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功人士的案例
陶华碧由于家里贫穷,从小到大没读过一天书。20岁时,她嫁给了206地质队的一民队员;但没过几年,丈夫就病逝了,扔下了她和两个孩子。为了生存,她去外地打工和摆地摊。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用四处捡来的砖头盖起了一间房子,在街边开了个简陋的餐厅,取名“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为了佐餐,她特地制作了麻辣酱,专门用来拌凉粉,结果生意十分兴隆。有一天早晨,陶华碧起床后感到头很晕,就没有去菜市场买辣椒。谁知,顾客来吃饭时,一听说没有麻辣酱,转身就走。这件事对陶华碧的触动很大。她一下就看准了麻辣酱的潜力,从此潜心研究起来。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她制作的麻辣酱风味更加独特。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还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的麻辣酱。后来,她的凉粉生意越来越差,而麻辣酱却做多少都不够卖。一天中午,她的麻辣酱卖完后,吃凉粉的客人就一个也没有了。她关上店门,走了10多家卖凉粉的餐馆和食摊,发现他们的生意都非常好。原来就因为这些人做佐料的麻辣酱都是从她那里买来的。第二天,她再也不单独卖麻辣酱。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陶华碧舍弃了苦心经营多年的餐厅,1996年7月,她租借南明区云关村委会的两间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定名为“老干妈麻辣酱”。
在中国,一瓶280克的老干妈辣酱,网购价格为人民币7.9元;而在美国,亚马逊[微博]卖3.9美元(约人民币24元)。2012年年7月,美国奢侈品电商Gilt把老干妈奉为尊贵调味品,限时抢购价11.95美元两瓶(约人民币37元一瓶)。”美国“老干妈”绝对算的上是“来自中国的进口奢侈品”北美、欧洲、东南亚、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市里
2013年,老干妈实现年销售收入37.2亿元,上缴税收5.1亿元。
第二篇:成功人士的案例
成功人士案例分析
追求成功是人生永远的目标。渴望成功,人之常情。但在茫茫人海中却只有少数人能够打开成功的大门,成为人类的精英。同在蓝天下,为何只有这少数人能够创造出人生的辉煌,而大多数人却壮志难酬?下面就请你听听美国5位杰出人士的成功秘诀,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被誉为石油大王保罗·格蒂,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有3条成功秘诀:
第一、不管从事的是什么,只有一个方法能挣到大钱,那就是拥有自己的公司。公司的业务必须是创业者所熟悉的。他在最初的时候可能对这个行业并不完全了解,但是他必须对之有一个全面的、基本的认识是。
第二、必须节俭,不管是在公司管理上,还是在个人生活上。必须有耐心,等待公司慢慢成长。
第三、给自己打工不能和给别人打工一样,不能早上9点开门晚上5点关门。成功的企业家总要在晚上和周末加班。
亿万富翁亨利j·凯泽认为机会到处都有,只要愿意,就可以抓住它。他的成功秘诀是以下5条:
一要认清自己,并决定下来你想怎样度过一生。记下你的目标并制定达到目标的计划,目标和计划应该富于创造力而且要大胆。
二要要充分运用隐藏在你潜意识、灵魂内的力量。
三要热爱你周围的人并为他们服务。不管你是做一份简单的工作,还是在经营一家公司,或是做某一项事业,你所做的都是在满足人们的需要。四要发挥出你性格、个性当中好的一面。你并不一定要有极高的智商,要想获得成功,性格中的优点比技术更重要。五要努力工作,将你的一生都倾注在确定的目标中,用你的所有追寻你所想要的。
斯克里普斯是美国的第一家报团――斯克里普斯报团的创始人。他也有5条成功秘诀:
一、如果环境需要你去从事另一个已经有很多人在从事的职业或业务的话,你可以换一种方式做,换一种与其他人不同的方式。总会有一个好一点、更好、最好的方法。如果你找到了更好的方法,其他人是不会有机会与你竞争的。
二、知道不应该做什么比知道应该做什么更重要。你可以通过2种方法学到这珍贵的一课,第一种方法是从你自己的错误中总结出来,第二种方法是从别人的错误中总结出来。
三、人可以做成这世界上他想做的任何事情,只要他是真的想那么做。
四、要避免犯2个错误,一是为不值得投入的而投入,二是想不劳而获。
五、人类所从事的所有劳动之中最累的就是脑力劳动。如果你已经富有了,那就训练你的大脑习惯这一劳累,并学会控制你的大脑,这样你就可以专注于一个目标,也就能获得更多的财富。佩尔顿几乎是白手起家,通过直邮的方式建立起了一个商业王国。他的书和讲义销售额达到700万美元。他给世人总结出了7点成功要诀。
其一,有计划地去蠃。按照事先列出的明确、细致的计划去做,就像拿破仑在发动战争前数月就在准备战事地图一样。
其二,创想的力量。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可能产生30亿个创想。一个创想、一个想法突然闪现,或许就值100万美元。
其三,超越自己。要永远努力,力争成为比自己更强大的人。超越自己是第一目标,超越别人是第二目标。不能控制自己的人,会越来越多地受到别人的控制。
其四,做一个每分钟都在努力的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要浪费一分一秒。一个巨大的行星也不过是粒子的组合。你的生命、你的力量、你的命运都只是一分一秒的组合。你是每一分钟的产物。每一分钟都是进取、获得和征服的机会。
其五,建立强大的意志。必须渴望成功,把每一次交锋、每一笔生意、每一个计划、每一个构想、每一个愿望,都当成是目前最重要的目标,集中力量,向阻碍你的困难发出最猛烈的冲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其六,敢于冒险。做别人所不敢做、完成别人所不敢尝试的事,这就是展示你在别人眼中更优越的方式。其七,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在美国纽约有一个以金融投资课程著称的巴鲁克学院,这个学院由华尔街传奇人物犹太人伯纳德·巴鲁克创立。
巴鲁克以其在证券市场中的大起大落而被人称为投机大师,甚至还有人讽叹说,整个证券市场所包含的投机因素也不及巴鲁克一个人来得丰富。他有12句成功秘诀:礼貌待人,乐于助人,做事有条理,保持心情舒畅,真诚对待自己,真诚对待他人,对所从事的工作保持兴趣,不要自我哀怜,乐于赞扬他人,不要带有偏见,独立自强,经常读书看报。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
这是一本走向成功的最佳读本。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将使你最终业有所成。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在现代社会,要想做一名成功人士,创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入手。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如果,单从表面来看,它是一件小事,不引人注意,但是很多人失败就失败在不良习惯上。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这就说明了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在失败时怨天尤人,归咎于不得天时、地利、人和。其实,在我们失败时,有没有认真反省一下,检讨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把这些习惯归归类,哪些是好习惯,比如:比较守时;作事有主有次;做事抓紧时间;对人和蔼……哪些是坏习惯,比如:工作间混乱;做事不分主次;不能自我控制情绪;随便指责别人等等。如此来,可谓小习惯都能影响大事情。为了帮助有志于成功人士提高效率,更加完善自己,我精心准备,概括了成功人士的七个做事习惯:
积极主动,别指望谁能推你走;以始为终,忠于自己的人生计划;要事第一,选择当前该做的事;追求双赢,远离角斗场;善于沟通,换位思考的原则;综合综效,1+1可以大于2;不断更新,全方位平衡自我。
在这个世界上,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甘平庸,怎样才能使自己脱颖而出成为一个成功人士呢?就请从培养自已良好习惯入手,用良好的习惯来改善自我,打造自我,塑造一个全新、成功的我。
相信这七种习惯对一个有志于成功的人一定有很大的帮助,它将会使你从小事做起,从最基本处做起,最终业有所成。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对个人心态的培养有着绝大的作用,它可以使这种心态转变为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来讲尤其重要。
雅仕洛克集团人力资源部长Schaffhousen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使人真正感到了一种新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改变了,甚至拯救了一个企业,它使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极大的帮助。
卡玛乔服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Chille SU 目录
习惯之一:积极主动别指望谁能推你走
人性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不仅能主动反应,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环境。采取主动是表示自己要开创前途的责任。
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本身有天壤之别,尤其再配合人性的聪明才智,差距就更远了。想要生命的产能与产出平衡,进而追求圆满人生,主动精神实在不可缺少。
1.改变自己的心态,就能改变自己的世界
2.行动,行动,再行动
3.不能与不为
4.采取主动
5.化消极为积极
6.十个想法不如一个行动
7.摆脱自我限制
8.先从自己做起
9.成功在于争取
10.培养积极心态的八个步骤
11.看重自我
