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教育看国外的教育理念

时间:2019-05-13 10:1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小学教育看国外的教育理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小学教育看国外的教育理念》。

第一篇:从小学教育看国外的教育理念

从小学教育看国外的教育理念

中国和澳洲教育的不同,在于我们的教育总是尽可能多地教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知识,澳洲则不同,他们认为,人一生所需要的知识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在学校里一步学完,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体格和健全的人格,教给学生将来继续学习知识的方法。基于这点,他们特别注重学生在音乐和体育方面能力的培养,强调团队合作,很关心学生是不是有很多兴趣爱好。

澳洲的老师对学生的教育非常有耐心,针对学生的毛病,老师除了提出要求,重要的是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一些学生能接受的教育方法,真正做到了因人施教。我到过一所学校,校方介绍说,该校对刚插班的学生,首先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爱好、特长,然后针对他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对一些需要特别帮助的学生,如新移民的学生,学校每周一早上准时召开有学生、学生家长、校长、教导主任、学生的班主任、行为老师参加的例会,老师们向家长介绍学生这一周在学校的表现,学生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一起商量采取什么具体措施。

澳洲的班级,一个班二十几个学生,班主任老师通常只管教学。另外,配备一位行为老师,专门负责对不听话或行为失当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那些犯有严重错误的学生,则被送到教导处接受教导主任的训导,教导主任是心理学博士,他们对学生采取心理评估教育,把看书或者完成教导主任布置的作业,作为对他所犯错误的惩罚,并规定一整天不能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活动。

在教育方式上也是很有趣的,比如说老师开始上阅读课了,如果一位学生还在电脑上打字,不认真听讲。碰到这种情况,老师就实行有奖有罚的办法:专门给他一个本子,让他自己在本子上记下做得正确的事情,同时注明这件事可以得几分,老师在学生本子上贴上奖励的卡通图片,到周末的时候,学生可以凭他本子上的得分记录,去教导主任那里换取相应的小奖品,如玩具、糖果等等,学生非常高兴。做了错事,除了在本子上记下来为什么事做错了外,还要扣分。这样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都非常明确,每天都喜滋滋地拿着本子计算自己的得分情况。

澳洲学校的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课桌都是不固定的,上课的时候,刚移民去的学生不知道该坐哪个位子,总是在后面站着,老师讲的课,那些刚移民的学生大部分听不懂,他们下课后也不知道跟谁玩好。为解决他们不能很快融入这个问题,老师就在一张纸条上写上学生的名字,贴在他的凳子上,这样学生就知道上课的时候他该坐在哪儿。同时,指定两位学习比较好的学生总和他坐在一起,指定两位体育比较好的学生,下课的时候陪他玩,让那些新移民的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环境。此外,学校还专门为他安排每周两次语言学习课,指派专门的老师一对一地教他,并落实一位也是从同一国移民去的学生帮助他学习语言,以此解决他们语言不通问题。

澳洲的教学是多元化的,真是百花齐放。澳洲是一个移民的国家,居住在澳洲的人大多是从世界各地来的移民。从不同国家移民到澳洲的老师把自己国家的传统习惯、教学方法、不同的想法融入教学中,同时也吸收学校其他老师的新观点,新主张,新方法。澳洲的整个教学环境要比中国宽松。我这里说的是教育的大环境。比如澳洲的小学里没有教科书,老师根据教学大钢自己组织教材。学生每天回家没有作业,也不带课本。这样做的好处是:老师有足够的灵活性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可以根据各个地区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材。中国的传统是一元化的,比如全国统一教材,学校、老师都要严格地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大纲去组织教学。

澳洲老师的花样多,一般以正面激励教育为主。如果你教的是一些很勤奋刻苦学习的学生,你会很轻松,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考虑如何来教这些学生;如果你的学生是一些不那么用功的学生,你就要花脑筋去想怎么让这些学生更容易地学好,怎样让他们有兴趣,有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勤奋起来。也就是说,怎么教,变得很重要。

一般来说澳洲学生没有中国学生那样听话,那样刻苦学习,但澳洲的老师对学生总是以鼓励为主,学生有一点点进步就给予很大的鼓励。对对学生的期末评价,学校规定只能用正面的评语而不能写负面的评语,评语单上不能写“学生没有做作业”,不能说“这个学生这学期没有好好学习,希望家长督促他”等等。你要写“这个学生有很大的潜力,如果再多花一点时间学习,他将会成为一个最好的学生”这样的话。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澳洲人的家庭教育观念,特别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澳洲人的家庭比较尊重孩子的意愿,或者说家长和孩子比较平等。有一次我们去一个白人家庭做客,主人家里的一位孩子很有艺术才能,主人很想让他的孩子给我们展示一下,但孩子不愿意,主人只好跟我们说对不起,丝毫没有责怪孩子的任何表情。澳洲的家长对孩子比较宽容,没有中国家长那么严厉。家长总是给孩子许多鼓励,表扬。即使批评也是以理服人,孩子若有一点进步就给予很大的鼓励。可以说那里的孩子是在表扬声中长大的。在学习上,澳洲的家长对自己孩子学习成绩不会太在意。他们允许自己的孩子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不会逼自己的孩子追赶别人。这种态度使一些比较差的或是没时间好好学习的孩子能坚持学习。

