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地理学新的思维范畴
经济地理学新的思维范畴
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各门科学也进入了一个崭新变革时期。最近50多年来,国内外不少经济地理学家也在探索经济地理学新的思维方法,从过去那些“区位论”、“生产布局理论”相适应地发展到“信息理论”、“空间理论”与“机制模式论”等。理论的作用是对要研究事物的性质和关系进行抽象化地系统阐述,它有助于人们对具体事物的理解,进而对人们实践进行指导。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非常活跃,新思想、新思维层出不穷,掘隐发微,精彩纷呈。从当前大量的经济地理学实践与研究,我们认为,经济地理学新的创新思维应当逐渐摒弃那种以主观成分为主的非科学的价值观。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不是一个僵死呆板的传统方法,也不是人们所追求公式化的繁杂的计算模式,更不是一种缺乏生气思辩的概念,而是一种科学的创新思维,一种动态升华过程,一种富有哲理的科学概念。经济地理学新的思维方法与决策手段是通过“人地关系”与“人与环境”、“空间发展”种种多变量关系的研究,不断获取新的认识、新的理论、新的发展圭臬。过去研究“范式”的新认识
历史过程展示了这一真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相反,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又促进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1962年,Kuhn出版了《科学变革的结构》(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使整个学术界活跃起来了。他所著述的研究论文重点在研究不发达的社会经济问题,后人广泛使用,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专门学科,为学科评论的综合发展与理论方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结构分析。经济地理学自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的萨乌式金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以来,发展较快。但8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比其他空间经济学领域内的学科,如经济学和区域科学等显得更加多元化和综合层次。美国不少地理学家认为:经济地理学是综合地理学中一门非常活跃的分支学科,与其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日益加强。很多新的研究领域都在努力探索经济地理学与其他相邻学科,包括经济学、区域发展学及其不同流派的社会学甚至文化学之间的关系与界限。一些探索重点在于认识论和方法论,但更多的探索还在传统的经济地理学方面,注重实地考察与实证研究。但有相当一段时间,经济地理学也与城市科学一样,研究一个城市发展时只孤立地考虑城市的发展,很少与地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正如Brookfield(1975)指出的:
“强调全国水平的集聚使内部收入分配、经济结构和区域差异等方面被忽略。它还加深了在全国范围内将各个经济问题孤立开来处理的错误的严重程度,忽视了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在50至6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很重视“增长极”的研究,也传播到经济地理学领域中。极化增长和“增长极”的概念是由Perrour在1950和1955年发表的两篇对比鲜明的论文中提出的,他认为增长极是吸力和斥力的中心,每一个中心都有其影响范围,接着他进一步深化了增长极的概念并提出极化机制,这种定义在经济地理学及其城市地理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具有经济学意义的一种新的思维方法。Rostow在他出版的《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TheStagesofEconomiGrowth:aNoncommunistManifesto)中总结了一个线性的、渐变的阶段化的发展模型。他认为,在经济方面,可以认为所有的社会都处于五个类型中的一个阶段类型上: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和高消费阶段(Rostow,1960)。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通过各种条件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城市增长极的形成来实现。一旦具备“起飞”的条件,起飞进入“持续增长”就会成为现实。与经济地理学密切相关的“增长极”理论,对于本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城市所在的区域通过两种作用来影响或控制国家其他地区,赫希曼定义为“极化”(polarization)和“滴流”(trickle-down)效应,缪尔达尔则称为“回流”(backwash)和“扩散”(spread)效应。由法国经济学家创立的增长极的经济学概念就这样被拓展到更广泛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对经济地理学传统方法又一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有新的思维功效及产生“飞跃”的催化剂作用。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政治重构直接影响到城市和区域的演化,除了新经济影响外,城市及其城市化区域也同时面对着新技术、新的管理形式、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和新的生态观念等的影响,这些发展态势提出了经济地理学新思维的挑战。我们认为:经济地理学的应用与研究一方面要适应新时代大区域(含大城市区)发展的新变化,能解释新出现的城市空间、地区生产力布局与环境演化的相互关系理论及其变化趋势;另一方面,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要紧密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现实,经常注意不同研究范式之间的协调和整合外,也要研究从不同尺度的研究区域的相互呼应和区域发展的个性与共性问题。过去20多年里,我国地理学工作者曾在沿海开放区域,尤其是在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沿岸、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展了区域开发与空间布局的深入研究,通过系统调控,确定了以资源持续利用和改善投资环境以及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总体目标的区域开发研究工作,改变了传统的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人口由过快增长向控制人口数量、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方向转变;完善市场机制,通过资源价值化将资源消耗核算和生态环境损失测算纳入到国民经济核
算体系中,逐步建立了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消费体系;以开拓资源产业化市场来缓解资源供给和环境恶化压力。
经济地理学新的研究层面,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信息系统条件的支撑下,在时空耦合度上使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保持和谐、高效优化有序的发展。最终在确保区域经济和社会稳定增长的同时,使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支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相协调发展的优化组合状态,以便在空间结构、时间过程、整体效应、协同性方面使区域的能流、物流、人流、技术流、信息流达到合理流动和分配,从而提高区域持续发展的能力。学科完善过程中的新思维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不断发展完善。在全球经济起飞的80年代中,不少经济地理学者又提出了“发展地理学”的概念,出版了许多专著,如英国Cottina的《发展地理学的研究》、澳大利亚Himey和Feibos的《发展地理学》,从经济开发的角度探讨不同类型国家的发展问题,特别是研究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的空间差异性、区位条件与开发模式等。我国改革开放后,相当一批经济地理学家、城市地理学家,对我国沿海地区东、中、西三个地带性研究以及探索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地带和城市群的问题,取得了较多的科学成果。
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地区发展、地区差异与城镇集聚问题,是非常复杂的社会与自然交互作用的现象,区域空间差异与生产力布局的模式是多方面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地理学探索发展空间差异形成的原因,不同于经济科学单纯研究生产关系、体制与政策问题,也不同于社会科学只注重经济基础或社会现象的研究。经济地理学比较综合,注重研究人与自然条件的、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差异及其布局形式等问题,使得国家的经济建设项目在地区布点上比较科学合理,尽可能避免将有限的投资浪费在重复建设项目上,经常关注我国一些重大项目布局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三者和谐地统一起来。
过去的区域空间、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缺少思辨性的哲学基础与数学方式的思维方法。物质的特性、人的素质与环境的本质及其解释经济地理布局形式等问题的相继提出,对空间分析学派直接构成挑战。空间分析学派把复杂的关系过于抽象化,人们迷恋工程技术硬件构成与逻辑理论体系的关系,却忽略了那些具有重大决策作用的软件技术的综合研究、综合思维,使之产生的问题与损失越来越大。那些硬件的空间分析作用可以准确地给出相对定义以及局部工程项目的效益,对它进行评价分析,进行定量描述,但无法从人类经济发展过程中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尤其是从社会、经济、自然与技术来综合考虑问题。例如近10年来,全国各个城市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带来了许多不可想象的社会经济问题,占用了大片土地、耕地,使全国约有750万hm2土地被破坏、丢荒;在“开发区”上大修马路,盖厂房、建住宅,各地每年投入上亿元的资金得不到回报,许多高档的别墅很少人购买,开发区修建的大马路、上下水管道、住宅区等不能发挥作用,使成百上千亿元的资金滞留、浪费,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这些问题不从经济地理综合角度分析,不从地区发展条件、历史基础、资源合理利用、环境自然与投资综合分析,是不能揭示其规律性的。美国一些大学的经济地理学家,近年来运用综合性的多样化方法,研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经济成长过程。这对激活经济地理学非常重要,这种多样性将会成为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一种力量,因为它使得经济地理学在科学方法上有别于传统的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胡序威、陆大道、毛汉英等;中科院南京地理所佘之祥、虞孝感、姚士谋等;北京大学周一星、杨吾扬、杨开忠;南京大学崔功豪、顾朝林等和中山大学许学强等教授对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都作过大量的研究,并发表了许多论著。
地理科学、区域经济学和部门经济学。这样一个发展的新思维,能够加强这个分支学科,全面考虑常规问题与传统问题,从相互作用模式得到新的耦合方法也可以得到充分发展,也可以得到信息社会的一个全面检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城市地理学家与都市规划专家Susskind曾经谈过,地区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建设未来方向的过程,是一种综合协调活动,是一个理性思考过程,是为人类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过程。规划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对国土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各项重大建设布局进行综合协调。从我国许多地区的重大规划建设的实践来看,区域发展规划、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等,都强调最有效地利用地区范围内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各种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搞好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居民点布局,以提高社会经济的总效益,为人类提供高质量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我们应当把规划布局的研究升华到一门科学的重要功能来考虑。因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发展中心(城市)的形成,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特定的历史基础上形成的,在这纷繁无比的区域综合体的运转中,必须要有经济地理学科和其他工程技术学科作指导,作为科学的蓝图来决策,建设人类的经济实体、空间实体,这也是近代经济地理学、现代地理学充满活力、蓬勃发展,越来越为人们所认知的事实。从50至80年代,美国和日本一些地理学家研究区域发展问题,引伸出实证主义流派。实证主义的出现使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成为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也成了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实证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遵从于普遍规律,实证主义地理学的目的就是揭示这些规律。它强调用科学方法来检验以前的理论,用统计方法来解释数量关系,用GIS的地图分析方法来印证空间布
局的合理性。该学派把经济地理重新定义为空间关系科学,试图借助分析方法和数学语言去建立数字和空间现象之间的统计上的空间关系,来说明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发展的内涵及本质问题。
近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比其他空间经济学领域内的学科,如区域科学,显得更加多元化和更具开拓性,它是地理学中非常有活力的一个分支学科,与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联系日益加强。很多新的研究致力于探索经济地理学和相关学科包括经济学、不同流派的社会学、政治科学甚至文化学之间的界限。一些探索不仅在于认识论和方法论,更多的去认知经济地理学丰富的内涵和深遂的尺度,实地观察与实证研究。如从区域角度研究城市布局问题时,经济地理学家的思维方法,比较系统宽广,不仅考虑城市各部门的有机结合及空间布局组合的效果,还应考虑如何体现在生产力分布最合理的区域,数量与质量上处于最佳状态而产生的效应。这里应当处理好局部与全局、部分与整体的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关系。同时注意到信息行业的快速发展会对经济地理产生新的飞跃,特别是对地区空间布局、城市的拓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起重大作用。从时空配置上将产生协同效应、衍生作用、替代效应与增强作用等,这都是经济地理学新的思维范畴与模式,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空间布局是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形式,也是地区生产力表现在空间经济存在的基本形式。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分析,主要指城市地区各种物质要素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分布和有规律的表现特征。从城市与地区经济的空间结构与布局形式分析,一般有三种表现形式:
