校长、杨荣华主任等老师的十多篇论文在镇级课改刊物《金水教苑》《新荷》上发表。教师们养成了课前研讨和教后反思的习惯,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能力正逐步提高。

三、张显新特色

我有人有,不叫特色,我有人无,且鲜明独特,才叫特色。范光湖小学有过辉煌的历史,翻开校史,在每页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放射出学校特色的光辉。尤其是少先队工作,校园绿色环境等已形成了湖小模式,在国省市名声大噪。如今,在新课改中,我们又将有何作为呢?保持和弘扬老校特色传统,充分挖潜创新特色。

1、特色之一,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以劳技教育为突破口,以观摩活动为载体,独辟蹊径,初步形成新特色,成为我校课改中的新亮点。每学期,我校都非常认真地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确定专题,策划方案,定班定人实施,凸现活动的个性和特色。今年四月份,我校与县教研室联合承办了宝应县南片综合实践研讨观摩现场会。会上展示了我校为响应团中央关于“实现宏伟蓝图,做好全面准备”的号召,而开展的《呵护绿色绘蓝图》活动,以及为落实县教育局提出的“提高十项素质,争当十小标兵”中心工作而开展的《标“星”立“艺”显身手》活动。两个活动以精巧的选题、独特的创意、最佳的效果及详实的流程资料,给与会者留下了十分难忘的印象,在全县产 5 生了强烈而深远的反响,为我校课改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新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日前,该两份方案送市参加优秀方案设计评比。

2、特色之二,以范光湖丰富资源为素材,以其丰厚的人文底蕴为基石,以少先队活动为阵地,挖掘一切可教育资源,开发出符合新课改理念,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搜集了大量鲜活的素材,正在组织人力分头编写、装订成册阶段,下学期初将投入实施,逐步修改完善。

回眸过去的一年,在艰辛的课改征途上,我们既有喜悦又有困惑,但毕竟迈出了艰难而坚实的第一步。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倍增,以更加理智和成熟的心态推进和深化课改,定会取得课改的新胜利,新成果。

二○○三年六月

第二篇:积极推进课改 彰显学校特色

积极推进课改

彰显学校特色

蚌埠市胜利路第三小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路走来至今已是第六个春天了,回顾六年的工作,我们既有探索的艰辛,更有成功的喜悦。在积极推进课改的这六年中,我校锐意进取,大胆改革,切实围绕:一个中心(以课改为中心);两个重点(以教师发展为重点;以学生成长为重点);三个构建(构建科研课题研究体系;构建校本教研研究体系;构建和谐课堂研究体系)展开工作,从而彰显了学校的科研特色。一、一个中心(以课改为中心)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课改伊始,我校便牢固树立一个中心意识,即一切以课改为中心的意识,积极营造参与支持课改实验的氛围。

首先,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主要负责,副校长主抓的课改领导小组,为一线实验教师“架桥铺路”。不管是抓教学的领导,还是抓德育、总务的领导,都要对课改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工作中相互配合,并起到宣传指导的作用。

其次,利用教师政治学习、理论学习、教研活动等,宣传课改的重要性,不管是不是实验教师都要关注课改,了解课改。再者,开辟课改信息专栏,鼓励教师第一时间收集课改信息,关注课改动态,在校内外进行交流、借鉴,为课改服务。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光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因此我校召开各年级的家长会,利用家教小报向家长广泛宣讲课改实验工作的重要意义,设立了“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把家长请进新课程课堂,让家长感受新课程、体验新课程。一切以课改为中心的思路,为我校推进课改争得了先机,取得了家长的积极配合,“课改”一词,也成为了我校当时师生与家长最热门的话题。

二、两个重点(以教师发展为重点;以学生成长为重点)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成长,其关键是教师,故而教师的发展即是实现这一终极目的前提与保证。新课程的实验工作起步快,工作量大,更主要的是变化大,因此,关注教师发展,关注学生成长就成为了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工作重点。

