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舒婷诗歌感伤与激越情调共鸣的表现

时间:2019-05-13 10:56: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舒婷诗歌感伤与激越情调共鸣的表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舒婷诗歌感伤与激越情调共鸣的表现》。

第一篇:论舒婷诗歌感伤与激越情调共鸣的表现

朦胧诗派中,舒婷的诗歌创作是很有代表性的,而且产生了较大影响,拥有大量读者。她的诗,复活了中国新诗中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那一条线索,或是借助内心来映照外部世界的音影,或是捕捉生活现象所激起的情感反应,而其中最优美的表现,便是其感伤与激越情调的共鸣。正是由于这种“共鸣”,舒婷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她那个时代的青年从迷惘到沉思到沸腾的心理历程,并能够超越对一代人生活轨迹的记载,折射出一代又一代人生活的苦闷和欢乐,正如同她的诗中所写到的:“深入所有心灵/进入所有年代。” 1 鲜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1.1 悲欢交融的自我

在舒婷的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常以充满对立的形态出现,展示着悲欢交融的自我。从最初的《致大海》,到社会意识不断增强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再到带有明显自白色彩的《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诗歌的抒情情调强烈地表现着感伤与激越共鸣的特点。当她对社会现实作出反应时,她既是“迷惘的我”,又是“沉思的我”和“沸腾的我”。迷惘,是因为悲壮。多少诗人怀想多少英雄赞叹的大海曾把无数“沙滩上留下的足迹”和“向天边扬起的风帆”埋葬,但作为“海的忠实的女儿”,她在狂涛中不会后退,而是感奋、欢乐和沸腾。“这个世界,有沉沦的痛苦,也有苏醒的欢欣。”当思考自己的人生位置时,她的内心交织着孤寂的痛苦和骄傲:“多么寂寞我的影”、“多么骄傲我的心”。寂寞是一种被社会“遗弃”的感觉,骄傲,则来自对不肯苟同时潮的自我肯定。在《落叶》中,作者写道:“我突然觉得:我是一片落叶/躺在黑暗的泥土里/风在为我举行葬仪/我安详地等待/那绿茸茸的梦/从我身上取得了第一线生机”;“瞬间的感觉往往是跳跃,是闪动,是触发,只有在最有效的那一瞬间,才是属于诗的。”

作者抓住了瞬间的感受,把落叶的伤感最终转化成了“生机”,显示了心理矛盾的激越斗争。

李新宇在《中国当代诗歌艺术演变史》中说,“对于朦胧诗来说寻找失落的正义和人性是重要的创作动力。”舒婷诗的抒情形象在社会责任与是否有力量承担之间,献身精神与正常生活需求之间产生的感情冲突也体现着悲与欢的交融。“要有坚强的肩膀,/能靠上疲倦的头,需要有一双手,/来支持最沉重的时刻。/尽管明白,/生命应当完全献出去,/留多少给自己,/就有多少忧愁。”(《中秋夜》)舒婷诗的抒情形象,不倦地追求着人生价值和独立的人格尊严。在她的创作中,这种关切,既是价值尺度,把对人的信任、尊重的重新肯定作为她的审美理想,又是作为观照角度,通过人的信任、尊重和对内心的抚慰,来表达她对现实的关切,这种关切,体现在诗中的更是一种悲与欢的交融,悲在现实的残酷,欢在生活的希冀。这其中,很突出,也更感性的、更动人的,就是她关于爱情的描写。在《致橡树》中,她提出了一种爱情理想的宣言,其实也是对建立在人格独立基础上的人际关系的向往:“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她忧伤的提示了“成为风景成为传奇”的惠安女子的被人忽略的苦难,在同样被人当作风景的神女峰上,她的自己的心灵,复活了千百年来那美丽、痛苦的梦,而激荡着对人独立价值被漠视的尖锐不满,“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读舒婷的诗歌作品,有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就是她的诗是以自己一颗深沉、聪颖而敏感的心灵,为读者创造的一个不同于一般客观现象的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生动、直观的审美对象都按照人的意志,即审美主体的情感结构组合在一起。在《致橡树》一诗中,诗中之“我”,直接出现,以浓烈的情感使客体人格化,而在《少女与泉》一诗中的“我”不直接出现,甚至有意把主体隐藏于客体之中,把“自我”与情景相结合,“人境合一,物我交融。” “‘有我’与‘忘我’相协调,是指既要重视诗中的自我表现,又要体现对自我的超越,达到‘忘我’的理想境界”[3]。因此,尽管此诗让人分不清“水波里的眼睛,和

眼睛里的水波”,完全达到了“思与境谐”,但这诗中之境象,仍是一个被诗人主体化与对象化了的世界,仍然是诗人的意象方式直接处理审美感情的结果。诗的意象之间的关系,仍是由主体情感所统辖的,由意象组合构成的审美境界,仍然闪烁出主体之对象化世界的特有的光芒。这,也是表现悲与欢交融的现实的需要和最有效的方法。

舒婷及同时代的一批青年诗人能够在诗歌的艺术创新上有所作为,不能不说他们得益于自己所处的时代——正是由于整个社会在遭受了野蛮与愚昧的洗劫后,对于真善美的渴求,造成了诗与艺术向其本质与核心复归的趋势,从而给予了年轻、敏感、热情、执著的诗人、艺术家在诗歌情感上创造“共鸣”的可能。

1.2 痛苦并快乐的身心

舒婷热爱生活,但又能正视和思考生活中的种种苦痛。她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握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舒婷还善于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体现了身心的痛苦和快乐。

在诗歌中,舒婷快乐而又痛苦地展示她对爱情等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的向往和思考,以及她的矛盾的心理。《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这是新时代的人格在性爱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度的超越。这种超越出自向来处于仰视、攀附地位的女性更为难能可贵。诗歌对爱情理想的歌唱、高扬,树立在极有思想含量、极有力度的否定之上。全诗共36行,1至13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对攀附(“凌霄花”)和单方面奉献(“险峰”)这两种以一方的压抑、萎缩和牺牲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作了深刻的否定,这正是以对立的价值面对现代爱情理想构成的深刻有力的反衬。14至31行正面抒写理想的爱情观:爱情的双方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既保持各自的独立个性,又互相支持,携手并进。32至36行写到:真正的爱情就应该既爱双方的人品,也爱他的理想——忠于祖国。“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强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唾弃了旧式女性纤柔、妩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诗人坦诚、开朗地直抒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

诗歌表达的意图往往不是单一的,会指代更多的意图。“既然单一的能指与无限的对应是表现意味的关键,那么诗人和评论家,以至广大读者,就是作为意味的立法者,为他们之间的‘对应’确立依据,使之合法化。”(何锐《现代诗技巧与传达》)诗歌之所以采用整体象征,也由于诗人的构思意图不一定把作品题旨局限于爱情的视野。从橡树与木棉的意象构成中同样可以合理地引申出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这种道德理想。《船》是一首重要的诗,写一种“搁浅”的感觉,凝聚了作者很多的体验。1972年她以独身子女身份被照顾回城,没有安排工作,产生了一种“搁浅”的感觉。她连民办教师的工作也争取不到,现实和理想之间那不可超越的一步之遥被她感觉到了。一步,然而遥远。于是舒婷写成了《船》这首诗。她终于明白“搁浅”也是一种生活,那是多少年以后的事。《船》中,作者以船自喻,飞翔的灵魂被禁锢在自由的门槛。在这里,舒婷较好地完成了从生活到艺术的转换,而不是把生活真实直叙于诗中,或把生活的语言分行排列于诗中。在这种诗中,她能够很好的释放自己那种痛而且快乐的情感。舒婷经常把意象成对地放在一起,这可以说是她矛盾情感的表面体现。在《双桅船》这首诗里,成对出现的意象有:左翼/右翼,风暴/灯盏,你/我,航程/视线;雾/风,昨天/今天,岸/船,告别/相遇等等。我们也可以在别的诗里很容易地找出“双桅”模式:大海/小船,橡树/木棉,老松/岸柳,火/炭,树/土等等。双桅不是表示内心矛盾或感情复杂,而是渴望交流,期待友情,祈求沟通与理解,相信心灵的来往,说到底,是舒婷种种感情牵挂的流露与外化。双桅很好地说明了舒婷诗对那种情感“共鸣”的特殊追求。有人说过:深刻的都是孤独的。舒婷既然总也深刻不起来,她喜欢双桅就是很自然的了。她的诗,是一种超越之后的积淀,以及随后的释放,一种大快人心的痛和快乐。2 情景交融的立体画面

2.1 忧伤而执著的意象

朱光潜在《诗论》中说,“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舒婷诗单纯的外观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层次;温柔宁静的抒情形态中,有着一颗骚动不安的心,舒婷善于表现带着有忧伤的成份的柔和细腻委婉的情感,她的诗的意象,大多与诗人生活的地域的自然景物有关。南方的海、岛屿、潮汐„„,是诗的意象,是爱、忧伤的寄托。舒婷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一种具体而震颤,一种带着忧伤的热爱。

通过主客观世界的意象式展示,诗人在诗的审美创造过程中,以意象的特有方式去把握一切审美对象——不管这些对象本身属于主观抽象世界,还是属于客观现象世界。在这种特殊的感知与把握的基础之上,使诗中的一切具体画面都为诗人的心灵所统辖,使这些审美对象具有人的情思,人的欲念,人的欢乐与忧伤,而超越其原有的客观实在规定性,充分实现人类能够进行自由自觉创造的本质力量。“隔着永恒的距离/他们怅然相望/爱情穿越生死的界限„„”在《船》中,舒婷以船寓意,在那种执著的生死之爱难以实现的情况下,“世纪的空间/交织着万古常青的目光”。舒婷的这种爱,是超越时空的爱,是舒婷对博大、宽恕与精深的渴望,然而渴望可否实现,还是个疑问。在《群雕》中,舒婷表现的,则是一种昂扬的主情调,“在历史的聚光灯下/最粗糙的线条打凿出来的/这一群战士/本身便是/预言中年轻的神。”在这种意境中,爱随之升华,表现为一种对人生对生活的热切的、带着忧伤的爱,“我在我的纬度上/却做着候鸟的梦/„„/而路灯所祝福的/每一个路口/那吻别的嘴唇上/所一再默许的/已不仅仅是爱情。”(《岛的梦》)位置被固定,却向往那些更加美好的东西,似乎遥不可及,但美好的愿望不灭。“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我的视线里。”(《双桅船》)。

艾治平在《诗美》中说,“意象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它融入了人的思想感情,经过了‘诗人感物’的过程。” [6]抒情意象,往往都会带着较强的“诗人感物”自由色彩,这一特点,在舒婷的诗中表现得最为强烈的,便是《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在这首诗的题记中写道:“我的忧伤因为你的照耀/升起一圈淡淡的光轮。”她所要表达的对生活的那种忧伤的歌唱由此可见一斑。在诗中,作者“变”成了鸢尾花,在童年的街上“奔跑”、“呜咽”,“走了很长一段岁月”。作者叙述的时间在成长,表达的感情也在成长。“灵魂像一片画展中的田野/一涡儿一涡儿阳光/吸引我们向更深处走去/寂静、充实、和谐。”然而,那种种的限制,“十字架”、“环形山”似乎不可御的重负和不可逾越的障碍。幸而有“灯”有“三角梅”,而且“我”有“你”举起的“灯”,不怕流血,最终,“在那旗帜下/理想使痛苦光辉”,作

者那种热切而忧伤的爱,幽幽的生发开来,“你会从人们的爱情里/找到我/找到你的/会唱歌的鸢尾花”。这种自由的意象和自由的色彩,是作者忧伤而执著地追求生活的真实写照。

