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戴昆:解读设计师成长的心路历程[精选]
戴昆:解读设计师成长的心路历程
戴昆
当设计师拿回扣现象成为行业共知的“潜规则”,消费者在怒骂时,设计师却倍感不公;当年轻的设计院校毕业生满怀梦想步入社会,却遭到行业现况无情的冲击;当所谓“艺术灵感”与现实生活及商业化潮流无法交融,为求标新立异而脱离本真,人们是否感觉到中国的设计行业逐渐走入了一个怪圈?
面对年轻设计师迷茫、不平的心境,网易家居特别邀请知名设计大师戴昆老师作客网易嘉宾聊天室,与网友共同解读设计师成长的心路历程。
设计首先是一份工作
记者:亲爱的网易家居网友朋友下午好!今天作客网易嘉宾聊天室的是知名室内设计大师戴昆老师,首先请戴老师跟网易网友们打个招呼。
戴昆:网易的朋友大家好,设计师朋友们好。
记者:我觉得,从事室内设计这个行业,能像戴老师这样做到大师级人物的寥寥无几,好多人进入室内设计行业,就在一些小的家装公司、设计企业做,很多年都默默无闻,所以我想请戴老师跟大家分享一下您走向成功的历程和经验。
戴昆:其实首先得非常客观地说,这个行业很难有“大师”这个称谓,“大师”这个称谓更多是大家的客气、尊称,跟叫“师傅”、“老师”没什么区别。
设计师有知名的、不知名的,肯定有区别,可能和你工作的范围有关系,就像我们聊的,你做家装,一户户地做客户,相对来说你比较难以让大家知道,比如我们从事的领域是样板间,样板间本身是向公众开放的,所以它更容易被媒体、被大家知道,也有相应的一些宣传手段,它更容易被知道,仅此而已。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都是在同样一个行业里,做家装也罢,做样板间也罢,都是同一个行业,这里面不应该有太多差别,我认为这本身其实不太公平,只是工作性质不一样而已。
记者:您开始做设计师就选择了样板间方向吗?
戴昆:其实不是,完全是市场诱导的原因。就我个人大学毕业以后的职业生涯来说,我做建筑设计的时间远远长过做室内设计的时间,做室内设计完全是市场需求,从公司的角度来说为了顺应市场需求,有这样的需求,有这样的客户,你要不要做,能不能做,能不能服务他们,完全是因为市场诱导的原因这样过来的。其实这个行业里的很多人都是这样,比如大家熟知的类似于梁志天、邱德光、李伟明等很多设计师,其实他们都是建筑学毕业,都是去做建筑师的,但建筑师市场可能小得不得了,尤其是在港台地区,所以就去做了另一个市场。作出了成绩,这更多都是因为市场面更宽。
对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来说,有时候其实没把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设计师这个行业首先必须当它是个职业,现在很多年轻设计师能看到的问题就是,太多把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抱负和眼前的职业阶段结合在一块儿,所以他们会变得很苦闷。几乎是每天在微博上,有明的,也有私信的,各种年轻设计师跟我表达苦闷,换句话说,他们觉得他们做的不是设计,他们觉得他们做的是工作,是在完成一个工作量,但不是自己想要的设计。
我跟他们说其实这就是设计,设计本来就是一份工作。其实有时候,我父母也会跟我说,你都一把年纪了,每天早上七点钟起床(装修效果图)上班,晚上七八点甚至是八九点钟下班,是不是太辛苦了。我就跟他们说,这就是我的一份工作,我们家门口小区里扫地的阿姨,她早上比我起得还早,晚上下班比我还晚,她的收入远远低过我,从这点来说,其实我们做设计师的应该可以满足。这就是你要接受的工作性质的一部分,因为做设计本身是个商业活动,别人付钱找你,解决别人的生活问题。如果客户的喜好和你一样,那大家都挺开心的,但如果那个客户喜欢的不是你喜欢的,这是一份职业,你有必要让他开心,而不是让你自己开心,我觉得这很正常。
当然,当你做到一定年纪,你的选择范围更广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做还是不做。这东西不是我喜欢的,或者根本我就不会,我可以告诉客户我不会做,但在你的职业还没有打开之前,换句话说,你的生意还没那么好之前,客户的要求你都应该尝试一下,看看是不是能做好。
自我创作不应是设计追求的目标
记者:前一段时间,网易家居针对今年国内三大美院的毕业设计展进行了报道,我发现实际上在校毕业的学生们,设计作品里展现了很多有灵性的东西,但也有一些天马行空,不会像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产品这样具有实用性、功能性。当很多毕业的学生进入社会以后,确实经历过一段迷茫期,他们某些方面的天赋和灵性反而受到压制了,像您刚说的,这是一份职业,他们的确应该为这份工作、这个职业、这种商业化的趋势服务,但是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灵感充分发挥而不被现实所限制呢?
