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则与人情作文教案
“规则与人情”主题作文教案
(四)一、作文命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1864年的一天,哈佛大学图书馆突发火灾,数百本哈佛牧师捐赠的重要图书被焚毁一空,只有一本书幸免于难——前一天晚上,它被一位学生违章(哈佛大学校规规定图书馆的珍贵图书只能留在图书馆阅览)带回了宿舍。次日,这名学生把书交还给学校,这本书也成了哈佛牧师捐赠图书的孤本。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哈佛大学召开校会,校长对该学生提出了表彰,对他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表示最高的谢意,然后当众宣布开除这名学生。
在中国一所中学,课间,两名学生打闹,不慎将走廊的橱窗玻璃打碎。当时周围虽然没有其他人,但是两名学生还是主动地到校长室去说明情况,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打闹了。校长表扬了两名学生,并认为他们认错态度极好,便不要求他们赔偿学校玻璃被打碎的损失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二、命题意图
1、近来,中央一再强调要“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实际是政府向百姓表态,承诺会注重制度的建设,注重制度的完善。而通过作文命题的形式,宣传、贯彻这方面的精神,无疑是最佳的机会。并且,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制度建设层面的问题,可实际这又是一个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的问题,值得学生理性的去思考、探讨。
2、纵观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强调学生要具有思辨能力。本次命题的两则材料反映的是“规则与人情”,审题、立意、构思、行文都要求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
3、本次作文重点训练学生的语段论述能力。
三、审题立意
材料一:假如是一名学生违规将书带出图书馆,因此受到校规的惩处,那么这件事就很简单明确,而这个材料的复杂之处就在于:当晚发生火灾,此书成为哈佛图书珍藏馆唯一存世珍品。书可私藏,无人知晓,私自带书之事即可瞒天过海,但如果隐瞒,虽个人利益不受损,但内心必不安,会受道德谴责;如果学生交出图书,那么个人利益必受损,会受校规惩处被开除,但内心会获得安宁,实现自我救赎。学生交还了图书,校长感谢他,是因为他的诚实,肯定他的人品,所以可以从“诚实是为人之本”、“承担责任”、“道德感化”的角度立意(建议忽略此立意);校长开除他,是因为校规不可违反,所以可以立意“规则至上”、“敬畏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良好风气最有力的看守者”、“用规则看守一切”。
材料二:两名学生打闹,不慎将走廊的橱窗玻璃打碎。当时周围没有其他人,如果不承认,没有人知道,但如果隐瞒,虽个人利益不受损,但内心必不安,会受道德谴责;如果主动承认,要赔偿玻璃,会受校规惩处。但他 们还是主动到校长室去说明情况,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打闹了。校长表扬他们,是因为他们的诚实,肯定他们的人品,所以也可以从“诚实是为人之本”、“承担责任”、“道德感化”的角度立意(建议忽略此立意);校长不要求他们赔偿学校玻璃被打碎的损失,是主观判定,损失却由学校(纳税人)来承担,所以可以立意“人情岂可凌驾于规则之上”。
二则材料放在一起,如果只抓住它们的共同点,可以立意为“诚实是为人之本”“承担责任”,但这种立意只是符合题意,但流于俗套,不容易出类拔萃。因此思考相同点中的不同的处理结果,最好的切题立意应该是探讨“规则”与“人情”、“规则”与“道德”的关系,可以立意为:①规则高于道德,②法理大于人情,③人情岂可凌驾于规则之上,④从学生事件处理结果看中西方文化(看待“法”与“情”)异同。
四、素材积累
1、让校规看守哈佛
当年,哈佛牧师立遗嘱时,把自己的一块地皮和20本古书赠给当地的一所学院。哈佛大学一直把牧师的这批书籍珍藏在哈佛楼里的一个图书馆内,并规定学生只能在馆内阅读,不能带出馆外。18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之一炬。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他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作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大火发生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定,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了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灾难过后,这本书成了稀世珍本。该学生怀着不安的心敲开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情况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谢,并对他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就把他开除出校。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对此,很多人表示用规则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让校规看守哈佛”的理念,也许是哈佛作为一所私立大学却创造无限辉煌而享誉全球的原因之一。规则是对所有人的,规则高于一切、大于一切。即使校长不想开除这个学生都不可能。因为校规有规定,所以这位校长没有网开一面,没有下不为例。这是对规则的敬畏,也是对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最好诠释。
2、规则,让人别无选择
在一次世乒赛上,瑞典选手瓦尔德内尔与我国选手正进行一场精彩比赛,那是一场极重要的赛事,关系着两位运动员能否顺利闯入决赛,所以双方打得特别卖力。选手的连贯对接、锐利扣杀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却是那位瑞典选手,渴望登上世界乒坛宝座的一个职业国家队员,在关键时刻绽放出了人性的光辉,使我看到任何比赛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
在比赛的收尾阶段,双方依然打得难解难分,比分各不相让,对方每一记失误都会给自己带来一分胜算,自己的每一次成功扣杀都会给胜利加上砝码。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我国选手在一次回防中,将球匆忙打向对面,如电光火石般落在桌沿外,因为动作太急骤了,在经历了短暂的寂静之后,赛场 上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那位瑞典选手因我国选手的失误而赢得了比赛。然而,在喧闹沸腾的赛场上,大家看到了一个孤零零但执著的手势高举着,原来是瑞典选手在向裁判和观众示意:我国选手打的是擦边球,后者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大家在明了事情的真相后,既对这位瑞典选手没有赢得比赛而感到惋惜,更以热烈的掌声回报他的坦荡和率真的人性。
赛后,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举起那个手势的时候,他说:“规则,让我别无选择!”
