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是反映事实真相的学说
科学是反映事实真相的学说。科学首先是一种学说,这种学说是对事实真相的客观反映。科学与事实真相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成果的绝大部分有利于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
科学首先指对应于自然领域的知识,经扩展、引用至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社会科学。它涵盖两方面含义:致力于揭示自然真象,而对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
伪科学是指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如星占学、维里科夫斯基碰撞理论、李森科的无产阶级遗传学等。伪科学不同于一时的科学错误,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要害在于,它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冒充科学,把已经被科学界证明不属科学的东西当作科学对待,并且长期不能或者拒绝提供严格的证据。
伪科学是指据称是事实或得到科学支持、但实际上不符合科学方法的“知识”。伪科学是一些虚假的“科学”或者骗局,经常借用科学名词进行装饰,但实际上与科学在本质上并无关联。
伪科学经不住科学常识(及科学方法)的检验,可以通过下述特征进行辨别:
1)没有实验证据就进行断言
2)在存在矛盾实例的情形下进行断言
3)不能进行重复性实验
4)断言不合逻辑
5)在存在多种可能解释的情况下仅取其一
非科学是指那些与科学统一文化体系不同于科学认识对象的其他文化部门(如西方文化中的宗教、哲学和艺术等)以及与科学处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中没有按照科学的认识方式认识事物的文化部门(如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和中医等)。它们同科学一样,在人类社会中有自己不可被剥夺的生存权。非科学同科学一样是人们对周围自然事物的有效认识。它们同样有着自己的生存权。但是,如果它们被当成科学来发展和应用,那么最终会损害这些被当成科学的非科学自身。
科学可以通过严格的科学方式进行检验,在其有效范围内没有发现反例且具有可重复性。伪科学虽然宣称有科学依据,但其例证都不能通过科学实验的验证,甚至阻挠严格的验证。
在科学史中我们甚至可以找到曾经被(科学共同体内)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伪科学的理论后来又成为大家公认的理论,如: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
我对科学和伪科学的认识
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的和规律的知识,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科学与伪科学的界限是不能一言以蔽之的,科学具有解释性、精确性、可验证性、可变性、系统性、主体实际性。这些都是科学的一半性质,而划分科学界限也有不同观点,有逻辑经验注意的观点、批判理性主义的观点、科学历史主义的观点、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总之科学划界是一个亘古常新的问题,不同的时代、不同学派在科学化解问题上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在从绝对标准到相对标准、从一元标准到多元标准、从静态标准到动态标准的认识与争论中,虽不能建立起一劳永逸的标准,却可以使人们对科学特性的认识逐渐清晰,使科学的形象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科学与伪科学的的差别也有事模糊不清,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深刻的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事伪科学。
那么,就我目前的认识来看,我判断一个学术是科学的还是伪科学的,我总是把它放到一个系统当中去考虑,我认为,科学这一系统性特征是击败伪科学最有利的武器,当我们给科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时,是否能够把这种区别表示了出来?现在我想对这个问题作一番探讨。
伪科学不同于明目张胆置科学于不顾的迷信活动。迷信靠制造谣言来惑众,靠行骗来取得钱财,有一些江湖骗术并没有打科学的旗帜,也会有人去相信。在科学不发达的国家,特别是科学不发达国家中的落后地区,这种不打科学旗帜的迷信活动和江湖骗术很流行。伪科学本质上也是骗术,但是打着科学的旗帜,披着科学的外衣来行骗。本来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伪科学硬说有道理;本来是乌七八糟、杂乱无章的东西,伪科学把它们拼凑在一起,使它们变成似乎是有系统的东西;本来是某些与近代科学成果毫不相干的东西,伪科学硬把它们那些胡说八道的东西同近代科学原理拉扯在一起,去唬
进入
世纪以来,科学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科技的负面效应逐渐突现出来,特别是核危机、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让
一些人感到了担忧,甚至开始出现反对科学的思潮。
这些反科学主义者一味低毁
科学,否定科学的一切价值,指责几乎所有的那些重视和倡导科学思想、科学方
法和科学精神的观点,并以一种完全否定的立场和态度批判这些观点,同时,还
存在着另外一种伪科学,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
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如星占学、气功治病理论、国内某些道士的鼓吹的辟
谷养生理论等。
反科学与伪科学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最终危及
到国家科学现代化的进程,危及到两个文明的建设,危及到整个社会的进步。
因
此,不能任其发展因此,作为青年知识分子,我们必须对科学,反科学与伪科学
有清醒的认识。
一、科学
什么是科学?辞海对科学的解释是: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
体系,是人类实践经验的结晶”。
英文
“科学”(science)
一词源于拉丁文
(scientia),其原意是“知识”、“学问”的意思,这是“科学”一词最基本也最简单的含义。
广义上来讲,科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
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有若干种解释,每一种解释都反映出科学某一方面的本质特
征:
第一,科学有客观具体性,即一切以客观事实的观察为基础,对象是特殊的
具体物质运动,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和规律。
第二,科学具有社会性,即所有的科学实践,科学理论,都是在人类社会中
进行,在人类社会中接受检验,并为整个社会服务。
讲科学,首先不能脱离社会。
第三,科学具有严谨性,要求得到的结论必须是正确的,认识的过程是系统
而明晰的,逻辑结构严密,理论体系内部能够自洽,前后联系,能够自圆其说,不相矛盾。
第四,科学具有范围局限性,也就是说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都有适用的
范围,任何理论的预测结果都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
第五,科学理论应当可以接受实践检验,可以被证实,也可以被否证,即科
学的可证伪性。这是来自卡尔
.波普尔的观点,是区别科学与非科学一个重要
标志。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必须回到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由于科学发展本身的条件限制,一些科学理论在当时是无法检验的,但是原则上
应该具有可观测性,等到条件成熟的时候再进行实践的验证。
二、反科学与伪科学。
反科学,顾名思义,就是反对科学,就是站在科学的反面,对科学尚未达到
的目标深感失望,把现代技术的所有副作用都归咎于科学。
主张丢弃科学,包括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应用等方面,他们抓住科学产生的某些恶
果或者无能为力,理直气壮地批判科学。
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科学家必须时刻对科学产生的社
会后果进行反思,而对科学的反省也是保证科学不至偏离人类文明进步轨道的一
个重要方面。
