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趣味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趣味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① 备课时间:2015.9.7 授课时间:2015.9.9 活动目标:
1、学生们相互认识,选出本次参与该课程的班委。
2、给孩子们分小组,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认识。
3、明确本学期趣味语文的教学目标,以及活动要求。教学过程:
一)、老师导入:欢迎参与本次趣味语文的同学,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给学生进行简单的临时分组。二)、学生相互认识:
分组后的同学学生相互认识,交流学习本次快乐周三趣味语文的原因,及希望达成的目标。
三)根据同学们的推荐以及自己的演讲精选出本学期的临时班干部,及小组的组长。
四)老师讲述本学期快乐周三趣味语文的教学目标内容以及简单的教学活动要求。
五)布置下次活动学生的准备内容,以及简单的准备材料。六)结束:很高兴我们能聚在一起参与本次趣味语文的课程,希望我们能快乐中学到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丰富我们的语文知识,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期待我们下次见面。
走进成语世界
②备课时间:2015.9.13 授课时间:2015.9.16
活动目标:
1、了解成语有关知识,感受汉语言文化的精妙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汉语言之情。
2、通过讲成语故事《开天辟地》等,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成语故事、积累成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讲成语故事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成语和成语故事。
2、成语故事动画片和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老师的话:
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是一座迷人的艺术宫殿。成语就是这精神宝库里璀璨夺目的明珠,就是这艺术宫殿里五光十色的珍宝。(什么是成语)成语是在长期使用当中总结出来的简洁而精辟的词语或短句。成语多由四个字组成,而且一般都有出处和典故。大多从字面上即可理解其中的含义,部分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其意思。
(二)、学习与探索
1、师:同学们,你们通过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对成语有哪些了解?
2、你知道成语究竟是怎么来的吗?
根据学生的发言要求举例说明。
(1)、来自史书记载,例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2)、来自古诗句,例如: 柳暗花明、走马观花
(3)、来自寓言故事,例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
(4)、来自成语故事,例如:一箭双雕、杞人忧天
(4)、来自谚语、俗语,例如:“擒贼擒王”
3、师:“开天辟地”“八仙过海”等成语大家都知道,其实,这些成语中,都包含着一个精彩的故事。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上台讲讲“开天辟地”这个成语故事吧。
(其他学生听成语故事。)
4、精彩的故事让我们对成语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课前大家也都收集了许多成语故事,愿意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吗?
5、引导学生交流课前积累的成语故事,(可讲、可读、可贴)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6、听到这些,看到这些精彩的成语故事,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呀?引导学生交流感受。(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谈)
7、师小结:老师和大家也有着相同的感受,成语世界真是丰富多彩,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出处,都有一个典故。我们能不能从硕大的成语库中去分门别类地收集一些呢?你准备收集那些类别的成语呢?
8、布置学习任务:
下课后同学们就到成语世界中去寻找你喜欢的成语吧!下节课把你的学习成果带到课堂上,读读、想想、再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我与成语交朋友
③备课时间:2015.9.20 授课时间:2015.9.23
活动目标:
1、丰富学生的成语仓库,帮助学生掌握积累成语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2、通过朗读、表演、游戏、讲故事等形式,巩固并拓宽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运用。
活动准备:
1、收集成语和成语故事。
2、成语游戏课件。
活动过程:
一、老师的话:看动画片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部动画片,请同学们认真地看,边看边想:这个故事可以概括成哪一个成语?说明了什么道理?
