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分析(大全)

时间:2019-05-13 12:2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分析(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分析(大全)》。

第一篇:2011年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分析(大全)

2011年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佛山市顺德区语文评卷组

一、积累与综合性学习

第11小题属于古诗词默写。在改卷过程中,发现学生默错的地方有以下几个地方:第一句,“梨”字的右上角和下面的部首有误;第二句,“畏”字左下角多写一撇,“望”写成“万”,;第三句,“赢”字书写错误较多,“生前身后”写成“身前生后”也较多;第四句,“断肠人”写了“断桥人”,“天涯”写成了“天崖”;第五句是古文名句,“全”写成了“存”,“诸侯”写成了“诸候”。当然,还有个别特殊的错的答案。

第12小题属于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选择《〈论语〉十则》或《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的语句作为话题,写一段80字以内的演讲词。多数学生得分在3—5分之间,但有少数学生没有审清题目而导致失分严重。

本板块共15分,全市平均分在12分左右,本组的平均分与市的平均分基本持平。

二、现代文及名著阅读

(一)《大自然之歌》 一○设题情况

1、试题基本遵循了从易到难的原则,题目的设计考虑了考生的认知水平,符合阅读的基本规律。

2、选择有浓郁现代气息的文章,紧密结合现实生活,鼓励学生对现实社会、现实人生进行反思,突出了试题的启发教育功能

3、同往年散文阅读文段相比,本次散文文段设题偏易,选拔功能不够突出。

二 答题情况 ○本文段共设4道题,满分为13分,平均分8.1分。

第13题:考查考生在指定的文段中寻找信息的能力,因答案为“五选二”因此本题学生满分率很高,优生、中下层生区分度不大。

第14题:考核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效果的分析理解能力。

根据评分标准,两种修辞手法的作用答出一种即可,因此本题对修辞的表达效果的考查很易得分,但一部分学生往往因漏写或错写一种修辞手法而先行扣2分,丢分有点惜。有的评卷老师认为,本题设题的指向性不够明确,但对学生的答题得分的要求过于苛刻。

第15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掌握及作用的理解。第一问有的学生写成了“作比较”说明方法,文体不分。第二问一部分学生出现答题不扣点或“扣点不全”而被扣分的现象。

第16题:考查结合选文内容对生活态度情感及感悟文本的能力。

主要问题有:(1)学生扣点不准;(2)语言表达不流畅、不到位、不够精准,综合来看,散文阅读四道题对答题的套路、程式化要求考察过多,对学生阅读、理解的深度考察得不够,同以往的中考散文阅读题相比,其应有的选拔性作用发挥得不够突出,个别题设置也欠合理。

三今后散文阅读教学的建议: ○

1、要继续加强整体阅读能力训练。也希望设题时能注重查找信息能力、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的检测,使优生的能力得到彰显。

2.加强语言体察。教学时万不可架空语言,而应当踏踏实实的沉浸到课文语言中,领悟语文的真谛。因此,如何在每次大考中踏踏实实地考“语言”,也是设题者需重视的。

3.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现在的“现代文阅读”几乎全部采用简答题题型,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更高了,在平时教学时要注重能力训练。

4、加强书写训练。部分学生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卷面不整洁,写错别字等现象也比较常见。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写字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和训练。

(二)《财富与幸福》

第17题:得分情况:一般学生能答到“财富与幸福的关系”并 比较准确地用到“不等于、不一定、并非、不大”等表示关系的词,从而得到满分。少部分学生摘原文划线句“幸福与财富的关联性非常低”得到1分。

失分情况:文章有些句子如“财富无法使人幸福”“物质本身并不能带来意义或是精神上的财富”,给学生对作者观点的理解造成了障碍,从而影响学生的得分。少部分学生的答案偏颇武断如“财富不是幸福的标准、财富不能带来幸福”等导致失分。

第18题:第一问“第5段主要分析了什么”,大多学生会答题,知道找段落的中心句——“太多成功的人有着压力和烦恼的问题”,第2问论证方法的判断,不难,学生基本能答出“举例论证”,从而比较完美地得到3分。

失分在于少数学生抄段尾原句 “物质和地位可以带来永久的幸福”,论证方法写出3种或者答比喻论证。

第19题:“补充论据”这个考点要求宽松,答案范围宽广,事实或道理论据均可,大部分学生都能答到,学生补充事实论据的比较多,其中不乏典型的名人事例,如“张国荣”“贝多芬”“张柏芝”等。学生能从“拥有财富不一定幸福” 2 或“贫穷不一定不快乐”两个角度来提供论据,学生理解到位、答法有创意。

本题失分在于:有的学生只摆出论据,没有简要分析,也不扣住观点,造成论据与观点分离,从而失分。

第20题: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论证思路”的基本答题方法:首先(第6段)+论述内容概括→接着(第7段)+论述内容概括→最后(第8段)+论述内容概括,一般得到3分左右。

此题失分情况:学生对第8段结尾引用的道理和事实论据的作用(起补充、再次强调、深入论证),采不到点,故大多失去这一分。少数学生知道答题思路,但只是套话如“首先提出问题,接着分析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或者内容概括不到位,从而导致失分。

(三)名著阅读

第21题:问题:分别用本名著回目的语句概述A、B两段材料的主要情节。(2分)考生作答及得分情况:几乎所有学生都明白这两个材料的内容,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严格按要求作答,拿到这2分,但也有不少学生没仔细审清题目要求,或忘记了回目,故未能按要求作答,如鲁达拳打镇关西、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鲁提辖拳打郑屠,武松痛打蒋门神,等等,这些都判0分。

第22题:大多学生熟识故事情节,如:武松为了报答金眼彪施恩,夺回快活林,而醉打蒋门神;鲁达路见不平,因为镇关西强骗了金翠莲。但对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本质是什么,许多学生就分析得不够透,或有偏差,特别是对武松的江湖义气把握不准。

另外,少数同学对问题把握不准确,答偏或答错现象也少量存在,如答成 鲁达为了保护自己、武松为了报仇,等等。

总的来说,本题答题情况较不理想,这与题目有一定的陌生度、难度有关,同时也体现出学生读解分析能力上的不足:

①分点答题意识不强。题目的二者比较紧密关联,但实际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打人的目的,二是打人的本质。答题时,应紧紧围绕这两点展开,最好二人能分开进行分析。但学生这种分点分析的意识不强,很多都是杂糅在一块讲,显得缺乏条理、说理不清。

②扣题分析意识不强。分析过程中不理题目,机械套用人物性格特征,胡乱分析,就是不回归题目关键词“义的不同”。

第23题:本题考查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及对人物描写方法的把握。本题答题情况较好,学生基本都能答出几种 3 突出的描写手法,且能结合文本内容稍作分析,体现出较好的阅读分析能力,甚至有同学的分析比参考答案更加丰富具体。

该题得分以2—3分居多,基本上能抓住人物描写方法入手,但有较多学生不懂得抓住语句来分析,而是直接写出他的性格特征,至于是怎样得出这个性格特征的,他就不去考虑了,这样的答案至少会被扣掉2分。还有部分考生答题引用了句子,却不会分析,而是引用了某句话之后直接说“体现了„„性格特征”只得2分。

存在问题:

答题表述还欠规范:一是举例分析与描写手法对应不上,表述较为混乱;二是仍有学生缺乏实例分析,只是停留于罗列手法;三是个别学生只是罗列文段语句,而未能形成总结分析。

三、作文

(一)审题没有深刻地理解“诗”的比喻义,而过分强调突出“每一天”,甚至部分优生作文对“诗”的解读比较粗浅。

(二)由于不理解题目的深层含义,抄袭诗卷中的阅读文段,作文字数不够,硬凑字数的作文篇数比往年多得多,五类作文、低分作文大量涌现,拖低了平均分。

(三)部分考生盲目地追求作文形式的新颖,如采用律诗式小标题“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或用一首绝句的四句诗拆开来作文文章的小标题,而每个板块的内容与小标题完全脱节,或者不能很好地体现小标题的内涵。

(四)有一小部分教师在复习备考上,投机取巧,用所谓的“范文”来训练学生,发现不少形式很相似,甚至相同的作文。

(五)选材上同往年一样,比较陈旧,大多围绕家庭生活—父母亲情之爱,校园生活—老师之恩、同学之谊来写,但没有写出自己的新意,叙事比较粗燥,缺乏真情流露的细节。

(六)考生作文时间安排不合理,作文中出现一些虎头蛇尾的现象,或者作文前面部分铺垫较好,文笔也不错,但由于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作文没有点题,甚至没有结尾。

何伟松老师:

1、作文整体水平不高,得分偏低,佳作较少。主要原因还是初中作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考生审题不清,写作思路难以打开,眼界狭窄,选材 4 单一,“师恩”“父母之爱”的选材占了三分之一。

