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中学生作文通病的案例性分析
对中学生作文通病的案例性分析
(一)问题
《新课程标准》7~9年级写作目标中有一条:“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总体而言,中学生作文的通病是:少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多无病呻吟的矫情或俗套乏味的编造;少新鲜活泼的个 性语言,多人云亦云的模仿或冠冕堂皇的空话。
(二)案例
案例一:邻居刚上四年级的小洋洋也做了第一篇作文,题目是《难忘的一刹那》。他妈妈告诉我:“那天,回到家里,女儿满脸的不高兴:‘一刹那,至多也就几秒钟的时间,怎么写得出四百字左右?’怎么办呢?我也写不出来。看作文书吧,书上正好有一篇《难忘的一刹那》,说的是一对好朋友由于发生矛盾而分道扬镳,互不理睬,不料拍毕业照时老师把他们排在了一起,多别扭,可是一别扭,不配合,队伍排不好,集体照就拍不起来,在老师、摄影师的帮助下,终于圆满拍成。照片上的他们,互相靠紧,微笑自然,绝对好朋友;事后他们重归于好了,照片上的一刹那,至今难忘。”接着,母女俩便如法炮制了一篇从内容到形式几乎相同的同题作文,只是把排队的背景换成了体育课上。母亲不无得 意地告诉我,这篇文章的了高分,并作为范文在作文讲评课上朗读。
案例二:初一第一次作文,我布置的题目是《军训》,要求写出自己的感受。就在开学前,全体初一新生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军训。在孩子心中,“军人”该是多么响亮的名字,从呀呀学语、姗姗学步时代起,许多人便有冲锋陷阵、举枪拼杀的幻想史。现在梦想成真,其激动之情该何如?试想一下,训练场上骄阳似火、酷热难当,小军人喊声震天、英姿飒爽,该是怎样的豪情?当然,也会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个简单的动作,偏要一遍又一遍反复训练,还要声嘶力竭配以“一„„二„„三„„四”的口号,多无聊;而且,稍有越轨,便会遭来厉声指责。这也许使孩子们有生以来最深刻、最丰富的人生体验之一呢。结果却出人意料,学生们的作文没有预想中的丰富多彩,却有千人一面的共同感受。大多数文章无丝毫的想象力、创造性而言,他们的思维,从作文的开始到结束,都指向“军训,是磨练我们的意志,培养我们的习惯”这一具有制约力的主题思想。他们不约而同地写到“有人不耐烈日而晕倒”的场面,这本无可厚非,因为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可接着,他们的感受也是相同的,几乎每个人都有类似这样心理描写:“这时,我想到了解放军叔叔‘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精神,挺住,挺住,千万不能倒下。”同时,几乎每篇作文的结尾都是相同的:“这次军训,锻炼了我们的„„培养了我们的„„。”“通过这次军训,我们的„„得到了提高。”这显然不全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表露,而是所谓作文技法的训练有素。
案例三:有这样一道中考小作文题:“假如有人给你金子、官衔、良药、书籍„„但又只允许你要其中一样,你要哪一样,请写一段250字左右的文字,谈谈你要这样东西的理由。”有人对这道题作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其精彩在于很有时代针对性,而且多种选择给了考生更多的自由空间。
(二)分析
本文无意对这种通病进行源与流的的病因剖析,或提出治标治本的方法,只是想引用上述案例,说明我们在试图剖析矫正时容易忽略的几个问题: 1.泛滥的模仿
洋洋第一次作文的经历告诉我们,很多学生从一开始,就已经被剥夺了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的机会。“一刹那,至多也就那么几秒钟,怎么写得出四百字左右?”这是洋洋这次经历过程中的唯一闪光点。可惜,她的老师没有听到,不然,他(她)也许有可能反思一下自己出的作文题是否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重新命名作文题为《难忘的一天》或者《难忘的一件事》;她的母亲对此充耳不闻,完全不顾孩子面临的困惑(有可能也是她面临的困惑),硬是替孩子找了一条“作文成功”的捷径——模仿(可能也是她曾经的作文成功之路)。更令人可怕的是这次作文的高分可能使洋洋也自以为找到了作文成功的捷径,从而采取同样的方式完成下一篇、下下篇„„或许几年以后,小洋洋又将成为那些写《军训》的初一新生的一员。
这是模仿的错吗?在网上搜索关键字为“模仿作文”的网页,可罗列大量的相关论点:“让学生结合课文写一些模仿作文”、“中学生处在模仿作文的阶段”、“模仿作文是通向创造的阶梯”、“模仿作文是学习写作的基础”„„模仿对写作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上,从某种角度讲,艺术就是起源于模仿。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生活中模仿正在泛滥:许多城市因为模仿而失去灵魂,在“绿色生态”幌子下,不惜一切代价建成相似的绿地、广场;经济因为模仿往往形成泡沫,类同的“景观大道”、“工业园区”由市、区建到城镇甚至乡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盗版、假冒永远有其广阔的市场„„再来看作文模仿之源——作文参考书吧,走进书店、书城,说“作文经典”、“作文方略”、“作文满分卷”“作文状元”“作文兵法”此类图书几乎占有半壁江山恐怕不为夸张。
市场经济,讲究以低成本获取高效率,而模仿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提高效率。生活在“复制”“克隆”环境下的作文“小子”“美少女”们,会自觉地要求在模仿中创新,或者感到一味地模仿会失去自我吗?
