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复习必备

时间:2019-05-13 10:0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济地理学复习必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济地理学复习必备》。

第一篇:经济地理学复习必备

一、名词解释题

1、《货殖列传》: 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2、区位: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3、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 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也即在某特点地点生产某产品比在别的地点生产能够降低费用的可能性。

5、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6、交通网 : 连接不同地点的交通线即为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点即通常的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叉点、港口、机场等交通点,线则是连接点与点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路)等交通路线。

7、交通网的结构: 是衡量交通便捷度的指标,要综合考虑连接度和通达度指标。

8、通达性: 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计算。

9、通达指数: 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定点的最短路径。

10、连接度 : 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和比较。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11、原料指数 :等于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12、等费用线 :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

13、综合等费用 线 :为全部费用(包括运输原料和成品费用)相等地点连线;

14、劳动力成本指数 :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15、劳动系数 :即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

16、加工系数 :即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

17、中心地: 区域的中心,供给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可以指城市、居民点、商业或服务业中心。

18、中心性 : 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19、货物的供给范围: 由中心地供给的货物能够到达多么大的范围,当消费者到中心地购买货物时,它是指消费者从居住地到中心地的移动距离 ; 如果由商店送货的话,是指发送货物的移动距离。货物的供给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种。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最大的销售距离);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角度所规定的边界。

20、门槛人口: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

21、规模经济 : 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称规模效益(规模经济)。

22、范围经济 :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

23、横向一体化 :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24、纵向一体化 : 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包括后向一体化(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前向一体化(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25、多样化 : 多样化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

26、接触扩散 :从发源地开始,向外由近及远地扩散,在空间上呈现距离衰减。

27、等级扩散 :沿着某种等级结构的地理区域进行,如城市等级结构,由上至下地扩散。

28、产品周期理论 : 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29、折衷理论 :英国著名跨国公司学者邓宁将企业优势、内部化理论,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

30、生产链 :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从原材料、运输、逐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31、组织链 :组织关系系统。

32、区域经济结构 :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33、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就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34、主导产业 :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5、支柱产业 :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36、潜导产业 : 潜导产业是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

37、资源密集型产业 :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很高,如农业、采矿业。

38、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使用劳动力特别是大量廉价劳动力。

39、技术密集型产业 : 技术密集型产业就是其生产主要依靠技术的投入,技术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大。40、高新技术产业 :采用高新技术,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的产业。

41、区域经济发展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一般而言,经济目标是增强区域的经济实力,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社会目标是改善人民的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发展;环境目标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和谐及持续发展

42、区域经济增长 :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

43、增长极 :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心。

44、乘数效应 : 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示范、组织带动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加大,影响范围和程度增大。

45、极化效应 : 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型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及自身的成长。

46、经济地域综合体 : 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47、产业集群 :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 “ 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 ” 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48、经济区 : 经济区即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49、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50、经济梯度 :是指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差异。

51、区际经济联系 : 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

52、区域分工:区域分工是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 由于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各个区域在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

54、区域合作 : 区域合作是与区域分工相伴而产生的,是不同区域之间出于各自发展利益的需要,在区域分工的基础上,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等寻求的合作。

55、区域经济差异: 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56、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都能持续发展。

57、经济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58、地域根植性 : 指生产网络中的每个要素,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 “ 沉没成本 ”,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

59、物流业: 物流业是提供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服务的产业。60、电子零售业: 即网上零售业,指的是个人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

61、客户响应中心 : 只要是指在集中的区位通过电话把销售、预订、信息供应、技术支持和银行服务提供给分散的顾客的一种新型的公司。

62、离岸金融中心 : 是提供离岸金融(即境外金融)服务的地方。由于它们往往分布于远离大陆的岛屿 上,故此得名。

63、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提出的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空间变化的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在产品的不同阶段,因为产品的研发、销售等方面的要求、情况不一样,生产布局地也应进行相应地调整。

64、空间近邻效应: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种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65、经济区划:经济区划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按照既定的原则、指标,识别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并把它们的空间界限划分出来;二是对各种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依据全国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对经济区未来发展方向、目标、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等 进行战略性规划,提出相应的对策。

66、极化-涓滴效应学说:用于解释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地区发生,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将领先于其它地区,该发达地区被称为北方,欠发达地区则被称为南方,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不利作用称为极化效应,有利作用称为涓滴效应。

67、梯度推移理论:一个地区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则是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进。

68、中心-外围理论:上世纪研究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若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则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和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

69、绝对成本学说:由斯密提出,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

70、相对成本学说:由李嘉图提出,他认为如果有两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大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大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相互获

71、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增长就是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这里,经济总量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来衡量,包括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二问答题

1、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一)史志描述1.时期17世纪以前。

2.特点(1)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2)多见于各种历史记述;(3)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3.代表性著作◆中国:《山海经》、《禹贡》、《史记》、《汉书》。◆欧洲:斯特拉波的《地理学》。(二)商业地理研究1.时期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

2.特点: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3.代表性著作17世纪中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三)经济地理学研究

1.概念的提出◆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2.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一: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环境决定论(1900年—20世纪30年代早期)、区域差异研究(30年代—50年代中期)、区位分析、空间组织、空间系统演化(50年代中期以来)、行为主义方法、生态方法(70年代以来)。二:研究区域尺度变化,研究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一)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1.区位研究◆代表理论: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廖什区位经济论。◆特点: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2.区域研究(1)区域科学◆代表理论: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特点: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

(2)其它区域研究

◆代表理论:皮鲁的增长极理论,默戴尔的“循环积累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式等。

◆特点: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3.全球化研究

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国际地理联合会中的工业、商业、交通地理专门研究组织,均设专题对此加以讨论。英语国家的一些经济地理教科书也冠以“全球经济”、“世界经济”、“国际经济”之类的书名。

(二)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研究客体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导致变化的原因:以单部门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古典区位论,逐渐暴露出研究的局限性,已不能揭示企业的区位原因,更不能揭示“公司帝国”的空间格局及演变。

◆公司地理、企业地理等研究领域形成。(三)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1.规范性分析(normative analysis)◆时期:20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特点: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2.实证主义分析 ◆时期: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

◆特点: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行为主义分析 ◆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

◆特点:行为主义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4.结构主义分析 ◆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

◆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

2、研究对象

(一)欧美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1)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消费等各相关部分;(2)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方面;(3)空间方面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分布,空间组织和发展,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4)空间尺度,包括各种不同尺度,从小区到国家,到世界性的研究。

(二)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1.早期的争论

(1)区域学派 代表人物:巴朗斯基、科洛索夫斯基和萨乌什金。

学术观点: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地域生产综合体或经济区。研究其形成过程、功能、内部结构、空间形成、内外经济联系、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和地理配置规律。

(2)部门统计学派

代表人物:以费根和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

学术观点: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生产的配置。2.20世纪70年代的新发展

◆特点:研究领域不再局限于生产的地理配置。

◆代表性观点:研究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地域系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地域组织的方法论原理的科学,它的最主要的任务是:研究各经济部门的发展和配置,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形成,经济区划以及自然条件和资源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3.特色与缺陷

苏联学者强调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地域生产综合体”、“经济区”、“生产力的配置”、“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地域组织”等,加强了生产关系和政府的作用,弱化了市场经济本身的空间结构规律研究。

(三)我国学者的相关讨论

1.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观点的发展(1)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两派观点传入我国,并形成相应的争论。(2)20世纪60和70年代,中国经济地理工作者根据本身的实践体会,形成了自己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3)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学者的观点也开始引入我国经济地理学术界。

2.我国学者对经济地理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

(1)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体系,其核心是生产的地域布局体系(吴传钧, 1985)。经济地理学的中心研究内容是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联系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发展趋向和优化调控(吴传钧等,1997)。

(2)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特点以及发展变化和地域分异的规律性。也可以说,经济地理学主要是研究生产分布的地域系统的一门学科(曹廷藩等, 1991)。

(3)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及其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的科学(胡兆量等,1987)。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李振泉,1992)。

(四)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

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3.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之间存在如下区别:

(1)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

(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

(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

(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是事先给定或认为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集中、分散、特殊的市场等。

(7)古典区位理论不考虑或轻视资金、信息、折旧期间、地域文化、决策机制、动态的企业目的以及企业组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都给予充分考虑。

4、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和所处的经济区位体现出来的。土地的自然特性构成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土地利用的可行性更多地由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所决定。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如农业生产活动,第二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如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5、试述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影响机制(1)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运费大小,原材料的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2)原料按来源可分为初级原料与加工原料,初级原料是指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或经人工培育的原料。(3)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以及开采成本的差异性,使得处于不同区位的经济活动主体获取它的成本不同,直接影响到原料成本在总成本中占较大比重的原材料型工业的区位选择。(二)原材料对区位的影响机制随着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而变化

现代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料,而且原料配合比例以及原料本身的价格变动程度不一,因此原料对区位的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那些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港口等)越来越显示出其对原材料型工业企业而言的区位优越性。

现代经济活动,尤其是工业活动,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范围。即在全球生产组织与体系中寻求既能满足自身需要,又价格相对低廉并且供应有保证的原材料供应商

6、市场对经济区位的一般影响答题要点:主要从市场规模、市场战略、市场特性等方面分析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① 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在经济活动区位选择过程中,市场规模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所考察区位的影响力范围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市场地域范围大的城市具有较全面的商业活动;反之,商业活动则较为单一。

② 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市场意识的差异往往来于不同地区人们的传统意识的差异 ; 具有经商传统的地区,有利于裴峪创业者和企业家阶层 ; 消费者市场意识强的地区,容易形成挑剔性需求,也有利于激励相关新产品的出现。市场需求的特点往往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不同区域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其它的不同因素,带来区域间需求结构的不同。市场竞争对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产生激励。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往往构成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砝码。

7、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技术为其核心标志,核心生产要素从资本和劳动力转变为知识与知识劳动力。生产、管理以及产品特征也发生了变化。从生产特点上;从规模生产到敏捷生产、从集中到分散、从计划性到及时性、从刚性生产到柔性生产、从注重成本与质量控制到注重创新与适应性。产品特征:从标准化的系列产品到智能化的个性产品、从市场周期长的产品到市场期短的产品、从笨重产品到轻巧产品。市场规模:从区域性和相对稳定到全球性即经常变动。流通形式上;从中介、有形市场交易到无中介、无形的电子商务。产业特征:从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为辅到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为辅,从资本密集型产业到知识密集型产业。

8、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1783-1850)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

国》),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1.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 2.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一)理论前提

1.杜能关于“孤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此外,企业经营型农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即合理的)的农业,因此,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

2.杜能要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3.杜能的研究方法:“孤立化的方法”: 排除其它要素(像土质条件、土地肥力、河流等)的干扰,而只探讨一个要素(即市场距离)的作用。即不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差异,而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

(二)形成机制1.地租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一般地租收入公式如下: R=PQ-CQ-KtQ=(P-C-Kt)Q 式中:R——地租收入;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农产品的生产费; 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

2.地租曲线概念: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的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农场主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三)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

1.农业生产方式空间配置的基本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

2.杜能圈结构: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园结构。

9、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要点。(第三章)

韦伯工业区位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假设前提的基础上的: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已知的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在这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在此基础上,韦伯分三个阶段分别构建其工业区位论:

第一阶段,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区位因子,即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异,通过最小运费原理和等费用线阐述了运费指向论,即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第二阶段,将劳动费用作为考察对象,考察劳动费用对由运费所决定的基本格局的影响,即考察运费与劳动费合计最小时的区位,形成劳动费用指向论,这可以使运费指向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第三阶段,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为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集聚指向论,这使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韦伯区位论是第一个系统的工业区位论体系,也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之一,对现实工业布局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并提出了最小费用区位原则,这些都对以后区位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韦伯的理论不仅不局限于工业布局对其他创业布局也有指导意义。

现实局限性 : 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外,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也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另外,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其他利用方式。10、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 个)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 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 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这里,可以用上述的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来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1)原料指数(Mi)> 1(或区位重量> 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2)原料指数(Mi)< 1(或区位重量< 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3)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 =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11、试述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普雷德行为区位理论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 —— 人类的决策结果。区位决策是决策者在占有或多或少信息量的基础上,自身对信息的判断与加工后的决定。那么,进行怎样的区位决策,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普雷德运用行为矩阵来研究区位论,他重视不完全信息和非最佳化行为对区位选择的作用。行为矩阵由拥有信息水平和利用信息能力构成,各个决策者均可在位于这一行为矩阵中表示出来。1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克里斯塔勒认为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的空间均衡是中心地系统的基础。

(1)基本前提a均质平原: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匀分布的平原。人口均匀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中心地在区域内的任何地方都可布局。b交通条件相同:且同一规模的所有城市,其交通便利程度一致。运费与距离成正比。c就近消费: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少交通费。d商品价格与质量相同,交通费由消费者承担 : 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交通费与距离成正比。e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f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

(2)中心地系统的构造:一种产品市场的空间均衡 : ① 单一企业形成的圆形市场区 ; ② 多个企业形成多个圆形市场区 ; ③ 多个企业的多个圆形市场区竞争达到均衡形。成正六边形的市场区结构。多种产品市场的空间均衡

(3)各级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下系列,即: 1,3,9,27,81, „。从中看出,是按 3 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 K=3 的中心地系统。

(4)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a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 1,2,6,18,54,„。b从区域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是其上一级中心地数量的 3 倍。

(5)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的特点:a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b中心地按照一定规则分布 ,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c 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 : 1,4,16,64,256,„。因此,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 K=4 的中心地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 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间数量关系为: 1,3, 12,48,192,„。

(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 : 1,7,49,343,„。它是以 7 的倍数增加,形成以 K = 7 的中心地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 1,6,42,294,2058,„。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1)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中心地的商品供给。

(2)交通原则适用于如 19 世纪交通大发展时期,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交通原则比市场原则的作用大。(3)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绝对主基础的社会生活。

13、赖利引力模型即零售引力法则;赫夫的等概率引力模型、举例说明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①消费市场状况:人口规模、消费者收入;②购物空间的接近性(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距离中心越远,交通费增加越多,购买价格增加,购买量减少。(图4-4)交通条件好,空间费用降低,零售的销售范围扩大,商业规模等级也会扩大。③零售业间竞争状况:两种趋势,一是相互排斥区域分散,一是在竞争中产生联合。④地价:零售业趋于追求最高地价区位。不同经济活动对地价支付能力不同。、举例说明不同类型服务业的区位特征?

