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协同教育机制,共同做好农村初中学生的亲情教育
题目:构建协同教育机制,共同做好农村初中学生的亲情教育
内容摘要:农村初中学生有别于城镇学生,视野较窄,容易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农村家庭氛围有别于城镇家庭,家长学历水平偏低,与学生之间沟通少而效果差。致使农村初中学生的亲情教育从青少年健康成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势、国家发展等各角度被提到了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本文着重从农村初中学生亲情教育问题的提出、必要性和紧迫性、适合农村初中学生亲情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粗浅分析和阐释。
关键字:协同机制 农村初中 亲情教育
协同教育是我国当代学校教育由封闭式办学逐步走向开放式办学过程中出观的新生事物。它的涵义是:在现代教育观念、特别是素质教育观念指导下,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教育资源、教育力量彼此主动协调、积极合作、形成合力,对教育对象实施同步教育。
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人们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物质需要的稳步提高、精神生活的更多需求,愈来愈多的教师和家长认识到了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作者将结合工作经历、思想认识、当今协同教育情势就农村初中学生的亲情教育问题加以阐释。
一、课题的提出:
(一)有感于农村中更多的青少年尤其是农村初中学生亲情冷漠,无视于家庭、父母等亲人的付出与感受,高度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家长与学生处于对立面矛盾状态,关系紧张,时常充满浓厚的“火药味”,甚至出现个别中学生离家出走或打骂父母现象。
(二)有感于农村教育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难教,师生之间沟通困难,存在较大的心理和感情距离,教育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教师也往往感觉工作任务繁多却收效甚微,处于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
二、对农村初中学生进行亲情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对学生进行的亲情教育是情感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写道: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
(二)对中学生进行亲情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国家课程标准要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对中学生进行亲情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青少年肩负祖国的重托,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更决定着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速度。这是当前形势下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相对于城镇学生来讲,农村的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和迫切。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机制,共同做好农村初中学生的亲情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是青少年成长的基本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德育的三个支柱,相互支撑、相互扶持。它们构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塌陷都会导致整个教育的失败。
协同教育下,农村学生亲情教育的途径和策略:
(一)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学校必须承担起主要的责任。
1、课堂教学是实施亲情教育的主渠道,要创新学校德育,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在初中所开设的课程中进行此项教育左右优势的当属于文(以下以语文学科为例进行说明)。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从中可见,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之中,应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
①亲情教育的开端——亲爱父母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父母为抚育子女成人、成才,历尽艰辛,可谓呕心沥血;而学生身受父母慈爱,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实际,运用教材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并适时给予点拨,使学生对父母形成正确的认识。
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写了母亲勤劳俭朴的美德和对“我”的种种关照,也写了“我”从小就帮着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更写出母亲宽厚待人,妯娌关系、亲戚、邻里关系处理得好,一家人和睦相处等种种事迹。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就要充分点拨学生的亲情之弦,使其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而激动不已;并对比自己的生活,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形成对家庭关系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受到强烈的感染,并在日常生活体验中加深理解,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②亲情教育的发展——尊师爱友
教材中有很多作品是反映学校生活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能激发其萌发尊师爱友之情。如蔡云芝老师关心爱护学生,公正慈爱、可敬可亲,体现了长者风范。教学时,应使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感知,认识“老师”的崇高品质;并顺此延伸,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老师。在“老师”的崇高品质感染下,激起其尊师之情,形成尊敬老师的良好道德品质。同学相处亦是如此。
③亲情教育的高潮——爱国爱民
如果说亲爱父母、尊师爱友只是人的本性,那么,爱祖国、爱人民则是一种大爱。如一身正气、“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总理„„,无不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教学中,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使学生在英雄形象的感染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对“英雄”的景仰与敬佩之情,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为国富民强而努力学习的崇高理想,并在学习中化为强烈的内在精神动力。④亲情教育的延伸——辨丑远恶
“没有爱,就没有恨;没有恨,也就没有爱”,没有对丑、恶的批判与摒弃,也就不可能有对美的鉴赏与追求。在培养学生对“美”追求的同时,还必须教给学生辨别美丑的方法,通过对丑的批判,强化对美的追求。
如奥楚蔑洛夫这样的“走狗”形象、使闰土变成“木偶人”的黑暗社会等,教师应通过人物形象分析,领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爱憎感情,认识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从而揭露其丑恶的社会现实。
2、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活动是实施亲情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这一途径主要突出以下特点:
①以情动人: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唤醒学生的爱心,激发学生善良的美德和高尚的情操。爱心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泉,是教师一切教育艺术、技巧、方法产生的基础与源泉,也是进行亲情教育的起点。教师只有怀着一颗爱心去接触学生,才能深入到其内心世界,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并点燃学生内心的情感火花。亲情体现在对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生活的关心,体现在对学生的理解,更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这是育人的前提,更是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如果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他的爱,他就会对人生充满希望和愉快感,从而会上升到对人民、对祖国以及对他人的爱。
