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白对月文化的传承与突破
李白对月文化的传承与突破
摘 要:月亮是李白的诗魂,而李白的月亮诗又将中国的月亮文化推向成熟的巅峰。月亮这一独特的意象,在李白的诗中使所要表达的各种感情被物化,加深了审美的愉悦,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李白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月文化的内涵,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关键词:李白
月
意象
“月”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文化意义,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被丰富和挖掘,在中国人心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情结。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抒发了人类思人怀乡之情,对人生短暂的悲伤,孤独和失意。月亮安宁与静谧的情韵,创造出静与美的审美意境,引发了许多文人的空灵情怀。在李白诗中,明月意象有着丰富的内蕴。它在以民俗文化为内核的基础上,熔铸了诗人自己的人格和情趣,既体现了民俗文化审美特征的共性,又体现了诗人强烈的个性特征。
李白笔下的月亮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支脉,具有传统的共性。月亮作为一个最为常见,也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客观自然物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极为显著的地位。人文化史学的角度来看,月亮在古代就成为先人崇拜的对象。“我国最迟在商周时就有了对于月亮的崇拜;到秦以后,民间就有了拜月的风俗,显著表现在每年的中秋节。另外,由于月 亮的隐显、圆缺,月食及月中的模糊图像,进一步激发了人的想象。民间流传的传说,如“嫦娥奔月”“月中玉兔”“天狗吃月”等,将月亮进一步神话。这一系列的传统文化积淀在李白心里,成为他迷恋月亮的文化底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则明生焉。”这种特殊的天象及与之相关的种种变幻莫测的自然物象(如日、月食)引起了远古中国远始人的注意。他们在原本相信世间万物皆有生命的前提下,创造了月神。《诗经月出》则是把月亮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的开端。到南北朝,月亮开始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出现在南朝山水诗中。刘宋谢庄的《月赋》,北周庾信的《舟中望月》等都有着力开发月亮作为独立审美客体的审美意义。但尽管如此,从《月出》到曹孟德的“乌鹊南飞”再到六朝的月形象,都属于对月亮进行客观描绘的范畴。此时的月亮,只是被动地作为一个客观自然物象,被动地被主体感受,并按主体的意愿感受进行描绘。到了唐代,月文化就发展到了一个具有可塑性的阶段。
“唐代诗人们以王者的姿态开辟出异彩纷呈块块疆土,而李白则匠心独具地完成了月亮由自然客体向人格意志的转变。“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秋浦歌13》)、“波光摇山月,星影入城楼。”(《宿白鹭洲》),“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月夜江行》)、“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梦游天姥吟留别》)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丰富的想象与神话传说的迭合,生动的比喻与强烈的抒情结合,以其独特的浪漫渗透整个月亮世界及诗作之中,完整地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人格力量和深刻的哲理精神。以上种种,在李白的月亮诗作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前人之所未道,使中国文学中的月亮意象提升到一个全新的世界。纵观李白所有的咏月诗歌,在他的笔下的月亮,就其形态而言有“圆月”、“弯月”、“半月”;就其色彩而言有“明月”、“朗月”、“皎月”、“皓月”、“清月”;就其景物而言有“山月”、“海月”、“云月”、“花月”、“沙月”、“湖月”、“星月”、“水月 ”、“冰月”、“石上月”等等;就其地点而言有“天门月”、“金陵月”、“竹溪月”、“西楼月”、“三江月”、“芦洲月”;就其时节而言有“秋月”、“晓月”、“寒月”、“古时月”、“汉月”;另外,还有“孤月”、“新月”、“高月”、“归月”、“薄月”、“禅月”、“梦月”等等。《唐摭言》甚至以“水中捉月”作为李白生命的归宿点:“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更值得称赞的是,李白在月亮意象中注入了自我的生活体验,将人事与自然完美结合,从而显示出独特的意象之美,他笔下的月亮是可乘的,“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可寄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可衔的:“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可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等等,他的神思妙笔使诗中的月亮形象千姿百态,中国文学中的月亮意象提升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二、李白赋予月亮丰富而深邃的象征意义,把月亮意象高度人格化,人性化,扩大和强化了月亮的文化意蕴。
(一)以明月表现豪迈旷达情怀.如他在《玉壶吟》中写道:“烈士击玉壶,壮心异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连。“这里的刀光剑影,显示出诗人那种拂剑而起的游侠豪情。月亮在此也不再委靡惆怅,而体现了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壮志。
(二)以明月象征美人和恋情.如(《相逢行》),以月比人,将人比月。写歌女用歌扇遮面的娇羞貌,恰似时而云翳雾罩、时而半露娇面的云中美月。
(三)以明月象征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如(《游秋浦白笴陂二首》),对明月而思念家乡和亲人,感情深沉。《静夜思》也正是这样一首留传千古的咏月名作。诗人深感“崖倾月难圆”(《安陆白兆山》),故“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秋山寄卫慰》),因月而思念亲人和友人。还有 以明月象征人的高洁品质和以明月意象象征哲理的启迪等等。餐风饮月,精心细品,怀之、思之、忆之、惑之,月亮可以无所不包,抒情达意,怀古忆人,叙事说理,应有尽有。月亮意象的文化意蕴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
三、李白还创造出了前人从未尝试过的“沙月”和“石上月”。
前人在描写月亮时,几乎都是从流动的角度来描写与刻画的,如“水月”“云月”“风月”“湖月”等。而“沙月”与“石上月”的意境描写给人的感觉却是凝固性多于流动性。如“目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风。”(《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南兰山下有落星潭可以下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号》);“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独酌》);“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春日独酌二首》)„„从这里的“沙月”和“石上月”从句本意上来看,诗人希望通过这些物象映衬出月之皓皎,但是月光投射在沙和石上,石却显得皓皎。此处不仅有光的色彩,更有心境糅合其中。心如止水,投射在沙和石上的月光不会流动,心境也不再流动,而是流动后的凝固。以沙和石作陪衬,从人们流动的意象中挖掘出凝固的意象,这就是李白“沙月”和“石上月”在文学创作中的贡献。
四、李白把自己对人生、社会、宇宙的思考与顿悟付托于那一轮内涵丰富的明月,增加了月意象的哲理深度。
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
五、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不觉感慨顿生,故而停杯问之。