2、小标题形式的作文占半数以上,小标题或陈旧,或不通顺,或过于造作,对整篇作文没太大作用,仍有“题记”“后记”等形式,对于500字的作文显得多余,或可直接作为作文的开头、结尾、或者可以直接删去。

3、“套作”较多,生硬训练的痕迹比较明显,“早、午、晚”,“前、昨、今”的片段堆砌在一起,或几个“镜头”,几片“日记”连缀在一起,上下没有必要的过渡,也没有内在的关联,只是在最后一段生硬地总结为“诗情画意”,牵强地点题。

4、学生的生活阅历少,编造故事的作文不少,或者照搬杂志故事,缺乏自己的真情实感,或者一味地空洞议论,浮于表面地概括学校、家庭的事,空洞无物,缺少具体、细腻、感人的细节。

5、语言基本功欠佳,错别字、白话口语、网络词汇、英文单词混杂,“体现”与“体验”大部分考生用错,如“从这件事中我体现到了母爱的伟大”,片段作文中几个事例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

6、常冬梅老师:

今年的中考作文《每天都是一首诗》,对于初中生而言在审题方面存在一定难度,故在改卷过程中发现大多作文显得牵强生硬,行云流水之作颇少。中上学生在审题方面的障碍导致写作的优势未能很好地发挥,中下学生的缺点暴露无遗。

1、审题方面:能透彻、准确理解题意的约20%,能正确理解题意的约45%,不能正确解题,生拉硬套的约25%,错误审题的约10%。审题错误较典型地表现在①每天写一首诗②每天背一首诗③每天都和某句诗对应(当然此类作文在改卷时不能纳入离题,只是反映出学生在审题中出现的某种偏差。)

2、选材方面:在考生作文中出现的角色,按比例依次为:妈妈、奶奶、爷爷、伯伯、路人(盲人、清洁阿姨、陌生人„„)同学,老师几乎在淡出学生生活观察的视野。从具体内容上看,呈现出以下几类:①妈妈的关爱,如送汤、补衣服、送医院、考试失败后的鼓励教育等;②老人的呵护疼爱;③爸爸登山、旅游过程中的教育;④同学在运动会上的加油、考试失利后的鼓励、生病时关心、共同学习玩乐等;⑤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春夏秋冬四季。⑥一天的经过,早晨—中午—晚上。

3、形式方面:多为常规形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使用题记、小标题的抄袭现象不少,主要是抄前面的散文文段,抄作文题目的提示与,硬凑字数,导致五类作文的数量也不少,甚至有零分作文。

形式,但能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同心湖鹅较少,使用小标题的同学中很多是三个片段的拼凑,如宿舍—学习—家庭,春—夏—秋—冬,酸—甜—苦—辣,昨天—今天—明天,早晨—中午—晚上,老师—父母—同学等,片段之间缺乏连贯性和必要的过渡,只是空有形式而缺乏内容,拼凑痕迹过于明显,在每一个片段中空洞无物,叙事写人过于粗糙(折射出作文教学中功利性过强,老师过于强调形式的整齐而忽视了内容的充实。)

小标题的拟题上也显示出僵化的痕迹,如有一部分同学直接用:片断一二三,或者用:奶奶的毛衣、妈妈的做饭等。

还有小部分同学用诗歌体,但文章的内容却毫无诗意,只是将一小段话分行排列,或是抄上某段歌词。

至于考生中出现的书信体的文章,拟物类的文章,在立意和语言方面都堪称优秀,但此类作文数量太少,而且在改卷过程中也存在争议,真心地希望我们改卷老师能抛开对题目先入为主的一己之见,多一点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之处,多一点肯定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突破和创新。

4、补充:在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目下学生的作文中呈现出古典诗歌的泛滥,最起码折射出古典诗词教学在背诵默写这一方面的成功,从优生到中下成绩的学生在作文中都能成功地引用某些诗句,而另一方面也有牵强俯会之嫌。

四、附加题

(一)评卷情况:

1、由于今年加入了诗词欣赏,附加题板块变成了4道主观题,而且每题的采分点都有2个以上。第1题翻译句子4分,有5个小分句,浓缩了往年的字词解释和翻译句子,涉及到了7个采分点,再加上题目难度大,学生答题出现的不确定性也大,大部分学生的试卷都写得满满的,什么样的答案都有,大大增加的阅卷的难度,一点也不比散文阅读好改。

2、由于分工时对附加题的改卷难度估计不足,第一天和第二天4:00之前,本题组只有9位老师改卷,人员严重不足,导致前两天只改一半试卷。但即便工作量大、阅卷难度高,全组教师一样非常敬业,认真负责,严格按照全市组长试评的评分细则给分,从头至尾不随意更改评分标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二)答题情况:

1、试题的难度较大,尤其是课外文言文,区分度大,适合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占有明显优势,高分的有8分、9分,但0分的学生大约也占1/6,平均分仅为2.27分。

2、第1题翻译句子,句子长,词语解释难点较多,极少学生能拿3分以上,大部分都在0-2分之间,“比穷”一词很多学生译为“比较穷”“一起比穷”“比 6 不上孔子穷”;“荣”应为意动用法“认为„„光荣”或“以„„为荣”,“光荣”的主体是有前面表现的人,不少考生译为“我感到荣幸”“荣耀”“我很光荣”等,出现偏差。

翻译句子方面,“身与草木俱朽”和“文与扬雄为双”两个小句有较多考生译得出来,但其余三个小句中的“声”不少考生译为“声音”;“彰”译为“光亮”“表彰”;“行”译为“行人”“行动”等,影响了句子翻译的准确性,导致扣分。

2、第2题要依据原文内容概括“作者不赞赏什么样的人”,且要用自己的话回答,一般考生只能答到一两点,一部分考生没读懂原文,便随意发挥,答“与世俗同流合污”“贪污受贿”“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贪慕虚荣”“不体恤百姓”等,将“德细”具体细化,使答案过于牵强。

3、第3题描绘诗歌首句所写之景,很多学生能扣住“晴”“烟”“柳”三种景物来展开想象,但部分考生只写到一两种景物,语言也比较平淡。还有少部分考生把整首诗解释了一遍,反映了考生审题意识不强,答非所问。

4、第4题在概括诗的主要内容时,大部分考生能写出与“友人分别”,但很多考生写不出“在春意盎然的景色中设置酒宴”这一情景。而诸如“离开家乡”“离开江南”“离开国都”等答案都没分。概括感情方面,大部分考生能写出“无奈”“忧伤”“惆怅”“依依不舍”等正确答案,但也有部分考生写了“对江南风景的喜爱”“对家乡、亲人、友人的怀念”“思乡之情”等则没有分。

(三)建议:

1、发现几十份扫描不全的试卷,都是第4小题没扫描到,导致无法辨认,建议少一些这种技术上错误。

2、课外文言文难度可以稍微降低一点,第1题翻译句子4分,可以分为两个小题,如词语解释2分,句子翻译2分,会更容易把握评分标准,更符合考生的答题习惯。

3、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审题能力,表达能力和培养规范答题的习惯。

2011年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评分补充细则

积累与综合性学习

11题:积累部分,第5小题每横线1分。其他要求与中考评分标准相同。12题:综合性学习

(1)、只写出一段话即可,不强调演讲词的格式要求。(2)、能写出这两篇课文关于学习或修身的语句或话题的可得1分,针对话题发表看法1分,语言表达3分。

(3)、没有具体语句或话题,只是泛泛而谈的,只能得1——2分。

(4)、超字数或结尾不完整的,适当扣1分。

(5)、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语言通顺、没错别字、标点准确的得满分。

散文

13、(1)如果照抄原文原句,抄录第⑥段中2、3、4句中任两句,即给满分。

第⑥段第1句不做采分点。(学生答出不得分也不扣分)

(2)答案范围仅限第⑥段。

14、(1)分开答或合答都可以。

无论是分开答还是合答,修辞方法正确,才有后面的作用、情感分。修辞方法错误,后面的作用、情感回答正确也不给分。

(2)若回答出两种修辞方法,而只答对一种,则只按2分起评。若回答出3种或3种以上的修辞方法,只要答对了两种,不扣分。

(3)无论是分开答还是合答,“生动形象”和“增强语句的气势”二者全无,扣一分;二者有其一,不扣分。

(4)若有与“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优美的自然环境,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相同或类似的答案,可给2分。

若有与“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相同或类似的答案,只给1分。

15、(1)答出对比、衬托、反衬都给分。

(2)若学生答出结构作用不扣分也不给分。

16、(1)回答“对喧嚣、嘈杂的城市生活的厌恶之情”也给1分。

(2)谈启示时正反角度都可以。

议论文

17.本文的观点应扣紧“财富”与“幸福”的关系回答,说清“财富”不一定会带来“幸福”即可得2分。如观点表述不通顺扣1分。不能从“财富”与“幸福”的关系的角度来表述本文观点,不能得分。

