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音乐《小背篓》教学设计
《小背篓》教学设计
(欣赏课)
一、作品分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民歌风的创作歌曲,风趣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特征,是一首很好的农村生活题材的儿童歌曲。作品用第一人称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叙述了“我”童年时期的幸福快乐的生活,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及对妈妈的思念。
歌曲为#f小调,两段体,曲风清新自然,第一乐段节奏张弛相间,旋律优美流畅。第一、二乐句旋律忽高忽低,十分贴切地描写了“我”坐在“小背篓”里“晃悠悠”的情景。三、四、五、六乐句节奏规整,旋律跳跃,运用排比句的手法叙述了童年时期快乐的生活,装饰音及变化音的运用表现了调皮的“我”的形象。第二乐段由两个乐句组成,第七乐句旋律舒展,音区较高,是全曲的高潮所在,也是对童年幸福生活的歌颂。第八乐句节奏紧凑,旋律下行,是对幸福童年生活的回忆。尾声是第七、八乐句的扩展,长音的运用好似作者沉浸在幸福的童年生活中,意犹未尽,引人深思。
二、教学目标
1.感受童年的美好、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2.能够跟着录音哼唱《小背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够感受歌曲的旋律、意境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父辈童年生活的乡土气息,学唱歌曲过程中,尝试歌曲装饰音的表现。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聆听宋祖英版《小背篓》。
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哪位歌唱家唱的吗? 2.介绍宋祖英,看视频。
(二)欣赏
1.看着图片再次聆听歌曲《小背篓》,感受曲子中“连、跳”的情绪对比。当你感觉到这段旋律比较欢快时,请用拍手的方式告诉大家,当你觉得这段旋律比较连贯抒情时,就请换个动作表示。2.朗读歌词,启发感情,感受歌词意境。(出示歌曲谱例)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一下歌词,教师出示吊脚楼、小背篓、赛龙舟图片并向学生介绍。思考一下,童年的记忆中都有哪些片段令你印象深刻?
3.可以谈一谈自己的体会。(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的情感体验上来。)
4.完整欣赏《小背篓》,感受歌曲的意境。5.跟视频试着学唱歌曲。
请同学们观察歌曲中所有出现休止符的地方。
教师提出歌曲中的“升记号”,让学生感受临时变音记号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加上临时变音记号歌曲就变得有味道了。体会装饰音的作用。
6.再次跟着视频演唱《小背篓》,唱出对妈妈的感情。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背篓》这首充满浓浓的爱的歌曲,你们是否感受到了父辈们童年生活的美好呢?请同学们回去之后好好思考,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爸爸妈妈的爱多么的无私、伟大!
第二篇: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小伞花》教学设计——作者:司继霞——青州市黄楼街道贯店小学
年级:三年级 教学分析:
《小伞花》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少儿歌曲。歌词中的“小娃娃”、“小伞花”、“小脑袋”、“小脚丫”生动地表现了雨中三个小娃娃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感人情景和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行。全曲为大调式,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一、二乐句的×× ×× 典型节奏,形象的模拟了小雨的滴答声。最后的休止符运用,既表现了小娃娃活泼可爱的雨中情趣,又有圆满的终止感,是全曲的点睛之处。教学目标:
1、能用轻盈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小伞花》表达同学间的真挚友情;
2、利用多种表演形式,培养学生探索、创作和表现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教学重点
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表演法、小组合作法、表演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设计理念:
本课围绕“雨”展开设计,把整节课设计成一场“音乐旅行”,坐上音乐的小火车通过谜语隧道的谜语提问,歌曲视听后和列车长进行的快乐问答,踏上歌曲岛学唱歌曲回答问题寻找出友爱之花。引导活动,自主学习,获得知识。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表达歌曲的情绪。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致力于创设一种亲、助、乐的人际情境,利用多媒体营造一种美、趣、智的学习情景,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谐、愉快、互助的真情空间。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同学们喜欢音乐吗?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坐上音乐的小火车去音乐的王国畅游一番,看谁的收获多,现在我们就出发。
二、感知歌曲
1、谜语隧道
我们首先来到了谜语隧道,通过了谜语隧道提出的问题才能继续前进啊,看谁的脑筋转的最快。
(1)出示第一条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都不见。
(2)出示第二条谜语: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猜谜语进行歌曲的提前感知,体会谜底的联系,为新歌教学做铺垫。
2、故事讲述
(1)播放放学的铃声,讲述故事:随着清脆的下课铃声,宁静的校园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背着书包三三两两地走出教室,芳芳、丽丽、小红也有说有笑地走出了校园。芳芳、小红眼看着小雨一滴滴地洒在书包上,心里很是着急,丽丽赶忙拿出自己带的雨伞„ „
(2)让学生完整聆听音乐http://v.ku6.com/show/Ogo61lz7abCJVbknWBuktA...html(3)开心问答
列车长要和同学们来一个开心问答,看谁听的最认真。
1、这首歌的情绪()A 欢快 B 抒情
2、小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A滴滴答答 B轰隆隆隆
(设计意图)学生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让学生体会歌曲,掌握歌曲的演唱情绪,提前感知。
3、节奏练习: /4 顿音 ▼▼ ▼▼ ▼▼ ▼▼ ▼
×× ×× ︳×× ××︱ ×× ×× ︱× 0 ‖
小雨 小雨︱ 滴滴 嗒嗒 | 滴滴 滴滴 | 嗒 0 || 大雨 大雨 ︱哗哗 啦啦 | 哗啦 啦啦 | 啦 0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加了跳音的节奏和没加跳音的节奏,让学生发现和感受跳音的作用,唱好跳音。
三、新歌教学
通过上面的提前学习,学生对歌曲有了一定的了解。
接下来出示歌曲岛的图片,提出教学目标:学会歌曲并回答出问题就能见到开放在歌曲岛上的友爱之花。(1)教师范唱
教师正确的范唱会对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激发,边听歌曲边想象音乐描绘的音乐形象。这样,即可让给学生熟悉旋律,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2)师生共学歌曲
第一段逐句教唱,第一乐句的顿音是歌曲处理的重点,让学生反复练习。(3)学生哼唱旋律学习第二段歌词
让学生跟着音乐的旋律进行哼唱,突破教师逐句教唱的机械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4)分组演唱 比一比谁唱的好,巩固所学歌曲。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对声音的处理。(5)我和老师比一比
老师和同学比一比歌曲演唱,找出同学演唱的优点进行表扬,找出不足进行改正。在新歌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对歌曲的情绪处理,顿音以及附点的演唱。(设计意图)教师演唱时可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也让学生的声音得到休息,更能激发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
四、动作创编,积累反馈
(1)复习2/4拍子的强弱关系,为歌曲打拍子。
X X | X X | X X | X X | | ● ○ ● ○ ● ○ ● ○
强 弱 强 弱 强 弱 强 弱
让学生认识一首歌的快慢自始至终都是一样的。(2)让学生边听歌曲边根据歌曲内容创编舞蹈动作。
培养学生探索、创作和表现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五、说说心里话,情感升华
说一说:
有一天放学的路上,下起了小雨,有两个同学没有带雨伞,而你正有一把,你会怎么做?
让学生说一说从这首歌中我们学到了什么,要是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办?知道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怀。总结:
小伞点缀了我们的生活,温暖了我们的心灵,美化了整个世界,愿美丽的小伞花永远开放在我们的心中。
第三篇:三年级音乐第七课《钟声》教学设计(小编推荐)
第七课 钟 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钟声叮叮当》
2、表演歌曲《钟声叮叮当》
3、音乐唱名学习。唱准 4、7、1音高,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钟声叮叮当》,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有感情地唱好《钟声叮叮当》。要求学生用亲切、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体验歌曲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二、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三、复习七个唱名,唱准 4、7、1音高,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能用七个唱名组成简单旋律。
四、通过乐器学习歌曲《钟声叮叮当》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重难点: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
复习七个唱名,唱准 4、7、1音高,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能用七个唱名组成简单旋律。
教具:电子琴、录音机、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歌曲《捉迷藏》,边唱边表演
3、音乐知识:按教师手势唱do、re、mi、sol、la——按教师手势学习fa、si、do——按音阶唱——打乱顺序唱 出示视唱曲:2/4 1 3 5│6 6 5│6 ⅰ 7 6│5 —│1 3 5│6 6 5│4 4 3 2│1—║ 二:新课学习:
1:导入:幻灯出示欧洲教堂(互相交流)2:听录音,注意演唱顺序
3:有的小朋友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过,你能说说在教堂中经常发出什么声音?(互相交流)音乐是怎样表现的呢?(听音乐,学生谈感受)
4:你回用动作表演吗?(学生自由做动作《钟,身体左右摇摆》)5:学习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听歌曲录音《钟声叮叮当》;
2)教师范唱歌曲《钟声叮叮当》(歌曲中出现了几个“
4、7、ⅰ”)3)竖笛演奏《钟声叮叮当》旋律
4),引导学生画图形谱 教师画图形谱(一、二句)第三、四句由学
生自己画图形谱自学识谱
5)小声随唱;流畅的情绪,连贯地唱一边,注意起伏,并在“v”处换气
6)律练习:要求同学模唱歌曲旋律,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提醒学生注意要唱得有跳跃感)。
4:简单表演歌曲《钟声叮叮当》:即兴表演丰满了悦耳的钟声效果,犹如交织成一曲美妙动听的“钟声交响曲”。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四、教后记:
五、板书设计:
第七课 《钟声》 表演《钟声叮叮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维也纳的音乐钟》
2、欣赏乐曲《灵隐钟声》
3、编创与活动:用1、2、3、5、6六个音编自己的歌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自己的歌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感受乐曲夸张而富于童话色彩,又有轻松和滑稽气氛,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引导学生聆听电子琴独奏曲《灵隐钟声》琴独奏曲。作者以电子琴的丰富音色和宽广的表现力,并能参与进行即兴表演。
三、引导学生学习用1、2、3、5、6六个音编自己的歌、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四、通过乐器演奏自己的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器乐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进行练习)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维也纳的音乐钟》
1)初听,(完整听全曲)(提示学生随乐曲轻轻拍手)。
2)谈谈所听内容;介绍《维也纳的音乐钟》设问:你能否听到钟摆的滴答声?
