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材料作文“和而不同”导写与例文
材料作文“和而不同”导写与例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作为君子,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有学者认为,“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请以“和而不同”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讲评分析:本次作文出现问题分析
一:出现问题:
1、审题的偏差
(1)不理解“和而不同的含义(2)没有体现关系性——辨证统一。就某一点而言,文章失去平衡。
(3)抓住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即加以发挥,没有从整体考虑。(4)直接抄材料,随便解释几段,心里很糊涂。(5)没有侧重点(不同)
2、选用角度的偏差
(1)选写的内容大而不当(《论共性与个性》)(2)只写一面,或和或不同(3)大谈创新的重要性(4)听从与保持自我(5)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6)接受别人的见解(7)我就是我
3、材料运用上的不当(1)很多事例只能说明一面,所举例子比如:司马迁,李白,屈原,海伦、徐本禹、王勃、勾践、居里夫人、鲁迅弃医从文等
2)有不少作文,观点是正确的,但是,用来支持观点的事例却是不能或难以成立的。比如:毛泽东有个性,反而列举了他的一些错误,这又如何体现“君子”? 举反面的事例太多
3)有的事例,有严重的问题。如说美国攻打伊拉克,是既“和”又“不同”;孙中山与共产党的合作
二:、正确审题立意
分析材料,对字面的理解以及隐含意义
读材料《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作为君子,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如何理解和?
“和”:和谐、和平、和睦、融合 “不同”:有主见,不盲从、有自我、不照搬。从材料引用《论语》的话,以及对这句话的解释可知,写这个话题最合适的内容,是人际关系,是人的品格修养文化的融合、国际间政治生活、对外经济交往等 “而”字如何理解?连接两者,并列关系,要想成为君子,就既要“和”,又要“不同”
正确的立意 思考角度
1、世界因“和与不同”才构成绚丽多彩的世界(自然)
拓展:
2、民族的融合与保持自我特色
3、各国文化交流中和谐与不同
4、国家之间的和谐于不同
5、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外圆内方)
三、拟的好题目
《同一舞台,不同的戏》《唱反调的知己》《朋友因“不同”而美丽》等。
四:写的比较好的句子 排比好,如:“梅有梅的高洁,竹有竹的翠绿,杏有杏的优雅,没有必要去仿照他人。”(自然)
有的事例用得好,如:“亮出自己独特的风景线吧!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都妙在一个‘独’字。中国的古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大铁塔,撒哈拉沙漠,亚马逊森林„„”
“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人物也是妙在‘独’字。关羽的忠义,阿Q的‘乐观’,鲁宾逊的坚强,葛朗台的吝啬„„只有‘独’,才能体现出人物的风采。”
“马克思、恩格斯感情笃深,但他们又各有个性;既共同撰写《资本论》,又各自有研究的领域。”
“李白、杜甫,同是盛唐大诗人,但李白崇尚浪漫豪放,杜甫追求现实沉郁。”
四、材料举例与如何分析材料
1、千百年来,研究莎士比亚的伟大著作的人不计其数;探究曹雪芹的巨著《红楼梦》的“红学”人士多不胜数;钻研模仿王羲之的书法的人数之不尽。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对各自研究的名人具有崇拜心理,他们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研究,来探讨,可是能从中悟出自己的一套来的人又有多少呢?(举出生活中反面的事例,与人学习而失去自我)
分析:他们在“和”这一方面做得很好,可“不同”呢?却似乎被他们忽略,倘若莎士比亚、曹雪芹、王羲之也像他们那样,只一味钻研前人的文学艺术,那么还有《哈姆莱特》《红楼梦》的问世,还有出神入化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流传于世吗?由此可见,我们在学习时,就应该“和而不同”。(要把材料与观点联系起来;要分析看出材料之间联系然后得出结论;可用反证法和假设法)
2、“和而同”这种片面的做法所带来的危害令我想到了中国在建国以后所走的弯路。因为“和而同”,中共忽略了自己当时的国情,一味仿效苏联,提出用三年的时间赶上英国的荒谬目标;因为“和而同”,中共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于不顾,大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因为“和而同”,中共的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最后还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可举我们最熟悉的事例;可用排比的修辞列举事例)
分析:这一切都因中国抛开实际,追随在苏联这位“社会主义”老大的后面而引起的。在那段时期里,我们没有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向苏联借鉴学习是正确的,但不能忽略了“和而不同”,苏联与中国的国情不一样,照搬照抄别国的经验,忽视了马列主义的引导,必然会导致失败。(因果分析法,先写出结果,再分析原因,然后得出结论)
3、中国现在仍要向发达国家学习,但坚持“和而不同”,才是我们建设顺利的保证。因为“和而不同”,才有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方针;因为“和而不同”,才有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选用事例要抓住重点进行分析,要简明扼要,能说明白就行)
4、千百年来被人们赞颂的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谊,就是“外圆”起的作用。当管仲自己私吞了钱之后,鲍叔牙并没有以此和管仲绝交,因为他理解管仲供养父母的苦衷,于是,他就以什么都不知道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倘若,鲍叔牙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那么他们的友谊会长久吗?更不用谈友谊如何深厚了。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如果不掌握一点“外圆”的技巧是很难与别人相处的。一旦你学会了如何与别人相处,相信走哪里,哪里的人都会成为你的朋友。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你将会拥有你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五、好的开头
1、人应外圆内方 曾经有一名学者用中国古代的铜钱来形容一个人应具有的处世性格。众所周知,中国的铜钱是外圆内方的。这就是说,我们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此所谓“外圆”;而自己也要有自己的原则、见解,此所谓“内方”。人就应该具有这种外圆内方的性格(从一个小物件出发,生发出哲理,联想和想象丰富)
2、让世界成为一个绚丽多彩的大花园 每一个民族都是一朵奇特而美丽的花朵,每一 种文化都是一支独有而绚丽的奇苑,世界因为和平而安宁,世界因为不同而美丽。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如此绚丽多彩,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此绚丽多彩,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兄弟姐妹和谐相处,互相学习,实现了文化的统一与多样化的完美结合。西域的歌舞随着清脆的驼铃而来,南越的风情随着粼浪的大运河而来,而夫子的教诲,诗仙的俊逸,随着一个个方正的文字,印入了每一个华族人的心里。你要问一个“和”为何如此博大炫目,那你就去问问盛唐的胸怀吧!
