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花草树木

时间:2019-05-13 10:2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经之花草树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经之花草树木》。

第一篇:诗经之花草树木

诗经中的植物

我们回顾前几节课对《诗经》这一最早的诗歌总集的学习,从《诗经》的成书、诗“六义”到《诗经》在文学、文化方面的影响以及历代学者对《诗经》的研究,我们通过了解有关《诗经》文献资料以及解读作品的形式,巩固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而今天我们将通过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诗经,走近《诗经》中的花草树木。这里主要选取的是十五国风中的篇章,国风中大多为民歌,民间抒情诗,最多是以爱情为主题的抒情诗,诗中抒写了许多植物,或描摹其形态,或记录它与人类的交会,这些植物寄托了人们真挚的情感,也随着美丽的诗歌流传千古。

一、黍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

这是一首感慨衰亡、愤叹流离的抒情之作,《毛序》言《黍离》“闵宗周也”,东周大夫行役到西周时的都城镐京,目睹旧时宗庙宫室遗址“尽为禾黍”,哀悯周室之颠覆,整首诗充溢国破家亡之感伤情怀。自此,后世皆称亡国之痛为“黍离之悲”。

诗歌三章内容完全相同,只是个别用字上有细微变化,这也是《诗经》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每章前四句写满目凄凉的景象,生动刻画出诗人在路上缓慢挪步,内心极度忧伤的情状。后六句直抒胸臆,呼叫苍天,悲怆至极。

黍在自然里,是一把沉甸甸的穗子,以春来青苗而依风摇摇,以热暑时分而迎风弯腰。一黍一摇,一生一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二、木槿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郑风.有女同车》

形容女子的容貌颜如木槿,是什么样的一种美丽呢。这是意识里可以呼吸的肤色,感觉里带着露的花。体态轻盈优美,几预迎风翱翔,仙女也就这个样子了吧!晶莹佩玉随风叮当,举手投足,无不幽雅贤淑,这是懂得人心,懂得万物的气象。

木槿,所谓“舜”者,朝开幕谢,瞬间之荣,来去匆匆。这是用怜惜的手,来挽着身边难得一遇的美艳的花;用愉悦的心,和美丽的人,同看一方风景;用意识里的话,把美丽的人的身、形、意永远的记在心底。和舜华之女同车,永远都是一件快乐的事吧!

植物里的木槿花,是仲夏夜的梦之花,朝开幕谢,却并不忧伤,似乎迎着纯净的阳光,含有欢喜,似乎朝幕不是一舜,而是几十个日日夜夜的循环。艳丽的花融在绿叶里,和谐有致,是以高洁之姿,坐在你身旁的。生活里,有幸遇到木槿女子,一路或者一车同行的,一定要面朝晴天旷海,胸画十字,默默祈愿,让这样的好运长久相随着你,因为木槿里藏着的不仅有现实里一瞬间,记忆里长久远的美丽,还有我们时常期盼的永存幸福的祈祷。

三、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周南·卷耳》

今人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描写妻子幻念行役在外的丈夫的诗歌,对“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有两种解释,指妇人想像中的丈夫在远方骑马喝酒,另一说是指妇人自己骑马喝酒,我个人偏向于前者。整首诗歌的画面应该是这样,妇人一边采着卷耳一边想像远方的丈夫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旅途困劳顿、人马困顿,不由得停下脚步,将篮筐放到一旁的大路边上。此刻,思念是恒久的光,它从心里透出来,落到眼前的苍耳上,就思念的人来说,那一刻她变的酥软了,就苍耳来说,它物化成魂,进入人心思虑的海洋里,不再仅仅是凡俗世界里的苍耳。自然和人,在这个时刻,同时产生了双重的意义,爱恋和寄托,物性和幻念。

从诗的美学意义来说,吟读这句诗,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如水的妇人,在爱的光影的诱导之下,如何由生活里的一个活泼情形化做柔情缭绕的一缕轻烟,飘飘渺渺的飘落到平凡自然的一个物件---苍耳身上。而苍耳,则在静默时分,不再是个空间里单纯的自然形象,它被一种神秘之力开启了时间相连人心的通道,让一双痴迷的眼睛穿越地域阻隔,看到梦幻般的镜子里,日思夜想的那个人,是如何行走在艰难的征途古道上。

读这样的诗,飘然浮现的女子让人爱过妖媚果敢千倍。这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新时代的西方的社会发展特征之间在产生融合性的对抗力量了。苍耳子上的短刺勾镰,体现的不是独立个体的个性特征,而是男女之间和谐关系所要体现的一种普遍联系,一种相互的不是外在利益形式上,而是在内在心理当中的的牵挂思念的柔和的共振情形。

想着,在青草茫茫的山路边上,看到一个神情忧伤的柔媚女子,正站在一株苍耳旁,苍耳是弓,思念是箭,它们指向的不是一瞬,而是神秘的永远被时间所钟情的爱的永恒。

四、桑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卫风·氓》

这是一个刚强女子被薄幸男人遗弃后,写下来的痛心之词,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思。诗里说,女子用情,如鸠食桑葚而醉,很容易伤了自己的身体。男子的恋情很容易改变,被别的事解脱,而女子一旦用情,就很难挣扎出来。先秦时,女子没有任何的社会地位,一个女子除了感情,又没有其它寄托,即使知道自己是感情投入里的弱者,也依然爱恋,然后在遗恨里黯然,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现代社会,男女在社会中的角色越来越均衡,恋爱里没有准备而失落的一方,虽没有古代女子这么决绝的伤痛,但对于将来的生活,总是一件遗憾的事。把握好爱的缭檐瓦屋下面持久不变的生活,在平平淡淡的幸福里过完短短几十年的光阴,就人生的成就,这其实算得上是最为辉煌的一个成就吧。

