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巴尔扎克现实主义创作的意义
巴尔扎克现实主义创作的意义
——以《人间喜剧》为例分析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曾以巴尔扎克的创作为例, 指出现实主义甚至可以违背作者的见解而表露出来, 他称这一现象为“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恩格斯这个说法本身包含了对艺术特殊性的承认, 其真实含义是生活本身包含了意识形态属性或客观倾向,现实主义的胜利是生活本身的胜利。
巴尔扎克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学倾向,违反了他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以巴尔扎克为例, 指出他的同情心虽然是在贵族一边, 但却毫不掩饰地赞美他政治上的死对头——圣玛丽修道院的英雄们。这说明作品的客观意义有可能和作者的政治观点或倾向不一致, 恩格斯称这一现象为“巴尔扎克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心和政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 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他在当时唯一能找到未来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人, ——这一切我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恩格斯所说的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是深入到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真正老根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已经接触到真正现实主义的实质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如巴尔扎克, 假使他所创造的场景和人物的内在的艺术发展, 跟他本人最珍爱的偏见, 甚至跟他认为最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发生了冲突, 那么, 他会毫不犹豫地立刻抛弃他本人的这些偏见和信念, 来描写他真正看到的, 而不是描写他情愿看到的事物。对自己的主观世界图景的这种无情态度, 是一切伟大现实主义作家的优质标志。
巴尔扎克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使现实主义文学具有社会倾向性,反映了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学的共同特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严格的现实主义精神。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作了广阔的反映。他以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为中心图画,以金钱统治原则为这幅图画的线索,描绘了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的历史,并以批判态度指出产生这些现象的多种原因或一种原因,阐明隐蔽在这一大堆人物、激情和事件中的意义,暴露了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罪恶,为我们认识当时法国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人间喜剧》的魅力在于它以一个个特定个体的故事提供了谴责现行世界秩序的美学形式,巴尔扎克现象只是证明作者描写了永恒的生活内容, 《人间喜剧》的美学质量及其真实性在于社会内容的个人化。作者描写的人物所显示的普遍内容超出了阶级社会, 代表了全人类特殊的社会对抗被发展成个人与个人之间、男性和女性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种种超社会力量的发挥。生产方式的变化取消不了这种动态。
实践对作家的世界观和创作有决定作用。巴尔扎克的生活实践来自于对真理具有狂热的渴望,对社会生活迫切关注,因此巴尔扎克创作的成功是历史辩证法的胜利。
巴尔扎克力图在《人间喜剧》中概括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全貌,把小说写成一部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风俗史,但是其中没有包括“工人生活场景”;
三、四十年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在《人间喜剧》中只是得到零星的、间接的反映。巴尔扎克写了农民的贫困生活和悲惨命运,但他对农民暴动始终采取否定态度,把农民反抗贵族的斗争说成是残忍的、野蛮的报复行为(《农民》)。他赞扬共和主义英雄,歌颂拿破仑的功绩,但他对封建贵族的同情也是显而易见的。他这种复杂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正是他那自由化的贵族保皇党立场的反映,这里既有封建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巴尔扎克创作反映典型环境的典型性格是现实主义真实性的承载体。