习惯之二:以终为始忠于自己的人生计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计划,尤其以成功人士为最。人生计划是你一生的追求和信仰,人生信条是你一生的原则和标准。成功人士之所以能成功,归功于他们能以终为始忠于自己的人生计划。
1.谨记人生使命
2.始终如一地寻找机会
3.改写人生信条
4.勇气——实现人生计划不可缺少的
5.每个人以终为始追求的是什么
6.你的生活重心是什么
7.坚持做好一件事
8.你的人生计划是什么
9.“膝下有黄金”
10.成功人士的心态调剂法
11.成功在于多次尝试
12.分阶段安排自己的人生计划
习惯之三:要事第一选择当前该做的事
习惯之四:追求双赢远离角斗场
习惯之五:善于沟通换位思考的原则
习惯之六:统合综效 1+1可以大于2
习惯之七:不断更新全方位平衡自我 如何适应社会,走向成功
(一)认识环境的不同特点
任何人的性格特征,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成功与否,都是在个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组成的座标系中取座标。换言之,一个人的成功既取决于个体的素质,又取决于你所面临的环境。因此,同学们走向社会,取得成功,既要认识自己,又要认识环境。
每个特定的环境,都有其自身的传统、风格,都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只有认识环境,适应环境,才能改造环境。
同学们毕业生走向社会,岗位千差万别,环境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从学生生活环境进入了职业生活环境。那么,我们首先要研究,把握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特点。
首先,学生生活环境是经过加工的。秩序化的环境,职业生活环境是自然的、未经设计的环境。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因此从教学计划到教材、授课、作业,从课内到课外,从班集体的组织到环境的布置,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学生生活很有秩序。职业生活则主要靠自己去摸索、奋斗,再没有人为你去精心设计了。因此,不同的对待方式,结果会大不相同。其次,学生生活是浪漫的、想入非非的;职业生活是现实的、郑重其事的,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思想言行一般不直接转化为社会现实。做作业是为了消化、巩固课程学习,演讲是为了训练口才和思维……错了不要紧,可以重来。职业生活则根本不同,你设计桥梁,建造楼房、工厂,错了一个数字,后果不堪设想;你当法官,做记者,不实事求是,会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你当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因此,职业生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再次,学生生活属非分配领域,同学之间不发生利益冲突;职业生活属分配领域,相互间利益相关。学生来校是为了学习,相互间不存在利益冲突,同学之间的感情是非常纯洁的,因而保持的时间也最长。在校期间,也会发生一些矛盾,但毕业生回过头来看,大家都会觉得根本算不了什么。职业生活属分配领域,人们通过职业生活既要成就事业,又要养家糊口。选拔干部时,一个或几个名额,大家都想上;工资、奖金的发放,住房的分配等等,都与个人利益相关。职业生活的协调靠政策、机制。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有些同学对此极不适应。
总之,认识环境是我们适应社会、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在“无事可干”中走好第一步
八十年代末,我和一些做学生工作的同志对我校部分毕业生进行调查。当谈到如何适应社会、走向成功时,几位校友不约而同地提到,要正确对待“无事可干”这一段时间。
所谓“无事可干”是指刚刚从学校走向社会时一两年内,本人对社会、对单位、对工作不了解、不熟悉,了解、熟悉要有一个过程;单位领导对毕业生的能力、水平不了解,了解、认识要有一个过程。因此,相对于老职工来说,在这一段时间,他们显得“无事可干”。面对这样一段时期,大体有四种态度:一是领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二是充分放松,觉得十多年读书太累,需要好好玩一下了,于是,打扑克、下棋、跳舞;三是埋头学习,准备考研;四是对本单位的情况调查、观察,找准有可能发挥优势的地方,同时,学习、思考,作好相应的准备,一但有机会,马上可以上手。四种不同的对待方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无疑,取第四种态度的同学,会比其他同学起步快一些,发展好一些。
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为人们的职业所提供的选择机会增多了,开始重视人们择业的和从业机会均等,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同学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选择待遇比较优厚,并能帮助自己在事业上有所发展的职业,这也是无可厚非的。由于摆在每位同学面前可供选择的机会比较多,因而,一些同学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干什么好,心老是浮的,飘泊不定,很苦恼。而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首先,要把握选择的原则。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我们选择职业时要考虑两个方面:社会和自身。一是社会的客观现实,它所提供的要求和机遇,因为任何人都只能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二是个人的志向、抱负、特长、潜能和兴趣,能够充分实现个人的主体性。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我们要努力找到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相一致的工作。
其次,要把握选择的方法。选择的方法是比较。比较是利弊之间的比较。任何事物总是利弊相交,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事是没有的。但我们选择职业时,往往希望有利无弊,名声好,收入高,发展前途大,大城市,离家近……,这是不现实的。“两利相争取其长,两弊相争取其短”,只要利大于弊就可以了。
再次,职业、工作一旦选定了,就不要左顾右盼,徘徨不定,而要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埋头苦干,做出创造性的成绩来。行行出状元。任何行为,只要我们选准了方向并坚持下去,都可以做出成绩,为社会作出贡献。任何新事业都是做前人未做过的事。它具有探索性、挑战性和风险性。如果一碰到困难、挑战、风险就退缩不前,就考虑换工作岗位,这样的人一辈子将一事无成,无所作为。
(三)会想不等于会做
前几年,我在给本科学生上课时,课堂上,让每位学生用三分钟就某一个问题发表演讲。结果,很少有学生讲得好。有的吐词不清,有的词不达意,有的显得很紧张,有的抓不住要点,多数人没有应有的风度,……我边听边想,总结时说了一段话:会想不等于会说,会说不等于会做,个人素质不等于事业成功。同学们以前听课时,可能在想,这些老师讲课,没有几个讲得好的,要是我上去讲肯定强多了。还有一些同学在想,要是我当校长,要是我当厂长,肯定……。大家会想,但会不会做,则是另一回事。比如,我唱歌,很多曲子,想起来好象都能哼,但唱出来就走调。
大学本科毕业,读了十五六年书,研究生毕业,读书时间更长,确实有不少的书本知识,但是书毕竟是书,生活中的很多道理并不在书上。从知识的获取,到能力的培养,到经验的取得,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一个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李宗仁归来》一书的作者,在此书的前言中写了一段话,意思是:人,如果不是从1岁活到80岁,而是倒过来,从80岁活到1岁,那么,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这当然不可能,但强调了经验对一个人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所缺少的正是经验。
我们来看看一些毕业生的教训和体会: 一位学生入厂后,以知识渊深自居,终日足不出室,闭门造车。一天正绘一机械图,一位师傅默然审视良久,说:“这图的某部位似不对。”他一听火了:“我学过。我是书本学来的!”师傅说:“我没上大学,可这机器我摸了几十年,我觉得……”他反讥道:“那你怎么没考上大学?”此事传出,全厂哗然。从此,再无人给他“提意见”,一年后,他郁郁不得志地调出厂。
我校有几名毕业生一起分配到天津某单位工作。工作之前,他们就计划着如何在单位大干一番。一到单位就提出一个设计方案送给领导。但时过好久不见回音。为此,他们便认为领导不重视知识分子,原来的冲天干劲化为乌有。过了一年时间,他们回头再看这个设计方案,几个人都笑了。他们说:“想法太幼稚了,初入社会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资本,只能虚心学习。”
一位校友在给学校老师写信时说:“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以为自己是个人才,可以大干一番事业,总希望有位明智的领导能起用他,否则便会责怪领导不重视人才。干不了几天便灰心丧气,有的便从此一蹶不振。应该让同学们了解,上至中央机关,下至乡镇企业,要毕业生,首先不是考虑他那里缺少一个当官的人来接班,一旦分来一位大学生、研究生,领导首先考虑的是我们单位来了一位学××专业、干××工作的人。所以评价这位大学生的标准,首先是他的本职工作干得如何,是否是一个好的职员。如果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发现他在某方面有很强的能力,其他方面的表现也不错,便有可能给他一个能胜任的职务。”
因此,我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一定要踏踏实实,从头开始,从小事做起,虚心向老同志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切忌急于求成。一年只能收获小麦、玉米,十年才能收获参天大树!
