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舌尖上的人情味儿
舌尖上的人情味儿
文/朱馨韵
活色生香的美食与田里乡间的奔走,拉拉杂杂的故事和氤氲浮动的乡愁。一部名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纪录片在前年着着实实地火了一把。在经历了两年的拍摄后,《舌尖上的中国2》已开始热播,在电视机前的吃货们口水与眼泪齐飞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这部片子何以引发人们的热捧?何以让人们对美食的思考从舌尖流到心尖?
美食频道中浓厚的商业气息的包裹和主持人千篇一律的叫好让我们对其往往不屑一顾,里面介绍的美食也总是拘泥于某个地方,很少有节目能够全面系统地网罗中国各地的美食并且行云流水地讲述其背后的故事,但作为美食介绍影视作品,它显得格外清新脱俗。普通纪录片,过于高深的历史文化和专业性极强的科学知识让我们对其往往敬而远之,真正能够严肃而又通俗地讲解学术知识的栏目少之又少。而它作为纪录片,又显得亲近可人。
中国影视业在蓬勃发展,但却没有产生很多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坐着电视电脑前的我们味同嚼蜡地品尝着快餐式的节目,只是为了寻求一点刺激,一点新奇,为忙碌的生活增加一点消遣的乐趣。我们不能否认消遣的重要性,但仅凭这样简单的消遣心理是不能创造出一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的。我们叹息着中国没有好剧,好片,究其原因,大概是拍的人没用心拍,看的人也没用心看吧。
文化只有是大众的,民族的,才会是优秀的,经典的。《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或许是它给了我们心里最想要的东西。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现代生活的浮躁和快节奏让我们找不到时间来静下心沉思自己的过去,环顾自己的身边。在大城市里打拼的一代已经不记得小时候最自然朴实的家乡味了,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把一个个家庭关进了精致的鸽子笼里,邻里乡亲聚居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灯红酒绿的夜生活让从前那么静,那么慢的日子成为了午夜梦回时的喟叹。而《舌尖上的中国》超越了时空、地域的局限,给了我们一次视觉上的返璞归真的旅行。一年多的时间,100多个人物,300多种美食,再加上碎片式的剪辑方式,模仿BBC的制作模式,以及自主创新的微距拍摄,剧组的用心让我们在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美食制作过程中品味到了一丝丝久违的人情味儿。乡愁,也许只是隔了一双筷子的距离,就在味蕾被触动的瞬间从舌尖滑到了心底。
当然,《舌尖上的中国》被热捧的同时也带给了社会反思,因为里面有太多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
在片子里,各地的美食纷纷走进了我们的视线,它们所代表的一种当地的文化特色也通过美食向我们传达,在瞪圆了眼睛,擦着流下的口水的时候,没有人再去关注美食产地是偏远还是繁华,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是东部还是西部。美食给我们带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大同和地域平等,而这些,是在我们关掉电视,回到现实生活中以后不可多得的。镜头里榨油工人、渔民、牧民的娴熟动作和精湛技巧让我们叹为观止,但是回到现实里,又有多少人会给那些街边的手艺人以真心的尊重?老手艺人的子女尚不愿意子承父业,我们不更是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好好学习以后不要靠力气挣钱吗?看片时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一回到现实也就烟消云散了。
电视里的美食制作精良,可是现实中我们却逃不掉舌尖上的毒药,前者的温情脉脉和后者的危机重重大相径庭。试问在大面积的土壤和水污染,滥用的农业技术,商业领域的以次充好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都不能在现实中得到保障,我们又谈何食品美学的追求?我们不能期望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就能够弥补这个社会所缺失的东西,但我们却可以从中透视出我们需要什么。
人情味儿,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沟通,还应该是这个社会对于差异的包容,对于平等的捍卫,对于人权的关注。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获得自由与尊重的时候,美食才真正算得上是吃在嘴里,暖在心里吧。
第二篇:做一名有人情味儿的好法官
《做一名有人情味儿的好法官》。
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离人民群众最近、能为人民群众真正排忧解难的好法官。而我以往对优秀法官的印象就是,拥有卓越的专业素养,博学多才的人。但是近期有一则案例引起了我的关注,并改变了我对一名优秀法官的认知,我开始觉得,做一名有人情味儿的法官才更是难得。