②以境育人:学校要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创造一个宽松、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营造团结友爱的交际环境,从而增强教育效果。学校要充分搞好橱窗、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阵地建设,也可利用主题活动涉及具体可感的情境进行熏染,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校开展的“感悟亲情——“我的亲情故事”初一年级主题队会”,让学生、家长广泛参与,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长辈、老师、同学朋友之间的平凡而感人的故事,邀请家长参与游戏,共同回忆美好时光。学生还亲手为家长制作并献上了礼物,很多家长与学生相拥而泣。动情之处会场泪雨纷飞,感人至极。这就是环境育人的最好例证,一瞬间爆发的感情共鸣、收到的教育效果已显露无疑。
③以例感人:古今中外,人间美好的亲情跨越时空与地域,广为传颂。如震撼全国的“爱心大使”丛飞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他把所有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他的歌喉虽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他的生命虽已停止,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人生印记。学生周围身残志坚、逆境中健康成长的同学事例等都是可以挖掘的素材。教师可借这些题材让学生写作、讨论,引领学生理解生活的真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真情。
④以理服人:人常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理”为教育、教学之根本,要善于发挥情感的动力调节功能,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应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当学生发生情感校正之后,给予及时的鼓励、表扬,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巩固新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亲情教育的境界。
⑤办好家长学校,有义务指导好家长的家教工作。学校要承担这个责任,将好的家教方法、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以合作者的姿态与家长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使家长的教育思想和行为与学校教育贴得更紧,更富有成效。
3、改革创新,实施全员育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加强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共同任务。”明确指出为适应德育开放性、整体性、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的需要,全体教师和职工要共同参与德育工作。教师间要积极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学校领导当好导演、班主任等德育人员唱好主角、科任教师及职工演好配角的局面。
(二)家庭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的必不可少的始发站,是帮助学生正确认知、提升情感体验的重要阵地。
1、家庭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发育;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指引着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家长要从细节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尤其是一些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学生。用关爱去感化他们受到伤害的心灵,用关爱去唤起他们内心的热情。俗话说:金诚所至,金石为开。地久天长,这种关爱就能升华,就能使遭受过痛苦的孩子热爱生活,理解和尊重他人,逐步形成健康和谐的心态。同时,家长的理解、尊重、信任、鼓励都是促进孩子亲情发展的“催化剂”。家庭中还可利用目标激励、荣誉激励、理想激励、感情激励等方法,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沟通。
2、家庭教育要注意营造温馨、亲切的和谐氛围,创建学习型家庭。“环境改变人”,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学生顺利形成良好的心理体验、情感态度。有利于形成良好家庭气氛的教养方式主要是关怀、爱护、民主、平等,以理服人,欣赏、鼓励,还要有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好孩子。家长要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处处感受到温暖、亲情。可以借助热点问题亲子间进行交流、讨论,彼此进行心灵、亲情的沟通;可以家长孩子共看一部电视剧,探讨对一些人物、积极情感的看法;可应能沟通参与某一项劳动,在劳动中享受亲情的快乐„„学生的心就像一片广袤的土地,种植亲情和爱心就会收获友爱、尊重、宽容和同情。只有让学生亲近生活、感悟生活,自主领悟、自我反省、自我调整、自我教育,才能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的自觉性,增强家庭的责任感,才能使他们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3、家庭教育要突出家长的良好引导作用,始终坚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高度一致。家长要言传身教,给孩子做出榜样。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的好品格是从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道德,孩子的身上有着太多家长的影子。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言行一致,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4、家庭教育要掌握好“度”。家庭教育不仅要有关爱,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更多锻炼和体悟的机会,要让孩子更多地接触“空气”而不是“纯氧气”。尤其是当孩子遇到一些困难挫折的时候,要培养孩子独立对待、克服的能力。在困难挫折中经历磨难,才能使孩子真正认识世界的复杂、人生的艰辛,才能养成完美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出迎着困难上、战胜困难挫折的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当然,挫折教育要适当、适量,不能超越孩子的承受能力。
(三)社会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的延伸,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极为广泛,要充分认识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1、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教育有利因素及条件,让学生真正参与社会、认识社会,从中进行社会化亲情教育。
社会教育包括伦理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等,它寓于读书看报、观看电影、浏览祖国河山、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之中。各级党政部门和工、青、妇组织要为社会教育营造优良的环境和条件,为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方便。充分发挥校外教育机构、文化单位场所的作用,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如少年宫、活动中心、书店、电影院、网吧、社区、校外教育基地等的作用不容忽视。曾经很流行一种说法:5+2=0,强调的就是双休日对孩子的负面效应。这便要求大家合力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好生活内容及生活节奏。
2、营造良好社会教育氛围,以健康的舆论引导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当今信息化时代,宣传媒体、传媒网络等阵营要从有利于中学生健康发展的前提出发,严格约束,积极发展。尤其是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严格管理和查处力度、经营者的守法意识等,要坚持他律与自律的坚决统一,净化好舆论空气。成年人的言行举止等尽可能符合标准,邻里、朋友、同事之间等和谐相处,给学生创设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前景。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一项任务也是一门艺术,而社会教育便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顾晓鸣说:“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依靠、协调发展的格局,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三者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织成一张巨大的教育网时,初中学生的亲情教育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朱小曼 《育德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 教育研究 2000(4)