2.2 含着幽怨的讴歌

舒婷的诗,给我们展示的是这样一个神奇的诗与美的图景:这里,处处飘溢着人世间最优美、芳醇的情思,但出现你眼前的,却又是在现实之中未曾领略的风光,它们有的来自并无光线与色彩的心灵世界,有的又似取自大自然的某一图景。这些画面,看似是一种单纯的讴歌,但深深的蕴涵在她的诗歌中的,是一种浸透诗面的幽怨。由此看来,舒婷的诗歌是在以情造景,这种以情造景,是为了更好地抒发自己矛盾内心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借以婉转的表达自己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的讴歌,这种讴歌,含着丝丝幽怨。

《船》营造了一种无奈的、失败的景象:荒凉的海滩上,一只破败腐烂的小船。舒婷借以表达了自己的一种在苦难现实中疑虑忧愤的心理。“一只小船/不知什么缘故/倾斜的搁浅在/荒凉的礁岸上”,船的“油漆还没有褪尽”,昭示着那曾经的梦依稀地存在着,可惜现实无情,“风帆已被折断”,然而,在这种严酷的现实下,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虽然“真挚的爱”,“将随着船板一起腐烂”,“飞翔着的灵魂”,“将终身监禁在自由的门槛”,但她依然凝望“爱情穿过生死的界限/世纪的空间/交织着万古常新的目光”。爱情在此得到升华,作者赋予其更广阔的含义,显现了一种对生活的诘问。这种思考,是每一个热爱生活并真正在生活中作出努力的人都应该具备的。

於可训说,“舒婷在运用直接抒情手法时,诗的形式更趋于散文化。尤其善于在优雅的叙事和描写中,完成感情抒发的自然过程。”在《致橡树》中,舒婷以一种洋溢着主体热情的情调描绘了自己心中的理想。“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站你在一起,”“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是英雄的火焰。”她相信爱情双方是一个统一的矛盾体,只要彼此尊重对方人格的独立和平等,便能成为最美好的生活画面:“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这种美好的爱情,是饱含着艰辛却幸福的命运,这首诗,超越了庸俗的爱情观念,蕴涵着深广的思想内容,反映了人格价值观念的觉醒,表现了知识女性的自觉与自强,也透过恋爱观再现了民族文化心理的现代化趋势。舒婷诗歌的以情造景,在表达迷朦向往的《向北方》,倾露冲开一切枷锁永远向前决心的《?。!》等作品中都有较好的运用,这种运用,使作者的抒情更为真切,更有利于表现诗歌的意境美,从而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总之,读舒婷,我们总不愿将其与那种简单的朦胧联系起来,因为舒婷的诗歌往往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在她的作品中,我们能更多感受到的,是她忠于生活,在对生活的真切感受的基础上洋溢出来的感彻人心,而又催人上进的感伤和激越。许多东西都会慢慢老去,舒婷和她的诗也是如此,但她年轻过,而且她年轻时候的诗,永远年轻。参考文献:

[1]刘湛秋.诗的秘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2]李新宇.中国当代诗歌艺术演变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3]杨匡汉.诗美的积淀与选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4]於可训.中国当代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5]李滨,李玉昆.中国新诗百首赏析[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6]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7]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第二篇:论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 - 副本

论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

姓名:李娅辉 考号:011109100419 考区:思茅区 指导老师:叶向东

论文定稿时间:2011年10月23日

论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

摘 要:本文从各方面综合论述了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探究了其感伤情调产生的社会、家庭、自我各方面的原因;并对郁达夫散文感伤情调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从郁达夫散文感伤情调的意义上做了论述。整

篇文章从原因、表现形式以及意义上做了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五四时期;郁达夫;感伤情调;意义

郁达夫散文感伤情调的原因

五四”时期,“感伤”情调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标记和心理氛围,普遍地弥漫在文坛各流派和社团的作家作品中。由于“感伤”更多地是与一种浪漫的诗性联系在一起,因而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人发起成立的创造社成为“五四”文坛的浪漫主义文学阵营,亦最为彰显的感情标记。

“五四”1时期是中国处于一个社会大变动的岁月,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特别是觉醒中的知识分子,在心理、精神和感情上,都可以说是经历了非同一般的浮沉。在“五四”运动高潮中,觉醒了的一代知识分子曾经怀着满腔热烈的情感、美好的向往,冲出了封建家庭的牢笼,去寻求改造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理想与道德,但随着“五四”落潮之后又很快地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之中。而随着社会的大变动,大批知识分子背井离乡,从农村涌入城市,或出国留洋,国难家愁郁积于心,诸多原因造就了20世纪初期一大批孤苦的魂灵,于是苦闷、孤独、迷惘、彷徨就成了普遍的“时代病”。而郁达夫作为“五四”时期浪漫抒情派小说的代表,也许是其在小说中所取得的夺目成就,使人们忽略了他在其它方面的艺术才华。其实除去他那些曾经激励过一代“五四”青年的小说创作如《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之外,同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他从事散文创作的时间比他的小说创作时间还要长。在那个岁月,散文作为一种最自然的抒情达意的文体,备受青睐,不少文人在散文中找到了感伤情绪的最佳载体,郁达夫便是其中之一。因其早年生活的不幸,加上社会的黑暗,使郁达夫散文具有着浓厚的感伤情调和强烈的抒情色彩,表现的情感也偏重于个人的孤独苦闷。于是郁达夫便以他忧郁、凄切的笔调,从各个方面营造出充满悲剧美感的忧郁伤感的境界。他认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的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注1)他常常在其散文中将自己孤独、感伤、苦闷,甚或种种颓废情绪,直接明了地告诉读者,在那个充满了贫弱、孤独、苦闷的时代,发出了对龌龊的现代文明和官僚社会的切齿诅咒。郁达夫就是这样一位将悲观、忧郁、感伤视为艺术美的人,他在《茑萝集·自序》中说:“人生终究是悲苦的结晶,我不信世界上有快乐两字”。(注2)所以在郁达夫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他的经历、思想、感情,看到他毫不掩饰的痛苦、忧伤和愤懑,真实地展现了他的灵魂深处,而这也正是郁达夫的散文之所以震憾人心灵的魅力所在,也是郁达夫散文的真正价值所在。

郁达夫生于1896年,当时“是中国正和日本战败后的第三年;朝廷日日在那里下罪己诏,办官书局,修铁路,讲时务,和各国谛订条约。东方的睡狮,受了 1

这当头的一棒,似乎要醒转来了;可是在酣梦的中间,消化不良的内脏,早已发生了腐溃,任你是如何的国手,也不容易有点下药的征兆,却久已流布在上下各地的设施之中,败战后的国民——尤其是初出生的小国民,当然是畸形,是有 怖狂,是神经质的。”(注3)可见,郁达夫一出生就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弱国子民的心理从他一出生就有了,他仿佛是个天生的忧伤者。

当郁达夫长到三岁的时候,父亲又因病而死,两个比他大的哥哥也去了离家很远的地方读书去了,姐姐送给人家当了童养媳妇,母亲挑起了维持贫困家庭的重担,经常奔波于外面,家里只剩下他和“扁着嘴念经”的祖母,可见他从小就生活在孤独里,偶尔,他们受亲戚邻居的欺凌,郁达夫自小天分极高,但贫困的家庭和现实的污 ,把他夹在中间,夹碎了他的理想,夹碎了他的正常思维。贫和富,在任何地方都泾渭分明,由于家中的贫困,郁达夫虽然天赋极高,但在学校里也只能与贫困学生为伍,无形中与富者形成了隔膜,这畸形的年代,寂寞的生活,和世态的炎凉,郁达夫从小就深深体验到了。十四岁的时候,郁达夫远走他乡求学,对一个小孩来说最大的不幸莫过于离开亲人离开家乡,尤其对于像郁达夫这样一个因孤独而产生忧郁的人来说更是这样。随着他这种远离家乡的忧伤和对富有者卖弄风骚的反感,使他对“装腔作怪,卖弄富有显示出更加的恶感和敌意,与他们筑起一道墙壁,日日愈筑愈高,使自己成了一个不入伙的孤独的游离分子”。(注4)这一切使天赋极高的郁达夫感到极大的自卑和伤感,促使他过早的形成了孤僻、内向、多愁善感和愤世嫉俗的性格。因此他有时自高,有时又自卑的不定型性格。自高了不顾一切,自卑了又感到十分伤感,所以他以感情支配一切,做文章亦是这样,每当一种强烈的爱或恨在他的心中燃烧,他所认定的正义之火便掩盖了一切,什么对现实、利害,世俗的议论,自己的生活,他全都不在话下了。由于他这种性格所决定,他在自我暴露 这一方面表现的相当勇敢,他说:“我相信暴露个人的生活,也就是代表暴露这个社会中某一阶段的生活。”(注5),他就是抱着这样的宗旨,以自叙传的形式,采用感伤的情调,喊出了自己也喊出了当时青年人的苦闷,孤独。震撼了一向寂寞无声的中国。正是由于郁达夫的作品具有如此强大的作用,因此,必然会使那些灵魂发黑的旧制度的代表和帮凶们的震惊,他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扑灭这会燃起人们反抗火焰的微微火苗。他们讥讽、嘲骂,骂他人是“侮淫”,作品是“不道德的文学”;甚至侮蔑他“就如街头的乞丐一样故意在自己身上造些血脓糜烂的创伤来吸引过路人的同情。”面对这些,郁达夫又表现得非常脆弱,只能感到更加的孤独、痛苦和伤感,所以他说:“世人骂我意志薄弱,我也肯承认的,骂我无耻,骂我发牢骚,都不要紧,我只求世人不说我对自家的思想取虚伪的态度就对了,我只求世人能够了解我内心的苦闷就对了。”(注6)他几乎用了乞求的语气,让人理解他,可丑恶的社会谁能了解他呢?他只能在伤心中继续唱他的悲歌——一代青年人的悲歌。“中间生活愈苦,文章也作的愈多。”就是在这样的痛苦中,他的作品日渐增多,且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把自己的伤感给了别给了社会,赢得了别人,也赢得了社会。

郁达夫从小就受到了社会的“虐待”,可他仍没有失望,他勤奋的读书作诗,十九岁的时候,随大哥东渡日本求学。郁达夫的出国志向是远大的,目标是向上的,他是为了国家,为了民众出过求学的,可到了日本,他的这种志向目标几乎被现实的铁锤砸得粉碎。

在日本,他看到了日本人对中国留学生的“笑里藏刀”,听到了大和民族粗鲁的语言“你们这些劣等民族,亡国贱种,到我们这干什么?”这种由国际地位

的不平等进而演化出的民族的不平等,使其弱国民族所受的侮辱与欺凌。强烈的爱国主义与弱国子民所手的屈辱,形成巨大的矛盾,使郁达夫更加感到独处异乡的孤独和悲伤。他心中只有伤感。“太不值得了!太不值得了!我的理想,我的远志,我的对国家所抱负的热情,现在还有些什么呢?还有些什么呢?”(注7)1922年七月,郁达夫结束了在日本长达十年的留学生活,从神户乘船回国,散文《归航》记叙的就是他这次回国时在船上的情景和感受。文中从头到脚细腻入微地描摹一个富有肉感的少女,正是郁达夫所擅长的,然而如果仅仅有肉感的描写而没有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我”的心理状态来,作品就会流于浮艳了整篇散文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力量和个性色彩。所以作者又着重描写了“我”的“愤恨与悲哀”的情怀,尤其是“中国可亡,但是中国的女子是不可被他们外国人强奸去的”(注8)这句带有总括性的话,更是充分表现出“我”的思想情绪。郁达夫曾在文章中写到:我在那无情的岛国上,受了几十年的苦,若回到故国之后,仍不得不受社会的虐待,教我如何是好呢!日本的少女轻侮我,欺骗我时,我还可以说“我是为人在客”,若故国的少女,也同日本妇人一样的欺侮我的时候,我更有什么话说呢!你看那euroa-sina不是已在哪里欺侮我了么?她不是已经不承认我的存在了么?唉,唉,唉,唉,我错了,我错了。我是不该回国来的。一样的被人虐待,与其收故国同胞的欺侮,倒不如受他国人的欺侮更好自家宽慰些。当日本的岛国在视线中慢慢远去时,他在心里叫说着:“日本呀日本,我去了。我死了也不再回到你这里了。但是,但是我受到了故国社会的压迫,不得不自杀的时候,最后浮上我脑海里来的,怕就是你这岛国喱!Ave Japan!我的前途正黑暗得很呀!”(注9)

