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写人作文

时间:2019-05-13 12:43: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六讲:写人作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六讲:写人作文》。

第一篇:第六讲:写人作文

第六讲:怎样写好人物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等特点。要写好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写好人物的形象: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1、人物外貌描写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在描写人物外貌时,首先就要明确文章是要表现人物哪个方面的精神、性格、品质,这是决定写什么以及怎么写的主要依据。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

《爷爷》一课,作者为了表现爷爷的热爱劳动、勤劳俭朴,便紧紧抓住人物俭朴的穿戴和健康的脸色来写:“他头上裹着白毛巾,身上披件老羊皮袄,腰里别着烟袋,黑红色的脸膛配上银白色的胡子,活像童话里的老仙翁。”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俭朴而硬朗的老农民形象。与此关系不大的一些外貌特征,诸如身材的高矮、鼻梁的高低、嘴形的大小等等,都略去不写。

2、人物的语言

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10月9日,上海世博园区,阿联酋国家民俗音乐与舞蹈表演吸引游客。阿联酋的歌舞表演多为营造欢乐气氛的传统群体舞,展示了以动态的肢体语言和音乐表演为标志的海湾艺术。

3、人物的心理

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

为了写好人物的外貌,还要经常搜集、积累一些描写人物外貌词语,如描写眼睛的词语有明澈、雪亮、亮晶晶、水灵灵、浓眉大眼、眉清目秀„„描写头发的词语有乌发、鬓发苍白、鹤发童颜、刘海儿、羊角辫儿„„积累了丰富的词汇,才能准确、逼真地描绘人物的形象。

眼睛:大眼睛忽闪忽闪 乌溜溜的眼珠

眼睛布满血丝 会说话的眼睛 慈祥的目光

明亮的眼睛 凶狠的目光

眼睛眯成一条缝 眉青目秀 炯炯有神

怎样描写人物的眼睛呢?小学语文课本有一篇文章题目就叫《穆老师的眼睛》。课文一开始是这样描写穆老师的眼睛的:“穆老师的眼睛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又圆又大。” 这只是从外表来写眼睛,更重要的是写好“眼光”、“眼神”。课文接着写,当“我”上课想玩东西时,穆老师的眼睛好像在暗示:“你怎么做小动作啦!”当我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时,穆老师的眼睛又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好像在说:“讲得好!”当“我”病刚好来校上课时,穆老师不时用眼睛看看我,仿佛对我说:“吃得消吗?”当“我们”下课做游戏时,穆老师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在提醒我们:“哎——当心!我要捉住你们啦!”这样就把眼睛写“活”了。

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我们就可以看出,穆老师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儿童,善于教育学生的好老师。

鼻子:高鼻梁 鹰钩鼻 酒糟鼻

蒜头鼻 朝天鼻 塌鼻梁 又扁又平的鼻子 又高又直的鼻子 尖尖的鼻子

头发:披肩长发 柔软的头发 齐眉的刘海 秃头(没有头发)白发苍苍 头发乌润 头发稀疏

嘴:樱桃小嘴 抿着小嘴 血盆大口 尖嘴猴腮 厚嘴唇 薄嘴唇 嘴唇苍白

唇如胭脂 唇无血色 齿白唇红

牙:参差不齐的牙齿 白而发亮的牙齿 咬紧牙关 满口银牙 青面獠牙

二、抓住人物的特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一个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作文时,我们应根据中心思想有所选择地写。

三、选用典型事例

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

四、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写人作文应注意什么

写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题。写人,可以侧重写人物的外部表现,即写他在做些什么,或者有哪些动人事迹;也可侧重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他在一件事面前,在与别人交往中,或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的内心变化,和随之产生的喜、怒、哀、乐之情;也可以交错地写人的外部表现和心理活动。写人的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

⒈交代清楚他是什么人,如他的年龄、性别、外貌、职业、性情,及与自己的关系。

⒉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就是要写出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只有把特点写出来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也才能与众不同,有了新意。

⒊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决不能象老师给你写品德评语那样来写人。所选的事件要能充分表现这人性格和品质。当你把事情写好了,人物也就写好了。如当你读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以及《我的战友邱少云》以后,你对这两位英雄就有了深刻的印象了。

⒋要抓住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其变化,给予具体,生动的描写。即抓住细节刻画人物,使原来比较平板、模糊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如《一夜的工作》中,周总理扶正转椅就是一个细节描写,它表现了周总理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

⒌在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为不同的年龄、职业、性格等的人物,他们所讲的话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讲的话也是不同的。

⒍要紧紧扣住人物的特点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写人,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马虎拼凑,拉拉杂杂,更不能重复罗嗦,画蛇添足,使人看了不知在说什么。

写人作文开头和结尾

一、开头

1、倒叙总起式。先交代事情结果,总起全文。

例1:谢天谢地,菩萨保佑!这只可怕的大狼狗终于被主人带离了校园。同学们长长叹了口气,一颗悬着的心像一块石头落回原处。《可怕的大狼狗》

例2:这次荣获校“文明小主人”荣誉称号的同学居然是冯光泽,学校的钱校长为他发了奖。“哗哗哗——”台下顿时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个捣蛋鬼的变化可真大啊!《真没想到》

2、悬念式。提出问题,吊起读者胃口。

例:她是谁呢?那衣服,那俊俏的小脸盘,这么眼熟。《我的表妹》

3、抒情总起式。开始借景抒情,再总起全文。

例:童年像一条河,朵朵浪花在朝阳照耀下充满欢乐。秋高气爽的季节,那次海边捉蟛蜞真有趣。《海边趣事》

4、总起肖像式。先写出总起句,然后描写人物外貌。

例:我的弟弟真可爱。圆圆的小脸上嵌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笑起来就露出两个小酒窝。《我的弟弟》

5、肖像总起式。先写出描写人物外貌,然后总起句统领全文。

例:打开影集,照片上的她:短短的黑发,红润的小嘴,柳叶似的眉毛,调皮地笑着。她就是天真可爱,做事认真的李小红。《我的同学》

6、声音总起式。开始写“歌声、笑声、风雨声„„”铺设情境,而后总起全文。

例1:“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每当听着这首歌,我的眼前就浮现出妈妈的影子。《难忘的妈妈》

7、对比总起式。把许多事和人和其中的一个人或一件事对比,突出其中之一。

例:儿童时代的往事,我大多淡忘了。唯有一件事像刀刻的,我怎么也忘不了。《难忘的一件事》

8、开门见山式。直截了当的交代人和事。

例:又是星期六,我冒着严寒回到了家,见到了年迈的爷爷。《爷爷的拐杖》

9、写景导入式。

例:碧蓝蓝的海水就在脚下,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海边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强强最喜欢的爷爷的小屋就在这里,一张普通的苇叶,经过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吹奏出悠扬曲调的芦笛。《爷爷的芦笛》

二、结尾

1、总结照应式。这是结尾中最常用的一种,篇末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课题与开头。

例1:求求你啊!狼狗的主人,一定要把这只可怕大狼狗看好。真是吓死人了,至今,我常在睡梦中被这只可怕的大狼狗吓醒„„《可怕的大狼狗》

例2:真没想到啊!昨天的捣蛋鬼,今天的冯光泽荣获了学校“文明小主人”的荣誉称号。这热烈的掌声,不就是对他由衷地赞叹吗?《真没想到》

2、感悟式。通过写人和事写出自己得到的启示。

例:老师笑了,笑得那么开心。我纵于领悟到学生对老师最好的礼物就是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啊!《一件礼物》

3、自然式。以事情的结果自然结束。

例:我学会了骑自行车,心里像吃了蜜一样。《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4、抒情式。以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例:啊!老师就是无私的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

啊!老师就是平凡的桥梁,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毫无怨言。

5、记忆式。写出自己对人或事情的不愿忘记,永留心底。

例:这件事犹如发生在昨天,我对父母的关心爱护刻骨铭心。远在故乡的父母请多多珍重,孩儿不会辜负你们的希望。《父母的爱》

6、联想式。从所写的人和事情展开联想,写出感想。

例:看到这里,我仿佛看到老人纯洁的心灵,仿佛看到和谐社会的新风吹遍祖国大地。《一位修伞的老爷爷》

“怪”姥姥 我那年过六旬的姥姥,嘿,真够“怪”!

