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桂林市2012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检题 语文版
桂林市2012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检题
(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部分(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哽咽(yâ)酝酿(niàng)篝火(gōu)强人所难(qiáng).... B.揣测(chuǎi)蓦地(mî)单薄(báo)忍俊不禁(jìn)....C.刹那(chà)潸然(shān)倔强(juâ)半身不遂(suì).... D.逶迤(yí)粗犷(guǎng)裨益(bì)分道扬镳(biāo)....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老态龙钟 了如指掌 心有余悸 无动于衰 B.慷慨激昂 首当其中 不言而喻 无名业火 C.荣光焕发 漫不经心 焦噪不安 气喘吁吁 D.大大咧咧 耿耿于怀 略胜一筹 热情洋溢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看到白衣天使们为抗击“非典”而忘我工作,使我很受教育。B.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明显提高。
C.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现已进入蓄水阶段。D.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此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B.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机密的性质而鲜为人知。.... C.第一位参加航天飞行的“平民”——37岁的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虽然没有实现上两次“太空课”的愿望,却以自己探索太空的勇气,为全世界上了惊心动魄的一课。.... D.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5、选出填入空白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是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关键,这句话 包含着“上梁”与“下梁”的关系,也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意思。这样说:哪个地方、部门、单位的风气不正,那里的领导自身不正,那里的领导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A.不仅 而且 所以 不是 就是 B.不但 而且 因此 不是 而是 C.不仅 而且 所以 如果 就是 D.不但 而且 因此 如果 而是 6.下列作者、作品、国别、年代不对应的一项是()(3分)A.赵丽宏——《周庄水韵》——中国——当代
B.谭士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当代 C.凯利——《懒惰的智慧》——美国——当代 D.苏轼——《小石潭记》——中国——宋朝
7.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里指肢体麻木,感觉不灵).... B.这是鸟儿的世界,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不然,为什么会一年又一年地吸引着数万乃至数十百千万....只不同种类的水鸟呢?(晋代陶潜《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一个与世隔绝、生活美好的社会)C.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指有些古朴风格的褐绿色)D.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指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8.按下列要求默写。(每空1分,共10分)⑴足蒸暑土气。
⑵浊酒一杯家万里。⑶,柳暗花明又一村。
⑷,自将磨洗认前朝。
⑸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如,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以“,”展示了以身献国,痴心不改的情怀。杜甫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体现了它的济
世情怀,而文天祥则在《过零丁洋》中以“。” 表达出自己的爱国情怀。
二、阅读部分(40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赏析诗歌(4分)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9.作者在词前小序介绍了 内容。(1分)10.词的上片描写了 季节的景色,有 特点。(1分)11.词中由眼前之景感悟到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4分)
12.“休将白发唱黄鸡”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1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5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3.选文的作者是,唐代的 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分)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俶尔远逝()水尤清冽()往来翕忽()以其境过清()......15.用选文原文填空。(5分)