在澳洲的许多中国家长则是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孩子进步慢会很不高兴,甚至会打骂孩子。澳洲的孩子慢慢来,竞争意识不强,中国的孩子则相反。我认为有一定的竞争对孩子是有好处的,但过分强调竞争或不愿正视现实的竞争却是有害的,因为每一位孩子的情况是不同的。教育就是要注重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从美国小学生守则看教育理念

从美国小学生守则看教育理念

1、美国小学生守则制定的依据恰当。美国小学生守是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角度来制定,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2、美国小学生守则制定的定位准确。既然是小学生守则,那就必须面向小学生。特别是人性口语化的表述通俗易懂,让学生“听得懂”、“做得到”。

3、美国小学生守则注重细节。守则内容具体、细致入微,指导性、操作性强,实践起来简单可行。

4、美国小学生守则启发性强,重在指导、重在实现自我。

附:

美国小学生守则:

1、总是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

2、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

3、提问时举手。

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

5、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6、如果因紧急事情离开学校,事先告诉你的老师并索取耽误的功课。

7、所有作业必须是你自己完成的。

8、考试不许作弊。

9、如果你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高兴地帮你。

10、任何缺勤或迟到,需要出示家长的请假条。

11、可以允许的缺勤理由是个人生病、家人亡故或宗教节日。其他原因呆在家里不上课都是违规。

12、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提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

中国小学生守则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第三篇:国外先进艺术教育理念

国外先进艺术教育理念

艺术教育现代化理论构架是构建艺术教育现代化模式的理论支撑,是艺术教育现代化活动的理论指南。艺术教育现代化理论构架是多种教育理论构成的理论网络结构。国外教育理论是跨学科的综合性教育理论的集合。为了构建艺术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框架,我们有必要对有关的国外教育理论进行学习和借鉴。

一、艺术教育现代化社会学理论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涂而干认为教育实践不是孤立的现实,在同一社会里,莫如说所有部分都是为了同一目的通力合作而结合在同一体系里,只有这个体系,才是特定国家和特定时代所固有的教育制度。

根据涂而干的教育理论,艺术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与现代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在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既受社会现代化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因素所制约,也直接影响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艺术教育在推进个人和社会现代化发展和谐统一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从对社会看,艺术教育既是推动现代化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杠杆,也是现代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对个体看,艺术教育促进个体适应现代社会和平等方式和生活方式,接受现存社会秩序和观念,并按照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已露端倪的未来要求,实现个体化社会化发展。因此,艺术教育和现代化社会的互动,形成了艺术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自组织过程。

二、艺术教育现代化的哲学理论

苏霍姆斯基指出,美育是情感教育。美的本身无须解释就可影响人的心灵。

艺术教育现代化的哲学理论就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给艺术教育的本质及其功能的探讨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对于这些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作了很好的回答。

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这种情感是具有时代特色的高尚情感,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审美感。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学生个体情感得到充分的释放和满足,同时,学生个体的情感又按社会现代化的要求进行规范和升华,这两者统一于艺术审美表现之中。因此,艺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的情感教育,这是艺术教育的基本特征,具有作为审美情感的艺术教育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德、智、体诸教育的特征,这就是:在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中偏于感性特征,在抽象思维训练与形象思维训练统一中偏于形象思维训练的特征,在学科教学与整体素质教育的统一中偏于整体素质教育的特征,在身心协调中偏于心灵塑造的特征,在规范和自由的统一中偏于自由特征,在严肃与愉悦的统一中偏于愉悦的特征,在社会性和发展个性的统一中偏于个性的特征等。艺术教育的这种本质特征本现在它的功能和形式中。

艺术教育的功能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开发功能。艺术教育能开发学生大脑的功能。研究表明,艺术作品是开发大脑潜能的有效信息源。加强艺术教育,能促进大脑两半球整体协调发展,有效地发展个体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忽视艺术教育,只注重科学知识教育,就有可能导致大脑和心理发展的倾斜,影响大脑两半球的协调发展。二是促进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形成和发展。二是促进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形成和发展,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渗透性的感情形象教育。在艺术形象教育活动中,个体能陶冶性情,净化情感欲念,使现代社会的要求渗入个体心灵,使感性和理性统一,变被动为主动,自然而然地获得既合乎社会现代化要求又合乎个体需求的自由愉悦。所以,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来了令人解放的性质。同时,在一系列艺术教育活动中,艺术作品的内容是学生个体认识和感受社会现代化的理想教材;一系列的集体艺术活动,有助于学生个体心灵开放和在交流的氛围中培养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人格的社会化发展。

艺术教育既是小学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主要途径,又是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而音乐和美术是小学艺术教育的最主要形式。音乐是运用音响、节奏、旋律来塑造艺术形象,以声音的艺术力唤起学生的感受,并从感受中产生某种观念、联想和情感等,人们把音乐称为“心灵的直接语言”是很有道理的。美术包括图画、工艺、欣赏等内容。图画是小学美术的基本内容,它是通过平面描绘,以构图、造型和涂色表现手法,创造事物的形象和周围的现实情景,与音乐一样具有很大的形象教育作用。

