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故事——献给吃里扒外、不知感恩的朋友

时间:2019-05-13 13:0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个故事——献给吃里扒外、不知感恩的朋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个故事——献给吃里扒外、不知感恩的朋友》。

第一篇:三个故事——献给吃里扒外、不知感恩的朋友

三个故事——献给吃里扒外、不知感恩的朋友

每天给他一块钱,只要有一天不给,他便会记恨。每天给他一巴掌,只要有一天不给,他便会感激!别人帮你,那是情分!别人不帮你,那是本分!

一、甲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乙。刚开始乙很感谢,久而久之便习惯了。习惯了,便理所当然了。于是,直到有一天,甲将鸡蛋给了丙,乙就不爽了。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甲的,甲想给谁都可以。为此,她们大吵一架,从此绝交。

二、有一年,很热的夏天,一队人出去漂流。女孩的拖鞋在玩水的时候,把拖鞋掉下去了,沉底了。到岸边的时候,全是晒的很烫的鹅卵石,他们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于是,女孩儿就向别人寻求帮忙,可是谁都只有一双拖鞋。女孩心里很不爽,因为她习惯了向别人求助,而只要撒娇就会得到满意地答复。可是这次却没有。她忽然觉得这些人都不好,都见死不救。后来,有一个男孩将自己的拖鞋给了她,然后自己赤脚在那晒得滚烫的鹅卵石上走了很久的路。还自嘲说是铁板烧。女孩表示感谢,男孩说,你要记住,没有谁是必须要帮你的。帮你是出于交情,不帮你是应该。女孩记住了男孩的话,自此以后学会了对施以援手的人铭记在心,并给以更大的回报。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好。一开始,感激不尽。可是久了,便是习惯了。习惯了一个人对你的好,便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有一天不对你好了,你便觉得怨怼。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的要求变多了。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三、傍晚,一只羊独自在山坡上玩。突然从树木中窜出一只狼来,要吃羊,羊跳起来,拼命用角抵抗,并大声向朋友们求救。牛在树丛中向这个地方望了一眼,发现是狼,跑走了; 马低头一看,发现是狼,一溜烟跑了; 驴停下脚步,发现是狼,悄悄溜下山坡; 猪经过这里,发现是狼,冲下山坡; 兔子一听,更是箭一般离去。山下的狗听见羊的呼喊,急忙奔上坡来,从草丛中闪出,一下咬住了狼的脖子,狼疼得直叫唤,趁狗换气时,怆惶逃走了。回到家,朋友都来了,牛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的角可以剜出狼的肠子。马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的蹄子能踢碎狼的脑袋。驴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一声吼叫,吓破狼的胆。猪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用嘴一拱,就让它摔下山去。兔子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跑得快,可以传信呀。在这闹嚷嚷的一群中,唯独没有狗。

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关键时候拉你的那只手。那些整日围在你身边,让你有些许小欢喜的朋友,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而那些看似远离,实际上时刻关注着你的人,在你快乐的时候,不去奉承你;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为你付出、关心你的人,那才是真正的朋友!

Zhqch1001 2014

第二篇:三个朋友

三个朋友

时间:2012-07-06 09:01:35发布人:省编辑阅

读:1108

有三个朋友,他们从小就在一起,都是挺要好的,长大后,都分手到外地工作了。

其中有一个朋友,在一寒冷的冬天里,生活碰到了困难,他迫切需要一件棉袄。那两个朋友知道了,一个尽快地把自己身上的一件旧棉袄先寄去,免得那个朋友挨冻。还有一个朋友只寄去一封信,说了一大堆好话,信还说道:“我只有一件棉袄,自己要穿的,等以后再想办法吧。”

后来,这个需要棉袄的朋友生活变好了,什么都不缺少了。他请了那两个朋友到家做客。当时没有送棉袄的朋友,这回带来了一件崭新的狐皮袄,那个需要棉袄的朋友说:“谢谢你的好意,不过,现在我什么也不缺少。我当时有了一件比狐皮还宝贵十倍的棉袄。”说完,他拿出旧棉袄给那个朋友看。

道理:一件旧棉袄比一件崭新的狐皮袄还宝贵十倍,为什么呢?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要比事后加倍的馈赠珍贵得多,因为人们最需要的是雪中送炭!”