《诗经》里桑树出没的篇章很多,对于先秦农业时代的人类生活来说,桑已经是普通的一种植物。桑的最早记述出现在甲骨文当中,人类智识苏醒,开始创立文字,在干枯兽骨和竹木平面上记录自己的历史,以保存和自然争斗的经验,让自己的智慧能够开始有形的延续。到从自然野蚕的身上得到启发,由蚕食桑,得轻便柔韧的丝帛,这应该算得上是人类生活品质飞跃的一个显著的特征。蚕母,在古代被尊为神母,而桑,在周商时,已经是宗庙祭祀时的神木。等到先秦时农桑遍野,文字记述当中古朴粗糙的自然画面,因为桑蚕饲养在农事里的普及,逐渐开始变得柔和、华美起来。关于男子的朝服,用丝绸的华贵,可以配合庄重威仪的形象,女子之美,终于可以写的“落花入领,微风动裾”,更加的风情万种。就女子的性感来说,丝的色泽和柔滑意象里,说的在清楚不过了。

五、《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秦风·蒹葭》

诗歌描写初秋早晨独立河岸的男子想念在水一方的伊人,缓缓的河流、迎风的荻芦、稀疏的白露、薄薄的霜雾一起构成一幅忧伤的画面,其中带露的茂盛的蒹葭,正如男子无劳思慕的伊人,但却笼罩在秋的肃杀中,河边的荒凉和霜的寒冷中,男子和思慕的伊人间隔着一条大河,溯游不能接近,溯洄又怕时间来不及。他心中的苦闷如诗中充满天地的秋气和无尽的流水一样无穷无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此诗以蒹葭起“兴”,凄凉萧瑟气氛衬托彷徨忧伤心情。迎风飘扬的芦苇又仿佛在低吟浅唱,既恰当地表达了诗人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也使诗的韵味变得极为深邃悠远。

由于时间关系,暂选取这样五首诗歌中的五种植物,《诗经》中大家熟知有描写植物的篇目还有许多,如《关雎》中的荇菜、《桃夭》中的桃、《汉广》中的蒌蒿、《采薇》中的杨柳等等。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下去查资料,看看有那些植物是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这节课的主要意图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别样的解读方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以后的古代典籍阅读中,不妨“别具慧眼”,从中读出一些属于你自己的东西来。

第二篇:《楚辞》与《诗经》之比较

《楚辞》与《诗经》之比较

《楚辞》与《诗经》二者都是我国早期诗歌中的杰作,《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楚辞是浪漫主义的奠基之作。,各具特色,二者之比较在于:

一、含义不同。

①《楚辞》是指我国战国后期屈原、宋玉等人创作的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新诗体的专用名称,即“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亦指西汉刘向辑录的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总集;楚辞是战国后期形成于楚国的一种新型诗体,是继《诗经》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上的又一诗歌高峰,楚辞的产生和形成与《诗经》不同,其有着古老的根源和复杂背景。首先,楚国民歌是楚辞产生的直接源头。楚国民歌与中原地区流行的民歌在音调、句式、韵律以及风格、情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同楚辞有明显的沿承关系,楚辞不过是扩展了的文人化的楚歌。

②而《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战国时被儒家尊为“六经”之一,但并未被视为“经典”,汉设置“五经”博士,《诗》于是被官方推崇为儒家的“经典”之一,故称为《诗经》。《诗经》中的作品本来都是要以由乐器伴奏演唱的乐歌,所以《墨子?公盂篇》说:“弦诗三百,歌诗三百。”它根据音乐的不同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雅又分为大雅、小雅。

《诗经》中的三百零五首诗歌主要是由周王朝在各诸侯国的协助下于民间搜集的诗歌和贵族们为特定场合如祭祖、宴客、出猎、房屋落成等典礼,以及为讽谏、颂美等目的而向君主进献的诗组成的。

二、作者不同。

①《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大多是屈原)所作,有较为固定的作者; ②而《诗经》只有少量的篇目提及作者,但是不可信。从采诗说看,这些篇目可能经过周王朝各代文官采师加以修订,经多人之手,故为集体创作。

三、篇目及分类。

①《楚辞》中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等篇目,但未见其分类;

②《诗经》有三百零五篇,并其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每一类均有其侧重。

四、内容不同。

①《楚辞》主要描述屈原、宋玉等人的政治主张、爱国思想,而且其中多楚地巫风之事或习俗,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⑴楚辞作品中贯穿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着力于表现作者的主体感受和他们在社会以及自然现象激发下喷涌出来的情感,他们不再专注于真实细致地描绘现实世界,而是利用天才的想象力去创造五彩斑斓的幻想世界,让不屈的灵魂在狂热的斗争中寻找出路,奔向光明。

⑵楚辞作品中弥漫着浓郁的悲剧色彩,《诗经》中固然有许多哀怨的诗,可都有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意味。楚辞则继承楚歌中那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情调,以粗重的笔墨渲染出一种悲怆激昂的画面。宗教巫术作为楚辞的主要题材,作品中容纳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巫术礼仪,并通过对他们的描绘抒发作者内心感情。

②而《诗经》是囊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⑴周民族的史诗。

雅、颂中的一些诗篇在为周王朝歌功颂德的同时,也较客观地记录了周部族发展的历史。例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大明》等,这些诗叙事性很强,记述了自周始祖后稷建国至武王灭商的全部历史和传说。

⑵颂歌和怨刺诗。

其中的怨刺诗主要批评王道衰微、礼崩乐坏,人伦废丧的产物;颂歌则主要描写歌颂周朝的历史功绩。

⑶婚恋诗。

《诗经》中有大量表现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的篇章,其中以《国风》最多,艺术性较高,它们大多产生于民间。许多诗歌坦诚、大胆地描写了青年男女的相爱之情。它的基调健康、乐观,感情真挚、热烈,有很大的艺术感染力。例如《邶风.静女》。除了热恋的欢乐外,对相思的焦灼、失恋的痛苦,《诗经》许多篇章也有生动的描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表现妇女悲惨命运的,如《卫风.氓》。

