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议论文写作指导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立论的角度是指看问题的出发点。一般给你一段材 料,有几个人物,就有几个角度;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角 度;有儿种情感、态度,就有儿个角度。同一则材料,往往会 有很多个可供立论的角度,这就是所谓的多角度立论。如 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作文材料:
农民工老王突发胃穿孔,被送进医院。为救治这名贫 困患者,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给他做了手术,又进行了十天治疗。虽然老板主动送来5 000元,老王仍欠下4 000多元 医药费,而医院默许他出了院。老王刚一康复就回到了工 地:‚哪怕打工还钱再难,我也得努力。是医院和老板救了 我。‛可欠款还是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最终,老王鼓足勇 气找到医院,说出了想在医院打工抵债的心思。院方深受 感动,聘他为陪检员。老王也特别敬业,作为曾经的患者, 他格外懂得怎样帮助病人。
在这个材料中,叙述对象有三个:农民工老王,老王的 老板,救助老王的医院。可以从三个角度立论。从老王的 角度,可以写“要知恩图报”“回馈社会”等;从老王老板的角 度,可以写“要关爱弱者”“要有社会责任感”等;从医院的角 度可以写“要关爱弱势群体”“关爱他人讲究方法”等。
每个角度并非都可以成文,多角度列出论点之后,要通 过分析比较,选择一个最佳角度进行写作。那么怎样选择 立论的最佳角度呢?
1.角度要小。“小”指从自己熟悉的能够驾驭的小的方面切入,抓住论证的重点。从小处着手,论题的范围缩小了,能使文章观点鲜明,论述透辟。如2014年高考浙江卷作文材料: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 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作文给了两段材料,第一段材料是在思辨意义上讨论 门与路的关系,第二段材料则是把讨论落实到了“大学”这个范畴内,具体阐述大学之门、大学之路的关系,如何敲开大学之门,敲开大学之门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是需要考生深人思考的问题。“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材料巳经给了明确的答复,以事实为依据阐述,就是化大为小了。这样以第二段为基点进行写作就容易把握,因为它的立论 角度小,材料导向也非常明确。有一篇作文是《我的路,我的门》,这样在写作时将角度缩小了,文章写了自己的求学的奋斗之路与门,获得了满分。2.角度要准。“准”首先是观点正确,其次是选择的角 度与其他角度比较为最佳立意角度。如201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材料: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 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 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 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 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材料展示了三种不同的人来到山脚下后做出的不同选 择。由留在山脚下赏景的选择,可以立意:人生处处有风 景,欣赏美景何必去远方;由继续爬山的选择,可以立意:不 断追求,可以看到更美的风景,可以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由来到山顶的选择可以立意:坚定自己的目标,追求不止,定能攀登人生的顶峰,领略到最美的风景。这些立意角度 都不错,但是从作者的情感倾向来看,更倾向于要去看“云 海茫茫,群山隐约”的景象,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尽志无 悔。因此最佳角度应是从第三种人来选择立意角度。
3.角度要新。“新”是指打破常规思维,见人之所未见,即所谓“反弹琵琶”型。如,论证“勇敢和妥协”,一般认为 “勇敢”是值得称赞的,而“妥协”是可耻的,这是正确的观 点,这个观点可以从历史的不同阶段得到证明,从这个角度 立论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大家都这样写,就显得没有了新 意。事实上我们也可以从“适当的妥协和必需的勇敢”的角 度立论,论证“妥协也是一种处世艺术”“退一步海阔天空” “退,是积蓄前进的力量”“勇敢不能莽撞”等,使文章立意翻 新,境界全新。
写作练习
《庄子•徐无鬼》云:“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 贤。”请你从不同角度阐释这句话,然后选取其中一个角度 写一篇议论文。
【思路点拨】对《庄子•徐无鬼》中这句话有不同的解读 就有不同的立意角度。1•常规思维立意。这句话的意思是 说:狗,不因为它善叫就认为它是好狗;人,不因为他能说会 道就认为他是贤人。这就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 要被表象迷惑。2.联想推测立意。我们从这句话中可以推 知,善吠者和善言者是指那些不干实事却爱表现的人或夸 夸其谈却无真才实学的人,从而提出“不干实事却爱表现者 并非能者”“与其善言,不如善行”等观点。3.逆向思维立 意。我们对这句话可以提出以下疑问:良犬不善吠谁来判 定其良?贤才不善言谁来发琛其贤?从而可以得出“良犬 也要善吠”“贤才也要善言”等观点,这种立意方式可以避免 立意上的撞车,从而催生出上乘的文章。【范文示例】
人不善言,何以为贤?
《庄子•徐无鬼》中曰:‚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 为贤。‛我却不同意这种看法。狗不善吠,何以为良?人不 善言,何以为贤? 因为善言,你才能展示才华,找到实现抱负的舞台;因 为善言,你才能与人沟通,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因为善言,你才能奔走呼吁,为更多人谋取福利。总之,善言的人,更容易成为贤能的人。
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人不善言,何以为贤?现代社会人 才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一个贊巴笨拙,不善于推销自 己的人,是难以找到工作的。有个面试考官问,你为什么 想到我们公司来工作?‛甲说:‚你们工资高,所以我来应 聘。‛乙说:‚因为你们是知名的大公司,有先进的管理经验 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我是来学习的。‛很显然,乙被录用而甲 被淘汰。甲的话没有错,按劳取酬理所当然,只是他不懂得 场合,给人的感觉很势利、很市侩;乙的心中肯定也想到了 酬劳,但是他说话很得体,给人的感觉是谦逊、上进的。这4 就是善言和不善言的区别。试想,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怎’ 么能说是贤人?没有工作,又怎么证明自己的才能呢?
