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毕淑敏:女性宝贵的是对人生的尊重
毕淑敏:女性宝贵的是对人生的尊重
继《红处方》 ,《血玲珑》 ,《拯救乳房》等一系列反映社会热点的作品之后 ,著名女作家毕淑敏首次将目光投向了底层 ,书写一位普通下岗女工的人生故事 ,刻画了一位内心坚强善良 ,对待生活和命运淡然从容的女性。在这本名为《女工》的小说里 ,作者以大跃进为背景 ,描写了主人公浦小提──一个养猪工人的女儿 ,从小学到中学 ,经历了文革浩劫 ,分配到重工厂当普通女工 ,随后经历婚姻失败 ,最后下岗做起家庭服务员的故事。
从文革到改革开放 ,再到如今商品经济冲击下的社会 ,每一个时代的变革无不给主人公的生活和命运留下烙印 ,无不给主人公的内心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今天这样一个只关注商业时代里白领丽人、小资的生活的文化圈 ,谁还会把目光锁定在社会底层女性身上 ,去关注她们的生活和情感世界的变迁呢 ?虽然她们的生活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她们是我们中的一部分 ,但是在我们的文学艺术中 ,对她们的关注实在太少太少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女工》无疑是一部值得我们尊重、关注的作品。“我写的一定是曾经感动我的”
记者
:您原来的作品一直没有锁定在这样的群体中 ,在改革后 ,我们对下岗女工很多都是抱以同情 ,经过这么多年的经济大潮的抗争 ,人们已经疏离了这样的弱势群体 ,您为什么把笔触瞄向了她们 ?
毕淑敏 :其实也不是很突然 ,作品的出版会是在一个很突然的时间里 ,但是书的种子在作家心理早已埋下了 ,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 ,大致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我 28岁以前 ,是在西藏阿里雪山上度过的;28岁那年我转业回到北京 ,分到一家工厂 ,在卫生所当所长 ,我家就住在工厂的厂区的宿舍里面 ,周围都是男工女工 ,可能因为自己是个医生 ,很多女工有病都会来找我 ,也会谈到她们的经历以及各种各样的故事 ,所以这十几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后来成了作家 ,就一直想把她们的故事写出来 ,因为她们真是活灵灵地站在我面前 ,在某种程度上会觉得我是她们的姐妹 ,也是她们的一员。
记者 :为什么《女工》这本书在还没出炉时就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这一点您想到了吗 ?
毕淑敏 :这点我真的没想到 ,作家写作时很多是不得不吐的那种感受 ,只有那些真正感动了作家的人和事 ,才会在笔下流露出来。当我写她的时候 ,我真的没想读者会不会喜欢劳动人民的故事 ,或者女工是因为他们下岗了才成为了被人们频频提起的话题。现在这好像也不是一个社会问题了 ,也许慢慢把她们淡忘了 ,但是在我的心里,那些女工是永不褪色的。
记者 :我们现在的图书市场 ,很多女性作家过多地流于身体写作 ,在这样一个环境中 ,您为什么偏偏写这样一个平凡的人物 ?
毕淑敏
:其实我写的时候真的没想这么多去逆潮流而动 ,我多年写作的一个原则就是一定是我想写的 ,一定是曾经感动过我的。我有种想把它们传达出来和更多的人分享的愿望。我不会注重现在流行什么题材或者要赢得关注。我不敢说一点都没有,但真的不是我──作为作家考虑的一个方向。
记者 :就作品的人物来说 ,也许我们当中就有生活中的小提 ,这个群体不是一个两个,在故事的编织中您是否觉得小提是否就是您认识的一个人 ?
毕淑敏 :其实在我生活里没有一个小提这样的人物 ,可是我又会觉得,好像我又认识这样的一个人。这个写作很有意思 ,我觉得好像有个女工的简历摆在我面前 ,我只要如实地按照她的经历写 ,那么这个人就好像跟我认识很久了。
“我们对命运有未知感”
记者 :我想现在我们的头脑中如果出现女工二字的话 ,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在 1 9 70、19 80年代 ,如果说起女工我们会想到穿着工装裤 ,带着帽子 ,穿着劳动布的衣服 ,夹着饭盒 ,那印象很深刻 ,在现在人的眼里 ,这二字又会带给人什么样的形象呢 ?毕淑敏 :现在大城市更多都是服务行业 ,也不再是个工业的基地了 ,从这个角度,女工已经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野。更多的好像已经成为了过去时代的名词 ,总是说下岗女工 ,好像所有的女工都是这样的结果 ,但是我们会忽视虽然没有了女工这样的称呼,但是它们还以女人这样的称呼存在 ,她们的情感世界是什么样的。她们的命运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她们如何面对今后的道路。在我与她们了解后我深深地挂念她们。
记者 :您怎样看待下岗女工这一群体呢 ?
