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鲁迅的现实主义
浅析鲁迅的现实主义
摘要: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深刻地提出农民和其他被压迫群众的状况和他们的出路问题的作家。鲁迅的小说开拓了中国现代小说的现实主义道路。他以客观写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鲁迅现实主义
鲁迅先生是一代伟人,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一座丰碑。这位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以他大量优秀的作品和富有人格魅力的思想和精神,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文化。鲁迅也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家,他的现实主义的思想深深地培植在中国广大的被压迫人民的土壤上面,他的反封建的力量是从广大的被压迫人民那里取得的。作为现代文学巨擘,鲁迅无疑呐喊出了启蒙者的最强音,他以悲天悯怀的关爱与救世济人的热诚,人的存在命运与状态予以了淋漓尽致的书写,中国现代批判现实主义大师,鲁迅先生当之无愧。
今天,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来解读这位伟人,可以看到,鲁迅是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者来用他的作品震撼着我们心灵的,对封建历史的批判与对现实的思考共同构筑了鲁迅作品的精神空间。他抓住了最不易消逝的时代精髓,以平凡的题材,深刻的反映出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民族的命运和民族性格,他的创作思想从来没有离开过现实的土壤,从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
农民问题是鲁迅早期作品的重要主题,他以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深厚感 1
情关注着他们的命运,他“正视现实社会”(《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 瞥 》),直面人生,如实描写,毫无讳饰,对旧社会的丑恶,罪恶的痛根,作了深入的揭露,对封建主义的批判,达到过去文学所没有达到的思想高度;作品中渗透着对广大农民生活命运深切关怀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期望人民群众觉醒起来,争得做人的资格,而且还从思想革命的角度,侧重描写和揭示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暴露和解剖民族病态心理,期望中国人民摆脱封建传统思想束缚,改革国民劣根性。这三点组成了他革命现实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故乡》中的闰土、《**》中的七斤、《阿Q正传》中的阿Q的形象都深刻地说明了这些。
闰土是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民,他勤劳质朴,坚韧,但精神近乎麻木。他儿童时代活泼、机灵、能干,是“我”心目中的“西瓜地上戴银项圈的小英雄”。二十多年后,“多子、饥荒、苛税,兵、菲、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他只是默默地承受,挣扎,精神的摧残在这里超过了生活的胁逼,一种等级观念已经注入他的头脑,他默认了那条横亘在自己和童年伙伴之间的不可预约的界限,并且向主宰命运的“神”低头。七斤是另一类农民形象,他是村上的“出场”人物,每天撑航船进城,知道很多时事;但他所知道的时事,都是某地雷公劈死了蜈蚣精,某地闺女生了夜叉之类,其愚昧无知可见。辛亥革命发生时他因进城而被革命党人剪去辫子,张勋复辟在小村引起一场小小的辫子**。面对封建帝制余孽赵七爷的恫吓,七斤为自已没有辫子愁得不知如何是好,七斤嫂对赵七爷低声下气赔笑脸;村人们围着看热闹,相信赵七爷的话。阿Q则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被地主压迫、剥削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可他不能正视现实,常以自欺自慰的种种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忘了自己失败者的悲惨屈辱的处境。这三个农民形象身上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受封建势力压迫剥削,愚昧麻木不觉悟。但在《故乡》中“我”希望下一代有“新的生活”,说明作品的着重点不是对往昔的缅怀,而是对现实的挑战,并且引导人们去确信前途:“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在阿Q身上也看到了农民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而且是一个革命的阶级,鲁迅在他的实际观察里,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阿Q 在他和小D一场不分胜负的搏斗之后,便出门“求食”了,“看见熟识的酒店,看见熟识的馒头,但他都走过了,不但没有暂停,而且并不想要。他所求的不是这类东西;他求的是什么东西,他自己不知道”。在这里,我们第一次看到在我们面前出现的已经不是可笑的,而是对人生问题陷入深思的阿Q了。一种还是朦胧的,不确定的,新的希望和企求正在他心里孕育。我们第一次在阿Q身上看到了一线光明和希望,也证明了鲁迅对中国的现实生活,对被压迫的农民的本性,有极深刻的理解。鲁迅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说明了他的现实主义是富于生命力的,充满着革命的理想和内容。