与人交往时,人不善言,何以为贤?人不是孤立地生活 在世上,友谊之花开遍人生的旅途。可是有些人的人际关• 系却很不和谐,缺少人脉,做起事来捉襟见肘,这样的人,怎;么能称为贤人?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马二请客,请张
三、王
四、赵
五、谢六。来了前三,缺谢,等了半天,马二自语:‚该来的不来。‛张三闻语,自想:‚那是 说我不该来了。‛辞。马二叹:‚不该走的却走了。‛王四闻 语,自想.•‚那该走的是我吧?‛辞。马二急了:‚说的又不是 你。‛赵五闻语,自想:‚那是说我。‛辞。你看,马二太不会说 话了,几个朋友就这样得罪遍了。
在遭遇尴尬时,人不善言,何以为贤?人生当中,肯定 会遇到许多尴尬的场合。如果不善于言谈,可能就会遭遇 羞辱和危险。一次,纪晓岚因天气太热,打赤膊乘凉。乾隆 忽然到来,他来不及回避,就躲到床下。过了好久,以为皇 帝走了,便问书童:‚老头子走了没有?‛岂料,乾隆并未走,并要他解释‚老头子‛是什么意思。纪晓岚道:‚万岁为 ‘老,人为首称‘头、‘子,乃圣贤之尊称。‛乾隆听罢一笑臵 之。伴君如伴虎,一言不慎人头落地,封建社会中,因言致 祸的事情不胜枚举。因为言语遭遇尴尬,却化解不了的莽 夫,何以称为‚贤人‛?但是因为善育,纪晓岚巧妙地化解了 一次危机。纪晓岚的贤能也是历史流芳的。
善言其实是一种处世技巧,它能减少摩擦,提高效率,使人快速前进,开心相处。善言能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更加 融洽和谐,能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如 果人人都善言,我们的事业和生活定能锦上添花。
【名师点评】本文运用逆向思维,批驳了庄子的观点。开篇先批驳“狗不以善吠为良”,然后引出中心论点:因为善 言,就能更好地证明你是个贤人。然后采取并列式的结构 行文,从“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与人交往时”“在遭遇槎尬 时,三个方面来论证观点,论证时列举了甲乙面试、马二请 客、纪晓岚巧言的事例,条理清晰,论据有力。全文是一篇 驳论文,既有论点的反驳,也有论据的反驳,一番破立,水到 渠成,见解独到,立意新奇。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怎样选择一个既新颖又最具有说服力的论据,是我们 写作议论文追求的目标。在使用论据时,要把事实叙述清 楚。这也是写作议论文的难点之一,那么,如何选择和使用 论据呢?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比较材料,强调针对性。论点与材料统一,是议论文 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要论证某个论点,首先要对材料逐一 区别、比较、筛选,思考这些材料的共性与差别,然后选出与 论点有直接联系的材料作论据。
如2014年高考四川卷满分作文《站起来,整个世界都 是我的》在论证“坚守梦想的恒心,能帮助我们站得更高”这 一论点时,用了袁隆平的事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禾下乘凉梦。他说:“我曾梦见 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一样长,籽粒像 花生米一样大,我和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稻穗下面 乘凉。”为了这个梦想,袁隆平甘愿当一辈子泥腿子,经历了 一次次失败的打击,他也从不退缩。有了这颗恒心,他也才 能拨开名利的迷雾,看得更远,因而才能站得更高。
袁隆平由梦想杂交水稻到付诸行动到最后的成功这一 切靠的就是恒心,这个例子紧扣论点,做到了材料与论点的 关注生活,突出典型性。关注生活,多从现实生活中
积累材料,联系实际写,才能避免文章大而空,比如有些同 学关注“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从中获得鲜活有力的 论据,考场作文往往胜他人一筹。典型性是指具有代表性 和普遍意义。“典型”的事实论据,一般是名人伟人的事例、热点时事、历史故事、寓言故事、民间传说、名著中的事例 等,只要能反映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具有说服力,都可以为 我们所用。,如2014年高考上海卷满分作文《说自由》,在论证“无 限制的约束,必然走向极端,甚至灭亡”这一观点时,举了如 下事例: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 王朝。为了加强统治,秦王朝横征暴敛,制定了严苛刑法。结果,建国仅仅15年后,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强大的秦王 朝灭亡。欧洲的中世纪被称为“黑暗时代”,战争与杀戮,背 叛与蛊惑,疾病与恐惧,无数的规则和束缚,让当时的欧洲 处在动荡之中。缺乏自由,一味限制和约束只会让社会的 发展止步不前,甚至倒退。
又如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I满分作文《让规则之 花常开心间》,在论证“面对规则,人人都要无条件服从”时,举了以下事例:
规则是不分年龄、身份的,否则社会公平又从何处’说起 呢?规则之下,年龄、身份、权力、财富都是那样渺小。李双 江之子李天一因强奸罪锒铛入狱,引发社会争议。可是,法 律会因为李天一年龄小而原谅他吗?不会。倘若释放李天 一,法外开恩,不知社会将会出现多少像他这样的人。面对 规则,人人都要无条件服从。
以上两段材料分别从历史故事和时事热点选取典型事 例来论证中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筛选材料,注重新颖性。“文贵于新”,这“新”不仅指 立意,也指选材。新親的材料并不是仅就时间而言的,它有 三层含义:当今社会刚刚出现的材料,一些鲜为人知的旧材 料,融进自己独到见解的人所共知的材料。这就要求我们 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筛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如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满分作文《用爱心回报爱 心》,在论证“用爱心传递爱心”时,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克雷斯的汽车坏在了冰天雪地 的山区,如果不离开这里,他就会冻死。这时一个骑马的男 子路过,用马将克雷斯的汽车拉出雪地,并一直拉到了一个 缜上。当克雷斯拿出钱对男子表达感谢时,男子却说:‚我 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时,你 也尽力去帮助他。‛后来,克雷斯帮助了许多人,并把男子对 他的要求同样告诉了他所帮助的人。
这则“爱心传递”的故事真假且不论,但它能很好地向 我们论证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用爱心回报爱心,才能将爱心 价值充分发挥。故事本身具有吸引人的一面,选材新颖。
4.理清思路,训练条理性。使用论据时,先后顺序、条 理不容忽视。论据的先后安排要讲究一定的顺序,如由古 到今,从中到外,由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由名人伟人到平凡人等,从而使作文既能言之有理,又能言之有序。
如2014年高考安徽卷满分作文《坚守自我,执着前 行》,在论证“做一个坚守自我的人,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立 场,放弃自己的理性思考,我们就可以避免盲从,执着前行” 这一论点时,使用了如下论据:
孔子周游列国,虽然处处碰壁,他却用自己的执着表达 了自己对于理想的坚守,才造就了中华绚烂的儒家文化。身处**之中的钱钟书坚守‚寂静‛,两耳不闻窗外事,甚至 有人指责他是‚龟孙哲学‛。但是我们不能否认,钱钟书的 沉默绝不是放弃,恰恰是以一种卑微的方式坚守自己的信 念,表现了大师的睿智与可敬。同样的,正因为坚守自我,亚里士多德留下了‚我爱老师,我更爱真理‛的箴言;正因为 堡守自我,才有了哥白尼实现根本变革的‚日心说‛。