戴昆:我觉得这有几方面的问题,首先第一点是同学们自己没有问题,他们是无辜的。就产品设计这个领域来说,一方面的问题在学校,但也不能说学校有很大的问题,因为对于一个设计院校来说,它需要设置全面型的专业。即便有一些专业短期来看它的就业,它的专业方向有问题,但长期来看它是必须要存在的。比如产品设计,这是一个大的门类,必须要存在。
问题比较大的可能是社会,比如现在我们国内的家居厂家,并没有意识到他需要做设计,需要用设计来引领自己的方向。现在认识到的厂家越来越多,可能刚刚开始,对于有认识的厂家来说选择做设计,他会找个有名的设计师,还没到给年轻人机会的程度。
大部分厂家其实很满足于去米兰展、巴黎展拍照片,然后回来山寨。我经常跟厂家朋友们聊天,其实对产品设计这个专业,目前中国并不需要本科生,甚至于不需要专科生,职高学生就够了,不就是照一张照片把它翻成CD、图纸嘛,然后去打版车间里盯着打版。更多时候我觉得我们有能力的一些企业应该想办法保护这部分力量。今年我们自己公司是从央美产品工作室选了两个毕业展非常优秀的孩子,他们做产品,在车间里自己奋战几个月,完成度很高,很吃苦耐劳。我跟他们解释的一件事情是,在现在产品还没有到很好时期的时候,我能做的事情就是把你们藏起来,我给你们稳定的工作,让你们先在室内设计领域开阔自己的视野,认识到未来哪些东西是市场上需要的,你们产品设计的本事先把它藏起来。当你有很好的想法,你把它做完了,把它实现,放到市场上,然后在第一分钟就被别人拷贝,你也得不到好的收益,这时候你甚至会怀疑这个职业的未来,所以现在我能做的就是让你不做,把你的毕业作品收起来,藏起来,然后我们先去适应这个社会,做我们力所能及的工作,然后等待社会的那个时代到来,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厂家在复制我们的设计,在用我们的设计赚钱,我们觉得正常,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我们不苛责任何厂家,当有一天他们认识到他们需要更整体的、更系统的用设计带动自己的产业发展时我们再展开合作,但这一两年我们发现越来越多了,至少来找我们公司的各种厂商越来越多了,这是个好的现象,所以那个时代快来了。
记者:的确,现在家居企业更加注重原创设计了,今年的米兰展也是第一次有原创的家居作品带到展上去,说明这一天肯定不会很久远。
戴昆:其实有两方面的问题导致这一天来得比较慢。一方面的问题是厂家的问题。但你现发现越来越多的厂家在跟国际接轨,发现这个游戏规则,其实设计是话语权的争夺,没有设计就没有话语权。他们发现这个问题了,但是,他们在找寻合作伙伴的时候,在另一方面还存在问题,我们的设计师自己本身也还存在一部分的幼稚问题,比如国内原创这件事。其实我一直反对“原创”一词,每一个设计师认真做出来的设计,都一定是原创的设计,要用原创一词来标榜什么?我们发现更多产品设计师是用“原创”一词来标榜它的特殊性,一些年轻的设计师认为这是一个捷径,我做得更怪、更特别,因为这个我更容易出名,但这种方向会让那个产品设计走向越来越多的极端小众,换句话说,它的市场面会越来越小。
做一把椅子(装修效果图),坐着不舒服,但长得很奇怪,这就是我评价国内“原创”的说法。“原创”这两个字的标签经常是代表着难看的与众不同。它必须很难看,但它要与众不同,同时它没有市场,这是媒体欢迎的。而一个坐着很舒服的沙发(装修效果图),一把椅子,我们每个人在家里买家具都会买这样的,但做这样的家具很难出名,很难博到媒体的关注。今天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怪圈,在市场上卖的主流家具,每个人家里都会用的家具,其实没有中国设计师愿意做这些设计,都是外国设计师的设计,中国设计师一窝蜂去做那些很奇怪的,长得奇形怪状的东西,这些东西没市场,也卖不掉,但他们至少能混个媒体喜欢,能上杂志,这部分其实也直接导致我们的厂家不愿意跟中国设计师合作。
