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

时间:2019-05-13 12:5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

第一篇: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

基础教育(中文)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准考证号码:0***

试比较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马雅婷

二○一二年四月 【内容摘要】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是打破“学在官府”,开创私人办学的第一人,有了“万世师表”的成就。而另一位与孔子在政治上同样不得意,同样为教育奉献一生,为世界留下来了宝贵财富的是生活在古代希腊的柏拉图。作为中西方的两位文化巨人,他们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当时的年代,更对我们后人产生莫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尝试对两位先哲的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进行回顾,并对他们在教育思想中体现出来的教育体系内涵进行分析比较,也更深入地了解东西方教育思想的异同点,为现代的教育更完善的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 孔子 柏拉图 教育目的 教育体系

一、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背景 孔子和柏拉图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奴隶主贵族统治已经逐渐走向衰败,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虽然两者都处于奴隶社会,但是孔子当时生活的春秋末期鲁国实行分封制、世袭制,“礼”自然受到格外的重视。而柏拉图生活的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则是商品经济繁荣,商业贸易发达,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建立了民主政治,因此自然科学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重视。相应的,和古希腊民主政治相伴随发展的是在思想文化上着重对自然规律探求。而与此有鲜明对比的是,受长期社会奴隶制的影响,孔子形成的思想体系和人事、社会、伦理密不可分的。所以,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孔子与柏拉图形成了全乎不同的两种哲学体 ①

②系:一个是以“仁义”为核心的人学哲学,另一个以“理念”为核心的神学哲学,他们在各自的哲学体系上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论。

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和主体的个人经历肯定是分不开的。孔子虽然是圣人后代,但是到他已经是家境贫寒,靠母亲劳作维持生计,十五岁才志于学,拜能师,虚心好学,持之以恒,最终成就了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而柏拉图也是贵族之后,不同的是他从小就养尊处优,接受良好的教育。后来又从师苏格拉底,经过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后,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不同的成长环境往往会使人形成不同的思想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就体现出平民性,而柏拉图提倡的则是贵族的教育。孔子和柏拉图都生活在乱世,目睹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他们都满怀救国意识,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出口。不同的是孔子看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强者为王,社会处于混乱之中,他一心想恢复周朝式的礼制社会。在孔子的心目中,一个理想的社会就像其在《礼记〃礼运》中所言的:“今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指望通过正名、尊王、从周、复礼、德化的路径,建立一个大同社会。柏拉图则是融雅典的理性精神和斯巴达的勇士气概为一体,虚拟了“理 想国”。这个理想国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这个国家首先要具备智慧、勇敢、节制三个条件。为了实现各自的理想,他们一个周游列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个三下西西里,尽管就曾在政治上获得短暂的成就但是最后都化为乌有。就在屡遭打击,理想抱负不得实现的时候两位圣人都选择了教育。希望通过培养治国之才来实现他们各自的政治理想。为此,孔子创办私学,柏拉图则创办了学园。

可见,孔子和柏拉图生活在不同的国度,各自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也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但是他们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又有着相似的价值取向、性格命运,正是这些相同又不同的种种,形成了他们相似又相异的教 ③育思想。

二、试论孔子与柏拉图论教育目的 上文已经提到孔子希望建立的是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在那样的大同社会中人们是要行大道的,从私人到大众再到整个社会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要达到孔子心中的理想要求就一定需要一群集优秀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丰富的知识内涵于一身的君子来构建。由此可见,孔子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而这个君子小到为身边人而服务,大到为国家而执政贡献。其实孔子的教育也是为了实现他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春秋末期,中国的现实让他深深的认识到人的真正作用,他希望君子的到来来统一社会。那么在孔子心目中到底对君子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呢? 在《论语》一书中不难看出,“女为君子懦,不为小人懦。”(《论语〃雍也》)这是孔子对子夏提出的培养要求,由此可以看出他的教育目的是要把士培养成君子。孔子曾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在孔子的眼里,最高理想的“贤士”,是达到了“自知”、“自爱”、“自乐”的境界,从而与“天道”冥契无间、浑然一体的人。可见,在孔子心目中作为一名君子首先要具备的就是有颜回这样豁达的心理状态。因为在成就一番作为的过程当中势必会经历万千阻碍,也可能抱负得不到实现,所以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基础即豁达的心态。这是孔子对君子的基础要求,这已经是平常人很难做到的视名利为浮云,拿得起放 得下。但是孔子心目中得君子绝不止步于此,在他心中仁、智、勇这三者是君子必须做到的,这在“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有所体现。其中最为重视的是君子的道德修养方面,注重“仁”,“礼”的培养。孔子对于君子的要求除了要做到修己之外,还强调能够“安人”,“安百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达者兼济天下”(《论语〃雍也》)。孔子保持着以上的教育目的,引导着他的教育之路,在其私学中为各诸侯国培育了不少有用的治国之才,也会后人树立了不少学习的榜样。

柏拉图的最高教育目的则是要培养“哲学王”。如果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主体是人,他在政治上也主张人治,当然这存在着“人在政兴,人亡政息。”的弊端,那么柏拉图的教育主体是“理念”。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工具,培养哲学家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柏拉图高度估价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改造人性,陶冶德性,实现理想国的唯一手段。他认为,人们灵魂在理念世界中所获得的理性和美德,由于降生时和肉体结合受到剧烈刺激,出生后又为情欲所蒙蔽,因而失去了效用。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先天的理性和德性发展起来。所以,他在《理想国》一书中构建了一个培养统治者和军人的教育思想体系。他认为这两种人经过三十五年的的培养,又经过实际工作锻炼成为精英就可以成为优秀的哲学家。和孔子相同的是,柏拉图也把道德作为教育的重点,培养一个有德的哲学家也是他教育目的的归宿。柏拉图认为知识就是道德知识,也就是关于何谓美善、何谓正义、何谓勇敢、何谓智慧、何谓节制的知识。“……善的理念是最大的知识问题,关于正义等等的知识只有从它演绎出来的才是有用和有益的。……如果我们不知道它,那么别的知识再多对我们也没有任何益处。”因此,柏拉图心目中的哲学王一定是理性的化身,有睿智的头脑,强烈的武士意志。但是柏拉图不把工、农、商列入教育的目标之中,因为他的教育目的致力于培养执政的哲学家,这点显然柏拉图带着个人的思想情感,相必这也跟他的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导致他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带有政治烙印。

由此可见,孔子和柏拉图都认为在乱世之中教育目的是培养能够巩固各自所在国的统 治的统治人才。在培养人才方面,两人都将政治与教育联系在一起,也都非常强调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但是有所不同的是,孔子追求的君子是德才兼备、心系天下、智勇双全的人才,他心中的君子是美德的化身,道德的典范,就算君王也要受到约束,服从道统,并且由此来检验一个君王的统治。而柏拉图追求的哲学王除了有高尚的道德以外,还要精通数理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天才,并且他认为在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中,哲学王在国家中凌驾于一切之上,具有发号施令的绝对权威。这些不同也正反应出两者的政治观点和价值取向的不同。