第二篇:对中学生作文通病的案例性分析理论
对中学生作文通病的案例性分析
(一)问题
《新课程标准》7~9年级写作目标中有一条:“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总体而言,中学生作文的通病是:少真情实感的自然感的自然流露,多无病呻吟的矫情或俗套乏味的编造;少新鲜活泼的个性语言,多人云亦云的模仿或冠冕堂皇的空话。
(二)案例
案例一:邻居刚上四年级的小洋洋也做了第一篇作文,题目是《难忘的一刹那》。他妈妈告诉我:“那天,回到家里,女儿满脸的不高兴:‘一刹那,至多也就几秒钟的时间,怎么写得出四百字左右?’怎么办呢?我也写不出来。看作文书吧,书上正好有一篇《难忘的一刹那》,说的是一对好朋友由于发生矛盾而分道扬镳,互不理睬,不料拍毕业照时老师把他们排在了一起,多别扭,可是一别扭,不配合,队伍排不好,集体照就拍不起来,在老师、摄影师的帮助下,终于圆满拍成。照片上的他们,互相靠紧,微笑自然,绝对好朋友;事后他们重归于好了,照片上的一刹那,至今难忘。”接着,母女俩便如法炮制了一篇从内容到形式几乎相同的同题作文,只是把排队的背景换成了体育课上。母亲不无得意地告诉我,这篇文章的了高分,并作为范文在作文讲评课上朗读。
案例二:初一第一次作文,我布置的题目是《军训》,要求写出自己的感受。就在开学前,全体初一新生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军训。在孩子心中,“军人”该是多么响亮的名字,从呀呀学语、姗姗学步时代起,许多人便有冲锋陷阵、举枪拼杀的幻想史。现在梦想成真,其激动之情该何如?试想一下,训练场上骄阳似火、酷热难当,小军人喊声震天、英姿飒爽,该是怎样的豪情?当然,也会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个简单的动作,偏要一遍又一遍反复训练,还要声嘶力竭配以“一„„二„„三„„四”的口号,多无聊;而且,稍有越轨,便会遭来厉声指责。这也许使孩子们有生以来最深刻、最丰富的人生体验之一呢。
结果却出人意料,学生们的作文没有预想中的丰富多彩,却有千人一面的共同感受。大多数文章无丝毫的想象力、创造性而言,他们的思维,从作文的开始到结束,都指向“军训,是磨练我们的意志,培养我们的习惯”这一具有制约力的主题思想。他们不约而同地写到“有人不耐烈日而晕倒”的场面,这本无可厚非,因为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可接着,他们的感受也是相同的,几乎每个人都有类似这样心理描写:“这时,我想到了解放军叔叔‘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精神,挺住,挺住,千万不能倒下。”同时,几乎每篇作文的结尾都是相同的:“这次军训,锻炼了我们的„„培养了我们的„„。”“通过这次军训,我们的„„得到了提高。”这显然不全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表露,而是所谓作文技法的训练有素。案例三:有这样一道中考小作文题:“假如有人给你金子、官衔、良药、书籍„„但又只允许你要其中一样,你要哪一样,请写一段250字左右的文字,谈谈你要这样东西的理由。”有人对这道题作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其精彩在于很有时代针对性,而且多种选择给了考生更多的自由空间。
第三篇:中学生作文通病
对中学生作文通病的案例性分析
(一)问题
《新课程标准》7~9年级写作目标中有一条:“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总体而言,中学生作文的通病是:少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多无病呻吟的矫情或俗套乏味的编造;少新鲜活泼的个性语言,多人云亦云的模仿或冠冕堂皇的空话。
(二)案例
案例一:邻居刚上四年级的小洋洋也做了第一篇作文,题目是《难忘的一刹那》。他妈妈告诉我:“那天,回到家里,女儿满脸的不高兴:„一刹那,至多也就几秒钟的时间,怎么写得出四百字左右?‟怎么办呢?我也写不出来。看作文书吧,书上正好有一篇《难忘的一刹那》,说的是一对好朋友由于发生矛盾而分道扬镳,互不理睬,不料拍毕业照时老师把他们排在了一起,多别扭,可是一别扭,不配合,队伍排不好,集体照就拍不起来,在老师、摄影师的帮助下,终于圆满拍成。照片上的他们,互相靠紧,微笑自然,绝对好朋友;事后他们重归于好了,照片上的一刹那,至今难忘。”接着,母女俩便如法炮制了一篇从内容到形式几乎相同的同题作文,只是把排队的背景换成了体育课上。母亲不无得意地告诉我,这篇文章的了高分,并作为范文在作文讲评课上朗读。