⑷农事诗。

《诗经》中有很多诗歌是反映农事、畜牧活动以及祭祀、宴会情况的,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基本风貌。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它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写事物和生活,如实地反映社会现实,既有较高的概括性又十分具体、生动。这种创作方法被后代称为“风雅”风格,当属《诗经》的艺术特色之一,不论是长篇的叙事诗,还是篇幅较短的抒情之作,还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诗经》都显示了其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

⑸征役诗。

在描写战争中,或表现为自豪乐观,或同仇敌忾,或仇恨战争;而徭役诗则侧重于揭露沉重的服役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如《卫风.伯兮》。

五、语言句式不同。① 《诗经》

⑴《诗经》的语言,首先多单音节词的重叠使用。如“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⑵“双声叠韵”词的使用,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类词还有:参差、辗转等。

⑶句型以四言为主,节奏为每句两拍,“四言二拍”的形式适应了当时的节奏。

⑷《诗经》联章复沓,回环往复的特点,以适应反复吟唱的需要。⑸最后,《诗经》中的比拟、夸张、对偶、排比、拟声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应用。

② 《楚辞》

⑴《楚辞》相比《诗经》,其辞藻更为华丽,富有个性。

⑵从句式上看,《楚辞》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创造了一种以六言、七言为主的句式长短不齐,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的新诗体——“骚体”。

⑶“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吸收大量的楚地方言,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

⑷多用“兮”字,置于句尾或句中,隔句用,促成句式的变化。

六、表现手法不同。①《诗经》

⑴《诗经》具有直抒胸臆的特点,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一个源头,这种表现手法在《诗经》中很常见,如“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运用了坦率的表达方式。

⑵《诗经》运用赋、比、兴的手法。②《楚辞》

⑴《楚辞》则选择运用丰富的想象,体现着一种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⑵ 比兴手法的拓展。它把《诗经》片段的比兴发展成为长篇诗歌中比兴的连续使用,还把《诗经》那种喻象、比喻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二为一。在《诗经》基础上拓展的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中著名的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的传统,影响深远。结构特点。全诗都围绕着,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来谋篇布局的。前半部分回顾历史,实写,后半部分对理想之实现的探索,虚写。

七、对后世的影响不同。①《诗经》

⑴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现实政治的创作精神)⑵赋、比、兴的创作手法。

⑶推动后世诗人向民歌学习,从民间文学汲取营养。(“真诗在民间”)②《楚辞》

⑴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骚体”诗,为后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⑵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⑶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⑷绚丽的文采。

八、补充说明。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出现以及它所达到的高度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使其在我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楚辞》以其思想上的博大精深、艺术上的精美富丽深受世人的瞩目,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堪称典范,以至在其以后的诗歌发展史上形成了一个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与爱国主义的献身精神相结合的优秀传统。《诗经》和《楚辞》所代表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对后来的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篇:诗经两首之氓

第四课《诗经》两首

课 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二)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二、教学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讨论法 3,品读法

五、课时安排

6课时

六、备课时间:

《氓》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识记掌握《诗经》的相关知识。

2.掌握《氓》中的难字字音、掌握句子的句读。3.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理清情节和主题。

上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永恒的感情世界里,爱情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氓》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较有代表性的弃妇诗。春秋初,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状态,封建的思想意识也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统。以恋爱而言,当时男女间的交往还比较自由。《氓》诗中的女主人公与氓的恋爱、婚姻基本上是自主的,不幸的是,结婚仅三年,即被遗弃。这首诗就是她被弃回娘家后写下的。

二、《诗经》知识介绍

1.《诗经》的命名、作者及成书时间

《诗经》原叫《诗》或《诗三百》,共305篇,作者不祥,创作时间也难以一一指出,在它成为儒家经典之后,才叫做《诗经》,记载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还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2.《诗经》的编排分类

《诗经》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民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包括15国风,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也有个别贵族。“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分为“大雅”“小雅”。

“大雅”用于诸侯朝会,“小雅”用于贵族宴享。“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共40篇。

3.《诗经》的句式、表现手法及艺术特征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八言的各种句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是陈述铺陈的意思,也就是指直接叙事刻画和抒情。比就是打比方,比喻。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兴同诗歌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如《周南·桃夭》是一首嫁女诗,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盛开联想到新娘的美貌。

《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的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诗经》中还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词汇,这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清新美丽的自然。

三、介绍标题

现在请同学来读一下标题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读对了字音,méng,及时表扬,大家齐读。(反问同学:为什么不是读máng呢,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它不是读máng吗?)

第二种情况,读错,及时纠正。

这里我想特别明确地提出氓是一个古今异义词

古义: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音méng,例如:氓之蚩蚩 今义:流氓,音máng

四、诵读课文

古人读诗谓之“吟”、“咏”,首先我们通过音读的方法来品读《氓》。1.教师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让学生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

2.学生集体朗读,教师纠音,并总结四言诗的诵读节奏:一般读成“二/二”拍逗号稍短促,句号稍拖长,章节之间要比句间停顿更长些。

3.集体再次朗读。

五、字词梳理

匪:fēi

汤:shāng 愆:qiān

徂:cú 将:qiāng

裳:cháng 载:zài

靡:mǐ

于:xū

隰:xí

说:tuō

角:jiǎo

六、整体把握

概括每节诗的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七、学生齐读,进一步熟悉课文

八、作业

1.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2.梳理文章脉络。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2.把握诗歌的情节和主题。

3.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悲剧的原因。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上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二、学生齐读课文

三、师生逐段就字词疏通提问

尽量结合注解和以前积累的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四、共同梳理文章脉络

1.抽生讲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女子被一个青年男子氓所追求,后来两人结为夫妻。婚后,尽管妻子甘心贫困,日夜操劳,多年如一日。但是最终还是被丈夫遗弃的故事。

2.全文结构 一段:定情。

1.表现女子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而有主见。氓急躁而任性。2.婚姻方式:自由恋爱,自主婚姻。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段:恋爱。表现热恋女子的痴情。终于答应结婚。

