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出高考作文的深度
怎样写出有深度的高考作文
一、高考作文必须做到个性分明,见解深刻。
如果要使文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根源,耐人寻味。超越平庸,摆脱童稚,就必须个性分明,新颖深刻。
有深度的文章必定有个性,有深度的文章必定有新意,有深度的文章必定有风格。
(一)、思想深度
这要求作者观点能切合实际,透过现象揭示规律.,体现出一定理论高度和思维的高度。思维的深度往往表现在作品的哲学的真理性、历史的纵深性、人文的深刻性、政治的敏感性。下面《拷问灵魂》就是高考作文中很有深度的作品。
(二)、情感深度
《考试说明》明确提出“感情真挚”的耍求。确实高中生作文最缺乏的就是人性和人情方面的真实性和深度感。行文往往空泛虚假者多。其实,生活实际也好,文学作品也好,真正感人的还是真实感人的人之性情。高考作文中的情感深度就是要通过作品挖掘出源于实际真体验、真感受、真性情、真觉悟。茹志娟说得好“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灵魂”,惟有真切的情感深度才能真正感染人。
(三)、思维深度
高考作文能恰当运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正反对比推理,恰当运用逆向思维,能运用系统论和辩证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郝是具有做到思维深度的表现。下面的《勿以亲疏论是非》,就是具有思维深度的文章。
勿以亲疏论是非
《出师表》有言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一亲一疏,导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在我看来,勿以亲疏论是非。
纵观一部卷帙浩繁的中华史,其中王朝更替、治乱相续往往能使人掩卷沉思。作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君主,掌握着对百姓们的生杀予夺之大权,真可谓:“君主一跬步,皆关民命。”就是这样,我们往往能看见一些小人,他们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曲意逢迎,把君主们的每一个毛孔无不弄得舒坦至极。于是这些人深得君主之“亲”,甚至独揽大权,败坏朝纲,明末的魏忠贤专权、清乾隆年间的和砷作乱不就是最好的明证吗?而贤明的君主求贤若渴,对人才亲之信之,恰恰是因为他们明是非,懂事理,才懂得亲疏之分。在人类社会中,自“大道既隐,各亲其亲子”以来,亲情就成为了维系这个社会的稳固的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人们往往认为亲人们总是对自己好,因而他们总是对的,没有错的,而对于旁人,难免存着此疆彼界之心,所谓“人心隔肚皮”,难免对别人有着成见,故事中的富人即此类典型人物,而有两位人物的行为却值得我们的赞叹。
羊子的“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想必大家是耳熟能详了,不以亲疏好恶来定是非,而是唯贤是举,诚可贵矣。
另一位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他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在担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之后,权力可谓达到政治生涯的顶峰。各界人士一致推举孙中山的哥哥孙眉担任广东的督都,当此之时,孙中山先生只需微微首肯,便定能保证自己的哥哥飞黄腾达,然而这位伟人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婉言地谢绝了,并说:“我哥哥才力有限,不堪担此重任。”如此高风亮节怎能不让人仰慕不已。
勿以亲疏定是非就意味着抛弃小我,舍弃一己之私利,来成全大我,寻求真理;勿以亲疏定是非就意味着克制感情,注重理性,让理性之光熠熠生辉!勿以亲疏定是非其实就意味着一种广博的爱!
【教师评点】这是一篇很规范的议论文。作者先由《出师表》引出自己的观点:“勿以亲疏定是非”,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揭示文章的主题:勿以亲疏定是非其实就意味着一种广博的爱。它遵循的是一般议论文的套路,并没有别出心裁出奇制胜之处。但作者在选择事例论述自己的观点时,真可谓顺手拈来左右逢源,并且做到了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在揭露小人“溜须拍马”,“曲意逢迎”的丑态时,例举了魏忠贤和和砷这两个遗臭万年的小丑作论据。这是概述性论据。论证了有糊涂君王任人为亲即有小人祸国殃民。而论证圣主贤臣不以情论人时,却运用了详实的论据。羊子“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那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明举;孙文不为亲情所囿,婉拒迁兄为督,那是一种伟人的高尚品德。这些论据通俗易懂,令人信服。这里成功地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手,使论点更加鲜明。在论据的选用上显示出作者很扎实的文史功底。这靠的是平日的积累和功夫,不是“灵机一动”所能达到的。反映考生文化素营较高。这是读书作文的正路,也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可见要写好文章,多读书,读好书不失为成功的经验。
(四)、学术深度
高考作文长期以来是考学生的思想水平、思维品质、语言能力、表达技巧,新的教学理念指导大,要考查学生学术思维和治学能力。那么,高考作文提倡考学生的学术深度就在所必然了。主要是指作文中有深刻独到的见解能成一家之言,详实可靠新颖的材料能使人耳目一新,有缜密严谨的推理并自圆其说,有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向让人学以致用。下面的《既生“亮”,何生“关张”》?就是很有学术深度的文章。
既生“亮”,何生“关张”?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硝烟四起。在一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的桃园中,刘备、关羽、张飞义结金兰,从此留下一段流传千古的美丽佳话。
乱世出英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自从遇到了刘备,他的三顾茅访让我诸葛亮感激涕零,心知终于遇见心中之名主,扬名立万指日可待,从此出山助刘备就鼎立三国之霸业。
手足情深。主公与关、张二人情同兄弟,出生入死几十载。关张二人忠心不仁。关云长号“美髯公”,在刘备落难时用锦囊护须,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送二嫂。张飞长板坡一战,早已扬名立万,为不可多得之虎将。
但我与他二人与刘备主公的关系,却是十分微妙。
先是我上任之初,张飞便恃才傲物,看不起我这山野之人,以为我徒有“卧龙”之虚名,与我打闹,不听军令。后虽为刘备所劝,但仍是久久不能释怀。我宽之于人,待他二人向来不薄,但却知自己永远也无法代替他二人在主公心中地位。
公元264年,关云长虎落平阳,为孙权部将吕蒙所害。主公大痛,隐隐有伐吴之心。我心知不妙,几月后,张飞为部将杀害后,杀手降吴。一载之内,五虎上将如灰飞烟灭,打伤殆尽。主公哀怒之下,草率出兵,亲率六十万大军,扬言灭吴。出发前那夜,我知主公此去必定是凶多吉少,苦劝道:“主公,节衣顺变,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奈何与操贼坐收渔翁之利?”而他言曰:“我与他二人同生共死,今二人已死,我有何面目见二人阴魂于地下!”并下令有谏其勿出兵伐吴者,斩!那夜,我痛哭流泪,知自己无法挽救危机,更深知他三人血浓于水之情。
果不其然,主公为陆逊所乘,火烧连营六百里,大军所剩十之一二。蜀国大势已去也,三军痛器俱缟素。一代名主,也于白帝城殒落,从此我孤单一人,操持军国大业,呕心沥血。
出师未捷,我“卧龙”愧对蜀国百姓!
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我常想,如果我诸葛亮能获得主公对关张二人那样的情谊,也许我就能避免这八百里火烧连营的悲剧,如果没有关张,蜀汉不会元气大伤,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未可说也。天意作弄人,一切皆随缘,如此,我孔明只好哀叹一声:
既生“亮”,何生“关张”?
