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学英语翻译:张培基英译散文《哭》
文学英语翻译:张培基英译散文《哭》
那年,我坐夜车去朝拜圣地——到茂陵瞻仰霍去病墓前的雕刻。
Years ago ,I went by night train to Mao Ling ,a sacred place in Shaanxi Province,to pay homage to the sculptures standing before Huo Qubing's tomb.要点:
1,题目虽然是《哭》但根据文章内容,题目更确切的意思应为“快要流泪”,或“几乎流泪”,因此译为On the Verge of Tears 2,“那年”即“有一年”或“几年前”,译为that year会造成读者困扰,因为that 通常指前面提到过的事物,现译Years ago 综述:
题目的翻译看似简单,其实是建立在对于全文的理解上。
夜车到了终点站,霍去病墓还老远。在那满天星斗的西北草原上,我时而顺着大车道,时而踏着羊肠小径往前赶路,及至霍去病墓地,天色才开始曙明。附近没有行 人,我迫不及待的扑向墓前那几座庞然巨物的伟大雕刻作品。我十分激动,它们永远是活着的,并一直是我精神上的支柱。当我在异国遭到歧视的时候,当世界上其 他国家的杰出艺术品令我敬仰的时候,我自馁的时候,痛苦的时候„„这几座气势磅礴的永恒的石头雕刻便总会呈现在我的眼前。
As it was a long way from the terminal station to Huo's tomb,I had to hurry on with my journey on foot under the starry sky of Northwest China,sometimes on along a broad road,sometimes on a narrow footpath.The day was just dawning when I arrived at Huo's tomb.Not a pedestrian in sight.I lost no time in presenting myself before the majestic carved works of great magnitude before the tomb ,I was beside myself with agitation.The immortal art treasures will be my permanent spiritual prop.Whenever I am discriminated against in a foreign country ,whenever I stand in awe before a foreign outstanding work of art ,whenever I am disheartened,whenever
I suffer agony „ these imperishable stone carvings of amazing grandeur will inevitably appear in my minds eye.要点:
1,“夜车到了终点站,霍去病墓还老远。”译为As it was a long way from the terminal station to Huo's tomb,以as串句简洁流畅,如果用when the night train arrived at its terminal station, Huo’s tomb still a long way off„则不如第一种译法通顺
2,“我„往前赶路”译为I had to hurry on with my journey,to hurry on with 意为“匆忙做某事”如:He promised to hurry on with the report and send it to us today.(他答应赶紧写好报告,今天就给我们送来.)3,“附近没有行人”译为Not a pedestrian in sight,其中省略了was,不知道有多少童鞋想译成there be„„
4,“我迫不及待地扑向„”译为I lost no time in presenting myself before„ 其中“迫不及待”还可译为hurriedly ,“扑向”即“奔向”,还可译为came up to„
5,“它们永远是活着的,并一直是我精神上的支柱”译为The immortal art treasures will be my permanent spiritual prop,其中art treasure 是译者后加的,属于增添词,为的是满足造句的需要
综述:
本段在简化句子结构和增加流畅性上有很多出彩的表达,比如Not a pedestrian in sight„和借用增译词来引导句子,值得我们借鉴。
我久久徘徊于霍墓雕刻间,远看,浑然一体;近看,耐人寻味,在粗犷的斧凿中行走着蜿蜒的线。斯是顽石,却生意盎然,全世界的艺术家到此不能不肃然起敬!“我们的祖先比你强的多!”我也许是继承了阿Q精神胜利的一面吧,但有了这样矗立在世界艺术史上的祖先爷爷,确实得天独厚。这总是值得欣慰的!
