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诵之、弦之、歌之、舞之──《诗经选讲》【原文译文注释】
诵之、弦之、歌之、舞之──《诗经选讲》【原文译文注释】
诵之、弦之、歌之、舞之──《诗经选讲》导读
《诗经》本来只称《诗》,是一部周代的诗歌总集(部分可能商末的作品,如《商颂》),后来列为了儒家经典,自西汉时代就直接称《诗经》了,就如《易》又称《易经》一样(《易经》还称《周易》)。就象一个人的青春少年时代总是喜欢诗一样,作为我们中华文化的早期文明,自有了正式的文字后,周代的华夏先人对生活世界的感受与记载也往往喜欢付诸诗歌这种形式,(所以有“史诗”的说法)。而周代的朝廷又非常重视礼乐制度和民风民俗,所以周王室曾派人到周天子所分封的各个国家、地区采集民歌等诗歌作品,历史上叫做“采诗”,或者也称“采风”,故《汉书·艺文志》说:“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食货志》也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动木铎(duó)徇[巡]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而《诗经》,就是大约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的优秀诗歌之汇编,现在存世的《诗经》大约编定在春秋时代,距今大约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周代的《诗经》原来有三千多篇,并且说当时传世的《诗经》经过了孔子的整理和编删,是孔子把三千多篇选编为三百多篇的。《诗经》究竟有没有经过孔子的实际选编或删节,因为没有十分充足的证据或史料,所以我们也已不得而知了(孔子说过“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这样的话,见《论语·子罕》,此表明孔子整理过《诗经》等)。但《诗经》最初的篇目比三百多篇还要多,应是符合历史真相的。不过现在传世的《诗经》却只有三百零五篇了,加上《小雅》里有篇名而无文辞的六篇则为三百十一篇(该六篇称“笙诗”,即《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这和司马迁所处的西汉时代一致,和春秋晚期以及战国、秦汉时代也基本一致,也就是只有三百多篇精华而已,所以古人往往取其整数而说“诗三百”,比如孔子称“诗三百”(《论语·为政》),又称“诵诗三百”(《论语·子路》),司马迁则称“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诗经》里的诗,在周代(前1046-前256)是用来歌唱的,往往配上音乐和舞蹈,所以古人说“古者教以诗乐,诵之、弦之、歌之、舞之”(《毛诗故训传》)。但是因为乐曲难以历史性地保存和传播,所以配套的曲子都失传了,只留下了诗的文字部分。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原文,实际上就是周代歌曲的歌词而已,所以它们都是有韵律的;即使按现在的音去读,不少篇章也依然呈现出显著的节奏感。这三百零五篇诗作,一向被编为三部分:《风》、《雅》、《颂》,其中《雅》又分为《小雅》、《大雅》。《风》多为民歌性质,《小雅》多为宴歌性质,《大雅》多为赞歌性质,《颂》多为祭歌性质。风→小雅→大雅→颂,它们依次越来越庄重、严肃、恢弘,即诗的人文精神或情意气质逐步具有崇高性和超越性:由民间的一般生活上升到贵族以及朝廷的宴饮、礼赞,再上升到对祖先或天地神灵的庄严祭祀„„
《诗经》的编排结构或内容分类是风、雅、颂,而《诗经》的主要写作手法或修辞方式则是赋、比、兴。前者指题材,后者指词章,统称为“六义”。《毛诗正义》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词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那么究竟何为赋、比、兴呢?朱熹在《诗集传》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赋”本义是聚敛、聚集,这里指集中地叙述景状或抒发情意,聚焦式地予以吟唱或咏叹;“比”的本义是亲近、紧密,这里指类比、比喻、援例、引申等;“兴”的本义是起、作,意思是引发、感发、作兴、兴起等。《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叙述雎鸠的亲昵相伴,再叙述男子对女子的爱慕,这就叫“兴”(xìng);《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是借硕鼠来暗喻贪婪的盘剥者,这就是“比”;《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就是诗人情感的直接咏叹与抒发,这就是典型的“赋”。
打个通俗的比方,《诗经》里的风、雅、颂,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谓的“通俗歌曲”、“高雅歌曲”、“严肃歌曲”;而《诗经》里的赋、比、兴,则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明着说”、“暗着说”、“弯着说”。“兴”就是托物兴起、借景抒情,而“比”是两相类比、借此言彼,《诗经》里先“兴”、“比”再“赋”的写作手法随处可见,尤其是“比兴”的手法在《国风》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当然赋、比、兴往往是交叉运用)。南朝的锺嵘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品》)《国风》中的许多诗篇,就是从自然现象的景物或景象开始咏叹的,然后再进入对人的生活事件与内心世界的咏叹,具有自然世界与生活世界相互交融的显著特征,我们称其为有鲜明而清新的“自然主义”倾向。古人概括说:“朝吟风雅颂,暮唱赋比兴;秋看鱼虫乐,春观草木情。”这种由自然景物、自然景象感发到人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或者“物—我”的印象与感情相互投射的艺术情趣,对后世的诗歌发展与审美意象,影响非常深远。可以说秦汉以来的汉语诗歌乃至戏曲等,都深受其影响,故《诗经》堪称中国文学艺术的鼻祖与泉源。