⑴取“小石潭”为名的缘由是:。⑵选文正面描写小石潭潭水清澈的语句是:。⑶文中第①段中的“ ”说明了小石潭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⑷运用动态描写手法写游鱼的句子是: ⑸描写小石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16.选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这种情感时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分)
答: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⑴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 ⑵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
二、现代文阅读
(三)(7分)
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人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18.请你用原句来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答: 19.两段选文写作的侧重点各是什么?(2分)
答: 20.文章用反复修辞写鸟拼命地飞,是想突出。(1分)21.巫峡的美丽具体体现在哪里?(2分)
答:
(四)向一棵树鞠躬(10分)
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竞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③(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④(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⑤(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②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22.对文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恣意:指拘束自己的意思(放纵、肆意)B.鸟瞰: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C.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D.佝偻:指身体弯曲的意思。
23.文中③④⑤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2分)
A.郁郁葱葱、高大伟岸、绚丽多姿
B.稀稀疏疏、高大伟岸、固执顽强 C.郁郁葱葱、浓荫遮蔽、固执顽强 D.稀稀疏疏、浓荫遮蔽、绚丽多姿 24.第二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理解不正确的是()(2分)
A.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
B.稀稀疏疏的枝杈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
C.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竞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D.外形矮小、纤弱、朴实;忍受苦痛。
25.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赏析正确的是()(2分)
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 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②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A.①②两句都使用了比喻手法,写出了榆树在我心目中的崇高形象。B.第②句将榆树的形象比喻成 “永恒的雕塑”,赞美了那种不畏艰辛、乐观生活的精 神品质。
C.第①句拟人手法,写榆树“拦”不住雨水,“挽留”不住露珠,表现了它忍受着干旱和贫瘠的苦痛。D.第①句夸张手法,写榆树“拦”不住雨水,“挽留”不住露珠,表现了它极强的生命力。26.文章写榆树,却为什么要花较多笔墨去写“老人”?分析错误的是()(2分)
A.引出这棵树的生长年龄,突出其顽强的生命力;
B.由写树到写人,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C.因为我觉得老人和眼前这棵榆树有着相似点。写人也是为了写树。
D.因为这棵树是老人十八年前种的,所以有必要通过老人来交代榆树来历。
三、写作部分(50分)
独坐斗室,读万卷书,那绘满了天地灵异画面的文字,美丽了视线,也由此激动着心魂;走出一隅,行万里路,山水的清秀壮阔气息更浸润了肌肤,并从此浸润着一生的回忆。且有一种异样的感受和感动。请将你曾经游历过的山川风光、名胜古迹写成一篇文章与大家共享你的快乐。请以“醉人的 风光”为题,根据自己的旅游经历,写一篇游记。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文中切勿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可出现除家乡外的风景区名。③注意写景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抒发真情实感。④字数不少于500字,书写要工整,否则扣分。
参考答案
一、1.D
2、D
3、C
4、D
5、A 6.D 7.C
8.⑴背灼炎天光 ⑵燕然未勒归无计;⑶山重水复疑无路;⑷折戟沉沙铁未销⑸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一)9.地点和溪水流向10.春天(暮春),幽静带点凄凉的春景。1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2.不要感叹光阴易逝,人生易老