【教师点评】取历史的一点事例,依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新编”一则故事。或者按照试题中提供的寓言故事演绎成另一篇寓言。这类写法在今年我省高考作文中是不少见的。前一类考卷中,新编的故事与史实的关系如何姑不论,但是,往往在审题上见出了高低。本篇可以说是对蜀国历史的一种解读:诸葛亮是刘备三颈茅庐而请出的军师,然而在这位蜀主心目中,远不如对他的拜把兄弟那么亲近。在诸葛亮看来,正是刘备的无原则的亲疏酿成一个接一个的悲剧,感情亲疏于国于人造成的危害竟至如此!可见,本文非常切合题意。全篇以诸葛亮对待刘关张的一贯态度,特别是在刘关张各自演出的悲剧中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叙述集中、清晰,结构紧凑、完整。语言凝练含蓄,颇有古朴之风。实乃考场佳卷。故事圆润,自成体系,形同一家之言。发人深思。足见考生的学术深度。
(五)、语言深度
主要指语言流畅,文句有意蕴,有文采和意境。有深度的语言超越了平庸,摆脱了童稚,能体现作者较高的语言素养和语文能力。下面的《微笑——生活中的色彩》一文,语言有深度。
微笑——生活中的色彩
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她能将隐藏在人们心中的心结一一化解,她能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诠释得淋漓尽致。充满温馨的微笑,是生活中一道不可缺少的靓丽色彩。
透明的微笑
同学之间的友情,像一块洁白无暇的璧玉,晶莹、剔透、纯洁,不含半点杂质。纯乎得可用白色来诠释这种情感。当你和朋友闹矛盾,而相互为了面子又难以低头认错时,请用一个透明的、纯洁的微笑,来化解你们之间的心结,打破你们之间的沉寂。一段真诚的友谊需要人们的关怀、呵护。当友谊出现裂痕时,请不要轻易放弃这段来之不易的情感,用一个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虽然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微笑,换回来的将会是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粉红色的微笑
一个人活在世上,少不了其他人的鼓励和帮助,少不了其他人的喝彩。当你取得好的成绩时,你会在人群中发现,你的朋友、亲人会给你一个粉红色的微笑,那是对你的一种祝贺和勉励。当你缺乏自信时,他们也会给你一个红色的微笑那是对你的一种鼓励,也是对你的信任。正是有了他们的微笑,我们才会认识到自己不是孤立的个体,原来也会有这么多人在注视自己,关心自己。这将会激励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有了这粉红色的微笑,人与人之间会多一层信任与力量。
深蓝色的微笑
沧海桑田,世事变幻,而只有生命长存不息,延续到今,只因有一种爱从未改变,也永远不会改变。有一种爱,是用亲情来维系的,任何语言的描述都是苍白无力的,那就是母爱。母爱如深蓝色的大海般,对儿女们爱得如此之深沉,爱得如此之宽广。母亲永远是儿女们的守护天使,当我们成功时,失败时,当我们犯错时,矛盾时,当我们高兴时,沮丧时,当我们受伤时,生病时……,母亲总会用一个深蓝色的微笑来包容我们,鼓励我们,关爱我们。这时我们更能体会到母爱的神圣,母爱的伟大。这种微笑的力量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金城汤池”。
彩色的微笑
随着心情的变化,面部的表情也会随之变化,但无论是在何时、何地,面对他人,最好的符号就是一个微笑。绿色的微笑,能够带给失望的人一线新的希望;蓝色的微笑,能够安抚别紧张的甚吏焦虑的心;橙色的微笑,能够带给失落的人心中的温暖;黄色的微笑,能够带给他人你的宽容,谅解。紫色的微笑,能够带给信心和希望……然而这就够了。
总之,微笑是对自己感情的一种诠释,一种宣泄,一种展示,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勉劢。正是有了这些彩色的微笑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姿。我们的才会变得清纯。
二、高考作文必须语言流畅,文采飞扬
古人云:“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可见,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对表达思想、提升文章品位的重要性。语言有文采,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博得阅卷者的青睐,从而获得比较可观的分数。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那么,怎样使语言有文采、靓丽起来呢?
(一)字斟句酌,锤炼词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首先必须储存、掌控丰赡的词汇,运用起来才不至于笔头干涸。其次必须强化语言运用的训练,要能分清优劣,准确取舍。尤其要注意锤炼以下三种词语:①具有建筑美的动词。②具有音乐美的词语。③具有绘画美的词语。
(二)选用句式,添亮增色。
选用句式,是说句式运用要灵活,要富于变化,或对偶,或排比;或长句与短句结合,或整句与散句兼行等。句式的灵活运用,常常能使文章摇曳生辉、添亮增色。如:
我们班会说话的有三种人:唾沫横飞,手舞足蹈,声嘶力竭,据理力争,这是第一种;几人一窝,天南海北,谈古论今,随口神侃,这是第二种;故作愚笨,实则聪颖,妙语联珠,专门搞笑,这是第三种。
上段文字,单就词汇本身而言并不高深,但排比句式的运用,使文句声调铿锵,陡增亮色,境界全出,彰显出一种非凡的气势和对称的美感。
(三)巧用修辞,增添文采。
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是增强文章的审美含量、增加文采、提升品位的重要手段。如借助排比,便可以渲染气氛,增强气势,增进论证。运用比喻,便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增添情趣,令人遐想万千,思接古今。在文中如能巧妙地使用比喻、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手法,文章就能“气象峥嵘,彩色绚烂”。如要表达“龙泉洞上的千手佛像爬满了青苔”这个意思,若不用任何修辞手法,可这样说:“龙泉洞上的千手佛像上到处布满青苔。”语句显得平淡而乏味。如果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则可以这样表达:“他微笑着,看青苔爬上脚趾,他微笑着,听青苔跃上双膝,他微笑着,任青苔浸上佛头。” 在这里,作者用“微笑”“看”“爬”“跃”“浸”等动词,赋予佛和绿苔以生命,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它们的生气与活力。写得情趣盎然、文采飞扬,因而极具艺术魅力。
(四)融合历史,丰盈文化底蕴。
我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融合历史,结识名人,走进作品,能丰厚自己的知识底肥,展示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显现迷人而灵动的艺术魅力。在文中适时地引用(化用)古诗词,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有效方法。
如2004年河南卷满分作文《自信和倾听》的开头部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一种自信,豪迈且气势磅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一种自信,果敢而执着。“行到小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自信,淡泊而从容。
上段文字,引用古典诗词,显得大气、豪迈而意蕴深厚,透露出作者厚实的文化素养,给读者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五)引入时代活水,凸现生活情趣。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因此必须体现时代的特征与风貌。我们所处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把时代活水引入文章,会使文章说理更有力度,更具针对性。
当然,语言的鲜活与灵动,是作者文化底蕴的外现,它仰仗于作者长期的语言锤炼,决非朝夕可就。以上方法,只能算是一种投机,如能给同学们的应试带来些许帮助,则甚为欣慰。
三、高考作文必须材料新颖,耳目一新(一)善于聚合新鲜材料
材料新鲜,是指写作素材应力避陈旧、俗气,要与当前生活、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多用给人以新鲜感、现实感、时代感的材料。材料新鲜是相对而言的。生活中刚出现的东西固然算新,如果大家都在用,反而失去新颖感。虽说是古老的东西,但别人很少见到的也很少用到,却会给人新颖感,当属于新鲜之列。所以我们要善于储存“自己”的材料,用以考场出新。高考作文百万人同题而作,选用新鲜的材料,才能给评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李渔《闲情偶寄》里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可见,材料新鲜是何等的重要。
怎样才能使材料新鲜呢?