毕淑敏 :我觉的下岗女工作为历史的一部分 ,我觉得她们大都选择了沉默 ,不仅在这样的情感世界里,他们好像很少发出声音。始终是在以一个坚忍的态度面对生活。她们是妻子 ,母亲 ,女儿 ,身上有很沉的担子 ,社会进程重要的领域她们退出了,面对这样的困境她们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也会思索和挣扎。我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 ,我想在历史中 ,有的人想发出声音 ,有些人沉默着走 ,我作为一个作家 ,我会关注前卫的人 ,也会看到社会最基础的存在的群体 ,她们背负着担子 ,却继续走完自己的道路。记者 :你在大学演讲时说人生本无意义 ,那么对这些来说 ,女工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
毕淑敏 :曾经有个学生在演讲时给我递了个条子 ,问我人生有什么意义 ?看后我说我现在以一个中年人的坦诚对你说我对人生的看法。我说人生本无意义 ,后来全场热烈鼓掌 ,但我的话还没说完 ,我说人生本无意义 ,但你要为它确立一个意义 ,你要寻找一个意义 ,这个意义不是报纸和书本上学来的 ,那些都是别人的答案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我们要给自己确立独立的目标。我觉得没下岗之前 ,她们是在岗女工 ,小提的人生意义是需要她去寻找的 ,在小提的性格里面。真诚 ,善良 ,坚韧奋斗 ,严峻的命运 ,但在苦难的敲打下 ,她没有丧失自己做人的尊严 ,而保持了顽强的生活态度 ,我觉得这很令我敬佩。
记者 :一个人下岗了最渴望的是得到社会的同情 ,还是渴望得到爱还是渴望得到一个继续奋斗的机会 ?
毕淑敏:一个内心清高的人在下岗后内心最渴望的是什么 ?是同情 ,是爱 ,还是给她一个从新实现自我的机会 ?我想小提一下子真是回答不出来这个问题 ,她人生的目标突然一下字乱了 ,她多年在生产车间里 ,她只是整体的一部分 ,现在她一下子出局了 ,就像小说中写的那样 ,她习惯性地把表定在某个上班的时间,但是她突然发觉制定自己起床已经没有意义了 ,这些都不存在了 ,以前的世界都陷落了 ,她要为自己重新构造一个世界 ,那么清点她自身的时候 ,又会发现她的资源是有限的 ,她已经没有了青春年华 ,是一个姿色平平的女性 ,错过了大好时光 ,也没有文化的积累 ,离开了生产线 ,她如何确定自己人生的目标 ,她在今后又怎样保有自己的尊严 ,捍卫自己的原则 ,我想她真的要陷入一个困境中去 ,但我觉得一个人的真的品质是不会因外界的变化而改变的 ,小提就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命运在这里是个大的顿挫。我觉得我们对命运保有一定未知感 ,这里有我们的环境、学习经历、所处的阶层、自己的努力、天赋 ,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就是命运是有偶然性的 ,就汇成了这个女人的命运。有的朋友看完跟我说 ,你没有写完啊 ,你还可以接着写 ,写小提开了个公司 ,去做保险啊 ,当她把周围的人都发展成客户后 ,她发现她找不到新的客户了 ,因为她认识的人有限 ,我说我可能就是划出小提的轨迹 ,一个行星有个大致的轨道的 ,我们在什么地方会受到陨石的撞击 ,那些最本质的东西还是不会改变。
“倾听女工的内心世界”
记者 :看来她还是希望不会被社会抛得太远 ,但是她在以前的老师家里看到别的同学都混得不错 ,那时的小提是什么样的感觉 ?
