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必修3 诗歌及古文
第四课
蜀道难(背诵全文)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第五课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背诵全文)
杜 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其三)(背诵全文)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棘,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登高(背诵全文)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第六课
琵琶行
琵琶行(背诵全文)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第七课 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背诵全文)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第八课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背诵全文)
《孟 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第九课
劝学
劝学(背诵全文)
《荀 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第十课
过 秦 论
贾谊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第十一课 师说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第二篇:诗歌古文
诗词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 淮上有秋山。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遇见了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他和这位老朋友,十年前在梁州江汉一带有过交往。诗题曰“喜会”故人,诗中表现的却是“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样一种悲喜交集的感情。诗的开头,写诗人昔日在江汉作客期间与故人相逢的乐事,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那时他们经常欢聚痛,扶醉而归。
诗人写这段往事,仿佛是试图从甜蜜的回忆中得到慰藉,然而其结果反而引起岁月蹉跎的悲伤。颔联一跌,直接抒发十年阔别的伤感。颈联的出句又回到本题,写这次相传的“欢笑”之态。久别重逢,确有喜的一面。他们也象十年前那样,有痛饮之事。然而这喜悦,只能说是表面的,或者说是暂时的,所以对句又将笔宕开,写两鬓萧疏。十年的漂泊生涯,使得人老了。这一副衰老的形象,不言悲而悲情溢于言表,漂泊之感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一喜一悲,笔法跌宕;一正一反,交互成文。末联以反诘作转,以景色作结。为可不归去,原因是“淮上有秋山”。诗人《登楼》诗云:“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秋光中的满山红树,正是诗人耽玩留恋之处。这个结尾给人留下了回味余地。
绘画艺术中有所谓“密不透风,疏可走马”之说。诗歌的表现同样有疏密的问题,有些东西不是表现的重点,就应从略,使之疏朗;有些东西是表现的中心,就应详写,使之细密。疏密相间,详略适宜,才能突出主体。这首诗所表现的是两人十年阔别的重逢,可写的东西很多,如果把十年的琐事絮絮叨叨地说来,不注意疏密详略,便分不清主次轻重,也就不成其为诗了。这就需要剪裁。诗的首联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颈联和末联抓住久别重逢的情景作为重点和主体,详加描写,写出了今日的相聚、痛饮和欢笑,写出了环境、形象和心理,表现得很细密。颔联“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表现的时间最长,表现的空间最宽,表现的人事最杂。这里却只用了十个字,便把这一切表现出来了。
这两句用的是流水对,自然流畅,洗练概括。别后人世沧桑,千种风情,不知从何说起,诗人只在“一别”、“十年”之前冠以“浮云”、“流水”暗用汉代苏武李陵河梁送别诗意。
李陵《与苏武诗三首》有“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苏武《诗四首》有“俯观江汉流,仰视滔云翔”,其后常以“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以“流水”表示岁月如流,年华易逝。诗中“浮云”、“流水”不是写实,都是虚拟的景物,借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表现一别十年的感伤,颇见这首诗的熔裁功夫。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这首五言诗通篇咏香兰杜若。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兰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丽,但好花还须绿叶扶。花叶掩映,枝茎交合,兰若才显得绚丽多姿,所以作品首先从兰若的枝叶上着笔,迭用了“芊蔚”与“青青”两个同义词来形容花叶的茂盛,中间贯一“何”字,充满赞赏之情。如果说“芊蔚何青青”是用以衬托花色之美的话,那么“朱蕤冒紫茎”则是由茎及花,从正面刻画了。这一笔着以“朱”、“紫”,浓墨重彩地加以描绘,并下一“冒”字,将“朱蕤”、“紫茎”联成一体。全句的意思是:朱红色的花下垂,覆盖着紫色的茎,不但画出了兰若的身姿,而且突出了它花簇纷披的情态.兰若不象菊花那样昂首怒放,自命清高;出不象牡丹那般浓妆艳抹,富丽堂皇。兰若花红茎紫,叶儿青青,显得幽雅清秀,独具风采。“幽独空林色”,诗人赞美兰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来反衬兰若的卓然风姿。其中对比和反衬手法的结合运用,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特下“幽独”二字,可见诗中孤芳自赏的命意。
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转而感叹其芳华的零落。“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由夏入秋,白天渐短。“迟迟”二字即写出了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用“袅袅”来形容秋风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传神。然而“袅袅秋风”并不平和。“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芬芳的鲜花自然也凋零了。
《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二首。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象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此诗全用比兴手法,诗的前半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慨遥深。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颇象五律,而实际上却是一首五言古诗。它以效古为革新,继承了阮籍《咏怀》的传统手法,托物感怀,寄意深远。和初唐诗坛上那些“采丽竞繁”、吟风弄月之作相比,它显得格外充实而清新,正象芬芳的兰若,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①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①,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②傍,屏风九叠③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④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⑤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⑥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⑦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⑧。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注释】
①绿玉杖:神仙所用之杖。
②南斗:即斗宿星。
③屏风九叠:形容山峰重叠,状如屏风。
④青黛:青黑色。
⑤九道:古代地志说,长江流到浔阳境内,分为九派。
⑥谢公:指刘宋谢灵运。
⑦琴心三叠:道家修炼的术语,意思是使心神宁静。