归国后,为了生计问题,他一方面主持创造社工作,一方面奔波于各地教书,他先后在安庆、北大、武昌师大等地执教,并投入广州革命,然而“把满腔热忱,满怀悲愤,都投向革命中去的”郁达夫“在那里所见到的,又只是些阴谋诡计,卑鄙污浊”。(注10)因而愤而辞职。因为他在这里看到的是丑恶、是黑暗、是卑鄙、是肮脏、―――对于这些,生性耿直的他怎能容忍呢? 在国外他遭受异民族的歧视,毕业回国找职业却又处处碰壁。这种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生活遭遇给他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创伤,但他又并不是一个良心泯灭,玩世不恭的人,相反,他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只能是富有才智却又报国无门;反抗现实,但找不到正确的道路;同情受苦人,但又无能为力;不满于自己的沉沦,但又缺乏自拔的精神力量。这样的社会,这样的遭遇,怎能令郁达夫不伤感呢?所以他悲痛到自己“永远地踏入一个并无铁窗”的“囚牢”,他也只能用这些伤感的调子,唱这有血有泪的生活了。

郁达夫散文感伤情调的表现形式

在郁达夫散文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

郁达夫散文中的感伤而颓废基调的形成,主要是吸收了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多余者”形象,使他从中找到了自己以及一代青年人的影子:他们是一群对社会现实不满,但又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无力改变现实,又无法走向人民大众;有反抗意识,却又无反抗行动的人。他们为了排解愁绪,只好发发牢骚、泄泄私愤、漫步街头、独坐空室、自暴自弃,颓废堕落。

郁达夫于1924年春所作的散文《零余者的觉醒》(后收入《寒灰集》时改为《零余者》),文章中描写了一个残冬的黄昏,“将收敛光辉”的“日影”“在那

里伴人的孤独”,北京古城外一派“伤惨的寒意”,“凋丧零乱”的野景使人感到了“一种日暮的悲哀”。一个“袋里无钱,心头多恨”的人,哀叹着“人生实在不知究竟是什么一回事?”“我对于母亲有什么用处呢?我对于家庭有什么用处呢?”他觉得自己饱受压迫,又无法报复,变成了一个“对于家庭还是一个完全无用之人”,成了一个“对于社会人世完全没有用的零余者”。这篇散文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郁达夫当时歧路彷徨的一种颓废的精神状态。当时正值“五四”狂潮已退,大革命又失败的时期,整个社会笼罩着一层煞气。另一方面,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中国工人阶级还没有自觉成为领导力量,故而也根本无法使当时的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嗅到革命的气息。郁达夫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社会生活的,而“零余者”也自然成为了在那个特殊的混浊的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畸形儿,他们大都是社会上的零余者,是近代的“多余人”,在他们的身上笼罩着现实生活的痛苦气氛,而这些“零余者”更是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带着满腔的浪漫的情调,无奈在经济上却穷困潦倒、精神上失去依靠,更被凄苦的物质生活所折磨。因此感伤的情绪就更为深厚与浓烈,他们的理想、知识,以及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个特定的时代以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于是他们常常发泄着对生活的厌倦、对生命的喟叹、对人间的怨怒。

时代的感伤、家庭的破落、生活的寂寞使郁达夫性格孤僻、内向、偏执和敏感,认为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而自我更是废物,“若说人的生活可以涂抹了改作的时候,我的第二次的生涯,决不愿意把它弄得同过去的二十年间的生活一样的!”对于这样的既无事业,又不能摆脱苦闷的生活,他选择了自我放纵,手里有了钱便去大嚼一番,喝个乱醉;而当情感与性欲无法得到正常满足,便去偷看女人,找妓女,听土娼与客人调情,想上妓院,他拼命地发泄着一个人的本能,竭力地想要在病态中满足自我,这种种的一切与其说是由于性欲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变态,不如说是由现实社会的压迫才去寻求变态的性的满足。于是颓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其散文中强烈的伤感情绪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这种情感和行为显然是具有消极性的,这是郁达夫散文中不健康的内容,却绝不是反动的内容,也绝不是与时代思潮格格不入的情调。郁达夫主要是想以这种近乎病态的一种方式来发泄一个从封建礼教羁绊中觉醒了而又找不到出口的青年的苦闷。所以在这种不健康的色彩下仍存在着“五四”时期“人的发现”所寄寓的积极的意味。

这种积极的意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郁达夫的颓废以及这种颓废的具体表现——性苦闷,不仅是一己的感受,而且是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提出来的。这种颓废和性苦闷,是当时青年的普遍心态,郁达夫则以自己的感受,集中地表现了这种“时代病”,从而将一个尖锐的问题提到了历史与社会面前。性苦闷和受屈辱是郁达夫在日期间压在头上的两座大山,自伤自怜,自我暴露揉进小说便成了伤感。青春期的悸动过后,郁达夫便明显的成熟了。然而归国后,残酷的现状使他的理想、抱负不得实现,他彷徨无计,他不知路在何方,于是便在坊陌之间寻求慰藉,他即便没有将对女人的肉体的占有作为自己人生成功的证明,却至少也是把获得女性的爱情当作他人生成功的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在一系列的作品中便更加肆无忌惮地描写猥亵的东西了。郁达夫因不合于灰暗的社会,便以“零余人”的身份自艾自怜,但骨子里却又透露出文人的高傲,而这种无人应和的高傲更增添了其感伤情怀。可虽自诩为零余人,却并不能真正脱于现实,那么现实加予他的精神痛苦必定一点一点地吞噬着他刚刚在女人身上建立起的自信。所以,流露在作品中的虽有极力描写的眠花宿柳,酗酒纵情,却终究遮掩不了自艾自怜

的感伤了。由于自我暴露的病态,这自伤自怜也变得病态起来。

第二,郁达夫的感伤、颓废包含着对封建旧道德的自觉的挑战。正如郭沫若在《郁达夫》中所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要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郁达夫之所以会有如此的感伤,是因为他身上的封建士大夫习气那兼济天下的情怀。不可否认郁达夫是个真正的文人,所以,他身上也便继承了由屈原而来的封建士大夫习气。在郁达夫身上便体现出其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来了。所以,当他看到社会上受苦受难远甚于己的劳苦大众时,便会油然而生一种同情来;当他看到社会动荡,混乱不堪,不知前路何在时,便会产生一种空茫的时代感伤来。

郁达夫归国后看到的社会现状无疑是悲戚的,这种悲惨的社会现状便使郁达夫暂时告别了个人无病呻吟式的病态的苦闷,将目光投向了劳苦大众,投向了这个畸形的社会。几千年来传下来的封建士大夫式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也作用在了郁达夫身上。然而在那个时代,他的人生理想、抱负志愿是无法实现的。独善其身已是奢谈,更何况兼济天下的崇高理想呢?为此,郁达夫抑郁不已,他不知前路何在,只能写几篇同情劳苦大众,控诉畸形社会的文章,寄几分同情,洒几点热泪,如是而已。文人自有文人的软弱,连刚强如鲁迅者,在《呐喊》得不到友声后,也进而《彷徨》了,我们又怎能苛求同样文弱的郁达夫呢?所以,这一时期,愤懑之情,抑郁之气,感时伤怀,悲天悯人,不知前路何在的空茫的时代感伤便成了郁达夫散文的主基调。

颓废作为郁达夫散文中伤感情绪的主要表现形式,虽然在情感和行为上有其消极性,但却是他作为一个清醒的有爱心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的生的悲哀是有着其清醒的认识的。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郁达夫可谓是颓废派的典型代表,如同他作品中的诸多主人公一般,是有着明显自虐倾向的人,是神经质的疯子,行为乖张怪僻,说得更坏一些,近乎狭邪阴鸷,但这都源于他作为一个清醒的有爱心的知识分子,是因为郁达夫对自己的生的悲哀是有清醒认识的,于是颓废便作为郁达夫散文中伤感的表现形式,在他的个人能力范围内与这个不公的时代、社会进行着对抗。郁达夫在回答一位外国记者的问题时,曾经说过:“我的消沉也是对国家、对社会的,现在世上的国家是什么?社会是什么?尤其是我们中国!”这一段无疑清楚明了地道出了郁达夫的感伤和颓废的确是源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所以尽管这种颓废或多或少有其不健康的成分,但是在社会功能方面,虽有其消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种非常独特的、别具一格的风情,曾经激动过旧中国成千上万青年人的心。

与之相比,郁达夫由感伤所发生的憎恨情绪其积极意义就更为鲜明了。他恨什么呢?首先是恨社会,在《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中,郁达夫以愤世嫉俗的笔调,在几分玩世不恭,几分无奈,几分感慨中将社会的黑暗,下层人的不幸,来了个痛快的揭露,将自己对社会的憎恨作了十二分的强烈的表现。由这种对社会的恨,郁达夫又自然地慨叹自己生不逢时,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表示了不满。在郁达夫的笔下,他所处的这个军阀混战的时代,是最黑暗、最糟糕、最不人道、最无趣味,最无价值的时代,也当然就是最可憎恶的时代。在这里,这位被伤感折磨得无处解脱的人,将他的所有不幸,所有烦恼,所有悲苦,一齐倾向这个黑暗的时代,向一个不人道的制度发出了一个哀鸣着的青年的控诉,表现了显而易见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倾向,这种倾向虽不能说很深刻,但鲜明的态度、强

烈的情绪却也给这种倾向涂上了积极战斗的色彩。

郁达夫散文感伤情调的意义

郁达夫虽然在散文中伤感得无以复加,但他也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无论是伤感压迫得他喘不过气来的时候,还是几乎坠入颓唐境地的时光,他的心中总有一个诱惑着他的理想。这个理想谈不上崇高,也不具备多么深刻的内涵,但对郁达夫来说,却具有巨大的人生魅力,是推动他奋斗,创造的动力,这就是女人的爱。1927年郁达夫曾在日记中写道:“我若能得到王女士(即王映霞—引者注)的爱,那么此后的创作力更要强些。啊!人生还是值得的,还是可以得到一点意义的。”在这之前,郁达夫在日记中还多次写道:“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是肯的。”“若有一个妇人,无论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的爱我,我也愿意为她死。” 女人,在郁达夫的笔下被圣化了,爱,在郁达夫的意识与情感中被神化了,于是,他在自己的散文中只要写到女人,特别是美丽的少女,他的笔下就充满了浪漫的诗意。在轮船上他见到一个“年约十八九的中西杂种的少女”,她的美,使郁达夫用近三百字来细细地刻划她的外貌、衣着、姿态,还有她那肉体蒸发出来的“香味”。最后禁不住在心中暗暗地想:“我头上那一块板,就是她曾经立过的地方。啊啊,要是她能爱我,就叫我用无论什么方法去使她快乐,我也愿意的。啊啊,所罗门当日的荣华,比起纯洁的少女的爱情,只值得什么?”郁达夫对女性的这神圣、痴想的情感,一方面当然是“自我”理想的表现,另一方面有分明映射着五四人的发现的光芒。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曾说过,女人和儿童的发现,是欧洲近代文明的产物。而对五四时期的中国来说,对女性的赞美和痴爱,那就不仅仅是一种现代意识的表现,也是对封建礼教最直接的批判,因为,女性在封建规范中,不是被当作会说话的工具,就是被当作玩物,从来没有独立的人格尊严。所以,郁达夫将女性作为自己的理想来追求,这种行为和艺术倾向,虽然在力度,深度上都不具备“崇高”的属性,但反封建的民主意识却是鲜明可见的。