现在很多中国设计师还停留在表现自我的阶段,其实人家请你做设计,人家是要做生意赚钱的,这东西是要走向市场的,而你只图自己做得高兴,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其实在这整个商业游戏里,我们的设计师不够商业,我们的设计师还没有认清楚这个游戏的规则。就像我们做样板间,很多设计师接到样板间项目,接到很高造价的项目,他就只是想花更多的钱做更稀奇、更离奇的效果出来,然后满足自我的创作欲,其实样板间是拿来卖房子的,而买房子的人是要过日子的,如果你做的房子不能很好地用来过日子,这件事儿本身就没意义了,这是很多设计师希望做样板间而又做不好的原因。
像央视《交换空间》那样的设计,我一直在说,那是碰到设计师底线的设计,换句话说,它是把设计师的职业操守拉到应该具有的底线以下,其实那是一个非常恶毒的事情,它误导了很多年轻设计师。我曾经在另外一个场合跟那个栏目的主持人、编导谈过这件事儿,他们问我,“这个节目会那么差吗?”我说这个节目,不能说它的制作或别的什么差,但它却是对年轻设计师的诱导,是人生方向、职业观上的差,完全背道而驰。一个年轻的中产家庭,我们有一室一厅、两室一厅的房子,有几万块钱预算,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几万块钱,如果是你自己家,你希望做什么?如果是小几万块钱,对我来说,一个更好的冰箱,一个更好的电视机,它能解决我生活的问题。如果是一个大的几万块钱,也许是一个更整洁的厨房(装修效果图),或者一个更便利、更赏心悦目的卫生间,对我来说是生活的极大改善,但绝对不是那些视觉游戏。当你面临这样一个真实的家庭,它有了几万块钱,你拿这个钱去做满足自我的视觉游戏,从根本上来说,你做一个设计师就是不合格的。
第二篇:成长心路历程
“老师、同学们好,我叫依凡,是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1302班的学生。我的三个优点有:孝敬父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尊师爱友。”还记得第一节青少年心理课时,老师让我们做的小游戏,只可惜我没有被点住,但是在心里也很好的回答了那个小问题。对于这堂课,我觉得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节分享、思考课,不仅有老师的知识传授,老师的生活学习上的小事情的分享,还有我们在这堂课上的思考,关于自己心理上一些事的思考。我也非常愿意分享自己的成长心路历程,这也是对自己走过的路的一个思考与反思。
在丁香绽开的中学里,初中与高中是一个孕育梦想的青春摩天轮,在那美丽的六年里,自己仿佛如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美丽的梦想里,以一句“早起的鸟儿有食吃”奋斗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清楚地记得初中政治课堂上老师专门为我们把“孝敬父母”作为一专题,也就是因为那一堂课,我下定决心好好学习。伴着教室前雨过丁香花香气的飘过,月季花俏人的弥漫,槐树柳树的黄绿色前的枯树又变绿,在四季的轮回里我也在领悟,在进步。初中,我很庆幸自己在老师同学的影响里,找到学习的意义。当初市一中是自己不可企及的高校,可是抱着让父母骄傲的目的我很以为傲的说自己做到了。对于那次,那个转折点我自然而然成了所有长辈心中的好孩子。我很享受,也很自豪的感谢自己的付出、自己一点一点的进步,这也让我有机会到市里面学习,接触不一样的同学老师。