祥林嫂是《祝福》中的一位农村妇女形象,她悲剧的一生深刻展示了在封建势力,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妇女的悲惨命运。鲁迅把人物放在更复杂的社会关系里,为农民的命运提出了强烈的控诉。祥林嫂勤劳善良,但一生坎坷,最后在“祝福”之夜倒毙街头。是封建礼教制造了祥林嫂的悲剧。从夫权、族权到神权,从阳间世界到阴间世界,从鲁四老爷、四婶到婆婆、大伯、柳妈及鲁镇的群众,联成一个周密系统的封建大网络,虽然她的一生都在不断挣扎,却从来没有争到“人的价格”,争不到一个普通人—实际
上也就是鲁迅说的一个“做稳了”的“奴隶”(《坟.灯下漫笔》)的资格。中国农村妇女所受的痛苦的深度,再没有比鲁迅这篇小说里表现得更充分的了。
这些形象无一不体现出了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生活阅历的丰富,对社会的认识更为深刻,使鲁迅对他们的生活和命运,作了认真的观察和分析,知道他们“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将“历来所见农村之类的情况”,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出来了”,“只要写出实情,即于中国有益,是非曲直,昭然具在,揭其障蔽,便是公道耳”。郁达夫称赞鲁迅说:“当我们看到一部分时,他看到了全般,当我们着急于要抓住现实时,他把握了古今未来。”鲁迅的小说的确可以毫无愧色地被称为真实地描写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历史”。
鲁迅不仅在创作思想上在创作方法上也是严格的遵循着现实主义原则的,对现实如实地描写,再现生活的真实。他还着重的指出:艺术创作描写的“不必是曾有的事实,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他说:“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者,何一非社会上的存在,从这些目前的人,的事,加以推断,使之发展下去,这便好象预言,因为后来此人,此事确也正如所写。”[致徐懋庸(1933年12月20日),《鲁迅书信集》上卷第465页]现实生活的逻辑规定了原来极端落后的阿Q的转变不可能是简单的,他的转变必然走着曲折复杂的道路。几千年来封建思想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毒害的深广必然会造成《药》的悲剧。《狂人日记》中狂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疯话,但是狂人说的话里又包含着许多深刻的整理。鲁迅以严格的现
实主义态度,使社会生活的具体描写结合狂人特有的内心感受,艺术地贯穿在小说的全部细节里,借实引虚,以虚证实,从而对封建社会的历史作出了惊心动魄的概括。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现实主义思想,从根本上与推翻中国封建制度的思想是一致的,他是反映被压迫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被压迫人民群众的角度来观察和表现生活的,鲁迅先生怀着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深情,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光辉新篇章,为现代文学创作树立了杰出的榜样,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1.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㈠》 1998中山大学出版
社 第234页
2.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㈡》第184页
3.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了小说来》北京 民
族出版社
第二篇:小议鲁迅作品中体现出的现实主义
小议鲁迅作品中体现出的现实主义
鲁迅先生是一代伟人,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一座丰碑。这位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以他大量优秀的作品和富有人格魅力的思想和精神,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文化。鲁迅也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家,他的现实主义的思想深深地培植在中国广大的被压迫人民的土壤上面,他的反封建的力量是从广大的被压迫人民那里取得的。作为现代文学巨擘,鲁迅无疑呐喊出了启蒙者的最强音,他以悲天悯怀的关爱与救世济人的热诚,人的存在命运与状态予以了淋漓尽致的书写,中国现代批判现实主义大师,鲁迅先生当之无愧。鲁迅的小说开拓了中国现代小说的现实主义道路。他以客观写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
今天,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来解读这位伟人,可以看到,鲁迅是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者来用他的作品震撼着我们心灵的,对封建历史的批判与对现实的思考共同构筑了鲁迅作品的精神空间。他抓住了最不易消逝的时代精髓,以平凡的题材,深刻的反映出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民族的命运和民族性格,他的创作思想从来没有离开过现实的土壤,从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
鲁迅小说数量虽少,但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曾产生巨大影响,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各类栩栩如生的小说人物形象成为不朽的典型,甚至是家喻户晓,成为民族性的象征。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交织在20世纪旧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农民生活和知识分子等思想经历和人生百态,并再现当时社会大动荡中发生的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等变革运动。鲁迅的作品像现实生活的“放大镜”和“显微镜”,让社会的黑暗丑恶面目在镜头照射下一览无余,纤毫毕现。现结合下列小说作品加以分析,鲁迅作品中呈现的现实主义品格。
