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柏拉图《理想国》的思想与启迪
柏拉图《理想国》的思想与启迪
柏拉图生于公元427年,从小在舒适的或许是富裕的环境中长大的;是一个漂亮、精力充沛的青年。之所以叫“柏拉图”,据说是因为他肩膀宽阔的缘故;曾经是一个优秀的军人,并且在科林斯地峡运动会中两次获奖。
通常哲学家是不容易从这样的青年中培养出来的,但柏拉图敏感的心灵在苏格拉底的“雄辩术”竞技中找到了新的乐趣。与苏格拉底的相遇可以说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他曾说:“感谢上帝,我生为希腊人而非野蛮人,生为自由人而非奴隶,生为男子汉而非女人;尤其是,我生逢苏格拉底的时代”。由此可见,苏格拉底对其影响的巨大。
虽然柏拉图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两千多年,但其思想的价值会永远的在后世闪光。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他的对话录仍然是世界上一个无价之宝。其中最好的是《理想国》,它自成一部完整的论文,柏拉图把它变成一本书;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他的形而上学、神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和艺术理论。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带有时髦和现代气息的问题: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与节育,优生学,尼采的道德与贵族 政治问题,卢梭的回归自然和自由教育问题,柏格森的“生命冲动”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样样都有。这真是富裕的主人款待高贵的客人的一桌盛宴。爱默生曾经这样称赞道:“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并将欧玛尔称赞《古兰经》的话转移给《理想国》:“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们的全部价值都在这本书里了。”
在这里我们只简单的介绍柏拉图的优生学、教育观和爱情观,以及它们对现今世界的积极意义。
柏 拉图在《理想国》里提出了优生学,虽然比起现代优生学理论,还少了一点,但已经很完备了。他提出了两点优生学理论:一。精选健康的祖先。身体是第一位的,家族中有遗传病史的配偶,结婚后很有可能遗传。现代遗传的三大杀手是高血压、癌症、白血病和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糖尿病。尤其是白血病,即使骨髓移植,世界上骨髓移植后活的最长的只有十年,一般人只能活一年甚至几个月,而且死的更痛苦。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智商问题,平时生活中那些处理事情得体的人智商也高,学习好的人智商也高,识时务者为俊杰,那些能按着形势走的人智商也高得很。所以,对一些大学生朋友们,为了你们下一代的智商,谈恋爱可以在本科阶段,但结婚 要在研究生阶段。当然智商的高低绝对不是仅仅由学历决定的。二。优选时间。柏拉图说过男性结婚最好是在30-45岁之间,女性最好在20-40之间,但现代的研究表明,男性最好在30到45之前,女性在24到27岁。那么结婚的时间呢?柏拉图认为五一前后最好,这样的话,怀孕在5、6、7三个月,怀孕三个月后是胎儿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时期,那时候将是8、9、10三个月,正好是秋天,我们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各种时令性的瓜菜水果应有尽有,母亲吃什么有什么,并且吃大自然的东西是最好的,天人合一,生出来的孩子也比较聪明,那些反季节的食物肯定含有某些药品,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一般不出意外的话,到了第二年的3、4、5月份便是孩子出生的时候,这个时候正是春天,万物苏醒,天气不冷不热,孩子的发从柏拉图的教育理念,再看一下我们当今的教育制度。前不久,北京地坛小学足球队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少年迪纳摩足球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然而0:15的比分,让所有人目瞪口呆。不能不说我们的教育没有给体育足够的重视,况且还是北京的学校。还 是毛泽东说的好:“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除此之外,我一直觉得柏拉图的世俗教育对当今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启迪意义,在目前的大学生就业中,有很大一部 分的大学生,眼高手低,心太浮躁,高的职位做不了,低的职位不愿做。其实,我们真该学一学柏拉图提倡的,把学者的自负收起来,低下高傲的头颅,脚踏实地的 在生活中学习生活,但是低头绝对不是让你放弃进取的动力,低下头颅是为了更好的扬起头,我们应该做到不卑不亢,从容不迫。