李白对月进行感概哲理,发幽思,寻宇宙,感人生。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时的人也看不到今天的月亮,这就给人带来不能与月长伴相守的遗憾。《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梁王已去明月在,黄鹂愁醉啼春风。”《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这两首诗都是诗人游览名胜古迹后的怀古之作。梁王已去,六朝风光不再;苏台荒废,当年繁华已歇;物是人非,惟有江月不败。诗人抒发的是对物是人非、沧桑巨变与历史兴亡的深沉感叹。在这里,明月已成了目睹梁王、吴王由盛极一时的辉煌走向衰败、灭亡的沧桑巨变、朝代更迭、历史兴亡的见证人。历史已作古,而明月依旧照着今人,如此深刻的哲理,直至李白才被一一揭示,这也称得上是李白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月意象的又一突破。李白一生仕途不得志,在贫病中寂寞悲愤而死。他一生酷爱月,月亮在其诗作中是他自己一生的投影和形象。他把整个月亮都拥在怀中,装在酒壶里,始终坚定执著地寻求着一片宁静的心灵港湾,而诗中月亮构成的世界更是诗人的感情世界。李白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气质个性,在其诗歌创作的过程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使得月亮这一自然物象与自己内心早已形成的认识相结合,达到“我心中有月,月中有我心”的境界。如此一来,李白所创造的月亮意角就着上了李白的色彩:李诗中月的愁绪意象、月的时间意象、月的情爱意象、以及月的超然物外莫不如是。
月亮这一屡见不鲜的意象在李白的笔下却变得熠熠生辉,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月亮这一主题也因其而得到提升,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皎皎夜空中的那一轮明月也因李白而变得更加鲜活灵动,富于感情。由此可见,李白诗中对月亮意象的挖掘与开拓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古代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月亮就像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文学的长河中闪闪发光。
参考文献:
[1] 卢燕平.略论李白诗以意驱象的特点及其文化心理成因[J].天府新论, 1988,(05).[2] 吕相康.漫话李白诗中的“月”[J].中学语文, 1991,(02).[3] 张成,陈谦.探析诗人李白文化性格的心理意义[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5]傅昭良.论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与哲人风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
第二篇:李白与酒和月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艺术美
作者:杨丽娜
学校:洛阳广播电大指导教师: 答辩组成员:
答辩日期:
年 年级:职称: 级秋本科班
08 月日
论文提纲:
题目: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艺术美
论点: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诗中的至真·至善·至美 论文结构: 一:序论
从介绍李白引入李白的是个风格,带入本论题。二:本论
通过对李白诗歌的分析得出李白的诗歌是性情的直然流露;是主观感情的浓烈表达;是语言美的华丽体现。
三:结论:
李白之所以被称为“诗仙”,正是其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的真、善、美才被后人所敬仰,称道。
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艺术美
摘要:通过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解读、赏析,试论李白独特的人格形象与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完美统一:真性情的流露,源自于诗人至真的性灵与性情;高超与自然的艺术境界中体现出浓厚的主观主义色彩,感情表达汹涌澎湃,真切自然,成为诗人炙热情感、强烈个性的最佳表达形式;流动的语言美,承载着诗人流动的思想而使诗歌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与和谐达到了极致。浪漫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高度统一,成就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新的高峰。
关键词:李白、至真、至善、至美
李白,字太白(公元701——762),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馈赠给后人的辉煌诗篇,更折射出他高贵的人格,既表现出他独具的诗歌风格,反应出一个正直而透明的诗人自我形象。《梦游天姥吟留别》便是典范的一例。其艺术美主要体现在至真、至善、至美。
一、至真——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有人评论李白,说他充满了天真。也就是说,李白诗一个活的坦率、洒脱的人,他面前的世界,无不美好又无不令人沮丧,而李白和李白眼里的生活,却又是一泓清泉,一江春水,晶莹透明而又活泼奔流,一直是追求着美好,更重要的是表现出真切而不虚妄,实在而不渺茫的世俗难以逃脱的境界。可以说,李白是一个表里如一,坦荡透明的人,李白的诗即是一种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李白诗当哭则哭,当笑而笑的人,在他的生活里,置身祖国的美好河山,他发出类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的赞叹;面对深厚的朋友之谊,他写下类似“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的肺腑之音;深切怀念故乡或亲人,他流露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的潺潺思念;看到祖国山河惨遭侵扰,李白怒目圆瞪,唱出“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的铮铮誓言;面对皇帝的一时“宠幸”,他发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的笑声;面对佳宴美酒,自悲身世,愁怀难谴,他又发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协调楼饯别校书云》)的感慨。。。这就是李白,李白的诗就是他的性情的自然流露。
《梦游天姥吟留别》便是这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富于“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想为国家干一番事业的李白,一生大半过着浪游的生活,他酷爱自由,追求解放。他喜爱的山水往往不是宁静的丘壑、幽雅的林泉,而是奇峰绝壑的大山,天外飞来的瀑布,白波九道的江河,这些雄伟奇险的山川,特别契合李白叛逆不羁的性格,他要登涉这些山川与天地星辰同呼吸,和天仙神灵相往来。殊不知受宠之后竟然成供黄毒娱乐的工具,唐玄宗给了他特殊的礼遇,将他召到京城长安,但并不授予实权,只不过把它看做文学侍臣,让他做些行乐的词章罢了。同时,在官场的倾轧中,他还不断遭受到权贵们的排挤。这使李白陷于极大的苦闷之中。天宝三年,终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先是离开长安,来到山东,第二年又离开山东南游吴越。在将要离开山东时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
当时的李白,可以说欲报国而无门,欲出仕却放还,思想上呈现出追求理想与憎恨现实,要逃避现实却又不能忘却的极度矛盾之中。李白要排遣胸中块垒,驱除心中苦闷,一个美好的神仙世界便在他的眼前浮现出来: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潺潺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多么美好瑰丽的境界啊!且不说青山的雄伟陡峭,且不说“半壁见海日”的广阔俏丽,且不说“空中闻天鸡”的美好,单就那“迷花倚石”的迷恋,已令人乐而忘返了。单这还不算,诗人着意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精妙绝伦的神仙世界:蓝天无垠,日月齐辉,天山的仙君们光彩照人,齐聚一堂,平等生活,自由歌唱。。。诗人为什么要描绘如此美好的境界呢?无疑,诗人是想借这仙境来表达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诗人眼里,这仙境就是他憧憬的生活,就是他梦中的追求,他借这样的仙境直脱脱的发出这样的呼唤:我爱这样的生活!又无疑在呼喊:我憎恨朝廷的生活,世俗的生活!这一如他对现实中权贵人物的憎恶和反抗。——李白一颗鲜红而跳动的心,就如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活现在我们面前。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世上没有不醒的美梦。梦醒之后,诗人有一种遗憾,有一种落,有一种抱怨,有一种无奈,人不是随心所欲的轻飘飘的在梦幻中翱翔,而是沉甸甸的躺在枕席之上。现实依然是那样黑暗,那样污浊,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消极感叹,甚至于又有皈依与隐居生活的念头,要骑白鹿,访名山,忘掉现实,逃避现实,但这又谈何容易,皇帝、朝廷、长安、中国。。。现实生活硬生生地再一次撞入诗人的心扉!餐霞饮露的求仙生活是诗人所神往的,但是他也很明白这种生活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排遣忧愁的手段。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痛苦的心灵,汹涌的心涛。诗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于是乎,他发出震惊天地的呼喊:“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上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多少人屈身权贵,多少人埋没无闻。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蔑视。这呼喊,犹如一声惊雷,犹如一道闪电。于这惊雷闪电之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坚强不屈,刚直不阿的个性和爱憎分明、毅然决然的离开朝廷现实生活的态度。
