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交流
九年级作文训练指导
第一轮:主要侧重作文的内容。老师整理或让学生寻找与内容切合的美文,涉及的内容为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与课本素材四个方面。
第二轮:主要侧重于写作技巧。与《河南中考》配套,以老师总结归纳为主,使学生在技巧上掌握一些方法。
第三轮:主要侧重于时间演练。配合中招模拟卷,用带字数的纸,进行标准训练,每次作文后给学生打分,并有针对性的辅导。
八年级加强方法和类型指导
一、广拓视野,唤起想象。
叶圣陶先生说:“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说;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教师在指导学生工作中,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想象思考,把学生带出教室。他们看到了平时很难看到的景象,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便能写出自己当时身临其境的感受。比如写关于学校的说明文,学生在校园中观察、测量,写成了一片片详实、生动的文章。
二、情节延伸,展开想象。
教材中的有些课文言虽尽却意未绝,结尾留有想象的余地,让人回味无穷。这时,可引导学生按照文章的思路进行合理想象,补续课文。如学习《我的第一本书》一文后,让学生想想乔元贞的生活经历,写成小文章《乔元贞小传》,学生兴趣盎然;如学习《石壕吏》,改写诗歌,学生也是充分发挥想象,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理解,有加强了作文写作能力。
三、广泛阅读、活跃想象
培养学生文泛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大量阅读,可以拓宽知识渠道,增知识广见闻。这样行文构思才能产生丰富的想象。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里面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句式和多彩的语汇。学生们在大量的阅读中,逐渐积累了词语,掌握了写作方法,有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就可以博采众长,汲取范文的精华。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要采用多种鼓励措施,鼓励和帮助学生丰富他们的想象能力,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的兴趣。
如何准确的描写景物
首先,我们要在生活中细致观察,细细品味。只有观察入微,才能写出好景。另外,还要在生活中注意积累词汇,以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有了平时的准备,我们在正式写作文时才会有好的基础。要将景物描写具体,在表达时应注意选择准确的语言。古人很讲究炼字。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作者就为其中的“绿”字推敲了许久。他弄不清到底是用“吹”好,还是“绿”好。后经反复考虑,最终选择了“绿”字。这样,既写出了颜色,产生视觉效果,又将静景写活了,让人感觉到春风吹绿大江南北的过程,从而使诗句流传千古。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的“闹”字,“两个黄鹂鸣翠柳”句的“鸣”字„„古人在用字、用词上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也只有用语准确,才能让景物、形象传神。
第二,注意写景的顺序,一定要层次分明,不可乱糟糟的乱写一气。
第三,运用传神的比拟、比喻等修辞方法。《济南的冬天》一文就有许多例子。如“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一句,将“水”、“柳”两个自然景物拟人化,让人感觉这两事物仿佛具有人的情感、人的喜好:善良、爱美,从而使人更深刻地体会到济南冬天的慈善与温和之特点。
第四,确立一定情感。我们在遣词造句,即选择词语、使用修饰语或一些修辞手法时,应学会确定一定情感。其褒贬色彩不同,那么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感情也会有明显不同。
七年级结合语境进行感性训练
1、创设作文教学情境或结合文章的语境,为学生的作文开源。
2、选择典型课文作为范文,指导学生进行某一专题训练,如人物描写训练等,效果良好。
3、平时进行百字文训练,用以加强细节方面的指导(如环境描写),效果较好。
作文教学中的困惑
1、学生怕写命题作文,对命题作文的内容感到无话可说,硬叫写结果只能是敷衍了事。
2、阅读很重要是提高写作的好方法,学生的阅读量太少,在校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去督促。
3、半命题作文审题不清,补充题目时总是补充的不够充分。
4、如何指导学生在课堂以外的生活中观察与思考,使习作既富有真情实感,又具备一定水准。
5、怎样才能既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又能让学生体验到作文的快乐。
第二篇:交流作文
我与孩子的趣味互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本学期即将结束了,因为周六上课的原因,我们忙忙碌碌的工作着,我不敢说这是充实,因为偶尔也会厌烦自己的工作,但是教学中的一些小插曲也会让我兴奋起来。就拿本学期的一堂公开课来说吧,我觉得所有听课的老师不一定会想起我讲课的内容,但是一定不会忘记我讲课所用的那个铃铛。
