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重阳的风俗与文化
试论重阳的风俗与文化
09级编导4班
李静然
091500415 谈到风俗,首先来看一下它的解释:“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俗”。(《汉语词典》)由此可见,风俗与地域性是联系在一起的。
河南南阳是我的家乡,但是我并不是南阳市的,是西峡重阳的,所以呢,今天就说说我们重阳的风俗文化。
由于地域的不同,重阳风俗当然也有自身的特色。风俗文化太多了,本文就只从节日习俗来说,我主要挑选了祭灶、大年三
十、烧香还愿、重阳节我认为的比较有特色的风俗谈谈吧。
一、祭灶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也叫过小年。即从这天起就进入了“新年”气氛中。奶奶说灶神是一家之主,能不能吃饱全靠它。他会暗中观察一家人的善恶,每到腊月二十三,就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供玉皇大帝作为赏罚的依据。如果被它说了坏话,就会被夺去100到300天不等的寿命。因此,大家腊月二十三日这天祭灶神,用意是让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差不多从这天早上一大早起床后就要打扫厨房,将灶台、案板、锅碗瓢盆收拾得干干净净,并将旧灶神像揭下换上新的灶神像。在像前摆上供品,以此讨得灶王的欢心,到天上“言好事”然后下界“降吉祥”。
我们那的有童谣说:“二十三(儿),燃灶腊(儿)”。是指腊月二十三日晚饭后,要将所备的一只肥硕公鸡,烧饼(我们那是“灶陀腊儿”)当做祭品放在灶神像前来拜祭。我觉得我们这的“灶陀腊儿”是跟其他地方最不同的一点,其他的差不多都是烧饼,大家可以常见的。而“灶陀腊儿”是必须用发酵好的面在锅里烙出来的,而且不能放油,饼是比较厚的,必须鼓起“圆圆的肚子”才算成功。
我查了一下,这个拜祭其实还挺讲究的。南阳有民歌曰:
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
两边摆下两盘果,当中放上一碟糖。
黑豆干草一碗水,灶马拴在灶板上。
香炉焚香燃蜡烛,照得灶爷明晃晃。
当家跪地来祷告,嘱托灶爷降吉祥。
这首民歌把祭灶的活动描述的很形象,可以知道这个祭祀的祭祀者必须是男人。不过,这一点在我们那已经没有这个讲究了,反而是女的祭祀的比较多,想这可能与男人在外忙碌,而女人在家里忙碌有关吧。
灶王爷像旁边还要贴对联的像“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还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等。
民间之敬灶神,盖始于汉。据《汉书·阴识传》载,有一男子名阴子方者,做饭时遇灶神显灵,子方立刻下拜,并把自己心爱的黄狗杀之以祀,灶神不负阴子方的一番美意,赐富于阴家,让阴家一夜暴富,子孙也都享受高官厚禄。自此以后,世人便纷纷效仿,每逢腊月二十三祭灶,以期得到灶神福荫。据《清史稿》载,乾隆皇帝亦甚为敬崇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到坤宁宫祭灶,60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在侍祭灶王爷上,皇帝如此,百姓自然更不用说。
就现在而言,在我们县城里已经不计较那么多了,只有像我们乡级别的农村的地区还是比较重视的。我感觉,祭灶的行为是寄托了老百姓想要风调雨顺,没灾没病,获得安康的美好愿望。
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祭灶可能就会消失,吃“灶陀腊儿”只能在记忆里存在了。
二、大年三十
在重阳的传统习惯中,大年三十和其他地方一样的就是贴对联、放鞭炮、包饺子、熬夜“守岁”等,但是相同中也有细微的别差异。