介绍完柏拉图的教育理念,接下来我们就不得不谈一谈他的爱情观了。柏 拉图其人长得很漂亮,但是一生未娶,位列历史上十大著名光棍之首,以他名字命名的“柏拉图式爱情”影响了很大一部分人,用我们今天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来说就是“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欲而向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 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柏拉图式的爱情在我们当今的时代可以说有了很完美的表达,比如说网恋,双方虽
然素未谋面,但却可以在网上爱的死去活来,并且可以充分的发挥人们的想象力!但是在我看来,柏拉图式的爱情未免太过于浪漫以至于在现实世界中很难找到,当然,中国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为了才女林徽因确实终生未娶,传为一段佳话。
其实柏拉图一直都在强调爱情的重要性,他曾说过:“对活得高尚的男人来说,指导他行为的不是血缘,不是荣誉,不是财富,而是爱情。世上再也没有一种情感像爱 情那样深植人心。一个处在热恋中的人假如作出了不光彩的行为,被他的父亲、朋友或别的什么人看见,都不会向被自己的恋人看见那样,使他顿时苍白失色,失去了一切的一切,无力面对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
虽然我们不必像一句话说的那样:“我愿化身为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只求此少女从桥上走过”;也不必像柏拉图提倡的精神恋爱那样完全的禁欲主义。但是至少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这样的一个浮躁的社会中,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一点浪漫主义,多一点诗意情怀,就当是为了年老时的一份回忆,也该在爱情的阶段中多一点精神的交流。
在我看来,柏拉图的教育观和爱情观对当今社会,至少对我自身来说,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也希望能对别人有所帮助和启迪。那个时代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了,但是思想的永恒会一直都存在着,我们每个人也都应该追求思想的完美,那么其他的东西,即使不尾随而来,也会失去了而浑然不觉。
第二篇:柏拉图《理想国》
读《理想国》所思
【摘要】柏拉图的《理想国》被称为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名著之一。围绕着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柏拉图为我们描绘了一副美好和谐的画卷。那现在就让我们通过《理想国》暂时回到文明的古希腊时代,并用辩证的思想来学习。
【关键字】 柏拉图 理想国 理念
[ abstract ] Plato's “ideal” was called one of history's most influential philosophy masterpieces.Around the country, Plato justice and individual justice for our painted a beautiful and harmonious scroll.That now let us through “ideal” temporarily back to civilization, ancient Greek era with dialectical thought to learn.[key words] Plato ideal concept
谈起古希腊,我们就自然会联想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仍深深的影响着许多哲学家、教育家、美学家。柏拉图给我们阐释了真理与艺术的真谛和他所向往的理想之国的雏形,所有的一切都为后世的文化艺术的研究和探索冶国安邦之策奠定了深远和坚定的基础。
柏拉图的《理想国》带给我们的只是一种理念以及如何思考问题,我不知道这个有什么实际作用。《理想国》给我们最大的收获是它给我们较好的理解西方关于法律的最初思考,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的思想,而这个思想对于我们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我们理解的基础不同,柏拉图从政治角度出发思考国家的建立,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理念培养是很重要的,一个国家有他自己的理念,一个社会悠然自己的指导思想,一个人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在当今社会,浮躁世俗,金钱名利的时代,我们应该充分的发挥理念的作用。