学生讨论:出示:ⅰ5 3 5 ⅰ 0 5 │ⅰ5 3 5 ⅰ│唱一唱主题曲调
设问:A、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 B、你能想象宫里的情景吗?
3)复听全曲,师生交流
4)复听:结合音乐情绪自由地随音乐即兴律动。每当主题曲调出现时,边哼唱,宾合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 2:聆听《灵隐钟声》
1)导入:你们去过寺庙吗?(学生说说庙里的情景)
师:你们听到过庙里的钟声吗?请你用声音模仿一下(学生自由模仿)介绍杭州灵隐寺
2)放录音,学生听引子部分——钟声(师:这是真的寺庙里的钟声吗?)学生讨论
3)看书上谱例学生哼唱(再次聆听乐曲主题音乐,学生边看谱例边听边哼唱,边思考听了这曲调,想象这是哪里的场景?师:在寺庙里除了听到钟声,还有什么声音?你觉得如何加上木鱼伴奏呢?练习用弹舌模仿木鱼声(随音乐用弹舌模仿木鱼声为乐曲伴奏)4)欣赏全曲,学生自由用动作表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5)小结:这是中国佛教音乐中的钟声,很有特征,特别是除夕和新春第一天的钟声,有很多人前往聆听 3:用1、2、3、5、6六个音编自己的歌
出示:3/4 Χ — X│X — X│X X X│X— 0║学生拍打节奏 学生分组试编——展示——修改——唱——用竖笛演奏(加即兴表演)
三、课堂小结:这是中国佛教音乐中的钟声,很有特征,特别是除夕和新春第一天的钟声,有很多人前往聆听。
四、教后记:
五、板书设计:
第七课《钟声》 欣赏乐曲《维也纳的音乐钟》
用1、2、3、5、6六个音编自己的歌
出示:3/4 Χ — X│X — X│X X X│X— 0║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
2、表演歌曲《美丽的黄昏》
3、音乐唱名学习。唱准 4、7、1音高,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
5、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有感情地唱好《美丽的黄昏》。要求学生用亲切、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优美抒情的三拍子旋律。
二、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三、复习七个唱名,唱准 4、7、1音高,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能用七个唱名组成简单旋律。
四、通过乐器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演奏能力。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钟声叮叮当》分声部唱一唱——二声部合唱 3:器乐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表演《美丽黄昏》
1、导入:黄昏的晚霞美吗?请小朋友听一听音乐是怎样来表现的呢?
2、听录音——学生谈感受——听音乐,学生说说是几拍子的?——放音乐——学生试拍——师生随着音乐一起拍打
3、引导学生用动作即兴表演(放音乐,学生自由做动作)
4、跟着录音轻唱(连唱,注意及时、敏捷地换气——能够不同的速度演唱这首歌;)
5、说说表现的意境和情绪有什么不同?(分组讨论)
速度 表达的情绪
稍快 轻松、愉快
中速 宁静、美妙
稍慢 低沉、压抑
6、轮唱(聆听录音学生感受——将学生分成二组,甲组先开始唱,唱至2时,乙组从头开始唱——教师指挥,学生轻唱,要求学生既能
听到自己的声部又能听到另外一个声部的歌声——为三个乐句分别想一个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有感情地进行三部轮唱,注意三拍子的韵律)
7、学唱歌谱——学生用竖笛演奏A、重点唱一唱第一乐句前六小节,并画图形谱
1)学生画出第二乐句的图形谱 2)连起来唱——进行轮唱
8、选择三角铁、串铃、小鼓、双响筒在“叮咚”处伴奏 分组尝试——分组展示——学生评价
三、小结:用竖笛和三角铁伴奏,学生自由表演。
四、教后记:
五、板书设计:
第七课《钟声》
表演歌曲《美丽的黄昏》
唱准 4、7、1音高,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
2、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能独立而自信地背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全作进行表演。
3、通过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的学习,感受新疆歌曲的节奏风格;学会根据简单的新疆舞步编创歌曲的动作;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
4、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他们对喊劳动号子中的“嘿哟!”和“嘿哟嗬!”两种节拍的感受,“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我们爱老师》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2、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
3、能独立而自信地背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全作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全作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
教学设计:
1、将第7页“动脑筋”栏目中的第2、3、4题作为学业习新歌的导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了解的'教师节的有关知识以及打算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敬意等,并请每位同学说一句献给老师的话。
2、为了让学生先熟悉歌曲旋律,在学唱歌词前可将歌曲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听、做、画、想、诵的活动过程中聆听和熟悉歌曲旋律。如:
(1)听音乐自由地做三拍子律动;
(2)听音乐即兴为老师画一张教师节的贺卡或做一朵红花;
(3)听音乐完成第三页“想想”栏目的要求:感受歌曲中音乐的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的一幅图案(第一幅);
(4)在歌曲的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诵歌词等。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具体方法能:跟录音完整听唱、听录音轻声默唱、听老师范唱学生跟唱、分句跟琴模唱、用暗示听唱法:法老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唱熟后交换等等。
4、学会歌曲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强弱弱”的规律尝试用跺脚和拍手、拍脚、拍肩的方法为歌曲伴奏。如:
拍手O╳╳|O╳╳|
跺脚╳OO|╳OO|
在模仿的基础上,再由学生自编一些拍击方法为自己的歌声助兴,如可尝试将拍手变拍腿或拍肩等。
5、让学生自己选择表演的方法,参与歌曲的演唱和表演。如:演唱、动作表演、节奏乐器伴奏、画画、朗诵歌词等,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
6、开一个庆祝教师节联欢会,组织学生将这首深情歌曲和自制的贺卡、红花献给敬爱的老师们。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2
课型:综合课
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同时初步认识下滑音和波音记号。
2、这是一首儿童寓言歌曲,通过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对花喜鹊和小乌鸦的品格进行深思,并且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踏踏实实做人。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体会这首儿童寓言歌曲的情绪。
2、处理歌曲中的修饰符号,并有感情的表演唱。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初步了解装饰音的唱法,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
2、歌曲中音程跳跃大,要求同学用听唱法完成歌曲。
四、教学准备:
电教平台、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出示图片:花喜鹊和小乌鸦),他们之间有一个寓言故事。大家想知道吗?(学生回答:想!)
师: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
旁白:在某一农村里,一位农民伯伯正在为秋天的收成而烦恼着。他在农场里走来走去,嘴里不断地说着:“今年的收成会是怎样呢?”这时候一只花喜鹊飞来了,它说:“农民伯伯,你可不用忧愁,现在的麦苗都已经长得够好了!你现在什么都不用做,就等着秋天的丰收吧!”农民伯伯听了后开心地笑着说:“哈哈,是吗?是吗?”就在这时,小乌鸦也飞过来了,他看了看麦苗说:“虽然现在的麦苗看上去是很好的,但是农民伯伯你一定要在麦田上加上保护膜,要不台风来了就损失惨重!”农民伯伯有点怀疑的态度,说:“你说的话可信吗?”
师:同学们,究竟花喜鹊和小乌鸦谁能正真帮到农民解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花喜鹊和小乌鸦》,答案就在歌曲里面了!
二、寓教于乐:
①完整聆听,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师:听一遍录音,从歌曲中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和速度?(学生讨论、回答)(情绪:活泼地,速度:稍快)
②看大歌谱,聆听第二遍录音。
师:同学们的感受能力非常好。现在我们听第二遍,看看大家有没有听出什么新的发现?找一找有没有咱们以前没见过的标记。(学生举手回答)
听完第二遍后,
师:大家都找得非常仔细,那么为什么这个作曲家要把这两个标记写上去呢?它们到底会让歌曲发生什么变化?大家请听教师作一个示范!
师:就是有了它们两个特别的朋友,歌曲马上变得活泼、幽默、风趣。现在让我来介绍一下他们的名字。(下滑音,波音)
师:它们名字分别叫下滑音和波音,都是用来修饰它所在的音符,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唱这句。(师引导学生一同唱有下滑音和波音的这个乐句,这样的演唱能更好的表现出花喜鹊和小乌鸦的形象。)
③听教师范唱一遍,把教师换气的地方用笔标上换气记号。
2、教师教唱
①教师分句教唱。
②学生练唱歌曲。(师生接龙唱、生生接龙唱)
③师生再次演唱,学生唱好下滑音和波音,把歌曲的情绪表现出来。
三、创造表现:
师:这首歌曲里面两个主人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现在我们分男女同学进行比赛,“花喜鹊”由女同学演唱,“小乌鸦”则由男同学演唱。
比赛完之后,教师点评。并让学生找出歌词中最能表现花喜鹊和小乌鸦性格的句子。
四、完美结课
刚开始故事再续
师:但是突然一阵闪电从天边划下,狂风开始向这边袭来。如果你是那位农民伯伯的话,当初能接纳小乌鸦的'意见,那么现在的麦田会怎样呢?(同学们各抒己见)
师:那么通过这首歌曲,你们得出了怎样的道理呢?