三、试论孔子与柏拉图论教育对象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 货》),就是说一个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接受教育的不同,学习情况的不同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也是在这个人性论的基础上,作为教育者的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论语〃述而》),意思是说只要是主动亲自带着干肉到我这里登门求教,表示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不把我的知识、学问传授给你。而在我们中国古代向来都是贵族垄断教育的,一些贫民却无法受到正规的教育,这就严重导致了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得不到提高,放慢了中国的发展进度。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大胆提出“有教无类”的著名教育思想,他认为只要有心学习,“洁己已进”者,都来者不拒,兼并收纳就算是贫贱之士。这点我们可以从孔子的弟子的身份可以看出,从史籍资料的 记载来看,他们来自广泛的地域。孔子弟子的国籍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郑等诸侯国,而在古代,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往往意味着不同的种族;孔子的学生家庭出身也十分驳杂,他们分别来自于不同的阶级阶层,比如,有出身于奴隶主贵族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和司马牛等;有“穷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的颜渊;有被称之为“卞之野人”,食黎霍、百里负米养老母的子路;有身着芦衣为父推车的闵子骞;有亲自耘瓜,帮母织布,三年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有家无臵锥之地的仲弓;有“鄙家子弟子张,衣若悬”的子夏;在“缧绁之中”的犯人公冶长;曾为大盗的颜涿聚;还有“家累千金,结驷连骑”的大商人子贡,商人在春秋时期没有地位,仍属 “鄙人”之列,为官学所不容。“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的教学方针,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的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孔子在教育思想必定也会有些许的漏洞和欠缺。例如,孔子将人分为三种人,上等人是天生的知者,是不需要接受教育的;中等人是受教育者;下等人就是愚笨之人,要用刑法来管制他们,这样的观点未免显得不当,当然这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再者,孔子的教育对象有年龄和性别的局限,这跟中华民族历来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更是脱不了关系,这种观念至今依然无法彻底改变,孔子受其影响也不足为奇,这也成了孔子教育体系中得一个缺陷。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到老”。但是偏偏在中国没有重视起儿童的教育,而柏拉图就在当时提出了幼儿教育。柏拉图重视学前教育。他说:“一切事都是开头最重要,尤其是对于幼年的……因为在幼年的时候,性格正在形成,任何印象都留下深刻的影响”,柏拉图强调教育应从小抓起,甚至提出了胎教问题。从幼儿开始一直到30岁的教育,柏拉图都有一定的教育对象规定。把教育对象锁定在幼儿体现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先进性。而且柏拉图提倡精英教育,在他教育体系中理想培养的是一个城邦的维护者,所以不免偏重政治目的。这点从教育对象中也可以看出的,依据他的规 划,国家应厉行优生优育政策。执政者为人民选择婚配,最好的男子配最良的女子,以保证所生的后代属于优秀的种子。至于不良的男女的婚配,越少越好,以免生育不好的后代。婴儿出生后,那些不好的放在人们不知道的地方,而优秀的种子则送至国家教养机关,施以公共教育。所以柏拉图的学园是以培养贵族子弟成为上层统治者为宗旨的,当时汇集了不少古希腊社会的精英人物,这显然是为国家的政治文化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这与孔子教育对象的平民性对比就显得狭隘,剥夺了平民和劳动者的受教育权,人为地划分了受教育的贵贱之分。但是在女子教育方面,柏拉图主张女子应与男子一样接受平等教育。因为在能力上女子并不低于男子,凡是 男子能做的事情,女子都可以做,不论是执政者还是卫国者,女子和男子一样都应成为候选人。这比起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显然进步。

综上所述,两位教育家论教育对象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孔子的教育对象受到年龄和性别的局限,相比柏拉图在这方面的理论显得落后了;而柏拉图的教育对象具有明显的贵族性,与孔子相比显得狭隘了。柏拉图的教育对象正好形成一个金字塔,而这个金字塔正是他的教育对象理念金字塔的反映。理性健全,天资聪颖的极少数人享受特殊的哲人教育,居于塔的顶端;为数稍多的理性不全、意志坚强的武士的教育处于中间;而缺乏理性,感情强烈的广大劳动群众的教育则在塔的底部。而孔子的教 育对象则正好形成一个倒金字塔,接受教育最多的是一群有志于学的人。这就是两者的不同。

四、试论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内容 孔子的教育内容以《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以为基本教材,辅之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非常的全面,多方位。因此孔子的教育内容也可以划分为政治教育、音乐教育、管理教育、道德教育等多方面。不管是哪一方面的教育内容,孔子的教育总一个中心点,那就是“德”,所以本文在此想对孔子教育内容中的道德教育尝试进行论述。

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的结构,以及社会的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应该说是初步完整化了。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孔子对这三个方面并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道德和道德教育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内容的核心。据《论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这里所讲的典制、德行、忠诚、守信四项内容,道德占了三项,典制与德行互为表里,也有密切的联系。在道德教育体系中,孔子将其分为“仁学”和“礼学”,每当其弟子问及有关仁、礼的问题时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分时地的给予他们解答,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明确道德概念的基础上,树立坚定不移的道德信念。在学习的过程 当中很容易身心疲惫,但是有些人能够坚持下去,有些人就会半途而废,要坚持靠的是信念。在孔子看来,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做到无坚不摧,就能成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的“志士仁人”。任何一种道德都是有认识和情感两部分组成的,在有了认识之后就应该要培养道德情感。在这方面在孔子的“仁”学中有所体现,分为“爱人”和“克己”两方面,“爱人”是指对人要有极大的同情心;“克己”就是指要克制自己不正当的私欲。有了道德情感之后,孔子要求的是道德行为,在樊迟问崇德时,孔子说:“先事后得,非崇德与?”(《论语〃颜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先去做了然后再谈收获,是提升道德的方法。对不同的人孔子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为政者孔子要求“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柏拉图在教育内容上和孔子有共同之处,但是更多的是一些不一样的想法。例如在道德教育上,柏拉图提出智慧、勇敢、节制和公正四个主德作为人们基本道德准则,可见他的道德论是唯心的、先验的,具有浓厚的理性思辨区别于孔子的人本主义。在幼儿教育上,他说:“我们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一课”,因为“在那个年龄深入于心的一切意见,最容易看出是不容易磨灭和不容易改变的”。所以柏拉图要求政府对创作故事的人及其作品进行严格审查。审查的标准“以不慢神为第一义”,凡描 写天神之间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妒忌、说谎等等的故事,一律删去,唱歌的内容也是要加以选择的,但是这样做是好是坏就见仁见智了。在科目上,孔子以“六艺”为主,而柏拉图则是“四艺”,分别是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可以看出柏拉图注重“数”,倾向锻炼学生的心智,激发他们对于理念世界中真理的兴趣。他在阿加德米学园门口写上,“不懂几何学者勿入内”,可见他对“几何”这门课的重视度。因为柏拉图认为几何学在于学习掌握建造兵权,争取据点的本领。

通过两者的教育内容不难看出,孔子在各类教育中都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而柏拉图则注重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而这两种不同的倾向,也形成了先今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教 育传统。

五、试论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方法 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育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论语》中,孔子与弟子的对话,表现了一种启发、讨论式的气氛。关于教学方法,孔子有诸多辉煌创造,有许多成为我们先今教育的学习目标。第一个方法就是启发诱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第二个方法就是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孔子与弟子的交谈中,有不少例子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会就不同的人做出不一样的回答,例如在《论语〃颜渊》中,樊迟、司马牛、仲公和颜渊同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 四种不同的回答。第三个方法就是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四种就是指导学法,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的习惯: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学生要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重视温习,告诫学生“学而时习之”。孔子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对现今教育的借鉴意义也十分重大,有位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吸取孔子的智慧。”这句话足以显示孔子在世界的影响,其思想中得精华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教育思想的瑰宝。