记得我一讲完课,有好几个老师追问我,还开玩笑的说:“那个‘狗铃铛’是怎么回事?”这个铃铛是一个名叫“德国心脏病”的扑克牌游戏,这个游戏主要是锻炼人们的反应速度的。我曾在校本课程上孩子们一起玩过,孩子们别提多开心了,我就灵机一动,把这个小游戏运用到课堂上来了,孩子们一听到铃声就坐端正了。其实不难理解,我们成年人在课堂上对铃铛的印象这么深,就更别提孩子们了,他们会更加兴奋,会把更多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
为了让孩子们把更多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来,我也努力学习着,其次是因为去年我刚从语文教学工作转到数学教学工作。目前对教材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所以经常上网走进名师的课堂,有一次,在网上看到一堂《认识人民币》的网络教学课,主讲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小猪储蓄罐,并对孩子们说要储存你们在课堂上的良好学习习惯。我也在课堂上借鉴了这个老师的办法,并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好景不长,任何事都有一个新鲜劲儿,尤其是对于小孩子们,只要新鲜劲儿一过,用过的那些辅助教学手段就不管用了。必须不时的运用更有新意的辅助教学手段,才能使孩子们更加专注于课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只有有新意,有创意的辅助教学手段,要比在课堂上发火,唠叨更能使孩子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为了能让孩子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我还得动脑筋啊,再一次科技之窗主题班会课上,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科学幻想画作品,有个孩子画的是机器人,他们给我讲解了机器人都有什么功能,这给了我灵感。
第二天,我一登上讲台,就说:“这节课你们是我研制的机器人!”孩子们一听到我的话都沸腾了,当然热爱思考的孩子就给我打了一个打问号----我们为什么会成为机器人。我不给他们做任何解释,直接在黑板上画下一个红色按钮,示意按一下,“请您们坐端正,”我说。孩子们茅塞顿开,不约而同的坐好了。一节课都没怎么强调纪律,只要孩子们一松懈,我就示意按一下红色按钮,“机器人们”就归位了。学习知识的情况我用一个绿色的按钮来控制孩子们,如果全员通过,我就会按一下绿色按钮,因为孩子们都想全员通过,得到一盏绿灯,所以课堂中每个孩子都很认真很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以上就是调剂我枯燥工作的一些乐事,每天把这些孩子哄着,和他们一起乐着,觉得自己也在变小。事实上,在教学中使用一些有趣的道具或者巧妙的语言,会使课堂生动起来,这不仅会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会进一步增进师生间的情谊,让教学和学习都变得积极互动起来。
东胜区纺织苑小学
闫家乐
2011年6月1日
一年级数学2010-2011学第二学期
集体备课总结
一学期来,我们一年级数学备课组的两位老师,以新课改为契机,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数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立足岗位,勤奋敬业,团结协作,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经常学习各类业务刊物,勤做摘记,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共写学习心得,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二)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认真研读教材,开展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期初由备课组长带领本组教师梳理全册教材,制定教学计划,进行集体备课,以后每周一次,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并保持集体备课的持久性,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教材梳理,备课材料等进行归档。在教学中,我们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坚持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注重课堂常规教学,促进学生习惯养成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和家里学习作业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高学习效率。并通过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信息,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学期来我们备课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将永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寻的目标。
东胜区纺织苑小学 一年级数学组 2011年6月10日
一年级数学2010-2011学第二学期
集体备课总结
东胜区纺织苑小学 一年级数学组 2011年6月10日
第三篇:交流作文
美丽之行
