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上第六单元诗海拾贝复习检测专题
基础知识点点记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二、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潜伏(qián qiǎn)露水(lù lòu)白桦(huá huà)绽放(dìnɡ zhàn)
三、补充词语。
()()玉立
()()来迟()()白雪
()()点头
四、准确连线。
《采薇》
唐诗
白 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词
辛弃疾
《天净沙·秋》
元曲
艾青
《太阳的话》
四言古诗
叶赛宁
《白桦》
外国诗
杜甫
《春夜喜雨》
现代诗
《诗经》
五、词语点将(据意写词)。
1.乡间小路。()2.雪花飞舞的样子。()
3.树枝柔弱,随风摇摆。()4.羽毛或丝线制成穗子。
()
5.安闲自在地步行。
()
六、添枝加叶。
()的金晖()的寂静()的雪花()的流苏()的光华()的花束
七、理解填空。1.《春夜细雨》前两句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字一呼一应,极为传神;
三、四句中的“__________”字和“__________”字用得准确、贴切,前者写出了风的__________,后者写出了雨的__________。
2.《采薇》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__________》,分别写了__________季和__________
季有代表性的景物,“__________”写柳条飘动,“__________”写雪花飘舞,都十分传神。
3.《天净沙·秋》题目中“天净沙”是__________,“秋”是__________。4.杜甫的《春夜细雨》是一首__________,诗中写作者想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对比和对偶修辞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句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是语气助词。
八、明辨是非(对的打“√”,错误打“×”)。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黄沙道”指的是用黄沙铺成的道路。
()
2.《春夜细雨》首联赞美了春雨应时而下的特点。
()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两句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夏夜特有的景象。()
4.“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两句可以让人从中感受到作者对秋景的喜爱之情。
()
5.《太阳的话》是诗人艾青写的一首现代自由诗,全是运用了反复、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
综合能力日日新
九、赏析感悟。
(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2.同“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__________。
A.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用自己的话解释词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极为相似。
5.从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zhàn)__________开温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zhuì)__________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着,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
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
从你的视野里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变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yǎn)__________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月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
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 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
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yān)__________没了他的脚印。
1.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作题目最恰当:()
A.时光 B.时间 C.光阴 D.岁月
2.按拼音,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A.展 缀 延 掩 B.绽 缀 延 淹
C.展 坠 衍 掩 D.绽 坠 衍 淹
3.文中 处填关联词,依次正确的一组是:
A.而 尽管„„尽管 便 因为
B.在 即使„„即使 就 由于
C.但 不管„„还是 便 因为
D.都 哪怕„„或是 就 由于
4.对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拟人)
B.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拟人)
C.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夸张)
D.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比喻)
5.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告诉人们的是:(A.岁月无情,不要有非分之想。
B.光阴似箭,要珍惜时间,发奋努力。
C.时光易逝,不如及时行乐。
D.年华虚度,无可奈何。
6.这篇文章从表现方式上看,属于:()
A.议论 B.抒情 C.说理 D.叙事
赞美具体事物的古代诗词佳句
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源在破岩中。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黄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梅花: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石灰:粉身碎骨全不怕,只留清自在人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长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参考答案
一、睫毛 枕头 朦胧 潇洒 徜徉 鸣蝉 茅店 飞鸿
二、qián lù huà zhàn
三、亭亭 姗姗 皑皑 频频
五、野径 霏霏 依依 流苏 徜徉
七、1、知 乃 潜 细 微 小
2、诗经 春 冬 依依 霏霏
3、曲牌名 题目
4、五言律诗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5、矣 思
八、× √ √ √ √
九、(一)
1、宋 辛弃疾
2、C
3、稻花香里传来蛙声一片,青蛙们好像在谈论着丰收的年景。
4、(1)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春。
5、闲适愉快
(二)1、C
2、D
3、C
4、B
5、B
6、C
第二篇:九年级上第六单元检测题
九年级上第六单元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魁.(kuí)父顿踣.(bï)隳.(huǐ)突亡.(wáng)以应 B、啮.(niâ)人始龀.(chì)汤熨.(tāng)叫嚣.(xiāo)C、腠.(cîu)理桓.(huán)公日蹙.(cù)号.(háo)呼 D、穷匮.(guì)骨髓(suí)捍(hàn)吏宫阙(quâ)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无误的一组是:()(2分)
A、秋水时.至:按时,按季节 径.流之大:直流的水波 旋.其面目:掉转东面..而视:东方闻.道百:听说,知道轻.伯夷之义:轻视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毕力平险.
:险峻,险要一厝.朔东:通“措”,放置且焉.土石:疑问代词,哪里C、不治将恐..深:将,要;恐,恐怕桓侯不应.