毕淑敏 :这个是很严峻的时刻 ,当时的班主席现在是这样的情景 ,这个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我想也有类似 ,一个以前的很不好的人没准现在就很好 ,小提在此刻会百感交集 ,她选择了躲在厨房做饭。我常在劳动人民身上 ,总是会发现那种最朴素也是最勇敢的做法 ,其实我们虽然算是知识分子 ,从事一些脑力劳动 ,有时我们的虚荣爱面子会把最本质的东西忽略掉。但是小提没有虚荣 ,她没有这个包袱。当她面对生存的挑战时就很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记者 :这样的女性有没有爱的权利 ?容易找到她们的爱情吗 ?我在采访中发现 ,因为下岗 ,一些家庭解体了 ,许多离婚以后的女性 ,过得真的不容易。
毕淑敏 :我觉得有 ,爱情是个非常不容易说清楚的事情 ,这是人生的一大秘密。在小说里 ,小提找到了她的爱 ,但是她用了一种自己的方式 ,把爱用圣洁的方式处理了 ,我尽管是作者 ,我也不能说小提做得是对还是不对 ,我只能觉得按照小提的性格的逻辑,可能就会选择这样的做法。
记者 :一位看了书的朋友说 ,听了女工的故事我觉得是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为什么人们总是选择沉默 ?
毕淑敏 :我觉得人有发出自己声音的权利与义务 ,但是我们面临的社会节奏太快了 ,在今天这样一个忙碌的时代 ,有谁会坐下来 ,静心听一个下岗女工的心声呢 ?我觉得社会除了给她们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 ,更加重要的是尊重她们的人格 ,倾听她们的内心世界 ,而不是抱着居高临下的态度作为救世主一样去帮助她们。
记者 :问题是一个被人淡忘了的下岗女工 ,在回归自我或争取自己爱的时候 ,发出的呼喊有谁去听 ,又有谁会回应呢 ?
毕淑敏 :虽然她们现在的境遇不好,或者处于一个弱势的状态 ,但是不能沉默 ,应善于表述自己的要求。发出声音 ,说出自己的困惑或者思索 ,或者奋斗 ,都是重要的 ,我们东方女性比较内向,很多压抑自己内心 ,也许有的人一生沉默 ,但内心却包含着哀伤。
记者 :作为下岗的女工 ,通过这部作品 ,你想告诉她们什么呢 ?
毕淑敏 :人生真的很严酷 ,但我想 ,如果内心很平和的话 ,比较坚强 ,应该面对这个现实而不选择逃避 ,坦然面对困境是很正确的选择。身为女人 ,无论是白领丽人还是女工 ,我们作为女性 ,最宝贵的是奋斗不息的精神,是对人生的热爱和尊重。
【毕淑敏简介】毕淑敏,女,1952年生,山东省文登县人。196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西藏阿里军分区卫生员、军医。1990年毕业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毕淑敏文集》(四卷),长篇小说《红处方》,小说集《昆仑殇》、《女人之约》、《生生不已》、《白杨木鼻子》、《预约死亡》、《我想当侦探》,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性别按钮》、《呵护心灵》、《随风飘逝》、《我从西藏高原来》、《保持惊奇》、《大雁落脚的地方》、《在印度河上游》、《毕淑敏随笔自选集》等。其短篇小说《不会变形的金刚》、《女人之约》、《翻浆》分获《小说月报》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百花奖。现为北京某工业公司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第二篇:人生最宝贵的经历是磨难
人生最宝贵的经历是磨难
磨难是一个人最好的锻炼。如果我们把磨难当作光明前的黑暗,看成获是成功的前奏,那么磨难对我们来说就是财富。我们都应勇敢直面逆境磨难,用它来磨练自己奋飞的翅膀,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者。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只有拼搏,人生才能放出异彩;只有拼搏,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在拼搏进取中,一个个闪光的足迹,显示着珍贵的人生价值。
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才会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会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才能把握自我,完善自我。一个人能不能成功,不在于他拥有多少优越的条件,而在于他如何认识自我,如何运用这些条件。我们只有正确估计自己,才能有能力接受自己目前所初的现状和环境,才能去思考。
从困境中看到希望,就是要珍惜仍存在的东西,不要去怀念已失去的东西。人很容易遇到些失败或障碍,有些人会变得悲观失望;或在严酷的现实前,失掉活下去的勇气;或怨天尤人;或唉声叹气、牢骚满腹。其实,身处逆境而满怀希望的人,往往会找到一条活路。