第一,贴春联,春联的出现,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据载,春联由五代后蜀皇帝孟昶首创。964年春节,孟昶亲笔写了一幅联语:“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宋史·西蜀孟氏》)世人倍感新颖,乃从宫廷到民间,竞相效仿,进而成俗,一直延于今日。但是我们那里,对联的内容却是很有地域性。南阳民间的春联,总体而言,其内容多为祝颂庆贺和讴歌褒奖之类,但是详细来分主要有:一是讴歌历史风流人物。如南阳为越国上将军范蠡的故乡,春联的内容有“五湖 2
寄迹陶朱业,四海交游晏子风”;卧龙岗为蜀相诸葛亮躬耕之地,就有“西汉文章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尽管被证明此南阳非彼南阳)二是家乡风光。南阳城背倚独山,面向白水,于是撰联的写“背靠青山龙虎地,门对绿水凤凰池”;“洛阳牡丹艳,宛城桂花香”等。
第二,挂年画,它的目的在于驱鬼,它与贴门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查到:南北朝时南阳涅阳(今邓州穰东)人宗懔在其所著《荆楚岁时记》一书中写道:“正月初一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称之门神。”我们那的年画围绕新年喜庆吉祥这一中心主题,我感觉题材有三个方面:一为神话传说,如八仙过海、唐僧取经、秋翁遇仙记等;二为福瑞吉祥,如仙翁庆寿、观音送子、天女散花、鲤鱼跳龙门等;三是农家生活,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春牛耕田、耕读传家等。现在啊,我爸每年还是在门外边的树上贴上“出门见喜”;墙上贴“满园春光”:猪圈上贴“槽头兴旺”等,上面陪着相应的图画。
第三,大年三十的某些地方。重阳的大年三十上午是要煮一锅肉的,还是带骨头的那种。满屋都散发着香味。然后把肉捞出来,在汤里放进白萝卜和红萝卜片,煮熟后盛进盆子里,当做炒菜时用的高汤。这就到了中午了,我们那里规定的大年三十的中午必须放鞭炮,吃米饭。而菜是,用上午煮的从骨头上剔下来的肉和白菜、粉条等放在一起炒一大碗的菜,就着米饭吃。这点在很多地方都没规定。我想我们那之所以在大年三十让先吃米,品尝过年这第一道美食的是因为:我们那一般不产米,据算有也是个别地方有水源才可以种植水稻,大米还是比较稀罕的食物。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夜里“守岁”到点后,必须放你在过年期间最好的鞭炮,并且要再房顶上放,其实也就是越高越好。
其实,我感觉现在的大年三十啊,还是在我们农村里,年味会更浓一些,还是有一大堆孩子开心的放着鞭炮,问家长要钱买零食。一片喜气洋洋。
三、上香还愿
这个是在正月初二进行的。其实它并没有固定的名称,只是我们那的的一个习俗。就是在这天并不是像一些地方就已经出去探亲,而是统一去云彩山的黑龙寺里上香还愿。在重阳有一座云彩山,山上有座黑龙寺,寺里有个黑龙爷,特别有神通,许什么愿就成什么愿。这个说法,在我们那的人几乎都知道。
在过去的一年里,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槛,那么你就要祈求黑龙爷老保佑你,那么这一年平安度过了,就该去上香还愿答谢他老人家了。我还记得,我小时候生病了很长时间,吃了好多药也不好。母亲就在条案的正中间摆上香炉插上香。再在条案下面的桌子上摆上几张纸,求黑龙爷赐药救病。直到现在还依稀记得母亲那时虔诚的表情。
云彩山很高,又有点陡,路途是比较遥远的。但是,这么远的路,还不准乘坐任何交通工具,就算是从家道山脚下的那段路程也是不允许的,所以家比较远的,差不多凌晨四五点就要起床出发了。并且,你一旦上山就不准走回头路,就是再累也要坚持爬到山顶,否则则被认为对黑龙爷的不尊敬,便不再得到保佑。到山顶后就是黑龙寺了,接着买香,上香。如果你手头比较宽裕,在上一年中有平安的度过灾难,就该给寺里捐钱,充分表达心里的感恩。
上完香还过愿后,就该返程了,这可比来时轻松多了,不止是说下坡路,更重要的是可以乘坐任何的交通工具。大家一个个都是心情愉悦,期待下一年黑龙爷依旧能保佑大家平平安安。