师:其实在很多农村里,乌鸦被叫做“不详之鸟”,因为人们都觉得他满身乌黑,而且嘴大且直,所以人们都讨厌他,相比之下人们比较喜爱喜鹊。喜鹊被人们称为报喜鸟。但是他们的性格就和他们的样子一样吗?并不是的,乌鸦从来都是坚持实事求是、仗义执言、一是一、二是二,勇于报忧,相反喜鹊却是自以为是,满嘴谎言。那么你们喜欢谁呢?能用一句话总结出这寓言故事的道理吗?(做人要踏踏实实,而不应该华而不实。)
师:同学们都非常聪明,都通过自己的想法把这个道理总结出来了,让我们带上感情再唱一遍歌曲。
教学反思:
从这节课教学中可以看得出现在的学生虽然年纪小,可思维敏捷,有独到的见解,无论讲任何内容都要事先多方位备课,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善于动脑思考,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只知道听讲的“满足一族”了。过去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而现在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讲、老师听、老师学生互相问答的“双边活动”了。所以老师必须要有更充分的准备,才不至于被学生问“倒”。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3
第八单元
《我又长大一岁了》
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唱、动、听”中感受音乐带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从而引发对美好生活和美妙音乐的向往与热爱。
2、能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三年级的小男生》、《长吧,小孩》。让学生看手势猜旋律的音乐游戏,初步培养学生内心的音高感觉。
3、能够感知音乐段落的变化,并能根据音乐情绪的不同,运用体态、线条、色彩或打击乐作出相应的反应。
教学思路
本单元以“我又长大一岁了”为主题,学唱《三年级的小男生》、《长吧,小孩》,欣赏《小小少年》《顽皮的小闹钟》《我怎样长大》,以及活动《音乐伴随我成长》等,让学生在听赏、演唱能过程中感受愉快、轻松的情绪,体验成长的快乐,并通过“音乐伴随我成长”能活动,增进学生对美好生活和美妙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
唱:《三年级的小男生》、《长吧,小孩》、
听:《小小少年》《顽皮的小闹钟》《我怎样长大》
动:《音乐游戏看手势猜旋律》,《音乐伴随我成长》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带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内心的音高感觉。
第一课时
《三年级的小男生》
教学目标
1、学唱《三年级的小男生》歌曲,鼓励班里的顽皮孩子向老师、同学说说心理话,以增进师生、同学间相互理解。
2、感受《小小少年》歌曲,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品质。
3、结合歌曲,联系本班的情况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增进师生、同学间相互理解、相互团结。
教学难点
学好《三年级的小男生》这首歌曲。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听“小小少年”歌曲,模仿坚强、乐观的少年,精神饱满的走进音乐教室。(律动)
2、刚才你们听着“小小少年”歌曲来到了音乐教室,想一想,你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喜悦和烦恼呢?
3、现在请你们观赏有一群小男生的'喜悦情景。(课件)
二、节奏儿歌
1、谁来说一说,这群男生有没有烦恼?他们在干什么?
2、谁能根据这几幅画面按节奏来说一说
3、请全班同学一起来感受一下节奏。(快板)
4、全班按节奏来说出他们的喜悦。
三、感受歌曲
1、请你们听赏有一位小男生是怎样跟老师说的?(老师表演)
2、请你们说一说,刚才这位小男生跟老师说什么?我们是否也想和老师说说心里话?那我们先来感受一首歌曲《三年级------》
3、感受音乐:
1)我们先听着音乐感受节奏;
2)听音乐拍节奏,请小朋友找出相同的节奏型;
3)用哼鸣熟悉旋律;
4)唱一唱歌谱,师生对唱。
5)学生独立视唱旋律。
4、学唱歌曲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歌词;
2)听老师唱,学生默唱;学生跟琴学唱;
3)请你们边唱边用动作进行表演,男生扮演学生,女生扮演老师,同坐位互相合作。
四、创编歌词
1、给你们介绍另一位小男生,是我们班的同学,先看他的作业本(展示),他是谁呢?现在请他把上课、下课及排队的习惯表现给大家观赏,然后请大家根据他的表演来创编歌词。
2、集体创编“老师呀老师,看你真高兴,我是三年级的小男生,老师呀老师,看你真高兴,三年级的小男生小男生。作业本上真整齐、队列集合站的齐、下课铃声一响起、课前的准备最积极,急忙跑回教室里。老师心里真高兴,看我已经长大了,老师心里真高心,看我已经长大了,长大了。”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先读后唱。
3、表演:全班男生进行表演,请一位女生扮演老师,其他女生拍手伴唱,演一演班里的男生平时学习习惯,根据两段歌词表演。
五、小结
第二课时
《长吧,小孩》
教学目标
1、学唱一首南斯拉夫民歌《长吧,小孩》,让学生感受成长的欣喜与快乐。
2、欣赏管炫乐合奏《顽皮的小闹钟》,用身体的动作或线条表现各乐段的情绪特点,感受乐曲情绪的变化。
3、音乐游戏《看手势猜旋律》,培养学生在心中哼唱及内心控制音高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成长的欣喜与快乐。
教学难点
学生在心中哼唱及内心控制音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赏《顽皮的小闹钟》
1、简介乐曲
2、介绍几种管弦乐器
(乐器图略)
同学们,你们能认识这些乐器吗?谁来说一说并模仿出它的声音。
3、现在请你们听赏用管弦乐器演奏的《顽皮的小闹钟》
4、请你们根据乐曲的节奏走出--方形、菱形、十字形,或用身体的动作表现各乐段的情绪。(跟着老师走,第一组先走;再有学生带大家走)
二、学唱歌曲《长吧,小孩》
1、请大家聆听歌曲。
2、听旋律拍出来节奏。
3、跟琴哼唱歌曲旋律。
4、用柯尔文手势感受音高位置。
5、音乐游戏:全班同学一起做一做看手势猜旋律。
6、学唱歌曲:听唱、模唱、跟唱、学唱。
7、歌表演: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出。
三、节奏听辨及旋律创作练习
1、听老师击拍节奏,又学生重复拍节奏,然后选择相应节奏花朵贴在节奏上(图下),全班随老师指点的顺序,连续击拍五朵花上的节奏。
2、视唱旋律花盆上的音,选择节奏花盆上的某种节奏进行do、mi、sol的旋律创作,要求组
成一个短小的乐句,如谱例。
(谱例)
学生相互商讨后,逐一进行创
作表演(边唱边加上声势动作)
3、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看着
《长吧,小孩》歌谱来唱一唱,
找一找歌曲中共出现了几个音?
四、小结
第三课时欣赏《我怎样长大》
教学目标
1、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带给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增进对音乐的喜爱。
2、学做音乐游戏活动,进一步提高参与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游戏、配乐朗诵等活动中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带给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增进对音乐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现在我们一起用它来做“传、传、传”的游戏,音乐停的时候传到谁手里就请谁来打开它。(播放《长吧,小孩》音乐,按音乐的节拍传)
2、师:原来口袋里装的是一个可爱的小脚印。你们知道是谁的脚印吗?(装中为班里某学生出生时的脚印)
这是一个小宝宝的脚印,不过这个小宝宝现在已经长得和我们一样大了。我们请他上来和大家见见面好不好?
二、复习回顾
1、师:我们每一位同学的生长都寄托着父母亲美好的愿望,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又聪明又健康。老师从大家交来的课前调查了解到,我们许多同学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已经开始接受胎教了,有哪位同学知道妈妈是怎样对你进行胎教的?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播放《摇篮曲》,学生想象、模仿在妈妈肚子里听音乐)
师:不仅妈妈爱我们,爸爸也很爱我们。有位父亲在得知了女儿出生的消息之后,非常激动地写了一首歌,用音乐的方式来庆祝孩子的出生。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亲亲我的宝贝》(播放)
三、欣赏《我怎样长大》
1、师:我们来用歌声表达对成长的渴望。(复习《长吧,小孩》)
2、现在,请大家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才能长大呢?
3、老师为大家朗诵一首小诗,名字叫《我怎样长大》
4、学生朗诵《我怎样长大》
5、这首小诗配上了音乐,成为了一首很美的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
四、小结:愿每位同学都能在音乐的陪伴下快乐地成长!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谣》,感受歌曲的美。
2、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3、通过简单的律动,体味朝鲜族舞蹈的内在韵律,即以内在的呼吸带动外在的动作,并以此进一步感受朝鲜音乐的特征。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时,注意学生较容易唱错的.几小节。
2、为歌曲伴奏,注意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做律动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老师做几个动作,请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教师做西藏舞、新疆舞、蒙古舞、朝鲜舞动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2、播放歌曲视频,教师介绍“朝鲜舞”,学生试着跳一跳。
3、你觉得刚才这首歌曲怎样?学生谈感受——是三拍子还是二拍子——学生试拍。
4、揭题:《桔梗谣》听录音,学生打三拍子。
出示图片,教师介绍,桔梗是朝鲜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
5、学唱歌曲。
(1)学唱歌谱。
出示卡片1前4小节,教师范唱。学生随教师的教棒点谱学唱,边唱边拍节奏(2——3遍)——出示卡片2后4小节,方法同上——1+2完整唱一边,唱好前八小节——3、4、5、6四张卡片由学生组长抽签,各组一张卡片在组长带领下自学——教师巡回指导。(重点:辅导抽到卡片5的一组)
要求:声音轻,不影响其他三组的学唱,把卡片集中按序号排列在黑板上,教师指挥,各组接唱,加上卡片7,再次接唱,齐唱——用竖笛吹一吹。
(2)学唱歌词。
放录音,学生轻唱——提醒同学们应注意的乐句——重点练唱:第二句的符点、第四句的连线、符点、第五句衬词、最后一句的连线。
(3)谈谈:你觉得应怎样唱?(用欢快的情绪唱一唱,表现人们喜庆丰收)
三、创造表现
学生齐唱——分组表演——配上伴奏完整表演——集体表演展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朝鲜族音乐及朝鲜族的舞蹈,希望小朋友们在课下能够多了解朝鲜族文化。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我们美丽的祖国》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高声部的旋律以及歌词。
教学难点:学习高声部旋律
教学过程:
一、师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能描述一下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什么样子?