(二)13.柳宗元、文学家14.忽然;清凉;轻快;因为15.⑴全石以为底 ⑵下见小潭,水尤清冽。⑶伐竹取道⑷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⑸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6.孤凄;侧面烘托17.⑴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⑵潭中游鱼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三)18.第一句 19.一段写巫峡的山水,不单调,奇险,美丽;二段写云雾,美丽,变幻多姿20.烘托山峰的高峻 21.巫峡的山水,险峻多姿,巫山的云雾。小花与石岩相映成趣。
(四)22.A 23.B 24.C 25.C 26.D
三、(略)
第二篇:期末质检八年级语文试卷
期末质检八年级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30分)
一、按要求完成1—10题。(30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炽(chì)热 繁衍(yǎn)阴翳(yì)深恶(è)痛疾
B、睥(pì)睨 鞭挞(tà)胆怯(qiè)璀(cuǐ)璨夺目
C、干涸(gù)挑衅(xìn)哂(xī)笑 相形见绌(chù)
D、譬(pì)喻 发蔫(niān)苋(jiàn)菜 囿(yòu)于成见
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油光可鉴 粗制烂造 暗然失色 冥思暇想
B、寒风凛洌 长嘘短叹 蜿蜒起伏 盛气凌人
C、杯盘狼籍 苍海桑田 相辅相成 莫衷一是
D、晨光熹微 囊萤映雪 油嘴滑舌 顾名思义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同学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谈笑风生,教室里充满着欢快的气氛。
B、张山是个爽快人,干起活来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
C、海峡两岸是一家,中华民族终究要统一,这是不容置疑的事。
D、这段广告词合辙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让人容易传诵,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4、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跑)曝沙之鸟,呷浪之鳞(鱼)
B、造饮辄尽,期(希望)在必醉 名(名字)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C、迁客骚人(诗人),多会于此 策(用鞭子打)之不以其道
D、春和景(景色)明,波澜不惊 媵人持汤(热水)沃灌
5、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6、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往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北斗星曲折的形状,(还看到)蛇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C、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滕子京)于是重修岳阳楼,扩大它的规模,把古今文人墨客(歌咏岳阳楼)的诗文刻写在上面。
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山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是把众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
7、默写古诗文句子。(10分)
(1)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全诗。(2分)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
□□□□□□□,□□□□□□□。
(2)诵读中国古典精美诗文,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让我们再一次含英咀华,接受美的洗礼吧:“□□□□□,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望峰息心;□□□□□,窥谷忘反”——吴均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身处逆境,不失进取之心;“□□□□□,一览众山小”——杜甫远望泰山,壮志豪情油然而生;“但愿人长久,□□□□□”——苏东坡把酒临风,缓歌徐吟,唱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也唱出了对天下人的祝福;“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面临生死存亡,舍生取义,直抒胸臆;“□□□□□□□,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辞官还乡,以花为喻,表明爱国心志;……这些古代贤人高贵的心灵、博大的胸襟让我们深受感动,让我们的心灵也变得更加纯净,让我们的胸襟也变得更为宽广。
8、请根据《西游记》的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填空,只要填序号。(2分)
(1)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偷施暗器金刚圈击中悟空,悟空被擒。
A、二郎神 B、如来佛 C、玉皇大帝 D、太上老君
(2)孙悟空在()帮助下,降伏了牛魔王,拿到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火。
A、观音菩萨 B、文殊菩萨 C、太白金星 D、托塔李天王
9、请根据《名人传》的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填空,只要填序号。(2分)
(1)贝多芬于1801年创作的《月光奏鸣曲》是为()而创作的。