2、童庆炳 《经验、体验与文学》 北京师大学报 2000(1)
3、卢家楣等 《中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的情况调查》教育研究2001(8)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二篇: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接触到心理健康教育比较早,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在那时就开始走进我的视野。但是真正拿到课本进行研究,还是在今年九月。
彭场二中目前有一至九个年级,我负责一至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目前,我们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如何呢?小学生和中学生有什么不同呢?根据实践,我认为我们学校初中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首先、适应问题。适应不良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初一。因为,进入中学后,他们会发现中学的学习生活与小学是完全不同的:一,由一个学校到另一个新学校,环境发生了变化,许多地方都相对陌生。二,中学的学习内容明显大增,课业负担重,难度也加大了,而且学习方式与小学阶段的不同,所以,刚上初中不适应。三,人际关系的变化,对沟通感到困难。但是,这样的问题大多在第一学期中后会得以解决。但是少数学生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导致情绪失调,产生了心理压力。其次是情感问题。进入中学后,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得以发展,自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了,不想让父母过多地管教,最易产生逆反心理: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这个年龄段正是主观需求欲望比较多、比较强烈的时期,而家庭、学校和社会又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和要求,于是必然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抑郁、暴躁等。他们往往不愿与父母沟通在情感上,中学生难以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异性交往。目前的初二学生主要反映父母的不理解。
最主要是学习问题。这是作为一个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中都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学习刻苦,态度端正,智力发展正常,可学习效率低下,他们要么是学习技能障碍,要么是方法欠缺,长期失败使学习自信心丧失。在初二年级,厌学的现象开始蔓延,这在农村薄弱中学比较常见。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作为老师应了解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我认为,要做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敏锐地观察。在平常的教学过程、注意观察学生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行为动作的表现。
二是要和学生交朋友。即使学生有什么出格的事情,也要用心理医生的视角对待。
三增强学生的信心和抗挫折能力。中学生的心理挫折大部分来源于成绩的不理想和同学相处不好。初一入学时,很多学生一时不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特别是数学考不好,心理受到严重的挫折。针对这种情况,就要用远大的理想来激励学生,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了,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成绩也将随之提高。
一学期的课程快要结束了,感到与学生的心贴近了,关系融洽了;也感到有些遗憾:如果多用一些视频和课件为教学配套该多好啊!
第三篇:浅谈如何构建工商廉政教育机制
浅谈如何构建工商廉政教育机制
博山分局 栾艳
当前,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和党的队伍变化带来的严峻考验,党风建设还远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建设高素质、清正廉洁的工商队伍任重道远,构建长效廉政教育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要加强反腐倡廉,有效遏制腐败现象,在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的同时,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狠抓源头控制,强化廉政教育,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廉政教育主要从人的行为动机、行为层次和道德水平着眼,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思想上筑起抵御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因此,廉政教育机制是整个反腐倡廉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廉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一、规范教育内容,把握重点方向。理论建设是廉政教育机制的主要内容。开展廉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搞清楚人为什么而活着,人活着究竟是为谁服务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道德修养、拒腐能力。
一是筑牢防线,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一个人的理想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理想信念教育是廉政教育的核心、灵魂,方向、动力,抓住这个主线,也就抓了廉政教育的关键。因此,要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博山分局多年来始终对政治理论学习教育不放松,每周一早晨固定半小时学习时间,先后集中组织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和《党章》、《公务员法》以及中纪委七次全委会、国家总局、省局、市局廉政工作会议精神等;先后在全局开展了“学党章、守纪律、正行风”、“建设和谐工商、展示良好形象”主题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要求同志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利,牢记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决不能用来为个人或小团体捞取好处,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始终坚持廉洁奉公,执政为民。从思想道德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
二是抓住主线,不断进行行政道德教育。行政道德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活动中形成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原则的综合,是社会主义道德在国家行政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在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中,要做到掌权为公,用权为民;发扬民主,主持公正;廉洁奉公,勤政敬业;谦
虚团结、互相信任;遵纪守法,依法行政。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进行行政道德教育,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积极引导,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觉悟水平和道德修养,在整个社会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形象。
三是把握界线,严格坚持党纪国法教育。党纪国法教育也就是法制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我们博山分局从对党员干部关心、爱护的立场出发,通过组织政治理论和预防职务犯罪报告会,利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使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和自律意识,在全局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同时,在党员干部中大力普及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制意识,遵纪守法,严于律已,时时处处严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努力形成依法办事,依法律已,依法行政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气。