2、生看后进行讨论。(这个故事可以概括成《自相矛盾》;告诉我们说话、做事前后要一致,不要自相抵触。)
4、师:成语是人民群众长期的习惯运用形成的结构简洁、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为了让同学们掌握更多的成语,今天,我们上一节语文活动课,共同走进成语的乐园。(板书课题)
二、学习与探索:在游戏中教给学生积累成语的方法。
1、投影出示成语故事的漫画图,学生抢答成语故事名称。
2、学生看小演员动作、表情演示,竞猜成语。
3、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成语,咱们就来个成语接龙怎么样?比一比,谁最棒?(成语接龙:看谁接得多、接得快。)
如,平易近人---人面桃花-----花言巧语----语重心长----长年累月----月光如水----水落石出……
师:平时,可以几个小伙伴在一起,一个接着一个说,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说得多。
4、给成语分类。
(1)、根据成语所涉及的事物进行分类
例如:
(一)关于动物的成语:狐假虎威、鸡犬不宁、鸦雀无声等;
(二)关于人体的成语:手忙脚乱、眼疾手快、掌上明珠等;
(三)关于方位的成语:前仆后继、左顾右盼、声东击西等。
(四)关于数字的成语,颠三倒四、七上八下、十拿九稳、千方百计等。
(2)、根据应用范围分类
对于那些带有描写意味的成语,可以按照它们所表现的不同方面进行分类。例如:
(一)描写表情神态的成语:眉开眼笑、愁眉苦脸等;
(二)描写心理活动的成语:情不自禁、心花怒放、忐忑不安等;
(三)描写风景的成语:鸟语花香、山清水秀、争奇斗艳等;
(四)描写天气的成语:风和日丽、飞沙走石、风雪交加、天高气爽等。
(3)、根据相同的字分类
有些成语含有相同的字,例如:
(一)带“心”字的成语:心惊肉跳、心有余悸、苦口婆心、口是心非、心心相印等;
(二)带“不”字的成语:不欢而散、不折不扣、不约而同、不翼而飞等。
(4)、成语中的数字
一鸣惊人 一清二白 三顾茅庐 三令五申
四分五裂 四面八方 五大三粗 五光十色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七拼八凑 八面玲珑
九牛一毛 九霄云外 十恶不赦
十指连心 百读不厌 千山万水
千钧一发 万无一失
5、比背成语,看谁背得多,背得正确流利。
二、活动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老师看到你们出色的表现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在丰富的词汇乐园中,成语是一个大家族,希望同学们走到成语乐园中去,与它们朝夕相处,让成语成为我们交际的好工具。
我与成语交朋友
④备课时间:2015.9.27 授课时间:2015.9.30 活动目标:
1、丰富学生的成语仓库,帮助学生掌握积累成语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2、了解成语有关知识,感受汉语言文化的精妙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汉语言之情
3、通过朗读、表演、游戏、讲故事等形式,巩固并拓宽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运用。活动准备:
1、收集成语和成语故事。
2、成语游戏课件。教学过程
一、老师的话:上次我们的活动同学们意犹未尽,我们这节课继续进行游戏活动。
二、学习与探索:在游戏中教给学生积累成语的方法。
1、投影出示成语故事的漫画图,学生抢答成语故事名称。
2、学生看小演员动作、表情演示,竞猜成语。
3、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成语,咱们就来个成语接龙怎么样?比一比,谁最棒?(成语接龙:看谁接得多、接得快。)
4、给成语分类。
(1)、根据成语所涉及的事物进行分类
例如:
(一)关于动物的成语:狐假虎威、鸡犬不宁、鸦雀无声等;
(二)关于人体的成语:手忙脚乱、眼疾手快、掌上明珠等;
(三)关于方位的成语:前仆后继、左顾右盼、声东击西等。
(四)关于数字的成语,颠三倒四、七上八下、十拿九稳、千方百计等。
(2)、根据应用范围分类
对于那些带有描写意味的成语,可以按照它们所表现的不同方面进行分类。例如:
(一)描写表情神态的成语:眉开眼笑、愁眉苦脸等;
(二)描写心理活动的成语:情不自禁、心花怒放、忐忑不安等;
(三)描写风景的成语:鸟语花香、山清水秀、争奇斗艳等;
(四)描写天气的成语:风和日丽、飞沙走石、风雪交加、天高气爽等。
(3)、根据相同的字分类
有些成语含有相同的字,例如:
(一)带“心”字的成语:心惊肉跳、心有余悸、苦口婆心、口是心非、心心相印等;
(二)带“不”字的成语:不欢而散、不折不扣、不约而同、不翼而飞等。
(4)、成语中的数字
一鸣惊人 一清二白 三顾茅庐 三令五申
四分五裂 四面八方 五大三粗 五光十色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七拼八凑 八面玲珑
九牛一毛 九霄云外 十恶不赦
十指连心 百读不厌 千山万水
千钧一发 万无一失
5、比背成语,看谁背得多,背得正确流利。
二、活动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老师看到你们出色的表现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在丰富的词汇乐园中,成语是一个大家族,希望同学们走到成语乐园中去,与它们朝夕相处,让成语成为我们交际的好工具。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注意积累成语,并把它们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语文伴我们到永远!