《人间喜剧》中的人物性格是典型化的。尽管巴尔扎克唯心地认为“欲念”是人的基本要素,强调“欲念就是整个世界;没有欲念,宗教、历史、小说、艺术都是无用的”,但他总是把体现某一“欲念”的人物性格放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来研究它的具体发展过程,从不孤立起来描写它。而他要求通过生活环境来塑造人物性格这一现实主义基本原则的确立,又是和他深信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个观点相联系的。巴尔扎克作品里的中心人物乃至一些次要人物,都极为鲜明突出。葛朗台老头不同于十七世纪莫里哀笔下的守财奴阿尔巴贡,也不同于《人间喜剧》所描写的十九世纪任何其他守财奴和资本家的形象。
巴尔扎克正确地表现了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工人阶级,将无产阶级本身的发展和解放事业的客观历史与文学艺术结合起来。
一部《人间喜剧》事实上就是一部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控诉书。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给予巴尔扎克以很高的评价。巴尔扎克的作品暴露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脓疮溃疡,指出资产阶级如何仇视人类感情和才能的正常发展,表现了对工人阶级的同情,批判了资本主义使人们陷于良心泯灭、道德堕落的境地。概括地说,《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描写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以及表现资产阶级的发家史,揭露了“金钱主宰一切”的时代特征和金钱的罪恶,并客观地描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
巴尔扎克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但他对社会的观察、分析、表现,常常离不开人性论观点,他的褒贬常常离不开抽象的道德原则。因此,他在对贵族进行无情揭露的同时,又美化封建家庭纯朴的宗法伦理关系,颂扬贵族人物的“高尚”与“正真”,以此与利己主义的资产阶级道德对比;而他在批判资产阶级的金钱关系和道德沦丧时,又不能透过阶级剥削看到当时已经奋起斗争的无产阶级力量。
巴尔扎克能从纷纭复杂的表象中探明事物的内在联系,追溯种种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提出艺术必须为社会服务;认为艺术家不仅描写罪恶和德行,而且要指出其中的教育意义;艺术家必须同时是道德家和政治家,进而对社会弊端作出诊断和披露,以达到警世和匡正世风的目的。
第二篇:(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文学家成长故事_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精选)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巴尔扎克出生于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致富的资产阶级家庭,法科学校毕业后,拒绝家庭为他选择的受人尊敬的法律职业,而立志当文学家。为了获得独立生活和从事创作的物质保障,他曾试笔并插足商业,从事出版印刷业,但都以破产告终。这一切都为他认识社会、描写社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他不断追求和探索,对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极为广博的知识。1829年,巴尔扎克完成长篇小说《朱安党人》。
《朱安党人》是巴尔扎克用真名发表的第一部作品,描述1800年法国布列塔尼在保皇党煽动下发生的反对共和国政府的暴动。作者赋予英勇的共和国军人以应有的光彩,但也大大美化了朱安党首领孟多兰侯爵,表现出他当时对贵族的同情。为了写这部小说,他曾细心研究有关暴动的历史文献,亲自去布列塔尼调查山川形势和农民生活,访问暴动的目击者和参加者,还从友人柏尔里公爵夫人那里收集许多关于朱安党人的掌故。从写神怪小说过渡到写历史小说,是巴尔扎克走向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个重要步骤。他在《朱安党人》中描写的不是古代历史,而是属于当代社会生活范畴的重要事件。着重反映当代社会生活,正是巴尔扎克日后所写的《人间喜剧》的一个特点。
1831年,巴尔扎克加入保皇党。但是他的政治态度和极端保皇党人也不完全一致。他是党内的自由派,在党员中间不大受欢迎,他甚至公开批评保皇党,说“这个政党令人厌恶”,“这是一个失败的政党。”
从1829年写《朱安党人》起,巴尔扎克的创作开始进入成熟时期,即《人间喜剧》时期(1829~1848)。在三、四十年代,他除致力于文艺创作以外,还出入巴黎上流社会的沙龙,为几种报刊撰稿,他接触的生活面非常广泛。
巴尔扎克从这时期起,就在现实主义理论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他认为小说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使自己成为当代社会的风俗史家;又认为小说家的任务不仅在于摹写社会现象,还须阐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指出人物、欲念和事件背后的意义。在塑造人物的问题上,他强调特性,也强调共性;他说诗人的使命在创造典型,使典型个性化,个性典型化;又说典型人物应该把那些多少和他类似的人的性格特点集于一身。他还强调艺术必须为社会服务;认为艺术家不仅描写罪恶和德行,而且要指出其中的教育意义;艺术家必须同时是道德家和政治家。
