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笋子和背篓的故事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儿子特别喜欢听我讲故事,可能是从两岁前后开始的吧,也可能更早他还很小不会说话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大多时间是我一个人带他,略显安静寂寞;也或许因为我有时有些话唠。常常会在只有我们母子单独相处的时候,跟他说很多没边儿的话。小小的儿子时哭时闹,但更多的时候,他会是我最好的听众,常常就我们两个人独处时,儿子靠在我的怀里翻腾着小身体,拨弄着小手小脚,眨巴眨巴着清澈的小眼睛,听妈妈说话讲故事。每每那样的时刻,心里总感觉无限的满足和幸福。仿佛这世界就只有我们两个人,我们两个便成了世界的全部。
印象很深,记得给儿子讲的第一个故事就是《丑小鸭的故事》。那时大概儿子有两岁的样子,儿子的表现给我一生难忘的感动。丑小鸭变成天鹅前的流浪可怜,丑小鸭寻找妈妈的失望悲惋。内心的我想让儿子在故事当中感受到一些美好的情感,或者是学习到一些优秀的品格。并不刻意期待当时太小的他能有多少反应。只是喜欢遐想的我总是尽可能的想把故事描述的更细致一些,更富于感情一些。只当是打发母子独处时的一些寂寞时光。
儿子静静的听着我讲丑小鸭的故事,故事书是彩图的,每个场景都配上了插图描述。小小朋友的故事书,总会简单一些。为了打发长长的时间,我会发挥想像的编出更多的情节,并且声情并貌的尽量让故事听起来更生动一些。刚开始时儿子似乎听的很认真的样子,不动也不出声音,好像听懂了一样,也好像期待我不要停下来。我也自顾自的生动表演着。故事让我编的很长,加了不少丑小鸭被冷落的场景,我自己似乎也不觉中沉浸在故事的情节里,越讲越有劲。当我讲到丑小鸭不受人待见,独自一人跑到林子里,到野外去寻找妈妈。春夏秋冬不知过了多久,受了多少磨难,总也找不到妈妈的踪影。我有意把丑小鸭找妈妈的情节讲的更凄婉一些,并加了一些想像中丑小鸭找妈妈的可怜场景。故事还没讲完,儿子好像听懂了一样,小手翻看着插图,指着图中找妈妈的场景说妈妈,找妈妈,儿子说话晚,还不会表达太复杂的话,我知道,他喜欢听这一段,想再听听。见他很期待,我也不厌其烦的再讲给他听,故事的插图很生动,我讲的也津津有味,儿子听的很专注&&讲着讲着,突然儿子指着插图大哭起来,并不住的说妈妈,找妈妈&&。儿子突来的举动让我也颇感触动。我知道他听懂了,并被丑小鸭找妈妈的悲凉可怜感动了。我很感动儿子的这翻表现。赶紧把他抱起来,不停着安抚他乖乖,不哭,丑小鸭很可怜,没找到妈妈,我们同情他,我们康康以后一定要爱护小动物,每个小宝宝都需要妈妈。我的眼睛也感觉湿湿的。故事虽然没有讲完,我们母子都不再去想故事的结局,只是抱在一起享受母子连心的那份温暖和幸福。
以后的日子里,我还是常常给儿子讲故事,可能是丑小鸭的故事给儿子的印象太深了,好长一段时间,故事书上其它的故事再也没有吸引儿子,每次翻到故事书时,他总是翻到丑小鸭的故事让我讲给他听。虽然儿子没有再为丑小鸭的故事哭了,可总是让我反复给他重讲。我也不知道到底重复了多少次。我想是故事给儿子的感动太深了,他喜欢这个故事给他的感觉,特别享受有妈妈的日子,以至我们母子更加贴心了。
儿子大点了,虽不再听丑小鸭的故事了,可听故事成了他最大的乐趣,有一阵子几乎是天天讲,还要每天必须讲两个才满足的睡去。我想是因为丑小鸭故事的生动给他的印象太深了,其他的故事似乎总也吸引不了他。家里的故事书买了不少,试着讲过几个,儿子好像兴趣不大。总跟我说妈妈,换一个,换一个。开始我还真有些为难,到哪找多少故事嘛,他到底要听哪一种故事呢?后来想想,反正不好找,干脆,瞎编呗,好哄他睡觉就行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故事讲的越来越多,小人国的故事,巨人国的故事,小强历险记,小兔子的故事,森林寻宝的故事,蚂蚁王国的故事,下水道里的故事&&好多,自己也不记得讲了多少,有时也讲自己儿时曾看到听到的不太清晰的故事,也讲儿时的一些小经历。一切都瞎编胡吹,只为儿子喜欢就好。有时儿子会特别喜欢某个故事,要我再讲,我不想重复,便会瞎想更多的情节讲给他听,并有意加入些传递诚实,勇敢,孝顺,礼貌等一些优秀品格的情境,也是为了让儿子能在故事中有所启发。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有的故事变的很长,还分好多集。想起来自己都会时常发笑。
一天,又一次讲故事,老公无聊,有意无意的也跟着儿子听我讲故事。讲了好长,儿子像往常一样听睡着了。我的口也讲干了,一天的疲惫总算过去了。此时的安静是最让我享受的。和老公说说话。
老公取笑我你呀!故事也太多太长了嘛,哪来那么多故事哦!真是吃了笋子屙背篓。
你啥意思啊,什么是吃了笋子屙背篓啊,啥意思啊?我没听明白。
笨蛋,这个都不懂,亏你想象丰富,就是笋子还没长成竹子,你就已经把背篓编好了。呵呵,你可真能编啊。他又笑。
呵呵!原来是这意思哦。那又咋了嘛,好玩嘛!你儿子非要听呀,没法子罗!
都可以编成书了,累不累哦。拉拉杂杂一大堆。
啊,就是,就是,我编,我就编,谁叫你儿子爱听,逗他玩呗!
一阵笑声。之后的日子,只要儿子想听我讲故事了,老公就会在一边打趣:妈妈又要开始编背篓罗。
现在想起,真是好笑。
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样子,小小的场景都会生出很多有趣和难忘来。也会让我浮想联翩。
我享受这种简单有趣的生活,也继续着笋子和背篓的故事。
享受着平淡,感受着幸福。
第二篇:背篓精神
以行动弘扬“背篼精神” 以服务践行“三农”宗旨