二、改进载体形式,增强实际效果。要使廉政教育的内容进入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还需要有效的载体和途径。实践证明,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是辩证的统一,离开了有效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就难以落实。新颖、灵活、生动的教育形式能充分利用人的感觉器官,把握人的心理状态,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易于入耳、入心,进而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在继承和完善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针对新情况,利用新技术,积极探索加强廉政教育的新形式。
一是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当今社会,人们获取的外界信息主要来自现代大众传媒。现代大众传媒对于人们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巩固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当前尤其要重视计算机网络的信息传播优势,博山分局在内部办公平台设立廉政版块,全局干部可以利用这一平台,积极参与论坛上的廉政警句格言征集和讨论交流,使之对内成为干部职工的学习交流园地。另外,专门设立了使用廉洁自律警言屏幕保护图案或电脑桌面,使每个干部职工操作电脑时得到警示,提醒干部职工时时刻刻“勿忘廉政”。同时,要按照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统一的原则,用生动的形象和深入浅出的道理,创作出大量的反映廉政教育内容的精神文化产品,使广大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分局建立了廉政文化长廊,长廊中的图片没有单纯的标语、没有直白的口号,而是通过一些温馨、形象的画面配有富有深意、生活化的语言引发你的思考,进行渗透式教育。同时,我们将全局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以文字信息和图片报道的形式,通过《淄博日报》、《博山通讯》等媒体上进行宣传,展示工商廉政风采。
二是开展健康多样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人们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廉政教育就要善于
发掘这一变化中所蕴含的工作新机遇,使广大党员干部在自觉与不自觉的参与中受到教育。活动内容只有反映出廉政教育的需要,才是符合我们开展活动的主旨,开展健康多样的教育活动,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吸引人与主题教育的关系,使活动能反映广大党员干部的生活情趣,抓住兴奋点,调动积极性,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分局组织了廉政文化歌咏比赛、廉政促工作演讲比赛等活动,抒发了工商人员的廉政情怀,进一步增强工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发挥典型引导作用。典型是时代精神的具体化、形象化,推出一个好典型,就能使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干有目标,产生广泛、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把廉政文化与地域特色相结合,深挖廉政文化底蕴、廉政文化渊源,并根据新形势的变化赋予其新的内容。博山是“领导干部的楷模”焦裕禄同志的故乡,为此,博山分局以廉政勤政文化建设为契机,结合本地区象焦裕禄、公安战线的好民警王勤利、舍己救人的好青年商超和我们分局的单保东副局长等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开展了“向英模看齐、树清廉形象”主题教育。设置了专门宣传栏,要求大家学习他们鞠躬尽瘁、廉洁奉公的奉献精神,并把这些精神带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去,以“廉”字为首,加大执法力度、拓展服务宽度,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真正做到博山工商服务博山。
四是加强廉政预防措施。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新时期赋予纪检监察工作的历史使命。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惩治只是在情在法都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措施手段,预防才是实施纪检监察的真正目的。博山分局为此实行了“廉政建议”制度。对在执法中有违反廉政建设责任书内容、《工商人员廉政勤政守则》、“五项”禁令及出勤着装纪律的,对有群众投诉经查实确属工作人员过错的,对服务方式简单粗暴的,对违反分局有关制度规定等情况的,由建议人向分局纪委或监察室提报廉政建议,指明被建议人存在的错误行为及性质,由分局纪委或监察室提报党委会集体研究处理;或由分局纪委或监察室对有不廉洁苗头行为的单位或个人直接提出廉政建议,进行预先警示。
第四篇:浅谈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黄陂区李集街泡桐二中 余秀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体质虚弱。因此,初中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个人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比例在不断上升。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凸现了出来。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及学校稳定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刻不容缓。
一、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课程少,内容简单,生活上有家长照顾,学习没有压力。进入初中后,课程科目增加,内容难道加大,学习上开始感到吃力。由于农村初中学生大部分是住读,学生离开了父母,生活上没有依赖感。学生长时间地学习,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孤独、失意,心情烦躁。
2、学习压力大。由于当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初中教育偏重于智力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农村学生学习方式单一,学生课业负担重,学生之间竞争激烈,考试的负担长期过大、过重。家长因望子成龙心切,在学生达不到考试好名次的要求,对学生的打、骂、指责、羞辱,都给学生加大了心理压力和紧张情感。而学生因个人生理差异、遗传因素等影响,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情感、意志、能力、记忆、理解各不相同,长期受考试排名的影响,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大,整天焦虑不安。有些学生开始感到自卑、厌学,有的甚至逃学。
3、缺乏家庭监管,受到不良社会环境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好坏、对错、是非判断力较弱,正处在一个生理急速变,心理育不稳定的阶段,其成长需要家长的关注和正确引导。而农村初中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学生”,由于亲情缺乏,监管缺位和家教缺乏,容易受到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沉迷于网络游戏,淡化现实的人际关系,养成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各种恶性伤人事件的发生。由于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学生意志力薄弱、畏难、怕吃苦、自制力较差。在学习成绩掉队后,对学习丧失兴趣,报无所谓的态度,甚至讨厌学习,没有老师家长的监督,就不主动学习。因此,他们在学习成绩、智力水平、身体发育、思想品行和心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学生,而存在障碍缺陷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二、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传道授业,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所在。传道之人,必须闻到在先;塑造他人的灵魂,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教师劳动所具有的强烈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个性品质对学生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给学生心灵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心灵的滋养比知识的传播更重要。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的秉赋、性格、贫富、贵贱不同而对学生区别对待。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从小培养他们民主的习惯,善于发现他们身上与众不同的闪光点,不抛弃每一个学生,培养他们自尊、自信、自爱、自重的品格。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厌学在农村初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相处的关系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与学生关系紧张,相互间缺乏心理沟通,教师对学生缺乏关爱,就更加会加重学生厌学的现象。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主动关心、理解学生。与学生坦诚相待,多帮助、鼓励学困生,多走进“留守学生”的生活,多做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教师通过言语交流疏导,改变学生的情绪。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消除师生心理障碍的关键。只有融洽了师生关系,在相互理解、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学生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