这个现象其实还是源于人们在面对天灾人祸时的无助,把希望寄托与神。现在呢,依然有很多人去云彩山,目的也有所改变,老年人依旧是上香还愿。但是还有一大部分青年人他们则是为了游玩、热闹、可以结交一些朋友,仅此而已。
四、重阳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或许有些地方并不重视这个节日,但是重阳人却格外的重视。先看这个地名的来源:据《西峡县志》记载,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今西峡县境内有11保,即内乡保、丹水保、菊潭保、重阳保、桑坪保等。民国元年,内乡县(西峡当时属内乡县)境划16区,今西峡境内的丁河、重阳、陈阳为西四区。1951年1月,西峡县将原区镇划为11个区,其中重阳区辖重阳、燕子、陈阳、黄草坪、水峡河等15个乡。1983年12月,西峡实行基层行政单位政治体制改革,改人民公社为乡镇,全县设18个乡镇,重阳公社改为重阳乡,沿用至今。从区划沿革看,重阳乡最晚在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就是境内的一个保,并且至今仍然是全国唯一一个用“重阳”为地名的乡镇,是重阳文化的重要“基地”。由此可知该地方叫重阳的由来。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最早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后来随之发展有被赋予了 4
许多新的内涵。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第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其实,现在我们那过重阳节的意义也是着脸中观念的柔和。觉得拿着茱萸是避灾了,出去逛逛也是放松了心情。
当然,在重阳节这天我们肯定要吃重阳糕。重阳糕用米粉、黍粉为主要原料,并辅以蔗糖、红枣等,蒸制成圆型或圆柱型糕类食品。以前大多是甜的,现在有增加了不少口味。再者肯定会去登高,大多人选择去的是重阳寺,重阳的人还是喜欢管它叫“后寺”,因为它建在后街的后山上。之前,它是比较破败的,后来在政府提倡继承弘扬民族文化后,县里有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登高时还会有茱萸,不过差不多都是拿在手上的,不再插在头上了。
南阳的风俗很多,也很有历史厚重感,我不具备对他们进行深刻论述的能力。只能把我们重阳的,在我记忆里比较深刻的习俗简单一说罢了。我希望这些风俗不要走远。
第二篇:潮州重阳风俗
阴历九月初九,因为月日皆为九,俗称重阳节,又称敬老节。相传东汉时代,汝南人桓景追随费长房学道术,有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海南当有大灾厄,务必缝制绛色(深红色)布袋内盛茱萸系于臂上,并登山饮用菊花酒,此祸可消。”桓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猪羊皆死。费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故自东汉起,民间每逢此日必登高饮用菊花酒,以消除灾厄。后人于是日登高饮酒,妇女配带茱萸袋,盖始于此也。在重阳节,潮州人除保持中国传统的风俗,如高人雅士登高游赏,饮酒赋诗外,还有放风筝,食“九皇斋”等习俗。
一 祭祖
重阳节习俗。潮俗在重阳节祭祖的都是家境比较清贫者,他们无力在每个祖先的忌辰都祭拜,便在这一天做个总的祭拜,求得祖宗谅解。