这就是李白,爱便是爱,憎便是憎。诗歌主题的直白和显豁便出于诗人的性灵,源于诗人的性情,可以说,没有李白,便没有梦游,没有李白的性情,便没有李白的诗风。相对于一些诗人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无力表白,一些诗人“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的羞羞答答,李白更显得纯洁,直露,并因此而可爱。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正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至真,是人生的楷模,是诗歌的生命。
二、至善——艺术的高超与自然
李白说自己的诗“兴醋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苍州”这不单单是一种自我的炫耀,而且正是他的诗风的形象化肯定。杜甫说他“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称赞李白的诗歌具备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
李白诗歌的艺术诗歌魅力,必然源于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这种感情和个性使得李白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就不再“老实”和拙笨,而是由这种炽热的感情和强烈的个性质变出高超而自然的艺术表现力。首先是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面,我们极为显明地感受到诗人的主观主义色彩。在诗人眼里,天姥山是超越五岳、赤城和天台诸山的,在诗人心里,他可以乘明月,一夜飞度镜湖;在诗人看来,天姥山即使是“青云梯”,他可以任意攀登;在诗人笔下,天气的变化也可以随意驱遣;在诗人胸中,有一个发于我心,生于我笔的美好的仙境!——太主观了,太不可思议了,但唯有这主观,唯有这奇岖,这才是李白!也唯有这样的“主观”认定,才能使诗歌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先声夺人的力量。其次是感情表达的汹涌澎湃。
李白的诗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涌而出、一泻千里。既然是性情的自然流露,那么便毫不收敛,任他而去。要表达诗人这种感情,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事物不足与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更借助于绮丽惊人的幻想。为了突出天姥山的之高,李白用了“拔”和“掩”还不够,更用“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来表达;为了突出游天姥山之心切,诗人竟然乘上明月;为了突出山之陡峻,诗人喻山路为“青云梯”,甚至“半壁见海日”;为了给仙境的“诞生”做铺垫,诗人让“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为了让仙境飞速而至,诗人让天气陡然变化。。。这一切便是夸张的妙用。更妙的是想象,除了可以乘明月,登云梯,任意调动天气,诗人可以让“洞天石扉,然中开”,可以想的倒仙境的广阔、辉煌,可以“想得到”仙人的光彩照人,可以“想得到”仙境的美好与自由。而正是这一切,也唯有这一切,才能把诗人心中的理想给表达得完美而又淋漓尽致,才能使诗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李白诗歌艺术的高超,同时又同性情的流露一样真切而自然。低俗的诗人也想夸张,也想幻想,但由于缺乏那灵气,尤其是缺乏功力,所以往往是画蛇添足,或者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往往与心愿相反。而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恰恰来自于李白是有其丰富的生活为基础的,所以无论是夸张,无论是想象,让人既感到新奇又感到时实际,既感到特别又感到自然。就好想看了《西游记》之后,虽然总觉得孙悟空非人非鬼非神非兽,令人捉摸不透却又感到他确实是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一个人一样。诗人不论是给我们呈现的意象,还是给我们奉献的意境,无论情景的瞬息万变,还是情结的跳脱勾连,都给人以自然之感。这便是艺术,李白的艺术。
三、至美——流动的语言美
如果说一首诗的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内容是一个人的血肉,那么,诗的语言便是这个人的肌肤,诗歌的语言尽管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但它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好的语言必定会很好的托起思想内容的肌体,使整个人体熠熠闪光,美丽夺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对自己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语言当然属于这一类的。
该诗的语言是流动的。它像一条大江,汹涌奔流。有时江阔风平,缓缓流动,蕴含着一腔热情;有时突遇徒坎,腾空而起,发生壮烈而美丽的跌岩;有时遭到岩石,勇往直前,激起生命的浪涛;有时曲折迂回,如泣如诉,说不尽心中的不平;有时则冲出峡谷,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开头,诗人拿海客谈的瀛洲,拿天台、五岳等来衬托天姥山之高、雄伟,起笔突兀,开篇不凡,尤其是“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两句,简直是一声浪涛,激起无数水柱,给人留下起初的印象:好高的天姥山啊!因为,诗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开始“飞越”天姥山。诗人借助美好的意象——明月,说自己乘之而来,又给人造成一个美丽的意境,就好像看见一条大江明净澄澈,随势而下,犹如一条白练,飘然而来,给人以无尽的美感。而一到登山,诗人那急切的心情就好像江水遇到了阻碍,而越是阻碍,诗人的心里愈是急切,于是采用了五言句式,写出了那期盼,那急切。特别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两句,使人想象到那江水突然间徒然冲出重围,一下子开阔起来的情景,诗人因此而看到了闻听到了世外之像,世外之音。仅此还不够,那江水一旦来到夹岸桃花香,遥望翠山色的意境之后,似乎流连忘返,似乎是贪看,便至于滞留不前了。“前沿婉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写尽了诗人的这种心情。但是天外有天,景外有景,那条江水还要向前。于是仙境出现便有一场必然的铺垫,就好像那江水又一次跌入峡谷,激起冲天的声响,几乎遮盖了天日一样。那熊咆,那龙吟,那青云,那碧水,那闪电,那霹雳,似乎是演奏出天地间最奇特、最壮观、最令人惊惧的交响乐,也就是那江水突然间与岩石,与礁石,与狂风,展开了激烈的搏斗,让人骤然惊汗淋林,一时间目瞪口呆。然而正是经过这一场恶战,“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江水真地来到了一个更为神秘,更为奇特的一个所在。这时候,诗人的语言由恐怖、由阴森、由幽暗,由惊惧一下子转入明丽、鲜亮,于是出现了一首最美好的乐章,一个最美好的仙境啊!然而,梦醒之后,那江水似乎有遗憾,又有感慨,有依恋,又有无奈,她缓缓流淌,似乎一步三回首,又似乎一步三声叹,那江水,她是在思考着、沉吟着,她一定是又有新的思想了,她似乎要拜别天地,又似乎要望净人世,但是她又突然遇那恶礁相撞,又燃起她满腔的怒火,诗人不由得发出深深的感叹:“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人世间的一切都像一场梦一样虚幻飘渺,又像流水一样 一去不返,诗人对这个污浊的世界无可留恋了,所以他要告别诸君而去。他要去干什么呢?“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既骑访名山。”诗人一生热爱山水,高山大川使他心胸开阔,自然风光使他能够忘却现实中的诸多不愉快。寻访名山,并不是消极的隐退,而是对压抑和诋毁他的封建势力的积极的抗争,他痛恨污浊,厌恶邪恶,于是诗人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似我不得开心颜”的最强音,整首诗至此,嘎然而至,却又余音袅袅,让人好像那一江碧水仍在奔流,仍在呼叫------这便是诗人思想的流动,这便是诗人用流动的语言承载着流动的思想,给我们演出的一幕壮举。诗因语言而激荡,语言为诗而奔流,这二者的 统一与和谐,必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谁人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呢?