但是反科学的实质是反对现实主义的世界观,目的是否定科学的价
值,它不同于对科学的反省。现代反科学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l、以宗教、迷信
期刊为媒体的反科学。
这种反科学一般用反科学的言论对科学进行低毁,对公众 的迷惑性强,蛊惑群众,混淆视听,其危害很大。、以阶级斗争、政治手段作
屏障的反科学。
在反科学泛滥的时候,从理性角度捍卫科学常常毫无用处,因为
伪科学,概括地说,就是打着科学的旗号从事种种反科学的事。
它的最大特征是
违背科学规律,拒绝科学的基础实验,无视理论逻辑的自圆其说;
它的核心是冒
充和欺骗;主要目标是贪图暴利。在一定意义上,伪科学也是一种反科学。
伪科学往往抓住科学的一些弱点大做文章,它一般出现在以下四种场合:
(1)在
科学暂时还无能为力的地方(如灾害和死亡),它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
(2)在科
学探索感到困难的地方(如生命、生命的起源),它以新学说的创立者出现;
(3)
在具有随机性的复杂系统、因果关系不确定的地方,它以预测未来的大师身份出
现;
(4)
在人们渴望健康和幸福的地方,它以神奇药物和神奇食物的提供者出现。
伪科学是一种世界现象。在当代,它的主要表现有:
(1)
打着科学的旗号,用
现代科学的名词术语来包装自己,利用人们对科学的信赖和崇拜,以及一部分人
对相关科学知识的匮乏,利用科学之名,来行反科学之实。
(2)
伪科学为了更具有欺
骗性,直接与新兴的高科技对话。
(3)
伪科学常常利用教授、专家、权威人士为
其大造舆论,迷惑大众,增加自己的可信度。
(4)
伪科学当前已不仅是一种违反
科学本质的学说,而且还日益发展成为一项卓有成效的“伪科学产业”
,其目的依
然是谋取经济利益。
伪科学是科学的死敌,它对社会的危害十分严重。首先,伪科学冒充科学,与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争夺极为有限的科技投入,威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
二,伪科学使许多人相信迷信甚至巫术,有病不求医,无病瞎吃药,给国家和人
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第三,伪科学宣传混淆视听,故意模糊真与假、理性与非理性等界限,干扰正常的新闻舆论宣传和文化教育。
第四,伪科学与科
学争夺社会主义文化阵地,打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号不断
“
发扬光大
”,具有极强的欺骗性,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五,中国伪科学泛滥及
其向外输出,有损我国国际形象。
科学的涵义主要有:、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
实践关系;、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科学是
生产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科学是一种社
会建制,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方法。科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性质主
要有:、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科学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并不依赖于特定的经济基础。科学的本质属性有:、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主体际性。但在现实世界中,对于有
些问题,比如中医是不是科学等问题很多人持有不同的观点,这就产
生了科学划界问题,科学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的重要论题,它是指区
分科学与伪科学及其它非科学的界限问题。
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有
什么关系?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有个正确的认识,否则就有可能把伪
科学当成科学或把科学当成伪科学等,科学发展就无从谈起
第二篇:城市建设是反映
城市建设是反映“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的重要标杆。以“四路”改造为代表的城市改造工程,以教场路拉通为代表的连通工程,以城市南环绕城公路为代表的扩建工程……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在“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的号角声中,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奏响了改变城市面貌的最强音。
三年来,我市新增或改造城市道路20条,新增城市道路长度近30公里,完成城区巷道硬化6万平方米,农村油路通乡率、水泥路通村率分别达到91%和75.4%。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2.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万,城市城镇化率由34%上升到38.5%。新建城市绿地18.7万平方米,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1%。各项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健全……城市发展带来的幸福感受,正毫无掩饰地从市民的笑容里流露出来。
我市“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建设纲要提出,要“按照国际旅游目的地标准,科学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围绕打造世界旅游精品建设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创建城市品牌,把张家界建设成为面向国际的山水旅游城市。”
紧紧围绕纲要,我市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发展、改变面貌、提升品位、改善民生的城市建设项目,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供水工程建设正在进行,已筹措资金7000余万元改造供水管网40.9公里,扩大供水覆盖网络,新增安全饮水人口10.25万人;城市电网改造正在加快,淋溪河水电站已开工建设,配合城市美化工程,主要街道管线入地工程正有条不紊地推进;站场建设正在推进,已完成市中心汽车站改造,配套建成了道路沿线公交候车亭和公厕及垃圾中转站,启动了荷花机场扩建二期工程。
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全面展开。先后新建“四路”沿线配套绿地、无事溪绿色长廊、黄家阁小游园、黄龙洞生态广场等一大批公共绿地,园林式单位和小区分别达到136家和30家,力求尽快形成以河道、通道绿化为骨架、庭院绿化为布点、公园绿化为群映、山体绿化为屏障的立体绿化格局;“穿衣戴帽”工程让市城区子午路、迎宾路、崇文路、永定路沿线建筑穿上民族风情的“外衣”,形成了整体民族建筑风格;对城市主次干道、澧水两岸、索溪两岸、城市广场、休闲游园、城市桥梁等区域的路灯、广告牌、霓虹灯的亮化改造正在进行,澧水风貌带建设正在征地拆迁。
(下转二版)
城市功能配套设施更健全。目前,我市已建成广电中心暨宣传文化中心,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民族影视城、图书馆、市博物馆、贺龙体育中心等项目也已在建,届时,市民看电影,看书,锻炼将有了去处;子午森林公园、观音塔滨河公园、回龙公园、天门洞体育公园及武陵源生态公园等的陆续建设,将为市民及游客提供更多休憩、游乐场所。
城市管理迈上新台阶。在市城区,永定区严格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切实担负起城市监督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由200多名经过系统培训的区城管执法队员、街道办事处干部、社区专干、城管协管员四级管理网络体系,将城区以社区为单位分成若干小块网格,把城管执法队员、办事处干部、社区专干和城管协管员分别绑定到每个网格,责任到每条路段。同时组织区直单位干部职工每周五下午上街进行清扫卫生和文明劝导,制止不文明行为,真正形成干部职工融入社区、城管队员根植社区、全民动员服务社区的生动局面。渐渐地,普光禅寺外的“牛皮癣”广告少了,绿化带赏心悦目了,乱摆乱建的少了,街景越来越美了……城市管理变得越来越人性化,逐渐形成了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浓厚氛围。