(1)以个人和家庭为对象,提供日常服务活动的,近消费者布局;

(2)以企业或行政机关等为对象,提供其运行服务需求的,近城市中心区布局;

(3)具有办公机构性质的服务业: ① 发挥管理职能的业务中心与办公机构,布局城市中心; ② 企业子公司和部门中心,布局城市次中心; ③ 从外部支援企业活动的服务业,布局市中心。16、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一)服务企业对不同城市的选择

在某一个城市布局时至少应该考虑的因素:(1)该城市能够接受企业服务的规模和范围;(2)服务区的人口数量和消费偏好 ;(3)总体消费能力和消费量的分配状况 ;(4)不同服务行业的总体消费潜力;(5)其他竞争者的数量、规模和质量;(6)竞争程度等。

(二)对城市内特定区域的选择

城市内部某区域布局至少应该考虑的因素:(1)服务区和具体服务设施对顾客的吸引力;(2)竞争企业的量与质; 3)到达该服务设施的交通通达性;(4)该区域的居民特性和风俗习惯;(5)该区域的空间扩展方向;(6)该区域的基本概况等。

(三)对具体区位地点的确定

具体地点布局至少应该考虑的因素:(1)经过该地点的交通状况和交通发展潜力 ;(2)相邻企业的基本情况;(3)停车场的充足性;(4)在该地点布局的综合费用等。

17、服务业的广义:不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所有经济活动,实际就是第三产业 狭义: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各类服务的行业 类型:

1、以个人和家庭为对象,提供日常服务活动的,近消费者布局;

2、以企业或行政机关等为对象,提供其运行服务需求的,近城市中心区布局;

3、具有办公机构性质的服务业

(三)、区位特征:消费者指向型:为个人和家庭服务的服务业;城市中心区指向:为企业运营活动提供服务;制造生产地指向:机修业;城市次级中心指向

18、企业增长动因

1.实现规模效益

(1)企业经营成本 固定成本:在一定阶段内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费用,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等。

可变成本:一定时期内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费用,如原燃料、零部件等费用,但该成本变化并不随产量而等比例增减。

(2)生产规模与规模效益 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optimum size)。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即规模效益,或规模经济。

(3)规模效益与企业成长 为了获取规模效益,激励着公司的增长。

2.实现交易内部化

(1)原因:市场不完善导致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增加。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可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内部交易。

(2)交易内部化与范围经济 企业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要比这些活动分离地由多个企业进行更为有效率,从而实现范围经济(economics of scope)。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不同,它是指由于企业经济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率。

(3)交易内部化与企业成长

实现内部交易的动机既具有经济意义,又具有战略意义。经济意义在于,内部交易可以使企业获得范围经济;战略意义在于,内部交易有利于减少市场风险,提高供应和市场的确定性。因此,对内部交易的追求,引导着企业不断发展。

3.技术优势的发挥

一些具有某种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趋于在本领域内扩张,以发挥其技术优势。

原因:一般来说,由于市场不完善,技术的价值很难在市场交易中充分实现。为此,具有这些技术的企业通过该技术在企业内的使用,来获取较大的收益。另一方面,进一步的技术开发需要大量投资,这种投资必须有大规模生产才能支持。

4.来自竞争的压力

(1)企业竞争与企业发展企业之间的生存与发展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实现长期生存这一基本目标,企业必须发展。

(2)原因:a从积极的方面看,发展企业实力和增加市场地位,可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行业的支配地位。b从防御的角度看,发展是使企业不被竞争对手所击败,从而生存下去的有效手段;有的企业为了取得首先行动的优势,可能采取新的扩张行动;有的企业为了取得竞争均势,交换威胁,可能随之向不同区位、不同部分扩张。19、简述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

(一)企业增长的战略

(1)横向一体化 概念: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方式 : ① 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 ② 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 ; ③ 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意义 : 通过横向一体化,可以带来企业同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由于该类增长与原有生产活动有关,比起其它类型的增长更易于实现。故一般来说,企业早期的增长多以此为主 ; 且实现的方式以内部增长为主。

(2)纵向一体化 概念 : 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现实中,多数大型企业均有一定程度的纵向一体化。该类扩张使企业通过内部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不同生产阶段联结起来,以实现交易内部化。方式 : 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① 后向一体化是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经营活动 ; ② 前向一体化是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意义 : 纵向一体化是公司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据班诺克观点,公司通过横向一体化打败竞争对手,达到市场多头垄断地位后,便会进入纵向一体化扩张,以占领其供应和市场领域 ; 一旦公司在一生产部门占领重要地位之后,向多种部门扩张便成为其唯一的增长战略。

(3)多样化 概念 : 多样化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由于横向一体化已涉及同类产品的多样化,纵向一体化已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所以这里的多样化仅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

动机:多样化扩张是基于对市场风险和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的防范意识。具有多样化经营的公司,可以减少某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冲击。此外,一些原生产产品市场需求的下降,也会促使公司寻求多样化机会,以充分利用其生产能力。而当某一产品出现旺盛市场需求时,也会诱发新的公司介入此类生产活动。

(二)企业增长的方法 a内部发展 内部发展是现有企业(公司)通过新股票发放或自模,或建立新厂、新的部门、新的子公司等 b 外部发展 外部发展有合并和合资等。合并是指一企业获取另程。如果被合并的企业进行抗争,则称此过程为兼并。20、试述企业空间增长过程及阶段特征。

(一)企业空间增长过程的一般分析(1)企业区位与企业扩张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能够迅速扩张的企业,原始区位起着一定作用。

优越的区位条件,为这里的企业增长提供了优势。企业在这些区位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便向外扩展。最终可能导致公司的重心离开原来的始发地。

(2)企业由近及远的扩张原因 早期,小企业获取信息有限,新建工厂与原工厂联系密切,新建工厂时,常在较近距离内。随着企业增大,信息获取量增加,技术发展带来生产联系变化,管理发展带来组织结构变化,引起企业向远距离扩展。此外,市场的逐渐向外扩张也是引起企业由近及远扩张的原因。

内部增长的空间扩张特点:内部增长带来的空间扩张常具规划特征,就近布局的特点很明显。

外部增长的空间扩张特点:由于被获取的工厂(公司)原已存在,规划便比较困难。一般认为,在所兼并企业的选择中,多数也要进行比较研究。不少研究强调这种对所吞并(合并)企业的区位也具有从其中心区位向外不断扩张的特点。

(二)企业空间增长阶段 企业的空间增长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 Ⅰ : 企业形式十分简单,生产单一产品,具有一个工厂。组织功能单一,仅管理一个工厂的生产。没有战略、管理和日常运作的决策等级划分。

阶段 Ⅱ :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和地理分布范围的扩展,引起组织的劳动分工。一些承担特殊功能的专业化部门建立起来,这些功能的专门化以及不同区位上工厂的建立,需要更大程度的中央控制。由此,分离出公司总部。其功能是进行公司总体政策规划,并协调其它组织单元的活动。该阶段的企业空间格局特点是不同功能部分在空间上的分工。

阶段 Ⅲ : 随着企业的增大,企业生产活动走向多样化。这时组织结构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形成多分部结构。每一个分部负责一种产品生产,存在于特定的市场、技术和政策环境条件之中。与此相适应,公司组织结构上产生了三个等

级 : 高层管理、战略决策,控制、协调和管理决策以及企业日常运作管理。在地理分布上,由于各分部自成生产和销售系统,这种类型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加扩散。

21、比较分析企业空间演变的四个模式特点及其使用范围。

(一)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 ① 公司成长差异及原因 由于工厂所在城镇人口规模不同,导致其具不同的生产规模。规模差异进而又引起生产成本差异。较大规模的工厂生产成本较低,因而具有初始竞争优势,得以更快地增长。② 公司的空间组织变化 工厂发展竞争的结果,少数得以生存,其市场去也得以扩大,覆盖了原来众多小公司的市场区。③ 沃茨模式的缺陷 基于规模经济大于规模不经济的假设,对规模经济不很突出的生产部门不一定适用。该模式基于饮料生产部门,结论的普遍性有限。假定市场区为理想化的连续向外扩张,而在实际中还存在非连续性的市场区扩张。

(二)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 ① 公司组织变形与区域演化过程 公司从一个地方公司向多国扩展中,要跨越三种门槛。每跨越一次门槛,便引起一次组织的变形。公司首先跨越活动空间,其次为信息空间,最后为决策空间。

② 公司组织变形与区域演化机制 公司最初的活动空间、信息空间和决策空间均限于当地。在活动空间带动信息空间和决策空间外扩的过程中,必然需要组织变形。③ 泰勒公司空间扩张模型 地方性公司扩张到其它区域,跨越第一个门槛,成为多分部区域性公司,跨越第二个门槛,成为全国性公司。

(三)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 ① 公司扩展的空间结构 最内侧代表公司最早建立的中心区。中心区以外代表全国性市场区。最外圈代表世界其它国家(地区),被分成 4 个部分(Ⅰ—Ⅳ),分别代表不同的外国市场。虚线圈出的国家(Ⅳ)表明其具较低接近性。② 公司扩展的空间过程 公司扩张分为 4 个阶段:单工厂公司、占领全国性市场的多工厂公司、进入国际市场、多国公司建立国外生产厂家 ③ 公司空间扩展的动力 在哈坎逊的模型中,市场占领是公司空间扩张的主要动力。市场占领并不是公司空间扩张的惟一动力。在某些情况下,保证原材料供应或接近原材料市场,借助廉价劳动力等因素均可引起公司投资建厂或合并它厂。

(四)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跨国公司发展分为 5 个阶段: ① 阶段 Ⅰ :假设一个多工厂公司,其生产和批销机构均位于国家 1。通过出口供应海外市场。② 阶段 Ⅱ : 开始海外扩张阶段 Ⅲ : 开始海外生产。③ 阶段 Ⅳ : 国际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扩展。④ 阶段 Ⅴ :对公司国内外生产经营的国际网络进行组织调整,使其趋于合理化。以上四个模式的共同特点 : 均展示了公司从单厂到多厂、单区位到多区位的扩张过程。在公司扩张中,销售起先导作用,其次为生产机构的建立(按最低风险原则扩张)。市场占领促进公司的扩张。

22、简述公司组织结构类型特点,并结合一实例加以分析。

(1)功能部结构 即按照专业化功能而进行部门划分的公司结构。在同的功能,公司的所有同类功能均集中于一个部门之内。如工业公司内,可分为生产制造部、市场营销部、财务部、研究与开发部、人事部等。各部门分工明确、职责分明。(2)产品部结构 该类公司按生产的产品不同来进行部门划分,如汽车工业公司中,可按小汽车、卡车、大客车、农用机械等划分为相应的分部。该类公司管理相对较为分散化。尽管公司总部有一些管理人员负责全公司管理,并为每一个分部提供一定帮助,但是,每个分部具有自己的功能类管理人员。产品部结构多出现在生产产品领域较广的公司。(3)区域部结 即按照区域(生产设施区位或顾客区位)进行部门

分部以区域为单位,与功能产品无关。公司内所有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发生的活动(包括购买、出售或生产的各种货物或劳务),均为相应的该区域公司分部所管理。

(4)顾客部结构 有一些公司根据其顾客类别进行分部划分,即每一考虑这些顾客的区位。这类公司结构即顾客部结构。例如,有的商业银行分为个人信贷、公司信贷、住房抵押、信托等部。

(5)矩阵结构 即联合采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类型。由于也有一定弊端,有一些公司将两种以上结构类型合并采用,以分别利用各自的优势。如有些公司在区域部结构之下采用功能部结构,也有的公司在区域部结构之下采用产品部结构

23、试述跨国公司投资及国别选择的原因(注重相关理论的阐释)。

(一)跨国投资的原因(1)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

弗农将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将这三个阶段与企业区位选择联系起来,用来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

第一,新产品阶段 特点 : ① 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② 良好的信息交流空间,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③ 较高的消费水平,新产品往往技术含量高,宣传费用高,刚进入市场时价格较高。这些特点要,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市场区范围的扩大,在其它发达国家开始有一部分新产品的生产,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国际市场。

第二,成熟产品阶段 特点 : ① 产品的技术水平基本稳定,实现标准化生产 ② 企业重视降低生产成本,当产品的成本(出厂价格+运费)高于在当地直接投资生产的平均成本时,企业选择在他国直接投资。③ 由于消费市场主要集中

在发达国家,这种国际投资也以发达国家为主。

第三,标准化产品阶段 特点 : ① 产品已经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② 生产企业的区位选择在成本最低的区域。③ 产品的价格有所下降,市场区延伸到发展中国家,生产企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此阶段的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生产企业建厂投资(地价、建筑材料等)、关税等。生活消费品和奢侈品的关税差距很大,寻找廉价的生产要素和巨大的市场,生产活动和产品市场进入发展中国家。

(二)邓宁的折衷理论 邓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投资国的区位优势结合起来,提出折衷理论来解释跨国投资的原因。

(1)企业所有权优势,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可以保证其拥有市场的所有权,如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品牌优势等。公司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制定相应的策略,以降低经营风险。当企业只拥有所有权优势时,可以考虑将其转让给其他企业获取收益,如技术转让、授权生产、品牌转让、加盟连锁等形式。

(2)交易内部化优势,直接投资可以实现产品交易的内部化,节约部分成本。如果跨国公司把各种所有权优势出售或租借给外国企业,就要产生外部化交易,增加成本和风险。当企业具有所有权和内部化优势时,可以通过出口产品获得利润,扩大国际市场需求,增加企业的生产能力。

(3)区位优势,拥有前两种优势的企业,要考虑不同国家生产条件的差异,如土地价格、自然资源状况、劳动力费用等因素,要充分利用其他国家的优势,选择适当的企业区位。当企业具有以上三种优势时,才会直接投资,其他国家具有较好的区位,则生产企业设置在当地以供应市场需求。

(二)关于跨国投资国别选择的原因:

企业进行跨国投资,主要是受利益驱动。具体地,成本、市场和要素投入在决定其跨国投资国别选

择上起重要作用。因此,跨国投资国别选择包括成本取向、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和公司战略取向。(1)根据区位论成本学派的观点,生产成本最低和利生产成本最低或预期利润较高的国别,易于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地。(2)根据区位论市场学派的观点,市场区是企业是否大市场的区位,成为企业追求的最佳区位。当一国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而公司在国内生产出口这一国家受交通运输成本影响,或者更为重要的是受国家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影响时,公司便会自然地选择在这一国家直接投资。

(3)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把生产原料分为遍在原料响。由于资源的区位差异,以及不同工业(企业)又有不同的要素需求,为了充分利用他国的资源优势,公司必然会在响应国家跨国投资。

(4)从公司地理角度,公司本身是一个生产组织系统公司会在战略重点区位投资建立相应生产或经营机构。这些战略重点区位,并不一定是符合以上区位选择原则。24、简述跨国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

一般认为,公司生产单位分布要远比公司总部和 R & D 机构分散。不同生产活动具有不同的区位条

件要求 ; 不同生产部门的公司,由于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区位格局。迪肯从一般工业公司总体生产组织的角度,抽象出四种生产单位格局特征。

(1)全球集中生产型 这类公司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或一个区域),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市场。(2)市场地生产型 该类公司在每一个市场地(国家)均建立其生产厂家,这些生产厂家以服务各自的市场为主。无(或很少有)跨越国界的销售发生。属于典型的进口替代型生产。

(3)专业化生产型 该类型公司具有多个生产区位(国家),每一区位集中生产一种产品,服务于区域或世界市场。(4)跨国一体化生产型 该类型公司按生产过程在不同区位(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每一区位只负责最终产品的一个生产过程。公司在一个区位的生产产品,与当地市场毫无关系。

25、分析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相互作用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特点(1)互补性 跨国公司和区域各具一定优势,而这种优势又为对方所需求,从而形成双方的互补关系。

(2)竞争性 跨国公司在区域投资与区域引进外资各有其目的。双方为各自的利益而竞争,最后达到双方都可接受的结果。⑶ 变化性: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关系随时间而变化。首先,全球经济环境、生产系统和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均在不断变化着。其次,跨国公司在区域的投资时间也改变着两者的关系。

(二)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主要因素(1)社会政治背景 国家的政治、经济战略;投资地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点。(2)结构状况 发达地区经济和技术结构易于使跨国投资企业与其困难。若跨国公司的垂直一体化联系较强,较难与当地建立供应联系 ; 反之,主要从事生产链中部分经济活动的跨国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与其它公司发生联系。

(3)相对地位 跨国公司与投资区域的经济实力、社会影响等,是决定两者关系的另一重要因素。26、什么是配第-克拉克定律?