案例二:初一第一次作文,我布置的题目是《军训》,要求写出自己的感受。就在开学前,全体初一新生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军训。在孩子心中,“军人”该是多么响亮的名字,从呀呀学语、姗姗学步时代起,许多人便有冲锋陷阵、举枪拼杀的幻想史。现在梦想成真,其激动之情该何如?试想一下,训练场上骄阳似火、酷热难当,小军人喊声震天、英姿飒爽,该是怎样的豪情?当然,也会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个简单的动作,偏要一遍又一遍反复训练,还要声嘶力竭配以“一……二……三……四”的口号,多无聊;而且,稍有越轨,便会遭来厉声指责。这也许使孩子们有生以来最深刻、最丰富的人生体验之一呢。
结果却出人意料,学生们的作文没有预想中的丰富多彩,却有千人一面的共同感受。大多数文章无丝毫的想象力、创造性而言,他们的思维,从作文的开始到结束,都指向“军训,是磨练我们的意志,培养我们的习惯”这一具有制约力的主题思想。他们不约而同地写到“有人不耐烈日而晕倒”的场面,这本无可厚非,因为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可接着,他们的感受也是相同的,几乎每个人都有类似这样心理描写:“这时,我想到了解放军叔叔„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精神,挺住,挺住,千万不能倒下。”同时,几乎每篇作文的结尾都是相同的:“这次军训,锻炼了我们的……培养了我们的……。”“通过这次军训,我们的……得到了提高。”这显然不全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表露,而是所谓作文技法的训练有素。
案例三:有这样一道中考小作文题:“假如有人给你金子、官衔、良药、书籍……但又只允许你要其中一样,你要哪一样,请写一段250字左右的文字,谈谈你要这样东西的理由。”有人对这道题作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其精彩在于很有时代针对性,而且多种选择给了考生更多的自由空间。
(二)分析
本文无意对这种通病进行源与流的的病因剖析,或提出治标治本的方法,只是想引用上述案例,说明我们在试图剖析矫正时容易忽略的几个问题: 1.泛滥的模仿
洋洋第一次作文的经历告诉我们,很多学生从一开始,就已经被剥夺了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的机会。“一刹那,至多也就那么几秒钟,怎么写得出四百字左右?”这是洋洋这次经历过程中的唯一闪光点。可惜,她的老师没有听到,不然,他(她)也许有可能反思一下自己出的作文题是否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重新命名作文题为《难忘的一天》或者《难忘的一件事》;她的母亲对此充耳不闻,完全不顾孩子面临的困惑(有可能也是她面临的困惑),硬是替孩子找了一条“作文成功”的捷径——模仿(可能也是她曾经的作文成功之路)。更令人可怕的是这次作文的高分可能使洋洋也自以为找到了作文成功的捷径,从而采取同样的方式完成下一篇、下下篇……或许几年以后,小洋洋又将成为那些写《军训》的初一新生的一员。
这是模仿的错吗?在网上搜索关键字为“模仿作文”的网页,可罗列大量的相关论点:“让学生结合课文写一些模仿作文”、“中学生处在模仿作文的阶段”、“模仿作文是通向创造的阶梯”、“模仿作文是学习写作的基础”……模仿对写作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上,从某种角度讲,艺术就是起源于模仿。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生活中模仿正在泛滥:许多城市因为模仿而失去灵魂,在“绿色生态”幌子下,不惜一切代价建成相似的绿地、广场;经济因为模仿往往形成泡沫,类同的“景观大道”、“工业园区”由市、区建到城镇甚至乡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盗版、假冒永远有其广阔的市场……再来看作文模仿之源——作文参考书吧,走进书店、书城,说“作文经典”、“作文方略”、“作文满分卷”“作文状元”“作文兵法”此类图书几乎占有半壁江山恐怕不为夸张。
市场经济,讲究以低成本获取高效率,而模仿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提高效率。生活在“复制”“克隆”环境下的作文“小子”“美少女”们,会自觉地要求在模仿中创新,或者感到一味地模仿会失去自我吗?