1、续写故事
2、放大细节(二)巧妙改造旧材料
1、移花接木
2、节外生枝
四、高考作文必须结构精巧,独具机杼
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是文章思路的外化。高考“基础等级”对结构的要求是“完整”。我们所要求的是更高一个层次,即结构严谨,主要表现为开头结尾的起合,过渡照应的转承,段落的合理划分和安排,总之要做到思想有序,布局有方,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就记叙文说,以时间、空间、事态发展来结构文章;就议论文来说,以提出论点,展开论述、最后总结的顺序结构文章。如2001年高考作文《心灵的守望者》,开头用“给心灵一个真实的选择”提挈下文,第二段紧承上文举例析理,第三段的第一句自然过渡到“要尊重和理解他人的选择”,第四段进层论述怎样用心选择,最后篇末点题,收束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怎样做到结构严谨呢?(一)精彩开头和含蓄结尾
好的开头能使文章增色,也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如何把文章的开头写好呢,这就要求在写作时,文章的开头要干净利索,不罗嗦,切入正题迅速。即使为了取得某种表达效果,在略加修饰后,也必须迅速入题,切忌修饰过长。文章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开头方法:一是“开门见山”的较为朴实的写法,一是“生动形象”的较为艺术性的写法。
开门见山是一种最常见也最适用的方法。开头不加任何修饰,直接进入正题。此种方法干净利落,简洁明快,易被读者接受,适用于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一般有4种情况:
1、概括全文的内容。
2、揭示文章的主题
3、说明写作缘由。
4、交待事情的结果,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看下去。生动形象的艺术的开头方法,有以下6种:
①在文章开头,用一个或多个恰当的比喻句,可以给人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②开篇引用一二句切合题意的名言警句,一方面可以突出主题,一方面也能为文章增加文采,也就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③文章一开始就设臵疑问,能吸引读者往下看,让读者找出答案或在文章后点出问题的答案。如运用得当,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④描写环境,引出人物。⑤抒发感情,渲染气氛。⑥借助传说,引出故事。
结尾也是文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既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能画蛇添足。要想文章有个好结尾,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①结尾要切题②要有警策作用③结尾不能庸赘 常用的结尾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自然式结尾。②总结归纳,概括点题的结尾。③ 首尾照应式的结尾。④运用短句,卒章显志。⑤ 描写景物,衬托主题的结尾。⑥描写事物,交代结局的结尾。⑦ 围绕中心,反问收笔的结尾。⑧ 运用诗词,总结概括的结尾。⑨抒发感情,引起共鸣的结尾,震撼读者。⑩含蓄而又颇具感染力形象化的结(二)巧妙过渡和自然照应
文章的哪些地方需要过渡呢? ①内容的开合处
文章内容由总到分,或由分到合时需要过渡。②内容的转换处
文章的内容由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这两个相邻层次相邻段落之间需要过渡。
“照应”,就是指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前后文内部的照应,各部分与题目之间的照应。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以下几种:
1、首尾照应,即文章开头提到的问题,结尾时巧妙地点上一句或几句。
2、开篇与题目照应,即开篇点题。这样既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又引起了下文。
3、结尾与题目照应,即人们常说的篇末点题。这样既顺理成章,还有利于读者把握中心。
4、结尾与前文照应。有的文章的结尾具有总结全文的作用,即结尾与前文照应。
5、重复语句相照应。有的文章把重要的话重复多次,用以照应。
6、段与段之间的照应。段与段之间的照应关系主要有6种:并列关系,承接关系,因果关系,说明关系,对比关系,总分关系。
(二)精设线索合理构思
记叙文的线索有明暗之分。明线是作品中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暗线则是作品未加直接描绘出来而间接呈现的线索。鲁迅《药》华小栓的死以及华家的悲剧是明线。夏瑜的牺牲以及夏家的悲剧是暗线,有了这条暗线,文章就有了灵魂,有了统帅。
可见,学会抓住线索,是写作不可忽略的一环。通常我们说的文章线索多指“明线”,即穿结全文内容、推动情节发展的脉络。这些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在记叙性的文章中有如下几种:
1、以人为线索
2、以物为线索
3、以象征性的事物为线索
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写作训练】
1、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请以“趋势”为话题写一则文章。要求同高考作文要求 【温馨提示】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创造自己的将来。
2、在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地长?”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条件。”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骆驼妈妈说:“那可以让我们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软软的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小骆驼高兴坏了:“哗,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
请以“人生舞台”为话题写一则文章。要求同高考作文要求
【温馨提示】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现在没人用。一个好的心态+一本成功的教材+一个无限的舞台=成功。每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
3、曾经有一个孤独的孩子,常常悲观地问年长的智者:“像我这样没有人看得起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生命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有一天,智者将男孩叫到跟前,递给了他一块色彩斑谰的石头,并对他说:“明早,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这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回到院内,男孩兴奋地向智者报告:“想不到一块石头值那么多钱呢!”
智者笑笑,“明天你拿到黄金市场去,记住,不论人家出多少钱都不能买!” 在黄金市场中,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令男孩大为惊讶,但他谨记智者的话,怎么都不卖。
第三天,智者叫男孩拿石头到宝石集市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肯卖,于是被市场传扬成“稀世珍宝”。男孩兴冲冲地将这一切告诉智者,智者徐徐说道:“人的生命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格,被说成是稀世珍宝,你不像这块石头一样吗,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热爱自己,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则文章。要求同高考作文要求 【温馨提示】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格,被说成是稀世珍宝,你不像这块石头一样吗,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热爱自己,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4、有一位公关名家谈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时,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无论多么漂亮的小姐,如果美容师以500倍的放大镜看她美丽的脸庞,看到的一定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脸,使人大失所望。而当我们拿望远镜看青山时,入目的尽是如画的风景,迷人的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这说明,如果你永远拿着放大镜看别人,必令对方原形毕露,显得一无是处,也使自己无法信任他人,交不到朋友。相反,如果拿着望远镜则始终能欣赏到别人美好的一面,就是这不拘小节的特性,使宾主尽欢,无往不胜。
同时也告诉我们,如果放大镜的焦点对准自己,而非别人,如果能虚心请求他人,对自己提出最严厉的批评,这样放大镜和望远镜便能同时发挥最大的效用。
请以“胸怀”为话题写一则文章。要求同高考作文要求。
【温馨提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正是放大镜与望远镜的最好诠释
第二篇:领导讲话稿如何写出个性和深度
[转] 领导讲话稿如何写出个性和深度 2012-3-28 21:31阅读(2)转载自阿拉丁
下一篇:人生中的十个不要...|返回日志列表赞赞赞赞
转载(9)分享评论复制地址编辑
讲话是各级领导指导和推动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机关干部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特殊劳动,最能体现写作者的思想水平、理论素养和文字功底,也最能检验出一名机关干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那么,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写出个性和深度呢?