在潮属地区,用“油麻团”作为祭品,也有一定的来历。因为“油麻团”的“团”,潮人在这里不读“妥弯5”,而是读为“缘”,“团”正好与“缘”的读音相同,因而古时候的潮人,便有了在重阳节“结缘”的重要习俗,其意是结个良缘。是日,左邻右舍之间互相探访,互赠“油麻团”。这是潮人重礼仪,讲团结友爱的具体表现。又因潮人对此节日的传说,与全国各地有所不同,主要的:一说是日是太阳公公生日;另一说是“九皇诞”。相传“九皇诞”是以纪念“九皇爷”来纪念汉族封建政权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的隐语。故自古以来,潮人便有以“油麻团”和应时水果祭祀太阳公公或“九皇爷”,并有持素一天之俗。由于“油麻团”的制作不仅要把握好用白糖煮成糖浆的火候,还要合理配比好糖浆与油麻等原料,并在糖浆与原料粘结后,不停地将其搓成小团块;若是错过了最佳的时间,糖浆与原料凝固了,就不可能将其搓成如梭状小团块。因此,一般的家庭是不可能也极少自己动手制作此祭品的,只有专门做此买卖的摊档或饼食店才有可能制作“油麻团”。别说“油麻团”是用白糖和油麻、花生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吃起来会有香甜酥脆之口感而令人垂涎,就是单纯的地豆(即花生)也很是惹人喜爱的,在民间便有“地豆香(读为蜂),嘴头热”之说法。但是,“油麻团”吃多了是易于“上火”,故平时很少见到有人做此买卖,只有到了重阳节的前几天,市面上才有出现做此买卖的摊档,饼食店也才摆出 “油麻团”来。这是到了重阳
节才能见到“油麻团”的缘故吧。
二登高
在潮汕,至迟到南宋初年,就有重阳登高宴集的风俗。潮阳东山方广洞侧,有一处纪游的摩崖石刻,文曰:“泉南杨寿翁,福唐梁允成,玉牒赵安民,天台王商老,温陵吴信行、王文中,莆田刘仲宣,绍兴戊午重阳,同集于高明亭。新泉题。” 摩崖处为高明亭旧址。这里石崖嵯峨,眺望山下,林野苍茫,远接溟海,正是登高的绝好去处。明代本地重阳登高的风气仍很热烈。文人们在这一天登高宴游,赋诗言志,作品被选入顺治《潮州府志》的,就有六首。这几首诗,绘出了一幅明代文人重阳节日风俗图。节日活动仍不外乎登高,“重阳不负登高兴”(郑良璧《九日东山新庙落成》),“蹑屏登临逸兴生”(郭廷序《九日登韩山》);饮酒,“且携杯酒对流
川”(同上郑诗),“遍插茱萸酩酊归”(陈天资《九日游普陀岩》);插菊,“只应共尽登,临兴,醉插菊花弄舞衣”(贺一弘《九日壁墩和杜》)。清代潮汕的重阳:节日风俗,各县志书的记载也基本相同。其中澄海、普宁两县志,讲述较为详细。《澄海县志》载: 九日为“重阳节”。登高燕饮,簪菊泛萸,犹古人遗俗也。谚云:“九月重九,登高饮酒。”是月竟放风筝。《普宁县志》则说: 重阳登高,各选胜地眺赏。文人墨客或携酒入山寺游玩为乐,小儿咸于高处竞放风筝。与前代的重阳节日习俗相比,“登高燕饮、簪菊泛萸”等旧俗之外,清代又有“竞放风筝”的新时尚。
三放风筝
放风筝,潮州人叫做“放风禽”或“放风琴”。这是因为风筝都是以飞禽或相似飞禽的形状制作而成的,所以有此称谓。又因潮语的“禽”与“琴”谐音,故又称之为“放风琴”。潮俗的重阳节放风筝之所以盛行,是因为此时节,天高气爽,正是放风筝的最佳时期;再说潮州的韩江每到此季节,又有大片的沙滩露出江面,更是放风筝的难得场所啊!因此,放风筝便成为潮人过重阳节的特色活动,有“九月九,风禽仔,四散走。”和“九月九,风琴断线半天走。”的俗谚可为之佐证。
四食“九皇斋”
旧时潮剧班每年九月初一至初九晚上,各班全体人员吃素,俗叫食“九皇斋”。在这九天里,潮州的梨园公所里供设祭坛,祭拜九皇菩萨和斗姥天尊。祭祀仪式很特异:用一米斗插一木柱,木柱上面置九个小环,每个小环吊上一盏豆油灯,在此期间日夜点燃,并焚香、供花果、表演潮剧来拜祀九皇菩萨、斗姥天尊等神。这时,班众食斋十分严格,食具要全部新置,有的童伶还散发穿素,像居丧般。若有人误吃荤腥,或骂人、打破器具,便违反禁忌,应到神前叩首忏悔,求神宽恕。童伶们对这个斋戒日子倒是很欢迎,因为这时的斋菜比往常的饭菜更觉好吃,加上这期间不会挨打挨骂,心情顿觉舒畅。
第三篇:浅谈苗族风俗与文化
浅谈苗族风俗与文化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说起苗族,大家都会想到一种他们特有的乐器—芦笙。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据文献记载,芦笙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在唐代,宫廷就有了芦笙的演奏。当时芦笙被称为“瓢笙”。清人陆次云在《峒溪纤志》一书中,对芦笙的形制和苗族男女“跳月”时演奏芦笙的情景作了具体的描绘:“(男)执芦笙。笙六管,作二尺。