三、齐说儿歌,结束这节活动课。
朋友们,手拉手,学习成语乐悠悠。
你来说,我来说,大家都来说成语。
学成语,演成语,综合能力得培养。
积累语言,学语言,让语文伴我们到永远!
走进成语乐园 ⑤备课时间:2015.10.11 授课时间:2015.10.14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积累成语,体会成语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记忆和运用成语等方面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活动准备:
学生收集和背诵成语。
活动过程:
一、老师的话
同学们,在汉语的广阔天地里,有一个成语世界,今天,我们就一同去游览成语世界,进行一些有趣的成语竞答。
二、学习与探索:
师生自主合作设计活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下列活动)
1.每队推荐一名同学在下列括号里填上表示动物的成语,比一比,谁最快!
九(牛)一毛
如(鱼)得水
(鸡)毛蒜皮
指(鹿)为马
(马)到成功
顺手牵(羊)(蜻)(蜓)点水
对(牛)弹琴
杯弓(蛇)影(鹤)立鸡群
为(虎)作伥
车水马(龙)
骑(虎)难下 抱头(鼠)窜
龙飞(凤)舞
(狐)假虎威
师小结:“小荷才露尖尖角”,刚才的一关,但看得出个个都是胸有成竹,现在可要试试大家的灵活应变能力,看你是否能“妙语连珠”。
2.多多益善。请写出含有数字“一”至“十”的成语,写出一个得2分,时间为5分钟。
3.随机应变。请抢答出下面的成语之最: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最高的巨人(顶天立地)
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
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最巧妙的还击方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三、活动总结: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同学们平时不断地积累,功到自然成,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名“成语大师”!
走进成语乐园 ⑥备课时间:2015.10.18 授课时间:2015.10.21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积累成语,体会成语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记忆和运用成语等方面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活动准备:
学生收集和背诵成语。
活动过程:
一、老师的话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行一些有趣的成语竞答,你们的表现可真精彩,实现同学们的强烈的学习愿望,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成语竞赛的活动,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
二、看图说成语
提供多幅图画,让学生选择一幅画面,说出相关的成语(有几个说几个,能说几个算几个)。
三、听话写成语:请在有关描述中说出这是哪个成语。
1、形容内容庞杂,无所不有。(包罗万象)
2、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也比喻做事不切实际,不解决问题,徒劳无功。(隔靴搔痒)
3、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故意制造混乱。(混淆是非)
4、放弃主要的、根本的,而只追求次要的、枝节的。(舍本逐末)
四、搭配全成语。
有些成语是由前后两部分组成的,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请将左右两边的成语组成部分对应连接起来。
生于忧患
必有近忧
路见不平
不见泰山
兵来将挡
拔刀相助
一叶障目
死于安乐
人无远虑
水来土淹
三、活动总结: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同学们平时不断地积累,功到自然成,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名“成语大师”!
漫游成语王国
⑦备课时间:2015.10.25 授课时间:2015.10.28
活动目标:
1.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成语积累;能灵活运用所积累到的一些成语。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活动模式:
创新型课堂教学 小组讨论模式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成语。
2、多媒体课件(内有多段录相及各种竞答题目)和实物投影仪。
3、记分表、奖品、颁奖音乐《凯旋曲》。