先说穿的吧。她的凉鞋前面要封口的,不能露出脚趾头;衣服呢,要肥肥大大的。她老爱说:“唉,现在的衣服,不是这儿少块布,就是那里多根须须,要不,浑身绷得紧紧的,穿在身上哪里会舒服哟!”我反驳道:“姥姥,那才叫时装,那才是曲线美,您不懂的。”姥姥却很不以为然。

那天,我和妈妈去逛街,妈妈给姥姥相中了一件无领无袖的连衣裙,灰白的底色上缀着绿叶白花的茉莉,看上去素雅又大方。我和妈妈兴冲冲地把新衣服送到姥姥家。展开裙子,姥姥笑眯眯地点点头:“这裙子蛮素净的,也蛮宽松。”

我和妈妈都挺高兴——要知道,让姥姥说个“好”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突然,她眉头一皱,指着裙腰上的两根细带,说:“不过,就是不该有这两条带子。”她二话没说,拿起剪刀,咔嚓,咔嚓,就给剪断了。妈妈惋惜地说:“这两条腰带,系紧点系松点,随您的便,系着是个装饰,也能显出点腰身。新衣服,您剪了多可惜呀!”姥姥却毫不在意,她抖了抖衣服,在身上比了比,说:“老了还要什么装饰?这样才适合我们老年人穿。”新衣服剪了再穿,你说姥姥怪不怪?

我们住在农场新区三楼,两室两厅,既宽敞又明亮,姥姥却不愿意上我们家住,仍旧和爷爷住在老区的平房里。那天,姥姥散步,转到新区,顺便上来看看。恰好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高兴地把姥姥迎进屋。一进门,姥姥就翘着鼻子左嗅嗅,右闻闻,唠叨开了:“哎,一进你们家就闻到一股怪气味,哪有把厕所做在一进门的地方的?”我们可是天天冲洗厕所呀,肯定是洁厕精的气味使姥姥受不了。我连忙拿起空气清新剂四处喷了喷。姥姥又发话了:“这股香味,闻着就难受,快别喷了,真是糟蹋钱哟!怎么这么闷,透不进一丝风,快把窗子打开。”我看了看,窗子本来都开着呀!坐了不到三分钟,姥姥就起身要走,边走边嘀咕:“爬个楼要半天,到了家又闷得慌。还是平房好,出门就是老邻居,说个话也舒服,帮个忙也方便。”扶着姥姥下楼,我暗暗好笑:“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窝”——这句话用在姥姥身上,再恰当不过了!高楼不住住平房,你说姥姥怪不怪?

更怪的还在后头呢?隔壁的朱爷爷,五年前老伴去世了,儿女都成了家,不在身边。姥姥做得一手好面食,经常做做包子,包包饺子。每次,她总是给朱爷爷盛上满满一碗送过去。这还不够,每逢过年过节,爸爸妈妈孝敬她的烟酒副食,她总要给朱爷爷送去一份。自己的东西白送人,你说姥姥怪不怪?

我说姥姥“怪”,但左邻右舍都爱到姥姥家坐一坐,聊一聊。我说呀,这也真怪。

从背后照来的灯光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灯光,在我心里也有一道永不熄灭的灯光。

一个寒风料峭的冬夜,万籁俱寂,我急匆匆地向数学老师家走去——一道题难住了我。我知道,虽然这么晚了,明天又没有数学课,但这个时候老师不会休息。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

我惭愧地提出了问题,老师慈母般的脸上浮现出一层淡淡的笑意:“来,坐下。”她虽然和蔼地笑着,可我却觉得老师在责备我,不由惭愧地低下了头。老师移开身旁一摞作业本取出纸,认认真真地给我讲解。这时候,在明亮的灯光下,我忽然发现,粉笔灰已染白了老师的头发,老师那装满智慧的额上,也被岁月碾出了条条深沟„„ 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点也不放松:“自己再做一遍!”我吃惊地接过一张雪白的纸做起来。不一会儿,顺利地做完了,我抬起头来,望着老师批改作业的侧影,不禁想起那堂不平常的课。

新年后第一堂课的铃声响了,老师走上讲台,刚说了半句话突然哽住了。大家这才发现她脸上还留着泪痕,教室里顿时安静了。她似乎发现了什么,立即恢复常态,认真地上起课来。但我们总觉得她在抑制自己,她借着在黑板上写字的机会,擦起泪水,用书本挡住同学们询问的目光。下课了,我们才明白,老师的父亲在元旦之夜突然病倒,经抢救才略有好转,第二天她就从医院准时赶到课堂。老师就这样用全部心血浇灌着我们。她脸上浮现出赞许的笑容。我向老师告别,思绪万千地走出老师的家。

前面一片黑暗。忽然,背后有一道光照来。我回头一看——是老师!她擎着台灯,倚在门口。灯光照亮了我面前的道路。我觉得好像有一股暖流通过全身,我激动不已。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从此,这道从背后照来的灯光,始终亮在我心中,时刻照耀我前进!

习作训练

【习作要求】

写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一、写什么

1、熟悉的人很多,比如: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家里的亲人;街坊邻居;小店的营业员;班级同学;校长老师;学校的门卫„„选择其中最熟悉的一个人。

2、要写这个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情,而不是几件事。首先这件事情是真实的,最好是你亲眼目睹的,然后这件事能够反映他(她)的特点(急性子、细心、唠叨、爱美、活泼、马虎、文静等等。

3、抓住特点的方法:用五官观察你熟悉的人!然后记住他(她)长相、动作、语言、表情,特别是最喜欢的打扮、最常做的动作、最爱说的话、最多的表情。有时不用刻意突出特点,只要你把在某件事中这个人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具体地写出来,就能够自然地刻画出他(她)的性格。例如:

1、可以写写你身边亲人的一件事,比如:你爱美的妹妹、严厉的爸爸、爱唠叨的妈妈、赶时髦的奶奶等等。

2、可以是你身边的同学或者朋友的一件事,比如:你身边的“马虎大王”、爱捣蛋的同桌,书迷、你们班的“电脑高手”、某项体育活动很棒的同学等等、班里一个既安静又听话的同学等等

3、可以是其它熟悉的人一件事,比如:热心的邻居、热情的营业员、严肃的门卫等等

二、怎么写

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情,主要是通过这些事情来突出他的特点。在这些事情中,主要选择一件你记得最牢的事情详细的写。先可以简单写一写这个熟悉的人的长相(高矮胖瘦、发型、脸部的样子等)、衣着打扮(颜色、长短、款式等)。然后把记忆中的一件事写出来: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在这件事中出现什么奇怪、或好玩、或有趣、或让人讨厌的、或不开心的事情,仔细写出来。最后写一写结果或对熟悉的人的印象,对事情的感受。

1、比如:记爱美的妹妹买裙子的故事。妹妹长什么摸样?高矮胖瘦?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颜色、款式)?喜欢如何打扮(发型、发饰等)?漂亮吗?有一次,妹妹想买什么裙子?(什么花式的?什么样子的?)到什么地方买?(商场、专卖店、街市?)她是如何挑选的?(左看右看,上摸下摸?)试穿了几件?挑选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意外(比如妹妹看中一条不同的裙子,而妈妈不喜欢。为了得到这条裙子,妹妹想了哪些办法?她们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当妈妈不同意的时候她的表情如何?又想了些什么办法?)最后终于得到了这条裙子,妹妹开心吗?她又有些什么表现?