柏拉图为我们描绘的“理想国”应该是这样的:民主政治,和谐统一,人民正义善良勇敢,国民之间应该建立起共同的感情,利益财产共有(包括不能接受的妇女儿童共有)。理想国的终极目标便是建立一个和谐统一团结正义的社会。理想国中也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但是统治者成为人民的保护者和辅助者,而被统治者成为统治者的供给者和衣食父母,他们是紧密的朋友,当然也不存在着内忧外患。这个倒是和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相似。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私有产权,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国家和政府,并且进行集体生产的社会。虽然当今中国没有达到精神和物质水平,距离共产主义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只要我们相信,并付诸实践,一定可以促进社会进步。罗素如是说“什么政体对一切城邦最为适宜。大多数评述政体问题的人虽然可以说不乏高论,但在实际应用方面往往不免误入歧途。我们不仅应当研究什么是最优良的政体,而且要研究什么是可能实现的政体,并同时研究什么是所有的城邦都容易实现的政体。”①注释柏拉图思想在世界史上无疑是进步的,但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会成为现实的。它永远只是古希腊时代哲学家的一个梦想。理想国从未真正的存在过,人性与崇高的理想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理想国注定只是一个空中楼阁。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缔造了一个秩序井然的正义的国家。他在说到人与城邦的关系时,他说人应该为城邦服务。以现在看来,城邦应该为人服务,以人为本。孟子说“圣人与我同类者”,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神创造三种人,最佳的意中人是黄金做成的,是统治者即护卫者;次一种是银子做的,是士兵;其余的都是铁或是铜做的,只能做农民或匠人。柏拉图明确地说过,撒谎是政府的特权,犹如开药方是医生的特权。②注释平等的思想荡然无
存了,这神创造三种人的思想在潜意识中扼杀了人的本性。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第四卷里说:“显而易见,对政体的研究也应属于同一门科学,它研究什么是最优良的政体,以及若是没有外部的干扰,什么性质的政体最切合我们的意愿,什么政体与什么城邦相适合。由于能实现最优良政体的城邦毕竟为数不多,故一名好的立法者或真正的政治家就不应该一心盼望求单纯意义上最优越的政体,他还须考虑到切合城邦实际的最优良的政体。此外,我们还应该能够指明,在给定的前提下,一个政体起初是如何产生出来的,通过什么方式可以使它长时间地保持下去;我所指的就像这样一个城邦,压根不适于最优良政体的治理方式,也不具备最起码的条件,其政体甚至没有达到为其实际存在条件所允许的优良程度,却只达到了某一个较差的水准。” ③注释
柏拉图爱情,是柏拉图为了培养出高质量的护卫者而创造的。柏拉图爱情不是出于异性相互吸引,而是仅仅为了国家获得优势后代而生殖。把“城邦里最出类拔萃的男人和女人”挑选出来,让他们互相共有,“这些女人应该归这些男人公有,任何人都不得与任何人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最好的男人必须与最好的女人尽多结合在一起,反之,最坏的与最坏的要尽少结合在一起。最好者的下一代必须培养成长,最坏者的下一代不予养育。”国家是最高目的,人以及人的感情和生育只是国家的工具,女人和男人为国家而出生而养育。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没有爱情。另外,在《理想国》中,畸形的孩子、低劣父母的孩子、父母未在生育期前所生的孩子就要被“放到一个人所不知的神秘地方去,他们所应该的那样。”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思想,人的生存权利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权利,而当他们一出生就要被剥夺了,仅仅是因为这一点我就认为与真正的理想国是相差甚远的。
注释①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颜
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2007年5月第3次印刷,第116页
②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63年9月第1版,1997年3月北京第11次印刷 第152页
③《政治学》,第116页
参考文献:
1[古希腊] 柏拉图 《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 商务印书馆
