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
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要综合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实施教育,达成课程目标。关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倡导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个别活动、区域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等形式有机结合,把游戏、参观、实践、探索、操作等作为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克服教育形式和内容上的“成人化”和“知识化”倾向。幼儿园不宜进行写字教学,不准布置有书写要求的家庭作业。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当孩子们踏入人生的第一天开始,生活即与他们密不可分,生活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学习可以说是随时随地发生着,所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皆是课程。
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关心了解周围的人和事情就是我们幼儿园孩子该要学习的。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中开展,也从生活中结束,不像一般地限于教材的活动”。生活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途径。课程的生活化要落实到生活的各个环节,我们不能只把集体活动看作幼儿的学习活动,而应该把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都赋予教育意义,做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保教相互结合、相互统一、相互协调,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中身心健康地发展,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成长。所以,我们要安排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使一日活动构成一个整体,多通道、全方位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并驾齐驱的,并互相替代。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应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正是幼儿园的教学特点。比如:喝水,如何喝水可以组织一次活动,但日常生活中,幼儿有喝水的需求,教师要允许孩子随时去喝,其二,孩子喝水时要提醒节约,喝多少接多少,同时不要洒、关好水龙头等是随时都在进行的教育活动。
“一日活动皆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学习、生活、游戏与运动四大领域有机落实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关注四类活动,提高对幼儿年龄特点的把握;提高对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关注,在各类活动的目标确定、内容选择、环境创设等方面加强教师综合专业能力。
幼儿一日生活虽然有时间限制,但是活动中会出现许多细琐的小事,而这些小事往往就是我们要寻找的教育契机,我们只有用心观察、发现,并生成教育活动,才能真正做到“一日生活皆课程。”
优化幼儿一日生活,实现了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由此也可以说一日生活皆课程中“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区域、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作为老师要时刻多注意各领域的联系,把教学与生活游戏相结合。
“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一、走进脑科学的新时代
脑部高级神经在5岁以前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研究发现,脑内神经元的联结程度取决于早期经验及环境对大脑刺激的丰富度、广度及深度,而大脑的学习活动本身就是跨感觉通道的。其主要依赖的感觉通道有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知觉及其相互间的联结,因此,早期教育的内容,手段要多元化教师要使用图画、图表和实物等视觉刺激,调动幼儿的多感官参与。
人类大脑先天具有一种寻找的功能,对于感觉器官接受到的各种外界刺激,大脑会分析并解释其中的意义,而有意义的刺激则会依据其相关性、相似性或情感线索而进入相应的长期记忆系统。因此,幼儿的学习活动和内容必须是有意义的。外界刺激传入大脑皮层相应中枢后,会通过神经联结而激活相应的、相关的神经元、神经通络甚至其他神经中枢,导致一系列与此主题相关的连锁反应,所以,人类大脑活动的特点要求早期教育内容必须是多元的,融合的和实用的。
二、走进新《刚要》的新时代
“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运用”,这为幼教课程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化多样化提供了法理依据;
新纲要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满足和成功”这完全符合当代全人教育观的思想。其实,儿童发展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动态过程,幼儿教育要全面促进这一动态过程的发展,就必须考虑儿童先天遗传素质或个人潜能所导致的发展差异性。在注重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也适应当地因人而异地实施有所侧重的教育,既力求在均衡中突出重点,在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的因材施教,而不是机械地、死板地、生硬地要求“一碗水端平”。
三、走进园本课程的新时代
在教学和课程模式上要取得教师主导与儿童主导之间的平衡,必须根据园所自身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形态和课程模式。幼儿园应在综合考虑了自身信念、办学宗旨、社区背景、家长要求、教师素质、师生比列、课室空间、现有资源以及幼儿能力等因素之后,在决定选取最适合、最贴身的课程模式,切忌人云亦云、追风赶潮,更忌脱离实际等。教师要根据刚要,从本地、本园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