我们美丽的祖国有山清水碧的江南水乡,有满目葱绿的西双版纳,有沃野千里的林海雪原,有雄伟壮丽的长城,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可算是,四季鲜花盛开,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关于祖国的歌曲《我们美丽的祖国》。(图片欣赏)
下面老师再请同学们听一首歌,听一听这首歌你们是否熟悉?(录音播放《我们美丽的祖国》)。这首歌叫做《我们美丽的祖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录音上唱的,2.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发一下“lv”这个音,注意发这个音时口腔打开,嘴型要圆,声音往眉心靠,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在发这个音时,你有什么感觉?
3.请同学们就用这种感觉这种声音来哼唱歌曲的旋律。刚才同学们哼唱了一遍,请你们自己来说一说,还有哪些地方唱得不是太有把握的。(师指正)再哼唱一遍。
4、听唱法学习歌曲旋律。
二、小结:
刚才同学们用多种形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演得非常好。但是光有这份感情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那就是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在将来才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富强。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在上节课学习歌曲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听录音,使学生自主学习歌曲演唱;通过看图片,激起学生演唱情感;通过看歌唱家的表演,提高学生歌唱表现力。
教学用具:
录音机,磁带,幻灯片,VCD。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
一、猜谜导入
给同学们猜个谜语:什么地方四季常开鲜艳的花朵?什么地方到处充满幸福和欢乐?(我们美丽的祖国)
今天,我们就要继续来学习这首赞美祖国的歌曲《我们美丽的祖国》,(播放课件出示歌曲。)
二、歌唱祖国
1、听录音范唱
①初听,整体感知。
我们已经学习了这首歌曲的旋律,现在我们一起仔细地听一听这首歌是怎么演唱?(听录音)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呢?我们该如何打节奏?(请多名学生示范,并由学生自评,集体试打节奏。)②细听,品味感悟。
现在请同学们边听边打节奏并跟着小声地唱一唱。 2、点评,帮助理解
这首歌有几个小小的地方要稍微注意一下。(教师播放实物幻灯并进行集体讲解,同时让学生集体试唱。)3、大胆试唱
请同学们大胆地把这首歌唱出来。(师指挥)三、欣赏祖国
1、欣赏
同学们嗓子不错,但是歌曲感情的融入与表现力还有点欠缺,这是一首赞美祖国的歌曲,现在老师要请你们欣赏一些与我们祖国有关的图片。(播放幻灯片并旁白)
2、讨论
看完以后,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作为一名中国人,你们有什么感受?此时的心情怎样?
(引导学生说出自豪、骄傲、幸福的感受)
3、再唱
带着骄傲、自豪、幸福的感情再演唱一遍歌曲。
四、歌曲处理
1、提示
我们在演唱歌曲时还可以应该带上一些简单的动作,这样可以使歌曲的`表达更加明确,更加感人。
2、观看歌唱家的表演
今天,老师为同学们请来了两个指导老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她们在演唱这种赞美祖国的歌曲时是如何表现的?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她们的表情、动作与眼神。(播放VCD《祖国像妈妈一样》、《祖国祖国多美丽》。)
3、小组交流
觉得她们演唱得怎么样?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说说我们在演唱这首《我们美丽的祖国》时,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情?每个句子我们要带上什么样的表情?并小组共同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
五、用歌声赞美祖国
1、师生齐唱
准备好了吗?请同学们站起来,现在我们一起跟着伴奏来演唱一遍,带上我们的表情与动作,将骄傲、幸福的感情融入到歌曲的演唱当中去。)
2、师生齐演
看到同学们如此精彩的表演,老师忍不住想和同学们一起跳起来、动起来,请几个同学到上面来,跟老师一起表演,谁愿意就大胆地站上来,其他同学边跟着唱边打打节奏。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上完这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七、师生再见
今天,我们就上到这里了,老师希望你们把快乐、幸福带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同学们再见了!
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有秩序地走出教室。
第三课时祖国祖国真美丽
教学目的:能背唱歌曲《祖国祖国多美丽》,知道这是一首新疆风格的歌曲。能准确无误的说出本可欣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曲作者。
能听出《祖国像妈妈一样》的演唱形式和基本情绪。
教学重点:能背唱歌曲《祖国祖国多美丽》
教学过程:
一、师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能描述一下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什么样子?
我们美丽的祖国有山清水碧的江南水乡,有满目葱绿的西双版纳,有沃野千里的林海雪
原,有雄伟壮丽的长城,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可算是,四季鲜花盛开,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关于祖国的歌曲《我们美丽的祖国》。(图片欣赏)
1、下面老师再请同学们听一首歌,听一听这首歌你们是否熟悉?。这首歌叫做《祖国祖国真美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录音上唱的,2.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发一下“la”这个音,注意发这个音时口腔打开,嘴型要圆,声音往眉心靠,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在发这个音时,你有什么感觉?
3.请同学们就用这种感觉这种声音来哼唱歌曲的旋律。刚才同学们哼唱了一遍,请你们自己来说一说,还有哪些地方唱得不是太有把握的。(师指正)再哼唱一遍。
4、听唱法学习歌曲旋律。
5、视唱歌词
二、欣赏歌曲:祖国像妈妈一样
1、朗读歌词
2、欣赏
3、激发感情
三、小结:
刚才同学们用多种形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演得非常好。但是光有这份感情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那就是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在将来才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富强。
第三课天鹅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2、培养学生节奏能力及表现歌曲的能力。
3、使学生在教学中体验、感受音乐的美
重点:学习、表现歌曲。
难点:用不同的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铃鼓、碰钟、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演唱问好。(2′)
二、节奏练习:(5′)
1、师出示节奏:
(1)XXXXX|XXXXX|XXXXX|XXXX—||
(2)XXXXXX|XXXXX|XXXXX|XXXX—||
2、生击拍读节奏。
3、师引出音符名称:XX(XX)X—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
三、学习歌曲《天鹅请来当客人》(15′)
1、感受歌曲:
(1)生读上边练习过的节奏。(把第一条读两遍)
(2)生读节奏,师弹奏《天鹅请来当客人》的旋律。
(3)师放歌曲伴奏录音,生感受歌曲情绪。
(4)生表达自己的感受:优美、安详地。用动物的形象表示。(课件)
(5)师放歌曲范唱录音,生感受歌曲内容。
(6)生表述自己听到的歌曲内容。
2、师引出歌名:《天鹅请来当客人》
3、学习歌词:
(1)熟悉歌词:生小声齐读歌词。
(2)采用听唱法学习歌词(第三乐句一音对二字的演唱要做到准确,师可进行教唱。)
(3)小声齐唱歌曲。
(4)师指出不足,生练唱巩固。
4、声音指导:这是一首情绪非常优美、安详的歌曲,演唱时应采用连贯、柔和的声音。(师可采用两种不同音色的声音演唱,让生选择。生按选择的结果演唱歌曲。
四、表现歌曲。(17′)
1、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
2、演唱歌谱:
(1)生两人一组认识歌谱。
(2)师范唱歌谱,生默唱。
(3)生跟琴小声演唱歌谱。
3、律动:
手击拍演唱歌曲。强弱
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师出示打击乐器:铃鼓、碰钟、三角铁。
(2)生练习敲击。
(3)师出示节奏谱: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6
由于开课时创造性地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学生听新闻,论新闻,使学生有较强的期待心理,学习兴趣陡增。
一、课中,趣正浓
巧设情境,让学生以“小探长查案”为主线学习探究,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地激发出来,整个课堂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课堂精彩哪里来?学生精彩哪里来?我觉得巧妙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出彩”的重要原因。
千法万法,读是万法之大法。创设多种语境趣味读文,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让他们爱读书呢?在教学中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本节课的教学中,有让学生理直气壮地读: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让学生读出句子的画面,如: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还有让学生带上表情读第九自然段。并针对学生的表现恰到好处地点拨、指导,唤醒的是学生潜在的激情与能力
我们应当从学会只是转向教会方法,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扎实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注意听、说、读、写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教学中设计的论坛答记者问,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越大,他们兴趣盎然,各抒己见。在这样的情况下,像“杯弓蛇影、谈虎色变、闻风丧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之类的词语也能随口说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课尽,趣犹存
最后在学生畅谈学文文的感受后进行小结颁奖,与课的开头相呼应,既评价了学生又总结了全课,还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真是一举三得!
篇二:惊弓之鸟教学反思《惊弓之鸟》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羸只拉弓不射箭,,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
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指名朗读这段话,看看这一自然段更羸说了几句话?
2、用“﹏﹏”划出重点的词句。
3、其中哪些是更羸看到的和听到的?
联系前文中“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一句想一想,句中只有一个“鸣”,更羸怎么知道它的声音很悲惨?引导学生结合大雁的生活习性进而体会出更赢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4、第二句还是说更羸看到和听到的吗?为什么?(小小组讨论)
(1)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在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结合句子意思理解“愈合”和生孤单失群”的意思。
(2)读了这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交流)
(3)出示练习“大雁飞得慢,因;叫得悲惨,因为()。”让学生用这种句式来说一说强调原话,以加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
说说哪些是观察到的,哪些是经过分析得出的?