是的,这是流动的语言,富于变化,绝不单调,富于被动,绝不呆板。然而就在这流动之中,又有无尽的色彩或热烈、或冷峻、或绚丽、或暗淡、或凄清、或纯净······有时两者相间,有时几种重叠,有时互相映衬,有时绝然对比。这些变化无尽,光怪陆离的色彩是诗歌语言生命的有机成分,它不仅仅是附着的外衣,而是语言江河的一个个跳越的分子。是这色彩与流动的江水共唱着一首歌,在太阳的照耀下,在春风的吹拂下,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令人叫绝而又不可言传的语言美!
可以说,李白的诗歌的语言不是可以任意剥离的,诗的内容可以说清的,正如前面所议的一样,如果单一地来说其练字,单一地来说其提炼,或者说别的什么,总觉得是对李白的一种玷污,是对李白的诗歌的一种糟蹋。因为最好的东西是论不出那是最好,最美的东西是说不出没在哪里的。对于李白,我们只有仰慕的份儿;对于他的诗歌,我们只有咀鉴的能耐;对于李白的语言,我们只能一次一次地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品味、去揣摩,如果能从中悟出点什么,那便是大好事。但是,我认为:只有从整体上按照德思想去流动地认识,那才是一条鉴赏的正路。
总的来说,在我读过的诗歌中的,只能用至真、至善、至美来概括,但它确实是自己最真切的感触,也许用“至”字似乎有些过分,但我还找不出古代诗人有谁能超越得了李白。如果能够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述说,那么我就再次斗胆地说:李白的诗至真、至善、至美!因为文学鉴赏是个性的,这种个性的鉴赏如果是稍具创造性,不一味地去咀嚼别人嚼过的馍,很可能在出现一点生机之时难免会带来一种偏见谬论。如果我的这篇文章有什么偏见,敬请老师们斧正。
参考文献:
(1)才得全:《高中文言文全解》,长沙市、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7(2)黄伟敏:《唐诗三百首》,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9(3)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5 论文形成过程说明:
一:选题过程
由于个人对李白诗歌的喜爱,就产生了来分析李白诗歌的想法,仔细看看李白的诗歌都是那样的被大众所熟知,所以找到这样一首我认为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来分析,希望从中找到诗人创作的独特性的其超出常人的典型特征。二:收集查阅资料过程
为了能使着篇论文有一定得深度,我又重新再读了《唐诗三百首》,并查阅了许多资料蔡德权《高中文言文注释》游梦恩《中国文学史》,上网看了许多相关信息。三:撰写初稿、修改定稿过程
经过一系列准备,我列出了这篇论文的提纲
(一):序论
从《唐诗三百首》中对李白的介绍导入李白这个人物及其诗歌特点,点出本篇论文所要分析的问题
(二):本论
通过对李白诗歌的分析得出:李白的诗歌是性情的直然流露;是主观感情的浓烈表达;是语言美的华丽体现。
(三):结论
真正的艺术家都具有超出常人的性格和品质,李白之所以被称为“诗仙”,正是其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的真、善、美才被后人所敬仰,称道。
据此逐渐展开了分析,在创作中不断完善和修改,终于完成。
第三篇:论文:李白与月
李白与月
古往今来的诗人中,与月亮结下不解之缘而又经常吟咏月亮者,当推李白。在太白诗集中,咏月之多达三百余处,足见诗人平生对于月亮的酷爱,乃至死后还留下采石矶乘醉入江捉月的传说。在他潦倒寂寞的一生中,最可引为知己者,恐怕就是月亮。他说“屈平词赋悬日月”,其实,他的诗也正如同月亮之纯洁明亮,垂辉千古,所以唐诗人郑谷《读李白集》云;“高吟大醉三千首,留著人间伴月明。”有鉴于此,我曾为他写下这样一幅对联:“酒沃愁肠,愁结清霜寒一世;才添诗胆,诗悬明月亮千秋。”不管是李诗咏月,还是月比李诗,其间确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因此,要探索月与诗的关系,分析一下李白咏月艺术,便可悟出其中三昧。
月在诗中意趣横生,妙用无穷。杨慎《升庵诗话》卷十二引李仲蒙语:“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诗中之物皆为情而写,为了达情,一物可有多种用法,也可有多种写法。同样一轮明月,在诗中可以为兴,可以为比,也可以为赋,或者用现代的说法:可以作为起情的手段,可以作为修辞的手段,也可以作为描写时空的手段。李白正是采用这多种手段来写月,月亮也是以多种姿态活跃于李白诗中的。以赋法写月,值得一提的是表现时间和空间,“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是以月表现时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是以月表现空间。以月表现时空较为平常,也较易理解,这里不拟多谈。下面着重谈谈李白如何将月用于比兴。
以月起兴 兴作为一种艺术手法,主要是以景物启发情思,景物成了触发读者感情的媒介。月亮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从各个角度“干预”人们的生活,所以成了一种能多方面催化人们情感的触媒,它是诗中作为起兴的一个活跃因素。月亮的起兴,虽然关联着人的主观情思,然而却保持着自身的客观形态。它能提供一种表现人们感情活动的气氛,它能牵动人们的某种思绪,它甚至能作为人们的朋侣而与之相随。在李白的诗中,月亮的起兴就发挥这多种作用。
暗夜,在人们的生活中常常带来恐惧和不安,所谓“月黑杀人夜,风高纵火天”,正是这种联想,月夜,却是迷人的,常常为人们增添了光明和欢乐的气氛,即所谓“良宵”。李白常常在月夜良宵饮酒、弹琴、起舞、行歌。在他的诗中,月夜提供了闲适欢乐的气氛。“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友人会宿》)这首诗就
/ 5
是写月夜在友人家中借酒浇愁偷得暂时欢娱的情景。诸如“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这类写月下饮酒、弹琴、起舞、行歌的诗句,在太白集中是很多的。不过,在李白的一生中,很少有真正的欢乐。所以,大凡李白所写月夜的种种闲适举止,归根到底只是反衬愁苦之情,即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谓“以乐景写哀”。这哀情须深入一层才能体会得到。以月写乐,乐中寓哀,这种写法也确实收到“一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
李白写宫怨诗,往往借月夜良宵以写哀情。如他的《长门怨二首》说:“天迥北斗挂西搂,金屋无人萤火流。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写陈皇后失宠后,在良宵美景之中枨触增愁的情况。月光在诗中是牵动愁情的重要媒介。其他宫怨诗如“玲珑望秋月”,“深宫望秋月”,“月皎昭阳殿”之类,无不是借月来烘托孤寂无聊的情怀。月光不仅有表现气氛的作用,有时还能唤起两地相思的联想。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不管走到什么地方,看的都是这轮月亮。在家乡看的是这月亮,在他乡看的也是这月亮,所以诗人经常借月光来表达思乡之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思乡曲。古来望月思乡的诗作成千累万,却无出其右者。探其奥妙,就是以月色表达了思乡之情。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同样是借月光表现乡情的佳作。这乡情是对故乡的留恋。他出川后有“西看明月忆峨眉”的诗句,则是对故乡的思念。月亮和乡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分离两地的夫妇、亲人、朋友,他们的思念之情似乎只有明月最了解,月亮也就成了两地相思的见证。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就表达了这一层意思。正因为如此,诗中也就有了以月写相思的手段。李白诗中这种写法屡见不鲜。写闺中思夫的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这是一首借月写闺情的出色诗篇。李白诸如此类的诗句多不胜举,如“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风催寒梭响,月入霜闺悲”,“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等等便是。写朋友相思的,用意多如《剑阁赋》所说:“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这类诗句如“清晨鼓棹过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楼”,“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都是借月色表现朋友的相互思念,同时融进了谢庄《月赋》和王子猷雪中访戴的典故,因而更富于情味。“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愁心寄月,这在一般思念的基础上又递进一层,更为深刻。
/ 5
至如“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虽然仍是借月写友人相思,但写法上略有改变,体现了若干哲理意味。写亲人相思的如“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李白借月表现夫妇相思之情,写法较为平常,不如杜甫“今夜郎州月,闺中只独看”从对面写来那样宛转有致。然而他借月写乡情和闺思却是很成功的。
李白写月喜欢借人们感觉中月的自然动态,来表现一种情趣。这种表现不是月服从于人的意识,而是人的意识服从于月的自然形态。请看《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中的月,以及月影,都未改变自然形态。它成为诗人的朋友,只是诗人的假想,是诗人的意识外射于自然之月,借以表现诗人的孤独寂寞。他写月随人移的诗句,如“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都是写月随人的感觉和现象。这也可以称为拟人化,但不是一种意识的比附,而是借月逗引一种活泼的情趣,所以也属于“触物起情”一类。
以月作比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篇》云:“夫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月作为取比之物,无声可喻,却有貌可方。其所比方,也往往切于心,隶于事。按《文心雕龙》所说的“兴义”,是包括借物“托喻”的。这种所谓“兴”,是带有象征性的。这种象征近于隐喻,亦可视为比法李白以月为比,或以貌拟心,或因喻借代,或与他物互比,手法是多样的。月亮的皎洁之光,容易使人联想到高尚纯洁的人格。李白素以孤高自许,因此,常常借月亮来表现自己超尘拔俗的性格。“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这是《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中的几句。自比万里浮云之上的青天孤月,表达了诗人被谗离开长安后的激愤心情。这孤月又是照映着清如沧浪之水的银河,更显得高洁而清白。这云中之月正是处于浊世的诗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出长安后到处漂泊,辗转来到敬亭山下。他在《别韦少府》诗中说;“洗心句溪月,清耳敬亭猿。筑室在人境,闭关无世喧。”这里又以宣城句溪水中之月象征自己洁白的心境。水月仍然是诗人品格的化身。这是暗喻,是象征。
月亮的象征有时直接成了借代之物,用修辞学的术语也可叫“借喻”。在李白诗中这种借代是经常采用的。人君居高位,常以日为喻;月与日并耀于高天,所以也因连类而及,借以指代
/ 5
君主。诸如“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就是写唐肃宗登基收复长安后,与唐明皇(太上皇)并为日月,双双悬挂天空,照耀乾坤“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则是写宗璟的父亲宗楚客沐皇恩三度为相。在李白的笔下,月固然可以指代皇帝,更多的倒是依传统之例,用以指代美人。月亮洁白无瑕,容光焕发,多用以比喻美女的姿质和容貌,因而也多直接指代美人。如“衔杯映歌扇,似见云中月。相见不相亲,不如不相见”,就是以月指代美人面容。美人衔杯欲饮,以歌扇遮掩,微露容颜,这容颜象云中之月。这样描写是十分工巧的。又如“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凝。江城回渌水,花月使人迷”,这里的花月就是指“花艳惊郎”的大堤女儿。李白多用花月形容女郎之貌,所谓“我妓今朝如花月”即是。后来演为“花容月貌”之类陈词滥调,但在古时以月指代美人,还是有一定艺术效果的。月代女子不足为奇,李白还把月用来指代男子。这种指代,既非取其地位之高如君主,也非取其容貌之美如女子。那么,其指代男子的相似点是什么呢?李白转了个弯儿;珠宝有光,如同明月,故有明月珠之称,李白以明月指代珠,并用以指代男子,实则是以珠宝指代才子,以其声价之高而为喻。如“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以明月(珠)代其从甥高五;“双珠出海底,俱足连城珍。明月两特达,余辉旁照人”,则是以明月(珠)指代崔文兄弟;“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又是以明月(珠)指代日本僧人晁衡。当时误传晁衡归日本国途中遇难溺死海中,故李白以珠沉碧海为喻。这种宛转指代,堪称妙喻。