六、好的结尾
1、一滴水里面就是一个世界,一枚铜钱里也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处世性格。一枚铜钱是有形的财富,但如果我们拥有外圆内方的处世性格,这就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而且是一种用之不尽的财富。做人就应该外圆内方——和而不同。(与开头相照应,联系比较恰当,简洁明了)
2、“君子和而不同”,我们原来这样说,“求同存异”,我们现在这样说。世界应该是纷繁而美丽的,世界因为不同而美丽。世界的花园里不应只有玫瑰,还应有梅花,菊花,兰花,樱花„„让我们一起培育这个世界吧,让它成为一棵开满不同花朵的参天大树,成为一个美丽多彩的大花园(与开头照应,形象化结束,有修辞,给人思考)
例文 和谐是帆不同是船
调和、和谐是帆,不同的独立见解是船。正如帆与船互相配合遨游海洋,和谐与自我见解也合于乾坤,立于天地。和而不同练达真君子、真人生。和谐是一种美。红绿配出绚丽,黑白衬出经典和凝重,高矮造就天地的和谐,绿肥红瘦描出人间的美景。万事万物和谐相处,成就绝配,展现和谐的美。不同是一种个性。同是荷叶,“尖尖角”描绘出秀丽,“接天莲叶无穷碧”书写的是绚丽,不同的形态有着独特的美、特别的见解。万事万物各有不同,张扬个性,展现独特不同的风采。美与个性并重,和而不同泼墨均匀,勾勒出绝美的画,和而不同是美与个性的结合。
和谐是一种沟通。白居易洞悉世事,才思捷达,写诗顺手成章。可他深入民间,了解疾苦,为了能表达出生活在草根阶层的人们的心声,他与百姓沟通,使诗文平实质朴。诗人的心与百姓的苦和谐统一,诗人的诗与百姓的话如出一辙,诗人的才情与百姓的苦况融炼一炉,造就了感人至深的千古绝唱!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表达。白居易的诗能和谐于百姓疾苦,同样也超脱腐败的社会。他刚正不阿,只叙百姓的疾苦,不唱官场的欢乐,不同于俗世的黑暗,犹如莲花般濯清,用他独特的表达,无畏的勇气,与黑暗抗衡!和而不同在沟通中表达,道出勇气!
和谐与不同犹如两个齿轮,凸出的齿印有着自己独特的痕迹。可齿轮在相互磨擦中逐一吻合,体现和谐美。和而不同是一种处世哲学,只有真君子才能与大众和谐相处而又拥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人生。阿基米德终日沉浸于思考,超脱俗世,可他又深入群众,获取真知;尼采独立思考,成于己见,可他不忙四周游历,把所想散播人间;道家推崇真善美,将其融入大众的道德规范,却不忘独立于模仿与盲目的随大流之外。只有真君子才能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一种遒劲,在一天天的练达与独立中爆发。
和谐是一幅画,不同是美中添雅;和谐是一首诗,不同是诗中的锦绣、芬芳;和谐是一首歌,不同是歌中的高低迭宕。和而不同犹如《诗经》中的绝美,只有真君子才能吟诵出锦绣,口吐出芬芳。也只有真人生才能完全展现和而不同的绝美。和而不同是真君子、真人生。
点评:以散文的笔调,对“和而不同”的话题,展开议论,内容充实,中心突出,说理透彻,切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生动形象,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句富于深刻的内涵。
“君子和而不同”!
当霸王骑着乌骓化作鬼雄,当虞姬将生命化为矛尖之蓝;当屈原幽思而作《离骚》,消 失于汨罗江;当渊明自叹“守拙归田园”,日日无事而空吟,我不禁重新审视《论语》中的一句“君子和而不同”。善哉,孔夫子之论;善哉,好一个“君子和而不同”!
漫漫五千年,多少英雄豪杰,多少文人墨客,他们从心底喊出了一句:“和为贵。” 看古代历史。晋平公让祁黄羊推荐县令。祁黄羊没有一丝犹疑,掷地有声地说:“让解狐去当。”晋平公大惊,解狐可是祁黄羊一等的仇敌。祁黄羊说:“你只叫我推荐心中的县令,他的确优秀。”君子之心如此宽容,推贤荐能,一句“和为贵”,国家得以强盛富邦。
再看近代历史。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顶着世界反华势力,始终遵循着“和为贵”思想,在亚非国际会议上力挽狂澜。“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了会议的胜利召开,维护了各国间的和平,更重塑了一个大国的威望。君子之和弥足珍贵,搬开无为争执的绊脚石,一心向着理想冲。漫漫五千年,另一声雄浑的呼喊在我耳畔回萦。它说:“舍生而取义。”我们誓死也要坚守那份不同,那份即使别人不理解的对真理的执着。
日本的作家川端康成。多少人说他文章空洞无文,多少导师要他“不写三岁小孩的玩意”,他都以一笑而报之。终于,他的散文集《花未眠》轰动了世界,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发现海棠花未眠。”感动了多少心灵。善于保存心中的那份“不同”,让我们的个性有如“花未眠”。
再说沈从文。当人人埋怨的时代,他以自己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去拥抱那古老的边城,他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不让它受到尘世的玷污,让心以原始的状态存在。贫穷,落后,在他的笔下,蜕变成了一个水美、山美、人美的天地。坚守心中的家园。正如鲁迅所说:“真理在胸笔在手,无私无畏曰自由。”真理常在胸,君子善守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苏轼说:“人间有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相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见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所挟持甚大,而其志远也。”这不这正是对君子和而不同最精辟的解释吗?