《礼记·王制》说周代的太学“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诗经》在春秋时代是文化教育的必修内容,所以《论语》、《史记》中有不少涉及孔子与《诗经》的内容。比如《论语?泰伯》记载孔子主张人文教育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季氏》、《论语·阳货》则分别记载他教导自己的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欤”(“为”指学习和实践)。《论语·阳货》又记载他告戒弟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意思是诗歌是人文教育的开始,它不仅至少可以让我们多识记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而且可以感发和培养人的情感与美德,教给我们许多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道理,乃至培养我们从事政治的思想能力、语言能力。——春秋战国时代从事政治活动尤其是外交活动,是要频频援引《诗经》《尚书》来说理的,不学《诗经》那怎么行呢?学了不灵活运用又怎么行呢?所以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诗经》在人文教育、文化生活乃至国家政治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诗经》自然是被历代学者所重视了。秦亡汉兴以后,汉王朝对历史文化非常重视,并下令收集、整理经过战国的动荡以及秦的“焚书坑儒”而侥幸遗存的各种儒家典籍(包括诸子百家),崇尚儒家思想和讲习儒家经典的风气又一度兴起。西汉时期对《诗经》的讲习和传授主要有四家,叫做《齐诗》、《鲁诗》、《韩诗》、《毛诗》:《齐诗》为齐人辕固生所传(chuán),《鲁诗》为鲁人申培公所传,《韩诗》为燕人韩婴所传,《毛诗》为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传(前二者因国而命名,后二者因姓而命名,毛亨、毛苌则又分别称大毛公、小毛公)。齐、鲁、韩三家在西汉兴盛一时,汉武帝时就被立为了官学,并设立了博士。但经过东汉至魏晋这段时期,齐、鲁、韩三家传(zhuàn)竟逐渐衰微了,到南宋竟完全亡佚了,仅有一本叫《韩诗外传》的书流传至今。所以《隋书·经籍志》说:“《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于西晋,《韩诗》虽存,无传之者。”
相反,《毛诗》虽然晚出一些,但它讲究训诂和名物制度,历史感比较强,工夫比较扎实,所以在文化界流传了不少。到了东汉,当时的经学大师郑玄以《毛诗》为主,汲取和融合齐、鲁、韩三家诗的精当之处,为《毛诗》作了进一步的注(世称《毛诗郑笺》),《毛诗》于是就逐渐盛行起来,并慢慢压倒了齐、鲁、韩三家,故《隋书》称隋代“唯《毛诗郑笺》至今独立”。到了唐代,当时的经学大师孔颖达奉唐太宗之命作《毛诗正义》,与另外的《周易正义》、《尚书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统称《五经正义》,被列为钦定的官方讲经教材,于是《毛诗》就更为广泛流传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其实就是《毛诗》这一派的本子。汉初大毛公毛亨所作的《诂训传》(世称《毛诗故训传》),东汉郑玄所作的《毛诗笺》,唐代孔颖达所作的《毛诗正义》,现在都流传于世。——《毛诗》是不是毛公所传,《毛诗故训传》究竟是大毛公毛亨还是小毛公毛苌所作,历史上也有争议,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说:“《诗》有四家,毛氏独传,唐以前无异论,宋以後则众说争矣。”
清代被刊入《十三经注疏》的《毛诗正义》,是孔颖达在毛亨《毛诗故训传》、郑玄《毛诗笺》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注疏,它保留了毛传、郑笺的原有内容,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与发挥,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毛诗正义》开篇说“汉毛享传、郑元[玄]笺、唐孔颖达疏”。孔颖达《毛诗正义》是古代注释《诗经》的最权威著作,也是现今研究《诗经》的最重要参考书。历代注释或研究《诗经》的著作极多,仅《四库全书》收录的就有62种。除《毛诗故训传》、《毛诗笺》、《毛诗正义》这三种极重要外,注解《诗经》的重要著作还有宋代朱熹的《诗集传》和清代陈启源《毛诗稽古编》、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陈奂《诗毛氏传疏》、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等。《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诗经》不仅含有大量的古代文献材料与历史信息,而且《诗经》它那优美的文辞、淳厚的情感,也依然滋润、涵养着我们华夏民族的文化艺术与人文精神。《礼记·经解》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培养知书达礼的博雅君子,熏陶日常生活的风雅情意,增进我们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了解、体认,绵延对华夏悠久文明的传承、光大,是我们人文教育的基本宗旨和目标,故《诗经》不可不读。
《风》一百六十篇,《雅》一百零五篇,《颂》四十篇,《风》、《雅》、《颂》的二级目录如下表,记忆口诀是:⑴ 周召邶鄘,卫王郑风;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百六诗篇,悠悠国风。⑵ 鹿鸣嘉鱼,鸿雁南山;谷风甫田,鱼藻小雅;文王生民,荡之什啊;百零五篇,三一大雅。⑶ 周颂鲁颂,还有商颂;人神共颂,四十大颂!