我梦寐以求的旅行终于开始了,我们一行队伍在校长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第一次坐飞机的感觉太棒了,我坐在一个靠窗的位置,窗外的云朵飘来飘去,我想用手去摸,可它又不见了。过了一会,飞机越来越高,人和房子变得无影无踪了。终于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我们来到了日思夜想有着美丽花园城市之称的新加坡。我们在那里停留了一晚,第二天早晨,我们便来到了马来西亚的*,*的师生们为我们举办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不仅给我们的老师献上了鲜花,还为我们献上了最珍贵的礼物,更最重要的是,为我们准备了精彩的节目,节目有唱歌、跳舞等等,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两个同学跳的拉丁舞,他们跳的太好了,欢快的节奏、优雅的舞姿,赢得了同学们的一阵阵掌声。我们作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当然也为他们准备了精彩的节目,有武术操、太极、国学表演……爱群一小的师生们看得如痴痴醉,赢得了满堂的喝彩。
时间过的真快,我们两校的互访交流活动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第四篇:作文交流
作文交流(13)
在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上,由一向以雷人妆容吓人的歌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道情”传承人一同演唱三国演义名段“要荆洲”。而一面不爱按常理出牌的歌手,一开嗓子竟是法语演唱。评委李谷一老师对她的法语演绎提出质疑:你是中国人,对于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该唱中国传统音乐,为何要唱法语歌?歌手反驳道:听众不是只是中国人,也有外国人。
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走中国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龚楚璇
近期,在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上,一位歌手用法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道情”传承人一同演唱三国演义名段,这位歌手的做法并不得体。
首先,你是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传承本民族文化时难道不是应该用汉语来演唱吗?更何况,还是要以现代传媒技术的手段推广到全国人民。站在本民族的角度上,应以最高程度的民族自信达到公认才不负是文化传承。文化传承的作用就在于使本民族人民了解更深以便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弘扬,达到世代相传的效果。而能形成这种效应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汉语来传承。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是在中华文化圈内,基于这个条件才能唤醒中华儿女心中的文化共识与认同感。
坚持本色,不忘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一个民族的兴衰关乎文化的走向,我们的民族是在不断壮大,而文化传承采用怎样的手段才能使其永葆生命活力成了一个问题。答案还是那个——用汉语。汉语作为中华民族通用的文字语言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不二选择,始终要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将时代特色与传统精神相融合的实践者面向的是中华民族。而用法语演唱三国演义,还是站在文化传承的节目上。先不说作为中华文化的三国演义能否很准确地用法语译出并绘声绘色地表达历史韵味,法国人是否能听懂并且传承呢?你看,这不是很可笑吗?要法国人传承中华文化的想法就是错误的。本民族的文化只能靠本民族来传承,对于其他民族来说只能是欣赏借鉴,而不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走向应牢牢抓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站在时代的浪潮,许多文化扑面而来,坚守住中华文化自己的阵地要走“中国路”,摒弃其他不切实的方法,选准一个路径走下去。丰中华文化影响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这些文化传播 采用的均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汉语,而不是其他语言。并且这些文化的传播还获得了一致好评。看来,坚持本色传播才是正道。坚定文化自信,走中国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不是哗众取宠 黄何
在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上,一位以雷人妆容吓人的歌手与“渔鼓道情”传承人一同演唱了一曲三国演义名段“要荆州”,并且是以法语进行演唱。评委对歌手的法语演唱提出“作为中国人为何不唱中国传统音乐”的质疑时,歌手反驳道:听众不只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对于歌手的辨解,我不禁想问一句,在场的听众究竟是中国人多,还是外国人多?又或者说,外国的听众都能听懂法语? 不论听众有多少外国人,既然他们能收看中国的文化传承类的节目,想必也是懂汉语的,基于这样一个事实,那位歌手的行为在我看来就无异于哗众取宠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无论何时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土有。“要荆州”作为《三国演义》的名段,应该是充满古韵的,而登台演唱的歌手却是画着雷人妆容。这样的打扮与古色古香的古典歌曲无疑是格格不入的,歌手的妆扮已经脱离了“传统文化”这一范罪行。吏何况,这位歌手还以法语演唱传统音乐,这更是不伦不类。以雷人妆容代替古典服装,以法语代替汉语,这样的行为显然没有尊重传统文化,如此行径不正是为了博人眼球吗?
