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王的演讲》人物身份建构及社会隐喻意义分析
《国王的演讲》人物身份建构及社会隐喻意义分析
[摘 要] 文学作品中励志形象身份的构建主要取决于主流意识形态,反之这些励志形象折射出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对社会文化起到了塑造作用。通过分析《国王的演 讲》中励志形象的身份构建及社会隐喻意义,帮助大家了解当时西方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以及思想的发展,产生巨大社会效果。
[关键词] 励志;《国王的演讲》;身份建构;社会隐喻
一、影片概述
《国王的演讲》是2011年上映的英国励志电影,讲述历史上著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爱德华八世的弟弟乔治六世国王的故事。该片在第35届多伦 多电影节上获得了观众选择大奖;在2011年第83届奥斯卡奖评审中《国王的演讲》被提名参与12项奖项的角逐,并最终拿到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影 片以及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该片在北美收获约1.33亿美元票房,全球总票房高达近3.6亿美元,是一部优秀的励志影片。
本片讲述了英国乔治六世国王因患口吃,无法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这令他在大型仪式上屡屡丢丑。贤惠妻子伊丽莎白为了帮助丈夫,四处寻访治疗 师,但是治疗效果总是不令人满意。一次偶然的机会,伊丽莎白得知了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他的治疗方式与众不同。起初,公爵对罗格稀奇古怪的治疗方法很是 感冒,诊疗也多次不欢而散。但是,公爵发现在音乐的陪伴下自己真的可以十分流利地朗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于是他开始信任罗格,积极配合治疗,逐渐克服心理障 碍。乔治五世去世后爱德华八世继承王位,但是他痴迷于寡妇辛普森夫人,甚至不惜退位。艾伯特临危受命,继位成为乔治六世。为了鼓励英国人民,在罗格医生的 帮助下,乔治六世克服口吃,发表了一篇圣诞节演讲,号召全国人民反抗法西斯,成为二战中激励英国人斗志的重要因素。他的惊人毅力,同时也让人看到他实现国 王身份心理认同的伟大转变。
二、电影人物形象身份建构
身份可以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与生俱来的特征,也可指在特定的群体中具有的彼此相互关联的特征。身份不是给定的而是被建构的。《国王的演讲》 是一部温暖并且让人感动的励志电影,主角从出身卑微的小人物变成皇宫中高贵的国王,他所要克服的更多的是他自己的内心而非严重的先天缺陷,其身份通过几个 事件得以建构。
(一)弱者与强者的结合体
当伯蒂还未成为国王前,他有极其严重的口吃,常常在公众面前出丑,王子的身份以及职责都成为他惧怕的负担。电影中他第一次接受诊疗的场景历 历在目,医生要求他口中塞满玻璃球,并极力催促他说话,他努力又努力,只能发出几个含混不清的音节,他难过地低下头,又高高地扬起,无奈地看了一眼医生,忍耐再忍耐,最终还是吐出所有的玻璃球,愤然离去。在这个场景中,伯蒂一直坐在椅子上,医生始终站立在他对面,多个仰拍医生的镜头和俯拍伯蒂的镜头形成了 鲜明的对照,这时的伯蒂极端无助,愤怒不仅是对自身缺陷以及压力的反抗,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他不时地看向妻子和医生,寻求怜悯和帮助。因此,患有严重 口吃的约克郡公爵,其实就是一个弱者。
