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单元作文:观察一个场景,写一个片段
第七单元 观察一个场景,写一个片段
【习作要求】
在学校里,在上学路上、在市场、商店或公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场景。请从中选一个印象最深的场面,写一个片断,要围绕一个意来写,内容要具体,语言通顺、连贯。
【习作指导】
一、出示课题:
1、什么叫“场景”?“场景”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展现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2、出示课题:观察一个场景,写一个片段。
二、明确要求,例文点评,习作提示。
1、场面描写是一种片断练习。例如发生在一瞬间的见闻、某一个细微的情节等。记叙文中经常有场面描写,《课间十分钟》就是一例。作者以10分钟所见的各种活动,展现出来,反映出学校生动活泼的生活画面。此外,如庆典、比赛、劳动、奠基等场面都值得描写。
2、场面描写选材要集中,要以人物活动为主,同时也要有环境描写、色彩描写、使人的活动与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特有的气氛。
3、【例文点评】
发书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宋老师抱着一大摞新书走进教室。他把书放在讲桌上,然后翻了几下,便对大家说:“同学们,这些书里有几本弄皱了皮,这本最差。”说着,他拿起一本被捆书的纸绳勒坏了书皮的书,继续对大家说:“这本书怎么办?”他的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我也随着大家举起了手。宋老师想了想,问我:“栗磊,你看应该怎么办?”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把书往空中一扔,落在谁那就归谁。”宋老师听了,微笑着摇了摇头对我说:“栗磊,你先坐下。”接着,宋老师又问了才小梅,才小梅说:“把这本书夹在那一摞书里,发到谁那就算谁的。”宋老师听了,仍旧让她坐下。最后,宋老师问张洋:“张洋,你看应该怎么办?”张洋说:“我看这本书就给我吧!”宋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大家说:“这正是我所希望的回答……”宋老师的话还没讲完,只听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嚷道:“问我我也是这样回答。”“我也是这样回答。”宋老师摆摆手,让大家安静下来。他接着说:“往空中一扔也好,夹在那一摞书里也好,有你得到这本书的可能,也有你得不到这本书的可能。张洋是第一个要这本书的,我就把这本书发给张洋。”张洋走过去接过宋老师发给她的一本坏书,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这时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过了一会儿,老师开始发书了,他发到我这,微笑着对我说:“栗磊,你怎么就没想出好办法呢?”我听了宋老师的话,更加惭愧,把头深深地埋了下去。
放学的路上,我思索着:我为什么没想出好办法呢?主要原因就是我并不是心甘情愿地想要那本坏书。今后,我一定向张洋同学学习,做一个先人后己的好学生。
【评析】 语言描写是本文一大特点,而将心理描写与语言描写结合起来,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发书过程中各人的回答都是独特的,既展示着不同的思想境界,又显示了各自的性格特征。对话简炼、鲜明,可见小作者善于观察,对不同人物的不同语言有进行分析、提炼加工的习惯;独白的语言也较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把小作者思想认识的提高,决心“做一个先人后己的好学生”的过程生动地展示了出来。
4、【习作提示】
▲《入队典礼》提示:少先队是每个少年儿童向往的组织。每次入队典礼都很隆重:出队旗、敬队礼、穿队服,还有吹号、打鼓、呼号、唱队歌,气氛热闹非凡,给每个少年儿童留下深刻印象,像这样的场面很值得我们去写。只要把仪式经过、辅导员的讲话和自己的活动写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
▲《上课铃响以后》
提示: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走进教室归座,准备当堂学习用品,静候老师来上课。这个过程一般是由动到静的转变,要表现出动静两种情境。
三、教师小结,学生写作。
第二篇:描述一个教学片段
描述一个教学片段(200字左右),然后写出对这个教学片断的思考(不少300字)。
《变色龙》教学片断 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2、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3、领会小说的讽刺艺术。教学重点:
小说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学难点:
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一、分角色朗读,创设情境
师:下面找几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
1、文中运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是什么?