I loitered for quite a long while among the sculptures, which were an integrated mass when viewed from afar and very intriguing when scrutinized lose by.Traceable among the rough marks of hatchet and chisel were delicate lines zigzagging.Insensate
as they were, the carved stones were brimming with life and vigor, Art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annot help feeling awed when they visit this place.“Our forefathers did much better than you!” I declared ,maybe affected by Ah Q's philosphy of “spiritual victory”.We are indeed very lucky to have our forefathers standing tall and upright in the world history of art.This is certainly a matter for rejoicing.要点:
1,“在粗犷的斧凿中行走着蜿蜒的线”即“蜿蜒的线条行走于粗犷的斧凿痕迹中” 译为Traceable among the rough marks of hatchet and chisel were delicate lines zigzagging.译者采用倒装句,更加突出“线条”的主语地位
2,“都不能不”译为“都禁不住要„”译为can not help doing 3,“我也许是继承了阿Q精神胜利的一面吧”即“我也许是受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影响”译为maybe affected by Ah Q's philosphy of “spiritual victory”.philosophy作“人生哲学”“观点”解,外国读者可能不理解什么是“阿Q精神”此处要稍微解释一下
综述:
四字词值得积累。
1989年我重返巴黎,感慨万千。返回后,我怀着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又一次去老了西安,再一次瞻仰霍墓雕刻。在霍去病墓前,在秦俑坑前,在碑林博物馆的汉唐石雕前,我只想嚎啕痛哭。老伴跟随我,还有那么多观众,我不敢哭。哭什么?哭它太伟大了,哭老鹰的后代不会变成麻雀吧?
In 1989,While revisiting Paris ,I felt all sorts of emotion surging up within me, Back in China, when I paid another visited to Xi'an and the sculptures before Huo's tomb,I was seized with mixed feelings, I just felt like crying with abandon as I stand once more before Huo's tomb, before the Chin Dynasty terra 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and before the Han Tang Upright stone tablets bearing ancient inscriptions.But I refrained from tears because I was then accompanied by my wife and surrounded by numerous spectators.Why did I feel like having a good cry?Because
my motherland is so great and because of my fears about the descendants of the eagles turning out to be sparrows.要点:
1,“我只想嚎啕痛哭”译为I just felt like crying with abandon,其中with abandon作“放任”“纵情”解,如:People were shouting and cheering with abandon.意即”人们兴高采烈,纵情欢呼.”后面的good cry也是“痛哭一场”的意思
2,“哭老鹰的后代不会变成麻雀吧”意即“因为担心老鹰的后代会变成麻雀而哭”译为because of my fears about the descendants of the eagles turning out to be sparrows.其中my fears about 和I am worried that 都是根据意思的增益的词,为了文章的顺畅表达
综述:
本段乃至全文都有许多增益的部分,它们在保证文章流畅和准确传达原文意思中的作用功不可没,值得注意。
第二篇:从翻译美学看张培基英译散文《匆匆》中的审美再现
从翻译美学看张培基英译散文《匆匆》中的审美再现
摘 要:汉语散文与英语散文存在这很大的差异,因此汉语散文的英译具有一定的难度。张培基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现代散文翻译研究,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翻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值得进行深入研究。散文的特点决定了散文翻译可以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去研究,本文将运用刘宓庆教授提出的翻译美学理论,对张培基英译散文《匆匆》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本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翻译美学;散文翻译;张培基;《匆匆》
一、引言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和戏剧并重的文学体裁,具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西方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以散文历史悠久、成果丰硕而骄傲,中国现当代散文由“五四运动”以后初见雏形。《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著于1922年,正逢“五四运动”尾声,其语言优美,结构精巧。朱自清先生背负着当时作为文化人的历史责任,在《匆匆》一文中,他细致地描写了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与无奈,并揭示了当时年轻人对国家命运感到迷茫的现实。文中关于时间匆匆的思考不仅对当时的年轻人有所触动,对今天的读者也具有警醒作用[1]。张培基先生的译文把握住了原文的情感、风格、神韵,忠实凝练,用词具有美感。
二、翻译美学
西方美学思想具有很长的历史,然而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仅两百多年[2]。尽管中国的美学思想也具有很长的历史,但直到现代美学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对中国翻译美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是傅仲选先生的《实用翻译美学》、刘宓庆先生的《翻译美学导论》及毛荣贵先生的《翻译美学》。《实用翻译美学》是中国第一部独立、完整的翻译美学著作,标志着中国翻译美学的建立。《翻译美学导论》是中国翻译美学领域的另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该书对中英翻译进行了系统性的综合研究。《翻译美学》则对中国翻译美学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及总结。本文将运用刘宓庆教授提出的翻译美学理论,对张培基英译散文《匆匆》进行分析和研究。