去年3月,江苏**一对年轻夫妻不幸因车祸身亡,小两口生前曾在****医院做试管婴儿,并留下4枚冷冻胚胎。由于双方都是独生子女,为争夺胚胎保留香火,双方老人与医院对簿公堂,要求医院归还胚胎。今年5月,**市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一审宣判,驳回了原告要求从**医院拿回冷冻胚胎的诉讼请求。老人们当然不服判决,于7月2日上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历时两个多月的调查后,这中国首例冷冻胚胎继承权案的二审结果却迎来了一个大逆转:撤销原一审判决,由4位老人共同监管和处置这4枚冷冻胚胎。
消息一出,即引发了许多法学界人士的热烈讨论。抛开这一案件所涉及的法律专业问题不说,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位法官,写在二审判决书上的一段话:白发人送黑发人,乃人生至悲之事,更何况暮年遽丧独子、独女!沈杰、刘曦意外死亡,其父母承欢膝下、纵享天伦之乐不再,失独之痛,非常人所能体味。而沈杰、刘曦遗留下来的胚胎,则成为双方家族血脉的唯一载体,承载着哀思寄托、精神慰藉、情感抚慰等人格利益。涉案胚胎由双方父母监管和处置,既合乎人伦,亦可适度减轻其丧子失女之痛楚。
这么一大段富有人情味儿的判决和我以往所认知的冷冰冰的法律判决书相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不得不说,我更喜欢这样的判决书,对于这冷冻胚胎二审法官的做法,我也由衷地点赞。
判决结果从一审到二审的大转变正是印证了一句话叫做法不外乎人情,情与法从来就不是相互独立的,一名好法官就是应该要正确处理好情与法的关系,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体谅他们的痛苦和难处,切实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融情于法,执法有情,正是在这股风潮的影响下,现代法官判案体现人情的案例越来越多,比如著名的许霆案,最高院启用刑法第63条的原因就是在于考虑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同情。
不难发现,在现代法制理念中,我们越来越向 人有情,法亦有情的观念靠拢。就像这次的冷冻胚胎二审案一样,判决结果不仅让原告满意,更让社会大众信服。这位二审法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铁面无私不等于冷酷无情,有人情味不等于办人情案。
第三篇:年味儿
年味儿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有着一股特殊的年味。
年味儿是新的,穿新衣,戴新帽,除夕开始,所有的都是新的,迎接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年味儿是红的,红灯笼、红春联、红鞭炮、红衣裳,到处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年味儿是幸福的。这一天,无论是谁,不管有多忙,都会赶回家过年。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有说有笑,享受着幸福的年味儿。年味儿是热热闹闹的。除夕傍晚,家家户户都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讲述着一年来的酸甜苦辣,谈论这一年来的喜怒哀惧。吃完年夜饭,大家围坐在电视机前,春节晚会开始啦。小品,相声,歌舞,魔术……每年都是这些项目了,他们就像老朋友,陪伴着大家度过一年又一年的春节。最兴奋的是十二点,或许应该说是零点的钟声了,随着时间的到来,钟声敲响,烟火齐鸣。我们也终于要放炮了。走到街上,轰轰的爆竹声一声声震撼着我的心。一个个烟火冲入夜空,轰的爆发出无数的幻彩焰火。知道么?在我心中,他是最神圣的,他用尽力量,燃尽自己,为人们迸发出最美的一刻。瞧,那一个个美丽的焰火,照亮了我的脸,大家的脸,照亮了整个夜空。
年味儿也是香喷喷的,放完炮回来,就开始做饺子了。有茴香馅的,韭菜馅的。叔叔负责擀皮,姑姑、哥哥和我负责包饺子。而春节的饺子的不同之处在于:春节的饺子里会包开心果。不过不是每个都包,而是极少数才包,吃到的人一年都会有运气。而邓婉婷就是负责放开心果的,今年还特别往里放了一个水果糖,只有一个呢。等香喷
喷的带着好运的饺子端上来了,大家立刻开始抢。一会功夫,两盘饺子一扫而空。大家的运气都不错,我吃到第三个饺子时吃着一个,邓婉婷运气更好,才吃五个饺子就吃着两个开心果,更有运气好的妈妈,吃第一个饺子时就吃到了唯一的一个水果糖茴香饺子,不过她说味道不太好。当然相对也有人运气不好,叔叔吃了将近有二十个饺子了,还是没有吃到,不过他就是不服气,把剩下的饺子都吃完了,终于吃到了一个开心果。
年味儿是深刻的,也是简简单单的。大家聚在一起,吃年饭、看春晚、放鞭炮、吃饺子。仅仅如此,就体会到浓浓的年味儿了。
第四篇:语文个性 语文味儿
语文个性
语文味儿
新疆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黄茵
摘要:语文课的个性应该是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味儿,即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的味儿,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闻到这气味——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品味,积累、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之味。关键词:语文