这段文字,从孔子到钱钟书,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涉及古今中外历史人物,由古到今,从中到外,大大增强了 文章的说服力。
5.挖掘材料,突出深刻性。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的关键。对所用论据进行挖掘,使议论深刻有力。如2014年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风景是心的所在》对陶渊明弃官而去,发了这样一通议论:
陶渊明弃官而去,心中挂念的又岂是日暮归家时分那 一缕炊烟?他于纷繁官场中并未深陷,也未曾片刻迷失自 己,因为他知道有一颗超脱淡然之心,处处皆是风景。正因 为风景是人心的栖居之地,所以纯净的心灵需要安放在纯 净的环境中涵养。陶渊明不愿心被混浊的官场束缚,不愿 被阿谀奉承蒙蔽视听,从而丧失了那一片绝美的风景,才毅 然离去。他挂念的不仅是家,更因心底那一片净土渴望回归。最终,他的心居于田园,给世人一幅釆菊东蓠、把酒髙歌的隐士图。
这段文字通过对陶渊明归隐的原因的分析,阐明了“风 景是心的所在”的内涵,“他挂念的不仅是家,更因心底那一 片净土渴望回归”,紧扣“心的所在”,材料挖掘得很深刻。
写作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一位著名的小说家去世了,在他的文稿中发现了一张 未来小说的创作构思提纲,其中突出强调的是这样一个 主题:“一个严重分裂的家庭继承了 一憧房子,他们只好 居住在这幢房子里。”这是一幢巨大的世界房屋,人们只 好一起居住在里面——黑人和白人,东方人和西方人,非 犹太人和犹太人,天主教教徒、伊斯兰教徒和佛教徒—— 一个在思想上、文化上和兴趣爱好上不适当地分裂开来 的家庭,由于他们根本无法再分散地生活,所以必须懂得 以某种方式共处。
【思路点拨】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 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世界被称为“地球村。时 代对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要求——学会共处。我们 要学会与他人共同学习、生活、工作;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 的长处,尊重他人;要学会关心,学会平等对话,互相交流; 学会处理矛盾,解决冲突。本材料的最后一句话是审题立 意的中心句,也是文章写作的中心,即“必须懂得以某种方 式共处”,以什么方式共处?如何共处?为什么要共处?围 绕这些问题思考、选择和使用论据即可。【范文示例】
学会共处
我们都是单翼天使,只有彼此拥抱,才能飞翔。——題记
生活在大千世界,徜徉于茫茫人海,没有人是独自生活 在孤岛中的,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学会共处,才 能使自身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才能共同构建一个 和谐美好的社会。
学会共处,需要宽容。‚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心 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因为宽容,那些钩心斗角,那些 小肚鸡肠,都褪去了色彩,而那份共处的和谐,渐渐焕发光 亮。尼罗河畔,一只短吻鳄张开大嘴,忽然一阵清脆鸟鸣,竟是一只小鸟从那血盆大口中飞出。无须惊讶,那‚牙签鸟‛只是为鳄鱼清理口腔,它们已和乎共处了数十年。如果 说,鳄鱼是因为‚宽容‛才容得小鸟存在,那么,在如今这个 快速发展的时代,共处,必须懂得宽容。
学会共处,需要分享。托尔斯泰曾说:‚两个人分担一 个痛苦,只有一个痛苦;而两个人共享一个幸福,却有两个 幸福。‛周国平亦曾云:‚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 乐,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才最可怕。‛因为分享,痛苦渐渐被 稀释,幸福慢慢被扩大,充满幸福的共处之花,到哪里开放 都能香飘四野。‚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为什么世界 上只有成群的羊而没有成群的狗呢?大概因为羊在吃青草 时善于分享,而狗则为食物相互残杀。温柔的羊似乎无论 从哪个方面看,都不如那些自视强大的狗,可是,正是这些 温柔的羊,才能够享受到美好和谐的群居生活。人与人共 处,将快乐分享,将美好分享,幸福的接力棒便会在人人手 中相传,永不停息。
学会共处,需要‚和‛。廉颇与蔺相如的‚将相和‛自古 以来都是一段佳话,文臣与武将以‚和‛来共处,缔造的是一 个国家的兴旺与强盛。而那三个和尚相互推诿,不愿合作,虽然‚共处‛在同一屋檐下,却因不‚和‛而造成三个和尚没 水吃的尴尬局面。此亦似古,此亦如今。在利益与利益之 间寻求到平衡,以‚和‛相处方为贵。‚和‛,共处之道也。
曾看到一句话:一朵花盯着另一朵花,恨不得自己就是 那只掐花的手。这句话如此生动形象地道出群芳争妒的局 面。与其群芳争妒,不如学会共处,共同为百花园增添一抹 抹绚丽的色彩。
以宽容为帆,以分享为桨,以‚和‛为舟,学会共处,在和 谐的海洋中远航。
【名师点评】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所用的论据材 料非常丰富。尼罗河畔短吻鳄与牙签鸟的共处,成群的羊 与狗的比较、“将相和”的历史佳话与“三个和尚”的推诿,这 些事实论据紧扣论点,典型且具有说服力。引用托尔斯泰、周国平等人的名言,使文章既摆事实,又讲道理,说理深刻。
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方法有:弓1 用论证、事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申论证、因果论 证和类比论证等。下面是常用的四种论证方法。
1.事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胜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运用例证法注意:①事例必须能证 明论点,论点保持一致。②事例必须确凿可靠,不能凭空编 造。③事例必须典型、有代表性,可选取古今中外名人事迹 等。④要概括地叙述事例,提炼事迹中最能证明观点的部 分。⑤列出事例后,要深入挖掘事例中所蕴含的道理,揭示 事例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⑥事例的数量要适当。过 少,不能有力地证明论点;过多,显得堆砌材料。⑦要按一 定的丨顿序排列事例,古今中外或正面、反面不能混乱。
如:成功需要选准奋斗的方向。(明确观点。)歌德用了 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目 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了一番成就。比尔•盖茨放弃了学 业,选择了在风云变幻的经济浪潮中艰苦创业,最终创建了 微软帝国,并成为世界首富,让自己的人生演绎成一部传 奇。孙中山青年时悬壶济世,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能救社 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鲁 迅先生弃医从文,文坛领呐喊,为现代文学史做出贡献。(中外举例,有文学家、商人:、革命领袖,他们都曾有过人生 方向的选择,事例典型,叙述概括,紧扣论点。)可见,成功者 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正确的起点上,尽可能多地尝试各 种各样的发展道路,选择适合自己的志趣和奋斗方向,并为 之付出努力,才能最后有所成就。(阐发例证内涵,深化 观点。)