弘扬传统文化,固然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可如果置传统不顾,一味出“新”,便是弃其精华,取其糟粕了。歌手以“弘扬传统文化”之名演唱法语歌曲,实际上就是抛弃了文化的精髓。退一步来讲,即使真是为了发扬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那她为何不唱英语?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使用最广的语言,能听懂它的外国人应当比能听懂法语的外国人要多吧。之所以选择法语,恐怕还是想得到观众喝彩的求异心理作崇。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效益与保护传统文化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不惜将古建筑拆掉然后在其它地方重新修建;或是直接将古代建筑“播 新”,这样的行为同样是打着文化传承的幌子博世人眼球。此类行为,若不加以制止,不但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反而会让诸多优秀传统文化泯灭在历史中。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应有中国味 三(6)班
丁清苗
当雷人妆容遇到“渔鼓道情”,当法语演唱法遇到“要荆州”,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化学反应?只怕是渔鼓声声声吓人,刘备也要被法语整得晕头转向。中国人用法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同唱“要荆州”,试问你把中国传统音乐放哪了?把中国传统文化抛到哪里去了?真是有失中国味儿。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漫漫历史长河中,数不清的惊涛骇浪拍打着历史的河床,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就显得弥足珍贵,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文化骄傲的资本,是中国骄傲的资本,有十足的中国味儿。法语演唱“要荆州”固然“吸睛”,但自打演员一开口吐出第一个法语音节,传统音乐所独有的魅力便荡然无存,给人的感觉就不再是特别了,而是蹩脚。所以传统歌曲只有立足于传统文化才能大放光彩。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道情”,“要荆州”承载了历史的沧桑,体现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积极地将本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为之惊叹,为我们喝彩。歌手以“听众不是只有中国人”为借口,为其用法语演绎“要荆州”开脱,实则可笑。听众中的确有外国人,他们有的来自法国,也有的来自美国,德国或者日本,韩国,为什么偏用法语唱呢?法国人自然能听懂,可是其他各国呢?既然演唱的是中国传统音乐曲目,就该用中文唱,让世界倾听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这才有“中国味儿”。
我们是中国人,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有我们的特色,是中国特色,我们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有历史和社会的责任与担当。世界因独特而精彩,文化也因其独特性而更显得丰富。中国的东西就该有“中国味儿”,中国人就该坚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以规矩,何谈传承 三(7)班
李美璇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文化的传承也要有规矩,这一规矩便是文化自身的特色与发展脉络,传承是在规矩中的创新,而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因此法语演绎既不可取,也不值得提但是。
每一种文化,都是先祖生活实践的写照。也唯有这种从生活中来的文化才能原汁原味地重现远久的记忆。
国强民富的汉自然要配奢华无比的赋,豪气冲天的诗只能从睥睨天下的唐中孕育,哀转萧瑟的词是仓皇南渡的产物,市民阶层将小说推进了文学的殿堂。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相得益彰的佳偶,而用法语去演绎名段“要荆洲”就如同让颓废失意的亡国词去和大一统的汉搭红线,不仅失了名段的“老”味道,也失了其特有的文化价值。
一种文化,必得先是民族的,然后才能是世界的。这种刻意迎合欣赏者,自降身份的做法无异于本末倒置。莱蒙抚夫说过:“一座雕像,即使坍塌,仍然是神。”民族文化即使有些许晦涩难懂,但这也是一种门槛。我们要做的不是除去门槛,也是要提高自身的水平。