个性
语文课的个性是什么?是离开文本热热闹闹的讨论?是不着边际海阔天空的神聊?,是不分背景五光十色的媒体?还是一味出奇别出心裁的创新?......相信大多数老师都会否认,语文课的个性应该是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味儿,即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的味儿,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闻到这气味——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品味,积累、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之味。用《语文课程标准》的话来说,就是“致力于学生浯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新提出的“理念”,语文素养比语文能力更宽广,包含着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发展。但这三维发展中并不是孤立地“各自为政”,而是要在学习动态的言浯、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和谐发展,共振提高。
在语文教学历程中,我们曾也多次尝到“怪”味;在没有深入理解新课标的情况下,一些教师为了迎合新课标的“人文”、“感悟“、“体验”、“合作”等新理念,课堂上出现一种浮躁的病,在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熟读深思的情况下,一味感悟,天南地北,狂侃大聊,脱离文本,或随意合作,缺乏引导,缺少交流,实是低效的做法,还美其名曰“加强人文的感悟”。这样的语文课,和一味训练的语文课是唯物主义的态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研究母语的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去研究语文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人文教育。惟有这样,才能全面完成语文课应该承担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方面的任务。因此,无论语文教学任务的如何增加,外延如何扩大,语文教学的真正个性是—学习言语,培养言语能力。
然而,在创新教育高潮迭起的今天,有人为了追求个性竞肩上创新,忽视“语文”的自身特点,片面追求形式,做表面文章,脱离文本,架空文本语言,使本应情文并茂的语言课失去了语言美、情感美、节奏美、人文美。正像程翔老师说的:“创新教育使语文的味道越来越淡。”笔者发现,教学“创新”中的弊病主要表现在:
1、片面追求教学手段的新颖,忽视了语文的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创新教育固然包括教学手段的创新,诸如三机一幕、多媒体教学设施的使用和广泛推广。的确,这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沉寂,使课堂教学奇葩突兀,热闹非凡。毋庸置疑,网络和多媒体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广大老师对现代化教学工具使用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涌现了不少优秀的多媒体课例,这当然是令人欣慰的事情。但当前中小学各学科的多媒体教学中,均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滥用、误用及架空课本的现象,语文教学尤为严重。不少多媒体和网络的使用,使语文教学完成了电视教学。很多老师认为:创新教学就是变花样上课,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课上少讲,把课文内容肢解记录成影片,或干脆找现成的片子放给学生看,注重了形式,忽视了对课文内容语言文字的感情、分析、品味与欣赏。如学习朱自清的优美散文《春》,仅展示了几幅“春花图”、“春雨图”、“春草图”、“春风图”、“迎春图”是无法激起学生对春天的赞美、热爱和向往的。更体会不到春风的温馨、春雨的缠绵、春草的娇嫩和勃勃生机,又何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品味语文的能力呢?这类文章只能通过反复育读,体味和切身切己的运用,妙悟才能有所感受。因为,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字是表意文字,较之其他任何符号语言和图画更具神韵,更具穿透力和极强的感染力。由此可见,语文教材的用心品读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在于运用那些确实有效的“创新”的方法和手段,更有赖于老师用思想、用灵魂、用激情,去引导学生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墨香书韵中,从而熟练驾驭祖国的语言。只有这样,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会日益提高。