一、《狂人日记》中“救救孩子”的呐喊
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的第一篇白话文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从“狂人”的视角切入,借“狂人”之口,喷发了对黑暗的封建社会人吃人现象的憎恨之情,从心底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震人心弦,令人奋起振作。
代表着新的“希望”,新的“未来”的“孩子”,在其诞生、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旧势力的扼杀、威胁,唯有净化其生长环境,才能使其幸免于难,茁壮成长,健康快乐。
而处于一个“病态”的社会,却以一个病人的眼光去看待正常之人,虽正常便也是“病人”、“狂人”无疑了。因为,对于传统卫道士,封建复古势力来说,任何的革命者都 是不合理,非常态的,唯有以“疯子”之名铲除“狂人”而后快。
二、《孔乙己》中迂腐文人──孔乙己
居住鲁镇的孔乙己是一个好吃懒做的落魄文人。因穷困潦倒,为了生计不得不去靠偷窃为生,结果三番五次被人毒打以致腿折。他可悲在于自命不凡,清高,却迂腐得可笑,但又心存高远,在郁郁不得志之时,仍抱有一丝丝的幻想,患有旧知识分子“只尚空谈,不务实干”的通病。同时,从他盗窃被打折腿的事件中,又折射出当时为富不仁的社会风气和人们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取笑他的“看客”心态。
孔乙己尚存的是当时社会中普罗大众里尚存的那份善良和真诚,对待孩子们的嬉笑,分享茴香豆时那种“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的书卷气,都令人在捧腹大
笑中萌生几许怜悯之情。他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典型人物,是近代版的蓝贡生,又一位科举制度牺牲品。
三、《药》中夏瑜之心作治华小栓痨病药 《药》写了革命者夏瑜被刽子手杀死挖心后,被康大叔转卖给了开茶馆的华老栓,用于治疗儿子华小栓的肺痨病后致死的事,可悲可叹,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革命者只有充分唤起广大民众觉醒,推认真组织发动人民群众揭竿而起,才能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
四、《阿Q正传》中的阿Q精神胜利法
鲁迅小说多反映民族的劣根性,并是生活于底层的民众的典型的代表。他在写阿Q赌赢了钱却又糊里糊涂地被人抢走后有这样一段文字描写:
“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 “但他立刻转败为胜了,他擎起右手,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两个嘴巴,虽有些痛,但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另一个自己,于是心满意足地得胜躺下。”
这里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虚构、夸张和典型化手法,是在忠于生活本身的规律,而且符合生活本来面目的基础上,给我们极其亲切的感受,不仅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自欺欺人、以丑为荣,陶醉于现实虚幻中的阿Q精神”的本质和民族劣根性。并提出改造国民精神的迫切性在于改良人的精神,而且深刻地显示了当时社会中精神胜利法怎样严重地麻痹了人民群众的反抗意志,心甘情愿地做“顺民、奴才,浑浑噩噩地生存。”在令读者捧腹大笑之余又不免让人悲从中来,流出带血的泪水。正如鲁迅总结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五、《祝福》中的弱女子──祥林嫂 《祝福》表面是祝愿历经劫难的祥林嫂能如愿以偿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实则是诅咒封建宗法社会“四权”(父权、夫权、族权、神权)对底层社会弱女子的侮辱和损害,以致于一个心地善良的祥林嫂在整个社会的冷落与嘲弄中,在年味甚浓的年关祝福声中悲惨地死去,散发一种透骨的悲凉之气。
鲁迅以自身的经验和广博的学识,深刻地感受并读懂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他高屋建瓴地俯瞰中国的社会现实,深入浅出地发掘出深藏于国民内心中的病根,以达到“揭出病苦之因,引起疗救者注意”的目的。以上举的五例中的是被欺侮、压迫而又时有市侩表现的人物,无不深深地刻上了时代的烙印,满载着鲁迅深厚的哲理和针砭现实的社会意蕴。
通过鲁迅这些反映社会现实主义品格作品的字里行间,透过人物的衣着言语分明地让读者感觉到他们仍在当代生活中偶露头角,如影随形,无处不在。“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们时常在生活中感觉得到他们的存在,并深深地影响到一代代人,经久不衰,深入人心。正如鲁迅先生自已所说的:“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鲁迅先生选择文艺作为医治国民精神、改变国民精神的手段。他怀着强烈的革命民主主义精神,怀着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深切痛恨,敢干直面现实,主张韧战,痛打“落水狗”,这就使他的实践始终具有深刻的社会斗争的现实意义。小说集《呐喊》《彷徨》代表了鲁迅作品的最高精华,其文学成就至今无人超越。
第三篇:十九世纪现实主义
第七章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是()。
A.英国宪章派文学 B.德国工人革命诗歌 C.巴黎公社文学 D.苏联文学 2.德国工人革命诗歌最杰出的代表是()。
A.琼斯
B.林顿 C.维尔特
D.欧仁·鲍狄埃 3.梅里美的代表作是()。A.《查理第九时代轶事》B.《卡门》 C.《高龙巴》 D.《包法利夫人》 4.福楼拜的代表作是()