活动方法:
1、把学生分为六组进行活动。
2、教师作为主持人,负责评定并为优胜组颁奖。
活动过程:
一、老师的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又刺激又好玩的地方,(板书:成语王国)那里有美丽的景色,有可爱的动物,还有一道道具有挑战性的智力题。想跟老师一起去的同学请拍拍手。——好!我们出发了。
二、学习与探索
(一)、根据提示,从后面成语中选出一个字填入空格内,使它能成为一个句子。
祝
(1)()大快人心
(2)()天下一家
(3)()一马当先
(4)()面面俱到
(5)()心想事成(6)()大功告成
规则:小组讨论后将答案写在小黑板上。时间:40秒。写出一个字加10分。(答案:祝大家马到成功)
(二)、看图说成语。
选择一种图案。
规则:将要出现的是成语的插图,请仔细看图后说出与之有关的4个成语,有一人回答,小组提醒。时间:20秒。
(三)、巧填成语。
规则:请在空格中填写一个字,使每一横行能成为一个成语。时间:40秒。写出一个成语加20分。
天伦之乐 惊天动地
雨过天晴
天外有天
(四)、请在我的描述中说出这是哪个成语。
规则:本题共有五个成语,认真听题,小组讨论后将答案写在小黑板上。写出一个加20分。
1、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小道。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成功。(水到渠成)
2、学过的知识经常温习,就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温故知新)
3、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花迎风开放:迎春花天了,樱桃花开了,杏花、梨花、桃花开了,蔷薇花、海棠花开了…这就叫(百花盛开)
4、看课件:两件式样一样的衣服,颜色一样,甚至连衣架也一样,只有衣服纽扣不一样。猜一成语(大同小异)
5、一位老太太眼含泪水,读着一封信:“十几年没有音讯的女儿,今天终于找到了……”
用不同成语表达画面意思(参考答案:百感交集、老泪纵横、激动万分、热泪盈眶、悲喜交加、喜极而泣、惊喜万分)。
6、学习要有恒心,要注重积累,今天学一点,明天学一点,日子久了,就能积少成多。(日积月累)
漫游成语王国
⑧备课时间:2015.10.25 授课时间:2015.10.28
活动目标:
1.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成语积累;能灵活运用所积累到的一些成语。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活动模式:
创新型课堂教学 小组讨论模式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成语。
2、多媒体课件(内有多段录相及各种竞答题目)和实物投影仪。
3、记分表、奖品、颁奖音乐《凯旋曲》。
(一)、老师的话:
上节课我们的比赛没有完成,这节课我们进行,好老师把舞台让给大家。
(二)、成语故事大赛。
规则:每队选出一名代表讲一个成语故事。一队代表讲时,其余三队作评委。满分为50分,如有恰当理由,可适当扣去一些分数。
(三)、风险题。
1、规则:本题有20、30、40、50四种不同分值的题目,可任选一种。注意:如果回答正确,可加这个分数,但如果回答错误,则要扣去相应分数。每一小题时间为40秒。由一人回答,小组提醒。
20分:有些成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等,请给下面左边的一部分找出相对应的另一部分。
三天打鱼 各显神通
万事俱备 百年树人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十年树木 只欠东风
八仙过海 两天晒网
30分:你能连续说出8个带有“马”字的成语吗?
(万马奔腾 一马当先 马到成功 车水马龙 快马加鞭 千军万马 老马识途 马不停蹄 单枪匹马 走马观花)
40分:请说出10个带有动物名的成语。要求:动物名不可重复使用。如:胆小如鼠 力大如牛 生龙活虎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打草惊蛇 亡羊补牢 杀鸡吓猴 鸦雀无声 惊弓之鸟 盲人摸象 狐假虎威 虎背熊腰 井底之蛙)
50分:请说出带有下面数字的成语,每个数字只需说出一个,位置不定。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百 千 万
(一往无前 三心二意 三思而行 四海为家 五彩缤纷 六神无主 七上八下 八仙过海 九死一生 十全十美 百发百中 千辛万苦)
2、总结、颁奖。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成语乐园”游玩了一趟,欣赏了优美的风景,也进行了激烈的比赛。现在,我们就要来看看今天的冠军到底“花落谁家”。
请冠军队派代表上来领奖。(放乐《凯旋曲》)
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再登高峰!希望没得到冠军的小队千万别气馁,因为今天的失误并不代表永久的失败,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继续努力,那将来一定会百战百胜!