作为巴尔扎克的代表作的《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六种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风俗研究”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在这里又分“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人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六个方面。作品最初定名为《社会研究》,后来受了但丁《神曲》的启示,才改用《人间喜剧》这个名字。
从当代风俗史家的角度出发,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
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特征,是金钱逐渐代替了贵族头衔。1830年革命以后,金钱统治的威力尤为强大。资产阶级以捞钱为生活目标,他们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达到目的,而更多的是用欺诈和暴力进行掠夺。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绘了从拿破仑帝国、复辟王朝到七月王朝这一历史时期法国社会的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的活动场所,使作品成为一个由两千多个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画面,从中可以看出封建主义必然为资本主义所代替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弊病。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形形色色具有时代特点的资产者,从他们身上反映出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在这里,有原始的、低级的贮藏商品的高利贷者高布赛克(《高利贷者》,1830),有懂得钱币作用的葛朗台老头(《欧也妮·葛朗台》,1833),以及高级的金融巨头纽沁根(《纽沁根银行》,1838)等。他们是资产阶级世界的真正主人;他们在国家法律的庇护和社会舆论的支持下,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公开进行掠夺,而在掠夺方式上又各有特点。高布赛克是旧式的剥削者,还没有学会“最新”的发财致富之道,他宁愿把商品贮藏在家里,而不敢把它当作资本来增殖;他是以囤积商品的方式来贮藏货币的守财驻。葛朗台老头的活动范围则比较广泛。他是由旧式剥削者向资本主义企业经营过渡的一个精明能干、狡猾诡诈的投机商人。他知道把金钱放到有利可图的企业中去,从而积累更多的资金。在他心目中,金钱是人们生活的目的。他非常吝啬,利用周围所有的人为他掠夺金钱的目的服务。银行家纽沁根男爵是交易所中用暴发户手段兴起的新型资产阶级。他的策略是使所有的资本经常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他利用法律的庇护搞假倒闭,逼得几千家小存户陷于破产,自己却捞到百万黄金。他不像高布赛克和葛朗台老头那样装穷、吝啬,使自己的财富深藏不露,而是穷奢极欲,用各种方法炫耀自己的财富。他身上表现了享乐、黄金和鲜血混在一起的特点。他是七月王朝时期法国金融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刻画了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家的形象,如拉法埃尔·德·瓦仑丹(《驴皮记》,1831)、拉斯蒂涅(《高老头》,1834;《纽沁根银行》;《不自知的喜剧演员》,1846)、吕西安·吕庞泼莱(《幻灭》,1837~1843;《娼妓荣辱记》1838~1847)和伏脱冷(《高老头》、《幻灭》、《娼妓荣辱记》)等。除了伏脱冷以外,他们当初走进社会时,都想通过“正当的”途径寻找个人出路,后来由于沾染了上层社会的恶习,一个个弄得道德堕落。瓦仑丹从外省来到巴黎,幻想得到学者的光荣,刻苦自励,自从认识贵妇人馥多拉以后,他便使用一切手段去追求金钱。拉斯蒂涅是一个获得成功的野心家。他从对巴黎社会的接触和观察中找到成功的秘诀,苦役逃犯伏脱冷是他的引路人。拉斯蒂涅虽说有时不免怀疑和懊悔,但最后还是走上邪路,成为寡廉鲜耻的流氓政客,金融资产阶级的代理人。吕西安·吕宠泼莱是一个有才能的青年诗人,他从外省来到巴黎,渴望找到出人头地的捷径。新闻记者罗斯多告诉了他当前文坛的内幕,他便出卖自己的才能,做一个不择手段的文艺评论家。但是为了获得成功,他必须干更多的罪恶勾当。曾经作过拉斯蒂涅的引路人的伏脱冷,在这里又为吕庞泼莱策划阴谋,用逼死吕庞泼莱的情妇的办法,企图使吕庞泼莱获得百万家财。伏脱冷还犯了其他谋杀罪行,而吕庞泼莱则以同谋犯的嫌疑被捕,死在狱中。伏脱冷是资产阶级个人野心最突出的典型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了个人野心的一切罪恶;他以愤世嫉俗的面貌出现,猛烈攻击资产阶级的道德和法律,实际上却在传播这种道德和法律。拉斯蒂涅和吕庞泼莱便是在他指引下的两个利欲熏心的青年,一个爬进了统治集团,一个死于牢狱。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在金钱原则的统治下,家庭成为人们互相欺骗掠夺的场所。做女儿的耗尽父亲的财产,然后把父亲像一只挤干了的柠檬似的丢掉(《高老头》)。做父亲的为了金钱,逼死自己的妻子,又葬送了女儿的一生(《欧也妮·葛
朗台》)。做母亲的企图霸占自己丈夫的遗嘱,以便剥夺儿女的财产(《高利贷者》)。做妻子的宣布丈夫为白痴,要求执管他的产业(《禁治产》,1836),或者干脆翻脸不认自己的丈夫(《夏倍上校》,1832)。为了私心,不惜用卑劣的手段,损害亲人的幸福(《贝姨》,1847),或对穷亲戚任意侮辱,一旦穷亲戚变富,就狠心把他杀害,夺取他的财产(《邦斯舅舅》,1846)。