一、要注意学习,运用好资料机关干部大都有这样的体会,一般接手起草领导讲话任务后,都要了解和掌握一些情况,可一旦坐下来真正写时,往往觉得脑子里空空的,显得非常迷茫和困惑,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从哪里切入。机关干部要较快地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必须注意学习,善于运用资料,在干中学。一是学习好上级文件和指示精神。学习上级的文件,便于找方向,找依据。这种学习不同于参加政治学习,它需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和知道单位建设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习上级文件和指示精神,一般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主要精神是什么?提出的重要思想和原则有哪些?联系实际,在领导工作、单位建设中应注意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把主要精神和思想原则贯穿到领导讲话中去?上级指示精神讲话的站位点是什么?二是围绕主题专题研究。领导讲话一般一次有一个重点,突出一个主题。对主题涉及的一些背景资料要做一番研究,在更加广阔、宏观的背景下学习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对能够烘托、阐述主题的资料,应认真研究,力求真正把握精髓;对可能涉及的领袖论述、新鲜思想,典型事例等进行“现炒现卖”式学习,努力使自己在较短时间内成为所写问题的专家、权威;对较为复杂的问题,自己首先要理解准确,并注意从多层次、多角度把握,力争超出一般的理解认识。这种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式的学习,因为带着压力、带着问题、紧贴主题,往往进入情况快,打下烙印深,取得的成效比较明显。三是用活积累的资料。资料再好,如果学得不及时、不全面,不知道有用的东西在哪里、不知道怎么灵活使用,那也只能是废料。用活资料的前提是学习资料。我们把有用的内容初步挑选出来,做一个简单的分类,然后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理解和笑话,对重要思想、观点、事例做上标记,对有启发意义或直接能用的资料要记在脑子里,认真思考,反复领会;对一些有联系但不能直接引用的,要进行粗加工;对一些重要的观点、表述和名人名言等要认真查找出处,确保准确无误,努力做到什么时候
需要什么时候就能迅速找得到、用得上。四要注意吸收借鉴。在借鉴、比较中深入研究,在研究中拓展提高,是起草领导讲话稿的一条捷径。从实践看,无论起草什么类型、格式、场合的领导讲话稿,都可以找到一些学习借鉴的资料。要把过去类似的讲话内容研究透,充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各单位在同一时期工作的内容大致相似,工作的节奏、思路、方法也大体雷同,报纸、简报上往往对这些工作都有详细的介绍,我们只要留心或加强与外单位的联系,都可以找到现成的借鉴,比较好、借鉴好、研究好,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对我们打开思路、丰富思想、开阔视野非常有用。五是发挥好边角余料的作用。我们在研究材料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些思想的亮点、经典的语言、精彩的议论等,但因为主题的要求、篇幅的限制,这些内容没能用上,有的同志就丢弃了,可有经验的同志往往把这些“边角料”像珍珠似的珍藏起来,记在本子上,装在脑子里,有时间就反复琢磨,系统深入地学习,常常能收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
二、要注意对路,领会好意图我们机关干部是党委领导的“外脑”,是为党委领导决策服务的。为领导起草讲话稿,就是要想方设法写出领导的心里话,只有把讲话写在领导的心坎上,反映出领导的真实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才能达到目的,尽到“外脑”的职责。一是善于
把领导对问题的基本看法、零散认识集中起来思考。机关干部要做有心人、细心人,平时跟领导一起下基层、交谈工作要注意用心记录,把领导的思想火花连续起来思考,深入集中分析,努力把握领导讲话的脉络,总结梳理出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工作,这对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非常有益。二是善于捕捉领导思想的最新闪光点并努力发展下去。无论是哪一级领导,对新形势的判断和分析、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和观察,对工作的创新和突破,思考都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有一个实践¡ª认识¡ª再实践¡ª再认识的过程。与领导一起研究材料是,要注意把领导谈话中最新闪光点记录下来,有时哪怕是一个提问、一个首肯、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和思考。因为这个闪光点很可能是领导对某个问题思考的突破,会引起一次思想的解放或跃升。这项工作不但需要敏锐的思维触角,更要有较强的判断力和感知力。如果认准领导这个最新闪光点是存在的、重要的,就该扭住不放,并做好充实、深化、创新工作,使领导的最新思想得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升华。三是善于“投石问路”和“抛砖引玉”。临到赋予起草讲话稿任务时一般都交代意图,起草者要认真领会其主旨和思路,把相关的思想观点联系起来看。为了更好地启发领导深入思考,起草者可以先理出一个简单的提纲,送交领导审阅或当面汇报,以进一步引发领导的想法,确定大框架。领导边看边思考,能修改就随即修改,需要另立思想观点的地方交给起草者重新研究。这种“抛砖引玉”的方法,往往更有利于体现和把握领导的意图。四是善于从领导提出的问题中寻找答案。领导确定讲话主题后,往往起草讲话稿的同志思考的问题他也在思考,思考的角度是一致的。一般情况下,领导要讲某个问题时常常以提问的方式引导我们去思考,我们要善于领会领导的意图,举一反三,扩展和延伸领导的思想,顺着领导指引的方向去研究把握,寻找答案。
三、要注意风格,掌握好技巧讲话风格是讲话阐述思想的方法和风度。讲话风格既能够显示出讲话者的思想水平,又能显示出讲话者的才华和讲演水平。在起草领导讲话稿的过程中,除了要领会领导意图,掌握上级精神,找准存在的问题等要素意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领导的讲话风格。主要应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把握好结构风格。结构是讲话的骨架。不同的结构可以使讲话的思想、文字表达也不同。不同的领导在不同的讲话中对结构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有的常用横向展开式,在一个主题下并列讲几个问题,全文有条主线贯穿着;有的常用纵向掘进式,围绕一个主题,分成几个题目,逐一递进;还有的常用一贯到底式,按照要表达的意思将讲话稿分成若干个自然段,一层一层讲下去。无论采取哪一种结构,各有优长,具体在写
作时如何运用,主要看领导的表达习惯。二是把握好逻辑风格。领导讲话体现了很强的逻辑性,没有逻辑也就形成不了讲话。领导工作经验丰富,思维层次 高,抓问题准,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哲学功底。所以,机关干部在起草领导讲话稿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领导的逻辑风格。比如有的领导讲话比较严谨,常用递进式,一层紧扣一层,抓问题比较全面,通篇讲话比较连贯;有的领导喜欢抓住一个问题,采取“掘井”式往深处挖,把问题原因剖析透,对与此无关的问题不过多涉及;有的领导常用“跳跃式”,不需要过渡性的话语等。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必须有很强的逻辑性。三是把握好表达风格。同样的意图和思想,不同的领导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有的开头要有定性的话,有的则喜欢直接切入;有的喜欢引经据典、运用辅助材料,有的则照本宣科;有的喜欢讲话的连贯性,一层一层之间要有铺垫的话等。四是把握好语言风格。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个性语言风格,个性语言可以使人产生亲近感和可信感,因此,要讲出领导个人的特点来,最忌讳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由于领导讲话是以个人身份代表一级组织发言,因此讲话的风格、格调要与讲话领导自身的情况相适应,要符合领导个人的思路、特定的身份以及语言风格等。因此,机关干部在起草领导讲话稿时,要尽可能多地用体现领导个性气质的语言,多用
符合领导讲话习惯的语言。
第三篇:高考作文,请写出生命的体验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高考作文,请写出生命的体验
时常有同学问我,“老师,我的作文,怎么总是得不了高分?”,批阅作文时,发觉学生的作文,口水话多,套话多,不能引起老师的共鸣,并且很多作文同出一辙。我也常想,为何学生都怕写作文?为何大家的作文几乎都在同一层次?高考作文60分,如何才让自己的作文独占鳌头呢?
我以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写出生命的体验,也就是说,作文,要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唤起写作的灵感和欲望,把自己对生命、生活的感悟用文字表述出来。
而我们多半没有做到这点,很多时候,同学们作文,可谓绞尽脑汁、煞费苦心,但大家关注的是技巧之类的东西,只是舍本逐末而已,没有达到我手写我口的境界。
就拿作文文体的现状来说吧,前几年,由于作文文体不限,导致考生写作的任意性,后来很多省市高考作文基本上规定了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议论文,由于考场作文的需要,老师大都会训练同学们写这两种文体吧。
当同学们在写记叙文时,你做到了写真人、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了吗?其实,我发现很多同学喜欢编造故事、无病呻吟,为了打动别人,甚至不惜让自己的父母、朋友“被死亡”。记得2006年我参加湖南省高考作文阅卷,一些考生说某某同学因为意气用事跟别人打架,最后杀死了别人,害得父母痛不欲生,自己也后悔晚矣。老师读到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广泛阅读的同时,我们更要参与社会实践,从生活中砥砺思想,要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从普通的事物中发现不寻常的道理。
作文,请写出生命的体验吧!记录你如花的岁月,也许有坎坷,也有坦途,有悲伤,也有欢乐,当我们的生命体验在文字的海洋里流淌时,我们的个性也在张扬,我们的精神正在飞舞,我们的作文已经打动了读者打动了他人。我们何愁作文没有高分?何惧作文空洞无物呢?