18.主要论证了什么——也可答“论证了大多成功的人有着压力和烦恼的问题”。如先答“论证方法”,后答“主要分析了什么”也可。

“论证方法”只答“道理论证”不给分;答成了两种,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当中有“举例论证”,可不扣分;答成三种或以上的论证方法,不给分。

19. 用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论证均可,但必须扣紧“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能按上述要求陈述,得满分。不能紧扣这个观点来论述,不给分。表达不清晰、不完整、不充分,扣1分。

20. 具体说明论证思路,必须扣紧文本,按照⑥—⑧段每段论述的主要问题概括陈述,语言不要求与答案一致。每答对一点得1分。“承上启下”不做要求。

名著

21题: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答案给分,不能多、漏、错一字,否则该小题0分,如鲁提辖不能写鲁达、鲁智深。

22题:二人各占2分。这2分,打人的目的1分(要提到故事情节);本质占1分,武松的尽量扣住“江湖义气”“报仇”“报恩”,鲁达的扣住“弱小”“正义”。如每个人物各扣0.5分,可综合给3分。

23题:描写方法1分,性格特征1分;另2分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简要分析,才有,如没有分析,而是引用了某句话之后直接说“体现了„„性格特征”只得1分。

鲁达的语言、动作描写,只写其中一个,先有0.5分,然后根据整体答题情况给整数分。

如二个句子都写有答案的,只判第一句。

附加题

1.①全题4分:“比穷”、“荣”作为赋分点,每个1分,共2分;整题表意正确、语言通顺2分。

②整题只答对一小句(如:只答对“身与草木俱朽”)不给分,答对两小句给1分。③除标准答案外,以下答案亦可判为正确:

“俱”解释为“全”、“都”;“朽”解释为“腐烂”、“腐朽”;“彰”解释为“光辉灿烂”、“彰显”;“行”解释为“行迹”;“比”解释为“一样”、“同样”;“穷”解释为“穷困”;“文”解释为“文采”;“为”解释为“是”;“荣”为意动用法,解释为“以„„为荣”、“认为„„光荣”。

④错别字不另外扣分。(下同)

2.答对一点或者两点均可给1分;答对三点或者四点均可给2分;抄原文不给分。3.扣住“晴天”、“云烟”、“杨柳”三个点来描写。平实写出可给1分;能生动描绘,语句通顺,2分。

4.此诗为与挚友离别之诗。主要内容能写出“描述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即可给1分;情感答“愁苦”、“悲伤”、“伤感”、“惆怅”、“无奈”等皆可给1分。

作文

一、文题解读

1、关于“诗”的解读:显然易见,文题中的“诗”,是一个喻体。这里的“诗”就是指生活的美好,美妙,这其实是整个题目的内涵所在。

少年时代,是人生中难忘的诗章。每一天都是新生、新鲜的,都在创造着未来。这样的生活是美妙的,生活是诗——创造是诗,尝试是诗;昨天是诗,今天是诗,未来是诗。每一天都是一首诗,一切都能成诗。

诗,可以是一种生活的领悟。闲情淡事的品味,平平无奇的发现、无法预知的迷惘,痛定思痛的感悟,到中流击水的豪情,悲欢离合中的思考。每一天可能是无奇,无奈;每一天又可能是精彩的„„每一天,幸福地生活,于是一切都能成诗。

诗,又可以是一种生活的节奏与韵律。昨天是汗水挥洒,今天是掌声相迎,而明天或许又再循环如斯;前一刻是眼泪相伴,这一瞬笑脸绽放,而下一刻或许又再循环如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一天看起来是如此的平淡。这如斯的循环,就是生活的节奏和韵律,其中包含着生命的抑扬,懂得生命的珍惜,也孕育着新生和创造。人生或许也是像格律诗一样,从首联到颔联到颈联到尾联,起承转合,展现如诗的画卷。

诗,也可以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深情状写生活中和谐的情景,以抒发“和”的情愫;由衷叙写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情怀,以表达自己对诗意人生的感悟;诗意描述河岳山川的壮美,以寻踪自然的奥秘;畅怀论说古今兴衰缘由,以展现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从此刻起,期待每天都是一首诗。

诗,还可以是具体的篇章,把具体的诗句与生活的展开巧妙结合,更是生活的诗化。因此,无论鲜花美酒,还是风雨历练,或者是闲情淡事,只要细心品味,都能够给我们美妙的体会,心灵的感悟,都有着诗意的栖居。在写作上,可以通过写人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说理等,表达生活如诗般的意境美,或者表达生活如诗般的节奏美,韵律美。

2、关于“每天”和“一首”的理解。其中“每天”不是一个具体的确数,而是一个宽泛的概数,它的外延就是指生活,因为生活其实就是“每天”构成的。关键在于考生能否以点带面,围绕中心,由某件事情、某些片段、某些情景、或者几个角度,拓展到生活的整体。同理,“一首诗”中的“一首”的理解也可以不是一个具体数字(当然,理解成为一个具体的确数也可以,如将高低起伏的人生历程的一段比作“一首”),关键点在于“诗”。

二、几种情况的判定

1、切题:通过写人叙事、写景抒情、或者议论说理表现生活像诗歌那样的美妙,令人感动,甚至获得深刻的感悟。由点带面,照应生活的‘每天’。

至于写作的人称和时空,基本上是没有任何障碍。可以写自己亲身经历,也可以他人生活。

2、偏题:文章只是事情的陈述分析,体现不出“每天”的内涵——生活。

3、严重离题:文章内容只是事情的简单陈述,体现不出生活的诗意。

三、评分补充意见

1、要求写得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倡导写真、写实、写细的朴素文风,反对华而不实、片面追求形式美的文风。

2、突破作文分数36、37、38扎堆的现象。评卷老师按要求给分,大胆给分,达到什么要求的就给什么分。

3、作文的评分,对考生的升学影响非常大,评分要认真慎重。严格把控好低分作文(四、五类作文),评不合格的作文要慎之又慎。对有疑似离题、偏题,要与题组长协商,解决不了的要向上反映,以求作出较为恰当的解决。对判为抄袭的作文,更要慎之又慎,要“证据确凿”。

4、对那些确实是因时间不够而没有写完的作文,如果写得扣题,文章的主体已具备,中心明确,字数已超500,只是少了个结尾的,要人性化处理,不要判为四、五类作文。应该在按正常作文评分后,再作适当的扣分。

5、对那些写得扣题,思想健康,有一定内容,又有中心,但字数较为不足的作文评分意见:①200字左右的评14—20分;②300字左右的评20—25分;③400字左右的评20—29分。

6、对改动题目,或没有标题的作文,一律只扣2分。不要因为标题的问题,而去打压考生的作文分。而只写了标题,没有写作文的判为零分。

7、对下面的作文统一评2分:①从前面阅读文本中抄袭的作文,②只是凑够字数,胡乱拼凑文字、语句的作文。

四、试评作文

1、第一篇:三类(中上),评37分。

特点:①立意明确,结构完整,点题意识较强,能扣着“诗”。②但过于偏重于形式,生硬地拼凑材料(不是片断式),没有整体感(缺乏一条主线),内容不具体,写得不够实、不够细,属于华而不实之作。

2、第二篇:二类(封顶),评44分。

特点:①立意明确,属于切题之作,内容较丰富,也较有内涵;写得具体细腻,结构完整,注意照应,语言较优美。②但文章略显“虎头蛇尾”,最后一个片断大不如前两个片断。

3、第三篇:三类(上),评38分。

特点:①语言较生动优美(四篇中,最有语言功底),结构也完整,有中心,但不突出,有点题。②但文章内容空乏,写得笼统,行文思路混乱,没有主线,整体上太“散”了。(如果不语言上没有突出的地方,此文应评为34分)

4、第四篇:三类(封顶),评39分。特点:①中心明确,以点带面,叙事完整,下笔的角度小,描写较具体细腻,基本上达到了写真、写实、写细的要求。②但选材和立意太一般化,语言通畅,但过于平淡。③像此类的作文,如果在选材上有点新意,结尾能深化或升华一下,应该能成为一类作文。

说明:这四篇作文,都是中等之作,希望评卷教师不要把它们视为代表之作。

第二篇:佛山市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

佛山市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

(一)说明:

1.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能

超过120分。

3.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在试卷上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 共23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戏谑.(xuè)澄.清(chénɡ)浑身解.

数(jiě)B.喑.哑(àn)腆.着(tiǎn)销声匿.迹(nì)C.绽.出(zhàn)羁绊.(bàn)浮想联翩.

(piān)D.俯瞰.

(kàn)震悚.

(sǒnɡ)义愤填膺.