作为历史残余势力的封建贵族,在《人间喜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刻画这些形象时,巴尔扎克常常表现出对贵族阶级的深切同情。例如在《高老头》中,他用感叹的笔调描写鲍赛昂子爵夫人的爱情悲剧,百般美化她的贵族气节,用希腊女神和罗马斗士来形容她被迫告别巴黎时的神态;又如在《禁治产》中称德·埃斯巴尔侯爵为超凡入圣的贵族,因为他保持了清廉正直的家风;又如在《幽谷百合》(1835)中,对于莫尔梭夫夫人用祈祷来驱除邪念、克制情欲,也是赞扬备至,认为在莫尔梭夫夫人和她对青年贵族菲里克斯的爱情之间那场不为人知的搏斗,几乎和史册上著名的战役同样伟大。但是在不少场合,巴尔扎克对封建贵族的讽刺和嘲弄却也极其尖刻辛辣。德·法罗阿骑士(《老处女》,1836)是一个狡猾的贵族,他自视甚高,目空一切,但他在婚姻竞争中,却被强悍的自由党人杜·布斯吉耶弄得狼狈不堪。德·爱斯格里雍侯爵(《古物陈列室》,1836~1838)是宗法社会“忠诚”、“坚强”和“高贵”等的化身,然而他这些“品德”解决不了实际生活中的任何问题,甚至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家庭中不出败坏家风的子弟。他的儿子维克多里延因伪造支票而受到银行家杜·克罗阿兹的控告,后来只是由于按杜·克罗阿兹的意志行事,放下贵族架子去做银行家的侄女婿,才免于破产,保全了名誉。在巴尔扎克笔下,爱斯格里雍侯爵是一个失去时代意义、只配进“古物陈列室”的玩艺儿,而他的儿子则是在资产阶级金钱关系中腐化堕落的花花公子。
巴尔扎克也是拿破仑的热烈崇拜者。拿破仑的形象在《人间喜剧》中得到多次反映,如在《乡村医生》(1833)、《一桩神秘案件》(1841)、《三十岁的女人》(1831~1842)、《夏倍上校》等作品里。同时,作者也着力描写了和拿破仑相联系的帝国时代军官的形象。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以赞赏的心情描述共和主义的英雄人物。例如在作者笔下,《幻灭》中的米希尔·克雷斯蒂安是一个具有丹东和圣鞠斯特气魄的政治家。他提倡欧洲联邦制,对欧洲贵族阶级威胁很大。1831年巴黎共和党人起义时,他和一个普通士兵一样,在战斗中英勇地死去。他的牺牲引起所有认识他的人们的深切哀悼,人们经常怀念他。又如《农民》(1844)中的尼兹龙,是一个农民出身的共和主义老战士,“坚强得像钢铁,纯洁得像黄金。”他放弃他在大革命中应得的财产,甘愿过贫苦的生活,曾把独子送到前方去参加保卫祖国的战争。因为他憎恨有钱的人,他特别受到农民的爱戴。
日益得势的资本主义侵入农村后所产生的变化,在《农民》中得到深刻的反映。《农民》描写的是贵族大庄园土地所有制和资产阶级小土地所有制的冲突,而农民处在这两种社会力量中间,就像“虫子夹在锤子和铁砧之间一样”。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高利贷商人高贝丹和里谷战胜了代表贵族大地主利益的蒙戈奈将军,但是被高利贷商人和富农吸引到这场残酷斗争中来的农民却毫无所得,他们只不过陷入一种新的奴役,遇到了更狠毒的主人。巴尔扎克在这里描写了资产阶级革命后农村在地主和资产阶级双重剥削下的贫困状况、农民对剥削者的强烈憎恨,以及农民由当时的经济地位所决定的对高利贷商人的依赖关系。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以同情的态度描写了劳动群众的贫苦生活。在叙述里昂纺织工人起义时,他指出这次起义的正义性和社会原因:“定货停止的时候,工人因饥饿而死亡;即便是在有工可做的时候,他几乎是半死半活地度日。任何一个苦役犯也比他们幸福。”(《纽
沁根银行》)
巴尔扎克力图在《人间喜剧》中概括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全貌,把小说写成一部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风俗史,但是其中没有包括“工人生活场景”;
三、四十年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在《人间喜剧》中只是得到零星的、间接的反映。巴尔扎克写了农民的贫困生活和悲惨命运,但他对农民暴动始终采取否定态度,把农民反抗贵族的斗争说成是残忍的、野蛮的报复行为(《农民》)。他赞扬共和主义英雄,歌颂拿破仑的功绩,但他对封建贵族的同情也是显而易见的。他这种复杂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正是他那自由化的贵族保皇党立场的反映,这里既有封建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1834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高老头》,在《人间喜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间喜剧》的许多重要角色,在《高老头》里已经出现,从人物体系来看,《高老头》可以说是《人间喜剧》的序幕。
这部小说叙述复辟王朝时期一个青年大学生在巴黎资产阶级社会影响下,逐步走向腐化堕落的故事,作者抨击资产阶级的极端利己主义和建筑在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上面的人与人的关系,同时又在超阶级的“父爱”的名义下,转而肯定资产阶级的腐朽寄生的生活原则。