三段:懊悔。叙事中断,劝告所有女性,暗示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四段:被弃。简述婚后的辛苦生活和氓的无情。两人关系破裂的原因在“氓”。女子年老色衰,男子二三其德,喜新厌旧,感情不专一。(色衰爱弛)

五段:劳苦。具体叙述婚后的悲苦生活。表现女子的善良和勤劳。六段:决绝。表现女子的清醒和坚强。结论:全诗结构为

一部分:相恋(一、二章)

1.基调:热情,幸福

2.手法:赋——直接铺陈叙述,追忆当年恋爱结婚的经过。

二部分:婚变(第三、四、五章)

1.基调:怨恨、沉痛

2.手法:比兴和抒情。以追悔的口吻,发出悲伤的感叹。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兴:先说桑树,继而讲述和氓的故事。

比:同时又是比,以桑树的枝繁叶茂,比喻女子正值青春芳华;

以桑树的枝叶枯落,比喻女子红颜已老,青春不再。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比:桑葚甜美,吃多了会上火,斑鸠贪吃,以致昏醉;甜蜜的爱情就像桑葚,沉湎其中难免神伤。

◆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比:用河水和洼地有岸和边,反比氓在感情的歧途上越走越远,不知道回头。

女子婚后表现:境遇悲惨,生活艰辛,但勤劳持家。——任劳任怨,专情柔弱。

男子婚后表现:朝三暮四,甚至动用暴力。——专横暴躁,三心二意。三部分:决绝(第六章)

女子清醒坚定地分手。

1.基调:清醒、刚烈

2.内容:女主人公在无法排解的悲伤中表示了自己决绝的态度。3.手法:比。抒情。

五、合作探究

(1)女子答应嫁给氓,是不是太草率? 明确提示:

不。①青梅竹马。②婚前通过氓进行了占卜。(2)女子被遗弃,责任在氓还是在女子? 明确提示: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女子甘心贫困,辛苦操劳,多年如一日。但是最终还是被丈夫遗弃。

(3)氓为什么要遗弃女子? 明确提示: 色衰爱弛。

(4)女主人公从这场失败的爱情中总结出了什么经验? 明确提示:

“于嗟鸠兮„„不可说也”:作为女子,千万能沉溺于男女的情爱之中。常言道:“痴心女子负心汉”。男子沉溺于情爱,还可以自我解脱,然而女子一旦沉溺其中,就总是不能自拔。因为女子的感情是专一不二的,而男子却往往朝三暮四。本诗写出了男子的用情不专和女子的痴情专一。

(5)女子最终做出了怎样的抉择?从诗中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提示:

清醒果断的决绝。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6)从全诗看,女子内心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明确提示:

恋爱时的温柔痴情——婚变中的怨恨沉痛——觉醒后的清醒刚烈。(7)女子的痛苦是不是仅仅来自变心的丈夫? 明确提示:

不是。这一婚姻悲剧又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他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再者,娘家的人的不理解,更能反映出那个时代人的爱情观、婚姻观和女子在爱情中和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更能反映出这场婚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8)这场婚姻失败,除了氓的变心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讨论。明确提示:

虽然不是很草率,但是对氓的人品还是缺乏深入了解。有点仓促。在家里太勤劳

(9)女主人公婚变后还有没有可能获得幸福?讨论。(10)男女主人公的性格 明确提示:

女:温柔痴情,清醒刚烈。男:用情不专,没有责任心。

(11)本文三处提到淇水,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提示:

一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四章: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六章: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三处写淇水,是为了给我们提示女主人公的思绪轨迹。淇水是女子这段不 幸婚姻的见证。当初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见证我对你的温柔和痴情。淇水汤 汤,渐车帷裳。见证我对你的忠贞和专一。虽然婚后生活是贫困的,但当初我 冒此深水渐车之难而来,对你是多么的专一,可是你却如此无情。(郑笺《毛 诗正义》)因此,淇水是女主人公那段以欢乐始,以悲伤终的生活的见证人。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见证了这桩不幸的婚姻。用河水 和洼地有岸和边,反比氓在感情的歧途上越走越远,不知道回头。在这里,淇水 就是这位负心汉的见证。

六、课堂小结

《氓》大致按事实发展的过程叙述这一悲剧的始末,运用“赋” “比” “兴”及对比的艺术手法,将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增加了叙事的感染力和抒情的深度,全诗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却不失坚强的妇女形象,她的遭遇值得我们同情,她的人格值得我们尊敬,而男青年的做法则应遭到我们的指责。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完成示范卷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识记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2.了解赋、比和兴的具体内容和写作手法。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上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氓》这首诗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将来学习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诗的写作手法等。首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二、字词归类

1.通假字(叫学生在听同学读时找出通假字)

“说”通“脱”,摆脱,脱身。例如:士之耽兮,犹可说也。“泮”通“畔”,边岸。例如: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于”通“吁”,叹息。“无”通“毋”,不要。例如:于嗟鸠兮,无食桑葚。2.古今异义词

古义: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音méng,例如:氓之蚩蚩;

今义:流氓,音máng。

古义:眼泪,例如:泣涕涟涟;今义:鼻涕 宴

古义:欢聚,例如:总角之宴;今义:宴会 三岁 古义:多年,例如:三岁食贫;今义:三岁的年龄 3.词类活用

【夙兴夜寐】夙:在早晨,夜:在夜里

名词作状语 【士贰其行】贰:使„„不专一

使动用法 【二三其德】二三:使„„三心二意

使动用法 【三岁食贫】贫:贫苦的生活

形容词作名词

三、写作特点

1.《诗经》开创比、兴手法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在《诗经》中开创了比兴的手法,如:《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2.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还认识到了有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的经历中等到了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四、体验拓展