笙节参差,吹且歌,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睐转肢回,旋神荡矣。初则欲接还离,少且酣飞扬舞,交驰迅速逐矣。”由此看出芦笙在古代苗族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现在芦笙的形制已发生了很大变革,分大、中、小等多种类型。均由笙管、笙斗和簧片三部分构成。常用的芦笙管6根,外侧开有接音孔,下端装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头葫芦内,每簧一音。在每二三根笙管上端合套竹管作为共鸣管。小芦笙的管长十几公分,大芦笙长四、五米不等。低音芦笙类中,有在大竹筒内装一细竹管,发音者称为“芦笙筒”。现经改革,笙管数增至20余根,每管上端均套用薄铜皮制作的共鸣管,音域可达两个八度又五度。芦笙音色明亮浑厚,男女均可吹奏。每当过年,婚嫁喜事,起房盖屋,人们总要手捧芦笙,载歌载舞,以此抒发自己的欢乐和感情。另外,芦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而且是苗族男女青年成婚的重要“媒介”。通过它能使豆蔻年华的青年,互相了解,产生爱慕,结为伉俪。每当风清月夜,有情的小伙子手捧心爱的芦笙吹一首婉转悠扬的爱情曲,姑娘们闻声,就心领神会,以清脆的歌声相对,这种恋爱方式,外行人是听不懂的,内行人,一听自明。因此,芦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是神圣的,珍贵的,家家离不开它。
斗马是广西苗族的一项民间文娱活动,每年12月26日举行,历时3日。头1日,人们忙着到田里放水捉鱼,煮鲜鱼粥尝新;还蒸糯米饭、酿甜酒、宰鸡杀鸭,招待来自远方的亲友。第2日斗马,第3日赛马,斗马是一项引人入胜的比赛。上午10时许,在一排“过山冲”土枪响过之后,芦笙高奏,舞狮舞龙上下翻腾,后面跟着威武雄壮的马队,雄赳赳地进入斗马场。身着盛装的苗、瑶、侗族姑娘手持彩带在芦笙手外面形成圆圈,踏着芦笙的节奏翩翩起舞。斗马场上,骏马云集,几十匹精选出的好马个个膘肥体壮,在场边跃跃欲试,等待上场。当裁判一宣布斗马上场名单,两列马队各牵出一马,解开绳子,两马即向对方猛扑过来,双脚腾空相峙,互相撕咬,或突然转身翘起后脚,猛踢对方。紧张激烈和
有趣的格斗场面不时引起四周观众的阵阵喝采和欢呼。经过几个回合的决斗,赛场上烟尘滚滚,泥沙飞溅,一匹马倒地或败走便分出胜负。接着又牵另两匹马进场。互相循环决斗,最后确定获胜的前三名。这时人们围拢前来,观赏着满身汗水的获胜马匹,啧啧称赞。胜马的主人也满面笑容地接受人们的祝贺。组织者在群众的簇拥下给胜马披红挂彩,给马的主人发奖。
赛马是对骑手们勇敢和技艺的严峻考验,苗族山区,岭高路陡,羊肠小道,崎岖不平。它要求竞赛者胆大心细,骑术娴熟。竞赛开始,骑手们在五六米远之外,急步前跑,腾空上马。马背无鞍,骑者双腿夹紧马身,马儿在盘山小路上向前飞奔,惊心动魄的场面,令人注目神怡。最先到达终点的骑手得到赞扬和奖励。斗马的那几天,小伙子和姑娘们非常活跃。他们集中在山坡上,开展赛芦笙,“踩堂”等活动。从贵州以及附近村寨前来参加斗马盛会的各族群众,多达两万人以上,不少人还带来香菇,木耳、兽皮、药材、干笋等土特产交换,增添了热烈的气氛。
踩花山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
一、初
三、初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脚下,吹芦生、弹响蔑、跳脚架、耍大刀、斗牛、摔跤、斗画眉、爬花杆。
打背节流行于境内富宁县的部分地区,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这几天举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节日。节日中,男女青年欢聚在风景优美的山坡上,当打背开始时,男的蜂拥而出,冲到自己选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伙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边大笑,一边挣扎。挣脱时,捉住小伙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整个场地,男追女逐,欢蹦乱跳。打累了,男女双双即各找一个地方打土电话(即用两个竹筒,中间连一长线,各在一方对着竹筒讲话、唱歌都能听见),相互倾吐蜜语衷情,以企结成伴侣。情投意合后,再告诉父母,择吉日成亲