A、盲姑娘 B、布伦瑞克 C、朱丽埃塔 D、母亲
(2)“我愿证明,凡是行为高尚与善良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是()的名言。
A、罗曼•罗兰 B、贝多芬 C、米开朗琪罗 D、托尔斯泰
10、母爱是最无私的感情,它如春天的甘霖,悄无声息地洒落在我们的心田,温馨地滋润着我们生命的幼苗。下面请你在“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谢母亲的爱吧!(4分)
(1)献给母亲的歌——请写出一两句你最熟悉的歌颂母亲的歌词,并加以品析。歌词:
品析:
(2)送给母亲的话——请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句感谢母亲的话。
阅读理解(35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1—12题。(4分)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小石潭得名的根据是:。(用原文回答)(1分)
12、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你是依据文中的什么内
容得出这些结论的?(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2分)
谁来为最大的恐怖主义买单
①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造成了沿海各国15万多人的死亡。这场灾难再次验证了一句名言——自然才是最大的和终极的恐怖主义。②从表面上看,这次的地震和海啸好像是与人类无关,但细细考察和分析,席卷东南亚、南亚沿海的印尼、斯里兰卡、泰国、马尔代夫、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的大灾难背后不乏人祸的因素,而且这是大自然在借这种威力向人类发出又一次强烈的警告。
③人类对这次大灾难要负的责任是助纣为虐,因为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升高、海水污染、珊瑚礁损害等都造成了沿海生态的脆弱,沿岸居民抗灾防灾能力的减弱。海啸、海浪、风暴和台风等自然的威力在脆弱的生态和人类面前比以往要强大得多,其肆虐、逞凶和毁灭人类的程度也要比过去巨大得多。
④人类生活、工业生产所使用的石油以及其他燃料和能源排放到大气和自然中的结果是使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结果是使海平面升高。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20世纪全球海平面已平均上升了10—20厘米,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最新的报告指出,按目前全球各个国家对石化等能源的使用情况推算,到2100年,海平面还要上涨9—88厘米。
⑤海平面上升的结果必然使沿海国家更容易遭受海啸、海浪、风暴和台风等的破坏,从沿海居民的住宅、交通和基础设施到农田、工厂企业,从本地居民到旅游者,无一不受到危害。更为可怕的是,海平面升高的危害不只是地震海啸,而是将要淹没马尔代夫这样的国家。同样,这种家园和栖息地被淹没的危险还直逼有1700万人口的孟加拉国,那里的居民只生活在高出海平面约一米的陆地。即使海水还不至于淹没那里人们的家园,但逐渐升高的海平面也必然污染他们的淡水系统,使他们的生存面临威胁。
⑥那么,谁应为这次的自然恐怖主义负责?消耗了全球最多能源的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占世界第一,为全球排放总量的1/4,但是,却死活不肯签署“京都议定书”,理由是会束缚美国经济的发展,影响美国经济竞争力。由此可见,人类既是大自然恐怖主义的帮凶,又在不同的经济实力下遭受不等量的损害与生命和健康损失,同时还要不平等地为大自然恐怖主义的后果付出不同的买单费。
⑦如果每个人、每个国家都为自己所居住的这块栖息地负起责任,在面对大自然这个最大的恐怖主义时,人类才有能力应对它,当然最好的结局是人类减少自己助纣为虐的行为,避免“恐怖主义”的产生和出现。
13、第③段说“人类对这次大灾难所要负的责任是助纣为虐”。简要概括“大灾难”和 “助纣为虐”分别指的是什么?(3分)
(1)大灾难:
(2)助纣为虐:
14、第④段画线的语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15、第④段画线的语句中“按目前全球各个国家对石化等能源的使用情况推算”一语为什么不能去掉?(2分)
16、细读第⑤段,说说海平面上升会造成哪些危害?(3分)
17、你同意“自然才是最大的和终极的恐怖主义”这种说法吗?为什么?(2分)
四、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8—20题。(14分)
雁 阵
①狗娃冷冷地瞅着驼爷颠儿颠儿地晃来,双眼就变成两柄利剑。
②他来了,他还算是条汉子。
③(A)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朋的镜子。狗娃分明感到,袖子里的刀已急不可耐蠢蠢欲动了。
④驼爷在狗娃面前驻了足。或许是走得急了些吧,额上竟排满了豆大的汗粒。⑤“好天!”驼爷歪起头,不无吃力地瞅着蓝空的日头。
⑥狗娃没料到驼爷此刻还有雅兴评论天气的好坏,心就有些发躁。“你果真来了!”狗娃咬牙切齿,恶狠狠地吐出一句。
⑦“哪能不来呢?”驼爷说,驼爷的厚嘴唇一个劲儿地抿动,“一接到你的信,我的心便踏实了。你总算出来了,且在城里找了份工作,这比啥都好!”
⑧这个老狐狸,嘴倒甜!“行啊你,把我整进大牢里一呆就是五年,我狗娃真该好好报答报答你!”
⑨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你也真够狠的,一夜间毁了那么一大片林子。”驼爷把目光撒向湖畔,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呐,我又栽上了。”驼爷喃喃着。驼爷是个护林员。
⑩“哼!”狗娃重重射出一口浓痰,蓦地从袖管里抽出那把长刀。(B)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
(11)嗬嗬嗬,驼爷笑了,笑得极坦然:“好歹当过兵,打过仗,啥家伙没见识过?”
(12)狗娃一愣,顿觉眼前这个驼背老头很有些不好对付,但还是大声吼道:“你就不怕我一刀捅死你?”