3、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助于学生系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日常必要的心理、情绪调节技术、技能。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我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和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治疗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开展心理咨询。人的心理活动有其隐蔽性的一面,学生希望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来解决心中藏而不漏的一些心理问题。学校可建立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个别教育。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对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诱导,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保健。在咨询的过程中,教师以平等、热情、友善、诚恳的态度关心咨询者,给咨询者以安全感,亲切感与信任感。帮助广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各种心理异常问题,促进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充分发展自我。
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但我们坚信运用心理科学这个有力武器,有计划地分布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具备较强的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成为心理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年来,我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上,热爱祖国,积极上进。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我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并思考“我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家长能接受我、喜欢我。今年又是教师开展读书活动的教育年,我认真拜读了《给教师的建议》、《班主任工作漫谈》、《提高课堂效率》等文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适应新形势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我还注重文化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学有所成,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在校内虚心、主动地向其它老师请教,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严谨。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
总之,在这一学年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我平时工作中出现需改进的地方也较多,如理论知识不够,论文精品意识不强;电脑知识长进不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努力。
三.在工作上,服从安排,积极主动
在教学两个班数学的情况下,的确有时感到力不从心。但为了搞好本职工作,不辜负领导、家长的期望,我一刻也不放松,坚持搞好教学、辅导工作,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对教学及时总结、反思。为了扎实地推进新课程,我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及时与教师探讨、交流。我们的学校无论是环境还是领导、教师都给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团结的好感,所以在这样的集体中工作虽然有时任务较重,但心理上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所以工作上比较主动,希望自己能最大限度地为学校的建设献出微弱的力量。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同志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四.提高素养,加强计划落实
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课程的改革需要我不断的加强学习、反思,提高自身的素养
1、我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年初雪灾后,我带领全家积极参与扫除公路积冰活动;在今年全国冰灾和四川地震发生后,我时刻关注灾区人民,发动家人五次捐款,并时时以英雄教师事迹激励自己;
2、一年来,我乐于接受上级领导和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主动、勤恳、高度负责地完成各项工作;上学期,教两个毕业班和五年级的英语外,我还新接手了仪器管理工作,数以千计的各类仪器重新编档、规范管理上柜,仪器清理核查上报等工作提前完成任务。下学期,我校又合并了黄坡田小学,再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各班人数增至近六十人,我任教四个五六年级班级学生间个体差异更大了,任务越发艰巨了,我觉得更不能放松学习了,一年来,我坚持积极主动地区性参加市、区、校级的每一次教学观摩和专业培训,经常调课去兄弟学校听课学习,共听课共70余节,这一切的努力都只为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台阶,最终让农村的孩子们受益。
二、敬业爱岗,无私奉献
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学习风气起着重要作用。“民主治教,善待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是我的教学思想。我每天早晨都提前到校,带领两个班进行早读,牺牲无数午间休息时间为学生补习英语;放学后经常走村串户深入学生家庭与家长共商培养大计。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最重要那一部分。
三、谦虚谨慎,团结互助
1、服从领导,听从安排,任劳任怨。由中学转调到小学后,我年年接手教毕业班。每接一个新班,我虚心向班主任教师学习班级管理,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育人方法,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我摸索着将学生的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英语语言教学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2、团结同事,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xx这个温暧的集体中,我努力地做着一颗发光的“螺丝钉”。做好自己本职外,更热心帮助年轻教师成长,不仅经常认真听他们的上课,指导他们工作,而且在他们在工作和生活遇到难处时,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我自己全年没有请过一次事病假,只要别人有事,我就毫无条件地替他上课,为全体英语和艺体组教师做出表率。
四、严谨治教,锐意进取,1、我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不断完善教学行为,向课堂教学四十分钟要质量,每堂课都有精心准备,每次课后都有反复思索,每本作业都有认真批阅和阅后指导。
2、业余时间我坚持自学,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断提升自己。今年内利用寒暑假和晚上时间我读完了《教书育人》《英语新教法》《教师新视野》《边走边想》等十多本专业书,并撰写了教学论文数篇,其中一篇被《中国教育》杂志评为国家级一等奖,一篇市级一等奖。下半年参加全市首届教师业务考试,成绩为a。
3、作为教研组长,为学校营造良好教学教研和学习氛围,全面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我出谋划策,身体力行。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英语小喇叭”、“英语园”、“寄宿部英语兴趣班”等应运而生并取得显著的成效。短短三年,英语组多次受到市、局级领导和市区教研室的表扬。年底,我领导的教研组又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
今年我校毕业生英语统考成绩优秀,达到及格率100%,优秀率55%,平均分81.8,排名农村第一,遥遥领先。随即,我校的毕业生成为各中学的英语精英;今年九月的区英语故事比赛中,我校有十位学生获一、二等奖;今年十一月,区教研室抽考五年级英语,我校又出现满分成绩,这也是本次抽考全区八所学校考生中唯一的百分试卷。我校的英语特色已经成为农村教育的一束奇芭。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尤其我是个资历尚浅的教师,在各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还将继续向其他优秀教师,有经验的前辈学习,以不断提高自己。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如下:
(一)踏踏实实立足于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本职工作,才能作到称职。
一个学期以来,我教学严谨,工作务实。课前,做好教学工作计划,坚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教案;上课,力求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各种适宜各层次学生都能接受的问题,以求得发挥教学的最好效果。课后,及时批改作业。根据近年来,中考试卷扩大课外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比重的趋向,我因此特别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利用课余时间,寻找大量的资料,并不辞辛劳地把它们打印成字,印发给学生,及时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勤勤恳恳致力于对学生的培养
教学质量是关系学校前途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每一个教师教学工作的一把重要尺子。本学期,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把全部的精力致力于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上。平时,牺牲自己的空闲时间,利用每星期一的午休为学生做免费的辅导或在教室里监督他们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营造了“争分夺秒”的学习气氛;为了在短期内尽快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坚持每星期至少额外布置一篇写作任务,如有佳作,就不怕麻烦,花费一定的时间把它们打印成文贴在教室里,供学生品读,并以此达到鼓励学生的目的。这样做虽然很辛苦,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部分同学的写作能力有明显进步,写作兴趣大大提高了,出现了“被动写作到主动写作”的可喜转变,我对此感到由衷的高兴。
(三)时时刻刻不忘继续学习
教育是创造未来的事业,它决定了一个有使命感的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没有创新意识,必然缺乏竞争精神,所以教师必须要“活到老,学到老”。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虽然繁忙而又紧张,但是,为了及时吸收先进的教学信息,关注教学新动态,一有时间我就看一些教育教学书刊,上网找优秀教案„„。并积极外出听课,让自己随时充电,吸收新鲜血液,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为了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作好更充分的准备。
当然,在我的实践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我想,这将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在下一,我会做好2010年个人工作计划,争取将各项工作开展得更好。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对于新教材,教学中发现教材在教学方面有几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教材难度降低,但实际应用面较宽,贴近生活的内容比较多。
第二、内容比较浅,但要求深。特别是相应的习题比较难,学生难以接受,表现在:例题
少,缺乏严谨规范,不利于模仿。
第三、内容缺乏系统性,具有不联系性,跳跃性较强。
第四、有利于智商较高的学生学习,对于中等偏下容易成绩下滑,分化比较早,使学生产
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科的深化和拓展。
第五、对于未讲过的内容作业或习题中有超范围情况,如二次根号化简。
第六、例题与相应习题脱节,不利于学生的模仿和学习。第七、不利于课前预习和考前复习。知识点零散,不易感觉出重难点。
第八、教材内容比较灵活,适合与学生广泛讨论与探究。
针对新教材的这些问题,应采取措施,如下:
一、完善补充教材。
二、让学生学会记笔记,并准备错题本,和准备补充内容小本。让学生随堂记录和收集,利
于课下模仿和复习。
三、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的删减,使学生在学习感觉上平缓,易于接受分散难点,为后继学习作一些铺垫。
四、抓好基础作业、课外练习,详细重点讲解,让学生归纳方法,保留做题思路。
五、及时改错,要求改会、改懂,多方位突破重难点。
六、课内培优转差,分类作业分类要求,分组评比,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反思就是对过去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进行重新思考。作为教师在教学一节课或经历了一个阶段的教学后,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不断调整教学设计,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教学反思应有“教”的反思和“学”的反思两个方面,仅就教师的教学反思而言,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应分为教学前、教学过程、教学后三个阶段。就学生的“学”的反思,主要是作业反思及测后反思。测后反思就是在测验之后,根据学生测验的成绩和答卷情况,审视测验范围内教学的得失。作业反思就是要求学生针对做题中遇到的困难,反思课堂、课中、课后的学习行为。它是有效讲评的前提。深刻反思、重视讲评是全面实现测试功能的关键环节。新课改在我校实施已有五年之久,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在三个不同阶段中的不断反思,使我在新改程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有了提高。以下我就如何做好“教学”反思谈谈几点做法。
一.教学前反思: 对于每一节教材内容教学之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因此课前在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之下,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根据以往已获得的经验,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学生作业中反馈的情况,前一节数学课的情况等),对自己的教案和学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这样所写的教案能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把“以学生为本”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教学的过程中。如我在 “地砖的铺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平行投影”等的授课中,要求学生在网上或在回家的路上或从行驶的车辆上面去收集一些图案和图标(并说明图标所表达的意思)、走入商场去了解一些商品如何通过打折销售进行促销、在太阳光下观察实物投影的形状等等,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前注意生活题材,创设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人人参与,如:探究“如何测量旗杆”时,有的学生想到用记标志的方法量升旗拉绳,从而得到旗杆高度,有的想到用立小棍及阴影和旗杆及阴影的比例关系求解,有的想到把升旗绳拉成斜线后构成直角三角形求解等。教学中与学生探索各种方法的优点及局限性,并选用其中的一种方法承接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中来。问题从开放到归纳,从易到难,从生活到教材,由教师引领到学生自己探索思考,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趣味和意义,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问题情景的设置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思维不经意中展开,让学
生感受到了数学趣味。
上课前,我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做了充分的反思。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使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尽管课前对教案作了精心的设计,仍会存在有些课前没有考虑到的因素,课堂教学中仍会有突发事件产生。这时如果教师觉得学生未按自己设计的思路走,便强行打断,急于推出自己的思路,会造成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又因心中的疑问没有解决,必定影响下面的听课,久而久之学生参与的热情会降低,学生会出现上课能听懂,作业不会做的现象发生,没有主见,更谈不上创新,失去个性,只会被动接受。如课本例题:对反比例函数y=,当x<x时,其对应函数的值y和y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我在讲解这道题目时,直接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0时,在每个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进行讲解。结果发现当讲完这道题目时,很多同学很迷茫,我赶紧调整思路,采用特殊值代入法,同学顿时茅塞顿开。同时也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有了真正的理解。