(四)工程的实质是综合、创造、实践
理工科的毕业生,毕业后不少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或与工程有关的工作。现在,一些涉及面广的工作,也都冠以“工程”二字,从“希望工程”、“人才工程”、“创新工程”到“点亮工程”等等。因而,我们对工程,特别是工程的实质应该有所了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给“工程”界定为:“工程是关于科学知识的开发应用以及关于技术的开发应用的,以便在物质、经济、人力、政治、法律和文化限制内满足社会需要的有创造力的专业。”
首先,工程具有综合性。无疑,工程离不开科学、技术,而且需要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同时,工程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种因素,任何一项工程要考虑诸多因素的制约。
以三峡工程为例,除了依靠土木、水利、电力、信息、力学、地学、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深入研究、探讨之外,还需要考虑国家经济发展的承受力、生态平衡、移民、文化、地震、战争等诸多问题,忽视哪方面,其后果都不堪设想。
我们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时,除了自身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外,还要考虑产品的社会需求,如果没有社会需求,这种产品设计毫无意义;产品的社会效益,有无负面的社会影响,这涉及伦理、道德问题;原材料的产地、价格,这涉及到经济问题;社会、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度,这涉及政治和法律问题;产品的外型、包装,这涉及到美学问题,等等。
因此,我们决不能认为工程仅仅是技术问题,而不学习、关心和考虑政治、社会、经济、伦理、法律等方面的问题。
其次,工程具有创造性。工程正是通过自己的创造,为社会服务,推动社会前进。没有创造性,这项工程将毫意义,对于个人来说,何谓成功?工作中有创新、有突破,做了别人做不到的事,这就是成功。敢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唯有创新,才有动力,才有力量的源泉。
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即创造。你能将常人看毫无联系的事联系在一起,找出其内在规律,就是创造。因而,创造和综合又是相通的。
创造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认为,物理给了他知识,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给了他想象力,他才创立了相对论。培养想象力、创造力、要有丰富的人文底蕴。
再次,工程具有实践性。工程本身就是实践,决不能闭门造车。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创新也离不开实践,历史上任何一个重大发现,都源于实践。实践又是检验工程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工程的实质是综合、创造、实践,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综合、创造、实践,是我们走向成功之路。
(五)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
大学毕业以后五年,十年,二十年,同学之间在学识、成就、以至于职位等方面,差别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爱因斯坦等学者则认为,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因为八小时的上班时间,大家都忙于工作,差别不大。而现在实行双休日。五天的工作时间内,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另外每天至少有4小时可以自由支配。两者加起来,每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超过工作时间。对这段时间利用的情况不同,人们今后的发展也大不相同。
坚持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研究,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掌握正确使用时间的方法,根据我的体会,还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以盖楼房为例,首先要进行设计,拿出图纸,然后照图施工,从打地基开始。否则将木头,砖头,搬来搬去,几十年下来,仍然是一堆木头,砖头,成不了房子。进行学习、研究,同样需要订出规划,然后集中精力于一个方向,按照自己的规划,日积月累,必然会取得成功。
要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世界上的知识浩如烟海,例如一个人要把一年出版的新书看一遍,至少需要600年;一位化学家,要读完一年内发表的有关化学的论文,至少需要48年。这说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一般而言,知识结构包括知识硬核──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应用理论;知识幔层──以论文形式发表出来的各种理论、学说、观点;知识大气圈──在实践中产生的闪光的思想、判断等。我们要据此建立自己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同时又必须不断吸收新鲜知识,充实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
工作、完成、发表。这是法拉第的座右铭。意思是,首先我们要干,干一件事就要干完、干好,完成之后要总结、发表。发表的方式可以是著作、论文,也可以找几位、同事,谈谈你的心得、体会。
干一件事要产生多种功能。我1985年至1987年,在中南政法学院当宣传部长,每天骑自行车上班。开始有些苦恼,来回在路上要近一个小时。后来想想,这是锻炼身体的好机会,再想一想,边走还可以边观察社会。因此,不仅不苦恼,还觉得很高兴。从这里我悟出,一个人干事要多功能,比如,你干一件工作,首先要把这件事干好,这是一个功能;干完以后,可以总结出工作经验,这是一个功能;进一步可以从中找出规律,提炼出思想,写出一篇论文,直至著作,这又是一个功能。
(六)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
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多数同学都担心社会上人际关系复杂,难以应付,害怕处理不好,影响自己的发展。我们要重视人际关系,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根据我多年来的观察、体验,我悟出一个结论: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多数人是好的,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
在一个单位,对你的评价,可能有人把你说成一朵花,超出你的实际情况:也有可能有人把你说得一钱不值。但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你是怎么一种状况,多数人就会对你作出什么样的评价。
我们认定“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以后,那么,在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必左顾右盼,瞻前顾后,关键在于很好地把握自己。一个人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你的品德、能力和贡献。