柏拉图在教学中多用演讲、交谈、对话、辩论来传授知识,教学中注重思维的培养和理

④性的启发。在其学园里,柏拉图大量运用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总体来说柏拉图的关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论述没有孔子来的系统。虽然和孔子一样也提倡启发式教学,但是大有不同的是他认为对数学、几何的公式推理,只要经过启发就算没有学习过的人也能推理出来,这主要是因为他是客观唯心主义者。因此柏拉图的启发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为了引发学生头脑中得记忆。

总结语:

虽然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两位思想巨人在当时在现今都有无法取代的地位。尽管中西方相隔万里,然而,凡是进步的伟大的人类文明都有相同之处。现在的我们应当抱着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的态度,去学习去吸收。相信孔子和柏拉图的思想和著作会永远给我们智慧和自信,引领我们不断向前。注释:

① 详见《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05页)

② 引自《理想国》。《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本书分为十卷。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这部“哲学大全”是柏拉图对自己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详见《理想国》,吴献书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01月版)

④ 引自《论语〃 颜渊》 刘琦译 吉林文史出版社 第189页 参考文献:

1、《论语〃述而》,南怀瑾〃《论语别裁》上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第320、322、352页

2、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15页、237至238页、141页、144页、143页、260页

3、柏拉图。第七封信[c]。浦兴祖,洪涛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67页。

4、张斌贤“教育:为铸造幸福的国家 ——柏拉图《理想国》研读”《高等教育管理》2008年第2卷第4期 第 61至64页

5、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版,第3页。6《论语〃 阳货》 刘琦译 吉林文史出版社 第141页

第二篇:柏拉图和孔子教育思想的区别

柏拉图和孔子教育思想的区别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8级 080242008026 刘鹏博)

摘要:柏拉图与孔子分别是古希腊和古代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中西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世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两者教育思想形成背景、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思想各具特色,存在一定的区别。关键词:柏拉图 孔子 教育思想 区别

雅斯贝尔斯曾总结说:公元前6世纪前后,是一个“轴心时代”,那时世界各地曾出现了一系列伟大的宗教与哲学体系,为后来的人类文明社会奠定了基础。孔子和柏拉图正是这一轴心时代的东西方文化史上的两位巨匠,为后来的东西方人类文明社会奠定了基础,对东西方的文化影响不可估量。

两位思想巨人所处的时代虽然相差一个世纪,教育思想各具光辉,但孔子与柏拉图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有很多共同之处。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社会礼崩乐坏;同样,柏拉图目睹的也是混乱不堪的雅典政局。而自恃“才自清明志自高”的孔子和柏拉图,看到日暮西山的奴隶社会,不是扼腕叹息,而是奔走呼号,著书立说,力图挽狂澜于既倒,所以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孔子和柏拉图毕竟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中,自然在他们的学说中也存在着不少相异之处。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互有所长,本文从对两位先哲的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分析出发,对他们教育思想中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行比较,阐述两人教育思想上存在的区别。

一、教育思想背景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和柏拉图所处的雅典时代都是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虽然两者都处于奴隶社会,但中国春秋时期和古希腊民主制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特点。中国奴隶社会实行井田制、分封制,而希腊奴隶制城邦则建立了民主政治。因此,孔子和柏拉图在各自的社会文化土壤中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哲学体系: 一个是以“仁”为核心的人学哲学,一个是以“理念”为核心的神学哲学。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形成,是与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政治信仰分不开的。孔子虽为圣人之后,但到他时已家道中落,加上三岁丧父,靠母亲劳动维持生计,因此,孔子少年“贫而残”,没有上过政府办的官学,直到巧岁才通过私学, 拜能者为师,博习诗书礼乐,勤学好问,持之以恒,终于成就了他的博学多能。而柏拉图出身书门望族,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后又师从苏格拉底,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不同的成长经历影响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很显然,孔子的教育更具平民性,而柏拉图提倡的是贵族教育。

二、教育作用

在孔子和柏拉图看来,教育是培养治国人才之路,是实现理想社会的重要途径。孔子认为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除了“教化民众”外,还有培养统治者的功能。孔子希望教育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实现以德治国,以礼经世。柏拉图也认为教育是实现和维持理想社会的保证。他指出,理想国需要依靠教育培养未来的统治者—哲学王。而要成为集政权与智慈于一身的哲学王,单凭优异的天赋是不够的,优异的天赋只有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才能最终成为哲学王以实现理想国。

孔子和柏拉图都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他充分肯定了人受教育的可能性与教育改变人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 凭借教育的启发、诱导,可以使人化恶为善、化愚为智。简单地说,好学能使人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而柏拉图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声称这三个等级的人是神分别用金、银、铜铁做成的。那些身含铜铁质的自由民子女都会被淘汰掉,只有身含金、银质的奴隶主阶级子女才会被挑选上并继续接受高一级教育。在柏拉图看来,教育虽也有培养人才的功能,但它的主要功能是筛选、选拔,从公民中挑选、鉴定谁生来含有金子、银子或铜铁。可见柏拉图的教育观具有明显的等级性。

三、教育目的

孔子和柏拉图都想通过教育来培养自己理想的人才。孔子的理想人才是“圣人”和“君子”,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还是培养“好礼、好义、好信”,能够使“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的君子。此外,教育还有“教民”的一面, 即用所谓的“礼乐”和“仁义”的道德对人民进行教化,他认为君子受了教育,可以修身安人与治人;而人民受了教育, 则成为顺民。而柏拉图的最高教育目标则是培养“哲学王”。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构筑了一个培养统治者和军人的教育思想体系。他认为这两种人经过挑选,受过教育,有特权,他们是精英人才,是国家之栋梁,唯有他们才能过共产主义的生活。柏拉图认为理想的政治应该由优秀的哲学家来当国家的统治者,因为他们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和聪明才智合而为一,培养“哲学王”正是柏拉图全部教育思想体系的归宿。

由此可见,在社会急剧变革、需要大量新型人才的时期,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目的都是培养巩固奴隶主政权的统治人才。为达到这一目的,两人提出了不同的选拔人才的途径。孔子提倡“任人唯贤”,提出“学而优则仕”的育人路线。柏拉图也提出了一套识别人才的措施:平时观察,考试,在实际中锻炼。虽然取才标准、方法不尽一致,但选才目的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孔子培养的是德才兼备,体恤百姓的治国之君,而柏拉图希望的是追求真理、充满理性的哲学王,这也反映了他们哲学思想和价值观的不同。

四、教育对象

孔子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为依据, 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即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人学受教育,这一办学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但是,孔子主张的“无类”并非“全民教育”,在主张“有教无类”的同时,又把人分为上中下三等,认为可以受教育的是中人。上人是生而知之,无须受教,对于下愚之人,则只能用刑罚来管制他们。