三、活动总结,向课外延伸:同学们,让成语丰富我们的语言,拓展我们的思维,丰富我们的学习,滋润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充满阳光。
第二篇:趣味语文校本课程
小学四年级“趣味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开发背景
信息化的时代,全球化的交流,优质化的教育,智能化的学习和个性化的人才,都要求教育必须有全方位的思考、全频道的运作。而在教育的所有环节之中,课程教材的改革又是具有基础性、主导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二、开发目标
从大语文观看来,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大语文的运行系统由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与感悟三个子系统构成。语文课改的指导思想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是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丰富的人文内涵,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抓住课改的契机,树立大语文观,坚持语文与生活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从校本课程的开发、使用、评价、总结中去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抓住课改的机遇,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形成学校的科研型高素质教师队伍,促使教师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会教、善教,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让教师真正成为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研究者、反思者、创造者。
●课程——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的总和。通过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不断加强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三、开发意义
⒈ 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由于“趣味语文”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这会激发学生积极地热情地投入知识学习的活动之中,在不断成功中增长自信,以便从事更复杂,更为艰巨的探索活动,从而提高学习水平。
⒉ 更好地解决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
把实践观念引进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知识,不仅可以使知识、技能的掌握更为牢固,而且可以改变过去那种依赖教师的学习心理。同时,可以促使教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导作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⒊ 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知识、能力、品德等的形成是一个内化与外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在实践中完成的。实践活动是人际关系的桥梁,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动作和产品,把自己的心理外化,别人通过使用这个人的产品,把其中凝聚着这个人的心理内化。在实践指导下的教学过程,能把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的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态度的形成、行为的改变统一与实践活动之中,实现学生 的全面发展。
四、开发原则
㈠、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趣味语文”中,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又要将教育寓与有趣的活动中,力求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㈡、全体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趣味语文”设计与实施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又要鼓励学生个人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综合潜力,实现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㈢、实践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趣味语文”中,既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的自主地位,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自己去评价活动效果。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与自主能力的提高创造最佳条件和机会。㈣、过程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趣味语文”中,学生活动结果的高低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所经历的一切心理感受:理智的、感情的、意志的体验与训练。活动不能只重结果,忽略活动过程的体现与指导。只有在活动过程的展现中,才会更好地发现儿童的创造才能。㈤、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趣味语文”可以在课内进行,以活动课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语文活动,还可以课内、课外两条腿走路,充分利用课堂以外、学校以外的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广阔空间,把学习语文与运用语文服务社会、服务生活结合起来。
五、开发内容
“趣味语文”的内容由于不受《课程计划》的限制,也不受学科教材的束缚,具有非常广泛的选材领域和宽大的范围,但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都要力求突出“一个核心,三个有利”,即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核心,有利于学生全员参与,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有利于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渠道去思考。㈠、立足语文根本“市场” ⒈ 寻基础知识点
“趣味语文”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必须与所学语文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如:小学六年级复习词语部分时,可设计“巧学成语”的语文系列活动:①修改广告词中的成语,出示几组成语广告词“天尝地酒”、“咳不容缓”等让学生修改;②猜成语,可以看图猜成语,也可以看动作猜成语;③成语接力;④用自己学过的成语写几条广告。这样,使学生对成语有更深的了解,也学会了在生活中应用成语。⒉ 找能力训练点
“趣味语文”要以实践活动为主线,把知识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如:教《威尼斯小艇》一课,在学习船夫驾驶技术的这一段时,让学生假设自己是商人、游客、船夫、导游、威尼斯人,转换角色向别人介绍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课中转换角色,从多角度理解课文内容,既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⒊觅表象深刻点
①、觅典型人物:以课文中的英雄人物,历史人物为原型,开展故事会,从活动中受到思想教育。②、觅精彩片段:对课文中的词汇、优美语句、段落,可以采用背诵、仿写、摘抄等形式来组织实践活动。㈡、挖掘课文“宝藏”