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明显进步。三年来,我市采取目标管理、资金引导、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掀起新的城镇建设热潮,城镇的吸纳带动功能进一步增强。城镇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小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以市城区为中心,以慈利、桑植县城为两翼,建制镇为依托,辐射广大农村腹地的县域城镇体系。通过三年努力,我们在全省率先完成4个区县的村庄布局规划,并编制了381个村庄整治建设规划,启动了8个村庄试点建设。
下一步,我市城市建设将紧扣城市总规确立的目标定位,突出特有地理环境和人文气质,加快打造城市名牌。抓好城市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加速市、区周边乡镇与主城区对接,全面完成慈利、桑植县城以及各乡镇的总体规划修编任务,着力构建新兴城市化体系。将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城开发为主,加快拓展城市骨架,全面完成贸易路、彭家巷路、陈家溪路、西溪坪路、八达路等段建设工程,开工新建
溪北路、溪西路、中坪路等12条新城区道路。继续实施旧城区改造续建项目,全面推进城市风貌特色建设,消除中心城市无公厕街道,完成县城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加强城市交通综合协调与管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城区电子全监控。深入开展突出问题集中治理行动,实现城市秩序和市容市貌大改观。
拥有着大自然赐予的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绿树成海、流泉如歌的张家界,发展的脚步虽然匆匆,但发展的足印却已深深。张家界人已向美丽的愿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第三篇:科学发展观是生产关系发展规律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科学发展观是生产关系发展规律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摘要:本文从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生产力发展规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阐述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规律
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8)01-0008-07
党的十七大从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对科学发展观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定位,为我们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提供了行动指南和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是人们的自觉地有计划的发展观念,它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人们才有可能自觉地按照科学原则组织生产。列宁说“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根据科学的见解来广泛的推行和真正支配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任何物质生产都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科学发展观不只是反映生产力发展规律,也是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反映。只有建立起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要求的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才有可能贯彻和实现。这就是说,只有建立相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发展才能实现科学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
一、遵循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明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人为本”的表述形式看似与以往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有共性,但从提出的基础和出发点和从其实在内容看,二者有着实质性的区别;我们的出发点不是像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政治家那样只是出于一般的人道主义和人性的诉求,而是基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具体说,是对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选择所决定,而是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原因很简单,既然生产资料已为全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与生产者直接结合在一起,社会生产的产品也都为全体社会成员所有,这样,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唯一目的只能是为了满足全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人本身的发展。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理论,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的根本目的表述为“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并把它概括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是对这一规律的表述过于抽象,缺少过程分析,也缺少量的决定的进一步阐述。例如“最大限度”在量上如何规定?由于全部产品已归全社会共同所有,所以这里量上的决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公共消费和个人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公共消费包括积累和用于集体福利共同消费部分。另外,在用于个人消费方面,由于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下,承认个人之间消费的差别,是最大限度满足社会成员需要这一规定必须包括的内容,不包含这一内容,将无法区别社会主义阶段与共产主义阶段的不同。
胡锦涛同志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在经济发展上必须贯彻“以人为本”,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依据这一规律,在组织经济发展时,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人说,以人为本,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理论为依据的。这一说法当然正确,但它过于一般,不能说明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本质不同的社会生产根本目的,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不能直接决定特定社会的特殊生产目的是什么。最大限度满足社会成员需要作为生产直接目的,只能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才能发生作用。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十七大报告对此作了清晰的阐述,这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的生产根本目的具体体现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现阶段奋斗目标上,它成为全体人民推动经济发展的伟大动力。