贵州省联社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背篼干部”精神
自长顺县敦操乡干部背着背篼免费为群众捎带生活物资的先进事迹报道后,贵州省农信社积极行动,结合窗口服务行业实际,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纽带作用,在全省系统范围内广泛开展学习贯彻活动,帮助群众致富谋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宣传学习,筑牢思想认识。全省农信社各级党组织采取召开中心组学习会、组织生活会、座谈会等方式,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学习活动,广泛宣传“背篼干部”的先进事迹,深刻领会“背篼干部”精神内涵,促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在服务“三农”中做到服务力度不减退、服务内容不单
一、服务效果不削减,实现支持地方发展取得新成效。目前,全省农信社各级党组织开展“背篼干部”学习活动600余次,在系统范围内掀起了良好氛围,起到了统一党员干部职工思想的作用。
制定帮扶机制,落实帮扶承诺。为摸清实际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3月21日,省农信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术君在陪同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孙永春到长顺县敦操乡调研时,针对敦操乡存在的困难,代表贵州省农信社承诺为敦操乡提供四项帮扶。为保证四项帮扶内容落实到位,通过积极与敦操乡政府沟通联系,目前相关工作进展顺利。一是为敦操乡74名干部每人订做两套工作服,现已与服装厂签订合同,4月20日左右能制作完毕;二是向敦操乡政府赠送一辆越野公务用车,通过与敦操乡政府协商以及汽车经销商洽谈,定于近日购买并交付使用;三是出资50万元用于修建学生宿舍楼,建设资金预计4月下旬到位;四是向长顺县提供50亿元以上信贷资金,目前前期工作正在扎实推进,4月底前举办银政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为支持长顺经济发展,长顺县联社做到“三个应贷尽贷”,即“农户生活生产信贷需求应贷尽贷”,“农业产业化项目信贷需求应贷尽贷”,“生态移民建房贷款需求应贷尽贷”。今年以来,长顺县联社已为当地发放信贷资金1.5亿元,同比多增4000万元,有力助推了当地经济发展。
创新服务举措,践行服务宗旨。为进一步落实“背篼干部”精神,省联社组织开展“走千家进万户”活动,号召全省农信社干部职工发扬“背篼干部”及“挎包精神”,在活动中“创先争优”,积极主动深入村寨,开展送金融、送信息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市场等活动,全面实施“阳光信贷工程”,让农村信用社的产品和服务及时走进千家万户。荔波县联社紧紧抓住农户对春耕备耕信贷资金需求增多的时机,号召干部职工发扬“背篼干部”精神风貌,积极组织信贷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现场办公,将春耕资金及时送到农户手中。今年以来,荔波县联社已向农户发放春耕生产贷款7000多万元,满足农户购买农机具、种子、化肥资金需求。
桐梓县联社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的积极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背篼干部”精神。选派的2名干部赴驻村点开展工作以来,深入实地走访,了解农户需求,针对存在的人畜饮水工程,小学照明线路安全隐患、通村公路维修,以及农户对春耕备耕资金需求等问题,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目前,联社已及时启动了春耕备耕金融服务方案,满足农户春耕资金需求,并承诺出资2万元,帮助驻村点新修水窖,解决长期以来枯水季节群众无水喝的严重问题。
孙永春在长顺调研时强调
弘扬“背篼干部”精神 推动贵州跨越发展
金黔在线讯 3月21日,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孙永春到长顺县,就敦操乡“背篼干部”开展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进行了专题调研。他强调,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栗战书书记的重要指示,以敦操乡党员干部为榜样,大力弘扬“背篼干部”精神,为推动贵州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调研期间,孙永春先后深入到敦操乡打招村穿洞组,走访慰问贫困农户,实地察看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详细了解“背篼干部”为民服务先进事迹,并与敦操乡党员干部及省直机关“包县、联乡、驻村”干部进行了座谈。他指出,敦操乡党员干部多年如一日,克服了山高沟深、交通非常不便的困难,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用“背篼”背出了信任、背出了民心、背出了“鱼水深情”,充分体现了“背篼干部”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及工作的不易。他们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扎根基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十分让人感动,让我们更加
