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多元智能与古诗歌教学
论多元智能与古诗词教学
学号:165350114033 姓名:张燕娜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当代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H.Gardner)提出来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一个人同时具有言语——语言、音乐——节奏、逻辑——数理、视觉——空间、身体——动觉、自知——自省、交往——交流、自然等8种智力。在正常条件下,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一个个体的任何一种智力都可以得到开发并达到相应的水平。古诗语言精练、生动、形象,诗意含蓄,教得恰到好处,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利用多元智能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是学生爱好古诗的开端。笔者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学,好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精心设计导入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复吟咏诵读古诗词,不仅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智能、动觉智能和节奏智能;教师巧妙的利用空间联想智能巧妙提问,则会让学生在逐步寻求问题答案的同时领悟作品的意象及主旨;意象的理解把握不仅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寄寓在诗歌里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能力和空间联想能力,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多元智能,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古诗词,让学生的个体智能优势得到更好的发展。
古诗教学是当前阅读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古诗与现代诗文有很大差距,文言词意难理解,又缺乏故事情节,教学时教师只是干巴巴地讲,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受旧的传统模式的约束,古诗词教学多是以串讲为主,讲后教师抄诗意,学生背诗意,以应付考试。这样就失去了学习古诗的真正意义。古诗语言精练、生动、形象,诗意含蓄,教得恰到好处,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利用多元智能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是学生爱好古诗的开端。
每个人都存在多元的智力潜能,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更使人的智力多元化发展变得显明,区别更大。古诗作为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于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有责任通过古诗教学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多元智能的开发和培养是一种实践,只有放在多元的文化背 景中采用多元的教学手段,充分肯定和利用学生个体的智能优势,才能够做到优势智能向更优的方向发展,弱势智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和相应的提高。
著名作家李国文说过:“古诗中自有历古常新者在,其中蕴含的爱国精神、热爱人民、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精神,还有高妙的语言艺术,都是世世代代饮之不竭的、无可代替的甘泉。”《语文课程标准》将古诗词教学提升到很高的地位,意在引导学生从古诗文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中吸收丰富的民族文化营养。那么,我们将如何进行古诗教学,利用多元智能因素巧妙的导入是把学生带进这片神奇花园的关键。
一、充分利用多元智能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导入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如何做到先声夺人,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不断创新导入艺术,不断拨动学生求知心灵的乐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把中华民族的古诗词文化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多元智能的理论可以让教师的课堂导入方式变得丰富起来,为教学导入提供更多,更好的新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立足于学生的智能类型和对事物的理解方式,引发学生发挥自身的智能优势作出不同的引导。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必须采用新颖的导入方法,它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计导入方法,能拨动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
1、诵读经典
小学生好胜心较强,喜欢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很多老师根据这一特点,在新课学习前开展背诗比赛,点燃他们学诗的热情,创设良好的学诗氛围。孩子好胜心强,可以采用了“背一背你所知道的古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对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诗歌量的,老师可以在教学时,让学生背出相关内容的诗歌,如:在教学《秋思》时,请孩子们来背一背有关秋的诗歌,虽加大了难度,但更能展现孩子们的学习能力,课外知识的积累程度。同时,也为学习《秋思》奠定了浓浓的秋的氛围。
借助朗读与教学的课题相关的诗歌,同样也能营造学习古诗的氛围。在教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老师可利用课件出示《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赠汪伦》这四首诗歌,学生朗读诗歌,观察四首诗的相同点,引出送别诗,进而向学生介绍新的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教学《天净沙·秋》时,针对学生识字量大、课外知识丰富的特点,老师出示了不同时期文人墨客对秋的所知所感。《诗经·四月》战国屈原、汉刘彻和曹丕写的诗句。对这些诗句的反复诵读,引出了元朝白朴的这一首曲《天净沙·秋》