刘宓庆先生的翻译美学理论中包含了三个重要术语: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和审美再现。审美客体(Aesthetic object,AO)是指审美活动中具有一定美学价值的物质。翻译审美客体(Translation aesthetic object,TAO)顾名思义,是指翻译活动中具有美学价值并能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审美客体,即原文。翻译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分为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形式系统指语言的形式特征,是可以由人直观感受到的美学价值,即“形式美”。美学理论将其定义为包含审美客体外部特征的自然属性。语言的形式系统审美构成可从语言的各个层面得以展现,即语音、词汇、句法等。相对形式系统的物质性、可感知等特性而言,非形式系统则是非物质性的、抽象的。非形式系统是模糊的,一般包含四个要素:“情”、“志”、“意”、“象”[3]。“情”与“志”通常指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意”与“象”则是“情”与“志”的体现。审美主体(Aesthetic subject,AS)是指对审美客体进行审美活动的人,因此翻译的审美主体简单而言就是译者。审美主体具有两个属性:
一、受制于审美客体;
二、审美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及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潜质的高度启动、激发性。翻译的审美再现是指译者用另一种语言表达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审美再现是翻译活动中的最后一步,因此译者能否最大限度地将原文的美学价值注入译文显得尤为重要。
三、张培基英译散文《匆匆》中的审美再现
张培基是中国散文翻译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中国散文翻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本文将从审美客体的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两个方面对《匆匆》译文进行分析。
(一)形式系统审美再现
1.音韵
(1)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叠词是汉语中的普遍现象,使用叠词可使得诗词等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此句中,朱自清先生(以下简称朱)将太阳拟人化,用“轻轻悄悄”形象地描写了太阳如少女般曼妙的步伐。张培基先生(以下简称张)则采用英语中常用的头韵和尾韵的方法译为“softly and stealthily”,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
(2)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what can I do but waver and wander...此句中,朱用了对称的句式表达了自己对时间匆匆的无奈,两个“只有...罢了”将作者的懊恼与感叹表达得淋漓尽致。译文中,为符合英文避免重复的表达习惯,张没有照搬原文的对称句式,而是采用了头韵和尾韵的方法译为“waver and wander”再现了原文的美学价值。
2.词汇
1.修辞手法
(3)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原文中,作者将流逝的日子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将时间流逝这一抽象过程具体化,形象生动。译文中,张采用了英文中相应的明喻修辞,将该句译为“Like a drop of water falling off a needle point into the ocean”从而到达了相同审美效果。
(4)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此句中,作者将太阳拟人化,描写了时光流逝的难以察觉。译文中,张直译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译为“The sun has feet too”,使译文如原文一样形象具体从而实现了审美再现。
2.遣词
(5)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6)……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从挽着的手边过去,……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这两句中,朱描写了时间逝去的多种情况,例6)中朱采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式,节奏明快,将读者置身于时光匆匆的状态之中。译文中,张挑选恰当的英语动词及动词短语,用词多样如例5)中的“slipped away”例6)中将一系列时间逝去的动作“flows away”、“vanishes”、“passes away”、“bushing”、“strides”“flits”,不仅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且达到了与原文相同的美学效果。
3.句法
(7)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Thus 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 vanishes in the rice bowl when I have my meal; passes away quietly before the fixed gaze of my eyes when I am lost in reverie.Aware of its fleeting presence,I reach out for it only to find it brushing past my out-stretched hands.In the evening,when I lie on my bed,it nimbly strides over my body and flits past my feet.汉语与英语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因此在句子表达习惯上有较大差异。汉语重意合,因此原文中,表达时间的状语通常置于主句之前从而为主题的表达做出铺垫。而英文则注重形合,通常将主句置于句首以突出主题。因此译文中,张将时间状语从句置于主句之后,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8)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此句中,朱采用了排比的句式,译文采用了相应的句式以达到形式的效果。同时,张采用了英国诗人雪莱(Shelley)的名句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away,烘托了原文的韵味[4]。
(二)非形式系统审美再现
1.意象
意象是中国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巧妙使用意象可烘托作者的情感与读者产生共鸣。如例8)中朱通过“燕子”“杨柳”“桃花”等意象描绘了实际的春景,让读者身临其境从而在情绪上收到感染,并让读者了解大自然的荣枯正是时间飞逝的痕迹。译文中,张使用了相同的意象即“swallows”“willows”“peaches”再现了其美学价值。