1、提供接触学术前沿,知识前沿的培训机会

推进课改,理念先行,为促进教师较快地了解专业领域内的学术动态,我校积极为教师提供大量的接触学术前沿,知识前沿的培训机会,开设了学术前沿专题和系列讲座课,并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区四级教研网络、各种报告会、学术论坛以及专题讲座的资源,支持教师多渠道参加各种培训,建设了富有特色的创新精品课程:《新课程管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如何走出新课改的几个误区》、《教学评价》《师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课程理念下怎样听课、评课》等专题,教师受训面达100%,检测优秀率达92.1%,这一举措对推进新课程的深入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搭建转变教学行为,改变学习方式的平台

推进教育改革仅仅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积极为教师搭建转变教学行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平台,提高教 师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因此,我校实施了主体性工程,大力提倡“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创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抓三个方面:

①、正确处理教材,优化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别具匠心地“肢解”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对现行教材采用“删、看、讲、补”四字方针,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②大胆改革,积极推行“新课程教学行为与学习方式转变”。要求教师认真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方法。要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给予思想、心灵的自由,给予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时空。

③鼓励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其独特的效用,学生十分喜欢上这样的课。

课堂实践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做到“知识点、能力点、注意点”三点到位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三基落实,逐步形成“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注重创新,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特色。

3、倡导教研方式融合,关注教师队伍发展

我校有专职教师43人,分别属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结合本校实际,我们倡导教研方式的融合,创建了“共享型教研”、“网上教研”、“短信教研”“反思型教研”等方式,改变了以往只关注骨干教师的发展,专家与骨干的单线对话交流,转变为关注教研组整体的发展,我们把研究与发展的重心下移到教研组层面,并借助团队协作基础上的竞争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在教师中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每“课”有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上交一份典型案例;每学期上交一篇质量较高的教学论文;提供一个有关教育教学的问题或给学校提一个合理化建议;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研究课;每学期自学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要有读书笔记)。通过“六个一”活动的开展,力求使教师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同时学期末评选出优秀案例、反思、论文,集结成册。三、三个构建(构建科研课题研究体系;构建校本教研研究体系;构建和谐课堂研究体系)

“科研兴校、科研强校”一直是我校的发展战略和追求目标,以三个构建为核心的研究体系(构建科研课题研究体系;构建校本教研研究体系;构建和谐课堂研究体系),就是对其内容最好的解读。

1、构建科研课题研究体系

科研课题的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改的有效途径,对于打造学校教育品牌,提高教师教研能力与专业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校积极构建科研课题研究体系,曾先后进行了省级课题《数学教学中“活动”形式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校本教研方式的探索与研究》;市级课题《主体参与合作探究》《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探索与研究》;区级课题《自动化小队校外延伸的探索与实践》等课题研究。迄今为止,已有3个课题结题,2个课题现已取到了阶段性成果。学校通过对课题研究,探索出了十多种教学中常用的“活动”形式和十多种校本教研方式,其中省级课题《数学教学中“活动”形式的探索》的研究成果,获安徽省第四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 奖。市级语文课题《主体参与、合作探究》的结题报告获安徽省优秀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三等奖。

此外,课题研究的成果得到了延伸与扩展。学校先后向蚌埠市推出课堂教学观摩课7节;向蚌山区推出科研课题研讨课、汇报课、展示课等29节;为区内兄弟学校东海一小推出“交流、互动、研讨课”10节;为城乡“手拉手”学校陶店、岗北等小学推出送教下乡研讨课12节。我们的王春琴校长也多次在安徽省课题研究会和蚌山区教育科研课题研讨会上做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为蚌埠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及蚌埠学院学生搞专题讲座并上公开课,为全区乃至全市的教育科研工作起到了导向、辐射和示范作用。《中国青年报》、《蚌埠日报》、蚌埠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多次以《胜利三小实施科研战略》和《抓教师素质促学校发展》为题,对学校的教育科研成果进行了专题采访和跟踪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课题研究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教学教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由教学型向学者型转化,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目前,我校教育教研已成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教师全员参与教学教研,人人均有课题研究。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师对工作的投入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了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学校被市教育局命名为“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和“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实验学校。”

2、构建校本教研研究体系

校本教研是立足于学校,针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教学问题”,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教 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教研方式。构建校本教研研究体系,是保障学校发展的有效机制之一。