2、比如:严厉的爸爸,爸爸平时对我都有哪些要求?这些要求严格吗?你有没有哪一次做错了或者没有达到要求?爸爸当时是什么样的表情?他说了什么?(说话时声音大吗?语气坚决吗?还是狠狠地训斥?)又做了些什么?你认为有道理吗?后来你是怎么做的?请将其中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详细的记录下来。

3、比如:你班上有个马虎大王,对他做一次采访:早上有没有睡过头的时候?会不会慌忙中穿错了袜子,出了家门,又想起红领巾没有带;到了学校又发现作业本没有带?晚上回家,又发现自己的作业本没有带,反而将其他同学的作业带回了家里?当他发现的时候他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的爸爸妈妈怎么教育他的?

三、写作提示

取题目:根据你要写的事情取题,题目要小,要具体。比如《妹妹买裙》、《“健忘”的„„同学》、《让我透不过气的爸爸》,取什么题目? 提纲:

1、你熟悉的一个人,什么样子的?

2、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一件什么事?

3、事情过程中出现什么状况?(意外?奇怪的?有趣的?好玩的?值得思考的?)

4、事情结果如何?或通过这件事对这个熟悉的人的认识?(可爱、严厉、马虎、急躁„„)

【美文欣赏】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爸爸)

提起我最熟悉的一个人,当然是我的爸爸。

有一次,我们正在上课,突然,“哗啦啦„„”,天下起了大雨。“叮零零„„”,放学了。同学们都说“怎么回家呢!”老师说:“同学们不用着急,要沉着冷静,家长会来接你们的。”听了老师的话,大家都安静了下来。不一会儿,就接走了四五个同学。我心里想:我的爸爸怎么还不来呢?心里正想着,突然,我的同学说:“宿华栋,你爸爸接你来了。”我提起书包,满心欢喜的跑了出去。

回到家里,我看见爸爸手臂上有个伤口,就问爸爸是怎么弄得,爸爸说:“刚才在路上滑到了。”我真没有想到,爸爸为了接我竟弄出这么大的一块伤口。这块伤口虽然疼在爸爸的身上,但却象疼在我的心上一样。

这件事,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怎么也忘不掉。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妈妈)

我的妈妈一米五八高,披着长长的卷发,大大的眼睛。她像一条变色龙,我听话时她像一条温顺的小狗,十分可爱。我不听话时,她像一只凶猛的狮子,凶巴巴的,搞得我日夜不得安宁。

有一次,妈妈叫我做完作业后要检查,可我做完后就觉得万事大吉了,早就把妈妈说的话忘得干干净净了。妈妈检查时越往后眉头就皱得越紧,我还不知怎么回事,妈妈的手就重重地落在了我的脸上,狠狠地说:“你错了好多题。”接着,妈妈的巴掌像雨点般落在我的身上,打得我鼻青脸肿,让我养成了做完作业要检查的好习惯,也让我知道这只母老虎不好惹。

虽然妈妈有时很严厉,但我知道妈妈是为了我好。我爱我的妈妈!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班长)

她是个能干的小女孩,班上的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她负责。她中等个子,明亮的眼睛,尖尖的鼻头,下面是一张红红的嘴巴。

她热爱班级、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几天前的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前几天,班上的垃圾桶不见了,她用下课的时间到处找,可是,找了几天都没有找到,垃圾越堆越多,还发出了臭味。于是,她去王师傅那儿领了一个新垃圾桶。她一回到教室,没有休息,马上拿来了扫把,将堆积如山的垃圾扫到垃圾桶里。扫完,她的头上已经布满汗珠,可是她还没有停下。又马上打来水,把地仔仔细细脱了好几遍。之后,把垃圾桶里的垃圾倒掉,洗干净,才肯罢休。

你们猜出她是谁了吗?没错,她就是我们的班长——董晓曦。

“书虫”王丽

她叫王丽,今年10岁,读小学三年级。她有着不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一张爱说爱笑的嘴,个子不大高。别看她胖乎乎的,脑瓜并不笨,灵着呢!

朋友们给她起了个雅号“书虫”。说起这个绰号,还有一段来历呢!

她特别爱看书,整天捧个书啃个不停。有一次,都九点了,她还在看《科学金钥匙》。爸爸再三劝她睡,她不肯,说:“把这篇文章看完吧!”爸爸无可奈何,只得答应。她贪婪地看了第一篇,又津津有味地看起了第二篇、第三篇„„竟弄得爸爸在她的床边睡着了!

王丽真是个爱读书的孩子。

第二篇:作文教案写物品第六讲

第六课

与小物品相关的人和事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通过对与小物品有关事件的介绍抒发情感或发表看法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与小物品相关的人物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课程引入

教学方法:妈妈参考下面的内容,结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做些变动,用口语向孩子讲解介绍,在孩子回答问题时如果遇到困难,则适当做些启发或提示。

讲解1:在家里或者学校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些小物品,比如盆景、相片、衣物、笔、板凳等等,这些小物品,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故事,其中的一些,肯定有和你有关的故事,比如家里的那个小存钱罐,或者床头柜上摆放着的相框,或者教室门口那盆兰花,它们都可能与你发生过许多有趣或难忘的故事。好的,接下来想一想,再跟妈妈讲一讲和你之间发生过故事的那些小物品,它们是怎么来的?你们之间有过什么样的故事?你为什么觉得它有趣或者难忘? 孩子回答并简单地叙述故事:(略)

讲解2:太棒了!你讲得太好了。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刚才的故事写成一篇作文呢?(插入孩子的回答),当然可以,但是作文有作文的套路,要把刚才的故事写成一篇有模有样的作文,还是要讲究一些方法的,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这些方法。

二、确定要写的小物品

教学方法:妈妈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教学,在讲解时,尽量根据实际变通并用通俗的口语,确定小物品的几个要素最好让孩子作为笔记记下来,“参考范例”只是本人为妈妈在进行教学时打开思路用的,妈妈最好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举一两个和他有关的例子来启发。

1、引入:一般来说,写这一类作文,出题目的老师都不会指定要写哪一个小物品,只是告诉你要写一件与小物品有关的作文,题目比如《有趣的 》、《难忘的 》、《我最喜欢的 》,所以,写这一类作文,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确定好要写的小物品。

2、确定小物品的几个要素:

A、首先,这个小物品一定要自己熟悉的;(不熟悉的东西,你是写不出什么内容来的。)B、其次,这个小物品身上一定要发生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故事;(如果没有故事,作文就展不开来。)C、还有,与这个小物品有关的故事必须是让你感动的;(自己都不感动的故事,不可能写得让别人感动。)

3、根据上面几个要素,罗列3到5个小物品,并用文字简单介绍与这些小物品有关的故事。参考范例:

小物品A、我的专用电脑;相关故事:一家人经常争用电脑,为了我,爸爸不顾妈妈反对给我买了一台专用;