2、援引故事
故事是学生最喜欢听的,特别是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所以,如果我们在教学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诗词的内容采用故事引入,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前,可讲张继赴京应试落举,心情郁闷而写下此诗的故事,并因为此诗张继的名气远远大于当时中举的举人,学生在故事中得知这首诗的来历,都很想知道这首诗是怎样写的,写了什么,为什么那么有名……这样,学生在一连串的疑问中翻开书本,由原来“要你学”变成“我想学,我要学”那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具体描述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选讲妙趣横生的故事,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可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如在教《赠汪伦》这首诗时,可以下面的故事开始:径县有一村民,很敬佩李白这位不畏权贵的大诗人,很想与他结交,于是写了一封信给李白:你想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你想欣赏桃花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李白接到信,十分高兴,便起程来到此地。来到一看,既没有万家酒店,也没有十里桃花。原来那万家酒店是一位姓万的主人开的一家酒店,而十里桃花只不过是一个深潭的名子。这个写信人是谁呢?就是汪伦。虽然如此,李白还是喜欢这位幽默的朋友。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汪伦用家乡的美酒招待李白。住了几天,李白要走了,当他乘船欲行时,忽然听到岸上有踏着节拍唱歌的声音,原来是汪伦在为他送行。此情此景,李白非常激动,灵感一来,吟诵一首诗《赠汪伦》。这样,学生就很想知道这首诗的究竟。3.配乐导入。
在教学新课前,放一首与教学古诗有关的音乐,凭借美妙的音乐对学生的感染力以及学生的想象力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教前播放录音《思乡曲》,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感受思乡的情绪。听罢,再让学生感受一下所教诗歌的作者是怎样体现他的思乡情感的。这自然会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4、创设情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首诗歌的教学,魏老师抓住创作时间是重阳节这一特点,课前导入突破常规,询问孩子知道哪些节日。同时,借助图片和文字,介绍了重阳节的风俗,有登高、插茱萸、放风筝、吃重阳糕等,不但很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也为古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登高”和“茱萸”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5.温旧拓新。这是一种由已知向未知导入的方法。新知识都是在一定的旧知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而在教新诗时,常用复习已学古诗的方法导人,找到连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诗时,首先提出问题:我们学过不少李白的诗,谁能背?大家争先恐后背诵,如(早发白帝城》、(静夜思》等。之后,教师巧妙导入,大家背得很熟,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这样,学生会有更多地了解李白诗的欲望。
6、插图展示
“儿童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让学生感知美的形象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前提和基础。”同样,儿童对诗的意象把握就是建立在诗中具体可感的画面之上。抓住了这一特点,程芝娟老师和黄卓敏老师在导入时,分别出示了《赠汪伦》和《回乡偶书》的插图。借助观察画面中的人物来理解诗歌。
6、猜谜激趣
上课开始,先让学生猜谜语,再导入课题。如教李峤《风》时,先让学生猜一个谜:看不见来摸不到,四面八方到处跑,跑过江河水生波,穿过森林树呼啸。他们争先恐后、各抒己见,待他们兴趣盎然时再转入古诗学习,效果将会更高。
让学生走上“趣”径,乘上“乐”舟,从而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充满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古诗词课堂变得更生动而富有激情,多元智能在古诗教学中的地位更加突显。
二、充分调动多方面智能因素,吟咏诵读体会诗歌情感。
古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 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要多诵读,遍数多,自然会琅琅上口,久久不忘,读的熟则不必解说,自晓其义也”等等。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入门之径,通过读准字音、节奏、停顿,才能整体感知文本的大意,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感受到古诗特有的韵味。朗读背诵,不仅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智能、动觉智能和节奏智能。
灵性是古典诗词的一种鲜活气脉,故非吟诵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口诵心惟,咀嚼体悟,共鸣感奋,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精神的原动力。古典诗词教学需要激情,需要陶醉,需要发现。吟诵涵咏创造了令人陶醉、充满激情的学习情境,促使主体与主导、作品与读者进行深刻对话,激励学生探索的热情和责任感。诗教足以养心。古诗歌语言具有音乐性,其音乐性因素包括节奏、音调、韵律等,诗句讲究节奏鲜明,音调和谐,符合一定的韵律,吟诵起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吟咏诵读是诗歌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体会人文精神行之有效的方法。钱梦龙老师就主张“不妨让学生适当学一点吟咏之法,所谓‘三分诗靠七分吟’,许多竟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当然吟咏诵读并不是等于死记硬背,根据平仄规律,根据节奏来协调音调的高低、长短、疾徐,吃透诗词的内涵,体悟、意会主人公丰富的情感世界。欣赏诗词,要在反复诵读中仔细品味其中流淌的音乐美,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其创造的情境美。在诵读时,应避免流于形式,为“读”而读,教师要起主导作用,作必要的点拔。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多元智能中的语言智能、动觉智能和节奏智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听读的能力,用身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以及对节奏、音律的把握能力,从而更准确地体会诗词的韵律之美。