(yīn)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鞠躬尽粹,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天。

B.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C.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采。

D.久经决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3.请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①水藻真绿,把终年__________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②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__________,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③盲孩子伸出一只手,接过那只萤火虫,他只觉得手心里痒酥酥的,是一只小虫子在爬。他__________地把手掌挨近自己的眼睛。仔仔细细地看着。A.储蓄绝境不由自主B.贮蓄困境情不自禁C.储蓄困境不由自主

D.贮蓄绝境情不自禁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由于大型明星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火爆全国,迅速走红成为知名的童星。

B.中俄两国水产公司将在被日本称为北方领土的国岛后成立合资公司养殖海参,双方已于本月初签署了备忘录并达成一致。

C.马年“春晚”节目中,由开心麻花团队精心打造的喜剧小品《扶不扶》,以生活气息浓郁、喜剧效果明显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喜爱。

语文模拟试卷

(一)第1页(共8页)D.2014年3月全球出现了多起为公众深恶痛绝的恶性事件,每一件都深深地刻着背信弃义的烙印和丑恶心理。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蜿蜓曲折的沙底小河,顺着山脚涓涓地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微风和涟漪的荡漾,宛如天真的孩子在欢笑。①那澄清的河水,泛起花纹般的微波②花纹般的微波,在那澄清的河水上泛起③水面可见来往穿梭般游逛的一群群小鱼儿

④一群群小鱼儿,来来往往穿梭般地游逛⑤嫩绿的杨柳,被夕阳倒映在水里

⑥被夕阳倒映在水里的嫩绿的杨柳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二、文言文阅读(共1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6至10题。

A文段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B文段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A.此非恶.声也(厌恶)B.遂.屯淮阴(于是)C.大王诚能命将.出师(将领)D.睿素.无北伐之志(一向)7.选出下列句中的“于”与“不戚戚于贫贱”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曹操比于袁绍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D.言于睿曰

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3分)A.中夜闻鸡鸣,蹴琨觉(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

语文模拟试卷

(九)第2页(共8页)

B.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于是就派遣戎狄乘虚而入,祸害遍及中原)C.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

D.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

9.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3分)A.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读书,但是囫囵吞枣,浅尝辄止)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天性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C.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10.选出下列对B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从选文可以看出,祖逖是一位极受人民爱戴的将领。

B.祖逖半夜里听见鸡鸣,即起身至户外,拔剑起舞,留下了“闻鸡起舞”的佳话。

C.祖逖不甘故国倾覆,恒存振复之心,主动请缨,要求领兵北伐,得到司马睿的大力支持。D.选文通过祖逖的所言所行展示了他作为一代名将的胆识,表现了祖逖素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品格。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7分)

三、古诗文与名著积累(共15分)

11.默写或按要求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分)

(1)妇姑荷箪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2)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5)新一届的中国政府经受了一系列困难的考验,让我们看到一个坚强而自信的政府,正如《论语》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名著积累。(5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中,学校提倡同学们在阅读经典名著过程中要制作读书卡片。下面请你从备选书目中选择一部,完成读书卡片的内容。备选书目:《童年》《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人物典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主人公的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的体验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32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13至23题。

(一)傻弟[胡炜]

①循着傻弟爽朗的笑声,他穿过一条狭长而幽暗的林荫道,来到小区外那片宽阔浓密的草地上。仲秋的阳光清澈明亮,刚刚离开浓荫的他,感觉眼睛被晃花了。揉揉眼睛,他看清楚了,动作笨拙的傻弟正在草坪上追着一个花皮球疯跑。皮球灵活的滚动姿态与傻弟笨熊似的追逐动作,形成鲜明而滑稽的对比。

②父亲坐在草地边上,满头银发,不怒而威,目光专注地追随着傻弟。傻弟终于抓到皮球,他像头大笨熊,一下将小皮球扑在了身子下面,再开心地跺脚、拍手,之后,又傻乎乎地开怀大笑。清澈的阳光如水一般,洒满傻弟的面孔,让已经成年的傻弟,看起来就像个单纯懵懂的孩童。父亲看到傻弟的样子,竟然也像个孩子,露出一脸单纯的笑。

③他走过去,坐到父亲身边。父亲侧过脸,微微点头,算是打招呼,之后,又将目光转到正将皮球高高抛起的傻弟身上。

④秋天温暖的阳光没有改变他阴郁的脸色。他眉头紧锁,心事重重。“爸,这次你无论如何,都必须出面帮帮我。”他随手掏出烟来,深吸一口说道,话音低沉而浑浊。“帮你什么?”父亲脸

也不回。“姓杨的那家伙,不知道连上哪根线,把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给搅乱了。”“你是说单位里的事?”父亲问,语气显得轻描淡写。“是啊,三个副职,老马年纪大了,就我跟姓杨的一直在等扶正的机会。本来,我任正职的事就要水到渠成。没想到,姓杨的竟耍了诡计,让事情变复杂了。”他将烟头重重地摁在草地上,一脸深仇大恨,仿佛他手里死死掐住的,不是烟头,而是那个姓杨的家伙。

⑤傻弟接住了高空落下的皮球,又哈哈大笑起来。父亲刚刚变得凝重的脸上,又绽放出慈爱的笑容。

⑥他将烟头深深地摁进草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听说,上面有位管人事的领导,是姓杨的一位远房亲戚,小时候得过他母亲的照管,如今知恩图报,下了力气帮姓杨的。他的话,下面的人不能不听。”他也不管父亲是不是在听,只顾着一个劲往下说。“爸,你也知道,我跟姓杨的一直明争暗斗,都死掐住对方不放。他晓得,一旦我扶正,他不会有好日子过;我也知道,万一他当了正职,我也没有好果子吃。所以现在只有你亲自出面帮忙,才能扭转局面了。”

⑦父亲灿烂的笑容又一次僵住了。父亲侧过脸来,看看一脸阴郁的他,又回头,看看天真傻笑着的傻弟,不禁幽幽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意味深长。

⑧“你以前的老上级刘伯,虽然退居二线了,但在上面说话的分量还很重。我打听过了,只要刘伯肯出面,认认真真地给管人事的说句话,那姓杨的亲戚就只能算小菜一碟了。”

⑨父亲侧过脸来,瞧瞧一脸阴郁的他,又赶紧扭过脸去,看看如阳光般单纯快乐的傻弟,摇了摇头,之后,说了句不着边际的话:“唉,你要是能像弟弟一样,傻一些该多好呀。”

⑩父亲的话像火一样,深深烧痛了他。他满脸诧异地看着父亲,不太相信这样的话竟会出自父亲口中。从小他就是父亲的骄傲,每次父亲都带着傻弟,看他在学校接受各种奖励和表彰。长大后,每当他做了什么得意的事情,父亲总会看看他,又遗憾万分地看看在一旁傻笑的弟弟,说:“唉,要是傻弟能有他哥哥一半的聪明就好了。”父亲是不是有些老糊涂了?他看看父亲,又看看草地上,傻弟正像个孩子般无忧无虑地疯玩,蓦地,他觉得,头顶那湛蓝无云的天空也变得虚幻起来了。“爸,时间不多了,无论怎样,你都得帮我这个忙。晚了,姓杨的拿到任命书,我在他手下,只有被他活活压死的份了。”他说的是真心话,一想到平时两人之间那种你死我活的紧张气氛,他就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父亲又叹了口气,慢慢站起身来,盯着一脸阴郁的他,说:“别再来烦我了,那种勾心斗角的事情,早在退休前,我就已经厌烦透了。这些年,我更不想再去参与那种事。一想起来,就觉得烦心难受。你就放我一马,自己去处理你的那些鬼事吧。我要陪你弟弟玩儿去了!”说完,父亲沐浴着灿烂的秋阳,朝着傻弟大步走去。走到傻弟身边,趁他愣神的时候,父亲一把将傻弟怀里的皮球打掉,然后,一老一小像两个兴奋的孩子,在明亮的阳光下哈哈笑着,一路向快速滚动的皮球追去。

他的脸色更加阴沉,阴沉得像暴雨来临前的天空一样。父亲不愿出面,只能靠自己想办法了。自己当不了正职,也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姓杨的家伙也当不了。他愤愤地转身,又踏回了那条狭长而幽暗的林荫道。

(摘自《读者》,2014年第八期,有改动)

13.从“他”这个角度,简洁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对“秋天的太阳”作了多次的描写,请分析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分析第⑥段中的“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和第⑦段的“那叹息声”,叹气的意味有什么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有人认为,本文重在记叙“他”和父亲的对话,却以“傻弟”为题,不恰当。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请阐明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运用丰富的想象,给文中的“他”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局,并根据续写的结局说说给你的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不让皱纹刻在你心上 [李 拯]

①新东方以英语教学立校,但创始人俞敏洪曾经两度高考落榜,第一次高考英语成绩只有33分。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同样两度名落孙山,第一次高考数学仅得1分。从高考的落榜生,到企业的创始人,他们的故事让人感慨:一个人改变命运的最佳法宝,就是奋斗。

②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实现;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奋斗才能铸就。在赓续千年的文化瑰宝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价值追求,鼓舞着仁人志士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卧薪尝胆”、“悬梁刺股”、“闻鸡起舞”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让无数人从识文断字那一天起,就懂得了奋斗的价值和意义。

③宏大建构如国家的复兴之梦,具体而微如百姓的幸福之梦,奋斗都应该是筑梦圆梦的底色。然而现在,“不相信奋斗了”却也让一些人奉为信条,“靠奋斗不如靠政府”成为一些人的生存哲学。有的秉持着“奋斗无用论”,认为向上流动渠道不畅,阶层固化、社会板结,奋斗的结果还是铩羽而归;有的认为靠个人奋斗不如靠经营关系,有关系、有门道、关键位子上有自己的人,是获得成功的终南捷径;有的抱着“等靠要”的思想,总想着免费午餐,总盼着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总惦记着一夜暴富、不劳而获„„凡此种种,莫不让人唏嘘,假如人生没有奋斗,生活还有什么趣味?