三、艺术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学理论 夸美纽斯认为,绘画和***是训练发展儿童内部感觉的必要条件。杜威认为,今日的艺术决不是“奢侈品”,或多余物。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看,它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力量。艺术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学的问题必须明确这三个问题:

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艺术教育现代化框架的理论基础,艺术教育现代化理论框架的理论基础,艺术教育现代化理论框架的构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早就有过科学和全面的阐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学说的内涵中无疑包括了人的精神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而人的精神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不仅包括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而且也包括人对社会已有的精神财富的享受能力。马克思认为,精神活动是最使人向往的一个活动领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的智力获得更高层次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他强调,人也要按美的规律来塑造。马克思对于精神活动能力中对精神财富的享受能力为重视,他认为,必须在一切个人的自由时间内,对他们进行艺术教育,并且使大家都能享受这一手段。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一个人要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么他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根据马克思对艺术教育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艺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是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作用。首先,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对德、智、体诸素质有着独特的促进机制。艺术教育效益不仅在于完善人的艺术心理结构,提高艺术素质,而且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以美储善”、“以美启真”和“以美助健”。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年强大源泉。”“没有美育,也就没有任何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P146)“以美储善”,就是说艺术教育有助于伦理道德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艺术情感活动在艺术审美结构与伦理结构之间作为一种信息通道把二者联系起来。艺术教育是情感活动伦理道德结构联系的渠道和中介,它能使艺术审美情感成为一种行为动力推动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以美启真”,就是有助于智力结构的发展。艺术美感作为自由感受具有自由直观的因素,有助于创造心理的形成。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过程是教师交给学生由认识走向创造的钥匙的过程。“以美助健”即是指艺术教育能增强学生的体质,造就健全的体魄,促进心理健康。

其次,艺术教育有着其它诸育不能与之相比的特殊优越性。艺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有机整体的反应式的教育,具有完整性和和谐性的特征。在艺术教育中,主体进入艺术审美状态,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是因为他把握到了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这种形式积淀了人的情感和理想,具有特定社会内容,所以会同时作用于人的感知思维、意志等心理因素,使他们处于一种极其自由与和谐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各种能力都得到最大发展,但又相互协调、互促进,整体发展。因此,艺术教育在内容、方式和效果方面都有其明显的特点: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深远性和整体性。国内外教育家分析了艺术教育在儿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教育中的作用,认为艺术教育对儿童所有的生活领域都有渗透。

四、艺术教育现代化心理学理论

原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认为人的思维过程乃是外部实践内化和特殊改变的结果,存在着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不断转化,是人对现实及其变化的一种占有形式。

根据列昂捷夫内化的理论,艺术教育现代化心理问题主要解决在现代化背景下艺术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机制问题。它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理论问题:

1现代艺术是人类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所形成的艺术心理结构的历史性的积淀。社会现代化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继续,延伸,而历史又总是在现实中得到某种程度的凝聚和折射,或以新的方式加以再现。人类艺术实践经过无数代人、无数次的反复、印证、总结、补充、修正,日积月累形成了丰富的多种多样的艺术观念、艺术情感,锻炼了日益发展的艺术能力。艺术意识和能力既逐步地沉淀、积聚为相对稳定的艺术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所事例而成的艺术心理结构;又以物化的形态沉淀,凝聚于各种具有艺术特质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之中,这些产品就成了人类艺术心理结构外化的结晶品,也是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这种人类内在的艺术心理结构和外化的结晶品逐步形成和丰富化以后,又制约着后人的艺术心理活动和心理结构的建构与积淀。因此,艺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必须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2完善个体艺术心理结构的最重要途径是增强个体艺术心理因素的功能。主要包括培养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丰富的艺术想象能力、强烈的艺术情感和深刻的艺术想象能力、强烈的艺术情感和深刻的艺术理解能力。个体艺术心理结构的完善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建构过程。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大体可分为产生艺术愿望、输入艺术信息、进入艺术状态、获得艺术体验、形成艺术意识、发展艺术能力、完善艺术心理结构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阶段。个体艺术心理结构的完善既以人类艺术积淀为前提,并且是它的结果和现实的表现,又为人类艺术历史性积淀输送了新的血液和充实了新的现实内容。

3艺术教育既是对于艺术作品美的认识、接纳的过程,又是展形象思维进行能动创造的过程。在艺术教育过程中,主体通过求同、求异探究把握艺术对象美的特征,使主管体之间、主体艺术审美心理要素之间的矛盾、差异达到了和谐、统一,获得艺术美感;或保持主体的差异、矛盾、树立,以确保自己艺术审美、创造美的独立性、自主性和独特性。这一过程是各种有着内在节奏的有序运动的过程,是艺术审美心理由相对平衡到失衡,再到新的动态平衡的过程,也是艺术心理结构不断改进、重构和发展的过程。我们把握个体艺术教育心理活动规律对促进个体艺术心理结构的完善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艺术教育现代化的方法论