得出这样一种认识以后,是不是就不要去重视人际关系了呢?否。我1987年曾组织几位研究生对我校80名毕业生进行调查,当询问:“进入社会后你最苦恼的是什么”时,45人回答是人际关系,13人是“得不到重用”,9人是“得不到理解”,6人是“找不到知心朋友”。这四项都与社会交往有关,共73人,占被调查对象的60.8%。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每一个人都离不开和人打交道,一个人的成功,同样取决于他人对你的支持。而且,能否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一个人的品德、能力、素质高低的表现。关于处理人际关系,已经出了不少书,提出了许多原则和方法,如与人相知、爱人如己、坦诚相处、大度宽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正确的。下面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一些认识。
以诚待人是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心理保证。你待人坦诚、诚实,令人感到与你交往无后顾之忧、放心,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如果时时要对你“设防”,不知道你讲的话哪句是真的,哪句是假的,他还愿意和你交吗?即便是虚伪的人,也愿意与诚实的人打交道。
大度宽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社会上的人们,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各人主观努力的不同,其思想、观念、性格千差万别。如果你在交往中设防,只能与自己性格、兴趣相同的人打交道,那么,你就只能与自己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
积极增进交往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建立离不开交往。人际关系不是虚无的关系,经存在于你、我、他之间,存在于现实关系之中,表现为人们之间思想和行为的互动过程。只有在交往中,你才能认识自己、认识别人;别人也才能认识你。只有在交往中,才有可能建立感情、相互信任。好酒也怕巷子深。你如果自我封闭,领导和同事对你的能力、水平不了解,就谈不上信任和重用。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要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交往方式和技巧。在我调查中,一些领导在谈到毕业生的状况时,谈到了不少人的不注意交往方式,如:有的人一天到晚往领导家里跑,左一个请示,右一个汇报。时间长了,领导就会瞧不起你,认为你没有主见。有的人交往时根本不顾及别人,中午睡觉时,甚至晚上到深夜,一个电话来了,说了半天,又没有什么急事,弄得一家人都睡不好。有的人不会打电话,你跟他打电话,他听的时候一声不吭,说说就没劲了,不想说了……这都是一些很小的例子,但说明交往时方法也很重要。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同样要坚信,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公正的,关键在于把握自己、提高自己。
(七)机遇富有弹性
我在对毕业生进行调查中,当问到“影响你成功的因素”时,40%左右的人回答是“机遇”。有人对中国当代名人成功素质进行分析时,把“抓住机遇”排在第一,其它几项依次是:功底与才华、信念、敬业精神、特殊个性、承受力、人际关系、善于表现自己、口才。可见,机遇对一个人成功有重大影响。
机遇可分为先天机遇和后天机遇。先天机遇是指你生下来是男、是女;你是出生在北京的高干家里,还是出生在贫困的山区农家里……这对你今后的事业肯定会产生影响,但你无法改变,这也是人们常被称之为“命运”的东西。后天机遇是在你成长、发展中所遇到的社会需求,其本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必然需求。大机遇就是那种持久的社会需求。我们通常所说的机遇是指后天机遇,这种机遇对我们的成功则是富有弹性的。
首先,能否抓住机遇富有弹性。机遇是客观存在,但你能否抓住它,则取决于你的素质。有人分析总结,改革开放20年来,有七大机遇:1978年至1986年是文学艺术家的黄金时代;1979年至1992年是个体户成功的最佳时期;1980年至1986年,是演讲艺术发展中的黄金时期;1980年至1994年是我国计算机市场机遇的最佳时期;1986年至1992年上半年,是中国人在股票市场上成功的最佳时期;1992年初至1993年上半年是房地市场一次罕见的大成功机遇;从1996年开始,下岗也许是一次机遇。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说,在每个人发展的空间内,还有很多的机遇。
机遇一般有三个阶段:潜伏、高潮、衰退。在机遇的潜伏时期,它表现出风险大、困难多,要进入机遇将承担很大的压力,但只有早进入才可能取得大的成功。进入机遇晚,机遇就不再成为机遇,而是巨大的负担。抓住机遇,就要审时度势,看准社会发展趋势,及早进入机遇。
其次,进入机遇后能否取得成功,同样富有弹性。抓住机遇,取得成功,需要有胆略、学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机遇只偏爱那些为事业的成功作了最充分准备的人,换句话说,只有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东风才显得珍贵和富有价值。因此,我们不要在那里等待机会,而是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使自己具备相应的足以胜任的资格。在长期艰苦准备的基础上,一旦抓住机遇,就可以如鱼得水,干出一番大的事业。
任何事业,特别是大的事业的成功,都可能遇到风险,遭受挫折。一旦遇到挫折,我们决不能“把眼前当永远,把暂时当永恒”。不少人的失败都源于此,自以为一次失败了,就永远会失败,一次成功了,会永远一帆风顺。遇到挫折,我们也不要埋怨。有的人,老是埋怨,埋怨社会,埋怨领导,埋怨父母,一辈子下来,背着埋怨两个字走向坟墓,累得要死,一事无成。永远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八)做应该而不能够做的事
人的一生无非是做人与做事两件事,而这两者又是互相联系的。
做事,要做应该做而又能够做的事。应该是价值判断,意即做事要选择那些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有益的事,符合法律、法规的事,这与我们做人密切相关。
做应该做的事,这就要为我们自己的行为立法。德国哲学家康德指出,人在自然界中获得知识和在社会中获得自由的过程,就是人为自然立法和为自己的行为立法的过程。人为自然立法,人便能够得到以因果律为内容的科学知识;人为自己的行为立法,人便能够得到道德律为基础的自由。康德还认为,在审美领域,人的理性表现为判断力,判断力则使人产生审美情感。因而也可以说,判断力就是人在审美领域中的立法。
在做事中,人主要面临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主要遵循效率法则,要求人们掌握科学知识,要求真,遵循自然的规律。在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中,主要遵循公平法则,要求人们具有道德人格,要求善,维护和推进群体和国家的利益。在处理人与自身关系中,主要遵循超越法则,要求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我们要做到真、善、美的统一,即宇宙、人类群体和个体这三种存在形式的对立统一。
我们不仅要做应该做的事,而且要做能够做的事。世界上应该做的事多得很,还要看能不能够。例如,我们中国人应该不应该像美国人那样,有小汽车,有小洋房?应该!完全应该!我们中国人在聪明、勤劳方面,决不比美国人差。但能不能够,不能够,至少现在不能够。我们的基础差,地少人多,如果我们中国人都像美国那样消费,至少还得有两、三个地球。
我们做事,受历史的限制。人只能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不可能超越历史,我们做事,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回顾我们二十年来的改革历程,有些改革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原因之一是忽视了环境条件的影响。我们做事,还受自身能力、素质、兴趣、爱好的限制。我们对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分析,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和工作,以便自己一生最大限度地发热、发光。