2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颜
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2007年5月第3次印刷
3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63年9月第1版,1997年3月北京第11次印刷
第三篇:柏拉图与《理想国》读书笔记
柏拉图与理想国》读书笔记
刚刚过去的一周,多半时间都是在做毕业试验和查阅相关资料。在剩余时间里,我读了《柏拉图与理想国》这本书。书中论述的是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之间的关系,书的开篇就讨论正义以及政府的公正,后篇写城邦的文化、法律、教育,通过阅读这本书,给了我太多的启示。
柏拉图(Plato,Πλάτων,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理想国的中心内容是正义,整书都是围绕正义展开。柏拉图把正义分为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其中城邦正义试论述重点。
《理想国》的内容可归结为四个方面的问题:正义的内涵;城邦正义的实现;城邦正义的维持;城邦正义的衰败。在柏拉图看来,城邦正义实现的关键在于哲学王的统治,维持城邦正义的两大手段是公共教育和公有制度。
《理想国》共分为十卷。第一卷和第二卷前半部分是关于正义是什么及正义不正义何者更有利的争论。第二卷后半部分到第四卷,柏拉图阐述自己的正义观: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柏拉图认为城邦正义只能在完整的城邦中才能显现。所以首先必须构建完整的城邦。
在柏拉图笔下,城邦构建经历三个阶段:生产阶段、辅助者阶段、统治者阶段。相对应于这三个阶段,有三个等级和三种生活,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生活:生产者对应经济生活;辅助者对应军事生活;统治者对应哲学生活。统治者与辅助者合称为护卫者。统治者的品质是智慧,辅助者的品质是勇敢,生产者既不智慧又不勇敢。三个等级的划分以及他们所应当从事的工作都应当由他们的内在品质决定。
相对于城邦的三个部分,人的灵魂中也有三个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理性的品质是智慧,激情的品质是勇敢,整个灵魂的品质是节制。当理性在灵魂中处于统治地位,激情和欲望服从理性时,个人的灵魂也就实现了正义。
第五卷到第七卷是论证正义如何实现和维持。第五卷论述了维持城邦正义的一大手段:公有制度。公有制度包括妇女儿童公有和财产公有。维持城邦正义的另一大手段——公共教育。无论是公有制还是公共教育,只适用于护卫者阶层,不适用于生产者阶层。
第八卷到第九卷论述的是城邦正义的衰败。虽然哲学王用公共教育和公有制度来维系城邦正义,但由于哲学王的理性的有限性,不可避免的会犯错误,因而理想城邦不可避免的会衰败。
第十卷再次回到第一卷所谈论的正义与不正义何者更有利的问题上来。柏拉图通过进一步的论证,得出正义比不正义更有利。最后柏拉图号召人们行使正义。这样,本书终点的地方就是它起点的地方。
以上便是我对《柏拉图与理想国》这本书的读书心得。
第四篇:柏拉图《理想国》思想的思考与启示
柏拉图《理想国》思想的思考与启示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而这些所要体现的东西在他的《理想国》开始时候并没有直接提出来,他是利用了正义二字逐渐将其拓展并且引申出来的。正义是一种好的表现,然而什么是正义呢,面对这个看似很好理解的词语,柏拉图首先对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柏拉图的《理想国》里面不仅有着他对理想国的阐述,也包含着一种朴素的辨证主义观点和应变的思想,他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给出正义的定义,也暗示着人们,这里没有什么正确的定义,还需要继续的探索研究,只不过他的想法是让人们去利用这个探索研究构造他那柏拉图似的理想国。《理想国》讨论的主题是正义问题,首先讨论国家的正义。柏拉图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自制、正义这4种德性。国家的智慧要求它有治理整个国家的知识,只有少数人才具有这样的智慧;国家的勇敢属于保卫它的卫士;国家的自制是一种和谐,当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能够和谐一致,这个国家就达到了自制。若一个国家有了这三种德性,也就有了正义。