①、完善校本研讨制度,进行校本动态管理。学校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编排了《胜利三小校本教研制度手册》和《胜利三小校本教材》。校本课程贯穿于各学科之中,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得以落实。学校先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新课改通识、教师教学业务、课件制作、因特网等培训。在信息技术培训过程中,我们重点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强化培训教师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培养。邀请市教科所所长罗时新、蚌埠师范学校专家申素珍等为教师们搞专题讲座;邀请市教研员陈涛、马之先到校深入课堂进行教学教研;邀请区教研室主任乔正文来校指导课题研究。在专家们的引领下,学校扎实地开展了集体备课、评课、案例研讨、课改观摩、教研沙龙、构建生态课堂、同课异构、微格教学、反思交流等系列教学教研活动。在此基础上,学校坚持每学期开展“一人一课”、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经验演讲、课件制作评比等大练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②、倡导即时研讨氛围,拓宽教研活动时空。全新的教学理念只有内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才能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校本教研中,我校创新校本教研研讨方式,在理论学习、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基础上,采取了系统学习与即时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合理安排研讨时间。系统学习做到“四落实”:时间、地点、人员、内容落实;即时研讨就是教师的自主学习,形式灵活,不囿于各种限制,易于操作,易于第一时间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增加同级组 教师相互之间观课、上课、说课、评课的频度,积淀教学实践经验。

我们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运用课改理念,通过观课、说课、评课,对课堂实例的分析,教学心得的撰写,课改论文的评比,以及个人反思等形式开展研讨活动,教研活动不仅在一周一次固定的时间内进行,更是延伸到了教师的“空课”时段和课间,教研组内充满了浓浓的研讨氛围。

③、变“加”为“减”,变“管”为“免”。我校对原有的教育研究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来推动教师团队的发展。我们千方百计地增加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从注重做“加法”转变为做“减法”,减少教师的统一行为,在某些方面不作整齐划一的要求,减少重复低效的劳动,避免因孤独地面对层层加码的任务而感到的心力交瘁,让教师有更多时空去从事个性化发展。我们在月考核中推出“免检制”,对在某些领域出类拔萃的教师实行工作免检。如,学习摘抄免检、教案免检、作业批改免检、家常课免检等,充分肯定他们在工作中做出的品牌与特色,充分相信这些教师会在这些工作中有新的发展,同时鼓励更多的教师在工作中都能出品牌、有特色、创精品。

通过构建校本教研体系,强调教师的实践与反思的研修过程,丰富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群体的不断成长,形成学校骨干名优教师群体。因此,我校教师的专业层次更深,学术素养更厚,文章分量更重。

构建和谐课堂研究体系

课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其组织运行过程是否和谐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课堂是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的,建立和谐生态课堂正是从生态的视角实施对人整体生命发展的关怀。我校根据自身特点和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创建一种符合人文精神的和谐生态课堂,使学生的个体发展在和谐课堂气氛中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和谐发展。

①、做好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学校教育是由四个不同的过程构成的:技能的掌握、知识的获得、社会价值和规范的确立、思想体系的形成。那么,教学目标的定位就必然要立足于学生这四个方面能力的有效培养。小学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目标价值取向上,要从过去强调“双基”到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多种价值取向并存,不但要建立学生相应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安排时,注重开发足够的教学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②、重视建立生态的课堂环境。环境对生态个体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一个符合生命发展的生态环境是创建和谐生态课堂的重要条件。首先,要改变课堂的物理环境,特别是教室的布置方式,变传统的秧田式课桌摆放为环形或活动式方式。其次,要营造良好的心理空间,进行情境创设。教师在心理上要对每个学生抱有美好的期望,形成教育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构建和谐课堂研究体系中,我校领导注重全程跟踪,全程指导,除了小课堂(教室),还有大课堂(学习环境),无不要求体现生命实体(学生)在课堂中自然地,和谐地,自主地发展。