④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否定奋斗的价值和意义,实际上是在为放弃努力找借口,为得过且过寻安慰。如果投机取巧的心态占据内心深处,一夜成功的欲望充斥想象空间,不仅个人会失去前行动力,社会也会因此丢掉生机活力。无论是行业发展、企业崛起,还是家庭和睦、个人前途,都需要投入聪明才智,都需要付出真诚劳动,个人奋斗才是最终决定力量。个人若不努力,即便机会再多、所供者足,也只会白白浪费;即便平台再好、所靠者多,也不会终有所成。

⑤“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心上。”电影《中国合伙人》中的这句台词让不少人感叹不已,正因它巧妙地诉说着,奋斗的人生不会老。有人感叹爱迪生发明蓄电池失败了25000次,爱迪生却回答说,我发现了24999种蓄电池不管用的原因。个人奋斗很难一帆风顺,不会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梦想一夜成真,可怕的不是挫折,而是一遇到挫折就戛然而止、怀疑奋斗,甚至抱怨社会。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梦想,越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因为,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⑥奋斗,说明我们没有止步不前,还有改变命运的雄心壮志;没有随波逐流,还有实现梦想的豪情万丈;没有自暴自弃,还有追求幸福的星语心愿。“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经过一番拼搏奋斗,在两鬓如霜、回首往事时,我们起码还能笑慰平生:这辈子,至少我奋斗过!

(选自《人民日报 》,2013年07月22日04 版)

18.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①段列举俞敏洪和马云从高考的落榜生,到企业的创始人的事例,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为第⑤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泡水久,手指为何变皱[施牧]

①不论是泡澡,还是洗衣服,时间一长,你会发现你的手指会从饱满圆润变得皱巴巴的,像是一时之间,青春靓丽的少女脸蛋变成了满脸皱纹的麻脸老太婆。这是为何?

②一般人都能想到,这是手指皮肤吸水膨胀导致的,但是如果仔细想一想,你会感觉这其中深藏的奥秘:一般的物质吸水膨胀后,会变得结构松散,缩水后,又会褶皱重重,无法回到原来的状态。有的材料甚至会在水中散开,例如纸张会吸水,即使是1毫米厚的纸,也无法做成纸杯,因为泡水时间久了,纸就会漏水,除非给纸杯涂一层防水的膜。但手指表皮虽然会变皱,却照样起到表皮的作用,有效地阻挡着外界的物质(包括水)进入内部,否则,你的手指就不是变皱,而是吸水变胖了。另外,观察一下,往往只是手指或手掌的皮肤在泡水后变皱,其他部位的皮肤并不会这样。

③看来,手指的表皮拥有着独特的结构,既不像普通的吸水物质,也不像其他部位的皮肤。科学家研究发现,手指的角蛋白结构竟然与美国宇航局在太空探索时常用的一种材料结构相似!

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宇航局的物理学家由肥皂泡现象(肥皂泡由于表面张力的缘故,总是尽可能地缩小自己的表面积)得到启发,利用数学工具,设计出了一种在固定的框架中表面积最小的结构,这种结构被叫做“螺旋回转体”。由于表面积最小,采用这种结构的器材耗材最少,最轻,但却具有很强的抗压抗拉性能。

⑤这种结构由一个个螺旋通道和螺旋面组成,每个螺旋通道都是四通八达,通过一个通道可以进入其他各个通道。进入其中,你感觉像是在钻田螺,又像是在走迷宫。在这种结构中,你找不到任何交叉的面、线。每个螺旋通道都可以穿入导线、电线,采用这种结构的器材,仪器布线是很容易、很整洁的。因此这种结构被广泛用于太空使用的器材设计。

⑥科学家的观察和分析告诉我们,我们手指的表皮角蛋白竟然也是采用了这种螺旋回转体结构扭转的。就是说,角蛋白纤维好像是穿过了螺旋回转体的螺旋通道,纠缠编织成了一种麻花,之后再让螺旋回转体隐形,就只剩下麻花了,这种麻花具有最小的表面积。但是当角蛋白吸水后,扭曲的角蛋白纤维会伸直,每条角蛋白纤维伸直后这种麻花的体积竟然会膨胀为原来的7倍!这膨胀了7倍的表皮当然需要皱一皱才能在手指上摆放得下。

⑦但螺旋回转体麻花的结构还是原来互相纠缠的结构,只是每条角蛋白伸直了而已,因此表皮的功能还是完好的。当皮肤离开水一段时间后,角蛋白中的水分逐渐散失,角蛋白又会变为原来的扭曲状态,于是我们的手指又回到了原来的饱满圆润状态。

(选自《大科技•百科新说》2013年12期,有删改。)

21.文中提到的“螺旋回转体结构”具有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文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请结合第⑤段内容作一具体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说”(螺旋回转体)这种结构被广泛用于太空使用的器材设计”,请你结合本文知识和生活实际,说说这种结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前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我的家最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③不少于5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④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否则扣分。

附加题(共1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2题。

舟中读元九①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灯灭犹暗坐,逆风吹雨打船声。

[注释]①元九:即元稹,白居易的朋友。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江州途中,而元稹已于五个月前被贬通州。1.诗的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来,诗歌不宜用重复的字,这首绝句,却一反故常,四句中三用“灯”字,请分别分析其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题。(4分)

3.结合语境,为下文补写一个结尾,并根据你补写的内容写出蕴含的哲理。(80字以内)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他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佛山市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

佛山市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

(二)说明:

1.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能

超过120分。

3.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在试卷上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 共23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慰藉.(jí)旁骛.

(wù)重蹈覆.

辙(chè)B.犷.野(guǎnɡ)晦.

暗(huǐ)强聒.不舍(ɡuō)C.颓.唐(tuí)窥.探(kuī)参差.不齐(cī)D.迷惘.

(wǎng)

妍.

丽(yán)险象迭.

生(dié)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

B.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的法则。

C.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燥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D.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3.请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

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_____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②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_______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③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____造出来的。

A.湿润组成望文生义B.朗润构成断章取义C.湿润组成望文生义

D.朗润构成断章取义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积极参与并响应净网行动,保护广大青少年免受网络有毒有害信息的侵害。

B.用手机耳机听音乐,因为耳机接近耳膜,能将声音信号提高大约10分贝左右,时间长了,时间长了会对耳膜造成伤害。

C.截至昨日,佛山多家受访的出境游旅行社已暂停组团前往越南旅游,纷纷为报名出游越南的游客办理转线或退团手续。

D.这场史无前例的雾霾袭击让我们陷入巨大的环境危机当中,同时也让我们对环境保护问题付诸实际行动以及进行深刻反思。

5.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古往今来,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无不___________过孤独,___________过孤独,___________过孤独,最终使自己的生命在孤独中得到升华,获得永恒的价值。

A.体验和认识遭遇与感受把握与拥抱B.把握与拥抱体验和认识遭遇与感受C.遭遇与感受体验和认识把握与拥抱D.遭遇与感受把握与拥抱体验和认识

二、文言文阅读(共1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6至10题。

A文段

文段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B文段

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A.何乃若.是(像)B.事是而臧.之(赞扬)C.何故.(缘故)D.矫之则逆.而有祸(违背)7.选出下列句中的“以”与“则凡可以辟患者”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以居百姓之上B.属予作文以记之C.屠惧,投以骨

D.不以物喜

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3分)A.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君王自以为是,那么大家的谋略便不敢提出来)B.若此不已,国无类矣(假如这样的局面不改变,国家就不像国家了)C.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具体解释自己是圣贤,乌鸦雌雄谁能辨)

D.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国君你说话自以为是,可卿大夫等官员没有人敢纠正你的错误)

9.选出对“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A.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所做的坏事有超过死亡的,所以担心有些东西不能躲避。B.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可怕,所以担心有些东西不能躲避。C.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所做的坏事有超过死亡的,所以有些祸患也不去躲避。D.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可怕,所以有些祸患也不去躲避。10.选出下列对B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子思是根据卫国现实中存在的弊端指出利害关系,有的放矢、一针见血。