善哉,君子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诗意地阐述过“古今之成大学问者”的三重境界。德国哲学家尼采亦将人生分为三个时期: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创造时期。然而他们都没孔子说得经典,无论做人做学问,这最高的境界曰其“和而不同”。――题记
在夜晚来临的时候我独爱读史书。然而史书读得多了,便常常觉得中国的文化是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也只有在这种文化环境当中,才孕育出如此不可胜数的这类英雄,焕发出他们独居一格的色彩。
这类人中我首推王安石。
王安石衣臣虏之衣,食猪狗之食,不梳不洗,这种浅层的不同谁都可以做到。但是他的“大不同”在历史上能与之媲美的人屈指可数。他不满当时的政法,提出推行新法,朝中仅有两人支持,两人毕竟算是安慰的了。但是连老臣司马光、苏轼、欧阳修等都纷纷背离,这对他来说是多大的创伤?可是他从未放弃他的不同,印象里他潇洒放言“祖宗不足法,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更清楚得记得他的自勉诗:“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这是何等的境界?他的最高“非同境界”历史上定是惟他独尊:晚年的时候迫于多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归隐山林。这本是他可拿来修身养性的时刻,要是其他人必定做了陶渊明这样的隐者。可他不愿,他不愿与这些隐者相同,甚至觉得这是种耻辱。他只想民,心系民生,仍然抱着做回救世主的夙愿。“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阳碾作尘。”每次我读起它,便有着无法言语的敬佩与赞许。
王安石为的是与苍生相和。《免税法》、《水利法》泽被后世,功在千秋。特别是《水利法》在推行后的短短几年内,全国就兴修水利工程几万处,灌溉田地数万亩――好一幅春和景明图。
和而不同,这人生的最高境界,被王安石诠释得尽善尽美。
又想起谭嗣同。谭嗣同不愿与梁启超等人相同,他不愿与他们外逃避难。“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由来一声笑,倚剑血封喉。”一八九八的深秋,寒风飒飒,黄叶飘零。京华大地,一片荒凉。菜市口刑场,谭嗣同向闪着寒光的屠刀,对苍天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英雄倒下的时候,四海响起悲歌。谭嗣同依然固执喊道:“凡变法,无不经流血而成。今变法不成,皆因为此。流血,请自嗣同始。”康有为走了,梁启超走了,他们劝谭嗣同来日方长。嗣同与曾志同的朋友不和,他决意死国:“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谭嗣同愿做的是与国家的命运相和,凡是其他种种,决不相和。这样的理想,这样的舍生取义,九死也无憾了。
新中国也不乏这类英杰。李敖在北京大学演讲的时候谈到他最佩服的北大人马寅初。马寅初因“新人口论”遭围横遭排斥,那个时候大字报都帖满了他的办公室。但他不愿屈服于强大的压力,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自辩:“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死才会罢休,决不向任何人投降!”马寅初向毛泽东也不愿妥协,要知道那时候“毛泽东就是太阳”,做出这样的举动需要何等勇气不言都知。马寅初只愿意与真理相和,违背真理绝对不可相同。
和而不同更渗透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正是各种不同文化思潮不断交流、不断互相吸取、融合的过程。先秦百家争鸣,各家互相争鸣,互相吸取,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思想。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发展情况更深刻地地反映了这一点。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同时,儒学也在吸取佛、道两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到新的阶段,产生了宋代的道学。经过儒、道、佛三家的互相吸取、融合,终于形成了儒、道、佛三家互补共存,和而不同,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总体体系的格局。
晏婴曾举君臣关系,说明和与同这样两种不同的态度。他说,唯唯诺诺,不说不同意见,君以为可臣亦曰可,君以为否臣亦曰否,这是同。“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向国君提出不同意见,纠正其错误,弥补其不足,以达到正确的结论,这是和。他认为应该采取和的态度,而不可采同的态度。这就是和而不同。
今天,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我们都面临着多种文化互相激荡的局面,多种文化的碰撞会有什么结果?有人提出了文化冲突论,预言文化差异将成为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面对这一切,重温中国古代关于和而不同的思想,总结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就有重要的意义。记得江泽民在访问美国布什图书馆时的讲话中也讲到和而不同,他说:“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作文题四
有位男孩说,他是十五岁的时候开始体验到孤独的,有时感到挺好,而有时又带来痛苦和惆怅。
有位女孩说,孤独感往往在最热闹的时候或地方悄然袭来。爱因斯坦说:“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 海明威说:“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独的生涯。” 卢梭说他喜欢沉浸于“孤独散步中迷人的沉思默想”。
请全面阅读上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
[提示]
这是有关心理的话题。关注心理是现代生活的一个热点,也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写作此文,可以讲述个人对孤独的体验及认知,也可评价学校教育的得失(学校一般都注重集体主义教育而回避孤独这一心理现象,在过去则长期把它列为批判对象),可以探索名人的孤独,也可谈论孤独的层次及意义。
孤独感的产生意味着个性的独立和思想成熟的开始。
孤独不是孤单,不是远离集体,逃避现实,而是进行超越时空的独立思考和追求创新的一种审美心态。
孤独不是自闭,不是消极失落、身心寂寥,而是思绪亢奋所带来的深刻、愉悦、高尚的心理体验。
浅俗的快乐远不如享受孤独来得幸福,孤独有利于人的创造与对自我的认识。对于一名中学生来说,不仅要体验孤独,感悟孤独,更应在孤独中造就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人格关。
(请以“孤独”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
作文题七
有位高僧欲选一徒,便对二小童进行测试。他指着两间同样大小的空屋子说:“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节省的办法用东西把它装满。”一小童想到的是柴火,他挑来一担又一担的柴火,累得气喘吁吁,终于把空屋填满了。而轮到另一小童,他却一点力气都不费,只是在屋内点了一小堆火,用火的光亮装满了整个屋子。老僧对他笑了,叹道:“世间万物,有实有虚,虚实相生,怎能只知实而不见虚呢?”
请以“实与虚”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
[提示]
在传统文化中,常用“虚”与“实”这对概念。“虚”与“实”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说来,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所见为实,所闻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正如材料中老僧所说的“虚实相生”,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经过上面的思维发散,对文题作了主体透视之后,便可选择一点来谈。比如谈文学作品中的“虚”和“实”,写一篇文学鉴赏的短文。曹操写大海,先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实笔,再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虚笔,由实到虚。“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前句是虚写,而后句则为实写,是由虚到实。在《药》中,老栓买“药”是实写,夏瑜被害是虚写。虚实相映,缺一不可,虚写比实写更难,它属于想象。也可写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物质为实,精神为虚,没有物质,也就无所谓精神,不能侈谈精神而无视物质的重要性。但现在的问题是,人们更多的是注重对物质的追求而忽略了精神的东西,这样势必造成物质充裕而精神匮乏的不良倾向,联系社会现实,不难找到这类典型事例。文中老僧所说“怎能只知实而不见虚”可谓是对世人的警示。
第二篇:材料作文“和而不同”导写与例文
材料作文“和而不同”导写与例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作为君子,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有学者认为,“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请以“和而不同”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讲评分析:本次作文出现问题分析 一:出现问题:
1、审题的偏差
(1)不理解“和而不同的含义(2)没有体现关系性——辨证统一。就某一点而言,文章失去平衡。
(3)抓住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即加以发挥,没有从整体考虑。(4)直接抄材料,随便解释几段,心里很糊涂。(5)没有侧重点(不同)
2、选用角度的偏差
(1)选写的内容大而不当(《论共性与个性》)(2)只写一面,或和或不同(3)大谈创新的重要性(4)听从与保持自我(5)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6)接受别人的见解(7)我就是我
3、材料运用上的不当
1)很多事例只能说明一面,所举例子比如:司马迁,李白,屈原,海伦、徐本禹、王勃、勾践、居里夫人、鲁迅弃医从文等
2)有不少作文,观点是正确的,但是,用来支持观点的事例却是不能或难以成立的。比如:毛泽东有个性,反而列举了他的一些错误,这又如何体现“君子”?举反面的事例太多 3)有的事例,有严重的问题。如说美国攻打伊拉克,是既“和”又“不同”;孙中山与共产党的合作
二:、正确审题立意
分析材料,对字面的理解以及隐含意义
读材料《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作为君子,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如何理解和?