2.引用论证(引证法)。引用论证属于道理论证,是通 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观 点的一种论证方法。运用引用论证要注意:①引语正确,能 恰当证明论点。②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 误;间接引用只需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如:古人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 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与‚活‛,都 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 ‚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 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 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
本段使用了引用论证法,阐明了 “死”“活,’之间,不是绝 对孤立的,有相互转化的关系,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3.正反对比论证《比较法)。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 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 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运 用正反对比论证比单从正面说理,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
如2014年高考安徽卷满分作文《敢于突破,成就完美》:
敢于突破要有自己的主见。有些人也想做出成就,可 是缺乏主见。楚霸王项羽就是这样一个人。鸿门宴上,他 完全可以除掉送上门来的对手刘邦,可他就是不能突破自 己的优柔寡断,放虎归山,最终使自己一败涂地。相反,战 国时期的邹忌就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他的妻、妾与客,都 夸赞他长得比徐公美,可他并不轻信,而是坚信自己的眼 晴,在亲眼见到徐公后,方知自己根本没有徐公美。他用自 己差点受蒙蔽的实例,让齐王明白了治国之道,从而使齐国 ‚战胜于朝廷‛。可见,有了主见,才能突破认识的局限,清 醒地了解自己,成就自己。
本段文字以楚霸王项羽和战国时期的邹忌的事例构成 对比,不仅典型,而且引人深思,富有哲理,艺术地洤释了 “敢于突破要有自己的主见”的论点。
4.比喻论证{喻证法)。比喻论证是通过设喻来论证论 点的方法。运用比喻论证注意:①要精选生活中细小的、人 们熟悉的事物作为设喻的喻体。②作为比喻论证的喻体是 为了阐发观点,以正视听,要力求神似。③精剖喻体,丝丝 入扣。
如2013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点亮万家灯火》:
戒者,乃戒心、戒备,实在要不得。就好比在凛冽的寒 风中饥寒交迫的时候,突然有人端来一笼热腾腾的包子,你 却嗤之以鼻,眉眼高扬,啐了一口唾沫,拂袖而去,这该是多 么让人心寒!比起施舍,我们更应说是帮忙与互助,没有富 人与穷人间的高低不等,将彼此联系的应该是共同进步,谋 求大众幸福的温暖纽带。若存戒备,则是筑起冷酷高墙,密 不透风,爱也无从渗入。
这里以“在凜冽的寒风中饥寒交迫的时候拒绝热腾腾 的包子”比喻“戒心”,以“筑起冷酷高墙”比喻“戒备”,化抽 象为具体,形象生动。
写作练习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如下精辟论述: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 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 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 也。未有不阅第一、第二阶段(境界)而能遽跻第三阶段者,文学亦然。
试以“生命的三境界”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思路点拨】第一境界是西风刮得绿树凋谢之时,而 “独上高搂”表现做大事业、大学问者能居高临下,看清 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这一境 界是立志、下决心的过程。第二境界是人瘦了、樵悴了,但“终不悔”,这是对理想和事业的执着。第三境界是在 经过许多周折,经过多年的历练之后,思想上的顿悟。这三种境界,概括了人生从立志、奋斗到成功的过程。可以单独写一种境界,也可以就三种境界谈个人看法。【范文示例】
最高境界是觉悟
王国维先生曾经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一个人的人生奋 斗必然要经过三种境界才算完整。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 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于孤独之中寻找理想 和人生方向,这个过程如同在无尽的长夜中等待地平线上 那第一道曙光,如同困于沼泽中等待救助的一根拐杖,这其 中有痛苦,也有期望。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 消得人憔悴‛,这一过程是为了理想不惜一切代价的奋斗过 程,虽苦犹乐。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过程,寻常意义上的人生目标巳 达到,更重要的是此时我们的灵魂获得了释放,心灵找到了 归属,心境趋于繁华后的宁静和练达。
现实生活中没有几个人能达到第三种境界。但是我们 应该懂得生命的完善过程应该从简单开始,进入复杂,然后 再回到更高层次的简单,此时的简单巳经不再是童年时的 简单,而是经历人生风雨之后的豁然开朗,就像雨后的晴 空,生命一碧如洗,境界高远开阔。达到这一境界往往要经 历人生的种种考验。苏东坡通过学禅,以为自己达到了生 命的第三种境界,世俗的繁杂巳经不能再烦扰他。所以就 给佛印禅师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亳光照大千。八风 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所谓‚八风吹不动‛,就是人世间的得 失纷扰已经对他没有影响了。他让人把诗交给佛印禅师,佛印在诗上批了‚放屁‛两字,让来人带因。苏东坡一看非 常恼怒,亲自前往金山寺,船到岸边,佛印早就在那里等候,对苏东坡说:‚你不是已经‘八风吹不动,了吗,怎么6放屁’ 两个字就把你吹来了?‛苏东坡已经是一个悟透人世沧桑的 高人,依然在乎他人的看法,可见这第三种境界要求人应该 怎样的精进不止和具有怎样的豁达智慧。
生命停留在像童年一样简单,是平庸;生命陷入各种贪 欲的纵容,是深渊;生命从纷争贪婪中得到解放,是觉悟。觉悟后才能进入王国维所描述的第三种境界。我们不是圣 人,难以达到他们生命的高度,但是可以用他们的高度来激 励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拥有更开阔的境界。【名师点评】开头就三境界作了分析,然后用“现实生活 中没有几个人能达到第三种境界”一句引出本文“最高境界
是觉悟”,行文至此转入写作重点,通过苏东坡与佛印的故 事,化抽象为生动地阐明如何才能达到第三种境界,给人启 迪。虽以“生命的三境界”为话题,但有详有略,有侧重。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记叙文强调形象性,要求记叙细致人微、生动传神;而 议论文中的记叙则是为分析问题、论证观点服务的,强调语 言的概括性,即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突显事实中与论点相关 的规律、本质。
如:裴将军丧母,特请名画家吴道子画几幅壁画以超度丨 亡母。吴道子欣然应诺,并对裴将军说:‚闻裴将军久矣,为 舞剑一曲,足以当惠,观其壮气,可就挥亳。‛裴将军笑着允: 诺,持剑起舞,掷剑入云,高达数十丈,接着,剑像一道电光: 一样从空中投射下来,裴将军手执剑鞘接剑,剑准确地插入 鞘中。(记叙文中的叙述)
宗白华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中也用了吴道子 画壁的例子:中国的绘画、书法里面都贯穿着舞蹈精神,由 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吴道子画壁请裴将军舞剑以助 壮气。(议论文中的叙述)