艺术教育现代化方法论是完成艺术教育现代化任务,实现艺术教育现代化功能的操作原则,是艺术教育现代化理论与艺术教育现代化实践相结合、对艺术教育现代化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的中介环节。根据国外教育理论,主要遵循以下方法论原则。

1活动性原则。

艺术教育的活动是指主体身心参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生积极能动地获得艺术审美经验的过程,它具有知与行、身体动作与心理感受有机联系的特征。活动性原则是现代心理学理论的支柱。活动心理学的创始人列昂捷夫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在它完成某种活动过程中实现的,也就是说,人是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掌握社会历史文化经验,促进心理发展的。”(《原苏联教学论流派研究》杜殿坤P399)。印度教育家泰戈尔认为,儿童艺术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摒弃陈腐的习俗、单调乏味的惯例,不断给予儿童机会,使他们“透过所达到的惊异之心挖掘自身无限潜能。”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儿童认识艺术和欣赏艺术,而不是培养艺术家。活动性原则也充分体现了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个体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审美意识的发展,个体艺术情感的满足和升华都是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实现的。离开了具体的、活生生的艺术活动,艺术教育现代化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我们要把活动性原则贯穿于艺术教育的全过程,在活动中求发展、出成效。

2主体性原则。

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师生双方相互协调的过程。其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的艺术审美愿望、兴趣以及表现能力是活动开展的根本动力。“教为主导”则着眼于“学要主动”。艺术教育现代化更加要重视和提供学生教育活动中的主要性,要把艺术教育活动的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切实唤起和激励学生的艺术审美冲动,使他们主动投入艺术教育活动,真正成为艺术教育活动的主人。

3差异性原则

由于存在着艺术审美的个性差异,所以应充分注意到艺术审美的个性化特征,即艺术心理结构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先天的遗传和后天艺术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这种差异会引起各种艺术审美形态和审美风格的不同的选择和评价。因此,注意艺术审美信息供给的丰富性和鼓励个性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艺术教育现代化功能的发挥。

4立体性原则。艺术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教育,它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丰富性、综合性和渗透性。各种艺术是互通的,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与想象艺术、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等结合起来,可以丰富艺术教育内容,激发学生艺术兴趣,提高教育质量。另外,艺术作品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强调在艺术审美体验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把握其历史、哲学、伦理等内涵,提高整体素质。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自世界大学城

第四篇:从国外乡土史教育看我国乡土史教育的缺失

从国外乡土史教育看我国乡土史教育的缺失

陈玉荣

乡土教材,是相对于国家的统编教材而言。它关注的重点,是乡土的历史和文化。乡土教育是培养国民关怀社会生活,认识自然和人文世界的起点,兼具社会性、知识性和伦理性。乡土史是乡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内容很广,如地名、寺庙、家族历史的沿革等等,皆有其丰富的历史意义;作为乡土史教学的素材,大多具体、直观且易于观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是解决当今历史教育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一剂良方,也符合认知心理学和关注学生生活实际的新课程理念要求。

这就从一定程度说明了一个学生,只有了解自己的家乡,才谈得上爱它,只有爱家乡,才能爱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是一个人成为一个思想上较为健全的人的根本。我们现在的世界正处于全球化的时代,地球村的概念,全球化和开放化的意识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年轻一代的思想和精神面貌,这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随之而来的另外一种文化现象——一种逃离自己生长的土地的倾向,从农村逃到中小城市,从中小城市逃到大城市,从大城市逃到国外,这是年轻一代的生命选择和文化选择。在这一选择中,对于家乡的疏离,会导致人的失根。因此,进行乡土教育就十分必要。目前,国外的乡土史教育已经走在了前面,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些经验和启示,本文拟从中外比较的角度,简要论述一下这个问题。

一、国外乡土史教育概况。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詹姆斯认为:给小学生上历史课,最好从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如一座年代久远的房子或一棵古老的树讲起,这样可以激发孩子们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出于这种理念,在西欧国家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各类学校的历史教师都十分注意让学生进行乡土史方面的收集和编写工作,以亲身参与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收集和处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为给青少年学习历史提供方便的条件,法国政府规定每年 9月的第三周周末为“历史文化遗产日”。在这一天,全国11518处古迹、历史建筑和国家行政机构免费开放。这一举措深受青少年欢迎,欧洲一些国家也纷纷仿效这一做法。

在亚洲,日本的乡土史教育也开展得很广泛。1998年修改后的历史领域的学习内容,充实了有关乡土历史和生活方面的学习内容,通过展开日本人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去了解政治及社会变迁的各种条件。对于日本国的历史,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主题研究;通过对地区历史的调查活动,增强学生对地区的热爱之情,结合本地区历史现象,理解日本的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既要联系家乡的历史,又要利用民俗学成果,参观调查博物馆、乡土资料馆,做到能够具体地开展生活文化学习。