《氓》一诗中这位如此温柔、多情、勤劳、淳朴的女子为何遭弃?同学各自发言后师评:女主人公温柔、多情、勤劳、淳朴,具有多种美德,最后被丈夫虐待以至抛弃。这个弃妇的不幸遭遇是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她的悲剧在两千多年的社会具有普遍的意义。

联系实际,请同学们谈谈对男女主人公爱情观的看法,最后老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五、布置作业

1.再读课文,体会他们的故事。

2.用自己的语言设计他们的另一样生活。

3.预习下节课。

板书设计:

(情节)(章句)(诗句)

(基调)

恋爱

第一、二章 秋以为期

载笑载言

热情、幸福 婚变

第三、五章无与士耽

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怨恨、沉痛决绝

第六章

亦已焉战

清醒、刚烈

第四篇:从《诗经》之《国风》婚恋诗

从《诗经》之《国风》婚恋诗

看周代女性的情爱观

程莉蓉

内容提要:

婚恋诗是《诗经》中最有特色、最富感染力的作品,而《国风》中的婚恋诗占全部恋诗的百分之九十九强。本文从《国风》婚恋诗中提取周代女子在爱情、婚姻中的不同表现,体会与感受周代女子情感的纯真和执著追求,感慨她们被遗弃的悲惨遭遇,昭示周代女子情爱的质朴自然与丰富多彩。

关键词:《国风》

婚恋诗

情爱观

女性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国风》一百六十篇是其精华所在。其中有半数的作品着墨于女性,而且多半出自女子之口,主要反映她们的爱情婚姻生活。这些爱情婚姻诗不仅使人们看到了几千年前女子的爱情婚姻生活及其社会风貌,也使人感受到《国风》中那些平淡无奇的周代女子的情爱观。她们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女诗人。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生活与情感是它的生命。对此《诗大序》已有了较清楚的认识:“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刘勰也认为“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文心雕龙·情采篇》作为一个健全的人,她们也有七情六欲,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与追求,加之感情丰富强烈,情动于衷,自然要发乎于声了。透过《国风》中的婚恋诗可以窥探到周代女性对爱情婚姻的态度:或爱得情深,如:《周南·草虫》、《王风·狡童》;或爱得奔放,如:《郑风·褰裳》、《邶风·匏有苦叶》;或爱得无奈,如:《卫风·氓》、《召南·江有汜》。这些诗歌有的反映了华夏民族女子本来的性格面貌,率直、大方、活泼、热烈,对于爱情的追求大胆无畏,具有反抗斗争的锋芒;有的反映了遭受礼教束缚、被欺凌,性格发生变异的女性,她们毫无生气,优柔寡断,畏缩而柔顺,不敢爱己所爱,屈服于悲苦的命运。(详见《求是学刊》1987年第1期《略论<诗经·国风>中的恋女形象》)由此可见,《国风》中婚恋诗给我们塑造的一个个性格鲜明、形象生动、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是值得后辈们探讨,其婚恋观值得一议的。

爱的纯真与深沉

“十分单纯质朴的”、“多么美妙的”原始氏族社会,“大家都是平等的、自由的,包括妇女在内”(《马恩选集》四卷,92—93页)人们的性爱、情爱、婚姻同样是平等、自由的,也是“多么美妙的”。尽管还具有人类童年的蒙昧、蛮性特征,但它却独具超物质关系、金钱关系、功利关系的生命意识。《国风》中的婚恋诗在不同程度上继承了原始生命意识中的婚恋意识,闪耀着浪漫爱情的美好光辉。《卫风·伯兮》描写了一位情深至致,哀怨相思之苦的女子:“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愿言思伯,甘心疾首。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该诗相当真挚地表达了一个妇人思念出征丈夫的深厚感情:“自从丈夫你出征之后,我的头发如同乱草一样,难道是没有面膏发油吗?只是打扮给谁看呢?”“每当说话就想起丈夫,苦苦思念,即使头痛了心里也是甜的。”“每当说话就想起丈夫,使我心里痛苦难忍。”这位妇女当丈夫不在家时,连修饰打扮的功夫都废了,思慕丈夫竟达到甘心头痛的地步。《陈风·泽陂》是一首女子怀春之诗,亦即女子的单相思。女主人公在池塘边遇见一位身材高大、雍容大方的美男子,一见钟情:“彼泽之陂······有美一人,硕大且卷。”由于深沉思念,始而“涕泗滂沱”,继而“中心悁悁”,终而“寤寐无为”。慕而不得,由流泪到惆怅,由忧郁到焦躁不安,睡着醒着都思念不断,把一个妙龄少女怀人而不得的单相思神貌刻画得淋漓尽致。《周南·草虫》描写一位采菜的女子,在秋天蝗鸣虫跳的季节,忧心忡忡地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并想象着团聚的欢乐。从其“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未见君子,忧心惙惙”“未见君子,我心伤悲”的反复吟唱中,感受到该女子对丈夫的一往情深。从心神不安到心慌气短再到内心伤悲,情感层层深入;“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我心则说······我心则夷”想象如果见着了,心才放得下,心情才高兴,内心才能平静。把一个对丈夫忠贞不二,情深意重的痴情女子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桧风·羔裘》描写一个女子很想念那位穿着羊皮袍、狐皮袍的大夫,但由于某种原因又无法达到目的,心中忧伤,便唱出了:“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岂不尔思,我心忧伤······岂不尔思,中心是悼。”从“忉忉、忧伤、悼”这几个词能体会到女子思夫的煎熬及对夫的浓情厚意。《桧风·素冠》一诗则刻画了一位见到丈夫遗容憔悴,心为之碎,宁愿伴着一起去死的至情妇女。“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憓兮!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庶见素韠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

除了以上几首诗以外,《郑风·狡童》、《王风·君子于役》、《邶风·简兮》等诗歌也刻画了一个个对男子一往情深、饱受相思之苦的女子形象。从这些诗歌中,我们不难看出,周代女子感情的充沛和情感的真挚与深沉,她们或劳动中歌唱,或溪水边呼唤,或黑夜里夜不能寐,把自己对青年男子或丈夫的深情和爱意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这是值得称颂的。