⑧玉京:道家说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
【简析】
这首诗是咏叹庐山风景的奇绝,游览飘然,猛发学道成仙之欲望,并进而邀请同伴。诗分四段。首六句为第一段,是序曲。以楚狂自比,对政治淡漠,透露寻仙访道隐逸之心。“庐山”八句,为第二段,以仰视角度写庐山“瀑布相望”、“银河倒 挂”、“翠影映月”、“鸟飞不到”雄奇风光。“登高”八句为第三段,以俯视角 度,写长江“茫茫东去”、“黄云万里”、“九派流雪”的雄伟气势,并以谢灵运故 事,抒发浮生若萝,盛事难再,寄隐求仙访道,超脱现实的心情。“早服”六句为第 四段,想象自己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到达向往的自由仙界。并以卢敖故事,邀卢 侍卿同游。
全诗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五岳寻仙不辞远”,可借以作事业追求者的警句。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①。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②,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③。
【注释】
①翠微:青翠的山坡。
②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
③机:世俗的心机。【简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全诗写月夜在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诗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流露 出诗人的称羡之情。
诗以“暮”开首,为“宿”开拓。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
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然陶诗显得平淡恬静,既不首意染色,口气也极和缓。如“暧暧无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而李诗却着意渲染。细吟“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就会觉得色彩鲜明,神情飞扬。可见陶李两者风格迥异。
蒋捷《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 虞美人①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②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③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作者】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宁度宗咸淳十年(1274)
进士。宋亡不仕,抱节以终。其词多承苏、辛一路而兼有众长,与周密、王沂
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有《竹山词》。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
韵转两平韵。②断雁:失群的孤雁。③星星:形容鬓发斑白。
【品评】
此词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的 不同境遇、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作者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
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少年听雨”的画面,由
“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而成,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
情怀。尽管这属于灯红酒绿的逐笑生涯,毕竟与忧愁悲苦无缘,而作者着力渲
染的正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壮年听雨”的画面,以“客舟”为中
心视点,而在四周点缀以“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衰飒意
象,映现出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而今听雨”的画
面,则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借以展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
而又枯槁的身心。“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追抚一生经历得出的结论,蕴有无
限枨触,不尽悲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但彻夜听雨本身,却表明他并没有真正进入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只不过 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调节和心理控制能力。三幅画面前后衔
接而又相互映照,艺术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历
程。其中,既有个性烙印,又有时代折光:由作者的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
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见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嬗变轨迹,而这正
是此词的深刻、独到之处。
文天祥《酹江月·乾坤能大》 酹江月⑴
和友驿中言别⑵
乾坤能大,⑶
算蛟龙、原不是池中物。⑷
风雨牢愁无着处,⑸
那更寒蛩四壁。⑹
横槊题诗,⑺
登楼作赋,⑻
万事空中雪。
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⑼
堪笑一叶飘零,重来淮水,正是应凉风新发。
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
去去龙沙,⑽
向江山回首。
青山如发。⑾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⑿
【作者】
1236-1281,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
朝进士,历知瑞、赣等州。德祐元年(1275),元兵南下,他奉诏起兵勤王。
南宋降元后,他组织义军转战于福建、江西、广东各地,终因寡不敌众,兵败
被俘,囚于燕京三年余,坚贞不屈,从容就义。其后期诗词慷慨悲壮,表现出
凛然不可侵犯的民族气节。有《文山先生文集》。
【注释】
⑴此调为《念奴娇》之异称,因苏轼词“一尊还酹江月”而得名。又名《百字
令》。双调,一百字,仄韵,多用入声。⑵友:指邓剡。邓剡字中甫,与文
天祥同乡,曾任崖山行朝礼部侍郎,被俘后同文天祥一起押解至金陵,并作词 送文天祥继续北行。此词是文天祥的和作。⑶能:这样,如许。能大:如许
大。⑷蛟龙:喻豪杰。《三国志·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⑸牢愁:忧愁。⑹那更:
犹云况更、兼之,“那”字无意义。⑺槊:长矛。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
子美墓系铭》:“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 ⑻登楼作赋:汉
未中原大乱,王粲南下依附刘表,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怀乡。⑼方来:
将来。⑽龙沙:泛指塞外沙漠之地。⑾“向江山”二句:一作“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
原。” ⑿“杜鹃”句:唐崔涂《春夕旅怀》诗:“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
上月三更。”
【品评】
这是一首骨风遒劲的唱和之作。上片言旧。“乾坤能大”四句,以蛟龙暂
屈池中、终当飞腾为喻,表示虽遭囚禁而犹志向远大。“横槊题诗”三句,追
念昔日转战东南的戎马生活,痛惜抗元战斗归于失败。凡此,不只是自抒胸襟
怀抱,也是兼志同道合的友人邓剡而言的,是对他们共有的铮铮斗志的激励及
共有的漫漫征途的回顾。“江流如此”二句,则寄希望于将来,对国家的复兴
不抱悲观态度。下片言别。“镜里朱颜”二句,示此心此志至死不渝。“去去
龙沙”三句,言人渐北去,心终南向,以致频频回首,对故国江山无限留恋顾
念。最后两句说死后魂将化为杜鹃,当你听到月夜杜鹃的哀鸣,那便是我“魂
兮归来”。作者《金陵驿》诗:“从今别后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与此
意同。生前斗争不息,死后犹眷怀故国,丹心不灭,这是何等赤诚的爱国情肠!