2、出现了哪些人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点)生1:语言描写。
生
2、警官奥楚蔑洛夫,赫留金,巡警,厨师,群众。
二、结合对话揣摩个性
师:刚才我们有六位学生参加了人物角色的朗读,请说一说:其中哪一个是小说的主人公? 生3:警官奥楚蔑洛夫。
师:奥警官处理的是一起什么案件? 生:“狗咬人”案件。
师:你觉得此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生:善变。
师: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想一想奥楚蔑洛夫一共变化了几次?并简要说明变化的原因和内容。
生:奥楚蔑洛夫一共变化了五次。变化的原因是小狗的主人是谁。生:对小狗一会儿说是疯狗、野狗、下贱胚子,一会儿又说是名贵的狗、娇贵的狗、不赖、怪伶俐的。
师:同是一条狗,三次说野狗,三次说名贵的狗,对赫留金也一会儿褒,一会儿贬,反复再三,变化无常,这种变来变去的作风叫什么?(生思考,举手)生:见风使舵。
师:从奥楚蔑洛夫对“狗咬人”案件的处理上,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他的见风使舵、变化无常,所以作者契诃夫又将他戏称为------生:(齐)变色龙。
师:你认为这个命题有什么巧妙之处?
生:变色龙原是爬行动物蜥蜴的一种,它的肤色会随四周物体颜色改变而改变,而本文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所作所为也像变色龙一样,随环境、事态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师:知道这种动物为什么会变色吗?
生: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外敌伤害。
师:说得很好,那么,警官奥楚蔑洛夫呢?他的变色又是出于什么目的?
生:……(沉默)
下面我们对人物的性格作进一步的探索,也许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以“变”思“不变”揭露本质
师:请大家想一想,除了“变”这个特点外,奥楚蔑洛夫有没有始终不变的思想或行为?(生分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师: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性格特征始终不变,充分暴露了他的卑鄙心理。
师生共同归结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形象。)
四、挖掘细节,领悟主旨
师:文中倒数第三段写到:“……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请问:这群人在笑什么?
生:我认为人们在笑赫留金找错了人,找这种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警官怎么伸冤呢?
生:我觉得人们在笑赫留金开始想得到赔偿,结果赔偿落空,反遭辱骂。
生:人们在笑将军哥哥家的狗都比赫留金强。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深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沙皇俄国统治的社会里,穷人还不如富人家的一条狗。一人得势,鸡犬升天。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生:黑暗。生:腐朽。生:反动。
师生共同小结(小说通过对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它反人民的实质。)
五、想象虚写,拓展思维
师:下面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广场事件之后》为题,把后来发生的事情写出来,要求:
1、内容上与原文衔接,不另编故事;
2、人物的性格、品质符合原文。
3、续写内容主题与原文保持一致;
4、语言力求生动流畅。(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写完后交流。)
思考:《变色龙》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作者主要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一个欺下媚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警察奥楚蔑洛夫的形象,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
回想这节课的前前后后,我感觉整个课堂处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学生积极投入,热情很高,精彩的发言一浪高过一浪。在本课教学中,我大力提倡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参与、交流、讨论,力争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本课的导学过程中,我把课堂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议,入情地演,尽情扮好学习主人这一角色。在分析奥楚蔑洛夫的形象、性格等环节中让他们充分交流,自由地议论,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相沟通,互相启发,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考虑到语言描写这一突出特色,我决定以学生比较喜爱的分角色朗读打开突破口。课堂上,学生的模仿、感悟能力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在人物性格的分析上,我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剖析人物内心,让学生透过“变色”的外衣,看到了人物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内在本质。在教学中,我这样启发学生:动物界的“变色龙”变色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身,那么生活中的“变色龙”呢?他的变色又是出于什么目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探究的热情高涨。同学们主动研读课文,以小组合作,集体探究的方式,不仅对19世纪沙皇俄国的反动社会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揭开了谜底:“变色龙”作为沙皇统治者的走狗,必须对上摇尾乞怜,对下大施淫威,才能迎合主子,保护自己。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积累,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分析,还是小说主旨的挖掘,我都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大胆创新。