(4)再读这句话,现在你又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这两句的基础上,认识到任何分析、推测都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的,使学生懂得更赢根据看到的、听到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的判断。
5、小小组重点讨论:更羸又是怎样进一步分析的呢?
出示训练题目:“大雁拼命往高处飞,因()掉了下来,因为()。”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交流。
6、说到底这只大雁不是射下来的,而是被更羸用弓弦声――吓下来的。所以我们要继续推理探究一个问题:为什么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听到弦响,心里会如此的害怕?
7、分小小组研究、交流;
可提示: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前一次听到弦响与它受到箭伤什么关系?
8、师小结:大雁前一次听到弦响之后,离弦而出的箭就射中了它,害得它孤单失群、受尽痛苦;而这次它又遇到了相类似的情况(板书:遇到类似情况)――弦又响了,以为又会被箭射中,所以心里会如此的害怕,拼命往上飞,结果伤口裂开掉了下来,成了一只惊弓之鸟。(板书:惊弓之鸟)
109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像这种“惊弓之鸟”的现象?
《心理学》告诉我们,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这两个分析推理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这样,把能力的训练落在了实处。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我教得收放自如,学生学得很有兴趣,课堂气氛活跃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注意给学生创设一个大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实而活。对于学生读书的指导还要多下些功夫,特别是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7
出示课件:[《嘀哩嘀哩》vcd]
学生活动:
观看vcd,并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晃动身体和头。
2.节奏训练:
XXXXX∣XXXO∣XXXXX∣X—‖
①老师拍击节奏
②学生活动:
用小猫、小狗……的叫声来模仿出来。
③指导与练习
④出示[节奏与词]
⑤学生活动:
用小雨的声音“嘀哩嘀哩”模仿,打准确,熟练掌握。
出示[嘀哩嘀哩—磁带录音][曲谱]
⑥学生活动:
结合“课件”上出示的歌词,认真听范唱,感受春天美丽的景色。
3.演唱歌曲
①老师范唱歌曲第一段,学生分段演唱,逐段指导,纠正易错的地方。
学生活动:
②全体演唱一遍
③男女分段唱,拍手并根据节奏、强弱即兴伴奏。
④全体演唱,自创动作,边唱边跳
三.创造表现
1.导入:
一年有四个季节,咱们光找了“春天”其他的季节该说咱偏心眼儿,那咱们帮其它三个季节“夏、秋、冬”也找找好吗?
2.根据第一段歌词进行创编
出示课件:[嘀哩嘀哩—一第一段歌词]
3.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创编出有关“夏、秋、冬”任意一季相关的歌词,并能形象的反映出该季的特点。
4.展示小组创编结果,贴在黑板上。
5.小组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起名为《找四季歌》
6.提出表扬,颁发“小小创作奖”
1.导入:
我准备了好多有关春天的头饰,谁愿意来表演?
2.发给学生头饰,模仿出头饰上各种动植物的动作,教师指导。
3.学生活动
随着音乐自由表演上。
5.小组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起名为《找四季歌》
6.提出表扬,颁发“小小创作奖”
四、完美结课:
小结,师生再见。小结,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嘀哩嘀哩》,是一堂音乐活动课,上完之后,竟然得到了我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孩子的想象力真的是我们无法想象到的,在以前的课堂中,我一直以为学生是要手把手地让学生自行的去学习知识,在活动中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一开始,学生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因为教材上的音乐和课本里的音乐有点不同,学生们唱的乱七八糟,后来跟孩子们讲讲之后,讲清楚了,他们唱的还不错,在比较熟悉了这首歌曲之后,我把他们排成了4支队伍,围成一个圈,让他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来编排动作来表演。
在十分钟之后,开始检查他们的成果,他们表演到的.是我意想不到的好,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在活动中玩的很开心,有的同学围成一个圈,手拉手地做跳舞起来,有的同学快乐、整齐地拍着手唱着歌,有舞蹈基础的同学还把平时的积累运用了上来,还有的同学像小鸟一样欢乐地“展翅飞翔”。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8
第一课时:太阳出来了
教学目标:
1、音乐活动唱一唱《太阳出来了》,是让学生用歌声表现太阳出来时壮美秀丽的场景。
2、能学会用明亮、圆润而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太阳出来了》,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生气蓬勃的情绪。教学重点:
用明亮活泼和谐的声音演唱《太阳出来了》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太阳出来了。
1、谈话导入,出示课件三声部练习曲。
2、将学生分成三个声部和老师一起完成这个活动《太阳出来了》。二、歌唱太阳。
1、导入揭示课题:《太阳出来了》。
听录音回答问题,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师归纳:歌曲情绪:热情活泼;速度:稍快。
2、再听一遍,请同学们一边哼唱旋律,并找出旋律相似或节奏相似的乐句。旋律相似:出示课件,教唱找出难点。节奏相似:出示课件,教唱,重点教唱二声部。 3、欣赏图片,了解歌曲内容,熟悉音乐旋律。
(1)引导欣赏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片有什么。
(2)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师:谁出来了,小鸟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们来唱一唱。师:谁吹来了,树叶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们来唱一唱。师:谁涌来了,大海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们来唱一唱。师:什么响起了,我们在干什么,怎么唱的?我们来唱一唱。学唱歌曲。
(1)师范唱歌曲。
师:老师把你们看到的'图画,配上音乐唱一唱。
(2)跟随教师演唱歌曲。
5、练唱歌曲。
(1)学习演唱歌曲每一句的句末象声词时跳跃地演唱。
(2)学习用接唱这一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师:老师唱前半句,你们唱后半句。也可以请学生分组演唱。
6、学生边看图,边完整地演唱《太阳出来了》。
7、师伴奏合唱这首歌。
8、听录音哼唱一遍。
9、听伴奏带合唱歌曲。
10、用口风琴试着来吹奏旋律。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森林与小鸟
教学内容:
欣赏《森林与小鸟》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地球,热爱动物对我们人类的重要,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教学准备:
录象资料、有关地球环境恶化的文字、图片、《森林与小鸟》的录音带、打击乐器(碰铃、响铃、双响筒、沙锤、三角铁、铃鼓)各种头饰。
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森林与小鸟》,掌握乐曲的情绪,摸唱乐曲的主题并能区分乐曲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这一部分我通过语言引导)。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森林做客,小鸟们要开森林大会!我们去参加,好不好?
2.(播放第一部分乐曲):师开始语言引导—————“在去的路上,我们听到(小鸟快乐的叫声),森林的早晨是那么(优美、宁静)。(小鸟)醒来了(它们唧唧喳喳像是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
播放这一段音乐的时候,老师用柔和的声音,轻轻地朗诵,引导学生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3。师:小鸟真高兴,我们呼吸了新鲜空气,感染了它们的喜悦,我们和小鸟一起跳舞迎接黎明。(再播放第一部分乐曲)
这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多听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新课设计。
1.情景导入:播放课件(一阵狂风,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污染,垃圾到处都是·······).鸟在哭诉:谁把我们的家毁了,我没家住,没水喝,我的兄弟姐妹死的伤的,呜呜·····我的家变了一个垃圾场。
(出示录象资料,幻灯片:有关地球环境变换的文字,图片。)
这时候和刚才第一段音乐有截然不同的音乐与视觉效果,破坏的环境冲击着学生们的视线和心灵,起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们知道破坏环境的是人类自
己。
2.师:这是怎么回事?(让学生们说一说)
3.师:同学说的都是对的,那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4.师:(边说边放关于地球的图片)地球是我们的妈妈,也是动物的妈妈,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她,对吗?现在我们来帮助小鸟也是帮助我们自己重建没好的家园,好吗?这时候让每个学生动手,布置(已准备好的道具)森林,河流,草地,花园,蓝天,白云,太阳等等。(课前,早已准备好、做好的花、草、树、鸟等各种手工作品,把它一一放在桌上,让学生们从中获得美好的创作灵感),请每一位学生为森林添上一笔,摆上作品—————很快,森林焕然一新。(布置的时候播放乐曲)
这部分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破坏环境,又怎样爱护环境,美化环境。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出示课件(开始播放第二部分乐曲):欣赏第二部分乐曲(分四个小舞曲听)让学生听完每一段圆舞曲,分组讨论说一说感受。
第二部分分四个小圆舞曲。
a)第一圆舞曲欢快、活泼,一强一弱的力度对比更增添了。
俏皮的儿童情趣。
b)第二圆舞曲节奏变得紧凑,铜管乐器的加入,把情绪推向了高潮,好像森林里一片热闹的景象。
c)第三圆舞曲是一首舒展、优美的圆舞曲,同前两个圆舞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玄乐奏出的抒情性旋律,使人联想起小鸟们懂得舞姿。
d)第四圆舞曲稍活泼,带有装饰音的旋律,使音乐显得非常轻快。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9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师生情》中的《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是一首要求学生会唱的歌曲。
(二)教材分析:
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一首意境优美、感情动人的儿童歌曲。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而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也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崇敬、热爱之情。歌曲为2/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四个乐句的节奏平稳,在舒展的级进中运用了三度、五度跳进,旋律流畅、优美,表达了学生在夜深人静走过老师窗前时充满着无限的深情。第二乐段是歌曲的副歌,从“啊”开始,曲调级进上行,起伏较大,把情绪逐渐推向高潮。最后一句下行级进的曲调感情真挚地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无限热爱。
(三)指导思想:
1.在学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时,以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有目的地感受、体验歌曲情绪,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通过演唱,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
2.在教学中巧妙的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能扩展学生想象力和思维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音乐的欣赏、演唱与表演当中,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用甜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演唱。
过程与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演唱、舞蹈等实践活动
在感受音乐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让学生深切感受在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通过不同的形式表演歌曲,从而加深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光辉儿崇高的形象。
重点: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尊敬及爱戴之情。
难点:歌曲高潮部分的演唱及附点音符的演唱。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光盘、钢琴等。
二、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在上课开始,我首先提出问题:从入学至今,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什么事让你难忘或感动呢?你们想对老师说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能很快让学生回想起和老师日常相处的点滴,既能最快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带入到本课的学习当中。)
(二)聆听歌曲、初步感知。
1.播放歌曲《在祖国怀抱里》,引导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思考:歌曲是什么速度?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音乐情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思考问题,能使学生更专注的倾听。)
2.讲述“附点四分音符”。
(设计意图:附点四分音符的演唱是本课的重难点之一,因此在讲述附点四分音符之后,出示四条简短的视唱,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以便后面歌曲的学唱。)
3.再次聆听歌曲,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的四分音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在让学生再次巩固附点四分音符的同时,也能加深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三)学唱歌曲?