月在李诗中,不只是用来比人,还用来与其他景物互为比喻。《古朗月行》中有广为传诵的这样几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拟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里以白玉盘、以瑶台镜比满月,以其形圆,质白、光亮;有时又用玉钩和弯弓比喻缺月,也是以其质与形取喻。如“昨玩西城月,青天垂玉钩”,“忆昨新月生,西檐若琼钩”,都是以玉钩喻新月。“月如钩”,后来成了诗人常用的比喻语。在李白表现缺月的诗中,最巧妙的还是弓与月互为比喻,这种比喻李白想必是比较满意的,所以多次采用。如“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这些比喻刁;同于“弯弓若转月”,只以月形写弓;也不同于“行歌明月弓”,只以弓形写月。其妙在于月和弓都是当时出征塞外所见之景和所携之物,于实在景物之间互为比喻,月似弓,弓如月,实而虚,虚而实,虚实之间,巧合无间。人们多称道白居易的“露似真珠月似弓”,似乎忘记了李白在弓与月之间早有如此巧妙的设喻。总之,借物写月,借月写物,在李白的笔下灵活多变,运用自如,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 5
李白托月起兴,借月为比,创造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后人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艺术传统。如苏东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不单以圆缺比离合,还以月的变化写人的关系的变化,比起前人就显得复杂些,丰富些。
/ 5
第四篇:专家学者眼中的李白文化李白精神及其传承
李白文化传承的一面旗:专家学者眼中的李白文化李白精神及其传承 2012-08-24 09:03:20作者:李晓东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浏览次数:287 网友评论 0 条 1982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江油题写了“李白故里”
本期主题
当我们呀呀学语时,父母或长辈便教会我们诸如“床前明月光”这样浅显易懂的诗句,而这样的诗句成为我们对李白终身难忘的印记,被时时唤起。纵情快意的李白以无与伦比的诗歌影响了后世,其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并未随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对其研究和升华也从未停止。
四川省江油市作为李白故里,一直坚持李白文化的研究与交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立的交流平台促成了一大批李白文化与李白精神的研究成果。4年多前的汶川大地震扰袭并一度中断了这样的传统。
8月9日至10日,本报与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联、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中共江油市委、江油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李白文化论坛”在江油市举行。56位李白文化研究专家和学者就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李白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李白诗歌的现代哲学透视、李白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交流。论坛重新建立了李白文化与李白精神的研究交流平台,形成李白文化和李白精神传承弘扬的强大合力。
(光明日报记者李晓东)
李白以丰厚的思想和独特的价值影响世人
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明仁
诗歌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载体,记载着人类的文明,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江油这块沃土,孕育出无数英雄豪杰,其中李白诗仙英名流芳百世。他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高峰,为唐代诗歌的繁荣和发展打开了崭新局面,其歌形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穿越千年时空阅读他的诗句仍赏心悦目。“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气苍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充满人生自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狂傲不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磅礴大气。这些诗句,都给人以想象和希望。
加强对李白诗歌的文化研究,对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全民族文明素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李白文化论坛是全国各大传统文化学术团体和研究李白文化的专业人士交流对话、切磋研讨的重要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各位专家既可以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又可为四川的文化发展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
绵阳市委副书记张锦明
李白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其丰厚的思想和独特的价值影响了世人,也对当代文学与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李白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着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以及中华儿女;他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的艺术风格,开创了盛唐浪漫主义诗风;他饱满的青春热情、争取解放的蓬勃精神、积极乐观的理想展望、强烈的个性色彩,永远感染着人们的心灵世界。当代文学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汲取李白文化的精髓。
长期以来,李白文化研究取得了突破进展,《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李白研究史》、《李白研究论丛》、《李白与地域文化》等各类研究著述相继出版,为学术界共同发展和繁荣李白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李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应加强文教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加强成果转化,建立李白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产业链,形成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建设开发—
产业化经营的运作链条。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特聘教授薛天纬
人性是贯穿人类历史的最本质的社会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实际就是人性(或称人类本性)逐渐实现的过程。
盛世往往出现绝世之才,绝世之才是盛世的产物,又是盛世的标志。大唐盛世的绝世之才,就是诗人李白。李白是他所生活的盛唐时代张扬人性的一面旗帜。
人性在李白身上体现在:对人生作为的强烈渴求。作为个体的人,要施展其才能抱负,要谋求事业的发展与成功,从而在社会群体中显示自己的存在价值,实现自己的生命意义。
李白具有诗人意识和功业意识。诗人意识体现在诗歌中:“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功业意识的表现:中国封建社会里,文人的人生第一要义,是在政治上建功立业,有所作为,在以帝王为中心的社会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因此,除了诗人意识,李白还有极其强烈的功业意识,后者在他的人生天平上占有很大的分量。
关于李白与我们,李长之在《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中说:“他的人生和我们一般人的人生并没有太大的悬殊,他有悲,我们也有悲,他有喜,我们也有喜,并且他所悲的、所喜的,也就正是我们所悲的、所喜的。”但也有人说,“就质论,他其实是和一般人的要求无殊的,就量论,一般人却不如他要求得那样强大。”普通人比较现实、比较平凡、甚至平庸;而李白总是追求“理想化”和“最大化”。
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葛景春
中国文学自古就有两大传统,即以《诗经》为代表的质朴写实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和以“楚辞”为代表的热情奔放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到了唐代,先后出现了充满热情理想的浪漫文化思潮和直面社会人生的现实文化思潮。这两个文化思潮的潮头人物,就是李白和杜甫。我们研究唐文化,就绕不开对这两位诗人的研究,要结合两人所处的历史背景来分析和整合他们的思想。
李白心怀“安社稷”、“济苍生”的伟大志向,杜甫则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图壮志,但他们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李白既追求功业和理想,又有不屈服于权势的人格独立精神。而杜甫却继承发扬的是先秦儒士的儒家正统思想,遵循儒家君臣之道。
大唐文化精神分为前期和后期。李白代表前期的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而安史之乱后由多元归于一统的文化精神是由杜甫开其端的。李白倾向兼蓄百家,取其善者而并用之;而杜甫更倾向于独守儒家。
李白代表的是朝气蓬勃、乐观自信的少年精神,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有初生牛犊不怕虎、勇往直前的精神。杜甫代表的是饱经忧患的成年精神,少年老成,其诗也以老成为目标,充满忧患意识。
李白的诗歌虽然不能以系统的哲理思辨来表现,但是却充满了哲理的悟性,闪耀着哲理思想的智慧。杜甫具有儒家思想敦行实践的特点,他不是一个儒学的理论家,但他却具备对儒学躬行实践的美德。
总之,李白和杜甫,他们一个功在承前,一个功在启后;一个善于总结,一个善于开新。李杜二人影响中国诗坛一千多年,他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他们的思想和文化精神,也给我们诸多启示,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精神,需要我们在新时代里继续传承发扬。
四川理工学院副教授胡门祥