与他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比,用意实同,只不
过在表现上诗直词曲罢了。当时,周密、王沂孙、张炎等作遗民词,悼南宋之
亡,哀伤难已,但常心危词苦,吞声踯躅,情调过于摧抑低沉。相形之下,文
天祥的词,国虽亡而正气犹存,身将死而雄心不灭,没有丝毫委靡之色,确乎
是南宋辛弃疾、陆游等爱国词的嗣响,为南宋词谱写了高唱入云的尾声。王国
维《人间词话》认为:“文文山词,风骨甚高,亦有境界,远在圣与(王沂孙)
叔夏(张炎)、公谨(周密)之上。”的确,无论宋诗、宋词,都应以文天祥
为其殿军。
刘克庄《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卜算子①
片片蝶衣轻,②
点点猩红小。③
道是天公不惜花,在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作者】 1187-1269,安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补官,后因
《落梅》诗“讪谤”朝廷,罢职废多年。官至龙图阁学士。其诗属江湖派,宗
尚晚唐。词则继承辛弃疾豪放作风,而更趋散文化、议论化,见称于世者多为
感愤时世之作。有《后村长短句》。
【注释】
①《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
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②蝶衣轻:花瓣象蝴蝶翅膀那样轻盈。③猩红:象猩猩血一样鲜红。
【品评】
词中有问答体,或下片问、下片答,或随问随答,为常见的问答方式。此
词上片提出一问,下片复提一问,上下片所问却是针锋相对、互不相容的,终
于有问无答,显得非常别致。上下片提问的方式相同,都是用的反证法。如果
把上下片分开来看,并不是有问无答,答案乃包含在所问之中。上片问:如果
说天公不爱惜花,那么花片如蝶翅舞动,花朵如猩红照眼,千姿百态,争奇斗
艳,岂不都是天公之所作成?其答案自当承认“天公惜花”。但下片接着反问:
如果天公果真惜花,那么无端风雨,断送春花,树头繁英,一夕顿尽,岂不都
是天公之所摧残?其答案又当承认“天公不惜花”。因此,上下片合起来看,两个答案竟是对立排他的,相互冲突,彼此否定。正确的答案则当在它们两者
之外。其实,刘克庄此词虽有点游戏笔墨,但设问甚巧,所问的决不是无关宏
旨的花花草草的小事。他就冥冥之中的“天公”与花事的关系发出质问,推而
广之,世间万物也莫不可作此一问,无异于一篇以花事为题的具体而微的“天
问”。真正的答案既在词中,又在词外。岁岁花开,年年花落,花事的荣枯盛
衰,一任大自然的客观运行,实无与乎“天公”的“惜花”与否。“万物兴歇
皆自然”,这才是刘克庄本来想说,但在词中仅透露其意而未及说明的真正的 答案。全词诙谐风趣,具有幽默感,令人玩味有得。其写法或仿效苏轼的《泗
州僧伽塔》诗。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扬州慢⑴
淳熙丙申至日,⑵余过维扬。⑶夜雪初霁,荠麦弥望。⑷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⑸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⑹
淮左名都,⑺
竹西佳处,⑻
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⑼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⑽
废池乔木,⑾
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⑿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⒀
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⒁
青楼梦好,⒂
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⒃
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⒄
年年知为谁生!
【作者】
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一生飘
泊江湖,依人作客,却绝不曳裾侯门,逢迎取合。他与辛弃疾、杨万里、范成 大等为文字交,诗词皆卓然成家。词风清丽典雅,以冷香幽韵和瘦骨逸神独擅
胜场,为清代浙派词人所尊奉。他深谙音律,集中十七首自度曲,都旁缀音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代词乐资料。有《白石道人歌曲》。
【注释】
⑴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平韵。⑵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⑶维扬:
即扬州。⑷荠麦:荠菜和麦子。弥望:满眼。⑸戍角:军中号角。⑹千
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
的侄女婿。《黍离》:《诗经·王风》篇名。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 故都见“宗室宫庙,尽为禾黍”,遂赋《黍离》诗志哀。后世即用“黍离”来
表示亡国之痛。⑺淮左:淮东。扬州是宋代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
都”。⑻竹西佳处: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宋人于此筑竹西亭。这里指扬州。⑼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春风十
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用以借指扬州。⑽胡马窥江:指1161年
金主完颜亮南侵,攻破扬州,直抵长江边的瓜洲渡,到淳熙三年姜夔过扬州已
十六年。⑾废池:废毁的池台。乔木: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
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⑿渐:向,到。清角:凄清的号角声。⒀杜郎:
杜牧。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俊赏:俊逸
清赏。钟嵘《诗品序》:“近彭城刘士章,俊赏才士。” ⒁豆蔻:形容少女
美艳。豆蔻词工: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⒂青楼:妓院。青楼梦好: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
幸名。” ⒃二十四桥: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
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有二说:一说唐时扬州城内有桥二十四座,皆为
可纪之名胜。见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一说专指扬州西郊的吴家砖桥
(一名红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见《扬州画舫录》
⒄红药:芍药。【品评】
尽管姜夔一生以游士终老,但白石词并不仅仅是游士生涯的反映,展现在 他笔下的是折射出多种光色的情感世界。诚然,由于生活道路和审美情趣的制
约,较之辛词,姜词的题材较为狭窄,对现实的反映也略显淡漠。但他并不是
一位不问时事的世外野老。姜夔身历高、孝、光、宁四朝,其青壮年正当宋金
媾和之际,朝廷内外,文恬武嬉,将恢复大计置于度外。姜夔也曾因此而痛心