社会主义生产这一根本目的,给经济发展提供了无限发展的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狭隘目的所无法相比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只知道从资产者个人的微观角度观察和理解问题,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必定缺乏动力和效率。实际上只要不是闭着眼睛不看现实,那就会看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动力的强大。2007年11月1日美国《全球主义者》杂志上斯蒂芬?里克特发表一篇文章《美国和反华主义的兴起》中说:“必须承认一个痛苦的现实:中国具有如此强大的发展动力,所以美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相对的力量消退。”
为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必须继续深入研究这一规律,为“最大限度”满足需要作出科学的量的规定,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分配问题进行探索。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生产与分配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离开分配谈生产,生产就会被抽象。
十七大报告中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明确阐述,报告中说:“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这些都是“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具体化,使它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更容易在实践中贯彻和落实。
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中最重要和最难以处理的是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问题。这涉及到如何实现生产发展最优和人们的消费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二者恰当结合的问题。生产目的是为了人本身及其发展,但这其中有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根本利益与直接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经济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并探寻它们得以正确处理的社会机制,应当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原则所必须研究清楚的问题。毛泽东在他的著名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就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中
积累与消费的矛盾是最难以解决好的一对矛盾。
关于社会主义现阶段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方面,十七大报告强调了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力发展规律要求单个企业的规模不断增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占有的不断扩大的社会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初期还只能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来实现。因为国家是现阶段代表全社会行使管理职能的恰当的机构,全社会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还只能利用国家机构来实现,国家所有制是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化的高级形式,它最有利于生产力发展规模化和集中化这一发展规律的要求。正是国家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国有工业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生产规模的增大和合理的集中,经济效益得到极大提高。
2007年上半年,我国423户国有重点企业累计实现利润5558.5亿元,同时国有重点企业资产规模稳步上升,截至6月底达到164142.5亿元。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脊梁的中央企业看,目前已有77家中央企业参与了41次重组,中央企业户数已从196家减少到157家。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国有资产集中在军工、能源、交通、重大装备制造、重要矿产资源开发领域,承担着我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发电量约占全国的5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9%,汽车产量占全国的48%,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约占全国的60%,生产的水电设备占全国的70%,火电设备占全国的75%。国有企业的活力大大增强,国有重点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同比都在改善,电力、冶金、交通、汽车、外贸五个主要行业实现利润增速均超过67%,这五个行业合计增利额占国有重点企业增利额的59.7%。我国这种在国有经济主导下的经济快速发展,引起国外媒体的特别关注,称作“中国发展模式”。美国《时代周刊》2007年7月30日一期发表的比尔?鲍威尔的文章说:“中国显然提供了一种国有企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经济模式。”墨西哥的《改革报》2005年7月17日发表的路易斯?鲁维奥的文章说:“墨西哥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多个经济领域中对私人资本及国家储备的使用和掌握实施诸多限制,而且对基础经济行业非常重视,这些做法似乎就是受了世界上社会主义模式的‘启发’。……要想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最重要的是巩固那些对中国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国有企业。”
无论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还是国际上有识之士的评论中都可以看出,生产资料占有方式社会化的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作为这种社会化在现阶段的最高形式的国家所有制的优越性是不能否定的。只有在它的基础上才能提出科学发展观,也只有在它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得到贯彻落实。所以,在论述科学发展观问题时,要特别强调完善所有制形式,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另外,胡锦涛同志还强调指出,必须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这就是,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国的生产力还没有达到全面的高度社会化的水平,所以,离建立全面的公有制还很遥远。在这种条件下,在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引导下,鼓励支持各种所有制经济充分发展,把社会上的资金和劳动力都吸引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来,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这显然应当是科学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点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证明。
实践证明党的关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贯彻“两个毫不动摇”决策,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它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必需的所有制形式基础。