然而,伯蒂不是凡人,他是英国的王子,日后的国王,这样的身份给了伯蒂至高的尊严与权力,所以面对医生,他可以愤然拂袖而去,拒绝治疗,此时医生和妻子都无力阻止。因此,乔治六世伯蒂是身份上的强者。
(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士
1936年乔治五世去世,沉湎酒色的长子继位,即爱德华八世,可爱德华八世执意迎娶寡妇辛普森夫人,为了美人宁可放弃江山,执政325天便 退位,将烂摊子留给弟弟伯蒂,也就是乔治六世。当伯蒂得知自己可能要成为国王肩负将来的责任时,他绝望地几乎要自杀,像个孩子似的跪在地上,趴在母亲腿上 痛哭。即位大典上,乔治六世面色苍白地出现在大臣面前,结结巴巴地发表即位演说:“事已至此……我决心倾尽全力,我的妻子将与我共渡难关,希望所有的国人 能支持我。”乔治六世遵守了诺言,自身口吃的缺陷令他特别勤奋并怀有更强的责任感,很快他就成功战胜口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英国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当爱德华八世拒绝承担王室责任,选择自己的爱情时,乔治六世勇敢地承担了保护国家人民的责任。与爱德华忠贞于爱情的传奇相比,乔治六世的勇 敢和坚持不懈更能鼓舞大众和人民。在德国纳粹闪电袭击波兰后的第三天,英国正式向德国宣战。乔治六世拒绝了内阁提出的国王全家撤离伦敦的建议,而是宣布要 和全国人民共同留守伦敦直到战争胜利。一向不支持采取战争手段的乔治六世,在得知战争已无法逃避时,挺身而出,通过反复练发表了著名的战前演讲,也就是 电影的高潮部分:“在这个庄严的时刻,也许是我国历史上最生死攸关的时刻,为了捍卫我们珍视的一切,我们必须接受这个挑战。”
(三)坚持不懈的战士
《国王的演讲》这部电影中乔治六世虽然口吃但是对白不少,他一直在努力地练习,努力地说,正是这种执著,体现了这位国王的伟大人格。电影之 初的伯蒂并不是不能说话,只是无法流利地表达自己,虽是一国之主,但是他的口吃常常被人嘲笑,这令伯蒂感到无地自容。但更重要的是,口吃导致他无法正常履 行一位国王需要向人民传达信念的责任与使命。影片对伯蒂紧张时口吃的刻画以及对颤抖的细节描绘达到了绝妙效果。结巴的伯蒂和战胜结巴的伯蒂都有震撼人心的 效果,前者在于勇敢面对问题,后者在于持久,长期地努力并最终克服困难。影片高潮时,伯蒂站在麦克风前缓慢而艰难地演说,虽然慢却完全没有结巴,这是个胜 利,当然也是全片的高潮。这部影片关键在于它让大家真正地紧张、纠结和感动。
(四)严肃的男人
《国王的演讲》是部严肃的片子,导演尊重历史,演员表演精湛,片中所传达的责任与承担、挣扎与成长也是严肃的话题。通过整部影片的渲染,乔治六世确实是一个“严肃的男人”。
面对压抑、痛苦、挣扎,他迎难而上,让自己成为民族国家所需要的严肃国王,而不是人们的笑柄。影片结束时,乔治六世带着自己挚爱的家人缓缓 走向民众,向大家挥手致意。这位国王有些紧张,有些害羞,也许他永远不可能像爱德华八世那样洒脱,永远不能像维多利亚女王那样游刃有余,但是无妨,因为他 毕竟战胜了口吃,超越了自己,履行了国王的责任。这就是严肃对待困难的乔治六世。
电影《国王的演讲》描绘了一个平凡的伟人,不断追求自身身份的历程。然而由于童年创伤和战争压力,主人公在探寻之路上充满了障碍,但是面对责任,他积极承担,表露心声、认识世界、努力建构自我身份的过程,无疑也具有更为广阔的现实意义。
三、人物形象的社会隐喻意义
电影《国王的演讲》不仅是讲述一个病人自我修复的过程,更表现了一个衰老和忧伤的国家,面临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迫近,一个清冷灰色的英国,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能与国家共同努力,渡过难关。这就是这部电影想要向人们传达的信息,体现出在这样的环境下怎样的社会主流意识 形态才能帮助英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保护自己的国家。