小物品B、一支旧钢笔;相关故事:爸爸送给我一支旧钢笔,这是他当年上学时爷爷送给他的;

小物品C、我们班的黑板擦;相关故事:粉笔尘伤害师生健康,小明想了许多办法,最后发明了吸尘黑板擦;

小物品D、一盆菊花;相关故事:一次我生病住院,情绪很低落,爸爸送给我一盆菊花,让我学习菊花精神;

小物品E、会唱歌的布娃娃;相关故事:小时候妈妈买给我的,陪我度过孤独的童年。

4、确定要写的小物品

一起分析和讨论刚才罗列的小物品及其相关故事,最后让孩子自己确定最适合他自己写的小物品及其相关故事。

三、确定中心

教学方法:妈妈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教学,在提炼中心人物的精神面貌点时,由于孩子的抽象思维还不是很发达,概括能力比较弱,需要妈妈多花点时间,一步一步地归纳、概括。(题外话:这套教案最主要的是培养孩子拥有思维方式,)

1、把要写的与小物品相关的故事中将出现的人物姓名写下来,并确定其中一个人物作为中心人物; 参考范例:小物品A,我的专用电脑;故事人物:爸爸、妈妈、我;中心人物:爸爸

2、将中心人物在与小物品相关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点用文字提炼出来; 参考范例:中心人物:爸爸;故事中的冲突:妈妈怕我迷上电脑游戏极力反对,爸爸跟我约法三章,并对妈妈说只要大人给孩子做好榜样,相信孩子就能够做到;提炼爸爸的精神面貌点:敢于做榜样→责任心强。

3、对中心人物在故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表明自己的态度(表扬或批评); 参考范例:我要学习爸爸敢于做榜样的认真负责精神。

4、用一小段文字把刚才的内容连起来,确定这次作文的中心。

参考范例:通过爸爸不顾妈妈反对,和我约法三章买电脑这件事,我看到了爸爸敢于做榜样的认真负责精神,我要向爸爸学习。

四、排列记叙六要素 教学方法: 模式:

第一段:点明要写的小物品名称,简单描写小物品(形状、颜色、光泽、状态等等,参考入门篇第一课内容)

第二段:过渡段,通过一两句话引出与小物品有关的故事,说出故事的起因,并在其中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第三段:详细叙述故事的经过,在叙述经过时着重描写中心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参考入门篇相关课程)

第四段:交代故事的结果。

第五段:对中心人物在故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表明自己的态度。参考范例:

第一段:我家有两台电脑,其中一台放在我的小房间里,是爸爸买给我专用的。显示器、键盘、鼠标、摄像机和主机外箱,都是我喜欢的粉红色,它们的外形都非常小巧精致,是电脑生产厂家专门为我们小朋友设计的。-------第二段:说起这台电脑的来历,我们小小的三口之家还有一场“**”喽。我们家原来只有一台电脑,可爸爸、妈妈和我,都是典型的“电脑迷”,每天晚上吃完饭后,都会发生争夺电脑使用权的“内部战争”,俗话说的好,“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战争”时间长了,我们都非常渴望和平,终于,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到来的时候,爸爸作出了“停止战争”的决定。

第三段:“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晚上,我们一家吃完饭后,我和妈妈正准备冲刺前往电脑桌,爸爸忽然用拖长了京剧腔调唱道:“且慢!娘子、公主请听我说”--------第四段:第二天一大早,爸爸和妈妈就带着我到了电脑城。经过大半天的“狩猎”,终于在一家联想电脑专卖店里发现了一套粉红色外观的儿童电脑,在“砍价高手”妈妈的“利斧”下,我们用四千块钱就把它们“斩获”了。

第五段:通过爸爸不顾妈妈反对,和我约法三章买电脑这件事,我看到了爸爸敢于做榜样的认真负责精神,我一定要向爸爸学习,不但要好好地利用电脑来学习,在学习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我也要敢于做榜样。

五、想象场面 教学方法:经过前面几个课程的单独训练,现在可以试着让孩子在排列好要素的同时展开场面的想象了。

1、以中心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行为作为描写重点。

2、以其他人物与中心人物的对话、行为配合作为次要描写拉开场面。

六、正式作文

将想象的场面补充进排列好的要素里面,通过默读的方式加以修改理顺,在段落与段落之间增加适当的过渡词句,直至语言流畅为止,一篇作文即宣告完成。

第三篇:第六讲 人 生 观(最终版)

第六讲

人 生 观

学习指 导: 学习目标与要求:了解人的本质、人生观的基本内涵和特点,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人生价值观,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习重点 :

1、人的本质的科学内涵

2、人生观的内容

3、人生态度的确立

学习难点:

1、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基本内涵

2、正确对待人生的顺境与逆境

3、自觉培养和增强人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人的本质与人生

(一)研究人生问题应从人的本质开始

1、人性:是指一切人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也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属性。

2、人的本质:人的本质首先由生产关系所决定,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也首先在生产和分配中表现出来。除物质形态的生产关系对人的本质有决定性的影响外,其它社会关系,如政治关系、民族关系、法律关系、宗教关系等,对人的本质规定也有重要影响。作为一定阶层、群体的人,其本质就是由这些社会关系所体现出来,也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个体来看,还有诸如家庭关系、亲友关系、同学关系、人际关系等社会关系的制约。作为个体的人既是所有这些关系的承担者、体现者,也是所有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他之成为他者。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使人不再是抽象的、自然的人,而是具体的、社会的人。

3、人的本质与人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人性”,实际上是指人所具有的各种属性,主要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人的本质”是指对人的属性的总括和科学抽象,不是所有人的属性都构成人的本质,本质的东西应该是区别其它事物的根本特性,并对其它属性起决定作用和支配作用的属性。食、性是人类的共性,但不是人类独有的特性,其在动物世界中更为突出,所以人的自然属性不是人的本质。由此看来,只有人的本质属性的社会性才是决定人的本质的最根本的因素,人的本质只有从人的社会性中加以概括和抽象才更科学。

(二)、人的本质的基本内涵

1、人的本质是具体的。

虽然人作为同类有其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共同性,但这种“共同性”的内涵却是具体的,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阶级利益等在现实上决定了它真实的意义。因此,研究人的本质,必须把人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

2、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社会关系即人在共同的实践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可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一般指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又可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和宗教等关系。这两类社会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又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人从出世的那天起,不管他愿意与否,他就置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年龄的增长,人的社会关系也越来越丰富。人若离开人的社会,他将不成其为人。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但社会关系 1 是多方面的,因而人的现实本质也是多样的。只有把人在具体社会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诸本质方面统一起来、综合起来,并从总体上把握它们,才能真正认识一个特定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倘若只抓住社会生活或社会关系中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种关系,把它奉为绝对,并视为人的本质的惟一内容,这就难免失之偏颇,也不可能真正地认识一个人。同时,社会关系是多层次的,因而人的本质的诸方面也有自己的不同层次。一般地说,在人的诸多社会关系中,物质关系,特别是与物质生产活动直接相联系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因而人在经济关系中的地位是人的本质诸方面中最稳定、最有决定意义的质。

3、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的本质由社会关系所决定,而社会关系又不断变化和发展,因而人的本质也必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三)、为什么说人的本质是自私的是错误的

在人性与人的本质问题上,有人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1、它把人的自然属性当成人的本质属性,混淆了人与动物的根本界限。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说明人有吃、喝、性行为等自然属性;问题“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说明人性是对兽性的克服。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密不可分的,但人的自然属性只是人之为人的生理基础,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如果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本质,实则使人沦为与禽兽为伍的一族。