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人们,有的人能够做的事不去做,不能够做的事老在做,一辈子下来辛辛苦苦,累得要死却一事无成。我们要引以为鉴。
(九)关系在于提高素质
我在进行毕业生调查时,一位校友深有体会地说,适应社会,走向成功,关键在于自身素质,大学本科四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素质。他还以运动员类比,认为运动员不管你是从事球类,还是田径,都要进行体能训练。事实说明,一个素质高的人,他会主动寻找发展的目标空间,随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创新,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在事业中取得成功。
素质,简言之,就是人的内在的素养和品质,是在先天和后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素质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内在性,是本而不是末,是里而不是表,是质而不是量。但它可以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如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包括行为规范、习惯,对人对事的态度;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模型、方式、深度,以及独立性、敏捷性和创造性;精神境界,包括对自我超越的程度,奉献精神,处理各种关系时在理论和实践上所站的高度等等。
素质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综合性。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对广大学生而言,要十分重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怎样提高素质,美国学者劳厄说:“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所剩下的东西就是素质。提高素质,首先要学习,广泛地学习人文和科学知识,以广博的知识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开阔视野。但知识不等于素质,要通过努力将知识内化为素质、精神。人吃牛肉不长牛肉,吃猪肉不长猪肉,为什么?因为人有消化机能。同样,人要有将知识内化为素质的机制。首先,要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实践,从自己的言行开始,一点一滴去做,用自己的生命,生活、言行,把自己选择的“道”体现出来,并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其次,要感悟。“迷其为凡,悟则为圣”,意即凡人和圣人之间的区别在一个“悟”字上。用我们自己的人生阅历、经验、知识去体悟,体悟科学,体悟人生哲理,许多道理,你如果悟通了,终生受益。雷锋所说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无限中去,就是最好的人生体悟。
再次,我们要积极投身于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去感受、体验、不断地与之交流、碰撞,在信息的交流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
第三篇:成功人士的创业艰难以及创新的案例介绍
成功人士的创业的艰难和敢于创新的案例介绍
成功人士的创业经历成功人士的创业经历:《福布斯》排名榜中的中国成功人士是如何掘到第一桶金、如何创业发展的?我们进行了归类,发现成功人士的创业经历很有借鉴意义的。值得我们去思考。
第一种类型:才智高远型 典型代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第一位、个人资产总计达到83亿元的中国希望集团刘氏兄弟。与一般的创业者不同,刘氏四兄弟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刘永好一开始就悟透了“舍得”二字。他们本来都在国家企事业单位有一份好工作,却没有像大多数创业者那样脚踏两只船,随时做着创业失败后洗脚上岸的准备。他们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能够勇往直前,从孵小鸡、养鹌鹑开始,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扩张创业项目,发展饲料、电子、房地产、金融和资本运作,多角经营,多管齐下,终成大业。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刘氏兄弟在家族企业做大以后,当兄弟之间在企业发展方向上意见相左时,能够平稳地进行产权分割,完成和平过渡,没有伤到企业元气,留下了企业进一步做大的空间。第一桶金由来:孵小鸡所得的一万元人民币,时间是两个月,投入之小以今天的眼光看可以忽略不计。致富要诀: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扩张创业项目;平稳地解决家族企业产权问题。
第二种类型:应激争气型和出类拔萃型的 典型代表:重庆小天鹅集团董事长廖长光。小天鹅集团以酒店业和饮食业为主要经营对象,风靡大江南北的重庆鸳鸯火锅即为廖长光首创。廖家境普通,曾下乡做过8年“知青”,回城后在重庆城建局当电工,娶何氏七妹何永智。何氏七姊妹,六个嫁得如意郎君,只有廖身份“低微”,而何永智却为七姊妹中最靓丽者,廖因此备受众人挤兑,境况难堪。廖受此刺激,发誓创业,以出人头地。廖辞职下海后,以出卖住房所得3000元为本金,租得16平米店面经营火锅,开始生意颇为不顺,不赚反亏。在妻子的理解与帮助下,廖坚持不懈,专力创新,终于由小店而大店而企业集团。第一桶金由来:始开发迥异于传统麻辣味的荔枝味火锅,继而又开发出后来风靡大江南北的重庆鸳鸯火锅。第一桶金价值5万元,事业开始独上层楼。致富要诀:创新、创新、再创新。
第三种类型:风险弄潮型 典型代表:有“中国鸡王”之称的大连韩伟企业集团创始人韩伟。1956年,韩伟出生于大连一户农民家庭。韩初中毕业,略懂畜牧知识,在上世纪70年代被招聘为畜牧助理员。1984年韩辞职下海,一举成为大连最大的饲养专业户,同时也成为大连负债最多的个体户。韩倾力一搏,毅然贷款集资208万元,建起一座占地44亩、建筑面积8000平米、饲养8万只鸡的现代化养鸡场。第一桶金由来:创业本金是从亲友处借得的3000元,饲养蛋鸡50只。同年底,韩伟从银行贷得15万元,开始兴办养鸡场,第一年产值便达210万元。致富要诀:之所以能在无抵押的情况下从银行贷得巨款,是因为当时大连市正在大搞“菜篮子工程”,韩的鸡场扩建计划刚好“急政府之所急”。
第四种类型:无心插柳型 典型代表:200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第63位的张果喜。1972年,张果喜受在江西余江下放的上海“知青”的影响,怀揣200元,到上海找生路。偶然的机会,张在上海四川北路的上海雕刻艺术厂发现,一个雕刻樟木箱竟可卖二百多块钱,便立刻返回老家“依葫芦画瓢”做出张氏第一只雕刻樟木箱。张的创业资本,为变卖家产所得1400元以及江西余江当地盛产的樟木原料。第一桶金由来:通过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张的第一只产品参加了广交会,并幸运地拿到了20个樟木箱的订单,赚了1万多元。致富要诀:本来并不想发财,只是想解决一下生存问题,后来竟不期然而然地发了巨财。