不足:
1、教师课堂不够灵活,语言不够生动,启发力度不够。
2、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结尾有点仓促。
3、要注意增加激励性评价。只有有了竞争意识、赏识教育,学生的积极性才会被调动起来。学生自己能做好的,教师决不替代学生,也不去重复学生已掌握的知识。
第三篇:第三单元写一个童话故事的教案(共)
第三单元写一个童话故事的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第三单元写一个童话故事的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
完整地编写一个童话故事,童话要符合现实生活,并有一定寓意。
能根据童话故事的内容恰当地给习作起个名字。
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编拟童话故事的过程中接受自我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编写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难点:通过童话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给人以启迪。
三、课前准备:
投影片、投影仪。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了解童话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抛砖引玉
同学们,我们都是伴随着童话长大的,在妈妈、奶奶的怀抱中,在幼儿园的教室里,经常会入迷地听着一个又一个美妙的童话故事。上了小学后,我们不仅在课本上学过许多童话,还在课外读了更多的童话。你喜欢哪些童话故事呢?请说一说。
既然我们爱听,爱看童话故事,为什么不自己试着编一个童话故事呢?相信你编的一定新奇有趣。
(二)、他山之石
刚才大家说了很多童话,这些童话为什么会让你喜欢呢?童话故事有哪些特点呢?编写童话要注意什么呢?自己先想一想,然后我们来交流一下。
1、从学过的童话类课文中领悟写法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童话故事呢?学生回答可能有:《小马过河》《狐狸和乌鸦》《群鸟学艺》《丑小鸭》等。
想一想:在这些童话中,哪些事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这些事物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2、从课外读物或听过的童话中领悟写法
同学们,你们在课外读过或听过的童话有哪些?想一想这些童话中,哪些事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童话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归纳编写童话的一般规律
归纳编写童话的一般规律时,教师要迎合小学生心理,不要用抽象的概念化的术语,而应当采用形象生动的描述性语言。
同学们刚才讨论得很热烈,交流得较深入。童话那么让你喜欢,其中的奥秘在于(出示):
①、童话中的事物都是有和你们一样的思想感情、行为和语言,让人读了感到特别亲切。
②、作者为了强调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常常通过大胆的想象把其中的事物有意扩大或缩小,甚至将现实生活的实际现象变得离奇古怪,让人读了产生新奇有趣的感觉。
②、童话中的事物常常暗示它能代表生活中的某种人或现象,让人从中受到启示。
④童话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4、精雕细刻
我们已初步明白了编写童话的方法,现在就开始编写吧!
A、认识特性,选取动物
你喜欢哪些动物,它们有什么特性?
不同的动物,各有自己的特性。把动物当作人来写,不可胡乱想象,要考虑动物自身的一些特性。比如,写猩握,你可以讲它跳跃,攀登方面很有本领,一般不能想象它擅长游泳。
b在你认识的动物中,你喜欢什么动物?不喜欢什么动物?再想想为什么?并从中选择取几种动物来编写童话。
(三)、大胆想象、确定内容
(1)、启发、点拨
几个动物选定后,我们就要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什么事了。可以想象它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可以想象它们之间进行什么比赛;可以想象它们之间怎样斗勇斗智总之,我们生活中有的事都可以用来编写童话故事,想象它们同人一样,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一样,各人想象的内容也应该是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要想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来。
(2)、独立构思,师巡视指导
学生独立思考选定的动物之间可能发生的事,并构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情节要完整,内容要具体、充实。
鼓励大胆、自由有创意地想象。
(3)、学生拟题
拟题要有较强概括能力,对于刚学写作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可提供一些拟题方式,供学生模仿。
①、用动物的名称作题目
②、根据故事的主要内容拟题
③根据要表达的中心拟题
④从说到写、自由表达
⑶说故事
小组内说。把自己编好的童话在小组里说一说,其余同学帮助补充,修改。
B.全班说。指名一两个优等生说,肯定优点,给同学示范。
再指名一两个中等生说,多鼓励,少挑刺,激发他们编童话的兴趣,并组织全班讨论,以完善故事。
对说得好的同学均授予童话故事大主奖。
写故事
老师不提要求,以释放学生的心灵,放飞他们的想象,让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全身心地投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对25分钟内写的好的同学均授予童话小作家奖。
4、锦上添花
1、提出修改要求,学生自改习作
在学生进行错别字和病句常规修改的基础上,学生引导学生对照下列要求独立修改
①童话故事是否完整?情节是否具体、生动?