(1)城市与地区的经济密度,即生产力要素及其建筑物在城市空间范围内以至城市大区域内的物质数量关系,反映每个城市的规模经济及其效益,也反映了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如世界级的国际性城市东京、纽约,其城市中心区内每平方公里的产值指数超过9。2亿美元,我国的香港特区(城市中心区)也接近8亿美元,可以看出这些大都市的土地利用价值相当高;而我国的上海、北京仅有800~1000万美元/km2(1998年)。城市地区的经济密度反映了每个城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新格局中的地位、功能与作用问题。
(2)城市地区物质要素的空间布局,指一定范围内空间经济的具体分布,体现其经济合理性及城市发展的特殊规律。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阶段,城市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信息网络越来越发达,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城市的对外联系日益紧密,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现代化城市的功能也向多样化、高层次化方面发展、某些功能更加突出,就成了这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方面的特征。这个特征明显化、个性化就成了城市发展的主导功能与重要方向。
(3)城市区域内外物质要素的联系方式,是城市的经济密度与空间布局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地域间的物质交流形式,运输费用多少也影响到产品成本、城市布局的经济合理性。这也是经济地理学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城市物质要素的联系方式,随着城市现代化,重大基础设施的完善化,物质要素越来越多,联系方式越来越复杂。例如随着城市化高潮的到来,郊区城市化、居住地与工作地点的距离将不断扩大,今后城市区域是否采用地铁、轻轨的运行方式,还是家庭小汽车化?市区是否发展以公交系统为主的运行方式等现实与综合性问题都得进行深入比较分析。经济地理学不仅要运用新的思维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而且对于城市内部各种要素与各类交通部门联系的方式、特点,加之分类研究,采用多维空间拓展的层次分析法、多变量组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这样的效果才会有社会经济意义与深远的科学价值。
第二篇:经济地理学
名词解释:
1.劳动系数: 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
2.结构主义地理学:采用结构主义分析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3.区位理论: 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4.区位: 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5.集聚因子: 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
1.生产链:从原材料、运输、逐次加工、组装、到制成品的销售,以及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2.范围经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使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纳入到企业内部完成,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这就是范围经济。
3.门槛人口: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
4.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有生产活动的上游或下游生产阶段扩展,以实现交易的内部化。
5.中心地:中心地是周围地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1.区域管制: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下而上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
2.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就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3.增长极: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4.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被称之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
5.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不同产品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不同的。所以,每个地区专门生产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而较少使用本地区稀缺要素的商品,以换回其要素比例正好相反的商品。
1.根植性:指经济活动和结果受到行为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这种关系网络结构的影响
2.经济全球化:指人类经济活动和某一产品的生产过程、服务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不断向全世界扩展的过程。
3.物流业:物流业是提供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服务的产业。
4.制度厚度:体现在三方面:大量各种各样的机构为社会网络中的各种本地化或共同的实践活动提供基础;在各机构间建立有机的联系,产生高度的相互作用,促进相互合作、交流及反射网络的形成,在地区制度安排方面,产生显著的同构;各机构间有着强烈的社区意识,形成共同感。
5.生产网络:生产链中所有各个组成要素构成复杂的横向的、纵向的和旁侧的联系,形成了多维、多层的经济活动联结网络,即生产网络。
简答题:
1.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是什么?
答: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
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2.技术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是什么?
答: 新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新生产工具、新管理方式等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
对于不同的经济活动,技术与知识在区位选择方面的影响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技术与知识对知识密集型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十分明显。
技术与知识的地理集中,成为经济活动地理集中的重要推动力量。技术知识、技术创新从本质上讲具有“黏性”,即使在全球化经济下也仍然是地方性的。这种知识传播的特殊途径促使企业在区位选择上有趋于集中的倾向,从而形成产业的集聚区。
3.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内涵是什么?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首先,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其次,.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它既包括单体企业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再次,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最后,.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4.经济地理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首先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具有理论意义。我国经济地理学家根据对经济实践的总结,提出空间格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经济建设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同时,经济地理学家可以从不同角度解释创新的区位条件,进而可以从空间上解释经济增长问题。
其次:经济地理学对当今重大问题的贡献同样不能忽略。人类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之际,全世界面临着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和以及贫富差距等问题。经济地理学学家关注人地关系协调、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注重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注重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等等,使得经济地理学家在研究这些问题上具有特殊的作用,并能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5.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答:
(一)农业经济地理学上的意义
①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②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③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因为由之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总体上受益最大。
(二)经济学上的意义
①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② 关于合理性生产布局的设定,对韦伯以及克里斯泰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启发;③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的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不仅可用来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的利用问题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1.企业增长的战略方法是什么?
1)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的生产活动的扩展,并因此而导致现有的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实现横向一体化的三个途径:
(1)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2)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3)与上述途径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客户类别扩展。通过横向一体化,可以带来企业同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
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有生产活动的上游或下游生产阶段扩展,以实现交易的内部化。实现纵向一体化的二个途径:
(1)后向一体化,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活动。(2)前向一体化,指企业控制其原有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纵向一体化的目的是为加强核心企业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和销售全过程的控制,使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从而达到增加各个业务活动阶段的利润。
多样化:指企业向多部门扩展的增长战略,是企业在一生产部门占据重要地位后的唯一增长战略。多样化扩张是基于对市场风险和环境的防范意识,具有多样化经营的公司可将其风险分摊在不同产业上,使其避免全部风险投入在某一种产业上的毁灭性打击。另一方面,某一产业的势头良好,也会诱使该产业外的企业介入。
2)这些扩张的方法包括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内部发展是现有企业(公司)通过新股票发放或自身资金积累,而扩大现有生产规模,或建立新厂、新的部门、新的子公司等;合并是指一企业获取另一企业的资源且无人抗争的过程。如果被合并的企业进行抗争,则称此过程为兼并。合资指两个公司把投资基金联合起来,投资一个项目。
2.跨国公司投资及国别选择的原因是什么(注重相关理论的阐释)?
答:企业进行跨国投资,主要是受利益驱动。具体地,成本、市场和要素投入在决定其跨国投资国别选择上起重要作用。因此,跨国投资国别选择包括成本取向、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和公司战略取向。
(1)根据区位论成本学派的观点,生产成本最低和利润最大的区位便为企业所追求的最佳区位。生产成本最低或预期利润较高的国别,易于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地。
(2)根据区位论市场学派的观点,市场区是企业是否赢利、甚至否存在下去的关键。可以服务较大市场的区位,成为企业追求的最佳区位。当一国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而公司在国内生产出口这一国家受交通运输成本影响,或者更为重要的是受国家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影响时,公司便会自然地选择在这一国家直接投资。
(3)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把生产原料分为遍在原料和局地原料。局地原料对区位具有一定的影响。由于
资源的区位差异,以及不同工业(企业)又有不同的要素需求,为了充分利用他国的资源优势,公司必然会在响应国家跨国投资。
(4)从公司地理角度,公司本身是一个生产组织系统。为了公司整体利益,从战略上考虑,有时公司会在战略重点区位投资建立相应生产或经营机构。这些战略重点区位,并不一定是符合以上区位选择原则。
3.跨国公司总部区位特征是什么?
答:跨国公司总部区位特征:公司总部应趋于选择主要大都市区。因为大都市区具有以下3种优势:①具有公司之间当面接触可能性;②提供了金融、法律、广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③具有于其他大都市高度接近性。
4.企业空间增长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企业发展过程中,地理范围不仅由近及远地逐步扩大,企业组织结构也逐步复杂,生产功能逐步多样化。考虑到企业增长过程中的空间格局、企业组织结构以及功能上的变化,迪肯和劳埃德将企业的空间增长分为3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分别是:
阶段Ⅰ、企业形式十分简单,只有一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功能就是组织关联工厂的生产。我国农村的乡镇企业,城市小型个体企业多属于这种类型。企业形式简单,功能单一,是企业发展的最初阶段。该阶段企业空间格局以单区位为特点。阶段Ⅱ、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劳动分工细化,一些专业化部门从原企业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不同的功能布局在不同地域空间内,分为生产、销售、采购、财会等部门。企业在不同地域建立分厂。企业空间格局特点是不同功能分部在空间上的分工,变为多区位企业。
阶段Ⅲ、企业规模扩大,生产活动不断多样化,以不同产品分为不同部门,各自负责一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公司管理上,分为公司总部的高层管理、各地区分公司的管理、各企业的运作管理等。如微软公司,有微软总部、亚洲区首席执行官、中国区总裁等。在地理分布上,组织结构变得更加扩散,其不同分部位于不同国家或大洲。
5.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是什么?