2.指向性暗示
中央党校的李书磊博士在北大读书时,亲身经历了一件意味深长的事:上英语课,美籍教师让全班学生用英语写一篇作文《我的母亲》。大家都写得相当满意,因为从小学到中学大家都写了不知多少遍了。然而,英语教师在阅读了全部作文后,脸色非常难看地走进教室,“用一种陌生的、带着几分怜悯的眼神扫了我们一眼,就像是看一群猴子一样——这一眼看得我们自惭形秽。原来我们每个人无例外地都写了自己的母亲多么慈祥,多么勤劳,我们多么爱我们的母亲,连用的形容词都大致相近:从小学我们就是这么写的。”她用手指点着这些目瞪口呆的学生:„你,王!你,李!难道你们大家都长着同一个脑袋?难道你们的母亲没有虐待过你们?难道你们的母亲就没有好吃懒做的吗?难道你们对母亲就没有一点遗憾吗?‟”①显然,初一新生写《军训》和李书磊写《母亲》一样,受到指向性暗示的影响:军训,必然是磨练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学生个体写作活动中,受到太多太多这样漠视个体的指向性暗示:青松(先烈)、石子(默默无闻的普通人)、长城(解放军)……再看案例三,命题人似乎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让考生依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来作出心灵的选择。但考生真的会依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来选择吗?显然,命题中已隐含了对文章主题的要求:诸如“奉献”、“求知”等。不管考生思想如何,必然首选书籍和良药,因为那迎合了隐含的主题要求;即使选择金钱和权力,最后也必然和前者殊途同归,用金钱回报社会,用权力造福人民;一般不会有“金钱万能”、“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书中自有颜如玉”……等思想的流露。其实,他们别无选择。3.历史的观念
当我们对作文病因的教与学追根溯源时,往往把最后的矛头指向“应试教育”,这也是切中恳綮的。但是,这种剖析忽视了对作文主体——个体思想的研究。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一切历史都是个人的思想史”,“在现象的背后,有一条不可须臾离弃的思想线所在起作用”,这便是历史的观念②。依照科林伍德的观点,“作文通病”是现象,“应试教育”也是现象,尽管后者是前者诱因,但从现象到现象不能真正解释历史,我们要做的是找出现象背后的个体的思想活动。
在洋洋的处女作《波折》和初一新生的新作《军训》中,我们不难发现应试教育作祟的影子并加以鞭挞,但是,又有谁会关心到他们完成作品过程中的思想经历以及从《波折》(三年级)到《军训》(初一)这一成长过程中思想的变化呢?当我试图寻找《军训》背后的初一新生的作文“思想史”时,我发现,那是一个盲点,至多只能以洋洋的第一次作文经历为线索推断出某些因素。于是,我只能决定从此关注洋洋的作文思想历程。
注①《为什么远行》 108页 李书磊著
②《历史的观念》 11页 英国·科林伍德著
第四篇:中学生法律案例分析
案例一:2010年2月26日上午9时25分,某校学生李某某在宿舍违章使用“热得快”,约9时30分离开宿舍时未拔掉电源,致使“热得快”过热,电线短路引起火灾。分析:
1)违反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违章使用“热得快”,是导致火灾的直接原因。2)生活中养成的粗心大意,在这次火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依据有关规定对李某某治安罚款100元
案例二:因为和大声斥责自己的父母争论了几句,16岁的小朱一气之下,闷头冲出家门,整晚没回家。一周后,警察找上门来,小朱在夜不归宿的那天抢劫了6名学生。原来,小朱离家出走之后在网吧里通宵上网,但又没有钱,于是他就把手伸向了同学。
分析:不少例子表明,没有确切原因的夜不归宿,是临近或正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征兆之一。据调查,在100个未成年犯中,绝大多数犯罪行为是利用夜晚的时间完成的,而且不少违法行为实施后,他们都没回家。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擅自外出并夜不归宿,一旦发生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侵害。
案例三:交友不良容易走邪路。15岁的魏明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刑,是交友不慎导致他走上了邪路。据魏明自述,他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电子游戏厅玩游戏机。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她,王大哥成了魏明的好朋友和崇拜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魏明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魏明手拿木棒,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导致其头部受了重伤。