语文尖子学生的作文一般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语言优美,语句顺畅;思维活跃,材料丰富;观点鲜活,有自己的见解。但是,由于对高考中考缺乏足够的理解,也往往得不到自己理想的分数。存在着不拘小节、行文情绪化、有时观点偏激、有时文面很差、不相信考场上的操作就遇不上有水平的老师,等等。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高考犹如社会招聘人员,必须有特定的规则,自己只有适应而不能够在还是一名应聘者的时候就去改造规则,要求每一位应聘者3分钟介绍自己的情况,你就不能够强调特殊去要求3小时才介绍得清楚。在飞速发展的时代,自己不能够一意孤行地按照农业社会的文章做法来写考场作文,必须让阅卷者快速得到好印象,立刻感觉到是好文章,而且是无论谁来判阅都是好文章。
明白大义。写文章包括写高考作文,都是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与态度,是与阅卷者的对话,是快速表明自己思维深浅认识深浅的表白,高考需要考核的是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包括自己关注社会积淀文化和书写思考的程度,而不是写字的快慢字数的多少,越有自己的话语越能够得高分,越有独到的思考越容易得到肯定。
细节决定成败。从文面开始,大气好认且每一个字毫无歧义。一个字两个字写错了作为笔误都不要去涂抹,每一段结束都是小圆圈的句号而没有圆点或者逗号顿号。
利用十分钟审题构思,想好再写绝不写了再改。务必把最重要的思考最有价值的观点放在最最重要的地方,包括标题,开头段,每一段的开头句,不断在段首重复,等等。
增强写作的自控意识,文完全对题。尖子学生很容易率性而为散漫写作,在800字段文章里务必训练文要对题,文章里的每一段都是扣题的,不能够写出去了再拐弯写回来,浪费自己的时间,给文章留下不好的笔力不集中的印象。
进入语句进行锤炼。尤其是那些自认为美而游离于主题意思的句子,一点要让学生明白,下功夫融为一体。如学生起兴时的句子,就容易游离,这是就应该让学生知道,最好的办法是将喻体融入本体句,棋表达就有滴水不漏的感觉,语句的修炼就上了一个台阶。
多使用独句段。但是,又不能够将独句段演变成了小标题。
再进行换标题、换立意、换材料等等训练。尖子学生悟性好积累多,在作文上一定要多进行针对性的个别化训练,见效是比较快的。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第四篇:高考作文常见题型深度解剖
高考作文常见题型深度解剖
璧山中学
刘大川
陈静
王巧灵 常见作文题型审题
一、命题作文审题
命题作文历史源远流长,虽然今年2012年只有江苏卷采用了命题作文这种形式,但它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事实却毋庸置疑。命题作文也在与时俱进,现在的命题作文与十年前相比有两个变化:一是命题不再提供现成的主题,只提供写作的范畴和立意的方向;二则题目关键词语呈现多义性,以经验的召唤和思维的触动为诱发点,为考生自主立意提供较大的空间。命题形式多样。从语法结构上来说,有三种类型:1.词语式命题,如《难题》(2010.重庆)。2.短语式命题,如《我的时间》(2011.浙江),《我与故事》(2009.重庆)。3.句子式命题,如《不要轻易说“不”》(2008.广东),《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2009.北京)。另外,有的半命题作文题也属于此类,如《站在____的门口》(2009.湖北)。
从出题形式上来说,有三种类型:1.完全式命题作文: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2.不完全命题作文:只给出题目的一半,要求考生补全后再作文。3.材料式命题作文:先给出一段材料,也可以说是理解题目的导语,然后再让考生以什么为题写一篇作文。
从内涵上来说,有四种类型:1.观点型命题作文,如《拒绝平庸》(2011.江苏)。2.论题型命题作文,如《说“安”》(2005.北京)。3.寓意型命题作文,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2009.北京)。4.关系型命题作文,如《忧与爱》(2012.江苏)。命题作文在审题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相互关系
如《忧与爱》(2012.江苏),是一个典型的关系型命题。关系型命题作文最关键的是不能舍弃一方,单写一方。若在其中更看重某一方,也一定要结合对方行文。
而深入探讨“忧”与“爱”的关系,能使立意更深刻。若是把它当作并列关系,明确它们是人的两种强烈的情感,它们并生并存。进一步考虑它们会不会是因果关系,或是条件关系,更或者是结果关系,又会发现:忧因爱而起,爱因忧更切;忧是爱的表现,也是爱的结果;爱是忧的实质,亦是忧的根源。放宽了讲,还可以说它们互为因果,互为条件。总之,忧中有爱,爱中有忧。
2、找准关键字
如《不要轻易说“不”》(2008.广东),必须扣住关键字眼“不要轻易说”,也就是说生活中可以说“不”,但不能“轻易说”。因为有时候说“不”也许是一种坚守、勇敢、执着、抗争,而有时候说“不”则是一种退缩、懦弱、蛮干、无谓的牺牲。所以该说时就说,不该说时决不说——理智、智慧地说“不”,即“不要轻易说‘不’”。有的题目是一个不完整结构(半命题),着力点就在省略部分上。
3、探求比喻义
如2011年湖北卷请以“旧书”为题写一篇作文。“旧书”可实写,指某本旧书。可以虚写,说出其比喻义,比如过去的岁月是本书,人生经历是本书,我的过去是本书,历史文化是本书,苏轼是本书,莎士比亚是本书,传统节日是本书„„
4、重视体裁性词语 如果题目中有“谈”、“说”、“读”、“论”、“议”、“批”、“斥”、“驳”、“反对”、“评”、“感”等字眼,或涉及的是抽象的概念、道理、问题、主张等,大多适合写成议论文。如《谈意气》(2006.湖南),《拒绝平庸》(2011.江苏)等。如果题目中有“记”、“传”、“忆”“赞”、“颂”、“怀念”、“难忘”等字眼,或涉及到的是人、物、事、景、地点、时间或场面等,一般适合写记叙文。如《角色转换之间》(2011.浙江),《时间在流逝》(2011.安徽)等。如果用了比喻、象征等方法,情感性比较浓郁,很适合写成抒情散文。如《提篮春光看妈妈》(2007.安徽),《带着感动出发》(2008安徽)等。
二、话题作文审题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或引起谈话的由头。由话题引发的作文称为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形式灵活,题材宽泛,有较大的思维自由和写作空间。话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四点:
1、分析话题类型
话题类型不同,审题的着眼点也不同。独词性话题,例如“常识”(2009.广东卷),这个词语就是话题的核心。由于独词性话题中心并没有确定,材料也没有确定,考生应在准确理解词语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和感悟立意。范围型话题,如“我生活的世界”(2010.天津),它是由“我”“生活”“世界”三个词语构成。审题时以“我”为视角,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观点型话题,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0.全国卷),审题时要由点带面,以小见大,突出观点即可。关系型话题,例如“一步与一生”(2007.四川卷),审题时要分析“一步”与“一生”的关系,走好每一步,走好一生。比喻型话题,如 “凤头、猪肚、豹尾”(2005.江苏卷),要明其比喻所指。指什么呢,结合提示语“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思考。
2、把握话题内涵
把握话题内涵,就是要准确理解话题含义,命题者的意图等等。2002年全国卷作文是话题“心灵的选择”。它是范围性话题,就要明确“心灵”“选择”的含义,以及合成一个话题后所指。从话题来看,“选择”是外延,“心灵” 是内涵。也就是说,关于“选择”的东西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选择都是属于“心灵”方面的。或者说,你所选择的事件,都必须有内心的活动、思想的参与、精神的指引;都必须倾听灵魂深处的声音,让隐秘的内心站出来进行抉择。
3、读懂话题材料。
比如1999年全国卷是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其内涵和立意取向非常明确。“假如”,表明“记忆可以移植”非真实性,是假设。立意取向自然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主宰这个世界的人类将会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从而使这个世界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也有考生反其道而行之,大谈什么记忆不可移植,否则世界将走向毁灭。或是人们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丧尽天良,做绝坏事。这些皆与命题人的意图不合,审题有误。需要注意的是,材料式话题作文不同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文章观点的依据,是文章立意的出发点与归宿。作文中往往要点明材料,化用材料,写作内容必须受材料制约;而话题作文的材料只是命题者对考生所做的写作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内容的“由头”,是思维发散的触媒,作文中没有必要援引材料,用不用材料都行。这就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4、重视话题提示