坚定了贵州能发展、能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按照省委栗战书书记的要求,认真学习敦操乡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背篼干部”精神,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提供强大动力。他强调,敦操乡“背篼干部”的先进事迹,是干部作风转变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举措,是“四帮四促”活动的拓展延伸。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总结提炼“背篼干部”的精神实质,不断丰富和完善工作内容、服务方式,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服务群众工作品牌。要大力学习宣传“背篼干部”精神,在全省广泛开展向敦操乡党员干部学习活动,深入推进“四帮四促”、“部门包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挂帮县的省直单位,要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帮助贫困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省直机关工委、省教育厅、省交通厅、省卫生厅、省扶贫办、省农村信用联社有关负责人参加了调研。
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向“背篼干部”学习
2012年03月26日 09:13:00来源:贵阳新闻网-贵阳晚报
本报讯 3月23日,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向长顺县敦操乡“背篼干部”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背篼干部”真心实意服务群众的高尚品质,学习他们具体实在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学习他们围绕发展服务群众的发展意识,学习他们坚持不懈服务群众的奉献精神。
《通知》指出,长顺县敦操乡干部从小事着眼,从实处着手,坚持走村入户,背着背篼免费为群众捎带生活物资,带去国家惠民政策和致富信息,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人民群众之中,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群众亲切称他们为“背篼干部”,把他们当成亲人,事迹感人至深,当地群众交口称赞。乡干部身背背篼,从群众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真心诚意持之以恒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谋利益,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进一步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他们践行宗旨、情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难能可贵,是我省基层干部创先争优的优秀代表,是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的楷模和榜样,在我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和大力弘扬。
《通知》要求,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长顺县敦操乡“背篼干部”学习活动。一要学习他们真心实意服务群众的高尚品质。面对山高沟深、交通非常不便的恶劣自然环境,敦操乡“背篼干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主动走出办公室,翻山越岭,风雨无阻,心甘情愿坚持深入偏远村组为群众“跑腿”,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弘扬“背篼干部”精神,就是要像敦操乡“背篼干部”那样,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真正把群众当亲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为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二要学习他们具体实在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敦操乡“背篼干部”把62个村民组划分为34个服务点,全乡34名乡村干部每人负责一个点,并将定点服务人员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及监督电话制成公示牌,钉挂在村口显眼位置,大到为村民代办低保、养老保险等事宜,小至捎带所需生活物资等,只要村民一个电话,就服务到家。