周召邶鄘,卫王郑风;(周南、召shào南、邶bâi风、鄘yōng风、卫风、王风、郑风)
齐魏唐秦,陈桧曹豳;(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guì风、曹风、豳bīn风)
百六诗篇,悠悠国风。(一百六十篇诗啊,悠悠曼曼是国风)
鹿鸣嘉鱼,鸿雁南山;(鹿鸣之什、南有嘉鱼之什、鸿雁之什、节南山之什)
谷风甫田,鱼藻小雅;(谷风之什、甫田之什、鱼藻之什——这些是小雅啊)
文王生民,荡之什啊;(文王之什、生民之什、荡之什)百零五篇,三一大雅。(一百零五篇雅,三十一篇大雅)
周颂鲁颂,还有商颂;(周颂、鲁颂、商颂)人神共颂,四十大颂。(颂人颂神,四十颂)
《毛诗序》 【原文】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1],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2],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3]。“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者,志之所之也[4]。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译文】《关雎》这首诗,咏叹的是后妃之德,为《国风》的开篇,是有关劝告天下之民而端正男女之事的诗篇,所以用之于人民,用之于国家,(供劝告教化之用)。风,就是“讽”,就是“教”。“讽”是委婉劝告以打动人,“教”是光明正大以化育人。诗,是人情感的所在,在心里是“志”,发出来成为优美的言语就是“诗”。情感鼓荡在人心中,就会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如果言语不足以表达感情,就会通过嗟叹来表达;如果嗟叹不足以表达感情,就会通过歌唱来表达;如果歌唱不足以表达感情,就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表达转贴于 热点论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注释】
[1] 风:这里指《国风》,《诗经》里的《国风》是指各地的民歌民谣。
[2] 风:这里的“风”即现在的“讽”,动词,是委婉地劝告的意思。“风”有两种用法,读音也不一样,注意区分作为名词的“风”与作为动词的“风”的区别,凡是诵本教材上“风”旁注“讽”字的,即读作“fěng”,劝告的意思。[3] 乡人:乡间百姓,与“邦国”相对。邦国的本义是指都城,大者为邦,小者为国,后指都城所统领的封地和疆域等。[4] 志:心意,情感。之:到达,所致。
【点评】《毛诗故训传》在《诗经》每篇的原文前都有一些序言性质的文字,世称“诗序”。而《关雎》原文前的这篇序言属篇幅最长,历史上称《关雎》前的序为“诗大序”,其他为“诗小序”。《关雎》前的“诗大序”看起来也是一篇总序,所以历史上又称《毛诗序》。这篇序的第一段,主要强调人的情感是“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下》),强调喜怒哀乐必然通过“言→嗟叹→咏歌→舞蹈”等感情逐渐浓烈的行为表现出来,此正应了《尚书·舜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和《礼记·乐记》“诗言志,歌咏声,舞动容,三者本乎人心”的基本道理。第2课【原文】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1]。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2],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译文】情感通过宫商之声表达出来,声声相应而成韵律或文采就是音。治世之音安静而愉悦,它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也平和;乱世之音怨恨而愤怒,它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也乖戾(lì);亡国之音哀婉而忧思,它所反映的民风民俗也困苦。所以要端正得失、惊动天地、感动鬼神,诗歌是最贴近不过得了。先王就是用它来治理夫妇、成就孝敬、敦厚人伦、纯美人文教化以及移风易俗的。【注释】
[1] “声”、“音”两字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声”是指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音”是指丝、竹、金、石、匏、土、革、木八种乐器的奏音。《说文解字》说“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意即内心的情感通过外在的诗歌、音乐等调节和表达出来。
[2] 经:经纬、治理的意思,动词,本义是织丝(“纬”指织横丝,“经”指织竖丝)。
第3课【原文】
故诗有六义焉[1]: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2],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3],而变风变雅作矣。
【译文】所以《诗经》有“六义”,一叫“风”,二叫“赋”,三叫“比”,四叫“兴”,五叫“雅”,六叫“颂”。上则人君以“风”来教化臣民,下则臣民以“风”来劝告人君,通过诗文来含蓄而温婉地批评和劝谏,从而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所以叫“风”。待到王道衰微、礼义荒废、政教散失以及国家的政治和习俗相异有别时,于是失去《风》《雅》之正的诗歌就出现了。【注释】
[1] 六义:六种形式,大致地说赋、比、兴指表现手法,风、雅、颂指题材类型。
[2] 风刺:这里的“风刺”不同于现在的“讽刺”,这里的“风刺”是用“风”这种诗歌来委婉含蓄地批评、劝告的意思,所以叫“谲谏”(juã jiàn);因为委婉含蓄而不易伤害或激怒被批评者,所以叫“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这已是一个成语了。
[3] 国家:古代“国”和“家”字的意思是不一样的,由于实行辖地或属地的分封制,所以天子称“天下”,诸侯称“国”,大夫称“家”。