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时期,一定要慎择友,择良友。和好的朋友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有利于共同进步。若是和不良的朋友在一起,反而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帮助他人、助人为乐是做人的美德。但是为了哥们义气两肋插刀,最终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面对他人包括朋友的要求,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以法律和道德为标尺进行衡量,三思而后行,不可随意迁就,否则会铸成大错。青少年要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的预防犯罪能力,时刻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自由、快乐。
案例四:口角纠纷引发杀人惨案。一天晚上,原励德实验中学发生一起故意杀
人案,让人费解的是杀人凶手竟是一个未满14周岁的少年,而被杀者竟然是他的同学。该校初一年级学生陈志明与刘小乐因锁事发生口角纠纷,陈志明动手打了刘小乐一耳光。恼羞成怒的刘小乐失去理智,从床下抽出一把水果刀,对着陈志明的脑部、腹部等处连刺三刀。陈志明被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案件发生当晚,县公安局迅即组织侦技人员赶赴现场,将刘小乐抓获归案。
分析:爱冲动是一种性格缺陷,青少年学生更是由于心理不稳定容易冲动,有时酿成大错。沉痛的教训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学校、家庭都要重视加强道德、心理素质修养,不使性子,遇事冷静,才能更健康成长。案例五:体罚导致师生冲突,学生退学
2002年6月20日下午,某中学初三(2)班学生马某上自修课时吸烟,并且大声喧哗.班长陆某指出其错误,并要求马某立刻改正.马某不服,当即用粉笔扔陆某.陆某找来班主任处理此事,班主任严厉批评并教育马某,随后罚马某做掌上压100次.马某愤怒至极,大肆侮辱和恐吓班主任,随后跑离学校,并找来社会上的人在校门口乘放学之时,将陆某殴打致伤,并且就此自动退学.分析:马某的行为是错误的.第一,上课吸烟,大声喧哗是违反学校课堂纪律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第二,向陆某扔粉笔,找人殴打其致伤,属于不服从管理和侵犯了他人人身安全权利的行为.第三,大肆侮辱,恐吓班主任,是不服从教育,并侵犯了他人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权利的行为.第四,自动退学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陆某指出马某的错误并要求其改正,在其处理不了时,找班主任协助处理是履行班长职责和协助班主任工作,是正当的.班主任向马某提出严厉批评和教育是履行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是正当的.但罚其做掌上压100次,属于变相体罚学生,是违反《教育法》的行为.由此可见,体罚常常引起严重后果。案例六:一天晚上,某县中学的4位学生,傍晚闯进了城郊某中学的男生寝室里,掏出匕首威胁并殴打宿舍学生,共抢劫200余元。由于受害学生报案及时,他们在回家40分钟后同时落网。
分析:在此案中,行为人“在客观上表现为对财物的保管者、所有者、守护者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迫使其交出财物”;在方法上,实施暴力,公然“对被害人的身体实施打击或者强制,例如,捆绑、殴打、禁闭、伤害等等”,严重威胁着他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在主观上,是有意地采用暴力手段,夺取钱物,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4位学生的行为已触犯了刑法
案例七:无业游民李某于某日晚将一刚下晚自习走在回家路上的中学生钱某拦
住,持刀架在其脖子上要求钱某把钱拿出来。在此过程中,李某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求学时的辛酸,遂良心发现,觉得学生可怜,便抽身离开。看着拦路抢劫者离去的背影,怒气未消的钱某从地上捡起一石块将李某砸伤。问:钱某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吗?为什么? 分析:
1,钱某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而是构成故意伤害。
2,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实施正当防卫必须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本案中,李某已终止犯罪,钱某此时将其砸伤,属于故意伤害。
案例八:2007年7月8日,顺义区仁和镇红星小学一名三年级的小男孩因一句脏话被三少年殴打致重伤。这三名伤人者,其中两名男孩未满14岁,在校读书,另外一名男孩刚刚近17岁。如果这几名学生都懂得遵守道德规范,懂得同学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团结,会有这血淋淋的一幕吗?如果路过的学生都有法律意识,知道及时制止或报警,会有这样的惨剧发生吗?