“和”:和谐、和平、和睦、融合
“不同”:有主见,不盲从、有自我、不照搬。从材料引用《论语》的话,以及对这句话的解释可知,写这个话题最合适的内容,是人际关系,是人的品格修养文化的融合、国际间政治生活、对外经济交往等 “而”字如何理解?连接两者,并列关系,要想成为君子,就既要“和”,又要“不同”
正确的立意 思考角度
1、世界因“和与不同”才构成绚丽多彩的世界(自然)
拓展:
2、民族的融合与保持自我特色
3、各国文化交流中和谐与不同
4、国家之间的和谐于不同
5、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外圆内方)
三、拟的好题目
《同一舞台,不同的戏》《唱反调的知己》《朋友因“不同”而美丽》等。四:写的比较好的句子
排比好,如:“梅有梅的高洁,竹有竹的翠绿,杏有杏的优雅,没有必要去仿照他人。”(自然)
有的事例用得好,如:“亮出自己独特的风景线吧!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都妙在一个‘独’字。中国的古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大铁塔,撒哈拉沙漠,亚马逊森林„„”
“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人物也是妙在‘独’字。关羽的忠义,阿Q的‘乐观’,鲁宾逊的坚强,葛朗台的吝啬„„只有‘独’,才能体现出人物的风采。”
“马克思、恩格斯感情笃深,但他们又各有个性;既共同撰写《资本论》,又各自有研究的领域。” “李白、杜甫,同是盛唐大诗人,但李白崇尚浪漫豪放,杜甫追求现实沉郁。”
四、材料举例与如何分析材料
1、千百年来,研究莎士比亚的伟大著作的人不计其数;探究曹雪芹的巨著《红楼梦》的“红学”人士多不胜数;钻研模仿王羲之的书法的人数之不尽。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对各自研究的名人具有崇拜心理,他们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研究,来探讨,可是能从中悟出自己的一套来的人又有多少呢?(举出生活中反面的事例,与人学习而失去自我)
分析:他们在“和”这一方面做得很好,可“不同”呢?却似乎被他们忽略,倘若莎士比亚、曹雪芹、王羲之也像他们那样,只一味钻研前人的文学艺术,那么还有《哈姆莱特》《红楼梦》的问世,还有出神入化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流传于世吗?由此可见,我们在学习时,就应该“和而不同”。(要把材料与观点联系起来;要分析看出材料之间联系然后得出结论;可用反证法和假设法)
2、“和而同”这种片面的做法所带来的危害令我想到了中国在建国以后所走的弯路。因为“和而同”,中共忽略了自己当时的国情,一味仿效苏联,提出用三年的时间赶上英国的荒谬目标;因为“和而同”,中共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于不顾,大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因为“和而同”,中共的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最后还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可举我们最熟悉的事例;可用排比的修辞列举事例)
分析:这一切都因中国抛开实际,追随在苏联这位“社会主义”老大的后面而引起的。在那段时期里,我们没有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向苏联借鉴学习是正确的,但不能忽略了“和而不同”,苏联与中国的国情不一样,照搬照抄别国的经验,忽视了马列主义的引导,必然会导致失败。(因果分析法,先写出结果,再分析原因,然后得出结论)
3、中国现在仍要向发达国家学习,但坚持“和而不同”,才是我们建设顺利的保证。因为“和而不同”,才有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方针;因为“和而不同”,才有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选用事例要抓住重点进行分析,要简明扼要,能说明白就行)
4、千百年来被人们赞颂的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谊,就是“外圆”起的作用。当管仲自己私吞了钱之后,鲍叔牙并没有以此和管仲绝交,因为他理解管仲供养父母的苦衷,于是,他就以什么都不知道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倘若,鲍叔牙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那么他们的友谊会长久吗?更不用谈友谊如何深厚了。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如果不掌握一点“外圆”的技巧是很难与别人相处的。一旦你学会了如何与别人相处,相信走哪里,哪里的人都会成为你的朋友。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你将会拥有你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五、好的开头
1、人应外圆内方 曾经有一名学者用中国古代的铜钱来形容一个人应具有的处世性格。众所周知,中国的铜钱是外圆内方的。这就是说,我们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此所谓“外圆”;而自己也要有自己的原则、见解,此所谓“内方”。人就应该具有这种外圆内方的性格(从一个小物件出发,生发出哲理,联想和想象丰富)
2、让世界成为一个绚丽多彩的大花园 每一个民族都是一朵奇特而美丽的花朵,每一种文化都是一支独有而绚丽的奇苑,世界因为和平而安宁,世界因为不同而美丽。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如此绚丽多彩,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此绚丽多彩,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兄弟姐妹和谐相处,互相学习,实现了文化的统一与多样化的完美结合。西域的歌舞随着清脆的驼铃而来,南越的风情随着粼浪的大运河而来,而夫子的教诲,诗仙的俊逸,随着一个个方正的文字,印入了每一个华族人的心里。你要问一个“和”为何如此博大炫目,那你就去问问盛唐的胸怀吧!