话题作文的提示部分,起着引领考生思维方向的作用,提示语无论是多是少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框定话题范围、暗示作文主旨、开启构思路径,故要高度重视。例如2003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这道话题作文将提示语和要求融在一起,许多考生只关注“话题”和要求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这几个字眼,却忽视对第二大句提示语的研读。审题时首先要关注“你”,即要在文中表达“自己”,不能只见“他人”,不见“自己”。其二,要在文中表达“所感、所思、所悟”,而不能只是记一件事或叙一次经历了事。写成了他人,或只在末尾带上一两句的感受,都没有审好题。
三、材料作文审题
2012年材料作文几乎占据了所有“阵地”,这代表着材料作文成为了高考作文出题的主要形式。对于材料作文的审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整体把握,读懂材料。试题提供的材料是一个整体,其中的各要素都是这一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随意肢解,也不可忽略作文要求。
2、抓住关键,深入分析。材料作文的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如2012年全国大纲卷的材料作文,妈妈说的那话“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就是这则材料的关键句。
3、理清关系,辩证思考。有时给出的是几则材料,我们就要研究几则材料之间存在的联系,是相同还是不同。运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等方法对这几则材料进行分析和整合,运用从现象到本质的辩证思维找到材料的主旨。有时只有一则材料,但材料中涉及到几个对象,那么也要把这些对象放在一起比较,分清主次,或分析他们的话,找到最能体现材料主旨的形象。
综观2012年的高考材料作文,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四类:故事类、议论类、图文类和诗歌类。每一种材料作文审题又有各自的不同。
1、故事类材料作文审题
对于故事材料,我们要弄清事实,逐个分析,明白其中涉及的场景,以及出现形象之间的关系。如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讲述了一个火车巡逻员老计的故事。老计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清理碎石,防止巨石滑落,每有火车经过都会敬礼,火车也都会鸣笛回应。材料中出现了“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从这两句看,“大山深处”点明了老计工作的地点;“独自”则表明老计的自觉,对工作的负责;“每天”这个表时间范围的词则让我们感受到老计对工作的热爱,天天坚持认真对待。这是第一个场景。第二个场景是“庄重的敬礼”。老计的敬礼虽然是面向列车,实际它是老计对自己的认真工作保证了列车安全运行的一种肯定与满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老计安于平凡工作岗位宁静的内心,看到老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最后一个场景是“久久回响的汽笛”。汽笛声为何而久久回响呢?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老计“庄重的敬礼”的回应,是对老庄工作的肯定、尊敬、感激、赞扬,更是对老计的激励,让老计在大山深处的工作不再寂寞,让老计更有干劲。这是列车与老计之间的互助互爱,和谐共处。这则材料虽然没有明显的关键词,但通过审题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责任”、“奉献”、“享受”、“和谐”等关键词。
2、议论类材料作文审题
2012年出现的这类材料作文,有的是名人名言,有的是一段有哲理的话。这类材料中的观点通常指向性较强,考生需要给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或从几种观点中选择一种作为自己认可的观点,进行分析。对材料中观点的评价,是褒,是贬,还是辩证地看褒贬,必须明确地表达出来。同时,要善于在材料中捕捉矛盾,进而发现问题,探求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今后可能造成的影响。
2012年上海卷作文是: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这则材料中,我们很容易找到关键词“微光”。“微光”,意味着是微弱的,是容易被忽略或放弃的。“闪过的微光”说明是一闪即逝的。“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说明“微光”是一种隐喻,我们可以通过联想,把“微光”认为是灵感、想象力、创新意识,也可以是道德、情感。材料中还体现了不同的态度:人们往往舍弃微光,天才却在作品中体现微光。这样,我们就能够明白,这则材料表明对“微光”的态度:一是要善于发现,二是要把握珍惜,三是要自信地表现。
3、图文类材料作文的审题
图文类材料由图和文两部分组成,审题时,要将图画和文字联系起来。2012年高考中,只有湖南卷是这类作文。试题是:
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快乐„„ 审题时,图下的一段文字是提示语,每一句都是可写的一个方面,最后的省略号表示还可以有其他立意。材料中的图和文字,或关系形象,或说其隐喻或联想意义。图文应是一个统一体。这样,在审题时,我们就要思考那双“手”与“服务”的关系,与“想象”的关系,与“创造”的关系,与“收获”的关系。我们还可以反向思考:如果不伸出手,会是怎样呢?
4、诗歌类材料作文的审题
2012年高考中只有四川卷是这类作文。试题是:手握一滴水/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有大陆架和沙漠/有人的生命„„我手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世界/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足以丢失这一切
这类材料作文审题时,必须首先认真读,读懂诗歌,切不可抓住一句话就开始写。这首诗分两节,第一节写一滴水蕴含的丰富的内涵,第二节揭示哲理。从第一节来看,一滴水很小,但一滴水里却有非常丰富的内容――“阳光的谱系图”、“雪的过去和未来”、“大陆架和沙漠”、“人的生命”„„这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一花一世界的道理。诗歌的主旨主要体现在第二节,第二节中要特别注意前两句写“一滴水”与“一个世界”是“握着”的关系,然后一个“但”字转折,“一个小小的意外”就会“丢失”“这一切”。“握着”与“丢失”的对比,是为了告诉我们“握着”很重要,这就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一滴水”是隐喻。“一个小小的意外”就会“丢失”“这一切”,那么,我们应该把握和珍惜的这“一滴水”到底是什么呢?展开合理的想象,它可以指浮躁时的淡定,冲动时的理智,逆境中的坚强,挫折面前的信念„„这样,人生才会因不懈奋斗而精彩。如果只抓住“水”就写,未弄明白水的喻义,那就会偏题。
立意准、深、新
立意的标准有四条:正确、鲜明、深刻、新颖。如何立意?当从所给材料寻求立意,从题目中揣摩立意,从提示语中确定立意,结合现实化形象为具体立意。立意要注意三点:
1、立意要最佳 对考场作文而言,“符合题意”并不难,但切合题意却是一个颇有难度的问题。如今年全国新课标卷,讲的是漆工刷漆时,顺手把船上一个洞补了,船工的孩子划船出去,避免了一场事故,船主为此送给漆工一个红包以表谢意。
立意要最佳,一则角度要恰当,二则见解要允当。就这样一个试题,有的考生把眼光盯在补洞这个细节上,立意为细节决定成败;或小事成就未来;或举手之劳,方便他人。有的则从孩子角度谈冒险。有的考生虽然选择了从漆工的角度立意,但失之肤浅,观点为平凡中展现伟大,或向修船工学习,学习他的敬业,朴实不张扬。这些立意,都没有很好的理解材料,有的角度不对,有的局限于材料表面。
最佳的立意从漆工的角度上说,可歌颂善良善行义举等。诸如小行动,大善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等等。从船主的角度立意,可以是学习感恩,知恩图报;要对好人好事进行保护、奖励、表彰,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导向;让好人有尊严等。整体立意可以谈责任担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忠于职内,乐于职外,堵上人生事业生活的漏洞,等等。