该定理是科林 〓 克拉克于 1940 年在威廉 〓 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

出的。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次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27、什么是库兹涅茨法则?

库兹涅茨在配第-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 “ 库兹涅茨法则 ”.其基本内容如下:第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28、什么是霍夫曼定理?

霍夫曼比例是指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呈下降趋势 : 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 5(± 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 2.5(± 1);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 1(± 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29、试述雁行形态说。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于 1960 年提出雁行形态说 : 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 — 国内生产 — 出口 ”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象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 “ 雁行形态说 ”。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具体表现为,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30、极核式空间结构

区域发展的早期,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各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不同,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优先发展起来,成为经济活动的积聚地。这样的积聚地也许在同一个区域内存在多个。当积聚地发展到一定的经济水平和规模后,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增长极。增长极一经形成,就对周围地区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于是,就产生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聚的极化过程,并带来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向增长极集中,从而导致区域的空间分异。从发展水平观察,增长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比其它地方高出许多,二者之间形成明显的发展差异。增长极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对其它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主导作用。

31、点轴式空间结构

区域进一步发展,区域内除了增长极外,还有其他这些点之间会发生人员、物质、信息等的交换。为了加强这些联系,区域内的点之间布置有交通线、通讯线以及动力供应线等。区域的空间结构由极核式转变为点轴式空间结构。我国学者陆大道的研究表明,区域空间结构是由点、轴两种基本要素构成的。所谓点就是各级中心地,即区域内的各级中心城镇。在性质和功能方面,点包括了居民点、生产地、运输枢纽、商贸场所、能源生产和供给枢纽等多种类型。在规模方面,点既可以是小乡镇,也可以是大城市。所谓轴则是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城镇在一定方向上连接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带。它不仅仅是若干中心城镇之间的联络线,而是一条社会经济密集带。轴可以称为轴线、开发轴线、发展轴线,或者称之为开发轴、发展轴。若干点与轴依据一定的空间关系和等级体系组合就形成了点轴系统。点与轴都可以分为若干等级。点的等级划分是根据其规模(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和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轴的等级划分也可以根据其规模(长度、宽度)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来进行。一个点轴系统常常是由不同等级的点与轴组合而成的。

32、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单个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经济影响的空间近邻效应)(一)区位指向1.概念: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区位指向是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基本的力量。

2.类型:(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2)原料地指向;(3)燃料动力指向;(4)劳动力指向,包括廉价劳动力指向和高素质劳动力指向;(5)市场指向;(6)运输指向。

3.作用机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主要是受其区位指向的制约,表现出点状、线状、面状分布形态。这些空间形态就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

33、集聚与扩散机制

1.集聚机制概念: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2)集聚机制形成原因:①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区位指向相同的经济活动往往都趋向于集中在区域内相关资源和要素集中分布的地方。②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出于加强相互联系的需要,一些内在联系紧密、相互依赖性大的经济活动往往就趋向于集中在同一个适宜的地方发展。③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由于集聚能够产生集聚经济,所以各种经济活动为追求集聚经济也需要在空间上趋于集中。

(3)作用机理:①集聚能够产生集聚引力。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②集聚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在集聚过程中,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等将不断地向优区位移动,于是就促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和发展。③集聚将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内部会产生中心与边缘的分化过程,产生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密集与稀疏现象,区域内部因此而出现空间差异和不平衡。

④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⑤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2.扩散机制(1)概念: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总体而言,扩散机制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2)扩散机制形成原因:避免集聚不经济;寻求新的发展机会;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政府的政策作用。(3)扩散机制的类型:a就近分散:就近扩散是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由集聚地区向周围地区的扩散。b跳跃式分散:跳跃式扩散是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从集聚地区越过周围的地区而直接扩散到其它地区。c等级扩散:等级扩散是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按照城市等级体系由上至下地进行扩散。d随机扩散:随机扩散是集聚地区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的一种无规律的扩散。

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集聚与扩散机制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集聚机制的作用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产生集聚不经济,从而遏制集聚的进一步进行。同样,扩散机制的作用达到一定的限度也会产生扩散不经济,从而抑制扩散的继续进行。

34、空间近邻效应

1.概念: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2.空间近邻效应产生的原因:(1)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2)为了降低决策风险,多倾向于在周围地区采取行动,谋求发展(3)受长期形成的经济与社会联系的影响

3.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1)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2)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3)影响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35、试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和发展的集聚与扩散的机制。

(一)集聚机制(1)集聚机制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势区位移动,引起区域的极化现象。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初期起主导作用。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 ① 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② 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 ③ 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

(2)集聚的影响作用: ① 集聚导致区域极化现象。在集聚过程中,区域内的经济部门等将不断地向优势区位移动,于是就促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和发展。② 集聚将加剧经济活动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内部会产生中心与边缘的分化过程,产生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密集与稀疏现象,区域内部因此而出现空间差异和不平衡。③ 集聚促成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④ 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 “ 马态效应 ”,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二)扩散机制(1)扩散机制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 避免集聚不经济; ② 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③ 政府的政策作用。

(2)扩散机制的影响作用:总体而言,扩散机制将促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

(三)集聚与扩散的关系(1)在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的不同阶段,两种机制的机制起着主导作用,引发区域内部发生空间分异。在区域空间结构发展时期,集聚机制的作用将逐步减缓,扩散机制逐渐发挥作用。当区域空间结构进入成熟期,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同时作用,其表现形式和程度较为复杂。一般情况是扩散机制的作用强于集聚机制。

(2)集聚机制和扩散机制形成与发展都存在一定惯性有的方向持续下去。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只有等到出现集聚不经济(或扩散不经济)时,集聚(或扩散)才会受到遏制,并有可能由集聚为主转化为扩散为主(或由扩散为主而转为集聚为主)。

36、分析技术创新存在空间差异的原因,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格局变化有何影响?

(一)技术创新空间差异的原因(1)技术创新是一个多个环节的复杂过程。完成这个因而要求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文化基础。(2)技术创新面临着技术开发失败、市场对新产品不规模来支撑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等风险,因此,技术创新又要求有较强的承受风险的实力。

(二)地区之间技术创新差异引起它们之间经济增长的差异

技术创新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会快于其它地区。而且,导致技术创新的要素往往都趋向于集中在具备创新条件的地方,于是产生技术创新行为与过程的正向循环,技术创新在少数地方不断地强化。相比之下,其它地区的技术创新存在较多的困难,技术进步比较缓慢。区域内部因此而存在或加大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如果没有外来力量,这样的经济格局是不易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变化的。

37、试述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一)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1)系统性。体现在各种创新主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行多向流动,从而使创新网络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

(2)开放性。体现在各种创新主体的联系不仅仅在本地,他们不断地与外部发生相互作用。(3)动态性。内部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规模、相互联系的方式和格局等都在发生变化。(4)非中心性或者平等性。内部的各种创新主体的联心,而是一种网络的、平等的联系。

(5)本地化特征。体现在创新网络的主要节点是本地活动过程与区域内的环境保持密切联系,实现互动。

(二)区域创新网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创新网络是区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2)区域创新网络能够有效降低创新主体学习和创新分工协作而降低风险,共同推进区域的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3)区域创新网络要不断适应外部大环境的变化,地的外部环境(法制、政策、文化环境等)。38、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过程。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

(一)资源禀赋1.资源分类2.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3.劳动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4.资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5.技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6.社会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资源配置能力1.经济体制 2.政府经济管理能力3.企业组织水平4.区(三)区位条件

区域的区位条件对其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1)区位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通过它们相互之间的交通联系所决定的距离成本而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作用。(2)区位条件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3)区位条件也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

区位条件只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在条件之一,实质上是其它相关因素产生影响的综合反映,区域的经济增长状况不可能完全受制于区位条件。而且,区位条件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所具有的好的区位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等来改善区位条件,使其向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化。

(四)外部环境1.全国经济发展格局2.区域经济关系3.国际经济背景

39、经济地域综合体概述

1.概念(1)代表性定义

①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或有计划地安置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的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科洛索夫斯基)。

②地域生产综合体是以国家一定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的专业化部门企业的空间组合,在这些地区里有统一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有共同的建筑和动力基地(涅克拉索夫)。

③地区生产综合体位于限定地域的多部门的生产部门组合,它们拥有统一的生产性基础设施、移民体系和社会生活基础设施,主要是为了综合利用所在地域的自然资源,并能保证建立舒适的生活条件,吸引和稳定劳动力,保护环境(阿甘别吉扬)。

(2)比较公认的定义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3)相关的概念

生产地域综合体、地域生产综合体、地域综合体、地区综合体、经济地域综合体、社会经济地域综合体等。这些名词的差别反映了有关研究内容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扩展至整个经济领域,乃至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变化。不过,从研究的具体内容看,基本上是在经济领域,重点是生产过程。

2.经济意义:(1)能够促成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的有机结合,通过专业化与协作,形成内部联系紧密的经济系统,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产出能力和效益。(2)通过完善生产体系,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自然环境。(3)各经济和社会组织共同利用统一的基础设施,可以节约社会公共投资,获得外部经济效益。(4)有利于以它为中心,开展大规模的区域开发活动。

(二)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特点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具有较高组织水平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实体,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1)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主体是专业化生产部门及其相关的综合发展部门。(2)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专业化生产部门是建立在区域以自然资源的分布为依据,一般不受行政区的限制。(3)经济地域综合体内不仅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还施,建立社会发展所需的教育、医疗、文化、住宅等部门。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4)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建设而形成的。40、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类型

1.按经济结构特征分(1)原料型经济地域综合体;(2)加工型经济地域综合体;(3)综合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2.按形成的主要因素分(1)矿物-原料型经济地域综合体;(2)燃料-动力型经济地域综合体;(3)农业原料型经济地域综合体;(4)劳动力资源型经济地域综合体;(5)消费品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3.按经济开发水平分(1)在新开发区建设并由新企业联合形成的经济地域综合体;(2)在已开发地区把改建、扩建、新建企业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4.按在劳动地域分工中的作用分(1)具有主要供出口的产品生产部门的经济地域综合体;(2)具有全国意义的部门,产品供全国各地消费,且部分出口的经济地域综合体;(3)具有区际意义的部门,产品供许多地区消费的经济地域综合体;(4)具有地区意义的部门,产品供区内各小区消费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5.按地域范围分:(1)大经济区的经济地域综合体;(2)中等范围的经济地域综合体;(3)小范围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41、试述产业集群的特征。

波特对于产业集群的新界定是 “ 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 ” 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 : ① 在组成要素上,产业集群由生产销售部门、相关产业部门和支持机构所组成。② 在企业构成上,产业集群的企业主体是中小企业。③ 在内部联系上,典型的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因此,产业集群表现出明显的专业化特征,内部联系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④ 产业集群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植根性,植根性表明了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紧密关系。⑤ 产业集群还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具有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接近或者集聚常常是识别一个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据。因此,产业集群应该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和边界。

42、产业集群的类型。

(一)、马库森分类 1马歇尔式产业集群2轮轴式产业集群3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4国家力量依赖弄产业集群

(二)、朴杉沃分类 根据地方性或非地方性产业联系进行分类:1马歇尔式 2中心辐射型产业集群3卫星型产业集群4高级中心和辐射型产业集群5高级卫星型产业集群6首创高技术产业

(三)、各类产业集群的特点

A马歇尔式(1)、小企业为主的构成:不存在主导产业(2)、供给与需求联系(3)、产系统、特色合同、技术转让(4)、企业的衍生和发展主要植根于当地,与当地社区相融合

B中心辐射型产业集群的特点a有中心企业、控制地方经济,有较强的地方和非地方网络b中心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联系占主导c柔性生产系统和大宗生产系统的综合d地方政府和机构的作用相对较小e产业区可分为两种类型:地方性供应者联系密切的供应者f中心辐射型产业区; 地方型顾主联系密切的顾主中心辐射型产业区

C产业集群的特点(1)、大型多区位公司、跨国公司的分支工厂(2)、非地方性联系(3)、大宗生产系统

D高级中心和辐射型(1)、供应者中心辐射中心发展需要 E卫星型产业集群 F首创高技术产业

43、试分析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

产业集群是区域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自然会引起区域空间结构变迁。产业集群在一个区域一经形成,就会对该区域的空间结构变迁产生持续的影响。

a产业集群形成之后,必然引发该产业的企业向集群所在的区位集聚,同时与该产业相关的资源也会流向这个集群所在的区位。b、产业集群的发展会带来所在地经济快速发展,其结果是导致区域内出现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化,形成或者强化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c、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产业集群常常是在规划建设的各类产业开发区发展起来的。

44、试述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 解释 了 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 其影响。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 “ 北方 ”,欠发达区域称为 “ 南方 ”。北方的经济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极化效应 , 即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的不利影响表现在 : ① 北方经济发展,南方的劳动力、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向北方以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高收入以及高投资收益,从而消弱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实力。② 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经济发达,在国内中的交易处于有利地位。特别是,如果北方生产进口替代性产品,南方原来可以按较低价格进口的这些产品,现在不得不在高额关税保护下向北方购买。在出口方面,南方由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无法与北方竞争,导致出口的衰退。③ 南方可以向北方出口初级产品,但如果价格和产品差,北方可以从国外寻求替代品,使得南方的经济受到挤压。