②想象是否合理、丰富?
③读了你的童话,能否受到启迪?
2、对通过修改,习作有明显进步的同学,均授予进步同学
3、出示《童话世界》编辑部的约稿信,进一步激起学生写好童话的兴趣。
同学们:
你们好!听说你们正在编写童话,编辑部的叔叔、阿姨太高兴了。希望你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编出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童话来。
祝
学习进步!
《童话世界》A版编辑部
10月20日
4、读中再改,定稿抄正
五、佳作创作坊
本次的习作是自选几种动物或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编童话故事。只要故事有新意,还能阐述一个小道理都值得记录下来。童话的题目可以主角的名称来命名,如《空调和蒲扇》、《狡猾的小狐狸》;也可以以情节来命名,如《水果王国里的晚会》、《小眼镜旅行记》等。
第四篇:小学作文《写一个活动的场景》教学设计
小学作文《写一个活动的场景》教学设计
《写一个活动的场景》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因此,习作指导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现场教学的实际情况,我在课堂上设计了击鼓传花的游戏活动,试图让孩子们在传花的过程中,不断地“ 膨胀”情绪,在不可预见的瞬间,情感达到高潮。活动始终在紧张欢乐的气氛中进行,把学生游戏的兴奋点维持在一较长的时间段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同时调动多种感官多角度去感受、去体验。及时穿插课堂访谈,为学生把握习作细节、积累习作语言、拓宽习作思路起到铺垫作用,使其创作出富有个性、拥有独特感受的“真 ”习作。
【教学目标】
1、从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养成观察好习惯。
2、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能捕捉精彩镜头,并运用想象把所见、所听、所想写进自己的文章中。
3、从片段描写入手,把片段描写写具体。
【教学重点】
把游戏的场景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难点】
细心观察、大胆表达、快速习作。
【教学准备】.鼓、花、写有表演要求的纸条。
2.习作片断训练稿纸每生一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点击课件)创设情境。
喊出游戏的名字!如果要把游戏的场景写下来,游戏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
2、交流写游戏场景的秘诀
学生回答,教师选择重点相机板书。
板书:全体、个别
眼观、耳听、心想......【设计意图:“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堂伊始,“游戏”“秘诀”等刺激性词语的出现,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铺好了情感基调。】
二、明确游戏,介绍规则。
介绍游戏规则:
1、王老师先选出一名击鼓手,他需要蒙上眼睛传花。
2、台下的同学按“s”形传花,鼓声停时,花落在谁手里,谁就是中奖者。
3、中奖者必须按王老师纸条上的要求表演节目。
【设计意图:但凡游戏总有规则。规则的有效制定与执行,强化了学 生的 规 则 意 识,不 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游戏的积极性,也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依次传花”的规则让全体学生都有了参与的期待和机会,“随时中彩”的不可预见性更是增加了游戏的看点,增添了游戏的精彩性。】
三、细心准备,游戏期待
游戏中,你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1、边玩边细心观察,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用心感受。
2、既观察全体同学的表现,又观察表现特别的同学的表现。
【设计意图:游戏过程重在观察与体验。游戏开始前教给学生适当的观察、体验方法,以及游戏过程中应该有的关注点,学生就能更好地捕捉到游戏细节,从而为后续习作确立重点。】
四、快乐游戏,渗透方法。
1、边游戏边引导观察.A、要传花了,引导观察全体。
B、成大明星了,引导点面结合。
C、鼓声停了,引导观察中奖者以及全体的表现。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鼓励,并引导其他学生倾听、补充。
(补充板书:动作、神情、心理)
2、中奖者上台,宣布表演内容。