小学课本内容丰富,但未必包罗学生所需的各种知识,选择“趣味语文”的内容时,倘若只盯在一处,所得非常有限,因此,要把视角放大一点,思路放宽一点,广泛挖掘课外“宝藏”,捕捉一切可能为“趣味语文”所利用的有利因素充实活动内容。⒈抓课文的延伸点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因而,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课文延伸处接触语文材料。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围绕“圆明园要不要修复?”这个问题,老师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争辩。结果学生争论不休,这时,老师引导学生到图书馆、书店、或通过上网查找有关介绍圆明园的资料,根据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来阐明观点,并把理由写下来,再通过寄信、上网发电子邮件等方法,与圆明园筹备组的专家一起讨论、交流、探讨。这样学生在课外自主的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收集、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⒉抓学生的兴趣点 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趣味语文”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将知识包装成礼物的过程,因此,内容安排尽可能满足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奋点。⒊ 抓特长的兴奋点
现在的小学生课余生活都有自己的一方乐土,教师要善于发展学生兴趣特长,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舞台。⒋抓生活的连结点
①内引。把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引进活动中来;②外联。把学生学得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即把生活引进课堂,把学生推向生活。或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演绎生活情趣,或从学生发展“缺陷”中找活动内容,增强活动的针对性。⒌ 抓成绩的关注点
小学生喜好表现自己,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希望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赞赏,因此,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成果展示。⒍ 抓问题的聚集点
结合校内外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焦点问题,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关注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确定内容,展开讨论,从而在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发展。㈢、开发校外“富矿”
“趣味语文”是学生语文学科知识的储备与社会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在选编活动内容是,应把眼光投放到社会生活这座巨大的“富矿”上。⒈ 结合校园生活
综合性是“趣味语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开设“趣味语文”要与学校其他活动有机结合,发挥”趣味语文”的整体功能。如《我爱秋天》一节活动课,活动过程如下:①看秋天,让学生走出课堂,细心观察秋天的美景;②画秋天,借助手中的画笔进行创造性描绘;③说秋天,以画面为核心,说一说秋天的美景;4赞秋天,以文章、诗歌、演唱等形式歌颂秋天。
⒉结合地方特色
“趣味语文”内容可结合地方特色,设立实践基地。与居委会结合,设立“创建文明街道”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打扫卫生,栽树种花,再写成日记;与伤残人员结合,设 立“帮孤助残”实践基地等。⒊结合时代特点
以书报、影视等媒体为凭借,以时事为依托,从中寻求活动内容。如结合建国53周年,对高年级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综合活动中,可设计“黑、红、黄、白、蓝”五个方面的活动:即采访历史老人,了解黑暗的旧中国,踏着先烈的足迹寻找红色的根,联想黄土地开展献爱心活动,在白纸上绘最完美的图画,展示祖国的变化,最后以 “蓝天万里任驰骋”为主题召开班会,让学生抒发立志报国的思想感情。总之,”趣味语文”的内容应具有科学性、知识性、系统性、综合性。活动课的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的意识,形成一种“大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学科课程的学习功能,活动课程的开发功能,环境课程的辐射功能,使三个板块的内容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六、具体形式
⒈阅读实践式
这类活动旨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语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这类活动可以有导读、自读两种形式进行。导读----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书:①指导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②同一体裁的文章读法专题指导;③速读训练。自读----学生自主读书:①自由阅读报刊,进行资料搜集;②阅读名篇,摘录优美语句;③阅读心得交流;④读书报告会;⑤背诵古诗文比赛。⒉口语交际式
此类活动旨在为学生发掘,创设口语交际环境,提供口语交际内容,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它包括:①短新闻发布会;②热门话题讨论;③故事会;④专题辩论会;⑤即兴对话表演;⑥生活见闻交流等。⒊听说训练式
此类活动训练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并能根据听到的内容迅速作出适当反映----说、写、辩、记。培养学生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快捷的思维判断能力。它包括:①听故事、听新闻后复述;②听广播后想象作文;③听录音辨别正误④听记比赛等。⒋书面表达式
此类活动是把学生写作与多彩的生活结合起来,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增强实践性、趣味性。此类活动包括:①班级日记接力;②绘画日记;③小编辑部;④广播站;⑤专题征文;⑥作文门诊。⒌游戏表演式
此类活动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味的表演、游戏、竞赛中,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语文,训练智能。它包括:①编演课本剧;②语文游戏宫;③绘画表演;④诗歌朗诵会。⒍书法绘画式
此类活动把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它包括:①办手抄报;②参观书法展览;③参加书法比赛;④为课文绘插图;⑤制作小书签等。⒎观察实验式
这种活动主要让学生参与观察、实验活动,让学生充分运用视、听、嗅、味、肤等感觉,进行探究活动。它包括:①小实验;②小制作;⑶小发明。⒏ 社会实践式
此类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利用语文为社会服务。在社会大课堂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它包括:①组织参观游览;②访问;③小调查;④设计广告词。活动的教学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形式越活泼越能体现活动课的特点和吸引力。不管 采用哪种形式都力求以“活动点”连“活动链”,以“活动链”结“活动网”,拓宽创新训练通道。
七、活动措施:
如何让“趣味语文”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发挥活动课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下面谈谈我在组织”趣味语文”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兴趣,在“活”中求学 顾名思义,“趣味语文”就是围绕“语文”开展活动的课。既然是活动,首先应在“活”中做文章,以“活”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兴趣又是引导学生入门的最好老师。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可见,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如:课本剧的表演活动。
二、启发思维,在“动”中求知 好奇爱动是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活动”就是要“动”,让全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一齐“动起来”。“趣味语文”就是要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通过动眼,培养细心观察的能力;通过动脑,提高思维素质;通过动口,提高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动手,提高写字和习作的本领。
三、拓展空间,在活动中求发展 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仅靠基础课对教材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拓展活动空间,在课外为学生提供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如开展课外阅读、查找资料、手工制作、编写故事等活动,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创造才能。
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趣味语文”
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语文教学之中,应用到”趣味语文”当中,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次革命。比如,学生学习了《趵突泉》、《桂林山水》等课文后,就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利用节假日到有关的风景名胜去游览、观光。学生学习了古诗《暮江吟》后,就让学生到附近的江河去实地考察、欣赏。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开展“我爱祖国的山河”或“名篇佳作赏析”等语文活动。这就把语文学习与陶冶性情、培养能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再如,学生在电脑课上学习了绘画、排版、输入法等知识后,可开展“我的电脑作用大”的演讲比赛“作文输入、鉴赏”等比赛。这就把学习语文知识、运用电脑的能力以及陶冶高尚情操融为了一体。
总之“趣味语文”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创造才能的途径,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通过”趣味语文”,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八、活动时间 每周三下午第三节
九、活动地点 四年级各班
第三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如何对文学文本进行研读
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会对文本进行多种研读。学习重难点:研读方法的掌握。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既要发扬和继承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还要吸收相关的文学理论。这里我简要介绍主要的几种文学鉴赏方法,以帮助加深对文本研读的能力和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社会历史分析法
这种方法源于西方,强调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反映的逼真程度作为判断作品成败优劣的标准,或者说以作品的认识意义作为唯一标准。看轻作家的精神创作价值,重视文学的认识价值,而淡化作品的审美价值。其和我国的知人论世很是接近,从而形成了我国的“义理、考据、辞章”相结合的标准。其中的考据就是先推究作品再现了什么样的历史真实,再判断是否符合善的标准。其如鲁迅所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当今的语文教学就很盛行知人论世法,如对牛汉《华南虎》的解读: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期间。诗人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这种鉴赏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品的意蕴,引发和作者的心灵共鸣,不过有时也会牵强附会。如从朱自清的《绿》里看到当时南方革命形势风起云涌的侧影,在现在看来显得生硬和幼稚。
(二)、道德分析法
道德分析法也是一种源源流长的鉴赏模式,是用伦理道德的标准评价文学作品的成败得失,主要关注的是作品的伦理道德倾向性和教育性,关键词是善恶。如孔子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如文艺复兴时代看待文学艺术,主要是以人道主义作为评鉴标准。
可见,道德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民族、阶层的评判标准差异很大。我国的潘金莲被看成十恶不赦的淫妇,而俄国的安娜·卡列尼娜,则被列宁称为俄罗斯的母亲。
不过有些永恒的道德价值,不会因时代等因素的改变而变化,如对祥林嫂的道德判断,还有对别里科夫作为旧道德、旧势力的典型代表的判断。
(三)、审美分析法
审美分析法积极探寻文学作品的美的构成和美的价值,强调愉悦、畅神、移情的效果。从司空图、一直到王国维,都是审美分析法的理论家和实践者其主要观点有三:
一是偏于情感评价,即以是否激发读者情感波动、心灵震撼为判断标准;二是引导文学也引导人超越昏暗现实和追名逐利的低下境界,让人超越现实而体验对尘世的超越;三是关注文学的形式特点,考察形式是否和谐和完善,形象是否鲜明和独特。
这是教材练习和试卷常用的,如“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艺术特色”、“评价哪个更好”等。这种方法体现了文学鉴赏的特殊规律,可惜的是仅关注作品的美感和形式,视阈太狭。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达尔文曾经说过:“方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本节课我们继续分享研读文本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四)、心理分析法 心理分析法起源于西方,是运用现代心理学原理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和作品中的人物心理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探寻作品是如何形成的、人物的本来面目如何以及作品的心理学价值等。这里要运用很多心理学术语,如潜意识、无意识、格式塔、原型等。与我国的体悟很类似,如“诗言志”、“性灵说”等。
语文教学也时时闪烁着心理分析的灵光,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分析,揣摩祥林嫂死前的心理,但这些还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我们可以这样分析《氓》这篇女主人公的自述作品。其情感变化线索、心理活动线索非常鲜明,可以看出其心理变化的层次和情感表达的艺术性。其实很多抒情作品,我们也可以从中抽绎出其中的情感线索、心理线索,这些都可以成为赏析的重点。
(五)、语言分析法
语言分析法产生于西方,就是运用语言学原理和概念分析作品中的语言现象、语言规律,分析语言结构和结构中的能指性、转换性和象征性。语言分析法主张,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整体,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因此作品的意义只能从文本、话语中寻找,而不能从外部世界寻找,或从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中寻找。