六、好的结尾
1、一滴水里面就是一个世界,一枚铜钱里也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处世性格。一枚铜钱是有形的财富,但如果我们拥有外圆内方的处世性格,这就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而且是一种用之不尽的财富。做人就应该外圆内方——和而不同。(与开头相照应,联系比较恰当,简洁明了)
2、“君子和而不同”,我们原来这样说,“求同存异”,我们现在这样说。世界应该是纷繁而美丽的,世界因为不同而美丽。世界的花园里不应只有玫瑰,还应有梅花,菊花,兰花,樱花„„让我们一起培育这个世界吧,让它成为一棵开满不同花朵的参天大树,成为一个美丽多彩的大花园(与开头照应,形象化结束,有修辞,给人思考)
例文 和谐是帆不同是船
调和、和谐是帆,不同的独立见解是船。正如帆与船互相配合遨游海洋,和谐与自我见解也合于乾坤,立于天地。和而不同练达真君子、真人生。和谐是一种美。红绿配出绚丽,黑白衬出经典和凝重,高矮造就天地的和谐,绿肥红瘦描出人间的美景。万事万物和谐相处,成就绝配,展现和谐的美。不同是一种个性。同是荷叶,“尖尖角”描绘出秀丽,“接天莲叶无穷碧”书写的是绚丽,不同的形态有着独特的美、特别的见解。万事万物各有不同,张扬个性,展现独特不同的风采。美与个性并重,和而不同泼墨均匀,勾勒出绝美的画,和而不同是美与个性的结合。
和谐是一种沟通。白居易洞悉世事,才思捷达,写诗顺手成章。可他深入民间,了解疾苦,为了能表达出生活在草根阶层的人们的心声,他与百姓沟通,使诗文平实质朴。诗人的心与百姓的苦和谐统一,诗人的诗与百姓的话如出一辙,诗人的才情与百姓的苦况融炼一炉,造就了感人至深的千古绝唱!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表达。白居易的诗能和谐于百姓疾苦,同样也超脱腐败的社会。他刚正不阿,只叙百姓的疾苦,不唱官场的欢乐,不同于俗世的黑暗,犹如莲花般濯清,用他独特的表达,无畏的勇气,与黑暗抗衡!和而不同在沟通中表达,道出勇气!
和谐与不同犹如两个齿轮,凸出的齿印有着自己独特的痕迹。可齿轮在相互磨擦中逐一吻合,体现和谐美。和而不同是一种处世哲学,只有真君子才能与大众和谐相处而又拥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人生。阿基米德终日沉浸于思考,超脱俗世,可他又深入群众,获取真知;尼采独立思考,成于己见,可他不忙四周游历,把所想散播人间;道家推崇真善美,将其融入大众的道德规范,却不忘独立于模仿与盲目的随大流之外。只有真君子才能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一种遒劲,在一天天的练达与独立中爆发。
和谐是一幅画,不同是美中添雅;和谐是一首诗,不同是诗中的锦绣、芬芳;和谐是一首歌,不同是歌中的高低迭宕。和而不同犹如《诗经》中的绝美,只有真君子才能吟诵出锦绣,口吐出芬芳。也只有真人生才能完全展现和而不同的绝美。和而不同是真君子、真人生。
点评:以散文的笔调,对“和而不同”的话题,展开议论,内容充实,中心突出,说理透彻,切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生动形象,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句富于深刻的内涵。
“君子和而不同”!
当霸王骑着乌骓化作鬼雄,当虞姬将生命化为矛尖之蓝;当屈原幽思而作《离骚》,消失于汨罗江;当渊明自叹“守拙归田园”,日日无事而空吟,我不禁重新审视《论语》中的一句“君子和而不同”。善哉,孔夫子之论;善哉,好一个“君子和而不同”!
漫漫五千年,多少英雄豪杰,多少文人墨客,他们从心底喊出了一句:“和为贵。” 看古代历史。晋平公让祁黄羊推荐县令。祁黄羊没有一丝犹疑,掷地有声地说:“让解狐去当。”晋平公大惊,解狐可是祁黄羊一等的仇敌。祁黄羊说:“你只叫我推荐心中的县令,他的确优秀。”君子之心如此宽容,推贤荐能,一句“和为贵”,国家得以强盛富邦。
再看近代历史。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顶着世界反华势力,始终遵循着“和为贵”思想,在亚非国际会议上力挽狂澜。“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了会议的胜利召开,维护了各国间的和平,更重塑了一个大国的威望。君子之和弥足珍贵,搬开无为争执的绊脚石,一心向着理想冲。漫漫五千年,另一声雄浑的呼喊在我耳畔回萦。它说:“舍生而取义。”我们誓死也要坚守那份不同,那份即使别人不理解的对真理的执着。
日本的作家川端康成。多少人说他文章空洞无文,多少导师要他“不写三岁小孩的玩意”,他都以一笑而报之。终于,他的散文集《花未眠》轰动了世界,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发现海棠花未眠。”感动了多少心灵。善于保存心中的那份“不同”,让我们的个性有如“花未眠”。
再说沈从文。当人人埋怨的时代,他以自己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去拥抱那古老的边城,他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不让它受到尘世的玷污,让心以原始的状态存在。贫穷,落后,在他的笔下,蜕变成了一个水美、山美、人美的天地。坚守心中的家园。正如鲁迅所说:“真理在胸笔在手,无私无畏曰自由。”真理常在胸,君子善守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苏轼说:“人间有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相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见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所挟持甚大,而其志远也。”这不这正是对君子和而不同最精辟的解释吗?