所谓感情是有感而发的,否则就是为文造情,无病呻吟,郁达夫在散文中抒发的那种顾影自怜,悲观绝望的感情无疑是真实的,只是他特别善于把这种感情放大,使之达到让读者抹一把泪的程度,所谓“无风三尺浪,微风九尺浪”,这就是他的文章之所以特别吸引五四时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原因。

郁达夫散文强调文学表现说时,并非脱离现实一味随心所欲地寻找抒发感情的媒介,使内心情感无意识地自由流动,他重包括感情在内的客观真实性,做到了“情”和“真”的有机结合,“历来我都以‘情调’二字作为批评作品好坏的标准,只教一篇作品能够酿出一种‘情调’来,使读者受了这‘情调’的感染,能够很切实的感受这作品的氛围气的时候,那么不管它的文字美不美。前后的意思连续不连续,我就能承认这是一个好作品”这可以说是他创作的切身体会了,他创作的过程,可以说就是“酿造”这一种伤感“情调”的过程。注释:

(1)郁达夫《郁达夫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4月第四版,第11页;(2)郁达夫《茑萝集自序》,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3)郁达夫《悲剧的出生》,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51页;(4)郁达夫自传五《远一层,再远一层》,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5页;(5)许雪雪《郁达夫访问记》,1933年发表在杭州《文艺新闻》第三期上;(6)郁达夫《写完了,(茑萝集)的最后一篇》,人民出版社;

(7)郁达夫《中途》,《创造季刊》,第二卷第二期;(8)郁达夫《郁达夫精选集》(归航)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4月第四版,第401页;(9)郁达夫《郁达夫精选集》(归航)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4月第四版,第402页;(10)郁达夫《郁达夫精选集》(归航)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4月第四版,第2页

参考文献:

《郁达夫散文精选集》(世纪文学60家),郁达夫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6月第3版

《郁达夫作品新编》郁达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北京第一版。《郁达夫自述:传奇故事》张明林编著,西苑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图本郁达夫传》张洁宇著,长春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炉边独语上、下》郁达夫著,青年读本(第二辑),郁达夫著,艺术出版社

《郁达夫选集》郁达夫著,1954年,人民出版社

《郁达夫散文选集》郁达夫著,1985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第三篇: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定稿)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

(定稿)钟

【摘要】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在康河的柔波里,有一位追逐“爱”、“自由”和“美”的诗人,他就是徐志摩。本文通过对徐志摩诗歌经典文本的解读,分析了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探讨了徐志摩诗歌浪漫情调的成因,以及浪漫情调下的理想悲剧,试图走进他的浪漫世界,去感受一个诗人的成长过程及其短暂人生中的浪漫气氛。【关键词】徐志摩;浪漫情调;康桥;理想悲剧

浪漫一词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它的创造特色是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而徐志摩的人生恰恰就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的人生。从童年到成年,他总是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童年的徐志摩心头贮满千奇古怪的幻想,他爱天上闪烁的星,他爱活泼跳动的水,他爱枝头的花,他爱地上的草,他更羡慕翱翔在蓝天白云间的大鹰。他幻想自己背上像安琪儿那样长出一对粉嫩嫩的肉翅来,到月宫里去攀桂花树,到银河里去钓大鱼,这和他成年后浪漫不羁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嫌地面太脏,他嫌地球太小,他要冲破空气的笼牢。到广碧的宇宙去遨游,到万里外去寻找一颗不灭的明星。”他的诗歌也是“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的诗歌。常常以温馨和想象、清新的气息引起人们的关注。

徐志摩 1921 年始作新诗,“拜伦,雪莱,济慈一代诗风,给了他诗灵冲动最初的灵感。”他继承了英国第一代浪漫派的人侧重感情,歌颂自然,制造幻异,寻求口语的特点,他讴歌自然界神秘的美。他全盘接受了个性解放的思想,他美化自己憧憬 的爱情,向往着自己的世界,永远地活在了自己的理想中的世界。

一、浪漫是徐志摩诗歌的主要感情基调

徐志摩是一个被称为创造思想比较复杂的人,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众说不一,毁誉参半。“评论家们以《再别康桥》等来概括徐诗的价值,是一个极大的偏差。”他们认为:“《再别康桥》、《山中》一路诗,有轻灵婉约之美,温馨的图像与温存的心意相融合……”但是“外形光润与美听,毕竟只能与温婉的情思微淡的内容相谐媲,只能综合成一种小巧的美,一种更富古典诗艺色彩的美,与现代生活呼唤的现代诗美相去辽远,一个诗人多写这一路诗,便否认的是在半个世纪以前,一曲《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婉约、柔丽而轻快的篇章,不知迷醉了多少人,人们更多的是陶醉在他浪漫的情调中,久久不能平静。更多的人认为他是浪漫主义诗人,这不仅仅是因为一首《再别康桥》也包括他充满浪漫色彩的短暂的一生。徐志摩说过:“他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所谓的“感情线索”也就是他的浪漫情怀和追求完美的感情在作祟。从康桥给他以灵感,从事新诗开始,他就开始了自由不羁的浪漫生涯的开始,他为了向“传统宣战”做了“中国的第一离婚男人”、为了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女人身上的半个灵魂,与自己的半个灵魂,合成一个完整的灵魂。”不顾世俗的看法,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与张幼仪离婚,苦苦追求着他乞求的半个灵魂——林徽因。他只因与曼斯菲尔德“不死二十分钟”的交往,从此不涉足官场政界。而他从孙伏园手中接任《晨报副镌》当主编时,他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了“……我不愿说的话,你逼我求我,我都不说的。我要说的话你逼我求我,我都不能不说的。”直率的浪漫主义宣言。而与陆小曼的结合是他在浪漫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与三纲五常,道德人伦的斗争行为,小曼在他眼中已成了理想的化身,越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他越是执着的追求,孜孜地追求着他理想中的世界。

谈到徐志摩诗歌中的浪漫情调,《再别康桥》堪称是他的诗作中的绝唱。里面的字句风格轻快,带有异国的浪漫情调,词句间充满节奏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是他最为脍炙人口的一句,也似乎预示他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匆匆一生,人们往往用这首诗来评价徐志摩的诗歌成就。

《再别康桥》其实也是他浪漫生涯的开始,起初徐志摩是被英国哲学家罗素的思想所吸引,奔向了大西洋。但是似乎冥冥之中注定他的生活将被诗化,他到了伦敦之后,罗素却去中国讲学了。茫然之际,经友人介绍结识了狄更生,他看出了徐志摩的烦闷,劝他换个环境,并安排他到康桥去。从此徐志摩才接触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在康桥开始了新的生活。康桥是浪漫大师拜伦的母校,志摩在这里一头沉浸在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海洋里……康桥给了他无尽的美好的回忆,康桥是萦绕他一生的情结。康桥在他笔下焕发了无穷的魅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因为有了《再别康桥》,它才显得那么的美丽动人,才会吸引我们宁愿“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水草!”也是因为康桥的氛围,给了诗人无穷的才华。

除了《再别康桥》,在他的很多诗作中,我们能够深深的地感受到他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的诗句,而有些诗歌甚至就成了他一生的写照,比如一首短短的《黄鹂》: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艳异照亮了浓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他“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如同他的生命

在很多充满浪漫情调的诗句中,我发现这是一位始终“想飞”的诗人,“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始终生活在自己想象的

世界里,他的所爱是在天上。他总是以忘情的笔墨写他所向往的飞翔:“那美丽的翅膀在半空中沙沙的摇响,朵朵的春云,跳过来拥着他们的肩背,望着最光明的来处翩翩的,冉冉的,轻烟似的化出了你的视线,像云雀似的只留下一泄光明的骤雨。”他有一次在光华大学上学时,一进教师就很兴奋地向学生说“我昨天是从南京飞回来的……从窗口向地上望,多么渺小的地球,多么渺小的人类啊!……我从白云里钻出,一忽儿又躲在黑云去。这驾飞机,带着我的灵魂飞过高山、飞越大海……飞出空气的笼牢,飞到整个宇宙里去。”反映了他浪漫不羁、渴望自由、要摆脱一切羁绊的热望。他总是如此这般让人们预感着他不幸的、匆忙的,然而又是美丽的死亡。”再看他的一首爱情诗《我有一个恋爱》:

我有一个恋爱;

我爱天上的明星;

我爱它们的晶莹;

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

矛盾而复杂的徐志摩,他的执着的爱情的追求也是远离了人间的天上。他美化自己憧憬的爱情。但是不管是什么主题,他的诗歌总是充满了欢乐,徐志摩以欢乐意识为轴心奠定了自己的浪漫主义诗歌的基础。

到了他的生命的最后一年,一九三一年的《诗刊》创刊号上,他发表《爱的灵感》,那里的诗句让人颤抖,惊异……评论家称它是这位诗人对世间的诀别之词:

现在我

真正可以死了,我要你

这样抱着我直到我去,直到我的眼再不睁开,直到我飞,飞,飞去太空,散成沙,散成光,散成风,呵苦痛,但苦痛是短的,是暂时的;快乐是长的,爱是不死的:

我,我要睡……

他的诗歌就是这样一种浪漫的情调里,带着些许的苦涩的味道,“飞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轻飘飘地像一朵云彩环顾着“天上”的世界,他的精神永远地活在世界的另一个彼岸。有的人在他的诗歌中听出了悲哀和绝望,而我往往在他的诗歌中听来了他的欢乐,他的精神世界是充实的,只是我们无法高攀他的世界……“他的诗永远是愉快的空气,不曾有一些儿伤感或颓废的调子,他的眼泪也闪耀着欢喜的圆光。这自我解放与空灵的飘忽,安放在他柔丽清爽的字句,给人总是那舒快的感悟。好像一只聪明玲珑的鸟,是欢喜,是怨,她唱的皆是美妙的歌。他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他让你觉着世上一切都是活泼、鲜明的。”他的这些诗歌中对待生命的欢乐气氛,也是来自他对生活的朦胧的理想,他相信他看到的才是真的世界,他即使在讲痛苦和死,也充满了浪漫色彩,总是闪耀着让人欣喜的光辉。即使是现实生活使他失去了“方向”他还是“骑着拐腿的瞎马”寻找光明。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向着黑夜里加鞭;——

向着黑夜里加鞭,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

即使累死牲口,甚至牺牲生命,他也相信水晶似的光明,终将来临。

二、徐志摩诗歌浪漫情调之成因

徐志摩是一个大器晚成的诗人,他最初的志向并不在“分行的抒写”:“在二十四岁之前,不论新旧,于我是完全没有相干。……” 徐志摩还说:“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做一个新的迷上了浪漫主义诗歌,成为一代抒情诗人,这一转折实在突兀。因为若按

他的家庭背景,其父富甲一方,有财有势;其妻兄张君劢是民社党主席,张嘉璈是金融界和政界名流,他无论经商从政,前程都是一番锦绣。可他偏偏舍弃了唾手可得的政治经济学博士头衔,步入了无业可守的诗道。

但是我们若纵览他的一生,便可窥见到康桥对于他的理想追求以及浪漫性格的形成都有特殊意义。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 年 10 月—1922 年 8 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 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在生活上,他向往英国康桥的浪漫和自由,因为在那里可以尽情的投入一切都按个性生长的大自然神奇美妙的怀抱;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或康河两岸柔和的草地上吃茶看书;在那悠闲的礼拜天,可以看得见划船女郎“那敏捷,那闲暇,那轻盈”的身影,爱热闹的少年们可以携着他们的女友一同游玩。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与中国社会中囚禁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父母包办婚姻等封建主义囚笼中的人性迫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一直认为,自己一生最大的机缘是得遇狄更生先生。是因着他,我才能进康桥享受这些快乐的日子,而我对文学艺术兴趣也就是这样固定成形了。”“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艺术上,因为他对狄更生的崇拜,从而受到了他推崇的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的影响。他认识和结交了很多英国文化界的大作家、诗人、画家等等。其中最使徐志摩终生难忘的,是和女作家曼斯菲尔德“不死二十分钟”的交往。当时曼斯菲尔德显得恹恹病态,但是在志摩的眼里,她仍然光彩魅人。在他的散文《曼殊斐儿》中,他无法掩饰自己的倾慕之情:“仿佛你对着自然界的杰作,不论是秋月洗净的湖山,霞彩纷披的夕照,南洋里莹澈的星空,或是艺术界的杰作,你只觉得他们整体的美,纯粹的美,完全的美,不能分析的美,可感不可说的美;你仿佛直接无碍的领会了造作最高明的意志,你在最伟大深刻的戟刺中经验了无限的欢喜,在更大的人格中解化了你的