第4课【原文】
国史明乎得失之迹[1],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2],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3]。是谓“四始”,诗之至也[5]。
【译文】(采诗的)国之史官是明晓于人君之善恶得失的。(诗人)伤怀于人伦的废弃,哀叹于法政的苛刻,作诗来吟咏心中的情性,以委婉地讽喻、劝戒人君,这是通达于世事的变迁和感怀于旧时的风俗啊。所以“变风”之诗是发乎人的情性而又合于人之礼义的。发乎情感,是百姓的生性所致啊;合乎礼义而止,是先王的教化所致啊。一国之政事都寄托于一人之心,这样作的诗就叫“风”;说天下之政事而观察发现四方之习俗,这样作的诗就叫“雅”。雅,就是正,是说王道政治的兴衰变废的。政治有大有小,所以有《小雅》和《大雅》。颂,是比拟和赞美盛大之德的容貌,以人间万物群生的各得其所来虔敬地告诉神明。——风、小雅、大雅、颂,叫做“四始”,《诗》的义理全都在这些四类里面了。【注释】
[1] 国史:国之史官,《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2] 形容:名词,“形”和“容”的合称,指形象容貌或形状样态。
[3] 成功:指天地万物在祖先、神灵的庇护下各得其所、兴兴向荣。
[4] 至:到达,极致。
第5课【原文】
然则[1],《关睢》、《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2]。南[3],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4]。《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5]。是以《关睢》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衷]窈窕、思贤才[6],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睢》之义也。
【译文】《关睢》至《麟趾》等篇的教化,是王者之风,所以都在周公名下,叫《周南》;“南”,是王者教化自北方而流布于南方的意思。而《鹊巢》至《驺虞》等篇的美德,是诸侯之风,是先王用以教导百姓的,所以都在召公名下,叫《召公》。《周南》、《召南》,是正始之大道,是王化之根本。所以《关睢》的意思是乐意得到淑女以配君子,也就是忧虑君子进举贤德而不要一味沉溺(nì)于美色。留恋窈窕之女而思慕贤德之才,这样无伤于善道,就是《关睢》之篇的要义啊!
转贴于 热点论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注释】
[1]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这是古代表示承上启下一个常用之词,无实义。
[2] 周公:姓姬(jī)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封于鲁,为鲁国的始祖,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和平定有关叛乱,有制礼作乐、文治武略之功,为孔子所称赞。[3] 南:《周南》、《召南》之“南”,代指《周南》、《召南》。[4] 召公:姓姬名奭(shì),封于燕,为燕国的始祖,周武王即位时与太公、周公、召公、毕公等一起辅佐武王,《召南·甘棠》这首诗就是写召公的。
[5] 正始:端正其初始。王化:王业风化或王者教化。[6] 哀:即“衷”的误写,《毛诗正义》说“衷谓中心恕之,无伤善之心,谓好逑也”。
【点评】如第1课“点评”所言,《毛诗》的每首之前都有一则题解,叫《小序》;而《关雎》之前,则有一篇从《关雎》出发来阐述情感与诗歌、风俗与政教、礼乐与美德的序言,叫《毛诗序》,又称《大序》,也就是诵本第1-5课的内容。《毛诗序》这篇序言,是反映儒家诗教、乐教思想的重要文献,当和《礼记·乐记》结合起来阅读和学习。
第二篇:诗经之花草树木
诗经中的植物
我们回顾前几节课对《诗经》这一最早的诗歌总集的学习,从《诗经》的成书、诗“六义”到《诗经》在文学、文化方面的影响以及历代学者对《诗经》的研究,我们通过了解有关《诗经》文献资料以及解读作品的形式,巩固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而今天我们将通过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诗经,走近《诗经》中的花草树木。这里主要选取的是十五国风中的篇章,国风中大多为民歌,民间抒情诗,最多是以爱情为主题的抒情诗,诗中抒写了许多植物,或描摹其形态,或记录它与人类的交会,这些植物寄托了人们真挚的情感,也随着美丽的诗歌流传千古。
一、黍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
这是一首感慨衰亡、愤叹流离的抒情之作,《毛序》言《黍离》“闵宗周也”,东周大夫行役到西周时的都城镐京,目睹旧时宗庙宫室遗址“尽为禾黍”,哀悯周室之颠覆,整首诗充溢国破家亡之感伤情怀。自此,后世皆称亡国之痛为“黍离之悲”。
诗歌三章内容完全相同,只是个别用字上有细微变化,这也是《诗经》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每章前四句写满目凄凉的景象,生动刻画出诗人在路上缓慢挪步,内心极度忧伤的情状。后六句直抒胸臆,呼叫苍天,悲怆至极。
黍在自然里,是一把沉甸甸的穗子,以春来青苗而依风摇摇,以热暑时分而迎风弯腰。一黍一摇,一生一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二、木槿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郑风.有女同车》
形容女子的容貌颜如木槿,是什么样的一种美丽呢。这是意识里可以呼吸的肤色,感觉里带着露的花。体态轻盈优美,几预迎风翱翔,仙女也就这个样子了吧!晶莹佩玉随风叮当,举手投足,无不幽雅贤淑,这是懂得人心,懂得万物的气象。
木槿,所谓“舜”者,朝开幕谢,瞬间之荣,来去匆匆。这是用怜惜的手,来挽着身边难得一遇的美艳的花;用愉悦的心,和美丽的人,同看一方风景;用意识里的话,把美丽的人的身、形、意永远的记在心底。和舜华之女同车,永远都是一件快乐的事吧!