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不过那种对任何事情都好奇的人还不是真正的哲学家,只有热忱于寻找真理的人才是哲学家,这就涉及到了真理问题。柏拉图把世界划分为可感世界与理念,那些只爱好具体事物如美的声调或形象的人只有意见而无知识,只有那些认识美自身即美的理念,而且将其与具体事物区分开,而不互相混淆的人才是有知识的人。柏拉图通过“太阳”的比喻说明,正如太阳是可见世界之所以可见的原因,善乃是理念世界中一切理念的存在原因,它是最高的理念。他又通过“线”的比喻进一步将两个世界划分为4个部分。第一,影象;第二,影象所像的实物;第三,数理对象。灵魂将影象的实物作为影象来研究,它只能从假设出发下降到结论;第四,理念。灵魂从假设出发上推到第一原理,它不再使用影象而是使用理念来作系统研究。前两个部分属于可见世界,后两个部分组成了可知世界。与此相应,灵魂的状态也可以分为4个阶段,这就是想象或猜测、信念、理智和理性。柏拉图通过“洞穴”的比喻指出,认识的4个阶段并不是后天学习的发展过程,而是“灵魂的转向”。因为灵魂本身具有一种认识能力,教育只是使这种能力掌握正确的方向,使它从黑暗转向光明,从现象的世界走向真实的世界,因此教育也是《理想国》的重要主题之一。同时柏拉图的《理想国》是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这个城邦是历史上大大小小“乌托邦”的开山鼻祖。该书是柏拉图中期思想的总结,其语言华丽,逻辑缜密,想象丰富,阐述精彩,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
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不是什么是正义的人,他从城邦至公民、从上往下、从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
《理想国》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阐述了他的主要教育思想,例如,重视学前教育,主张国家控制教育,终身教育观,注重幼儿教育,倡导男女平等教育。
柏拉图是古希腊一位影响深远的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撰写了大量有关办学、教书、育人、伦理、法律、宗教等方面的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该属《理想国》了,就教育而言,柏拉图提出了他自认为理想的完整教育体制构想。他关于幼儿教育、终身教育、音乐文艺教育、体育军事教育等思想对古希腊及后世的教育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学前教育观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他认为人的初始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尤其对那些性格尚未定型的孩子而言,对好的总是会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柏拉图认为,一个人从小受教育的方向,往往能影响他以后发展的方向,甚至也能决定他将来的目标方向。他们的头脑在早期所接受的一切东西都将是很难遗忘或更改的。所以柏拉图认为对孩子们早期的教育应该是从美好的道德熏陶开始。
二、教育伦理思想
天赋品德论是柏拉图的整个教育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因为在人的灵魂中先有善,于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如何引导人们去认识这个善,而教育的内容就是该用什么在最大程度上去实现这个善。如果我们把柏拉图的整个教育伦理思想看作是一座大厦的话,天赋品德论就是构筑这座大厦的基石。
教育是实现善的理念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是,教育实现善的理念不是无中生有,即不是把理念从外向内灌输而是基于天赋品德论的基础上,教育是对人本身所具有的实现善的理解能力的发掘。
三、终身教育观
柏拉图从重视胎教开始,对各阶段教育进行了明确的划分,而且为了造就至善至美的优秀治国人才,他还最早提出人工作后还需要有继续受教育的思想。柏拉图认为,教育是终身的,应贯穿于人的一生。不但如此,他还认为那些年满50岁,在实际工作和学习的一切方面都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考试的人必须接受最后的考验,即要用善的理念武装自己,改造自己的灵魂,从而在晚年更好地管理好国家、公民个人和他们自己。所以,他要求人们在剩下的人生岁月里,还要用大部分的时间来研究哲学,这样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直到培养出像他们那样的继承人,才可以辞去职务,进入乐土为止。
终身教育的理念适合于任何的时代,尤其是当代知识爆炸和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知识的老化现象日益严重,要求我们的知识储备及时更新,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第五篇:柏拉图《理想国》的诗教思想探讨
[内容摘要] 理想国家的构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而诗教是其中重要一环。只有高度重视诗人的作用, 全方位发挥诗歌审美、教育和政治功能, 用“好的故事”教育儿童, 培养合格统治人材, 才能为理想国家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