1932年,英国的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23%,外贸额减少了一半,出现了英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贸易逆差,英镑贬值1/3,失业者 达工人总数的22%。伴随着希特勒在欧洲大陆的号叫,这痛苦的衰老凝结在人们脸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参战人数达600万,其中伤亡达244万。对于日 益迫近的二次战争威胁,英国人集体不愿去面对这种暴力和死亡的可能性。一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在此时此刻是显得如此忧心忡忡,如此信心丧失。
《国王的演讲》试图重新树立君主的权威形象,约克郡公爵夫人形同幕后军师,也许她才是约克郡公爵最终踏上王位的最伟大的治疗者,她知晓时代 不可阻挡的变化,既能悄悄维护皇室威权体察夫君的焦虑和痛心,亦不拘泥于既有的阶级等级秩序。而罗格夫人则以一种平民的温驯和相濡以沫维护了帝国平民社会 的安定。在当时的英国,不管是追求个人身心自由,还是暗自坚持摇摇欲坠的社会秩序,或者满足于日常的琐碎温馨,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中国影视网
第二篇:心理学分析《国王的演讲》
心里学电影《国王的演讲》观后分析
“面对”“战胜”的国王励志传奇
电影《国王的演讲》取材于这段历史,故事主角就是乔治六世。由于拥有一个像爱德华王储这样优秀的哥哥,自小害羞、口吃的“伯蒂”(乔治六世的昵称)看起来并没有继承王位的可能。他和妻子伊丽莎白在远离公众的平静生活中逍遥度日,抚养两个女儿。随着老国王身体衰弱,日益增加的公共责任落到了伯蒂身上,也因此,他开始了与口吃的艰难抗争,并找到了“民间医生”莱纳尔·罗格,两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建立了终生友谊。爱德华逊位后,伯蒂临危受命,成为乔治六世。两年后,二战爆发。在罗格医生的帮助下,乔治六世克服了口吃,通过广播发表了一篇鼓舞人心的圣诞节演讲,号召英国人反抗法西斯,成为二战中激励英国人斗志的重要因素。
具体到本片内容上,汤姆·霍伯对影片节奏和层次感的把握极为精准,对主人公乔治六世的刻画也十分生动鲜活,对布景、服装、道具、灯光、镜头感的精雕细琢更是尽展其完美主义倾向。全片都伴随着悠扬的旋律,笼罩在优雅的氛围和格调中,叙事不急不徐,条理分明,标准的英国电影范儿。
乔治六世如何一步步地走出口吃阴影更是被表现得层次分明,导演没有简单地停留在治疗口吃的方法论上,而是从一开始就深入国王内心,告诉观众心结才是口吃的真正原因,物理治疗只是辅助,心理治疗才是根治口吃的关键所在,而罗格医生恰恰是敏锐地洞悉了这一点,才最终治好了其他医生无能为力的顽疾。
不难看出,国王和医生诊疗互动的过程完全同历史事件、国王人生以及思想的重大转变有机结合在了一起,不仅让人看到国王战胜口吃的惊人毅力,同时也让人看到他实现国王身份的心理认同的伟大转变。
这是弱者与强者的结合转变
当国王还是王爷时,伯蒂口吃地一塌糊涂,在公众面前的出丑似乎已经是家常便饭,这样的人生中贵族的身份以及职责都成为沉重的负担。片中第一次的诊疗过程中,伯蒂满口满口的玻璃球,在医生极力的催促下,努力地发出了几个含混不清的音节,继而难过地低下头,又迅速地扬起,无奈焦虑地看了医生一眼,忍耐,忍耐,终于一口吐出了所有的玻璃球,暴怒而去。在这个场景里,医生始终站立,伯蒂坐在椅子上,多个仰拍医生的镜头和俯拍伯蒂的镜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伯蒂其实是极端无助的,他的暴怒既是对这种压力和痛苦的反抗,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所以他才会不时地看向后方的妻子和旁边医生。他像一个溺水者,挣扎呼吸,等待救援。