分析:近几年,学生打架斗殴的现象屡见不鲜。我国颁布的《预防未成年犯罪法》上规定: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是未成年的不良行为,违反了一个学生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万一发生了什么小的纠纷,解决的方式只能是摆事实,讲道理,而不能采取过激的行为。案列九: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请大家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
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第五篇:中学生品德案例分析
中学生品德案例分析
时光飞逝,转眼间顶岗实习已经步入尾声,经历这半年的实习生活,我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在实习过程中,我因学生的进步感到喜悦;因学生不听话,顶撞自己感到苦恼;也因为前辈们对自己的呵护与帮助而感动。正是因为这些,我用四个月的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而这些经验也将是我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下面我就实习中中小学生品德问题展开自己的分析与见解。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应试教育的重要性,以分数来对学生进行好、中、差三级等分却忽视了学生品德质的培养,影响着学生对品德重要性的认知。从他们懂事起,应试教育就为他们的未来描绘了一个无比“光明”的前景。从幼儿园起,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几乎都是被动地接受正面的灌输。这种教育体制让学生成为学习机器,逐渐失去个性,忘却追求一种有主题的生活。然而,青年期是青少年品德形成定型时期,又是有较大可塑性时期。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方面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实习期间我所教的班级有这样一位学生,他叫刘伟,上任何课他都不会认认真真听一分钟,甚至钻到桌子地下玩,或者走出座位去打扰其他同学。至于作业,他更是不会动笔去做,考试宁可教白卷。下课后,他还要欺负同学,做恶心的动作,比如吐口水。一直以来,刘伟已然成为全校“出名”的问题生,而我在实习期间想尽各种方法去帮助他,教育他,可是根本不起作用。
根据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刘伟身上存在明显的品德缺陷问题,以一个“问题生”的存在而自豪,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叛逆性。这样的孩子,教育他如果单看他眼前的表现,只会莫名其妙,义愤填膺,哭笑不得。但是孩子还小,问题是有可能得到解决的,如何解决他的问题,先要搞清楚原因,搞活原因,教师先要展开自己的思路。
横向展开。看他在其他学科、其他老师面前的表现,看他在上课之外的活动中的表现,看他在小伙伴中、在家庭中的表现。如果其表现都差不多,那是一回事,如果有时表现不一致,那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纵向展开。看他在初中时的表现如何,在幼儿园期的表现如何,婴儿期表现如何,如果那是也都是差不多现在的样子,那就是一回事;如果那时表现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或者不完全是这个样子,那就是另一种或者另外几种情况了。根据他在各年龄段表现出来的特征,分析他形成如此习惯的来源是家庭,同学,还是学校,然后对症下药。
情况不同,证明原因不同,当然解决的方法也就各异。而我作为一个年轻老师就犯了一个教师常犯的毛病,遇到问题不去探究原因,就想直接通常的管理方法上解决它。在很多孩子身上这是行不通的。
教师面对问题有诊断意识和诊断能力,否则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因为如今的学生需要诊断的的人正在逐年增加。一般化的、大拨轰式的管理过去还能应付,以后恐怕就不行了。形式在迫使教师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变成名副其实的教育专业人员
中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倾向性尚未成熟定型,可塑性很强。据有关调查报道,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有所增加,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青少年道德素质薄弱,人格扭曲。由此,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显而易见,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不仅关系到中学生本身的健康和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
从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人格出发,中华传统道德特别强调要从青少年起,就注意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管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这就是所谓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重视道德品格的传统教育思想。我们的前辈在青少年时期,差不不同程度的传统道德的教育和熏陶,不少人正是从忧国忧民,拯救民族于水火之中,建设大同社会等思想的基础上接受了共产主义学说,走向革命道路的。今天,我们对一代新人的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在弘扬传统美德与倡导现代文明相结合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平时的教育中渗透人格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的实践,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教育,以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心灵,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总之,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是神圣的。在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的培养,让他们先做好人,再做事。品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要掌握学生的优、缺点,体贴学生,宽容为怀,师生双方才能关系融洽,才能使思想教育从消极防范转向积极引导,工作也能做到学生心中,从而使学生“思而后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