答:
(一)广泛性:迪肯指出,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六个方面:资本和金融、技术、贸易和产业联系、产业结构和企业家能力、就业、依赖和经济扭曲。
(二)层次性:直接影响:就业、税收、基础设施等。间接影响:原料,燃料联系;半成品,零部件联系,劳动力及服务联系,信息联系,技术联系等。间接影响还可依据所通过的中间机构的多少,有层次之别。
(三)区域性:跨国投资常集中于某些区位上(如主要经济中心,尤其是全国首都和地方中心城市,沿海
发达区,国家扶植发展区,经济特区等),因而其投资影响具有区域性。
(四)多面性:跨国公司对区域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例如,投资企业可吸纳一定就业人员,间接带动
相关企业就业人员的增加;但也会取代一些原应由当地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
(五)差异性:不同源地的跨国公司可具有不同的区域格局;公司规模、投资战略、所属产业部门所带来的影响的差别也很明显;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跨国投资易于借助广泛的联系,扩散其影响。
(六)时间性:跨国投资的区域影响程度,随着投资企业建立的时间而发生变化。
广泛性来自于跨国投资企业的错综复杂联系,层次性与生产链有关,区域性和差异性为区域系统(区域条
件)与生产系统、组织系统相互迭置的产物,多面性则是跨国公司与区域目标利益不一致而又相互作用的结果。
1.区域创新网络的特点是什么?
(1)系统性。(2)开放性。(3)动态性。(4)非中心性或者平等性。(5)本地化特征。
2.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中的极化效应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北方经济发展,南方的劳动力、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向北方以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高收入以及高投资收益,从而消弱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实力。2.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经济发达,在国内中的交易处于有利地位。特别是,如果北方生产进口替代性产品,南方原来可以按较低价格进口的这些产品,现在不得不在高额关税保护下向北方购买。在出口方面,南方由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无法与北方竞争,导致出口的衰退。3.南方可以向北方出口初级产品,但如果价格和产品差,北方可以从国外寻求替代品,使得南方的经济受到挤压
3.库兹涅茨法则是什么?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4.产业集群的特征是什么?
在企业构成上,产业集群的企业主体是中小企业。在内部联系上,典型的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因此,产业集群表现出明显的专业化特征,内部联系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产业集群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植根性,植根性表明了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紧密关系。产业集群还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具有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接近或者集聚常常是识别一个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据。因此,产业集群应该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和边界。
5.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答:
1).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即相关区域之间必须存在对某种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供求关系。
2).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区域之间进行商品、资金、人口、技术、信息等传输的可能性。可达性主要取决于: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被传输客体的可运输性。
3).干扰机会,指两个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受到了来自其它区域的干扰。由于干扰机会的存在,有互补性的两个区域之间也不一定就能发生相互作用。
1.如何认识“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
(1)科学技术有力地提高了生产力,加速国内市场饱和,并将产品、生产要素引向国际市场。(2)世界统一的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建立和使用,推动了全球化进程。(3).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是推动全球化、占领新市场的重要手段。在市场日益饱和、能源日益紧张、材料和劳动力费用日益上升的时代,唯有创新和研究才能获得新机会、新市场。大企业通过技术开发大大加快了经济国际化。
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影响汽车生产布局?
汽车工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工业部门,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社会投资能力的高低,进而影响到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有赖于适度规模的汽车市场的支持,而汽车市场又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这一点即可从一个国家发展时间序列上找到论据,也可从同一时点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比较得到验证。
汽车工业的发展有赖于汽车市场的大小,而汽车市场的大小有赖于人口数量的多寡和居民购买能力的高低。降低汽车产品价格、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三扩大汽车市场的两个根本途径。
另外从汽车使用角度看,汽车市场的大小海域人、车、路中和系统的情况有直接的关系。个人经济收入水平高、汽车驾驶技术好、汽车使用价值高、道路密度大质量好、畅通,汽车市场的销售前景就好。反之,汽车工业的发展就将受到市场狭小的影响。
3.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是什么?
第一,将产业政策从对具体产业和部门的干预政策转向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一般性的调节政策,目的在于间接地促进整体的经济竞争力。
第二,将政策转向支持出口导向的生产,使地方经济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从而获取更大的比较效益。
第三,重视区域政策,通过帮助一个国家的落后地区或者一个地区中的落后国家,来降低乃至消除地区间发展的差异。第四,提高产业部门的技术能力以促进竞争力,支持现有企业的私有化和重组,对中小规模产业提供更多的技术和制度上的支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就业稳定、经营灵活、富有朝气等优势。
这就是说,全球化需要政府发挥新的作用,需要私人企业和政府之间建立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全球化同时需要更加有力和精明的政府,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市场体系的建立、管理和维护。
4.文化与制度转向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是什么?
⑴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文化和制度转向”引导经济地理学转向“解释学理论构建”。强调以更加灵活,开放,自由的探索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复杂的解释。文化转向也是西方经济地理学的一次重要思维转折。在“文化和制度转向”强调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解释学理论构建”的同时,也 会带来其对规范研究和数量化精细分析的脱离。
⑵对研究问题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的文化和制度转向,可进一步拓展经济地理学研究范围和视角,将传统经济地理学所忽视或认为属于其他分支学科的文化因素融入到经济新时空的研究中,使经济地理学从抽象的一般化走向关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
⑶对学科定位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的文化与制度转向,将进一步强化经济地理学的社会科学特性,弱化其自然科学特性,从而拉大与地理学分支的分异。
5.邮电通讯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首先,信息流生产并服务于一定的设会经济系统的,他的流量与人口数量、密度,尤其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其次,信息和邮件的传输是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是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对邮电网的分布以及信息流的流量和强度有深刻影响。第三,邮电通信技术,尤其是通讯技术的发展,对于该产业的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除此之外,国家产业政策(如对邮电通讯业的准入政策)以及区域行政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邮电通讯业布局。在邮电通讯业全球化发展中,除了经济发展及轨迹联系加剧所带来的市场需求、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之外,国家开放政策影响更为突出。因为,在一些国家,邮电通信属于补交敏感的部门,对外国公司的开放持谨慎的态度。分析题:
1、结合以下资料。试分析跨国公司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特点及原因。①我国1979—1985年的合资企业投资数据表明,我国的外资投资区位也是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地区。②我国的深圳、珠海、厦门、海口等经济特区及沿海开放城市的建立,也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在改革开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沿海地区所吸引的外资占全国比例高达90%以上。③中国广东、福建的海外华人投资非常明显。答: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地带。
(一)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区位:经济中心区 区位选择原因:跨国投资者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在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结合我国1979—1985年的合资企业投资数据,我国的外资投资区位也是集中于主要经济中心。
(二)集中于边界地区 区位:边界地区。区位选择原因: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两国(地区)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政府在边界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等,给予较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了这种边界区位。我国的深圳、珠海、厦门、海口等经济特区及沿海开放城市的建立,也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在改革开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沿海地区所吸引的外资占全国比例高达90%以上。
(三)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区位:社会联系密切地区。区位选择原因:一般来说,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可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中国广东、福建的海外华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其原有的社会联系。
2、试分析消费者市场状况对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影响。答:市场即是需求;需求来自于消费者;所以我们把消费者的集合看作是市场;市场从三个方面影响零售业的区位: 一是消费者人数的空间分布:当市场规模超过企业的门槛规模时,企业才能够生存下去;所以零售业的供给必须靠近需求;因而人口密度高的地方零售业密度也高,人口少的地方,零售企业数也少,规模也小; 二是消费者收入的空间分布:收入决定了购买力,收入越高,购买力越强;城市里往往会有收入的空间差异,高收入居住区和低收入居住区不仅购买能力不同,而且对商品种类、档次、购物环境的要求也不同; 三是消费者偏好的空间分布:消费者的需求不同,偏好也不同,具有同种偏好的消费者在空间上的集聚会影响零售业的布局。
1、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作用、加速原理及其关系 乘数作用是指出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加速原理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被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 大幅增长。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是同时存在的,并且相互发生作用,即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变动,国民收入的变动又会反过来影响投资的加速变动。在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的影响下,经济增长就出现了周期性变化火波动。即,投资引起收入的变动,而在乘数原理作用下,收入是有变动幅度的。这样的收入变动在加速原理作用下,又引起投资发生相应变化;反过来,投资变动又引发新一轮的收入变动。如此构成循环,形成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
2、试分析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中针对内部需求条件的基本观点。答: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受到四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条件;二是内部市场的需求规模和性质;三是相关支持产业的发展程度;四是企业战略、结构和对手。波特把这四方面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菱形构架,称之为“钻石”。1).生产要素包括五大类: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国家赋存量大的要素是国家的优势要素,成为竞争优势的一部分。2).内部需求条件从三方面影响竞争优势:一是需求的性质与结构:内部需求的性质与结构决定了产品的性质与结构;打入国际市场之后,其占据的也是与国内需求类似的那部分市场;需求方是不是能较早和较清楚地把需求信息传达给厂商,需求方是不是很挑剔,从而促使厂商不断改进产品,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二是需求规模和增长模式:大规模的内部需求可以使厂商获得规模效益,从而增强竞争力;内部需求早于其它国家出现可以使厂商先生产出新产品,从而走在其它国家前面;内部需求的快速增长可促使厂商采用新的技术;三是内部需求的国际化途径:如果内部的买方是跨国公司,就很容易把这个产品带入国际市场;内部文化的影响力也有助于内部需求带入国际市场。3).相关支持产业:相关支持产业是指为出口部门提供供给或服务的产业部门;相关支持产业的竞争优势通过其供给或服务的效率、及时性和成本影响出口部门的竞争力;相关支持产业改进和创新的速度也会影响到出口部门的竞争力;当相关支持产业也具有全球竞争性时,出口部门受益最大。4).企业战略、结构与对手:企业位于全球竞争的最前线,国家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企业身上;企业的战略选择与企业组织结构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国内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存在,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国内的制度环境会影响到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对钻石结构的四个方面都可以产生影响,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1、试分析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 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由于各地区内部实行更高的自由化和更密切的合作,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动可能更快的发展,这对促进全球经济贸易是一种推动。但另一方面,随着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其保护和排他性趋向也会相应加强,从而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区域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区域化的影响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经济区域化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全球化意味着全球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激烈的竞争,对任何国家都是一个巨大的外部压力,它迫使同一地区各个国家加强合作以求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这就导致区域化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各区域组织又不可避免的受到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2、试分析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1).