涓滴效应,即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的有利影响表现在: ① 北方吸引南方劳动力,缓解南方就业压力,有利于南方解决失业问题。② 在互补情况下,北方向南方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会给南方带来发展的机会,刺激南方的经济增长。③ 北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的涓滴,将对南方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

二者的相互作用分析 : 赫希曼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而占据优势,原因是北方的发展长期来看将带动南方的经济增长。

45、试述梯度推移学说

梯度推移学说是是以产品周期理论为基础,以梯度来表示区域间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差异。梯度推移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与产品周期相对应,可以把经济部门分为 3 类,即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是兴旺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的是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是衰退部门。因此,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 ; 反之,如果主导部门是衰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和管理方法等)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城市系统来进行的。这 是因为创新往往集中在城市,而且城市从环境条件和经济能力看比其它地方更适于接受创新成果。具体来讲,梯度推移可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创新从发源地向周围相邻的城市推移 ; 另一种方式是从发源地向距离较远的第二级城市推移,再向第三级城市推移,依此类推。这样,创新就从发源地推移到所有的区域。

46、试述中心 — 外围说。

中心 — 外围理论有时也称之为核心 — 边缘理论或中心 ― 边缘理论,是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在 1966 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的中心 — 外围理论较具代表性。弗里德曼认为,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个别 “ 中心 ”,其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 “ 外围 ”。弗里德曼所指的中心区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而边缘区域就是国内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中心对外围之所以能够产生统治作用,原因在于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贸易不平等,经济权力因素集中在中心,同时,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也都集中在中心。对于外围而言,中心对它们的发展产生压力和压抑。更重要的是,中心与外围的这种关系还会因为推行有利于中心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外围的资金、人口和劳动力向中心流动而得以强化,使得中心与外围之间构成了不平等的发展格局。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使创新在中心不断的发生。创新增强了中心的发展能力和活力,并在向外围的扩散中

加强了中心的统治地位。主导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 6 个自我强化、反馈的效应支持了中心的成长。

47、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1)区域之间的互补性 即相关区域之间必须存在对某种商品、技术、资金面的供求关系。

(2)区域之间的可达性 即区域之间进行商品、资金、人口、技术、信息等性主要取决于 : 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 ; 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 ; 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被传输客体的可运输性。

(3)干扰机会 即两个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受到了来自会的存在,有互补性的两个区域之间也不一定就能发生相互作用。总而言之,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首先要存在互补性,可达性好,并且没有干扰机会或干扰机会的影响小。

48、区域分工理论

(一)区域分工的意义◆能够使各区域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各区域的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

(二)成本学说

1.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不足:不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地域间的贸易活动;片面夸大了自然条件对地域分工的影响

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如两个地区中的一个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某种产品,两国之间的地域分工和贸易也会使双方均为有利。

(三)要素禀赋学说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生产要素禀赋差异是分工和贸易的主要原因;放弃了以生产劳动决定价值的观念,代之以价格差异的分析 49、区域合作要遵循哪些原则

(1)自愿平等,互惠互利 由于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权益,合作地追求和维护自己的经济权益,所以区域合作就必须是自愿、平等的。

(2)优势互补,相互协调 区域合作要尽量发挥各个区域的经济优势,相互取补,扩大经济优势的影响力。

(3)区域之间在空间上尽量相连 从经济联系的角度看,空间上相连的区域一般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传统经济联系,这是促成合作的重要基础。同时,区域之间在空间上相连便于要素流动,有利于开展合作。此外,空间上相邻的区域往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这对于开展合作是很有利的。50、试比较绝对成本说和相对成本说。

亚当 〓 斯密在 1776 年出版了 《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 一书,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绝对成本说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所花成本绝对地低,就称之为具有“ 绝对优势 ”。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产品的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的国家都是有利的。绝对成本论中暗含了一个假设,即贸易各方都至少有一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否则贸易就不会发生。

大卫 · 李嘉图在 1817 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本国不同产品成本的比率同国外同类产品的成本比率进行比较,只要成本比率在各国间存在差异,各国就能生产各自的。(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 “ 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比较成本说认为即使贸易一方在每一种产品上不占有绝对优势,贸易也有可能发生。60、试述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1)科学技术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① 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 ② 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加强了经济活动的全球联系; ③ 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企业内外的交易方式;

(2)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① 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 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 ③ 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 ④ 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 ⑤ 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

(3)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 ① 国家对以国界为范围的经济干预和调节逐步减弱,各个国家之间的协调逐步加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 ② 各国中央政府对内经济管理权力减弱,参与制定国际经济秩序的积极性和现实压力增强,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 ③由于各国经济、政治实力的客观差异,在制定经济关系和国际贸易准则方面的发言权存在较大差异,处于从属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通过区域一体化,协调立场、统一对外,在制定新的国际经济关系准则时谋求它们的共同利益需求。

(4)国际经济协调的加强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 ① 国际经济协调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 国际经济协调有利于国

际分工的发展。

61、试述经济全球化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 ① 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全球化发展。② 国际间人员、文化的交流将为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③ 国家间利益分配上的争执,使经济全球化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④ 国家间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62、简述汽车工业空间组织变化的特点。

从汽车工业空间组织的变化也可观察到汽车工业的全球化。汽车工业组织演化可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始分散生产。在该阶段里,由于采用手工艺生产方式为主,零部件生产非标准化,汽车生产厂往往兼具组装和零部件生产的功能。

第二阶段,大规模生产方式初期的高度集中。该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三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和可呼唤性、生产过程的科学分解和操作低技能化以及流水线组装。同时,由于采用标准化生产,组装和零部件生产可以彻底分离,使组装厂的区域选择有了灵活性。

第三阶段,“ 核心 — 边缘 ” 式分散。由于汽车组装具有典型的市场区位倾向,外需求量的迅速增长,建立区域性及海外组装分厂成为蚕蛹了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汽车生产商扩张的组织要策略。

第四阶段,网络化分散阶段。自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汽车需求减缓而生产能力过剩,特别是日本汽车进入世界市场的冲击,汽车工业竞争不断加剧。

第五阶段,网络化聚集阶段。80年代以来汽车工业生产的全球化趋势及一步加强,表现为各大汽车生产国之间的相互渗透以及它们在南美、东亚等地的大量投资。其中,尤为突出的特征是日本在北美和欧洲的投资设厂。

63、汽车工业额主要特征:第一,汽车工业前向关联效益大。它一方面创造了巨额的产值,另一方面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也十分明显。第二,汽车工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公路、城建等后向关联产业的发展。第三,汽车工业的就业容量也十分庞大。第四,汽车工业的负面外部性是汽车工业发展中必须注意解决的问题之一。64、试述全球纺织服装业全球化生产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全球纺织服装业全球化生产的特点 虽然纺织服装业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地区,但其分布仍然表现出这两个产业在某些区域的集聚。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纺织和服装业的生产明显下降。纺织服装业的生产主要转)。这样的转移趋势在劳动力密集度较高的服装比在资本密集较高的纺织业更为明显。

(2)全球纺织服装业全球化生产的影响因素纺织服装业发生的全球空间转移和空间局部调整是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营销方式的变化,纺织服装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 “ 购买者驱动 ” 的特征;而技术环境的变化和生产模式的调整也改变了企业的地域选择。此外,各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贸易措施对纺织服装业的全球布局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65、简要说明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区别与联系

国际化是经济活动跨越国界的扩张,反映了国家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的扩大,而全球化不仅包含经 济活动的空间扩张,而且更重要的是国际上分散的经济活动之间的功能联合,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组织本 质上的变化。也就是说,国际化是全球化的基础 66、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对策

(一)全球化中的政府作用

在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条件下,政府的管理功能面临重新定位和调整的任务。政府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第一,将产业政策从对具体产业和部门的干预政策转向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一般性的调节政策,目的在于间接地促进整体的经济竞争力。第二,将政策转向支持出口导向的生产,使地方经济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从而获取更大的比较效益。第三,重视区域政策,通过帮助一个国家的落后地区或者一个地区中的落后国家,来降低乃至消除地区间发展的差异。第四,提高产业部门的技术能力以促进竞争力,支持现有企业的私有化和重组,对中小规模产业提供更多的技术和制度上的支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就业稳定、经营灵活、富有朝气等优势。

(二)全球化中的制度作用

所谓制度就是世界经济体系运行的规则和秩序。在全球化制度安排时必须兼顾多元化与一体化的现实要求,应该体现以下原则:第一,全球化制度安排应该以世界各国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为前提,特别是应该努力促进南北国家之间的对话,以达成共识。第二,发达国家在治理环境、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等方面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以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双赢”结局。第三,任何制度创新都必然付出代价,但应该使全球化制度创新过程中的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并保

证大多数人受益。第四,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制度创新的速度,在“急进式”与“渐进式”之间寻求平衡。67、简述企业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

问卷设计通常要考虑以下原则: ① 所问问题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② 问题数量应该适中; ③ 所 列问题必须符合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能力; ④ 尽量避免禁忌和敏感性问题; 3、企业问卷调查中,样本企业选择有哪些方法?

在公司调查中,一般采取抽样方法和典型调查方法选择样本公司。(1)抽样方法 即从企业总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选一部分企业作为样本。由于总体中各企业均有被抽中的可能性,因而能够保证被抽中的企业在总体中均匀分布,不受任何主观意图的影响。因此该选取方法被世界科学界公认为非全面调查中用来推断总体的最完善、有科学依据的方法。(2)典型调查方法 即在企业总体中,按照一定目的选择样本企业进行次选择法,中等选择法和主要企业选择法。如果是为了近似估计总体的数值和类型特征,可把总体分成若干类别,从每一类型中按它在总体中所占比例的大小,选取若干典型企业进行调查.如果只是为了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则可以选择中等的典型企业为调查对象。有时为了了解各部门主要情况,可以选择各部门的主导企业调查,由于主导企业在各部门占有一定份量,故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些部门的主要状况。

68、简述项目评估的内容与过程。

(1)项目机会研究 包括: ① 研究地区的基本特征 ② 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 ③ 对市场进行预测

(2)项目可行性研究 着重分析: ① 项目背景和历史 ② 项目的市场和项目生产能力 ③ 项目的资源投入 ④ 项目具体布局地点的选择 ⑤ 项目的初步设计:包括确定项目的范围、工艺和设备清单,会计设备投资费用;对土木工程进行粗略布置,并计算土木工程投资。⑥ 项目组织机构及管理费用 ⑦ 拟订建设进度表、投资进度表。⑧ 财务评价 ⑨ 国民经济评价(3)项目社会评价 评价指标 : ① 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②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③ 自然与生态环境影响 ④ 社会环境影响 : 包括对控制人口的影响 ; 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对社 69、简述经济地理信息系统概念与特征。

经济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决策系统,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一种,应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特征。其中,最为重要是应具有空间性和综合性。即在系统中注意经济数据的地理分布状态,注意经济地理现象之间的关联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联。经济地理信息系统,不仅能用地图形式表示经济格局,更为重要的是经济数据与图形数据之间的关联,以及计算机快速处理这种关联信息的能力,为综合分析提供了便利。经济地理信息系统又不同于一般的自然地理和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它更强调管理和决策功能。由于经济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不仅仅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决策者的经验、行为特征也起重要作用。故在系统设计中,常常借 DSS)和专家系统(ES)。理想的经济地理信息系统,还应通过数学模型和经验规律,模拟经济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展示区域规划的未来。

第二篇:经济地理学的复习重点

1、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 1.经济活动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 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农、林、渔业和采掘业; 第二次产业,制造业、供水、供气、电力等; 第三次产业,包括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的活动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但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本课程以企业的经济活动为主线。

• 2.经济活动区位

区位: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据的场所。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区位有点状、线状和面状之分。

•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关联不是杂乱无序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

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

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如大经济格局变化)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 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

3、经济地理学的应用

(1)区域竞争力提升问题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持续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壮大民族、提高国民意识、解决区域社会问题、优化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2)人口问题

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

(3)环境问题

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4)贫富差异问题

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4、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和各类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大规模、高速度流动,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与依存,相互渗透与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的程度日益加深,并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态势、进程和趋势。

2、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阶段:1阶段: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以货物贸易为主体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阶段: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世界市场真正形成,直接投资开始出现。3阶段:二战初期—20世纪70年代末,贸易自由化推动制成品贸易迅速发展,国际

直接投资规模增大。4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蓬勃发展,跨国公司最为活跃,全球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5、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1。关税同盟理论:关税同盟的基本特征对内取消关税,对外制定统一的关税,即对内自由,对外保护。

2。大市场理论:内涵:利用竞争和比较优势原理说明建立共同市场可以实现

规模经济和技术利益的理论。核心思想:(1)由于市场范围的扩大,实现了规模经济及技术利益。(2)市场扩大后,由于创造了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促进了规模经济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3。协议性分工原理:(1)特点: 区别于大市场理论依据事先存在的比较成本差异和竞争强制性的分工,在成本递减或比较成本基本相同条件下,通过协议式分工,相互提供市场,实现规模经济的动机来解释区域一体化形成的理论。(2)实现协议分工的条件:1)要素禀赋差异不大,经济技术水平基本一致。2)实行分工的商品能够获得规模经济效益。3)分工生产不同产品获得的利益差别不大。3)理论的意义与检验:突破了竞争、比较差异是国际分工的决定条件的局限;揭示了形成国际分工的一种新因素,指明了地区经济一体化成功的基本条件——一体化成员处于同一发展阶段。该理论已被国际经济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所验证

6、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保证,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客观条件。

一部分学者认为,地区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代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必由之路。地区一体化可以通过地区一体化组织的扩大和各个地区一体化组织的“联合”两条途径来推动经济全球化。

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尽管已成立的地区一体化组织都有扩大的倾向,但地区一体化组织的扩大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扩大到其它地区组织范围内,就势必发生直接冲突。

7、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成为相互影响的整体。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会涉及对外经济活动、国际经济关系乃至整个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因此,国家之间必须相互协调、联合,才有利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

8、国际分工

9、一体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的机遇

1)所谓贸易投资一体化,在广义上,是指当代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之间高度融合、相互依赖、共生发展、合为一体的一种国际经济现象;

从狭义上看,是指在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以要素分工为特点的国际分工体系中,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利用资源,进行全球化生产和全球化经营,使得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在跨国公司的安排下,围绕着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价值链,表现出相互依存、联合作用、共生增长的一体化现象。

2)贸易和投资都围绕着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而进行,贸易是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价值链上的贸易,投资是发生在价值链上各个生产环节的投资。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贸易实现分工收益,是为贸易而投资的,而贸易则是实现投资行为最终目标的手段。只有贸易与投资共同发挥作用,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和价值创造过程才能完成。