朗读时要注意指导停顿、重读以及语调的处理。古诗词朗读的节奏并不复杂,如:五言诗词一般可分为“二/三”或“二/一/二”形式;七言诗一般可以分为“二/二/三”的形式。重读则体现在诗句的关键词上,尤其是那些能够体现作者内心感情的词语。在语调的处理上,要注意把握音调的高低、节奏的缓急升降等。而在情感的投入上,要注意把握是昂扬激越还是凄清悲凉,是深沉悲愤还是恬淡 自然等。一般来说,平声流连舒缓,仄声雄健挺拔,平仄的高低错落,自然形成主观情绪的起落和客观物象的张弛。如,在朗读韩愈的《左迁至南关示侄孙湘》时,可按照“二/二/三”的节奏,“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洲/路八千”。重读的音主要有“九重天”、“路八千”、“家何在”、“马不前”等。尤其在朗读“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时,要注意“云横”稍微平缓,“秦岭”开始上扬,“家何在”处达到上扬的顶点,以表现心中的惨痛之情。“雪拥”处又是平起,稍微低沉些,在“蓝关”处开始下降,至“马不前”处降到极点,且“马”字稍微拖长,“前”字顿收,以表现前途艰难的英雄末路的悲痛。再如,李煜的《相见欢》是表现作者由皇帝沦落为阶下囚的痛苦和对故国的离愁,诵读时教师指引学生注重其音节、节奏的变化:“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通过直接感受句法、音节的错落,缓慢而深沉地朗读,学生不自觉地进入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体味到一个亡国之君的孤独形象,从而为准确理解诗歌奠定基础。另外古典诗词都有严格的用韵规律,让学生把感情和气势融入到韵脚中,也能突出诗词的情境。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的《无题》),一个“难”,一个“残”,道出沉重的离别之情,叹惋着人生命运的无常。
古诗词朗读还要注意掌握感情基调,如壮志难酬、苍凉悲怆的《渔家傲》,豪迈奔放、想象瑰丽的《望天门山》,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委婉含蓄、缠绵绯恻的情诗《无题》,与世无争、清新自然的《归园田居》,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春望》。在理解了诗词的意象,把握了诗词的意境之后,再进行诵读,则可以进一步体会诗词蕴涵的深层情感,再一次获得情感体验,并达到在理解基础上背诵的目的。
所以,纵情诵读,情意皆通。古诗词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内涵蕴藏在凝练的语言中,不反复诵读,又如何体会得出?只有充分调动多方面智能因素,注重诗歌的反复吟诵,才能体会到诗词的各种美。
三、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理解古诗意象特征。
古人认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置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意象的理解把握不仅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寄寓在诗歌里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能力和空间联想能力,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诗人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组意象构成一幅精美绝伦的古画,渲染了秋日黄昏野外悲凉气氛。如果学生在鉴赏诗歌时,不能理解这些意象的传统含义,就很难体会游子失意断肠的心境。教师在引导学生把握这些意象的特征时,必然促使学生去搜索平时生活中的所见所感,积累生活体验。古诗中的意象大致可分为景观类(如月、流水、风、烟、霜等)、动物类(如鸦、青鸟、鸳鸯、子规、鱼等)、植物类(如杨柳、落花、梧桐、松、竹、梅等)、行为类(如凭栏、登楼、吹箫、饮酒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既要熟悉这些意象的传统色彩,也要分析意象的个性色彩。
在古诗歌中,由于一些意象被反复的用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从而有较为固定的意义。如月能思乡,星可传恨,水喻愁多,松喻坚贞,梅有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杨花多漂泊之意,杨柳多柔情之意,夕阳、西风、残照多表达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和历史的沧桑变化,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等。诗词中的意象,是融合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许多意象经过人们感情的长期积淀,有着独特的情感内涵。如“圆月”、“明月”,往往成为人们盼望亲友团聚,表达美好祝愿,向往美好生活的寄托。王建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苏轼于中秋许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心愿。而“残月”则更多的是别离的象征,李煜的“月如钩”,勾起的便是深深的离愁。类似还有“柳”象征了送别,“落日”象征的思乡之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等。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整合相关意象的诗词句,创造出该意象的一个浓重的学习氛围和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把个体的意象转化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将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意境。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形象的理解。