这是一种怎样的人格?它能让晦暗变得明亮,让卑劣变得崇高,让狭隘变得宽广,让一切精神作弊者和名利欺骗家在它面前显得渺小猥琐、黯然无光!这是一种坚守公平的人格,一种恪守规则的力量。
3、遵循法律规则的律师
张思之,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中国最有威望的法律人,一个按法律规则做事的人。他是盾,矗立在道德的前沿,寸步不让;他是剑,扬眉出鞘,直指邪恶,绝不姑息。烈火锻造铁血律师,两袖清风忠诚卫士。
他一生做一个“驯服者”,但从未屈服,从未向所谓的真理低头。在那个已经不把高尚当做墓志铭的时代,他选择为良知而辩论,他铿锵有力的辩词如烈火一般烧透黎明前的黑夜,那是荆棘丛里一行漫长的跋涉,弯弯曲曲,寻找一个光明的出口。他将自己的肝胆燃成灯油,又磨成墨汁,写下震撼心灵的辩词,这一切,只是按法律的规则行事。
张思之,他用自己的热血,在中国的大地上犁出前进的血脉和希望,滋润了我们日渐枯萎的良心。他的存在和执著,承载着一个现代国家的法制梦想。
五、例文展示
秩序与人情
同样是犯错,处在不同国家的两方人却是不同的结果:一方得到校长的褒奖,并免除了他们该承担的责任;另一方同样得到校长的褒奖,却被开除了学籍。后者这种在中国人眼中不无荒谬的事情却被哈佛中大部分的学生所接受,甚至那位被开除的学生也承认他早已预料到这样的结局。而在这样强烈的反差背后,却是中西迥异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意识:一边注重秩序,一边注重人情。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在政治上大部分属“人治”,在思想上则充斥着“与人为善”、“多个朋友多条路”等等类似的思想。于是便演化成了一个源于人脉的官本位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一位高官父辈自己就衣食无忧甚至平步青云。但是这样造成了寒门子弟步入更高等级层次的机会十分渺茫。虽后来的科举制打破了贵族垄断高层社会的局面,但贵族仍把持着令寒门战栗的资源。一个个贵族互相维护互相支持层层掩饰,构成的网将渴望权利的外人挡住,把反对他们的人困杀。人脉的力量渗入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责任(刑罚)”在人们眼中的地位十分尴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在中国的那位校长心中,“将玻璃打碎”当承担的责任因“认错态度诚恳”被掩盖了。于是校长决定用学校的钱赔偿。却没有意识到,认错是本应做到的义务,即使再诚恳,责任却是始终存在的。将赔偿的责任和认错的义务混为一谈,中国仍受到古代人治思想的影响。
而在西方,人们却将秩序看得很重。那位学生“偷书”要承担责任,“还书”是义务,虽然书有着孤本的光环加在其上,责任仍然存在。那么被依照校规开除也是情理之中。如同一位罪犯,将一个人绑架后帮他调理身体又送了回来,也依然要判刑一样。西方人能将责任和义务区分得十分清楚,与他们数百年的民主进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民主最重要的,便是法律至上,以秩序规范生活。
人情与秩序,在同种事情上截然不同的态度反应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人情的社会中,若有新星木秀于林,必有旧有势力以风摧之,关系总比成绩好用,人脉总比能力更受重视,使上层社会成为一潭死水,社会流动性极差,寒门也难出贵子。而在秩序的社会中,法律至上,人们的生活由秩序规范,无能者无人可护,而以能力决定的地位才是发展的最终形态。但是,中国显然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人情到秩序,如同封建到民主。中国不缺人才,只是缺舞台。当有朝一日过渡完成,中国梦也就不是水中月,镜中花了。
无规则欲念与有规则道德
“当一切的规范和禁忌都不存在的时候,你离邪恶有多远?”这是恐怖片《隐身人》海报上的一句话。一个透明的人面对那不透明的世界时,潜伏在其心底沉睡的欲望开始苏醒,于是,就有了那个邪恶的隐身人以及这部惊悚的影片。
真正的不安并不来自于片中的可怕情节,而是来自于我对自我的拷问,“当没有任何规则制约时,你会做坏事吗?”我的答案竟是:我会!这是源自人性之下的潜伏的欲念,也许每个人心底都静伏着邪恶,而禁锢邪恶的束缚一旦开启,那么就有了人类历史上诸多暴行。
我认为,人类文明的根本象征在于控制欲望,这也是人类摆脱野蛮的标志。起先对于欲念的压制来源于道德,这是一种来自人类长久社会活动中积累的理念,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是我国古代儒学的中心之道,但古人云:无德必亡,唯德必危。这就是说,没有强制的道德是苍白无力的。从这一点上说,法家倡导的“以法治国”才是治理社会的方法,儒家所谓“以德治国”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
我们无法抑制欲念的衍生和流动,却可以约束由欲念产生的行为,这就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规则。我们的邪念可能将某种道德颠覆了千次万次,但带有惩罚性的规则使得邪念无从迸发,并扶正着道德之树,从而形成了法制社会。可谓“人性本恶,而人行总善”。道德是规则的基础构建,但违背道德却未必违背规则,纳撒尼尔·霍桑笔下的威克菲尔德就是这样的人物,也许是出自对流浪的热望,他在某一天离家出走,却只到离家仅有一个街道之隔的旅店住下,并且一住便是二十年。这个离家出走的流浪者更引人注目,读者不禁会由此丈量他距社会伦理道德间的距离,他违背了道德,脱离了本位,但我们不能说他有任何越轨行径,而老练的霍桑为我们解答了难题,他在最后写道:“在看似伤乱的世界中,我们每个人被规范地放在某一个位置,一旦脱离了这个位置,我们将被这个世界永远地遗弃。”这个威克菲尔德也的确为这个世界所遗弃。在这里,威克菲尔德违背的是另一种规则,一种社会法则。
正如《麦田守望者》中斯宾塞先生对霍尔顿所说:“人生就是一场球赛,我们却要遵守每一项这样或那样的规则。”是的,我们生存在这个社会,参加这样的“球赛”,就只有遵守所谓“规则”。
当人情遇上制度
读罢两则材料不禁使我感慨万分。哈佛大学的作法无疑是符合规定的,学生违反相关制度遭开除本无可厚非,但转念一想总觉得缺了人情的味道,失了宽容的风范。而中国校长的作法却令人觉得合情合理,充满了人情味儿。当人情遇上制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而在我看来,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制度应适当地为人情让步。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情况,可我想说既然制度是人定的又为何不能适度改变呢?为何一味死守规矩而损了人情呢?当制度适时为人情让步时,你也许会发现不同的风景。
据《三国志》载:曹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曰:“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况众人乎?”说的便是曹操击败袁绍时发现内部有奸细的故事。按照规定,曹操本可以将那些暗中勾结敌军的人一并处决,本可以将那些不支持自己的异党一并扼杀,可他没有那么做,而是一把火将通敌的书信烧了个精光。此举在众人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愿为其肝脑涂地的种子。当曹操面对人情与制度时他选择了人情,稳住了众心,成就了霸业。若不如此,哪来的魏一统天下?哪来的千秋霸业?哪来的一世枭雄?