3)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条件下,国际贸易的基础将由比较优势转变为以跨国公司数量和在国际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为主的竞争优势;国际贸易格局中目前的公司间产业内

贸易将向巨型跨国公司内产业内贸易发展,公司内贸易中高科技精密零部件的比重将不断增加;国际贸易利益中的动态利益地位将日益突出,一国开展国际贸易更强调贸易对就业、技术进步、税收、GDP等的促进作用。

10、区域发展理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梯度推移学说、中心-外围理论、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增长极理论、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1]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

域产生作用。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南 方’。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2]极化效应:指讲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它经济活动的效应

涓滴效应:政府救济不是救助穷人最好的方法,应该通过经济增长使总财富增加,最终使穷人受益.3]梯度推移说的基本观点:生产力的空间推移要从梯度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然后逐步向处于二、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4]1)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使得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

(2)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

11、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引起了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变化。地理空间上邻近企业的共同性增加,同时人们和国家个性化要求也随之增加。经济一体化、地方文化传统建设加强同时发生、相伴而生,构成了一个矛盾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

12、全球化中的制度作用

所谓制度就是世界经济体系运行的规则和秩序。在全球化制度安排时必须兼顾多元化与一体化的现实要求,应该体现以下原则:

第一,全球化制度安排应该以世界各国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为前提,特别是应该努力促进南北国家之间的对话,以达成共识。第二,发达国家在治理环境、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等方面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以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双赢”结局。第三,任何制度创新都必然付出代价,但应该使全球化制度创新过程中的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并保证大多数人受益。第四,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制度创新的速度,在“急进式”与“渐进式”之间寻求平衡。

13、经济活动全球化对产业分布的影响

14、经济区与经济区划

经济区也就是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一是按照既定的原则、指标,识别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并把它们的空间界限划分出来;二是对各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依据全国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对经济区未来发展方向、目标、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等进行战略性规划,提出相应的对策。

15、中国的区域划分

环渤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经济区中部五省经济区东南沿海经济区大西南经济区西北经济区

16、产业集群

是指大量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企业和支持性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

17、产业

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总称,“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于文化、教育······的各行各业都可以称之为即„产业‟”。

18、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性产业、支柱产业、潜导产业

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基础性产业--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

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潜导产业--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 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

19、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基础设施由三个部分组成:

(1)区域交通系统,包括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航空运输及城市交通等;

(2)公用事业系统,包括能源、供排水、管道煤气、电信、环境保护等;

(3)公共工程,包括防洪工程、灌溉工程、防护林工程等。

区域社会基础设施则主要是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保健、科学研究等等。

20、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增长关系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电力、供水、通讯等,几乎被用于每一个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条件。因此,国际上通常用社会对基础设施需求的满足程度来衡量该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

2区域基础设施结构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不仅取决于基础设施总量,还与基础设施结构密切相关。

3投资于基础设施是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在经济低速增长或衰退期,企业或个人投资减少,政府可以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修,增加公共支出,从而刺激经济增长,特别是依靠劳动密集型方式发展基础设施,是实现保持高就业的经济增长的有效政策工具。

4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由于基础设施涉及农用水利、交通、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

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21、近代经济区的变迁

22、港口与腹地关系问题

第三篇: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完整总结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

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况。

答: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一)史志描述

史志描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17世纪以前)代表作《山海经》、《禹贡》、《地理学》等

(二)商业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的前身 1.时间——17世纪至19世纪。2.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及大规模商贸出现(2)地理大发现

3.特点:

(1)理论与实践方面推动了商业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2)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3)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三)经济地理学研究-诞生阶段

1. 背景

(1)产业革命

(2)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2.特点

经济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研究全面展开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本书观点)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包括所有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及其原因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即考虑经济活动之间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答: 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 题,地理学发展的目标之一。(1)PRED指标体系选定问题(2)区域发展质量的科学认定(3)微观尺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区域生态型经济与循环经济系统的建立问题 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全球与地方关系十分复杂,且对区域和企业发展影响很大。经济地理学需要从二者的均衡点及影响因素量化分析方面,探讨建立有关理论体系。

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我国开发历史悠久、各地发展的地理背景、发展条件、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什么样的格局效率最高?增长极的演进规律?如何形成增长极体系?增长极与区域的组合关系?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在这方面尚存在许多争议,对这些观点以及公平与效率关系做进一步分析,对经济地理学为政府决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这种关系,试图找出两者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并服务于实践。

4.区位的概念。

答: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

对区位一词的理解,严格的说还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它不仅表示一个位置,还表示放置某事物或为特定目标而标定的一个地区、范围;②它还包括人类对某事物占据位置的设计、规划。

5.区位论的基本含义。

答: 定义: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其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占有场所的事物即为区位主体 内涵: 1)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区位主体已知)

2)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在空间区位已知)

根据其产生与发展的先后,区位理论可以分为古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

古典区位论建立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地租和比较成本学说基础上,产生于19世纪初,在20世纪得到较大发展。

现代区位论形成于二战以后,重视非经济区位因子及行为因素的新区位论应运而生。

★古典区位论:狭义、微观、静态,目标:经济满足。★现代区位论:广义、宏观、动态,目标:综合效应满足。

6.区位条件

答:

定义: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注意:

(1)不同的区位主体有不同的区位条件

(2)不同的时代区位主体也有不同的条件——动态观点。

7.区位因子(区位因素)

答:定义: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或制约性条件(区位因素)或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区位条件

8.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的区别

答:(1)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而导致的生产条件不同

(2)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区位主体)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9.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生产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活动的基本元素。一.)土地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及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的。

(1)土地是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区位的基本影响因子之一。

(2)对经济区位影响较大的是土地因子的经济属性。

(3)不同的经济活动,土地因子对其区位的影响程度不同。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原材料是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工业生产)

(2)原材料的地域分布不平衡,具有很强的地方性,从而对经济区位产生影响

(3)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运费大小,原材料的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是经济活动动力基础(2)能源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性,使能源因子成为影响经济区位选择的主要因子之一

(3)由于常规(不可再生)能源的强污染性,更多的国家一方面致力于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另一方面,进行强污染企业的国际转移(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固定资本的地域差异是大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

(2)金融资本的流动、地区金融资本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企业区位的选择,影响产业布局。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重点)(1)劳动力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成本的地域差异,进而影响企业区位的选择并成为劳动力移动的动因(发达国家小,发展中国家较大)。

(2)对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劳动力对其区位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大)。

(3)现代经济活动对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六.)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技术与知识的进步可以产生新的经济活动及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

(2)技术与知识的存在区域差异,研发活动具有较强的地理集中特点。

(3)技术与知识对不同的经济活动在区位选择方面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4)高新技术园区是现代产业集聚产生的一种新的空间组织形态。

10.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

一些生产活动(如感光器材生产等)对环境要求严格;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2.)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

如冶金石化对环境影响较大,基于对生存环境的考虑,人类制定各种形式的规范来限制一些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从而影响相关经济活动的区域分布。

3.)各国各地区环境质量标准不同,使得传统污染企业从高标准地区向低标准地区转移。

11.通达度

答:通达度: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包括: 1 通达指数:指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Ai=∑Dij 其中i=1,2,3…,▲ Dij为i点到j点最短距离数量之和,一般用区间数表示

▲ Ai 所有i到其它顶点的距离,也用区间数来表示

Ai值越小通达性越好!2分散指数: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

D=∑∑ Dij 区内各点的通达指数之和

D值越小通达性越好!12.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概要

答:(1)背景:企业型农业的成立时代

▲德国农业制度的改革

取缔了所有依附于土地所有者的隶属关系,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农民人身得到自由,出现了有农业企业家和农业劳动者构成的农业企业式经营。

(2)目的: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原则。

杜能提出了以合理经营农业为目标的农业生产一般地域配置原理,是一种关于农业经营方式区位的理想模式。

(3)理论前提: 杜能关于“孤立国”的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市场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通工具-不考虑运输工具差异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耕作且收成相同-不考虑生产条件差异

(4)距城市8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唯一商品交换中心和有限的生产地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此外,企业经营型农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即合理的)的农业

(二)形成机制(重点)

1.地租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一般地租收入公式 R=PQ-CQ-KtQ=(P-C-Kt)Q 式中:R——地租收入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同一产品相同)C——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单位产品运费

▲产品重量、产品体积、产品耐储存等性质有关

2.地租曲线——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即地租收入为零及以下)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

每种作物(或特定生产方式)都有一条地租曲线且斜率不同,不宜运输的斜率大,反之斜率小。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1)宏观尺度:乔纳森综合欧洲人口密度,各种农作物、家畜、水果的分布以及农业景观,以西北欧为中心划分7大地带。

(2)中观尺度:以大城市(市场)为中心,实证研究显示圈层结构大致反映杜能圈的环状特点,集约度有中心向外逐渐降低;

(3)微观尺度:以农村聚落为中心,呈现出同心圆状的土地利用状态。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及评价(1)为地理学、区位学、经地学创建了一种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孤立化”的方法(演绎法)

(2)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

(3)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客观经济活动中也有范例)

(4)农业活动、经济活动即使自然条件一致、投入的生产要素一致,但所获得的经济地租回报有一定的空间分异

(5)任何活动都有相对的优势,没有绝对的优势(五)、理论的局限性

(1)现实中不存在杜能孤立国的条件,尽管杜能对其进行修正(2)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

(3)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

(4)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5)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

13.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答:1.背景:产业革命----人口的城市化、工业的大量出现

2.目的:解决人口问题(城市)和寻找城市人口、资本集聚的内动力,人口的移动等;城市(作为消费中心)产业的空间布局问题

(一)基本概念

1.区位论的指导思想

(1)理想的工业区位应选择在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最小的点上(2)工业布局应尽量节约成本,提高利润 2.区位因子及其类型

(1)对各因子进行归类,建立因子体系(2)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子

(二)理论前提

▲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已知产品的消费与规模。

▲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成本固定且供给无限。

韦伯认为运费只和距离与重量有关,可以通过计算吨公里寻找运费最低点。

原料指数: Mi=局地原料重量Wm/产品重量Wp 区位重量=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产品重量= Mi+1

最小运费原理 :

当Mi〉1时,工业布局于原料地

当Mi〈1时,工业布局于消费地(市场)

当Mi=1时,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综合等费用曲线

▲等费用曲线:指运费相等各点的连线,以某一点(市场或原料产区)为圆心的同心圆。

综合等费用线: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即该点所有运费的总和)

(三)劳动力成本指向论

1.注意点:

(1)劳动力成本不是绝对工资,而是单位重量产品的工资,含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2)假定生产区位布局于运费最小的点上,考虑劳动力费用对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

2、劳动力成本指向的判读 ▲理论上

(1)当劳动力节约额>搬迁追加的运费(可以搬迁)当劳动力节约额<搬迁追加的运费(不能搬迁)二者相等时可任意选择

(3)劳动力成本指数:即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费。

当劳动力成本指数越高,搬迁的可能性愈大,但产品区位重量过大,则不可能

(4)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

劳动系数=劳动费/区位重量

当系数>1可搬迁;

当系数<1不能搬迁

(四)集聚(分散)指向论 1.概念:

(1)集聚因子的作用两种形态:

一是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一般是由“大规模经营的利益”或“大规模生产的利益”所引发;

二是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这种集聚利益主要来自企业间的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等。(2)集聚分为:

纯粹集聚(技术性集聚),即是由技术性和经济学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

偶然集聚, 是由诸如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指向的结果而带来的工业集中。

分散:集聚的反作用,抵消集聚因子不利影响,从而产生分散导向。2.原因——节约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3.集中(分散)指向

(1)原理:在运费、劳动费定位的基础上考虑集聚、分散

当集聚(分散)节约费用(额)>搬迁时追加的运费、劳动费之和,能搬迁。当集聚(分散)节约费用<搬迁时追加的运费、劳动费时,不能搬迁 当集聚(分散)节约费用=搬迁时追加的运费、劳动费时,可自由选择(2)判断:

★等费用线:临界值=节约的集聚(分散)额

★加工系数: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加工价值/区位重量,其值越大集聚的可能性越大

对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评价: 1.积极意义:

(1)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

(2)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3)指向理论已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2.局限性:

(1)未考虑运费体制的复杂性和运价体系的差异。(2)假定的前提不够现实。

(3)工厂经营性质的差异:生计性经营与企业性经营的追求目标不同。(4)忽视了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差异。

(5)未考虑技术进步对区位的影响,即原料地指向弱化、消费地指向增强。(6)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工业区位选择余地增大。(7)未考虑地域政策因素的影响等。

14.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概要。(重点)

答: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背景: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目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二、基本概念

1.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2.中心性 ◆概念: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测度:中心性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C = B1-B2

式中:C——中心地的中心性;

B1——中心地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B2——中心地为自身供给和提供的商品和服务量。3.货物的供给范围—由中心地供给的货物能够到达多么大的范围。

三、中心地的等级

1)中心地等级划分及特征

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相对级别较高,反之较低。

高级中心地数量少,服务范围广,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也多;

低级中心地则数量多,分布广,服务范围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档次低,种类也少。介于二者之间的则有一些中级中心地。

2)不同等级中心地之间的关系

中心地的等级性表现在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有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的低级中心地。

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1、假设前提 第一,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中心地在区域内的任何地方都可布局。--均质平原

第二,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且同一规模的所有城市,其交通便利程度一致。运费与距离成正比。--便捷交通

第三,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少交通费。--最近中心

第四,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完全竞争

第五,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不存在未被服务的空白区。--充分服务

第六,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最大利润

2.单一中心商品构成的中心地分布结构—正六边形

1)均质平原上只有一个商品提供点,市场区就是园形,其服务半径为R(商品的实际供应范围)。

2)新进入的商品提供商与原有的提供商的距离应不少于2R。

3)不断有新的提供商的进入,每个提供商的市场区都是圆形的,圆与圆之间相切,留下了未被服务的空白区;

4)要不留空白区,圆与圆必须重迭。重迭区被平均分为两部分。正六边形市场区形成。

3.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形成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K=3系列

在市场原则基础上的克氏中心地系统特点:一是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二是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

三是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1)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下关系,1,3,9,27,81,…。K=3;K=3n-1(2)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2,6,18,54,…。(二)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为了节约资本,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

交通原则下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1)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 1,4,16,64,256,…。K=4系列或K=4n-1系列

(2)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3,12,48,192,…。

(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

(1)1,7,49,343,…,K=7系列或K=7n-1系列

(2)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1,6,42,294,2058,…。

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1.市场原则是基础,交通、行政原则是对其修正。

2.在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工业人口多等地区,交通原则的作用较强;在国家统治力量强大、较封闭的地区,行政原则的作用较强。