2、由表及里求深刻 高考作文水平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考生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而是取决于考生思维水平的高低。浅尝辄止、隔靴搔痒的议论分析是多数考生文章难以取胜的根源,故要注重理性,提升内涵,见解深刻。见解深刻也体现在发展等级里,它是满分作文的一个重要特征。《考试大纲》对“深刻”的表述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须知,深刻的文章只可能出自思想深刻的作者,这就要求考生积极投身实践,多读书,读好书,学一点辩证法,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今年福建卷的作文题是,“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如果立意大谈运动中的赛跑,角度不对。立意较佳的角度是谈人生中的赛跑。“人生中的赛跑”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分析其意义,立意可以从人生不在长短,而贵在生命的内涵;要多做事,体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终身学习,成就自我;向着高远的目标前进,等等。为什么说这个角度较佳呢,因为它没有兼顾运动中的赛跑,虽然里面也有立意深刻的。最佳的角度则是把两者结合起来,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其共同点都在追求速度,然后结合现实,结合人生,结合自我,顺着“追求速度”这一方向想下去,看哪些观点与之吻合。那么立意可以为:人要时时精进;做最好的自己;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发挥最大的生命潜能,等等。这样立意,准确深刻。
3、宕得开求新颖
新颖的立意,不是无端的标新立异,它源自考生对现实的新发现,新认识、新体验,源自对人们熟视无睹的事物的新解读、新感悟,源自对人生富有个性的新思考、新表达。
这里以今年重庆卷为例说明通过联想,以宕得开求新颖。重庆卷试题内容是讲一个工人,因天天热情跟保安打招呼,进门时说 “早上好”,离开时道“明天见”,而一天被关在冻窟,被保安救助的故事。一般的立意是传递美德;要有文明素养;说尊重;说善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恩图报;最美是那一声问候等等。这些立意,都从材料而来,其中也不乏深刻者。如果求新颖的话,应该从尊重别人也是帮助自己,温暖别人也是温暖自己去联想,把试题材料作为一个平台,结合现实,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看哪些事情观点跟这些类似,这样就不再囿于材料,宕开了,从而进入个性化写作。兹举三文说明,一文是《救赎》,通过药香与祖父的话,领悟中医的珍贵精华是救赎与自我救赎——中医在救人的同时,也洗涤了自我的良心,并欲以中医的精髓温暖世间。一文是《疯子与竹林》,“疯子”是竹林的“父亲”,他像照顾孩子般细心呵护这片竹林;竹林是“疯子”的“孩子”,用常年的苍翠回报“父亲”的养育之思。文章暗含主题,把“疯子”与竹林的情感交流生动地传达了出来。一文是《难忘的午餐》,写一学生在初三毕业听演讲受到启发,萌发了虽口袋里只有100元也想请老师请饭,结果反而老师请他,又获得了耳提面命,顺利了考上了重点中学。
文体构思
构思,广义指文章的总体设计,它包括主题的确定、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等,狭义专指对文章结构的思考。其实构思的时候,也就包括了文体的选择。目前高考作文文体主要是议论文和记叙文。当然,每年高考,总会有一些考生选择剧本、故事新编、书信、寓言、童话、甚至辩论稿、实验报告、招生简章、征稿启事、网叶设计、论坛交流、访谈录、采访录、新闻报道、日记等另类文体。另类文体是一种机智、一种智慧,但技巧性太强,不是作文的大宗,用好抢人眼,用不好灼人眼,要慎用。这里,我们主要谈议论文和记叙文的构思写作。
一、议论文构思
1、制造亮点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永康对高考作文亮点有一个经典论述:“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个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亮点可以分为题目亮点,思想亮点,材料亮点,构思亮点,语言亮点等。
这里以《2012年全国各省高考优秀作文报告》重庆卷的一篇优秀作文《瓜豆皆从苗时生》为例说明。题目“瓜豆皆从苗时生”,形象生动。论点则是温暖自己又温暖别人的文明素养,是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开始的。论点紧扣那一声问候,从中引申而来,深刻新颖。文章除用了作文题材料外,还用了两个事实材料,一是张孟苏帮西南大学一位女老师拆雨篷而有了机会被新加坡理工大学录取,二是郝武德·凯礼小时贫困,一女孩免费给了他一杯牛奶,后当医生的他报恩,不仅治好了她的病,而且免去了她的全部医药费。材料有新颖,有说服力。三个材料开头一句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排比句,即“瓜豆皆从苗时生,那苗,就是那一声声温馨的礼貌用语”“瓜豆皆从苗时生,那苗,就是那一个个力所能及的援手”“瓜豆皆从苗时生,那苗,就是那一次次爱心的施舍”。结构清晰,一目了然。文章语言流畅,摆事实,讲道理,无不论证有力,且言有意蕴。
2、知失能补,形成张力
每朵花有每朵花的优点,也有它的不足。多种花开放,相互弥补,色彩缤纷,香味各异,所以说百花齐放才是春。文章亦然,我们要研究各种写法,知道各种写法的优缺点,以及怎样去弥补不足。在行文中要技法多样,表达方式多样,善于补救,形成文章的张力,给人以一种圆满无缺的感觉。
这里仍以《瓜豆皆从苗时生》为例说明。文章举了三个事实,从结构上讲是平行结构,为了让结构有变化,后面的论述就要用纵向结构,即层层深入的论述。从后面二段的开头句就可以看出,“也许你觉得我举的那几个人太幸运了,给人滴水之恩,得到了涌泉之报,我却不这样认为。”“就算他们太幸运,然而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当今,难道就不应该学习。” 文章举了三个事实材料,从内容上看,现实味有余,文化味不足。为了弥补这点,文章引用了名言,如“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泛爱众,能亲仁”。还化用诗句,“改了汪国真的一首诗: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只想献出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出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三个材料排列起来容易散淡,就在每一段之前用一个相同的句式把它们统率起来。三则材料中外皆选,内容充实,摆事实与讲道理紧密结合。
高考作文的精致,就在于表述的多样化,形成张力而圆满耐看。它并不是像有的认为那样要去变异结构。其实,议论文成篇的常见结构是“引——议——联——结”,主体部分结构多是并列辐射式结构、正反对比式结构、逐层推进式结构,这些都是经典的概括。结构没有高下之分,关键是要运用好,因为它有你发挥的大量空间。而运用好,就要知失能补,不然就会被视为公式化,为人诟病。
二、记叙文构思
考场上的记叙文多为传统的记叙文和抒情性的记叙文两种。传统性的记叙文比较注重情节的完整和一两个人物形象的清晰。如2007江苏卷优秀作文那篇谈回家务农割麦的《怀想天空》(以下引用《怀想天空》时皆指这篇);抒情性的记叙文则比较淡化人物和情节,多用联想,宕开此事,抒其情,悟其理。如2012年重庆卷满分作文《救赎》。记叙文构思时除了要安排好线索,选择好顺叙、插叙、倒叙、补叙等叙述方式,运用好悬念、对比反衬、点面结合、卒章显志等表现手法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一、行文要缓
记叙文要求有血有肉,行文一急,就成了干巴巴的故事,内容不丰富,形象不饱满。行文要缓,可以是必要的交待,如《救赎》第一段提到了祖父的中药房,第二段则对之介绍:“那是祖父的中药房,病人们亲切地称它是“杏林”,我仿佛能感受到这中药房后有一片杏林,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明媚的光芒。”可以是缓缓道来,如《怀想天空》中间部分:
“我睡醒后,拿起表一看:5∶50。大概在学校里起早起惯了吧。我快速穿上衣服。我把衣服泡在铁盆里。然后,我进入厨房做饭。
我做好饭,洗好衣服。又把汤盛到饭盆里,拿了5个馍,一齐放到篮子里。我赶紧吃过饭。碗都没涮,便骑车下地了。”
当年江苏阅卷组组长何永康对此点评是“一板一眼道来,不怕平淡、机械”,可见行笔舒缓。行文要缓,可以停下来描写环境,可以想象,也可以渲染,也可以抒发一下自己真实的感受。又如《怀想天空》叙述到“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时,作者就缓下来抒发自己的感受:“农家子弟努力学习吧!全力以赴吧!我们敬爱的父母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埋头在烈日当空的麦田里收割麦子。”这些,看似闲笔,却增趣不少。
二、要有细节
细节是亮点。细节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具体、细腻的景物片断。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描述,都离不开细节描写。好的记叙文一定有细节描写。如《救赎》中写祖父给人看病的细节:“我看见祖父微眯着眼睛,用一只布满皱纹的手轻按着病人的脉搏,那像是把握住了五千年中华之脉,延绵至今。”又如熬药的细节:“我被祖父的话深深打动,看着底部泛着煤黑的药罐被明火温柔地舔着。里面的药汁咕噜地冒着泡,升起袅袅的药香。”《怀想的天空》中环境描写那细节是:“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还有父亲那动人言语的细节:“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 细节感动自己也感动他人,细节决定成败,好的记叙文中离不开细节,因为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能增强作品的真性,深化文章的主题。
第五篇:张瑞志-领导讲话稿如何写出个性和深度(推荐!)