(13)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
(14)怎么会是这样?其实,狗娃也没打算把驼爷咋样。狗娃只想让驼爷跪在地上求饶,然后狠狠地踢他一脚,再骂一句:“滚吧,爷不跟你一般见识,你这条老狗!”可事情发展得令狗娃不知所措了。
(15)“咦呀!”驼爷扔掉烟头,又歪起脖看天。狗娃也扬起了头。
(16)(C)雁阵。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徐徐地朝南飞去。太阳赤灿赤灿,雁阵渐渐地融进那耀眼的光芒里。一首生命的诗,在蓝空中吟唱。
(17)他呆了。他也呆了。
(18)手中的刀陡地落到了地上。狗娃拾起刀,看了看,用力抛进湖里。沿着来路,狗娃大步而去。
(19)“狗娃!”驼爷喊道,“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娘?这几年,他们想你快想疯了!”○20狗娃没回头。不混出个人样来,绝不见爹娘!(D)狗娃的双眼溢满了浊泪。
18、第(14)段中说“可事情发展得令狗娃不知所措了”。这“事情”具体指什么?狗娃为什么“不知所措”?(4分)
(1)事情:
(2)不知所措的原因:
19、“驼爷”身上有着忠于职责、不畏强横、镇静自若、关心他人等优秀品质,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来应证这些结论。(4分)
(1)忠于职责:
(2)不畏强横:
(3)镇静自若:
(4)关心他人:
20、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可以从品味语言、理解内容、分析作用等角度入手,把我们阅读时的思考、联想、感悟及时地表达出来。请从文中(A)(B)(C)(D)四个画线句子中任选两个句子写点批注,每处批注不得少于40字。(6分)
原文:(只要填写画线句子的序号)
批注:
原文:(只要填写画线句子的序号)
批注:
写作(40分)
五、根据下面的提示和要求写作文。(40分)
21、题目:课余,我喜欢
【提示】课余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的同学喜欢唱歌、跳舞、弹琴;有的同学喜欢绘画、下棋、打球;有的同学喜欢玩电脑、看电视、读小说;有的同学则帮助家长做点家务活,或者去野炊、去旅游……请把你的课余生活中有趣的、有意义的一两件事写出来。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课余,我喜欢打球”、“课余,我喜欢做家务”;②把补充完整的题目工整地抄写在方格稿纸的第二行,正文从第四行开始书写;③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议论、抒情,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写出真实的班级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B
2、D
3、A
4、B
5、D
6、B
7、(1)(0.5×4=2分)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1×8=8分)采菊东篱下 鸢飞戾天者 经纶世务者 长风破浪会有时 会当凌绝顶 千里共婵娟 留取丹心照汗青 落红不
是无情物
8、(1)D(2)D
9、(1)C(2)B
10、(1)能准确地写出一两句歌词即可得1分,能品析出歌词所含的思想感情得1分。(2)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只要能运用题目所规定的修辞手法,语句通顺、感情真挚地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感谢之情,即可得2分;没有运用题目所规定的修辞手法者不得分;如果只引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类的名句,没有自己的创意,最多得1分。
二、1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12、从作者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1分),可知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快乐的(1分);从文中所渲染的“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氛围(1分),可知作者游览到最后的心情是凄凉忧伤的(1分)。
三、13、(1)苏门答腊岛附近海湾发生强烈地震与海啸造成15万人伤亡(1分)。(2)人类生活、工业生产使全球变暖(1分),导致海湾生态脆弱,沿岸抗灾防灾能力减弱(1分)。
14、列数据。具体说明全球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的严重程度。
15、不能去掉,因为它表明了后面结论得出的前提,使说明的语言更精确。
16、(1)沿海国家更容易遭受海啸、海浪、风暴和台风等的破坏;(2)将要淹没马尔代夫这样的国家;(3)逐渐升高的海平面必然污染海平面以上的淡水系统,威胁人们的生存。
17、【参考示例】我同意,因为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自然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必将超出人们的抵御能力,最终将招致毁灭性的后果,所以说“自然才是最大的和终极的恐怖主义”。(回答不同意也可,但需说明理由)。
四、18、(1)狗娃只想用长刀威胁驼爷,逼驼爷害怕而跪地求饶,然后踢驼爷一脚,再臭骂驼爷一句,以“报仇雪恨”。(大意对,即可。)(2)驼爷镇静自若,不畏“长刀”,还对狗娃充满信心:“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这完全出乎狗娃的想像,让狗娃事先精心准备的“复仇计划”完全失效了。