3、同学表演。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设计意图:对游戏过程中的“特殊”环节,即可以作为习作写点的内容。有效访谈不仅可以丰富习作内容,拓宽习作空间,也可以加深学生的游戏体验。】
五、习作点评,扶放结合1、出示习作要求,放手写作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3、习作点评。
侧重点是本课所学的点面结合的方法,及时鼓励孩子,给予写作的兴趣与信心。
8同桌互评。
进一步渗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设计意图:写作指导与点评修改有机联系,是为了体现作文教学与学生习作实际相结合的理念,互评表的设计主要考虑到五年级习作的课标要求——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互相学习与借鉴,乐于和他人交流修改意见和感受。】
六、学以致用,布置作业
1、结合板书,总结要点
2、学以致用,布置作业
第五篇:《写一个精彩的电影片段》点评(精选)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写一个精彩的电影片段》习作评析
薛春梅
省级骨干教师丁玲娴熟的教学技能,朴实的教学风格深深地吸引了我。听完她的课后,感觉饮了一杯甘泉,令人回味无穷。现在我谈谈自己的点滴感受,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1、课前的猜一猜为后面的习作奠基。上课伊始,丁老师做动作让孩子们猜一猜,同学们能用准确的词语进动行描述,接着又做了连贯的动作,让孩子们说一说,最后才心理悄悄话,通过手语,启发孩子们根据人物的表情、神态以及动作猜猜老师心理想的什么。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小小的一个课前游戏,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放松了孩子们的心情,又对本节课写精彩片段做了铺垫。
2、教会学生由整体到部分再到细微动作的观察,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在观察精彩片段的过程中,丁老师分三步完成此项教学工作。首先让学生初看片段说大意,接着二看片段,要求观察连贯动作,最后抓细微动作。每次看的内容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每次的要求都在前一次基础上提高难度,教会学生如何细心观察画面。一边看一边抽生说看到的情景,精彩片段的习作能力就在这和谐自然的氛围中得到提升。
3、习作指导扶放结合,方法适用。孩子们初稿成型,丁老师把重心转向作文修改,体现了高段作文的特点。她出示了一段写人较为形象的语段,特意将修饰润色的句子加上不同的颜色,让孩子们先读黑色部分的字,再加上有颜色部分的字读后比较,看哪个好?好在哪里?通过比较、鉴别,孩子们总结出写好文章的方法,老师在孩子们总结的基础上给予补充,在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也凸显出教师为主导。引导孩子们学以致用,并试着自改、互改文章。
4、教师亲切而富有变化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显示了其个人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开课时老师的自我介绍,还是教学时对孩子们回答的评价,还是对孩子们语言表达的启发,如和风细雨,浸润了每一个孩子的心。
5、教学风格朴实,能立足教学实际,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丁老师引导孩子们设身处地想象《长江七号》片段中父亲打儿子的心理活动时,孩子们谈的感受真实,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同时,她也指出本班学生作文时的弊病,说假、大、空话,希望孩子们用我笔写我心。
6、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开课的猜动作谈话到课中的观察精彩片段的层层深入,再到范例修改的引领示范,让学生觉得原本痛苦的、毫无眉目的习作变得那样轻松而有序。
丁老师的教学给我们一线的老师,带来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礼物”。那就是如何教会学生习作,如何轻松的写出自我感受。在这里小辈想斗胆说出自己的一点疑惑。
孩子们是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精彩片段来写?修改时,是否可以找一篇来集体修正,可以从出示的美文中总结的方法进行学以致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丁老师这一堂“清水出芙蓉”的课,让我明白,原来返璞归真才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