A.《包法利夫人》B.《萨朗波》 C.《情感教育》 D.《圣安东的诱惑》 5.《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是一个()
A.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腐蚀和逼迫下堕落毁灭的妇女形象B.个人奋斗者形象
C.女冒险家 D.追求个性解放的妇女形象
6.在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小说是()A.《名利场》B.《玛丽·巴顿》 C.《简·爱》 D.《呼啸山庄》 7.萨克雷在《名利场》中塑造了一个女冒险家的形象,她是()
A.蓓基·夏泼
B.玛丽·巴顿
C.简·爱
D.凯瑟琳 8.萨克雷作品最突出的艺术特征是()
A.犀利无情的讽刺
B.出色的心理描写 C.细节描写 D.对照的手法 9.夏绿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A.《玛丽·巴顿》 B.《名利场》 C.《简·爱》 D.《呼啸山庄》 10.《呼啸山庄》的作者是()
A.简·奥斯汀B.夏绿蒂·勃朗特C.爱米莉·勃朗特
D.盖斯凯尔夫人 11.俄国现实主义美学理论和文艺批评的奠基者是()
A.别林斯基
B.赫尔岑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杜勃罗留波夫 12.赫尔岑19世纪90年代创作的著名的“问题小说”是()A.《往事与随想》B.《谁之罪》 C.《怎么办》
D.猎人笔记》 13.唯物主义美学观“美是生活”出自()A.《文学的幻想》
B.《艺术的概念》 C.《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D.《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14.俄国文学史中第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形象是《怎么办》中的()A.薇拉 B.罗普霍夫 C.吉尔沙诺夫
D.拉赫美托夫 15.冈察洛夫的代表作是()A.《叶甫盖尼.奥涅金》 B.《当代英雄》 C.《罗亭》 D.《奥勃罗摩夫》 16.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大雷雨》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A.不堪凌辱以死反抗旧势力的妇女形象 B.解放的贵族妇女在
C.社会的腐蚀下堕落毁灭的妇女,追求个性 D.轻佻堕落的妇女 17.《白奴》和《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反蓄奴制
B.反战 C.反抗社会
D.揭露资本主义的最恶 18.反映意大利烧炭党人革命的小说是()A.《阿尔芒斯》B.《法尼娜.法尼尼》C.《红与黑》D.《红与白》 19.斯丹达尔揭露七月王朝的小说是()A.《吕西安·娄凡》B.《红与黑》 C.《巴马修道院》 D.《阿尔芒斯》 20.巴尔扎克通过《纽沁根银行》揭露了()
A.大资产阶级的发迹史
B.金钱对文学艺术的腐蚀
C.大资产阶级的衰亡史
D.贵族阶级的衰亡史 21.狄更斯的成名作是()A.《匹克威克外传》 B.《奥利弗·退斯特》
C.《尼古拉斯·尼古贝》 D.《老古玩店》 22.《董贝父子》中董贝是一个()
A.善良的绅士B.商业资本家的典范C.知识分子 D.伪君子 23.狄更斯描写劳资矛盾和批判功利主义哲学的作品是()A.《荒凉山庄》 B.《艰难时世》C.《小杜丽》
D.《伟大的期望》 24.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一部描写小人物的作品是 A.《穷人》 B.《同貌人》 C.《白夜》
D.《女房东》
二、多项选择题
1.无产阶级文学的最初成就有()
A.英国宪章派文学
B.德国工人革命诗歌
C.巴黎公社文学
D.苏联无产阶级文学 E.法国无产阶级文学 2.宪章派文学在艺术上的特色是()A.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谣体
B.节奏明快
C.格调高昂
D.语言通俗 E.风格朴实 3.梅里美小说的创作特色是()
A.浓郁的异国情调
B.神秘的宿命色彩
C.鲜明的地方特色 D.卓越的心理分析 E.强烈的讽刺艺术 4.《卡门》中的吉普赛女郎卡门的性格特点是()
A.奔放而浪荡 B.热爱自由 C.勇于反抗
D.讲究真诚 E.多愁善感 5.福楼拜小说的艺术特色是()A.结构精致严谨B.描写客观真实
C.精雕细刻
D.异国情调 E.卓越的心理分析
6.被马克思称为“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色小说家”的著名作家有()A.狄更斯
B.萨克雷 C.盖斯凯尔夫人
D.夏洛特·勃朗特 E.艾米莉·勃朗特 7.简·爱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A.具有女性意识B.具有叛逆精神C.温柔贤淑 D.虚荣心重 E.酷爱冒险 8.屠格涅夫描写新人形象的作品有()A.《罗亭》 B.《贵族之家》 C.《前夜》
D.《父与子》 E.《处女地》 9.俄国文学著名的三大批评家是()
A.别林斯基 B.果戈理 C.赫尔岑 D.车尔尼雪夫斯基 E.杜勃罗留波夫 10.斯丹达尔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提出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是()A.艺术必须适应时代潮流 B.艺术要表现人民的习惯和信仰
C.“美是生活” D.作家应该表现他们时代的真实的东西 E.“为艺术而艺术” 11.巴尔扎克的《幻灭》与《农民》塑造了两个代表人民群众的形象,他们是()A.克雷斯蒂安 B.尼雪龙 C.葛朗台 D.高老头 E.高布塞克 12.狄更斯在《大维科波菲尔》中塑造了两类人,他们是()A.损人利己的阴险奸诈的坏人B.真正善良的好人 C.资产者 D.革命家 E.小人物 13.果戈理描写“小人物”的杰作有()A.《狂人日记》 B.《外套》
C.《钦差大臣》 D.《狄康卡近乡夜话》 E.《密尔格拉的得》 14.果戈理在《死魂灵》中塑造的地主形象有()
A.玛尼罗夫 B.科罗皤契加 C.梭巴开维支 D.泼留希金E.诺兹德辽夫 15.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四代表作品是()A.《群魔》 B.《白痴》