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有了坚定的信念,就能精神振奋、克服困难,甚至生命受到威胁,也不轻易放弃内心信念。1
相信自己是一种心境,有信心的人不会在瞬间就变得消沉沮丧。而没有信心的人,在遇事时,通常也就否定了自己的能力,放弃了让自己成功的机会。有时候,支撑你在困境中活下去的,仅仅是一个想法。
逆境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正确认识逆境,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摆脱逆境。任何人都不愿身处逆境,但人生旅程中的逆境又是不可能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和对待逆境。
坚强的意志是心理支柱。对于人来讲,没有坚强的意志就成了一具无生命的躯壳,一个临死的灵魂。如果一个人都坚强的意志,即使遇到挫折和失败,也不会停下来,跌到了爬起,跌到了再爬起。就这样,他获得了真正的人生,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大部分贫穷者的毛病是他们没有建立可以脱离贫穷的信念,他们已经同贫穷妥协,以贫穷为他们应有的命运。世间大部分的贫穷,都是不良生活、不良环境、不良思想的结果。许多人总是以为自己已经尽其最大的努力同贫穷奋斗,实则他们并没有尽其一切的可能去努力。就事而论,世间许多的贫穷,都是由懒怠所造成的,都是由奢侈浪费及不愿努力、不肯奋斗造成的。
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能够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是有力量征服一切挫败、痛苦和不幸。人生是一
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也不会停留在某一阶段,它需要不断地挑战。然而,挑战的道路不时一帆风顺的,任何目标的实现,都不能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人们执着地追求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一个乐观的人,当他面临苦难和不幸时,决不会自怨自悲,而是会以一种幽默的态度、豁达、宽恕的胸怀来承受。乐观心态的人往往将人生的感受与人的生存状态区别开来,认为人生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心理感受,即使人的境遇由于外来因素而有所改变,人们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去调节自己的心理感受,尽量地将其调适到最佳的状态。
苦难的遭遇能磨砺坚强的意志,所以我们还应该心存感激,接受它,超越它。对于要做一番事业的人,一定要经受吃苦耐劳的锻炼,这样才会提高本领、磨练意志。人生只有经受过苦难,思想才会受到垂炼,灵魂才会得到升华,意志才能得到坚强,才能真正认识人生,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
只有埋头做事,并承受各种挫败与厄运,才能锤炼自己,获得最终的的成功。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切忌因为心里不平衡而怠慢手里的工作,也不必因为暂时的挫败而烦恼,而是要心态平和,要继续努力,这样,幸运女神才会有可能把成功的桂冠戴在你头上。当你遇事忧郁不决,想方法躲避风险的时
候,请不要忘记,你要躲过的也许正是机会。勇敢是和冒险紧密相连的。要具备勇敢精神,就要善于冒险、勇于冒险,敢于搏击新领域,敢于领风之先。只有在不断的冒险中,我们才鞥获得像金子一样宝贵的优良品质--勇敢。这种精神对于一个想创业、想获得成功的人来说。是必备的素质。
成功不以我们在生活中提升的多高来衡量,而是以我们跌到后再爬起来的次数来衡量。成功不是靠我们在生活的位置来衡量的,而是以我们在达到目标过程中所克服的障碍的多少来衡量的;成功不以我们在生活中提升的多高来衡量,而是以我们跌到后再怕起来的次数来衡量。
等待
等待,是一种痛苦的事。因为你不会知道自己能不能够等到那个想要的答案。
等待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让人挣扎。心有时会莫名的纠结在一起。会一片片的像是鱼被撕了鱼鳞一般疼痛。可是会有谁知道,这种等待一旦得到自己期望的那般,会有多大的开心、多大的幸福在等着自己。
有时候,真的不想这么无限期的等下去,如果自己的付出没有收获该怎么办?如果,想要等的那个并不是自己所期
望的答案该怎么办?每一天都无法预期,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如果,而我等的那个如果到底会不会到来?