准确地说,议论文中的记叙,其实是为议论服务的,是 为议论提供必要的话题或材料,目的是证明论点。议论文 中的记叙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概括叙述。议论文与记叙文不同,它不能像记叙 文那样详尽、细致地叙述。如2014年高考天津卷满分作文 《行走的人才会摔倒》: 有一次,爱迪生一边散步一边思考如何改进电灯的灯 芯,由于想得出神,一路上他跌倒了很多次。当时他的助理 正坐在台阶上,看见爱迪生跌倒,便哈哈大笑,爱迪生站起 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说:‚笑什么?你知道什么人最容易跌 倒吗?是行走着的人。‛爱迪生研究十年,终于改进了电灯,他一生中共有1 100多项发明。
这段叙述是议论文中的叙述,对爱迪生边思考边行走 以致多次跌倒的叙述只用一句话,“由于想得出神,一路上 他跌倒了很多次……”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没有具体 详尽的描写,概括性强,很有典型性。
2.要重点突出。叙述一个人物或者一件事情,涉及的!内容很多,哪些是与中心有关的主要的,哪些是与中心无关 的次要的,在叙述时要进行筛选,做到重点突出。如2014 年高考安徽卷满分作文《变则通》:
面对人生的梦想,学会变通彰显的是审时度势的精明。曽经风光无限的体挺王子李宁在韩国遭遇失意,跌入人生 的困境。但他在遭遇人生困难时,能够冷静思考,勇敢地改 变自己的追求,毅然闯入商界。只是因为懂得变通,李宁开 创了‚李宁‛体育用品品牌,让自己的人生实现另一种辉煌。
这段文字论证了分论点“面对人生的梦想,学会变通彰 显的是审时度势的精明”,叙述了体操王子李宁的故事,拋 开李宁诸多事不谈,只筛选与中心有关的内容,抓住李宁的I “变”来叙述,重点突出。i
3.要简明扼要。要看清哪些对证明论点是重要的,把 它们的精华部分选出来。如论证“信心”,如果要引用居里
夫人的话:“生活对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 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 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都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 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人要能够 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就可以这样叙述: 居里夫人曾说过,生活中最要紧的是有信心,树立起信心, 并尽自己所能地去做好每件事。
4.要讲究详略。议论文中的记叙,总体来说,都是简略 的。但相对而言,哪些可以省略,哪些必须交代清楚,这要
看阅读对象。如果这个材料读者比较熟悉,就可从略;读者 不熟悉,就要交代清楚。如议论“淡泊”,居里夫人的淡泊大 家都熟知,一笔带过,而引用张衡的例子就要具体一些:
张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骄傲自大)之情。常从容 淡静,不好交接(结交)俗人‛。官府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 不去,‚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邓陟‚累召‛,他 也‚不应‛。
5.要辨明真伪。议论文中所记叙的事例,要辨别真伪。所谓“真”,就是指符合论点的事例;所谓“伪”,就是指不符 合论点的事例。有一位同学写的议论文《骄者必败》,引用 了很多事例来证明论点。诸如赵括败于秦军,曹操败于赤 壁之战,项羽自刎于乌江,巴黎公社失败,希特勒为苏联红 军所败,等等。鉴别一下,就会发现有些事例是“伪”的。希 特勒的失败是由于他发动的是违背全世界人民利益的非正 义战争,他必然失败。巴黎公社失败,是由于缺乏经验和外 部敌人的过于强大。赵括败给秦军,是因为他纸上谈兵,理 论脱离实际。“真”的事例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伪”的 事例不但无助于突出论点,反而会出现自相矛盾、歪曲原意 的毛病。
写作练习
以“从4安得广厦千万间,说起”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思路点拨】此题是命题作文,“从……说起”这类题目 首先要明确出发点,“安得广厦千万间”表现了杜甫忧国忧 民的情怀。论述应该围绕“怎样让百姓生活安定、幸福”来 写。纵观古今,为救民于水火而努力的仁人志士不计其数。要在论据的选择和顺序的安排上下功夫。【范文示例】
从“安得广厦千万间”说起
一千多年前那个凄风苦雨的秋夜,在成都郊外浣花溪 畔一间破败的茅屋里,诗人杜甫发出的那句悲怆的呼号: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倶欢颜!风雨不动安如 山。‛前一个‚安‛字在逼问后一个‚安‛字:怎么办?怎么给 天下苍生一份安定的生活?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面对安史 之乱所引发的社会动荡,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一代‚诗圣‛ 也只能‚怅望千秋一洒泪‛,几多感慨,几多悲苦,几多呼号!怎么办?薪火相传,他试图效法屈子,‚致君尧舜上‛,但无情的事实宣告了这条进谏求安之路的天真。
从‚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黄巢,到‚他 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宋江;从‚迎闯王,不纳 粮‛的李自成,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洪秀全,一批批英 雄揭竿而起。怎么办?酒酣胆热,他们拼死髙举义旗,‚掀 开地网,撞破天罗‛,但惨烈的事实宣告了这条造反求安之 路的不可取
‚师夷长技以制夷‛‚放眼世界第一人‛的魏源主张科学 救国。‚中体西用‛‚奔走洋务‛的张之洞倡导实业救国。‚我以我血荐轩辕‛‚弃医从文‛的魯迅投身文学救国。怎么 办?我们多难而伟大的民族呀,您的优秀儿女中夜悚惕,披 肝沥胆。但沉重的事实宣告了这种种求安之策的徒劳。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这是禁烟斗士林则徐的修身铭 文吧?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维新勇士 谭嗣同的慷慨髙歌吧? ‚遍地腥云,满街狼犬‛,这是反清义 士林觉民的悲愤绝笔吧? ‚天下为公‛,这是革命志士孙中 山的毕生追求吧?怎么办?先觉们为之前赴后继,但悲壮 的事实宣告了这种种求安之法的失败。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中华民族的优秀子 孙集合到了锤子和镰刀的旗臶下。‚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 想引导革命走出蜗行摸索的隧道。旧世界砸烂了,但是,人 民的住房仍不宽敞,国家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怎么办? 安民强国的新课题重又提上了求安之路的议程。
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大智大勇,到‚与时俱进‛的继 往开来,再到‚创建和谐社会‛的锦绣华章,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正如旭日,喷薄欲出!看,彩旗招展的天安门前鲜花盛 开,华灯初上的长安街上车水马龙,饱经沧桑的安定门在千 万幢广厦环簇之间!怎么办?诗圣杜甫啊,时间在一千多 年后似乎终于给了你答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 如山。‛前一个‚安‛字依然在逼问后一个‚安‛字:怎么才能 永葆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对‚建设小康社会‛的理 念,我们应有更深层次的思考、理解和实践。怎么办?那是 科学、民主、法制、宽仁和博爱呀!唯此才能笑傲风雨,岿然 不动,安定如山!