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我只是勤奋。可是这样好像不太适合高中这样的环境。我努力了万千,却还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成绩,好像自己再也回不到初中的那个美丽,那个光环也在消褪。老师告诉我“你是好样的,只不过方法笨了点。”那个时候只有一个梦想,考上大学。我怀疑过,也踌躇过,我怕自己考不上,怕别人说我只是一个人学习的机器。这些小困惑一直绊着我,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那个头。就这样在怀疑中坚持着。我们高中座位是按成绩排列的,这正是因为这样,我跟班上一个很爱玩但成绩还不错的男生在一桌,好像还真是那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么说好像有点贬低他),跟他同桌的那段时间,本该在课间学习的时间用来聊天、吃零食,本该在课上好好听讲的时间有时还要说话,本该在自习时间好好学习还要打闹。于是,我告诉他,再这样下去,咱们来肯定成绩下滑。可是他很自然的对我说“咱们再怎么玩,你能说咱们一天学习时间低于13小时。其实,我给你说,适当的咱们这样的玩,肯定会给你带来好心情,看吧,你现在晚自习都不犯困了。”我清楚地记得他的话,我也清楚的记得那段时间我的学习效率确实提高了。我只是一味的早起晚睡,抽时间及时间,却丢了白天的效率,我只是想通过勤奋让自己变得强大,却忘了停下来休息。我想,这也许就是我同桌即是贪玩却还能学好的道理。循着同桌的方法,再加上自己的勤奋,我也确确实实的进步了很多。痛并快乐着,我的高中在美丽的一中校园里洒满了泪与笑,伴随着一中校园里我数不清的花,我在美丽的海棠丁香中起舞。为了大学梦,我要紧嘴唇没有放弃。怀着简简单单却有沉重的梦扬帆起航,没有时间欣赏那扬起的浪花,只有眺望那深邃的海洋,却没有被那猛起的一个海涌震住„„只因梦在前方
可是如今,真到了这个时候,回顾这一年半的大学生活。虽然做了班干部、加入了社团,虽然交到了要好的朋友、也打工促销做家教,虽然参加校园卡拉OK大赛、当过了主持人,但是,这都离当初那个梦想好远,也许只因在大二,还有好多事情没经历。我没想到自己在19与20过渡的这个花季般的年纪里竟然是如此没落,这花季般奋斗激情的岁月竟是如此的令我心生痛楚。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大学生会选择辍学,也明白了大学生是市场上消费的庞大群体,现在上大学并不能决定什么,我也最终明白,自己在大学真正要干什么。有人告诉我,到外地上大学,因为人生地不熟,自己会有一种紧迫感,自己不会感到很安逸,因为没有在自己的地盘。当初自己本想着去桂林的广西师范大学,但是考虑到经费路程等综合因素,还是选择了家乡保定,在这个自己熟悉的地方行走。现在颇有几分悔意,但是如果真的在给我一次机会重新选择,没准儿自己依旧会选择这里,因为毕竟是考虑了综合因素。大学四年,我消耗不起,这简单的四年,不是我能挥霍起的。因此有时候,我很害怕毕业,好害怕那天之后自己要干什么。
我记得张爱玲曾说过一句话“年少的旧梦,在恍惚间已变得不可寻觅了,残留的是曾经有过的幻想,曾经有过的绚烂的袍。”我很庆幸自己的梦想一直在实现,如期考上了市一中,如期考上了大学。只是,现在自己的状态没有如梦般的精彩。一路成长,一路反思。时光飞逝,我已走不进当时的月光。我要做的,我能做的只有当下。为着不可知的未来用不着惶恐,却也不能为之无尽的欢喜着。为了让自己美丽的梦更现实,为了让自己美丽的大学时光更加明亮,依凡,加油吧!
最后祝老师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心、万事如意!
