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秋天放风筝
秋天放风筝
天到了,树上的叶子黄了,纷纷往下落,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秋天,当然也是放风筝的最好时节。我和小红、小刚和石磊约好了星期天一起去广场放风筝。
星期天下午,我们来到了广场。秋风习习,捎来了阵阵花香……“秋天真美!”小红不由得感叹。瞧,广场上放风筝的人还真不少!看,天空中飞舞着“蝴蝶”、“蜜蜂”、“老鹰”,每一个风筝都制作得很精美!
看见天空中飞舞的各式各样的风筝,我们有点迫不及待。我朝伙伴们,喊了一声“走啦,我们也开始放”。大家忙了起来,抓起线轴,拼命地跑了起来。慢慢地,风筝飞起来了。我们一边跑,一边使劲放线,风筝在空中抖动了几下,马上飞高了,我们都高兴极了。
不好!这时,石磊的“蝙蝠”风筝被树枝勾住了,成了一只真正的“蝙蝠”,倒挂在树梢。幸好一阵风吹来,那只“蝙蝠”才得以获救。看到重获新生的“蝙蝠”,刚才还紧张不已的我们,连忙松了一口气。
虽然大家都把风筝放上了天空,但还是比不上放风筝的高手石磊。尽管他刚才闹了笑话,可还数他放得最好。他在广场上飞快地奔跑着,风筝也飞得很高很高。
这天,大家尽情地跑呀笑呀,玩得可开心了!
第二篇:那一年的秋天,我们一起放风筝
这几天,不知为什么,时不时会在脑海中闪现一些儿时的记忆,或是在洗脸时水接触的那一瞬间,或是在迈开脚步的那一刹那。现在的时节已然是冬至,在读到余秋雨的《老屋窗口》时,思绪却又陡然想起了那一年的秋天,我们一起放风筝。
诗人高鼎《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曾引起我无限遐想,心想哪一天手执风筝,定要让它飞翔蓝天。不想,刚学那首诗不久,农村的集市上就到处可见形色各异的风筝,什么小燕子啊、蝴蝶啊、蜻蜓啊……去买风筝时,觉得蜻蜓、鱼什么的在农村见得多了,没什么吸引力,于是就从摊开的风筝中挑了一只老鹰,老鹰个大又威猛,这才比较好玩嘛。诗中描写的儿童放风筝是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天,记忆中的放风筝却只是在秋天。那时家乡的秋天,用秋高气爽来形容便是最真实的写照。每天放学归来,做完作业后,悬挂在天空的太阳公公依旧留念着大地,伙伴们不约而同都来到了田野上。
此时的田野再也不是曾经的一片金灿灿,家家户户都已将最后一季的丰收纳入库中,剩下灰蒙蒙的一片土地,踩在上面,厚重而不坚硬,柔软而不淤泞。不远处,或可见三三两两的人们在挖泥鳅,一人拿着小桶子,里面蹦跶着刚挖出来的泥鳅,一人拿着锄头正在寻找着出气孔,一锄头下去,好不欢快;或可见从山上归来的人们,扛着成捆的的木条,叼着根烟,心满意足地哼着小曲。迎着熟悉的北风,伙伴们开始在田野上奔跑,不一时,风筝一只只飞上了天。望着迎风而舞的风筝,我们恨不得自己也长双翅膀,同它一起飞翔,看,它飞得比太阳还要高!经过一番闹腾后,田野上留下了一个个奔跑的足迹,大多不是鞋印,而是脚丫子印。
犹记得当时总觉得风筝飞得不够高,我们特意将一只风筝的线截断寄在另一
只风筝上。我们时常玩比赛,看谁的风筝最先升起,看谁的风筝飞得最高,看谁的风筝能飞得最久,欢声笑语充斥着宁静的土地。当太阳渐渐西下,炊烟在四处升起,伙伴们也就小心翼翼地卷着自己心爱的风筝,迈着欢快的脚步归家,等待下一日的飞扬。
——2012年1月3日思于图书馆,写于寝室。
第三篇:放风筝
放风筝
今天下午,老师带我们去放风筝。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河坝。这一天天气很晴朗,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太阳像个火球挂在天空,我感觉春天来了。
同学们开始放风筝,有的同学帮着拿风筝,有的同学拿着线轴飞快地往前跑,喊了一声“放”,帮着拿风筝的同学赶紧松开了手,风筝慢慢地飞起来了,同学们跑了一段距离就停下了脚步,开始放线,风筝越飞越高,好像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有的风筝像金鱼,有的风筝像蜻蜓,还有的风筝像老鹰.......看金鱼都会飞了!同学们的风筝越来越高,天空中的风筝好多啊!真是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春天来了,放风筝的人也多了,我下次还要来放风筝。
第四篇: 放风筝教案
10《风筝》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认识“依、歇”等5个字,会写“精、希”等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唤起记忆: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2.导入新课: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走进课堂,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你们喜欢放风筝吗?