而柏拉图主张“精英”教育,他认为上帝在造人的时候就给他们赋予不同的特点:含金质的人,理性发达,应成为上层社会的统治者;银质的人,意志坚强,好勇爱斗,应构成军人或中下层统治阶级;铁质的人,以贪欲为特征,命定成为劳动者。因此,教育的对象,应是那些金质和银质的中上层统治者,而下层的劳动者则应习惯于克制欲望,尽心尽力地为统治者服务。

很明显, 孔子的教育对象比柏拉图更具平民性。孔子把大多数人归为中人,认为他们有可能接受教育,把教育权下放到平民。而柏拉图的精英教育却剥夺了劳动者和平民受教育的权利,人为地制造了受教育权的贵贱之分。但另一方面,孔子反对女子受教,他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因此轻视妇女,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而柏拉图很重视女子教育,也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主张取消家庭,实行儿童公育,可见孔子在女子和儿童教育方面比起柏拉图略显不足。

五、教育内容

孔子继承西周传统,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礼、乐、射、御、术、数,并吸纳有用学科加以充实调整,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柏拉图的教学内容,被后人总结为“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两者在学习内容上有交叉有区别。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的培养,重视“礼”教,他强调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要求“克己”与“爱人”,推行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柏拉图虽然也追求德性,但主张“德性即知识”。孔子和柏拉图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把它看作是道德教育的有效工具,对音乐在内容和曲调上都做了严格要求。他们都强调乐的道德标准,重视乐的社会效果。但与孔子不同的是,柏拉图所说的音乐教育,除了单纯的音乐与舞蹈之外,还包括读、写、算一类的文化学科。孔子教学往往从诗入手,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对个人品德修养和人际交往有着重要作用。而柏拉图却是否定诗的,并倡议把诗人赶出“理想国”。他们虽然都重视军事体育训练,但这方面,柏拉图比孔子的要求更为严格,他极力提倡“斯巴达式的苦练”,认为青少年的体育训练,应具有军事准备的性质。

此外,孔子和柏拉图在教学中各有侧重,孔子非常重视历史教育,他编定《尚书》、《春秋》作为历史教材。他认为历史对现实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寓褒贬,别善恶”,正名定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秩序。而在这一方面,柏拉图似乎不太重视,史诗作者荷马时常受到他的非难即是明证。柏拉图比孔子更注重数学教学。孔子也传授“数”,但学习的目的仅供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而柏拉图所教的算术,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心智,激发他们对于理念世界中抽象、绝对、普遍真理的兴趣。“几何”是柏拉图规定的必修课目,他认为学习几何可以更好地理解理念世界的实质。

六、教育方法

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活动是在不同文化传统的背景下进行的,这使得他们的教育方法有着很大的区别。孔子不仅注重自己教学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还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求温故知新,学而不厌,学思结合,积极实践等。而柏拉图在教学中多用演讲、交谈、对话、辩论来传授知识,教育中重思维的培养,理性的启发。在柏拉图的学园里大量应用的是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他关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论述远没有孔子论述的那么具体系统。

孔子和柏拉图在教学中都提倡启发诱导,但由于两者知识观的不同,意义是有差别的。孔子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要求教师在学生博学精思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启发诱导,做到“不愤不启, 不徘不发”,并且还注意因材施教。可见,孔子的启发教学是使学生主动从已知中探得新知识,新观点的过程。但柏拉图的启发不是为了传授现有的新知识,而在于唤起人的意识,唤醒人的记忆,促使他回忆起在头脑中本来就已经存在的真理。所以在教学中他更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以便能顺利地通过启发,回忆起被遗忘的知识。

除了上述六个方面以外,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同,如在办学形式上, 孔子采取的是“私学”,而柏拉图主张淤育由国家管理,由国家负责;在对待前面文化的态度,孔子采取的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而柏拉图则继承和发展了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体系;孔子的教育内容里无宗教,而柏拉图的教育里却充满了神学和宗教。

柏拉图与孔子是东西方历史上两位博学多识、思想深邃的学者,两位哲人的教育思想,各具光辉,虽然对于真理的认识有别,但无高下之分。尽管他们的教育思想存在一定的区别,但都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两位思想巨人对教育事业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亚与西欧虽相隔万里,然而,凡是进步的伟大的人类文明都有相同相通之处。我们今日应发展、弘扬东西文化的相同之处,借鉴、吸纳东西方不同的营养, 以利现代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2】 刘臻 马天俊.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石峰.论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Jul.2005 第25 卷第六期

【4】 陈祎鸿.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9,(02).【5】 陈桃兰.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J].管子学刊, 2004,(01).【6】 舒莉,孙渝红.试比较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10).

第三篇: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出身奴隶贵族家庭,青少年时代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喜爱文学创作和诗歌。公元前407年,年满20岁的柏拉图确认自己是苏格拉底的信徒。这件事对他一生的事业有重大的影响,他的兴趣从诗歌、文学和戏剧转向了哲学。他对苏格拉底非常敬仰,他的某些基本论点源于苏格拉底。然而,使他终生难忘的是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于是,公元前399年,柏拉图被迫逃离典雅,到麦加拉、埃及、南意大利、叙拉古等地游学,达12年之久。侨居外乡的日子,“大希腊”之行使他开拓了眼界,丰富了经验。尤其是毕达哥拉斯派的主要代表阿尔基达集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于一身的形象铭刻在柏拉图的心里,成为他追求融合哲学家和政治家于一身的英才人物的雏形。也正是这次有力客观上帮助柏拉图考察了各种政治体制、法律、社会结构,研究了各种哲学流派、天文学、数学和音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家。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返回雅典后,在雅典城郊创办了学园,一般译作“柏拉图学园”。柏拉图学园的创立,不仅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也是欧洲学术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因为在学园里,既开展教育活动,培养人才,又进行学术研究,促进古代希腊科学文化的发展。学园讲授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等科目。学园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过“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法占有重要的地位。柏拉图去世以后,该学院延续了900余年,直到公元529年被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闭为止。学园的环境为柏拉图的教育与学术活动生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在学园里撰写了两部巨著:《理想国》和《法律篇》。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这两部著作之中。其中《理想国》集中体现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被视为西方三大教育名著之一(其他两部为卢梭的《爱弥尔》、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在一位友人的婚礼宴会上溘然辞世。

二、柏拉图在中西方的地位

柏拉图与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比起来,在西方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在后世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中,柏拉图的思想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有的哲学史家认为,直到近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而且,柏拉图的理念论,被1949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但他对西方哲学的启蒙作用被普遍认可,也因为他卓越的人格而备受尊重。

三、柏拉图的教育观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他从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出发,在其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的锻炼。

柏拉图重视早期教育,提出儿童的教育与国家的兴旺有很大关系,应由国家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他要求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柏拉图还重视各个阶段的教育,他认为7岁到16岁的教育属于情感教育阶段。儿童从7岁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等。柏拉图将18~2 0岁的教育视为意志教育阶段,目的是培养理想国的保卫者,形成勇敢的美德。20~30岁的教育属于智慧教育阶段,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特殊兴趣的学生就要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与和声学等学科,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使他开始探索宇宙的奥妙。柏拉图指出了每门学科对于发展抽象思维的意义。他主张未来的统治者在30岁以后,要进一步学习辩证法,以洞察理念世界。经过5年后,他就可以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王了。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在内。柏拉图试图掌握有关个人和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发展一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柏拉图十分重视音乐和体育的作用,认为它们是专门为情感教育服务的,强调“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因此,他特别重视音乐对幼儿与儿童的影响,甚至指出了胎教中音乐对胎儿的影响。他认为国家应重视如摇篮曲、儿歌等的编写,以音乐陶冶儿童的心灵。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音乐与文学可以保证国家能支配青年一代,使他们喜爱统治者所规定应当喜爱的,厌恶统治者所规定应当厌恶的东西,这正是音乐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体育应包括教育手段和健康术。他对当时雅典出现的竞技主义和竞技职业化倾向曾给予猛烈的抨击,同时也批评市民轻视体育的思想和态度。柏拉图丰富的体育思想对后世体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因此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这么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型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