2.情感
《匆匆》一文旨在表达作者对时光一去不返而自己又无能为力的失落与无奈,如例7)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阐述了时间的匆匆,形象表明了时光的转瞬即逝,也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能为力。译文中,利用“flows away”等一系列的动词短语也到达了同样的美学效果。
3.风格
纵览《匆匆》一文,作者通篇采用口语化的语言,如例7)中洗手、吃饭、躺在床上等动作,生动地描写了时光的流逝以及自己对这种状态的无奈之感,从而使得文章更贴近生活,易于读者理解与接受。张在译文中合理地再现了此散文的风格特征,使用口语化的语言进行翻译如“wash my hands”、“have my meal”、“lost in reverie”等,再现了原文风格。
四、结论
本文仅从审美客体的角度分析了张译《匆匆》的审美再现,日后的研究可从审美主体角度出发研究其审美再现,甚至可研究张译《匆匆》中的审美缺失。散文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散文翻译应受到同诗歌翻译、戏剧翻译、小说翻译一样的重视。散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指其选题自由、取材广泛、不受时空限制、表现方法不拘泥、结构自由等,“神”即每篇散文都有明确的中心思想。由本文对《匆匆》英译本的分析可以看出,翻译美学理论中审美客体的形式系统与非形式系统正好对应了散文的两大特征,因此翻译美学可以对散文翻译进行有效的理论指导以期散文翻译取得更大的成就。从美学角度研究散文的翻译,有助于推动中国散文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薛功平.朱自清散文《匆匆》赏析[J].科教文汇,2008(07):229.[2]曾文雄.中国翻译美学研究新发展[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6(1):44-48.[3]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141,168.[4]张培基.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一辑)[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55-60.
第三篇:张培基生平简介
翻译家 :张培基
一 :生平简介
张培基先生系福建福州人,出生于1921年。早年移居上海,在那里接受了初等和中等教育。张先生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同年任《上海自由西报》英文记者、英文《中国评论周报》特约撰稿者兼《中国年鉴》(英文)副总编。1946年赴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任英语翻译,随后留学美国,就读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院。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几天,他便毅然飞回了祖国的怀抱。那一年张培基先生年仅28岁。之后,他在华北大学、革命大学学习并参加了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张先生1951年到北京外文出版社从事编译工作,历四载。1955年起他便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校(今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执教,一干就是25年。随着该校校址迁移,张家口、北京、洛阳等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80年张先生转业到地方,开始在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1991年退休。他曾任研究生导师,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委,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外文出版社英文翻译顾问,获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者特殊津贴。他的名字已经被列入《中国翻译家词典》,在当今中国翻译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几年来,他一直在为《中国翻译》杂志的“翻译自学之友·汉译英练习”专栏撰稿,这些译文自然流畅并且极具文采,充分体现了译者的翻译理念,实乃翻译作品的经典,令许多读者和翻译爱好者受益匪浅。这些译文后来被收进《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集结出版,不但为中国学者进一步研究翻译理论与技巧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文章,而且为外国学者研究中国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目前他还担任《英语世界》杂志的顾问,同时他也是北京一所民办学校的顾问,作为一名老教育家,他为该校的师资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二 : 主要翻译作品
1955 年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载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
1960年 曹禹《明朗的天》(外文出版社)
1962年 杨植霖《王若飞在狱中》(外文出版社)
1984年 王士菁《鲁迅传》(外文出版社)
1999年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年 廖静文《徐悲鸿一生》(外文出版社)1964年 《习语汉译英研究》(商务印书馆)
1964年 《英语声色词与翻译》(商务印书馆)
1980年 《英汉翻译教程》(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4年 The Chinese-English Interpreter's Handbook
(《汉英口译手册》与加拿大马拉斯匹那学院方面合编)
2003年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年《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三)(Selected Modern Chinese Essays 3)(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三 :翻译风格 张培基先生在翻译时力求做到语言新鲜自然、选词准确精致,注重把握语篇神韵,使原文信息与风格得到完美再现。句子短小、精悍,结构简单;用词简单、明了;修辞处理合理,力求通俗易懂;语言逻辑关系清晰;对文化因素处理得体,读者对译文无理解障碍.四 :译作赏析
例1: 原文: 我们几姊弟和几个小丫头都很喜欢--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许地山《落花生》)
译文: That exhilarated us children and our servant girls as well, and we soon started buying seeds, ploughing the land and watering the plants.We gathered in a good harvest just after a couple of months!