2、片面追求合作互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体现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避免讲的过多。很多老师牢牢记住这一条,在课堂上架空教材或抛开教材,片面追求合作互动。有位老师执教《马说》时,抛开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不注重对文言重点词语的积累和重点语句的理解点拨,也不让学生熟读课文,一上课便抛出两个问题:①世上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还是先千里马后有伯乐呢?②你如何评价伯乐呢?接着便让学生同位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整堂课就围绕这两个问题讨论个没完没了,学生整课堂处于“无政府”状态,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长期的语言教学实践证明,对文章“人文性”因素的挖掘是有必要的,但首要一条应该让学生先弄明白由文章写了什么才行,否则岂不是跟听天书差不多?这样的语言教学实在让笔者对祖国文字的传承感到担忧。创新教育提倡“合作—互动—探究式”教学。但也并不是放羊式的形式上的互动合作,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但也绝非是全盘否定教师的作用和教师的讲析,“在学生启而不发,讨论不出答案的时候,老师还是要讲的,甚至要大讲、畅讲。”(吴心田语)片面追求教学手段的新花样,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忽视对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不可取的。
很多语文界知名人士及语文教师呼吁:语文课应该上出“语文”的味道!笔者也颇有同感。那么,怎么才能上出语文课的真味道呢?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夯实语文基础。所谓语文的基础是指对字、词的音、形、义的掌握和对句、段的理解及语法、修辞、逻辑等的灵活运用。可是,令人深思的是,我们的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拼音。5~6年的时间里,正常的学生应该能掌握。可是据调查,目前初级中学里,每个班不会拼读字词的学生竟不在少数!因此不管在哪一个阶段对基础知识一定要抓实抓牢,而且要本着务实的原则,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征,采取一些灵活新颖的方法帮助学生去记忆和理解。第二,“诵读”十分必要。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都说到了“读”是十分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但目前的教学现状是,不少老师为了机械地完成 课时进度,或者追求应试的“高标准”,把课堂时间多用于对文章的分析理解,忽视了“朗读诵读”的训练,因此,有不少学生缺乏语感,甚至连一句通顺流畅的普通话都说不好,更别指望他出口成章,口若悬河,文思泉涌了。笔者认为,加强对学生的诵读能力的培养是一劳永逸的事,既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积累,也有助于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树立“大语文”教育教学观。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时空,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和培养,引导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生动的语言,并通过阅读、写作及综合性学习等语言活动运用语文、实践语文功能,这样,我们坚信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一定能够如愿以偿。
总之,语文课堂只有植根于文本言语这块肥沃的土壤,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语文教学才会迎来艳阳天。有载体才能有灵魂,孩子只有通过观察言语、借助言语才能唤起“活的形象”,只有用心去思考、咀嚼言语的“滋味”才能去体验言语的感情,只有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真正完成精神传承的任务。
作者简介:黄茵
讲师
新疆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通讯地址:新疆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邮编:831500 电话:***
电子邮箱:huangyin99990@sina.cn ***
第五篇:年味儿经典抒情散文
过年,今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很乏味了,但对于我来说,却意味深长。因为只有在过年,姐妹们才能携夫契子,不远千里万里赶回老家团聚在一起。没有理由,没有借口,一个都不能少,使我品味着一种无与言喻的幸福感和使命感。春意渐暖,亲情的联络,情感的慰藉,真好!