植物里的木槿花,是仲夏夜的梦之花,朝开幕谢,却并不忧伤,似乎迎着纯净的阳光,含有欢喜,似乎朝幕不是一舜,而是几十个日日夜夜的循环。艳丽的花融在绿叶里,和谐有致,是以高洁之姿,坐在你身旁的。生活里,有幸遇到木槿女子,一路或者一车同行的,一定要面朝晴天旷海,胸画十字,默默祈愿,让这样的好运长久相随着你,因为木槿里藏着的不仅有现实里一瞬间,记忆里长久远的美丽,还有我们时常期盼的永存幸福的祈祷。
三、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周南·卷耳》
今人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描写妻子幻念行役在外的丈夫的诗歌,对“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有两种解释,指妇人想像中的丈夫在远方骑马喝酒,另一说是指妇人自己骑马喝酒,我个人偏向于前者。整首诗歌的画面应该是这样,妇人一边采着卷耳一边想像远方的丈夫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旅途困劳顿、人马困顿,不由得停下脚步,将篮筐放到一旁的大路边上。此刻,思念是恒久的光,它从心里透出来,落到眼前的苍耳上,就思念的人来说,那一刻她变的酥软了,就苍耳来说,它物化成魂,进入人心思虑的海洋里,不再仅仅是凡俗世界里的苍耳。自然和人,在这个时刻,同时产生了双重的意义,爱恋和寄托,物性和幻念。
从诗的美学意义来说,吟读这句诗,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如水的妇人,在爱的光影的诱导之下,如何由生活里的一个活泼情形化做柔情缭绕的一缕轻烟,飘飘渺渺的飘落到平凡自然的一个物件---苍耳身上。而苍耳,则在静默时分,不再是个空间里单纯的自然形象,它被一种神秘之力开启了时间相连人心的通道,让一双痴迷的眼睛穿越地域阻隔,看到梦幻般的镜子里,日思夜想的那个人,是如何行走在艰难的征途古道上。
读这样的诗,飘然浮现的女子让人爱过妖媚果敢千倍。这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新时代的西方的社会发展特征之间在产生融合性的对抗力量了。苍耳子上的短刺勾镰,体现的不是独立个体的个性特征,而是男女之间和谐关系所要体现的一种普遍联系,一种相互的不是外在利益形式上,而是在内在心理当中的的牵挂思念的柔和的共振情形。
想着,在青草茫茫的山路边上,看到一个神情忧伤的柔媚女子,正站在一株苍耳旁,苍耳是弓,思念是箭,它们指向的不是一瞬,而是神秘的永远被时间所钟情的爱的永恒。
四、桑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卫风·氓》
这是一个刚强女子被薄幸男人遗弃后,写下来的痛心之词,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思。诗里说,女子用情,如鸠食桑葚而醉,很容易伤了自己的身体。男子的恋情很容易改变,被别的事解脱,而女子一旦用情,就很难挣扎出来。先秦时,女子没有任何的社会地位,一个女子除了感情,又没有其它寄托,即使知道自己是感情投入里的弱者,也依然爱恋,然后在遗恨里黯然,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现代社会,男女在社会中的角色越来越均衡,恋爱里没有准备而失落的一方,虽没有古代女子这么决绝的伤痛,但对于将来的生活,总是一件遗憾的事。把握好爱的缭檐瓦屋下面持久不变的生活,在平平淡淡的幸福里过完短短几十年的光阴,就人生的成就,这其实算得上是最为辉煌的一个成就吧。
《诗经》里桑树出没的篇章很多,对于先秦农业时代的人类生活来说,桑已经是普通的一种植物。桑的最早记述出现在甲骨文当中,人类智识苏醒,开始创立文字,在干枯兽骨和竹木平面上记录自己的历史,以保存和自然争斗的经验,让自己的智慧能够开始有形的延续。到从自然野蚕的身上得到启发,由蚕食桑,得轻便柔韧的丝帛,这应该算得上是人类生活品质飞跃的一个显著的特征。蚕母,在古代被尊为神母,而桑,在周商时,已经是宗庙祭祀时的神木。等到先秦时农桑遍野,文字记述当中古朴粗糙的自然画面,因为桑蚕饲养在农事里的普及,逐渐开始变得柔和、华美起来。关于男子的朝服,用丝绸的华贵,可以配合庄重威仪的形象,女子之美,终于可以写的“落花入领,微风动裾”,更加的风情万种。就女子的性感来说,丝的色泽和柔滑意象里,说的在清楚不过了。
五、《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秦风·蒹葭》
诗歌描写初秋早晨独立河岸的男子想念在水一方的伊人,缓缓的河流、迎风的荻芦、稀疏的白露、薄薄的霜雾一起构成一幅忧伤的画面,其中带露的茂盛的蒹葭,正如男子无劳思慕的伊人,但却笼罩在秋的肃杀中,河边的荒凉和霜的寒冷中,男子和思慕的伊人间隔着一条大河,溯游不能接近,溯洄又怕时间来不及。他心中的苦闷如诗中充满天地的秋气和无尽的流水一样无穷无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此诗以蒹葭起“兴”,凄凉萧瑟气氛衬托彷徨忧伤心情。迎风飘扬的芦苇又仿佛在低吟浅唱,既恰当地表达了诗人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也使诗的韵味变得极为深邃悠远。
由于时间关系,暂选取这样五首诗歌中的五种植物,《诗经》中大家熟知有描写植物的篇目还有许多,如《关雎》中的荇菜、《桃夭》中的桃、《汉广》中的蒌蒿、《采薇》中的杨柳等等。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下去查资料,看看有那些植物是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这节课的主要意图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别样的解读方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以后的古代典籍阅读中,不妨“别具慧眼”,从中读出一些属于你自己的东西来。
第三篇:舞之心得
舞之心得
选择学现代交谊舞,是我的又一个正确的选择。选课的时候,发觉其他的课程呢都是比较单调的,又没有多大的意义;而另一方面,我本来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也希望通过这一门比较实际的课程,来改变一下自己,让自己多跟别人接触一下,慢慢的,让自己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同时,我也希望能从这门课学到一些舞步,以后在这样的交易场合上就不会因为不懂,没有接触过而被人冷淡了。还有,在这个懂得交际,而且变得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掌握现代交谊舞对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节课教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对于这一点让我的自信心上升了不少。随着课程的深入,动作的复杂度也是有所增加,难道逐渐加大,但经过反复认真的练习,还基本上算是慢慢掌握下来。上课期间,不乏多次被老师指出说舞步跳得不正确,无奈地叹息了自己的天赋不佳,只有再认真地练习起来才不会被老师这般注视啊。不能对不起老师,更不能对不起舞伴啊。