性灵……受着她充满了灵魂的电流的凝视,感受着她最和软的春风似神态,所得的总量我只能称之为一整个的美感。她仿佛是个透明体,你只感惊讶她粹极的灵澈性,却看不见一些杂质”不知为何一言及政治曼斯菲尔德就极为反感。“她问我回中国去打算怎么样,她希望我不进政治,她愤愤的说现代政治的世界,不论哪一国,只是一乱堆的残暴,和罪恶。”徐志摩念念不忘她的“忠告”,回国后从不涉足官场政界,甚至聘他当教育部一个司的司长也不就。虽然仅仅是二十分钟的会见,但曼斯菲尔德厌恶政治的倾向对徐志摩弃政从文起了深刻的影响,转而成为以浪漫情节的创造来满足自己永不停止的,孜孜追求的诗化的世界,把最初的追求全都否定了。

从思想上看,他向往英国的民主开明,向往英国康桥的进步和先进。在徐志摩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现代思想苏醒的时代,人的个性意识终于挣脱了封建思想桎梏而获得解放。这时,英国湖畔诗人对于自然风物的清远超脱,以及拜伦式的斗争激情的宣泄,自然触动了徐志摩的诗心,“他的性格象拜伦,他的气质象哈代,他的“理想社会”明显地留下了雪莱“空想社会主义”的痕迹;他的哲学思想,深受卢梭“返回自然”的影响。”这些都成为他的浪漫情调的源泉。

也许,徐志摩与林徽音的交往,才是最富于浪漫情调的感情体验。说起林徽因,在它的身上也有一种特殊的气质:东方的婉约美与西方的豪爽美的完美结合。林徽音自幼受父亲熏陶,有极好的文学素养,因而经常拉着徐志摩参加文艺活动。世上有谁相信一见钟情的爱情,不过对徐志摩来说,第一次在异国伦敦与林徽因的晤面,就被她那特殊的气质所深深打动。身受传统婚姻之苦的徐志摩点燃了一盏不灭的爱情明灯。他第一次听到了心灵的对话,第一次感受到爱情的魅力,而这些在张幼仪身上是不曾体味过的。为了这灵魂深处的爱情,他不顾一切艰难和险阻,毅然地背上希望和憧憬,扬起他那情感的风帆。“世界上哪里找得到这样一对形合神似、天造地设的情侣:喜欢看白云在明净的蓝天上浮游变幻,喜欢仰望灿烂的星空,喜欢穿雨衣不戴帽子在蒙蒙细雨里散步,喜欢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舒曼的《梦幻曲》、雪的《云雀》、济慈的《夜莺》,喜欢孔子、庄子,喜欢晚唐诗和南宋词,喜欢中国的写意画和西方的印象派画,喜欢沉思也喜欢辩论,喜欢对别人友善也喜欢别人对自己真诚,喜欢与

情趣相投的人小聚长谈,喜欢不带恶意的挪揄和严肃的诙谐,喜欢喝咖啡、吃酸牛奶,喜欢逛书店,瞻仰教堂古墓,喜欢梅花和幽重,喜欢一切善和美……讨厌数学,讨厌商人,讨厌虚伪、敷衍,讨厌工笔画、汉赋,讨厌讽刺诗、铜管乐......”徐志摩一气写下了十七个喜欢,九个讨厌,这封信可以说是一个浪漫主义的宣言。

总之,在徐志摩弃政从诗的转变过程中,康桥文化所蕴涵的特殊氛围是一个关键。如果徐志摩到了英国后见了哲学家罗素,也许他会被铸成另外一个模型。而林徽音的出现,使徐志摩的诗歌形成了更形象的浪漫主义情调,对他精神世界的转变有着特殊的意义。徐志摩的诗生活和爱情是同时开始的,他早期的很多抒情诗里可以找到很多林徽音的“回应”饱偿了封建包办婚姻之苦的徐志摩,被林徽音唤醒了压抑与内心的感情需要,但不久林徽音又离他而去,获得喜悦和失去的痛苦同时降在徐志摩身上,他通过浪漫主义诗作来抒发自我的心绪也是势在必然。

在这么多的外在因素和自身的天性下。徐志摩完成了人生的一个大转折,曾立志做一个中国汉密尔顿的青年,转眼间成了一代浪漫诗人,一个纯粹的唯美主义者。他的世界观、人生观、艺术观也在这时逐步形成了。在政治上他期望有一个英国式的民主政治,在个人生活上他企望有一位理想化的美女辅助他一起在文学的园地里耕耘,在艺术上他追求一种纯净的境界。这三个目标,也成为他短暂人生中孜孜追求的理想。三.从浪漫情调看徐志摩的理想悲剧

诗人刚回国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联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新月社,准备在社会上“露棱角”。他将自己的高世之志称为“单纯信仰”。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在他的一生中离婚和再婚是最受社会批评的两件事,但是从徐志摩方面,这是他追求单纯的理想的必经之路,我们只要了解了他的“单纯信仰”就能了解他一生中,人们所不能了解的行为,他一生都在追求美、自由和爱。他相信这些都可以用纯洁的心血培养出来。

但是在康桥温馨典雅的文化环境中,徐志摩的思想与生命活动,已经与当时整个

中国社会相去甚远,这就注定了他的理想悲剧。也许是曼殊菲尔“不进政治”的劝导牵引他,他已经淡化了直接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的意识,表明了徐志摩开始淡化某种参与社会的意识,逐渐走向极富于温情的博爱与人道的轨迹,“他无乱如何变得厌倦、憎恶一切暴力与留血了,甚至包括人类进步不可缺少的暴力革命在内,开始以一种从容恰静的态度自守人生。对现实人围的剑桥,回到黑暗、野蛮的当时的中国后,虽然他还坚持着“美与自由,爱”的理想,但是,面对军阀的屠戮,社会的污秽,政治的无耻,诗人已经无法冷静地处理现世。现实生活的严峻激发了他身上那份血性,使他奔波,使他苦闷、怨毒、愤怒。于是他写下了: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这当然的表现了他的惶恐。虽然这样,作为一个富有浪漫主义气质和激情的诗人来说,他往往能在幻想的理想世界里找到灵感的泉源,使心灵想象的翅膀得以自由翱翔。《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正是诗人否定和拒绝黑暗的现实世界、肯定和向往理想世界的作品。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

披散你的满头发,赤露你的一双脚;

跟着我来,我的恋爱,抛弃这个世界

殉我们的恋爱!

爱,你跟着我走;

听凭荆棘把我们的脚心刺透,听凭冰雹劈破我们的头,你跟着我走,我拉着你的手,逃出了牢笼,恢复我们的自由!

跟着我来,我的恋爱!

人间已经掉落在我们的后背——

看呀,这不是白茫茫的大海?

白茫茫的大海,白茫茫的大海,无边的自由,我与你恋爱!

顺著我的指头看,那天边一小星的蓝——

那是一座岛,岛上有青草,鲜花,美丽的走兽与飞鸟;

快上这轻快的小艇,去到那理想的天庭——

恋爱,欢允,自由——

辞别了人间,永远!

这首诗写于 1925 年,时值徐志摩与有夫之妇的陆小曼相爱,他们恋爱遭到许多人反对,徐志摩痛感传统的道德观念对人的束缚,深深感受到重荷压制下的精神痛苦,他写作这首诗与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如果说《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是反映现实黑暗的作品,不如说这是诗人性灵和浪漫激情的抒发。诗人有感于现实生活中恋爱不自由而写下这首诗,他在诗的开头直截了当地指出这个世界是“懦怯”的,是“容不得恋爱”的,但诗人接下去并未对现实世界作任何客观的描绘,实际上,现实只是触动他性灵和浪漫激情的“元素”,他想表现的不是现实世界如何“懦怯”、如何黑暗,而是要抒发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愤懑之情,表达自己同黑暗现实誓不两立的决绝态度与抗争精神,以及对理想世界的美好向往和热烈追求。诗人的浪漫主义使他在否定一个旧世界的同时,以更大的热情去肯定一个理想中的世界。让我们看看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美丽非常的幻境:有象征无边自由的“白茫茫的大海”,大海上有座美丽的岛屿,岛上有青草,有鲜花,有美丽的走兽与飞鸟,更令人向往的是,这是一个“恋爱、欢允、自由”的“理想的天庭”。为寻求这一理想世界,诗人曾抱着怎样义无反顾的坚定决心:“抛弃这个世界,殉我们的恋爱”、“听凭荆棘把我们的脚心刺透,听凭冰雹劈破我们的头”。他希望有一个充满爱心的,没有仇恨的,和谐的而不是纷扰的世界,自由而不是暴力的世界。

但是,“这个现实世界太复杂了,他的单纯的信仰禁不起这个现实世界的摧毁……。”

徐志摩自始至终是一个多愁善感、感情化、情绪化的诗人,从来都缺乏着深沉与深刻,他是大资产阶级家庭的宠儿和一定意义上的叛逆者,与前妻离异之前,锦衣玉食,不谙时艰;与陆小曼重组家庭,经济困窘而渐察世道的民瘼。赤诚爱国而依违不一,超凛党派以标榜清高,在性灵自适、灵魂自洁的向往里,追求着飘渺的爱、自由和美。在气质上他有文人的善良,诚挚与柔弱,不图攀附青云,与陆的浪漫爱情,从遂愿到失望,又促成他对于人生的悲凉意识。

在他自以为熟虑,决计满怀热情去孤注一掷时,恰恰暴露了他激动与冲动的本性。诗人直言自己的创作“唯一的靠傍是刹那间的灵通”这种刹那间的灵通带有极大的偶然、盲目和冲动,我觉得这个刹那间的灵感也就是他的一种“单纯信仰”。这种“信仰”不可避免的赋着像神经质似的敏锐和病态,表现在爱情上和政治上,都是一厢情愿的

全身心的投入,期待以自己的真纯和美好,去感化去进化理想的对象。而事实上,以复杂的社会为对象的理想政治和以多变的女人陆小曼为对象的理想爱情,最终多以冷酷无情的失望粉碎了诗人天真而至诚的梦想,于是,那原本就“不够深的”的心和流淌着缠绵的忧愁,那原本就“并不大”的胸膛沉载着世纪末的凄凉,他的爱情悲剧正如梁实秋分析的那样:“徐志摩一如西方浪漫派的文学家雪莱,拜伦,罗素等人物,一生追求着理想的生活,而终于不可得,他们爱的不是某一个女人,他们爱的是他们自己内心中的理想。”所以他理想中的爱情也在现实面前摔的粉碎。

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说:自由、爱、美丽,这三位一体的人生追求便是徐志摩浪漫气质的内核,康桥文化孕育的这一结果,也成了徐志摩安生立命的根本,感情上追求纯洁自然,生活中渴求真正倾心的情义,虽然他的认识虚幻飘渺,创造上力求美的实现,可是康桥文化已把他塑成了一个诗人,他也只能只有像夜莺那样唱到气绝方能罢休。他可以骑着瞎马向着黑夜里加鞭,而他的心灵总幻想有一颗明星。徐志摩的“柔美流丽”是有名的,但是他的颓废也是有名的,这是由于他把人生的理想建立在欢乐的意识上,一旦理想的明星毁灭,伴随而来的就是一种无可言状的悲哀和绝望。这就是茅盾说的“一旦人生的转变出乎他意料之外,而且超过了他期待的耐心,于是他的曾经有过的单纯信仰发生动摇,于是他流入了怀疑的颓废了。”