2、把人的自然属性等同于自私本性。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自私属于道德上的概念。人的自然属性或自然本能,指的是人某种与生俱来的生理机能,它本身不具有道德意义..只有当这种机能被赋予社会生活的内涵时,它才具有道德上的意义。如人有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寒之求衣的本能需要,对于这种“需要”本身无所谓道德问题可言,因而也不存在所谓的自私与无私。但是,在对待这些需要的态度和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与方法上,则能够进行道德上的评价。由此可见,把人的自然属性等同于自私本性,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3、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也不符合人类发展的历史事实。按人的本质自私沦的观点,只要是人,不管他是什么人,也不论他是哪个社会哪个时代的人,其本质都是自私的。但是,在原始社会,没有阶级、也没有剥削,那时的人们不会有私有观念,也根本说不上“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在我国现实生活中,虽然存在着自私自利、遇事先替自己打算的人,但同时也存在着许许多多大公无私、舍己为公、克己奉公的人。所以,认为“自私是普遍规律”的观点是错误的。

二、人生观

(一)、什么是人生观

1、人生观的定义。人生观是指主体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基本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

2、人生观包含的基本内容。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用世界观去观察和对待人生问题,就形成人生观。人生观主要包括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态度等问题。所谓人生目的即指人为什么活着,人除了每一活动的具体目的外,还有一个总的根本的目的,即人生目的,这是人生观的一个首要和和基本问题。人生价值是指人活着的一种行 2 为取向,即是人的行为有意识的选择和追求。人的一生内心深处究竟相信什么,需要什么,坚持和追求什么,都是人生价值所特有的内容。奉献还是索取,这是人生价值观的核心。人生态度是指人对人生所抱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也就是对人生形成的较稳定的自我心理倾向。总之,人生观是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态度的统一。

如何认识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观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始终贯穿于整个人生活动的全过程。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一基本问题,直接影响到对人生其他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同时,是以个人为本位还是以社会为本位,这是区分人们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标准。所谓个人,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人类个体。所谓社会,就其实质而言,即是人们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说:“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个人与社会是紧密联系的。从个人对社会来说,个人既依赖于社会,又能动地作用于社会。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个人的生存依赖于社会的生产;个人的生活依赖于社会的规范;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进步。任何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人若离开了社会,他就不可能有人的思维、语言以及人的情感和创造,充其量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偶然存在。个人对社会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个人可以通过劳动创造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个人可以通过参加变革生产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的发展;个人还可以通过参与政治和精神生活,促进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变化,推动社会的发展。从社会对个人来说,社会对个人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制约作用。社会作为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为个人的发展和创造提供了方向和条件;尤其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今天,社会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任何个人能动性的发挥不能超越社会客观条件所允许的范围;任何个人的自由和发展也只能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对于生活在现实中的每一个人来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必须要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有一个正确的、清醒的认识。看不到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或看不到社会对个人的作用,都将可能导致在人生问题上的认识误区,还有可能陷入人生的歧途。

(二)、大学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大学阶段不仅激发了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思考,而且此时个体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也为人生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大学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一般来说,人生观的有关问题进入意识领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思维发展的水平要能达到抽象地概括涉及社会进步及个体发展前途的社会事件;二是自我意识的分化要能达到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能认识自己的特点并对自己提出某种明确的要求;三是个体能意识到其所必须完成的社会任务及其意义。

大学生的思维水平随着大脑的成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已逐渐从经验性思维转向逻辑性思维,其思维的灵活性、广泛性和深刻性等较之以前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年的思维比起少年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与概括性。少年思维的抽象性与概括性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受具体形象的支持,因此可以说,少年的抽象思维是属于经验型。而到了青年期,思维的抽象性与概括性已发展到了理论型。”青年人虽然“往往容易陷入用非社会、反社会、不成熟的推理方式进行思考”但他们不愿盲从,不喜欢人云亦云,热心探索事物的本质。同时,青年人的自我意识已基本形成,自我评价、自我教育与自我控制的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在通常情况下,他们不仅考虑到“为什么这样做”,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这样做的结果”。这表明,大学生在主观上已基本具备相应的确立人生观的认识能力和心理基础。

三、人生目的

(一)、人生目的及其在人生中的作用:

人生目的在人生中具有方向性、动力性和激励性的作用。从方向性来说,人生目的作为人们意图争取的结果和所预期达到的境地,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如果没有明确的人生目的,人们就会因为方向的迷茫而不知所去;因为目标的不定而心神不定;因为目的的不明而犹豫不前;因此导致时光的虚度、精力的浪费和机遇的丧失等。正因如此,人们常把人生目的比作人生的方向盘和导航灯。从动力性来说,当人们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就会转化为一种内在的人生动力,并积极寻求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以保证或争取目的的实现。实践表明,一个人人生目的越明确、越高尚,内心所激发的驱动力就越强大、越持久。从激励性来说,人生目的一旦确定,在其实现的过程中,它能给人以鼓舞和鞭策,进而成为一种自我激励的心理机制,当人取得成就时,给人以鼓励;在人遇到挫折时,给人以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摒弃错误的人生目的

1、拜金主义人生目的:持这种人生目的者认为,金钱是伟大的,人是渺小的;金钱不是人的手段,而是人的目的;钱是命,命是钱,钱命紧相连。因此,把金钱作为人生的惟一追求。受这种人生目的的影响,有的人惟“钱”是图,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有的人因“钱”所趋,不择手段,铤而走险;还有的人为“钱”所诱,丧失人格,出卖良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并取之有道。

2、享乐主义人生目的:持这种人生目的者认为,人生在世,惟享乐而已;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受这种人生目的影响的人,往往在追求“吃好”、“穿好”和“玩好”中玩物丧志,虚度年华;挥金如土,家破人亡;寻花问柳,丢人现眼。为了获得供自己享乐的资料和费用,有的人坑蒙拐骗、有的人偷盗打劫、有的人贪污受贿等。应当说明的是,人都有享乐的欲望,希望得到物质和精神的享受。但把享乐视为人生之惟一或全部,就必然陷入享乐主义的泥沼。

3、利己主义人生观目的:持这种人生目的者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利已是人的不可改变的本性,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利己本性的表现;没有利己心的人,不是一个现实的充满活力的人。受这种人生目的影响的人,常常以自己的私利作为判断一切的标准和为人处世的法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见好就想捞,见危就开跑;自己事第一,公家事摆第二。利己主义从本质上说,属于个人主义。

(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观

“人民”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当前,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一切坚持和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的公民,都属于我国“人民”的范畴。“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这是当代大学生应当选择和确立的人生目的。

1、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决定了必须为人民服务。人民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改革的主体。为人民服务,就是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就是为我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服务,把自己放到这个决定社会发展、推动历史变革的主体中去,使之成为其中的一员。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决定了必须为人民服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为人民服务,解决群众所关心的问题,为群众谋利益。

3、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了必须为人民服务。

人都是相互尊重和需要的。你只有主动地去帮助、服务和关心他人,才能得到他人对你的帮助、服务和关心。只有我们大家都相互地帮助、服务和关心他人,才能在全社会真正形 4 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主义新型的人际关系。

4、个体人生的进步和人格的提升,决定了必须为人民服务。人不但要懂得相互服务,还应该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为人民服务,提升自己的人格。对于一个成熟的青年人来说,不能只是看到你我他和家庭这个小范围,还应该放眼国家、社会,在更高、更广的层次上理解为人民服务,并通过为他人服务的具体行动和职业实践去实现为人民服务。这既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四、人生态度