善哉,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诗意地阐述过“古今之成大学问者”的三重境界。德国哲学家尼采亦将人生分为三个时期: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创造时期。然而他们都没孔子说得经典,无论做人做学问,这最高的境界曰其“和而不同”。――题记
在夜晚来临的时候我独爱读史书。然而史书读得多了,便常常觉得中国的文化是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也只有在这种文化环境当中,才孕育出如此不可胜数的这类英雄,焕发出他们独居一格的色彩。
这类人中我首推王安石。
王安石衣臣虏之衣,食猪狗之食,不梳不洗,这种浅层的不同谁都可以做到。但是他的“大不同”在历史上能与之媲美的人屈指可数。他不满当时的政法,提出推行新法,朝中仅有两人支持,两人毕竟算是安慰的了。但是连老臣司马光、苏轼、欧阳修等都纷纷背离,这对他来说是多大的创伤?可是他从未放弃他的不同,印象里他潇洒放言“祖宗不足法,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更清楚得记得他的自勉诗:“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这是何等的境界?他的最高“非同境界”历史上定是惟他独尊:晚年的时候迫于多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归隐山林。这本是他可拿来修身养性的时刻,要是其他人必定做了陶渊明这样的隐者。可他不愿,他不愿与这些隐者相同,甚至觉得这是种耻辱。他只想民,心系民生,仍然抱着做回救世主的夙愿。“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阳碾作尘。”每次我读起它,便有着无法言语的敬佩与赞许。
王安石为的是与苍生相和。《免税法》、《水利法》泽被后世,功在千秋。特别是《水利法》在推行后的短短几年内,全国就兴修水利工程几万处,灌溉田地数万亩――好一幅春和景明图。
和而不同,这人生的最高境界,被王安石诠释得尽善尽美。
又想起谭嗣同。谭嗣同不愿与梁启超等人相同,他不愿与他们外逃避难。“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由来一声笑,倚剑血封喉。”一八九八的深秋,寒风飒飒,黄叶飘零。京华大地,一片荒凉。菜市口刑场,谭嗣同向闪着寒光的屠刀,对苍天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英雄倒下的时候,四海响起悲歌。谭嗣同依然固执喊道:“凡变法,无不经流血而成。今变法不成,皆因为此。流血,请自嗣同始。”康有为走了,梁启超走了,他们劝谭嗣同来日方长。嗣同与曾志同的朋友不和,他决意死国:“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谭嗣同愿做的是与国家的命运相和,凡是其他种种,决不相和。这样的理想,这样的舍生取义,九死也无憾了。
新中国也不乏这类英杰。李敖在北京大学演讲的时候谈到他最佩服的北大人马寅初。马寅初因“新人口论”遭围横遭排斥,那个时候大字报都帖满了他的办公室。但他不愿屈服于强大的压力,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自辩:“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死才会罢休,决不向任何人投降!”马寅初向毛泽东也不愿妥协,要知道那时候“毛泽东就是太阳”,做出这样的举动需要何等勇气不言都知。马寅初只愿意与真理相和,违背真理绝对不可相同。
和而不同更渗透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正是各种不同文化思潮不断交流、不断互相吸取、融合的过程。先秦百家争鸣,各家互相争鸣,互相吸取,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思想。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发展情况更深刻地地反映了这一点。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同时,儒学也在吸取佛、道两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到新的阶段,产生了宋代的道学。经过儒、道、佛三家的互相吸取、融合,终于形成了儒、道、佛三家互补共存,和而不同,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总体体系的格局。
晏婴曾举君臣关系,说明和与同这样两种不同的态度。他说,唯唯诺诺,不说不同意见,君以为可臣亦曰可,君以为否臣亦曰否,这是同。“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向国君提出不同意见,纠正其错误,弥补其不足,以达到正确的结论,这是和。他认为应该采取和的态度,而不可采同的态度。这就是和而不同。
今天,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我们都面临着多种文化互相激荡的局面,多种文化的碰撞会有什么结果?有人提出了文化冲突论,预言文化差异将成为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面对这一切,重温中国古代关于和而不同的思想,总结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就有重要的意义。记得江泽民在访问美国布什图书馆时的讲话中也讲到和而不同,他说:“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第三篇:2010年高考材料作文“和而不同”导写与例文
2010年高考材料作文“和而不同”导写与例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作为君子,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有学者认为,“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请以“和而不同”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讲评分析:本次作文出现问题分析
一:出现问题:
1、审题的偏差
(1)不理解“和而不同的含义(2)没有体现关系性——辨证统一。就某一点而言,文章失去平衡。
(3)抓住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即加以发挥,没有从整体考虑。(4)直接抄材料,随便解释几段,心里很糊涂。(5)没有侧重点(不同)
2、选用角度的偏差
(1)选写的内容大而不当(《论共性与个性》)(2)只写一面,或和或不同
(3)大谈创新的重要性(4)听从与保持自我(5)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6)接受别人的见解(7)我就是我3、材料运用上的不当
1)很多事例只能说明一面,所举例子比如:司马迁,李白,屈原,海伦、徐本禹、王勃、勾践、居里夫人、鲁迅弃医从文等
2)有不少作文,观点是正确的,但是,用来支持观点的事例却是不能或难以成立的。比如:毛泽东有个性,反而列举了他的一些错误,这又如何体现“君子”?举反面的事例太多
3)有的事例,有严重的问题。如说美国攻打伊拉克,是既“和”又“不同”;孙中山与共产党的合作
二:、正确审题立意
分析材料,对字面的理解以及隐含意义
读材料《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作为君子,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如何理解和?
“和”:和谐、和平、和睦、融合