转眼之间,现代交谊舞就要结课了,感觉上这课上的时间很短,似乎还没有学呢,怎么就已经要结束了,但每一次上课的情景我还记忆犹新。记得那时的感觉有一点点兴奋,又有一点点羞涩。在于老师的解说下,我明白交际舞是一种美的艺术,它是用身体的每一个动作来体现音乐的节奏感,跳舞者的风度和气质。但老师说,只要认真学我们会融入这个舞蹈,并且达到某种程度后男女生互不影响,轻盈而自在地在音乐中跳出曼妙的舞姿。对于现代交谊舞,我没学之前认为应该是挺简单的,我还觉得我挺有舞蹈细胞的,至少在第一节课上我还是这么认为。但是以后的课就越来越难了,那动作真的很难学了,我开始怀疑我的艺术天分了。但是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努力地学了下去。在最后的一节课,老师叫我们去观摩现代交谊舞大赛,我自然也是去看了。跟他们跳的舞相比之下,我跳的就见不得人了,在看到参赛的小朋友时,更惊叹他们小小年纪居然能把舞跳得这么好,那么地自然。我们上课所教的内容实在是太基础了,现代交谊舞的精髓,可不是短短的一个学期的选修课所能学到的。
最后,这门课对我还是充满了怀念,毕竟,交谊舞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它让我忘记了学习上的烦恼,交上了许多都热爱艺术的朋友,让我们受益匪浅。在以后的道路上,我想我还会与交谊舞打招呼的。在这里,忠心的感谢我们的启蒙老师。感谢他教会了我们这一门艺术,这种社交手段。以后的路,我将继续认真学习这门艺术。
第四篇:紧绷安全之弦
紧绷安全之弦,做到警钟长鸣
樊林小学安全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为切实加强我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我校根据“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各部门齐抓共管,广泛发动全体师生员工全员参与,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时刻紧绷安全之弦,时刻做到警钟长鸣。现将我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自查自评报告如下:
一、学校概况
我校有7个教学班,212名学生。学校共有教师16名,学校在镇教办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同心协力,坚持“一切从学校出发,一切从教学出发,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从教师出发”的办学宗旨,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深化行为规范达标活动,强化师德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争创现代化一流学校结合起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二、具体管理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职责。
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事关千万家庭的平安幸福。深刻吸取血的教训,举一反三,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切实维护学校师生的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人环境。建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做到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学校与各班班主任每学期签订安全目标责任状,明确责任与义务。在此基础上,学校加强对安全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制订值班、值校制度,做到学生在,教师在,教师在,学校领导在。全力以赴打造“平安校园”。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想安全,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重点、全面排查,坚决杜绝安全工作隐患。
1、加强学校设施的安全管理,经常检查学校用房、用电、防火等安全,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基本消除危房。一年来未发生任何事故。配合政府及各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集中整治,杜绝学校周围的小商小贩,同时健全门卫全气候值日制度,非正常放学时间学生出校门必须持班主任的证明,校外来客进出校门必须登记,还学校一片宁静与安全。
2、加强学生集体活动的管理,每一次活动,都有主管领导在场,在校园或学校组织的户外集体活动,都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认真做好春、秋游的安全教育,坚决贯彻“就近、徒步、安全”原则,精心组织,确保安全,不发生死亡,伤害事故。在校园或学校组织的其他户外集体活动,都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不发生死伤事故。
3、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发生因违反交通规则而造成的伤亡事故。我们对骑自行车上、下学的学生每人分发了一份《拒乘不合格车辆承诺书》。对未满十二周岁的孩子禁止他们骑自行车上学,要求家长亲自接送。另外,联系有关部门在学校外面的马路上设臵了交通警戒标志,在道口装臵了减速带以确保师生安全。
4、严格管理易燃、易爆、剧毒、化学药品,加强消防工作,严防爆炸、中毒、火灾等事故发生。
5、加强体育活动的安全防范工作,在学校组织的校内、外体育活动中,坚决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由于措施到位,责任落实,体育活动从未发生死亡、重伤事故。
7、加强教职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要求广大教职工切实履行在学生安全教育方面的职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学校设臵了警示牌,专门设臵了隔离带。
8、学校严格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大力推行“轻说话、轻走路、轻拿放”的三轻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为每位学生订购了《学生安全守则》,通过教育、记诵使学生对安全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防范的能力,使学生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有了本质的提升。另外严禁学生参加商业性礼仪活动。从源头上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
9、强化学校值周职责,每天保证有一位行政领导值日。值周教师做到早到校,迟离校,对学生课间、中午等活动情况加强巡逻、检查。有事故及时处理,并向有关领导汇报。同时,制订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防万一。