浪漫主义诗歌开拓了徐志摩生命中的新天地,在他十年的创作生涯之中,留下了一串串珠玑,留下了一片片辉煌,但是诗人却匆匆地远去了。“他总是那样的行色匆匆。他是一团火,灼热、明亮,熊熊烈烈,燃起人们的热情,照亮大家的心灵、他是一个孩子,兴高采烈,仰天大笑,大惊小怪,手舞足蹈,把神妙的童话世界带回到友人的生活里;他是只云雀,难耐嵌金镶玉的雕笼的幽困,不停地翱翔鸣啼,冲向蓝天,寻找更加广阔的苍穹……他走了。”[15]虽然不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今天仍然觉得他以三十五岁的年华而“云游”不返是个悲剧。但是,诗人的才情也许因这种悲剧性的流星般的闪现而益其光耀:普希金死于维护爱情尊严的决斗,雪莱死于大海的拥抱,拜伦以英国公民的身份而成为希腊的民族英雄,在一场大雷雨中结束了生命……当然,徐志摩的名字不及他们辉

煌。他的一生尽管有过激烈的冲动,爱情的焦躁与渴望,内心也不乏风暴的来袭,但他也只是这么并不轰轰烈烈地甚至是悄悄的来了,又悄悄的走了。但这一来一去之间,却给我们留下了恒久的思念和思考。

【注释】

1《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月刊,1989 年,第三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月刊,1989 年,第三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转引自:《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月刊,1990 年,第十一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4 汉密尔顿,美国政治家,曾任华盛顿总统财政秘书。5 转引自:《徐志摩诗选》http://post.baidu.com/f?kz=13426135 6《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2 年,第六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7《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2 年,第八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8《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2 年,第十二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9 转引自:《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2 年,第十二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参考文献】

[1]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

[2] 韩石山著:《重说文坛三剑客——悲情徐志摩》,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 年。[3]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4]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5]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6] 谢冕著:《中国现代诗人论》,重庆出版社出版,1986 年 10 月发行。[7]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8] 谢冕著:《中国现代诗人论》,重庆出版社出版,1986 年 10 月发行 [9] 徐志摩著:《我所知道的康桥》,京华出版社、2005 年 7 月 第 1 版。[10] 徐志摩著:《吸烟与文化》http:// [12]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13]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

[14] 韩石山著:《重说文坛三剑客——悲情徐志摩》,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 年

[15] 王蕙玲著:《人间四月天 》美美藏书屋、http://

第四篇:论舒婷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

论舒婷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

摘要

舒婷是一个天才式的抒情诗人。她的诗,是用真情谱写的一曲美丽而忧伤的歌!她的诗歌,将感情和艺术融合得天衣无缝,和谐的音 韵性、优美的形式感、飞驰的想像、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意境都是那 样信手拈来、自然天成,将浪漫主义的审美特征发挥到了极致,给单调的中国现代诗歌带来清新的空气。本文从舒婷诗歌的情感和意向入手,探讨其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

全文分为引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部分围绕舒婷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分两章加以阐述。浪漫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性和丰富的想象。第一章主要论述舒婷诗歌忧伤的情感。舒婷的诗诞生在中国的苦难岁月,忧伤是她情感和创作的一大特 色。她的诗,既是对时代忧伤的抒写,也是对爱情忧伤的诠释,同时 亦流露着温婉柔情的母性情怀;她把个人忧伤与大众的忧伤结合在一 起,在忧伤中又蕴含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第二章主要分析其诗歌的意象艺术。她的诗歌意象十 分丰富,其意象的变化与组合随情绪的变化而变化,自然天成,具有 ‚因情臵象‛的特点。关键词:舒婷,忧伤,音韵节奏,意象,抒情艺术

Abstract Shu Ting is a genius of the Lyric poet.Her poetry, is a beautiful and sad song which composes with the true feelings!Her poetry, the feelings and art have a seamless heavenly robe, sound rhyme, graceful form harmoniousfeeling, flying imagination, rich imagery, profound artistic conception is that kind of have one's words at hand, naturalTiancheng, the aesthetic features of Romanticism to play to the extreme, to the Chinese modern poetry monotonous bring fresh air.This paper from the emotion and intention of Shu Ting's poetry of the romantic characteristics, discusses its poetry.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text,epilogue.The romantic features around Shu Ting's poetry is divided into two chapters to elaborate.Romantic is the biggest lyricism and rich imagination.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Shu Ting's poetry feeling of sadness.Suffering the poetry of Shu Ting was born in China, sad is her feelings andthe creation of a special color.Her poetry, both times sadexpression, but also to love sad interpretation, but also show a mild tenderness maternal feelings;her personal sorrow and mass sadness together, in sorrow but also contains infinite longing for the future.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image art of poetry.Her poetry images of ten rich,chang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mage changes, along with the changes of mood natural Tiancheng, with “because oflove is like”.Keywords: Shu Ting, blues, rhythm, imagery, lyric art

引论

舒婷,一个满蕴诗意的名字:舒婷的诗,‚文如其名‛,是缪斯腾飞的杰作!她的诗总是浸透着真挚的感情,充满忧伤的旋律。正如她自己在诗中所言,她的诗是‚忧伤的花朵‛然而,在忧伤的旋律中,希望的蓓蕾也悄然绽放!忧伤和灼热、失望和 希望、伤感和浪漫、痛苦和理想,都在其诗歌中融为一体。除此之外,她的诗歌,充满大量的意象,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她将被否定已久的浪漫主义重新发扬光大,成为新时代诗坛的代表人物。她的诗,是自我真情的流露!她用自己的一支 秀笔抒写出人间普遍的忧伤,将个人的忧伤与大众的忧伤、时代的忧伤紧密地连 接在一起。她又是一名‚歌‛手,将感情和艺术融合得天衣无缝。和谐的音韵性、优美的形式感、飞驰的想像、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意境都是那样信手拈来、自然 天成。

几十年来,学者们对舒婷的研究从未间断过。1980年《福建文艺》刊登了 舒婷的《心歌集》,紧接着于2月开始,以舒婷诗歌研究为切入点,进行了长达 ―年多的‚关于新诗创作问题的讨论‛。孙绍振的《恢复新诗根本的艺术传统一 一舒婷诗歌创作给我们的启示》、刘登翰的《一股不可遏止的新诗潮一从舒婷 的创作和争论谈起》及其《通往心灵的歌一记诗坛新人舒婷》就是代表性文章。在这一讨论时期,评论者都还处于对舒婷诗风的惊奇之中,评论文章虽然很多,但都集中在对其存在的合法性的争论上,思路并不是很开阔。这也不难理解,人们刚刚从十年浩劫中走出来,对于浪漫主义心存疑虑。1983年以后,关于 舒婷诗歌的讨论表面上不如盼两年热烈,但实际的研究却不断深人,其中具有代 表性的是周良沛的《殊途同归一一读舒婷几首诗有感》,以及由此引发的几篇与 之‚商榷‛的文章。从80年代后期开始,对舒婷的研究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刘登翰的《会唱歌的鸢尾花:论舒婷》和谢冕的《在诗歌的十字架上:论舒婷》就 对舒婷诗歌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进入90年代,关于舒婷诗歌的研究不断深入, 进一步探索她在当代文学史的作用和地位。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一书中就认 为舒婷在语言上对当代汉文学语言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任萍的《论舒婷诗歌对民 族诗美传统的继承》一文也对此进行了专门讨论。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对舒婷诗歌的研究开始集中在思想情感层面,罗关德 的《论舒婷诗的复调情感》、孙秀华《论舒婷诗歌的情感思维方式》、榻展图《舒 婷:悲剧情感的凸现》、刘广涛《痛苦的升华、泪水的结晶》等文章就对舒婷诗歌的情感尤其是忧伤情调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这深入到了浪漫主义的本质。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舒婷诗歌的艺术特征研究,尤其是她诗歌中丰富的意象。本文着重探讨的,就是舒婷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主要体现在忧伤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之上。第一章直率的情感

浪漫主义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强调抒发个人情感,以情动人。舒婷的诗歌,充满忧伤,这种忧伤不止是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个时代、一代人的忧伤,它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1.舒婷诗歌的感情基调一忧伤

舒婷是一个天生的抒情诗人。著名的评论家孙绍振曾这样评价:‚舒婷的全 部天赋,全部冰华都集中在她的抒情上,先天的敏感和后天的多情都使她不费劲 地在抒情上取得成就,她写出了那么多我们天天感到却说不出來的平凡的、不起 眼的、被颂歌和战歌遗忘的情感……她美化了这些情感,以优美的旋律和璀灿的 色彩,使我们的感官和心灵震惊。‛①^的确,舒婷的感情丰富而真挚、热烈而优美, 与此同时,因为时代的感伤氛围,个人身世的不幸和善良脆弱的天性,她的诗歌 便自然而然地打上了 ‚忧伤‛的烙印。

翻开舒婷的诗集,满纸浸染的都是一种忧伤的情愫。从‚我献出了,我的 忧伤的花朵‛到‚我的痛苦变成忧伤,想也想不够,说也说不出‛,从‚当洞箫 和琵琶在晚照中唤醒普遍的忧伤‛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从‚我还不 知道有这样的忧伤‛到‚叫我怎能不哭泣呢? ‛……诗人的‚泪水‛洒满了她个 人建筑的诗苑,也敲打着读者的心灵之弦。经过笔者的统计,在其代表作《舒婷 的诗》中,第一辑一‚痛苦使理想光辉‛共有诗歌33首,而出现‚忧伤、悲 伤、哭泣、泪水、痛苦、荒凉、牺牲、死亡‛等带明显感伤色彩的诗歌就有26 首,比例竟高达799^。由此,我们可以在‚量‛上将舒婷诗歌的感情基调锁定 在‚忧伤‛ 二字。

‚忧伤‛,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忧愁悲伤‛,它是一个满蕴情感的词语。这恰恰与舒婷的艺术气质不谋而合。舒婷是一个情感型诗人,她曾这样说:‚尽 管我明白作品要有思想倾向,但我成不了思想家,起码在写诗的时候,我宁愿听 从感情的引领而不大信任思想的加减乘除。‛也许正因为此,舒婷才能在历史的 转折期,在诗风的转折期,成为读者目光的焦点。舒婷的诗歌,是在‚在历史的 聚光灯下‛,由心灵最真实的情感打造出来的‚独一无二的声音‛。情感的真实成 就了其诗歌‚质‛的忧伤。事实上,舒婷诗歌忧伤的艺术风格也是众多评论者的共识。赵树勤主编的《中 国当代文学名家研究》一书中,就认为舒婷诗歌具有‚美丽而忧伤的抒情风格‛;罗振亚在论文《心灵与历史的同构》中说,‚舒婷总是用美丽的忧伤曲调,诉说理想被阻隔的忧郁痛苦。‛杨景龙在《忧伤的花朵一 舒婷诗与唐宋婉约词的对比解读》中写到:‚舒婷诗歌总体的美感特征亦是‘忧 伤执著的悲美’‛。

无论是从对诗歌‚量‛的统计,还是从情感的‚质‛之所在,以及评论家的 评论來看,我们都可以毫无疑虑地说,舒婷的诗歌的确贯穿着一股忧伤的主旋律。正如她自己所概括的那样,她的诗歌是‚忧伤的花朵‛。2一代人的忧伤

鲁迅说:‚诗是民族的声音,对于时代精神,诗应该是最敏感的水银柱。‛^舒 婷的诗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她的忧伤带着浓厚的时代色彩,当我们探讨其诗歌 的忧伤内涵时,让我们首先从她在那个时代的经历开始。

