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词人的优秀词作品

时间:2019-05-13 13:3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女性词人的优秀词作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女性词人的优秀词作品》。

第一篇:女性词人的优秀词作品

女性词人的优秀词作品

>

来源资料/ 网络

收集编辑/南楼雁子 减字木兰花·春怨 朱淑真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菩萨蛮朱淑真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眼儿媚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蝶恋花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不潇潇雨。清平乐·送春朱淑真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清平乐朱淑真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谒金门·春半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点绛唇魏夫人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独自凭栏久。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菩萨蛮魏夫人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卷珠帘魏夫人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好事近魏夫人雨后晓寒轻,花外早莺啼歇。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不堪西望去程赊,离肠万回结。不似海棠阴下,按《凉州》时节。钗头凤唐琬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此篇有争议)祝英台近戴复古妻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揉碎花笺,忍写断肠句。道傍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如何诉。便教缘尽今生,此身已轻许。捉月盟言,不是梦中语。後回君若重来,不相忘处,把杯酒、浇奴坟土。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鹊桥仙严蕊碧梧初坠,桂香才吐,池上水花初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到隔年期,怕天上方才隔夜。卜算子严蕊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又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市桥柳蜀中妓欲寄意、浑无所有。折尽市桥官柳。看君著上征衫。又相将、放船楚江口。後会不知何日又。是男儿、休要镇长相守。苟富贵、无相忘。若相忘、有如此酒。满江红王清惠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名播兰簪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颦鼓揭天来,繁华歇。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嫦娥、於我肯从容,同圆缺。渔父管道升

遥想山堂数树梅。凌寒玉蕊发南枝。山月照,晓风吹。只为清香苦欲归。渔父管道升南望吴兴路四千。几时回去霅溪边。名与利,付之天。笑把渔竿上画船。渔父管道升身在燕山近帝居。归心日夜忆东吴。斟美酒,脍新鱼。除却清闲总不如。渔父管道升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太常引刘燕哥故人送我出阳关。无计锁雕鞍。今古别离难。兀谁画、蛾眉远山。一尊别酒,一声杜宇,寂寞又春残。明月小楼间。第一夜、相思泪弹。念奴娇张红桥凤凰山下,玉漏声恨,今宵容易歇;一曲阳关歌未毕,栖身哑哑催别。含怨吞声,两行珠泪,渍透千重铁;柔肠几寸,断尽临歧时节。还忆浴罢画眉,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漫道胸前怀豆蔻,今日总成虚设。桃叶渡头,河水千里,合冻云叠叠;寒灯旅邸,荧荧与谁同说?蝶恋花(残篇)张红桥记得红桥西畔路,郎马来时,系在垂杨树;漠漠梨云和梦度,锦屏翠帽留春住。浣溪沙沈宜修袖惹飞烟绿鬓轻,翠裙施出粉云屏。飘残柳絮未知情。千唤懒回徉看蝶,半含娇语恰如莺。镇人无赖恼秦筝。望江南·暮秋沈宜修

河畔草,一望尽凄迷。金勒不嘶新寂寞,青袍难觅旧葳蕤。野烧又风吹。

胡蝶去,何处问归期。一架秋千寒月老,数声鶗鴃故园非。空自怨萋萋。蝶恋花·感怀沈宜修

犹见寒梅枝上小。昨夜东风,又向庭前绕。梦破纱窗啼曙鸟,无端不断闲烦恼。却恨疏帘帘外渺。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心绪一砧空自捣,沿阶依旧生芳草。浣溪沙·和仲韶寄韵沈宜修春事阑珊可怨磋。愁看柳絮逐风斜。碧云天际正无涯。莫问燕台曾落日,休怜吴地有飞花,春风总不属侬家。忆秦娥·春日

张倩倩

风雨咽,鹧鸪啼破清明节。清明节,杏花零落,闷怀千叠。

情愫依旧和谁说?眉山斗锁空愁绝。空愁绝,雨声和泪,向谁凄切?

蝶恋花·寅寒夜与宛君话君庸作张倩倩

漠漠轻阴笼竹院。细雨无情,泪湿霜花面。

试问寸肠何样断?残红碎绿西风片。

千遍相思才夜半。又听楼前,叫过伤心雁。不恨天涯人去远,三生缘薄箫郎伴。点绛唇 早春有感

叶纨纨往事堪伤,旧游绿遍池塘上。闲愁千丈。暗逐庭芜长。自古多情,偏惹多惆怅。添悽怆。寒宵淡月,一片凄凉况。浣溪沙 春恨叶纨纨窗外梅花落素英。隔帘啼鸟弄春晴。断肠芳草有青青。独倚画鸾愁日暮,半笼金鸭怯寒生。闲思心事暗伤情。菩萨蛮 代闺人春愁叶纨纨