因为听众不只是中国人,所以用法语演绎,那我是否可以这样推论:因为并不是人人都懂交响乐,所以演春天巴赫作品时要删繁就简;因为并不是人人都理解立体画派,所以毕加索的画要全改成古典画法;因为不是人人都有能力读文言文文,所以要把文言文全翻译成白语文,抛弃文言文,这显然是不正确,不合理。有门槛的文化才有欣赏的价值,若种种文化都和路边白菜一样,几块钱买一斤,那这种文化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似乎总会陷于这种看上去国际化的行为之中,总渴望去证明自身的普世价值,但在追逐创新,追求另类的过程中我们极易走入生活费子说的:“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的怪圈之中,总是在推陈出新,最终就极有可能滑向民族虚无主义的方向。“不要对别处的事物抱什么希望,那里没有你的船,那里也没有你的路。”卡瓦菲斯的话尤在耳边,我们更应当回归自身,要坚守自身文化的价值和脉络。
“源不深而望流不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只有在坚守自身的基础传承才能静水流深,根固木繁。
第五篇:有关交流作文
有关交流的作文
前些日子,在网络上看到一段美国人拍摄的视频,记录了自己在中国搭乘京沪高铁时的经历,并且非常详细地展现了高铁车厢的内部构造。没想到,这段不足 10 分钟的视频在海外激起了不少网民的赞叹和惊羡。
这位美国人在记录自己生活的同时,实际也是在分享他的观念和喜好。回到日常经验,我们很容易发现,交流方式越是靠近日常生活、越接地气,就越容易获得亲切感,越容易找到共鸣。
人与人的交流如此,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大概也是如此。今天,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热词,不论经济、文化还是其他领域,几乎全世界都在搜索中国,打量中国,投来好奇的目光。
从好奇跨越到了解,需要双方的努力。我曾向一些留学生、到中国旅游工作的外国人询问他们心中的中国印象。答案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因为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中国不同的侧面;但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因为很多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模糊的、不稳定的。
直到他们来到中国或者认识了中国人,当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中国发生直接关联时,这种印象才变得清晰、真切起来。
比如,一名从未来过中国的留学生,他对中国的认识从飞机降落的那一刻开始;一个常常在媒体上看到负面新闻的外国人,他对中国印象的改观,或许是从接触到的每一个中国人开始。这个过程就仿佛盐溶于水,没人看得见,但实际上每天都在发生,因为这种交流和认知就在平常人的生活里,作用在每一天、每一个人的心里。
要想向外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突破种种障碍,去除种种误读,让真实的中国在更多外国人心中清晰起来,让对中国的好奇变成一种准确的、符合实际的认知。就像这次的“汉语桥”节目,让留学生们生活在最平凡、最普通的中国人身边,让文化交流实实在在地发生于人与人、心与心之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真切的体会,真实的触摸,带来的是真正的理解,这样的感受也会深烙心底,久久难忘。
关于文化交流,我们已有很多大江大海般的讲述方式,不妨再多一些日常、再多一些微观,让我们言说的"对象看得见大江大海,也听得到溪流潺潺。
每个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凡事都要宽容,要把坏人抓起来并不难,难的是把坏人变成好人。—— 题记
在一个阳光普照的日子里,一伙武装分子正准备着一个“行动”。在这伙人里,一个拿着阻击枪的将官在一所学校围墙后的一个纸箱里,一步步向大门进逼,他便是这个“行动”的计划者:海林。
他是列宁格勒人,可是父母都早战斗中阵亡了于是他在 6 岁时便是孤儿,邻居不愿再托管他,便把他赶走了。他一个人流浪到了,被那里人收养了,后来被当壮丁抓进了非法武装,直至今天。
父母双亡造就了他孤僻而好强的性格,而且他还记着和爸爸的约定:等爸爸,一定给你带一把小。可是……那天正好是新生报到的一天,望着那些天真可爱的小孩们,心中憎恨的火焰燃烧起来….武装分子保卫了学校,海林拿着 AK47,不断地向空中鸣枪,“往体育馆集中”许多人赶紧向体育馆跑去,有些人站着不敢动,于是,海林便拿枪扫过去,体育馆外的尸体堆成了小山包….海林走上讲台,说:“孩子们,你们好!现在你们双手抱头,谁也不许动,有什么问题?”齐刷刷地人们的手都抱住了头,谁也不敢动。突然传来一个幼稚的声音“我有问题!”