:答应,理睬 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臣是以无请..也:不再过问 D、可以已.大风:治愈今吾嗣.为之十二年:继承若.毒之乎:你殚其地之出.:土地上生产出来的粮食犯.寒暑:冒着当.其租入:抵
3、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C、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秋水》节选自《庄子》。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宋国人。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篇寓言,告诉我们要做成一件事,不但要有坚定的决心,还要勇于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C、《捕蛇者说》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成就极高,我们曾
学过他的《小石潭记》。
D、《泊秦淮》的作者是杜牧,他生活在唐朝后期。《赤壁》《登高》也是他的作品。
5、下列加点的字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A、出.入之迂也B、扁鹊出.
C、殚其地之出.D、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6、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示例相同的一项是:()(2分)示例:而.
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A、扁鹊望桓侯而.还走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C、而.吾蛇尚存D、退而.
甘食其土之有
7、古时候,鄂西山区有家姓覃的人家,祖孙三代,目不识丁。他家儿子结婚,请秀才写对联,秀才嫌招待不周,将喜联写成了挽联:“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露秋霜百年愁。”新娘下轿,一看对联,道吸了一口凉气。忽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她随手各撕去了一个字,挽联又变成了喜联。你认为新娘各撕去哪个字?(2分)
8、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8分)
(1)甚矣,汝之不惠。()通(),意为()。(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通(),意为()(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通(),意为()(4)火齐之所及也()通(),意为()
9、根据提示按原文填空。(8分)
①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雄浑风光的句子是:。
②李商隐的《无题》中运用双关写感情忠贞不渝的句子是:。
③杜牧在《泊秦淮》中鞭笞晚唐时期那些明知政局已处于风雨飘摇的时刻,却不以国事为重仍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的达官贵人的诗句
是:。
④晏殊在《浣溪沙》中被后世喻为“奇偶佳联”的名句是:。
⑤晏殊的《浣溪沙》中,构成新旧对比的句子是:。
⑥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的是:。
⑦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通过描写明月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句子是:。⑧
《
秋
水
》
中
写
河
伯
骄
傲
自
大的句
子
是。
二、阅读题(26分)
(一)(12分)
(甲)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10、给两则短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俟.()识.
()
11、甲乙两段文字所要表达的主题是(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今以.蒋氏观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何为不去.也()
13、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
焉。
②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二)(14分)庄子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泾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闻之曰:‘闻百道,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4、促使河伯对自己的认识产生变化的原因是:(3分)。
15、文中引用俗语的目的在于:(3
分)。
16、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分)①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7、请你用简略的话谈谈从这则寓言中受到的教育。(3分)。
三、诗歌赏析:(4分)
(一)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做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9、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全词分上下两片,其中上片写词人月下欢饮时的联想和想象。
B、词人把天和月都人格化了,上片问天,下片问月,创造了一个神化般美丽的境界。词人的问天问月,归根结底是问人生。
C、词前有小序,其作用在于叙作词原因,统领全词。
D、苏轼在词中因思亲情切而声寂寞之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的缠绵悱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同李清照一样同属婉约派的杰出代表。
四、作文:(40分,其中书写分5分)
20、“愚公移山”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只要坚持到底,总会成功的。长期以来,人们似乎都认可了愚公不愚,智者不智的道理。但是,现在有人却认为这个道理不正确了,因为愚公当初完全可以率领子孙离开大山,另寻住处,而没有必要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挖山不止。
你是怎样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呢?请结合《愚公移山》一文,以《从“愚公移山”谈起》为题目,选取合适的角度,写一篇读后感。要求观点明确,字数在600字以上
第三篇:诗海拾贝
《诗海拾贝》教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 教学目标:
1、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诗人的情感。
4、了解古诗的特点。
5、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比较现代诗与古诗的异同。
6、感情朗读、引导想象、感悟。
7、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1、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2、比较现代诗与古诗的异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并整理诗歌,在整理活动过程中,知道古诗与现代诗歌的不同点。教材分析:
诗海拾贝中有《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分别属于唐诗、宋词、元曲。《太阳的话》和《白桦》都是现代诗,一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儿童作家金波所作,一首是俄国作家叶赛宁所作,这两首诗和前四首古诗在形式上有明显的不同。这六首诗歌描写的都是自然景物。这六首诗歌让学生大体了解诗歌从古到今的变化。阅读古诗,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
诗海拾贝中还有整理、欣赏诗歌这个内容。这项活动比较难操作,却又很有意义。
学情分析:
古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读懂诗歌,了解诗意,感受诗歌中包含的情感。还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一点有关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阅读现代诗,让学生知道现代诗的写法比较自由,更适合抒发现代人的情感。教学中还要让学生发现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之处。
整理资料可以在小组中进行,对有困难的小组,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学生活动:小组合作、集体交流。学法指导,课件设计:
在搜集整理交流的过程中,感悟诗歌的魅力;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古诗特点的资料,搜集有关的诗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留给我们的珍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
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字。
2、学生自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自学
1、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弄懂问题。
2、自学。
3、小组交流。
四、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学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五、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六、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
1、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喜”。2解说诗意。3背诵这首诗。
七、课堂小结
师对两首诗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诗歌,把诗歌读顺。
2、让几名学生朗读,并让其他同学作出评价,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
三、读中悟意
1、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让几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
3、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词的大意。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读中悟情,欣赏诗歌意境
1、默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异同。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3、在小组交流自己品读的收获。