四、“柏拉图式的爱情”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今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人生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

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只有精神上的恋爱,但没有肉体上的结合。这样纯洁,洁白的爱情是不可玷污的,才称为柏拉图式的爱情。也有人说它是一种永久的,不求回报的爱.即使不能相守,只要看到对方幸福,这份爱便会绵延下去,直到永恒.有些人,上帝给了他们缘分,让他们相遇,但是却忘了给他们交点,于是这份爱,只能变成远远的守望,而这两个人,也将永远如同平行线一般,不能在一起。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在欧洲,很早就有被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让人不可思议。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的作者伊拉·瑞斯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而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腊社会,男人很难从女人中找到精神对手。这就是柏拉图偏重男性之间的爱情的原因。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爱情,无疑是使人向善、向上的力量。

在我来看,这是纯精神上的爱情,只是一种美好而不存在纯信仰。有很多空间可以浮想,可能只存在于电影和童话中吧。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中。在那里,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在他的理论中,没有哪一半是比较重要的,所以,男女四平等的。而且在观念世界的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也正在寻找着她、他。我觉得柏拉图式的爱情有四种意义。一是,男女平等的爱情观;二是,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 三是,理想式的爱情观,即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四是,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个人,对你而言,他是完美的,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完美的对象,而且只有一个。第三和第四个意义才真的是柏拉图的爱情观或两性观,我不知道,这样的爱情现在是否真的存在,是不是真的不现实或者真的只是在童话中才有。

五、柏拉图与孔子的教育比较

这两位思想巨人所处的时代虽相隔一个多世纪(孔子为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柏拉图为公元前427年~前347年),但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以及两人的教育观,却有着相似之处。

一、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对他们教育观形成的影响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和柏拉图所处的雅典时代,奴隶主的统治都已腐朽没落,新兴的地主阶级,正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蚕食甚至鲸吞统治权。在春秋时代,这种斗争主要表现为“私家”与“公家”之争。柏拉图所在的雅典,经济、政治在当时的奴隶制国家中都最为发达。到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雅典在经济、政治生活中更是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促进了其哲学、科学、教育等方面的高度发展。由此可见,孔子与柏拉图都处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变革时代,都有着外出巡游的经历和长期的教学实践。同样的经历,形成了既相似又迥然不同的教育观。

二、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观之异同(一)教育目的 在中国奴隶制社会里,“学在官府”,受教育的都是奴隶主上层贵族,学与仕是不分的。到了孔子时代,这种教育规模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出现了“私学”,使得更多当权的或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青年,能够接受教育。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修己以安百姓”的能力的“君子”。

在这一点上,柏拉图与孔子是相似的。他主张国家对统治阶级中的青少年进行集中培养。柏拉图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出这种统治者,即他所谓的“哲学王”,他认为由这种哲学王治理国家,制定法律,将使国家的一切符合正义,因为他们是根据来自理念世界的普遍、绝对真理来治理国家的;这样的国家将是万世一系的。所以,有人说柏拉图创办的Academy学园好像是一所“政治训练班”。

(二)教育内容

孔子继承西周“六艺”的教育传统,即礼、乐、射、御、书、数。柏拉图的教学内容,被后人总结为“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而以“礼”为准则,即人本主义的“仁” 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柏拉图作为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建立者,其道德教育的核心是理念。他首先把世界区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即他是用虚无缥缈的理念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他们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由此可见诗教、礼教、乐教之间的关系;乐教是完成诗教与礼教的重要手段。柏拉图认为音乐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治乱兴衰,同时也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治乱兴衰。对于军事体育训练,柏拉图比孔子更为重视。在当时的雅典,实行志愿兵制,青年们18岁时志愿加入士官团,接受军事训练。在士官团中,青年们用一年的时间学习军事知识与技能,再用一年时间去边防地区的军队见习。柏拉图这种体育锻练为军事做准备,从而巩固国家政权的思想,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是不易发现的。

(三)教育对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除奴隶以外,不分贫富贵贱、贤惠愚蠢、种族和地区,任何人都可以入学,扩大了人才的来源,这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柏拉图的人性论则是与他的社会观密切联系的。他认为上帝造人,人分三等:金质的人,理性发达,应成为上层社会的统治者;银质的人,意志坚强,好勇爱斗,应构成军人或中下层统治阶级;铁质的人,以贪欲为特征,命定成为劳动者。因此,教育的对象,应是那些金质和银质的中上层统治者,而下层的劳动者则应习惯于克制欲望,服从长上,尽心尽力地为统治者服务。

(四)教育方法

孔子重视“学而知之”,创造出了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其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认为教育者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引导他们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发展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追求远大理想。而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的知识是经验超越时空而客观存在的。他也强调启发,但并非根据各人不同的个性启发,而是认为人在出生前就已经具有知识,只不过是出生以后忘记了。通过启发,促使人“回忆”起这些知识。孔子和柏拉图都强调学以致用,即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

第四篇: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几乎是同一时期产生于不同两个国家和文化的两位著名的教育家,一个来自东方中国,一个来自西方希腊,不同的文化熏陶,不同的时代背景,但文化往往是相通的,地域的差别阻挡不了两位智者精神层次的交流和相通之处。

教育对象上,两者认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孔子所处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教育被贵族所垄断,平民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高昂的学费也不是一般平民能承受得起的。孔子并不认同这一观念,他创办私学,并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提出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战争使得文化学术下移,私学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不仅适应了时代的需求,还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而苏格拉底认为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是都应接受教育而获取知识、完善美德,这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很相似的。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想法,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并且从他的弟子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这一点,他的弟子囊括了出生豪门的富家子弟,出生贫寒的手工业者等各行各业的人。

教育方法上,两者都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认真思考,思考很长时间但还想不通的,可以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后已经有所领悟的,但不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得,此时可以去开导他。他强调教师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并能举一反三。苏格拉底的“苏格拉底方法”,又称之为“产婆术”。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循循善诱,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相比之下,两者都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试图通过学生本身的学习发现进步,这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上,两者都注重文德教育。孔子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这是孔子教学内容四个基本方面,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文”是排在第一位的,历史上的孔子在教育方面确实是偏重文教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但与此同时,孔子也没有忽略技能技巧的培养,他也要求学生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而苏格拉底呢,他认为美德即知识,他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并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强调了知识对人的重要性。同时,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教学目的上,两者都是为了培养治国人才。孔子毕生致力于政治教育,他明确提出“学而优则仕”,即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做官,因此学生的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而做官又是为维护统治阶级而服务的,他毕生带领学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得到“伯乐”的赏识,可惜一直毫无结果。另一位教育家苏格拉底,同样注重治国人才的培养,这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所决定的。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由上可见,两位教育家都心系国家,希望通过教育来培养为国家效力的人才,改变国家的命运。