四、成果与思考

我校通过对一个中心(以课改为中心);两个重点(以教师发展 为重点;以学生成长为重点);三个构建(构建科研课题研究体系;构建校本教研研究体系;构建和谐生态课堂体系)的贯彻实施,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在省、市、区教学领域起到了导向、引领和辐射的作用。我们曾先后组织教师向市、区、兄弟学校、“手拉手”对口学校等推出示范课、观摩课、交流互动研讨课等60余节,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教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及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目前,学校有14名中青年教师分别跨进了省“特级教师”及区、市级“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科研标兵”等名师行列,占教师总数的25.6%。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始终处于全区前列。

自2002年走进课改以来,学校有785项获奖,其中国家级奖96项,省级奖57项,市级奖 292项,区级奖340项;教师在市级以上获奖的有174项,其中参加各级名类教育教学竞赛53人次,获奖或刊登的教育教学论文有121篇;学生254人次在各种活动中获奖;教师的学历层次逐年提高,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有14人,占32.6%,大专以上学历的有33人,占76.7%;在历次市、区组织的教学质量检测中,学校各学科成绩平均分均处全区的前三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双有”活动先进集体、市“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文明单位、卫生先进单位、合格家长学校、平安校园、绿色学校、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校等十多块市级以上的大项奖牌。学校还被蚌埠市教育局首批命名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实验学校”,市级“教育科研特色学校”也于今年3月创办成功。目前我校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特长生,学校的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已成为蚌山区一所基础扎实、特色突出,社会满意的优质学校。

我校通过系列举措积极推进课改,彰显了学校的教育科研特色,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的竞争其实就是文化的竞争,而这种学校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教师的发展,就是有没有团结的,向上的,研究的气氛,有没有这种精神的孕育。因此,作为课改的直接执行者、参与者、受训者,更要有一种全新的,开阔的视野,来创建实行有效的学习型教研方式战略性的转移,来促进学校整体的发展和文化的养成,从而形成与保持胜利三小独特的科研文化底蕴与科研产业。思考如下:

1、建立跨学科的综合性教研组,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教育观念、方式方法的融会贯通,改变教研活动“学科孤立”的状态。

2、构建多元动态学科教研网络,拓展教师之间互动的空间,使势单力薄的教师,走出封闭的圈子,在多途径的互动中,发挥集体智慧,共谋解决问题的策略,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3、走合作之路,建立教院、教研机构与我校的合作研究制度,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中小学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需要大学文化的参与,需要走进学术前沿,寻觅创造、发展的新支点。)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课改之路漫漫,唯有善于发现,勤于吸收、勇于创新,贵于坚持,我们的课堂才会因课改而更生动,我们的生命才会因课改而更美丽。

2008-4-16

第三篇:践行课改 成果丰硕(新课改总结)

践行课改

成果丰硕

——剑桥一中新课程改革落实情况总结

我省2007年实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最全面、最深刻,也将是最具有深远影响的一次改革。当前市场经济的冲击要求教育充分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并迫使教育本身的发展必须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导致各个学校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因此,在这次新课改中,谁先按照新课改精神并根据实际校情理清办学思路,并进行大胆实践,谁就会获得优先发展的机会。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正是基于这种爱的情怀和“以人为本”的核心,我们完全可以提出,“学校以育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快乐、主动、和谐的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办学思想,可以按照“主体·合作·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去设计实践。就一般而言,学校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块,硬件建设只要资金到位就可以完成,而学校软件建设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软件这一层面之中,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因此,办学必须要有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两个积极性,策划共同远景,师师、师生、生生、家庭、社会和学校通力合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为学生的现在和将来打下坚实基础,并在育人的过程中同时得到发展。就学校而言,针对教师、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校就要营造适合的氛围,并且要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得到发展,要突出主体的参与性、主动性。而学生、教师的发展,更离不开合作,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系,在合作中促进师生学习与发展。在学生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以后,合作是发展的正确之路:学生与教师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是协同发展的,学生的发展是为将来能继续学习、顺利工作、幸福生活打基础的,是生命的基础工程。

基于以上办学理念,我们应当把学校教育看作是师生相伴而行的教育人生,是师生互动发展空间和共存的生命意义。在主体教育的思想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和智慧的启迪者,而是变教师的直接“说”为指导学生“发现”;变教师独立讲解为教师组织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储存器,而是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弘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天赋和才华。同时,还可以“主体·合作·和谐·育人”的理念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善于与人交往,学会自主合作。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色,从而走自主发展之路。