五、课堂小结
师对两首词曲的写作特色与情感进行归纳总结。
第三课时
一、激情朗读,导入新课
1、师朗读冰心的《纸船儿》。
2、让学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过的诗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导入:
老师刚才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我们今天就来读读《太阳的话》《白桦》这两首诗,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会明白。
二、初读诗歌,了解大致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交流讨论
《太阳的话》是一首读起来让人感到温暖、明媚和亮堂的抒情诗,诗歌的题目是“太阳的话”,其实是借太阳之口,表达了热爱光明、追求新生活的心声。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有色彩的变化,又富有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自读诗歌。
2、小组交流你的发现。
3、全班反馈,指导总结: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
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五、快速阅读材料,体会诗歌的特点
1、学生默读阅读材料。
2、让学生说说这六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1)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2)这六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
六、拓展延伸
1、背诵诗歌。
2、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
七、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搜集诗歌
一、共同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
1、分小组朗读这6首诗歌。
2、交流:这6首诗歌围绕一个什么主题?
3、确定主题:吟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二、回顾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
1、什么是古代诗歌?
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1)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
2、什么是现代诗?
(1)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2)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三、确定诗歌搜集的方法和形式
1、小组讨论。
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
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
第五课时 整理诗歌
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
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
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3、学生分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
5、师生交流归纳: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1)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2)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3)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4)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5)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6)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
1、小组内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
3、将自己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交流交流。
4、小组补充资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
第六课时 欣赏诗歌
一、欣赏诗歌
1、学生自读《给诗加“腰”》,思考: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
2、词语理解:逸闻、纤弱、亲昵、依偎
3、读了这篇课文,你还了解有关诗歌的哪些知识?
4、你在课余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吗?
5、交流:怎样欣赏、理解诗歌?
6、师生交流。
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
2、交换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
3、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4、欣赏诗歌。(教师推荐)《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词鉴赏》等。习题设计:
1、背诵自己搜集的古诗、词。
2、与同学交流古诗的意思。板书设计:
诗海拾贝
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诗歌的分类:
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1)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2)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3)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4)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5)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6)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教后反思:
第四篇:诗海拾贝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及先导课《诗海拾贝》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本组是一个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按照学校、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从中获得关于诗歌的感性认识,在
诗歌欣赏和童诗写作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五年级已开展过两次这种集中编排、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综合性学习更有实效。
三、目标导向: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加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读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4)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四、过程与方法:
策划、活动、交流、评价、总结。
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增加对诗歌的兴趣。
六、教学与学法: 教法:组织、引导。学法:自主探究、合作活动。
七、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计12课时安排教学。
诗海拾贝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诗海的浩瀚,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搜集、整理、诵读、欣赏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
2、通过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回忆积累的诗歌,从中受到启发,选择专题。
3、制定适合实际的活动计划。活动计划中要安排好搜集和欣赏诗歌、给诗歌分类、举行诗歌朗诵回的活动时间,确定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分工。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确定适合自己的研究专题,制定切合实际的实践计划。教学难点:激发热爱诗歌的情感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强烈愿望。诗海拾贝
三.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走近诗歌,激发探究诗歌的兴趣
1、谈话: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我国的古典诗词是历代先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历经岁月淘洗,保留下来的语言的精华,直到今天这些作品仍然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表达。
当我们欣赏美如画卷的西湖时,会想起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当我们望着从高高的悬崖上直挂下来的瀑布时,就会情不自禁吟诵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当我们回忆起浓浓的母爱时,就会自然的想起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可以说,没有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就没有当代汉语的多姿多彩。
4、揭题:几年来,我们学校一直都在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同学们也积累了不少的诗歌。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六单元课文《轻叩诗歌的大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诗歌的海洋里,畅游拾贝壳!揭题:诗海拾贝
第二板块:浏览材料,初探诗歌门路
1、自由浏览“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100—105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里的6首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吧。
2.你对哪首诗歌感兴趣?了解到哪些相关的知识?