爱的奔放与执著

从《郑风·褰裳》等诗中我们又看到一个个对爱情追求非常直率、热烈的女子。她们毫不顾忌地诉说着自己对意中人的思慕和热爱,不加掩饰地表露出对婚姻的向往和追求。“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诗中女子性格爽朗干脆,警告那个男子,如果你再不来找我,我就要找别的男子了。这样的女子,感情多么直率、人格何等自尊、性格多么痛快,令人爱慕啊!这样的女子对男子别有一种诱惑力,她的爱情理想是大胆而健康的,并且有周代妇女身上特有的爱情主动性。《郑风·子衿》写到:“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是说:“你那漂亮的佩玉,令我长久的思念。即使我没有前去找你,你为什么不来找我呢?”在久等不来的情况下急得“挑兮达兮”惆怅徘徊、心神不定、思念深沉、感情真挚,仿佛“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她渴望形影不离、时刻不分,一个痴心、热恋中的少女跃然纸上。

《邶风·匏有苦叶》生动描绘了一位女子焦急地等待未婚夫,久久不愿离开渡口的情景:“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并且从心底发出呼唤:“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年青男子,快点迎娶我吧!趁着这冰雪未融化的时候。一个焦急张望、迫不及待地等待结婚的未婚女子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召南·摽有梅》是一位成熟青春女子对性爱和情爱的呼唤: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墍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用现代白话表述出来,是说:这时候梅子已熟,要落下来了!他结在树上的,十成中只有七成了!好比女子年纪已大,应在许多男子中找一个如意的;叫他选一个好日子,快来完婚吧!这时候梅子已熟,要落下来了!它结在树上的,十成中只有三成了!好比女子年纪已大,应在许多男子中找一个如意的,叫他不必再选日子,今天就来完婚吧!这时候梅子已熟,一起落下来了!装满了一竹蓝拿来,好比女子年纪大了,能够在许多男子中找到一个合意的;只须这时候一言为定,就马上结婚吧!——这个女子在收获梅子的时候,触景生情,把心灵深处的恋情渴望和求情、求爱的紧迫心理,吐露得那么自然、坦率、急切、灼热。这个大龄姑娘,性的成熟,爱的渴望更加强烈;情的积淀,追求合意情郎的心情更加热烈。这是生命意识中爱的呼唤,是对爱的执着追求。

《鄘风·柏舟》描写了一位少女追求婚姻自由,向父母包办的婚姻抗争,表现了她对爱情专一,坚决反抗封建礼教的决心:“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王风·大车》是一首女子热恋情人的诗。她很想和情人同居,但不知对方心里怎么想“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所以有些畏惧而不敢找他私奔“岂不尔思?畏子不奔。”最后,她下定决心对情人明誓“榖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噭日。”表白她矢志不渝的爱情。而《郑风·山有扶苏》则写了一位因找不到如意恋人而发牢骚的女子,诗中唱到:“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是说:山上有枝繁叶茂的大树,湿地里有美丽的荷花,怎么见不到英俊的男子,只有我的疯狂和失落;山上有高大的松树,湿地里有摇动的狗尾巴草,见不到那好心人儿,只看见那狡猾的青年。把一位春心萌动、渴望爱情的怀春少女表现得淋漓尽致。

《齐风·东方之日》中的女子则敢爱敢做,直接跑到意中人家里去直面爱情追求意中人。她不但白天去“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大清早便跑了来,在“我”的屋子里,在“我”的屋子里啊!是暗地里跟着我的足迹来的啊!而且晚上也去“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那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夜里又跑来了,在“我”的门里面啊,她在“我”的门里面啊!是暗地里跟着我的脚步走的啊!不难看出,诗中女子胆大,有一股子冲劲,面对爱情没有遮遮掩掩,而是勇敢出击;相比较之下,男子则显得被动,有点无所适从。女子的行为无疑是要与情人私奔,这是对封建礼教的约束、阻挠的反抗和叛逆,是追求浪漫爱的行为和生命意识的张力。这与周代女子的性格奔放、豪爽、无所羁绊是分不开的。

爱的无奈与失落

马克思说:“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同时发生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57页)《诗经》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弃妇诗,约占七分之一,主要在《国风》中。弃妇诗代表着奴隶社会婚姻文化的另一个层面。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了以男子为中心的夫权社会,纵然这种个体婚制对社会文明来说是一种进步,但恰恰在此时,妇女的命运犹如系在帷幕上的燕巢,随时都有倾覆之险,遭到灭顶之灾。该现象具有广泛的社会根源是同阶级压迫相联系的。女性之被奴役,被抛弃是社会问题,而决非哪家哪户的个别现象。《氓》诗是弃妇诗的代表作,这篇叙事性的抒情诗把女主人公同“氓”的恋爱、结婚、被虐待、被遗弃全部过程淋漓尽致地叙描出来: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衍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漣漣。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徳。

三岁为妇,靡室牢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它揭示了这样一些生活真谛:一是爱情不是金钱。作为商人“氓”,他视妻子为商品,既然能利用“贸丝”轻而易举地得到她,当然就可以无所顾忌地抛弃,这种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牢固的,维系婚姻家庭的基础是纯真的爱。二是人格与道德品质是维系婚姻家庭的另一个支柱。“氓”忘恩负义(女主人公至其家“靡室劳矣”)、背弃信义(当初曾“信誓旦旦”,此时他却“士贰其行”、“二三其徳”了)是造成这场婚姻悲剧的直接原因。三是年作为女孩子不可以草率从事,“于嗟女兮,无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轻信就容易受骗。女主人公百无聊赖,只有回忆曾经的誓言与幸福而徒增无限的烦恼与怨恨“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多么的无可奈何与惆怅啊!