“主体合作”既是办学的理念,又可以是办学的模式,同时还揭示了办学思路。因此,我们要着力研究“主体合作”的办学思想、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德育建设、校班管理,从而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最终实现教师有良好的师德,有自己的教学思想和在此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行为,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以形成优秀教师队伍,优质育人工作,优良学生素质的办学特色。

在教育日趋走向人性化、社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今天,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跨越式的发展,为学生的成材打好坚实的基础,是每一个校长都应当思考和解决的课题。而对于一个参与社会竞争的学校组织来说,无论从哪一方面讲,管理都是重中之重的事。因此,校长必须从班子建设入手,强调“主体合作”管理的意识,并达成共识,不断提升自我。在管理上,学校强化“主体合作”管理就是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管理思想,采取“共同认可的工作目标,具体的岗位职责,协议式的管理,主体合作式的工作,反思自我的评价”的管理模式,并层层签订工作协议,形成层次分明、职责清楚、各负其责的管理网络。同时,以“学习、研究、总结、提高”为管理方法,建立并完善相对稳定而又是动态发展的制度和常规,以质求新,以新促质。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因此,学校必须把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作为重头戏抓。首先,要确立新课改下教师队伍的发展目标: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因为,教育思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教育智慧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凭借,专业精神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专业人格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依托。具体说来,应在引导教师在学习、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开展大讨论、问卷调查等方式研究确立具体的教师发展目标: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方式,有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堂教学的能力。

为此,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我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应要求全体教师敬业、爱校、爱生、善处、自学、自省、自律、自强、合作,并组织教师开展一系列的形象建设活动,如为人师表、学校主人、职业道德、学科合作等。在师德建设中,要调动支部、行政、工会三位一体的领导,干部党员、师德标兵三种骨干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建立教师、家长、学生三维反馈评价,组织教研组、学校、家长委员会三方合作宣传表彰。此外,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新课标,回顾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成功的课例、案例、失败的课例、案例、获奖论文、研讨等来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不断使教学思想符合课改新理念,并在教学方式上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实践,对有成效者组织个案研讨,请专家点评。把教师的个人课改成果(论文)编撰成册,互相交流,从而促进教师不断发展。在教育科研上,学校应围绕实验课题,结合本校情况,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卓有实效的校本研究,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并不断提高。发展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并推荐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参加学校以上各种层次的提高学习,是培养教师的又一重要途径。对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结合自身科研情况进行再研究,以其再研究的成果,又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以达到充分利用和整合科研资源的目的,同时又节约了教育经费。在学校科研过程中,应以平等学习研究追求卓越为原则,从教研组的个案研究入手,整合合作目标、合作任务、主体优先、主体性发挥、管理制度、工作业绩、人际关系,从而建构主体合作的基本模式,在学习、实践、研讨、反思中提高主体素质。同时,学校还应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以深化教学改革。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主体合作课堂教学应成为新课改的重点。我校应要求教师在课改过程中必须人人参与,合作攻关,造就浓厚的课改研究氛围,在研究的实践中师生都能得到发展,都能受益。凡是师生得不到发展、不能受益的科研,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其研究的具体内容主要应为,学生自主学习提问能力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导向,激励性评价如何具体化,教师在自主提问、合作学习中的作用,好课的评价标准的研究,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等。经过研究和实践,逐渐形成一些基本模式,如:基本知识自学,重点知识导学,难点知识助学,科学指导训练;课前学生预习,课堂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自主提问,教师启发,合作答疑,各抒己见—达成共识。

对学生德育培养必须从起始年级抓起,从学生生活习惯到意志品质,从文明礼貌到高尚情操,要对其进行全面、多角度、深层次的打造和建设。学校应以主体教育为契机,以少先队建设为基础,以班级管理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思想。通过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扎扎实实抓好德育工作。

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养成教育为重点,建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使每个学生健康、快乐、主动、和谐地发展,为未来人才全面打好基础,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规范”,深入开展争做文明小主人的活动,并将争创文明校、文明班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有机结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德育建设网络建构过程中,逐步形成系列特色活动。我们在主体教育过程中,还应注意课外活动建设,在课外活动中,以各种兴趣活动为主线,以兴趣促进活动,以活动培养兴趣,把课外活动拓展为生活实践,把学会做人和礼貌、礼仪、礼节教育生活化。