3.高级中心地适宜用交通原则布局,中级中心地适宜用行政原则布局,低级中心地适宜用市场原则布局。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一)意义

1.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使地理学由区域描述走向空间规律和法则的探讨。

2.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2.1关于城市等级的研究;

2.2关于城市与腹地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2.3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社会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 2.4关于城市的区位、规模和职能方面的研究;

2.5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3.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对于研究区域结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以运用到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中去。

2、存在的问题

(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乏对供给下限的详细分析。(2)K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

(3)把消费者看作 “经济人”,认为其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4)忽视了集聚利益。

(5)没有研究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15.企业增长动因及战略。

答:

企业增长动因

1.实现规模效益。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即规模效益。

2.实现交易内部化。交易内部化的原因:

市场不完善导致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增加。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可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内部交易。

2.技术优势的发挥。

一些具有某种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趋于在本领域内扩张,以发挥其技术优势。

4.来自竞争的压力。

原因:从积极的方面看,发展企业实力和增加市场地位,可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行业的支配地位。

横向一体化

概念: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方式:

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意义:通过横向一体化,可以带来企业同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由于该类增长与原有生产活动有关,比起其它类型的增长更易于实现。故一般来说,企业早期的增长多以此为主;且实现的方式以内部增长为主。

纵向一体化

概念: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现实中,多数大型企业均有一定程度的纵向一体化。该类扩张使企业通过内部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不同生产阶段联结起来,以实现交易内部化。

方式:纵向一体化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活动。

前向一体化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意义:纵向一体化是公司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据班诺克观点,公司通过横向一体化打败竞争对手,达到市场多头垄断地位后,便会进入纵向一体化扩张,以占领其供应和市场领域;一旦公司在一生产部门占领重要地位之后,向多种部门扩张便成为其惟一的增长战略 多样化

概念:多样化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由于横向一体化已涉及同类产品的多样化,纵向一体化已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所以这里的多样化仅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

16.产品周期理论概要。

答: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重点)

1.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

2.成熟产品阶段: 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

3.标准化产品阶段: 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 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 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二)邓宁的折衷理论

1.企业的所有权优势2.内部化优势3.区位优势

17.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

答:(一)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跨国投资者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在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二)集中于边界地区

1.相互了解

2.政府在边界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等,给予较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了这种边界区位。(三)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减少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和避免劳资冲突。

18.区域产业结构模式概要。

答:区域产业结构: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区域产业结构模式概念:是指区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典型组合方式

经济地理学通常以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所构建的区域结构模式。

(一)主导产业的选择

(二)关联产业配套

(三)基础性产业配套

(四)潜导产业及支柱产业发展

19.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概要。

答: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市场机制:通过供需关系、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等引导区域产业结构变化。2.政府干预: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演进理论:1.配第——克拉克定理

2库兹涅茨法则

3.霍夫曼定理(重点)

(1)揭示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消费资料工业→生活用品的生产

资本资料工业→用于生产用品的生产(中间产品)

(2)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总收入—成本)/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3)据霍夫曼比例: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二者的比例经过四个阶段

5±1

2.5±1

1±0.5

<1 4.雁行形态说

20.区域经济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

答:区域经济结构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多数情况下以它来衡量)、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区域产业结构: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值的载体。在经济体制和企业效率一定的前提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与发展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及变化。21.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答:1.概念

(1)点——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 特点:

1)点的空间规模、集聚规模不等,如村、镇、市、工厂、工业区等 2)区域内点有等级关系,并形成等级体系

3)点在空间分布上多表现以某一经济活动为核心的综合经济活动中心(2)线——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形成的线状分布,如交通线、水源供应线、石油管道等 特点:

1)区域内线的数量与集聚程度有差异 2)具有等级并形成等级体系

(3)网络——是由区域的点、线相互联系共同构成 特点:

1)使空间中分散的点、线连为一体

2)有等级系统,有单一功能、综合功能的网络

3)使区域内人流、物流、信息流、能量流得以分散或集聚

(4)域面——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面状分布如农田、市场等

22.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答:1.极核式空间结构

极——最、顶端; 核——中心、核心

极核——区域中经济活动最为集聚的地方,区域内各种资源、要素向这一地区集聚,形成资源、要素的集聚中心(点状物)。.点轴式空间结构

(1)点、线构成;点规模不等的增长极、极核;线——生长轴

(2)原理:增长极在不断增长扩大的过程中,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不断加强,从而使得各种线状物不断增多,使周边地区的经济不断增长。从而改善周边的经济、社会环境形成一个较理想的新的投资环境,就会出现一些新的增长点,并沿线状物进行布局形成轴(开发轴、发展轴)。若干点与轴依据一定的空间关系和等级体系就形成了点轴系统。

3.网络式空间结构

特点:

(1)线交错纵横,沟通了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联系(2)点与点之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无阻(3)点成为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发展的主要经济中心(4)通过网络形成区域的增长中心体系

功能:

通过网络式将空间上分散的各种要素加以整体组织、调控使其充分发挥在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取得最佳的结构性效益推进域面的整体发展。

4.区域城市对称分布 我国地学家(矿物学家)叶大年2000年提出地理学的对称原理,2001年进一步提出我国城市分布的5条对称原理。城市分布有8种的对称形态:轴对称、旋转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斜对称、曲线对称、反对称、色对称

23.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机制

答:

(一)区位指向

1)区位指向——经济活动各要素在区域内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不同经济活动对各要素的依赖强弱不同,因而产生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从而使其它的经济活动、各要素向这一区位集中,导致区域空间结构的产生和发展。

区位指向性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尽量趋近特定区位的趋向。(2)主要的区位指向(依据经济活动对要素的依赖程度)1)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燃料动力指向 4)劳动力指向 5)市场指向 6)运输指向

(二)集聚与扩散机制 1.集聚机制

(1)集聚——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内的集中趋向与过程(2)原因

1)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2)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3)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3)结果

1)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资源、要素、企业等向优势区位集中)。

2)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区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3)产生区域结构的不平衡性——马太效应 2.扩散机制

(1)扩散——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内的扩散趋向与过程(2)原因

1)避免集聚不经济。如人口密集、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2)为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3)政府政策引导(3)结果

1)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等趋于相对均衡; 2)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协调发展。

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二者的对立与统一

1)二者是同时进行的,但不同阶段有主次之分。一般区域发展初期以集聚为主,成熟期以扩散为主。

2)集聚与扩散是有惯性的,某种过程一旦形成如果不是人为干预会沿固定的方向进行下去。只有出现某个过程的不经济现象,两者的地位才会转化。

(三)空间近邻效应 1.概念: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在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中,各种经济活动或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同,相互间发生联系的机会和程度也就存在差异。进而,这种差异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组合。

2.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1)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2)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3)带来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24.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答:

(一)资源禀赋

1.概念:

(1)资源——指有经济价值的环境条件或环境因素(自然和社会)

(2)禀赋

禀——承受、生成的、原有的 赋——给予、赋予

资源禀赋——区域内所赋予的资源禀性即资源的数量、质量特征与结构.(二)资源配置力

(1)资源配置力——即对资源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经济结构等。

(2)作用:

经济体制决定了制约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进而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

政府能够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来引导、规范企业和个体的经济行为,调节资源的部门和空间配置状况,从而调控区域经济增长。

企业是企业经济的基本活动单位,对经济增长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区域经济结构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三)区位条件

1.区位——经济活动单位的地理空间位置;这里的区位条件是指区域经济活动的环境条件.2.影响

(1)区位条件决定了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影响社会资源的禀赋,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作用.(2)区位条件影响到一个区域外部发展机会,从而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增长)及经济结构。

(四)外部环境

1.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从宏观的角度影响到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走势

(1)国家的经济战略、产业政策倾斜,使不同经济结构的区域获得不同的发展机遇,获得不同的区域经济增长势,包括增长的数量、速度、规模、方式等(2)国家的区域政策决定区域经济的增长(资源改善、良好的外部环境、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环境条件)2.区际经济关系

(1)区域在区际分工协作中的功能及其功能强弱

(2)区域的可介入性(自然、社会、经济、政策、文化)3.国际经济背景(国际经济环境)

(1)国际经济发展水平(高,管理水平技术、组织水平高,可以为区域发展引进、扶植发展)

(2)国际地域分工,国际经济需求(市场情况)(3)国际经济环境的稳定性、发展趋势

25.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答:(一)区域增长极理论(重点)

1.佩鲁(Francois 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概念:所谓增长极就是具有推动性的经济单位,或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单位的集合体。

理论内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2.区域增长极理论(1)有关增长极的解释

增长极是相互关联产业的空间聚集。

增长极是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

增长极是位于城市中心并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围腹地增长的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

(2)本书关于增长极的定义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3)增长极的特点

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

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联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

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由于区域的大小不一样,增长极也有规模等级之分。

(4)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的组织作用

1.支配效应 2.乘数效应 3.极化与扩散效应

(二)循环积累因果原理(掌握)

(三)乘数作用和加速原理(掌握)

26.罗斯托理论概述。

答: 1.传统社会阶段:

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

基本上是原始的农业活动,主要从事作物栽培。2.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

农业生产技术有所改进,其效果被人口增长所抵消。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开始进行简单的扩大再生产。

人们开始储蓄,为资本循环提供条件,投资机会和就业机会增加。3.起飞阶段

经济增长发生质变,持续、高速地增长,开始起飞。生产性投资率提高,工业部门成为主导产业高速发展,同时有一个利于现代产业扩张的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人均国民收入快速、持续的增长。

农村经济走向商品化,劳动力向工业领域的流动加速。资本的部门间转移加快,大量的向工业领域集中。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4.成熟阶段

经济增长的速度将逐渐趋缓,进入成熟阶段。

后起的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化学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农业劳动力持续向工业部门转移,而且劳动力日益高学历化、熟练化和专业化,同时人口也继续向城市集中。5.高额消费阶段

物质生活较为丰富,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为了满足耐用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开始生产大量的耐用消费品。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垄断倾向越来越明显,消费者权益缺乏保障。社会生产能力逐渐超过了市场需求的增长,经济生活中出现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并存的局面。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物质生活需求得到高层次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文化娱乐方面的享受。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超过了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的主导部门。

27.产业集群概要。

答:1.概念

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2.特征

1)在组成要素上,产业集群由生产销售部门、相关产业部门和支持机构所组成。2)在企业构成上,产业集群的主体是中小企业。

3)在内部联系上,典型的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合作的关系,表现出专业化、网络化。4)植根性明显,即指产业集群内部的各种网络关系和企业的活动是构建在地方社会结构之上的。

5)空间特征明显,即地理空间上的接近或集聚。

二、产业集群的类型 1.美国学者马库森分类:

马歇尔式产业区、轮轴式产业区、卫星平台式产业区、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 2.韩国朴衫沃产业集群的类型

1)马歇尔式产业集群:由小企业为主,无主导企业。2)中心和辐射型产业集群(包括两类):区内有中心企业,它控制着地方经济。

3)卫星型产业集群:区内企业多为大型企业的分支机构,企业间合作较少、地方性联系十分有限。

4)高级中心和辐射型产业集群(包括两类):新企业对地方性网络的发育产生重要作用。

5)高级卫星型产业集群(包括两类):是卫星型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6)首创高技术产业集群:地方性网络和非地方性网络的供应者及其顾客联系都很强。

三、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机制

(一)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

• 偶然因素 • 历史文化传统 • 资源禀赋的作用

• 本地专业化劳动力市场

• 接近相关的原料和设备供应商 • 接近最终市场或原材料集贸市场 • 特殊的智力资源或自然资源 • 政策激励等等

(二)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机制

第一,集聚经济原理的解释(获得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节约运输成本,获得区域品牌效应)。

第二,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减少不确定性,克服机会主义,降低交易的成本。促进分工,循环累积,集聚持续)。

第三,创新理论的解释(环境条件及竞争有利于创新)。

第四,产业组织理论的解释(集群内部组织的宽松及外部进入的壁垒较高)。

四、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

第一,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导致极化现象的加剧。第二,导致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第三,对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重心转换及整体发展产生影响。第四,对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具有特别意义。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1.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2.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 3.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28.区域管制。

答:

(一)概念

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

(二)区域管制的特点:

区域管制是要在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单纯政府上下级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更有效地促进区域发展。

区域管制是要各个利益主体通过平等协商的形式解决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协调好公平与效率、近期与远期利益等关系。

区域管制需要建立一套多中心、分散化、独立与制衡的决策机制和解决争议的机制。

(三)管制的模式: 集中管制 分散管制 多中心管制

29.区域分工理论 答:

(一)区域分工的意义

1.区域分工存在的客观性——经济发展要素的区际差异;经济发展要素不能完全流动。

2.意义

1)能够使各区域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 2)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3)有利于提高各区域的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

(二)成本学说

1.斯密——绝对成本学说(1)主要观点

1)每一个区域有生产产品的绝对优势,每个区域都生产占绝对优势的产品,产品的成本绝对降低。

2)用绝对价格低的产品进行国际自由贸易,会使每个区域用低的价格购买大量的低价产品,会使世界产品大量增加。(2)缺点:

1)没有优势产品的国家几乎没有发展机会

2)形成脆弱的经济生产链,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出现链锁反应,致使国际经济瘫痪。

2.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

(1)每个区域都有比较优势产品。

(2)发达国家——产品优势有许多种,其中一种是最优势的;欠发达国家——大部分产品(全部)发展的劣势产品,但总有一种是有相对优势的。

(3)发达、欠发达国家都用优势(比较)的产品,参加国际自由贸易,使所有的产品处于相对的优势地位。发达国家会因此更发达;欠发达国家也有发展机会,从中得到利益。

(三)要素禀赋学说(H—O,赫克歇尔—俄林学说)

1.每一个区域都存在区域经济发展要素优势;用优势要素组织生产(资本密集、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并参与国际商品交流。

2.出口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进口使用昂贵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又满足了相互的需求。

(四)新贸易理论

(五)竞争优势理论

30.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答:

一、区域经济差异

(一)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

区域经济差异是各个区域之间经济总量上的差异。

区域经济差异包括了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和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还有人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所有差异。

本书的观点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区域经济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

绝对差异——用绝对指标衡量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反映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

相对差异——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别,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

(二)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1.区域经济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增强发展经济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发达、落后地区)误导区域经济主体行为:短期行为、地方保护 强化区域经济差异:区域发展的马太效应 2.区域经济差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区域经济差异„„社会发展水平差异„„人口区际迁移(2)助长地方主义

造成区域之间的心理失衡、情绪对立,增强各区域的利益保护意识、助长地方保护 各区域推卸责任、躲避风险、增强独立性

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可控性分析 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的必然性:

区域之间在经济结构形成条件方面、经济基础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存在差异。区域之间的发展机遇大不一样。