“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是一个排比结构,表现出“我们”说干就干,急迫又忙碌的情景。如果译文也译为排比结构“Some bought seeds, others ploughed the land and still others watered the plants.”则显得节奏缓慢,语言也拖泥带水。这里张译采用了start + ing 形式,一方面使得语言简练,另一方面在视觉上增添了动感,仿佛把读者带到了孩子们风风火火的劳动现场。另外,此句中“居然”一词看似漏译,但这种“惊喜”的感觉已被“good”和“just after”两个词以及句末感叹号传达得非常到位。
例2: 原文: 实在是最可怜的同胞,他们种地没的吃,有力气没的卖,当了兵经常饿肚皮,无奈何只好出此下策。(叶圣陶《我坐了木船》)
译文:Those pitiful fellow countrymen who, unable to ward off starvation by farming or soldiering or whatnot, have been reduced to the disreputable business as a last resort.张先生把这个由三个主谓结构分句组成的并列句处理为一个动词词组加上方式状语:unable to ward off starvation by farming or soldiering or whatnot,表面看没能与原文对号入座,但其实张先生早就抓住了这句话的精神,用更凝练的语言,更接近于英语使用者的思维方式道出了这句话的内涵。Farming和soldiering对应“种地”与“当了兵”。那么“有力气没的卖”对应什么呢?这句话的内涵是“他们”也许根本就没地种,也没工作做,也找不到什么其它可以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糊口的活路,因此“有力气没处卖”。接下来张先生用whatnot这个词模糊处理了尚未表达出的信息。不过为了尊重语言习惯,这个词最好放在最后。
例3: 原文: 蔷薇的花色还是鲜艳的,一朵紫红,一朵嫩红,一朵是病黄的象牙色中带点血晕。(郭沫若《路畔的蔷薇》)
译文: They(roses)were still fresh in color.One was purplish red, another pink, still another a sickly ivory-yellow slightly tinged with blood red.原文中“一朵……一朵……一朵”是一个排比结构,并列关系,而张培基先生却把它处理为one … another … still another 这种递进结构,使译文更接近“英式思维”,更地道。此外,张先生对几个颜色词的处理也恰倒好处。“Sickly ivory-yellow slightly tinged with blood red” 中两个颜色词组搭配得珠联璧合,这样,一朵虽然纤弱但对生命仍然执着的蔷薇花便跃然纸上。其实张培基先生早在1964年就出版了专著《英语声色词与翻译》,对声色词的翻译做了深刻探究。他认为要做好这方面的翻译,译者必须掌握大量的英语声色词及其组词结构和适用的场合。这样的声色词为张先生的译作的确增色不少。除了以上提及的描写蔷薇花的颜色,还有很多让人叫好的色彩。如:sapphire mountains and emerald rivers(青山绿水),bitter cold North with its drab and dried up vegetation(严冷枯黄的北方),the sky pallid(天的颜色显得淡),azure skies(碧绿的天色),a light yellowish-green(淡绿微黄(的枣子)), The banks with their yellowish soil and green grass receded into two greenish strips(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两条的青痕)等等,这里不一一枚举。
例 4:张培基教授的英译文《快乐的死亡》充分体现了张培基先生对中西两种文化、两种语言的透彻的理解和娴熟的驾驭。张培基教授在力求选词得当,语句自然流畅的同时又不拘泥于计较词句上的得失。他把语篇神韵摆在第一位,追求既能完美地表达原文信息、原文功能、又能译出原文的风格与韵味。
作家有三种死法。
译文:A writer can die three kinds of death.