第五种类型:歪打正着型 典型代表:创办广东巨星影业公司的邓建国。邓是那种其貌不扬、走在街上别人绝对不会多看一眼的人。1995年,当过6年乡村电影放映员的邓突发奇想,开始筹拍电影,***作《广州故事》让邓亏了200万元。1996年,邓东山再起,注册巨星影业公司,将港台明星汤镇宗、任达华、温兆伦等签于旗下。邓一边笑着付给明星们大把大把的钞票,一边苦着脸四处贩卖自己的影视计划。其实这是邓一生中最穷困的时候,比他当年在农场打工还穷。邓顶着讥笑与嘲讽,在巨星成立当年,即投拍了《珠江恩仇记》、《广州教父》、《鸦片战争演义》等影片。1997年,邓的巨星影业公司一举创下广告贴片1.1亿元的惊人收入。此后邓的事业渐入佳境,先后拍下《反贪风暴》、《康熙微服私访记》、《东方母亲》、《美丽人生》、《风流才子纪晓岚》、《猛龙过江》等20余部影视剧,创造了惊人业绩。第一桶金由来:在江西临川“搞信息”掘得。1991年,邓开始“二次创业”。他兜里揣着1000元,肩上扛着一台旧摄像机来到广州,靠拍专题片赚到了十几万元。此为其掘得的第二桶金。致富要诀:不按牌理出牌,热衷炒作,有人认为邓的成功,是因为中国影视圈“缺人”。
第六种类型:技术知识型 的典型代表:中宜环能(CECO)董事长吴桐。吴现年36岁,于2001年在北京创办中宜环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吴擅长发明,名下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其中“城市垃圾处理综合集成系统”一项,估计无形资产就达12.5亿元。一家美国名牌的经理估计,吴的专利加起来,价值超过100亿美元。据吴自称,其11岁即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习,主修原子能物理学,有“神童”之誉;14岁赴美,获芝加哥大学国际金融学博士;18岁赴德,获柏林大学经济学博士。但经有心人查证,吴的科大少年班学历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国际金融博士皆属子虚乌有,柏林大学经济学博士亦令人生疑。其实,吴是用不着靠假造学历来给自己增光添彩的。吴的诸多创造发明,均已经过实践检验,成效显著,在环保界本已享有极高声誉,比之那种学历造假带来的荣誉要荣耀得多,也实惠得多。第一桶金由来:在进京创办中宜环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之前,吴曾在深圳创业,获利数千万,因遭欺诈而全数荡尽。2001年3月,吴携2000元进京二次创业。三个月后,向韩国某著名企业出售“城市垃圾分类焚烧技术”15年使用权,获利超过2000万美元。致富要诀:专利发明和技术转让。
第四篇:成功人士 调查报告
成功人士调查报告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却只是眷顾少数人,为何成功不向我们大众招手,却只肯光顾林少数人,笔者通过对大量成功人士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的成功秘诀都有着相似点。
一、目标明确的梦想
成功的人心怀梦想。他们有着极为明确目标感,显著的目的性。他们清楚的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他们知道如何将事情办好。他们能够在最大限度内运用自己的技 能、天赋、精力和知识。他们做那些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不仅仅是那些喜欢做的事情。他们努力工作并出色完成任务。他们不会轻易地被别人的想法和观点所左右。他们有着坚强的意志力。睿智而富有思想。对于成功的渴求为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们希望完成任务。拥有高度的热情、使命感和自信心。
事例1:曼德拉出生在一个小村庄,9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从小曼德拉就经常目睹当地大酋长在解决部落争端过程中被白人政府的法律所约束,他逐渐萌发了寻求 正义和平等的理想。年纪更大一些后,他多次领导同学抗议学校的白人法规,甚至因领导学生运动而被除名。在一次次的“斗争”中,曼德拉逐渐立下志愿:要为南 非的每一个黑人寻求真正的公正。正是这样的梦想支持着他、鞭策着他,使他一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向自己的理想前进,最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同南 非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几十年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因此,有人说,曼德拉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对正义和理想 的追求正是基于童年时期就开始明确的梦想。
事例2:比尔.盖茨从小就是个“电脑迷”。他1955年10月28日生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小时候就开朗活泼,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孩子。不论什么 时候,他都在摇篮里来回晃动。等长大些又花许多时间骑弹簧木马。后来,他把这种摇摆习惯带入成年时期,也带入了微软公司,摇动了整个世界。比尔.盖茨在中 学时酷爱数学和计算机。保罗.艾伦是他最好的校友,两人经常在湖滨中学的电脑上玩三连棋的游戏。那时候的电脑就是一台pdp8型的小型机,学生们可以在一 些相连的终端上,通过纸带打字机玩游戏,也能编一些诸如排座位之类的小软件,小比尔.盖茨玩起来得心应手。1972年的一个夏天,年龄比他大3岁的保罗拿 来一本《电子学》的杂志,指着一篇只有10个自然段的文章,对比尔说,有一家新成立的叫英特尔的公司推出一种叫8008的微处理器芯片。两人不久就弄到芯 片,摆弄出一台机器,可以分析城市交通监视器上的信息,他们就想成立一家命名为“交通数据公司”的公司。1973年,比尔上了哈佛大学,保罗则在波士顿一 家叫“甜井”的电脑公司找到一份编程的工作。两个伙伴经常会面,探讨电脑的事情。如苹果砸出牛顿的灵感一样,个人电脑突入比尔的脑海也有一个外在的启蒙 者。这就是1975年1月份的《大众电子学》杂志,封面上altair8080型计算机的图片一下子点燃了比尔.盖茨的电脑梦。他和他的好朋友保罗在哈佛 阿肯计算机中心没日没夜地干了8周,为它配上basic语言,开辟了pc软件业的新路,1
奠定了软件标准化生产的基础。如今,微软已成为业内的“帝国”,而这与比尔.盖茨小时候的“电脑梦”是不无关系的。
二、健康积极的心态
成功的人拥有良好的心态,永不气馁。他们不指望天上掉馅饼,也不指望一开始就成功,成功从来都不是一步而成,而是经过不断的努力奋斗才能取得成效。
事例:美国总统罗斯福正是依靠自己健康积极的心态凭藉的是自己的进取、抗争……甚至苦斗,以及由顽强隐忍和深沉性格支撑起来的自信,亦即对自己的事业抱 有的沉静而绝对的自信从纽约州议员、助理海军部长、纽约州州长到最后成为美国总统——他39岁时下肢瘫痪并从此终生与支架或轮椅为伴,病因是小儿麻痹症。他把这飞来的一击当成冥冥中早已预定的命运之约。生理残疾往往使人乖戾、愤世,罗斯福却以健全的心理平衡与防卫机制避免了这种可能性;痛苦也使人宽容、旷 达,微温的理智和高度的自尊使他在最令人沮丧的诸事不顺的促狭环境中,也能发现现实存在的合理性和点滴变通的可能性,这种柔韧而绵长的信念使他永远有梦,政治明星的职业末日感也随之被消解。此后在他生命中的各个时段里,他遭遇了难以数计的反对派和强硬的对手,他们对他的各个方面进行过非议和责难,但都绝口 不言他曾经或者会绝望。
事例2:世上没有哪位企业家像艾柯卡那样命运多舛,大起大落,几经沉浮。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推销员扶摇直上,登上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的宝座,而后又从 权力之巅被推落谷底;他雄心不泯,从灰烬中奋起,当上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裁,把这家濒临倒闭的公司从危境中拯救过来,奇迹般地东山再起,使之成为全美第 三大汽车公司。
三、敢于负责的勇气和魄力
成功的人敢于对他们的行为负责。他们从不寻找借口。他们不埋怨别人。也从不抱怨。他们勇于承认错误。当犯错误的时候,承认它,改正它,然后继续前进。绝不要花一点点时间、精力、金钱或者其它的东西去为一个错误或错误的决定而辩解。