海林听了,说:“好吧,你有什么问题?”一个弱小的身子站起来“你为什么要杀窗外那些人,你父亲没有教你俄国刑法吗?”“父亲!你的父亲是干什么的呢?”“他是一名特警,那先生,您的父亲是干什么的呢?”“我的父亲是一名优秀的战士,可是在一次战斗中他….”“他死了吗?”还林听到这,大吼一声“不!他只是走失了方向,他说过要给我一把小的!”
“啊,先生,对不起。”小男孩蹲下去,还林本想杀了这个小孩,因为他勾起了海林心中的痛处,可他一看那个小男孩脸上纯真的神情,又下不了手。他走到门口,回想起童年快乐的时光….终于,小男孩的爸爸带着警察们救出了人质,小男孩和爸爸拥抱到了一起。“爸爸,我想去看看那个叔叔。”“叔叔?”爸爸大惑不解。小男孩把爸爸领到海林面前。海林见了,走到小男孩面前,“谢谢你,小朋友!”说完就自杀了。
朋友,什么是朋友?我迷惘了。以我现在的状态,还配拥有吗?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形单影只?从什么时候起,我不愿与人交际?从什么时候起,我变得冷漠?我曾天真过,也曾热血沸腾过,也曾开朗过……
我不是一个坚强的人,才这样一点挫折而已,就受不了了,就自甘堕落了吗?这不像你啊!你的“小强”精神都去哪里了,你不是还要活出名堂吗?你给父母的承诺,给大家的承诺,还能兑现吗?快振作起来!现在不是流泪的时候。你的泪不是早在几年前就流干了么,经历过生死离别的你还在害怕什么?
又做噩梦了么,每天早上起来脸上都留有泪痕。你有功夫伤心,还不如多读几本书。可我毕竟是个孩子。有这种想法你就错了。走在大街上,看所有的人都不像好人;望着微波粼粼的湖面,觉得可以看到湖底的尸骨;坐在大巴车上,认为灾难下一秒就会发生;无朋友对话,觉得他会成为出卖我的那个人……是我杞人忧天么?告诉我,我该怎么办,是被伤怕了,忘记吧,忘记它。
如果说初一的我是天真,初二的我是叛逆,那么初三的我就是迷惘。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这是上帝给我出的选择题。往前走吧,请看好你现在应该做什么,注意脚下有绊脚石。
初升的太阳不是那样温暖,却照亮了整个天空,时间可以证明一切。试着以你自己的方式生活吧!就算全世界都与你为敌,就算你不信任任何人,别怕,还有我,我会一直与你在一起,我是你的影子。
石子落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一层层涟漪,沉入湖底与那些沉睡了千年的尸骸作伴。路边的垃圾桶边有位大妈翻找东西。收起你的怜悯吧,从她身旁静静地走过,这是对她最大的帮助与尊重。灰蒙蒙的天空上,云层一叠一叠的,像加菲猫最爱吃的千层面一样。我喜欢晒太阳,也喜欢只身一人待在黑暗之中。
小南曾说过,他是光,他为她指引了道路,她只想保护她的同伴。如果我的身旁也有光,那么我将义无反顾的追随他,向着未来,向着希望。无论结局如何,能让我感觉到温暖足矣,再辛苦,哪怕要失去我的生命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