“无照行医者”莱昂纳尔的出现正扮演着救赎者的角色,他迅速成为伯蒂的拯救者。两人的密切联系由医者与患者的简单沟通开始,进而复杂升华为朋友与知己。在口吃者和治疗者这一层面,莱昂纳多是绝对的强者,他一再地强调:“我的地盘,我的规则。”伯蒂必须服从。然而伯蒂的身份却赋予了伯蒂凌驾于莱昂纳尔之上的尊严和权利,对于伯蒂第一次的拒绝治疗和第二次的拂袖离去,莱昂纳尔都无能为力。当莱昂纳尔的妻子偶遇已经成为国王、王后的伯蒂夫妇时,这位平时生活中游刃有余、颇能掌控的女人也有些手足无措起来。而伯蒂对莱昂纳尔的信任既给予了后者机会,也给予了后者荣耀。因此,二者的强弱关系始终是双向的。
只是潇洒与责任的综合
爱德华的角色拒绝了对王室责任的承担,选择了自己的爱情,虽然说爱情依然是一种责任,但是影片的浓墨重彩更在于国王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因此爱德华的潇洒率性只在于爱情,伯蒂的隐忍坚持对于大众和人民更具意义。这里,笔者不做进一步的评判。
这是有声与无声间传达的情感
片中的伯蒂对白并不少,他一直在近乎努力地说,正是这种执着,凸显了这位国王的人格伟大。古罗马哲学家塞捏卡说:“真正的伟大,即在于以脆弱的凡人之躯而具有神性的不可战胜。”海明威说:“人生来不是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毁灭他,但是不可以打败他。”他并非无法发声,而是不能流畅地说,这种断断续续惹人嘲笑,令伯蒂难堪,更严重地是,无法履行王子和国王的责任。影片中对伯蒂紧张时的结结巴巴的刻画以及对那些颤抖到几乎无法发声的细节描绘正达到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白居易有诗:“别有幽愁暗恨生,此处无声胜有声。”结巴的伯蒂和基本不结巴的伯蒂都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前者在于努力,后者在于持久地,长期地努力。片尾的伯蒂在莱昂纳尔的“圈圈点点”中略显缓慢地艰难演说,几乎没有结巴,这是一个奇迹,当然也是全片的高潮段落。无论前面崎岖坎坷了多久,这最后的高潮总让人激动人心!所以观众并不厌倦高潮,关键在于片子能不能让大家真正地紧张、纠结、感动。
严肃与活泼气氛的融合
《国王的演讲》是部严肃的片子,这点毋庸置疑。对历史的尊重是严肃的,演员的表演是经典级别的,片中所讲的责任与承担、挣扎与成长也是严肃的。能称得上活泼节奏的场景屈指可数,一是36分钟至37分钟莱昂纳尔对伯蒂进行结巴治疗时的肌肉训练,二是莱昂纳尔夫人偶遇国王夫妇的一场,剩下的也仅有伯蒂夫妇重新上门就医并道歉的那句:“等一个国王来道歉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总体而言,这个贵族man确实是一个“严肃的男人”
在压抑、痛苦、挣扎之后,他涅槃重生,成功地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国王,而不是笑柄。影片的最终,伯蒂轻吐一口气,带着王后和女儿们走向群众,挥手致意。这个男人仍然有些拘谨,有些紧张,可能永远不能成功地活泼起来,但是无妨,因为他毕竟超越了自己,履行了责任。
第三篇:心理学分析《国王的演讲》
心里学电影《国王的演讲》观后分析 “面对” 战胜”的国王励志传奇 面对” 战胜” “战胜 “
电影《国王的演讲》取材于这段历史,故事主角就是乔治六世。由于拥有一 个像爱德华王储这样优秀的哥哥,自小害羞、口吃的“伯蒂”(乔治六世的昵称)看起来并没有继承王位的可能。他和妻子伊丽莎白在远离公众的平静生活中逍遥 度日,抚养两个女儿。随着老国王身体衰弱,日益增加的公共责任落到了伯蒂身 上,也因此,他开始了与口吃的艰难抗争,并找到了“民间医生”莱纳尔·罗格,两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建立了终生友谊。爱德华逊位后,伯蒂临危受命,成为乔治 六世。两年后,二战爆发。