10、健全台帐资料,建立安全档案。严格规范各类规章制度的健全和落实。做到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对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采取严密的监控措施,制定整改方案,有步骤地整改。同时定期做好安全工作的自查、总结与信息报道工作。
(三)、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全面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我校以“平安校园”创建为平台,通过“创安”的自评、自查,“创安”评估小组的检查验收,建立健全我校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全面落实工作职责,完善安全工作设施,建立并落实各项安全工作制度。从我校的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学生集会、出操、放学等的时间,制定和完善了切实可行的学校预防火灾、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规定每学期至少一次的应急演练,防患于未然,努力形成学校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结合我校实际工作,充分利用宣传窗、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各种媒体向广大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学校利用《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对安全教育的认识,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安全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学校要求班主任主动家访,多与家长加强联系,提高家长监护意识,让家长切实负起学生安全教育与监护工作的职责。让学生接受教育,邀请校外法制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的教育,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另外要求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班会、升旗等各种活动等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三、存在的问题
安全工作只有责任与义务,说不上成绩。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深切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不足与面临的巨大压力:由于学校正在拆除建设,设施还不完备,新校舍新问题,许多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学校安全工作存在隐患,给学校安全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四、整改的措施
面对困难与不足,我们将不遗余力地为师生的安全尽心尽力、奔走呼号,从制度上、管理上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大力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从源头上抓起,让安全隐患扼杀于萌芽状态。当然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困难与不足也必将能更加激发起我校全体师生对于安全工作的重视,做到严防死守,众志成城,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紧绷安全之弦,做到警钟长鸣
---------樊林小学安全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2012.12
第五篇:《楚辞》与《诗经》之比较
《楚辞》与《诗经》之比较
《楚辞》与《诗经》二者都是我国早期诗歌中的杰作,《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楚辞是浪漫主义的奠基之作。,各具特色,二者之比较在于:
一、含义不同。
①《楚辞》是指我国战国后期屈原、宋玉等人创作的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新诗体的专用名称,即“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亦指西汉刘向辑录的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总集;楚辞是战国后期形成于楚国的一种新型诗体,是继《诗经》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上的又一诗歌高峰,楚辞的产生和形成与《诗经》不同,其有着古老的根源和复杂背景。首先,楚国民歌是楚辞产生的直接源头。楚国民歌与中原地区流行的民歌在音调、句式、韵律以及风格、情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同楚辞有明显的沿承关系,楚辞不过是扩展了的文人化的楚歌。
②而《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战国时被儒家尊为“六经”之一,但并未被视为“经典”,汉设置“五经”博士,《诗》于是被官方推崇为儒家的“经典”之一,故称为《诗经》。《诗经》中的作品本来都是要以由乐器伴奏演唱的乐歌,所以《墨子?公盂篇》说:“弦诗三百,歌诗三百。”它根据音乐的不同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雅又分为大雅、小雅。
《诗经》中的三百零五首诗歌主要是由周王朝在各诸侯国的协助下于民间搜集的诗歌和贵族们为特定场合如祭祖、宴客、出猎、房屋落成等典礼,以及为讽谏、颂美等目的而向君主进献的诗组成的。
二、作者不同。
①《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大多是屈原)所作,有较为固定的作者; ②而《诗经》只有少量的篇目提及作者,但是不可信。从采诗说看,这些篇目可能经过周王朝各代文官采师加以修订,经多人之手,故为集体创作。
三、篇目及分类。
①《楚辞》中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等篇目,但未见其分类;
②《诗经》有三百零五篇,并其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每一类均有其侧重。
四、内容不同。
①《楚辞》主要描述屈原、宋玉等人的政治主张、爱国思想,而且其中多楚地巫风之事或习俗,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⑴楚辞作品中贯穿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着力于表现作者的主体感受和他们在社会以及自然现象激发下喷涌出来的情感,他们不再专注于真实细致地描绘现实世界,而是利用天才的想象力去创造五彩斑斓的幻想世界,让不屈的灵魂在狂热的斗争中寻找出路,奔向光明。