国家首先对国内经济进行调解和干预,但是,随着经济国际化加速,政府将更少地直接管理企业,越来越难以利用关税来保护国内市场和本国企业;国家边界对经济发展影响减小。因此,国家对以国家范围的经济干预和调节逐步减弱,各个国家之间的协调逐步加强。2).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世界各个地域的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增强,一国中央政府对国家之间贸易规则的的重视程度还将进一步增加。只要世界范围不爆发大的战争,在世界各国政府的参与与努力下,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3).随着战后经济国际需要指出的是,在未来一个较长时间内,在国际关系中,各国政府第一位的目标仍将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由于各国经济、政治 实力的客观差异,在制定经济关系和国际贸易准则方面的发言权存在较大差异,“富国”、“大国”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仍难以打破,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仍处于从属的地位。但是,只要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在制定新的国际经济政策准则时,它们的利益需求仍有可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论述题: 请论述一下杜能圈的形成机制(10分)和现实局限性(10分)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外,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也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另外,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其他利用方式。试述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及作用机理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1)资源禀赋(1).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的基本条件。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禀赋直接影响区域经济活动的类别、规模与效益。应当指出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资源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在逐渐减弱。(2).劳动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实质上,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就是劳动力利用其它资源,创造财富的过程。因此,可以说没有劳动力,就没有区域经济增长。(3).资金可有效完成各种资源配置。资金通过配置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4).技术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始终保持上升趋势。技术可以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经济结构。并且,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作用的依赖越来越大。(5).社会环境因素(社会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程度)。良好的社会环境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吸收区外资源、鼓励创新和科学决策等,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2)资源配置能力(1).经济体制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就能够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增长。(2).区域内主要企业的组织水平、制度创新、技术水平以及区域内企业的规模结构等决定了区域的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的大小。特别是,区域内的骨干企业的发展不仅对区域经济有着直接的贡献,更重要的是能够带动相关企业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组织核心。(3).经济结构决定了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先进的区域经济结构可产生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如果区域拥有符合现代经济发展潮流且有优势资源作支撑的主导产业、各产业之间紧密相连的产业结构,以及由强大增长中心为空间组织核心、各产业布局合理的空间结构,就能够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3)区位条件(1).区域之间的位置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发生经济联系的可能性大小。区域的区位条件影响该区域与其它区域发生相互联系的可能性和程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机会与发展的潜力。区位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通过它们相互之间的交通联系所决定的距离成本而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作用。(2).区域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其自然条件和资源的好坏与多寡。区位条件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显然,区域所处的自然环境好,就有利于其经济增长;否则,其经济增长就会受到来自自然环境的约束。(3).区域条件决定该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和地位。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的位置不同,获得的外部发展机会就有差异,国家对它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持和直接投入也就不一样,因而对其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就有大小之分4)外部环境(1).全国经济发展格局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走势。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总体要求的区域就会从全国的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政策支持;而另外一些区域则被排斥在外,甚至其利益受到相对或绝对的损害。(2).区际经济关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决定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经济交往中获得的发展机会;一是决定在区域分工中,该区域发挥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一般地,区域之间相互开放市场,积极开展经济合作,就能够实现要素和商品的区际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互通有无,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大各自的经济竞争力。(3).国际经济背景。一般而言,一个区域的对外开放度越高,受国际经济背景变化的影响也就越大。因为,它在开拓国外市场、引进外资和技术、进口商品等等方面都会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试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A 中心——外围格局C国际专业化 D城市层级体系的自组织演化
1、绘图题:设存在单一市场N和单一原料地M,运输一个单位重量的原料,每千米需1个单位货币;运输一个单位的产品,每千米只需2个单位货币。试绘制出围绕N、M的等费用线各5条(6分)以及值为5、7的综合等费用线(4分)。绘图过程:设存在单一市场N和单一原料地M,运输一个单位重量的原料,每千米需1个单位货币;运输一个单位的产品,每千米只需1/2个单位货币。这样,以运输费用每增加一单位货币,可画出分别围绕N、M的同心圆状连线。其一个货币单位的间隔,就N而言为2 km,对M而言则为1 km,这种呈同心圆状的线为等费用线。而综合等费用线则为全部运费相等地点的连线。图中A-B-C-D-E-F各点的连线,就是运费为7个货币单位的综合等费用线:A点是原料地M的2个单位与市场N的5个单位的等费用线的交点,而B点是原料地M的3个单位与市场N的4个单位的等费用线的交点,依次类推。
2、分析题:试根据以下区位因子分类图,对区位因子进行分析。答:这种区位因子的分类方法是基于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成本派是最早的区位论学派,其理论核心是根据企业生产成本最低,确定企业的最优区位。杜能的农业区位,将农业生产者的成本作为最重要因素考虑,但它只讨论了产品由产地到市场的运输成本,未涉及燃料原料及劳动力问题。韦伯认为决定工业区位的因子有三: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集聚,合理的工业区位位于三个指向总费用最小的地方。而以廖什为代表的利润极大化区位理论从需求因子出发,重视收入因子。廖什在《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谈到,正确的区位是纯利润最大的地点,即影响区位的因子不仅包括成本因子也包括收入因子1,更确切地说是二者的差。成本最大节约的区位不一定是获得最大利益的区位。最佳区位应该是收入和成本因子之差的最大值。.尽管在区位决策过程中,有时与经济因子毫无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的一些非经济因子也在起作用。比如决策者的行为、区位政策、自然条件和军事上的考虑等。在这些因子作用下,区位选择不是追求最大利润或是最低成本,而是追求一定程度上的满足。比如,政府可通过改善区位条件、增加区位补助金和区位限制条件等手段吸引、诱导或改变个人或企业的区位投资。再如,有些区位选择完全是自然条件作用的结果。如农业区位,不能完全脱离自然条件的作用。
第三篇:经济地理学论文
论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摘要
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为什么经济活动在地球表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造成经济空间分布有疏有密的根本动力是自然环境本底的非均匀分布以及经济自身的集聚和扩散力量。在目前的情况下,全世界面临着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其中,人口、资源、环境、贫富差异问题尤为突出,引起有远见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等的关注。经济地理学在研究这些问题上发挥着特殊作用,也具有很大的贡献。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贫富差距
一:经济地理学对世界人口问题的贡献
世界人口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问题。由于人口激增,世界越来越拥挤,人地关系的矛盾日益激化。另一方面,世界人口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比较缓慢,发展中国家仍维持高增长势头。如2002年,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1.3%,欧洲和北美分别为-0.1%和1.2%,而非洲却达2.2%。低发展水平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不仅影响国民生活水平、入学、就业等,也影响国际之间的政治关系(如非洲中部饥民外逃,使邻近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经济地理学者提出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协调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等,在国家和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决策中占有了重要一席。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都是经济地理学家研究的课题。比如,世界人口的食品供应上,粮食生产的增长是否可满足21世纪中期100多亿人口的需要?饥民问题是否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这些方法可否引起其它问题?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可以给以有价值的回答。二:经济地理学对世界资源问题的贡献
世界资源问题,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比如,能源消耗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上涨。石油、煤炭的加剧开采,使得人们不得不担心有限能源的未来。据研究预测,随着工业化国家的总能源需求增加1倍,发展中国家的总能源需求可增加4~6倍。这就意味着,世界能源供应需要将大量增加。而目前世界能源资源储量并不能保证满足这种不断增加的需求。再加上世界能源资源的分布不均,造成供应成本增加;一些产油国政局不稳,又增添新的生产困难。在工业发展通常所需的矿产资源中,有一些(如铁、铝、锰等)储量丰富,有一些(如铜、铅、锌、镍等)储量却十分有限。而这些稀缺资源却仍在大量开采。非矿产资源中,森林的大规模砍伐也十分触目惊心。
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经济地理学家大有用武之地。利用经济地理学可以改善资源问题。三:经济地理学对世界环境问题的贡献 生产发展为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期,因而危害更大:往往在人们认识到这一问题之前,它本身已超过自然所能承受的安全限度。从而造成土地过度开垦、放牧,森林超量采伐,并引起水土流失、土质退化;而工业废物的排放,带来江河水体严重污染,危及相关生态平衡;工业化的进展,能源消耗的增加,使得大气中CO2含量越来越多,形成大气的温室效应:过去100年间全球平均气温估计已上升0.7℃,海平面每年上升1~3mm不等。在工业城市集中地区,由于大量排放CO2,导致空气污浊,酸雨频发,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
工业对环境问题有很大的影响,经济地理学主要通过对影响工业生产地域布局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分析,来研究各工业部门的布局规律、工业地域综合体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等等。
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包括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环境管制方法、政治生态学等具体议题,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因此经济地理学对环境问题有很大的贡献。
四:经济地理学对世界贫富差距加大问题的贡献
世界的贫富差异在逐步加大,这不仅表现在国家之间,也表现在一国之内不同群体之间。比如,1968年,美国人均GNP3980美元,在绝对量上比当时最穷的国家之一埃塞俄比亚高出3900多美元,相对值为其50倍;2002年,美国人均GNP35400美元,比埃塞俄比亚高出35300多美元,相对值为其354倍。1968年最穷的国家为美国2%,到2002年,此数字降到0.3%以下。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只占世界人口6%,却占有世界总收入的15%。而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却只有世界总收入的15%。就一国而论,2004年美国全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2.7%,二美国黑人中却有25%为贫困人口。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贫富差距也在逐步上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边远地区。
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即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因此经济地理学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具有综合性特征。经济活动必然发生在一定的地域内,与一定的地理环境相关,因此经济地理学又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经济地理学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联系一定地区的各种有关条件来论证经济活动的地域布局系统,有助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出发,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BERRYB,CONKLING E C,RAY D M.Economic Geography[M].Englewood Cliffs:Prentice Hall,198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3】 吴传均,刘建一,甘国辉,现代经济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4】 BERRYB,CONKLING E C,RAY D M.The Global Economy:Resource Use,Locational Chioce,and Internantional Trade[M]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3.