第四篇:家乡风俗与文化
家乡风俗与文化
新闻七班 陈淑贞 20102806032 我的家乡隶属于江门市台山县,是县下的一个小镇——海宴镇。
小镇近海,位于中国的东南边,镇里也多渔民,大网一抛就是一辈子。除此以外,镇里农民大多以此为生。值得一提的是,镇里有出国的传统,因民国时期许多人被“卖猪仔”到了南洋或者美国等地(有天生的地理优势),有些人经历种种煎熬以后,顽强的活了下来,便眷顾还远在家乡的亲人,从此经常寄钱回来或者干脆帮助人移民到国外。而移民到国外得人大多是在外熬苦,可是在家乡的人常常可以得到国外亲人的资助,慢慢地整个小镇的风气变得慵懒,人们不务正业,不思进取,坐等“不劳之获”。很多时候,走在镇上的大街小巷,我们看到更多的不是小镇的淳朴风情,不是美丽乡村的风景如画只是一张张麻将桌子和冰冷冷的麻木面孔,或许倒霉的时候看到输了钱的人在爆粗口。
麻将已经成为小镇居民生活里的重要角色,也是闲来无事时的最大消遣。
然而走进村里,你会重新发现这个小镇这些生活变得可爱,也许是村里稍微淳朴些。很多时候,他们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则。晨起,喂鸡洗地,收集柴火。午时,庭院纳凉,唱唱木鱼,坐在一起唠嗑的年轻妇人看看钟表的指针,家里的孩子快要放学了,便纷纷起来洗手煮饭做羹汤。坐在门口高高阶梯上的老人多数手里会把一条长长竹子,在竹子的顶端还系一个废弃的塑料袋——为了防止家养的鸡跑到家里来弄得满地鸡粪,家里顽皮的小孙子放学归来,非缠着她将很小时候去放牛挖红薯的故事告诉他,百听不厌。很快吃了晚饭,村里i个老人互相串串门,等到七八点了就回屋睡觉,这样,一天就过去了。我离家已多年,在都市生活惯了厌恶了,无时无刻不想念这样慢悠悠的日子,生命就这样汩汩流淌,我并不需要很费力的踮脚张望。
每一年都有新的婴儿出生,都有嫩白的皮肤樱桃的嘴,村里的大沙池一年一年地孩子们还在那里嬉戏。可我想,孩子们最高兴的应该是每年大大小小的约定俗成的节日。小村镇里节日很多,大概是生活太平淡太庸繁,总要弄些节目出来调调味。幸福的总是我们这些小孩有的玩有的吃还有得拿。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二月里有个观音诞;三月里有个三月三,那天村民们会用艾草做糍粑,做黑色的饺子,用糍粑做小狗给小孩佩戴着辟邪;五月有端午节,吃黄皮,吃凉饭,吃粽子,吃龙船饭;六月里有六月十九,全村做各种糕点以飨神灵。
七月流火,可是我们不怕热,皆因有两个大节日,一是七夕,另一个是七月三十日的地灯节。据说,地灯节是为了纪念地藏王。在神话的年代里,相传地藏王看不过眼人间的疾苦,派牛魔王下凡拯救世人,可是牛魔王担心当他老了以后无力犁田的时候人们会把它宰了吃他的肉,地藏王说不用担心,他们不会这样做的。可是事与愿违,牛魔王最后被吃了。牛魔王满肚皮怨恨,赶到天上找地藏王算帐,一把挖出地藏王眼珠,顺手抛出南天门。玉皇大帝件地藏王瞎了眼,不能管账,一气之下把牛魔王永远驱逐下凡间永世做苦力,永远不得回天庭。地藏王依然很关心民间疾苦,看不见就用耳朵贴在地上听人们讲话,观世音觉得他很可怜。于是慈悲每年七月三十送他一瓶杨枝甘露让他开眼看人间,人们为了报答地藏王,每年都要插地香好让他看得见人间。记得,掌灯时分,家家户户在自家房子的四周绕一个圈间隔着插地香,远远望去,就好像蜿蜒着一条一条的火龙。第二天,由自家的孩子把燃烧剩下的蜡烛棍子收集回来。还可以织成一张张小木排来装零食吃。这又是一种乐趣。
八月时候有中秋节,九月有重阳,十月有灯笼节,十一月冬至,在我们那边是“冬至比年大”的,十二月煮油饭,正月新年。新的一年,新的希望便又开始了。
第五篇:日本风俗文化
本以“礼仪之邦”著称,讲究礼节是日本人民的习俗。平时人们见面总要互施鞠躬礼,并说“您好”,“再见”,“请多关照”,等等。