B.身为一国之君的卫侯,他的想法和谋略得到了手下大臣们的一致赞同,也就自以为是起来。C.子思认为国君不能明察是非,就会被属下的阿谀和谄媚所迷惑,并会给歪风邪气推波助澜。D.为言明事理说服君王,子思多以引用、类比的手法来剖析因果,体现出他高超的论辩水平。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7分)

三、古诗文与名著积累(共15分)

11.默写或按要求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在被物质和名利充斥的社会中,我们要学会洁身自好,不和世俗同流合污,正如《爱莲说》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名著积累(5分)

班级举行了“读经典名著,说心中英雄”的综合性活动,有如下活动环节,请你参加。备选书目:《名人传》《格列佛游记》《水浒》

(1)活动一:名著知我来荐。请你选择备选书目中的其中一部,从主要内容或艺术特色的角度来说说推荐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英雄我来说。请你根据上个活动推荐的名著,概述书中主人公的一个典型情节和相关人物性格,并发表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32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13至23题。

(一)不求答案的叩问[陈益]

①时光漫漫似水。至今回想起来,只读过三年小学的母亲并没有给我留下金钱和尊荣,甚至从没说过一个‚爱‛字,但我始终感受着。这令我明白,做永远比说来得重要。最难忘的情景,是一灯如豆的夜晚,她在缝纫机旁默默劳作,而我们在饭桌上写着作业。忽然发觉空气中有焦臭味,原来是灯火燎到了我的头发。偶尔,母亲也会抱怨,也会唠叨,可是手脚从来也不肯停歇。她始终是温厚而乐观的。到了晚年,右脚的脚弓蜷曲变形,乃至神经性瘫痪,只得躺在床上,与‚尿不湿‛为伴,她不过为再也无法干活而沮丧。或许,这么多年来我以六根清净的心态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继承了她的秉性吧?

②我为母亲做过一件事,写了一篇散文《十八双鞋》。自幼,我们兄妹四人就习惯于穿母亲做的布鞋。千针百纳的布鞋,凝聚着少年时代温馨而艰涩的记忆,历久弥新。散文是由此引发的岁月与亲情的写实,没有一点儿虚构。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翻译家中由美子来中国,为了翻译《十八双鞋》,特意从上海去往锦溪古镇访问母亲。分手时,她向母亲讨了一只买菜用的竹篮带回日本。她在信中对我说,你有一个可敬的母亲,这是你的幸福。

③这没有故意夸赞的水分。母亲是平凡的、朴素的,甚而因过度劳累而病残,却让每一个认识她的人敬重。印象中,她右边乳房明显下垂,颇不对称。这是哺育四个孩子的结果。自小我的耳畔总有她脚踩缝纫机,为我们缝纫衣服的声音。然而命运弄人,多年来,我偏偏不能给脚弓畸形的母亲买到一双合适的鞋,令人无法言说的疼痛……

④平心而论,我们并非上一辈人的复制,没必要,也没可能。时代给了我们不同的人生岁月。若干年以后,我也会像母亲一样走完最后一步,消逝得无影无踪。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把每一天作为最后一天,珍惜它,不浪费,度过余生。我不再有挥霍的资本。远离那些虚名假誉,似是而非,妄想攫取,烦嚣纷扰,让自己脱离桎梏,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也许还能做点事,对社会有用。

⑤过分地强调自我,仿佛是给自己设臵了一具牢笼,人的一生都可能局促在这难以突破的牢笼里。理智扰乱天真无邪的快乐,让人陷入无边的忧虑,最终却告诉我们行为的指归。正是在精神与肉体的冲突间,我们品尝到了忧虑与痛苦的真实内涵。

⑥可惜,往往很晚才懂。

⑦当年,子贡对孔子诉苦说,自己一直在如此艰辛地奋斗,感到太累了,心里实在是畏难和厌倦,很想歇下来干一些不太累的事情。一贯主张安贫乐道和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的孔子耐心地回答道,作为君子要尽一切义务,即使是厌倦了,也要勉而为之。只有当像山峰一样、像大鼎一样的坟墓与自己相伴时,君子才可以享受安息。

⑧这就是‚大哉死乎,君子息焉‛。

⑨死亡,是人生的终点。走向那一站无非两种方式:快快乐乐地踱步,充满忧虑地攀抵。结局也只有两种:有的人活着仿佛死了,有的人死了依然活着。是不是因为谁也不知道何时到达终点,所以我们永远会在两者之间徘徊呢?

⑩我的叩问没有答案。不必求答案。

(选自《散文》2013年第9期,有改动)

13.第②段提到:“日本友人在信中对我说,你有一个可敬的母亲。”阅读本文第①至③段,说说母亲有哪些“可敬”之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⑨段画线句“所以我们永远会在两者之间徘徊”一句中,“两者”具体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行文思路来看,第⑦段写子贡与孔子的对话跟前面回忆母亲的内容有何联系?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结尾说“我的叩问没有答案。不必求答案”,有人认为,其实作者的“答案”隐含文中,请你结合文本探寻作者“叩问”的“答案”,并阐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知足常乐半称心(章中林)

①杭州灵隐寺有这样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初遇它,心底感到困惑:我们都祈祷着人生如意,万事称心,它却怎么说人生没有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呢?人生半称心,还能知足常乐?

②看到一则寓言故事才对这个疑问豁然开朗。一个猎人进山狩猎,与一只黑熊相遇。这时,猎人只要举枪就能击毙黑熊。但是,当黑熊说,如果要想获得完美的熊皮,就应该把枪口对着它的嘴巴,他就停住了。熊皮毛油光发亮让他陶醉了。黑熊把自己的嘴巴往枪口上放,猎人也顺其所为。结果,猎枪在黑熊嘴里移位、弯曲直至脱手,猎人在这场游戏中丧失了性命。

③狩猎能打到一头熊就该满足了。如果不满足,还与熊谋皮,那只能是悲剧的结局。这个猎人的下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事有度,切不可恣情纵意,贪得无厌。

④季羡林曾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不称心是人生一种常态,我们怎么能奢求十全十美呢?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情冷暖,淡泊面对荣辱得失。这样,我们经历风雨时才能从容大度,豁达淡定。

⑤白石老人是深谙其中况味的。在很长的时间里,他的画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是百年难现的艺术大师;也有人责难他是挂羊头卖狗肉。但是白石老人却一概臵之不理,听之任之。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只是以他的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以对。

⑥人生天地间,必然会遇到不同的眼光。有人称赞,是对自己的肯定,‚一笑‛,笑出的是自信和从容;有人诋毁,是对自己的否定,‚一笑‛,笑出的是豁达和超脱。这‚两笑‛里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和智慧啊!荣辱糊涂一点,得失看开一点,胸襟宽广一点,心态平和一点,处在怎样的境地都能做到从容平和,无愧我心。

⑦追求事业的过程中,毁誉是必然的存在,这时做到‚半称心‛不容易;但是事业到达巅峰时,还能‚半称心‛则是对人性的更严峻挑战。

⑧牛顿晚年对青年才俊的打压,海明威的自杀等等现象就是因为他们看不到这一点。而晚清‚第一中兴名臣‛曾国藩就参透了这一点。在平定太平天国过程中,他手握兵权,权倾天下。当有人鼓噪着要他坐天下时,他毅然自裁湘军,功成身退。儿子对此不理解,他只是让儿子想一想自己的书斋为什么取名‚求阙斋‛。‚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常求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他就是告诉儿子,凡事只求半称心才是人生的圆满。如果当年曾国藩举兵,就有可能功败垂成;而选择退隐则给自己留足了转身的空间。他不就是这样给自己留下了一世英名吗?

⑨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这只是人们美好的祝福,是不能得到的自我安慰。如果凡事求完美,那么就必然陷入无端的痛苦和无奈之中;但如果凡事只求‚半称心‛,那么即便遭遇失败也能够从中找到幸福与快乐。就像杨绛说的:‚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获得了金钱未必能拥有快乐,拥有快乐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拥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愿以偿。‛不贪婪,不强求,不攀比,明白自己的幸福,活出真实的自己,还有什么不能知足常乐呢?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3年12期,有改动。)

18.请分析第⑨段“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这只是人们美好的祝福”一句中,“只是”一词的妙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围绕“人生没有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这一观点进行论述,论证过程严密,请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题目“知足常乐半称心”意蕴深长,请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题的理解。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钻石为何如此昂贵

①世界上近200种宝石中,钻石非但因其坚硬和无与伦比的美丽独占鳌头,而且在自然界中也最为稀少,因此被誉为‚宝石之王‛。人类文明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人们发现和初步认识钻石却