另一方面,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亦如此,虽然他们身上有很多共通之处,但他们各自身上也都散发出不同的文化气息和思想意识。

孔子主要观点是仁和礼,克己复礼,而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知德合一”,“认识你自己”。前者注重的封建传统道德的礼仪,压抑了个性,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而服务。而后者关注个人的发展和价值,重视个人伦理道德,这是本质上的不同。关于教育方法上,孔子是灌输一些基本观点,基本信条,什么问题结论就是这样,他告诉你了,虽然讲举一反三,整部《论语》就是格言和信条,这和我们现代中国教育如出一辙,多少年过去了依旧没有改变。但苏格拉底,你看他的谈话记录,柏拉图他们记录下来的,都是教人怀疑,教人辩论,不断提出问题,让你思考。这就是中西方的差异所在,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差异亘古不变。但苏格拉底在教学方法上比较单一,显得过于机械,即“苏格拉底法”,并没有多少创新,孔子在这方面就比较创新,包括“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在内的多种教学方法。

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位都在各自的时代为各自的国家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对现代的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从他们的对比下可以看出各自的闪光点,并从中学习启发。

第五篇: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敬文法哲学研习会

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专业:法学理论

学生姓名:岳岚培 高寒梅 郭甜甜

指导教师:孙文恺教授 完成时间:2014年11月21日

前言.....................................................................................................................1

一、辨证学............................................................................................................2

(一)意典的性质与意义..........................................................................2

(二)意典界与事物界................................................................................2

(三)晚年辨证学方面的变迁....................................................................3

二、格致学............................................................................................................3

(一)宇宙的形成........................................................................................3 1.开辟..................................................................................................3 2.质素..................................................................................................4 3.灵魂..................................................................................................4

(二)宇宙的分类........................................................................................4

三、伦理学............................................................................................................5

(一)个人伦理............................................................................................5

(二)社会伦理............................................................................................5 1.国家起源.............................................................................................5 2.哲学王的统治.....................................................................................6 3.社会等级.............................................................................................6 4.公有制.................................................................................................7 5.教育理论.............................................................................................7 结语........................................................................................................................8

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摘要:柏拉图的思想是西方文化的奠基,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其思想理论涉及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等诸多方面,本文试图从内容上以其辩证学、格致学、伦理学三个方面为主线对柏拉图的主要思想进行梳理,以期对柏拉图的主要理论学形成初步认识。

关键词:柏拉图

意典

格致

伦理

前言

柏拉图的著作均采用对话体,这种写作方式承载了其丰富的哲学思想。关于柏拉图思想的分类,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一是以时间分,另两种是以内容分。具体地讲,前者以文体学的研究方法将柏拉图的对话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早期对话中比较重要的作品有《申辩篇》、《优息弗罗篇》、《克力同篇》、《查米德斯篇》、《伊翁篇》、《高尔吉亚篇》、《拉凯斯篇》、《门内科索斯篇》、《普罗泰戈拉篇》、《吕雪思篇》、《优息德谟斯篇》、《大希庇阿斯篇》。中期对话有《米诺篇》、《斐多篇》、《克拉底鲁篇》、《会饮篇》、《理想国》、《斐得罗篇》、《巴门尼德篇》。晚期对话有《智者篇》、《泰阿泰德篇》、《蒂迈欧篇》、《克里底亚篇》、《政治家篇》、《斐利布篇》和《法篇》。”①这种对话分期,学者们是大致同意的。但不同时期是否意味着不同的哲学思想,学者们持不同观点。有的认为,不同分期,其哲学思想截然不同。有的认为,柏拉图思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以内容分的有三分法和八分法,三分法由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任诺苦辣提斯首先接受。“所分的是

(一)辨证学或名学(Dialectic or Logic);

(二)格致学(Physics);

(三)伦理学(Ethics)。”②八分法则分为:认识论、理念论、辨证法、自然哲学、社会政治哲学、道德伦理哲学、灵魂论、至善论。③两种分法都有道理,相比而言,第二种分类更为得当。原因在于第一种分法,非细致研究柏拉图每一篇对话不能进行;而且分歧较大,比较不同时期思想的变化更是艰难。而第三种分法所分小 ①② 余纪元:《<理想国>讲演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31页。③ 参见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类可以归入三分法的大类中去,不如三分法精炼。本文遂采用第二种分类总结概括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一、辨证学

“辨证学就是意典学,其中所论都是关于意典的问题,如意典的成立、意典的性质、意典的种类等等,所以也叫做意典论。意典的观念贯穿柏氏学说的全部,是他学说的中心,也是他学说的一把总钥匙,所以辨证学既别称为意典学,复亦①称为名学。”辩证法一词有四层含义:“1.寻常的问答或对话——这是它的原义;2.说话的技术——这是希腊一般学者,如辩士们的用法;3.用对话求知识的技术,引伸为哲学的别称——这是柏氏广义的用法;4.知识基本的工作,哲学盘石——意典——的探讨,哲学内部最基本的一门——这是柏氏狭义的用法。”②对话的原义一层层变化至哲学内部的基石,原因就在于,柏拉图认为思想就是对己说话。“意典非他,只是一类事物(A genus or species of things)的共同性质。”③

(一)意典的性质与意义

柏拉图认为,意典具有以下性质:普遍性、纯一性、永久性、独立性、实在性、目的性。意典是普遍的性质;这个性质是纯的单一的;因为普遍而抽象、抽象的自然没有形体、没有形体就不占空间和时间,所以就永久;意典没有变化当然不受外物影响,因而独立;意典是客观的、实在的;一切事物都有完满的理想(Ideal),这个理想便是它们的目的,就是意典。

“柏氏的意典有三重意义:1.本体上的(ontological);2.目的上的(teleological);3.逻辑上的(logical)。从本体方面说,意典是宇宙的真‘有’(Real being)事物的真如(Thing in itself)。......就其性质论,意典乃是变中之常、动中之静、暂中之久、多中之

一、散中之总、杂中之纯。宇宙一切变动不居的事物,不论属于自然界或人事界,都有个模型(Pattern)存于不变有常的本体界里面。这些模型就是一切事物之所趋向,因此也叫做它们的目的。意典是模型,所以就是这目的。”④宇宙现象本是杂乱的,意典给予它们秩序,意典是思想的利器,逻辑是思想的方式,所以意典也有逻辑的含义。“人类之所以认识意典,由于思想的抽象作用,把事物的内蕴抽出而成概念,然后再把概念实在化而成意典。”⑤

(二)意典界与事物界

“柏氏每提意典,都是多数的——他不说Ideal而说Ideals。”⑥他的意典 ①②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31-32页。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59页。③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64页。④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68页。⑤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71页。⑥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71页。

是无限的、普遍的、所有事物都具有的。意典与事物本身的关系并不是平行的,意典超乎事物之上。意典们自成世界,自成体系,系统配合,意典之间呈金字塔形,顶部是终极意典——目的。越往上越单纯,越往上越绝对。“柏氏又把意典(特别是最高的意典——‘好’)当作动因(efficient cause),世上一切东西的存在(existence)与内蕴(essence)都是它们所赋予的。......非但如此,他还以为意典有理性、有智慧、有生命、有动作。”①