无独有偶,战国时秦穆公丢失了一匹宝马良驹,百般察探才得知被岐山下三百士兵给吃掉了。官员准备依法处置,将之问罪。谁知秦穆公却说道:“我听说吃了马肉不喝点酒是会伤身体的,快去送点酒给他们吧!”三百壮士听后,无不大受感动。而当秦国被晋国围困后,这三百将士无一不为之拼尽全力,奋勇杀敌。试问,当人情遇上制度,如果秦穆公选择按照制度将之处决不讲一点人情,不留一丝余地,不给他们一丝改过的机会,何来的举国同心协力变法图强?何来的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所以,纵观历史的长河我们可以看到,制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当制度适度地为人情作出让步,你将收获不同的风景,成就非凡的业绩。相反,如 果一味遵循既定的规章制度而不讲求一丝的人情,那么城管打人便合情合理,赶走睡在天桥下的流浪者便有理有据。若真如此,你我怎会不汗颜,不羞愧,不痛心?
当人情遇上制度,我真心地希望制度能适当地为人情作出让步,当制度充满人情,你会发现天正蓝,水正清,阳光正好。
面对规则,莫轻言原谅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试想,如果河水不沿河道奔流,万物不按照生物节律生长,星辰不随时间呈周期性的变化,将会是什么样子?大自然的规律如此,人类世界也不例外。正是为了使这一切有序,面对规则,我们不应轻言原谅。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何身份,有何地位。庄贾自恃自己是监军,又带领自己的军队,因陪人喝酒而迟到,后向皇帝求助不成,被司马穰苴斩杀。如果一切有身份地位的人都像庄贾这样目无组织纪律却不受惩罚,只会助长他们嚣张的气焰。弱化、淡化规则的行为,往往会让违反规则的人更加理直气壮。而挣脱规则束缚做不好的事情的人,也终将为此付出代价,不管你地位多高。古时有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印证了这一点。
才华固然重要,但牢守规则更加重要。乐工罗程善弹琵琶,天下少有人能及。他恃宠杀人后,其他乐工向皇上求情,而皇上更看重祖宗的律法,最终打死罗程。有才华之人违背规则而受罚固然令人惋惜,但有才之人层出不穷,而规则一旦被破坏,开了先例,往后便无法再被稳固地建立了。诸葛亮杀马谡也是一样。面对一个自己器重的人,为了示三军,避免失去人心,也只能按军法处置马谡,不能姑息、原谅他失街亭的过错。为了让规则的束缚保持效力,不能因惜才就轻言原谅,否则,可能会出现恃才放旷的行为。
功劳和贡献不能成为逃避你触犯规则的后果的理由。中国古话说:功过相抵。有些时候这能让犯错的人改过自新,走出阴影,也有可能让犯错的人心存侥幸,产生“违反规则的错误总可以弥补”的错误想法。事实上,功与过往往并不是十分契合,能刚好弥补的。如果一个作出了不少贡献的人知法犯法,能因为他的贡献而逃脱法律的制裁吗?要是在古代,一位屡立战功的将军,恃功横行不法,他立的功劳要怎样弥补他所犯的罪行呢?就像奖罚要分明一样,违反规则就要接受处罚,无论你曾有多大的功劳。
面对规则,莫轻言原谅,无论身份地位,无论是否有才华、有功劳,都要时刻牢记规则的份量,小到家庭、学校,大到国家乃至全世界,它都是约束我们的准绳,我们不该破坏它的威严。
点评:立意切题且深刻,结构严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华和功劳贡献在结果上似有雷同,如果其中一个分论点改为“人情关系”也不能凌驾规则,则文章会更好),语段清晰明确,论证充分,具有思辨性,语言流利。
规则岂可无人情
哈佛大学的一位学生违章把图书带出了图书馆,次日,这名学生把书交还给学校,这本书也成了火灾后哈佛牧师捐赠图书的孤本。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哈佛大学召开校会,校长对该学生提出了表彰,对他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表示最高的谢意,然后当众宣布开除这名学生。当我看到这个处理结果,我有一言不得不发:
规则岂可无人情!的确,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人情泛滥、裙带横行,是极端的混乱和腐败。但是,这并不能作为矫枉过正的辩解,因为极端的规则是另一种噩梦,因为规则只是中性的形式,因为规则自身没有善恶可言,因为规则需要人情充实的内涵,而非仅作为敌人,哈佛学生已经认错,主动交出了图书,又何必无情地开除他!
没有人情的规则,只是压迫的工具。陈胜、吴广因暴雨而耽误了赴役的期限,就会遭受不由分说的一律处死,这样的规则就是杀人如麻的侩子手;日本四十七浪人在等级制度下,卖妻杀子成全主公的威名,这样的规则就是扭曲人性的恶魔;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四大种姓,剥夺民众的自由与尊严,这样的规则就是践踏真理的暴徒。上述例子或许古老而偏颇,且看如今!酷法何必秦律,君不见拆迁平坟毁古迹,刑讯逼供误判刑,条条在案;牺牲何必浪人,驻京办拦截上访,维稳保安殴打群众,桩桩有理;歧视何必种姓,排挤打压农民工,地域贫富有界限,“上海资源不给外人”,历历在目。法律法规,政策条例,若无人情,就都是杀人的刀,害人的毒。
所幸规则与人情并非壁垒森然。中国两名学生犯了错误,主动认错,获得谅解;各地城管工作方式大整顿,温情执法几乎让人转怒为笑,惹人嗔怪;河南平坟事件中,不乏将伦理道德引入政策制定者。法学家的努力终于以“拆迁”改“搬迁”、“直系亲属可不作证”得到了回报。
然而不能忘记,有多少规则缺少人情,从救助站中走出的流浪者,身上还有绳索留下的淤青;不能忘记,数以千计的上访者,在进京的最后一站再也无法前进;不能忘记,牢狱中还有多少无辜者,在诱骗下葬送一生,求诉无门;不能忘记,还有多少缺少人情的规则,在为丑恶与不公大开绿灯!