(一)人生态度的构成与类型

1、态度的一般构成:人生态度,值得就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如何看待生活。怎样对待人生的心理意识和行为倾向。

2、人生态度的类型:

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型; 消极无为,得过且过型;坐而论道,热衷空谈型; 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型;自私自利,个人主义型。

(二)正确对待人生的顺境与逆境

1、顺境与逆境对于人的双重影响: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即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不可能“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就是绝对的坏。因此,我们应学会并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辩证地去分析和看待问题。顺境与逆境对人的影响都具有双重性。从顺境来说,身处顺境,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奋,信心更强,斗志更高;良好的工作或生活环境,有利于人们能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干,为国家为社会建功立业,创造自己人生的辉煌;在顺境的情况下,伴随着人的事业的成功,也将获得这样或那样的赞扬、肯定和荣誉等。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幸运是应该尊敬的,即令不为别的,也该为了她的两个女儿——“自信”和“名誉”。因为这两个都是幸运所产生的,前者生于一个人自己的心中,后者生于别人对他的心中。但是,顺境也有不好的一方面,这就是在顺境中往往容易使人丧失进取的动力,缺乏吃苦的精神;容易使人滋长骄傲自大,满不在乎,自以为是的不良情绪;容易使人导致行为上的失控,甚至违法乱纪,走上犯罪的道路。孟子所讲的“富贵不能淫”,从另一方面说,人在富贵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可能就是一个“淫”字。

从逆境来说,逆境对人的影响也具有双重性。生活上的艰辛、工作上的不顺、事业上的失利乃至来自其他方面的打击等,的确容易使人产生烦闷、痛苦和悲伤之感,特别是有些突如其来的异常沉重的打击,更容易使人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感到悲痛欲绝,难以承受。同时,在逆境之中也容易使人或因为面子,或因为压力,或因为失望,自我封闭,自我压抑,不愿与人接触和交流,久而久之则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孤独之感。最后,在逆境中如果没有积极的心态,逆境又容易使人在情绪波动、心理失常时怨声载道,消极以待,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和前进的勇气。但是,逆境也有好的一面,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不屈服于逆境的压力,决心与既存的逆境作斗争,将使人的意志更坚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目的的确定与实现,往往会遇到种种困难,而困难的克服过

程也就是意志行动的过程。意志的形成和锻炼,总是与客观存在的困难和对困难的克服相联系。同时,逆境可以使人在决,心克服

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更加富有智慧和创造。这不仅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人们在总结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吃一堑,长一智,变得更聪明;而且“勇气减轻了命运的打击”,人们在决心战胜困难和超越逆境的过程中,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更加活跃,想像更加丰富,思想的火花也将不断地得到进发。最

后,逆境还可以培养人坚韧的精神,奋进的品质,宽广的胸襟等。

2、正确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 顺境与逆境对人到底是正面的影响还是负面的影响,全在于个人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它。态度不同,影响就不同,结果也就完全不同。在逆境中,正确的态度应当是:第一,保持乐观、笑脸相迎。这主要是指用积极的心理态度正视困难与挫折。正视挫折是排除挫折的心理和思想前提。人在身处逆境时,怨天尤人,归之命运,这实际上等于放弃争取转机的努力;消极逃避,为其合理化寻找“借口”,对扭转挫折的局面毫无意义。反之,保持乐观,正视现实,坚定信仰,才可能激发出战胜逆境的勇气,也才可能扭转不利的局面。第二,理性思考,冷静分析。这主要是指对逆境产生的原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任何事情的出现都有其一定原因,不可能是无原因的,逆境也是如此。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产生挫折或逆境的各种原因往往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而要进行客观的分析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时,在逆境中人的思维容易产生冲动和偏激,人在青年时更是这样。这说明,分析逆境的原因,不仅要冷静、方法正确,而且还要同自身的不良个性作斗争。第三。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即是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第四,自尊自爱、自强不息。这主要是指在逆境中要善待自己并努力有为。善待自己,重要的就是自己尊重自己,自己爱护自己。不管道路多么曲折,打击多么沉痛,也不管他人怎么看怎么想,都要自尊自爱,尊重自己的人格和尊严,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任何时候都千万不能自暴自弃,更不能拿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开玩笑。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

五、人生责任

(一)人生责任的含义和类型

1、责任和人生责任:

责任是指人份内应做的事和没有做好份内的事应承担的过失。人生责任是指在一定社会中生活的个体,给予一定的社会关系对社会、他人和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

2、人生责任的类型:

(二)人生责任的类型

人的责任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行为关系和行为要求,它既可以从个人对自己的关系中发生,又可以从个人对他人的关系中发生,还可以从个人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发生。因此,人生责任从其所发生关系的对象上可分为三大类型,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个人对他人的责任和个人对自己的责任,这同时也是人生责任的内容。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不能离开社会独立地生存和发展,同时个人的命运在实际上也是与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个人对社会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

个人对他人的责任。个人的存在有赖于他人。如果没有他人的存在,社会将不成其为社会,个人也就不能成其为人。个人自己的存在,是他人负责任的结果;反过来,对他人承担一定的责任,也是自己存在的要求。个人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他人。如果没有他人的引导和教化,个人的社会化是不可想像的,也是不能实现的。因此,社会化了的个人对使其社会化的他人以及其他社会化了的和还未社会化的个人,负有一定的责任。

个人对自己的责任。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个人只有对自我负责,他才会认真地思考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怎么样去做。否则,对自己不负责,就只能是浑浑度日。同时,一个人只有对自我负责,他才有可能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不负责,他是绝不可能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说,为了更好地回报他人和社会,个人也应该对自己负责。

(二)自觉培养和增强人生的社会责任感

1、社会责任感在人的责任系统中的地位 人都是具体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责任系统。对于自己责任系统的每一种具体的 6 人生责任,人都应当认真地去履行,把它完成好。人只有认真、切实地去完成好自己的人生责任,才能真正做好一个“人”,也才能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留下一道又一道的闪光脚印。但是,在人的责任系统中,对社会的责任居于最高的层次,是人的最重要的人生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包括对民族和国家发展的责任,对社会和历史进步的责任,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责任等。社会责任感,简而言之,即是人对民族、国家和社会所应承担责任的自觉意识,并在其观念上的确认。

人对社会的责任之所以是人最重要的人生责任,这是因为: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利益不仅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论何时又始终是高于个人利益的。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了,强大了,这个国家的人民才能真正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反之,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发展、不富裕、不强大,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民的利益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保障。在中国近代史上,在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外国列强强迫当时的清朝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不断要求清政府割地赔款,并在中国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以至于洋人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中国人民反倒在自己的领土上失去了自由,“华人与狗不得人内”。这说明,当一个国家在“落后就要挨打”时,这个国家的人民也要随之被“挨打”,个人尊严和利益也没有保障,可谓是“国之不保,何以家为”。所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个最神圣、最崇高的人生责任。

2、自觉培养和增强人生的社会责任感

自觉培养和增强人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来说,首先是要充分正确地认识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青年一代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真正远大的理想,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因此,青年一代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且要为实现这个志向而顽强努力,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要不改初衷,矢志不渝。

青年一代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就要发奋学习。当今时代,信息交流日益广泛,知识更新大大加快。形势逼人自强、催人奋进。青年人要跟上时代和社会前进的步伐,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功底。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习应该是全面的、广泛的,既要认真学习和掌握与做好本职工作紧密相关的知识,又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文化知识、科学知识、社会知识、历史知识等,特别要善于学习各种新知识,以求知识的常新。同时,知识只有付之行动,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威力。因此,要善于把所学的知识用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之中,在实践中继续求得真知,增长才干。

青年一代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就要注重锤炼品德。优良品德的养成,对人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青年时期可塑性大,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年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努力养成自己良好的品德,提高自身的素质,完善人格品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青年一代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就要放眼世界。当今世界发展很快,变化很大。青年要承担建设现化代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必须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大势,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未来,而不能闭目塞听,坐井观天。只有全面了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才能以宽广的视野和赶超先进的雄心壮志,以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豪迈气概,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

青年一代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还要有进取创新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本章小结:通过对人的本质、人生观的基本内涵和特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责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等基本理论的学习,使大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章练习:

(一)名词解释

1、人生观

2、人生目的

3、人生态度

4、人生价值

(二)论述题

1、怎样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内涵?