为帮村民节省每一分钱,每次采购都货比三家,反复询问价格。弘扬“背篼干部”精神,就是要像敦操乡“背篼干部”那样,深刻认识群众利益无小事,方便群众,注重实效,从细节抓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一件件具体实在的事情中服务群众。三要学习他们围绕发展服务群众的发展意识。敦操乡干部充分利用为村民提供日常服务的时机,就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行国家计划生育等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学习技能,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他们带头示范种植高粱,帮农民算收入账,提供致富信息,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发展生产。农户种植高粱从前两年的不足100亩发展至现在的2000余亩;养殖绿壳蛋鸡数超过10000羽。弘扬“背篼干部”精神,就要像敦操乡“背篼干部”那样,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关系群众利益最突出的问题,善于抓住重点做群众工作,真正了解民之所思、做好民之所盼、赢得民之所信,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共同推动发展。四要学习他们坚持不懈服务群众的奉献精神。从上世纪90年代起,敦操乡干部就开始帮助群众捎带生活用品,最初只是一两包烟,后来是盐、酱油等,到现在是各种生活用品,甚至于水泥、瓦片等。尽管平均每周要步行上百里山路,一些路险坡陡地段要攀着岩石、拉着藤蔓才能通过,他们始终无怨无悔、坚持不懈。弘扬“背篼干部”精神,就要像敦操乡“背篼干部”那样,把本职岗位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爱岗敬业,踏实工作,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通知》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开展向“背篼干部”学习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紧密联系实际,精心组织安排,认真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任务,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学习活动取得实效。要采取中心组学习、组织生活会、专题学习会、座谈交流、撰写学习心得、征文演讲等方式,广泛宣传“背篼干部”的先进事迹,深刻学习领会“背篼干部”精神的丰富内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强化群众观点,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切实增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把学习“背篼干部”贯穿于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中,引导各级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对照敦操乡“背篼干部”找标杆、明方向、定目标,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和具体行动,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干事创业、创先争优、增比进位。要把学习“背篼干部”体现在深化“四帮四促”活动中,扎实开展“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教育引导各级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真下去、真蹲点、真干事,切实转变作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把党和政府的关心温暖送到群众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把学习“背篼干部”落实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落实“十项行动、百项任务”,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发展功能和广大党员的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用。要通过向敦操乡干部学习、发扬“背篼干部”精神,在各级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中掀起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新高潮。(本报记者)
第三篇:背篓商店
背篓商店