故事发生在颓败、粗俗和寒碜的伏盖公寓。公寓中有三个房客特别惹人注目:怀着寻找个人出路的目的的大学生拉斯蒂涅,形迹可疑的议论家伏脱冷以及年迈力衰、神情沮丧的高老头。高老头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当了伯爵夫人,二女儿嫁给银行家纽沁根。由于表姐鲍赛昂子爵夫人的介绍,拉斯蒂涅认识了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并且特别属意于二女儿纽沁根夫人,企图利用她来作为个人飞黄腾达的跳板。但是拉斯蒂涅没有钱,无法博得巴黎贵族妇女的青睐。伏脱冷猜透了他的心事,便向他宣扬要成功就不能怕弄脏手的谬论,并为他策划谋财害命的阴谋。伏脱冷原来是一个著名的苦役逃犯,他终于案破被捕;不久,鲍赛昂夫人又因为情场失意而遁世。但这两个引路人的遭遇,对拉斯蒂涅来说,都是新的人生一课,他决心接受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和金钱至上的法则。同时,高老头的命运也对拉斯蒂涅发生了重要的作用。高老头一生疼爱他的两个女儿。为了满足她们的虚荣心和金钱欲,他牺牲了全部家私,结果却被她们遗弃,在贫困和疾病中死去。高老头这种悲惨的结局,使拉斯蒂涅再一次受到了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生活教育,促使他最终地决定他的道路:决心用一切卑鄙手段向上爬,在资产阶级世界里当一名“英雄好汉”。
拉斯蒂涅伶俐狡猾,头脑冷静;在邪恶的诱惑面前,他并不是毫无顾虑的,有时甚至也为自己的荒唐行为感到羞愧,可是他每次内心斗争的结果,总是邪恶占上风。为了添制一套漂亮衣服,他写信给母亲和妹妹告急;回信来了,他感动得流泪,责备自己不该这样狠心利用至亲骨肉的感情,他很想不拿这笔钱,但是转眼之间,想到能够穿上新衣出入交际场中,他又得意非凡,觉得整个世界已经是他的了。伏脱冷向他建议谋害维多利小姐的哥哥,使她成为唯一继承人,如果他和她结婚,他就可以弄到一百万陪嫁。他虽说拒绝了这个罪恶的计划,但并没有停止对维多利小姐谈情说爱的勾当:只要罪恶的行为不是出于自己之手,也未始不可以享受罪恶的果实。他在觉察到高老头的悲剧以后,便成为伏盖公寓中唯一同情高老头的人,他护理高老头的疾病,央求高老头的两个女儿来给父亲送终,他典当自己的表来给高老头办理后事,他差不多是唯一参加高老头的葬仪的人。但是,向上爬的野心还是在他身上占了上风,他在安葬高老头以后,就上纽沁根夫人家里吃晚饭去了。拉斯蒂涅从外省到巴黎,不是非走邪路不可,但他在巴黎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逐步腐化堕落。后来当他在《纽沁根银
行》中重新出现时,他是个搞银行假倒闭的帮手;在《不自知的喜剧演员》中,他已经获得爵位,当上部长了。
伏脱冷是资产阶级世界一名凶残的掠夺者,因为遭到追捕,他对社会进行猛烈的反抗。从巴尔扎克后来的小说中,我们知道他当时在巴黎给一批犯人管理一笔暂时不能公开的财产。在伏盖公寓的房客中,他看准了初出茅庐的拉斯蒂涅,千方百计地对他加以诱惑,私下和他畅谈为人处世的秘诀。他骂尽了巴黎上流社会的卑鄙龌龊,但他自己所追求的却是要捞一笔资本到美洲去贩卖黑奴。他把自己置于道德之外、法律之上,用不道德来反对不道德,用无法纪来反对无法纪。他和其他掠夺者作斗争,采用了毒蛇猛兽互相咬啮对方咽喉的方法,谁是强者,谁就获得胜利。伏脱冷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抨击是由于掠夺失败的个人仇恨而产生的,只要个人野心得到满足,他就可以不再抨击。后来,在《娼妓荣辱记》中,伏脱冷已摇身一变而为巴黎秘密警察厅长。
高老头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靠投机倒把大发横财的面条商人,他原想爬得更高,但是在金融势力统治日益强大的情况下,他的幻想不能实现,因而他在妻子死后,就把全部希望和感情转移到两个女儿身上。两个女儿十五岁时便有自备马车,生活非常奢华,像一个有钱的老爵爷所养的情妇,只要一开口,最荒唐的欲望也会得到满足。后来高老头为了给这两个嫁给名门贵族的女儿挣面子,结束了他的面条生意。当他知道两个女婿不愿意公开接待他,他竟像乞丐一样,从旁门偷偷地去探望女儿,或者守候在马路旁,窥伺女儿乘坐华丽的马车走过去。他是伏盖公寓里大家取笑的对象,能够从拉斯蒂涅那里打听到两个女儿寻欢作乐的情况,是他的无上的快乐,而拉斯蒂涅也就因此成为他推心置腹的朋友。至于他的两个女儿,她们只有在被债主逼得无路可走的时候才跑来找他,而他总是千方百计地满足她们的需要,为的是有机会看她们一眼。他病重垂危时渴望看看自己的女儿,可是她们都不肯为了给父亲送终而牺牲一次参加舞会的机会。高老头临终时,在他的嚎叫和诅咒中,夹杂着对两个女儿的凄惨的呼号。他甚至曾经发狠要再去做面食生意,赚它几百万回来,因为钱可以买到一切,也可以买到女儿。当他看出自己已经完全被女儿抛弃时,他不由得叫喊起来,他要去抗议:如果做父亲的给踩在脚底下,国家不就要亡了吗·高老头的殡葬,仅仅由于拉斯蒂涅及其朋友青年医科学生皮安训四处奔走,才得以草草了事。两个女儿和女婿都没有参加送葬,却派了他们有爵徽的空车,跟着灵车一直送到公墓。
《高老头》还成功地描写了许多次要人物,如伏盖太太、纽沁根男爵和皮安训等。伏盖太太是一个城市小市民的代表人物,她可以从舞女那样的笑容满面,一变而为债主的冷酷无情。她想尽办法在房客的膳食上节省开支,把房客喝剩的酒用瓶子收集起来,年年望着自己园子里的苹果树发愁,惟恐苹果收成不好。高老头的悲惨的死亡,只有当她害怕由此而给她带来一些额外的开销时,才引起她的不安。纽沁根田爵是金融资产阶级的代表,他在《人间喜剧》中多次登场,是《人间喜剧》的主要主人公之一。他在《高老头》中虽说只是初露头面,但我们已能看出这个资产阶级强盗的实质。皮安训是作者笔下的正面人物,他刻苦勤学,和拉斯蒂涅所走的道路恰恰相反。他同样在巴尔扎克的另一些小说中出现,却没有成为任何一部小说的中心人物,其典型性远不如《人间喜剧》中的反面形象那么突出。