“不同”:有主见,不盲从、有自我、不照搬。从材料引用《论语》的话,以及对这句话的解释可知,写这个话题最合适的内容,是人际关系,是人的品格修养文化的融合、国际间政治生活、对外经济交往等“而”字如何理解?连接两者,并列关系,要想成为君子,就既要“和”,又要“不同”
正确的立意思考角度
1、世界因“和与不同”才构成绚丽多彩的世界(自然)
拓展:
2、民族的融合与保持自我特色
3、各国文化交流中和谐与不同
4、国家之间的和谐于不同
5、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外圆内方)
三、拟的好题目
《同一舞台,不同的戏》《唱反调的知己》《朋友因“不同”而美丽》等。
四:写的比较好的句子
排比好,如:“梅有梅的高洁,竹有竹的翠绿,杏有杏的优雅,没有必要去仿照他人。”(自然)
有的事例用得好,如:“亮出自己独特的风景线吧!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都妙在一个‘独’字。中国的古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大铁塔,撒哈拉沙漠,亚马逊森林„„”
“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人物也是妙在‘独’字。关羽的忠义,阿Q的‘乐观’,鲁宾逊的坚强,葛朗台的吝啬„„只有‘独’,才能体现出人物的风采。”
“马克思、恩格斯感情笃深,但他们又各有个性;既共同撰写《资本论》,又各自有研究的领域。”
“李白、杜甫,同是盛唐大诗人,但李白崇尚浪漫豪放,杜甫追求现实沉郁。”
第四篇:材料作文“分享”导写与例文
材料作文“分享”导写与例文
dingyunfeng 作文:【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精明的荷兰花草商人,千里迢迢从非洲引进了一种名贵的花卉,准备到时候卖个好价钱。商人对这种名贵花卉爱护备至,许多亲朋好友向他索要,一向慷慨大方的他竟连一粒种子也不肯给。他计划繁育三年,等拥有上万株后再开始出售和馈赠。第一年春天,他的花开得很漂亮。第二年,花朵变小,还有一点杂色。到了第三年,花朵变得更小,花色也差多了。他请教植物学家,原来这种名贵名花染上了隔壁邻居家花圃里其他品种的花粉。植物学家告诉他:要想使此花不失本色,就得让邻居花圃里也种上这种花。商人照着做了,结果周围成了这种花的海洋,并且花朵硕大、色彩纯正,株株雍容华贵。商人和邻居全都发了财。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导引]
文题材料本身是一个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故事,要全面把握材料,没有什么关键句可抓,这就需要从中提炼。可以先从中找到叙述的对象──花、人、环境,其中“人”是关键性因素。再结合由果溯因法──“果”是商人和邻居都获得了成功,那么“因”呢?是商人给了邻居花种改变了自己花圃周围的环境。那么商人这种行为是什么?是分享,是合作。合作赢得了成功,分享得到了共赢。
注意不要浅尝辄止或纠缠于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去大谈什么环境与成功、慷慨与自私„„更不要无中生有谈什么宽容、索取与回报、做对手的朋友„„也不要刻意求新以致拟出“狼狈为奸有点好”这样另类的标题来。
只要向纵深掘进,就会发现“分享”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就可以发现许多立意构思的方向:
一、从分享的主体入手。人际关系本来就是一种互动关系: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郑板桥曾经说过:“为人处,即是为己处。”《红灯记》中有一句台词:“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分享。分享需要有豁达的心胸,坦诚的态度,有时还需要一点策略;分享是一种大智慧。沿着这个角度立意,会写出极为深刻的文章。
二、从分享的客体入手。可以定位于敞开心扉,分享他人的生活和思想、痛苦和欢乐、经验和教训,这里的“别人”还可进一步拓宽,可以是集体之间、国家之间,甚至是大自然、历史„„人与人之间可以有“共享”的地方,地区与地区之间也可以有“共享”之处。世界本来就是一体的,地球原本就是一个“村子”
三、从横向入手,扣住“分享的范围”展开。从物质层面看,可以定位为“分享既帮助了别人,也给自己带来了愉悦;失去了一些,得到了更多”。事例很多,比如比尔"盖茨做大量的捐赠、瑞星公司免费让人试用杀毒软件„„从精神层面看,精神上的分享不会使你损失什么,却能收获很多:把你的快乐与人分享,你的快乐将增加一倍”。有了分享,我们这个世界才充满温情和美好。
四、从纵向入手,扣住“分享的意义”展开。从历史角度看,人类能够分享、善于分享,才脱离了野蛮与蒙眜,走上了科学与文明的时代。从当今社会的形势来看,人类早已步入信息时代,资源的共享已成为一种必须。有了分享才有了今天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奔月航天器里吟唱的是合作的歌,人类基因组计划中书写的更是共享的诗。
其实,以上四个方面的每一方面又都包含好几个角度。有这么多角度供你选择,写出有新意的作文应该不在话下了。
[参考题目]
1.分享的快乐
2.分享是一株幸福的花
3.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4.切一半苹果给别人
5.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
6.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7.分享成就高贵
8.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佳作示范]
学会分享,让世界微笑
花草商人对自己的名贵花卉爱护有加,连一粒种子都不愿给亲朋好友。然而,种下的花却开得一年不如一年漂亮,甚至花朵变小,花色也差了。后来,他听从植物学家的指导,给了邻居花种,让他们也种上了这种花,他们都获得了成功。
这不正是道出了学会分享的重要吗?
学会分享,人与人之间会更加亲密友好。在幼儿园,我们会看到几个孩子共享一块蛋糕,共玩一个玩具,他们脸上无不洋溢着欢乐;在学校开学初期,我们常会看到几个同学共享从家里拿来的特产,他们时而说上几句,时而相视一笑,友谊的花朵开得绚烂芬芳。分享,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了,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学会分享,大家可以携手共进。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说:“在竞争中,取胜的方法不是以任何手段挤垮对手,而是以合作、共赢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是懂得分享,海尔集团才由一个不知名的小企业,逐渐成长为世界顶尖的大集团公司乃至全球最强的企业之一。
学会分享,人类方能共同进步。居里夫人因长期研究放射性元素而遭受到各种病痛,但她仍毅然决定将提炼出的放射性元素──镭的所有有关资料公之于众。她说:“它应属于全人类。”当时已经有许多商家在准备等她申请专利权后,就高价买断她的研究成果,以便大发其财,可她却将其无偿地向世界公开。近代以来,科学家们在居里夫人开创的领域继续阔步前进。居里夫人的分享,让人类共同进步,世界怎能不为此微笑呢?
学会分享,一瓶香水可以让处处飘香;学会分享,一份快乐可以化作无数份快乐;学会分享,“一”可以化作“无数”。
人不是独自存在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学会分享吧!付出的同时,我们也会收获很多,世界也会为我们微笑!
第五篇:“乌鸦与孔雀”材料作文导写
“乌鸦与孔雀”材料作文导写
【作文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从前,有个国家没有鸟类生活过,人们也不知道鸟是什么样的。一天,有人带来一只乌鸦。当地人惊讶极了:大嘴巴,长翅膀,羽毛黑亮,竟然能在天上飞,太神奇了!