文革,这样一个思想禁锢、艺术封锁、个性缺失、人情冷漠的时代,对于老 百姓来说,绝对是一种纯粹的灾难。正如评论家谢冕所说:‚一个让人猝不及防 的变态时代,颠倒了由革命胜利而建立起来的生活秩序。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这场 空前的**中蒙受了耻辱与灾难。‛②舒婷也不例外。文革给舒婷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苦难,她经历了今天的年轻人所无法体验到 的磨难和不幸:早在50年代,她的父亲就被打成了‚右倾分子‛,母亲承受不了 这种苦难生话的打击,忧郁成疾,过早地逝去了。在这段时间里,她时常满头大 汗地从噩梦中惊醒,然后‚收拾些衣物和食品,送去给被监禁的家人‛,③从一个 噩梦‚走进另一个充满喝斥、白眼的噩梦‛。1969年,初中还未毕业的她便与 她的同代人一起,‚将英语课本和普希金诗抄打进她的背 包在撕裂人心的汽笛声中,走向异乡‛到农村插队落户。1972年,舒 婷被照顾回城。即使如此,这一段待业的经历,仍给她‚留下了千疮百孔的记忆‛,‚疼痛深植骨髓‛。③在最初的小石铸厂里,因为她的‚苍白、消瘦和高度近视眼镜惹來了猜忌和讥嘲的目光。随后,她又曲折辗转地换了很多工作:水泥 预制品厂、漂染厂、织布厂、灯泡厂。的确,破碎的家庭、噩梦般的世界、痛苦 的经历,使舒婷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灵的创伤。因为在她人生最美好的青春 年华里的这一场‚史无前例‛的文革风暴,她的理想,就像那个时代所有人的理 想一样,化为了泡影。

文革的这段坎坷经历,让舒婷成为了一个真诚而本色的时代歌者。④她在散文 《生活、书籍与诗》中这样写道:‚我曾经发誓要写一部艾芜的《南行记》那样 的东西,为被牺牲的整整一代人作证‛。在《一代人的 呼声》中,诗人写道:‚我决不申诉,我个人的遭遇,错过的青春,变形的灵魂‛, 她将个人的经历臵于一代人的惨痛遭遇之中,成为他们的代言人,唱出他们心中 的委屈和幽怨、不满和质问。在《船》中,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 逾越的一步之遥,被诗人诠释得淋漓尽致。‚无垠的大海,纵有辽远的疆域,咫尺之内,却丧失了最后的力量。‛为了 ‚纪念一位被迫害致死的老诗人‛,舒婷写下《悼》。在诗中,诗人向时代发问:‚你为什么牺牲? 你在哪里倒下? ‛,继而 又给予这样的回答‚时代垂下手无力回答,历史掩起脸暂不说话。‛在这精 彩的一问一答中,那个指鹿为马、黑白颇倒、扭曲变态的时代再也无处藏身,只 能在众人的目光中羞愧不己。这是生命的无端毁灭,这个时候,谁能说,‚老诗 人‛不是一个时代的牺牲品?直率的个人情感

除了对历史的反思,诗人还在诗歌中大胆抒发个人感情,表现对爱情的渴望和呼唤,及由此带来的痛苦。这种情绪在诗歌《赠》和《无题》中表现得非常深刻。‚我‛沉浸 在初恋的热烈情感之中,而‚爱人‛却没有察觉——‚你没有察觉到,我在你身 边的步子放得多么慢‛,但单相思的痛苦并不能阻止诗人对爱情执着的追求——‚如果你是火,我愿是炭‛,‚如果你是树,我就是土壤'。在《无题》中,‚我‛因 为能‚转动你胸前的纽扣‛,能‚拽着你的胳膊在堤坡上胡逛‛而快乐着。但是 又因为你的木愣而‚悄悄叹气‛。我的‚害怕‛、我的‚快乐‛、我的‚爱‛都只 属于我自己,却没有人与之分享,这是多么忧伤的爱情啊。短短三节诗将热恋少 女的激动与惊慌、羞怯而含蓄、甜蜜和痛苦展示得入木三分。

另外,类似的诗歌还有那首《四月的黄昏》:‚四月的黄昏,好像一段失而复 得的记忆,也许有一个约会义至今尚未如期;也许有一次热恋永不能相许。要哭泣你就哭泣吧,让泪水流呵,流呵,默默地‛。整首诗表达的是失恋的痛苦,爱 情的无法实现仿佛宿命一般,折磨得人痛苦不堪。既然‚单恋者‛爱情的伤痕无 法治愈,那么,选择‚哭泣‛也许是一种最佳的缓解痛苦的方法吧!

正如这些诗歌中所展示的那样,舒婷的爱情诗,更多的,是带着疼痛的爱恋。有学者认为,‚理想和爱不能如愿是舒婷20世纪70年代对人生痛 苦的真切感受,也是她悲剧情感体验的主要特征之一。‛①当然,舒婷是否真的 经历过爱情‚单相思‛的不幸,还无法考证。但是,其诗歌中始终无法掩饰的悲剧爱 情色彩,却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个‚单恋者‛对于感情的痛苦、惆怅和无奈。而这种真挚而直率的情感表达,契合了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精神特质。

第二章大胆的想象和丰富的意象

浪漫主义的第二个特点是大胆的想象,这一点在李白的诗歌中就有充分的体现。李白的诗歌情感是张扬豪放的,这一点和舒婷截然不同。不过想象的自由翱翔并无二致。

舒婷注重用意象来 表现感情,所以在她的诗歌中,‚眼泪‛、‚落叶‛、‚黄昏‛、‚忧伤的花朵‛、‚泥 泞‛、‚阴云‛、‚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 路基‛、‚伤痕累累的乳房‛……一系列被忧伤情感濡染浸透的诗歌意象在诗行中 接踵而至,形成了庞大的忧伤意象体系。

在本章,我们将主要通过诗歌意象的丰富与变化、事意象的擷取、哀婉意境 的营造等方面来观察舒婷在意象运用方面的特色。1意象的丰富与变化 正所谓‚立象以尽意‛,意象的运用成为诗歌审美传达的主要手段之一,这 在舒婷的诗中体现得非常突出。舒婷注重通过丰富和富于变化的意象来传达情 感。她把深沉的思考、诚挚的感情融于清新独特而又丰富的意象之中,寓于意象的变化与组合艺术之中,给人以情的感染,美的愉悦。

舒婷十分重视诗歌的意象艺术,注重通过意象的精心选择和营构来对诗情进 行表达。她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运用的意象十分丰富,这在一方面体现为 意象的数量非常庞大,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取象角度的丰富性一也就是说,当某 些诗人只能用个别的意象来表现某种情感时,舒婷却能从各个角度,用丰富变幻 的意象进行立体化的表达。

舒婷诗歌意象的数量是极其庞大的,她擅长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注重在生 活中选择意象、提炼意象,甚至通过想象來创造意象,由此使得其诗歌意象异常 丰富。在其整个诗作中常出现的具有泛化性的类别意象就有十多种,臂如大海、土地、眼泪、落叶、雨水、母亲、肩膀、花朵、星星、黄昏、灯、水、树、梦、窗、雨等;而独创性的个体意象则更多,如鸢尾花、凌霄花、三角梅、双桅船、黄昏星、方尖碑、仙人掌、白手帕、羽绒衣、神女峰、万花筒、橡树、木棉、水 仙等等。当然,整体数量的繁多并不能成为意象丰富性最主要的证明,真正的丰 富性体现在每一首诗歌当中。

舒婷常常在每一首诗歌中运用多样的、富于变幻的意象,其意象的丰富程度 让人惊叹。臂如诗歌《这也是一切》: 不是一切大树 都被暴风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

都甘愿被折断翅膀。不是一切火焰,都只燃烧自己 而不把别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都仅指示黑暗 而不报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声,都只掠过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这是诗歌的第一节和第三节,一连串的意象在诗行中接踵而至,数量之大令 人惊奇。在第一节中出现了 ‚大树‛、‚种子‛、‚真情‛、‚梦想‛等四个意象,在 第三节中又出现了 ‚火焰‛、‚星星‛‚歌声‛等三个意象。富于变化的意象 多层面、多视角地喊出了诗人心中对处在痛苦之中的一代青年的鼓励。告诉他们: 生活虽然遍布荆棘,但希望还在,我们要披荆斩棘、憧憬未来。意象的丰富将这 种忧伤和憧憬并存的多元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毫无疑问,这是任何单一的意象 所无法企及的。

又如诗歌《初春》中,诗人同样运用了一连串的意象,有象征残酷现实的泪 水、乌云、霜、狂风等意象,也有代表希望的太阳、花、鸟、惊雷、梦、杜鹃等 意象。丰富意象的使用,加强了诗歌情感的表达,预示着时代即将走过寒冷的严 冬、迎來温暖的春天,在忧伤中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类似的诗歌在舒婷诗集中俯拾即是、信手拈來。例如《也许》中就连续出现 了 ‚心事‛、‚路‛、‚灯笼‛、‚生命‛、‚泪水‛、‚太阳‛、‚肩‛等意象,《心愿》 同样运用了 ‚表格‛、‚朱笔‛、‚遗产‛、‚民间故事‛、‚潮粮的眼睛‛、‚辗转的鸣 鸟‛、‚隐秘的小路‛等意象。此外,《怀念》、《致橡树》、《思念》等诗歌中也有 着丰富的意象。舒婷总能用变幻万千的丰富的意象来加强情感的表现,这就是她 的高明之处。

上面所说的是舒婷诗歌意象在数量上的丰富性,与此同时,其诗歌意象还具 有‚繁复性‛的特点,即取象角度的丰富性。当然,这种‚繁复性‛是与意象数 量的庞大密不可分的。正因为取象角度的多样性,才成就了意象体系的庞大。‚繁复性‛,换句话说,就是为了抒发某种情感,诗人能够从多角度选择意象加以表 现。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对特定诗歌的分析来体会舒婷诗歌意象的‚繁复性‛。以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为例,在这首诗中,这种取象角度的丰富性体现得非 常明显。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道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旁; 祖国呵!

这是诗歌的第一节,为了体现祖国的古老、贫穷和落后,诗人从‚河边上破 旧的老水车‛写到‚额上熏黑的矿灯‛,从‚干瘪的稻穗‛写到‚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五个迥异而又相互联系的意象将诗人对祖国落后的深深的沉 痛表现得淋漓尽致。取象角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将祖国破旧、黑暗、衰败、苦难、贫穷的形象立体化地体现出来,一种悲哀之情也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 来。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呵!