事例:2000年6月,网易股票在纳斯达克挂牌,这时候科技股已经开始崩盘,所以网易的股价从第一天开始就节节下滑。2001年,网易将被收购的传言层出 不穷,最有可能的一个买家香港有线宽频终因网易财务问题放弃收购。网易没卖成,反倒让丁磊决定静下心来本分地经营网易。2001年9月,丁磊对外界说,他 希望靠在线游戏《西游记》和短信服务、股票点播、以及一个类似MSN Explorer 的新产品来赢利。这正是网易因财务问题被Nasdaq摘牌,股价定格在64美分,最狼狈不堪的时候。不过,后来网易在短信和网络游戏上的成功,似乎不完全 是一种运气。2002年第二季度,网易首次实现净盈利,网易股票开始领涨纳斯达克。2002年,网易成为纳斯达克表现最优异的股票。2003年,网易股票 继续在中国概念股中保持领跑地位。2003年10月10日,网易股价升至70.27美元的历史高点,比年初股价攀升了617%,比2001年9月1日的历 史低点攀升了108倍。丁磊成为第一个靠做互联网做
成富豪的国内创业者,丁磊成为首富,第一次让中国富豪的财富数字可以被清晰而准确地度量。而在这过程 中,正是因为丁磊敢于负责,勇于承认错误,冷静思索,制定应对措施,稳健前进才能取得今天网易在互联网上的辉煌成绩。
四、成功的人际关系网
成功的人知道如何与他人共事和合作。他们有着外向的性格。在他们的周围聚集着许多为他们提供帮助与支持的人。而他们则是领袖。成功的人们是狂热的。他们会 因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而激动,同时这种激动会传染给其他人。他们能将人们笼络在他们的周围,因为人们愿意与他们一起工作,成为生意上的伙伴,愿意和他们在一 起。
事例:很多人只知道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的原因是掌握了世界的大趋势,还有他在电脑上的智慧和执著。其实除这些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关键因素就是比尔•盖茨的人脉资源相当丰富。
比尔•盖茨创立微软公司的时候,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但是在他20岁的时候,签到了一份大单。假如把营销比喻成钓鱼的话,他一开始就钓了一条大鲸鱼。
让我们来领略一下比尔•盖茨的人际关系法则。
1.利用自己亲人的人脉资源。
他20岁时签到了第一份合约,这份合约是跟当时全世界第一强电脑公司——IBM签的。当时,他还是位在大学读书的学生,没有太多的人脉资源,比尔•盖茨之所以可以签到这份合约,是因为中间有一个中介人——比尔•盖茨的母亲,IBM的董事会董事,介绍儿子认识董事长。假如当初比尔•盖茨没有签到IBM这个单,相信他今天绝对不可能拥有几百亿美元的个人资产。
2.利用合作伙伴的人脉资源。
比尔•盖茨最重要的合伙人——保罗•艾伦及史蒂芬不仅为微软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也贡献他们的人脉资源。
3.发展国外的朋友,让他们去调查国外的市场,以及开拓国外市场。
比尔•盖茨有一个非常好的日本朋友叫彦西,他为比尔•盖茨讲解了很多日本市场的特点,为比尔•盖茨找到了第一个日本个人电脑项目,以此来开辟日本市场。
4.雇用非常聪明、能独立工作、有潜力的人来一起工作。
比尔•盖茨说:“在我的事业中,我不得不说我最好的经营决策是必须挑选人才,拥有一个完全信任的人,一个可以委以重任的人,一个为你分担忧愁的人。”
五、开拓创新的意识
成功的人总是不断地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他们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拥有可以识破机遇的头脑。当他们发现机遇的时候,他们会很好地利用这些机遇。
成功的人具有独特的想法,培训经历,或者是技能,又或者是天赋。他们知道成功应具备些什么(所需要的技能,天赋,和严格的培训)。如果他们还不具备这些,他们就会努力去寻找具备这些东西的人。
事例:与此相似,香港首富李嘉诚在谈论其成功过程中最大一个因素就是创新,他说:“其实很多时候创新的投资是比较小的。传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在设备更新 或规模扩张的时候,如果没有创新,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失去竞争力,而令到投资回报率较低,甚至为负数。那么这个损失是要远远超过创新所需要的投资的。70年 代,我在地产销售模式上做了很多创新,其中只有一部分成功,但成功的那部分就赚了大钱。但是当时没有创新的地产公司,由于不能掌握先机,很多都被收购或破 产了。所以因为怕投资失败而不敢创新的人,就是商场的懦夫啊!”
在谈到人机遇的问题上,李嘉诚回答道:“最要紧是是充实自己,多知道外面的事,无论政治、经济、技术,最准确的行情你都要尽量知道,因为你充实你自己,机 遇来的时候才能有能力去抓住它。我刚开始做塑料花的时候,是花了很多钱,亲自专程跑到欧洲的厂里去学技术。假如一个人都是懒,马马虎虎地过日子,机遇就是 跑到你面前来,也没有机会。”
综上可以看出,只有当一个渴望成功的人,认识到如何才能成功,并做到有目标明确的梦想、健康积极的心态、成功的人际关系网、开拓创新的意识时,并且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完善、提高自我,才能真正的获得成功。
试点1班
马立杰
学号:411109030110
第五篇:成功人士调查报告
成功人士调查报告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却只是眷顾少数人,为何成功不向我们大众招手,却只肯光顾林少数人,笔者通过对大量成功人士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的成功秘诀都有着相似点。
一、目标明确的梦想
成功的人心怀梦想。他们有着极为明确目标感,显著的目的性。他们清楚的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他们知道如何将事情办好。他们能够在最大限度内运用自己的技 能、天赋、精力和知识。他们做那些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不仅仅是那些喜欢做的事情。他们努力工作并出色完成任务。他们不会轻易地被别人的想法和观点所左右。他们有着坚强的意志力。睿智而富有思想。对于成功的渴求为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们希望完成任务。拥有高度的热情、使命感和自信心。
曼德拉出生在一个小村庄,9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从小曼德拉就经常目睹当地大酋长在解决部落争端过程中被白人政府的法律所约束,他逐渐萌发了寻求 正义和平等的理想。年纪更大一些后,他多次领导同学抗议学校的白人法规,甚至因领导学生运动而被除名。在一次次的“斗争”中,曼德拉逐渐立下志愿:要为南 非的每一个黑人寻求真正的公正。正是这样的梦想支持着他、鞭策着他,使他一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向自己的理想前进,最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同南 非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几十年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因此,有人说,曼德拉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对正义和理想 的追求正是基于童年时期就开始明确的梦想。
二、健康积极的心态
成功的人拥有良好的心态,永不气馁。他们不指望天上掉馅饼,也不指望一开始就成功,成功从来都不是一步而成,而是经过不断的努力奋斗才能取得成效。
美国总统罗斯福正是依靠自己健康积极的心态凭藉的是自己的进取、抗争„„甚至苦斗,以及由顽强隐忍和深沉性格支撑起来的自信,亦即对自己的事业抱 有的沉静而绝对的自信从纽约州议员、助理海军部长、纽约州州长到最后成为美国总统——他39岁时下肢瘫痪并从此终生与支架或轮椅为伴,病因是小儿麻痹症。他把这飞来的一击当成冥冥中早已预定的命运之约。生理残疾往往使人乖戾、愤世,罗斯福却以健全的心理平衡与防卫机制避免了这种可能性;痛苦也使人宽容、旷 达,微温的理智和高度的自尊使他在最令人沮丧的诸事不顺的促狭环境中,也能发现现实存在的合理性和点滴变通的可能性,这种柔韧而绵长的信念使他永远有梦,政治明星的职业末日感也随之被消解。此后在他生命中的各个时段里,他遭遇了难以数计的反对派和强硬的对手,他们对他的各个方面进行过非议和责难,但都绝口 不言他曾经或者会绝望。