diethe death:end suddenly and completelv,是一种戏谑的说法;恐怕大多数人会很顺手的翻成“a writer can die in three ways”,而此种译法势必不能表达原文作者并不犀利的语言之中所表达的凝重话题。
自然的死属于心脏停止跳动,是一种普通的死亡形式……
译文:Natural death,caused by the discontinuation of heartbeat,is acommon form of death...原文的“属于”很容易很让想到“belong to”短语,可是张培基教授却用了一个被动语态将原文更地道更通顺地表达了出来。
作家没有了作品,可以看作是个人艺术生命的死亡、职业的停顿。
译文:When a writer no longer produces any works,it is tantamount tothe death of his artistic life or the end of his career.
形容词tantamount不仅显示了张培基教授英语词汇量之大,更显示了其驾驭语言的能力。动词produce及名次end的译法,若没有正确理解原文,吃透原文字里行间的意思,一般人怕是翻译不出来的吧。
第四篇:张培基生平简介
翻译家 :张培基
一 :生平简介
张培基先生系福建福州人,出生于1921年。早年移居上海,在那里接受了初等和中等教育。张先生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同年任《上海自由西报》英文记者、英文《中国评论周报》特约撰稿者兼《中国年鉴》(英文)副总编。1946年赴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任英语翻译,随后留学美国,就读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院。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几天,他便毅然飞回了祖国的怀抱。那一年张培基先生年仅28岁。之后,他在华北大学、革命大学学习并参加了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张先生1951年到北京外文出版社从事编译工作,历四载。1955年起他便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校(今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执教,一干就是25年。随着该校校址迁移,张家口、北京、洛阳等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80年张先生转业到地方,开始在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1991年退休。他曾任研究生导师,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委,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外文出版社英文翻译顾问,获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者特殊津贴。他的名字已经被列入《中国翻译家词典》,在当今中国翻译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几年来,他一直在为《中国翻译》杂志的“翻译自学之友·汉译英练习”专栏撰稿,这些译文自然流畅并且极具文采,充分体现了译者的翻译理念,实乃翻译作品的经典,令许多读者和翻译爱好者受益匪浅。这些译文后来被收进《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集结出版,不但为中国学者进一步研究翻译理论与技巧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文章,而且为外国学者研究中国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目前他还担任《英语世界》杂志的顾问,同时他也是北京一所民办学校的顾问,作为一名老教育家,他为该校的师资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
二: 主要翻译作品
1955 年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载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
1960年 曹禹《明朗的天》(外文出版社)
1962年 杨植霖《王若飞在狱中》(外文出版社)
1984年 王士菁《鲁迅传》(外文出版社)
1999年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年 廖静文《徐悲鸿一生》(外文出版社)
1964年 《习语汉译英研究》(商务印书馆)
1964年 《英语声色词与翻译》(商务印书馆)
1980年 《英汉翻译教程》(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4年 The Chinese-English Interpreter's Handbook
(《汉英口译手册》与加拿大马拉斯匹那学院方面合编)
2003年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年《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三)(Selected Modern Chinese Essays 3)(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三 :翻译风格
张培基先生在翻译时力求做到语言新鲜自然、选词准确精致,注重把握语篇神韵,使原文信息与风格得到完美再现。句子短小、精悍,结构简单;用词简单、明了;修辞处理合理,力求通俗易懂;语言逻辑关系清晰;对文化因素处理得体,读者对译文无理解障碍.四:译作赏析
例1: 原文: 我们几姊弟和几个小丫头都很喜欢--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许地山《落花生》)
译
文: That exhilarated us children and our servant girls as well, and we soon started buying seeds, ploughing the land and watering the plants.We gathered in a good harvest just after a couple of months!