第三篇:自我成长心路历程
自我成长心路历程
——心之随想
回头看自己走过的心路历程,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年头了,想想当初还是个不懂事的小丫头,而如今我已经可以独立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来了。回顾自己的历程,心中的酸涩之感还是可以明显感受到的。自己幼年、童年和青年时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仍旧充满了回味,但那些却像含羞草那样去触碰才会有所反应。从小就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我跟其他人没有什么不一样,由于我是独生女,父母对我的要求自然是挺高的。但是我自认我是没什么特别之处的,所以要我在茫茫人海中能够脱颖而出,这不比登天海难吗!然而,父母似乎却又很少对我施加,大概他们也明白我的无奈吧。一转眼到了上学年龄,于是我自然就开始了我的上学之旅。从小我就性格内向,在同学和老师眼中,我应该算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吧,因此班级里的不少是他们都是很放心的交给我去做的,而且我可以很顺利的完成,这为我进入小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进入小学后,我更加用心的做好每一件事,包括考试还有作为班干部的责任。这一个阶段可以说是我从小大大最值得自豪的时段吧,因此我每每想起这时候总会意犹未尽。小学我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学习能力不错,唱歌美术也还可以过五关斩六将,就连现在最头疼的体育也还可以过得去,呵呵。父母在这方面对我的影响可以说是很大的。那时候虽然我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但是父母对我的态度
一直都是很冷淡的,虽然有时候我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但我值得,父母是希望我不要骄傲,继续加油,尽管他们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什么,从他们的眼神中我也可以看出来。
时间过的很快,我进入了初中,由于小学在农村读书所以没机会学习英语,(不过现在的小孩子可就幸福多咯)于是我很担心英语的学习。很庆幸,我的班主任是英语老师,而且她工作十分负责,人缘也很好,因此在那个时候我对英语很是喜欢,渐渐地我发现学习英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英语成绩也还不错,我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可以放下了。然而,事情当然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咯,因为学校高手如云啊,我这个小人物自然是很不起眼的,虽然也当当什么班干部的,但是可怕的是,我的科学成绩一直都在扯我的后退,因此总体成绩总是跟不上去,这使我很懊恼。这个时候,父母终于给了我压力,因为要中考的缘故,父母希望我可以考一个好学校,而我心中也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考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成绩。结果虽然不是很让父母满意,但好歹也是一个重点学校,于是我以为危机就这样过去了,却没想到更大的低谷正在前面等着我。
前面说过是一个重点高中,因此高手更是比比皆是,我就好像是一棵十分不起眼的小草,风吹雨打都经不起别人注意的眼光。果不其然,初中的弱点到了高中不但没有消退,反而更有滋长之势,高中的物理和化学真可以说是我的噩梦啊,做梦都可以梦到考不及格呢。与会我拼命地希望高一快点过去,到了高二我就可以选文科了,从此跟物理化学说拜拜了。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啊,原本打算的好好的,却发现一切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顺利。虽然可以摆脱了物理和化学的纠缠了,然而我的文科成立也不怎么样,在班中的排名也一直都处在中游,也就是说我想考理想中的大学还是遥不可及的,不禁心里一阵郁闷。结果已经知道了,我没有考好,来了这里,远离了我的父母,还有我那些最亲爱的同学。下面我就要和你说说我人生中的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他们没有特别的外貌,更没有什么特殊的背景,但是在那些难过悲伤的日子里他们曾经帮助了我很多,这辈子我都会铭记在心吧。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又一种厌学地情绪,讨厌在学校的日子,讨厌考试的日子,原以为我会熬不过去,正是有了他们的陪伴,有了他们耐心的劝告,我挺过来了。即使现在他们大多都不和我一个城市,我依然很想他们,平日里的一点点联系就足够我们回忆好半天,我们都不会忘记吧。亲爱的,我想你们了,一直想你们······谢谢你们,未来的日子里我依然会想起那些难熬的日子里你们的陪伴的。