因材施教,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因此,我在教学时,经常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初三课本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其中一条边是6,求另两条边的长。我将此题进行一题多变。
变式1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长为4,周长为16,求底边长。(这是考
查基础知识)
变式2 已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本题需要改变思维策略,进行分类讨论)
变式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显然“3只能为底”否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相矛盾,这主要培
养学生思维严密性)
变式4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求底边长y的取值范围。变式5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底边长为y,周长是16。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索精神,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不正确思路,教师不应回避,而应大胆鼓励学生继续下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会思考与修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不断反思,使自己设计的教案更适合学生的现状,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高效率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三.教学后反思: 1、对教学行为的反思。从“得”的方面,重点反思这堂课的特色是什么。例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学习方式是否真正得到转变;教师是否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探究欲望;是否营造了一个师生平等对话、人人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的氛围等等。从“失”的方面,也要从上述的几个方面去审视,去查找问题,查找哪一个环节设计不合理,哪一个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个活动组织、指导不得力,合作不到位,等等;还要思考如何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如何改进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如何应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发问题,如何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上好每一节课,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等等。如在与学生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勾股定理)时,让学生观察图1,探讨正方形P、Q、R的面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很多学生直接运用AC+BC=AB,得出S+S=S,这是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的结果。在老师的引导及一部分学生阐述自己思路的启迪下,同学的思维意识得到开放,于是有了如图
2、图3等的做法,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活跃。
2、比较反思。作为教师,要善于向别人学习,经常听同行们的课,特别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并以此为镜子来对照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行为,发现自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和失败之处,探究优化教学的方法。
3、学生“学”的反思。教师应经常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情况有整体的了解,并从教师的评价、指点中得到启发。如,一次作业后,我就如下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这次作业,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办法能使这次作业完成得更好?”“完成作业后,你发觉自己学到了什么?”等,让学生反思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是否达到要求,哪些是欠缺的,哪些是更新的知识,学生在反思中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因材施教,平时布置作业时,让优生做完书上的习题后,再加上
一、两道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多多思考,提高思考意识。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降低学习要求,努力达到基本要求。布置作业时,让学困生,尽量完成书上的习题,课后习题不再加做,对于书中特别难的题目可以不做。
经过一次次的反思,我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
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总之,作为教师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
将获得一笔宝贵财富
第五篇:农村小学单亲家庭学生亲情教育的探究
农村小学单亲家庭学生亲情教育的探究
一、课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使得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由于生活中的种种原因,离婚率不断上升,再加上车祸、疾病等非自然死亡之因素,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单亲家庭.并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单亲儿童的数量增多也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就拿我校来说,全校六个年级十一个班,共有25个这样的学生,现在的一年级更是让人惊讶,两班共有6个这样的单亲孩子。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这些单亲孩子在学习、生活、心理、行为上的一些问题,如学习成绩不稳定,缺乏自信;性格孤僻、任性,唯我独尊;对监护人(祖辈或亲戚)冷漠甚至无视等等。对农村学校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可以说是最近几年农村学校的热点话题,也是难点所在。探寻并解决“单亲孩子”教育问题的有效方法与实践,是学校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任务。
那么,造成单亲孩子问题的诸原因中,最主要的是什么原因呢?通过我们的调查显示,父母的争吵、打骂,在子女的供养、教育等问题上意见不一致,互相推委、扯皮造成养而不教、放任不管,或把孩子当成“出气筒”稍不如意就谩骂斥责,甚至拳脚相加。孩子失去了亲情的温暖,得不到亲人之爱。亲情是亲人之间的感情,是维系我们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他们思念父母,渴望得到父爱、母爱,渴望亲情,他们最大的愿望是父母双方能够在身边照顾他。同时,很多的单亲孩子很多是和祖辈生活,但他们又难以与祖辈沟通,家庭人际关系疏远,情感淡漠,缺乏情感互动,这使他们的心灵空间狭小,经常觉得孤独无援,学习上缺少自信;父母一方的监护人对他们更多的是物质上的满足,缺乏正确的亲情关爱,这不但造成了他们生活上的奢侈浪费,更使得他们对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视而不见,毫无感恩之心,报恩之念,造成任性、唯我独尊的性格。
为此,我们认为要从源头上解决单亲学生的一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单亲学生的亲情教育。而亲情教育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实施呢?这个问题就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本课题研究的就是如何选择确定合适的亲情教育途径,对单亲学生进行亲情教育,为他们创设更多的沟通、交流的机会,使他们感悟亲情,享受亲情。同时,创设一个充满亲情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温馨的亲情,感受到