我们应该时刻质问:规则岂可无人情!
点评:①对材料概括精简,角度清晰,立意准确,内容充实,语言表述清晰,抒情意味很浓。②采用正反思路结构全篇,眉目清晰。③拟题运用了反问修辞,首尾呼应巧妙。事例典型,举例古今结合。
第二篇:“规则与人情”主题作文教案(四)
“规则与人情”主题作文教案(四)
一、作文命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1864年的一天,哈佛大学图书馆突发火灾,数百本哈佛牧师捐赠的重要图书被焚毁一空,只有一本书幸免于难——前一天晚上,它被一位学生违章(哈佛大学校规规定图书馆的珍贵图书只能留在图书馆阅览)带回了宿舍。次日,这名学生把书交还给学校,这本书也成了哈佛牧师捐赠图书的孤本。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哈佛大学召开校会,校长对该学生提出了表彰,对他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表示最高的谢意,然后当众宣布开除这名学生。
在中国一所中学,课间,两名学生打闹,不慎将走廊的橱窗玻璃打碎。当时周围虽然没有其他人,但是两名学生还是主动地到校长室去说明情况,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打闹了。校长表扬了两名学生,并认为他们认错态度极好,便不要求他们赔偿学校玻璃被打碎的损失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二、命题意图
1、近来,中央一再强调要“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实际是政府向百姓表态,承诺会注重制度的建设,注重制度的完善。而通过作文命题的形式,宣传、贯彻这方面的精神,无疑是最佳的机会。并且,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制度建设层面的问题,可实际这又是一个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的问题,值得学生理性的去思考、探讨。
2、纵观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强调学生要具有思辨能力。本次命题的两则材料反映的是“规则与人情”,审题、立意、构思、行文都要求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
3、本次作文重点训练学生的语段论述能力。
三、审题立意
材料一:假如是一名学生违规将书带出图书馆,因此受到校规的惩处,那么这件事就很简单明确,而这个材料的复杂之处就在于:当晚发生火灾,此书成为哈佛图书珍藏馆唯一存世珍品。书可私藏,无人知晓,私自带书之事即可瞒天过海,但如果隐瞒,虽个人利益不受损,但内心必不安,会受道德谴责;如果学生交出图书,那么个人利益必受损,会受校规惩处被开除,但内心会获得安宁,实现自我救赎。学生交还了图书,校长感谢他,是因为他的诚实,肯定他的人品,所以可以从“诚实是为人之本”、“承担责任”、“道德感化”的角度立意(建议忽略此立意);校长开除他,是因为校规不可违反,所以可以立意“规则至上”、“敬畏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良好风气最有力的看守者”、“用规则看守一切”。
材料二:两名学生打闹,不慎将走廊的橱窗玻璃打碎。当时周围没有其他人,如果不承认,没有人知道,但如果隐瞒,虽个人利益不受损,但内心必不安,会受道德谴责;如果主动承认,要赔偿玻璃,会受校规惩处。但他
们还是主动到校长室去说明情况,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打闹了。校长表扬他们,是因为他们的诚实,肯定他们的人品,所以也可以从“诚实是为人之本”、“承担责任”、“道德感化”的角度立意(建议忽略此立意);校长不要求他们赔偿学校玻璃被打碎的损失,是主观判定,损失却由学校(纳税人)来承担,所以可以立意“人情岂可凌驾于规则之上”。
二则材料放在一起,如果只抓住它们的共同点,可以立意为“诚实是为人之本”“承担责任”,但这种立意只是符合题意,但流于俗套,不容易出类拔萃。因此思考相同点中的不同的处理结果,最好的切题立意应该是探讨“规则”与“人情”、“规则”与“道德”的关系,可以立意为:①规则高于道德,②法理大于人情,③人情岂可凌驾于规则之上,④从学生事件处理结果看中西方文化(看待“法”与“情”)异同。
四、素材积累
1、让校规看守哈佛
当年,哈佛牧师立遗嘱时,把自己的一块地皮和20本古书赠给当地的一所学院。哈佛大学一直把牧师的这批书籍珍藏在哈佛楼里的一个图书馆内,并规定学生只能在馆内阅读,不能带出馆外。18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之一炬。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他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作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大火发生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定,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了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灾难过后,这本书成了稀世珍本。该学生怀着不安的心敲开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情况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谢,并对他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就把他开除出校。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对此,很多人表示用规则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让校规看守哈佛”的理念,也许是哈佛作为一所私立大学却创造无限辉煌而享誉全球的原因之一。规则是对所有人的,规则高于一切、大于一切。即使校长不想开除这个学生都不可能。因为校规有规定,所以这位校长没有网开一面,没有下不为例。这是对规则的敬畏,也是对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最好诠释。
2、规则,让人别无选择
在一次世乒赛上,瑞典选手瓦尔德内尔与我国选手正进行一场精彩比赛,那是一场极重要的赛事,关系着两位运动员能否顺利闯入决赛,所以双方打得特别卖力。选手的连贯对接、锐利扣杀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却是那位瑞典选手,渴望登上世界乒坛宝座的一个职业国家队员,在关键时刻绽放出了人性的光辉,使我看到任何比赛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
在比赛的收尾阶段,双方依然打得难解难分,比分各不相让,对方每一记失误都会给自己带来一分胜算,自己的每一次成功扣杀都会给胜利加上砝码。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我国选手在一次回防中,将球匆忙打向对面,如电光火石般落在桌沿外,因为动作太急骤了,在经历了短暂的寂静之后,赛场
上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那位瑞典选手因我国选手的失误而赢得了比赛。然而,在喧闹沸腾的赛场上,大家看到了一个孤零零但执著的手势高举着,原来是瑞典选手在向裁判和观众示意:我国选手打的是擦边球,后者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大家在明了事情的真相后,既对这位瑞典选手没有赢得比赛而感到惋惜,更以热烈的掌声回报他的坦荡和率真的人性。
赛后,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举起那个手势的时候,他说:“规则,让我别无选择!”