说了这么多,现在让我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吧。我一直都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平凡却又平庸。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是双重性格的,在陌生人面前我是一个很乖很安静的女生,因为我很怕间陌生人的感觉,我会觉得害羞。但是在熟悉的人面前,我也可以很无厘头,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被我的笑声雷到,因为我总是很不顾形象的笑,不喜欢被拘束的感觉,所以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我是一个很典型的金牛座女生,执着又喜欢钻牛角尖,沉着冷静,喜欢真诚地待人,喜欢和天真无邪的人交朋友。同时我喜欢低调做人,俗话说锋芒太露惹人
妒。但是我很不擅长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也总是跟别人搞神秘,当然这可不是我愿意的哦,其实我也不想的呢。
如果要让我说说我的不足,上面的那点可以算进去,另外,我觉得我的情绪和情感很容易受其他人的影响,可能从一方面来说有点没有主见吧。还有就是我很没有自信耶,不管做什么事,我都愿意做好最坏的大打算。但是到了突发情况的时候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还可以补上一条,就是有时候金牛座的人真的很怕寂寞和孤单。在朋友的眼中,我是一个既豪放又安静的女孩子,可以给人安全感,和我在一起,他们不必又拘束感,可以敞开心扉来和我交谈。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垃圾桶,装了很多不同人的不同心情,偶尔会忘了自己也有烦恼的时候,所以渴望倾听的声音。
最后,该谈谈我的大学未来四年的规划了。大一刚进来的确有很多的不适应,想念以前高中充实的生活,还有那些可爱的同学们,因此觉得大学生活很乏味又学不到什么东西。于是茫茫然大一上半学期就这么过去了。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几次教育,现在我似乎可以真正地想一想以后的打算了。
大一下半个学期已经过去了很多了,这个学期最重要的就是计算机一级考试和大学外语六级的考试了,既然选择了英语这个专业,现在我必须面对现实了,不可以再一味地抱怨了,主动起来学好英语,这个学期把这两个考试考好。
大二将会转眼就来到,因此我也必须有所准备才行。英语专业的同学都知道,大二会有一次专四的考试,而这个考试对我们来说非
常重要,不只是能否通过的关系,这也关系到我们对大学英语学习的信心问题。之前我已经说过,我是一个很没有信心的人,所以这次的考试更是非同小可,我一定要认真地对待。对于一个一向都没有自制力的我来说,需要很大的决心才行,所以我会跟着我们寝室比较用功的一个同学一起学习,同时也可以监督自己。
大三就可以说是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了吧,因此更要重视了。从小到大我其实没有什么打工或者做兼职的经验,所以我想借着大三这个机会去外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兼职工作,一方面锻炼一下自己,积累经验,同时也为将来的就业打一下基础吧。
大四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考专业八级了。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四级是必过的,但是八级却真的不是那么容易通过的了,但是不管多么艰难,我都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努力的。另外大四就要出去实习了,尽管我的工作经验很少,但是凭着我的一股“牛脾气”,我相信我可以的。
曾经我想过做一朵艳丽的花,娇美芳香,而今,我想做一棵茁壮的大树,扎实地镌刻每一步成长的足迹······回想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其实我已经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发生的一点一滴的变化了。我平凡但却不愿做一个平庸的人,我向往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却不甘心一声碌碌无为地度过。就像有句话说的: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那滚滚长江东流水,都想流进大海这个快乐老家,也就是说我们的人生有称心就有不称心,有成功就有失败,有快乐就有痛苦······没有一段是我们可以拒绝的,风雨之后便能看见彩虹。我将会很享受这个过
程,珍惜其中体验到的快乐与痛苦,珍惜在这条路上出现的每一个牵绊着我的朋友,有你们的支持,未来的日子里,我相信我会走得更远走得更稳,加油每一天!
第四篇:心路历程_成长经历
我的心路历程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大学生活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页;如果说人生是一台戏,那么大学生活便是戏中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从降生到死亡的长途旅行;那么拥有大学生活的我们,便可以看到最灿烂的风景。”为了这个久违的梦想,十年寒窗磨一剑,那些刻苦铭心的日子如今仍旧历历在目。然而在大学生活的画卷铺开时,我发现在寻寻寻觅觅的过去,并不都是以往心里的“曾今沧海山田”的感觉。梦里寻他千百度,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那个时侯,我迷茫过,徘徊过,然而时间从不会停下它的脚步,正向朱自清写的那样“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回想那些过去的人生,我的成长同时帮随着我心理的成熟,那些匆匆的岁月拂拂衣袖却在我的心理留下了他的痕迹!