在罗格医生的帮助下,乔治六世克服了口吃,通过广 播发表了一篇鼓舞人心的圣诞节演讲,号召英国人反抗法西斯,成为二战中激励 英国人斗志的重要因素。具体到本片内容上,汤姆·霍伯对影片节奏和层次感的把握极为精准,对主 人公乔治六世的刻画也十分生动鲜活,对布景、服装、道具、灯光、镜头感的精 雕细琢更是尽展其完美主义倾向。全片都伴随着悠扬的旋律,笼罩在优雅的氛围 和格调中,叙事不急不徐,条理分明,标准的英国电影范儿。乔治六世如何一步步地走出口吃阴影更是被表现得层次分明,导演没有简单 地停留在治疗口吃的方法论上,而是从一开始就深入国王内心,告诉观众心结才 是口吃的真正原因,物理治疗只是辅助,心理治疗才是根治口吃的关键所在,而 罗格医生恰恰是敏锐地洞悉了这一点,才最终治好了其他医生无能为力的顽疾。不难看出,国王和医生诊疗互动的过程完全同历史事件、国王人生以及思想 的重大转变有机结合在了一起,不仅让人看到国王战胜口吃的惊人毅力,同时也 让人看到他实现国王身份的心理认同的伟大转变。这是弱者与强者的结合转变 当国王还是王爷时,伯蒂口吃地一塌糊涂,在公众面前的出丑似乎已经是家 常便饭,这样的人生中贵族的身份以及职责都成为沉重的负担。片中第一次的诊 疗过程中,伯蒂满口满口的玻璃球,在医生极力的催促下,努力地发出了几个含 混不清的音节,继而难过地低下头,又迅速地扬起,无奈焦虑地看了医生一眼,忍耐,忍耐,终于一口吐出了所有的玻璃球,暴怒而去。在这个场景里,医生始 终站立,伯蒂坐在椅子上,多个仰拍医生的镜头和俯拍伯蒂的镜头形成了鲜明的 对照,伯蒂其实是极端无助的,他的暴怒既是对这种压力和痛苦的反抗,也是对 自我的一种保护,所以他才会不时地看向后方的妻子和旁边医生。他像一个溺水 者,挣扎呼吸,等待
救援。“无照行医者”莱昂纳尔的出现正扮演着救赎者的角色,他迅速成为伯蒂的 拯救者。两人的密切联系由医者与患者的简单沟通开始,进而复杂升华为朋友与 知己。在口吃者和治疗者这一层面,莱昂纳多是绝对的强者,他一再地强调: “我 的地盘,我的规则。”伯蒂必须服从。然而伯蒂的身份却赋予了伯蒂凌驾于莱昂 纳尔之上的尊严和权利,对于伯蒂第一次的拒绝治疗和第二次的拂袖离去,莱昂 纳尔都无能为力。当莱昂纳尔的妻子偶遇已经成为国王、王后的伯蒂夫妇时,这 位平时生活中游刃有余、颇能掌控的女人也有些手足无措起来。而伯蒂对莱昂纳 尔的信任既给予了后者机会,也给予了后者荣耀。因此,二者的强弱关系始终是 双向的。只是潇洒与责任的综合
1
爱德华的角色拒绝了对王室责任的承担,选择了自己的爱情,虽然说爱情依 然是一种责任,但是影片的浓墨重彩更在于国王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因此爱德 华的潇洒率性只在于爱情,伯蒂的隐忍坚持对于大众和人民更具意义。这里,笔 者不做进一步的评判。这是有声与无声间传达的情感 片中的伯蒂对白并不少,他一直在近乎努力地说,正是这种执着,凸显了这 位国王的人格伟大。古罗马哲学家塞捏卡说: “真正的伟大,即在于以脆弱的凡 人之躯而具有神性的不可战胜。”海明威说: “人生来不是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毁 灭他,但是不可以打败他。”他并非无法发声,而是不能流畅地说,这种断断续续 惹人嘲笑,令伯蒂难堪,更严重地是,无法履行王子和国王的责任。影片中对伯 蒂紧张时的结结巴巴的刻画以及对那些颤抖到几乎无法发声的细节描绘正达到 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白居易有诗: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处无声胜有 声。”结巴的伯蒂和基本不结巴的伯蒂都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前者在于努力,后 者在于持久地,长期地努力。片尾的伯蒂在莱昂纳尔的“圈圈点点”中略显缓慢 地艰难演说,几乎没有结巴,这是一个奇迹,当然也是全片的高潮段落。无论前 面崎岖坎坷了多久,这最后的高潮总让人激动人心!所以观众并不厌倦高潮,关 键在于片子能不能让大家真正地紧张、纠结、感动。严肃与活泼气氛的融合 《国王的演讲》是部严肃的片子,这点毋庸置疑。对历史的尊重是严肃的,演 员的表演是经典级别的,片中所讲的责任与承担、挣扎与成长也是严肃的。能称 得上活泼节奏的场景屈指可数,一是 36 分钟至 37 分钟莱昂纳尔对伯蒂进行结巴 治疗时的肌肉训练,二是莱昂纳尔夫人偶遇国王夫妇的一场,剩下的也仅有伯蒂 夫妇重新上门