只有几百年,真正揭开钻石内部奥秘的时间则更短。

②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它是金刚石经过琢磨后得到的成品,而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的物质,也就是钻石的原石。最年轻的金刚石也有3500万年以上。金刚石是世上最坚硬的石头。全世界绝大多数的金刚石形成于地表以下150千米至200千米的区域,这是为什么呢?众所周知,地球内部越深则压力和温度越高。例如深30千米附近的温度是数百摄氏度,压力超过1万个大气压;如果深100千米,则变为温度1000℃,3万个大气压。人们常说百炼成钢,金刚石的形成条件要比其苛刻严酷何止千倍!早在亿万年前,地球诞生之初,距地表150千米至200千米的地幔深处,存在着高达1000℃至1300℃的高温,约4.5万至6万个大气压。在这样的高温、极高气压及缺氧环境下,碳原子才结晶成为珍贵的金刚石。

③金刚石矿床的寻找,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不小心摔一跤就能发现一个金刚石矿床。金刚石矿床的探寻往往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和劳动,耗资巨大。如原苏联西伯利亚原生金刚石矿床的探寻,从1913年开始,历经了18年的艰辛,才得以发现;博茨瓦纳的‚欧拉‛原生矿床,耗资3200万美元,历经12年的奋斗才挖掘出来;近几年,在加拿大西北部发现的金刚石原生矿床,则是经历了几代地质学家的艰苦努力,耗资至少达几亿美元才找到的。

④金刚石矿床的开采,可以说是一件规模巨大,却又细心备至的工作。开采过程中,既需充分开采含有钻石的矿石,又要谨小慎微,以确保矿石中金刚石原石颗粒完好无损。不论是露天开采,还是地下挖掘,都是一项声势和场面浩大的工程,人力物力的投入是难以想象的。

⑤钻石的加工非常复杂,工时量大。对开采出的矿石经精心破碎和分选后,并不像其他金属矿床一样,即可投入大批量的冶炼,而是要对钻石毛坯进行逐粒精心细致的分析,才能确定下切磨方案,以确保其重量、净度和款式。这往往需要对钻石本身物理光学性质有充分了解、经验相当丰富的人员来进行。一般步骤是:设计标线、劈钻、锯钻、车钻、磨钻、清洗分级。而这每一步骤中还包括了许许多多的小程序。每一小步都需要精湛的工艺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就拿世界之最的库利南钻石来说,原石重3106克拉,3个经验丰富、技艺超群的工匠,每天工作14小时,共耗时8个月,才将它分割成4颗大钻和101颗小钻。有些世界著名钻石的加工,往往仅设计都要花费几个月,甚至1年至2年的时间。

⑥根据比利时安特卫普钻石高级委员会所述,要将250吨的岩石、沙和砾石处理之后才可能得到1克拉的钻石胚,1克拉钻石胚经切磨,只能保留40%至50%的重量。1克拉等于0.2克,250吨等于2.5亿克。开采出来的钻石大部分品质不佳,只能用作工业使用的磨料或钻头。能用作宝石的钻石往往不到钻石原矿的七分之一。而真正到达我们消费者手中的钻石,更加稀少。据有人初步.....统计..,一颗钻石,从它的开采、分选、加工、分级、销售,到最后卖到购买者手中,约涉及200多万人,一枚钻戒是天然造物主和200多万人心血的结晶,钻石的无比珍贵也就在其中。

(选自《百科知识》,2013年第10期,有删改。)2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钻石如此昂贵”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第①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有人说,第⑥段加点的“据有人初步统计”一句可以删去,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想过把“青春”与“色彩”联系起来吗?你想为你的青春描一笔与众不同的色彩吗?拿起笔来,诉说你的经历、你的志趣、你的梦想„„

请以“我青春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③不少于5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④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否则扣分。

附加题(共1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2题。

衰荷 [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1.这首诗写的是“残荷”,诗人是如何表现“残”这一特点的?请结合前两句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加以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题。(4分)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4分)

命运总是与人一同存在的。不要惧怕命运的神秘,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怕命运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因为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在你绝望的时候,①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一半的命运,因此,人的一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济宁市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济宁市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2014年的中考语文命题本着“坚持改革、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活而不偏”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综合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力度,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一是体现了《新课标》精神,试题内容更加灵活;二是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三是命题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及社会生活;四是试卷更加科学、规范、简约、合理,命题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更加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考生以自己的眼光,谈自己的见解,用自己的语言,抒自己的真情。全卷共分四大部分,21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今年是第二年实行网上阅卷,试卷的评判更加科学、公正、公平、合理。全市共61695位考生参考,平均分为52.58;及格率为33.75;优秀率为0.33;最高分为94分。现对具体试题、试卷分析如下:

一、积累与运用

(一)试题分析

试题的积累部分主要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包括拼音拼写、常用汉字书写、古诗文默写、名著导读的积累与运用等。考查全面,形式多样,难易适中。相比去年是稳中稍变,“病句”考查演变为“成语运用不当”,这样既考查了词语,又考查了句子,可谓一举两得。语言运用试题富有地方特色,既考查学生对济宁文化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集积累与运用于一体。本题15分,全市平均分7.60分。

(二)学生做题情况分析

第1题,题干突出了语文的学科特点,说明了语文教学的两个方面:语言能力培养和个人素养塑造,强调了语文综合素养的积淀。此题考的虽是拼音字形,更是语文学习理念的浸染,相比干巴巴的音形选择题更富有生命力。这是与考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对话。“塑”的注音是区分平翘舌,有的注成翘舌音,个别的标调错误;“熏”字笔画繁多,学生错误在于书写潦草,笔画不清晰;错字为“即”,让学生区辨“既„„,(更)„„”和“即使„„,也„„”,有学生改的是“品位”的“位”、“浸染”的“染”、“熏陶”的“陶”、“积淀”的“淀”等,此题有一定的迷惑性。

第2题是古诗文默写题,此题考查了孔孟经典、唐诗宋词、思乡诗,主题鲜明,简单易诵。学生答题错在:一是错别字,“信”的第三横长,“人和”写成“人合”,“落日”的“落”为左右结构,“干嶂”的“嶂”写成“幛”,“归雁”的“雁”写成“燕”、“洛阳”的“洛”写成“落”等;二是答非所问,学生不理解《使至塞上》《渔家傲》的异曲同工之妙在哪里,答成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里应回答边塞的奇异和雄壮的风光;还有思乡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没有思乡呀!三是记忆不牢,《论语》中的句子写了“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为人谋而不忠乎”,颠倒了。

第3题是成语考查题,题干的设计非常精心,这里有课文中的句子,也有对中学生成长和积极向上的引导。成语的错误非常明显,A中“参与实践活动”怎能是“开卷有益”呢?

第4题考查中外名著,四个选项侧重于作品的内容主题、写法和主要人物形象。C、D两项错误明显,《简·爱》为第一人称写法,祥子最后堕落。A项的内容是错的,应是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不少学生选择了A,应选B。

第5题是综合性活动题,此题欣赏图标,契合了“莲文化”的主题,此题既与课本密切关联,又与济宁地方文化息息相关,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生活气息。由于受平时训练的影响,学生审题造成偏差,回答了“荷花”变形的含义,而不是象征义和寓意。

二、古诗文阅读

(一)试题分析

6---9题为古诗文阅读,共计15分,其中第6题是诗词赏析题,一题两问,前一问侧重考查学生概括诗词内容的能力,后一问考查的是对所蕴含情感的感悟能力。7—9题是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纵观三个问题:课内、课外分值比重均衡,各占一半。其中第7题的解释词语改为选择题,考查内容更为丰富,第8题依然是两个句子翻译。第9题对内容的理解和个人感悟分值比重明显增大,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重视能力,注重过程与方法、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念。本题全市平均分7.25分。

(二)学生做题情况分析

第6题古诗鉴赏,所选的古诗是唐朝诗人崔季卿的《晴江秋望》,主要考查诗的内容和情感。对于所见之景的概括,其实诗的题目《晴江秋望》就有所提示,有的学生简单罗列景物,没有抓住特点“秋、晴、江”。对于诗的情感,诗文中没有明确的表达,但是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就蕴含着赞美、喜爱的情感,属于融情于景,而学生很多想当然地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沉重的心情”“对腐败统治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忧国忧民的沉重”等,毫无依据。

文言文阅读课内考查的是韩愈的《马说》,与之进行比较的短文是《韩非子》中关于“老马识途”的选段,文章短小精悍,对文本内容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这一部分共设计了三个题目。

第7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实词“食”“智”,虚词“而”“之”的意义和用法,全面细致的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掌握情况。其中A选项包含通假字,B选项“而” 的用法不同,分别为转折和顺承,C选项干扰较大,前一个“之”为虚词,无意义,后一个意为“的”。D项意为“智慧”。

第8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子翻译。第一句的问题主要是漏掉关键词“且”“等”的意思和“安”的反问语气。第二句主要错在“师”名词作动词未翻译出。

第9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以及托物寓意的写法。甲文“千里马”寓人才,很多学生答成“怀才不遇的人”“被埋没的人才”,缩小了其范围。根本原因“不识马”“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者也可用自己的话答成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乙文成语“老马识途”出现错别字不得分,故事的道理主要应从动物、自然、规律方面回答,而不应该理解成文章的道理,即向前人、老人、有经验的人学习。