小的时候从我记事起妈妈常常告诉我要好好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的,对于那个时候的我这无异于“天语”,我一点也不懂。我的眼里只有那未捏完的泥人,还有伙伴们手里的糖果。然后我就会嘴里说着“妈妈我要吃糖!”,或许这有点可笑吧,但是对于只有5、6岁的我们来说是在正常不过了,不可否认我有一个幸福个童年。那个时候我的心理是极其单纯的,每天的生活就是好好的玩,不会在意自己身上穿的是什么,伙伴们不会炫耀他有什么东西怎样怎样的好。我们彼此是贴心的伙伴,有时候有“外来的人”我们会一致对外。那个时候我的心里是无忧无虑的,在我的眼里天空是湛蓝的,河水是清澈的„„
于是我上学了,终于可以背着自己期待已久的小书包去学校了,可是当妈妈把我一个人放下后,看见的不是那些一起的玩伴了,他们不再我的班上。看着一脸严肃的老师在讲台上告诉大家什么是纪律、指着黑板上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着一些我不懂的话,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心理就开始反感学校这个地方。在这里我老老实实的呆了2年,同时认识几个好哥们。于是做什么都大胆了,我总是做违纪的事或是恶作剧,看着那些在老师的虎威之下战战兢兢的同学,同时联想到自己的虎口拔牙,一股优越感油然而生。我心理就觉得我自己好牛逼,老师都不怕,那些其他的同学该很崇拜我吧!于是我浑浑噩噩的度过我的小学初中,同时还光荣的留了2级。
当我单手提着我的背包走进高中的时候,觉得人生一片迷茫。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说终究让我的心理起了涟漪,我有的时候就会反问自己“我这样的插科打诨的过下去以后该怎么办啊,我未来该靠什么维持生计了”有的时候回想过去做的一些事情,不会再认为是多么的牛逼了,或许那个时候我在同学的眼里不过一个小丑的角色罢了,他们只是以路人的眼神看待自己而已,突然之间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可笑。在那个的时候心理到底是成熟了一点,知道思考自己的人生考虑自己的未来了。可是还是很不安,总觉得自己的学习底子不好,估计上学这条路我是没什么希望了吧,于是我先入为主的思想主宰了我的高中。我没有真正的努力学习,但是我也没有去捣蛋逃课或是其他的违纪了,我就想其他的学生一下,每天好好的上课,做完那些似懂非懂的作业,然后睡觉开始我第二天的生活。我不求甚解的态度不可能让我有好的成绩,但是也不像过去一下每次考试都是垫底了,我终究没有勇敢的跨过自己心理的那道坎。只是觉得我的成绩虽然是不可能好了,我也没想以前那样做什么违纪的事了。我的心里就不会觉得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了吧,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以后高中毕业了去学个手艺好好的生活。也许是我的叛乱的年纪来的过早吧,后来又没有被好好的引导,虽然自己有点醒悟,不过只是没有让自己走上一条不归路吧!
可是快速发展的社会还是让我走进了这所校园,也可是说是我的大学生活吧,其实我也是兴庆的:我没有过早的走进社会,看着那些以前的朋友在社会上挣扎游荡这种兴庆的感觉就会更加的强烈。现在的90代没有读过大学的人生应该都是不完整的人生吧,我在这里了我的人生也有大学的一段记忆,以后我也会有所谓的大学聚会,也许这就是在我的眼里大学的意义之所在吧。我在这里的学习才刚刚开始,也许未知的意义还有很多。谁有知道我待在这里的学习对我未来的 人生有怎样的影响了。心路历程发展到这里我也渐渐地明白,我的的人生轨迹其实是正常的,只是我没能在高中的时候好好的奋斗一把,高考成绩自然是有点不堪入目。我不能走进高等学府,可是我想我不会再重复我高中的悲剧了,大学!我想该好好的努力一把吧!
我人生的心路历程发展谈不上什么曲折离奇,只是同样从单纯到叛逆到逐渐的成熟。当然现在的我还是不过成熟吧,但是终究会长大的!