这是一种怎样的人格?它能让晦暗变得明亮,让卑劣变得崇高,让狭隘变得宽广,让一切精神作弊者和名利欺骗家在它面前显得渺小猥琐、黯然无光!这是一种坚守公平的人格,一种恪守规则的力量。
3、遵循法律规则的律师
张思之,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中国最有威望的法律人,一个按法律规则做事的人。他是盾,矗立在道德的前沿,寸步不让;他是剑,扬眉出鞘,直指邪恶,绝不姑息。烈火锻造铁血律师,两袖清风忠诚卫士。
他一生做一个“驯服者”,但从未屈服,从未向所谓的真理低头。在那个已经不把高尚当做墓志铭的时代,他选择为良知而辩论,他铿锵有力的辩词如烈火一般烧透黎明前的黑夜,那是荆棘丛里一行漫长的跋涉,弯弯曲曲,寻找一个光明的出口。他将自己的肝胆燃成灯油,又磨成墨汁,写下震撼心灵的辩词,这一切,只是按法律的规则行事。
张思之,他用自己的热血,在中国的大地上犁出前进的血脉和希望,滋润了我们日渐枯萎的良心。他的存在和执著,承载着一个现代国家的法制梦想。
五、例文展示
秩序与人情
同样是犯错,处在不同国家的两方人却是不同的结果:一方得到校长的褒奖,并免除了他们该承担的责任;另一方同样得到校长的褒奖,却被开除了学籍。后者这种在中国人眼中不无荒谬的事情却被哈佛中大部分的学生所接受,甚至那位被开除的学生也承认他早已预料到这样的结局。而在这样强烈的反差背后,却是中西迥异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意识:一边注重秩序,一边注重人情。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在政治上大部分属“人治”,在思想上则充斥着“与人为善”、“多个朋友多条路”等等类似的思想。于是便演化成了一个源于人脉的官本位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一位高官父辈自己就衣食无忧甚至平步青云。但是这样造成了寒门子弟步入更高等级层次的机会十分渺茫。虽后来的科举制打破了贵族垄断高层社会的局面,但贵族仍把持着令寒门战栗的资源。一个个贵族互相维护互相支持层层掩饰,构成的网将渴望权利的外人挡住,把反对他们的人困杀。人脉的力量渗入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
“责任(刑罚)”在人们眼中的地位十分尴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在中国的那位校长心中,“将玻璃打碎”当承担的责任因“认错态度诚恳”被掩盖了。于是校长决定用学校的钱赔偿。却没有意识到,认错是本应做到的义务,即使再诚恳,责任却是始终存在的。将赔偿的责任和认错的义务混为一谈,中国仍受到古代人治思想的影响。
而在西方,人们却将秩序看得很重。那位学生“偷书”要承担责任,“还书”是义务,虽然书有着孤本的光环加在其上,责任仍然存在。那么被依照校规开除也是情理之中。如同一位罪犯,将一个人绑架后帮他调理身体又送了回来,也依然要判刑一样。西方人能将责任和义务区分得十分清楚,与他们数百年的民主进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民主最重要的,便是法律至上,以秩序规范生活。
人情与秩序,在同种事情上截然不同的态度反应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人情的社会中,若有新星木秀于林,必有旧有势力以风摧之,关系总比成绩好用,人脉总比能力更受重视,使上层社会成为一潭死水,社会流动性极差,寒门也难出贵子。而在秩序的社会中,法律至上,人们的生活由秩序规范,无能者无人可护,而以能力决定的地位才是发展的最终形态。但是,中国显然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人情到秩序,如同封建到民主。中国不缺人才,只是缺舞台。当有朝一日过渡完成,中国梦也就不是水中月,镜中花了。
无规则欲念与有规则道德
“当一切的规范和禁忌都不存在的时候,你离邪恶有多远?”这是恐怖片《隐身人》海报上的一句话。一个透明的人面对那不透明的世界时,潜伏在其心底沉睡的欲望开始苏醒,于是,就有了那个邪恶的隐身人以及这部惊悚的影片。
真正的不安并不来自于片中的可怕情节,而是来自于我对自我的拷问,“当没有任何规则制约时,你会做坏事吗?”我的答案竟是:我会!这是源自人性之下的潜伏的欲念,也许每个人心底都静伏着邪恶,而禁锢邪恶的束缚一旦开启,那么就有了人类历史上诸多暴行。
我认为,人类文明的根本象征在于控制欲望,这也是人类摆脱野蛮的标志。起先对于欲念的压制来源于道德,这是一种来自人类长久社会活动中积累的理念,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是我国古代儒学的中心之道,但古人云:无德必亡,唯德必危。这就是说,没有强制的道德是苍白无力的。从这一点上说,法家倡导的“以法治国”才是治理社会的方法,儒家所谓“以德治国”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
我们无法抑制欲念的衍生和流动,却可以约束由欲念产生的行为,这就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规则。我们的邪念可能将某种道德颠覆了千次万次,但带有惩罚性的规则使得邪念无从迸发,并
扶正着道德之树,从而形成了法制社会。可谓“人性本恶,而人行总善”。
道德是规则的基础构建,但违背道德却未必违背规则,纳撒尼尔·霍桑笔下的威克菲尔德就是这样的人物,也许是出自对流浪的热望,他在某一天离家出走,却只到离家仅有一个街道之隔的旅店住下,并且一住便是二十年。这个离家出走的流浪者更引人注目,读者不禁会由此丈量他距社会伦理道德间的距离,他违背了道德,脱离了本位,但我们不能说他有任何越轨行径,而老练的霍桑为我们解答了难题,他在最后写道:“在看似伤乱的世界中,我们每个人被规范地放在某一个位置,一旦脱离了这个位置,我们将被这个世界永远地遗弃。”这个威克菲尔德也的确为这个世界所遗弃。在这里,威克菲尔德违背的是另一种规则,一种社会法则。
正如《麦田守望者》中斯宾塞先生对霍尔顿所说:“人生就是一场球赛,我们却要遵守每一项这样或那样的规则。”是的,我们生存在这个社会,参加这样的“球赛”,就只有遵守所谓“规则”。
当人情遇上制度
读罢两则材料不禁使我感慨万分。哈佛大学的作法无疑是符合规定的,学生违反相关制度遭开除本无可厚非,但转念一想总觉得缺了人情的味道,失了宽容的风范。而中国校长的作法却令人觉得合情合理,充满了人情味儿。当人情遇上制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而在我看来,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制度应适当地为人情让步。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情况,可我想说既然制度是人定的又为何不能适度改变呢?为何一味死守规矩而损了人情呢?当制度适时为人情让步时,你也许会发现不同的风景。
据《三国志》载:曹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曰:“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况众人乎?”说的便是曹操击败袁绍时发现内部有奸细的故事。按照规定,曹操本可以将那些暗中勾结敌军的人一并处决,本可以将那些不支持自己的异党一并扼杀,可他没有那么做,而是一把火将通敌的书信烧了个精光。此举在众人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愿为其肝脑涂地的种子。当曹操面对人情与制度时他选择了人情,稳住了众心,成就了霸业。若不如此,哪来的魏一统天下?哪来的千秋霸业?哪来的一世枭雄?