李白的和谐思想内涵丰富,哲理深厚。李白主张人际和谐,强调平交王侯,以情交友及家庭和睦;主张社会和谐,强调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和谐、政治清明、关照民生;主张生态和谐,强调人与自然平等,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融合统一。
我认为,可以从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等方面来论述李白的和谐思想,其对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李白强调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主体性,主张在尊重个体、尊崇个性的基础上,建立和维系一种平等、协调、融洽的人际关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衷共济、融合共生。其次,李白胸怀宏阔的功业抱负,渴望“济苍生,安社稷”。李白想要构建一个安定、统一的国家,塑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再次,李白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并与自然融合统一。总之,李白的和谐思想内涵丰富,哲理深厚,为倡导和谐理念,鼓舞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追求,提供了理论借鉴;在优化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白诗歌成为当代学术研究的新重点
西北大学教授阎琦
目前各地中小学使用的教材共选录了李白诗文39篇,这个数量居基础语文教材选录同一作家作品之首。这充分说明基础教材编者将李白诗作看成是最适合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典范诗歌作品。这种现象并不难解释。
李白生活于唐朝最为强盛的开元天宝年间,他一生积极向上、顽强不屈追求理想,他的诗歌记录了他的生活经历、内心世界,反映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知识分子上下求索的精神历程。学习李白诗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感,还可以激励学生为理想积极进取、百折不挠,是培养学生人格心灵的最好篇章。同时,李白诗歌音韵和谐优美、语言流利晓畅、形象丰富生动、感情激昂饱满、境界雄浑开阔、想象新颖奇异,是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本。中小学教材大量选入李白诗歌,正是对李白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力的极大肯定。
重庆三峡学院教授康怀远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是李白亲和自然的人生总结。无论是得江山之助的亲和之兴,还是以自然为宗的独坐之趣,亦或是无江海而闲的丧我之心,其好入名山游的生态学意蕴的文化价值远远超过了诗人及其诗文本身。生活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地球,从生态学的角度解读李白亲和自然的诗文,不啻是一剂“清热解毒”的良药。
李白一生热爱自然、亲和自然、回归自然,具有通过回归自然和拥抱自然来过滤自己灵魂的可持守的哲学精神。一是李白的足迹从南到北、从北到南遍于大半个中国,这对铸就李白亲和自然以使主体生命与浑茫宇宙结为一体的坦荡性格产生了重要作用,并进而创作出为数众多、卓尔不群的山水诗歌;另一方面,也为他得江山之助、借景抒情,以山川美景兴发豪情奠定了人生基础。二是李白的诗歌是“以自然为宗”的。诗如其人,诗品即人品。与诗品相对应,李白的人品或人格便是亲和自然。他所张扬的文化人格精神,深深地烙印着中国宇宙哲学、人生哲学的和谐意趣。三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对庄学“无江海而闲”进行了诗意表达,深化了庄学的“无江海而闲”的哲学意趣。我们面对工业化大生产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应该像李白那样从心灵深处体味享受山水风光的乐趣,在感戴宇宙恩赐的大千世界中提升人生品位,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谦卑地接受地球的馈赠,谨慎地给地球以呵护。
西昌学院副校长景志明
李白的诗歌对后世影响巨大,而在二十世纪的诗人中受其影响最大者,应该是“诗人政治家”或“政治家诗人”毛泽东了。毛泽东曾说:“我最喜欢李白。”
毛泽东评价“李白有道士气”,“李白的诗文采奇异,气势磅礴,有脱俗之气”。李白对后世的影响,延续到毛泽东身上,这一点,不仅从毛泽东日常生活中对李白诗的圈阅、抄写、吟诵、背诵、引用、编选、评价等行为中流露出来,而且还在毛泽东诗词创作中表现出来。毛泽东诗歌创作中完成了对李白的继承和超越。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李白以其诗文吞吐着后世难以企及的盛唐之音,为时人及后人尊奉且崇拜。李白诗文为
何有如此超越时空的魅力?这与李白独特的文化心理有直接关联。李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影响下,形成了以隐逸为主,又不舍进取的文化心理,在其诗歌中打下明显而复杂的烙印,“进”、“退”皆有所据。
尚空谈玄的佛、道思想在唐代社会文化思想中占相当重要的位置,李白自然会受其影响,隐逸意趣成其最重要的生命底色。同时,李白生来即处于唐朝这样高扬进取的时代,受其影响是必然的。所以,李白一生以命世之才自居,以布衣笑傲王侯,积极进取,希图一展胸襟,施展抱负,这成了李白文化精神中又一突出的主调。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李白其人其诗反映出超凡脱俗的品格,诗歌中蕴藏着极高的内在价值,对其研究始终是热点。李白文学研究虽然历史悠久,也较深入,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从现有李白研究成果看,在李白文化研究方面,目前仅做了些基础工作,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李白文化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李白精神文化研究、李白物质文化研究和李白制度文化研究。李白精神文化研究,重点要放在什么是李白文化,李白文化传承的意义、内核,李白成长的文化环境、故事、剑术等方面;李白物质文化研究,江油市可完善读书台景点、青莲镇建筑风格以及建造大匡山景点等;李白制度文化研究,包括做好李白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研究。
李白文化是旅游文化产业的最佳切入点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刘伟
3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江油亲笔题写了“李白故里”。1200多年前,李白从江油出发,仗剑吟诗走天涯,成为影响中外的一代文学巨匠。李白留给我们的是不尽的精神遗产,江油也留下了诸多有关李白的历史遗迹。多年来,江油市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李白文化,建设了李白纪念馆、太白公园,规划修复了李白故居、太白祠,对李白文化遗址遗迹进行保护,成立了国内最早的李白研究机构,先后举办了多次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形成最具规模的李白文化体系。
李白文化是江油市经济发展、文化勃兴的强大推动力。江油市应紧抓李白文化不放,把李白文化作为做大做强江油城市文化品牌的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加快李白故居和李白纪念馆的后续建设,加强整体营销,以此推动江油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第五篇:2016文化传承与创新
编号: 一 编制人:王俊平审核人:王亚男 审批人:温媛 使用时间:2016-9-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文化传承与创新复习检测1 学习目标:
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地位、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
2、为什么要以及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3、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原因及要求。
4、传统文化的地位、特征。
5、为什么要重视传统文化;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6、文化创新的原因及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7、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题目训练:
1.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 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漫画《老树发新芽》体现了 A.传统文化具有绝对稳定性
B.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3.在城镇化的浪潮中,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中“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人们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原因是
①乡村承载传统文化,乡村衰落是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现象 ②乡村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生活选择 ③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有利于增强人们认同感和归宿感 ④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2015年7月14日发布的《2014—2015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报告》显示,2014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阅读率为58.1%,超越传统纸质阅读率。“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中国人传统阅读模式。数字化阅读方式 :①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②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是社会生活中最方便、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5年7月18日,“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工程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正式开工,这是自清末以来首次对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彩绘部分进行大型修缮。“三孔”古建筑启动最大规模彩绘修复,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古建筑
A.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具有不可再生性 C.其经济价值远远高于现代建筑 D.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影响深刻
6.针对时下的古诗文教学,有专家指出,古诗文入课堂,留给学生的核心,显然不应是那些分崩离析、可以量化和默写的“知识点”,而该是对传统文化的更多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自然认同。该观点强调