3、交流,师相机指点 l《诗经·采薇》 关于诗经。
(1)时间:《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
(2)诗作:《诗经》收集了305篇诗歌,你还知道《诗经》其它的诗歌吗?
《关雎》(节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句式:《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
(4)小结:《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对中华语言文学的影响可谓源远流长。课外可找些其中的作品来诵读。l《春夜喜雨》(1)关于诗人。
A、《春夜喜雨》的作者是杜甫 作品:你还知道杜甫写的其他诗篇吗?
“诗圣”: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B、被称为“诗仙”的是谁?李白写了哪些诗? D、诗魔:诗人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所以人称“诗魔”。E、诗鬼:唐代多才而短命的诗人李贺”有“诗鬼”之称。F、拓展:唐代的诗人特别多。除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王维等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外,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大诗人?诗人多,他们的诗各有特点,值得我们去研究。(2)关于唐诗的知识。《春夜喜雨》是五言律诗。A、律诗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每句五言称五言律诗。
每句七言称七言律诗。
B、绝句的诗句字数也整齐划一,通常的绝句规定每首4句,每句五言绝句,每句七言称七言绝句。在唐代谁擅长写哪一格式的诗?去查找查找。
(3)小结:唐诗是中国诗歌之巅峰,可谓精品如林、盛况空前。唐代的诗人象满天的星斗一样。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保存下来的作品有五万多首。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l《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词”的世界
(1)词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的标题。拓展:你知道哪些词牌名?
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称为词谱。词的格式和律诗不同,律诗只有几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两千多种格式(按钦定词谱)。清代万树的《词规》中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个,实际上词牌比这个数字还要多。(2)词人。
A、《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辛弃疾。
辛弃疾风格多样豪放雄奇,第一次将金戈铁马的铿锵之声带入词中来。
B、苏轼:说道辛弃疾,马上会想到宋代另一个词人苏轼,世人习惯将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作为“豪放词风”的词风定格在了“豪壮”上,而辛弃疾的词风定格在了“悲壮 C、拓展:你知道哪些著名的词人?
(3)小结: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词有词牌,同一词牌的作品也多,同学可选择一两个词牌进行实践活动,:”宋代有爱国词人,他们用行动演绎了精彩的人生,同时也用奇妙的文字,抒写他们的“壮怀激烈”。同学还可选择爱国词人,进行实践活动。l《天净沙·秋》
(1)曲名:《天净沙·秋》“天净沙”曲牌名,秋是标题 A、数量:400多。你知道哪些?(2)曲人:
A、《天净沙·秋》作者是白朴。
B、元曲四大名家。(关、郑、白、马)白朴与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元曲被称为四大名家。
(3)名曲。秋景。元曲当中写到关于“秋”的作品甚多,最为传神的当属白朴的《天净沙·秋》。白朴应被推为“秋意之圣”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作)。马致远被称为“秋思之祖”。
(4)小结:诗、词、曲是诗歌发展顶峰。词、曲可唱。l《太阳的话》
(1)诗人:艾青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语言与思想。艾青的太阳诗很多,有《太阳》《黎明》《向太阳》《给太阳》《太阳的话》 拓展:你知道哪些现代诗人?郭沫若„„ l《白桦》 《白桦》
(1)作者是俄国叶赛宁,是首外国诗
A、叶赛宁:是20世纪一二十年代杰出的俄罗斯诗人。被称为“天才的乡村歌手”,叶赛宁的诗歌是扎根于乡村田园的,抒写了大量歌颂俄罗斯乡村生活和大地优美景色的诗。B、拓展:外国诗人和他们的作品?(2)小结
A.发展。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 B.内容:这些诗都是描写景物的。C.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其他内容的诗?