疾首,深致慨叹。淳熙二年,他客游扬州时便有感于这座历史名城的凋敝和荒
凉,而自度此曲,抒写黍离之悲。在作年可考的姜夔词中,这是最早的一首。
上片由“名都”、“佳处”起笔,却以“空城”作结,其今昔盛衰之感昭然若
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虚处传神,城池荒芜、人烟稀少、屋宇
倾颓的凄凉情景不言自明,这与杜甫的“城春草木深”(《春望》)用笔相若。
“春风十里”,并非实指一路春风拂面,而是化用杜牧诗意,使作者联想当年
楼阁参差、珠帘掩映的盛况,反照今日的衰败景象。“胡马窥江”二句写金兵
的劫掠虽然早已成为过去,而“废池乔木”犹以谈论战事为厌,可知当年带来
的战祸兵燹有多么酷烈!陈廷焯《白雨齐词话》认为:“„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姜词以韵味胜,其佳处即在 于淡语不淡,其中的韵味反倒是某些浓至之语所不及的。“清角”二句,不仅
益增寂凄,而且包含几多曲折:下有同仇敌忾之心,而上无抗金北伐之意,这
样,清泠的号角声便只能徒然震响在兵燹之余的空城。词的下片,作者进一步
从怀古中展开联想:晚唐诗人杜牧的扬州诗历来脍炙人中,但如果他重临此地,必定再也吟不出深情缱绻的诗句,因为眼下只有一弯冷月、一泓寒水与他倘佯
过的二十四桥相伴;桥边的芍药花虽然风姿依旧,却是无主自开,不免落寞。
尤其“二十四桥”二句,愈工致,愈惨淡,可谓动魄惊心。萧德藻认为此词
“有黍离之悲”,的确深中肯綮。
王昌龄《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约690— 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塞下曲·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①见临洮②。昔日长城战,咸③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释】
①黯黯:同“暗暗”; ②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③咸:都。
【简析】
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全诗写得触目惊心,表达了非战思想。
皇甫冉《春思》
皇甫冉:〔717-770〕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历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冉诗天机独得,远出情外。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春思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简析】
这首诗是借闺妇抒写春怨,期望早日了结战事,征夫能功成名遂。诗的首联点明题意,首句点“春”,次句点路遥“相思”。颔联写少妇和征人所在之地,一在汉,一在胡,相隔千里。颈联写离恨,写春情。末联故作问语,问征夫何时功成返乡。全诗流露非战情绪,也是借汉咏唐,讽刺穷兵黩武。
署名:沈韫韬
第三篇:必修古文翻译
必修·文言文翻译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文公、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它对晋国不合礼节,并且在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如果灭亡郑国对您有好处,冒昧地拿这件事来麻烦您。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越过别的国家使远方的国家成为自己的边地,您知道这事困难,哪里用得着灭亡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如果放过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使者往来,提供他们缺乏的物资,您也没有坏处。
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已经在东方使郑国成为边地,又想扩张它西方的边地,如果不损害秦国,将在哪里取得这些土地呢?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依靠了别人的力量却损害他,不仁义;失去了自己结交的人,不明智;用混乱代替整齐,不合用武之道(或:不勇敢)。
魏征《谏太宗十思书》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求得树木高大的,一定巩固它的根本;希望水流长远的,一定疏浚它的源头;想着国家安定的,一定积累自己的德行。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所有的帝王,继承上天重大的使命,没有人不是深切忧患因而治国之道显著,功业完成因而德行衰退。
3、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在深切的忧患中,一定竭尽真诚来对待臣下;已经实现志向,就会放纵情绪傲慢待人。
4、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真诚那么敌对的吴越也会成为一体,傲慢待人那么亲人也会成为陌生人。
5、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他们,用威严的气势震慑他们,(百姓)最终苟且免于处罚却不会感念长上的仁爱,表面恭顺却不会内心诚服。
6、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怨恨不在于有多大,可怕的是百姓的力量;水能承载船也能掀翻船,是应该深切慎重对待的道理。
7、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想到因身处高位而会危险不安,就想到谦虚地约束自己。想到因言路堵塞而会受到蒙蔽,就想到虚心地采纳臣下的意见。
8、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选拔有能力的人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听从它,那么智慧的人竭尽自己的谋略,勇敢的人竭尽自己的力量,仁爱的人传播自己的恩惠,诚信的人献出自己的忠诚。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计策没有确定,寻找可以出使答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权衡这两个计策,宁愿答应来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3、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
秦王担心他打破玉璧,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召来官吏察看地图。
必修〃文言文翻译〃精华语句〃张庆丰直译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我的确担心被大王您欺骗而辜负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玉璧回去,从小路到赵国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希望大王您和大臣们仔细商量这件事。
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崇高的道义。
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谁更厉害呢?