《召男·江有汜》描写了一位被喜新厌旧的丈夫抛弃,别无他法,只有对沱啸歌的弃妇形象“江有汜„„不我过,其啸也歌”虽然该女子大度以“江有汜”原谅丈夫的另有新欢,但丈夫仍以“不我以„„不我与„„不我过”拒绝,她只有“其啸也歌”。既突显了她对爱情的无奈,更突出了她在婚姻中的无助地位,只好独自忧伤。从中也可看出,周代妇女在婚姻中的从属地位,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妇女被欺凌的悲惨命运。而《邶风·柏舟》中的女主人公又有不同的表现。她自伤不得于夫,见悔于众妾,表现出一种委屈而又愤愤不平的情绪“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朱熹《诗集传》注“群小”曰:“众妾也”。可谓独具慧眼。从诗中可见,这位妇女是因为受到了妾的中伤、挑拨而失宠的。程俊英先生翻译其最后两句说:“审慎考虑仔细想,梦醒搥胸心更焦。”真把一个充满愤懑情绪而又感到失望无告的妇女形象活画了出来。

《王风·中谷有蓷》是描写一位弃妇悲伤无告的诗。这位妇女被丈夫遗弃于荒年之时,天灾人祸相逼迫,实在走投无路,只有慨叹、呼号、哭泣了

中谷有蓷,叹其干矣。有女仳离,慨其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中谷有蓷,叹其脩矣。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嘯矣,遇人之不淑矣。中谷有蓷,叹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该妇女除了哭诉生活的困苦,更多的只有感慨自身命运的捉弄“遇人之艰难”“遇人不淑”,侧面反映了周代妇女悲惨生活的一面。《邶风·终风》是一首倾诉女子被丈夫玩弄嘲笑后糟遗弃的诗。“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终风且霾,惠然肯来„„终风且噎,不日有噎。”昭示了那位男子的放荡轻狂,对妇女的粗暴虐待。“莫往莫来,悠悠我思„„寤言不寐,顾言则嚏„„寤言不寐,愿言则怀。”又表达了该女子对丈夫既恋又恨又不胜哀怨的复杂内心。《王风·遵大路》、《秦风·晨风》等弃妇诗,多是“自伤其夫不见答”者。都是那些失宠女子的无奈自白。

综上所述,《国风》婚恋诗给我们展示了周代女子情爱生活的多个画面,塑造了一个个血肉丰满、有情有意的女子形象。她们的爱源于内心的纯真与美好,诱发出强烈的感情与大胆的追求行为,同时也由于男子的“二三其德”,随时摆脱不了被遗弃的命运。爱的无助与婚姻的失落更加丰富了周代女子的情感世界。她们呼唤、哭泣、长啸都不能改变被抛弃的悲惨命运。总的来说,《国风》中婚恋诗的许多情爱观是很健康的,摆脱了单纯性爱的成分,又透露了对于两性之间纯真自然的互相爱悦之情,对爱情进行了热烈的咏叹。诗中的恋女、思妇、怨妇、弃妇女等女性形象,为后代描写女性生活提供了创作模式,成为中国文学反映女性生活的传统题材,其情爱观对后世影响很大。可以说正是因为《诗经》中(尤以《国风》)的婚恋诗给《诗经》带来巨大的声誉,也正因为诗中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使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①《诗经》(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年第一版

②冷国俭

《〈诗经〉婚恋诗研究——兼论奴隶社会婚姻文化》 《佳木斯师专学报》1993年1期 ③江永源

《〈诗经〉与浪漫爱——中国古代浪漫爱研究之一》

《西部学坛》1991年4期 ④王功龙

《从〈诗经〉爱情词语看先民的情爱观》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3年4期 ⑤徐送迎

《谈〈国风〉》中恋爱婚姻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哈尔滨师大学报》

1988年4期 ⑥朱杰人

《文化视野中的<诗经>情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3期

第五篇:国学经典诵读之十二诗经

【《诗经》经典篇目诵读】 《周南·关雎》:诗三百的开头第一篇便是如此富于魅力的作品。最有名的是它的第一章,有多经典用不着我再多说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桃夭》:寥寥几笔,桃花的神意情韵便勾勒出来。更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的联想,第一章最为有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周南·汉广》:这首诗的名气好象不是很大,不过却是单恋的最佳诠释,每章末四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一唱三叹,余韵袅袅。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邶风·燕燕》:出色的送别之作,情感哀婉,深沉动人。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邶风·击鼓》:这首诗一点名气也没有,但不要惊讶,被引用最多的千古名句中的经典“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是此诗的第四章。当初看到的时

候我也吓了一跳。汗„„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邶风·式微》:失意人欲归的心情。前两句被大量引用。式微,式微,胡不归?这句想必很多人都见过。王维的“怅然吟《式微》”就是“胡不归”的意思。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邶风·静女》:第一章的末两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实在可爱,一笔将两个人物点活,妙极。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鄘风·相鼠》: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必背篇目,骂得实在是痛快淋漓。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卫风·淇奥》:前五句最有名。“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样温润如玉的君子,恰是时下最受欢迎的一类。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秀莹,会弁如星。瑟兮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卫风·硕人》:最早,最成功的美人图,第二章开了千古以来描写女性美的文学作品的先河。无论是什么小说,大抵总会用上那1 两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还有最为光彩照人,让人佩服到五体投地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卫风·木瓜》:郎情妾意的甜蜜蜜,而且绝对的只赚不赔的好生意。曾经被席绢拿去做最佳商业范例,那段真是爆笑啊„„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王风·黍离》:一唱三叹的深沉亡国之痛。“黍离”也成为国家衰败的代名词。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王风·采葛》:最经典的怀念离人的诗篇,我不多说了,大家自个儿好好品味一下吧。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郑风·将仲子》:数千年前舆论的威力足以让数千年后的我们心有戚戚焉,人言可畏,人言可畏。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 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