二、遵循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
科学发展首先是物质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实体,科学发展必须遵循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反映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
(一)关于生产力的定义,斯大林做了明确的表述,即“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社会的生产力。”这个定义是准确的、正确的。概念规定明确才能对其发展规律有准确的论述。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生产工具是生产的骨骼系统。整个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表明它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譬如,生产工具从石器时代、经过铜器时代发展到铁器时代,这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近代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蒸汽机、钢铁冶炼、铁路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发明了电,出现了以电力、化学制品和汽车为标志的新的生产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进入新的技术革命,这是以原子能的利用、半导体、电子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上个世纪70年代后半期,有人认为又进入了科学技术革命的新阶段,被称作电子革命、信息革命,引起了生产力根本性质变化,进入了信息化发展阶段。按照生产力发展规律,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仍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今天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以利于生产力按照其本身的运动规律快速发展。根据当前国际上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我们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利于为我国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和一项基本国策。依据生产力发展规律,在今天技术创新的主体应当是企业。应重视和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力军作用,为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良好条件。科技创新,以人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科技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科学发展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生产必须按比例进行。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应当“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协调发展主要是指生产的按比例发展,这是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根本,也是社会得以存在的根本。只有生产要素按比例地配置,生产和再生产才能开始。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国民经济发展当然必须遵循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它是多种比例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各种生产
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在许多主要比例关系中,最根本的是生产与需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正确安排好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是能否实现科学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生产目的和贯彻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关系,这个关系处理不好,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应当遵循以下一些比例关系。首要的是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关系。农业是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基础,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基础性的工作,必须重视解决好“三农”问题,应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遵循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规律要求,当前面临着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各类产业之间建立合理的比例关系。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在三大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偏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近几年来,在党中央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大了调整力度,使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明显推进,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三大产业结构失衡的局面有所好转。工业中的制造业是当前经济的主导产业,不应忽视制造业的发展,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就要大力发展制造业,制造业仍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当前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信息化代替不了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极大提升工业化。所以,在经济发展中必须处理好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比例关系。要处理好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从国家整体上,应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缓解就业问题,同时积极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在有优势的领域中集中力量有重点地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比例关系。我国相对落后的装备制造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要把它作为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战场。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为装备工业的现代化。要加快装备工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高度化,加大重大装备工业的技术攻关和成套生产。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是难以避免的,但当前必须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包含资源配置的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协调和社会产品分配的协调等要求。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统筹制订区域发展规划,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各项区域发展政策。