这是诗歌的第三节,为了讴歌祖国的新生、复苏、欢乐和光明,诗人选择了 ‚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 黎明‛等意象,这连续出现的五个类似却又视角不同的意象多侧面、多色调、立 体化地勾画出了祖国的蓬勃希望和灿烂绚丽。总的來说,这两组相反意象的选择,本身就是取象角度的不同。与此同时,在每一组意象内部,诗人又从多个角度来 选择意象。意象的‚繁复性‛使诗人对祖国热忱的爱在读者面前一目了然。

又如《母亲的方尖碑》一诗,为了表达那种对已经辞世的母亲的想念 和心中难以言说的忧伤,诗人从多个角度选择了很多与母亲有关的意象:‚乌柏 树‛、‚逆光的湖水‛、妈妈唇边的‚笑影儿‛、‚红玫瑰‛、‚她照料过的香橙树‛ 以及香橙树的‚果实‛等等。这些意象事实上就是母女之间相依相偎的证物,使诗歌的忧伤情感更耐咀嚼,读来也更意味深长。从这两首诗歌中,我们可 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她的大多数诗都是如此。

舒婷的诗歌意象不仅丰富,同时又富于变化。意象富于变化的特征是与其丰 富的特点相辅相成的。⑤因为意象的丰富,所以这种变化就更加灵动自如;又因为 意象富于变化,所以舒婷诗歌的意象体系就显得更加丰富。舒婷诗歌的意象富于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可以说是自然天成、毫无矫揉造作 的痕迹。她能很好地根据诗歌的情感强度安排意象密度,使意象密度随情感强度 的变化而产生疏密有致的变化,以此推动情感节奏,控制情感的宣泄力度。这在诗歌中一般表现为:情感浓烈处,持久处,意象密度高一些;情感疏淡处,意象 密度相对低一些。意象疏密有致的变幻,形成了诗歌特有的节奏感。一连串变幻 的意象既造成诗境又形成诗情的流动感,引起我们类似乐感的情绪波动,呈现出 一种特殊的音乐美。如《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一一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诗的前三行用‚凌霄花‛这一意象,集中表现了缺乏独立人格和具有依附性 的爱情观。这时,诗人的情感还比较疏淡。我如果爱你一 ^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萌重复单调的歌曲;

接下的三行,诗人以相同的句式表现了另一象征奉献式爱情观的‚鸟儿‛。此时,诗人的情感还停留在原来的疏淡程度。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相对于前两节三行一意象的形式,‚泉源‛和‚险峰‛这两个代表奉献式爱 情观的意象,出现的密度相对加强,变成了两行一意象的形式。甚至曰光。甚至春雨。^

随着诗人情感的不断加强,诗歌的意象密度明显增高,由两行一意象变成了 每行一意象。诗歌意象越来越密的变化淸晰地折射出诗人愈演愈烈的批判情感。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通过前面对‚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0光‛、‚春雨‛等象征 依附式和奉献式爱情的意象的强烈批判,诗人最终将全诗的中心意象一‚木棉‛ 搬上诗歌荧幕,从而将自己的爱情观定格在‚独立‛二字。诗人的情感趋向稳定,意象密度也随之由密转疏。

这种疏密有致的意象变化艺术在舒婷的诗歌中运用得十分广泛。除了《致橡 树》外,在《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这也是一切》、《土地情诗》、《会唱歌的 莺尾花》、《心愿》等诗歌中也有十分明显的表现。诗歌意象疏密有致的组合,勾 画了一条诗情运动的优美曲线,谱写了一曲诗情流动的唯美旋律,增强了情感的 节奏性和诗歌的音乐感。也只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构筑如此丰富的意象。结语

在现代诗歌历史上,舒婷也许是唯一一位能与李清照相媲美的优秀女诗人。她是在中国当代诗坛诞生的一颗明珠,其光芒足以辉耀中国当代诗坛。

舒婷是一个天生的抒情歌手,浓厚的抒情性是其诗歌最重要的特质。在她的 诗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她诗歌中力透纸背的一个‚情‛字。她的感情丰富 而真挚、热烈而优美,她用自己的真诚和博大的母性情怀奏出了忧伤而芙丽的旋 律。⑥其如泣如诉、凄婉低徊的诗句超越了字句的局限,数十年来在无数的读者中 引起共鸣。

舒婷的诗歌是情感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她为自己的情感找到了最佳的外在表 现形式,在音韵节奏和意象上,都能做到随情赋形、因情臵象。舒婷在中国诗歌 艺术的传承上,具有其重要的地位。谢冕曾这样评价舒婷:‚她是新诗潮最早的 一位诗人,也是传统诗潮最后的一位诗人。她是沟,她更是桥,她体现诗的时代 分野。‛ 孙绍振先生也指出:‚她代表着我们的未来,但是她的风格却来自我们 的过去。‛⑦事实也的确如此。舒婷的诗,是汲取中国传统诗歌和中国新诗、尤其 是新月派和现代派的艺术养料成长起来的。其忧伤哀婉的情感基调隐现婉约词的 浸染,其诗歌的音韵节奏艺术和意象艺术又传承了中国新诗、尤其是新格律诗的 基因。‚她把几十年前新诗的优良传统一下子带到我们面前‛,⑧她继承了新月派 诗人闻一多、徐志摩等对诗歌外在格律形式的追求,继承了现代派诗人戴望舒、何其芳等对诗歌音乐性等艺术的追求。

与此同时,她的诗又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在诗歌的抒情艺术上,她拋弃了新 月派诗歌格律形式追求上的刻意痕迹,使诗歌音韵、意象艺术既富于形式感而又 自然天成,其诗歌有一种与生俱來的歌唱性和朗诵性。此外,舒婷对国外的诗歌 艺术也有所吸取。她的诗歌,标志着浪漫主义的回归,呼唤着美好的人性,表达着真挚的情感,也预示着一个崭新的时代的到来。参考文献

1〕艾青诗论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陈晓阳舒婷傅天琳比较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0

3〕陈敢,肖宇冰,戴望舒与舒婷诗歌比较,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0 4〕何世龙,舒婷诗歌的抒情技巧.安徽师专学报,2005

5〕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洪子诚,杨登翰中国当代诗歌史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8〕金钦俊新诗三十年⑷.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9〕黎阳阳试析舒婷诗歌的女性意识.新余高专学报,2006,10】林平乔舒婷诗歌写作特征论.文史博览,2006

11吕进.中国现代诗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12〕罗关德,论舒婷诗的复调情感宁德师专学报,1995,13〕沈仁康,抒情诗的构思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8。14〕舒婷.你丢失了什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第五篇:论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表现

论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的表现

——《唐诗三百首》选读论文

概述

李白诗歌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大胆地运用高度夸张的比喻,对眼前所见进行艺术的描绘,使形象具有扣人心弦的强大艺术感染力;运用各种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创造出特异惊人的艺术形象,使得许多浪漫主义诗篇具有豪迈的气势、昂扬的情调和非凡的意境,从而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关键词

李白 浪漫主义 诗情 比喻 夸张 语言特色

唐代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史上灿烂夺目的篇章,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强盛,在艺术创作方面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收以及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唐诗就是盛唐艺术创作的典型代表。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豪放飘逸作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已成为文学史上的定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而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具有如下几个突出表现。

(一)跳跃跌宕、大起大落的诗情

李白的诗歌往往都是在尽情的驰骋豪放不羁、奇情伟志的事件中表现出一种挥洒自如的幅度、极大的诗情诗意的跌宕。这种大起大落、跳跃流动的内在韵律,是富有个性色彩的抒情歌唱。例如其传世名篇《将进酒》,开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血。”以黄河骑行,联想到人生青春易逝难返,是大起大落之笔;“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等场景简直就是目中无人,喧宾夺主,快人快语之情态,极尽狂放洒脱;诗末以“万古愁”作结尾呼应“悲白发”,大开大合,诗人的感情像江涛海浪般奔流澎湃,诗情忽涨忽弛,忽悲忽喜,可谓行云流水。(二)超现实的幻想境界

当现实生活中的食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李白往往会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气力惊人的幻想。而这些浪漫主义诗作中,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高度的真实性。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人们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觉得愁绪所感染。这便是李白诗歌传诵千年的魅力所在。

(三)高度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

夸张是浪漫主义的主要特点,是文艺创作中人人都能用到的手法。但,无疑强力的、高度的夸张才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重要特征。李白的夸张超乎常理,他大胆的运用夸张制造离奇意向,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把自己的形象思维驰骋于悠远的时间和旷邈的空间之中,而无所拘束。这显示了他独特的审美个性,也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而这些变幻莫测、发想无端的想象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通过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无端。

(四)明丽疏朗的意象

李白诗歌的意象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为明丽,一为疏朗。前者是就意象的色彩、格调而言;后者是就意象间的组合特点而言。二者又互为因果地统一在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中。李白喜欢明丽的色彩,不喜欢灰暗的色彩,追求一种明朗的格调。即使描写灰冷的景物,如“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梦游天姥吟留别》)也并不给人壅塞窒闷之感,相反却有一种昂扬、明朗的基调流贯其中。正由于追求色彩的明丽,格调的明快,李白诗歌意象间的组合有一种疏朗之气。同样,追求这种疏朗之气,又有助于明丽、明快之风的表达。

(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特色

李白诗歌,节奏疾徐变化、奔放洒脱,给人以一种荡气回肠的感受。这得益于他自由豪放的个性,和清水芙蓉般的语言。诗句应情而生,任情真率,似随口而出,毫不经意,却能出神人化,清新自然,这就是李白诗歌语言的清水芙蓉之美,好像根本不收诗歌清规戒律的限制。而这,正是以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为强大后盾。由于他能够从形式主义的诗风和声调格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就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思想来创作,毫无阻碍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瓯北诗话》评他的诗“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艺圃折中》把他比作为“矫矫焉不受约束”的诗中之龙,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他自由不羁的创作特征。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诗的语言冲口而出,仿佛是灵感爆发的瞬间,带着内心的感情一齐从胸中流出似的, 造语天然而又神气活现。这种天然浑成,出神人化的语言主要得力于真挚感情的自由抒发。

在李白的诗歌中,既有浩瀚壮观的瑰丽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的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既有“济苍生”、“安社稷”的宏伟理想,又有非凡奇特的浪漫主义色彩。李白的一生是政治上坎坷多折、壮志难酬的一生,但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不朽诗篇,“谪仙人”的风采,汪洋恣肆、舒卷自如、妙机天成的情韵是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饶卓颖,《从《梦游天姥吟留别》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南方论坛》2006年第4期

2、石岩,《好奇纵横坚守自我——论李白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承德职业学院报》,2007年第12期

3、杨学敏,《“浪漫”而非“主义”——简论浪漫主义在李白阐释中的有效》,《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5期

4、彭树福,《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特质》,《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7年第12期

5、何宏晔,《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文教资料》,2010年第14期

6、王俊洲,《论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第9期

下载论舒婷诗歌感伤与激越情调共鸣的表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舒婷诗歌感伤与激越情调共鸣的表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酒与诗歌

    论酒与诗歌 【摘要】纵观中国的诗歌发展史, 我们不难发现, 诗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诗歌 之中到处可以看到酒的影子, 到处可以闻到酒的醇香。假如我们从诗中抽去酒的成分, 恐......

    论多元智能与古诗歌教学[5篇]

    论多元智能与古诗词教学 学号:165350114033 姓名:张燕娜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当代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 加德纳 (H.Gardner)提出来的。多元智......

    陆机、刘勰论艺术表现与审美形式

    陆机、刘勰论艺术表现与审美形式 文章来源:文章作者:张晶 ‚神思‛作为作家、艺术家的艺术思维,无论如何活跃,如何充满灵性,最终要形成作品的文本,是离不开艺术家以相应的艺术语言......

    论海子的精神气质与诗歌内涵

    文学课程论文20**-20**学年第2学期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指导老师:海子——你这孤独的王 摘要:这篇文章通过对海子精神气质和诗歌理想的形成,依据海子的诗论来分析其建立在赤子情......

    论当前腐败的表现特征与反腐败的认识误区(合集5篇)

    论当前腐败的表现特征与反腐败的认识误区 【内容提要】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强,腐败的生存空间在不断缩小,腐败的形式也不断变化。为了规避被惩治和逃脱法律责任,当前的腐败出现......

    论广告创意的表现技巧与具体应用策略(小编推荐)

    论广告创意的表现技巧与具体应用策略 ——以士力架饿货唐僧来了广告为例 一、 广告描述 在龙舟比赛中,鼓手饿得跟唐僧一样手软无力,把鼓敲成了木鱼,吃了一口士力架后,立刻来劲,......

    陆游与元好问诗歌比较论--安徽师范大学 胡传志

    天放奇葩角两雄 ——陆游与元好问诗歌比较论 胡传志 (安徽师范大学 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芜湖 241000) 摘 要:陆游与元好问是一南一北、同时而稍有前后的大诗人,无论元好问是否见过......

    论舞蹈中的黑天鹅与白天鹅在表现形式上的区分(精选5篇)

    论舞蹈中的黑天鹅与白天鹅在表现形式上的区分———《黑天鹅》观后感王铎 (08123740)黑天鹅和白天鹅的舞蹈表现形式已经超越了原本表达善恶的概念,而呈现的是一种人内心复杂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