C.《被欺凌的与被侮辱的》 D.《罪与罚》 E.《卡拉马佐夫兄弟》 16.《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最具卡拉马佐夫性格的是()
A.老卡拉玛佐夫 B.伊凡 C.斯迈尔佳科夫 D.德米特里
三、名词解释
1.聂赫留道夫2.《漂亮的朋友》 3.《人间喜剧》
四、简答题
1.简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2.福楼拜创作的意义。3.简析爱玛的悲剧。4.简析简·爱的想象。5.“红”与“黑”的含义及其政治意义。6.简述《红与黑》的思想内容。
7.巴尔扎克思想的矛盾与创作的关系。
8.简述《高老头》在《人间喜剧》中的地位。9.简述《高老头》的思想内容。
10.高老头的“父爱”悲剧的社会意义。11.简述狄更斯人道主义的特点。12.《双城记》的艺术特色。
13.讽刺喜剧《钦差大臣》的思想意义。14.《钦差大臣》的艺术特色。15.《死魂灵》的思想意义。16.简析乞乞科夫的形象。17.《罪与罚》的思想内容。
18.简析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形象。
五、论述题 1.《红与黑》的艺术成就。2.《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3.《高老头》的艺术成就。
4.通过《双城记》中的四种人物形象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5.《死魂灵》的艺术成就。6.《罪与罚》的艺术特色。.阿辽沙 E
第四篇:浅析唐代现实主义诗歌创作
浅析唐代现实主义诗歌创作
摘要:诗歌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了唐朝,呈现出一派空前绝后的繁荣景象。无论庶族贵族,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风格各异的诗人。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宝,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水平,在悠久灿烂的诗歌创作史上产生过各式各样的创作方法,但主要的流派共有两个,这就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唐代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初唐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中唐现实主义创作,晚唐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这三个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相互区别,但又有着一定的传承性。
关键字:唐代 现实主义 诗歌创作 区别 传承性
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繁荣时期,“声律与风骨兼备”的诗歌创作更是达到历史最高峰,此间诗人众多,诗篇繁复,诗风不俗,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皮日休等著名诗人。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是唐代诗人的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初唐现实主义诗歌创作
初唐的诗歌创作主要是以唐太宗及其群臣为中心展开的,太宗李世民是个爱好文艺的君主,时常感时应景、吟咏风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而初唐时期诗风有宫廷化倾向。在当时,真正能反应社会中下层一般人士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的现实主义诗人只有陈子昂和“初唐四杰”。他们在诗歌上的现实主义创作一扫齐梁以来的诗风,为后世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
(一)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当他们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而展露头角时,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陆时雍《诗镜总论》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15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此处以王勃的诗歌为例说明。
从王勃的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来,此时内容已有明显开拓,“同是宦游人”表明处境之艰,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笔锋立转,拜托宫廷诗的浮艳,气势磅礴,感受真实。明显摆脱了凄凉之风的假托之气,显露唐诗的独特风貌。无怪乎杜甫写诗评价四杰为“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二)陈子昂
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诗人,他提出的诗歌创作的两个标准对后世影响巨大,一个是:风雅,寄兴。另一个是风骨。这主要见于他所写的《修竹篇序》中。他是初唐最反对齐梁诗风,在理论和实践都体现创造革新的诗人。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集中体现在他创作的三十八首《感遇诗》,很多跟他的政治活动有直接关系,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感遇诗》之四用讽喻的手法,表达对酷吏用诱鹿方式罗织冤狱的愤慨和忧虑。被杜甫称之为“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最能体现陈子昂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特点,这正是唐诗风骨,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