第五篇:自我成长的心路历程
学号:1201131425 姓名:张金昊
性别:男
行政班级:土木工程高工实验1301
自我成长的心路历程
这或许是一个看似简单而又难以言说的标题,让我一个理科生着实难以下笔。从尚未懂事的童真时代,直到坐在图书馆嗅着书香的今日,除了日渐长高的个头、微微冒起的胡须,更多的变化,则是发生在那悄无声息的心上。今寥寥数笔,略表惆怅,缅怀我曾经的那些青涩时光。
毫无疑问,对于谢老师的这门课,更多的初衷是好奇与迷惘。初入大学,没有了昔日熟悉的教室,没有了面孔熟悉的老师,心中难免落寞。亦或许是这,让男男女女间多了一丝彼此寄托的情愫,不知这是否已成共性。也怀着这些疑问与期待,在谢老师的课堂上有所收获。
我的高中是省立的重点中学,学习压力十分巨大,每日机械的重复的做着不得不做的学习内容,却没有人去给我们这些疲惫的孩子任何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这么拼命究竟为了什么?只知道按照家长老师整日念叨的嘱托的,考上一所好大学。当时自己的想法也或许就是这样简单,拿到一份满意的成绩,顺利毕业,然后按着家长的意愿工作,生活。可能是青春期积蓄的压力,也可能是本就该属于我们的叛逆,高中的我着实个性十足,不穿统一的校服,违反规定的发型,所以老师眼中的我无疑是个坏孩子,但我的叛逆也仅仅体现在打扮上。从高一到高三的两年时间,我始终是学年里稳定的前三十名班里的前五名,在这个以成绩论好坏的氛围里,我这样的人确实让老师头疼。爸妈也不止一次说,更努力些会更好,可成绩更好又能怎样呢?亦或许是这个困扰我的问题也正是这个时代所质问的吧。懵懂中,过了这两年。
高三那年,那个夏天,那些人,那些事,却已成为记忆,没有空调的拥挤教室,戏闹叽喳的狭窄走廊,楼上楼下匆匆跑动的身影。或许汗水,是我们这群追梦少年在那座楼里,能留下的,最美好的东西。就这样,一天重复着一天,直到高考。
对于一个喜欢晴天的人,最难过的莫大于高考两天都是连绵的阴雨。可能是心理素质很差,接下来的考试不必多说。浑浑噩噩的估计了成绩,跟着家长东奔西跑去报志愿。分数下来的那天半夜,我的世界坍塌了,这或许是老天对我的最大一个嘲讽,高考分数和我的生日是一样的。一夜没睡,也是这一夜,我仿佛长大了。没有了好成绩,亲友的眼神,同学的眼神,老师的眼神都变了。我甚至想去复读,索回我失去的东西,却被家长强压下。考量了专业,考量了学校,投身到了中南这个大熔炉。
心中的阴郁一直没能解开,在家里又娇生惯养。刚到的几天就病了,病的一塌糊涂,却不会再有唏嘘关心的爸妈,只有你空空的宿舍,没有了以往道弟称兄的哥们儿只有木讷死板的室友。轻度的洁癖让我厌恶极了有室友的存在,永远都有异味的厕所,脏兮兮的袜子,臭烘烘的宿舍。我讨厌那个猪窝一样的地方。每天都是很晚才从图书馆回去,心中的孤独只增不减。
图书馆的氛围是极好的,一杯咖啡,加上恬淡的音乐,透过窗子的阳光毫不吝啬的洒在泛黄的书页上。累了,就抬头望望窗那边的哪抹新绿,亦或是欣赏下哪位姑娘读书时那俏丽的脸庞,偶尔弯起的嘴角,可能是图书馆里最美的弧度。突然渴望一份恋爱,渴望读书时不经意的对望,渴望一起躺在草坪上享受的阳光,渴望牵着手一起去看喜欢的电影,渴望单车上哼着歌儿的她。爱情,是这个年纪的男孩儿梦中最美的东西。
可现实,往往就是那个打破你梦的黑手。辛夷坞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那本小说,风磨了高三的那个夏天。那本书毫无疑问的戳破了大学里爱情的泡沫,陈孝正的寡情,每个人物的结果都大大背叛了最初的美好想象。我渴望爱情,更多的确是畏惧。
和爸妈通过的几次电话,却都谈到了恋爱,妈妈的决绝,爸爸的无奈都听在心里。或许恋爱能让人成熟,让人长大,社会的变化却让我这个守旧的人难以接受。下课时成对的男女看
似甜蜜的走进酒店,天知道他们去干嘛了。心里没有一丝羡慕,多的却是他们对爱情的玷污、忍住的反胃和一句咒骂,可这,始终是人家的自由,自己只能祈祷将来的女朋友不是个那样的人。
谢老师的课讲的很好,却始终没能下个定论,大学究竟该不该谈恋爱也是个仍待解决的不变课题。等待中,只能平添和我一样的,迷惘的青年。爱情,或许根本就是这个年纪为了追上时代的发展而强求的青苹果,个中苦涩,只有尝过的人才知道。而这份苦涩,我想还是放在将来吧。不知道,这是否就是所谓的成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