第三篇:三下感恩朋友古代故事

羊角哀和左伯桃

春秋时候,楚元王崇儒重道,招贤纳士,天下不知有多少人闻风而归,西羌积石山,有一个贤士,名叫左伯桃,自幼父母双亡,勉力读书,养成了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那时候左伯桃已经快上五十年纪,因鉴于中国诸侯行仁政者少,恃强霸者多,所以一向没有做官的念头,后来听说楚元王慕仁为义,遍求贤士,乃携书一囊,辞别乡中邻友,迳奔楚国而来,迤逦来到雍地,时值严冬,雨雪霏霏,再加一阵阵如刀如刺的狂风,左伯桃走了一天,衣裳都湿透了,勉强忍住寒冷前进,看看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远远望见远处竹林之中,有一间茅屋,窗中透出一点灯亮来,伯桃大喜,就跑到这茅屋前去叩门求宿,屋里出一个书生来,四十四五纪,知道了左桃的来意,便口欢迎他进

年伯一屋

去。左伯桃进得屋内,上下一看,只见屋中家具简单,而且破陋不堪,一张床上满堆了一些书卷,左伯桃请教那人姓名,知道是羊角哀,也是自小死了父母,平生只爱好读书,想救国救民的人,二人三言两语,便十分投机,大有“恨相见之太晚”的意思,两人便结拜做异姓骨肉。左伯桃见羊角哀一表人材,学识又好,就劝他一同到楚国去谋事,羊角哀也正有这个心思。一日天晴,两人便带了一点干粮往楚国而去。晓行夜宿,自非一日,看看干粮将要用尽,而老天又降下大雪来,左伯桃兀自思量,这点干粮,若供给一人受用,还能到得楚国,否则两个人

饿

死。

他自己知道学问没有羊角哀的渊博,便情愿牺牲自己,去成全羊角哀的功名。想罢便故意摔倒地下,叫羊角哀去搬块大石来坐着休息。等羊角哀把大石搬来,左伯桃已经脱得精光,裸卧在雪地上,冻得只剩了一口气。羊角哀大恸而号。左伯桃叫他把自己的衣服穿上,把干粮带走,速去

求取功名。言毕死去。羊角哀到了楚国得由上大夫裴仲荐于元王,元王召见关角哀时,羊角哀上陈十策,元王大喜,拜羊角哀做中大夫,赐黄金百两,绸缎百匹。羊角哀弃官不做,要去寻左伯桃的尸首。羊角哀把左伯桃的尸首寻着之后,给左伯桃香汤沐浴,择一块吉地安葬了。羊角哀便在这里守墓。坟墓和荆轲墓相隔不远,相传荆轲因刺秦王不中,死后精灵不散,见左伯桃葬在他的旁边,鬼与鬼便起了纠纷。一夜:羊角哀梦见左伯桃遍体鳞伤而来。诉说荆轲的凶暴,羊角哀醒来之后:提剑到左伯桃坟前说道:“荆轲可恶,吾兄一人打不过他,让小弟来帮你的忙罢。”说罢,自刎而死。是夜:狂风暴雨,雷电交作,隐隐闻喊杀之声。天明:荆轲的坟爆开了。

知音之交

俞伯牙,是楚国郢都人,在晋国任上大夫。晋侯想与楚国通好,就派俞伯牙访问楚国。俞伯牙到楚国办完公事,拜辞楚王,楚王赠给黄金彩缎,高车驷马。俞伯牙离楚国一十二年,想走水路绕大圈而回,饱览楚国江山胜景。就假奏楚王说:“臣身患小恙,不

能骑马乘车,想坐船回去,以便医药。”楚王答应了他的要求,命令水师拨一只大船送俞伯牙回晋国。

俞伯牙乘着官船,不一日,到了汉阳江口。正当八月十五,中秋之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倾盆,官船不能前进,停靠山脚下。不一会儿,风平浪静,云散月现。那雨后之月,更加光亮。俞伯牙坐在舱中闷得慌,就走到船头上,一边观赏月色,一边捧起瑶琴,轻轻弹奏。忽然,俞伯牙发现有人在偷偷地赞赏他的琴音,立刻叫人去找,当场找来了一个樵夫。俞伯牙见是个砍柴的人,就笑着说:“山中砍柴之人,也能听琴?叫他走吧。”那个樵夫不仅不走,还高声说:“大人错了!岂不知‘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大人若欺负山野中无听琴之人,这夜静更深,荒山脚下也不应该有弹琴之客了。”伯牙见他出言不凡,就问他:“他既是听琴的,我刚才所弹何曲?”樵夫答:“刚才大人所弹的是孔子叹颜回。对不对?”伯牙一听回答,非常高兴地说:“先生果然是听琴者。”就吩咐手下的人把那位先生请上船细谈。