8、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只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不敢对赵国用武的原因,只是因为我们两人存在。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先考虑国家的急难,后考虑私人的恩怨。
10、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像我这样鄙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您宽容我到这地步啊。
司马迁《鸿门宴》
1、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见识浅短的人劝我说:“把守关口,不要接纳诸侯,关中的土地可以全部统治。”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派遣将领把守关口的原因,是防备其他强盗的进入和意外变故。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希望项伯您全部(详细)说明我不敢违背项王的恩德。
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进去上前祝寿,祝寿完毕,请求用剑舞蹈,趁沛公在座位上的机会攻击他,杀掉他。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5、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我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
庄子《秋水》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在这时,河伯乐呵呵地自己高兴起来,认为天下的美景全在自己这里。
2、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顺着水流向东前行,到了北海,面向东方看,看不到水的尽头。
3、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俗语有这样的话说,“听说了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4、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况且我曾经听说小看孔子学问、轻视伯夷道义的人,开始我不相信。
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我将长久地被有见识的人取笑。
必修四·24句
《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
1、无乃尔是过与?
恐怕要责怪你吧?
2、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周任有这样的话说:“施展能力就担任职务,不能这样的人就辞职。”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危险却不扶持,跌倒却不搀扶,那么将哪里用得着那个助手呢?
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老虎犀牛从栅栏里跑出,龟甲玉器在盒子里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君子痛恨那种避免说“想这样”却一定为这样做找接口的做法。
6、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我孔丘听说,诸侯大夫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财产不平均,不担心贫穷而担心不安定。
7、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像这样,所以远方的人不臣服,就整治礼乐德政来使他们归附;已经使他们归附,就使他们安定。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内荒年,就向河东转移河内的百姓,向河内转移河东的粮食。
2、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不可以,只是不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
3、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养活生者、为死者办丧事没有遗憾,这是王道的开端。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推行学校教育,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告诫他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就不在路上头顶肩背东西了。
5、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七十岁的人穿丝绸的衣服,吃肉,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却还不统一天下,不会有这种事。
6、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百姓死了,就说:“不是我,是年成。”这和刺人杀死他,说“不是我,是兵器”有何不同呢?
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您如果不归罪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归附了。
孙文《<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1、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然而这场战斗,烈士的鲜血四处飞溅,浩然正气充满天地,草木为他们饱含悲痛,风云因他们改变了颜色。
2、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那么这场战斗的价值,简直可以使天地震惊,使鬼神哭泣,和武昌革命的战斗一起长存。
3、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像历史记载田横的事,虽然凭司马迁善于给游侠写传记的能力,也不能给五百人写传记,就更令人悲痛了。
4、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当时我正因为讨伐敌人在桂林统帅军队。
5、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我写这篇序,既为牺牲的烈士哀痛,也用它来勉励读过这本书的国民。
欧阳修《秋声赋》
1、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草被它吹拂就颜色变了,树被它吹动就叶子落了。
2、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
必修〃文言文翻译〃精华语句〃张庆丰直译
秋天,是执掌刑法的官吏,在季节上属于阴;又是用兵的象征,在五行上属于金。
3、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人作为动物,是万物的灵长。各种忧患使他的心灵感动,各种事务使他的身体劳累。
4、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
更何况思考自己力量达不到的,忧虑自己智力不能做的?
5、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他鲜润的红颜变成枯木般憔悴,乌亮的黑发变成星星般花白是应该的啊。
必修五·30句
李密《陈情表》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出生成为婴儿六个月,慈祥的父亲离开了我;长到四岁的年龄,舅舅剥夺了母亲的志向。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既没有伯父叔父,有缺少兄弟,家门衰落,福份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3、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先前的太守叫逵的举荐我为孝廉,后来的刺史叫荣的推荐我为秀才。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承蒙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责任,这不是我牺牲生命能报答的(恩典)。
5、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况且我年轻时在非法的朝廷做官,在中央部门任职,本来是谋求仕途通达,不重视名誉节操。
6、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我没有祖母,无法到今天;祖母没有我,无法过完晚年。
7、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希望陛下同情我的诚心,同意我微小的心愿,或许祖母幸运,安度晚年。
8、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我内心充满像犬马对于主人一样的惶恐之情,恭敬地上表来使您知道。
归有光《项脊轩志》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在前面开辟四扇窗户,在庭院周围砌上围墙,来挡住南边的阳光,阳光反照,室内才明亮起来。
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又在庭院内交错种植兰花桂花竹子树木,过去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景色。
3、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一天,祖母探望我说:“我的孩子,好久看不到你的影子,为何整天在这里默不作声,很像个女孩子?”
4、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来上朝的,将来你一定会用到它!
5、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小屋共四次遭到火灾,能不烧坏,大概有神灵保护吧。
6、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庭院里有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在死的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高高直立像一把大伞了。
司马迁《报任安书》
1、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先前承蒙您给我书信,用待人谨慎、把举荐贤才作为要务的道理教导我。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人本来要死去,有人死的意义比泰山重大,有人死的意义比鸿毛轻微,因为追求的不同。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代富有显贵但姓名湮没的人,不能全部记录,只有卓越杰出的人被称道。
4、《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诗》三百篇,大多是贤人圣人抒发愤懑的作品。
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也想用它探究天道和人事的关系,通晓古今的变化,成就自成一家的学说。
《渔父》
1、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全世界都混浊但我独自清白,大家都喝醉了但我独自清醒,因此被流放。
2、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圣人不被外物拘束,能够和世界一起变化。
庄子《逍遥游》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这只鸟,大海运动的时候就将向南海迁徙;南海,是天池。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鹏向南海迁徙,拍击起三千里的浪花,乘着旋风向上飞到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深蓝,是它本来的颜色吗?还是它遥远到没有尽头呢?