无独有偶,战国时秦穆公丢失了一匹宝马良驹,百般察探才得知被岐山下三百士兵给吃掉了。官员准备依法处置,将之问罪。谁知秦穆公却说道:“我听说吃了马肉不喝点酒是会伤身体的,快去送点酒给他们吧!”三百壮士听后,无不大受感动。而当秦国被晋国围困后,这三百将士无一不为之拼尽全力,奋勇杀敌。试问,当人情遇上制度,如果秦穆公选择按照制度将之处决不讲一点人情,不留一丝余地,不给他们一丝改过的机会,何来的举国同心协力变法图强?何来的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所以,纵观历史的长河我们可以看到,制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当制度适度地为人情作出让步,你将收获不同的风景,成就非凡的业绩。相反,如果一味遵循既定的规章制度而不讲求一丝的人情,那么城管打人便合情合理,赶走睡在天桥下的流浪者便有理有据。若真如此,你我怎会不汗颜,不羞愧,不痛心?
当人情遇上制度,我真心地希望制度能适当地为人情作出让步,当制度充满人情,你会发现天正蓝,水正清,阳光正好。
面对规则,莫轻言原谅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试想,如果河水不沿河道奔流,万物不按照生物节律生长,星辰不随时间呈周期性的变化,将会是什么样子?大自然的规律如此,人类世界也不例外。正是为了使这一切有序,面对规则,我们不应轻言原谅。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何身份,有何地位。庄贾自恃自己是监军,又带领自己的军队,因陪人喝酒而迟到,后向皇帝求助不成,被司马穰苴斩杀。如果一切有身份地位的人都像庄贾这样目无组织纪律却不受惩罚,只会助长他们嚣张的气焰。弱化、淡化规则的行为,往往会让违反规则的人更加理直气壮。而挣脱规则束缚做不好的事情的人,也终将为此付出代价,不管你地位多高。古时有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印证了这一点。
才华固然重要,但牢守规则更加重要。乐工罗程善弹琵琶,天下少有人能及。他恃宠杀人后,其他乐工向皇上求情,而皇上更看重祖宗的律法,最终打死罗程。有才华之人违背规则而受罚固然令人惋惜,但有才之人层出不穷,而规则一旦被破坏,开了先例,往后便无法再被稳固地建立了。诸葛亮杀马谡也是一样。面对一个自己器重的人,为了示三军,避免失去人心,也只能按军法处置马谡,不能姑息、原谅他失街亭的过错。为了让规则的束缚保持效力,不能因惜才就轻言原谅,否则,可能会出现恃才放旷的行为。
功劳和贡献不能成为逃避你触犯规则的后果的理由。中国古话说:功过相抵。有些时候这能让犯错的人改过自新,走出阴影,也有可能让犯错的人心存侥幸,产生“违反规则的错误总可以弥补”的错误想法。事实上,功与过往往并不是十分契合,能刚好弥补的。如果一个作出了不少贡献的人知法犯法,能因为他的贡献而逃脱法律的制裁吗?要是在古代,一位屡立战功的将军,恃功横行不法,他立的功劳要怎样弥补他所犯的罪行呢?就像奖罚要分明一样,违反规则就要接受处罚,无论你曾有多大的功劳。
面对规则,莫轻言原谅,无论身份地位,无论是否有才华、有功劳,都要时刻牢记规则的份量,小到家庭、学校,大到国家乃至全世界,它都是约束我们的准绳,我们不该破坏它的威严。
点评:立意切题且深刻,结构严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华和功劳贡献在结果上似有雷同,如果其中一个分论点改为“人情关系”也不能凌驾规则,则文章会更好),语段清晰明确,论证充分,具有思辨性,语言流利。
规则岂可无人情
哈佛大学的一位学生违章把图书带出了图书馆,次日,这名学生把书交还给学校,这本书也成了火灾后哈佛牧师捐赠图书的孤本。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哈佛大学召开校会,校长对该学生提出了表彰,对他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表示最高的谢意,然后当众宣布开除这名学生。当我看到这个处理结果,我有一言不得不发:
规则岂可无人情!的确,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人情泛滥、裙带横行,是极端的混乱和腐败。但是,这并不能作为矫枉过正的辩解,因为极端的规则是另一种噩梦,因为规则只是中性的形式,因为规则自身没有善恶可言,因为规则需要人情充实的内涵,而非仅作为敌人,哈佛学生已经认错,主动交出了图书,又何必无情地开除他!