19、(1)从“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的心理描写和“呐,我又栽上了”的喃喃自语中,就可以看出“驼爷”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2)从“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等描写中,可以看出“驼爷”不畏强横,面对威胁不退缩的优秀品质。(3)从“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等描写可以看出“驼爷”镇静自若的优秀品质。(4)从“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娘?这几年,他们想你快想疯了”等描写可以看出“驼爷”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20、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只要能紧扣文本,言之有理,表述简明,即可酌情得分。【参考示例(1】】A句:此处的景物描写,渲染的是一种紧张的氛围。一片空旷无人的野地,一个双眼冒着恨意、袖里藏着长刀的莽汉,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一种紧张的气氛。“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的气氛,映衬后文“狗娃分明感到,袖子里的刀已急不可耐蠢蠢欲动了”的心理活动,揭示了这“静”的表象之下是两个人物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参考示例(2)】B句:此处的景物描写从侧面刻画了狗娃面对“仇人”急于报复的心理,同时也再次渲染了当时紧张的氛围。这“刀片上一闪,又一闪”的“兴奋”的阳光,就是此时人性尚未复苏的狗娃那充满着强烈的急切的“复仇”情绪的眼光。【参考示例(3)】C句:“雁阵”的出现,唤醒了狗娃内心人性的良知,使狗娃幡然醒悟,认识到了生命的价值,心中的“仇恨”也随着“雁阵”的徐徐南飞而烟消云散。“雁阵”的出现,化解了两个人物的矛盾冲突,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一首生命的诗,在蓝空中吟唱”,点明了“雁阵”的象征意义,为小说的主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参考示例(4)】D句:“双眼溢满了浊泪”与“双眼就变成两柄利剑”首尾呼应,对比鲜明,细腻传神地表现了狗娃的变化,突出了“人性美”的崇高的感召力。这“浊泪”之中,有对往昔罪孽的悔恨,有对父母双亲的愧疚,有浪子回头的决心。
五、21、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建议以30分作为切入分。
第三篇:广西桂林市11-1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语
文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佝偻(lóu)逶迤(yí)宁谧(mì)浪遏(è)飞舟 B.慰藉(jí)装载(zǎi)谒(yè)见 挥斥方遒(qiú)C.悄然(qiǎo)青苔(tāi)瓦菲(fěi)夜缒而出(zhuì)D.颓圮(qǐ)浮藻(zǎo)瞋视(chēng)浅尝辄(zhé)止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遮淹 婀娜 踱步 没精打采 B.斑驳 翩然 穹窿 变幻无穷 C.眉黛 栅栏 尘嚣 游目聘怀 D.落寞 禁固 壁龛 绿野阡陌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人安土重迁,把搬家看成是很重要的事情,有时甚至生出些神秘离奇的故事来。.... B.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 C.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D.潜入罪犯内部抓毒枭,其危险性不亚于火中取栗,但李队长却主动请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效仿。
4.下面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C.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过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因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单凭这一结果也可以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5.对“还不到两分钟”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用夸张的手法,说明马克思去世安详自然,毫无痛苦。B.只是一般写实性记叙,并无感情色彩。C.表明恩格斯始终陪伴在马克思身边。
D.说明马克思突然去世出乎意料,表达了恩格斯的惋惜、遗憾之情。6.第8自然段中,“正因为这样中”的“这样”指的是前文哪一句话? A.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B.马克思进行的热情、顽强和卓有成效的斗争。C.出版进步报纸和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D.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7.“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明马克思对敌人的蔑视和无所畏惧的气概。B.说明马克思对这些迫害毫不在意。C.说明马克思在积蓄力量,准备反击。