我国港台地区自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加强了乡土史教学的规范。香港地区中学阶段开设的历史课分为历史科(世界历史)与中史科(中国历史)两种。在回归祖国后不久的1998年开始实施新的初中历史《课程纲要》,新《课程纲要》中,历史科以本地史(香港史)为中心,中史科以乡土史为中心。历史科《课程纲要》建议,在提高和培养学生对过去的兴趣的同时,要求教师加强学生对社区及本土文化,以及对世界其他主要文化之认识。中史科《课程纲要》,则希望教师在中国历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本土历史,借此提高学生对本科的学习兴趣以及建立乡土感情和民族认同感,透过地方史事的认识,有助于中国历史的学习。

在乡土史教育中最具特色的是美国。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首席代言人杜威认为:传统课程最明显的弊病就是与儿童的个人生活与经验相分离,若要建立儿童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在他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中,历史教育就是从社区、乡土历史开始的。这种符合儿童认知心理的做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20世纪以来,美国几次修改历史课程设置的模式,但都遵循了这种由近及远的原则。更为突出的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有三十个州的法律明文规定,学校必须开设本州的历史课程。自20世纪末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颁布以来,美国各州相继出台了各自的课程标准,得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就规定,每个中学生至少要学习1学期该州的历史(乡土史)。对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产生重大影响力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布拉德利委员会所设计的《中学社会学科课程》规定,7年级的A、B、D三种D式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乡土史。AD式是地区和附近区域的历史和地理,BD式均为社会学科选修课,地区史。

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美国教师发现社会历史具有的巨大兴趣潜在力,很多教师提倡学生走出学校和课堂去亲身 “感受”历史,他们经常把他们的课题安排在社区博物馆,并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区的古代战场、古代工场的遗址、古旧建筑、古代桥梁,观看过去遗留下来的生活用品、衣服等,以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在美国,大多数较大的社区都有针对地方社区或州历史开办的展览,尤其欢迎学校团体去参观,在地方博物馆还伴有导游指导。此外,几乎每个社区都会有一位或几位老人把他们的大量业余时间花在研究地方历史上,学校鼓励并提供多种机会使学生和他们相接触,这些研究者不仅负责向学生们讲述社区过去的故事,而且还能够指导教师去关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教学资源。

除了帮助学生从心理上搭起通向过去的桥梁外,初等学校的历史教学还使用其他类型的学习活动,以促使乡土史学习达到生机盎然、富有意义的目的。下面是一些在美国乡土教学实践中比较成功的例子:一是搜集并展览表明社区历史的老照片;二是搜集并尝试先驱者的生活、学习民间舞蹈、调查地方文化中多民族群体的贡献;三是为校刊或地方报纸写一些有关地主历史的文章;四是列一份社区早期定居者的传记梗概;五是调查社区一些重要的老建筑物的历史;六是追溯一些地方工业的历史;七是彩绘一幅有关地方社区或州历史某些侧面的壁画;八是举办讲述地方、州历史某方面故事的盛会;九是制作一幅当地的地形地貌图,指出历史上的重要地区;十是制作国家、州或地方历史的时间表;十一是在班里组织一个小小历史学家俱乐部,并与地方和州的历史社团联系。

总之,美国社会科课程中历史的学习,并不把成就卓著的人放在学习内容的中心位置,它关注的焦点是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因而,从乡土史教育入手,最大限度的利用社区和地方资源,将过去的历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成为其历史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

二、国内乡土史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乡土历史是祖国历史大河的支流,热爱家乡是中华民族自信的源泉。目前,乡土史的教育教学价值在国内的历史教育界是公认的,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理应成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思想情感的生动教材。同时,乡土历史与祖国历史血肉相连,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起着众多辅导材料无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很多地区都编写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乡土史教材,也有相当多的历史教师注意到运用乡土资源开展历史教学,特别把乡土史作为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据专家统计,目前各地涉及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有一半左右与乡土史有关。这些课题主要包括各地名人故居的维护与开发、历史人文景观中所蕴藏的民间传说和民风习俗、民族的产生与发展、桥梁民居街坊的演变、老城市改造的利弊思考、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状况、历史人文景观的开发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等等。学生通过诸如设计课题、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获得了对历史和社会的直接感受,了解了历史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着与他人交往和合作。以乡土史为内容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还增强了学生保护本地文物的意识,利用和开发本地历史资源的意识(注:本文系陈玉荣博士撰写,特此说明)。

更为可喜的是,一些在教改中走在前列的地区已经开始将乡土历史引入教材。据报道,正在编撰中的新的上海版历史教材首次加入了上海乡土史的内容,与中国文明史、世界文明史和主题史一起构建了全新的学科体系。其中,上海乡土史属于拓展型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上海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目标是着力培养 21世纪走向国际的又十分了解本国本地区文化历史的上海新公民。据悉,此次新增的上海乡土史采用全新的样式,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来导入,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加深他们对城市的了解和感情。比如在介绍外侨和洋泾浜英语时,用了很多像“一块洋钿温淘箩”等生动的话语吸引学生的兴趣,在介绍上海移民社会时,让学生回家了解自己家庭的移民历史,加深家庭观念。又如在介绍上海是“万国建筑博览会”时,让学生了解江南民居、洋房和中西合璧的石库门,并通过组织“发现身边的名宅”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保护意识。