总之,只有用优质的教育开启学生成功人生,用生动活泼的教育吸引学生求知,给具有不同性格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可能,努力让学生自主发展,才能打造“主体·合作·和谐·育人”的特色学校。

第四篇:以实际行动迎接课改—新课改总结

以实际行动迎战课改

—新课标总结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

作为一名新近参加工作的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经验极度匮乏,自身各方面素质亟待提高。面临新课程改革,首先,对新课标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必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再次,对自身要高标准严要求;最后,有针对性的根据新课标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制定可行性计划。

一、对新课标的认识

新课标新教材里反映了一些新型的教学理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首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以最新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教学以实现国家新的课程标准。在当前,如何指导学生改变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和构建开放式的英语课程乃是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改革的核心所在。

这次高中英语教材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来看,提出的课程改革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改变以往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从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教师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习惯于接受式学习,日前英语教学还不能使学生从“学会英语”走向“会学英语”。由此可见,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以最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乃当今英语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而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必须从课堂中的主角角色位置上敢于走下来,成为后台的导演,而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大胆充分地演绎,丰富自己,成长起来。所以,传统教学与改革后的教学之根本不同

点就在与:学生能否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而课改的中心所在,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其实,无论是先进的理念还是丰富而新颖的内容,真正要在课堂上落实好就需要有适当的教学模式,如何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最重要。

高中英语新课改是英语教学上的一大创新,作为课改中的高中英语教师就应该让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武装完善自己,真正做到适应课改,从而体现课改的先进性.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要迎接好新课程的挑战,我们一定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终身化意识,主要表现在:

1、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广泛的反思性教学实际上就是要求英语教师对教学不断反思、对业务不断提高、对自我不断发展,以促进教师发展朝终身化方向发展。反思将强化教师的创造性、激励个人成长愿望、有益于传授主要知识和培养课堂技能,养成教师的专业气质。分析自己的教学经验,写教后感,有规律地反思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还要经常分析教学实践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创新,把学生的需要与长期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一旦养成终身的自我评估习惯,教师将不断地挑战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把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和赋予课堂教学以活力当作自己的责任。

2、挖掘学生和当前语言教学的知识深度、开拓他们知识的内容广度、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认知发展。要明确地认识到英语教学是一个发展的领域,所以英语教师要经常研究教学实践,精通专业人文知识,同时还要了解英语教学的前沿问题,跟上学科的发展。通过创新,通过各种方式主动研究自己的教学,追求、探索自己不熟知的领域,自觉养成终身研究的习惯。

3、英语教师要不断分析、评价自己的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形成自己教学行为原理,促进终身自我发展。还要经常与同事交流、参加集体备课和研讨课,以类似的研究强化终身型的学者气质。

4、为更新自我知识,还要积极地与其它学科教师进行有效的互相交流和学习,积极寻求同事的帮助,以教师和学习者的身份继续发展自己。同时,做新教师的良师、参与同行教师的教学、欢迎同事以他们的观察帮助自己做自我评价,或学习其他在教学上富有经验的教师。从而提倡内部合作与团队精神,实现跨学科、跨层次教学。

总之,语言习得是终身的过程,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榜样。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让他们效仿或超越自己;并终身致力于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的技能。

三、对今后自身工作的要求

高中英语新课改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注重锻炼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用英语去交际,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现在的英语教学中师生角色和教学策略都有较大转变。作为教师,我们面临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通过近期的实际教学,我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提了几点要求:首先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多鼓励学生,增加他们的信心看。其次是要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刻板的学习,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适得其反让他们厌恶学习英语。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锻炼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发展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他们创新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再次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课文前要求学生先预习,找出语言点;课后整理总结笔记,并发现重难点,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成就感。还有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总之,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把教学与课改目标紧密结合,不断更新观念,适应新时代英语教育的要求。