“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是一个排比结构,表现出“我们”说干就干,急迫又忙碌的情景。如果译文也译为排比结构
“Some bought seeds, others ploughed the land and still others watered the plants.”则显得节奏缓慢,语言也拖泥带水。这里张译采用了start + ing 形式,一方面使得语言简练,另一方面在视觉上增添了动感,仿佛把读者带到了孩子们风风火火的劳动现场。另外,此句中“居然”一词看似漏译,但这种“惊喜”的感觉已被“good”和“just after”两个词以及句末感叹号传达得非常到位。
例2: 原文: 实在是最可怜的同胞,他们种地没的吃,有力气没的卖,当了兵经常饿肚皮,无奈何只好出此下策。(叶圣陶《我坐了木船》)
译文:
Those pitiful fellow countrymen who, unable to ward off starvation by farming or soldiering or whatnot, have been reduced to the disreputable business as a last resort.张先生把这个由三个主谓结构分句组成的并列句处理为一个动词词组加上方式状语:unable to ward off starvation by farming or soldiering or whatnot,表面看没能与原文对号入座,但其实张先生早就抓住了这句话的精神,用更凝练的语言,更接近于英语使用者的思维方式道出了这句话的内涵。Farming和soldiering对应“种地”与“当了兵”。那么“有力气没的卖”对应什么呢?这句话的内涵是“他们”也许根本就没地种,也没工作做,也找不到什么其它可以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糊口的活路,因此“有力气没处卖”。接下来张先生用whatnot这个词模糊处理了尚未表达出的信息。不过为了尊重语言习惯,这个词最好放在最后。
例3: 原文: 蔷薇的花色还是鲜艳的,一朵紫红,一朵嫩红,一朵是病黄的象牙色中带点血晕。(郭沫若《路畔的蔷薇》)
译
文: They(roses)were still fresh in color.One was purplish red, another pink, still another a sickly ivory-yellow slightly tinged with blood red.原文中“一朵……一朵……一朵”是一个排比结构,并列关系,而张培基先生却把它处理为one … another … still another 这种递进结构,使译文更接近“英式思维”,更地道。此外,张先生对几个颜色词的处理也恰倒好处。
“Sickly ivory-yellow slightly tinged with blood red” 中两个颜色词组搭配得珠联璧合,这样,一朵虽然纤弱但对生命仍然执着的蔷薇花便跃然纸上。其实张培基先生早在1964年就出版了专著《英语声色词与翻译》,对声色词的翻译做了深刻探究。他认为要做好这方面的翻译,译者必须掌握大量的英语声色词及其组词结构和适用的场合。这样的声色词为张先生的译作的确增色不少。除了以上提及的描写蔷薇花的颜色,还有很多让人叫好的色彩。如:sapphire mountains and emerald rivers(青山绿水),bitter cold North with its drab and dried up vegetation(严冷枯黄的北方),the sky pallid(天的颜色显得淡),azure skies(碧绿的天色),a light yellowish-green(淡绿微黄(的枣
子)), The banks with their yellowish soil and green grass receded into two greenish strips(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两条的青痕)等等,这里不一一枚举。
例 4:张培基教授的英译文《快乐的死亡》充分体现了张培基先生对中西两种文化、两种语言的透彻的理解和娴熟的驾驭。张培基教授在力求选词得当,语句自然流畅的同时又不拘泥于计较词句上的得失。他把语篇神韵摆在第一位,追求既能完美地表达原文信息、原文功能、又能译出原文的风格与韵味。
作家有三种死法。译文:A writer can die three kinds of death.diethe death:end suddenly and completelv,是一种戏谑的说法;恐怕大多数人会很顺手的翻成“a writer can die in three ways”,而此种译法势必不能表达原文作者并不犀利的语言之中所表达的凝重话题。
自然的死属于心脏停止跳动,是一种普通的死亡形式……译文:Natural death,caused by the discontinuation of heartbeat,is acommon form of death...原文的“属于”很容易很让想到“belong to”短语,可是张培基教授却用了一个被动语态将原文更地道更通顺地表达了出来。
作家没有了作品,可以看作是个人艺术生命的死亡、职业的停顿。译文:When a writer no longer produces any works,it is tantamount tothe death of his artistic life or the end of his career.形容词tantamount不仅显示了张培基教授英语词汇量之大,更显示了其驾驭语言的能力。动词produce及名次end的译法,若没有正确理解原文,吃透原文字里行间的意思,一般人怕是翻译不出来的吧。
第五篇:中国散文翻译的新收获——喜读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论文关键词:潜层语义 表层语义 增益 删略