1.按节奏读歌词。
(设计意图:节奏和音准是学生们学唱的难点,通过这一环节能解决学生们的节奏问题。)
2.学唱歌曲。采用又慢到快的速度教唱,遇到问题及时解决。提醒学生注意歌曲的强、弱,歌曲的旋律等。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是本课的难点之一,通过聆听和我的范唱,引导学生解决难点。)
(四)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总结本课所学过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我学会了……”和“我体会到……”这两个问题,既让学生回顾了本课所学的知识,也使学生感受到在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3、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我精心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学习当中,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总之,本课的设计,力求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但是,本课的设计还有很多的不足,例如,有些学生们不能很准确的演唱附点四分音符,在引导之后学生们还是唱不好,我只好带着学生一起唱。下次可以我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解决难点,再引入本课,有可能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赏和演唱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牧歌》、《小放牛》
2、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乐曲《牧歌》、《小放牛》,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愉快热闹、充满朝气的音乐情绪,初步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二、通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牧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6、1、2三音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一)欣赏《小放牛》
1、导入:谈话(从前课歌曲入)
A、教师出示幻灯《小放牛》曲调,教师边弹琴边唱。
B、学生跟琴哼唱,对该民歌有一个初步的熟悉。
初听录音乐曲:师设问:
A、这段乐曲是由民族乐队还是西洋乐队演奏的?
B、乐曲中主要的曲调是由哪一件乐器演奏的?听完后,学生自由回答。
A、听第一段音乐:问:这段音乐与河北民歌《小放牛》有什么关系?听完后,学生讨论回答。
B、第二段音乐:设问:这段音乐旋律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你能听出唢呐在模仿二人一问一答的情景吗?
(还是第一段主题音乐,但是速度加快。有必要的话可再听一边)
C、第三段音乐
设问:这段音乐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情绪如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D、复听全曲:听完后师生交流听后感。
(二)欣赏《牧歌》
1、导入: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完后说说你的感受。(师:范唱民歌《牧歌》)
学生谈感受(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
2、师:介绍这是一首内蒙古昭乌达盟民歌(学生用“LU”跟着老师唱《牧歌》曲调,唱时可以看书上的图形谱,再用竖笛吹一吹)
3、请小朋友们听一首由民歌《牧歌》为素材创作的小提琴曲《牧歌》。初听音乐。
问:民歌《牧歌》的曲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后学生回答)
4、听乐曲
问:每遍的主题曲调出现时它的声区变化顺序是怎样的`?哪边高?哪边题低?各遍表达了怎样的情景,你能想象出什么样的场景?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三)与《小放牛》对比欣赏,说说你的感受。提示:从题材、形式、风格等进行对比
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然后再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板书。
板书:题材形式风格
《小放牛》
《牧歌》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11
第四单元
《采山谣》
三课时
教学总目标
1、在“视、听、唱、动”的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之后的乐趣,从而表达对秋天喜爱之情。
2、演唱《溜溜山歌》,欣赏二胡独奏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河北吹歌《打枣》初步了解中国民歌的表现形式,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3、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歌词,创编画面,创作游戏,尝试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全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思路
本单元用“歌谣”串联一些民歌、民间音乐和童谣,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用演唱歌曲形式,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喜欢民族音乐;用感受二胡独奏曲的形式,是学生了解二胡和河北吹歌,喜欢它们的独具魅力的演奏风格。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学到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学内容
唱:《树叶儿飘飘》《秋天红艳艳》《溜溜山歌》
听:《八月桂花遍地开》《采山谣》
动:音乐游戏“夸秋天”
教学重点
选择情绪的方法处理歌曲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全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第一课时《树叶儿飘飘》
教学目标
1、学唱《树叶儿飘飘》,学生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参与对歌曲的创造、表现和体验,在“视、听、想、唱、动”等综合音乐活动中感受到秋天的美丽。
2、在聆听中感受、生活中表现、创编中发展。
3、让学生初步掌握和认识全音符时值。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用抒情的美好的声音表现喜爱秋天的心情。
2、尝试结合美术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乐激发兴趣
1、导语
(请一位同学用二胡演奏一段乐曲,放一段二胡乐曲)
你们知道他演奏的是什么乐曲?(简介二胡的构造、性能,并模仿二胡演奏姿势)
2、听录音:播放二胡独奏《八月桂花遍地开》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什么情绪?(通过视、听、讨论,加深对作品的感受)
3、在次播放乐曲,请同学听着音乐,哼唱旋律,模仿二胡的姿势演奏。
4、第三次播放乐曲,教师带领学生扭秧歌步,用动作来感受乐曲所表达情绪。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这首乐曲描绘的是什么季节?你们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学生思考后回答)
2、(出示画面,树叶飘动的情景)
师:树叶儿飘呀飘,荡到了天空。你们猜猜,谁会看它?
3、聆听鸟儿飞翔的音乐,随音乐律动。
4、(请一位同学上台模仿燕子飞舞的动作,教师弹奏,学生活动,教师朗读歌词)同学们,你们模仿蚂蚁和小鱼的动作。
5、你们能不能设想一下,它们看见飘落的树叶后会做些什么?
6、教师范唱
三、参与学习寓教于乐
1、(出示歌词)教师再次范唱
2、练习重、难点:切分音“53?
”“32
?”跳进“3-5”“1-5”及结合歌曲结束部分,认识全音符。
3、跟琴轻声模唱,音要唱准。
4、分角色进行配乐朗颂歌词
5、学唱歌曲:师生合作、分组、分角色等进行演唱。
四、情感表达体验乐趣
1、教师准备树叶道具,供学生使用,分组按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2、各组汇报,相互评价
3、布置家庭作业:
在美丽的秋天里,你喜欢什么?是果园的水果?动物园的`动物?
公园里的花朵?------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喜爱,把它画在书上,课后给大家说一说,另外,希望同学们利用休息时间到公园、郊外寻找一些树叶,经过自己剪贴,制作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为它选上一段音乐,或配上几句歌词。
五、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秋天红艳艳》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大胆、自信地演唱歌曲《秋天红艳艳》,从中表现出愉快心情、唱出美丽的秋天。
2、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脚、嘴等身体部位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进行歌唱表演等。
3、音乐游戏“夸秋天”
教学重、难点:
1、能大胆、自信地参与创编、表演。
2、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秋天红艳艳》
3、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秋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活动展示
1、同学们,我们用动作和歌声表达出秋天的美《树叶儿飘飘》
2、再请个别同学上来表演一遍,把你们自己准备好的道具带上来,创设情景。把制作好的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展示出来,为它选上一段音乐,或配上几句歌词。
二、学习歌曲:
导言:同学们展示、表演的很好,你们听!
1、观看课件,使学生理解歌词大意。
2、学生学习歌词。
3、教师范唱。
4、学生张口默唱。
5、轻声唱。
6、启发学生带着高兴的情绪演唱《秋天红艳艳》。教师与学生合作演唱《秋天红艳艳》。
三、创编、表演
导言:同学们,今天演唱地很好。可惜今天这儿没有打击伴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大家能想个法子来为歌曲伴奏吗?
1、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腿、口技为歌曲编创伴奏。
2、随《秋》歌曲为歌曲音乐拍节奏为歌曲伴奏。
3、教师头戴喜鹊头饰扮演妈妈邀请爱劳动的小喜鹊宝宝们在教室飞行,欣赏秋色,收获秋天。
四、小结
第三课时《溜溜山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溜溜山歌》,体会歌曲的语气,简介安徽民歌的特点。
2、欣赏河北吹歌《大枣》,感受用唢呐模仿人物对话的情景。
3、唱一唱、认一认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认认、唱唱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1、复习拍的有关知识,五线谱中do的音高音位,复习do一la6个音的音高音位。
2、在“手谱”中找到“do”的音高位置,并玩玩手谱游戏,复习一下学过的7个音。
3、感受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4、学习看谱视唱,注意十六分音符的作用。
二、学唱歌曲《溜溜山歌》
1、导入:教师唱几首民歌,让学生说出什么地方的民歌?
2、(教师弹琴范唱)请你们根据歌曲拍一拍强弱规律或划指挥
图式认出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
3、看谱拍节奏,。
4、教师弹歌曲旋律,范唱歌谱,学生拍歌曲节奏。
5、让学生按旋律走向。
6、分句视唱,学会歌谱。
7、学读歌词,接龙形式
8、用亲切、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溜溜山歌》
9、听听安徽孩子是怎样唱《溜溜山歌》的。
10、模仿安徽小朋友演唱的方法。
11、边唱边表演
12、教师示范创作一段歌词,然后指导学生自己创编。
三、欣赏《打枣》
1、听赏《打枣》吹歌
2、同学们,乐曲中有唢呐模仿人物对话的情景,你听出来了吗?猜猜看,他们在说什么?