【名师点评】此文围绕“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安”—— “怎么办”来说理,从耿耿忠臣,到揭竿而起的义军领袖;从 呕心叙国的文化精英,到慷慨高歌的革命先觉;从无产阶级 政权的开天辟地,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欣欣向荣,再到建设小 康社会的思索展望……漫漫千栽而下,洋洋千字之文,层层 剖析解答了诗圣仰天叩问的这一个“安”字。
第二篇:高中语文作文方法指导: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的写作是高中的训练重点,下面是一次课堂写作训练的题目。
(1)根据下列材料,谈谈自己的见解。题目可以定为:“扫一屋”与“扫天下?”(也可另拟题目)
陈藩是东汉时的名人,他少年时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个故事引起了后人很多议论,大多论者认为,薛勤的批评是对的。
(2)对于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许多格言和成语,我们今天常常会有不同的思考。试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或自拟题),说说你对这条格言或成语的思考。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近墨者必黑
B、近墨者未必黑
②知足常乐
A、知足方能常乐
B、常乐者不知足
下面结合此次训练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谈一谈议论文的写作。
一、应该怎样在开头提出论点
论点的提出应该是鲜明正确的,在开头提出论点还应该注意不要离题太远,要尽快切入话题。
例一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文化的摇篮中孕育着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哲理、经验。其中,成语是语言文化的一个完美的桥梁,沟通着高深的文化与想了解它的人们,它精炼的将有内含的哲理简单的表述给人们,并引发后者的深思。
“知足常乐”这一成语原意是知足者可常乐。这一简单的道理似乎人人都明白,但细想起来,似乎想常乐,只知足是达不到的。相反,想常乐更应不满足于现状。
这个开头中的有用信息集中在第二段,第一段的内容即属于离题太远。
例二
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成语大致的意思是说:把一种东西和红色的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会变红,而把它放在黑色的之中会变黑,引申为一个人如果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就会变得品德高尚,相反,他如果在一个不好的环境中也会变坏。
这个开头中的“这个成语大致的意思是说:把一种东西和红色的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会变红,而把它放在黑色的之中会变黑”也可删去,因为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既不是难点又不是文章要探讨的重点。
二、论据的积累和选择
论据的运用是建立在积累的基础上的,而有了一定的积累后还必须学会恰当地选择。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例一.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反动的封建统治。事后执政者曾将路易十六的儿子关起来,让他时时处处生活在最污浊的环境里,仅与社会最低贱、下流的人打交道,想借此毁灭掉这个孩子。但一段时间后,人们非但没有看到这个孩子有丝毫的龌龊之举,反而看到的是一个日益坚定高尚的少年。为什么?这个孩子的话道出了原因“我本就是做国王的人!”。
这个材料用来论证“近墨者未必黑”是比较恰当的。
例二.以前有一个富翁,他的钱多得足以和国王媲美。他住在一个有美丽花园的大庄园里,但他总觉得不满足,成天闷闷不乐的。一天他在庄园的门口遇到了一个乞丐,那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他衣不遮体,一副穷困潦倒的样子。但是令富翁吃惊的是,乞丐总是挂着一脸灿烂的笑容。富翁问他:“你都穷成这样了,还有什么可高兴的呢?”乞丐答道:“您看今天的天气多好啊,上帝让我看到了这么漂亮的蓝天,我很满足,怎么能不高兴呢?”富翁顿悟。
这是一个可以用来论证“知足常乐”的论据。
例三.一个著名的投资家,一直成功的他在一笔小生意上却亏得几乎血本无存。周围的人都很关心他,怕他会因为这次失败而想不开。一个朋友来看他,说:“别伤心了,虽然你亏得只剩几十万元了„„;”没想到他笑着打断了朋友:“怎么叫‘只剩’啊,我不还有几十万元呢吗!而且我还赚了很多无价的经验啊!”
这个材料作者原想用它来论证“知足常乐”的,但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在材料中投资家最可取的地方是他面对失败能够换角度看问题。
例四.毛主席曾经在城楼前喧哗的环境中读书,可见近墨对人来讲也是一种锻炼。
作者原想用这个材料论证“近墨者未必黑”,错误原因是将两个不同的“环境”混淆了,成语的引申意义中的环境是能对人的品行产生影响的环境,而毛主席身处的环境与品行无关。
例五.有一位成功的商人在介绍经验时这样说;“我成功的方法就是知足。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专业,我从不涉及,从不去做。只有做自己熟悉的专业才有可能成功,如果不熟悉,就根本不可能成功。”
用此材料来论证知足,显然是不可以的。若用此说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事业尚可。
例六.中央美院的学生,一个个不修边幅,穿一些所谓“另类”的奇装异服,但最后真正成为艺术家的又有几个?再看中央美院的教授,大都是整齐朴实的衣装,办事循规蹈矩,一板一眼。由此可见,只有“扫一屋”才可“扫天下”。
服装的另类与“扫一屋”并无联系,且作为正面材料的教授的衣着朴实也不是“扫天下”的必然条件。
例七.有个老太太,两个女儿都嫁出去了,大女儿嫁给了卖鞋的,二女儿嫁给了卖伞的。而老太太却总是唉声叹气的。一个邻居就问她原因,老太太答到:“下雨的时候我担心大女儿的鞋卖不出去,晴天的时候我又担心二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如果老太太反过来想:下雨时二女儿能卖很多伞,晴天时大女儿能卖很多鞋,这样一来,老太太不就能笑逐言开了吗?虽然老太太担心的情况依然存在,可她知足了,看开了。
用此材料论证“知足常乐”也不合适,如论证换角度看问题是比较恰当的。
例八.13世纪蒙古人南下,击败宋朝一统中原,然而蒙古的文化,没能随其金戈铁马而席卷天下,而最终被博大精深的汉文化所同化。
作者欲用这个材料论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运用这个材料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无论是蒙古文化,还是汉文化都不可用朱或墨来表示。作为高中学生运用材料时还要有一定的政策性,对于外族的文化不可有大汉族主义。
例九.追溯到越王勾践,在其返回越国后,若不是每日的卧薪尝胆,提醒自己勿忘国耻,又怎会有后来的灭掉吴国,报仇雪恨。很多人会说,勾践的做法不过是摆摆样子,只要心存信念,无所谓卧薪尝胆„„这个典故推广到陈藩身上,不愿扫一屋,又怎能扫天下?
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是为了提醒自己勿忘国耻,与扫一屋说的不是一回事。
例十.古有陶渊明,他的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道出了古时有志之士近墨而不黑的道理。
材料运用的不准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
从对以上的材料的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运用材料要淮确。
建议同学们在日常阅读中注意分门别类地积累素材,运用要仔细研究,想清楚。
三.论文的说理
例一.多么精妙的一句反驳,用扫一屋和扫天下比较,结构一致,抓住了“扫”这个关键字眼,让人一下便觉得扫天下和扫一屋的联系紧密。可再仔细一想,又觉得有些不对劲儿。“扫一屋”中的“扫”是清扫、打扫的意思,而扫天下的“扫”是闯荡的意思,扫天下是有所成就的意思,这跟做扫除简直就是两码事嘛!薛勤实际就是利用了“扫一屋”和“扫天下”的听觉效果迷惑对方,而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说,实在是有些牵强附会,驴唇不对马嘴。
这段说理有些为求新奇而勉强为之的感觉,其实这是议论文的大忌。
例二.人们说:“不拘小节的人潇洒!”需知,这种潇洒并不是指不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就如同“扫一屋”并不是指凡事必亲躬一样。“斤斤计较”和“修身重节”两个概念常被人们混淆。中国人的品质缺陷就在于,他们认为一个拥有一番大事业的人可以不必花精力去注意自己行为的细小末节,所谓小人物也大可因为无人熟识而不去计较个人的素质修养。而外国人常认为作为一个人物,这点素质品质是必须的,是不可或缺的。走后厕所不冲水,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这些外国人以之侧目中国的低劣品质,在中国都是家常便饭。
这段说理有绝对化倾向,其实只要在“中国人”,“外国人”前加入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就可以把这个问题解决。
第三篇: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指导
(1)议论文只有四个范畴
文章议论的范畴是无所不包的,但如果把议论的问题进行抽象的归类,它们实际上可分为四个方面: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
(2)议论文可分三步走
在议论文时我们不必面面俱到,而应有针对性,大胆取舍。可分三步走:首先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这四个方面展开思路;然后,根据个人对题意的理解,确定论证的范畴,找准论证的中心,再从四个方面选取一定的内容构思文章的提纲;最后,根据提纲快速完成文章的写作:整个写作活动分三步走。
第一步,拓展思路。
下面话题“诚信”为例,对第一步试作说明: 1 “是什么”
可以依次想到:“诚信”,是滋养民风的土,是阴蔽路人的树,是美化生活的花,是温暖人心的太阳,是黑夜中的月亮,是风雨难撼的山岳,是润物无声的春雨,是抚去尘埃的清风。如泉,涓涓流淌;如歌,传唱不绝;如诗,意境优美;如画,让人倾倒。是一种美德,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气度,一种修养。是符合道义的行为,是健全人格的表现,是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是真善美的体现,是人的魅力的要素,是为人处事的原则,„„ “为什么”
可以依次想到:因为它比美貌更可靠,因为它比机敏更憨实,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因为它比荣誉更实在。为了宏扬传统美德,为了建设和谐社会,为了争当优秀公民,为了获得别人的尊敬,为了提高自我的魅力,为了树立良好形象,为了生活得更高尚,为了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为了树立中国人在世界的形象,„„ “怎么办
可以依次想到:点亮一盏心灯,给自己一面镜子,一日而三省吾身,与诚为伴,以信为则,从小培养,开展广泛的教育,提高国民的认识,师长要身体力行,要注意从小节做起,要用制度惩治,树社会新风,倡导中华美德,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 “会怎样”
可以依次想到:失去它的人可恨,失去它的社会可怕,失去它是民族无望,失去它的国家不堪设想:失去诚信,失去人心。有它可以换来真诚,可以建立友情,可以得到真爱,可以赢得信任,可以树立良好形象,可让社会和谐,可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
第二步,拟写提纲。
提纲一:以“为什么”为论述的重点
题目: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
1.提出人究竟能选择什么的疑问。
2.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更可靠。
3.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更憨实。4.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
5.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实在。
6.激励大众,强调中心论点。
提纲二:以“会怎样”为论述的重点
题目:呐喊,不能容忍道德的沦丧
第一部分,排比指出诚信的好处。
第二部分,论述不诚信的坏处
1.丧失诚信的世界是不堪设想的。
2.丧失了诚信的人是可恨的,丧失诚信的社会是可悲的,然而更可悲的是,国人似乎不愿更不敢提及它。
第三部分,呐喊,诚信归来!