D.马克思实在太忙了,他无暇顾及这些迫害。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8-10题。(9分,每题3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9.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善假于物也③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④寡人之于国也 ⑤皆以美于徐公 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⑦苛政猛于虎⑧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⑨对曰:“甚于妇人” A.①②⑤⑧ B.②③④⑨ C.①⑤⑦⑨ D.③⑥⑦⑧ 10.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但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所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①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②③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嘉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颖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4分)答:
13.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1分,错、漏、多字,该空不得分)(1)携来百侣曾游。(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毛泽东《采桑子·重阳》)(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朱自清《荷塘月色》)
(4)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五、(共22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草原八月末 梁衡
①朋友们总说,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一望无际的碧草如毡如毯,上面盛开着数不清的五彩缤纷的花,如繁星在天,如落英在水,风过时草浪轻翻,花光闪烁,那景色是何等地迷人。但是不巧,我总赶不上这个季节,今年上草原时,又是八月之末了。
②驱车上了草原,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北进入内蒙古境内。刚才在山下沟谷中所感受的峰回路转和在林海里感觉到的绿浪滔天,一下都被甩到另一个世界上,天地顿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两边也有山,但都变成缓缓的土坡,随着地形的起伏,草场一会儿是一个浅碗,一会儿是一个大盘。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草并不深,刚可没脚脖子,但难得的平整,就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用推剪剪过一般。看着这些,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③车子在缓缓地滑行,除了车轮与草的摩擦声,便什么也听不到了。我们像闯入了一个 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外星世界,这里只有颜色没有声音。草一丝不动,因此你也无法联想到风的运动。停车下地,我又疑是回到了中世纪。放眼尽量地望,细细地寻,不见一个人,于是那牛羊群也不像是人世之物了。我努力想用眼睛找出一点声音。牛羊在缓缓地移动,它不时抬起头看我们几眼,或甩一下尾,像是无声电影里的物。仿佛连空气也没有了,周围的世界竟是这样空明。
④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令。除了草便是山坡上的树。树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面覆着黛绿的树冠。远望一片林子就如黄呢毯上的一道三色麻将牌,或几块积木,偶有几株单生的树,插在那里,像白袜绿裙的少女,亭亭玉立。蓝天之下干净得就剩下了黄绿、雪白、黛绿这三种层次。我奇怪这树与草场之间竟没有一丝的过渡,不见丛生的灌木.蓬蒿,连矮一些的小树也没有,冒出草毯的就是如墙如堵的树,而且整齐得像公园里常修剪的柏树墙。眼前这种异样的整齐美、装饰美,倒使我怀疑不在自然中。
⑤在这个大浅盘的最低处是一片水,当地叫泡子,其实就是一个小湖。当年康熙帝的舅父曾带兵在此与阴谋勾结沙俄叛国的噶尔丹部决一死战,并为国捐躯。因此这地名就叫将军泡子。水极清,也像凝固了一样,连倒影的云朵也纹丝不动。对岸有石山,鲜红色,说是将士的血凝成。历史的活剧已成隔世渺茫的传说。我遥望对岸的红山,水中的白云,觉得这泡子是一块凝入了历史影子的透明琥珀,或一块凝有三叶虫的化石。往昔岁月的深沉和眼前大自然的纯真使我陶醉。历史只有在静思默想中才能感悟,有谁会在车水马龙的街市发思古之幽情?这空旷,静谧,水草连天,蓝天无垠的草原,教人真想长啸一声念天地之悠悠,想大呼一声魂兮归来。教人灵犀一点想到光阴的飞逝,想到天地人间的久长。
⑥我们将返回时,主人还在惋惜未能见到草原上千姿百态的花。我说,看花易,看这草原的纯真难。感谢上帝的安排,阴差阳错,我们在花已尽,雪未落,草原这位小姐换装的一刹那见到了她不遮不掩的真美。正如观众在剧场里欣赏舞台上浓妆长袖的美人是一种美,画家在画室里欣赏裸立于窗前晨曦中的模特又是一种美。两种都是艺术美,但后者是一种更纯更深的展示着灵性的美。这种美不可多得也无法搬上舞台,它不但要有上帝特造的极少数的标准的模特,还要有特定的环境和时刻,更重要的还要有能生美感共鸣的欣赏者。这几者一刹那的交汇,才可能迸发出如电光石火般震颤人心的美。这时自然美的韵律便与你的心律共振,你就可与自然对话交流了。
⑦呜呼!草原八月末。我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块神秘的草地。将要翻过山口时又停下来伫立良久。明年这时还能再来吗?我的草原!