罗巾拭遍伤春泪。夜长香冷人无寐。独坐小窗前。孤灯照黯然。关情双紫燕。肠断鸳鸯伴。无奈武陵迷。恨如芳草萋。三字令·咏香扑叶纨纨疑是镜,又如蟾。最嬋娟。红袖里,绿窗前。殢人怜。盖锦带,妒花钿。兰浴罢,衬春纤。扑还拈。添粉艳,玉肌妍。麝氤氲,香馥郁,透湘帘。百字令 秋怀叶纨纨秋光潇洒,正清江收潦,芙蓉写颊。扇影辞人凉入苧,叹故国经时别。月皎风凄,梦回花谢,多少乡情切。憑高对酒,幽怀几度悽结。无奈窗户萧条,闲情冷落,篆缕销金鸭。客梦悠悠何时了,旧恨新愁万叠。病骨支离,年华屡换,罗袖长啼血。可怜双鬓,应知一夜堪鑷。水龙吟 次母韵早秋感旧同两妹作叶纨纨

秋来忆别江头,依稀如昨皆成旧。罗巾滴泪,魂销古渡,折残烟柳。

砌冷蛩悲,月寒风啸,几惊秋又。叹人生世上,无端忽忽,空提往事搔首。犹记当初曾约,石城淮水山如绣。追游难许,空嗟两地,一番眉皱。枕簟凉生,天涯梦破,肠断时候。愿从今但向花前,莫问流光如奏。玉胡蝶 感春叶纨纨景色穠芳清昼,游丝无力,嫋嫋轻柔。欲挽春光同住,堪笑难留。碧烟侵旧时罗袖,红香淡独自妆楼。绣帘幽。弄晴啼鸟,唤雨鸣鸠。多忧。凭高一望,江南春色,千古杨州。回首繁华,断肠都付水东流。黯魂销一番怀古,空目断万缕新愁。几时休。绿杨芳草,春梦如秋。蝶恋花叶纨纨尽日重帘垂不卷。庭院萧条,已是秋光半。一片闲愁难自遣,空怜镜里年华换。寂寞香残门半掩。脉脉无端,往事思量遍。正是销魂肠欲断,数声新雁南楼晚。踏莎行·过芳雪轩忆昭齐先姐叶小纨芳草雨干,垂杨烟结,鹃声又过清明节。空梁燕子不归来,梨花零落如残雪。春事阑珊,春愁重叠,篆烟一缕销金鸭。凭栏寂寂对东风,十年离恨和天说。浣溪沙叶小纨髻薄金钗半鲜轻,徉羞微笑隐湘屏。嫩红染面作多情。长怨曲栏看门鸭,惯填南陌听啼莺。月明帘下理瑶筝。浣溪沙叶小鸾欲比飞花态更轻,低回红颊背银屏。半娇抖倚似含情。填带淡霞笼白雪,语偷新燕怯黄莺。不胜力弱懒调筝。南歌子·秋夜叶小鸾

门掩瑶琴静,窗消画卷闲。半庭香雾绕阑干。一带淡烟红树、隔楼看。

云散青天瘦,风来翠袖寒。嫦娥眉又小檀弯。照得满阶花影、只难攀。虞美人·看花叶小鸾

阑干曲护闲庭小,犹恐春寒悄。隔墙影绕一枝红,却是杏花消瘦、旧东风。

海棠睡去梨花褪,欲语浑难问。只知婀娜共争妍,不道有人为伊、惜流年。虞美人·残灯叶小鸾

深深一点红光小,薄缕微烟袅。锦屏斜背汉宫中,曾照阿娇金屋、泪痕浓。

朦胧穗落轻烟散,顾影浑无伴。怆然午夜漫凝思,恰似去年秋夜、雨窗时。浣溪沙·春暮叶小鸾曲曲阑干绕树遮。半庭花影带帘斜。又看暝色入窗纱。

楼外远山横宝髻,天边明月伴菱花。空教芳草怨年华。踏莎行·闺情之二叶小鸾昨夜疏风,今朝细雨,做成满地和烟絮。花开若使不须春,年年何必春来住。楼外莺飞,帘前燕乳。东君漫把韶光与。未知春去已多时,向人犹作怨春语。蝶恋花·春愁叶小鸾蓦地东风池上路。绿怨红消,竟是谁分付。不断行云迷楚树。闭门寒食梨花雨。雨后斜阳芳草处。闲把情怀,付与东君主。便向西风飘柳絮,不能飘散愁千缕。金明池·咏寒柳柳如是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江城子·忆梦柳如是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南乡子·落花柳如是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又有个人儿似你。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愿他少识相思路。梦江南·怀人(十首)柳如是其四人去也,人去小池台。道是情多还不是,若为恨少却教情。一望损莓苔。其五人去也,人去绿窗纱。赢得病愁输燕子,禁怜模样隔天涯。好处暗相遮。