教师点击风筝的画面,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风筝。
二、课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大意。
三、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试着用自己的话表述。
3.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画“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
四、先学:
1、生看书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读顺课文。
2、出示生字,同桌互相检查,交流生字书写经验。
五、后教:
1、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2.默读课文:你认为文中哪一部分最有趣? 3.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六、课堂练习
1.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2.书写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一、诵读课文,体会情感。
二、揭示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放风筝时的高兴以及找风筝时的难受。
三、课件出示自觉指导:
1、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
2、找一找,文中哪些词语体现了放风筝的动作?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我们当时的心情?
3、自由朗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找一找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找风筝的心情。
四、先学:
1、学生读课文,自学。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五、后教:
(一).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他小组听读,你学到了什么?
2、同学自由发言,师生共同讨论:
“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风筝做好后,是什么样的?谁能想象一下?
试着用“憧憬”说一句话。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 “依然”的“依”的认读及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假设自己是其中的一个孩子,用自己的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二).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2、找一找,文中哪些词语体现了放风筝的动作?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我们当时的心情?
3、想一想,当时我们快活的情景,你有过这种经历吗?那种情况下,你最想喊的是什么?
4、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三).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1、自由朗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找一找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找风筝的心情。“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2、学生连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话,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过程。
3、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
理解“垂头丧气”的意思,指导多音字“丧”,注意“丧”字的下面没有一撇。
4、指名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六、回顾课文,畅谈感想
1.放风筝,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类似的生活体验吗? 2.学生交流。
七、作业:完成课本第41页第3题。
板书:
风筝
做风筝 精心 憧憬
放风筝 快活 拼命地奔跑
找风筝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第五篇:放风筝方案
“传承民俗文化 放飞文明礼仪 ”——放风筝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名称:传承民俗文化 放飞文明礼仪
二、活动时间:2014年3月18日—3月31日
3月18日至3月27日了解风筝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风筝文化和制作工艺及风筝飞翔的原理等,从而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月28日下午2:10整队,2:20出发至活动地点,2:30—4:30放风筝活动,4:30分整队带回,4:50各班总结并放学。3月29日至3月31日画风筝和写风筝。从而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活动地点:五六年级到文化广场,三四年级到学校操场。
一、二年级正常上课并组织第二课堂活动。
四、参加人员:3—6年级师生
五、活动形式:放风筝比赛
六、活动目的:
1、感受春天的气息,丰富学习生活,提高学习兴趣。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锻炼强健的体魄,感受童真、童趣!并以主人翁的姿态放飞心情,放飞理想,放飞园小的昂扬风貌。
2、通过活动,了解风筝的原理、风筝的历史,掌握放风筝要领,能够独立放风筝。
3、通过活动,为语文作文教学和美术教学提供第一手材料。
4、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
七、活动程序:
1、各班先在班里进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并让每位同学写一句文明礼貌用语,贴在风筝上,然后按年级组统一指挥,排好路队从学校出发,到达目的地。
2、到达指定位置后,学生有序地准备风筝。
3、比赛形式。评委根据风筝的高度及飞行时间等进行评分,三、四、六年级各年级取前8名,五年级取前十名进行奖励。各位教师要求学生在放风筝过程中,认真观察、体验,并作好作文指导。回校后要求学生进行“画风筝”活动和写“放风筝”话题作文,每班上交4篇作文和2张绘画作品,年级组长收齐后交至少先大队部,大队部择优进行广播和展览。
4、赛后清点人数,返回学校,各班进行活动总结。
八、安全措施:
1、各班强调安全,并在出发前清点人数。
2、在路途中教师组织好本班学生。
3、到达指定地点后,学生不能离开场地,各年级的体育教师、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负责场地四周学生安全,防止学生走出活动场
地。
4、回校前、后清点人数,做到万无一失,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九、具体安排:
1、学校各年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学生的安全、纪律、卫生等,各班正副班主任为每班的具体负责人、年级分管领导抽查。
2、评委:三年级:刘红花王启英冶占仓
四年级:任正坚蔡建华郑生秀
五年级:高军王海莲张国娇
六年级:张美娜吴智中李兴祖
地点安排:操场以职校升旗台为中心线,靠近园小处为三年级,靠近职校处为四年级。广场以中心水池为中心线,靠近主席台为六年级、靠近学校为五年级。
摄影:李元慧(到文化广场)
摄像:陈学艳(学校)陈占才(到文化广场)
每组第一位教师为组长,组织评委进行评分,并将获奖名单 活动结束后交至少先大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