但客观地讲,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乡土史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乡土史教学取得的成绩,主要是少数历史教师的个人所为。一些学校虽然有乡土史教材,但很少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教学,绝大多数甚至没有进行过任何这方面的教学活动,乡土教育处于缺失的状态。澳门教师林发钦在个人网站的寄语中说:“在澳门,一个中学毕业生,可以很了解中国历史,也大致熟悉世界历史,甚至认识一点香港和台湾的历史,但对自己生活的家园澳门的历史却一无所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這种悲哀緣于我们长期缺乏乡土历史教育。2003 年底,在北师大举行的人文奥运与民间文化研讨会出具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民对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知识了解甚为贫乏,在有关北京历史与文化知识的调查中,600多名被调查者得分平均为 57.6 分。有 35%的市民不知道闻名世界的八达岭长城主要修建于哪朝,而关于北京城的中轴线,虽然从基本方向上绝大多数市民都知道是南北向,但是有 39%的人认为是天安门到地安门。为此,问卷设计者首师大历史系郗志群教授建议,加强学校对学生在北京历史文化方面知识的教育,这也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支持。73.5%的市民认为在北京的大中小学开展北京乡土教育、非常必要和必要,虽然北京历史文化知识与升学考试关系不大,但 95%以上的家长仍普遍认为有学习的必要。

这一点,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也深有体会。我所任教的学校是本区唯一的市级示范高中,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较宽,出过三星智力快车竞赛的月冠军。但在讲授近代史的几次侵华战争时,我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不知道白河是海河的别称,不知道大沽的确切位置,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了解近代列强的几次叩关都是从自己家乡的大沽口完成的。反思笔者自身接受过的历史教育,出现这种情况实属正常。在 12 年基础教育中,我既未专门学过任何有关乡土史的课程,也未接触过相关教材,这种局面至今没有改观,学生们的乡土知识只能来源于课堂和学校以外,其零散和稀少也在情理之中。但令人担忧的是,乡土史教育的缺失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乡土史知识的匮乏,更重要的是乡土观念和乡土意识的缺失。我布置了搜集有关五次大沽口战役材料的作业,很多学生当场表示异议,称家里没有这方面的书籍,无处下手;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时,大多数学生回答没有查到。至于没有查到的原因,据笔者分析,一是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去查,即不会查;二是根本不想花时间和精力去查。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受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不是中考和高考科目(仅有少量文科学生要参加包括历史在内的高考文综考试),历史学科长期被当作“副科”对待,从学校到家长,再到学生本人,花在历史学习上的时间无不是能省则省。国家规定正式设置的课程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和考试丝毫不沾边的乡土史了。另一方面是国家和地方的教育部门重视不够。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乡土历史教学的规定是很有限的,不仅没有象美国那样由法律规定必修州史,甚至没有象日本、港台那样以历史课程国家标准的形式促进乡土历史的学习。在新制定的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仍没有对乡土史的学习做出明确规定。而同期出台的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则明确规定,7—9 年级地理课程的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规定了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和学习的标准,并规划了如下活动建议和实施办法。另外,是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不够。乡土史是一种社会历史,对学生的乡土史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帮助,西方国家的乡土史教育之所以开展得有生有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得到来自地区方方面面的支持,如前面提到的美国社区中总会有一位或几位老人专门从事 地方史的研究,并负责向学生们讲述社区过去的故事,指导教师去关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教学资源。实际上,在中国也有很多类似的条件可以挖掘,但社会各界普遍缺乏这种历史责任感和教育意识,导致大量历史资源利用率低下,甚至是闲置浪费。

(三)对我们的启示。比较上述西方国家和中国乡土历史教育现状的差异,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首先,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乡土历史教育的重要价值,以国家法令形式确立其在历史教育中应有的地位,由各地区组织人力统一规范地编写教材,并保证课程的实施,甚至可以以必修课的形式在小学或初中开设,各地区组织升学考试时对乡土史的内容也要予以考虑,特别是高考命题。

其次,作为历史知识传播的具体实践者,广大历史教师应对乡土史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具体授课时应广泛联系乡土史的内容,舍得在乡土史知识上下功夫,花时间,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更要扩展思路,借鉴西方形式,用大量的乡土资源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唤起他们的乡土意识,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第三,社会媒体应加大报道和宣传,以多种形式呼吁全社会的重视和参与,提高国人的历史责任感和教育意识,以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乡土教育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每一个地区,都拥有自己的区域文化,这其中除包含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之外,还应包含民众对地区历史文化的认同。我们向中小学生展示传播乡土历史文化,不仅是在传授知识,也是向将来的民众灌输着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同和热爱的观念。只有对家乡真切的热爱,才能衍生出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才能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注:本文作者陈玉荣,祖籍陕西省蒲城,经济学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消费心理学博士,2004年被北京市组织部评为优秀人才称号,获得2万元的人才奖励基金。曾在国家研究机构从事过研究工作,在报社从事过编辑记者工作,在某著名企业集团担任过总裁助理兼企划部长工作,在某投资公司担任策划总监工作等,主要专著有《秋凉犹热:西方经济透视》、《创新赢得市场:珍贝成功之道》、《转型中国的路径抉择》、《不断进化的经营:全聚德集团多品牌战略营销》、《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以及正在与董英豪先生合著的中国廉政管理系列丛书6本中的前四本:《现代化的关键跨越:贫富差距与犯罪率实证研究》、《微时代的危机公关》、《集聚正能量:反腐、惩腐、防腐三步走》等6本中国廉政管理丛书的主笔,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文章300多篇。现任商务部国际经济与政府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国度投资控股集团产业整合网媒体总编)。