二、中唐现实主义诗歌创作
盛唐时期诗歌进一步发展,达到唐代诗歌的最高水平,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形成不同的群体风格,在这一时期,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是诗圣杜甫,同时白居易等人也是主要的现实主义诗人。
(一)杜甫
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始于周代民歌,两汉乐府民歌和建安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这一现实主义的传统却未能得到进一步发扬,直至初唐陈子昂横扫齐梁诗风,倡导汉魏风骨,现实主义诗歌才略有起色。总结并发扬中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这一伟大历史任务,是由杜甫来完成的,他把现实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杜甫诗歌历来被称为“诗史”,它们确实是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也是整个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
以时事入诗,直面社会现实,是杜甫诗歌创作的突出特点,在诗歌创作中,杜甫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如《兵车行》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而不顾百姓死活,此时自创新题,直接针砭时弊,采用客观的纪实手法,站在人民的立场,同情人民疾苦。再如讽刺杨国忠兄妹的《丽人行》,无一讥讽语,而描摹处语语讥讽,无一声感慨,而句读间声声感慨。诗人将个人命运与广大人民的命运相连,真实深切的反应社会现实,他的“三吏”“三别”更是中唐时期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顶点
中唐前期,元结、顾况等人继承了杜甫的批判精神,写了一些现实主义诗篇。元结主张诗歌要发挥“救世劝俗”的社会作用,达到“上感于上,下化于下”的政治目的,这正是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的先声,他的《悯荒诗》、《贫妇词》、《舂陵行》等篇都表现了对人民的深刻同情。
(二)白居易
准确的说,白居易是杜甫的有意识的继承者,也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总结我国自《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经验的基础之上,建立了现实主义诗歌的理论。这是乐天在诗歌史上做的最大的贡献之一,他认为,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而且是个根源于现实,是现实生活得反映,他还强调诗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在上述诗论的基础上,新乐府运动开展起来。新乐府运动,概括地说,由汉乐府的“缘事而发”,一变而为曹操诸人的借古题而写时事,再变而为杜甫的“因事立题”,这因事立题,经元结、顾况等一脉相承,到白居易更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写作准则,所谓“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就是新乐府运动形成的一般历史过程。
总之,白居易的诗注重写实,善于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加以选择、提炼和概括,善于刻画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善于进行细致描摹,创造出叙述、抒情相结合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境界。他对古代叙事诗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此外,诗歌语言平易通俗、浅切流畅,叙事抒情意到笔随,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白居易的诗歌广为流传甚至远播海外,当然,这与他语言的通俗化有直接关系。
三、晚唐现实主义诗歌创作
晚唐时期社会混乱,政治动荡不安,唐末诗坛流行追随前人诗风的小家数,除杜牧还能独自树立外,有追随贾岛、姚合的苦吟诗派,也有皮日休、陆龟蒙等人的愤世嫉俗或隐逸循世派,晚唐整体诗风带有一种浓郁伤感情绪的美,这一时期的主要现实主义诗人有杜牧、皮日休等。
(一)杜牧
晚唐诗人杜牧,经历了晚唐最颓败时期,宦官专权,朋党交争,战争连年,因此他的诗在感叹之中流露出感伤的气氛。他的诗歌一方面表达自己政治上想作为的情绪,一方面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其中深喻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河湟》和《过华清宫》就是思想的集中体现和代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含蓄表明晚唐帝王的荒淫无道。他的诗歌清丽悠扬,比较重视现实内容,与唐历史紧密相连,具有晚唐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特点。杜牧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充满乐观的幻想,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也特别强烈,在晚唐诗人中,是他第一个大量采用七绝形式写作咏史诗,用鲜明的史论笔法,通过追忆昔日辉煌以抒发末世的感伤,寓褒贬议论与含蓄蕴藉的诗境之中,虽是悼古伤今,却在峭健之中有风华流美之致。
(二)皮日休