我的家是个大家庭。父母亲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五个,五个孩子又生了十个孩子,大姐家的大女儿又有了儿子,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到了过年,二十三口人聚到一起,热闹非凡。每到春节,是母亲最心满意足的时候,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满满的成就感。孩子们三五成群,同龄的孩子之间有着共同的话题和游戏,都不用大人管理。到今年春节,我们的下一代,孩子们最小的八岁,最大的二十七岁。
二姐家的女儿已经上了大学,显得格外淑女范儿。弟弟家的二女儿是个“小外交家”,高情商加上俏丽的模儿样,格外自信和热情,虽然只有十一岁,在姑姑们的身边寸步不离,特别招人喜爱。妹妹的小儿子“周二胖”,肉嘟嘟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甜甜的笑,我很喜欢上去抱一抱,陪他玩一会儿。母亲说,过年就是过孩子呢,真是!
是我初中同学的弟媳儿,忙前忙后,张罗着一桌桌饭菜。大家举杯共盏,叙说着一年来的各自的发展状况,心中的烦恼与快乐,其他人给着建议,你一句我一句,最纯粹的真情流露。
饭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喝着茶,说起小时候的故事,听得津津有味。说起小时候的事,总有一种长不大的感觉,温馨而快乐。二姐是我成长的玩伴和模仿的榜样。我上学住校时,给我送大饼,现在讲起来,还回味无穷。二姐说我俩像双胞胎,连我儿子说他二姨的某个侧面都很像我哩!
聊天聊累了,大家就玩扑克。四人一桌,五人一伙,我们陪着姐夫、妹夫们玩扑克,或打墩儿,或喝水,很有意思。今年,我们还去爬了山,照了风景照。站在山尖儿看家乡,心清气爽!
我家的兄弟姐妹们都过了不惑之年,大家更加关注母亲的健康,也关注彼此的健康,清淡饮食,注意三高,养生保健成了今年过年的热门话题。弟弟还像模像样的像医生似的给每个人量了血压。父亲去世后,弟弟撑起了这个家。过了不惑之年的弟弟突然间多了几分成熟和历练,有了几分父亲的影子。在我的孩子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兄弟姐妹们经常嘘寒问暖,四处求助。弟弟对母亲很孝顺,哪个姐妹有困难,都第一时间站出来。那样子,让我想起了过世的父亲。
父亲在世的时候曾在商业系统工作。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清闲几天。春节天气也暖和起了,父亲常常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去河边钓鱼,或陪我们爬山或喝着小酒讲故事。所以每到过年,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少年。
父亲年轻的时候,就像大哥哥一样照顾他的六个兄弟姐妹,哪个有困难,就会无私的给予帮助,特别是资助当时上学的老叔,一直供到中专毕业。今年过年,老叔一家没有回老家,去了台湾,发回来很多照片。
母亲聊起家事,虽是些家常,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兄弟姐妹。听母亲说,七岁时,姥爷就去世了,母亲只读过小学三年级,却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滋养着我们五个。大家谁也不攀比,不等靠。每个孩子都靠着自己的双手勤劳勇敢和生活着,奋斗着。
有时,我在想,我家的这股凝聚力是从哪里来的呢?反哺,团结的力量。父亲的耳濡目染,母亲的言传身教。母亲的威望,弟弟的懂事,父亲的亲子关系,兄弟姐妹的互相帮助,代代相承。
从二零一四年开始,每年春节我家的保留节目就是照全家福。在弟弟家“家和万事兴”的牌匾下,留下我们健康快乐的一家人的身影。暖暖春意,浓浓亲情。以母亲为中心,大家围坐在一起,连小孩子们也格外配合。那一瞬间,二十多口人或立或坐,记录了人生的美好时刻。“一个中心,五个基本点,十个基本点,二十个基本点……”子子孙孙,传承着一个中国的优良的传统——孝顺,团结的家风。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和万事兴!
短暂的春节假期,悄然而逝。大家又满怀信心地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
有时,我在想,父母亲养育了五个子女,是给我们人生路上的最大的财富。独生女子女的教育和思想,需要大家庭的感情联络。要不要编一个家谱。我家就像《易经》里的八卦图,点、面、线。成国、成家,家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