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 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郑风·女曰鸡鸣》:互敬互爱的家庭生活典范,温情脉脉,因为平实而感人。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郑风·风雨》:既幽情深婉又大胆奔放的爱情诗篇,末一章最常见。《神雕侠侣》里就引用过.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郑风·子衿》:实在却是好诗连篇的杰作。这首“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让雄才大略又诗酒风流的曹操也为之倾倒。我个人更爱后者的再创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原意是君王求贤若渴,当然也可用来抒发思慕之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魏风·伐檀》:《相鼠》是直斥,《伐檀》则是暗讽。如棉絮里的针,尖锐而又不形于外。“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是全篇关键。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魏风·硕鼠》:与《相鼠》、《伐檀》鼎足而三的控诉统治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诗篇。沉痛而不满的情绪洋溢其中,不妨仔细品味一下.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唐风·绸缪》:有情人成眷属的美丽的新婚之夜,那种喜气洋溢的氛围轻易就感染了所有的读者.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唐风·葛生》:悼亡之作。句式的变化层层揭露出作者内心遭受巨大打击的悲痛,末两句感人至深。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秦风·蒹葭》:从头到尾的经典,唯美、忧郁而浪漫。千古以来不知倾倒了多少人的心啊.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秦风·黄鸟》:这首诗不常见,但也是《诗经》中的重要篇章之一。秦穆公死,令三良

臣为之殉葬。国人伤贤人之死,作此歌以讽之。是很有名的典故,可以了解一下。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秦风·无衣》:激励士气的军歌,相当大气。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陈风·月出》:月下怀人的经典配乐,营造气氛不可或缺的好帮手啊!一定要用,保证一举打动爱人和读者的心。月出皎兮。佼

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雅 《小雅·鹿鸣》:宾主同欢的宴客之歌,觥斛交错,热闹非凡,一片其乐融融。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小雅·采薇》:最经典的是末一章前四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谢安谓道有雅人深致。此诗也是后世边塞诗的滥觞。(略)

《小雅·鹤鸣》:这首诗虽短,但佳句迭出:“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潜于渊”、“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都是名句。倒是整首诗原本含义却被盖过了.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蘀。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小雅·斯干》:这首诗最好的是中间几段,但最出名的是末两段,因为充分反映男女之不平等。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翬斯飞,君子攸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小雅·小宛》:第三章、第六章(末段)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谷?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小雅·蓼莪》:首章及第二章末两句、第四章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

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 不谷,我独不卒!

穿越诗经的画廊(王开林)关雎 我又梦回了三千年前的那一片小洲,风中曳荡着嫩如黄金的柳条,地上绣满了灼灼欲燃的花朵,蚱蜢像酒徒那样吮吸朝露,蝴蝶莫非还在童年么,它们二三结伴,忽东忽西,戏耍正欢。油油的草色,清清的河水,又让我心旌摇动。我来而又去,三千年;我去而复来,一瞬间。太漫长了,也太短暂了。惟有那曼妙的姿影不曾被时间的橡皮擦得模糊,一次次情不自禁地怀念,那是世间第一位风华绝代的美女。三千年,我寤寐求之;三千年,我辗转反侧。数数吧,多少个不眠之夜,我听着窗外草虫的低吟,看檐间的月牙儿袅娜如她瘦细的腰肢,我喃喃吟念“窈窕淑女”四个字,忍不住披衣而起,在中庭久久徘徊。三千年,琴瑟未调;三千年,钟鼓未敲。她还想听一听那欢快的曲子吗?爱情的旋律呵,我依旧熟悉,如同她往日琅琅的笑声,那金玉相振的音乐,我听了无数遍,有一种感动如潮起,如雪落,飞涌于天际,漫舞于山崖,有一种刻镂心肺的感动源自亘古的记忆。我的追求在三千年前不曾落空。她给我的霖露,使我挨过了三千年的大旱春秋;她给我的灯烛,使人逾越了三千年的黑暗津渡。让人性饱满如一粒种子,一枚果实,光亮如经天不息的日月吧,爱过还要爱,更炽热的爱,更持久的爱,熔铸人生极乐的爱情,才是这寂寥天地里最精彩的部分。不受压抑的心灵呵,它的羽翼能飞渡一切时空,它的视野能超越所有疆界。人世间最深的把握,你可知晓,它并非来自荣名、重权和巨富,它来自心心相印的爱情。曾寻找过的脚步还在寻找,曾瞩望过的目光还在瞩望,古典的美人呵,时至今日,我纵然走得出小小的地球村,却仍然走不出她温香的怀抱!多情应笑我吗?世人“醒”我独醉,世情淡薄我如胶。且听,我的情歌,在林中飞绕;且看,她的裙裾,在风里轻飘。去日苦多,红颜易老啊,我小心翼翼地翻开《诗经》第一页,如今,只见她惊鸿一瞥,三千年的天光水影就如雪而消。4

下载诗经之花草树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经之花草树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经》地理生态背景之考察

    《诗经》地理生态背景之考察 刘毓庆 内容提要 《诗经》产生在与现存迥然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之中:黄河的支流与支津构成了一张巨大的水网,上百的湖泊星罗棋布于其间;充沛的雨水,......

    诗经五篇之集评集注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一章)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

    《诗经二首》之《采薇》教案

    《采薇》教案 高一语文组薛为民 2011.11.15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注意本文中的难读的字和不容易写的字),疏通文意,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2.简析重章叠唱及借景抒情(乐景衬哀情......

    诗经

    我读国学 1、诗经·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

    诗经

    《诗经》婚恋诗中的男性形象 在《诗经》中,反映婚恋爱情生活的诗作占有很大的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

    诗经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篇》或《诗三 百》,到西汉被称为经典,始称《诗经》,有齐鲁毛韩四家,现在是毛诗流传至今。 收录了......

    诗经

    《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因作品众多,内容博杂,历时久远,作者不一,地域各异,艺术成就与风格自然是难以划一。但从总体而论,其艺术成就大体上体现在以下四几个方面: 1.现实主义的......

    诗经

    中国诗歌长河的源头 ——《诗经》 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他的思想成就也很显著,主要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