皮日休的诗歌创作受白居易的影响最大,继承新乐府的写实手法和讽喻精神,反映民生疾苦,批判腐败统治。其《正乐府十篇》和《三羞诗》,深刻的反映了农民大起义前夕极端黑暗的社会面貌。他的《正乐府十篇》里的《橡媪叹》通过对老农妇拾橡子充饥的描写,揭露官府对人民的残酷剥削,鞭挞巧取豪夺的狡吏贪官,对贫穷百姓的悲惨命运充满了同情。
虽然皮日休的现实主义诗篇很多,但是大部分是和陆龟蒙的唱和之作,虽说诗才富赡,也只能是掉书袋、发议论,好用典故和生硬句词,既缺乏真情实感和深刻的思想,也缺乏生动鲜明的形象。
第五篇:外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外国文学》(下)期末复习重点提要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一、基础知识
&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 德国:发源地,早期“耶拿派”,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夜的颂歌》 & 晚期“海德尔堡派”,格林兄弟,小说家霍夫曼 &海涅,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 英国:湖畔派三诗人
华兹华斯“大自然诗人”,代表作《丁登寺》,《抒情歌谣集·序》: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宣言
柯勒律治《古舟子咏》 &雪莱《致云雀》、《西风颂》“要是冬天已经来了,春天怎能遥远?”“天才的预言家”(恩格斯),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济慈《秋颂》《忧郁颂》《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纯美说”对唯美主义的影响 &拜伦《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拜伦式英雄”的雏形。
《东方叙事诗》,塑造了众多“拜伦式英雄”典型。
《唐璜》讽刺艺术
& 司各特,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艾凡赫》
& 法国:夏多布里昂,擅长异国情调和“废墟美”的诗意描写,《勒内》:孤独、忧郁、厌世的“世纪病”典型
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塑造了一个“世纪病”患者沃达夫的形象
乔治·桑 田园小说《魔治》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小仲马《茶花女》 雨果
《〈克伦威尔〉序》:浪漫主义文学宣言,提出了著名的“对照”原则。
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九三年》:“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更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 俄国:
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茹可夫斯基
普希金:俄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抒情诗《致凯恩》《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小说《驿站长》 维林
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小人物”形象,开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中描写“小人物”先河。
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女主人公达吉亚娜是普希金心目中理想的贵族妇女典型。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奥涅金的形象,开创了多余人形象系列。
莱蒙托夫 《当代英雄》,毕巧林是一个三十年代的“多余人”形象 & 美国:
欧文,“美国文学之父” 《见闻札记》(《瑞普·凡·温克尔》《睡谷的传说》)库柏《最后的莫希干人》,开创了“西部文学”的传统 爱伦·坡,现代派的祖师爷,侦探小说开创者。
霍桑 《红字》 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牧师狄梅斯代尔,擅长人物的心理刻画 麦尔维尔 《白鲸》 惠特曼,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草叶集》创造了自由体诗
二、名词解释:耶拿派、美丑对照原则、湖畔派、恶魔派、拜伦式英雄
三、重点作家:拜伦、雨果、普希金
四、分析思考:《巴黎圣母院》在人物塑造上的对照原则。《悲惨世界》中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唐璜》的讽刺艺术特色。
19世纪中后期文学
一、基础知识部分
(一)现实主义文学
& 基本特征:
1、冷静的客观性和严肃的真实性。
2、深刻的批判性和强烈的揭露性。
3、人道主义的思想内核。
4、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代表作家:-----梅里美:《嘉尔曼》(《卡门》)卡门形象:恶之花,对个性自由的追求,社会叛逆者-----司汤达:理论著作《拉辛与莎士比亚》,法国现实主义的宣言;《红与黑》被看作是法国乃至欧洲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副标题:1830年纪事。四个典型环境:维里埃尔小镇、贝尚松神学院、巴黎侯爵府、监狱,两个女性:德·雷纳尔夫人、玛蒂尔德,出色的心理描写。-----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三大部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
思想内容:
1、反映封建贵族的衰亡史。