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巴尔扎克的创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作了广阔的反映。他以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为中心图画,以金钱统治原则为这幅图画的线索,描绘了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的历史,并以批判态度指出产生这些现象的多种原因或一种原因,阐明隐蔽在这一大堆人物、激情和事件中的意义,暴露了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罪恶,为我们认识当时法国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人间喜剧》的许多重要人物(如拉斯蒂涅、伏脱冷、纽沁根伯爵、皮安训等)在不同的小说中重复出现,这些小说明确地反映出他们的各个不同的生活阶段及其相互联系,从而加深了《人间喜剧》这幅广阔的社会画面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人间喜剧》中的人物性格是典型化的。尽管巴尔扎克唯心地认为“欲念”是人的基本要素,强调“欲念就是整个世界;没有欲念,宗教、历史、小说、艺术都是无用的”,但他总是把体现某一“欲念”的人物性格放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来研究它的具体发展过程,从不孤立起来描写它。而他要求通过生活环境来塑造人物性格这一现实主义基本原则的确立,又是和他深信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个观点相联系的。巴尔扎克作品里的中心人物乃至一些次要人物,都极为鲜明突出。葛朗台老头不同于十七世纪莫里哀笔下的守财奴阿尔巴贡,也不同于《人间喜剧》所描写的十九世纪任何其他守财奴和资本家的形象。
巴尔扎克着重描叙了物质环境,如住宅、住宅的周围、城市、街道以及室内装潢和日常生活用具等。对什么样的人就安排什么样的环境。浪漫派作家通过大自然描写来抒发人物的内心感受,巴尔扎克则借助于物质环境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但有时也不免失之烦琐),这是巴尔扎克一个独创的手法。他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的作品暴露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脓疮溃疡,指出资产阶级如何仇视人类感情和才能的正常发展,使人们陷于良心泯灭、道德堕落的境地。一部《人间喜剧》事实上就是一部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控诉书。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给予巴尔扎克以很高的评价。马克思认为巴尔扎克是一位“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解”的著名作家,恩格斯写道:“不错,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伟大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的全部同情都在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但是,尽管如此,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而他经常毫不掩饰地加以赞赏的人物,却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对头,圣玛丽修道院的共和党英雄们,这些人在那时(1830~1836)的确是代表人民群众的。这样,巴尔扎克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他在当时唯一能找来未来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人,——这一切我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是老巴尔扎克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第三篇:巴尔扎克[推荐]
巴尔扎克
1巴尔扎克本是学法律的,可大学毕业后偏偏想当作家,全然不听父亲让他当律师的劝告,父子关系弄得十分紧张。不久,父亲便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费用,他写的那些作品又不断地被退回。他陷入了困境,开始负债累累。
2最困难的时候,巴尔扎克甚至只能吃点干面包,喝点白开水,但他挺乐观。每当就餐,他便用指头在桌子上画上一只只盘子,上面写上香肠、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样,然后在想象的欢乐中狼吞虎咽。
3在这段最为拮据的日子里,他破费700法郎买了一根镶有玛瑙的粗大手杖,并在手杖上刻了一行字:我将粉碎一切障碍。正是这句响亮的豪言在支持着他,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果然成功了。
4巴尔扎克一生共完成了九十本长篇小说,平均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每天深夜十二点时,仆人就会叫醒他,他穿上白色修道服,立刻奋笔疾书。一般他会连续写五六个钟头,直到累到极点才会离桌休息。
5有一天,一位老太太拄着拐杖来拜访巴尔扎克。她从包里拿出一本小学生的作文本,双手递给巴尔扎克,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您是一位大作家,所以我想——请你仔细看看这本作文本,并回答我,这个孩子作文水平究竟如何?今后的前途又怎样?”
巴尔扎克十分仔细地看完了作文本,然后真诚地说,“恕我直言奉告您,这孩子今后出息不大,仅仅从他写的字来看,这孩子就显得很迟钝。”
“是吗?”老太太似乎大吃一惊,接着说,“不过,您已经成了一位声名远扬的大作家,怎么连你自己的笔迹也认不出来了呢?这是您当小学生时用过的许多本子中的一本呀!”