有时候,会给自己很大的动力,告诉自己:“你是最棒的。一定会等到……”然后拼命的努力,期待着那个结局在下一秒就以幸福的脸上会露出浅浅的笑,祝福自己。
可是等待的过程漫长而难熬。时间是其中最不能抵抗的东西,它就像唐僧西天取经中的妖怪,会变幻出各种姿态诱惑你,如果你没有孙悟空的火眼精睛和唐僧的坚持不懈,那么很有可能半路就被打倒了。时间很可怕,可以将一个人一开始的烈火雄心一点一点的被吞噬。然后眼前产生很多幻像,开始胡思乱想。可能会把之前的经历想一遍,也有可能会想未来,未来的光辉道路,或是泥泞坎坷。这就是等待,在过程中让你无法忍受。在过程中摧毁意志和思维。
等待等到最后,或许不到从前,千回百转,也许,淡然地隔岸相望才是最美!
漫步在曾经的花前月下,欲语还休的相思,依然是那道幽怨的暗伤,织成解不开的情网。听风轻诉,听夜低吟,思念的夜很长,月华的流光,是否惊醒天涯的你?我始终深信:人世间,相爱的答案就已经不重要了。只是想看一眼那个自己曾经那么在乎的答案,然后优雅的转身、离开。等待,等到最后就是自己对抗自己,没有时间和其他。没有任何人任何事的牵绊。
等待那么痛,那么伤。会时不时变成一股电流,逆着血液的方向前进。麻痹自己的神经,提醒自己,还有一个可以等待的东西。
第三篇: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信念
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信念
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有人说是生命,因为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有人说是快乐,因为人生短暂,必须在快乐中享受人生;有人说是财富,因为当今世界有了财富就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在我看来,人生最宝贵的是信念。
人活一世,生命不可或缺,快乐人人皆求,财富更不必说。但是只有有了信念,人生才能焕发异彩。
贝多芬是音乐天才,童年时期就已经成为名人。正当他的音乐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他的耳朵却聋了。这对于一个从事音乐事业的人来说无异于要了他的命。但是他太爱音乐了,他的信念支撑着他继续坚持创作,并成功完成了多篇闻名世界的作品。他为何有如此大的毅力?是因为他酷爱音乐,拥有信念。
居里夫人酷爱化学,她的一生几乎都在搞化学研究,做化学实验。在极度贫穷和身体状况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是信念让她在破旧的木棚子里辛苦工作一干就是四年多,终于发现了一个新的化学元素“镭”,并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她放弃“镭”的专利,贫苦一生,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她毕生的追求就是科学研究,不为其他。司马迁忍辱负重,宁为天下人所不耻,写出了历史巨著《史记》,也是因为他的心中有一个伟大而坚强的信念,才最终获得成功。邓前堆靠一根溜索,在云南怒江两岸行医28年,靠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为无数的村民解除病痛,从来不叫苦不叫累,因为他的信念就是做一名人民喜爱的医生,为村民治病是他最大的快乐。可见,信念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有多么重要。
有了信念,一切困难都不足惧;有了信念,成功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因为信念是要一个人穷其一生去追求的。
所以我认为。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信念。
第四篇: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一、热爱健康,珍惜生命
生老病死是每一个都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是,由于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这个相同的过程每个人的感受都大不相同。有的人经历了各种疾病的折磨,痛苦地死去。有的人一生健康,无疾而终。你愿意选择前者还是后者?当然谁都愿意一生健康,无疾而终。可是,大部分人的结果却是经历了各种疾病的折磨,痛苦地死去。这是为什么呢?看看我们所作的事情就知道了,抽烟、喝酒、熬夜、纵欲。。大部分人每天所做的,都是谋杀健康、谋杀生命的行为,健康还会眷顾你吗?深圳夜里打牌打死4个年轻人,报纸已经报道了。去年一个找我预测的年轻人才25岁,因为直肠癌去世了。
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任性,一个是无知。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问题,所谓任性,其实,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动物本能,只好任由性子来,如同前面说到的抽烟、喝酒、纵欲一类就是寻求刺激的原始本性,不爱锻炼就是懒惰,熬夜也是放纵自己。总之,任性就是缺少意志而无法自控的坏毛病。