四、幼儿园主题 课程的特色:
主题活动关注领域,但不强求覆盖领域,而是发扬主题活动的整合性与探究性,实行主题活动与领域活动优势互补,这既是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也是现实的需要。我们依据多元智能组合来全面、均衡地组织安排学习内容和活动,因儿童的个别差异,发展不同的智能组合,这完全符合大脑活动的个别差异性原则和新《刚要》的精神。游戏和学习是幼儿期两种基本的活动形式,本园在多元融合精神的指导下,有效地平衡了游戏与学习这两类活动。在理念上博采众长,融合多种理论,本着优化的原则,实现主题活动和领域活动的互补与渗透。
第二篇:一日生活皆课程范文
一日生活皆课程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与灵魂。《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优良的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流的教学设施,还是一所学校精神的传承,是办学理念的呈现,更应该在学校每一个教育落点上得以充分体现,发挥以文化人的功效。所以,校园文化的最大功能是它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的最大价值是它的精神价值。因此,新课程改革应该更加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近年来,丰城市教研室坚持以课程改革为导向,新课程实施为重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课改”“质量”“创新”“提升”开展工作,突出教学研究的专题化,教学科研的校本化,探求教研工作新突破。为进一步深化“校本教研”,发展学校内涵,我们将校园文化建设列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
以丰城市实验小学的“三维课程”为例。实验小学以“实”文化为核心理念,围绕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提出并实施“三维课程”改革实验。
学校秉持陶行知先生“生活即课程”的教育理念,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大力实施“三维课程”,即以基础课程为主食,拓展课程为配餐,家长课程为甜点,十节活动为小菜,形成一套精品教育美食,让学生享有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更美味的求知时光、更健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得到三维立体全方位的教育,基本构建起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框架体系。
“三维课程”中的主要课程是“基础课程”,也是国家标准设置课程,即“思品、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音、体、美”等学科基础教育课程。“三维课程”中的重点课程是“拓展课程”,其理念根基是课程发展的六大趋势,即综合化、生活化、社会化、个性化、多样化、实用化;目标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校直面趋势,多元发展,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分别设置了德育拓展课程、知识拓展课程和特色拓展课程的子课程二十多个,包括班队课、传统节日课、经典诵读课、心理教育课、趣味数学课、阅读课、书法课、英语口语沙龙、大课间、剪折纸、纸盘画、脸谱画、京剧、软陶、葫芦丝、口风琴、名曲欣赏等。“三维课程”中的特色课程是生活实践课程下的“家长课程”,学校充分利用家长优质资源,邀请家长进课堂,依据工作或专业自主设计讲课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品格、成长励志、医学保健、法律法规、生活常识等生活教育,是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的延伸,同时体会老师的辛劳,加深对老师的理解与尊重。“三维课程”教学模式的推行,形成了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全面整合、家长全面参与的三维立体教育模式,使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涵进一步得到深化。
由“三维课程”拓展延伸出的“实小十节”,更是点亮了学生生活,浓郁了教育氛围,让三维课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月民俗节。活动载体有DV大赛,传统节日纪念活动,民族民俗、传承丰城民俗文化系列活动等。
二月科技节。活动载体有科技讲座、科技论文、科技创作、科技主题活动:航模、小制作、科技发明等活动。
三月爱心节。活动载体为学雷锋活动、清明祭扫、爱心义卖、贫困学生走访等活动。
四月读书节。活动载体有亲子阅读、课本剧表演、手抄报、读后感、好书推荐等活动。
访五月。活动载体为走访社会实践基地和丰城文化基地,体会劳动者伟大与平凡、苦与乐。
六月艺术节。活动载体为学生才艺大赛、六一海选、六一汇演、书画展、教师才艺展示等活动。
九月感恩节。活动载体为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教师等活动。
红十月。活动载体为唱红歌、征文、画展、国旗、国歌、国徽在心中等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十一月体育节。活动载体为运动会、课间操比赛、拔河、跳绳、围棋、队列等比赛活动。
十二月墨香节。活动载体为书写校训比赛、设计校徽、硬笔书法、笔顺书空比赛等系列活动。
“用心呵护,静待花开。”驻足回望,在“锤炼校园文化,推进课程改革”的路途中,实验小学“实”文化与三维课程携手同行,蹁跹共舞。
文化因课程而丰盈,课程因文化而精彩。探索在左,创新在右,在课改之路的两旁,我们一路耕耘,一路欢歌。
(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教研室)
□责任编辑陈海燕
E-mail:372938381@qq.com
第三篇:一日活动皆课程
一日活动皆课程
大(1)班雷金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
我的理解就是:“一日活动皆课程”是在一日生活中的一切活动都可以渗透课程,可以渗透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也可以渗透一些常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的任何一个活动其实它都属于课程,只是有时我们忽视了它,并没有把它称为课程。其实它属于课程的一部分。当孩子们踏入人生的第一天开始,生活即与他们密不可分,生活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学习也可以说是随时随地发生着,所以在 幼儿园一日活动皆是课程。
