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聂幼犁老师“辛亥革命”有感
听聂幼犁教授“辛亥革命”一课有感
4月19日,在北蔡中学再次聆听了聂幼犁教师的报告,其实这是一场特殊的报告,说特殊是因为聂教授是关于他的“辛亥革命”一课,做一个交流。其实听报告之前,我们也有所准备,用视频录像观摩了聂教授的执教,在观看的时候,我已经非常的感叹。聂老师的课,厚积薄发。对辛亥革命做了一个深入浅出的阐述,而且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做了一个大胆 颠覆性的创新性的评价。给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聆听之后我也在反思,历史的复杂性在于对历史的深深思索,而我们往往教学越久,越是容易被教学本身所束缚。而忘记了对历史本身的思考,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怎么会懂历史,会思考历史?而聂教授作为一名大学教授,用生动的课程,教育了我们该如何上好一门课程。
聂老师的课中,渗透了对历史本身的思考,这是一种思想方法的学习。比如在讲解武昌起义的时候,聂老师用事出偶然却势如破竹不断壮大,来说明武昌起义偶然造成的必然。为何偶然,是因为这是一场没有真正领导者的起义。说是必然是因为这是革命思想宣传以及清末矛盾加剧的原因。偶然当中孕育着必然。这是对于历史本身非常深刻的分析,我想课本中这样的解释应该没有的,而聂教授跳脱了课本,用一种全新的观点诠释了这段历史,让人去思考,的确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聂老师用了两节课,1个小时20分钟时间重塑了辛亥革命,最后一个点睛之笔是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其实现在历史学界以及社会上对于辛亥革命本身的评价并不是十分的统一。而我们的教科书中可能倾向于辛亥革命打破了封建王朝,但是辛亥革命被袁世凯窃取,所以是失败的。而聂老师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有自己的理解。首先这不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而且聂老师引用了国家领导人历年来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说明这是一场为了民主,为了民族独立的革命。孙先生要建立一个宪制的共和国。
聂老师用一堂生动的课程剖析了辛亥革命的同时,也示范了追求教学的境界,提升素质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考分。
上海市实验学校 王瀛智
4月23日
第二篇:听聂幼犁教授讲座有感
听聂幼犁教授讲座有感
作为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历史课程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聂老师竟然在中学的课堂里亲自上课指导中学教师课程改革。这是万万让人想不到的。在我的感觉和认识中,很多所谓的“专家”,是在会议上大谈特谈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从不真真正正在课堂上展示其模式、其理念。但聂老师竟然是个特例,在课堂亲自展示了其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让现代教育方式真正地融进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聂老师强调“三维目标”的统一性,三维目标不简单等同于我们通常认识的“长宽高”。它是一种哲学认识论上的理解,着眼于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变化。一节好课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和技能的成熟,它更加关注学生对自己变化的自我体现和情感体验过程。一节有过程、有情感体验的课才是好课。
聂老师不仅这样说,他也是这样做的。
讲座中,他向我们展示了他在江苏某中学的一节历史课。
在课堂上,聂老师非常注意学生的思维变化,不仅如此,他还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思维逻辑——这一点我们通常是忽略的:你为什么选择这一个而不是其他?你的依据是什么?逻辑推理的过程是什么?聂老师的做法立即让所有的学生激情澎湃,因为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只要认真思维,都可以从实际生活、基本情感的推理中,找出历史的真相。
在课堂讨论中,聂老师非常巧妙的进行情感教育。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当他告诉我们不知道时,一般老师可能就到此为止。但聂老师却“抓住不放”,表扬这位同学:看不懂就承认看不懂,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精神。不仅如此,此后有问题,聂老师还专门再找这些同学进行解答,给他们提供一次有一次机会。虽然这样做,学生心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是不知道。但在课堂快结束之前,一位差生主动举手要求回答老师的问题。当我看到这一幕时,眼睛有点模糊,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加能证明聂老师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成功呢?