第四篇:国王的演讲口吃分析
国王口吃的原因:
1)口吃恐惧源于错误信念:口吃只是语言上的短暂性塞车,但却在消极情绪的包装后成了巨大的恐惧。在乔治六世还是王子的时候,就被恐惧所包围,他看不清自己的心正在被一个绝对化的认知信念所误导——“因为我口吃,所以我做任何事情都是不行的”,“一个连话都说不好的人,是没有资格成为国王的”……
这些错误的信念首先引发他对演讲的预期焦虑,导致身体器官异常,加速了行为上的失误而发生口吃,导致演讲失败,进而引发自责、内疚、自卑,堂堂王子也自讽为“企鹅”。
2)自卑心理、恐惧心理是形成口吃的重要原因。口吃多与家教过于严厉、心理压力过大有关。乔治五世在皇家的背景下,压力相当大,或许他只要不在公共场所进行演讲,他的生活可以变得很舒适,但他恰恰是约克公爵,未来的乔治六世,一个注定离不开演讲的人。另外,他的哥哥同样嘲笑他,使得他的内心极度自卑。
治疗方法:
1)从物理治疗着手系统解决口吃问题。运动。加强呼吸、放松嘴部肌肉、加强舌头力量、绕口令……机械训练,发声——感觉——跳跃——放松,发声——甩头——吸气——呼气——倾听——就地来回滚动。
2)医生对国王使了激将法
3)他想了很多方法让王子接近恐惧:行为训练,放松训练,重新学习控制声带等。罗格还试图让王子喜欢自己的声音,让王子慢慢地增加对自己的控制感,从而减低对恐惧的焦虑。为了让王子看清恐惧的实质,罗格说:其实你是可以成为国王的!4)总之,医生运用了多种方法,例如呼吸法、阅读法、发音疗法、心理疗法,强调平时要注意增强自信,克服自卑、性急、紧张等心理问题。
第五篇:《班主任》人物分析及意义
刘心武《班主任》的评论分析
《班主任》发表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在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荣列榜首。刘心武的《班主任》的成绩是比较大的,它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是新时期文学第一朵“报春花”,也是“伤痕文学”潮流中公开发表的最早的一篇。《班主任》发表的社会背景是在“文革”刚刚结束后,写作是出于对文化大革命的“积存已久的腹诽,其中集中体现对‘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强烈不满。”小说通过十年**刚刚结束之后班主任张老师在处理班集体事务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的振聋发聩之声。
《班主任》这篇小说要评论的方面有很多,但在这里,我主要评论《班主任》中的典型的个性化人物,以及通过人物所要表达的意义。
首先是个性化人物的有力塑造。小说中的艺术特点有很多,比如深沉的语言,朴实的叙述,真实场景的细腻刻画等,但最让小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的是塑造的个性化人物。小说中的人物主要有学生宋宝琦、谢惠敏、石红,班主任张俊石,老师尹达磊等等。我会从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精神面貌、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等方面进行评论。