没有人情的规则,只是压迫的工具。陈胜、吴广因暴雨而耽误了赴役的期限,就会遭受不由分说的一律处死,这样的规则就是杀人如麻的侩子手;日本四十七浪人在等级制度下,卖妻杀子成全主公的威名,这样的规则就是扭曲人性的恶魔;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四大种姓,剥夺民众的自由与尊严,这样的规则就是践踏真理的暴徒。上述例子或许古老而偏颇,且看如今!酷法何必秦律,君不见拆迁平坟毁古迹,刑讯逼供误判刑,条条在案;牺牲何必浪人,驻京办拦截上访,维稳保安殴打群众,桩桩有理;歧视何必种姓,排挤打压农民工,地域贫富有界限,“上海资源不给外人”,历历在目。法律法规,政策条例,若无人情,就都是杀人的刀,害人的毒。
所幸规则与人情并非壁垒森然。中国两名学生犯了错误,主动认错,获得谅解;各地城管工作方式大整顿,温情执法几乎让人转怒为笑,惹人嗔怪;河南平坟事件中,不乏将伦理道德引入政策制定者。法学家的努力终于以“拆迁”改“搬迁”、“直系亲属可不作证”得到了回报。
然而不能忘记,有多少规则缺少人情,从救助站中走出的流浪者,身上还有绳索留下的淤青;不能忘记,数以千计的上访者,在进京的最后一站再也无法前进;不能忘记,牢狱中还有多少无辜者,在诱骗下葬送一生,求诉无门;不能忘记,还有多少缺少人情的规则,在为丑恶与不公大开绿灯!
我们应该时刻质问:规则岂可无人情!
点评:①对材料概括精简,角度清晰,立意准确,内容充实,语言表述清晰,抒情意味很浓。②采用正反思路结构全篇,眉目清晰。③拟题运用了反问修辞,首尾呼应巧妙。事例典型,举例古今结合。
第三篇:人情与规则
人情与规则
当今,人情消费大行其道,诸如天价月饼等也都是它的帮凶。人情本没有错,而利用人情超越规则是危险的。正因为有如此不受拘束的人情效用,再贵的礼物都有人买。
人情是水,规则是岸。人情柔和,超出了规则之岸却会引发水灾;规则明确,缺乏了人情活水却会死气沉沉。所以,人情当是规则下的人情,规则应是人情的规则。
人情必须接受规则的约束。人情是感性的,规则是理性的。正因如此,人情容易让人在一时冲动下作出不当行为,而规则的理性能将人情阻挡在滥情的边缘。文强等腐败官员,受贿无数,却说是人情不好拒绝。不能不说,他们既不想也不会用规则保护自己。就算贿赂是一种人情,那也夹杂太多的杂质。而规则,恰恰是剔除人情中杂质的保障。规则的约束也恰恰为了人情的纯净,保护人情不受物质的腐蚀。所以,从另一个方面说,规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情。
规则是人情的凝练与升华。人情是规则的基础,而规则是从人情的合理部分中提炼出的理性的认识。没有人情做“地基”,再高的规则便也是空中楼阁,苍白而无生命力。联想、苹果、微软三家公司,都在IT产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为何?工作氛围十分良好。他们的最大共同点是拥有极富人情味的规则,考虑到每个员工的细微要求,不时表决形成或废除规则。如此,规则中的人情味使每个员工兴致被完全调动,发挥出最大的能量。规则起于人而用于人,若无人情做“血液”,何以充满生命力;人情,是使规则发挥出最大效益的前提与保障。
所以,我们不能有为所欲为的人情,也不能囿于规则,铁板一块。我们应该为翻涌的人情套上规则的框架,为僵死的规则注入人情的柔和与温暖。谢少龙因为足球俱乐部老板的旧交,卖了“人情”,指使球队踢假球。这种无度的人情,不仅破坏了规则,影响消极,还真正损害了球迷的人情!某地一孕妇只因付不起手术费,竟被搁置至死,不知这是对规则的愚忠,还是对生命的淡漠,人情的冷漠?他们都将人情与规则割裂,于是让守规则的人不齿,为有人情的人所厌恶。
没有了规则,人情会泛滥成灾;没有人情,规则只是无源之水。
人情是规则下的人情,规则是有人情的规则。人生的海上,唯有将规则作船骨,人情为风帆,才能驶向更好的明天。
第四篇:法治与人情
为什么要改变现在那种事事讲人情,处处找关系的思想观念,提倡法治核心价值
中国的法治道路一直不容易走,原因有很多,有思想层面的,有制度层面的。制度上的不足在往后的发展中会不断进步。我认为要实现法治就不能有人情,要实现法治社会的艰巨目标,执法者必须要铁面无私,无视任何求情,应当追求公正。
中国一直以来人情关系思想占据社会的主导,现今社会中,人情关系思想也甚严重。人们习惯性的将自己放在很浓厚的关系背景之中,如家庭出身,家族地位等等观念更是残留在许多人的头脑中,尤其是在有权势的人之中,这种观念更加普遍。一直以来,人们把这种关系的不当理解作为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标准和筹码,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它的消极影响。
如亲属间的利用职权走后门等等,都与社会法治精神背道而驰,这种行为势必对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破坏,而且在社会上并不鲜见。中国人喜欢讲人情,人情是什么?依我的初浅的理解,人情不外乎两种,一种就是刚才所讲的人情关系,一种则是建立在金钱利益关系上的人际关系。当一种利益直接支配着他们,或者一些世俗的观念支配着他们的时候,往往会让这两种支配超乎法律的界线,对社会的法治道路设下了难以跨越的障碍。
因而,一旦法律参入了人情关系的成分,法治就会受到破坏,人们的法治观念便会淡泊,渐渐减小对法律的畏惧,甚至不尊重法律,视法如无,法治就会失去它的威严与效力。就比如甲与乙的违章行为完全一致,而甲因为有权势通过人情关系受到了轻罚,乙因为找不到人情关系受到了重罚,这是完完全全的人治,是一种倒退。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谈及法治,法律成了执法者手中的橡皮泥,而执法者背后就是违法者的猖狂,他想怎么捏就怎么捏。这时法治相对人的行为则处于一种不定状态:轻罚或重罚,取决定因素的是违法者的人情关系的大小,这就可能迫使相关人去跑关系,而最后是否轻罚,就决定于谁的关系好、谁的送礼重,在此没有法律一点事,法律成了一个稻草人,成了一个摆设!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与特定身份、地位的人建立人情关系网络,从而使人情与经济、政治、权力等交织在一起而更加复杂化。在诉讼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因为权力关系或人情关系而影响法官公正裁决的“人情案”、“关系案”这严重挑战了法律的权威。所以,要想尽快实现中国的法治建设,人们思想上的转变势在必行的,只有人们能做到都能以法律为权力和义务的准绳,那法治社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然法律观念的加强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工作,尤其是法律观念和知识的普及工作。现在很多公民对法律一无所知,认为法律离自己很远。所以对人们的法律思想工作一定要加大力度。同时,执法人员务必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一起努力把中国法治道路上的障碍清除,建设一个真正依法治国的国度。