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背靠着青天因而没有什么阻碍它,然后才开始将计划向南飞行。
5、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到郊野去的人,一天就返回,肚子还是充实的。
6、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全世界都称赞他却不更加努力,全世界都责难他却不更加沮丧。
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像那顺应天地的本性,驾驭阴阳风雨晦明六气变化,来在无限宇宙中遨游的人,他将依赖什么呢!王羲之《兰亭集序》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岭,茂密的树林,修长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水流,掩映环绕周围。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
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荒诞无稽的,把长寿和夭亡看作等同是虚妄之谈。
第四篇:粤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古文知识整理
粤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
古文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爱”通“薆”;“见”通“现” 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说”通“悦”;“女”通“汝” 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归”通“馈”
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匪”通“非”;“女”通“汝” 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无”通“毋” 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 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通“畔” 8.肇锡余以以嘉名 “锡”通“赐” 9.扈江离与辟芷 “辟”通“僻” 10.来吾道乎先路 “道”通“导” 11.指九天以为正兮 “正”通“证” 1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取”通“娶” 1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帘”通“奁” 14.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纫”通“韧” 15.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丁宁”通“叮咛” 16.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奄奄”通“晻晻” 17.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展”通“辗” 1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属”通“嘱” 19.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 20.比去,以手阖门 “阖”通“合” 21.称心快意,几家能能彀 “彀”通“够” 2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 23.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通“陲” 2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反”通“返” 25.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 26.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 2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而”通“能” 2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辩”通“变” 29.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匪”通“非” 30.瞎王刘引定火乔男女 “火”通“伙” 31.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见”通“现” 32.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
33、是谁之过与 “与”通“欤” 34.直不百步尔,是亦走也 “直”通“只” 3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3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 3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
38.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暴”通“曝” 39.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 4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 41.合从而缔交,相与为一 “从”通“纵” 4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 4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44.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45.并曾赋敛,仓库少内 “曾”通“增”;“内”通“纳” 46再拜便辟 “辟”通“避” 47.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 48.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无”通“毋” 49.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具”通“俱”
50.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内”通“纳” 51.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
5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具”通“俱”;“倍”通“背” 5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54.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 5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通“骖” 5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坐”通“座” 57.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闵”通“悯” 58.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零丁”通“伶仃” 59.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有”通“又” 60不嗛,则奋击 “嗛”通“慊” 61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椎”通“槌” 62太尉判书,辞甚巽 “巽”通“逊” 63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 “覆”通“复” 64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佗”通“他” 65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66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7姜氏何厌之有 “厌”通“餍” 68.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无”通“毋” 6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70.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 71.遂寘姜氏于城颍 “寘”通“置” 72.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阙”通“掘” 73.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锡”通“赐” 7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摩”通“磨” 75.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底”通“抵” 76.思垂空文以自见 “见”通“现” 7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失”通“佚” 78.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纪”通“记” 79.则仆偿前辱之责 “责”通“债” 8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困顿)81、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
二、词性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82.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取名;取表字。83.杂彩三百匹,广交市鲑珍:买。8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坐辇车 85.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86.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87.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东下。8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89.前辟四窗,垣墙周庭:砌上墙。90.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吃饭。9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喂养。9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上朝。
93.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向上飞;落下来。94.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总结。95.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摆酒。96.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作歌。97.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击鼓。
98.王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99.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称王。10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归罪。10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游泳。102.过秦论:指出……的过失。
103.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集会结盟。104.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
105.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破)水缸做(窗户),用草绳栓住(门枢)。10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学习。107.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怪罪。108.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居……之下。109.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驻扎。110.沛公欲王关中:称王。111.籍吏民,封府库:登记户口。112.范增数目项王:示意。
113.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敬酒。114.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115.晞一营大噪,尽甲:穿上铠甲。116.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致辞。117.杀一老卒,何甲也?:穿上铠甲。118.垂死,舆来庭中:抬。
119.裂裳衣疮,手注善药:用衣裳缠裹。120.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买。
121.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呈上这篇逸事状。12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建房舍。12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取名,命名。124.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向上走。
125.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弄清真相,说明真相。126.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合乎法度;符合先王的制度。127.欲与大叔,臣请事之:侍奉。128.不义不暱,厚将崩:实行道义。129.段不弟,故不言弟:符合弟弟的道义。130.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挖隧道。131.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赋诗。13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向南飞。
(二)动词作名词
133.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兵。
134.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135.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看到的景观。13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流传的文字。
(三)形容词作名词
137.然于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值得高兴的事;值得悲伤的的事。13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人;孩子。139.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行。14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困顿。
141.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高峻的地势。142.是固圣益圣,愚益愚。圣明的人,愚笨的人。
14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明的人;愚笨的人。14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均解释为重要的地位。145.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安逸的时候。
146.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谗佞奸邪之人;奸邪之人。
147.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地位底下见识浅的人;聪明睿智的人。148.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有才能的人;好的建议。149.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情。
150.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151.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有才能的人。
152.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固塞鄙陋的意见。
(四)形容词作动词
153.卒不忍独善其身:完善,维护。154.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视。
155.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尊重。15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157.素善留侯张良:与……友好。15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离。
159.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罪?引起**。160.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161.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照明。16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弄错。
(五)名词作状语
163.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一天天地。
164.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在北面;朝向西面。16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面;向东面。166.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在前面。
167.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亲手。16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169.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在地面上;在地下。
170.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用席子;用包裹;用口袋。
171.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在南面;在西面;在东面;在北面。172.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彩一样;像响声一样;像影子一样。173.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向上。17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连夜。
17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的礼节。176.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一样。177.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178.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像犬马一样的。
179.裂裳衣疮,手注善药:亲手。
(六)使动用法
180.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使……荣耀。
18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起舞;使……哭泣。18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使……摆满。183.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184.既来之,则安之:使……来;使……安心。185.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186.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使……争斗。187.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弱。
188.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使……灭亡。189.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后退。
190.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愚昧。191.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使……弱。19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灭亡。193.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排序;使……朝拜。194.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牢固。195.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宁。196.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使……虚 197.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使……端正。198.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19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称王。200.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使……破。20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使……听到。
202.臣不用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使……听到。203.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使……陷入困境。204.庄公寤生,惊姜氏:使……惊吓。
205.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使……受辱。206.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使……受到侮辱。
(七)意动用法
207.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以……为友。
20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为老;以……为幼。209.亦当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以……为乐。
210.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以……为师。21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以……为耻。
21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以……为耻。
21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以……为乐。(这是教材的注解,另一说是把“乐”直接解释为“喜爱、喜欢”。)
(八)为动用法
214.三年不治,臣请死之:为……而死。215.且勇者不必死节:为……而死。
216、夫人将启之:为……打开城门。
(九)其他
217.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统一。218.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变为一体。219.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220.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221.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两属。
三、特殊句式
(一)主谓倒装句
222.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223.你把东阿治理得太好了!