小结: 诗歌真是浩如烟海,从发展变化看,有最早的——。内容分为——地域分——,还有形式分—— 诗人灿如繁星。——海里的美丽的贝壳实在太多了,请拾取你喜欢的一两个贝壳来研究。第三板块:确定实践主题、1、你最想去探究什么问题?(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思考一下,呆会儿汇报你的感兴趣的探究主题。
2、学生交流主题。
3、评议
第四板块:制定活动计划
1、请同学们研究的主题写到纸上。
2、课后研究同一主题的同学组合小组 制定本组活动计划时:A、根据主题给小组命名
B、阅读教材“活动建议”:看看可开展那些活动?下节课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总结 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歌世界 “在经典中浸润,在诗海中徜徉”,让我们在成长的旅程中“以千年文化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板书设计: 内容: 写景诗、送别诗、爱国诗„„ 发展: 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 地域: 中国诗 外国诗
第五篇:语文七上第六单元复习
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
语文七上第六单元复习
一、基础知识 1.生字词:
第二十六课 炫耀 称职 妥当 呈报 滑稽 陛下 精致 头衔 爵士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第二十七课 缥缈 定然 珍奇 闲游 笼罩 疏星
第二十八课 女娲 澄澈 幽光 灵敏 绵延 神通广大 莽莽榛榛 第二十九课 嬉戏 哞哞 潺潺 眨巴 红润 孪生 痒酥酥
2、词语: 皇帝的新装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惊惧。
不可救药--愿意是病重得无法医治。比喻人或事物无法挽救。药:治疗。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附和,跟着别人说。
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称:适合;相当。
愚蠢--愚笨,傻;头脑迟钝,不灵活。
滑稽--(言行)引人发笑。郭沫若诗两首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陈列--整齐地摆出物品供人看。
定然--必定。
珍奇--稀有而珍贵的东西。
闲游--悠闲地到外面走走。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模糊--不分明,不清楚。女娲造人
开辟--古代神话,盘古开天辟地,简称开辟,指宇宙的开始。
澄澈--清澈透明。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绵延--延续不断。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兴高采烈--兴致高,精神足。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孪生--(两人)同一胎出生。嬉戏--(书面语)游戏;玩耍。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寓言四则
庇护--包庇;袒护。
凯歌--打了胜仗所唱的歌。凯:胜利的乐歌。
较量--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二、课文理解:
26、《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27、《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静夜》在写法和风格上和《天上的街市》很相似,都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转而进入想象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和向往。这首诗立足“静夜”,描绘月光、松树、疏星等景物,展开联想,有一位鲛人在天河岸边对着月夜无声地流下了珍珠泪。寄托诗人的失望情绪,隐含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8、《女娲造人》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文中处处充满了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文章从“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启示我们都应该来关爱弱者,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30、伊索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对盲目自高自大的赫耳墨斯进行了讽刺,告诉我们要重视事物的本质,不能爱慕虚荣;另一则《蚊子和狮子》则提醒我们,取得成绩后不要骄傲自满,得意忘形。《智子疑邻》提醒我们不能根据亲疏远近去判断人和事情,不能心存偏见。《塞翁失马》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三、文学知识
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2、神话,是人类社会幼年时期的产物,是古代人民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美妙解释和奇特想象。
3、联想和想象:联想是由某人、某事或某概念引发而想到的相关的人、事或概念。想象是由人的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天上的街市》中,诗人由“街灯”想到“明星”再由“明星”想到“街灯”是联想;诗人进而想到天上有“美丽的街市”,牛郎织女在天街幸福的生活,则是想象。
四、文言文30课《寓言四则》 30课:《寓言四则》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略 《智子疑邻》
1、主要人物简介: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
2、文章简介:节选自《韩非子•说难》
3、文言文原文及注解: A.原文:智①子疑邻
宋② 有富人,天 雨③ 墙 坏④。其子曰:“不 筑⑤,必将有盗。”其邻人之 父⑥ 亦 云⑦。暮⑧ 而 果⑨ 大 亡⑩ 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 疑㈠ 邻人之父。
注解:智:①聪明,以„„为聪明②宋:指宋国③雨:下雨④坏:毁坏⑤筑:修补⑥父fǔ:老人⑦亦云:也这样说⑧暮:晚上⑨果:果然⑩亡:丢失㈠疑:怀疑 《塞翁失马》
1、主要人物简介:刘安(前179-前122),曾任西汉淮南王。
2、文章简介: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3、原文:塞翁失马
近塞上① 之人有 善术者②,马无故 亡③ 而入胡。人皆 吊④ 之,其父曰:“此何遽⑤不为福乎?”居⑥ 数月,其马 将⑦ 胡骏马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 髀⑧。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⑨ 者 引弦而战⑩。近塞之人,死者 十九㈠。此㈡独以 跛㈢ 之故,父子相 保㈣。
注解:塞上:①这里指长城一带②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③亡:逃跑④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⑤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⑥居:经过⑦将jiàng:带领⑧股:大腿⑨丁壮:壮年男子。⑩引弦xián而战: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㈠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㈡此:此人,这个人㈢跛bǒ:瘸qúe腿㈣保:保全
补充:其父fǔ:那个老人,指善术者。
五、背诵文段:27课《郭沫若诗两首》、29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中的好词佳句、30课《智子疑邻》及《塞翁失马》课文、注解、翻译、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