巴尔扎克无论如何也意想不到,自己孩提时代的老师直到现在还珍藏着自己的作业本,不禁惭愧得满脸通红。
自此以后,巴尔扎克改变了他过于自信、武断的性格和习惯。巴尔扎克幼时的启蒙老师在他成名之后又一次帮助了他
第四篇:试析巴尔扎克创作的思想艺术特色(论文提纲)
提纲:
从巴尔扎克其人、作品、成就等导入,提出巴尔扎克创作的思想、艺术已经形成鲜明的特色,对整个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说明以《高老头》为例分析巴尔扎克创作的思想艺术特色的意义。
一、《高老头》的创作背景
简要概述《高老头》这部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二、巴尔扎克创作的思想特色
《高老头》是一部多情节复合结构的小说,描绘了一幅王政复辟时期巴黎上流社会风俗的图画。主要从高老头和两个女儿的故事入手,说明整个社会从上到下都以不同的方式向金钱顶礼膜拜,并揭示了金钱对人的腐蚀作用。
通过作品描述,巴尔扎克创作的思想特色主要体现在再现了资产阶级暴发户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和贵族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深刻揭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在金钱方面的罪恶。
三、巴尔扎克创作的艺术特色
(一)塑造典型人物
主要以《高老头》中典型人物拉斯蒂涅为例。通过拉斯蒂涅的“人生三课”,揭示拉斯蒂涅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金钱统治对青年人的腐蚀和毒害,也真实地反映出贵族阶级被资产阶级所腐化的历史现实,在当时的社会具有典型意义。
巴尔扎克的辉煌艺术的最高顶点“是他的人物塑造”。巴尔扎克象素描家一样,只需寥寥数笔就能把人物的外形特征勾画得惟妙惟肖,而且与其内在性格相得益彰。
(二)描写典型环境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式的典型环境描写的范例。小说主要写了两个环境: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子爵夫人的府邸,前者是下层社会的缩影,后者是上流社会的写照。
巴尔扎克的典型人物永远是被安排在特定的典型环境之中的。巴尔扎克描写的“典型环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特定时代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风尚;一是具体的物质生活环境。他用环境描写,表现环境的时代历史面貌和真实性,衬托出人物的性格,再现社会风貌。
(三)“人物再现法”
《高老头》标志着“人物再现”的原则开始进入《人间喜剧》的创作之中,他的小说也因这一天才的创举而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人物再现法”是巴尔扎克艺术上的独创。他认为, 一个人物的一生在一部小说中往往难以表现完整, 而仅仅是某个生活阶段或一个侧面的显示,因而他别开生面地在《人间喜剧》中采用了人物再现的手法。
四、巴尔扎克创作的思想艺术特色综述
巴尔扎克通过作品和人物经历,反映了王朝复辟时期贵族阶级逐渐衰亡的趋势,揭露和批判金钱罪恶及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不过是表面的皮囊,其实质是“唯金钱至上”。
巴尔扎克的艺术成就集中地表现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无论是中心人物还是围绕着中心人物的一些次要人物,都写得鲜明突出,各有各的形象特征和性格成长的历史。巴尔扎克重视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详尽而准确地环境描写既是为了真实地再现生活画面,更是为了深入地刻画人物。更值得推崇的是,巴尔扎克“人物再现法”为以后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第五篇:十九世纪现实主义
第七章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是()。
A.英国宪章派文学 B.德国工人革命诗歌 C.巴黎公社文学 D.苏联文学 2.德国工人革命诗歌最杰出的代表是()。
A.琼斯
B.林顿 C.维尔特
D.欧仁·鲍狄埃 3.梅里美的代表作是()。A.《查理第九时代轶事》B.《卡门》 C.《高龙巴》 D.《包法利夫人》 4.福楼拜的代表作是()
A.《包法利夫人》B.《萨朗波》 C.《情感教育》 D.《圣安东的诱惑》 5.《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是一个()
A.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腐蚀和逼迫下堕落毁灭的妇女形象B.个人奋斗者形象
C.女冒险家 D.追求个性解放的妇女形象
6.在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小说是()A.《名利场》B.《玛丽·巴顿》 C.《简·爱》 D.《呼啸山庄》 7.萨克雷在《名利场》中塑造了一个女冒险家的形象,她是()
A.蓓基·夏泼
B.玛丽·巴顿
C.简·爱
D.凯瑟琳 8.萨克雷作品最突出的艺术特征是()
A.犀利无情的讽刺
B.出色的心理描写 C.细节描写 D.对照的手法 9.夏绿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A.《玛丽·巴顿》 B.《名利场》 C.《简·爱》 D.《呼啸山庄》 10.《呼啸山庄》的作者是()
A.简·奥斯汀B.夏绿蒂·勃朗特C.爱米莉·勃朗特
D.盖斯凯尔夫人 11.俄国现实主义美学理论和文艺批评的奠基者是()
A.别林斯基
B.赫尔岑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杜勃罗留波夫 12.赫尔岑19世纪90年代创作的著名的“问题小说”是()A.《往事与随想》B.《谁之罪》 C.《怎么办》
D.猎人笔记》 13.唯物主义美学观“美是生活”出自()A.《文学的幻想》