A.古诗文不应成为知识传授的载体 B.古诗文应该影响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编号: 一 编制人:王俊平审核人:王亚男 审批人:温媛 使用时间:2016-9-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C.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应该具有强制性
D.古诗文教学不应抹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7.近年来,全国上百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官方微博及行政官方微博相继亮相,旅行路线、民族风情、出行攻略、地方美食„„这些过去在网站论坛上经常讨论的话题,如今在微博上聊得热火朝天。材料告诉我们
①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②互联网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③互联网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④现代传媒的出现必然取代传统传媒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8.《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众多娱乐节目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了收视佳绩。这两档同属汉字知识竞赛类的栏目打破了不少传统文化节目曲高和寡的怪圈,在具备较高文化品质的同时,获得了可喜的收视和良好的社会反响。上述材料表明()①文化创新离不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文化创新需要将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精神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所在 ④文化创新应推陈出新,博采众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将于2015年10月18日在福州举行,这届运动会的主题口号是 “福之州,青之运”。“福之州”点出中国唯一一个“与幸福同名”的省会,“福之州”也可表述为幸福的神州大地;“青之运”则暗喻年轻一代将在此集聚能量,展示力量,以新的姿势与节奏,领跑中国。这体现了()①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举办运动会可促进文化交流 ③各地文化渐趋融合又各具特色 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活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0.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提及,“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材料表明钱钟书先生主张()①世界各国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②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创造了人类优秀文化 ③文化是民族的,要守住民族文化鲜明特色 ④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各地中秋节的过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南京人中秋除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等。这表明
①传统习俗世代相传 ②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 ③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④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2.“第五媒体”是人们对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②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③表明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④它的出现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 编号: 一 编制人:王俊平审核人:王亚男 审批人:温媛 使用时间:2016-9-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3.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她通过冷浸法提取青蒿素的灵感来自东汉药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 ③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社会和人起积极的作用 ④传统文化都是财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4.湖南卫视《爸爸回来了》、《爸爸去哪儿》受到观众狂热追捧,这是湖南卫视借鉴韩国《爸爸,我们去哪儿》的经验,结合中国人更加注重亲情的传统,推出的亲子互动节目。这告诉我们
①必须立足于观众需要进行文化创新 ②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前提 ③文化创新必须尊重传统关注生活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当今世界,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不同文明之间持续开展对话、交流,最终融汇成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这表明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②文化交流使得各民族文化趋向统一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庄子·列御寇》载:“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这则寓言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启示是 ①文化传承要适应社会实践的要求
②提高文化修养要着眼于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③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在后天的教育实践中培养的 ④提高文化修养应当积极主动并持之以恒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7.“义”是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为民族大义舍生取义、为人民幸福追求公平正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不辨是非的“侠义” “江湖义气”,则会使人误入歧途。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
A.彻底地改造 B.全面地肯定 C.全盘地否定 D.批判地继承 18.全国政协委员梁晓声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转向非虚构写作,从社会小切口观察、思考转型社会的生态。他说:“作家应该手握两支笔,一方面写文学作品,一方面对社会发言”。这说明: ①文学创作要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③文学创作要增强社会责任感 ④非虚构作品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9.比较新旧“二十四孝”内容,可以看出
①对“孝”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②对“孝”文化既要克服又要保留 编号: 一 编制人:王俊平审核人:王亚男 审批人:温媛 使用时间:2016-9-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③传统习俗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④传统思想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015年10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开始访英之旅,中英建交40多年来,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在中英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不少佳话。这启示我们要
①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③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 ④在文化交流中自觉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央视网根据青少年网友多使用移动端上网的特点,创作了《动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孔融让梨》、《精忠报国》等部分优秀片目进行二次剪辑、精加工,推出时长4分钟以内的动画小短片。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 ①注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融合 ②基于传统文化这一精神根基 ③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④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文化离不开对前人的继承,文化的继承性主要体现在 ①传统文艺 ②传统建筑 ③传统思想 ④传统道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3.2014年,在日内瓦万国宫举办的“画说汉字”的展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图解汉字,讲述汉字历史演变,传递汉字中蕴含的文化理念和哲学思想,激发了参观者对中华文化的强烈兴趣。“画说汉字”的展出表明
A.中华文化正在领导世界文化 B.文化交流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C.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包容性 D.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4.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传统中医药多年来一直服务中国和亚洲人民,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中国传统医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有助于增进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②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有利于展现文化多样性 ③应注重继承和保护,进一步发挥中医的作用
④要保护更要开发,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中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和表达民族情感的是