第五篇:某小学教育理念

实施成功教育理念走内涵发展之路

序言

成功是人类最璀璨的行为,是人类精神的宝贵财富。成功是一座灯塔,她能照亮人生的航程;成功是一个航标,她能指示人们前进的方向;成功是一篇宣言,她能宣示人生的理想;成功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为了成功,孜孜不倦,奋斗不息。人人需要成功,人人都能成功。我们的口号是:我能成功!成功的人生需要成功的教育。我们的追求是:实施成功教育理念,走内涵发展之路!

成功教育的内涵

“成功教育”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潜能,追求学生在自身基础上的最大发展,通过对学生自信心、进取心的培养,让其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体验中提高发展兴趣,达到自己主动争取成功。它恪守的信条是:“成功是学习之本”。成功教育就是要把每个人的志向、素质、条件与社会的需求对接起来,因而成功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有不同的标准。人们不必攀比他人的成功,也不能复制或是“克隆”他人的成功,但却可以也应该借鉴他人的成功,只有正确地确定自己的目标,并正确地去实施,才会有属于自己的成功。每一个人都需要自己的成功教育,成功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个人去获得他自己的成功。

成功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心理学依据

现代学生普遍具有渴望认可的心理需求。他们都有着争强好胜的天性,期盼成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正是这种内驱力,激励着学生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需要的满足,会使评价对象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极大地激发个体的动机,调动个体奋发向上的积极性,促进评价对象自我发展。反之,一个孩子如果总是受到负面评价,不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自暴自弃。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理想评价的需要得到满足,使学生的动机、态度、情感、人格等因素处于积极、活跃、协调的状态,必然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美国心理学家布乐斯基说:“兴趣和注意来自成功;一事成功,事事顺利。”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二、成功学依据

成功学的核心原理是复制成功。成功是一种客观现象,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找到已经获得成功结果的实例,分析成功的过程、机制,总结出这一实例的方法,那么这个方法就有普遍意义。让学生掌握成功方法,成功技巧,学会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开发自身潜能,不断提升自己,改造自我。成功学是实施“成功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现代教育理论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成功观、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方向是具有个体差异的。现代教育理论所倡导的是“以人为本”,尊重的是个体差异,“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为实施“成功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只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重,以人为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存在价值和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才能让每个学生真正得到发展,提高兴趣,并逐步达到自己争取获得成功。

搭建平台凝炼特色

成功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是连续不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多年来,我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以“成功”为主题的办学理念——“人人追求

成功,人人能够成功”,确立了“追求成功,谋求发展,创一流名校”的办学目标,旨在营造“追求成功——体验成功——获得成功”的积极向上的浓郁氛围,响亮地提出了“我能成功”的口号。

一、关注教师的成功

我校秉承“以崇高的事业成就人,以真挚的感情协调人,以适当的待遇激励人”的师资管理思想,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为教师实现职业理想,追求事业成功搭建广阔的舞台。首先,大力弘扬“我能成功”的思想,明确不同教师群体的成功发展目标,鼓励教学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提升理论素养,承担科研课题,向专家型人才发展,激励青年教师自主发展,自我完善,迅速成长,对教学能力需要提高的教师热情帮扶,多方指导。其次,学校搭建让教师实现抱负和展示才华的舞台,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近几年来,我校申报的各级科研课题,吸纳了大批中青年教师热情参研,课题或已结题,或正在研究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级赛课活动,捷报频传。35岁以下教师自发组成的“阳光沙龙”群团组织,异常活跃。教师们在追求成功、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增强了追求成功的信心。青年教师杨柳不无感慨地说:“成功并不遥远,只要我们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良好的心态,科学的方法,有永不言弃的决心和毅力,相信我们一定能成功。”

二、关注学生的成功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学生的发展观上,我们构建了“成人、成才、成功”的“三成”教育模式:必求人人成功,力求人人成才,追求人人成功。它既包含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也包含了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

中国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指出,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养成终生受用的好习惯,将为成功的人生大厦奠定坚固的基石。我校从礼仪课题的研究、礼仪校本教材的开发、校园礼仪文化的建设、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尝试与探索,也收获着作为教育人的喜悦与幸福。在长期的礼仪实践活动中,学生带动着班级,班级带动着学校,学校影响着家庭和社会。我校的“文明礼仪伴我行,争当文明礼仪小使者”活动已经完全融入到****县“做文明使者,建和谐****”的活动中去了,孩子们学礼仪、守礼仪已经蔚然成风,学生成长了,老师欣慰了,教育成功了,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块块成功的基石已经铺就,一座座人生的大厦已经赫然屹立。