这种方法把语言学原理引入文学鉴赏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咬文嚼字,给我们对于文学语言的精细研究分析提供了依据。如语言分为实用语言和诗性语言两大系统。诗性语言是语言的变形产物,由此才能产生艺术的魅力。作家在进行语言变形时,往往是根据文学观念、创作方法和文学风格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基本方法一是着眼于字词义,揣摩微言大义,如《郑伯克段于鄢》的阅读提示:这是典型的“春秋笔法”,文辞简约,一字见褒贬。不用兄弟之称,表明他们已无手足之情。言“克”,则把他们当作两个尔虞我诈、相互攻伐的君主来看待,孔子对周室衰微、道德沦丧的感慨尽在字里行间。二是着眼于字词味,如朱光潜对“推敲”的赏析: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他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
(六)、品象入境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古典诗词鉴赏。品象入境也就是品味意象、探入意境,实为我国文人鉴赏文学常用,一般分成以下步骤:
一是披文识字,也就是从深层认读语言文字。这里鉴赏者不仅要认得这些字词“是什么”,还要想到他们是怎样的和为什么。二是感知物象,形成一个个鲜明的形象。鉴赏者发挥联想和想象,把文本还原成人物形象、生活图景或自然风光。三是探入意境,意境是由意象群所组成。四是领悟意蕴,从而把握作者的初始命意和作品的客观意义。五是体会情感,从字里行间读出情感来。最后是审美评价,一方面是关注作品美的内核,另一方面还要对作品的艺术性和技巧性相关的方面做出评判。
三、总结归纳:
1、每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一种方法运用到了正确的地方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2、一种文本具有很宏大的结构,通常一种方法也不能够完全把文本的意义解读出来,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本常读常新”。
四、布置作业:
选择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对其用多种方法进行文本解读。
第四篇:校本课程趣味数学试题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测试题
1、请给下面的每个数字只添上1根火柴棒,使它们变成一个新的数字。
2、请你在下面的算式中添上一根火柴,使其等式成立。
3.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7=3 +△=17 △=()=()
4、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得 15..5想一想,有几种分法?
/
7、要使天平左右水果的重量一样,右边应该放()个
8.用你学过的图形画一幅画。
第五篇: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范文)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
——清明情思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明节
2、了解清明节的相关文化
学习过程: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你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吗?你了解清明节的哪些常识?
一、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说出你了解到的有关清明节的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二、清明节习俗
你知道在我们当地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三、纪念方式
在清明节,你往往会参加哪些活动?
清明节的祭扫礼仪(1)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也有“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临察看。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至于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2)祭扫烈士墓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一般活动程序是:全体肃立在纪念碑前聆听领导讲话;代表在碑前演讲;全体向烈士宣誓;向革命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奏乐默哀三鞠躬;瞻仰烈士墓;参观事迹展,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
注意的礼仪事项: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神圣,是革命英雄长眠的地方。革命烈士为了我们的今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我们到烈士陵园举行祭扫活动,首先穿着整洁,要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活动中态度要庄严肃穆,不能在烈士陵园中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认真观看了解烈士事迹;注意卫生不能在陵园内乱吃零食,乱丢垃圾;不能在陵园内乱跑,行走要按顺序,不破坏青草绿地。
如今还有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扬,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
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
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
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
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四、清明节气
你能够背诵出二十四节气歌吗?
说出与清明有关的谚语。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之一。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 4月4日至6日之间。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气。作为节气,清明时期正是我国大部地区,万木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生机勃勃故称之为清明。首先,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清明”二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三统历》曰:“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春天真正来到了。清明前后往往细雨飘飘,和风拂拂,这时的风和雨,都是人们喜欢的,所谓“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农村对清明雨尤为重视,古谚语有“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把清明雨看得如此重要,可见农民对于春雨的冀盼是多么殷切。
五、关于清明节的诗词
背诵出与清明节有关的古诗句:清明日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湖寺清明夜遣怀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唐】张籍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唐】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江南清明 【唐】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六、作业: 以“清明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