四、对未来教学工作的展望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1.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1.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1.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2、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具体做法是把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上课可以结合时事、热点,给学生讲有关政治、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新闻、幽默等。还可以通过开辟第二课堂,如举办英语角、讲故事、各类竞赛等。老师课后应当多和学生交流接触,了解学生的需要,适当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体育运动。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听英语广播、看英语新闻,然后再到学校进行交流。

3、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3.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3.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3.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

4.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4.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4.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即将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课改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适应新时代英语教育的要求,愿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第五篇:课改推进教师入门课总结

课改推进教师入门课总结

——入门课总结会讲稿 张军

一、本次课改推进教师入门课的目的课改推进的学习培训已有一段时间,一是检查教师对学案的理解运用;二是检验一下老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对后期课改推进的重点工作作调整。

二、定量分析

教师

课题

评价记录

徐亚琼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93.34

代正秀

稍复杂的方程

94.58

黄建华

稍复杂的方程

(二)

93.38

熊朝国

颐和园

83.80

周丽

18、盘古开天地

86.00

李小林

时间的计算

92.90

朱静娟

21、从现在开始

85.70

黄娟嫒

填未知数

94.64

郭燕丽

2、四季

86.69

叶红霞

6、静夜思

88.10

杨红

观灯

89.75一等奖:黄娟媛二等奖:代正秀、徐亚琼三等奖:李小林

三、定性分析与评价:

教师

课题

评议记载

徐亚琼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学生自学效果好,给予了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理念,学生学习举浓,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思路清晰,但对例题的处理是否考虑学生自读题目,思考后交流解题思路并作答,即小组的培养还要加强。

代正秀

稍复杂的方程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教师问题简洁恰当。但学习小组培养中,学生倾听习惯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回答问题不应该采用齐答或齐吼,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黄建华

稍复杂的方程

(二)备课不充分,没有备学生,课堂教学法的实效性上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对重点知识的点拨不到位。平时要加强小组的培养。

熊朝国

颐和园小组的建立与培养、学案使用的研究要进一步加强,如对字词的处理上可结合学案带疑初读部分完成。教师并没有研究课堂模式改革或没有按模式上课。

周丽

18、盘古开天地课堂结构不够清楚,学生也许不明白如何做。另外,请小组读时,其余学生应该做什么?板书设计有待加强。

李小林

时间的计算课堂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和思路清晰,备课充分,学案使用较为灵活,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请关注每一位学生学习状态,有少部分学生没有跟教师思路同步。

朱静娟

21、从现在开始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调整教学,较为实在,但识字教学方法应该多样,书写的指导应该严谨。

黄娟嫒

填未知数可以看出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备课充分而有效,方法灵活且多样,学生思维训练方法多而不乱。

郭燕丽

2、四季学生课堂习惯养成方面有了较大进步。备课应该更精一些,朗读指导还应该加强。

叶红霞

6、静夜思字词教学应该多参考资料,习得多种方法后运用于教学中,相信效果会更好。

杨红

观灯学科的整合理念有所体现,有思想、安全教育,但应该充分备学生,多思考每一个教学流程。

四、总结语:请老师多思考自已的教学,体现先学后教的理念,精细备课,多思考课堂模式改革,精心处理好语数教学中的五个环节,使用好学案,平时教学中应该把握两个关键:小组培养和确定自学要求并在课内落实。建议全校语文教师思考:如何实现学生字词过关达标训练?如何在课堂模式教学中落实语文学习中写的练习或者与生活的对接?数学教师思考:如何实现学生计算能力过关达标训练?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提高办法。科研工作,想象美好,过程艰辛,结果痛苦。追其原因,在于制度的执行度与教师的热情度。有一种感受:人难为,事难做;有一种愿望:2010年的最后一跤;有一种做法:穿自己的鞋,走别人的路;有一种理念:战争走向和平,我用鲜花为你铺满前行的路;有一种憧憬:明天会更好。颁奖

1、引领课:一等奖:谭红艳、二等奖:王华权

2、入门课:一等奖:黄娟媛、二等奖:代正秀、徐亚琼、三等奖:李小林

3、优秀学习小组奖状下发。

下载全面实施推进新课改 着力挖掘形成新特色(课改总结)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面实施推进新课改 着力挖掘形成新特色(课改总结)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