学生的成功,离不开培育的土壤。我校为成功教育搭建了三大平台,架设有利于学生尝试成功的阶梯。学校艺术教育一枝独秀,硕果累累。令世人瞩目的校童声合唱团,可谓不断超越,捷报频传。一次次国内外比赛与演出,使他们一次次超越自我,超越他人,无数的荣誉不仅是辛勤与汗水的结晶,更是他们成功人生的见证,他们得到的不只是一张张奖牌,更重要的是收获着获到成功的钥匙,在体验与收获中获得终生发展的智慧。自2002年10月14日****小学少年科学院成立以来,我校科技教育便受到了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各级报刊杂志、电视台都相继作了专题报道。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与鼓励下,一个个“金点子”,一个个“小创意”,一篇篇科学小论文,如寸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除了获得各级各类奖励外,有的还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国防教育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锻炼天地,特别是少年军校的成立,使得学生能在严寒与酷暑中经受着意志的考验与磨炼。在军校中,永远没有懒惰,永远没有退缩,永远没有放弃,有的只是勤劳勇敢、勇往直前、永不言败。学生们在与自身较量的过程中体验着成长的快乐。实践证明,三大平台的搭建,为成功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学生在体验与成功中获得了主动发展的心理品质,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特长、追求成功创造了机会,提供了舞台。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个人的成功感染着集体,集体的成功激励着个人,成功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三、关注教育的成功

如果说成功的教师是成功教育的关键,成功的学生是成功教育的目标,那么成功的教师和学生的背后便是学校教育的成功。

创办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学校坐落于川西最大的公园****公园附近,与****国际机场毗邻,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具有百年悠久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曾在这里就读。多年来,学校按照“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全面育人,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定位于“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使学校逐渐成为内部管理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硬件一流、教育软件一流、教育教学质量一流、学生素质一流的地方名校。****小学犹如肥沃的土壤,构建着师生的自信,激发着师生的潜能,蕴育着师生的成功,塑造着师生的和谐,开创着学校内涵发展之路。在“成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教育教学取得了一个个骄人的成绩:国家级课题《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实践与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教授等五位专家领导的高度评价,并由五位专家鉴定,于2005年9月顺利结题,该项成果获全国一等奖;2006年,学校被评为四川省红领巾示范学校,并获专家高度评价;2006年,学校校长被评为“西部魅力校长”;2006年,学校工会被评为“成都市模范职工之家”„„这些成绩无不体现出我校在成功教育理念指导下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展示了我校教育的成功。

凝炼特色铸造品牌

铸造品牌对一所学校来讲,是一个异常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校和社会对教育品牌都需要有一个更深刻、更理性的关注。长期以来,我校在“成功教育”的理念指导下,将学校特色与成功教育相结合,逐步形成****小学特有的办学风格,突显出令世人瞩目的鲜明特色。尤其是近年来,学校礼仪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国防教育犹如四架强劲的马车,推动学校飞速向前发展,赢得了家长的口碑,获得了社会的尊重,铸造了学校的品牌,丰富了学校发展内涵。

一切为了可持续发展,为了一切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高举成功教育这面旗帜,在内涵发展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创和谐教育,建和谐校园,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贡献!

2007年4月

下载从小学教育看国外的教育理念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小学教育看国外的教育理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千字文》看语文教育人文理念的实现论文

    摘要:抛开《千字文》等传统蒙学读物的内容,其伦理道德教育的方法与经验对当今语文教育中人文理念的实现无疑有着极高的借鉴价值。文章从《千字文》根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具体......

    父母次看的国外教育故事

    在新泽西州市郊的一座小镇上,一个由26个孩子组成的班级被安排在教学楼最里面一间很不起眼的教室里。他们中所有的人都有过不光彩的历史,有人吸毒,有人进过少年管教所,有一个女孩......

    教育理念

    学而思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成就客户 务实 创新成就客户:通过帮助客户实现其目标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最终达到与客户的共赢。行为表征:1、认真倾听客户的需求,积极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教育理念

    柯达伊 柯达伊(zoltan kodaly 1882-1967)是一位著名作曲家、哲学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匈牙利的音乐教育。1905年,柯达伊和巴尔托克(Bela Bartok)于1905年......

    教育理念

    淮安市淮海路小学经过近70年的发展积淀,酝酿出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美教育。多年来,对“和美”教育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实践,以“办和美学校”“做和美教师”“育和美学生”为......

    271教育理念

    271教育十大教育理念 1.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在尊重的基础上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学校发展的核心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既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学业和健康,又着眼于学生未来的......

    最新教育理念

    最新教育理念 【教 育】 1、知识教育靠“灌输”,人文教育靠熏陶。 2、我国教育的一些优势(如学生的计算能力强等),现代技术是可以代替的,而我们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创新能......

    教育理念

    教学工作中的专业理念学习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使我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了教师专业标准出台的意义,它从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维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