日本人初次见面对互换名片极为重视。初次相会不带名片,不仅失礼而且对方会认为你不好交往。互赠名片时,要先行鞠躬礼,并用双手递接名片。接到对方名片后,要认真看阅,看清对方身份、职务、公司,用点头动作表示已清楚对方的身份。日本人认为名片是一个人的代表,对待名片就像对待他们本人一样。如果接过名片后,不加看阅就随手放入口袋,便被视为失礼。如果你是去参加一个商业谈判会,你就必须向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递送名片,并接受他们的名片,不能遗漏任何一个人,尽管这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但这是表示相互间友好和尊敬的一种方式。
到日本人家去作客,要预先和主人约定时间,进门前先按电铃通报姓名。如果这家住宅未安装门铃,绝不要敲门,而是打开门上的拉门,问一声:“借光,里面有人吗?”进门后要主动脱衣脱帽,解去围巾(但即使天气炎热,也不能光穿背心或赤脚,否则是失礼的行为),穿上备用的拖鞋,并把带来的礼品送给主人。当你在屋内就坐时,背对着门坐是有礼貌的表现,只有在主人的劝说下,才可以移向尊贵位置(尊贵的位置是指摆着各种艺术品和装饰品的壁龛前的座位,这是专为贵宾准备的)。日本人不习惯让客人参观自己的住房,所以不要提出四处看看的请求。日本特别忌讳男子闯入厨房。上厕所也要征得主人的同意。进餐时,如果不清楚某种饭菜的吃法,要向主人请教,夹菜时要把自己的筷子掉过头来使用。告别时,要客人先提出,并向主人表示感谢。回到自己的住所要打电话告诉对方,表示已安全返回,并再次感谢。过一段时间后再遇到主人时,仍不要忘记表达感激之情。日本人设宴敬酒时,往往要在桌子中间放一只装满清水的碗,并在每人面前放一块干净的白纱布。斟酒前,主人先将自己的酒杯在清水中涮一下,杯口朝下在纱布上按一按,使水珠被纱布吸干,再斟满酒双手递给客人。客人饮完后,也同样做,以示主宾之间的友谊和亲密。这是传统的敬酒方式。
日本人无论是访亲问友或是出席宴会都要带去礼品,一个家庭每月要花费7.5%的收入用于送礼。到日本人家去作客必须带上礼品。日本人认为送一件礼物,要比说一声“谢谢”的意义大得多,因为它把感激之情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了。给日本人送礼要掌握好“价值分寸”,礼品既不能过重,也不能过轻。若过重,他会认为你有求于他,从而推断你的商品或服务不好;若过轻,则会认为你轻视他。去日本人家作一般性拜访,带上些包装食品是比较合适的,但不要赠花,因为有些花是人们求爱时或办丧事时使用的。日本人对礼品讲究装潢,礼品要包上好几层,再系上一条漂亮的缎带或纸绳。日本人认为,绳结之处有人的灵魂,标志着送礼人的诚意。接受礼品的人一般都要回赠礼品。日本人不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因礼品的不适而使客人感到窘迫。自己用不上的礼品可以转赠给别人,日本人对此并不介意。日本人送礼一般不用偶数,这是因为偶数中的“四”在日语中与死同音,为了避开晦气,诸多场合都不用“四”,久而久之,干脆不送二、四、六等偶数了。他们爱送单数,尤其是三、五、七这三个单数。但“九”也要避免,因为“九”与苦在日语中发音相同。
日本有许多传统的送礼时节,而不同的送礼时节,礼品价值和种类也不同。岁暮是最大的送礼时节,中元、岁暮礼品以食品为主,其它节日,非食品比例相当高。遇到送礼时节,往往是某些商品促销的好时机。各送礼时节礼品价值和礼品种类举例如下:(l)中元节(7月15日)。礼品价值3000~10000日元,平均5120日元,礼品种类有糖果、酒、奶制品、食用油、咖啡、茶叶、衬衫、围巾、礼券等。
(2)岁暮。礼品价值5000~10000日元,平均5520日元。种类有食品、酒、茶叶、咖啡、食用油、衬衫、羊毛毯等
(3)结婚。礼品价值2~10万日元(受邀参加婚礼)或价值3000~10000日元(不参加婚礼)。礼品种类有电壶、烤面包机、微波炉、拖鞋、睡衣、手提袋等。(4)成年(20岁)。
礼品价值l~2万日元。种类有皮带、袖扣。领带夹、化妆品、衣服及配件、皮包、鞋子等。(5)情人节。礼品价值400~1000日元。种类有糖果和饼干,女人送男人巧克力。(6)母亲节。礼品价值3000~5000日元。种类有化妆品、花、衣服等。