注意:
为了让展开更形象、方便,可绘制坐标轴,将作文的话题或论点放在坐标轴的中心,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作为坐标轴的四个方向,将上述内容尽量多地写在每条轴上。写得越多,思路越开阔
第三步,充分论证。
例文1:
《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 》
人生,漫漫长路远,纷繁诱惑多,人,作为微小而孤独的个体,在人生的选择题前,无可避免地徘徊起来,在一个又一个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险象中,人究竟能选择什么,该选择什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没有美的人生或许是没有足够亮点的人生;但若没有诚信的人生则是没有一丝光明的人生。你可以不是潘安,你也可以不是西施,但你不可以失去别人对你基本的信任。“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没有诚信,生存在世间的你可要作一粒悬浮其中的尘粒?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诚信好比一个乡间小伙,他每日弓着黝黑宽阔的脊梁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机敏则更像一个电脑黑客,分明是那样才思敏捷,头脑灵活,却总是不露真相叫人紧张。在人生的剧本里,一位老实踏实的要比一个奸诈精怪的角儿更受观众青睐。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举着“金钱万能”旗号东奔西走的人生注定是乏味的人生,满身的铜臭最终带来的也不过是金钱堆砌而成的冰冷墓穴;而诚信,能给人生打底润色,让人生高大起来,丰满起来,给生命灌注醉人的色与丰富含蕴,让生命在天地之中盈润注目,善始善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没有一蹴而就的业绩,没有一成不变的江山。没有人可以顶着荣誉的光环过一辈子。荣誉是短暂的,它只是人生旅途上一小片美丽的风景,它再美丽,也只是一小段的人生;但诚信是培植人生靓丽的种子,你一直耕耘,就会一直美丽,你将诚信的种子撒满大地,你的人生将会美丽到天长地久。选择诚信,是正确之选。在你一一权衡后,在你层层过滤之后,你会猛然发现,在人生机中最迷人的原来是那最没有矫饰、最朴实不花哨的诚信!你会发现,没有了诚信,生活原来是那样的索然无味的!
在人生风浪的洗礼中,有了诚信,你就用最阳光的心情高唱吧。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例文2:
呐喊,不能容忍道德的沦丧
诚信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有鸿毛之轻,可以让人有泰山之重; 诚信没有标价,却可以让人的灵魂贬值,可以让人的心灵高贵; 诚信没有体积,却可以让人的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可以让人的胸怀宽广,高瞻远瞩; 诚信没有色彩,却可以让人的心情灰暗、苍白,可以让人的情绪高昂、愉悦!——这,只在 于,你是否拥有它!
丧失诚信的世界是不堪设想的,在这里,没有了相互理解与信任,更多的是相互猜忌,到处是尔虞我诈。整个世界苍白而无力,人际的冷漠只能让人望而却步。
2O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发生的那一场浩劫中,这个苦难的民族丧失的恐怕不仅是人才发展的杌遇,在“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口号下,真诚的关系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只有猜忌。一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自己!联想到这20年来社会道德失衡现象的泛滥,恐怕这便是一个“渊源”了。
丧失了诚信的人是可恨的,丧失诚信的社会是可悲的,然而更可悲的是,国人似乎不愿更不敢提及它。
一位老作家写道:“„„以天地为心,以真诚为骨„„”他将真诚无欺作为他作文的准则,往事如屐齿印苍苔,斑斑点点深深浅浅地留下生命的印痕,他采撷其中的几点,无愧于读者,更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做人又何尝不像作文一样,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冰心老人说良心就像雨洗过的青山,做到诚信,做到真实,你是否感到过这种滋味? 或许有人要说,你把诚信与否提高到良心的高度太过矫情,或者,你自己难道又做到了吗!
我们不是圣人,可我们要努力去做!丧失诚信乃至良心的社会,只能是一个毫无希望的群体,它的未来不堪设想。
我呐喊,因为我不满于现实,更应该学鲁迅,他千百次地拷问中华民族,因为他已经千百次地拷问了自己!
就让我们一起来呐喊,呼吁道德的回归吧!