后进生宋宝琦,是一个问题青年,他在小说起到的是“提起话头”的作用,对他“小流氓”的定位是展开故事的核心事件。第一,从宋宝琦的性格上来说:他有着资产阶级思想,但不是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博爱等,而是迷信“哥儿们”义气,把扇比他更小的流氓耳光当作最大的乐趣,他认为知识不重要,而无休止地“造反”最好,他还崇尚享乐主义。他这些性格的出现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很大的关系:虽然他的父母亲都有着正式的工作,父亲在苗圃场工作,母亲是售货员,家庭背景并不坏,然而在家庭的教育上却有着严重的问题:父亲有着一个坏习惯,经常在下班的路上与人打扑克,直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家,对宋宝琦缺乏教育管束。而母亲很溺爱儿子并放任他。家庭对他的疏忽与放任是造成宋宝琦性格的重要原因。第二,从他的精神面貌来说:宋宝琦的知识水平并不高,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程度;而且缺乏起码的政治觉悟;体魄看似健壮但其实对体育活动不在行。小说把宋宝琦写成一个正在被拯救出来的畸形儿。想想为什么他会变成这样,我们不难发现他是文革中极“左”思潮的必然产物,极“左”思想已经侵蚀到他的灵魂,虽然宋宝琦还没有成为直接的政治工具,但政治环境却为他准备了必然的前途。第三,从他的形象所体现的时代意义:宋宝琦身上所反映的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并不是极个别的,而是代表着被“四人帮”所毒害的一批青年:有多少像宋宝琦式的“畸形儿”已经出现。
谢惠敏是一个团支书,虽然是一个学生干部,但其实也是一个“问题孩子”。第一,从谢惠敏的性格上来说: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上进,这从她是团支书并且是张老师的得力助手中可以看出。她懂得质疑,如当张老师说《牛虻》不是黄书时她大胆提问不是黄书是什么书。但同时她不相信自己的个人判断,丧失了独立分析能力,如她对张老师为人的怀疑。另外,她很关注同学的发展,自己却没有同龄人的纯真好动,如从“她根本对任何球类活动都没有兴趣,除了随着大伙看看电影、唱唱每个阶段的推荐歌曲,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中可以暴露出。第二,从她的精神风貌来说:她身上闪烁着劳动人民的光芒,这可从“绝不能让贫下中农损失一粒麦子”看出。她有极高的“政治觉悟”,对政治问题敏感,如她认为“穿带褶子的短裙的人”看成是“沾染了资产阶级作风”。但是,其实谢惠敏也是“畸形儿”,她思想僵化,精神营养匮乏,她竟认为“凡不是书店出售的、图书馆外借的书,全是黑书、黄书。”可以说,她的“忠诚”被导向盲从,她的“坚定”被扭曲为偏执、纯朴与荒谬集一身。为什么会出现谢惠敏这样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根源当然是指向“四人帮”,“四人帮”用残酷的愚民政策给人民打下了黑色的烙印,甚至像谢惠敏这样本质纯正的孩子也会遭到毒害。第三,从谢惠敏形象所体现的时代意义来看:她是绝对的“好学生”,作者对谢惠敏式的“问题孩子”的发现极具思想意义和价值,这体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特色:“文革”时期人们的思想被僵化,导致颠倒是非。
从宋宝琦、谢惠敏等孩子中可知道,在“四人帮”的坑害下,许多青年不仅在肉体上受到伤害,精神上也被污染了。他们两人虽然品质不同,但却从不同的途径走向了同一归宿:成为黑暗政治的盲目的支持力量。需要提及的是,在《班主任》中,作者还着力描写了一个正面形象:石红。无论是形象描写,还是对读书的态度,都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所在,作者把石红这个正面形象都归跟于她的父母的正确教育:石红的父母从入党前后起,他们形成了一种阅读的好习惯,石红深受这种读书氛围的熏陶,自己也是小书迷。他们一家即便在“四人帮”推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时,也毅然读被禁的书籍。所以说石红三幸运的。(补充石红形象的意义)