三、敢于负责的勇气和魄力
成功的人敢于对他们的行为负责。他们从不寻找借口。他们不埋怨别人。也从不抱怨。他们勇于承认错误。当犯错误的时候,承认它,改正它,然后继续前进。绝不要花一点点时间、精力、金钱或者其它的东西去为一个错误或错误的决定而辩解。
2000年6月,网易股票在纳斯达克挂牌,这时候科技股已经开始崩盘,所以网易的股价从第一天开始就节节下滑。2001年,网易将被收购的传言层出 不穷,最有可能的一个买家香港有线宽频终因网易财务问题放弃收购。网易没卖成,反倒让丁磊决定静下心来本分地经营网易。2001年9月,丁磊对外界说,他 希望靠在线游戏《西游记》和短信服务、股票点播、以及一个类似MSN Explorer 的新产品来赢利。这正是网易因财务问题被Nasdaq摘牌,股价定格在64美分,最狼狈不堪的时候。不过,后来网易在短信和网络游戏上的成功,似乎不完全 是一种运气。2002年第二季度,网易首次实现净盈利,网易股票开始领涨纳斯达克。2002年,网易成为纳斯达克表现最优异的股票。2003年,网易股票 继续在中国概念股
中保持领跑地位。2003年10月10日,网易股价升至70.27美元的历史高点,比年初股价攀升了617%,比2001年9月1日的历 史低点攀升了108倍。丁磊成为第一个靠做互联网做成富豪的国内创业者,丁磊成为首富,第一次让中国富豪的财富数字可以被清晰而准确地度量。而在这过程 中,正是因为丁磊敢于负责,勇于承认错误,冷静思索,制定应对措施,稳健前进才能取得今天网易在互联网上的辉煌成绩。
三、严格自律、坚持不懈的作风
成功的人始终不记向成功奋进。他们非常自律。他们拼命努力工作,甚至加班加点。对于成功他们有着强烈的欲望。为了完成工作他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所以他们总是能完成一些其他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一项使命后给他们带来的是巨大的满足感。
成功的人是专注的。他们专注于最为重要的目标。他们不会受到其它事物的干扰。他们绝不拖延时间。对于他们所做的重要方案,不到最后一刻他们不会让方案就此搁笔的。他们的工作是繁忙而卓有成效的。成功的人具有决断力。他们仔细研究各种相关的因素和事实,充分地讨论和思考,然后果断地做出决定。决定做出不会有一丝迟延,一定是当即立断的。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聪明,所以常常被同学们嘲讽。有一次,手工课老师要求同学们交一份手工制作品。爱因斯坦听了之后,认 认真真思考了一翻,决定做小板凳。他找来木板、榔头、钉子等东西,开始他的一次——“板凳制作游程”!他先量好宽度,开始锯木板了。年幼的他,卖力的锯着 木板,豆大的汗珠像一阵阵雨帘从他的头上,颊背上流落下来,滴在地上,渐渐地,成了一小摊水。要钉钉子的时候,他使劲全身力气,把吃奶的劲都使上了,终于 举起了榔头,就算实在没力气了,他也会倔强地不叫爸妈来帮忙,因为他认为这是自己的事,终于完成了一只小板凳,可他还是不够满意,又做了一只、两只。等二 天,他拿着自己越做越好的第三只小板凳交上去,他才发现别人的手工作品是多么的好。所以,他的小板凳遭受到同学的讥讽,老师的批评。可当老师与同学们知 道,爱因斯坦是自己靠不懈的努力做的三只板凳,同学、教师就不再用讥讽的眼光看爱因斯坦,而是敬佩的目光。的确,有些名人就是靠不懈的努力,勤奋的学习,专注的热情所创造的。在故事中,爱因斯坦曾说过,这只板凳是很不堪,不过第一只板凳很不堪,第二只板凳好些,第三只板凳就更好了!事物是要用人类勤劳的手来创造的,也需要用勤劳的手来改进!
四、成功的人际关系网
成功的人知道如何与他人共事和合作。他们有着外向的性格。在他们的周围聚集着许多为他们提供帮助与支持的人。而他们则是领袖。成功的人们是狂热的。他们会 因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而激动,同时这种激动会传染给其他人。他们能将人们笼络在他们的周围,因为人们愿意与他们一起工作,成为生意上的伙伴,愿意和他们在一 起。
很多人只知道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的原因是掌握了世界的大趋势,还有他在电脑上的智慧和执著。其实除这些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关键因素就是比尔•盖茨的人脉资源相当丰富。
比尔•盖茨创立微软公司的时候,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但是在他20岁的时候,签到了一份大单。假如把营销比喻成钓鱼的话,他一开始就钓了一条大鲸鱼。
让我们来领略一下比尔•盖茨的人际关系法则。
第一,利用自己亲人的人脉资源。
他20岁时签到了第一份合约,这份合约是跟当时全世界第一强电脑公司——IBM签的。当时,他还是位在大学读书的学生,没有太多的人脉资源,比尔•盖茨之所以可以签到这份合约,是因为中间有一个中介人——比尔•盖茨的母亲,IBM的董事会董事,介绍儿子认识董事长。假如当初比尔•盖茨没有签到IBM这个单,相信他今天绝对不可能拥有几百亿美元的个人资产。
第二,利用合作伙伴的人脉资源。
比尔•盖茨最重要的合伙人——保罗•艾伦及史蒂芬不仅为微软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也贡献他们的人脉资源。
第三,发展国外的朋友,让他们去调查国外的市场,以及开拓国外市场。
比尔•盖茨有一个非常好的日本朋友叫彦西,他为比尔•盖茨讲解了很多日本市场的特点,为比尔•盖茨找到了第一个日本个人电脑项目,以此来开辟日本市场。
第四,雇用非常聪明、能独立工作、有潜力的人来一起工作。
比尔•盖茨说:“在我的事业中,我不得不说我最好的经营决策是必须挑选人才,拥有一个完全信任的人,一个可以委以重任的人,一个为你分担忧愁的人。”
五、开拓创新的意识
成功的人总是不断地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他们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拥有可以识破机遇的头脑。当他们发现机遇的时候,他们会很好地利用这些机遇。
成功的人具有独特的想法,培训经历,或者是技能,又或者是天赋。他们知道成功应具备些什么(所需要的技能,天赋,和严格的培训)。如果他们还不具备这些,他们就会努力去寻找具备这些东西的人。
2002年3月25日,美国的《财富》杂志用7页的篇幅,刊登了一家中国企业的报道,事实上,在此之前,好孩子集团早已名声在外,但这篇报道,却 让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它的老板身上,宋郑还,这个一向低调的企业家,以一种他并不习惯的方式成为了人们追逐的明星。把一个已经浮在累累、濒临绝境校办企 业做到今天占据美国手推童车市场的1/3,儿童自行车市场的1/2,在国内,更是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的大企业,苏州首富宋郑还正是凭借着他那不断创新 的精神、善于抓住机遇的头脑。
在一件看上去非常偶然的事情,将宋郑还和他的工厂引向了一条康庄大道。因为一个上海没考上大学的来学校补习的学生父亲是一生产民用物品的军工厂总工程师,工厂开始接活做起婴儿车来了。在这基础上,因为军工厂活力也不是很大,生意也不是很多,所以他们就自己开发婴儿车,打自己的品牌,就这样做起来了。新推出 的产品名字就叫好孩子,从此,宋郑还和他的好孩子开始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由于设计新颖,全是 “原创性”的产品,好孩子童车的销量逐年递增,并在1993年成为国内销量的第一名。
后来因为一个德国的客人对宋郑还的一句话:童车不是这么做的。让他触动很深,宋郑还真正意识到了好孩子和国外知名品牌的差距,他开始带领队伍在技术上不断 创新,把技术创新做到了极致。占领了中国市场之后,好孩子开始进军国际市场。进入国际市场后,不能仅以低价取胜,还是要靠开发创新。于是,一款在好孩子历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童车 “妈妈摇、爸爸摇”被开发了出来。正是这款童有两种摇法的婴儿车受到了美国第二大婴儿用品制造公司COSCO公司青睐成为了好孩子集团的合作伙伴,成为了 好孩子打开美国市场的第一辆车,而这款车开发受到的启发就来源于宋郑怀在荷兰的百货商店看到一家三口发生的一个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