但有时候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或诗人的风格使同一个意象具有不同的含义,这就要求我们去分析意象的个性色彩。例如,同是写梅花,宋人陈言的“一花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写出了梅花不怕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陆游则借助梅花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操。同是写明月,李白是“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用明月来衬托思乡之情,而张若虚则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用明月来表达自己对时空的思索。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把握诗歌意象的特征及其含义,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及诗人所寄寓的情感,同时也让学生积累生活体验,增强自然观察能力。
四、充分利用空间联想智能巧妙提问,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
课堂上富有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引发学生即时积极思考,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角色的自觉进入者和学习乐趣的主动享有者,促进学生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在古诗词教学中,巧妙的利用空间联想智能巧妙提问,则会让学生在逐步寻求问题答案的同时领悟作品的意象及主旨。
古诗词中的语言精练,一个字表达出无数意境,无数情感。在教学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教师可以围绕“大”、“直” 与“长”、“圆”四个字向学生提问题,作者是如何描述边塞的奇观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因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直”字看似浅显平白,但却是“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既准确地摹状,又凸显出无风的大漠空旷苍凉之感,可见作者练字的功力。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用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作者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同时句中所写之景也体现出了诗人此时孤寂的感情。古典诗词中精妙之语及精炼的表达创设出的绝美意境可以让学生的心灵漫游在艺术境界和美感的氛围里,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审美陶醉和情感升华,使其审美感知能力得以不断提高。
教师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可设计这几个问题:1.“我欲乘风归去”你认为作者想归到哪里去?是否真的想归去?2.如果你是苏轼的弟弟子由看了哥哥写的《水调歌头》你最感动是哪一句?为什么?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4.你认为作者从离愁别绪中走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在寻求这些问题答案的同时,就会领悟作品的作者是个遭贬谪、求解脱、思亲人的形象,而他在词末发出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感慨及对普天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也会让学生悟到作者豁达宽广的 胸襟。当然教师的提问应该从易到难有一定的梯度。问题太容易会让学生感到无味让提问流于形式;问题太难会让学生望而却步。而提问从易到难有一定的梯度符合学生认识的规律,同时兼顾了不同水平的各种学生。这样更有利于联想智能优势得到最大空间的发挥。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兼写景与记事两个方面,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十句重在送别,但送别又始终不脱离雪景。全诗用了四个“雪”字:送别前的雪,饯行时的雪,送别时的雪,送别后的雪。一幅幅鲜明的画面,犹如电影的远镜头、中镜头、特写镜头,交替使用,错综多变,波澜起伏,点染出塞外风光的绮丽,为读者熔铸了美好的意境。为了启发学生想像,不妨设计如下提问:“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下子抓住了什么特点?一个“卷”字刻画了什么景象?一个“折”字使我们看到了什么情景?一个“即”字则又道出诗人怎样的心情?一连串的问题,打开了学生想像的翅膀,使他们看到了一幅边地漫天大雪的壮丽景象……通过这些形象,感性认识就由此及彼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教师可根据诗中的“胡裘”、“锦衾”、“角弓”、“铁衣”皆军幕中实有事物,展开问题提问:诗中是通过胡裘、锦衾这些高级御寒品似乎失去防寒作用,角弓被冻硬以至无法控制,都护的铁衣冷得难以着身来表现边地的奇寒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说明了什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诗中的描写加以补充扩展,渐入诗的意境,从对自然景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悟出哲理。
雅斯尔说:“教育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充分地利用多元智能,采取“激兴趣——读诗文——明意象——赏意境”的创新思维教学模式,集中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欲望,鼓励学生真正参与,一起探索,一起发现,一起分享,让学生在诗品、诗意、诗情、诗格、诗韵汇成的大海中遨游,那么这些融合在古诗词中的智慧、风骨、操守、人生态度将内化为学生人生信念的永恒资源。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武永明、朱晓民《中学语文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3、王国维 《人间词话》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7
4、孟修详.《中国文学中有关“月亮”的原型意象》[J].文史哲,1991.05.5、彭先荣.《中学古典诗歌意象教学》[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1.