(选自《梁衡散文集》有删改)
14.文章描写了八月末草原景色的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看着这些,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
答:
(2)历史只有在静思默想中才能感悟,有谁会在车水马龙的街市发思古之幽情? 答:
16.第⑤段写“将军泡子”的来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17.第⑥段作者认为“这几者一刹那的交汇,才可能迸发出如电光石火般震颤人心的美”,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答:
六、(15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18.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4分)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 ;而,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1)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
(2)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
(3)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
19.下面是摘自2011年4月14日《人民日报》的一句话,请将其改为由4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5分)
国际劳工组织对最新发布的有关亚洲劳动力市场的报告警告说,那些向中东地区派出劳工较多并过于依赖外出劳工赚取外汇的国家——亚洲劳务输出国家,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持续动荡的中东局势的影响。
20.仿照下列句子,另选两个学科名作为开头,再写两个结构大致相同的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6分)
示例:语文是一幅意境高远的图画,你尽可以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
七、(60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英格兰巨石镇,一根14米高的石柱顶端,驾着一块40吨重的巨石。在没有大型机械设备的远古时代,人们是如何把如此大的巨石搬到石柱上的呢?考古学家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当时人们采取的是“土屯法”,即在石柱的一侧垒土,使“地面”高至与石柱顶部齐平,并与地面形成一个斜坡,人们便是沿着这个斜坡,用滚轮和撬棍把巨石推到了石柱的顶端。
古人用“土屯法”将巨石推到石柱上的做法,对我们实现人生的目标不也是—种启示吗? 根据以上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文章。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6 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工作总结语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3)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厌学的学生逐渐多起来,但大多数学生学习还比较努力,有上进心。在教学中,我认真教学、积极钻研、创新思想与方法,现将本期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一、用新的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探索以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就成为课改中面临的新的挑战。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自主与探究解放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以阅读教学为教学重点,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
1.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2.加强了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
3.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
4.学生了解了民生和民间文化。不仅感觉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还体会到了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
5.在优美的古文中漫步,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了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了语感。
6.在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品味了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并结合亲身体验加深了理解。
五、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对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方法要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
六、教育教学效果和不足
一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下,在同行的大力支持下,在学生的良好配合下,教育教学任务得到圆满完成。教师与学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长进。但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勤于学生的意识有待加强,朗读水平也有待继续提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完善这些工作。
第五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工作总结语文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厌学的学生逐渐多起来,但大多数学生学习还比较努力,有上进心。现将本期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一、用新的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探索以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积累经验和体验,激活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萌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就成为课改中面临的新的挑战。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自主与探究解放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以阅读教学为教学重点,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
1.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2.加强了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
3.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
4.学生了解了民生和民间文化。不仅感觉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还体会到了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
5.在优美的古文中漫步,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了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了语感。
6.在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品味了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并结合亲身体验加深了理解。
五、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对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方法要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
六、教育教学效果和不足
一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下,在学生的良好配合下,教育教学任务得到圆满完成。教师与学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长进。但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勤于学生的意识有待加强,朗读水平也有待继续提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完善这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