第四篇:经济地理学论文
空间经济学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摘要:空间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之一,也是当代经济学中最激动人心的领域。它研究的是空间的经济现象和规律,研究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空间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它从微观层次探讨了影响企业区位决策的因素,在宏观层次上解释了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现象。
关键词:空间经济学、区位、空间、克鲁格曼 正文:
一、空间经济学的历史演进
空间经济学是在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门学科的总称。既然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既然一国之中生产要素的流动并无更多的限制,为什么仍有那么多经济活动的集聚?在经济开放和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一国经济活动的区位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一国或一个地区是赢得“中心”地位,还是沦为“外围”?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参与国际分工?这些问题都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而空间经济学就是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得到发展的。
“空间经济”一词被提出的时间并不长,但将地理空间与经济问题结合起来分析的传统则可以追溯到经济学最初时期。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中提出了“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的理论,认为国富源泉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各国都应当根据本国的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生产其成本最低、最有价格优势的产品,通过同质产品价格差,即以廉价谋天下进行双赢的国际分工和交换。1817年,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进一步提出相对成本和比较优势理论。即使一国在每一种商品生产上都比其他国家绝对地缺乏生产率,它依然能够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与外国相比生产率差距相对较小”的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从而拥有其比较优势,就是同质产品在不同地区间的机会成本差异,这样不同产品的比较优势将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分享。1867年,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在《资本论》(Das Kapital)第三卷中论述超额利润如何转化为地租时,提到了级差地租的第一种形式,即是从土地的空间区位与地租的关系角度加以阐述的。
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具体而言,区位除了解释为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还强调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区位论的开创以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冯·杜能(J.H.von Thünen)于1826年发表的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Der Isolierte Staat in Beziehung auf Landwirtschaft und Nationalökonomie)(简称《孤立国》(The Isolated State)第一卷为标志。《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在《孤立国》中,杜能指出运输货物的花费会消耗一些李嘉图经济租。因为运送产品将会产生运费,当然经济租、货物的种类、土地使用类型和程度与市场无关。杜能树立了城乡联系研究的一个典范。他设定的“杜能圈”成为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著名区域学家沃尔特·艾萨德(Walter Isard)称杜能为“区位论之父”。
继农业区位理论产生之后,对工业区位论的重要分析首先是由德国经济学家威廉·劳恩哈特(Wilhelm Launhardt)于1882年作出的。劳恩哈特首先运用“结点原理”,对三个区
位怎样连接成一个“V”或“Y”的问题进行几何求解,认为运输成本最小化是影响企业区位决策最重要的因子,并第一个提出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厂商区位择优问题。在劳恩哈特之后,189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一书中专门用一章探讨了“产业集中”问题,他着重用意会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溢出与专业化服务等外部性来解释产业集聚的优势与原因,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阿尔申尔德·韦伯(Alfred Weber)于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韦伯是第一个对工业区位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的经济学家。沃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于1933年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关于具有城市职能聚落的分布与发展规律的经济地理学研究》一书,提出了“城市区位论”——揭示了城市的规模、功能和等级效应,并且将城市的规模与等级的关系概括为正六边形模型,并系统地阐明了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它基本说明了城镇为什么存在,决定城镇发展的因素是什么,以及它们在区域的次序排列是如何产生的。贝蒂尔·奥林(Ohlin,B.G.)1933年出版了《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一书,这是第一本力图把贸易与布局问题结合起来的著作。1939年,奥古斯特·廖什(August Losch)出版了《经济的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他利用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框架,把中心地理论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他把工业区位和市场范围结合起来,认为市场范围的排列网络中必定有一个大城市,其周边则环绕着一系列市场区和竞争点,即形成一种“经济景观”。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环境。这种巨大的变化给区位论学者、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诸如生产力区位决策和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之间的协调,改善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以及如何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等。为了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学者们改变了以往研究方式,发展了新的领域。
二、空间经济学的发展情况
1、旁枝——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
1956年,艾萨德出版了《Location and Space-Economy》一书,将冯.杜能、韦伯、克里斯塔勒、勒施等人的模型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易驾驭的框架,把区位问题重新表述为一个标准的替代问题:厂商可以被看作是在权衡运输成本与生产成本,正如它们做出其它任何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的决策一样。他开创了一个折衷的应用领域——区域科学。艾萨德定义区域科学是研究”确定可在某一区域有效地从事生产并获取利润的单个或集团产业;改善区域内居民的福利;如何提高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更有效地衡量收入等;区域内产业的集聚和分散,获得区域内资源的最有效的利用。”当把区域的划分看作空间资源经济的基础,而不是把行政划分作为考察的限制条件,区域内资源具有近似性,其相互关系是一个空间中的密切的经济协作关系,那么自由贸易区(如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如欧盟)等可以看作是大区域概念,它是一种以空间资源为基础的国家或地区的集合。为什么二战之后的世界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却两极分化更严重,各国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更大了?这种区域经济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回答这些实际问题,也有助于我们认识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但克鲁格曼指出:“区域科学不是一个统一的学科。准确地说,它是一个工具收藏箱,其中一些工具非常原始,而另一些则相当先进,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实际中出现的涉及空间的问题,而无需等到我们有了一个出色的理论才来解决。我认为经济学家们应该给予这种松散、但已尽力而为的理论化的工作更多的关注和尊敬。但同时,被标榜为区域科学的那种折衷作法绝对不能取代一个真正完整的理论;艾萨德所做的伟大工作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
1969年,Jacbos出版了《The Economy of Cities》一书,新城市经济学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风靡一时。它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系统,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但是,城市是如何形成的呢?没有很好的解释。这样的文献有着和冯.杜能的经典模型同样的基本缺点,那就是假设存在一个中心,但没有解释为什么存在一个中心商业区,在它的周围形成了城市,尽管也可以用集聚经济来做些说明;但总不是那么令人满意。特别是关于单中心城市的假设,与现实世界偏离太大,使得这类模型的现实解释力很差。
2、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与空间经济学
1991年和1995年,麻省理工学院连续出版了克鲁格曼的新著《地理和贸易》、《发展、地理和经济理论》,这是克鲁格曼在美国和比利时几所大学所作的系列讲座的内容。他用“地理”而不用“区位”为书名,是因为“区位理论是经济地理学这个更加广阔领域的一部分”。克鲁格曼定义的经济地理,是指“生产的空间区位”,它研究经济活动发生在何处且为什么发生在此处。为什么研究这种经济地理是非常重要的?克鲁格曼以三个理由说明之:首先,国家内经济活动的区位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对于美国这样的大国来说,生产的区位是和国际贸易一样重要的问题;其次,在一些重要的情形中,国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之间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了,譬如用标准的国际贸易范式来谈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就越来越没有意义了;第三,这是最重要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的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告诉人们一个新的经济学世界观,却很难从贸易、增长和商业周期中找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说明这就是世界经济实际运行方式,但研究国际国内经济活动的区位时,这样的证据就不难找到,因此,经济地理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等提供了一个思想和实证的实验室。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对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作用在过去的十年中异乎寻常地重新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克鲁格曼引导了经济地理和空间经济学的复兴。
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又出版了克鲁格曼的新作(与Masahisa Fujita和Fujita Venables合著):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and International Trade(《空间经济: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该书概述了过去十年来关于空间经济及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的最新成果,不仅将经济活动的空间定位与克鲁格曼早期的“新贸易理论”联系起来,而且也建立了严谨而精致的空间基本模型。在这之前的关于空间的经济学理论,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没有明确说明市场结构,那种存在收益递增时的市场结构。他们的模型均是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这些便利假设条件下的分析,没有找到某种方式来处理规模经济和寡头垄断的问题,这使得空间问题过去一直是主流经济学中的一个盲点。克鲁格曼是主流经济学派的衣钵传人和捍卫者,又是经济学的建模大师,他不仅常常极富原创性地先于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还会对其建立起令人惊叹的深刻而简洁优雅的模型,等待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他常常是新领域的开拓者和引路人。最近十年来克鲁格曼等人关于空间的研究工作,意味着空间经济将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三、空间经济学的应用前景