那樵夫上得船来,伯牙手下的人见他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脚穿草鞋,手拿尖担,腰插板斧。就嘱咐他说:“喂,你见了我老爷要下跪叩头。问你什么,要小心答应。”那樵夫说:“诸位不用粗鲁,待我解衣相见。”说完脱下蓑衣斗笠,解下板斧、放下尖担,下船舱向伯牙作了个长揖而不下跪叩头,说:“小人施礼了。”俞伯牙是晋国大臣,眼中哪里有这樵夫?慢慢举手说:“贤友免礼罢。”叫书童搬一个凳子放在下席让他坐。那樵夫见伯牙全无客礼,也不谦让,俨然坐下。伯牙既不叫人奉茶,也不问姓名,劈头就问:“刚才岸上听琴的就是你么?”樵夫答:“正是。”伯牙说:“既来听琴,必知琴之出处。此琴何人所造?弹它有甚好处?”樵夫答:“此琴是伏羲氏所琢,是瑶池之乐,故名瑶琴„„”伯牙听见他对答如流,熟知乐理,非常高兴,但又怀疑他是死记的这些话,想再试他一试。就对他说:“有一次,孔子正在室内弹琴,他的学生颜回从外面进来,忽听琴音中有凶杀之意,不免一惊,问明之后,才知刚才有一只猫,想捕捉一只老鼠,孔子见了,不由得在感情上受到一点影响,并在琴音中不知不觉地表现了出来。象颜回这样,真可算得是知音了!假如下官弹琴,心中有所思念,足下能闻而知之否?”樵夫说:“大人试弹一下,小子尽心猜度。若猜不着,大人休得见罪。”伯牙望望高山弹琴,在琴音中表现山的高耸之状。樵夫听了,称赞说:“美哉!巍巍乎,意在高山!”伯牙又对着江水弹琴,在琴音中表现水的奔流之势。樵夫听了,又称赞说:“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俞伯牙听见樵夫说出了自己的心事,大吃一惊,赶忙放下瑶琴与樵夫施宾主之礼。连声说:“失敬,失敬!真是石中有美玉之藏,若衣貌取人,岂不误了天下贤士!先生高名雅姓?”樵夫躬身而答:“小子姓钟,名徽,字子期。”说完,又转问:“大人高姓?在何处为官?”伯牙拱手说:“下官俞瑞,在晋国做官,是访问楚国而来。”伯牙推子期坐到客位上,自己坐主席相陪,叫书童奉茶。喝完茶,二人上席饮酒。伯牙又问:“听先生口音,是楚国人了,但不知尊居何处?”子期说:“小人寒舍就在离此不远的钟家村。”又说:“实不相瞒,小子上有双亲在堂。为赡养父母,在此砍柴度日。虽三公之尊也不能使我离开父母。”伯牙见他这样有孝心,愈加敬重。又问:“青春多少?”子期说:“虚度二十有七。”伯牙说:“下官年长一岁。子期若不嫌弃,愿与先生为知音之交,以兄弟相称。”子期笑着说:“大人是上国名公,我钟徽是穷乡贱子,怎敢高攀!”伯

牙年长为兄,子期为弟。拜罢,二人继续饮酒,彼此谈心。

钟子期同俞伯牙谈得兴趣正浓,不觉月淡星稀,东方发白。船上水手都起身准备开船。子期起身告辞。伯牙紧握子期的手说:“贤弟,我与你相见何太迟,相别何太早!想请贤弟与愚兄同行数日,未知可否?”子期说:“只因双亲在堂,不敢远游,小弟只好失陪。”伯牙沉默了一会儿,说:“也罢,明年中秋节还是我来看贤弟。”子期说:“既如此,小弟来年中秋节准在江边恭候贤兄,不敢有误。”伯牙叫书童拿来一些银子赠给子期,二人洒泪而别。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第二年的中秋节晚上,俞伯牙乘船来到汉阳江口,将船靠在去年中秋节与子期相会的地方。伯牙走上船头,见月光明高,照得如同白昼,却不见子期。等候到天高,仍不见子期的踪影。伯牙梳洗后,带着随从,上岸到钟家村去探望。走了不远,来到三叉路口,不知哪条路往钟家村去。正好迎面来了一个老翁。伯牙向前施礼之后,问:“请问往钟家村去,应走哪条路?”原来,这两条路都是到钟家村去的,一条往村南,一条往村北。老翁便问:“先生要拜访何人?”伯牙说:“拜访钟子期。”老翁听后,放声大哭说:“子期就是我儿。支年中秋节,晋国上大夫俞伯牙送了他一些银子,我儿买书攻读。他白昼砍柴,夜晚读书,耗费心力,染成疾病,数月之后就亡故了。”伯牙一听,双手捶胸,倒在地上痛哭不已。钟公问书童:“此位先生是谁?”书童说:“就是俞伯牙老爷。”钟公说:“原来就是我儿子的好友。”忙扶起伯牙。伯牙含泪问钟公:“令郎葬在在