班主任张俊石,在作品中是一个积极的人物。第一,从他的性格来说:他工作认真尽责,如接受后进生宋宝琦,并马上进行家访了解宋宝琦。他立场坚定,言行斩钉截铁,当与同事发生争吵时,一直有自己的观点。同时,张老师同情并关心像宋宝琦、谢惠敏式的“问题青年”。但是,张老师也有不好的地方,他也受“文革”思想的影响,如当谢惠敏知道宋宝琦要来上学时明言要与宋宝琦斗,张老师没有发表其他意见,而是认可了;又如他没有意识到宋宝琦要来学校其他学生会吓得不敢上课,对这些他都没有做充分的考虑。作为教师,应该首先冲破“文革”的阴影,但张老师没有完全做到。第二,从张老师的精神风貌来说:他不但是老师,更是党员,深受党支部的信任,当然,他是一个知识分子。第三,从张老师的形象所代表的意义来说:他是一个教育者,更是一个控诉者、唤醒者,还是一个治疗者。他发出了当时的先声: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张老师的形象,代表党是我们消除“四人帮”精神流毒的坚强后盾。
老师尹达磊,与张老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后进生宋宝琦要来学校时,张老师没有反对意见,并很快投入到工作中,而尹老师却不是这样,他非常反对宋宝琦的到来,认为这种“流氓式”的学生会影响学校和工作。实际上,尹老师正是作为一种歧视学生的代表,他们排斥“差生”。这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在现今教育中也应该引起注意:我们面对一些“问题学生”,我们的态度和做法不是排斥,而是用一颗热情的心包容他,教育他,改变他,使他们得到健康的成长。
通过小说中这些主要人物的描写,我们不但可以了解人物形象,而且可以看出通过人物的描写所表达的意义:揭示了“四人帮”不但给国民经济造成危害,而且也毒害了亿万群众的灵魂;“四人帮”实施的残酷的愚民政策给一批青年打上了黑色的烙印,不仅糟蹋了中华民族的现在,更残害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同时也暗示着时代的“春天”的到来,预示着希望与生机,如在小说结尾的描写可以知道。另外,由于《班主任》出现在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初期,它摆脱了虚假、夸饰,转向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真实的情感的再现,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与社会层面上。尽管《班主任》还很粗糙,艺术上不尽完善,但它以过去的“十年浩劫”作为批判对象,揭露“文革”对人民群众的伤害,剖析这种种伤害所造成的难以愈合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疤痕,把文革的反动实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同时党和人民群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的不屈斗争的真实再现。也许《班主任》在叙述形式、作品结构包括艺术想象力上,都对文学史可以说没有什么明显的贡献,但好的作品也应具备一定的思想敏锐性,在对生活的认知上有独特的开掘,总能发现一些新鲜的东西,从而令人耳目一新,乃至振聋发聩。就像《班主任》中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的心声。
《班主任》对人物的塑造是成功的、典型的、具有个性化的,而对人物的描写反映出的意义也是很有现实性的、有针对性的,有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