(三)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数量的统一,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方面的要求,从生产力方面来看,根据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情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从粗放型转变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发展道路,根本问题就在于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在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信息化在工业现代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进信息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了真正使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必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处理好生产发展与资源供应之间的比例关系,使经济增长成为可持续的发展过程,是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点。客观经济规律要求必须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降耗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科学发展所必需遵循的客观规律,除了生产力发展规律、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之外,还必须遵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发展规律。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的上层建筑,这就是说,经济基础要求上层建筑为它的巩固和发展服务。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反映了这一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方面使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紧紧地围绕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创造良好的人文条件,调动全体人民群众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和谐环境,保证社会稳定。实践将表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的经济发展绝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现代化的实现。我国那时将成为一个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三、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是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崭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它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服从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这是一种前无先例的新事物,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一个探索过程。近30年的改革,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它是我国国民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贯彻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的。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一个正确看待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后,社会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这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它意味着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苏联三十年的建设经验已经表明,有计划地组织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当时对有计划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客观条件估计不是很充分,还不清楚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所有制关系的条件下,计划覆盖的范围和作用程度应有怎样的水平。总之,对这个规律的研究和认识还是极不够的。在还不具备这一规律充分发生作用的条件下,强制实行全面计划化,在实践中就形成了超越客观条件的集中过多、包括范围过宽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挫伤了人们发展国民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影响了经济效率应有的提高。特别是完全否定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更谈不到在当时条件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调节作用。这是经济理论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实践证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必须改革,必须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否则经济就不可能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我国经过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近30年的改革,我国基本上建立
起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实现迅速发展的决定性原因之一。这一伟大成就是绝对不能否定的。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协调的现象,不利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规律要求的实现。特别是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这样,就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以保证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实践表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全部资源都由市场导向进行配置,因为宏观的长远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方向的确定,不是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和所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来看,都不是由市场导向配置资源所能提出的。例如,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内容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投资和消费关系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些重大任务都是与市场自发发展的要求背离的;一些重大经济建设,如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大江大河治理,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淘汰,防止污染和保护生态,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等,都是目前我国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所难以实现的;至于诸如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市场本身更是难以直接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服务。实践清楚地表明,这些方面和领域的资源配置由中央根据社会需要制定的规划进行引导,同市场自发调节相比,显然具有更大的优势。