区域之间经济主体的决策、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区域经济差异可以进行有限度的调控 1.关于区域经济差异调控的两种观点

1)威廉逊的倒“U”形假说:区域经济差异呈小→大→小的自然变化过程。2)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人为干预,使之符合区域发展目标。2.对区域经济差异可进行有限度的调控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对区域发展有不利影响。倒“U”形假说只是理论上成立,实践上难以完全证明。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多样,区域经济差异并不完全按照倒”U”形轨迹发展而呈现多种变化趋势。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涵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1)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2)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3)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4)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5)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

(6)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31.经济全球化。

答:

一、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范围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世界经济一体化:指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保证,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客观条件。

二、影响因素

1.科学技术进步-为全球化提供良好的技术手段 1.1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

1.2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 1.3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企业内外的交易方式

2.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核心作用 2.1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1)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

3)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4)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5)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 2.2跨国公司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机制

1)生产网络 2)生产网络管制3)生产网络空间4)生产网络的地域根植性:

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

一、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全球化发展

二、国际间人员、文化的交流将为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国际作用交流参与各方可获利性将克服国家间利益分配上的争执,使经济全球化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

四、国家间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

第四篇:经济地理学

名词解释:

1.劳动系数: 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

2.结构主义地理学:采用结构主义分析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3.区位理论: 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4.区位: 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5.集聚因子: 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

1.生产链:从原材料、运输、逐次加工、组装、到制成品的销售,以及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2.范围经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使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纳入到企业内部完成,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这就是范围经济。

3.门槛人口: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

4.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有生产活动的上游或下游生产阶段扩展,以实现交易的内部化。

5.中心地:中心地是周围地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1.区域管制: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下而上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

2.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就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3.增长极: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4.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被称之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

5.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不同产品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不同的。所以,每个地区专门生产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而较少使用本地区稀缺要素的商品,以换回其要素比例正好相反的商品。

1.根植性:指经济活动和结果受到行为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这种关系网络结构的影响

2.经济全球化:指人类经济活动和某一产品的生产过程、服务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不断向全世界扩展的过程。

3.物流业:物流业是提供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服务的产业。

4.制度厚度:体现在三方面:大量各种各样的机构为社会网络中的各种本地化或共同的实践活动提供基础;在各机构间建立有机的联系,产生高度的相互作用,促进相互合作、交流及反射网络的形成,在地区制度安排方面,产生显著的同构;各机构间有着强烈的社区意识,形成共同感。

5.生产网络:生产链中所有各个组成要素构成复杂的横向的、纵向的和旁侧的联系,形成了多维、多层的经济活动联结网络,即生产网络。

简答题:

1.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是什么?

答: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

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2.技术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是什么?

答: 新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新生产工具、新管理方式等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

对于不同的经济活动,技术与知识在区位选择方面的影响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技术与知识对知识密集型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十分明显。

技术与知识的地理集中,成为经济活动地理集中的重要推动力量。技术知识、技术创新从本质上讲具有“黏性”,即使在全球化经济下也仍然是地方性的。这种知识传播的特殊途径促使企业在区位选择上有趋于集中的倾向,从而形成产业的集聚区。

3.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内涵是什么?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首先,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其次,.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它既包括单体企业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再次,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最后,.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4.经济地理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首先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具有理论意义。我国经济地理学家根据对经济实践的总结,提出空间格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经济建设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同时,经济地理学家可以从不同角度解释创新的区位条件,进而可以从空间上解释经济增长问题。

其次:经济地理学对当今重大问题的贡献同样不能忽略。人类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之际,全世界面临着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和以及贫富差距等问题。经济地理学学家关注人地关系协调、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注重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注重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等等,使得经济地理学家在研究这些问题上具有特殊的作用,并能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5.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答:

(一)农业经济地理学上的意义

①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②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③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因为由之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总体上受益最大。

(二)经济学上的意义

①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② 关于合理性生产布局的设定,对韦伯以及克里斯泰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启发;③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的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不仅可用来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的利用问题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1.企业增长的战略方法是什么?

1)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的生产活动的扩展,并因此而导致现有的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实现横向一体化的三个途径:

(1)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2)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3)与上述途径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客户类别扩展。通过横向一体化,可以带来企业同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

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有生产活动的上游或下游生产阶段扩展,以实现交易的内部化。实现纵向一体化的二个途径:

(1)后向一体化,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活动。(2)前向一体化,指企业控制其原有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纵向一体化的目的是为加强核心企业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和销售全过程的控制,使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从而达到增加各个业务活动阶段的利润。

多样化:指企业向多部门扩展的增长战略,是企业在一生产部门占据重要地位后的唯一增长战略。多样化扩张是基于对市场风险和环境的防范意识,具有多样化经营的公司可将其风险分摊在不同产业上,使其避免全部风险投入在某一种产业上的毁灭性打击。另一方面,某一产业的势头良好,也会诱使该产业外的企业介入。

2)这些扩张的方法包括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内部发展是现有企业(公司)通过新股票发放或自身资金积累,而扩大现有生产规模,或建立新厂、新的部门、新的子公司等;合并是指一企业获取另一企业的资源且无人抗争的过程。如果被合并的企业进行抗争,则称此过程为兼并。合资指两个公司把投资基金联合起来,投资一个项目。

2.跨国公司投资及国别选择的原因是什么(注重相关理论的阐释)?

答:企业进行跨国投资,主要是受利益驱动。具体地,成本、市场和要素投入在决定其跨国投资国别选择上起重要作用。因此,跨国投资国别选择包括成本取向、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和公司战略取向。

(1)根据区位论成本学派的观点,生产成本最低和利润最大的区位便为企业所追求的最佳区位。生产成本最低或预期利润较高的国别,易于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地。

(2)根据区位论市场学派的观点,市场区是企业是否赢利、甚至否存在下去的关键。可以服务较大市场的区位,成为企业追求的最佳区位。当一国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而公司在国内生产出口这一国家受交通运输成本影响,或者更为重要的是受国家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影响时,公司便会自然地选择在这一国家直接投资。

(3)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把生产原料分为遍在原料和局地原料。局地原料对区位具有一定的影响。由于

资源的区位差异,以及不同工业(企业)又有不同的要素需求,为了充分利用他国的资源优势,公司必然会在响应国家跨国投资。

(4)从公司地理角度,公司本身是一个生产组织系统。为了公司整体利益,从战略上考虑,有时公司会在战略重点区位投资建立相应生产或经营机构。这些战略重点区位,并不一定是符合以上区位选择原则。

3.跨国公司总部区位特征是什么?

答:跨国公司总部区位特征:公司总部应趋于选择主要大都市区。因为大都市区具有以下3种优势:①具有公司之间当面接触可能性;②提供了金融、法律、广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③具有于其他大都市高度接近性。

4.企业空间增长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企业发展过程中,地理范围不仅由近及远地逐步扩大,企业组织结构也逐步复杂,生产功能逐步多样化。考虑到企业增长过程中的空间格局、企业组织结构以及功能上的变化,迪肯和劳埃德将企业的空间增长分为3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分别是:

阶段Ⅰ、企业形式十分简单,只有一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功能就是组织关联工厂的生产。我国农村的乡镇企业,城市小型个体企业多属于这种类型。企业形式简单,功能单一,是企业发展的最初阶段。该阶段企业空间格局以单区位为特点。阶段Ⅱ、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劳动分工细化,一些专业化部门从原企业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不同的功能布局在不同地域空间内,分为生产、销售、采购、财会等部门。企业在不同地域建立分厂。企业空间格局特点是不同功能分部在空间上的分工,变为多区位企业。

阶段Ⅲ、企业规模扩大,生产活动不断多样化,以不同产品分为不同部门,各自负责一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公司管理上,分为公司总部的高层管理、各地区分公司的管理、各企业的运作管理等。如微软公司,有微软总部、亚洲区首席执行官、中国区总裁等。在地理分布上,组织结构变得更加扩散,其不同分部位于不同国家或大洲。

5.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是什么?

答:

(一)广泛性:迪肯指出,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六个方面:资本和金融、技术、贸易和产业联系、产业结构和企业家能力、就业、依赖和经济扭曲。

(二)层次性:直接影响:就业、税收、基础设施等。间接影响:原料,燃料联系;半成品,零部件联系,劳动力及服务联系,信息联系,技术联系等。间接影响还可依据所通过的中间机构的多少,有层次之别。

(三)区域性:跨国投资常集中于某些区位上(如主要经济中心,尤其是全国首都和地方中心城市,沿海

发达区,国家扶植发展区,经济特区等),因而其投资影响具有区域性。

(四)多面性:跨国公司对区域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例如,投资企业可吸纳一定就业人员,间接带动

相关企业就业人员的增加;但也会取代一些原应由当地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

(五)差异性:不同源地的跨国公司可具有不同的区域格局;公司规模、投资战略、所属产业部门所带来的影响的差别也很明显;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跨国投资易于借助广泛的联系,扩散其影响。

(六)时间性:跨国投资的区域影响程度,随着投资企业建立的时间而发生变化。

广泛性来自于跨国投资企业的错综复杂联系,层次性与生产链有关,区域性和差异性为区域系统(区域条

件)与生产系统、组织系统相互迭置的产物,多面性则是跨国公司与区域目标利益不一致而又相互作用的结果。

1.区域创新网络的特点是什么?

(1)系统性。(2)开放性。(3)动态性。(4)非中心性或者平等性。(5)本地化特征。

2.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中的极化效应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北方经济发展,南方的劳动力、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向北方以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高收入以及高投资收益,从而消弱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实力。2.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经济发达,在国内中的交易处于有利地位。特别是,如果北方生产进口替代性产品,南方原来可以按较低价格进口的这些产品,现在不得不在高额关税保护下向北方购买。在出口方面,南方由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无法与北方竞争,导致出口的衰退。3.南方可以向北方出口初级产品,但如果价格和产品差,北方可以从国外寻求替代品,使得南方的经济受到挤压

3.库兹涅茨法则是什么?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4.产业集群的特征是什么?

在企业构成上,产业集群的企业主体是中小企业。在内部联系上,典型的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因此,产业集群表现出明显的专业化特征,内部联系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产业集群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植根性,植根性表明了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紧密关系。产业集群还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具有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接近或者集聚常常是识别一个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据。因此,产业集群应该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和边界。

5.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答:

1).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即相关区域之间必须存在对某种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供求关系。

2).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区域之间进行商品、资金、人口、技术、信息等传输的可能性。可达性主要取决于: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被传输客体的可运输性。

3).干扰机会,指两个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受到了来自其它区域的干扰。由于干扰机会的存在,有互补性的两个区域之间也不一定就能发生相互作用。

1.如何认识“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

(1)科学技术有力地提高了生产力,加速国内市场饱和,并将产品、生产要素引向国际市场。(2)世界统一的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建立和使用,推动了全球化进程。(3).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是推动全球化、占领新市场的重要手段。在市场日益饱和、能源日益紧张、材料和劳动力费用日益上升的时代,唯有创新和研究才能获得新机会、新市场。大企业通过技术开发大大加快了经济国际化。

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影响汽车生产布局?

汽车工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工业部门,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社会投资能力的高低,进而影响到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有赖于适度规模的汽车市场的支持,而汽车市场又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这一点即可从一个国家发展时间序列上找到论据,也可从同一时点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比较得到验证。

汽车工业的发展有赖于汽车市场的大小,而汽车市场的大小有赖于人口数量的多寡和居民购买能力的高低。降低汽车产品价格、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三扩大汽车市场的两个根本途径。

另外从汽车使用角度看,汽车市场的大小海域人、车、路中和系统的情况有直接的关系。个人经济收入水平高、汽车驾驶技术好、汽车使用价值高、道路密度大质量好、畅通,汽车市场的销售前景就好。反之,汽车工业的发展就将受到市场狭小的影响。

3.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是什么?

第一,将产业政策从对具体产业和部门的干预政策转向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一般性的调节政策,目的在于间接地促进整体的经济竞争力。

第二,将政策转向支持出口导向的生产,使地方经济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从而获取更大的比较效益。

第三,重视区域政策,通过帮助一个国家的落后地区或者一个地区中的落后国家,来降低乃至消除地区间发展的差异。第四,提高产业部门的技术能力以促进竞争力,支持现有企业的私有化和重组,对中小规模产业提供更多的技术和制度上的支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就业稳定、经营灵活、富有朝气等优势。

这就是说,全球化需要政府发挥新的作用,需要私人企业和政府之间建立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全球化同时需要更加有力和精明的政府,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市场体系的建立、管理和维护。

4.文化与制度转向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是什么?