空间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中国这样一个国土辽阔、地区间发展差异明显,且正处于经济体制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历史过程中的国家来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已经成为国内学者的共识。借助于空间经济理论,我们可以考虑中国区域收敛和非均衡发展问题。用空间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考虑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为什么是在这个地方而不是在那个地方形成了诸如叫做广州或上海或北京的经济体?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应该有多少个类似于珠三角或长三角之类的城市层级体系?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变迁,经济如何从单中心地理演化成多中心地理?新城市终究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出现?城市规模的分布可否预测?自组织结构如何决定城市空间体系的演化过程?市场潜力曲线如何决定城市空间体系的演化路径?空间经济学将会大大拓展我国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两门学科之间的界线一直都很模糊)的研究领域、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我国在空间布局和结构调整、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统一区域政策的构建,以及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经济学界全力倾注于空间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多年来,通过中国学者结合中国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在产业集聚的成因、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集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重大问题上结合实际的研究,空间经济学自身的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也进一步明朗化。由于中国自身复杂国内情况与地区差异,实际上已为空间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现实背景,以致吸引国外这一领域的学者也来调查研究,加之空间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才诞生十数年,因而中国学者在空间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定会大有可为。特别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空间均衡对空间经济学提出新的理论要求,为此,空间经济学研究应从传统经济目标转向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建立空间异质下的空间均衡的系统分析框架,生态空间分布及其与经济活动开发空间的合理配置理论,使理论模型更为逼近现实,提高理论的解释力。
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展开,全球范围内的空间问题变得更加凸显。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外部力量打破了原有地区平衡,使某些地区得以异军突起,甚至成为区域内的核心,而四围的地区则在这种不平衡的过程中失去原有的地位,竞争力下降。全球化还使得各个区域间的联系加强,相互影响程度显著提高。区域间的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紧密联系是空前的,它从现实性上为空间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素材,空间经济学必将大有作为。如果说20世纪的经济学研究在纯理论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那么,21世纪的经济学应当注重其实用性和应用性研究。这个领域按其重要程度排序首推空间经济学及其所涵盖的广义范畴。
参考文献:
[1]刘朝明:《新空间经济学:21世纪经济学研究的主题》[J],《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3期。
[2]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
[3]郑长德、唐锐:《克鲁格曼与空间经济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2期。
[4]洪开荣:《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发展》[J]《经济地理》2002年第1期。
[5]陈建军,黄洁:《集聚视角下中国的产业、城市和区域—国内空间经济学最新进展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6]殷广卫、李佶:《空间经济学概念及其前沿》[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7]梁琦、刘厚俊:《空间经济学的渊源与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8]Avanish K.Dixit & Joseph E.Stiglitz: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7,Vol.67,No.3,pp.297-308。[9]Krugman,P.R.: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Vol.99,pp.483-499。
[10]Boschma,R.A.,et al.: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1999,Vol.9,pp.411-429。
[11]Fujita,M.,et al.: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M],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第五篇:经济地理学教案 (精选)
第一章 绪 论
1什么是经济地理学?○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
3学科体系是怎样的?○4学习经济地理学的意义何在?○5本教材将要学习的内容和特么?○
色有哪些?
1明白经济地理学的概念;○2认识学习经济地理学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
1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2经济地理学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法。【教学内容】
(一)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三)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四)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讲授纲要】
§1-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地理”和“地理学”
1、“地理”: ◆《易经·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唐·孔颖达:“地有山川原隰,各具条理,故称理也。”理:玉石之纹理也。
◆古希腊地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诗人埃拉托色尼(约前276-前194)创用“地理学”一词:geographia。故被誉为“地理学之父”。
geo:大地/地面;graphia:描写/描述。
2、“地理学”:
◆从“地理”的含义上说,地理学乃研究“地之理”的科学。◆geographia→geography.见图1-3(p12)
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发生?
◆不同企业、产业部门,不同区域之间,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格局,其空间组织关系经济地理学要研究之。
◆研究与环境的关系:微观上,企业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中观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宏观上,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
三、经济地理学的发展1、20世纪以前:
◆史志描述(→“graphia”)
多出于史家之手。对本学科知识的积累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山海经》、《禹贡》、《史记》等;古希腊:斯特拉波(b.c.63-b.c.20)著17卷《地理学》,对欧洲人所了解的欧、亚、非所一些地区,按政治单元进行了区域描述,内容涉及自然特征、物产、居民风俗习惯等,并试图以自然因素解释人文现象。
◆商业地理研究
自17世纪开始,商业地理学成为欧洲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17世纪中叶,荷兰地理学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 1889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出版《商业地理手册》,其在世时则再版9次,到1975年出版至第19次。
◆经济地理学研究
“经济地理学”一词由俄国的罗蒙诺索夫于1760年在其著的《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但未做具体说明。
1882年,德国的葛茨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一文。认为:该学科是把地球空间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舞台,是一门为国民经济提供考察自然基础的专门学科;同时,他还具体提出了如何建立科学体系的经济地理学。这标志着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中分化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2、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1)20世纪上半叶,最大事件是经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位企业的微观分析;
(2)二战后,区域科学产生,研究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协作;(3)20世纪50年代以后,研究区域之间的关系;(4)近20年来,研究范围拓至全球。
◆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公司地理的研究)(1)关注企业内部不同组分的空间结构问题;
(2)60年代以来,侧重研究大型跨国公司空间格局和演变。◆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p5)(1)微观尺度——规范分析
微观分析: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分析→便于进行“形而上”的讨论(“理想大陆”、“理想气体”等与此相关;物理学中有所谓的“规范场分析”)。它从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导出结果。
(2)中观尺度——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与实证主义哲学(由法国的孔德创立)思潮的兴起有关,而实证主义哲学的产生又与近代科学有密切联系。它摈弃形而上学的东西。“实证”释为:“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等。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型的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宏观尺度——行为主义分析
美国杜威改“行为”代替“实践”一词,实指人类的活动(广义)。人的行为是有规律的;经济行为是人的行为之一。有所谓的行为地理学。行为主义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4)全球尺度——结构主义分析
结构主义思想之一是关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研究。其认为,结构带有整体性,结构的一个成分的变化,就会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化。60世纪结构主义地理学应用而生。附:东西思维比较
西方思维:原点思维∕分析思维→坐标的建立;神话系统中的人神关系(my god;鲁滨逊行为);美术中的焦点透视;文学中的“分-合”结构??皆一脉相承。
中国思维:关系思维∕整体思维→神话中的多神;“仁”义;国画中的散点透视;文学
中的“总-分-合”结构??一以贯之。
§1-2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及其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
一、学科体系
2:理论层次最高,研究一般原理; 3:历史最悠久;
4:包括5大类——6-10;
5:弥合了区域地理学对区域之间联系的分割、部门经济地理学对经济系统产业关联的分割。
二、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p12)
1、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等问题;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是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但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因素是经济规律的作用。经济地理学更多地关注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经济学,又称空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的学科。可见,其研究对象与经济地理学十分接近。经济地理学借用了诸多起区域经济学的成果:区位论、空间价格、区域成长、空间扩散等理论,经济基础分析、区域投入-产出分析、区域经济计量模型、引力模型等研究方法。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该学科认为,生产关系(如国家制度等)和生产力(经济活动)互为影响。所以,经济地理学在研究问题时,需要考虑国家制度等生产关系的影响。
2、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自然地理学是基础,自然资源学、生态学不可少。
天 地 生 化 医 诸 人 文 地 理 学 科
经济地理学有如物理学的地位一般,故地理学中有所谓的三分法——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
有人说,只有物理学是科学,其他学科都是集邮。吾曰,在人文地理学中,经济地理学是基础,其余皆为其上的次生物、派生物、衍生物。因为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学好经济地理学是重要的。
3、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技术条件是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的重要决定因素。技术水平的提高常引起经济区位的变化。∴要掌握相应技术科学的相关知识。
§1-3 经济地理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1空间格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2经济建设的区位
1、在计划经济下,中国提出:○
与空间组织,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战略性的问题。
2、在市场经济下,从空间上解释了经济增长问题,认为经济界创新区位条件很重要。∴有人强调,经济地理学应该进入经济学研究的主流之中。
二、对当今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人口问题:实际上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问题。
人口激增、人口区域特征等引发的人地关系问题——如何协调?