2、影响人生态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2、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它决定人生的根本方向和道路,人生的根本态度和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

3、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看法。人生态度有不同的类型。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4、人生价值是一个人在一生中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和所起的作用。具有社会性、创造性、具体性等特点。

(二)论述题

1、怎样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并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而是以现实实践为基础,在现实社会关系中来探讨人的本质的,他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论述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含义:

(1)从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看,决定人的本质属性的是人的社会性。人作为从自然中分化出来的高级物种无疑是存在着自然属性的,人的血肉之躯与自然界的动物一样,有着自然的生长规律和自然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凡是具有人的物质体征的都可称为人。但是,人的自然属性只是人的本质属性的自然基础,而且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人的自然属性也鲜明地打上了社会烙印,可以说是社会化了的自然属性,已不再具有纯粹自然的性质。所以人的本质不能单从自然人和人的生理体征去考察,虽然人具有一般动物生命的本质 8 属性,但是对人具有决定意义的还在于社会生活,人的深层本质只能从人的社会关系中去揭示。

(2)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人的本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和丰富。人的本质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而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显现出不同的本质特征。在原始社会,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态下,人们在劳动中共同结成的互相关心、平等互助的社会关系,即是该社会人类的共同本质。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的产生,氏族社会统一的简单的人的本质特征也就被阶级的复杂的人的本质特征所代替。所以,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历史在发展,人的本质也在发展,作为个体的人一定要把握住历史发展的规律,才能使个人的人生发展和历史进步具有一致性。

(3)人的本质是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和发展的。人的本质首先体现在劳动实践中,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本身,也是人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源泉。人类要生存首先要解决的衣、食、住等问题,都必须通过劳动才能解决。而作为个体的人并不能孤立地进行满足自己多种需要的生产劳动,必须要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才能进行生产劳动,并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使人的本质特征日益丰富。因此,人不仅要从事劳动以维持生活,还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参与并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以满足多种需要,得到社会性的人的发展。人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生存和发展,只有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实践和创造,才能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本质。

2、影响人生态度的因素有哪些?

人生态度是人们所处的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及时代精神的反映,同时也受制于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素质以及主观努力的程度等条件。概括地说,影响人生态度的因素主要有:

(1)社会条件。人生态度作为一种意识形式,首先表现在它是社会的产物,是由一定的社会条件决定的。所谓社会条件,是指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社会生产力状况和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每一个人的人生历程,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走过来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告诉我们,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因而也决定着人们的人生态度。

(2)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对人们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谓文化环境,主要是指报刊杂志、电影电视、文学艺术、广播宣传等形式所形成的氛围。在社会生活中,良好的文化环境能使人们在认识上、情感上,最后到人生态度上,向着积极的方面改变。这是一种利用文化宣传的空间和时间、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人们的人生态度的外在条件,也是人们的人生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

(3)时代精神。所谓时代精神,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实践活动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认识、观念、思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的总和,这些认识、观念、思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是人的思维活动的主导心理意向,反映着事物发展的规律,代表着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不同的时代精神对当时人们的人生态度有着不同的要求。在今天的时代,和平和发展是两大主题,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是当代中国的头等大事,因此,科学精神、改革精神、开拓精神、创新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时代精神。

(4)主观条件。在现实的人生实践中,影响人生态度的社会条件、文化环境、时代精神等外部条件固然重要,但这些外部条件如果不通过人的内因,离开了态度主体的主观条件,任何一种人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不可能的。这种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个人的修养水平、受教育的程度以及生活经历等。

第四篇:作文第六讲 学写日记

小学生作文解疑指导第六讲 学写日记 同学们,写日记是好事,不仅可以学习与作,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品格,更是积累作文材料的好办法。同时,坚持写日记,会记载下你从小到大生活成长的足迹,成为你人生的一部“史记”(历史的记载)呢!那怎样写好日记呢?

一、日记的概念。

什么是日记?日记就是一日一写,写什么呢?就是把自己一天中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事写下来,包括高兴的、难过的、后悔的、有趣的、好奇的„„多有多写,少有少写。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可以写事、写景、写物,也可以写场面,什么都可以。

二、日记的格式。

日记没有什么死板的内容和形式上,写记叙文行,写诗歌行,写评论也行。但要记住,格式必须清楚,第一行必须注明“××年×月×日,星期×,天气×”下边写日记时,可以有题目,也可以没有题目。

三、日记的种类。

为了让大家觉得有内容可写,咱们可以把日记从内容上细分一下:“生活日记”、“观察日记”、“评论日记”和“学习日记”四种类型。这样要写的要说的内容范围就广泛了,你们就不必再为“写啥呀?”而发愁了。不信?下面老师就给你们分别讲一讲。

1.生活日记。

这类日记用得最多,属于记事的。就是把自己一天中耳闻目睹的人和事或自己经历的写下来。比如:今天学校开了一个大队会,请来了一位参加辽沈战役解放锦州时的老战士做报告,他讲述了当时激烈的战斗情景,让我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了我们继承先烈遗志的热情,很受感动。这件事多有意义呀!那么,写下来,不就是一篇日记吗?你可以分三大段来写:

第一段:写今天,我们学校在哪儿召开了一次什么样的大队会,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第二段:重点写大队会上,谁给我们做了一次什么报告?他讲了些什么?最让我受教育的是什么?

第三段:写听了人家的报告,你是怎样想的?今后想怎样做?

看,这是一篇内容多丰富的日记呀!同时又是一篇记叙文。如果老师在作文课上,出了一个题目《记一次大队会》,你不就可以打开日记,有材料可写了吗?那就不用冥思苦想了。

在家里,这一天经历了一件很快乐的事,比如:过去都是妈妈照顾你,这回,你想尽点孝心,给家长一个惊喜,自己动手做饭、收拾房间,父母回来,感到十分意外和惊喜,使劲夸你,还特别欣慰。你说,写下来不?写呀!多好的内容呀!可以《我给爸妈一个惊喜》或《妈妈夸奖了我》为题写下这个过程。可以分三大段来写:

第一段:写今天我想干什么?怎样做的?

第二段:父母下班回来,见我的做法,他们是怎样享受我的劳动成果的?又是怎样夸我的?

第三段:听着父母的夸奖,我是怎样想的?今天这一天过得怎么样?