(7)父亲节。礼品价值5000~10000日元。种类有衣服、配件如领带、领夹、袜子、打火机等。
(8)圣诞节。礼品价值5000~20000日元。种类有玩具、衣服配件、游乐器、贵金属、体育用品、激光唱片等。
(二)重要节日
日本的国定节假日共有14个,另有5个重要节日,简介如下:
元旦:1月1日。按照日本一般风俗,除夕前要大扫除,并在门口挂草绳,插上桔子(称“注连绳”),门前摆松、竹、梅(称“门松”,现已改用画片代替),取意吉利。除夕晚上阖家团聚吃过年面,半夜听“除夕钟声”守岁。元旦早上吃年糕汤(称“杂煮”)。
成人节:1月15日。凡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在这一天要身穿节日盛装参加各级政府为他们举办的成人仪式和庆祝活动。
建国纪念日:2月11日。据日本神话,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统一日本,建立日本国。女孩节
日本称“雏祭”,亦称“桃花节”。每年3月3日,家长为女孩过节,届时为女孩穿上鲜艳的和服,在家里摆上人偶,祝其摆脱恶运、灾难,幸福成长,并带女孩走亲戚,外出游玩。关西带还有“流雏”习俗,将“小人偶”放入河中,让其随流而下,冲走恶运。春分:3月21日。是天皇祭祀祖宗、老百姓祭祀祖先的日子。植树节:4月29日。
宪法纪念日:5月3日。纪念1947年5月3日日本国宪法的实施。国民节:5月4日。男孩节(又称“儿童节”和“端午节”):5月5日。这天有儿子的家庭房前均悬挂布制大鲤鱼(称“鲤帜”)。日本以阳历5月5日作为端午节。端午节与男孩节同日,所以这天家家户户门上还摆菖蒲叶,屋内挂钟馗驱鬼图,吃糕团(称“柏饼”)或粽子。盂兰盆节
7世纪由中国传入日本,675年齐明天皇供奉父母,始成为宫廷节日活动,后广为流传民间,类似中国阴历7月15日的鬼节。日本原为每年阴历7月15日举行活动,后改为阳历7月15日,祈悼亲友亡灵、供奉祖灵、上坟扫墓,有时举办“盆舞”等悼念活动。这是日本较为普及的主要民俗节日之一,目前又成为城里人返回家乡会见亲友的节日。中元节
亦在7月15日,古时是祀农业地神的节日,现与盂兰盆节合在一起,成为供奉祭祖之日。每至此时,即向亲友、长者、施惠之人赠送礼品,目前甚至发展为单位与单位或个人之间也相赠礼品。这种礼品被称为“中元”,成为一种新式礼俗。
敬老节:9月15日。各市、町、村纷纷集会庆祝,并向老人赠送纪念品。秋分:9月23日。是天皇秋季祭祖的日子。
体育节:10月10日。纪念1964年第十八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日本东京开幕。文化节:11月3日。对文化事业有卓越贡献者在这一天被授予“文化勋章”。七五三
是每年11月15日日本社会及各家庭为7、5、3岁儿童祝岁的习俗节日。始于平安时代,当时贵族家庭为5岁男孩举行祝贺仪式。到了镰仓、室町时代,发展为公卿大臣为二、三岁男孩举行穿和服的仪式。江户中期以后,形成目前的习俗。每至此日,家长为男女儿童进行祝福,祝神灵保佑其健康成长,并为其穿上漂亮的和服,带其到神社参拜,为他们登记注册,领取氏子牌,以示可以开始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勤劳感谢节:11月23日。天皇诞生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1933年12月23日出生,1989年1月7日即位,年号“平成”。
如果去日本作商务旅行,一年中应避开的时间是12月中至次年1月中(岁暮欢度新年时节)、4月29日至5月5日(黄金周假日,日本人一般外出旅游,许多商店都停止营业)、7~8月(这期间商人们要去度假)。圣诞节
这并非日本传统的民俗节日,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日益流行,特别是在城市里过圣诞节者日增,成为现代日本一种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