6、钟一鸣.《中国古典诗歌十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7、王红,谢谦.《中国诗歌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胡方.《中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
9、游铭钧.《论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冯佩兰.《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03.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多元智能教学
如何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使各种智力因素得到协调发展,并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有利于多元智能发展的教学情境
如果我们能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某种智能发展的条件,那么几乎每个人都能在那一种智能的发展上取得一定的效果。反之,如果学生始终不被接触开发某种智能的环境,那么其生理潜能无论多大,都不可能激发出来。这就告诉我们:只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他们的多元智能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并获得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在信息技术构建的情境下,学生既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分析、作图绘画、编曲欣赏、多媒体创作,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数学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等多种智能得以发展;还可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进行虚拟现实,让学生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开展学习、模拟活动,使学生的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积极构建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而不再是单纯的记忆和模仿。
二、促进学生人际交往智能的发展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利于沟通、交流、合作的学习情境,建立协同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观察他人,进而学会相互接纳、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能力。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过协同、伙伴、竞争与角色扮演等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人际交往智能的发展,并促进学习。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异质性分组,实现学生间智能的优势互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因此,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而且可以帮助、促进弱势群体,从而达到学生智能互补的效果。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智能优势进行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媒体,向学生展示多元化的教学信息,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使学生可以利用各自的智力特点进行有效的学习。此外,还可以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运用不同的智能因素,达到同样的学习效果,从而促进个体的发展,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扩散和发展。
四、有效激发学生多种智能协调发展
加德纳的研究不仅揭示了一个宽泛的智能体系,而且提出了新颖的智能概念。他把智能定义为: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由此可知,这种能力实际上是多种能力的组合。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媒体,创设各种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的视听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促进学生多种智能的组合。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基于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协调发展。首先,研究性学习课程往往跨越学科界限超出了单一智能的范畴,使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多元智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智能特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其次,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规划自己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智力特点,选择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策略,充分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媒体,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进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组合和发展。