何处?”钟公说:“按儿的遗言,葬于马鞍山江边,以候晋大夫俞伯牙。”于是,伯牙请钟公领他到坟前一拜。

俞伯牙来到钟子期的坟前,拜了几拜。捧起瑶琴弹了一曲之后,•便把瑶琴在石头上摔了个粉碎。钟公感到奇怪,便问:“先生为何摔碎此琴?”伯牙说:“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钟公说:“原来如此,可怜,可怜!”伯牙对钟公说:“下官伤感在心,不随老伯到府上去了。待我上表晋侯辞官归家,再来接老伯与老伯母同到我家,养老送终。我即是子期,子期即是我。请伯你不以下官为外人。”说完,给钟公送了一些银子,辞别而去。

后来,人们把善于欣赏音乐的人叫做“知音”,并且用“知音之交”来比喻彼此非常了解的知心朋友。

李白与汪伦的故事

李白在唐天宝年间755年,旅居南陵叔父家。泾川豪士汪伦素慕李白诗名,很想见他,但想想,李白这样大人物,怎能说来就会来呢?于是,汪伦想个主意,为李白写了封邀请信,骗李白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还说可以负责李白的一切费用。每一条都直戳李白的软肋。

李白当时正在安徽宣城游玩,看了汪伦的信很高兴,马上到了。到后就找汪伦喝酒看桃花,汪伦圆谎说:“离此十里有桃花渡,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不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听了大笑,既来之则安之,索性就在泾川玩一玩。汪伦对李白是上佳款待,有吃有酒,陪游。李白玩了几天特开心要走了,临别那天汪伦又赠他名马八匹官锦十段,并亲自送上船,还组织了一群美女在岸上,用脚踏着节奏唱送别歌。汪伦这仪式挺隆重,李白看了很感动,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自己连吃再拿的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就作了首特深情的诗作为答谢,诗名就叫做《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岩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而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这首《赠汪伦》一向是赠别诗中的典范。事实上是汪伦手拉手把李白一直送上渡船,他的送别仪

式搞得很热闹,美女踏歌,百姓相送。而李白走得也没多少伤感,关键是这两个人本来就非亲非友,没啥深交,属于三分钟的热度,李白这一走,他们的情谊也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李白一生豪侠,知己众多,写下了大量描写别情、友情的诗歌,这些诗就没《赠汪伦》那么假惺惺了。不妨看几首: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

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

征。

浮去游子意,落日故人

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

鸣。

江夏别宋之悌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谷鸟吟晴月,江猿啸晚风。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桂咸阳树。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第四篇:三个故事告诉你朋友的意义

故事一、甲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乙吃。

刚开始乙很感谢,久而久之便习惯了。

习惯了,便理所当然了。

于是,直到有一天,甲将鸡蛋给了丙,乙就不爽了。

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甲的,甲想给谁都可以。为此,她们大吵一架,从此绝交。

故事

二、有一年,很热的夏天,一队人出去漂流。

女孩的拖鞋在玩水的时候,把拖鞋掉下去了,沉底了。

到岸边的时候,全是晒的很烫的鹅卵石,他们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于是,女孩儿就向别人寻求帮忙,可是谁都只有一双拖鞋。

女孩心里很不爽,因为她习惯了向别人求助,而只要撒娇就会得到满意地答复。

可是这次却没有。她忽然觉得这些人都不好,都见死不救。

后来,有一个男孩将自己的拖鞋给了她,然后自己赤脚在那晒得滚烫的鹅卵石上走了很久的路。

还自嘲说是铁板烧。

女孩表示感谢,男孩说,你要记住,没有谁是必须要帮你的。

帮你是出于交情,不帮你是应该。

女孩记住了男孩的话,自此以后学会了对施以援手的人铭记在心,并给以更大的回报。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好。