2.观察日记。就是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这类日记是指你在一天生活中,没有发现什么值得写的内容时,就有意识地观察点什么,如:房间、玩具、物件、一处景物,或人物。比如:今天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无论从外貌长相上,还是他的举止行言上,都挺有特点,与众不同,那仔细观察一下,写下来。可以分大段来写:

第一段:写今天我家来了一位客人,我很兴趣(说说他的身份、年龄,跟我的关系、给我的第一印象)。

第二段:写写这个客人的外貌和举止言行。

第三段:写写我对这位客人的评价看法。

再如:妈妈买回一个工艺品花瓶,你别放过这个机会,观察一下,按从外到内、从整体到部分的规律,边看边记。可分两段或三段来写:

第一段:写妈妈买回一个花瓶,我一看就喜欢。

第二段:详细描写花瓶。包括整体看花瓶的大小、形状、颜色,用什么材料做的;再从花瓶外面的花纹或图案(部分)来描写;最后写一下花瓶里面。

3.评论日记。就是对人和事或某种现象、说话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评价一下。这种日记不但锻炼我们的写作,而且还能培养我们对是非的判断、分析、评价能力,无形中提高了我们的认识能力。评论什么呢?范围太广了。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街道,公共场所,认识的、陌生的、身边的等,耳闻目睹的好事,坏事、惊喜的、震惊的,包括一个场面、一种说法、做法都可以,谈谈这样说,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你认为应该怎样才对?这样你不就成了小小评论员了吗?比如:在街头,你看见一群学生正在挑逗、戏耍一个“小傻子”(智力缺陷的孩子)时,你有想法吗?如:“我们常看见有的人坐在繁华路口或过街天桥指使小孩子端个小碗向过往行人乞讨”还比如:发生了交通事故,年青人撞了老年人,不去扶不送人家上医院,在那指着老人出言不逊、无礼责骂„„面对这样的情景,谁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那写下来。可按下面的思路去写: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写我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情景?(记叙看到的,听到的事实经过)

第二段:写“我认为”这件事怎么样?谁对?谁不对?为什么?说说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第三段:写应该怎样做和我的希望。

要知道,我们几乎每天都会碰上各种各样的事或现象,千万不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看见了就要记下来,先不考虑什么作文形式,看见什么写什么,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时候,这样不但能培养自己写的能力,而且进行了材料的积累,一举而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写作文也如此,本来不会写,但写的多了,便于工作也能从中悟出点道道来,也就会写了。

4.学习日记。这是阅读欣赏之后的收获。可以把自己读的一篇文章、一本书,或看过的电视、电影、少儿节目,里面有许多优美的词、句、段落,好的开头、结尾等,做为内容写在日记上,这属于“摘抄”;如果很有感想,那把“读后感”、“观后感”、“听后感”写下来。大致写法是:①摘抄:分三段写。

第一段:写今天,我在哪儿读了一篇什么文章,文章语句十分优美,我喜欢。

第二段:摘抄下我认为优美的词、句、段。如果多,可以用序号子、2、3、„„来表示。

第三段:可以写这些词句中自己还不理解的,或自己对这些词句喜欢的程度。

这第三段也可以不写。

②读书提要。属阅读分析类。可以分两大段来写:一是对文章的评价及主要内容;二是文章可分几段?每段写什么(段意)

③读后感。(或观后感)可分四大段来写:

第一段:写我今天读了一篇题为什么的文章?受到了什么教育或启示?

第二段:写这篇文章的体裁、作者及主要内容。

第三段:联系身边的现象或自己的说与做,照文中人物的做法、精神来说自己的感受。可以先写文中人物是怎样做的?说的?这说明什么?再写写自己是怎样做的?说的?然后对比之下,有什么差距或不同?最后写自己认识到了什么?

第四段:写今后的决心、打算与希望等。

上边,老师介绍了四种日记的内容和写法。那我们就不再担心写日记没内容了。实在没什么可写了,就观察点什么或阅读点文章,《观察日记》和《学习日记》也行啊!当然,多写《生活日记》和《评论日记》最能锻炼自己的写做能力了。同学们不妨试试好吗?

第五篇:第六讲 把段落写具体

第六讲 把段落写具体

【教你几招】怎样把段落写具体

把段落写具体就是把一些关键的段落依据事情发展的的顺序,从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全方位的呈现所写事物的特征。具体的方法有:

(一)要把所写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什么—怎么样---结果)来写。

(二)要从不同的角度(环境、气氛、动作、语言、心理、侧面„„)来写

(三)多一些形象表达,多一些文采。

【积累屋】——长空万里碧如蓝

1、歇后语:

天空的浮云——不知去向

半天空里点灯——高明

天上吹喇叭——空想(响)

2、谚语:

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了自己爬。

天塌不下来,地沉不下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广。

3、词语收藏:

天空明净天空高远天空碧蓝天高气爽天高云淡天高地阔天朗气清天低云暗天阴地暗昏天黑地满天乌云万里晴空浩浩长空蓝天白云蓝天丽日碧海苍天风和日丽遮天蔽日碧空如洗

4、学会打比方:

像水晶那样透明清澈的天空

你洁净的丝绒那样的浅蓝色天空

天空像一只巨大的黑锅,紧紧地扣在大地上

天很高,没有一点云,蓝色很浅,像洗过多次的蓝布,已经露出白色来。

夜空像无边无际透明的大海,安静、广阔而又神秘。

天空晴朗朗的,万里无云,像盈盈碧玉那么润洁,像静静湖水么蔚蓝,像无边明镜被水洗过。

5、【学会怎么写】:写天空,不要一提笔就是“丽日蓝天、红日高照”,或者“乌云密布、雷声隆隆”;你要细心地观察,春夏秋冬,昼夜晨昏,阴晴雨雪,那天色同苏东坡笔下的庐山,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蔚蓝色的天空,在深秋时节,一尘不染,晶莹透明。朵朵霞云照映在清澈的江面上;鱼鳞的微波,碧绿的江水,增添了浮云的彩色,分外绚丽。

好几天来,一直阴沉沉的要下雨。可是现在,天空像绷紧的蓝色绸缎,清澈明亮地笼罩在海洋和陆地上。一轮旭日,庄严地从海面上升起。

下载第六讲:写人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六讲:写人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六讲 知识产权

    单选题 第 1 题 2008年,我们国家推出了( )战略。(2分) A. 文化强国 B. 科技强国 C. 知识产权 D. 教育强国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单选题 第 2 题收藏 发明......

    第六讲素质教育(范文)

    第六讲素质教育第一节 素质教育1.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与“应试教育”相对而提出的概念。 根据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思想,素质......

    第六讲心得(范文)

    第六讲心得 对于同一目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动机。谈到入党,有人是为了丰富自己找工作时上交的个人简介;有人是盲从潮流,大家都入,他也入;有的是希望自己从思想和情感上得到成长„......

    第六讲、想象类作文

    新吉思维学校快乐作文培训 第六讲、想象作文写作指导 想象是指人的头脑对看到过并在头脑中保存下来的外界事物经过自己主观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来源于生活的......

    第六讲 汉乐府诗

    第六讲 汉乐府诗 一、 填空 1. 乐府原是古代____的名称。 2. 现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集子是宋人____的《乐府诗集》。3. 《孔雀东南飞》最初见于徐陵编的《____》,题为《____......

    第六讲讲稿 住房问题

    第六讲讲稿住房问题 第一节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进程及相关政策 一、改革之前 ■我国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应该说,这种制度模式在当时......

    第六讲 记叙文阅读(推荐)

    第一讲自然美景 一、同参与,共快乐 大自然的神奇,常常让我们感慨万千,说说自然的神奇之处吧! 二、美文欣赏 三峡之秋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 三峡的秋天,是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

    第六讲勾股定理及其证明

    八年级数学(下)讲义第六讲勾股定理及其证明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那么a2+b2= c2如图,若a、b为直边,c为斜边,则有a2+b2= c2简述为:直角三角形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