五、创建多元智能的评价体系
加德纳教授经过研究证明:传统教育以及过去西方流行的智商测试,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了社会实践。这样做,实际上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教学逻辑智能,否定了学生其他方面同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智能,使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造成了他们当中相当数量的人应试成绩很好,但走上社会后却不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弊端,这是人才的极大浪费。多元智能理论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必须注重学生智力的多元性,通过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建立多纬度的、情境化的、基于过程式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创建多元智能的评价体系,开展多元智能的测评。一方面,可以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虚拟现实、创设情境,使他们能够在学生的作品创意、建模、创作、操纵、自我评价等过程中,较全面地对他们的多元智能进行测评。另一方面,还可以运用应答反应分析器,以及多元智能测评软件,对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多元智力因素进行记录、测试、分析,可以较全面、及时地反映学生的智能水平。
综上所述,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地促进和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步伐,使学生多元智能得以充分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第三篇: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 作者:王荣林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年第01期
第四篇:古诗歌-意境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把握诗歌中常见诗歌意象、意境。2.掌握鉴赏意象、意境的方法。
3.掌握解答诗歌意象意境鉴赏题的答题方法和步骤。【学习重点、难点】
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歌中呈现的意境。【学习方法】
自主预习、合作探究。【知识链接--自主预习】
1.意象
意象即诗人意中之象,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是蕴涵着主体思想感情的形象。如“柳”、“菊”、“竹”、“梅”等。
2.意境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
①意境种类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静谧、幽清、恬静、婉转、朦胧、明净、繁复——绚丽、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瑰丽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雄浑壮丽、幽清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优美
②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常用术语)
阔、孤寂清冷、清新明丽、肃杀荒寒、朴素自然、清新飘逸、华美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生机勃勃、萧瑟凄清、繁华热闹 3.意境之方法攻略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方法点拨:
①在分析景物(意境)形象时通常是以下几个步骤: ⑴ 提炼意象;
⑵ 概括意象特点、氛围(意境); ⑶ 剖析作者思想。②答题步骤
这首诗通过()意象,或描绘出()图景画面,营造出了()的氛围,抒发(表现)了作者()的感情。
学习过程: 典型例题解析
1: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①本诗通过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香,泥融土湿,燕子筑巢,日丽沙暖,鸳鸯静睡等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了一幅明净绚丽轻松和谐的春景图。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 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tí ]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
鹈泉:泉水名。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答案:①全诗通过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2分)②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内涵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2分)③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2分)【合作探究案】
根据以上两首诗分析讨论并总结解题思路和答题步骤:
解题思路:⑴ 提炼意象;⑵ 概括意象特点、氛围(意境); ⑶ 剖析作者思想。答题步骤:
①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②营造了„„的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③表达了„„的感情。【实战演练】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的幌子。