胡锦涛同志把“统筹兼顾”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表明了在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之间关系中,强化和完善国家的计划管理手段的必要性。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的条件下,进一步强化国家制定规划的主导作用,落实经济与社会的科学发展。重视国家规划的主导作用,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极重要方面。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国家规划。发挥国家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这一新的论断是非常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指导思想。
国民经济有可能有计划地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大优势所在。当然这与过去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有本质不同,是通过国家制定规划的导向作用,发挥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的调控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下实现的。这种管理方式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是真正有决定意义的。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优越和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有的人似乎形成一种习惯思维模式,把行政性或计划配置资源看作绝对地坏,从根本上加以否定,而把市场配置资源看作绝对地好,过于迷信。他们强调资源配置应完全由市场为主导。例如,他们说:“只有转变政府职能,才能将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政府调控、市场主导、企业创造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应体现在对市场主体‘负外部性’效应的弥补上”。这种市场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只是弥补市场之不足,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这种观点是西方经济学教科书所一再复述的。
另外,在讨论政府经济职能问题时,应区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当前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具有重要的管理经济的职能,它还控制着许多资源和国有企业,它们一方面是作为市场主体活动的,因此它们应当是中央宏观调控的对象;另一方面,它又应当是政策执行者,对宏观调控政策落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地方政府具有双重性。一般地说,多数地方政府是顾全大局的,尊重国家的规划、计划和政策并认真落实,但确有一些地方主要以市场主体的身份从事活动,从本地区局部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对符合本地利益的宏观政策,执行的积极性就高,而对不符合本地利益但符合全国利益的国家规划、政策,则采取消极态度甚至抵制,为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造成障碍。为了遏制这类现象发生,要强调国家规划的严肃性和纪律性,真正做到全国一盘棋。
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七大提出了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任务。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应当由市场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地方还没有落实。中央和地方都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但主要在于地方政府。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对此应当特别关注,做到从制度上在国家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的导向下,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责任编辑:李悦佳
第四篇: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自然科学
自然界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生产和自然科学实验的知识
概括和总结。它以自然界、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提示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本质,认识它的运动规律,并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和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自然科学来自生产实践,并为生产实践服务,它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并积极推动生产的发展。自然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自然科学具有继承性和非阶级性的特点。现代自然科学一般分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类。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的本质和各种不同运动形式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是技术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理论基础,包括数学、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技术科学是研究技术理论性质的科学,如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能源技术、空间技术等等。应用科学是直接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技术和工艺性质的科学。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什么是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是以“人类与环境”这对矛盾为对象,而研究它们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
展、调节与控制以及利用与改造的科学。由人类与环境组成的对立统一体,我们称之为“人类—环境”系统,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系统。环境科学就是以这个系统为对象,研究其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利用和改造的。环境科学涉及的学科面广,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交叉渗透的广泛基础,几乎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同时,它的研究范围涉及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的各个领域,涉及管理部门、经济部门、科技部门、文化教育及军事部门等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环境系统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相互交错的网络结构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可能自成一个环境分支,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可提出各种不同的分科方法和多种学科。