[关 键 词] 柏拉图 理想国 诗教
什么是理想国家, 如何构建理想国家, 这是柏拉图全部人生活动的旨归。柏拉图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在实践层面上, 柏拉图创办学园, 致力于培养立法治国的人才, 而且三次远赴西西里, 辛勤教育叙拉古国王,努力使理想国变为现实;在理论层面上,柏拉图撰写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对话体著作, 其中《理想国》成于他思想成熟的壮年时期, 该书影响深远, 是西方学界公认的永不过时的经典。柏拉图认为, 理想国家的建成是一个系统工程, 而诗教则是其中重要一环, 诗人及其作品在理想国家中是不可或缺的。
一、诗教: 理想国家建设的基点
在《理想国》中, 柏拉图是从第二卷开始讨论理想国家建设这一课题的。而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我们的护卫者该怎样接受训练接受教育呢? ”
①为什么柏拉图要从这一问题开始他的理想国家建设的宏伟工程呢? 他指出, 因为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研讨, “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楚整个探讨的目标”
②。顺理成章, 柏拉图开始了像讲故事那样从容不迫地来讨论护卫者的教育问题。
他说道: “这种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 用音乐来陶冶心灵。”
③即一是身体教育, 二是心灵教育, 护卫者只有具备了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灵, 才是一名合格的护卫者, 而身体教育的途径是体操, 心灵教育的途径是音乐。这里的“音乐”和我们今天的“音乐”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 它泛指一切具有乐调节奏的文艺形式, 如史诗、戏剧、诗歌等。
诚然, 护卫者需要接受教育, 但对他们的教育, 并不是从他们取得这一职业资格开始, 而是要从童年时期就要进行严格的训练。一方面, 童年时期可塑性最强, 教育效果最显著, 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佳阶段, “在幼小柔嫩的阶段, 最容易接受教育的陶冶, 你要把他塑成什么型式, 就能塑成什么型式”
④;另一方面, 童年时期的教育不仅影响着一个人的童年, 而且关系到一个人的成年乃至一生, “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 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 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 他就会就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 结果就会相反 等到长大成人, 理智来临,他会似曾相识, 向前欢迎, 因为他所受的教养, 使他同气相求”
⑤。在这里, 柏拉图区分了两种促进心灵的教育, 一种是“节奏与和谐”的教育, 即诗教, 一种是长大成人后的理智教育。一个人既要接受诗教, 又要接受理智教育。而在儿童时期, 人的理智尚未来临, 因而适应儿童的不是理智教育, 而是诗教。因而, 儿童教育要从诗教开始。在《理想国》中, 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计划, 这一计划包括七个学习科目, 即“七科”教育, 分别为诗歌教育、体操教育、数学教育、几何学教育、天文学教育、声学教育、辩证法(哲学)教育。“七科”
教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分别对应于人生各个阶段。其中诗教属于“七科”教育的第一个层次, 对应于人生的童年阶段, 适宜于儿童的教育。所以, 柏拉图主张“先用故事教育孩子们。”因为, 儿童的抽象思维还不发达, 而形象思维异常活跃, 而诗教恰是寓教于乐, 采用大量的神话传说以及儿童喜闻乐见的英雄故事和人间奇闻, 极大地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理, 同时也让儿童在阅读和听说故事中接受心灵洗礼, 在潜移默化中移情易性, 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说,儿童教育只能从诗教开始, 诗人是孩子们的第一位教师, 诗人的作品是孩子们学习的第一门功课。
二、诗教: 用“好的故事”教育儿童
柏拉图的诗教思想是建立在对传统诗歌批判基础上的。虽然他把儿童的教育培养交给了诗人, 但这并不表明他对诗人是完全信任的。相反, 从为理想国培养合格统治人才这一宗旨出发, 他对诗人和他们的作品进行了严格审查, 认为他们大多数作品“我们必须抛弃”, 否则, “我们的护卫者从小就接触罪恶的形象, 耳濡目染, 有如牛羊卧毒草中嘴嚼反刍,近墨者黑, 不知不觉间心灵上便铸成大错了”