2、描绘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3、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罪恶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欧也妮·葛朗台》:吝啬鬼形象葛朗台 《高老头》:高老头、拉斯蒂涅、鲍赛昂子爵夫人、伏脱冷-----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罗道尔弗、赖昂、爱玛,副标题“外省风俗” “包法利主义”: 不切实际、想入非非的品性-----莫泊桑:《羊脂球》-----都德:《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狄更斯: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描写劳资矛盾小说《艰难时世》 《双城记》:巴黎、伦敦,人物:梅尼特医生、代尔那、得伐石太太、卡尔登、露西-----萨克雷:《名利场》,女冒险家和投机者蓓基·夏泼,副标题“没有主人公的小说”-----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勃朗特姐妹:夏洛蒂《简爱》(罗彻斯特)艾米莉《呼啸山庄》(希茨克利夫、凯瑟琳)-----乔治·艾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米德尔马契》-----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亚雷、安玑·克莱)-----安徒生:《皇帝的新装》《豌豆上的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野天鹅》-----易卜生:《玩偶之家》,争取妇女解放的典型娜拉、资产阶级男权主义者海尔茂-----莱蒙托夫:《当代英雄》,“多余人”形象毕巧林-----果戈理:《彼得堡故事集》(《涅瓦大街》《肖像》《鼻子》《狂人日记》《外套》)、《狂人日记》《外套》中的“小人物”形象,讽刺喜剧《钦差大臣》,《死魂灵》,地主形象系列:玛尼洛夫、柯罗博奇卡、诺兹德廖夫、索巴开维支、泼留希金(守财奴、吝啬鬼典型),乞乞科夫是一个具有新兴资产阶级特征的人物形象-----赫尔岑:《谁之罪》,“多余人”形象别尔托夫-----俄国三大批评家
别林斯基,典型说“熟悉的陌生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即生活”;小说《怎么办》,副标题“新人的故事”:薇拉、罗普霍夫、吉尔沙诺夫、拉赫美托夫 杜勃罗留波夫:《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什么是奥勃洛摩夫性格》、《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
-----谢德林《戈洛夫略夫老爷们》,犹杜什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小公务员杰符什金,延续小人物主题;《罪与罚》(拉斯柯尔尼科夫、索尼娅)、《白痴》(梅斯金公爵、娜斯塔西娅)、《卡拉马佐夫兄弟》-----屠格涅夫:成名作《猎人笔记》,长篇《罗亭》(娜塔丽莎)、《贵族之家》(丽莎)、《前夜》(叶琳娜)、《父与子》(巴扎洛夫、巴威尔),其中的多余人和新人形象。-----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最后一个“多余人”奥勃洛摩夫-----亚·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卡杰琳娜“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涅克拉索夫:《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列夫·托尔斯泰: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战争与和平》(安德烈、娜塔莎、彼埃尔),《安娜·卡列尼娜》(列文、渥伦斯基、卡列宁),《复活》(玛丝洛娃、忏悔贵族聂赫留朵夫)-----契诃夫:《变色龙》、《第六病室》、《套中人》,专制制度的忠实卫道士别里科夫的形象。《樱桃园》没落贵族阶级的代表朗涅夫斯卡娅、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陆伯兴-----比彻·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废奴文学代表作
-----豪威尔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提倡“微笑的现实主义”-----亨利·詹姆斯:心理现实主义创始人,“国际小说”(《黛茜·密勒》《贵妇人画像》《鸽翼》和《金碗》)-----马克·吐温:《竞选州长》《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从“良心”的角度抨击了美国的蓄奴制,黑奴杰姆-----欧·亨利:短篇大师,《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杰克·伦敦:《马丁·伊登》,描写“美国梦”幻灭的作品
(二)自然主义文学
法国的龚古尔兄弟是自然主义的倡导者
左拉是自然主义的理论家和代表作家,系列长篇《卢贡·马卡尔家族》(《小酒店》《娜娜》)其中《萌芽》在文学史上第一次集中描写了劳资矛盾,擅长描写大场面的群体形象
(三)唯美主义文学
唯美主义的先驱法国诗人戈蒂耶
英国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戏剧《莎乐美》
(四)象征主义文学
波德莱尔:象征主义的先驱,《恶之花》展示了个人的苦闷心理,写出了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悲惨命运。
象征派三诗人:魏尔伦、兰波《醉舟》《元音字母》、马拉美《牧神的午后》
(五)无产阶级文学
英国“宪章派”文学是欧洲最早的无产阶级文学。巴黎公社文学,鲍狄埃《国际歌》
二、名词解释部分
人物再现法、巴尔扎克化情欲典范、威塞克斯小说、社会问题剧、自然派、新人、多余人、复调小说、忏悔贵族、托尔斯泰主义、心灵辩证法、废奴文学、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
三、综合分析部分 于连形象。《红与黑》书名的含义。巴尔扎克的典型化原则。拉斯蒂涅形象。莫泊桑短篇小说艺术。多余人形象系列。《双城记》的人道主义倾向。安娜形象及其悲剧原因。《恶之花》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