课程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同时课程的实施也需要孩子的生活经验。一日生活中其实占很大比重的就是我们的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它是我们幼儿园课程中必不可少的,比如说,我们正在上的语言第一课《伞儿伞儿撑起来》,我就让幼儿拿出自己带的伞进行延伸活动与游戏,也有的小朋友没带,随机引导孩子要懂得与别人分享。相互说说伞的颜色构造用途等等,重要的是既丰富了幼儿的游戏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同伴之间的友谊,享受分享的快乐。
午餐和午睡是重要的课程,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的地方教育更值得我们重视,午餐和午睡也是我们幼儿园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在一日生活中的教育不仅是教学活动或者游戏,我想更多的还有午餐和午睡等等。如在孩子餐前便后的洗手常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有的孩子马马虎虎的洗完手后出去用餐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及时提醒孩子洗干净自己的小手,不能三下五除二草草了事了,要做讲卫生的孩子。而在睡午睡的时我们老师也会经常提醒孩子要快速安静的入睡,针对现在天气冷的情况,我们会提醒午睡后要立即穿上自己的外套以免着凉,孩子们在老师的不断提醒下也渐渐养成了习惯,午睡和午餐的常规也在潜意识里有了很大的提升。谈话也是不可或缺的课程,谈话包括晨间谈话,餐前谈话以及放学前的谈话,谈话的内容一般都是关于我们幼儿园的常规以及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表现,而这些对于他们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就如晨间谈话是一天美好的开始,如何进行晨间谈话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门艺术,而在餐前谈话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在餐前引导孩子注意用餐时的常规,不挑食、不浪费,有了餐前的提醒,孩子用餐的质量就会提高,放学时的谈话是教师对孩子在园一天生活的总结,往往孩子在这个时候是最认真的,因为他们都想得到奖励,因此这样的一些谈话不得不说也是一门课程。也是值得教师探讨的。
我们每天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生活在一起,对于我们来说每天的生活也是学习的课程,因此一日活动也是我们老师学习的课程。
第四篇:幼儿教育随笔:一日生活皆教育
幼儿教育随笔:一日生活皆教育
幼儿教育随笔:一日生活皆教育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千年古训蕴含着丰富的教师的职业内涵。它要求教师既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要掌握解惑的艺术手段。教学作为一种活动,是一种有控制的信息传递。但是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孩子一日活动皆教学。我们不能比较孰重轻,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适时的把握住机会,及时的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教育。
早上孩子们入园的时候,我们老师要热情的跟孩子们打招呼,教会孩子们主动和别人问好。文明礼仪教育对孩子们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从小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对以后的社会经验,生活经验都有很大的帮助。
孩子们的一些常规教育更是不可忽视,平日里教会孩子们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孩子们日后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看书写字的时候保持安静,保持正确的坐姿;和同伴一起玩玩具的时候,不争抢,懂得合作与分享;组织活动课的时候,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懂得和同伴讨论的重要性。如果平日里我们将幼儿的常规工作做好,对于我们以后工作的开展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孩子们的发展参差不齐,孩子们的发展存在差异性,我们老师也要根据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教育要求,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具体孩子的情况采取适合他的教育方法。
教育无处不在,我们要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对孩子们进行适时,适当的教育,只要我们保持住对孩子们的热情,对教育工作的激情,我们一定会在工作上取得很大的成绩!
第五篇: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精选)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构建和谐的教育天空
现代教育发展到今天,教育理念已经突飞猛进。我们越来越看清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样子。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够清楚的认清。而这个问题很重要,它关乎我们国家的未来,关乎每一个学生的未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可不清醒。
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我想应该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不能越厨代庖,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引导组织下,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探究,主动的获得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是活的,不仅获得了知识,也提高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