3、我们也来模仿一下唢呐的声音。
四、小结
第四单元课后反思:
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是指《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经过学习应达到的演唱、演奏、识谱视唱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普通音乐教育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教学不同于专业音乐教育,其内容和要求都是从感受与表现音乐的情感需要出发,适应音乐实践活动的需要,不作过高、过难的要求;而且,音乐教育的音乐知识技能学习都是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之中,没有独立的分科,因此,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评价应根据音乐教育的特点,综合演唱、演奏、读谱视唱、音乐欣赏等内容进行,避免单纯的技能技巧考核。本单元用“歌谣”串联一些民歌、民间音乐和童谣,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用演唱歌曲、读谱视唱、欣赏形式,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喜欢民族音乐;用感受二胡独奏曲的形式,是学生了解二胡和河北吹歌,喜欢它们的独具魅力的演奏风格。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学到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是人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的一首歌曲,歌曲结构为两段体,2/4拍,曲调优美深情,以学生的角度歌颂了老师的辛勤奉献的品质,深切地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让学生深切感受在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蕴含的爱师情怀,能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尊敬及爱戴之情。
教具:
多媒体,钢琴,笛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结合孩子好奇的心理特征,我运用故事导入:从孩子们身边的故事入手,在多媒体画面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中,讲述一个非常调皮,经常跟老师作对的学生小红的'故事,讲到有一次当小红经过老师窗前,看到老师在辛勤地批改作业的情景,后来到底怎样呢?
生:学生小组讨论。
师: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引领孩子们打开课本,学习这一首歌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引领孩子们打开课本)
二、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的理解。
师:在学习这一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看看同学们谁的听力厉害,能分辨出老师演奏的歌曲片段是怎样的音乐情绪?(教师演奏笛子片段《扬鞭催马运粮忙》和《牧羊曲》。)
生:根据老师给出的答案进行抢答.(欢快的,强烈的,抒情,深情的。)
三、感受音乐情绪,学唱歌曲。
师:在刚才学生对音乐情绪的理解基础上,播放歌曲,让学生认真聆听,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啊?力度怎样的啊?,歌曲可分几段?
生:深情的。柔和的
师:点评。
师:好的,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教师按节拍朗读歌词(分组读)
师:指出比较难的节奏,多读几遍。
师:在熟悉节奏的基础上,播放音乐,鼓励学生轻轻跟着哼唱
生:打着节奏,轻轻跟唱。(由于旋律比较简单,很多同学都已经基本会跟着唱了。)
师:为保护学生的嗓子,老师先带学生们练练声,为避免枯燥的练声方法:老师用各种动物的叫声来引导学生练声。(如大象“嗯,嗯,嗯.嗯。“小羊咩,咩。咩,咩。”)
生:兴趣高涨地练起来。
师:在此时,教师弹奏歌曲,鼓励学生跟着老师深情地用“嗯”哼唱。
四、学生互动:
师:好,同学们都已经基本上会唱了,那让我们来分组唱,轮唱,领唱,合唱,好吗?
(培养学生们的协作能力。)
五、情感交流。
让学生发挥想像:小红看到老师如此辛勤地为同学们改作业,内心会怎样想呢?她会怎样做呢?
如果你们是小红,你们又会怎样做呢?鼓励同学们都用笔写出自己的想法,写出想对老师说的话。让同学从心底体会流露出对老师的感情。)
六、最后,播放音乐。让在学生深情的歌声中结束课堂。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1、欣赏:赛马(二胡独奏曲)
2、扩展与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
2、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能分辨各乐段表达的音乐情绪。
3、能创造性的表现赛马的情景、动作。并能用打击乐器简单的表现乐曲。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教学难点和重点:
分段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了解乐曲结构,感受音乐情绪。
教具及学具准备:
课件、二胡、打击乐器、钢琴
教学步骤:
一、导入,创设学习情境。
师: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那儿有着辽阔的大草原,雄鹰在蓝天上自由的飞翔,成群的牛羊悠闲的吃着青草,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奇的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
(播放音乐《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阳》)
1、PPT出示图片,让学生对图片上的人事进行描述?
2、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有什么感受呢?
3、介绍那达慕会上的'竞技项目,并引出课题.
4、教师演奏二胡曲《赛马》
5、认识中华民族乐器二胡
二、引导学生用声势动作感受赛马场上欢快的景象
1、欣赏这首乐曲的第一乐段,边听音乐边来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乐段表现了赛马比赛的什么阶段?
A开始B过程C结束
(2)音乐的情绪怎样?
A平静B热闹C悲伤
2、聆听第一乐段,让学生感受这一乐段的力度特征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伸出小手,用声势动作来感受音乐的力度)
师:作曲家在第一段运用了强弱相间的力度变化,描绘了赛马场上赛手们你追我赶的的情景,以及赛马手们紧张激动的心情。
3、邀请同学们一起来到这那达慕赛马大会上,做一回勇敢自信的小小赛马手。
(全体起立,师生律动)
总结:太棒了,同学们请坐,刚刚大家生动的表演,仿佛也将老师带入了那紧张、激烈的赛马场上,好了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乐曲的第二乐段
三、运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及二胡播奏的特点,体会音乐情感
1、请同学们带上这两个问题,仔细认真聆听第二乐段
(1)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A变得悠扬、舒缓B变得更激烈
(2)音乐刻画了蒙古骑手什么样的心情?
A紧张、害怕B乐观、自信
2、学生跟钢琴哼唱主题旋律
3、再次聆听第二乐段,思考主题旋律在第二乐段出现几次。每次主题旋律的出现,音乐的情绪一样吗?
总结:主题旋律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出现是对第一次出现的主题旋律,进行了两次的变奏
4、节选主题旋律前四个小节和变奏一的前四小节,设计小马找妈妈的游戏,并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5、师生打奏节奏,并能有打击乐器变现出来。
总结:同学们,主题旋律第一次出现和进行第一次变奏时,虽然是同样的旋律,但是由于节奏的变化却给人带来了不同的感受,这就是音乐艺术的魅力。
6、观看视频,思考演奏者是通过怎样的形式把变奏二表现出来的。
总结:在演奏过程中,不用琴弓去拉琴弦,而是用手指播动琴弦,这是二胡演奏中的另一种形式,叫做播奏。这波播奏出来的声音,就像马儿在草原上奔跑的马蹄声,另外,这一乐句主奏乐器由二胡变为了扬琴。
四、欣赏音乐,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场景
1、欣赏第三乐段,并思考第三乐段和前面所欣赏的那个乐段更为相似。
总结:这就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赛马手们正冲向胜利的终点,紧张激烈的赛马比赛结束了。
五、复听全曲,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
二胡从民间的伴奏乐器,发展至今,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了一件变现力丰富的独奏乐器,,这是多么的了不起啊,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我国二胡演奏家邓建栋老师的脚步,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去欣赏,他们震撼世界的表演吧!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华民族乐器二胡,还欣赏了二胡曲《赛马》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其实,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还有着许许多多民族的优秀音乐作品,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了解更多的民族音乐,更加热爱民族音乐。
七:拓展
课后,欣赏二胡独奏曲《战马奔腾》,感受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八、教学中的突破与新的教学思路
本课我引用了声势动作、律动、打击乐器等方法,引导学生感知不同的音乐段落,并熟悉主题旋律,激发学生参与听赏活动,从中体验到赛马场上欢快的景象。
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学生为主体性,快乐学习,轻松体验,陶冶情操,轻松完成教学目标。
九、板书设计:
《赛马》
十、作业要求:欣赏二胡独奏曲《战马奔腾》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14
【教材分析】
《顽皮的杜鹃》是一首曲调优美,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5 3 ”的音调模拟了杜鹃的欢叫声并呼应式地穿插在全曲之中,使音乐形象更为逼真,富有意境。时起时伏的旋律把杜鹃和孩童相互嬉戏玩耍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最后在杜鹃的欢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在青山翠谷间回荡不息。
【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聆听、模仿、演唱杜鹃的叫声过程中,逐步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
2、能用优美、活泼的声音表演歌曲《顽皮的杜鹃》。
3、在情境中参与音乐,掌握歌唱技能,认识低音的5 6 7,并能轻松地学唱曲谱。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教学难点】
曲谱的准确演唱及简单二声部歌唱教学 。
【教学方法】
图谱教学法, 情境法 等 。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今天的音乐课我要为你们介绍一位动物朋友,它的歌声非常有特点,听听看,它是谁?(播放布谷鸟叫的声音)
导出:布谷鸟。(又叫杜鹃)
二、歌曲新授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这是一只怎样的杜鹃呢?仔细来听。
聆听后,出示课题《顽皮的杜鹃》,并有感情地读读。
2、模唱“咕咕”,激发兴趣
你能来模仿一下它的叫声吗?一起来唱唱它的叫声? 听老师唱的跟你们有什么不一样?(引出顿音记号)
【设计意图:歌词“咕咕”是整首歌曲的最大亮点,聆听中不仅要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也要通过演唱带有力度记号的“咕咕”从课堂开始就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欢乐的学习氛围】
3、复听歌曲,熟悉旋律
杜鹃的叫声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呢?听歌曲,数一数。哪一次的叫声不同?
【设计意图: 带着要求聆听,避免盲目性,又能熟悉歌曲。】
4、师生合作,学唱歌曲
①合作演唱
②合作表演
当杜鹃高兴的时候,就会“咕咕咕咕”对着人们唱歌,我们也一起来模仿一下它的样子吧。(师生呼唤;生生呼唤;全体跟随音乐呼唤)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能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真正的实现师生互动,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体现“生本智慧课堂”的要求】
③歌词记忆,先读后唱
仔细听,它到底都飞到了哪些地方?跟着伴奏有节奏的读一读?跟着琴再来唱唱?【注意纠正学生的咬字吐字、节拍强弱及音调高低】
④歌词巩固
增加难度,能唱出来吗?