一节课结束时,学生都不愿意下课,都想再听听这位老师对历史的不一样的解读,都希望校长调课,让课继续下去。在全班同学的要求下,校长只好让教务处调课,让聂老师继续上下去。
作为一名老师,能做到这种程度,还有什么可以奢求的呢?虽然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道路是艰难的,但我愿意向聂老师一样,一直走下去。
第三篇:听聂老师讲座有感让思想飞
让思想飞——聂老师讲座
2012年5月3日 聂老师又给我们学员做了一个关于新教材、新情况的解读与思考。聂老师结合“辛亥革命”一课,写了许多的课题,关于课堂教学的立意,关于课堂教学的目标。所以根据这个内容,聂老师又拓展了该课题的思考。从解读新教材或者新情景出发。
聂老师从几个方面来解读新材料。何时?何地?何人?何事?我觉得最精彩的是聂老师对于材料的选读。聂老师用苏格拉底之死,用周恩来照片,等等材料来解读。我觉得特别的精辟。尤其是苏格拉底之死。用了几段视频还有另一幅油画米开朗基罗的《耶稣之死》来对比体现出苏格拉底死的真正原因是:政治理想与当时城邦的冲突。以及知识救国论的提出不符合当时的城邦氛围。在课堂中这样的对比着实精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对图画的观赏和选读能够读出图画背后的意思,这不可谓不是一种对思考能力的激发。
从这些例子当中,能力培养要求的落实:首先,历史观点材料的阅读理解;其次,对讲座和观察图画的理解;再次,造型艺术作品的历史理解;第四,文字比较中的发现与论述;第五,图像比较中的质疑和论证;第六,特定情境中的定向发现;第七,历史感觉和史学意识。这些能力培养的要求都是分层进行的。对于学生课堂的主观能动性有非常大的帮助。而且我觉得学生通过这种训练,他们的自学能力也会有比较大的提高。
真正体现了聂老师所说的让思想飞。
第四篇:听聂军老师专题讲座的心得体会
听聂军老师专题讲座的心得体会
这一次听聂老师的专题讲座《做一个有魅力的小学数学老师》,听了他的讲座感受到聂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
一名教师要想在教学生涯中取得一定的成就,光靠爱岗敬业的精神远远不够,还取决于是否具有魅力,能把学生吸引到你的课堂。而教师的魅力又需要具有敢于挑战传统的勇气和洞察一切的睿智。听了聂老师的讲座我有很深刻的体会,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教师一定要树立好教师形象。
对于我来说,要教好数学,当好一名好老师,我认为老师不能太凶,那样的话,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自然也就会讨厌数学;当然,也不要太“宽容”,因为那样,有些调皮的学生会变本加厉,认为新来的老师好欺负。所以为了学生老师应该树立好自己的形象。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并会在潜意识里进行模仿,在学生的意识里教师的品行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体的学生。因此,教师一定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楷模。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种影响往往教师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良好的形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气质、性格、能力、爱好、品德和品行等方面必须要注意。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
我认为老师首要任务就要先培养好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教数学不要太死板,要灵活一点,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没意思。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寻求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但同时,数学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更是时时离不开数学,但数学又很抽象,这往往使一些学生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想方设法把抽象变形象,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做为一名有魅力的数学老师一定要有责任心。
作为一名教师,对自己有责任感,更应该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我们不能期望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会对学生和学校负责,会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未来联系起来。作为一名教师,对自己有责任感,最重要的行动是珍惜自己宝贵的年华。我仍要坚持说,教师就是教师,教师的存在特征,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样,也只有这“不一样”,教师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保持独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
老师一定要有责任感,如果不是没办法,那么就千万不要在课堂上做接电话、发短信这类事,因为那样学生会觉得老师很没责任感。对于那些特困生学生,你要在他们身上下更多的功夫,对他们要给予一些适当的关心,让他们也感觉到他们的存在。因为现在的很多老师都喜欢偏袒成绩好的学生,继而很容易忽略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作为一位老师,你千万不能让自己的学生产生自卑感,要让他们也自信起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才兼备、为人师表”,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素养。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铭记在心中,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有魅力的小学数学老师。
第五篇:听老师报告有感
做一个有价值的老师学习心得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敬业爱生的事迹常常感动着我,尤其是那些班主任,他们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赢得学生的爱戴!
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像高老师说的,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