A.语言文字 B.民族习惯 C.民族遗产 D.民族节日 26.“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形象地说明了 A.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B.世界必须要统一文化 C.要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7.丝绸之路的开辟,遣隋使、遣唐使大批来华,法显、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远洋„„中华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这句话强调了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 ②文化在批判中继承 ③文化因互鉴而丰富 ④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瑞典文学院8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女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瑞典文学院秘书萨拉·达尼乌斯这样评价道:“在过去编号: 一 编制人:王俊平审核人:王亚男 审批人:温媛 使用时间:2016-9-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的三四十年间,她一直专注于描写苏联和苏联解体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她的作品并不是关于那些历史事件本身,而更多地将目光投向普通人的情感历程。”这说明
A.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丰富的情感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动力 C.作者的灵感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D.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29.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0.“一月一镇一场”“一月一镇一赛”“一镇一演”是海南省某县着力打造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县政府积极为群众搭建表演舞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参加演出的群众越来越多。县政府的做法 ①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②激发了群众文化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其精神力量 ④扩大了群众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1.美国一华裔男子因为给10岁的女儿洗澡被剥夺抚养权,最终因抗警被击毙。在此之前,加州圣塔蒙尼卡的一对华人夫妇由于平时爱吃榴莲,做饭时喜欢煎煮炒炸,因而被要求搬出公寓。
纽约华人大妈6月起在日落公园排练节目而被多次投诉,其领队还收到了法院的传票。文化差异虽然会带来一些摩擦,但是其本身并不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不能和谐共处。各国之间无论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道路还是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都存在着差异,各有自己的特性和优点,应彼此尊重,和睦相处,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创造一个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多姿多彩的世界。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32.材料: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中国涌流。从《百家讲坛》吸引数亿观众到《于丹〈论语〉心得》狂销300多万册,从古装影视剧热播到历史题材图书畅销,从人大成立国学院到北大、清华等开设“国学班”,从各地恢复祭孔到海外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从私塾重现到儿童读经„„这一切都表明,曾经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正在回归。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9分)
编号: 一 编制人:王俊平审核人:王亚男 审批人:温媛 使用时间:2016-9-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33.材料:某出版企业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他们调查发现在飞机、火车上很多人在用电脑、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市场开发潜力巨大。该企业从传统的纸张印刷、人工渠道发行跨越到全数字出版发行,把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出版物在第一时间传送给读者,而读者阅读的工具是手机和平板电脑。他们还研发了很多适用于教育方面的数字化产品,比如“寒食帖”,读者既可以欣赏诗词的内容,也可以了解作者苏东坡的概况以及所涉及的地方的人文、历史背景,还可以对书法进行临摹。开发民族新漫画《四大名著》并向10个国家输出版权,与日本动漫企业合作为日本文部科学省提供的《三国演义》漫画本,让日本这个动漫大国的中小学图书馆,第一次有了来自外国的漫画书,目前,该公司资产已达到118亿元,开始在全球范围跨区域、跨行业谋篇布局。
问题: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该出版企业为什么能实现不断发展(12分)
34.海南黎族苗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黎族苗族的歌、舞、服饰是我国灿烂民族文化中绚丽的艺术奇葩,凝聚着黎族苗族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心血。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9月23日,海南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民歌、民舞、民服进校园”活动启动,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客观、科学地认识民族文化,使学生在了解各民族历史、民情民俗、语言文字、民间工艺等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祖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加深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进民族团结,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黎族苗族传统文化?(10分)
35.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充分肯定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提出了推动社会 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材料二 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及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必须加快深化为话题之,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发展我国文化。(10分)
编号: 一 编制人:王俊平审核人:王亚男 审批人:温媛 使用时间:2016-9-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文化传承与创新复习检测1试卷答案
选择题:DDCBB DCABC BCDDB BDACA BCBCD ABACC
31.(1)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文化具有多样性,各种文化之间,应当相互尊重、相互交流。(2)由于世界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这样就使得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3)对待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4)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2.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我国传统文化“热”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特征的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思想契合了现阶段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人们希望从传统文化中寻求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专家学者走出书斋,借助电视等大众传媒对传统文化作通俗的解读,对传统文化热潮起到了推动作用。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培育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构建社会共同价值体系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促使各级政府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每点3分)
33.(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从传统的纸张印刷、人工渠道发行跨越到全数字出版发行,在实践中推动文化创新。3分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开发民族新漫画《四大名著》,立足传统,推陈出新。3分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与日本动漫企业合作为日本提供《三国演义》漫画本,面向世界、博采众长。3分
(4)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把握了阅读的发展新趋势,创新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3分
34.(1)我们对待黎族苗族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5分)
(2)面对黎族苗族传统文化,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和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黎族苗族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其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5分)
(3)我们要把握好黎族苗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分)
35.①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保持和发展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③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同时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④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⑤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注:从其他角度回答可以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