5、重难点解决
①感受低音
杜鹃哪里飞的最低,仔细来听?(师唱,图形谱)
杜鹃在起飞的时候是最低的',所以5的下面加了一个点,叫做低音点,像小轮子一样帮助它起飞,伸出手指画旋律线来感受。
②认识低音 找出其他低音并感受
【设计意图:为了避免曲谱学唱环节的枯燥,我将低音概念形象化,先感受,再由教师讲解,最后学生运用——找出其它低音并演唱,环环相扣,有趣易懂】
6、歌曲处理
当你走到草地上听到杜鹃唱歌,心情是什么样子的呢?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才不会打扰它?(师引导生说出轻声,快乐等)跟伴奏完整演唱。
7、二声部拓展
优美的歌声吸引来了另外一只杜鹃,听听看它的叫声有什么不同? 来唱唱它的叫声(师弹琴,叫声唱“31”) 生生合作:
①两声部单独唱
②两声部分别进入,找音准位置
③完整分声部唱
④师生合作,进行巩固
⑤加入歌词,力度记号演唱
尾声处理:听听它们怎么飞走的?两声部来接唱?一起飞走?分声部完整的来演唱,一起送小杜鹃回家。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5 3”音准已经熟悉的基础上,加入简单的二声部训练。
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尾声处理等几部分,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并演唱,了解二声部演唱的要求,培养合唱意识】
三、《森林深处的杜鹃》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森林深处的杜鹃鸟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介绍歌曲
乐曲中的“咕咕”声是由单簧管演奏的。这首乐曲叫做《森林深处的杜鹃》,是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作品,我们还学过她的的《狮王进行曲》。
3、复听歌曲
老师想邀请你们沿着脚印来呼唤一下森林深处的杜鹃。
【设计意图:单纯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仍然以“咕咕”作为主线,沿着脚印来表演,这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也能更好地理解乐曲】
四、小结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演唱版《二泉映月》与二胡曲《二泉映月》进行聆听、对比,感受二胡的表现力及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
2、聆听、欣赏二胡曲《空山鸟语》,能从音乐声中感受“空山”与“鸟语”的意境,找出相应演奏段落。
3、增进学生对民族乐器的了解,培养学生学习民族乐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乐曲表现的内涵。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 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欣赏一种乐器。那么有谁知道乐器的分类?(西洋与民族)来,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的图片,简单介绍。 师:好,那么我们接下来欣赏一首乐曲,大家来听听乐曲是用哪种乐器来演奏的,欣赏完大家来看一下大屏幕的图片,它是属于什么种类的乐器?当然,乐曲名知道的同学就更厉害了。(二胡、民族乐器、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二泉映月》)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欣赏一下二胡名曲,感受二胡韵味。
二、聆听与鉴赏
聆听、欣赏二胡曲《空山鸟语》从音乐声中感受“空山”与“鸟语”的意境,找出相应演奏段落。
师:同学们还记得名叫《鹿柴》的古诗吗?是由我国古代著名诗人王维所作,诗人以一种特有的感觉,描绘了静寂幽暗的空山深林傍晚的景色。那么,接下来我们聆听一首有关空山景色的.二胡曲,同学们从音乐中感受一下“空山”和“鸟语”的意境。
师:我们再次聆听,同学们找出“空山、鸟语”的相应演奏段落。找到后举手回答,我们稍后在大屏幕上出示答案。 师:出示大屏幕总结
二胡曲《空山鸟语》乐曲除引子和尾声外,可分五段,属多段体结构。引子犹如山林召唤,空谷回声,寥寥几笔就描绘出幽静、深邃、沉远的意境,令人神往。
接着,作为“人”的形象出现,旋律起伏跌宕,节奏疏密相间,显得生气勃勃。这个形象贯串于全曲,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与鸟鸣结合,宛如“人”在美丽清新的自然中怡然自得地观赏、逗引着鸟儿,人声、鸟语交融在一起。乐曲通过拟声的手法模仿百鸟啁啾声,使鸟语音乐化。但这不是单纯的自然描写,而是深深地渗透了“人”的感情,使乐曲的造型性与抒情性有机地结合而显得富有情趣。)
2、简介二胡的构造
师:同学们见过二胡吗?有谁会拉二胡?对二胡了解的同学可以和我们分享下二胡相关知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上出示的这张二胡构造图片,我们一起来研究下二胡是怎么构成的。
三、巩固练习。
欣赏二胡曲《战马奔腾》,感受情绪风格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与二胡曲《二泉映月》的不同之处,要求: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小组给出评论。
四、总结评价
演唱版的《二泉映月》,加入了歌词成分,歌曲如歌词一样故事化,一曲经瞎子阿炳之手留传近百年的凄惨精典的乐曲,由李玉生的清喉传出 ,有如阿炳现身之疑;而此词与之相配,真是达到音与境的和谐之极,听与悟的绝妙融合。
二胡版《二泉映月》,只有音乐没有词的二胡名曲,让人听后总让人产生对人生的种种无尽联想,联想空间丰富,韵味十足。在一遍遍的倾听后,总感到这曲子只可意会,无法具体描绘。整首曲子通过二胡低沉的声响,奏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板书设计:
空山鸟语
1、掌握两个词汇“空山”、“鸟语”。
2、古诗《鹿柴》
3、二胡构造
4、二胡作品不同风格特点
5、简介刘天华
第五篇:三年级音乐牧羊女教学设计
参评设计
《牧羊女》音乐教学设计
港下实验小学
孙莉
一、教材分析 :
《牧羊女》是苏教版第五第六单元《牧笛声声》中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活泼、愉快的捷克民歌,3/4拍。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和牧羊女的愉快心情。本首乐曲由四个乐句组成是A+A+B+A格式。第一、二、四乐句很相似,第三乐句以欢快跳跃的节奏与其他乐句形成对比,描绘出羊儿叫声、歌声、流水声,使全曲更生动活泼,感人而又简练。
二、教学思路:
本课我以“听、唱、感”为主,以“律动、欣赏、想象”为辅的手段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中感受牧歌和草原民歌的基本特点,使学生以音乐的情感为纽带,学会关注大自然、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劳动的人文情感。在演唱与欣赏中外不同节奏不同情绪的牧歌中,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体验、感悟音乐文化的多样与沟通。
三、教学目标 :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自主参与到各项音乐活动中,感受牧歌和草原民歌的基本特点,使学生以音乐的情感为纽带,学会关注大自然、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2)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牧羊女》,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音乐特点,并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劳动的快乐。
(3)欣赏、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独唱与齐唱。能自主地处理歌曲《牧羊女》,能用舒展的歌声、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2、知识与技能:
(1)学习音乐力度记号F与p,了解它们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在歌曲中加以运用,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2)比较相似乐句的异同,学习分析AABA曲式结构。
四、教学重点 :
1)用连贯的气息、强弱的对比,清晰的吐字,在美好的气氛中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及创编出歌曲意境
2)通过观察与比较,能利用已有的认知,发现歌曲结构的特点
五、教学难点:
1)能对歌曲进行力度表现的处理 2)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表达歌曲意境。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语: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又要乘着音乐的翅膀去旅行了,歌声会带我们去哪里呢?视频《牧童之歌》第一遍生听、第二遍生唱、第三遍边唱边律动 设计意图:赏、唱、演《牧童之歌》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氛围。爱动是孩子的天性,简单的律动不需要什么技巧训练即可让每个孩子参与其中,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节奏感,又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同时锻炼了学生聆听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活动二导语:
1、看美丽的大草原就在我们的眼前,听草原深处传来了歌声(律动听歌)。
2、我们都知道好听的歌儿是有一个个小音乐组成的,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3、生唱曲谱拍三拍子节奏。
4、看看老师拍的和你有什么不同?有变化的三个乐句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呢?
5、唱第三乐句感受节奏的紧凑带来的活泼跳跃的感觉。
7、在唱曲谱过程中化解难点。
8、在第三乐句再做一个强弱的对比,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9、即兴表演唱
设计意图:感——以草原远景图为背景聆听歌曲旋律, 并通过身体律动感受歌曲韵律特色;唱——视唱旋律了解歌曲结构特点。在演唱歌曲体会牧羊女的愉快心情及力度对比对歌曲意境的渲染。
活动三导语:草原牛羊多,草原歌儿也多。热情的小主人又唱起来了。听。。《欣赏《草原赞歌》《牧场上的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体验、感悟音乐文化的多样与沟通。《草原赞歌》以歌词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牧场上的家》先景后词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用变化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积极聆听、主动感受。设计意图:欣赏《草原赞歌》《牧场上的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体验、感悟音乐文化的多样与沟通。《草原赞歌》以歌词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牧场上的家》先景后词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用变化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积极聆听、主动感受。
活动四导语:我们唱了《牧童之歌》《牧羊女》听了《草原赞歌》《牧场上的家》有活泼欢快的也有优美流畅的,你感受到了吗?能把相同情绪的歌曲找出来吗? 设计意图:《找朋友》活动是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一次梳理。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要素找到歌曲的共性。草原之旅我们一起唱了《牧童之歌》,又学会《牧羊女》还欣赏了《草原赞歌》《牧场上的家》根据节奏情绪等给它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吧!
结束语:今天我们欣赏了草原美景,唱了听了草原歌曲,我们的草原之旅也要结束,让我们唱着《牧羊女》这首歌和牧羊女和大草原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