什么是人文科学
所谓人文科学,是指一些以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以及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表
达的文化传统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它是以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为学术研究主题的学科,它所研究的是一个精神与意义的世界。社会科学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通常它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等。社会科学的形成远远迟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从具体时间来看,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以经验的方法对社会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都是从18世纪中后期才开始独立出来,到19世纪才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系统的理论结构。社会科学的出现是欧洲社会大变革的产物,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是近代以来西方自然科学与技术变革兴起与迅速发展的产物。
第五篇:科学是
《科学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2、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准备:
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学生接触科学的第一课,对“科学”这一概念不能够深刻理解,只能获得表面意义上的理解,所以本课一开始用“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去思考。凭已有经验,学生会把科学和科学家联系起来,和自己无关。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来谈谈自己亲身的体验,学生很容易说出:由于好奇才做出这些事,这恰恰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课后应布置学生搜集更多科学家的研究故事,让学生从这些科学家的研究中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课谈科学是什么,应从外延上谈,而不是从内涵上去灌输,教学中不可要求学生谈什么是科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学生交流)
(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可采取放录音故事、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复述一遍琴纳的故事吗? 学生复述故事。
(6)搜集资料,找出其他科学家在研究活动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理解科学是什么。
(1)教师讲解并演示活动方法,学生尝试操作。
(2)要求学生边做边观察,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3)学生汇报。
(4)提问:有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回答,若没有学生能说出来,教师作简单介绍)
三、全课总结:
1、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告诉我们科学究竟是什么吗?
2、学生分组交流,并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想法。
3、总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板书)《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
1、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2、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教学活动建议: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加深对科学的理解。课一开始就用站在指尖上的纸鹦鹉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带着问题探究其中的奥秘,接下来可以通过不同的形状的纸片来尝试,寻找如何让它们平衡。由于学生是刚接触科学探究活动,所以活动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保持活动场地整洁,实验井然有序。教学过程:
(一)、会站立的纸鹦鹉导入:
1、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
2、谈话:今天科学课老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能够站立在老师的手上。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
(二)、探究活动:
活动
一、制作纸鹦鹉,探究其中的奥秘。
1、教师介绍做纸鹦鹉的材料。
2、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
3、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或成功或失败)
4、引导学生思考:鹦鹉为什么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怎样才能让鹦鹉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
5、分组试验,商量可行办法。(提示:把想到的办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
6、分组汇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
7、教师做整个活动的总结。
活动二: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
1、提问:除了让纸鹦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如: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
2、学生分组活动。
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试试。
4、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
(1)、提问:刚才大家在研究其他物体是否能站立时有什么发现呢?(2)、学生交流、汇报。
(3)、谈话:同学们想想看今天我们科学课上是如何去研究的?课后继续研究怎样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
(三)、总结拓展。
1、讲述: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有些甚至到现在都内有得到准确的答案。比如:……
2、谈话: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许多物体“站”起来,你能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一个玩具吗?
3、你们准备怎么做?做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
4、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巩固课中的学习发现。
(四)、布置任务:
1、下节课把制作好的玩具带到班上来,交流大家制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