资源问题:即可再生资源的枯萎问题。
环境问题:土地、水体、大气等的污染问题。贫富问题:可分析贫富格局及其地理原因。
三、以后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
1、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
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局整关系);
3、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4、企业与区域经济界发展的关系。
1广义进化理论、○2系统科学理论、○3泛系理论等新的理论,以研究相毓按:当引入○
关的关系问题。
§1-4 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和本课程的学习
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理论和研究方法为重点; 可适用理论为主;
反映中国经济地理特色;
培养创造性人才(大学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创新。大学精神:永恒的学术追求;鲜明的时代精神;不懈的道德建构)。
二、本课程的学习
1、学习的阶段性:小学——背诵学习;中学——理解学习;大学及以上——思考学习。
2、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不变的是概念和原理,变易的事件和数据。∴当由事件和数据入手,而最终又要忘记之。这样,方可由厚变薄,由博返约,才能以简驾繁,举纲张目。
4、认真听讲。5 做好笔记。
【讨论问题】
谈谈地理、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关系。【教后心得】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1什么是“区位”?○2区位因子及其分类;○3投【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
4市场、区域环境和交通是如何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入要素对经济活动 区位的影响;○
1区位概念;○2各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机制。【教学重点】○
1区位概念;○2胡佛的端点布局原则。【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法;例举法。【教学内容】
(一)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二)投入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三)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四)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五)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讲授纲要】
§2-1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观念
一、区位和区位理论
1、区位:
1源于德文的standort.1882年w.高茨首创。所)/立脚地/ 站立;ort:位置/点/场所。
stand:站立(场
○
21886年译为英语location.意为:定位置/场所。○
3在日语中被译为“立地” ○。(立:下面的一横为“地”;上面的部分为站立的人)4汉语中,○“区”:高台上众人集聚;“位”:人依靠某物而立。
★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在教材中,区位指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区位是重要的,是人类生存的最低要求。古语道:“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部位、潮位、地位、电位、吨位、方位、岗位、货位、价位、灵位、名位、席位、数位、相位、学位、穴位、音位、职位、座位??
2、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
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可见,区位理论由两层含义:一为人活动的空间选择,一为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二、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
1、区位条件:
★ 人类活动的非均匀分布,是因为区位条件的不同所致。
★ 区位条件是区位所特有的属性/资质。
★ 区位条件的好坏:相对于区位主题而言的。它有主次之分。工业区位:劳动力、资
本、原料、能源、运输、市场等是主要区位条件;农业区位:光热/温度条件、土壤条件、劳动力、交通、市场等是主要区位条件。
2、区位因子:
区位因子/区位因素: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区位因子?经济因子+非经济因子。
其中,经济因子?成本因子+收入因子;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
成本因子→min;
收入因子→max。
经济因子:纯利润→max?收入-成本=最大值。
∴一般而言,人口密集和收入水平高的地域是区位选择的最佳候选地。现代区位选择主要表现为接近消费地——各大城市。
非经济因子?(军事,个人偏好,决策者的出生地,自然条件,追求一种满足/既接近最佳区位又能满足自己行为的空间??)
经济因子:求“极大值”;非经济因子:涉及人的心里、行为等。
∴地理科学是综合性的学科,研究者当又良好的知识结构。
§2-2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经济活动?(生产活动;流通活动;消费活动)。其中,生产活动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劳动、自然、资本(工具、机械等手段)在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通常称为生产的三要素。它们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
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当土地是:(1)劳动对象时,自然特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如保持与增加土地的自然产出是农业土地利用中可以说是不变的课题;(2)作为作业空间/活动场所时,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原材料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
原材料通过运费的大小、原材料的可运输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是在产品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的区位施加影响。
分类:初级原料,如矿物原料、动植物原料等;加工原料。
现代经济活动,尤其是工业活动,原料的组织已经扩至全球,为了依靠供应及时,出现了一种新的组织原料供应的地域综合体——供应商园。如,瑞典的沃尔沃(volvo)供应商园。
三、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革命对人类文明给予重大影响,如欧洲在中世纪前所用能源是木材;煤炭成为能源后,方开始了工业革命;后来人类利用了电力、核能等新的能源。在此过程中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工程中,一般都把能源和交通作为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重点加以建设。
分类: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作为影响因子,能源不仅局限于提供能源供给,而且还反映到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
四、资本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资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
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
★原有固定资产沉淀的地区,会对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资金(尤其是融资条件)也对经济活动尤其是初创企业(小型)区位选择带来影响。
(融资:通过贷款、租赁、集资等方式而得以容并流通的资金。)
★大型的成熟的企业,可以得到融资支持;高新企业需要风险资本的支持。故风险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区位选择有重要影响,是“关键”。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劳动力特色:
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多集中于劳动力密集之地。劳动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则会影响工业企业的进入,自然就对经济区位产生了影响。
2、劳动力素质:
普通劳动力的获得,日益容易。因为交通的改善于进步。
高素质劳动力是不可以多得的稀缺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活动的核心,成为了知识、科技劳动力、风险资金、无形资产,以及优美环境。∴智力密集程度,以及区域创新条件,是一个地区可否吸引现代经济活动的关键。
3、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空间的分布不均,以及移动摩擦的影响,对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大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区位产生较大影响。
4、劳动力移动:
劳动力趋集的地区,对引导一些企业向之所在地集中。
§2-3 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市场是经济活动生存的空间,是经济活动价值得以实现的场所,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以及经济合理性:
任何经济活动都有一个规模问题。如,不同工业的需求门槛有高低之别:重工业较高;轻工业较低。所谓经济的合理性,就是规模经济在起作用。
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降低成本,如图书;外部规模经济——一种空间集聚经济,分为:同类相聚,异类相聚)
2、市场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传统的零售业尤其明显。如,在乡村不可能有大型百货商厦等。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企业关注现实低成本的基本生产要素的廉价获取;
2、企业更关注对高级生产要素的占有。
∴智力资源和高科技劳动力资源丰富、信息发大的区域成为经济活动的理想场所。
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特性往往是由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的特点所引起的。
在不同的区域,由于消费习惯和其他要素的不同,占首位的需求层次并不相同。如,城乡的消费既是。
四、其他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市场竞争环境:
竞争方面:1)产品——精心设计、制造新产品;出精品。2)提高劳动生产率。3)周到服务。4)注意环境变化,保持技术领先。5)注重市场研究,开发新产品。
竞争取胜,企业兴旺;反之,倒闭。
2、市场秩序与管理:
有秩序,管理好,利于经济活动的展开;反之,不利。
3、市场意识:
强区,创业门槛较低,有利于经济活动的展开。
§2-4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产业集聚的影响。包括供货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
1)产业间可否密切合作?
2)“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如何?
3)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怎样?
相关产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容易形成“外部经济效果”。
2在空间上向某一
3环境的形成。
4区位。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政府购买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如美国电子产品创始时期等。)政府通过规划和政府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市场活动特定区域发展。)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保证自由竞争)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调节经济活动的三、环境要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如在城市的上风向不能布局污染严重的企业等;
2)同时,环境也影响、制约经济活动。没有良好的环境质量,不能制造高精尖的产品,更不能提供一流的服务;
∴优美的环境业已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能否同外界产生便捷的联系,越益成为区位选择之重点。这取决于该市场的可进入性。
1)地理可进入性(位置/距离);
2)经济可进入性(运费/通讯费);
3)制度可进入性(开放/自由);
4)社会可进入性(语言/文化)。
§2-5 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交通三要素:
交通网;
2、交通流;
3、地域。
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 密度(总长度/单位面积)
交通网
结构(连接度/通达性)
1)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常用贝塔指数计算和比较。
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的比。即:
β=e/v(e:边的数量;v:顶点数量)
2)通达度: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衡量。
通达指数——指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a=?dij(j=1,2,3,?,n)→min。
j?1n
分散指数——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
d=?i?1n?dij(dj?1nij同上)
d越小,联系水平越高,通达程度越好。
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
运费与经济活动区位:
胡佛提出的运费构成:线路运行费+站场费。
线路运行费:与距离有关,是距离的线性函数。公路>铁路>水路。
站场费: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相关。水路>铁路>公路。
胡佛原理:端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见p49图。
航空运输与经济活动区位:
机场产业区:1)机场业务关联区;2)机场周围地区发展的产业。
中国古代书院/陵墓/住宅/都城/寺院等的区位选择;
航空航天中心的区位选择; 长城的区位选择;
教师座位的选择??
区位选择理论,讨论的是有关区位的一般空间法则。
【讨论问题】
什么是区位?什么是经济活动的区位?若要讨论某一地的区位条件,当从哪几个方面说起? 对经济活动的区位产生影响的投入要素包括哪些?