(三)晚年辨证学方面的变迁

柏拉图到晚年的时候把意典的范围缩小,只承认自然界有意典,人事界没有。“柏氏吸收毕达哥拉派的数的原理,而成意典上一与多的原理。再进一步,简直就把意典等于数,且说:最高意典——‘好’——是一,其他意典是由一所产生的数,某事某物是某数,某事某物的变迁是某数的变迁等等。”②

二、格致学

柏拉图的格致学就是他的宇宙论,这其中包括,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下的飞禽走兽,以及一切的动植庶品。但是,这些具体的东西都只是意典的副本,只是为了完成哲学系统的缘故,不得不拉进来凑热闹,因此在这方面没什么特殊的贡献。

(一)宇宙的形成

“据柏氏看,这个世界是意典界的表现——意典界是本体,它是现象。它是意典和质素,或是理性和必然性的混合品,因为它是上帝用质素作材料所造成的;上帝是最高意典,是理性的大全,它创世的时候,把自己的模样拍在白纸一般、一尘不染的质素上面,但是不得不以质素做底子,所以质素成为必然性。既有理性,生命自然也跟着来,有生命必有灵魂。”③

1.开辟

“基督教的上帝之创世,乃是无中生有,至于柏氏的上帝之创世,乃是整理的办法:质素本来在那里,不过只是一团糟,秩序以及其他一切都没有,上帝把自己的模样拍上去,给它一个秩序,经过好多手续,才成这样一个世界。”④上帝创世的第一步,把理性布满宇宙——要把意典的模样拍在质素上面,所以造出灵魂;第二步:混混沌沌的质素里面起一个分合的作用,其中各部分按类汇成四种元素:

(一)火;

(二)气;

(三)水;

(四)土。这四种元素的由来,是理性最初 ①②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77页。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77页。

③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1页。④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2—103页。的作用,宇宙最早的秩序。第三步,从这四种元素之中,产生日月星辰。①

2.质素

柏氏看来,质素不是上帝所造,但是上帝创造宇宙之时,不得不用质素做底子,它是一切事物普遍的托子;它是无定性的东西,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可美可丑;它绝对不成物,是“非有”(non-being),所以有人把它当做空间来看,至于柏拉图自己是否把质素当做空间,他自己并未说明。

3.灵魂

在柏拉图这里什么是灵魂?笔者认为,灵魂是介于意典界与事物界之间的东西,“有了灵魂,意典的模样才能拍在质素上面,造物主宰才能把宇宙理性化。”②灵魂是上帝所造,包括三种要素:

(一)意典的内蕴——不变、不可分、纯一的要素,所以叫做同;

(二)四种元素——火、气、水、土——的内蕴——常变、可分、杂多的要素,所以叫做异;

(三)这两种要素合起来所成的同异的混合体。最后,把同、异、同异的混合体三者合一而成灵魂。③

(二)宇宙的分类

在柏拉图那里,“宇宙是个活的东西,而且在被造品之中时最完全的。因此这宇宙里面,各种生物都有,总括起来,可分为两类:

(一)长生的(immortal)

(二)非长生的(mortal)。长生的是天体——日月星辰之类,非长生的是地球的万物。”

其中,第一类是长生的天体,在柏拉图看来,“宇宙成个球形,里面的个体——诸星——也是圆的。地球居中,串在宇宙的轴上。环绕地球的有日、月和五个行星:金、木、水、火、土。日月和五行星外面,有个恒星天,它是宇宙的外重。行星个个单独绕地而行;恒星却不能单独行动,集合起来成个团体的绕地运动,换句话说,整个的恒星天顺着地球而动。除开绕地的运动之外,两种星同时自传;地球不但不移动,而且不自转。恒星天转到一周,便是一昼夜;月球绕地一周,成一个月;日球绕地一周,便是一年。”④

第二类是非长生的生物,柏拉图最关注的是人类。人类主要包括灵魂与身体这两个部分。灵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理性,是辨别是非善恶的良知;情感,是一种原动力;嗜欲,是饮食男女等等身体上的要求。理性在头部,情感在胸部,嗜欲在下部。理性管思想,情感管动作,嗜欲管感觉。正确的知识属于理性,空泛的意见属于情感,无常的感觉属于嗜欲。灵魂的三部分与生物的三阶段草木,禽兽,人类相对应。⑤

①② 参见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3-104页。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7页。③ 参见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8-109页。④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9—110页。

⑤ 参见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13—114页。

三、伦理学

柏氏的伦理学是关于宇宙间恒久不变的原理在人事界如何表现以及人生目的的确立、理想的追求的学说。“柏氏的伦理学分为个人伦理与社会伦理两部分;其实他的社会伦理就是政治学,因为伦理学以人为对象,政治学也是以人为对象,从个人方面研究人,是伦理学本身——狭义的伦理学,从社会方面研究人,便成政治学——广义的伦理学。”①

(一)个人伦理

希腊学者将人生目的或理想叫做“好”,个人伦理即关于怎样将这“好”表现在各人的生活之中,这方面的研究属于道德论的范围,由行为动机、行为目的和行为方法三个部分构成。1.行为动机:“个人意志所定的行为规则,就是行为动机;个人的行为动机能成大家所共守的律令(就是能出于“善意”),便是动机等于目的。可是这目的乃是大家所共同趣求的目的——伦理上的最高理想。”②其伦理学的着眼点在于改良动机,使动机与目的相同且合乎伦理上的最高理想。2.行为目的:柏氏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人生目的在于“好”,就是指幸福(happiness)。“幸福的内容固然是理性,但是此外还要加上其他部分。所谓其他部分便是享乐,不过必须无条件地受理性的支配。理性为主,享乐为辅,前者有绝对的宰制之权,后者有绝对的服从的义务。” ③ 3.行为方法:方法是“德”,这里的“德”并非道德,而是某件东西的功能,在个人伦理中即指“调和”两个字。“苏氏主张德等于知(Virtue=Knowledge),那么在他,德就是知,知就是德,除知之外便无德可言,因此他所谓德只是一个。„„柏氏主张德不只一个„„智慧、勇敢、节制、公道合称为四大德(four primary virtue)。”

(二)社会伦理

柏氏的社会伦理即其政治论,他把国家看作是一个放大的人,“人的灵 魂有三部分:理性、情感嗜欲;国家的分子也有三等:治者之于国家等于理性之于个人,兵士之于国家等于情感之于个人,平民之于国家等于嗜欲之于个人”。④所以智慧、勇敢、节制分别是治者,兵士和平民的德。

1.国家起源

柏氏认为国家起源于个人的需要。“对柏拉图而言,探讨国家的产生和人类社会的起源是一回事。”⑤从柏拉图国家起源论的发展与演变来看其早期的《普罗泰戈拉篇》和晚期的《法律篇》、《政治家篇》和《理想国》一起代表了柏拉图早、中、晚三期对国家起源的看法。《理想国》第二卷中提出的“互助论”为柏拉图 ①②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30页。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32页。③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34页。④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45页。⑤ 王宏文、宋洁人:《柏拉图研究(上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9页。