(二)宾语前置句
224.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时间过得很快,我好像要赶不上了,恐怕年岁不等待我。225.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22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来是一代英雄啊,可如今在哪里呢? 227.奚以知其然也? 怎么知道它这样呢?
228.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斥鷃讥笑它说:“它打算到哪里去呀?” 229.要其何以成何以败。
总结它们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230.求!无乃尔是过与? 求,恐怕要责备你吧!231.何以伐为? 为什么要攻打它?
23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不曾有过这样的事。23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懂得句读,不能解决疑惑。234.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项王握着剑挺身跪起,问:“客人是干什么的?” 235.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张良问:“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236.项王曰:“沛公安在?” 项王问:“沛公在哪里?”
237.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做凶横的事将会引起变乱,扰乱天子的边地,罪名将会落在谁的身上? 238.汝将何以视天地? 你将怎么活在人世间? 239.姜氏何厌之有? 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 240.(颍考叔)对曰:“君何患焉,若……不然?”(颍考叔)回答说:“您担心什么呢?”
(三)定语后置句
24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牙齿和强健的筋骨。242.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那些偷盗、贪婪、凶残、邪恶的邠州人,大都用贿赂的手段将名字混入军队的编制。
(四)判断句
24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光如)明星闪亮,原来是(宫人们)打开了梳妆镜。24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245.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是原来的南阁子。246.妪,先大母婢也。
这位老奶奶,是伺候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247.非我也,岁也。
(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24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249.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250.南冥者,天池也。南方的大海,是天然的大池。251.《齐谐》者,志怪者也。《齐谐》,是记载怪异事情的书。252.虽又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即使又把它晒干了,它也不再挺直,这是用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253.东阿者,子之东阿也。东阿,是你的东阿了。
254.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255.此天子气也。
这是天子的云气呀。256.亚父者,范增也。亚父就是范增。
257.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258.段公,仁信大人也。段公,是有仁义讲信用的人。
259.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现在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坟墓和他的弟子盖来守墓的房舍。260.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26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做学问的人不能够不深入地思考而谨慎地选择的缘故。262.制,巖邑也。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
(五)被动句 “为”“为所”结构
26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国君死在别人的手里,被天下人嘲笑,这是为什么呢? 26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这样的话,你们都将被俘虏。
265.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我因替李陵辩护遭遇了这场灾祸,深深地被同乡耻笑。
“见”字结构 266.渐见愁煎迫。渐渐地被忧愁煎熬逼迫。
“于”字结构
267.不拘于时,学于余。不受当时风俗的拘束,向我学习。26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269.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至于那些被正义和真理所激励的人就不是这样了。
“被”字结构
270.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即使一万次遭到杀戮,难道还有悔恨吗? 无被动词结构
27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久久地伫立,远远地望着,盼望着皇帝到来,被皇帝宠幸。272.戍卒叫,函谷举。
戍边的士兵们一声呐喊,函谷关的天险就被攻破。273.感斯人言,是夕始有迁谪意。感叹这人的话,这晚才觉到被贬谪的感受。274.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出《周易》。275.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离骚》。276.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孙子被砍去膝盖骨,编著了《兵法》。状语后置句
277.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曾经跟穆、曹两位琵琶师学习弹琵琶。278.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279.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80.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8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82.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28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8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285.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286.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8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8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8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90.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 291.陈涉之位,非尊于齐……中山之君也 29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293.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294.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 295.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296.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297.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298.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99.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 300.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 301.公幸教以道,恩甚大 30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303.欲立之,亟请于武公
304.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固定结构
305.孰与君少长? 306.无乃尔是过与?