⑥。柏拉图是个诗人, 他深知诗歌对接受者即儿童的心理造成的巨大效应。“好的故事”对儿童产生好的影响, “坏的故事”则使儿童“不知不觉间心灵上便铸成大错”。因此柏拉图倡导诗教, 并不是一般的诗教, 而是倡导用“好的故事”教育儿童。
柏拉图深感忧虑的是, 我们的时代虽有大量传统诗歌广泛传播, 而它们大多良莠不分, 并不适宜儿童的教育。因此,柏拉图为了“净化诗歌”, 对传统诗歌进行了批判改造。他指出, 诗人在写作上不能随心所欲, 什么该写, 什么不该写, 诗人应接受监督和制约。因此, 柏拉图对传统诗歌尤其是影响深远的荷马诗歌进行了严格审查, 指出诗人在作品中关于诸神、神灵、英雄、冥界, 尤其在关于人的问题上说法有错误, 对儿童心灵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对此, 柏拉图一方面提出了著名的“删诗”说, 即直接删去荷马等人作品中不利于儿童教育的诗句, 另一方面,要为诗歌创作立定新规, 要求诗人严格遵守, “哪个艺人不肯服从, 就不让他在我们中间存在下去”
⑦。
一个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往往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一点柏拉图是深信不疑的。用“坏的故事”教育儿童, 与用“好的故事”教育儿童, 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坏的故事”常常导致灵魂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好的故事”则净化人的灵魂,使人的灵魂得到健康的锻炼。因此, 柏拉图说: “我们必须寻找一些艺人巨匠, 用其大才美德, 开辟一条道路, 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而进, 如入健康之乡;眼睛所看到的, 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 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化雨, 潜移默化, 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童年时, 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
⑧但什么是“好的故事”呢? 柏拉图认为, “好的故事”应该满足两个条件, 其一是要有“美好的表现”, 即要有好言词、好音调、好风格、好节奏;其二是要有“美好品格”, 即要由“好的精神状态”, 它指“那些智力好、品格好的人的真正良好的精神状态”。儿童从小接受这样作品的熏陶, 就能成为一个“爱美的人”, 即“美人”, 这样的一个人“在心灵里有内在的精神状态的美, 在有形的体态举止上也有同一种的与之相应的调和的美”
⑨。用柏拉图的话说, 这样的人是一个“兼美者”, 即实现了心灵美与形体美的融合, 这才是一个“最美的景观”。
三、诗教: 审美、教育与政治功能的整体运用
构建理想国家是柏拉图一生的梦想,他的诗教思想是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一环。而他的诗教思想自身又构成了严密的整体, 即他以诗教的审美功能作为途径, 以教育功能作为中介, 以政治功能作为目的。
诗歌要在理想国家中获得一席之地, 必须要实现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政治功能的整体运用, 三者缺一不可。
柏拉图认为, 诗歌要发挥审美功能, 必须首先要确保有一个美的形式, 即要有“好言词、好音调、好风格、好节奏”。如此同时,这四者必须如影随形,融会贯通, 构成一个完美的表现形式。只有具备美的形式的诗歌, 才能激发人的喜爱之情, 才能负荷教化功能, 才能用于儿童的教育。其次, 诗歌还必须要有较强的故事性和娱乐性, 只有这样, 才能适合儿童的天性, 那种抽象说教的诗歌, 不考虑儿童接受心理, 在柏拉图那里是没有位置的。因而, 诗歌的审美论文定制功能是诗歌的内在要求, 也是诗歌的教育功能和政治功能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
诗歌的教育功能旨在培养儿童感受心灵美的能力, 并进而促进儿童心灵的美化。正如王柯平指出的, 儿童“不只是接受诗乐的训练和审美的熏陶, 更重要的是接受道德的教育和心灵的塑造”
⑩。诗歌必须负载塑造儿童心灵、提升儿童灵魂的功能。而塑造人的心灵是一个更加艰难更加重要的工作, 为此, 我们“用这些故事铸造他们的心灵, 比用手去塑造他们的身体还要仔细”
与诗歌教育论文相关功能旨在塑造儿童心灵美不同, 诗歌的政治功能则旨在激发儿童的爱国热情, 培养儿童勇于承担国家职责的精神。正如方珊所说: “柏拉图的一切学术活动都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文艺成了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工具, 文艺的政治工具功能被鲜明地突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