“背篓商店”是北京市原房山县周口店供销社的一个分销店,也是原黄山店公社范围内惟一的一家分销店。这个山乡小店有男女职工6名,常年背篓上山,又收购又卖货,群众亲切地叫它“背篓商店”。黄山店公社地处群峰环抱的山沟里,全公社540多户,2800多口人,分散居住在山沟山腰的50多个自然村。这些自然村远离分销店,交通很不方便,分销店职工在负责人、共产党员王砚香的带动下,坚持经常身背30多公斤重的篓子攀山越岭,送货上山,使许多农民能够在自己的家门口买到日用品和交售零星的农副产品。据匡算,他们每年上山送货的销货额大约占分销店全年销货额的10%左右;收购的鸡、兔、蛋、药材等零星农副产品和废旧物资,除了在门市部收购的以外,其余有80%是他们从山上背下来的。他们这种全心全意为生产、为群众服务的思想以及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博得了山区人民的一致赞扬。
1958年后,这个分销店一直被评为北京市供销社先进集体,1964年被评为北京市五好先进集体。1965年6月,中共北京市委向全市发出了关于号召学习“背篓商店”的通知;《北京日报》发表题为《充满革命精神的“背篓商店”》的长篇通讯。该店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王砚香同志也成为了全国著名商业劳动模范,对全市乃至全国都起到了极大的典型带动作用。北京电影制片厂以他们的先进事迹为素材,拍摄了电影故事片《红色背篓》。王砚香的名字以及分销店的背篓精神也由此而风靡全国。
1946年,解放区的河南林州石板岩供销社以一根扁担、两个篓、4间房和1821元冀南票起家,后来逐渐形成了艰苦创业、勤俭办社、一心为民、开拓创新的“扁担精神”。是我国商业战线著名的“扁担精神”发祥地。扁担精神
第四篇:“背篓干部”心得
学习“背篼干部”心得体会
王文仁
在参加局组织的“关于认真学习„背篼干部‟精神动员会”后,我立即进行了认真仔细和阅读,深被长顺县敦操乡为民服务的事迹所感动,他们用背篼背出了党群干群的鱼水深情,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真抓实干,无私奉献,一心为公服务人民的人民公仆形象。
作为一名司法行政系统的新兵,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通过对„背篼干部‟相关资料的查阅和学习,我认为再大的困难都不是困难,在今后的工作我一定把“背篼干部”精神贯彻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去,以“背篼干部”为榜样圆满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首先从日常工作着手,我要以敦操乡“背兜干部”为自己的榜样,在工作中加强请示汇报,对待来访人员热情细心,对待本职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业务精”,绝不拖单位的后腿。
其次加强理论学习,我同样要向敦操乡“背兜干部”学习,学习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干劲,把自己的理论学习的抓好抓实,以理论学习为推手提高自己的综合履职能力,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一个优秀的司法行政工作者而努力。
再次,我要学习敦操乡“背兜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积极了解民情民意,学习化解村民纠纷本领,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我要将敦操乡“背兜干部”精神作为自己工作力量之源,向“背兜干部”学习,联系群众,锤炼自己的党性,历练自己,把自己锻炼成信念坚定、关心群众、无私奉献、真抓实干、不畏艰难的好司法行政工作者。
第五篇:古蔺县笋子山林场简介
古蔺县笋子山林场简介
古蔺县位于四川最南缘,处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带乌蒙山与大娄山西段北侧,全县呈半岛状伸入黔北。笋子山林场俗称黄荆老林,位于古蔺县北面,与叙永及贵州赤水相邻,是当今亚热带同纬度上少有的常绿阔叶林完整林地。黄荆老林环境清幽,气候宜人是人们休闲度假、观光避暑之地。
古蔺县笋子山林场前身是古蔺县伐木场,1964年成立,1983年更名为古蔺县笋子山林场,隶属于古蔺县林业局管理,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全场管理面积8279.6公顷,林业用地7469.8公顷,森林覆盖率92%。现有在职职工354人,其中离退休职工230人,在岗职工212人,在岗职工中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22人,大专以上学历42人。党政工静青妇老龄组织健全。林场总部住古蔺县城,场部机关设在三室三科,分别为场长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天保办公室、生技科、供销科、财务科。下设四个工区,(黄荆工区、桂花工区、民乐工区、鱼化工区)三个厂(双沙镇木工厂、山川木制厂、永乐木材加工厂),二个公司(黄金林业开发公司、黄荆旅游发公司)。笋子山林场主要从事育苗造林、林业规划设计、木材生产、木材加工、森林旅游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