⑵楚辞作品中弥漫着浓郁的悲剧色彩,《诗经》中固然有许多哀怨的诗,可都有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意味。楚辞则继承楚歌中那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情调,以粗重的笔墨渲染出一种悲怆激昂的画面。宗教巫术作为楚辞的主要题材,作品中容纳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巫术礼仪,并通过对他们的描绘抒发作者内心感情。
②而《诗经》是囊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⑴周民族的史诗。
雅、颂中的一些诗篇在为周王朝歌功颂德的同时,也较客观地记录了周部族发展的历史。例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大明》等,这些诗叙事性很强,记述了自周始祖后稷建国至武王灭商的全部历史和传说。
⑵颂歌和怨刺诗。
其中的怨刺诗主要批评王道衰微、礼崩乐坏,人伦废丧的产物;颂歌则主要描写歌颂周朝的历史功绩。
⑶婚恋诗。
《诗经》中有大量表现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的篇章,其中以《国风》最多,艺术性较高,它们大多产生于民间。许多诗歌坦诚、大胆地描写了青年男女的相爱之情。它的基调健康、乐观,感情真挚、热烈,有很大的艺术感染力。例如《邶风.静女》。除了热恋的欢乐外,对相思的焦灼、失恋的痛苦,《诗经》许多篇章也有生动的描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表现妇女悲惨命运的,如《卫风.氓》。
⑷农事诗。
《诗经》中有很多诗歌是反映农事、畜牧活动以及祭祀、宴会情况的,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基本风貌。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它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写事物和生活,如实地反映社会现实,既有较高的概括性又十分具体、生动。这种创作方法被后代称为“风雅”风格,当属《诗经》的艺术特色之一,不论是长篇的叙事诗,还是篇幅较短的抒情之作,还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诗经》都显示了其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
⑸征役诗。
在描写战争中,或表现为自豪乐观,或同仇敌忾,或仇恨战争;而徭役诗则侧重于揭露沉重的服役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如《卫风.伯兮》。
五、语言句式不同。① 《诗经》
⑴《诗经》的语言,首先多单音节词的重叠使用。如“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⑵“双声叠韵”词的使用,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类词还有:参差、辗转等。
⑶句型以四言为主,节奏为每句两拍,“四言二拍”的形式适应了当时的节奏。
⑷《诗经》联章复沓,回环往复的特点,以适应反复吟唱的需要。⑸最后,《诗经》中的比拟、夸张、对偶、排比、拟声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应用。
② 《楚辞》
⑴《楚辞》相比《诗经》,其辞藻更为华丽,富有个性。
⑵从句式上看,《楚辞》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创造了一种以六言、七言为主的句式长短不齐,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的新诗体——“骚体”。
⑶“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吸收大量的楚地方言,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
⑷多用“兮”字,置于句尾或句中,隔句用,促成句式的变化。
六、表现手法不同。①《诗经》
⑴《诗经》具有直抒胸臆的特点,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一个源头,这种表现手法在《诗经》中很常见,如“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运用了坦率的表达方式。
⑵《诗经》运用赋、比、兴的手法。②《楚辞》
⑴《楚辞》则选择运用丰富的想象,体现着一种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⑵ 比兴手法的拓展。它把《诗经》片段的比兴发展成为长篇诗歌中比兴的连续使用,还把《诗经》那种喻象、比喻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二为一。在《诗经》基础上拓展的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中著名的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的传统,影响深远。结构特点。全诗都围绕着,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来谋篇布局的。前半部分回顾历史,实写,后半部分对理想之实现的探索,虚写。
七、对后世的影响不同。①《诗经》
⑴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现实政治的创作精神)⑵赋、比、兴的创作手法。
⑶推动后世诗人向民歌学习,从民间文学汲取营养。(“真诗在民间”)②《楚辞》
⑴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骚体”诗,为后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⑵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⑶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⑷绚丽的文采。
八、补充说明。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出现以及它所达到的高度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使其在我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楚辞》以其思想上的博大精深、艺术上的精美富丽深受世人的瞩目,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堪称典范,以至在其以后的诗歌发展史上形成了一个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与爱国主义的献身精神相结合的优秀传统。《诗经》和《楚辞》所代表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对后来的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