这种人善于给自己找借口,说什么“我这辈子就这么点爱好(抽烟、喝酒、好色),如果没有了活一百岁又有什么意义?”甚至表现出一付死都不怕的“英雄气概”。但如果一旦检查出大病,他比一般人更脆弱,更不堪一击,当初的豪迈早不知哪里去了。这些人并不是两派,而是任性的两种表现,意志薄弱的必然结果。还有很多人喜欢凑合活着,这种思想危害也是极大的。
我有一个朋友张老师,为人坦率真诚,对人充满热情,爱帮助人,是大家公认的好人。但他有一个坏习惯,爱抽烟,戒了七次也没戒成。后来拍片发现肺子黑了一大片,这回彻底戒了,但已经晚了,没几年就查出了肺癌,09年春天去世的,才59岁,朋友们都特悲痛,都说要戒烟。
很多人都是这样,没病的时候不知道害怕,一旦有了大病精神就彻底垮掉了。除了任性之外,就是存有侥幸的心里,总认为那些可怕的绝症离自己很远。无数事实证明,如果你的恶习不改,那些大病一定会找到你,而且比你想象的要快的多。因为所有的疾病(先天形成的除外)都是自己亲手制造的。
现在,死亡率最高的是30至50岁的人。知识分子的平均年龄58.5岁,按这个数字,不算学前教育,小学6年,中学6年,医科大学8年,硕士3年,博士3年,博士后3年,都学完后到点了,还能干什么?所以,我们必须明白,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钱、权、色都不是主要的,如果你没有健康,这些东西都没有保证,很快就是别人的。
这个道理似乎都懂,但大多数人所做的,依然是本末倒置的事情,还是没有跳出“前四十年用命换钱,后四十年用钱买命”的怪圈。问题是,纵有亿万财产,也未必能买回健康,英年早逝的企业家数不胜数。著名企业家王均瑶因劳累过度,2004年患肠癌去逝,年仅38岁。据说当年王均瑶知道自己癌症晚期时日不多的时候,一个人躲在五星级酒店里烧钱,一边烧一边哭,后悔自己当初只顾赚钱而不爱惜自己的健康,痛恨自己被金钱夺走了生命。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生命不负责任,是自私的表现,因为你的生命不仅仅属于你自己,还有你的亲人,还有社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弟子规》里面告诉我们:“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一个人不爱惜身体,伤病不断甚至中年去世,让父母牵挂、伤心,是大不孝,抛下爱人孩子,是缺少爱心不负责任,是不仁;社会培养了你,你对社会没有贡献,是不忠不义。当然,如果你就是不想健康、不想长寿,就想做一个不仁不孝、不忠不义的人,别人也拦不住你。
第五篇:什么是尊重
什么是尊重?
尊重是看到一只青鸟飞过天空时,会心的微笑;尊重是看到一抹新绿萌发时,由衷的赞美,尊重是被钉在十字架上耶稣高声呼喊的真理:人人平等;尊重是刻在人们心中金光闪闪的信念: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
1985年,美国黑人女裁缝罗莎帕克斯坐在一辆客车上回家。当时美国有着严重的种族隔离制度。黑人只能坐最后几排,上来的人越来越多,于是驾驶员命令后排的人让坐,有四个黑人这样做了,但帕克斯太太却坐着没动。于是,车停了,在白人愤怒地谩骂或轻蔑的嘲笑声中,她被逮捕了。
44年后,这位朴实无华、和蔼可亲的老妇人又吸引了数亿万人的目光。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亲自属于她奖章,称她为“美国自由精神的典范”。面对欢呼的人群,她只是平静地说:“我上那辆车并不是为了被捕,而是为了回家。” 在充满歧视的车厢里是站还是坐确实是个问题,帕克斯太太用坐赢得了别人的尊重,生命的尊严。
尊重到底有多重?会让穷人放弃生命而“不食嗟来之食”?会让路德马丁金冲破束缚,追求“我有一个梦想”
项羽,一个穷途末路的英雄。纵然有人赞他“不肯过江东”的豪气,纵然有人歌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本色,纵然有人叹他“士可杀不可辱”拔剑自刎的大义凛然,但终不能改变他的悲剧命运。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火烧阿房,是因他的一时怒气还是为了彰显它的英雄豪气?答案无法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看到百姓流出的失望愤恨的泪,没有看到那颗心如何从火热降至冰点,更不明白刘邦如何用“约法三章”便赢取了民心。过分的自尊而忘记了尊重百姓,他的失败只是一句“天亡我”? “民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的 民贵君轻,让它造就了大唐盛世;“入乡随俗
嘛”周总理的缅绚衣裙为中国赢凡了尊重友好的的国际形象。
选择尊重,会让生命的旋律越唱越响:选择尊重,会让王朝的背影宽广深沉:会让社会的汪洋波澜壮阔。
心灵的代沟越陷越深,校园的暴力越演越烈,中东上空的黑色烟雾越剧越浓,„„如何化解?只需平等的交流,只要真诚的微笑,只须双手抱肩或胸前划“十”祈愿安拉与上帝同在,只须选择尊重。
有人说: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有人说:自重者也会尊重别人; 有人说:尊人者,人尊之。
尊重,是脸上一抹真诚的微笑;尊重,是在他人发表不同意见时的倾听;尊重,是为别人付出的努力而鼓掌。尊重看上去,好像只是奉献给身边的人。
我们从小都受到过“孔融让梨”的教育,也都知道要在公车上给老人让座,不能嘲笑讽刺残疾人。这样的理论有时候粗看上去是很不近情理的,为什么年纪小便要吃小的梨呢?为什么一定要让座如果我也已经很累了?为什么不可以直接说出心中所想到的一切?