注意:写作时,要将所拟的分论点放在各段开头,每段围绕分论点展开议论或抒情,并注意整体的协调。
论证方法尽量多样,可类比,比喻,举例,引用,层递、对比等。语言形式要灵活,可散,可整。
表达方式要综合运用,可描写,可叙述,可议论,可抒情。文体以议论文和情理交融的抒情散文为主。
用这“三步曲”写话题作文的特点是:
1.思考指向性强。考生拿到话题就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展开思路,甚至可以作一级二级多级的展开,即从第一次展开中找到中心论点,再从第二次展开中找到分论点。这不仅可以使考生的思考更有序,还可以使考生的思考不断深入。对于关系类或寓意类话题,考生可稍加处理,将话题化成观点后,引之入“瓮”。如“忘记与铭记”,化为“勿忘历史”就可用此法了。又如“一枝一叶一世界”,化为“小中见大”后就可拓展了。
2.写作中便于考生发挥。提纲确定后,考生可以在提纲的指引下,充分地考虑抒情或说理的方式,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精选论证的材料,润色自己的语言,打造文章的靓点。
3.写出的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几个分论点有序展开,支撑文章的中心论点,让阅卷人一目了然。而分论点之间不交叉,不包含,不重复的关系,不仅显示了论据的充足,也反映了逻辑思维的严密。再加上语言的排比、类比、层递、对偶等运用,文章在说服力强的基础上又平添了雄辩的气势。
教师作文
挫折,人生因你而美丽
天空不经乌云密布、雷霆震震,不会出现美丽的彩虹;蝴蝶不经奋力挣扎、破茧而出,不会扇动美丽的翅膀;松树不经土地贫瘠、风吹雨打,不会长出盘曲的虬枝。人生不经历挫折,就少了生动的颜色。
一种颜色描绘不出五彩缤纷的春天;一种旋律谱写不出慷慨激昂的音乐;一片平坦显示不出险峻挺拔的大山。记得有一首小诗上曾说过:“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傍晚的天空之所以绚丽多姿,正因为云层的遮掩。人生正因为有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沉重,才让生命充满生机与活力。
我们常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不说这只是人们的美好祝愿,就算能实现那样的人生是多么的单调啊!没有了成功的快乐,没有失败的痛苦,人生就如一杯蒸馏水。那又还有什么美丽可言呢?
人生总在高潮和低潮中浮沉,只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即使是庸碌的人又何尝逃脱
过挫折的打击,只是他们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应付挫折,总是逃避。最终无处可避,却使自己流于平庸、人生的天空一片灰暗。
其实,挫折是人生的常态、苦难总相伴左右。只有在挫折与苦难中站立起来的灵魂,才是生活的强者。他们的魅力之光照彻古今、震撼心灵,永远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屈原遭放逐乃赋《离骚》;文王厄而演《周易》;孔子受困乃有《论语》;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从古到今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历代前贤先哲用他们伟大的人格诠释着挫折的美丽。
当我拂去历史的云烟,心潮澎湃之余眼前总浮现高尔基笔下那只勇敢的海燕,它不惧狂风暴雨、不怕电闪雷鸣,高傲的飞翔,向世界发出了:“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的呐喊。选题一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孩子到果园去,看见爷爷正在梯子上咔嚓咔嚓地把果树上的一些枝条剪下来,小孩拿起一根枝条,说:“爷爷,它们长得好好的,你把它们剪掉多可惜!”爷爷说:“傻孩子,剪掉它们,果树才能长得更好呢!”
爷爷剪枝条的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确定一个议论中心,联系生活中的某些人或事,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一,观察思考,采集思维之点:
对象有三:1.爷爷 2.小孩 3.果树
二、思考分析对象的目前与今后的状况,提取论点 三.可提取出的论点:
(1)舍与得(要学会放弃)
(2)短视与远见(有远见有胆识与目光短浅)
(3)懦弱与勇敢
(4)正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5)一枝一叶总“关”情(感谢为你”修枝” 的人)(6)做人要不断修正自己
下面请任选角度树立论点,列提纲进行论证 提纲结构:
第一段:提出论点
第二段:证明论点(事实论据、道理论据)第三段:总结结论
李白一定会选“舍”,李白舍去了功名利禄,舍去了做官的道路,他放情于山水之间,美酒之中,但他“得”的却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和“且放(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比起李白“舍”去的,他“得”到的永远比“舍”去的更重要。
陶渊明也一定会选“舍”,陶渊明舍去了官声的黑暗和富贵。他投入大自然伟大的拥(怀)抱,每天过于(着)与平常人一样的生活。他“得”到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和与大自然亲自接触的机会。
舍弃的名人名言:
在人生的大风浪中,我们常常学船长的样子,在狂风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的重量。
——巴尔扎克(法)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第四篇: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指导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基本思路
1。现象或者他人观点导入
2。表明个人观点,要有分论点具体分析
是什么-为什么/希望达到什么目的-怎么做分析问题的原因和举措间一定要有关联
3。提出对未来的展望或者希望达到的结果,有时怎么做也可以放在最后一段。基本句型
表示因果关系:1.because/ because of 2.the reason why..is that… 3.so that4.therefore
5.as a result/ as a result of6
表示个人观点: I think/ I believe… 2.As far as I am concerned3.As we all know/ It’s known to all that… 4.In my opinion…5.I firmly support the view that …
表示归纳总结: 1.all in all w.in short/in a word3.In conclusion/ in summary
其他常用句型
1.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2.There’s no doubt that 3.on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4.Generally speaking….5.We should try to bring the advantage of …into full play and reduce the disadvantages to the minimum at the same time.6。Every coin has two sides.议论文指导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基本思路
1。现象或者他人观点导入
2。表明个人观点,要有分论点具体分析
是什么-为什么/希望达到什么目的-怎么做分析问题的原因和举措间一定要有关联
3。提出对未来的展望或者希望达到的结果,有时怎么做也可以放在最后一段。基本句型
表示因果关系:1.because/ because of 2.the reason why..is that… 3.so that4.therefore
5.as a result/ as a result of6
表示个人观点: I think/ I believe… 2.As far as I am concerned3.As we all know/ It’s known to all that… 4.In my opinion…5.I firmly support the view that …
表示归纳总结: 1.all in all w.in short/in a word3.In conclusion/ in summary
其他常用句型
1.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2.There’s no doubt that 3.on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4.Generally speaking….5.We should try to bring the advantage of …into full play and reduce the disadvantages to the minimum at the same time.6。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第五篇: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还要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
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一、议论文写作三要素
议论文主要包括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论点必须正确。论据是为说明论点服务的,既要可靠又要充分,事实胜于雄辩,是最好的论据。论据也可以是人们公认的真理,经过实践考验的哲理。论证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
1.归纳法
从分析典型,即分析个别事物入手,找出事物的共同特点,然后得出结论。
2.推理法
从一般原理出发,对个别事物进行说明、分析,而后得出结论。
3.对照法
对所有事实、方面进行对照,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4.驳论法
先列出错误的观点,然后加以逐条批驳,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议论文的特点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有引子、正文和结论句三部分。一般在引子部分提出论点,即文章的主题,在正文部分摆出有利的事实,对论点进行严密的论证,最后根据前面的论证得出结论。
三、议论文的写法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论点。
论点通常在文章的第一段提出。
2.要有足够的论据,可以列举生活的实例。
3.论证要有严密的逻辑性。
所有事实、原因、理由应紧密地同结论连接起来。
4.层次要清楚。
5.态度诚恳、友好,因为议论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
议论文在写作手法上以议论为主,但有时也要运用说明、叙述、描写等手法。议论中的说明常为议论的开展创造条件,或是议论的补充;议论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应是为论点提供依据的因此,叙述应该是概括的,描写应该是简要的。
6.论据要充分
欲证明自己的观点必须有充分的证据。作者可以列举事实、展示数据、提供事例、借助常识或利用亲身经历。
资料来源:2010-12-28人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