四、古今异义词
307.便可白公姥,及时相相遣归(古义:偏义复词,婆婆。今义:公公和婆婆。)308.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没有拘束。)309.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
310.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古义:偏义复词,劳作。今义:劳作和休息。)311.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古义:偏义复词,兄长。今义:父亲和兄长。)
312.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古义:偏义复词,母亲;兄长。今义:父亲和母亲;弟弟和兄长。)313.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连接。今义:来往)314.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古义:亲事。今义:男女结婚的事情。)315.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今义:一定。)316.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义:直到。今义:另提一事。)317.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318.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古义:遮蔽;今义:分开。)319.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古义:处处。今义:常常。)320.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于是写了。今义:表原因的连词。)321.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先前。今义:朝着前方。)322.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长。今义:排行第一。)
323.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324.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32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326.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327.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普通人。今义:大众。)
328.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要学习。今义:教育的初级阶段。)32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古义:跟从他并。今义:表结果连词。)330.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331.仓库少纳,便事左右(古义:身边的人。今义:方位名词。)332.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最重要的。)33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334.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335.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男女结婚的事。)33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事故。今义:很。)33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河北省,河南省。)338.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建立。)
339.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义:报告申诉。今义:使别人知道。)340.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义:谦言私爱,内心的真情。今义:小小的。)
341.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342.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古义:横行无忌。今义:流氓一类的人。)343.处贱,无以拒也(古义:无法。今义:无从。)
344.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345.于是余有叹焉(古义:对于这件事。今义:连词,表顺承。)
34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古义:非同寻常。今义:很。)
34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348.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古义:大的都城;不超过。今义:大部分;仅仅。)349.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禀延(古义:直到。今义:另提一事。)
350.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古义:情意;诚挚恳切。今义:意志气概;勤劳踏实。)351.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古义:独自生存。今义:不和人来往。)
352.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妻子。)353.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妻子。)354.且勇者不必死节(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355.诗三百,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古义:抒发愤懑。今义:努力奋斗。)356.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义:非同寻常。今义:很。)
第五篇:高中语文必修三古文重点语句翻译(考试作弊专用)
必修三翻译
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适逢双方使者往来频繁,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
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料想元方也尚且可以用言语打动。
3、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逐不可收拾。
可不幸的是,吕师孟与我有夙怨,先在元人面前说我的坏话,贾余庆又紧跟着媚敌献计,于是我被拘留不能回国,国事就不可收拾了。
4、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去。正如古人所说:“将要凭此有所作为啊!”
5、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不得已,只能改变姓名,隐蔽踪迹,在荒草间行进,在露天下住宿,每天为躲避元军的骑兵出没在淮河一带。困窘饥饿,无依无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叫天不应,叫地不应。
6、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在贾家庄几乎被巡查的军官凌辱逼迫而死。
7、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死和生,不过是早晚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危难层叠交错涌现,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8、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以前,如果我的尸骨抛弃在荒草丛中,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国君和父母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
9、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这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被正义激奋而死在这件事上的。
10、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到了现在,苏州郡贤士大夫向当权者请示,就清理宦官魏忠贤废毁的生祠的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前立碑,来表扬他们的所作所为。
1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动天地。
1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在魏阉乱政的时候,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官僚,在全国这样广大的地域里,又有几个呢?
13、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视重固何如哉?
由此看来,那么,今天那班爵位显赫的官僚,一旦因犯罪而受惩治时,有的人脱身逃跑,不能被远近的人收留,又有剪发为僧,闭门不出,假装发疯,不知窜到什么地方去了的,他们这种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之别到底怎么样呢?
14、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而这五个人也得以增修他们的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列出他们的姓名,凡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他们的坟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逢的际遇呀!
15、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
悲哉 ?
不这样,假如这五个人保全他们的脑袋,在家中老死,那么,虽然享尽他们的自然年寿,但人人都可以像对待奴仆一样驱使他们,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表示惋惜,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愤呢!
16、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一块墓碑,就替他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普通百姓对国家也有重要作用啊。
17、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
18、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这件事烦劳您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19、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已经在东面把郑国当作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想要的土地呢?侵损秦国而使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
20、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到这个地步。凭借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2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任,处于天地间的重大地位,应当推崇最高峻的皇权,永远保持无止境的美善,(如果)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那么)这也就像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泉源却希望水流流得远啊!
2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古代所有的君主,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不是在深切的忧患中治道显著,功业建成就德行衰败的,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大概很少。
23、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恫吓人们,最终只能使人们图求苟且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国君的恩德,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心里并不服气。
2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以狩猎为乐,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以此作为尺度„„害怕谗佞奸邪的人,就想到端正自身来斥退邪恶小人。
25、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施加恩泽,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胡乱赏赐;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26、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使这九种德行发扬光大,选拔有才能的人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们。
27、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28、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衡量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29、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蔺相如估计秦王只是用欺诈的手段假装给予赵国城池,实际不能得到。
30、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
31、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请秦王敲一敲),借此互相娱乐吧!
3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啊。
3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更厉害?
3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我这样做的原因,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35、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秦王有虎狼一般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普天下的人都起来反抗他。
3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特地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37、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我入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登记官吏百姓,封存官库,来等待项将军的到来。
38、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希望项伯您把我不敢忘恩负义的话全都告诉给项王。
39、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又多次举起所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杀死沛公),项王(却)默默地毫无表示。
40、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这时候,河伯很高兴,认为天下的美景都在自己这里。
41、“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听到的道理很多,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
4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我要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4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我将长久地被修养高明白事理的人耻笑。
44、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上面执政的人知道了就处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损人利己啊。
45、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现在最大的不义是攻打别国,(我们)却不知道指责他的错误,跟随着并来称赞他,说这是义。这可以说得上是知道义与不义的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