一开始,感激不尽。

可是久了,便是习惯了。

习惯了一个人对你的好,便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有一天不对你好了,你便觉得怨怼。

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的要求变多了。

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故事

三、傍晚,一只羊独自在山坡上玩。

突然从树木中窜出一只狼来,要吃羊,羊跳起来,拼命用角抵抗,并大声向朋友们求救。

牛在树丛中向这个地方望了一眼,发现是狼,跑走了;

马低头一看,发现是狼,一溜烟跑了;

驴停下脚步,发现是狼,悄悄溜下山坡;

猪经过这里,发现是狼,冲下山坡;

兔子一听,更是一箭一般离去。

山下的狗听见羊的呼喊,急忙奔上坡来,从草丛中闪出,一下咬住了狼的脖子,狼疼得直叫唤,趁狗换气时,怆惶逃走了。

回到家,朋友都来了,牛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的角可以剜出狼的肠子。

马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的蹄子能踢碎狼的脑袋。

驴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一声吼叫,吓破狼的胆。

猪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用嘴一拱,就让它摔下山去。

兔子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跑得快,可以传信呀。

在这闹嚷嚷的一群中,唯独没有狗。

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关键时候拉你的那只手。

那些整日围在你身边,让你有些许小欢喜的朋友,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而那些看似远离,实际上时刻关注着你的人,在你快乐的时候,不去奉承你;

你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为你付出、关心你的人,那才是真正的朋友!

第五篇:别把孩子养得不知感恩

别把孩子养得“不知感恩”

星期天的晚上,饭菜已经上桌,我呼唤女儿:“吃饭啦。”“等一下”,她答。我先吃了。几分钟后,女儿走过来,看了一眼桌子,问:“我的饭呢?”伴随着的是一副忿忿不满的神情。

我心里一惊。她的表情,她的诘问明明在告诉我:你应该为我盛好饭的,为什么不给我盛饭呢?

7岁的她有一双好手,她明明可以自己盛饭,为什么觉得我理所当然得替她盛饭呢?我立刻找到了原因。虽然我一直警告自己不要替孩子做太多,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但是我仍然和许多母亲一样,不知不觉替孩子做得多了点。

以前我一直替她盛饭,以至于她认为盛饭这件事是妈妈应该为她做的,所以她不但不感激我一直以来替她盛饭,反而因为今天没给她盛饭而不满起来。是啊,既然是妈妈应该做的,她怎么会感激呢?

我意识到这是在助长女儿的“受之无愧感”,“受之无愧”是指,某人觉得别人欠了他东西,或者认为别人必须给他特殊待遇。有这种倾向的人认为别人(尤其是亲近的人)应该给他想要的事物,别人给了,他觉得那是人家应该做的,他不知感恩;别人没有给,他就认为别人太不应该,于是就心生不满和怨恨。

受之无愧感强烈的人可能变成一只“白眼狼”。

前不久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个帖子,发帖人小A10岁时父母相继过世,年长他20岁的姐姐将他抚养成人,并供他上了大学,后来他考上了公务员。姐姐在工厂上班,姐夫在学校门口摆一个小摊。现在姐姐退休了,退休金每月1800元。姐姐的儿子--小A的外甥考上了外地某个大学的建筑专业,学费比本地大学其他专业贵。姐姐家收入锐减,开支突增,财务突然紧张起来。

姐姐想让小A每个月给她1000元作为养老费(实际应该是补贴外甥上大学的生活费),小A不干,并劝说姐姐不让外甥读学费昂贵的建筑专业。姐姐一气之下,扬言小A不给抚养费就要将他告上法庭。小A问,如果姐姐将他告上法庭,他需不需要承担抚养费?会不会对他的前途造成影响?他特别强调,姐姐只是将他养活大,对他没有对外甥好,至于如何不好,他举例说2003年上大学时,姐姐每月仅仅给他300元的生活费。言辞间很多对姐姐的不满,毫无感激之情。

姐姐将他抚养成人并送去上大学,小A本应心怀感激、知恩图报,他却认为姐姐姐夫做得还不够。我不熟悉法律,不知法律上这位弟弟有没有义务赡养姐姐。但从朴素的人情道义来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面对抚养自己十几年,还送自己上大学的姐姐,在她遇到困难时,有什么理由不帮帮她呢?