三、现代文阅读

(一)试题分析

现代文阅读一共选了三篇文章,第一篇是周露的说明文《睡眠为身体解毒》,第二篇是宋庆发的议论文《等》,第三篇是丁立梅的散文《秋天的黄昏》。从文体上看,考查较为全面,说明文、议论文、散文都涉及到了;从题量上看,前两篇文章各考了3道题,第三篇文章考了5道题,总共考了11道题,和往年选两篇文章时设置的题量相当,并没有加重考试负担。从内容和情感上看,选文既贴近学生生活,又紧扣时代脉搏,能唤醒学生生活体验,给学生以深刻的教育和启迪。本题满分30分,全市平均分13.10分。

(二)学生做题情况分析

第16题考查写景顺序,要求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第二问是要求也是提示,从选文中可以找到“选一处河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田野„„,河堤上„„,村庄在田野尽头”等词语,根据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写景是按空间方位为序写的。大多数学生能得到满分,少部分学生写了时间顺序,还有写逻辑顺序的,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写景顺序概念不清,不能从文中梳理有效信息。

第17题考查字词赏析。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得3分,他们从“吞”字的语境含义、修辞手法、描写对象的特点和下文内容的联系、表达情感等几个角度入手,得出了非常完整深入的答案。如“吞,吞下的意思,富有动感,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城市街道的灯亮得早,又特别亮的特点,与下文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体现了作者对乡下黄昏的怀念与喜爱。”大多数学生此题得2分,丢的1分普遍是没有写出和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这个要点,这反映出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注意上下文内容联系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第18题考查插叙的作用。此题得满分的特别少,用联想手法这个要点学生普遍都没想到,即便这个地方降低要求不扣分,下面三个要点“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还念”一般也回答不全。学生虽然字数写的不少,但思维不严谨,语言啰嗦,答不到点子上。

第19题考查语句赏析。学生大多数得2分,答案普遍写到了“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在童年的快乐”,缺少“写出了棉花的洁白和柔软”这个要点,这反映出学生对“写了什么”这个内容分析有失偏颇。

第20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可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安详”与“丰满”两个关键词,从第四段开始往后找,可从文中梳理有关语句,进行整合。能紧扣文本,结合体现秋天安详和丰满的语句来分点回答的学生大多能得3分,得2分的人数最多,回答不全面,普遍只注重了安详忽略了丰满,没有把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类似的要点答出。

四、作文

(一)试题分析

作文题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好,无审题障碍,贴近学生生活,利于学生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利于学生抒写真情实感。今年作文的亮点是“提示语”给的非常充分,一反近几年的常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学生思维,降低了考查难度。本题满分40分,全市平均分24.63分。

(二)学生做题情况分析

1.审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题目中“兴趣”,“老师”应该是不可偏废的,尤其是“提示语”当中“牵引”“指引”“引领”等词更是明确了这种关系。考生作文中,有的只围绕着“兴趣”来写,而忽视了“老师”这个关键词,更有甚者是抛弃了“兴趣”,竟然只写了某一个或某几个具体的“老师”。还有的极偏的现象是,有的考生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其文根本与“兴趣”“老师”无关,通篇不知所云,根本就没有审题。

2.立意

其实,题目摆在那儿,如果是写记叙文的话,那就是文章的主题;如果是写议论文的话,那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考生作文中的问题在于:弃而不用,另起炉灶。其结果是,跑题、偏题,文不对题。

3.文体的选择

作文要求明确——“文体不限”。一般常态化的选择是:记叙文或者议论文。

考场作文一般都是常态的呈现。“奇葩”有两种:其一,选择“诗歌”,但明显创作无意境,语言太苍白,毫无表现力,或者只能算作记叙文或抒情散文,“分行”化创作;其二,文体“四不象”。有一部分考生创作太随意,文章开头即有300字左右的文字围绕“兴趣”摆事实(大部分集中在牛顿和苹果、爱迪生和鸡蛋、瓦特和蒸汽机、莱特兄弟和飞机等)讲道理,大有论说一阵的仗势,但忽然笔锋一转又开始记叙起“自己和兴趣”的故事,简单的叙述、苍白的表达、让人昏昏欲睡的陈词滥调后,又开始阐述“兴趣”意义及兴趣养成的方法,最后再来个号召或者干脆最后一段就是再把提示语抄一遍。此种忽视文体的作文居多,要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

4.选材

“要求”鼓励创新,但选材几无创新。

考生作文记叙文选材主要集中在学校生活中的学习兴趣、课外生活中的兴趣活动(绘画、书法、舞蹈、体育活动等),比较出彩的是“阅读兴趣”,但把握不准容易丢“兴趣”而写“书籍”。考生所写议论文中的事例典型但比较陈旧,很多考生用得牵强,不能针对事例作出对论证有力的阐释;论证过程和道理论据许多来自于“思想品德”教材,因此有些考生的作文像在回答思想品德论述题。

5.构思

有所创新,但需改进。

①题记式:有些考生根本不理解“题记”的含义,因此“题记”写得太随意,甚至可以说是“滥竽充数”。

②论坛跟帖式:有些考生表达随意,中心不突出。

③书信式:此类作文比较“走心”能以情动人。

④病历式:生动、有趣、⑤童话寓言式:一般比较牵强,鲜有精品。

6.语言:

议论文:①语言缺乏逻辑性,论证不够有力是主要毛病;②许多语言来自《思想品德》教材,没有自己的语言。

记叙文:①议论和抒情喧宾夺主; ②语言平淡,缺乏生动;③表现手法的运用单一从而导致表达的单调;④背作文的现象表现得比较明显,甚至直接抄写前面的阅读文章,没有自己的创作。

以上分析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五篇:高中阶段招生统一考试试卷分析

高中阶段招生统一考试试卷分析

为期五天的“乐山市2011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评卷活动已结束,此次考试本着考查学生知识运用情况与语言感悟能力为指导方针,分数严格控制在人平82--85分之间。阅卷工作完后,我个人针对本次中考试题及每小题对应的答题方法技巧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全卷总分150分,客观题24分,主观题126分,具体分值安排如下: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考查方向:

1、基础的汉字字形、字音掌握情况;(牢固识记课后出现的365个词语)

2、成语的应用技巧;(课后出现的成语要掌握其字面意义、比喻义、引申义,成语的语境与感情色彩要与原意保持一致)

3、名著导读知识点的考查;(掌握课后30本名著所涉及的作者简介、主要内容、思想内涵、作品评价、人物性格、语言特色)

4、课内文章词句篇的考查。(在对三年来所学课文的熟悉与了解程度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考查学生,一是准确词语的填写,一是课文主要内容与思想感情的分析把握)

二、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出题老师给我们的是一则课外古文,要求在五分钟内读完文章并了解文章全意。

考查方向:

1、一词多义的考查。(实词与虚词的掌握情况,如:其,之,而、为、绝、于、为等词)

2、古今差异或词语活用的考查。(文言文词语古今用法存在很大差别:词义范畴缩小,词义范畴扩大,词性色彩发生改变;词语活用包括:动词活用做形容词、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文言文主要内容的理解(考查范围:主要内容、写作意图与人物性格的分析。)

初中阶段我们会学习几十篇文言文,平时要对所学文章进行准确朗读,掌握其节奏、词意、句意、主要内容、写作意图、语言特色、人物性格、以及了解涉及的历史背景与相关历史故事。重点放在一词多义、古今差异、词语活用、文学常识、句子翻译、节奏划分的训练上。

下载2011年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分析(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分析(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00年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2000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说明: 1.本卷满分120分,其中包括4分卷面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其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

    高中阶段招生统一考试试卷分析(写写帮整理)

    高中阶段招生统一考试试卷分析 为期五天的“乐山市2011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评卷活动已结束,此次考试本着考查学生知识运用情况与语言感悟能力为指导方针,分数严格控......

    广安市二0一三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广安市二0一三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l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选择题(请将下面各小题符合要求的选项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8分)1......

    南充市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语文

    南充市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 分) 一、(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 一项是( )(2 分) A.褴褛(lǘ)......

    巴中市2010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巴中市2010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2009年lO月1日,首都各界群众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并举行......

    2011广东佛山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2011广东佛山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 第I 卷 选择题(共2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 1.选出下列加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伫立(chù) 玷污(diàn) B.粗犷(guǎng) 刹那(c......

    山西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附件1: 山西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太原市报名单位代码 娄烦县 0101 娄烦二中 0103 娄烦君宇中学 0105 娄烦杜交曲中学 0107 娄烦镇中学0109 娄烦天池店中学 0111 娄烦......

    宜宾市2014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宜宾市2014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语 文 试 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5分)(一) 古诗文默写(10分)1、填空1)、 (赵翼《论诗》) 2)、黄梅时节家家雨,。(赵诗秀《约客》) 3)、,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