市场和交通分别是如何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
从端点布局原理分析上海宝钢分布的合理性。
【教后心得】
第三章 农业和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内容概要及其应用情况;2【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
3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内容概要及应用情况;○4其他工业辛克莱尔的“逆杜能圈”结构;○
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
1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内容;2韦伯及其他工业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3【教学重点】○○○
3其他工业区位理论的特点所在。杜能和韦伯区位理论构建过程中的思维程序;○
1杜能圈与逆杜能圈结构的比较;○2综合等费用线图的分析;○3其他工【教学难点】○
业区位理论特点的概括。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法;例举发。
【教学内容】
(一)杜能农业区位理论;
(二)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三)其他工业区位理论。
【讲授纲要】
§3-1 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背景与目的:
1、背景:
19世纪的德国,通过改革,使得农民成为自由农民,贵族成为大的土地所有者,并由此成为独立的农业企业家。由农业企业家和农业劳动者构成的农业企业式经营格局随之出现。
2、目的:
提出合理经营农业的一般地域配置原则。
当时的农学家泰尔的理论占主导地位。他认为,应以全面轮作式农业生产方式取代“三圃式”农业生产方式——黑麦+大麦+休闲。
杜能购得农场,根据自己的方式种植,并记录下数据,从而提出了自己的农业区位理论。1826年,他出版了《孤立国》一书。
二、杜能区位理论概论
1、理论前提: 假设条件——“孤立国”。(p53)
2、形成机制:
运费∝距离;
运费∝重量.地租r=收入-支出
=(生产总量q×价格p)-(生产费+运费)
=pq-(单位农产品的生产费c×生产总量q+生产总量q×距离k×运费率t)=pq-(cq+ktq)
=(p-c-kt)q
要求:r→max。
若假定p、c、q和t是常量,则运费就成了唯一的变量,这样,r就是距离k的函数。∵运费∝距离,∴r=f(运费)。当r=0时,是农业种植的极限。
3、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则
布——
圈-畜牧业圈。
2如p54所示,合理的农业空间结构是: 以城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分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宏观尺度上: 研究者:乔纳森。研究地域:西北欧。分为7个带——)温室、花卉;)园艺、果品、马铃薯、烟草;
3)奶酪制品、肉用羊牛、饲料、纤维用亚麻;
4)普通农业地带;
5)面包用谷物、油用亚麻; 6)牧场;
7)森林。
2、中观尺度上:
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研究者以人民广场为中心分为4个带——
1)1~10km,蔬菜、奶牛、花卉;
2)10~20km,棉花、蔬菜、奶牛、自给性粮食生产;
3)20~35km,商品粮、棉花、季节性蔬菜;
4)>35km,商品粮、棉花、渔业、奶牛。
北京——
1)近郊区:蔬菜、鲜奶、蛋品;
2)远郊区:内侧-粮食、生猪;外测-粮食、鲜瓜果、林木;围山区:林业、牧业、干果。
3、微观尺度上:
研究者:纳瓦佛等;
研究地域:非洲卢旺达农村居住地;
分为6个带——
住宅区;
芭蕉林;)外 3 内侧耕地:无休闲地,集约度高;
咖啡栽培地;
外测耕地:有休闲地,集约度低;
a.雨季耕作的相对干燥地;b.旱季耕作的相对低湿地。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1、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农业空间地域分异现象定会出现。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还有,只存在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没有绝对的优越性;距市场越近,种植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作物的布局是合理的。
2、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
其首次对农业地域的空间分异现象进行了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
其结论是土地利用一般理论基础,实乃对产业地带的研究;
其孤立化(绝热法/解耦法/清化法)的研究思维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
1、可通航河流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
的土地农用情况。
见p57图3-4。、谷物价格和土质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 见p58图3-5。、辛克莱尔的逆杜能圈模式 见p59图3-6。杜能圈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辛克莱尔模式揭示了发达国家大都市周围◆杜能区位论的建构过程—— 假设前提→锁定于一→渐次展开→形成体系。§3-2 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背景与目的1、背景:
德国完成了产业革命,近代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人口出现了大规模的地域间流动;产业和人口向大城市集中。
2、目的:
探索资本、人口向大城市移动背后的空间机制。
3、作者介绍:
韦伯,德国人。曾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过长期而详尽的调查;于1909年出版《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一书。
二、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1、区位因子(区位因素):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分为: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皆有关,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 特殊因子——仅与特定工业有关,如空气湿度等。
2、般区位因子的确定:
韦伯认为,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选择。于是,他首先分析工业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成本因素。——
1)地的土地费;(c)
2)定资产——不动产与设备——费;(c)
3)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x)
4)流动成本;(x)
5)物品的运费;(x)
6)资本的利率;(c)7)固定资产的折旧费。(c)
3、前提假设:
1)已知原料地的地理分布;
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流动花费商品下劳动力可以无限供应。——毓按:与现实差别最大。
4、理论构建:
1)力求使费用最小。
2)解构讨论:a.当运费是唯一的变量时,工业区位格局如何?
b.在a的作用结果的基础上,若劳动费各地不同,区位会如何变化?c.在b作用的基础上,分散和集聚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怎样?
1运费指向论—— ○
运费构成:原料运费+产品运费。
运费=f(重量w,运距s)
原料分类:遍在原料,局地原料。
量(wp)
wl
f.原料指数(mi)=局地原料重量(wm)/产品重量(wp)?单位产品中 所包含的局地原料的重量。区位重量: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总重量。总重量=局地原料重量+最终产品重量。即 区位重量(wl)=(局地原料重量(wm)+产品重量(wp))/产品重=局地原料重量(wm)/产品重量(wp)+1 =原料指数(mi)+1 =mi+1 最小运费原理与区位选择:
mi>2, 或mi>1时,区位在原料地;
mi<2, 或mi<1时,区位在消费地;
mi
g.于一
a重量所
=2, 或mi=1时,区位在消费地、原料地均可,为自由区位。当有多种原料时,采用力学方法求解“重力中心”——最小运费点。综合等费用线: 见图p64:3-8。意义:简明,实用;不至于使得工业区位集中于一点,而是使之分布个椭圆上。劳动费指向论—— ○、劳动系数(cw)=劳动费(ew)/区位重量(wl)?移动单位产品的
需要支付的费用。
b
cw
增加
c
力强。
a.、cw越大,则区位越可能移向劳动费区位; 越小,则区位越可能选择在费用区位。当在低廉劳动费地点布局所带来的劳动费的节约额>离开最小运费点的费用时,劳动费指向方起主导作用。、劳动费与人口密度的关系;人口密度大,劳动费指向的影响力强; 人口密度小,运费指向的影响集聚指向论—— ○ 若集聚节约额>运费+劳动费的增加额时,则集聚指向起主导作用;
b.集聚一般发生在多数工厂相互临近的区域。
c.集聚度发生在“交集”处。伯区位论的意义
首次将抽象与演绎的方法用于工业区位的研究;
费用最小点乃是最佳区位点,故称之为成本学派;
指向理论已经成为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3-3 其他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1、总说:帕兰德,瑞典人。1935年在《区位理论研究》学位论文中提出自己的区位理论。与韦伯相比,他引入不完全竞争观念,提出了远距离运费衰减的规律。——符合实际情况。
2、区位与市场地域:
当生产地、竞争条件、工厂费用、运费率已知时,价格决定产品销售的地域范围。价格=工厂价格+运费。工厂价格的大小影响着市场地域的大小。见图p71:3—11。
3、运费与区位理论:
假定运费是运送距离的函数,则运费有两类:a距离比例运费;b远距离递减运费。
a.情况下,等运费线为等间隔的同心圆状;此时,总运费在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处处相同。
b.情况下,等运费线为间隔渐大的同心圆状;此时,总运费在生产地和消费地最小。→端点布局!
c.最佳的生产地应该是生产的所有费用的总和最小之地。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1、运费结构与运输方式 运费结构:站场作业费+线路运输费
因为站场作业费不变,所以应减少货物的中转次数,以节约费用。
运输方式:公路→短途运输;铁路→中长途运输;水路→远距离运输。
2、送达价格与市场地域
a.见图p74:3-12。
工厂价格低,则市场地域面积大;反之,则小。
b.见图p74:3-13。
n点是送达的最佳距离。与经济规模有关。
c.主原料地和市场是最佳区位。
三、区位相互依存学派
霍特林模式:见图p76:3-14/15.在无限非弹性需求条件下,两家工厂集于一起,每家占有的市场面积最大。
在弹性需求条件下,分开布局有利。
型则是正六边形。
1能够占据最大的市场区域的区位是最佳区位。
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最佳区位应是利润最大点,即“收入-支出=最大值”的点。需求圆锥体:在均质的平原上,市场区是圆形的;最后形成的空间模
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见图p79:3-19。各点距离上运费的组合最小时,乃为运费最小点,亦即最佳区位。
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在无限的需求弹性条件下,生产者将在消费地进行生产,因为运费造成的价格增加会使总需求减少;
2、若企业在价格和区位上竞争,则产品的价格就会减低,区位就会相互接近(集中于市场地);反之,;若非竞争、垄断,则区位就会分散。
3、对产品的需求越是弹性。到消费者的运费越高、企业数量越多,区位将出现分散;
4、区位选择往往某一因子是最主要的,当此因子不能唯一确定区位时,次要因子方起作用;
5、运费是工厂的一个决定因子,故区位首选市场;只有当原料易损伤或原料的运费比最终产品的运费大很多时,区位方指向利用产地。
6、个人要素影响区位的选择,满足最大化的区位通常会取代利润最大化的区位。
§3-4 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一、满意人与经济人:
1、满意人是真实的,经济人是理想化的;
2、人们遵循最小努力原理;
3、区位选择者的行为目标不是最佳化,而是最大满足感。
二、史密斯的收益性界限空间分析
1、基本原理: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
2、见图p82-83:3-20;3-21;3-22.3、企业家最可能选择的区位是:既接近最佳区位又能满足自己的行为空间。
三、普雷德的行为矩阵
见图p84:3-23;3-24.◆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构建过程——
假设前提→概念定义→锁定目标→清化关系→建构综合→形成体系。
◆习惯上,人们把资源及原材料、市场、交通条件称为区位因素。
【讨论问题】
1、各种区位理论中,研究过程中不变的一个因子是什么?
2、韦伯的市场是“点”状的,霍特林的市场是“线”型的,廖什的市场是六边形“面”状的,那么,在进行区位选择时有无必要考虑三维情形呢?
3、廖什的需求圆锥体泛化后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教后心得】
第四章 中心地理论
1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内容;2廖什中心地理论【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
3中心地理论的发展及其运用。的内容;○
1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三原则及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2廖什的中心【教学重点】○
3中心地理论的发展。地系统;○
1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三原则及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的形成;○2廖什【教学难点】○
的中心地系统的形成。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法;例举法;讨论法。【教学内容】
(一)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二)廖什中心地理论;
(三)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四)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
【讲授纲要】
§4-1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