论国家和社会起源代表性思想。“《理想国》是从不断增长的人类需求出发,沿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逐渐扩大,一步步地探寻国家的起源的。它把国家分成“必要的”、“健康的”国家和“繁华的”、“奢侈的”国家。国家的产生和最后形成就是在必要的、健康的国家进入繁华的、奢侈的国家过程中完成的。”①柏拉图在后期对话《法篇》中,从更开阔的历史视野,论述了国家的起源与生成,将希腊城邦国家形成的历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大洪水后文明荡然无存,只在高山顶处住有穷苦人,处于未开化的野蛮状态,没有立法,靠习惯与祖制,实行家族或部落的最年长的家长统治;第二阶段,农耕发展,出现城邦共同体,家长统治演变为贵族统治,出现了严格意义上的国家;第三阶段,“特洛伊建设时代”,在平原与海滨建立许多个本土城邦和殖民城邦,城邦国家体制呈现多样化格局;第四阶段是希腊本土雅典、斯巴达等城邦国家的演变和完善。柏拉图将人类历史看做无尽的变化发展过程,并从经济与政治结合的角度考察城邦国家的产生与演②变。

2.哲学王的统治

柏拉图认为要实现他设计的理想城邦关键是要有“哲学王”来统治城邦,实现贤人治国。他说“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利和聪明才智合而为一”,“否则的话,我亲爱的格劳孔,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我们前面描述的那种法律体制,都只能是海客谈赢,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已。”③柏拉图所说的“哲学王”并非一定是有哲学头脑的国王。而是有宽泛的喻意,泛指政治与哲学智慧集于一身的统治者。所谓“贤人治者,就是智慧极高、同时力量又大的人,换句话说,就是理论家兼实行家,哲学家兼政治家。治者既是贤人,一切国事便要凭他处理,不可叫他受法律,以及各种制度的拘束,因为法律、制度在他眼里只是一种死的羁阨,非但无用,有时反能误事。”④

3.社会等级

柏拉图借助腓尼基人的传说,在教育理念中划分社会等级“老天铸造他们 到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⑤社会分为护国阶级和平民阶级,“护国阶级分为两级:

(一)治者(ruler);

(二)兵士(warrior),治者是执政的人,兵士是他们的助手。这两级人和平民共成三层阶级。这三层阶级各有各的职司:平民管中天、做买卖,所以又叫做实业界(industrial order);兵士管对外的国防,对内的治安,这些都是军政方面的事,所以又叫做军界(military order);治者管一切行政上和教育上的事,所以又叫做政治界兼教育界(official order and teaching order)。”⑥柏拉图理论中的社会等级并非固化的等级结构,在等级之间是具有流动性的,其等级不是由出身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心灵的品质。“虽则父子天赋相承,有时不免金父生银 ①② 王宏文、宋洁人:《柏拉图研究(上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6页。

参见姚介厚:《<国家篇>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③《理想国》,473DE。④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56页。⑤ 《理想国》,415B。⑥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57页。

子,银父生金子,错综变化,不一而足。”,“如果他们的孩子心灵里混入了一些废铜烂铁,他们决不能稍存姑息,应当把他们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安置于农民工人之间;如果农民工的后辈中间发现其天赋中有金有银者,他们就要重视

①他,把他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去。”

4.公有制

柏拉图的公有制理论分为“共产”和“公妻”两个部分,这两种均制度只行于治者和士兵两个阶级不行于平民阶级。②柏拉图认为财产和家庭都不利于政治家发挥其才能,妨碍他们全身心地为城邦整体谋利益,“在他看来护卫者的私有

③观念是城邦溃烂、衰落的根源。”所谓“共产”是指“平民把耕种所得的,抽一部分供给治者和士兵,所余的自己留住;治者和兵士除却消费上所必要的之外,不许储积财产。”④“公妻”则指废除家庭,其目的一方面在于改良人种,保证统治阶级成员的“优生”,使他们在体质与精神上永远成为公民中的优秀分子。另一方面,“柏拉图主张取消家庭,将妇女与子女共有作为和统治集团财产共有配套的制度,是为了彻底根除统治集团成员的私有观念,确保城邦国家的团结与统⑤一。”“公妻”制度下小孩从小就过团体生活,不会发生个人观念,而更具有“公有同一事物”的观念。

5.教育理论

卢梭曾认为《理想国》是“以往所写过的关于教育的最好论著。”⑥柏拉图试图通过教育使人民有“德”,但其教育理论同公有制一样是分等级的,仅限于护国者阶级。

(一)教育目的:柏拉图认为“治国的唯一问题就是培养贤治者、好

⑦官吏,治者既贤,官吏既好,国事交他们手里便万无一失。”

(二)教育方式:“知行结合”的教育方式包括科学和伦理学两个方面。

(三)教育阶段:柏拉图所定的教育时期分两大段,第一段是3岁到16岁的预备时期,教育侧重行的方面;第二段是16岁以后进入真正的教育时期,教育侧重在知方面。⑧

(四)教育内容:“柏拉图的教学内容,被后人总结为‘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⑨其教育的核心是“理念”,柏拉图把世界区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虚假无常的,而理念世界则是真实且永恒不变的。真理只能通过天生有智慧之德的统治者求之于理念世界。

《理想国》,415C。

参见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59-160页。③ 姚介厚著:《<国家篇>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④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59页。⑤ 姚介厚著:《<国家篇>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⑥ [英]厄奈斯特·巴克:《希腊希腊政治理论——柏拉图及其前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⑦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61页。⑧ 参见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51-164页。⑨ 刘萍:《试比较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观》,载于《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6期,第86页。②① 7

结语

柏拉图的思想对后世西方的文明演进、哲学与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其辩证法思想即其意典学说对人们在方法论的思考和把握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格致学论宇宙论万物,用天文学的专业眼光来看虽无甚价值,但是却代表了人类早期文明的宇宙观同时也是保证了其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伦理学强调伦理是政治的基础,国家体制有其伦理原则,政治通知单 首要任务时配置公民道德,是他开启了一种体制化的伦理研究和伦理型的政治学说,对西方后世的政治学、伦理学有深远影响;他提出的“共产”制度对后世的思想家形成空想共产主义有着深刻的启迪;在教育理念中强调教育对立国的重要作用,所提出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对西方教育模式的演进有着深远的影响。黑格尔曾评价“柏拉图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任务之一,他的哲学是有世界历来是地位的创作之一,它从产生起直到以后各个时代,对于文化和精神的发展,曾有过极为重要的影响。”①

①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第152页。

下载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化学化工学院11化学(1)班苏萍学号:1107030014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培养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并倡导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

    孔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孔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11级英语专接本1班 白林艳 33号摘要: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创立的儒家学派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

    孔子的教育思想-简要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 (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他的先世是宋国的贵族,后因家族衰败而逃到鲁......

    孔子教育思想与教育的四大支柱

    孔子教育思想与教育的四大支柱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需要培养......

    柏拉图《理想国》的思想与启迪

    柏拉图《理想国》的思想与启迪 柏拉图生于公元427年,从小在舒适的或许是富裕的环境中长大的;是一个漂亮、精力充沛的青年。之所以叫“柏拉图”,据说是因为他肩膀宽阔的缘故;曾经......

    孔子主要思想

    孔子主要思想 孔子主要思想有:仁、礼、孝、中庸之道、君子人格的塑造、教育、天命、治国安邦等思想。 1、仁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但“仁”具体指的是什么?孔子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