论文摘要:《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是一本不是教材的好教材,它为中 国学 者深入研究 翻译 理论与技巧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典型实例;张培基教授半个世纪译苑耕耘的经验及其科学的一丝不苟的译风不可多得;同时该书也为外国人研究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鲜活的思想铺了一条近路。编辑。
近百年来把西方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或理论译介给国人者不乏其人,中国人中自己主动把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来存在于散文中那些鲜活的思想译介给外国人的学者却并不多见。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弥补了这个缺憾。二十世纪末能在炒得沸沸扬扬的书市上偶拾到这样一本选材精当、译功踏实的新书《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幸甚!《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译者很看重所选散文中的“真情”——那种迫于必要而非出于志愿的应景文章一概不译;译者对曾有过争议的名人作品也不看其名气大小,而着眼于其散文是否仍有现实意义;如果能给后人留下一点值得思考的东西,那么就将其译出。例如所译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在揭示我们 民族 劣根性方面很有特色,至今读来尤有极深刻的现实意义。《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篇幅有限,但它几乎囊括了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一大批杰出作家寓意深邃的有一定代表性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家或名人包括李大钊、方志敏、鲁迅、郭沫若、胡适、叶圣陶、朱自清、郁达夫、柔石、萧红、老舍、郑振铎、萧乾、冰心等等;也有至今仍在笔耕的 文学 巨匠如巴金、季羡林等等。《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可成为让当代的西方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的思想脉搏的一面三棱镜或一本好教材。目前西方一些国家首脑人物都很重视其“智囊团”对 孔子、老子、孙子等我国古代思想家或军事家的研究,这方面的译作也较多,但对上述我国知识层面的代表人物知之甚少。因此,《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推出对国人的翻译 指导 思想或翻译观念的更新也会起到先导作用。让世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民真实的思想感情,有条件的有识之士应多做些这方面的译介工作。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问世的意义不可低估。
如果只读《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汉英对照)中的英文,你不会觉得这是译文,不会觉得其英文是出自一位中国人的手。译者不仅在句子层面上力求做到 语言 自然流畅、准确细致、雅俗得当而且又特别着意语篇神韵的再创造,力求既完美地保持原文的信息、原文的功能又译出原文的风格或味道来。
这里不妨先看一看收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郭沫若五篇散文译文,即《路畔的蔷薇》《夕暮》《白发》《水墨画》《墓》。拜读之后笔者觉得张先生在处理“增益”与“删略”关系、“表层语义”与“潜层语义”关系、以及声色词语对应与非对应性关系等诸多方面出手不凡,均有独到之处。
“许久储蓄在心里的诗料,今晨在理发店里又浮上了心来了。——”这是郭沫若《白发》一文的首句,开门见山地点出了作者 写作 动机,其中关键词为“诗料”。因为通篇讲的是作者对一位“年青的,年青的远隔河山的姑娘”为其理发时“拔去了一根白发”后的感情经历,为此将其译为poetic emotion显得很得体,如译成“poetic material”便有伤大雅;全句的译文my long pent_up poetic emotion emerged again this morning at a hairdresser’s也很简练,把“储蓄在心里的”较长的定语浓淡缩成意为“心扉封闭”或“被压抑”的pent_up也很 经济 实惠又形象逼真。把“远隔河山的”有意淡化为of the distant land也很不俗,不然“mountains”“rivers”通通直译出来必然使句子变得很臃肿,甚至言不及义。“你的慧心替我把青春留住了”句中的“慧心”颇不好译。中国人常有“慧眼”“慧心”之说,“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能领悟真理之心,英文中没有十分贴切的对应词,译者将其“模糊”处理译为feeling heart,颇有见地。
小处见大,翻译的真功夫往往在一些小地方流露出来。收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夏尊一篇散文标题是《我之于书》,一般译者多半会译为i and books。但booksand i的译法却符合英文习惯,而且读起来也上口。该文中“我的房子里比较贵重的东西就是书。”一句的译法也很有特色——用“under my roof”来译“我的房子里”而不用“inmy house”这不能不说是对原文的再创造,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