领导讲话稿如何写出个性和深度
张瑞志
讲话是各级领导指导和推动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机关干部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特殊劳动,最能体现写作者的思想水平、理论素养和文字功底,也最能检验出一名机关干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那么,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写出个性和深度呢?
一、要注意学习,运用好资料
机关干部大都有这样的体会,一般接手起草领导讲话任务后,都要了解和掌握一些情况,可一旦坐下来真正写时,往往觉得脑子里空空的,显得非常迷惘和困惑,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从哪里切入。机关干部要较快地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必须注意学习,善于运用资料,在干中学。
一是学习好上级文件和指示精神。学习上级的文件,便于找方向、找依据。这种学习不同于平时参加政治学习,它需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和指导单位建设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习上级文件和指示精神,一般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主要精神是什么?提出的重要思想和原则有哪些?联系实际,在领导工作、单位建设中应注意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把主要精神和思想原则贯穿到领导讲话中去?上级指示精神讲话的站位点是什么?
二是围绕主题专题研究。领导讲话一般一次有一个重点,突出一个主题。对主题涉及的一些背景资料要做一番研究,在更加广阔、宏观的背景下学习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对能够烘托、阐述主题的资料,应认真研究,力求真正把握精髓;对可能涉及的领袖论述、新鲜思想、典型事例等进行“现炒现卖”式学习,努力使自己在较短时间内成为所写问题的专家、权威; 对较为复杂的问题,自己首先要理解准确,并注意从多层次、多角度把握,力争超出一般的认识理解。这种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式的学习,因为带着压力、带着问题、紧贴主题,往往进入情况快,打的烙印深,取得的成效比较明显。
三是用活积累的资料。资料再好,如果学得不及时、不全面,不知道有用的东西在哪里、不知道怎么灵活使用,那也只能是废料。用活资料的前提是学习资料。我们把有用的内容初步挑选出来,作一个简单的分类,然后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理解和消化,对重要思想、观点、事例做上标记,对有启发意义或直接能用的内容还要记在脑子里,认真思考,反复领会;对一些有联系但又不能直接用的,要进行粗加工;对一些重要的观点、表述和名人名言等要认真查找出处,确保准确无误,努力做到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就能迅速找得到、用得上。
四是注意吸收借鉴。在借鉴、比较中深入研究,在研究中拓展提高,是起草领导讲话稿的一条捷径。从实践看,无论起草什么类型、格式、场合的领导讲话稿,都可以找到一些学习借鉴的资料。要把过去类似的讲话内容研究透,充分吸收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各单位在同一时期工作的内容大致相似,工作的节奏、思路、方法也大体雷同,报纸、简报上往往对这些工作都有详细的介绍,我们只要留心或加强与外单位的联系,都可以找到现成的借鉴。比较好、借鉴好、研究好,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对我们打开思路、丰富思想、开阔视野非常有益。
五是发挥好边角料的作用。我们在研究材料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些思想的亮点、经典的语言、精彩的议论等,但因为主题的要求、篇幅的限制,这些内容没能用上,有的同志就丢弃了,可有经验的同志往往把这些“边角料”像珍珠似的珍藏起来,记在本子上、装在脑子里,有时间就反复琢磨,系统深入地学习,常常能收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
二、要注意对路,领会好意图
我们机关干部是党委领导的“外脑”,是为党委领导决策服务的。为领导起草讲话稿,就是要想方设法写出领导的心里话,只有把讲话稿写在领导的心坎上,反映出领导的真实思
想水平、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才能达到目的,尽到“外脑”的职责。
一是善于把领导对问题的基本看法、零散认识集中起来思考。机关干部要做有心人、细心人,平时跟领导一起下基层、交谈工作要注意用心记录,把领导的思想火花连续起来思考,深入集中分析,努力把握领导讲话的脉络,总结梳理出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工作。这对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非常有益。
二是善于捕捉领导思想的最新闪光点并努力深化发展下去。无论是哪一级领导,对新形势的判断和分析、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和观察、对工作的创新和突破,思考都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与领导一起研究材料时,要注意把领导谈话中最新闪光点记下来,有时哪怕是一个提问、一个首肯,都要作认真的记录和思考。因为这个闪光点很可能是领导对某个问题思考的突破,会引起一次思想的解放或跃升。这项工作不但需要敏锐的思维触角,更要有较强的判断力和感知力。如果认准领导这个最新闪光点是存在的、重要的,就该扭住不放,并做好充实、深化、创新工作,使领导的最新思想得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升华。
三是善于“投石问路”和“抛砖引玉”。领导赋予起草讲话稿任务时一般都交代意图,起草者要认真领会其主旨和思路,把相关的思想观点联系起来看。为了更好地启发领导深入思考,起草者可以先理出一个简单的提纲,送交领导审阅或当面汇报,以进一步引发领导的想法,确定大框架。领导边看边思考,能修改的随即修改,需要另立思想观点的地方交给起草者重新研究。这种“抛砖引玉”的方法,往往更利于体现和把握领导的意图。
四是善于从领导提出的问题中寻找答案。领导确定讲话主题后,往往起草讲话稿的同志思考的问题他也在思考,思考的角度是一致的。一般情况下,领导要讲某个问题时常常以提问的方式引导我们去思考,我们要善于领会领导的意图,举一反三,扩展和延伸领导的思想,顺着领导指引的方向去研究把握、寻找答案。
三、要注意风格,掌握好技巧
讲话风格是讲话阐述思想的方法和风度。讲话风格既能够显示出讲话者的思想水平,又能显示出讲话者的才华和讲演水平。在起草领导讲话稿的过程中,除了要领会领导意图、掌握上级精神、找准存在的问题等要素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领导的讲话风格。根据笔者个人的总结体会,感到主要应把握好四个方面。
一是把握好结构风格。结构是讲话的骨架。不同的结构可以使讲话的思想、文字表达也不同。不同的领导在不同的讲话中对结构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有的常用横向展开式,在一个主题下并列讲几个问题,全文有条主线穿着;有的常用纵向掘进式,围绕一个主题,分成几个题目,逐一递进;还有的常用一贯到底式,按照要表达的意思将讲话稿分成若干个自然段,一层一层讲下去。无论是哪一种结构,各有优长,具体在写作时如何运用,主要是看领导的表达习惯。
二是把握好逻辑风格。领导讲话体现了很强的逻辑性,没有逻辑也就形成不了讲话。领导工作经验丰富,思维层次高,抓问题准,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哲学功底。所以,机关干部在起草领导讲话稿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领导的逻辑风格。比如有的领导讲话比较严谨,常用递进式,一层紧扣一层,抓问题比较全面,通篇讲话比较连贯;有的领导喜欢抓住一个问题,采取“掘井”式往深处挖,把问题原因剖析透,对与此无关的问题不过多涉及;还有的领导常用“跳跃”式,不需要过渡性的话等。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必须有很强的逻辑性。
三是把握好表达风格。同样的意图和思想,不同的领导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有的开头要有定性的话,有的则喜欢直接切入;有的喜欢从讲问题切入,有的则从讲工作成效切入;有的喜欢引经据典、运用辅助资料,有的则照
本宣科;有的喜欢讲话的连贯性,一层一层之间要有铺垫的话等。
四是把握好语言风格。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个性语言风格,个性语言可以使人产生亲近感和可信感,因此,要讲出领导个人的特点来,最忌讳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由于领导讲话是以个人身份代表一级组织发言,因此讲话的风格、格调要与讲话领导自身的情况相适应,要符合领导个人的思路、特定的身份以及语言风格等。因此,机关干部在起草领导讲话稿时,要尽可能多地用体现领导个性气质的语言,多用符合领导讲话习惯的语言。
(作者系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综合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