其实真正的道理在这儿: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有句话叫“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意思是说别人送我木桃,我便用琼瑶做为回报。所谓礼尚往来,在人类的社会中,你付出一分便会有一分的回报,不会多不会少,总有一天一定实现。这是规则。规则在大多数时候对大多数人 都是平等的,所以你对他人的尊重礼貌会在他人心中留下美好印象,随后他们亦会如你所做般对待你。
不是没有这样的反例吧,试问哪见过一个愤世嫉俗目中无人的狂小子会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呢?最多是用自身的“叛逆”及“与众不同”来吸引大众好奇的目光罢了。
尊重是一种大智慧,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尊重旁人与己的相同之处不难,得遇知音的兴奋雀跃足够掩住“尊重”那平实些微的光芒。难的是尊重旁人与己的相异之处。你认为吸烟有害健康且污染环境他却将其视作一种调剂,他说人生要积极进取鲜活浓烈而你只求平淡安祥恬然舒适一辈子,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差异何止千千万,尊重便是守着自己的人生信条而从客观的角度用以欣赏的目光去看对方,并不苛求相同,而是正视相异。
所以,懂得尊重旁人的人都参悟明了了人生的大智慧。所以姿态优雅举止从容,因为有足够的自信支撑自己也有足够的宽容去审视旁人。所以会为旁人所尊重,因其身上所散发出的高贵又平和的气息实在是让人向往予人吸引。
尊重会让人心情愉悦呼吸平顺,尊重可以改变陌生或尖锐的关系,若是有对彼此足够的尊重,战争都不是不可避免。
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重人者人恒重之。尊重,并不只是做给别人看的。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谦逊。
尊重,是尊敬,是看重,是自尊,是自重。是对他人人格和自我人格、他人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肯定。任何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他从来不会忘记——努力去尊重别人。而那些对生活不负责任、玩世不恭的人,却从来不会想起这些。
尊重是一阵春风,一只白鸽,一泓湖水。没有谩骂,没有侮辱,没有野蛮,没有阴谋,没有奸诈。
尊重不是虚伪,更不是吹捧,它是发自心底的真诚,因为,虚伪绝不会有耐心同真诚长久在一起;尊重也不是崇拜,它绝没有自卑、自轻或自贱。尊重是一种上进心和责任感。别人成功,给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别人成功的赞赏、羡慕、佩服和追求,激励自己。这完全是一种积极奋进的人生态度,绝没有颓废、空虚和绝望。
尊重是一种对他人的宽容,一种微笑的大度。不会尊重别人的人,说明他的修养不够;不会尊重下属的上司,同样得不到下属出自内心的尊重。
人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别人那样,因为我们自己并不曾做到。别人如果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我们一定不要用傲慢和不敬去代替可贵的尊重。我们应相信自己也
有比不上别人的地方,这样,你就会愉快地去尊重别人。
“努力去尊重别人!”请记住这句话。如果我们懂得去尊重人.尊重自己,那么生活中的许多纠葛、怨恨、消极和不快,都将被尊重的快乐吹得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