虽然它叫起来很难听,大家还是把它视为珍宝,好吃好喝伺候它。
听到伙伴在这儿过着神仙般的日子,四面八方的乌鸦都飞来了。没过几天,树上房上到处都是乌鸦,它们沙哑地喊叫,发疯地打斗,鸟粪洒满各处,但人们对神鸟还是不敢有丝毫怠慢,尽着最大的心力供养它们。
几年后,有人从另一个国家带回三只孔雀。当地人看到五彩斑斓的孔雀,不禁目瞪口呆:孔雀走起路,雍容华贵;孔雀跳起舞,美似仙女。人们纷纷跑来欣赏、供养孔雀,再没人搭理那些讨厌的乌鸦。
乌鸦没吃没喝的,只好四散飞走了。
请揣摩故事内涵,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导写】
这是一个寓言型材料作文。共有三个形象:人们、乌鸦、孔雀,其中乌鸦、孔雀是作为对立面而出现的。因此分析此材料主要有两个
/ 7
角度:人们的角度,乌鸦、孔雀的角度。
乌鸦
外表:大嘴巴,长翅膀,羽毛黑亮,叫声难听,沙哑地喊叫,发疯地打斗,鸟粪洒满各处。
内涵:无才无德 认清自己
观点:不要恃宠而骄
孔雀
外表:五彩斑斓,雍容华贵,美似仙女。
内涵:真才实学
观点:做有真才实学的人
人们对乌鸦态度的变化
起初:视为珍宝,盲目崇拜
原因:未见过真正的美
观点:不要盲目崇拜 炼就一双慧眼
后来:讨厌,没人搭理
原因:见到了真正的美,扩大了视野,有了比较
观点: 没有比较就无从辨别 视野决定境界
材料的主体事件是人们对乌鸦态度的变化,因此“没有比较就无从辨别”和“视野决定境界”是最全面的立意,两者本源一致,后者明
/ 7
显更为高远。“不要盲目崇拜” “炼就一双慧眼”侧重于故事的前半部分。“认清自己”“不要恃宠而骄”“做有真才实学的人”是针对“乌鸦”立论的。
【佳作展示】
打开“视”界
在苍穹与大地之间,有许多我们尚未认知的事物。当一个新奇的事物“乌鸦”出现我们面前时,我们首先崇拜,之后当做“珍宝”供奉,最后因发现真正的美好“孔雀”,而将当初的“珍宝”抛弃。原因何在?我想了九九八十一条理由,得到唯一一个答案——打开“视界”。恐怕你要问:这是什么意思?很简单,即拓宽你的知识面,拓宽你的视野。
打开“视”界,能让你放远眼光。打个比方,身在庐山之中,不识庐山面目,而跳出庐山之外,才能认识庐山及庐山之外更为宽阔的世界。
打开“视”界需要认识自我的狭隘。青蛙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狭隘,坐在掌大的井底,望着井口的一角天空便以为是整个世界,所以青蛙
/ 7
变王子终究只是个童话;夜郎国王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狭隘,拥有一方小小的领地便自以为疆域辽阔而和大汉相比,所以夜郎只能偏居一隅而无法强大;满清王朝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狭隘,自命“天朝上国”“地大物博”,不肯认识欧洲大陆的日新月异,所以落后挨打的厄运不能避免。由此看来,认识自我的狭隘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自我的狭隘,才有可能探索宇宙之奥妙,追上世界大潮。
打开“视”界需要认识世界的无限。世界之广阔,宇宙之无穷,任何人只是 “沧海之一粟”。从最初的天圆地方到后来的天地皆圆,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认识地球到认识宇宙,记录了人类打开“视”界认识世界的历程。打开了“视”界,我们不再自我封闭;打开了“视界”,我们不再盲目。从改革开放到加入世贸组织,再到联合国主导世界事务,我们敞开胸襟,走向世界。
打开“视”界还需要用科学武装我们自己。掌握了科学,我们不再恐惧雷公雷母的暴怒,我们不再相信是神灵统治着这个世界。掌握了科学,我们不再主观臆断,而是客观分析;我们不再混沌度日,而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作出最佳决策。人就像一只空气球,只有被知识充实后才变得饱满喜人。神奇的“电磁感应”让我们知道,火车可以在空气上跑,而且速度是那样的惊人:光怪陆离的基因工程,组装着神奇的物种,让人大开眼界。渴望知识、追踪科学最前沿,我们将变得更加开明睿智。
打开“视界”,打开你的心房,向前沿迈进。
打开“视界”,世界就在掌握之中,让它悄然跃过你的心,成就你
/ 7
辉煌的未来。
点评:
此文抓住了材料最全面的立意:视野决定境界。题目“打开‘视’界”非常新颖,文章的主体部分有三个层次,非常充实;论述不蔓不枝,有条不紊。“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等例证非常准确。
学做理性的国民
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靠的是共同的民族信仰,但是几千年封建社会扭曲了我们的思想,盲目崇拜成为国民思想中的一团淤毒。
因未见过鸟鸦,而视乌鸦为珍宝。看到孔雀的雍容大度和非凡美丽,方知什么是真正的珍宝。在这个珍宝的选择中,人们由于自己的盲目崇拜而让乌鸦这样“讨厌”的禽类独享珍宝的待遇。
拒绝盲目崇拜,学做理性国民。
为什么张悟本可以大行其道招摇撞骗?为什么他的“绿豆疗法”、生茄子食法红极一时?为什么他的“把吃出来的病再吃回去”的胡话被无数人奉若神明?为什么他的“悟本堂”15分钟2000元的问诊竟然预约到一年以后?这是因为人们盲目崇拜于他“中医世家”的外衣,盲目崇拜于他的“中国食疗第一人”的名号,盲目崇拜于媒体炒作出的名人效应„„
李一表演“水下闭气”“手掌煎鱼”,何其虚假,却竟有这么名人
/ 7
相信。《世上是不是有神仙》,何其荒唐,却竟有著名编导为他策划出版。学仙术以养生,何其荒诞,竟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绍龙观的门前竟然车水马龙。原因何在?是因为不相信科学的人们盲目崇拜于他那耀眼的名人光环,盲目崇拜于伪科学那“神奇”的能力„„
盲目崇拜,让我们在现实中迷失方向;盲目崇拜,让我们在生活中失去理性的判断,让社会在迷惘中走向沉沦。
醒醒吧,人们!拒绝盲目崇拜,做个理性的国民。不要再痴想食疗能包治百病,不要迷恋仙术的神奇,不要再迷失自我,失去理性。
希腊智者运动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笛卡尔高喊:我思,故我在。我们看到了理性的光辉普照大地,世界步入了一个激情洋溢充满智慧的时代。
学会理性的生活,拒绝盲从。正是由于缺乏理性,才上演了闹盐荒、抢绿豆这样的荒唐可笑的闹剧。学会理性,才能避免盲目,让我们的民族在清醒中放眼世界,屹立东方。
学做理性的公民,相信科学与真理。有了理性,才有了方舟子这样的打假斗士,让那些骗子无路可走,让伪科学无所遁形。学做理性的国民,才能让社会中充满正义,才在人心中贮满真理。
理性,是一盏智慧的明灯,让我们在黑的夜晚看到一丝光明;理性是一束火把,让我们在充满危险的夜路上从容不迫地前行。
学会理性,收获一个文明的社会;学会理性,收获一个成熟的民族。
让理性之光洒满华夏,让成熟而悠久的东方文明与理性之光相伴
/ 7
而行,去引领我们伟大的民族去开创新的辉煌。
点评:
此文侧重于论述“不要盲目崇拜”,题目“学做理性的国民”非常大气。选取的“张悟本”“李一”等材料,紧密结合社会现实,然后正确论述“学会理性”,逻辑层次非常厚实。众多排比句式的运用为此文增彩很多。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