思考: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6分)答:①词的上阕通过写田间桑树萌芽,东邻家蚕卵孵出幼蚕,牛犊在长满细嫩青草的平缓山坡鸣叫,及晚归的乌鸦散落在夕阳斜照的树林中栖息的画面,② 渲染出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③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诗中作者写了哪些景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答:①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远离家乡,在月落、鸟啼、霜满天的秋夜,独自坐在渔船里面对江边的枫树、渔火、听到寒山寺飘来的钟声,②(渲染了)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氛围),③抒发了诗人只身漂泊异乡,孤独的羁旅之愁。【迁移延伸】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海上吊吴野人[注]墓
[清]于震
日落平原海气昏,一坟萧瑟对空村。纵教大业留天壤,到底虚名误子孙。岸拆蛟龙移墓道,潮来风雨吊诗魂。当年冠盖应俱在,独认残碑剔藓痕。
【注】吴野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嘉纪,号野人。明朝覆亡后,隐居故里泰州,卒后葬于海滨。
诗歌首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6分)答:①诗歌首联通过描写平原落日、海上水汽、萧瑟孤坟、寂寞村落等意象,(2分)②营造了一种萧瑟、苍茫、迷蒙、孤寂、伤感的意境。(2分)③全诗极力渲染吴野人墓地衰败、冷落的氛围,哀叹吴野人身后凄凉的遭际,反复表露声誉名望只是空名的思想,表达对吴野人不幸命运的悲叹之情。(2分)
第五篇:论酒与诗歌
论酒与诗歌
【摘要】纵观中国的诗歌发展史, 我们不难发现, 诗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诗歌
之中到处可以看到酒的影子, 到处可以闻到酒的醇香。假如我们从诗中抽去酒的成分, 恐怕中国诗歌的色香味都将为之锐减。其中以唐代为代表,唐代饮酒之风的浓烈,诗与酒的结合更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酒文化。著名诗人李白与杜甫,更是与酒结下了很深的情结。
【关键词】诗酒文化 诗经 唐朝 诗人 诗词
诗歌作为高度凝练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其题材范围极其广泛。可以入诗的事物很多,但在诗歌作品中出现的频率不一。综观中国历代诗歌作品,咏酒可以说是一个题材大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涉及酒的作品数量多,许多著名诗人的作品中,咏酒诗所占比重较大,如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写有大量与酒有关的诗歌作品,《全唐诗》收录的两千多首白居易作品中,涉及酒的就有九百多首。二是酒作为题材大类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出现在古代诗歌作品中,如酿酒、酒宴、酒肆、酒器、酒旗、酒具、酒质、酒色、酒令、酒俗、酒品、醉态等。三是酒题材源远流长,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史,不因时代的变迁而消亡。自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历代诗歌都不乏咏酒之作。
《诗经》中直接或间接写到酒的诗有五十余首,开中国诗酒文化之先河。这些作品涉及男女婚恋,家庭生活,朋友欢愉,君臣燕飨,宗庙祭祀等各个方面,反映了“诗经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生动优美的画卷。
诗经中以醇酒敬神,祭祀过程最详尽的当属《小雅·楚茨》。《颂》是表现祭祀内容的诗歌,当然更离不开酒。如“„„《周颂·丰年》唱道:“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丞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这是用丰收后的黍和稻,酿成美酒和甜浆,献给祖先,并备齐百礼祭神灵,希望神灵先祖们赐给他们更多的福分。丰收祭祀,以报神明,体现了西周农事的风俗[1]与礼仪。„„” 而且在祭祀用酒上,由于强调祭品的洁净,多次提到“清酒”。另外,诗经中还提到了一些其他种类的酒,如甜酒、椒酒、醴、冻醪(春酒)、旨酒、酾酒、湑酒等。不但酒的种类不同,酒器也不一样,如“鼐鼎及鼒,兕觥其觩”“酌之用匏”“洗爵奠斝”等。并且酒器的造型也多种多样,以尊为例,就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周礼还规定喝酒的礼仪,甚至规定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这些都标志着当时酿酒技术的成熟,酒文化的繁盛,而且饮酒已被纳入了礼教变得政治化了。
祭祀这样重要的事情要喝酒,招待客人也少不了酒。中华民族有着好客的传统。无论君臣相宴还是亲朋相聚,都以美酒佳肴待客。诗经中的宴饮诗主要分布在《大雅》和《小雅》中。《小雅·宾之初筵》最值得注意,因为这是中国文学史上关于饮酒及其场面纪录的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全诗共 49 句,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周王朝上层贵族饮酒、醉酒的完整场面。酒虽然不能真正解愁,但是《诗经》作为中国浪漫主义的始祖,其中的酒文化却给后世以浪漫主义的影响。
总之,作为第一部诗歌总集,从《诗经》中流淌出来的酒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爱酒爱诗的人。正如元人方回所说的“诗与酒常并言,未有诗人而不爱酒者也。虽不能饮者,其诗中亦未尝无酒焉”。一部《诗经》,也是一部散发醇香的“酒经”,当我们合上它的时候,仍有一种微醺的感觉,那是诗也是酒,那是中国千年以来一直渗透在文人墨客血管里的浪漫情怀。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频繁、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为诗歌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酒作为交际场合的重要工具更是催生了大量的诗篇。据统计,在《全唐诗》49300 余首诗歌中,有 6000 多首与酒有关,各个时期、各个诗派代表人物咏酒的诗篇比比皆是。