我替这位姐姐感到悲伤,带着弟弟出嫁本已不易,多年辛苦竟养出一只白眼狼。我可不想将女儿养成白眼狼。我养育她是我做为母亲的职责,不图她的回报,但是如果她长大后认为我替她做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如果我哪天做少了,或者不做,她就怨恨我„„如果发生这些,那是我的悲剧。

于是,我告诉她,妈妈刚才反思了一下,可能我以前一直替你盛饭,使你觉得为你盛饭是妈妈应该做的。我觉得到这样很不好。从今天开始,盛饭就是你自己的事,应该由你自己盛。

从那以后,我更加警惕是否替她做了太多,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替她做她份内的事情,并将一些家务分配给她,让她承担起家庭一员的责任;在我们劳动的时候,邀请(并要求)她帮忙,让她体会我们劳动的辛苦;教导她表达感谢,如果她表示了感谢,她会得到更多,如果她没有感激之心,下次我不再替她做那件事;物质方面减少满足,让她懂得并不是她想要任何东西都可以得到。

我看到许多父母不知不觉中在培养着白眼狼。他们替孩子做得太多,上学或放学路上,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都由父母背着,孩子心安理得空着手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用干家务,只要搞好学习;物质享受被过分满足,许多小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和电脑„„这些都是在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今天他认为你应该为他背书包、买手机,明天他就会认为你应该为他找工作、买车子、买房子,如果某天你给不了他想要的,他就要心生怨恨了。

写到这里,我想到三年前机场弑母的留学生汪佳晶,他留日五年,从未打过工,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来出。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拿不出钱,他竟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9刀。24岁的青年本应自立,靠自己打工解决(或部分解决)留学费用。但他心安理得享受着母亲含辛茹苦提供的温室生活,当母亲拿不出钱,他不念亲恩,那满腔怨恨化作9刀。

这个案件让父母们警醒,教导孩子学会负责、懂得感恩有多么重要!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会感激别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觉得拥有眼前的一切既快乐又幸福。我们做父母的要谨记:如果你不想将孩子培养成“白眼狼”,那就千万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要去教导孩子懂得感恩。

下载三个故事——献给吃里扒外、不知感恩的朋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个故事——献给吃里扒外、不知感恩的朋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献给刚跑业务的朋友

    献给刚跑业务的朋友 一:工程项目概念:由于工程项目划分为策划与决策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竣工验收和总结评价阶段,因此,范围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各个阶段的内容是不......

    三个历史故事范文合集

    三个历史故事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三个历史故事》的内容,具体内容:历史是故事的集合,这些故事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体现。那你知道历史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我......

    三个故事 三个启示

    【三个故事 三个启示】 很精典!你又明白多少了…… 一、年轻人不小心将酒店的地毯烧了三个小洞,退房时服务员说根据酒店规定,每个洞要赔偿100元。年轻人:确定是一个洞100元吗?服......

    第五课 三个故事

    爱国 公元前100年,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因其副使张胜参加匈奴内部的斗争而受牵连,汉朝使节全部被囚禁。匈奴单于派人劝苏武投降,苏武以拔剑自刎相抗,誓死不屈。匈奴又采取各种手......

    三个故事体会

    三个故事体会 六道河中心小学 王伟利 心态决定结果 一天,有人问三个正在砌墙的泥瓦匠,说:“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你没看到?在砌墙。”第二个人心平气和地说:“我们......

    三个故事(爸爸)

    今日表哥表姐在我家睡,临睡前,爸爸对表哥讲了三个故事。把正准备睡觉的我也吸引了。 故事一:人要有目标 40多年前,有一个黑人小孩,在奶奶的带领下,走到总统给国名讲话的巨幅画像前......

    别把孩子养得“ 不知感恩”(五篇范文)

    别把孩子养得“ 不知感恩”2014-07-02星期天的晚上,饭菜已经上桌,我呼唤女儿:“吃饭啦。”“等一下”,她答。我先吃了。几分钟后,女儿走过来,看了一眼桌子,问:“我的饭呢?”伴随着的......

    感恩朋友演讲稿

    篇一:关于感恩的演讲稿《学会感恩》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感恩》感恩,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我站在这里的理由是什么?就是感恩。感谢老师同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