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交往,体会到集体的温暖。辅助开展一些活动,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家长的苦终,养育的恩情,由此激发单亲孩子的情商潜能,自发地消除一些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社会,家庭也呈现多元化,学生家庭背景显得越来越复杂,学校教育的质量往往取决于家庭教育的质量,教育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家教的有效性。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工作。2004年6月1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要针对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单亲家庭子女等的教育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虽然亲情教育近几年,关于单亲学生教育问题的研究很多,但多是以“问题+对策”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的。即通过调查统计,推断单亲学生的各方面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开展各种相关的教育活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同样,关于学生亲情教育的研究也很多,但多是以全校所有学生为对象的,研究的是如何对全校学生进行亲情教育。这两种研究的实践,有许多内容是与我们所研究的内容交叉融合的,对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对于单亲家庭的子女,如何关心教育,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使他们健康地成长,这是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更是值得研究探索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
文献法:搜集一些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并对国内的研究情况作动态了解。
调查法:此方法使用于课题研究的前沿工作,要全校一至六年级的班主任对本班单亲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有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亲情教育。
问卷法:设计基本的一些问卷内容来了解单亲学生为人处事的方法和原则,好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访谈法:通过家访,与家长交流中知道家长对其的影响,好扬长避短。
四、研究时间与步骤
1、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方案,分配各成员的研究任务。
2、我们用文献法,收集相关材料,结合单亲学生平时的表现与在同学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拟定一份调查问卷。
3、以问卷的形式,让单亲学生如实道出一些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4、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问卷进行整理。
5、成效总结与反思。
五、研究的对象
我们课题组对本校一至六年级的单亲学生的亲情教育进行调查与研究。
六、研究的内容
“单亲家庭学生的亲情教育”是针对在我校就读的单亲家庭学生进行的教育,其家庭只有父亲或母亲,或子女长期跟随父亲或母亲生活。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单亲家庭的成因及类型,单亲家庭子女状况及类型,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方式方法及其效果。
(一)全面掌握单亲学生的基本情况
1.建立单亲学生档案。
组织全校一到六年级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建好单亲学生的专项档案,由班主任负责管理。档案主要记载以下内容:①学生的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家庭住址,监护人联系电话;②形成单亲的原因,父母一方的去向,由谁抚养。③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单亲学生的基本情况是我们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基础,只有班主任对本班的单亲孩子心中有数,才能因人而异,分别在学习、品行、交际等方面对症下药。更加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此外,对部分典型的学生经常找他们进行谈心,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建立动态的档案管理。
2单亲学生与其父母沟通情况的现状调查。
设计调查问卷,对学校四——六年级的单亲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他们每次与父母其中一方生活的时间以及频次;了解他们平时与父母的沟通方式;了解他们平时与父母沟通的内容等等。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亲情缺失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二)对“单亲孩子”进行亲情教育的途径
1.利用有效载体,促进单亲学生与其父母的沟通。
在儿童的生活中,父母的角色是谁都取代不了的,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也是无法用其他感情来替代的,那是一种无条件的接纳、关爱、体贴。因此,要培养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最重要的就是要为儿童创设与其父母交流的机会,增加交流的频次,指导交流的内容。在交流中,他们可以听到父母甜甜的声音;可以获得父母谆谆的教诲;可以感受父母的拳拳爱心。从而感悟亲情、享受亲情。
暗示单亲学生多给其一方父母多通电话,多走动,已达到感受双方关爱的目的,感化自己一颗孤独的心。
指导四至六年级的学生给父母说知心话,可以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可以表达自己的愿望。同时鼓励其家长对学生进行回复。让他们感受即使父母离了,两样也是在关心着他们,他们同样是亲子关系。
2.开设单亲学生家长会,指导监护人学会给孩子正确的亲情关爱。
单亲学生的监护人大部分对孩子或多或少有着异样的情感在,或过分的溺爱,或有些的忿恨,不管怎么样的情感,应该让监护人知道 “带孩子”不是管好孩子的吃住,保证他能按时上学,就万事大吉了。这显然缺乏了对孩子正确的亲情关爱,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也得不到及时的纠正。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将开设单亲学生家长会,增强学校与监护人的沟通,积极指导家庭教育,教给他们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指导他们学会正确的亲情关爱。
3.开设亲情教育课,在模拟情境中增强单亲学生对自身角色的体验。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在课堂中进行亲情教育是一种最直接最高效的教育活动。我们将开设亲情教育课,安排一定的课时(每学期5课时),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它可以让单亲孩子和其他学生一起,如实地反映生活、体验生活,然后通过老师的引导,达到对自己角色的反省,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4.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创设一个充满亲情温馨的校园环境。
(1)“亲情导师制”活动。
我们将根据单亲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亲情导师制”活动,将那些在品行或学习上特别需要帮助的单亲学生,分组安排老师进行重点辅导,导师的工作包括以下内容。①亲情谈心。每周要选择一到二名 “单亲孩子”谈心,以心换心。用宽容之心、仁爱之心、真诚之心,唤醒学生的心灵。用“期待”的目光、鼓励的话语、友善的接近、朋友的热情、长辈的爱怜、睿智的严厉呵护学生脆弱的心灵。用教师心中的暖暖亲情,萌发学生的亲情。亲情谈话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可以是交流师生的内心感受,分享学生的快乐与痛楚,化解学生的内心矛盾等等。谈话要有耐性,它不是经过一次谈话,就要解决一个问题,而是在于一次次的交流中潜移默化的过程。②指导好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在单亲孩子与父母进行沟通时,导师要做好指导工作,使他们与父母的沟通更顺畅,更有针对性,收到最好的效果。如亲情书信怎么写,写哪些内容等等,都是导师的工作。
(2)亲情诵读活动。
阅读,能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优秀经典的美文,不仅文字隽永,而且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情感更可使人感动,陶冶人们的情操。我们将精心挑选以亲情为主题而又适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的好文章10篇,编印成册,组织指导单亲孩子阅读,并写好读后感。让这些文章中汹涌如海的母爱,沉默如山的父爱,手足情深的兄弟姐妹情等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让作者对亲情的独特体验深深感染学生,从而产生共鸣。达到品读——感悟——共鸣——践行的过程。
(3)开展班队活动。
定期开展以亲情教育为主题的班队活动,针对本班学生特点,通过真情体验,感悟亲情,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丰富情感积淀,把亲情回报付诸于实践。如:“读懂母亲”、“我知道你的生日”等。
六、预期目标
1、为单亲孩子与其父母的情感交流搭建平台,促进孩子与父母的亲子接触,使他们能更多地听到父母的声音,更多的与父母进行心灵沟通,感悟亲情,享受亲情。从而减少由于亲情缺失而产生的学习、生活、心理上的问题。
2、积极创造宽容、仁爱、平等、尊重的心理氛围和人际氛围,让单亲孩子享受到亲情的关爱,以此来培养单亲孩子的亲情,激发孩子的情商潜能,培养孩子关爱父母体谅长辈的良好道德品质。
3、通过课题的实施,研究总结亲情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其他学校进行亲情教育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