第五篇:人情与面子
浅谈人情和面子
人情指的是感情关系来往,比如说今天你帮了我很大的忙,我欠你一个人情。面子指的是体面,一个人的尊严或名声,比如说今天我被老板当着同事的面训斥了,我会感觉没面子。
世界上的人类交往中没有不要面子的交际。而中国人重人情、重面子,人情高于一切,面子高于一切。而受文化制约而成的这种社会机制,中国人可以对家庭以外的其他人炫耀自己的权利,可以操弄自己在别人心目的形象,可以改变别人的态度和动机或者行为,使其顺从自己的意志,还可以闪避掉别人权利的影响。①因此,我们可以将这套由文化制约而成的社会机制视为一种“权利游戏”来了解中国人的社会行为。
中国社会素有看重“人情面子”的传统,林语堂曾经说“面子、命运和人情是统治中国的三女神”。为此,人情面子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逾越的媒介。
人们在与熟人的正常交往时彼此送点小礼物给对方,这本是人之常情,于是,人情就可以用指称“人们在正常交往时送给对方、用以表达彼此情意的馈赠品”。可见,用以指称“以物相馈赠或馈赠品”的人情,通常是在一个人与他人的正常交往中所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即附加于馈赠品之上的一种情感性义务。收礼方一旦接受了某人的馈赠品,也就同时欠下了对方一份人情。
尽管人们在与熟人的正常交往时彼此送点小礼物给对方本是人之常情,但不能将“人情”与“送礼”等同起来,在合乎人情的人际互动中,“送礼”并不是必要的,而是要根据 “人之常情”来决定:若是合乎人之常情的礼,就可以送给对方;如果是违背人之常情的礼,就不可以送给对方。在与熟人互动过程中,若礼物送得不当,如送得太重,或送得太频,不但会给对方造成莫大的人情压力,还容易让人产生你必有求于他或是在“贿赂”他的错觉。礼物过重以及其他东西事物造成的人情,不管是故意还是无心,这些都会造成接受者的负担,“知恩图报”“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等心理会处使收受者给予给予者某些便利,也就是“后门 ”。
因此,“人情”本只是用来表示人的自然情感的一个术语,可是,由于种种机缘,人情随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人情成为用来调节中国人际关系的准则,由是,人情便有了伦理化、人际关系化的特点;另一方面,人情也成为衡量一个中国人会不会做人的重要标尺,由是,人情又具有了社会文化规范的约束机能。所以,是否懂得人情,我们熟称为是否懂得社会中的“人情世故”。在中国,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人犹如大海中的孤舟,是难以航的多远的,长久的历史文化制约,造成这种生活处处都有人情,不还不行。有句话说“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人情不容易还,人请不要轻易欠下。
在人情横飞的世界里,面子现象也是影响中国人交往行为的常见心理现象,对其概念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但是面子定义,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定义侧重面子的心理学意义,从而将其看作是个人心理内部的一种自我意象;另一类定义侧重面子的社会学价值,将其看作是一种尊严或地位的象征。但是二者都有所缺陷,任何单独的一种定义都无法全面的解释面子。
人们在日常互动中,总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自己以便给人留下印象,譬如中国人在客厅里悬挂名人字画,身上佩戴名人要客赠送的装饰品等,都是所谓的“面子工夫”,即为了让别人对自己产生某些特定印象而故意做给别人看的行为。
在印象整饰过程中,脸面既可以起到人际互动的符号象征作用(代表一定的家世、财富、身份、地位、角色、权利、声望、荣耀和社会关系),也能给人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满足。通过一个人在社会上具有的“脸面”,可以系统地看出他在社会中占据的位置及其在社会网络中的关系情况。②因此,中国人好讲排场,不仅能够向他人显示或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且也能因这种显示或炫耀带来心理上的愉悦。可见,面子代表了个人在社会中拥有的财富、权力以及关系网络。“面子”的大小与有无是个体社会地位与名望高低的象征。“面子”的符号象征功能造成了个人印象整饰的“面子工夫”,个体通过符合社会地位与名望要求的“面子”行为,来参加社会活动,并归属于一定的社会阶层。
此外,还有让别人看在你的脸面等等怎样即找别人索要“面子”,其实这也是一种具有身份、地位的体现。“总是要给点面子的嘛”这是揭开中国人权利游戏的密码。③面子、人情、关系是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在一些日常安全工作中,经常见到这样一些因为“人情面子”而给安全生产埋下的“事故祸根”: 一些人在检修设备时碍于“人情面子”,不办工作 票 或 办 简化票、有头无尾 票;发现违章碍于“人情面子”说下不为例;碍于“人情面子”帮别人干了一些份外的违章的工作;碍于“人情面子”安全技术问答记录简化再简化,直至闭门造车,瞎编造假。④
综合上述讨论,我认为中国人的这种讲“人情”、爱“面子”有其积极的一面,它有利于人际互动的和谐进行,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这种心理也影响着中国人际关系的理性发展。在步入职业生涯之后,我们要考虑如何处理好人情和面子这俩个能够影响到公私这个微妙问题,善于利用,对事业很有帮助,要是未能处理好,会弄得步步艰难。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人情”“面子”问题在中国社会的普遍性,理解其中的一些基本的理念,这样也有助于我们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 http://wenku.baidu.com/view/3e038e01763231126edb11d3.html?re=view下载日期2014-12-1
② http://wenku.baidu.com/view/020d1f6c011ca300a6c39046.html下载日期2014-12-1 ③ 《人情与面子》黄光国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11-1下载日期2014-12-1
④ http://wenku.baidu.com/view/b32606c***9e.html下载日期201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