初唐诗风深受魏晋南北朝阮籍、嵇康、陶渊明的诗风影响,虽然诗中很少谈及政治,但是文人士子对生活的激情、对政治的抱负却通过饮酒诗将真性情表露出来。
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多元文化日趋发展,诗歌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而作为重要交际工具的酒更是催生了大量的诗篇。诗酒文化将诗理、酒趣完美结合,铸造了酒的不老传歌。田园诗人寄酒意,抒诗真。田园诗人在恬淡安谧的自然风光中,将满腔豪气、逸气付诸笔端,寻求人生的真性情、真趣味。边塞诗人酒诗奔放,侠气勃发。盛唐时期疆域辽阔,一代边塞诗人饮酒作诗,将英雄奇情融在酒杯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2]回。”
“诗仙”诗酒至尊,癫狂豪迈。唐 代 大 诗人李白酒后更是诗情大增, 写出不少传诵千古的佳作, 以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为例: “花间一壶 酒 , 独 酌 无 相 亲。举 杯 邀 明月, 对 影 成 三 人。月 既 不 解 饮 ,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凌乱。醒 时 同 交 欢 , 醉 后 各 分 散。永 结 无 情 游 , 相 期 邈 云 汉。”此诗想象奇特, 出人意表。诗人竟举杯邀月, 与影对舞, 将孤独的一人世界, 演成了一个邀月对影成三人的热闹场面, 又是喝酒, 又是跳舞, 又是倾诉, 好像是开了一个歌舞晚会。[3] 李白诗歌将酒趣、诗情交融结合,写尽了饮酒时的癫狂与洒脱,表现出一股舍我其谁的雄放之气。
“诗圣”酒诗沉郁,忧国忧民。在唐代诗人中,杜甫虽是一位没有赢得什么尊号的饮者,但他却是一位扬名于世的嗜酒诗人。严武《巴岭答杜二见忆》云:“可但步兵偏爱酒,也知光禄最能诗”,以阮籍之爱酒喻杜甫之爱酒。郭受《杜员外兄垂示诗因作此寄上》云:“松醪酒熟傍看醉,莲叶舟轻自学操。”任华《杂言寄杜拾遗》云:“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诸人见所作,无不心胆破。郎官丛里作狂歌,丞相阁中常醉卧。„„如今避地锦城隅,幕下英僚每日相就提玉壶。半醉起舞捋髭须,乍低乍昂傍若无古人制礼但为防俗士,岂得为君设之乎?”杜甫醉酒狂歌之状,可见一斑。[4] 杜甫关心民生疾苦,在他的饮酒诗中将一颗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挥发得淋漓尽致。因此他不仅是“诗圣”,他的诗更是“诗史”。他想大庇天下寒士,他想建功立业,可是入仕不举,国家的不幸与个人的不遇重合在一起,才是诗人长醉不醒的真正原因。
中唐时朝廷腐败,朋党之争交织,国力由盛转衰。许多文人士子壮志难酬,便在沉醉中寻找一种超然的境界。这一时期的诗人以白居易、元稹、柳宗元、韩愈、刘禹锡为代表。
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党派林立,文人士子感时伤逝,酒依然是他们不变的精神依托。这一时期诗歌代表人物以李贺、杜牧、李商隐、皮日休、韦庄为代表。
唐代是中华民族诗歌发展史上一座难以跨越的高峰,是诗歌艺术最辉煌的年代。在诗歌万千意象中,酒与诗的结合形成了那个时代独特的诗酒文化。诗人与酒的不解之缘,诗与酒的结合、交融,跨越了时空、穿透了岁月,铸造了不朽的诗魂。同时,唐诗中酒及其与酒相关的文化内涵,表露了不同时期各阶层诗人的精神状况、情感世界,也以另外一种方式揭露了社会的千姿百态。
除了唐代的著名诗人,每个朝代都涌现出许多因酒而成名的文人,或者说闻名后都离不开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一个幽静、恬淡的环境里,菊就变成了陶渊明的化身。但是在他的诗歌里,除了菊,还有酒。酒也是他的一个形象代言。陶渊明的现存142篇作品中就有56篇涉及到了酒,真是“未言心先醉,不再接杯酒”。到处都可以看到酒的影子,到处都可以闻到酒的醇香。饮酒抒愤,赋诗泄忧,诗酒相济,成就了《饮酒》绝唱。其诗序说: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
[5]多,辞无诊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长夜难尽,比喻当时的黑暗;无夕不饮.顾影独尽.盖胸中有一段积郁不得排泄,只好借酒梳理;题数句自娱,以为欢笑,似为无可奈何之自嘲、自慰。陶渊明觉得自己像一只失群的孤鸟,无枝可依,悲鸣不已。
南宋诗人陆游《剑南诗稿》中也有很多关于酒的诗篇。他嗜好酒,擅品酒,在数量颇为壮观的咏酒诗、饮酒诗、醉酒诗中,可以窥见诗人的人生观及当时的创作心态。其《酒熟喜书》诗,活灵活现地勾勒了他盼酒时的心态与感受:小槽春夜压春醪,天与龟堂慰作劳。喜似系囚闻纵释,快如苛痒得爬搔。未陈尊杓心已醉,傍睨江山气已豪。久厌膻荤愁下箸,眼明湖上得双螯。有人送来昨夜酒槽刚压好的春酒慰劳他。他高兴得似囚犯听到将释放的消息,快活得如同背痒不可止,却被麻姑手爪爬搔止痒。这是久盼后的不可抑制之情,并列两个比喻新巧。酒樽还未放置好,他的心已醉了,睥睨江山,豪气顿生。[6]他本来就吃厌了膻荤肉食,愁于下箸,而此日湖上又捕得双螯,有此好酒相伴,这不正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吗?像这样的描摹盼酒心态,前人诗中似未曾见。
纵观中国古代诗歌,酒与诗交融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诗酒文化。而在这“诗酒相生”的文化当中,体现的是“雅、达、真”的文化特征,体现的是一种对文学艺术美的追求,一种对世俗礼教的打破,对虚伪的抗争,对生死荣辱的超脱。这些酒国里的歌者,永远是精神的王者。
参考文献:
[1] 李艳荣.漫谈《诗经》中的酒文化[J].安徽文学2009,04:326.[2] 熊赢馨,丁武.唐代诗人与诗酒文化[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1,05:80-81.[3] 曹保顺.朝花夕拾“诗”中酒[J].中学生百科,2007,30:6-7.[4] 张宗福.论杜甫诗歌的酒文化内涵[J].杜甫研究学刊,2007,04:50-57.[5] 黄佩君.陶渊明的诗酒人生[J].高中生之友,2005,22:37-38.[6] 胡迎建.论陆游的诗酒[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0,01: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