B.《艺术的概念》 C.《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D.《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14.俄国文学史中第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形象是《怎么办》中的()A.薇拉 B.罗普霍夫 C.吉尔沙诺夫
D.拉赫美托夫 15.冈察洛夫的代表作是()A.《叶甫盖尼.奥涅金》 B.《当代英雄》 C.《罗亭》 D.《奥勃罗摩夫》 16.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大雷雨》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A.不堪凌辱以死反抗旧势力的妇女形象 B.解放的贵族妇女在
C.社会的腐蚀下堕落毁灭的妇女,追求个性 D.轻佻堕落的妇女 17.《白奴》和《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反蓄奴制
B.反战 C.反抗社会
D.揭露资本主义的最恶 18.反映意大利烧炭党人革命的小说是()A.《阿尔芒斯》B.《法尼娜.法尼尼》C.《红与黑》D.《红与白》 19.斯丹达尔揭露七月王朝的小说是()A.《吕西安·娄凡》B.《红与黑》 C.《巴马修道院》 D.《阿尔芒斯》 20.巴尔扎克通过《纽沁根银行》揭露了()
A.大资产阶级的发迹史
B.金钱对文学艺术的腐蚀
C.大资产阶级的衰亡史
D.贵族阶级的衰亡史 21.狄更斯的成名作是()A.《匹克威克外传》 B.《奥利弗·退斯特》
C.《尼古拉斯·尼古贝》 D.《老古玩店》 22.《董贝父子》中董贝是一个()
A.善良的绅士B.商业资本家的典范C.知识分子 D.伪君子 23.狄更斯描写劳资矛盾和批判功利主义哲学的作品是()A.《荒凉山庄》 B.《艰难时世》C.《小杜丽》
D.《伟大的期望》 24.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一部描写小人物的作品是 A.《穷人》 B.《同貌人》 C.《白夜》
D.《女房东》
二、多项选择题
1.无产阶级文学的最初成就有()
A.英国宪章派文学
B.德国工人革命诗歌
C.巴黎公社文学
D.苏联无产阶级文学 E.法国无产阶级文学 2.宪章派文学在艺术上的特色是()A.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谣体
B.节奏明快
C.格调高昂
D.语言通俗 E.风格朴实 3.梅里美小说的创作特色是()
A.浓郁的异国情调
B.神秘的宿命色彩
C.鲜明的地方特色 D.卓越的心理分析 E.强烈的讽刺艺术 4.《卡门》中的吉普赛女郎卡门的性格特点是()
A.奔放而浪荡 B.热爱自由 C.勇于反抗
D.讲究真诚 E.多愁善感 5.福楼拜小说的艺术特色是()A.结构精致严谨B.描写客观真实
C.精雕细刻
D.异国情调 E.卓越的心理分析
6.被马克思称为“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色小说家”的著名作家有()A.狄更斯
B.萨克雷 C.盖斯凯尔夫人
D.夏洛特·勃朗特 E.艾米莉·勃朗特 7.简·爱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A.具有女性意识B.具有叛逆精神C.温柔贤淑 D.虚荣心重 E.酷爱冒险 8.屠格涅夫描写新人形象的作品有()A.《罗亭》 B.《贵族之家》 C.《前夜》
D.《父与子》 E.《处女地》 9.俄国文学著名的三大批评家是()
A.别林斯基 B.果戈理 C.赫尔岑 D.车尔尼雪夫斯基 E.杜勃罗留波夫 10.斯丹达尔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提出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是()A.艺术必须适应时代潮流 B.艺术要表现人民的习惯和信仰
C.“美是生活” D.作家应该表现他们时代的真实的东西 E.“为艺术而艺术” 11.巴尔扎克的《幻灭》与《农民》塑造了两个代表人民群众的形象,他们是()A.克雷斯蒂安 B.尼雪龙 C.葛朗台 D.高老头 E.高布塞克 12.狄更斯在《大维科波菲尔》中塑造了两类人,他们是()A.损人利己的阴险奸诈的坏人B.真正善良的好人 C.资产者 D.革命家 E.小人物 13.果戈理描写“小人物”的杰作有()A.《狂人日记》 B.《外套》
C.《钦差大臣》 D.《狄康卡近乡夜话》 E.《密尔格拉的得》 14.果戈理在《死魂灵》中塑造的地主形象有()
A.玛尼罗夫 B.科罗皤契加 C.梭巴开维支 D.泼留希金E.诺兹德辽夫 15.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四代表作品是()A.《群魔》 B.《白痴》
C.《被欺凌的与被侮辱的》 D.《罪与罚》 E.《卡拉马佐夫兄弟》 16.《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最具卡拉马佐夫性格的是()
A.老卡拉玛佐夫 B.伊凡 C.斯迈尔佳科夫 D.德米特里
三、名词解释
1.聂赫留道夫2.《漂亮的朋友》 3.《人间喜剧》
四、简答题
1.简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2.福楼拜创作的意义。3.简析爱玛的悲剧。4.简析简·爱的想象。5.“红”与“黑”的含义及其政治意义。6.简述《红与黑》的思想内容。
7.巴尔扎克思想的矛盾与创作的关系。
8.简述《高老头》在《人间喜剧》中的地位。9.简述《高老头》的思想内容。
10.高老头的“父爱”悲剧的社会意义。11.简述狄更斯人道主义的特点。12.《双城记》的艺术特色。
13.讽刺喜剧《钦差大臣》的思想意义。14.《钦差大臣》的艺术特色。15.《死魂灵》的思想意义。16.简析乞乞科夫的形象。17.《罪与罚》的思想内容。
18.简析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形象。
五、论述题 1.《红与黑》的艺术成就。2.《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3.《高老头》的艺术成就。
4.通过《双城记》中的四种人物形象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5.《死魂灵》的艺术成就。6.《罪与罚》的艺术特色。.阿辽沙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