⑴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文化和制度转向”引导经济地理学转向“解释学理论构建”。强调以更加灵活,开放,自由的探索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复杂的解释。文化转向也是西方经济地理学的一次重要思维转折。在“文化和制度转向”强调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解释学理论构建”的同时,也 会带来其对规范研究和数量化精细分析的脱离。

⑵对研究问题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的文化和制度转向,可进一步拓展经济地理学研究范围和视角,将传统经济地理学所忽视或认为属于其他分支学科的文化因素融入到经济新时空的研究中,使经济地理学从抽象的一般化走向关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

⑶对学科定位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的文化与制度转向,将进一步强化经济地理学的社会科学特性,弱化其自然科学特性,从而拉大与地理学分支的分异。

5.邮电通讯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首先,信息流生产并服务于一定的设会经济系统的,他的流量与人口数量、密度,尤其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其次,信息和邮件的传输是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是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对邮电网的分布以及信息流的流量和强度有深刻影响。第三,邮电通信技术,尤其是通讯技术的发展,对于该产业的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除此之外,国家产业政策(如对邮电通讯业的准入政策)以及区域行政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邮电通讯业布局。在邮电通讯业全球化发展中,除了经济发展及轨迹联系加剧所带来的市场需求、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之外,国家开放政策影响更为突出。因为,在一些国家,邮电通信属于补交敏感的部门,对外国公司的开放持谨慎的态度。分析题:

1、结合以下资料。试分析跨国公司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特点及原因。①我国1979—1985年的合资企业投资数据表明,我国的外资投资区位也是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地区。②我国的深圳、珠海、厦门、海口等经济特区及沿海开放城市的建立,也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在改革开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沿海地区所吸引的外资占全国比例高达90%以上。③中国广东、福建的海外华人投资非常明显。答: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地带。

(一)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区位:经济中心区 区位选择原因:跨国投资者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在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结合我国1979—1985年的合资企业投资数据,我国的外资投资区位也是集中于主要经济中心。

(二)集中于边界地区 区位:边界地区。区位选择原因: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两国(地区)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政府在边界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等,给予较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了这种边界区位。我国的深圳、珠海、厦门、海口等经济特区及沿海开放城市的建立,也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在改革开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沿海地区所吸引的外资占全国比例高达90%以上。

(三)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区位:社会联系密切地区。区位选择原因:一般来说,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可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中国广东、福建的海外华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其原有的社会联系。

2、试分析消费者市场状况对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影响。答:市场即是需求;需求来自于消费者;所以我们把消费者的集合看作是市场;市场从三个方面影响零售业的区位: 一是消费者人数的空间分布:当市场规模超过企业的门槛规模时,企业才能够生存下去;所以零售业的供给必须靠近需求;因而人口密度高的地方零售业密度也高,人口少的地方,零售企业数也少,规模也小; 二是消费者收入的空间分布:收入决定了购买力,收入越高,购买力越强;城市里往往会有收入的空间差异,高收入居住区和低收入居住区不仅购买能力不同,而且对商品种类、档次、购物环境的要求也不同; 三是消费者偏好的空间分布:消费者的需求不同,偏好也不同,具有同种偏好的消费者在空间上的集聚会影响零售业的布局。

1、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作用、加速原理及其关系 乘数作用是指出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加速原理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被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 大幅增长。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是同时存在的,并且相互发生作用,即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变动,国民收入的变动又会反过来影响投资的加速变动。在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的影响下,经济增长就出现了周期性变化火波动。即,投资引起收入的变动,而在乘数原理作用下,收入是有变动幅度的。这样的收入变动在加速原理作用下,又引起投资发生相应变化;反过来,投资变动又引发新一轮的收入变动。如此构成循环,形成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

2、试分析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中针对内部需求条件的基本观点。答: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受到四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条件;二是内部市场的需求规模和性质;三是相关支持产业的发展程度;四是企业战略、结构和对手。波特把这四方面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菱形构架,称之为“钻石”。1).生产要素包括五大类: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国家赋存量大的要素是国家的优势要素,成为竞争优势的一部分。2).内部需求条件从三方面影响竞争优势:一是需求的性质与结构:内部需求的性质与结构决定了产品的性质与结构;打入国际市场之后,其占据的也是与国内需求类似的那部分市场;需求方是不是能较早和较清楚地把需求信息传达给厂商,需求方是不是很挑剔,从而促使厂商不断改进产品,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二是需求规模和增长模式:大规模的内部需求可以使厂商获得规模效益,从而增强竞争力;内部需求早于其它国家出现可以使厂商先生产出新产品,从而走在其它国家前面;内部需求的快速增长可促使厂商采用新的技术;三是内部需求的国际化途径:如果内部的买方是跨国公司,就很容易把这个产品带入国际市场;内部文化的影响力也有助于内部需求带入国际市场。3).相关支持产业:相关支持产业是指为出口部门提供供给或服务的产业部门;相关支持产业的竞争优势通过其供给或服务的效率、及时性和成本影响出口部门的竞争力;相关支持产业改进和创新的速度也会影响到出口部门的竞争力;当相关支持产业也具有全球竞争性时,出口部门受益最大。4).企业战略、结构与对手:企业位于全球竞争的最前线,国家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企业身上;企业的战略选择与企业组织结构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国内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存在,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国内的制度环境会影响到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对钻石结构的四个方面都可以产生影响,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1、试分析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 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由于各地区内部实行更高的自由化和更密切的合作,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动可能更快的发展,这对促进全球经济贸易是一种推动。但另一方面,随着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其保护和排他性趋向也会相应加强,从而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区域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区域化的影响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经济区域化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全球化意味着全球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激烈的竞争,对任何国家都是一个巨大的外部压力,它迫使同一地区各个国家加强合作以求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这就导致区域化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各区域组织又不可避免的受到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2、试分析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1).国家首先对国内经济进行调解和干预,但是,随着经济国际化加速,政府将更少地直接管理企业,越来越难以利用关税来保护国内市场和本国企业;国家边界对经济发展影响减小。因此,国家对以国家范围的经济干预和调节逐步减弱,各个国家之间的协调逐步加强。2).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世界各个地域的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增强,一国中央政府对国家之间贸易规则的的重视程度还将进一步增加。只要世界范围不爆发大的战争,在世界各国政府的参与与努力下,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3).随着战后经济国际需要指出的是,在未来一个较长时间内,在国际关系中,各国政府第一位的目标仍将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由于各国经济、政治 实力的客观差异,在制定经济关系和国际贸易准则方面的发言权存在较大差异,“富国”、“大国”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仍难以打破,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仍处于从属的地位。但是,只要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在制定新的国际经济政策准则时,它们的利益需求仍有可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论述题: 请论述一下杜能圈的形成机制(10分)和现实局限性(10分)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外,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也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另外,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其他利用方式。试述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及作用机理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1)资源禀赋(1).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的基本条件。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禀赋直接影响区域经济活动的类别、规模与效益。应当指出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资源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在逐渐减弱。(2).劳动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实质上,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就是劳动力利用其它资源,创造财富的过程。因此,可以说没有劳动力,就没有区域经济增长。(3).资金可有效完成各种资源配置。资金通过配置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4).技术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始终保持上升趋势。技术可以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经济结构。并且,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作用的依赖越来越大。(5).社会环境因素(社会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程度)。良好的社会环境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吸收区外资源、鼓励创新和科学决策等,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2)资源配置能力(1).经济体制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就能够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增长。(2).区域内主要企业的组织水平、制度创新、技术水平以及区域内企业的规模结构等决定了区域的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的大小。特别是,区域内的骨干企业的发展不仅对区域经济有着直接的贡献,更重要的是能够带动相关企业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组织核心。(3).经济结构决定了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先进的区域经济结构可产生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如果区域拥有符合现代经济发展潮流且有优势资源作支撑的主导产业、各产业之间紧密相连的产业结构,以及由强大增长中心为空间组织核心、各产业布局合理的空间结构,就能够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3)区位条件(1).区域之间的位置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发生经济联系的可能性大小。区域的区位条件影响该区域与其它区域发生相互联系的可能性和程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机会与发展的潜力。区位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通过它们相互之间的交通联系所决定的距离成本而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作用。(2).区域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其自然条件和资源的好坏与多寡。区位条件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显然,区域所处的自然环境好,就有利于其经济增长;否则,其经济增长就会受到来自自然环境的约束。(3).区域条件决定该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和地位。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的位置不同,获得的外部发展机会就有差异,国家对它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持和直接投入也就不一样,因而对其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就有大小之分4)外部环境(1).全国经济发展格局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走势。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总体要求的区域就会从全国的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政策支持;而另外一些区域则被排斥在外,甚至其利益受到相对或绝对的损害。(2).区际经济关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决定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经济交往中获得的发展机会;一是决定在区域分工中,该区域发挥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一般地,区域之间相互开放市场,积极开展经济合作,就能够实现要素和商品的区际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互通有无,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大各自的经济竞争力。(3).国际经济背景。一般而言,一个区域的对外开放度越高,受国际经济背景变化的影响也就越大。因为,它在开拓国外市场、引进外资和技术、进口商品等等方面都会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试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A 中心——外围格局C国际专业化 D城市层级体系的自组织演化

1、绘图题:设存在单一市场N和单一原料地M,运输一个单位重量的原料,每千米需1个单位货币;运输一个单位的产品,每千米只需2个单位货币。试绘制出围绕N、M的等费用线各5条(6分)以及值为5、7的综合等费用线(4分)。绘图过程:设存在单一市场N和单一原料地M,运输一个单位重量的原料,每千米需1个单位货币;运输一个单位的产品,每千米只需1/2个单位货币。这样,以运输费用每增加一单位货币,可画出分别围绕N、M的同心圆状连线。其一个货币单位的间隔,就N而言为2 km,对M而言则为1 km,这种呈同心圆状的线为等费用线。而综合等费用线则为全部运费相等地点的连线。图中A-B-C-D-E-F各点的连线,就是运费为7个货币单位的综合等费用线:A点是原料地M的2个单位与市场N的5个单位的等费用线的交点,而B点是原料地M的3个单位与市场N的4个单位的等费用线的交点,依次类推。

2、分析题:试根据以下区位因子分类图,对区位因子进行分析。答:这种区位因子的分类方法是基于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成本派是最早的区位论学派,其理论核心是根据企业生产成本最低,确定企业的最优区位。杜能的农业区位,将农业生产者的成本作为最重要因素考虑,但它只讨论了产品由产地到市场的运输成本,未涉及燃料原料及劳动力问题。韦伯认为决定工业区位的因子有三: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集聚,合理的工业区位位于三个指向总费用最小的地方。而以廖什为代表的利润极大化区位理论从需求因子出发,重视收入因子。廖什在《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谈到,正确的区位是纯利润最大的地点,即影响区位的因子不仅包括成本因子也包括收入因子1,更确切地说是二者的差。成本最大节约的区位不一定是获得最大利益的区位。最佳区位应该是收入和成本因子之差的最大值。.尽管在区位决策过程中,有时与经济因子毫无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的一些非经济因子也在起作用。比如决策者的行为、区位政策、自然条件和军事上的考虑等。在这些因子作用下,区位选择不是追求最大利润或是最低成本,而是追求一定程度上的满足。比如,政府可通过改善区位条件、增加区位补助金和区位限制条件等手段吸引、诱导或改变个人或企业的区位投资。再如,有些区位选择完全是自然条件作用的结果。如农业区位,不能完全脱离自然条件的作用。

第五篇:经济地理学论文

论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摘要

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为什么经济活动在地球表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造成经济空间分布有疏有密的根本动力是自然环境本底的非均匀分布以及经济自身的集聚和扩散力量。在目前的情况下,全世界面临着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其中,人口、资源、环境、贫富差异问题尤为突出,引起有远见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等的关注。经济地理学在研究这些问题上发挥着特殊作用,也具有很大的贡献。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贫富差距

一:经济地理学对世界人口问题的贡献

世界人口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问题。由于人口激增,世界越来越拥挤,人地关系的矛盾日益激化。另一方面,世界人口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比较缓慢,发展中国家仍维持高增长势头。如2002年,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1.3%,欧洲和北美分别为-0.1%和1.2%,而非洲却达2.2%。低发展水平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不仅影响国民生活水平、入学、就业等,也影响国际之间的政治关系(如非洲中部饥民外逃,使邻近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经济地理学者提出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协调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等,在国家和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决策中占有了重要一席。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都是经济地理学家研究的课题。比如,世界人口的食品供应上,粮食生产的增长是否可满足21世纪中期100多亿人口的需要?饥民问题是否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这些方法可否引起其它问题?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可以给以有价值的回答。二:经济地理学对世界资源问题的贡献

世界资源问题,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比如,能源消耗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上涨。石油、煤炭的加剧开采,使得人们不得不担心有限能源的未来。据研究预测,随着工业化国家的总能源需求增加1倍,发展中国家的总能源需求可增加4~6倍。这就意味着,世界能源供应需要将大量增加。而目前世界能源资源储量并不能保证满足这种不断增加的需求。再加上世界能源资源的分布不均,造成供应成本增加;一些产油国政局不稳,又增添新的生产困难。在工业发展通常所需的矿产资源中,有一些(如铁、铝、锰等)储量丰富,有一些(如铜、铅、锌、镍等)储量却十分有限。而这些稀缺资源却仍在大量开采。非矿产资源中,森林的大规模砍伐也十分触目惊心。

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经济地理学家大有用武之地。利用经济地理学可以改善资源问题。三:经济地理学对世界环境问题的贡献 生产发展为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期,因而危害更大:往往在人们认识到这一问题之前,它本身已超过自然所能承受的安全限度。从而造成土地过度开垦、放牧,森林超量采伐,并引起水土流失、土质退化;而工业废物的排放,带来江河水体严重污染,危及相关生态平衡;工业化的进展,能源消耗的增加,使得大气中CO2含量越来越多,形成大气的温室效应:过去100年间全球平均气温估计已上升0.7℃,海平面每年上升1~3mm不等。在工业城市集中地区,由于大量排放CO2,导致空气污浊,酸雨频发,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

工业对环境问题有很大的影响,经济地理学主要通过对影响工业生产地域布局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分析,来研究各工业部门的布局规律、工业地域综合体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等等。

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包括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环境管制方法、政治生态学等具体议题,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因此经济地理学对环境问题有很大的贡献。

四:经济地理学对世界贫富差距加大问题的贡献

世界的贫富差异在逐步加大,这不仅表现在国家之间,也表现在一国之内不同群体之间。比如,1968年,美国人均GNP3980美元,在绝对量上比当时最穷的国家之一埃塞俄比亚高出3900多美元,相对值为其50倍;2002年,美国人均GNP35400美元,比埃塞俄比亚高出35300多美元,相对值为其354倍。1968年最穷的国家为美国2%,到2002年,此数字降到0.3%以下。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只占世界人口6%,却占有世界总收入的15%。而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却只有世界总收入的15%。就一国而论,2004年美国全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2.7%,二美国黑人中却有25%为贫困人口。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贫富差距也在逐步上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边远地区。

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即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因此经济地理学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具有综合性特征。经济活动必然发生在一定的地域内,与一定的地理环境相关,因此经济地理学又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经济地理学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联系一定地区的各种有关条件来论证经济活动的地域布局系统,有助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出发,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BERRYB,CONKLING E C,RAY D M.Economic Geography[M].Englewood Cliffs:Prentice Hall,198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3】 吴传均,刘建一,甘国辉,现代经济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4】 BERRYB,CONKLING E C,RAY D M.The Global Economy:Resource Use,Locational Chioce,and Internantional Trade[M]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3.

下载经济地理学复习必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济地理学复习必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地理学论文

    空间经济学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摘要:空间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之一,也是当代经济学中最激动人心的领域。它研究的是空间的经济现象和规律,研究生产要素的空间......

    经济地理学教案 (精选)

    第一章 绪 论 1什么是经济地理学?○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 3学科体系是怎样的?○4学习经济地理学的意义何在?○5本教材将要学习的内容和特么......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经济地理学复习重点资料 五、名词解释(196-220) 产业结构:所谓产业结构,主要是指生产要素载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院校: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名称: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竞争力比较分析 学期:2012-2013第一学期 1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目录 摘要----......

    bi-gnrzm经济地理学名词

    、 .~ ① 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经济地理学名词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按照市场规律,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资本、商品、劳务等生......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⑴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型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

    经济地理学实习报告(★)

    经济地理学实习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组别 组长 成员目录 一、 实习地现状 (一)、恩施州文化中心 (二)、恩施州女儿城 (三)、恩施州硒都茶城 (四)、恩施州华硒物流园 二、问卷调查分......

    经济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经济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报告撰写人: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花都狮岭皮革皮具产业集群、参观猎德新社区、登广州塔鸟瞰、参观T.I.T创意园 指导老师: 实习内容: 经济地理是一门自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