其七人去也,人去碧梧阴。未信赚人肠断曲,却疑误我字同心。幽怨不须寻。

其八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强起落花还瑟瑟,别时红泪有些些。门外柳相依。

其九人去也,人去梦偏多。忆昔见时多不语,而今偷悔更生疏。梦里自欢娱。

满江红·楚黄署中闻警顾贞立仆本恨人,那禁得、悲哉秋气。恰又是,将归送别,登山临水。一片角声烟霭外,数行雁字波光里。试凭高觅取旧妆楼,谁同寄?乡梦远,书迢递。人半载,辞家矣。叹吴头楚尾,倏然孤寄。江上空怜商女曲,闺中漫洒神州泪。算缟綦何必让男儿,天应忌。浣溪沙顾贞立风雨妨春苦不宽。开帘怕见嫩红残。锦屏深护早春寒。新懒一身扶不起,愁痕万点镜慵看。空拈班管写长叹。浣溪沙顾贞立晓日凝妆上翠楼。恼人春色遍枝头。湘帘风细荡银钩。燕子未归寒恻恻,梅花初落恨悠悠。重门深锁一天愁。一剪梅顾贞立九十春光半已残。诗兴阑珊。酒兴阑珊。镜中憔悴不堪看。羞画眉弯,懒画眉弯。涩雨悭风特地酸。不许春闲,不许人闲。年年愁病苦相关,花也长叹,人也长叹。满江红顾贞立为问嫦娥,何事更,一生耽搁。也曾照,爆一楼伴,长生殿角。伴我倚窗朱户影,孤他碧海青天约。倩西风,迢递寄愁心,随漂泊。玉色管,今闲却。千口酒,谁斟酌。有天涯羁旅,鬓幽零落。别梦易醒,远书草草仍难托。判长眠,憔悴过三秋,人如削。御街行徐湘苹

华灯看罢移香屟。正御陌、游尘绝。素裳粉袂玉为容,人月都无分别。丹楼云淡,金门霜冷,纤手摩挲怯。

三桥婉转凌波蹑。敛翠黛、低回说。年年长向凤城游,曾望蕊珠宫阙。星桥云烂,火城日近,踏遍天街月。

念奴娇·赠友徐湘苹

行年四十,乃知三十九年都错。富贵功名如此矣,何必酒阑花落。朱子传经,沈郎制锦,与我年相若。着鞭先我,抚躬多少惭怍。惟有紫硖吴郎,恰同年同运,身世同漂泊。击筑鸣琴从此罢,将向柳营莲幕。江左人才,山东形胜,极酒聊商榷。时乎难再,须臾双鬓如鹤。少年游·有感徐湘苹

衰杨霜遍灞陵桥。何处似前朝。夜来明月,依然相照,还认楚宫腰。

金尊半掩琵琶恨,旧谱为谁调。翡翠楼前,胭脂井畔,魂与落花飘。

青玉案·吊古徐湘苹

伤心误到芜城路。携血泪、无挥处。半月模糊霜几树。紫箫低远,翠翘明灭,隐隐芊车度。鲸波碧浸横江锁。故垒萧萧芦荻浦。烟水不知人事错。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莲花步。水龙吟·次素庵韵感旧而作徐湘苹

合欢花下留连,当时曾向君家道。悲欢转眼,花还如梦,那能长好。真个而今,台空花尽,乱烟荒草。算一番风月,一番花柳,各自斗,春风巧。

休叹花神去杳。有题花锦笺香稿。红阴舒卷,绿阴浓淡,对人犹笑。把酒微吟,譬如旧侣,梦中重到。请从今、秉烛看花,切莫待,花枝老。风流子·同素庵感旧徐湘苹

只如昨日事,回头想、早已十经秋。向洗墨池边,装成书屋,蛮笺象管,别样风流。残红院、几番春欲去,却为个人留。宿雨低花,轻风侧蝶,水晶帘卷,恰好梳头。西山依然在,知何意凭槛,怕举双眸。便把红

酿酒,只动人愁。谢前度桃花,休开碧沼,旧时燕子,莫过来楼。悔煞双飞新翼,误到瀛洲。苏幕遮吴藻

曲栏干,深院宇,依旧春来,依旧春又去;一片残红无著处,绿遍天涯,绿遍天涯树。

柳絮飞,萍叶聚,梅子黄时,梅子黄时雨;小令翻香词太絮,句句愁人,句句愁人处。祝英台近吴藻

曲栏低,深院锁,人晚倦梳裹;恨海茫茫,己觉此身堕。那堪多事青灯,黄昏才到,又添上影儿一个。

最无那,纵然着意怜卿,卿不解怜我,怎又书窗依依伴行坐?算来驱去应难,避时尚易,索掩却,绣伟推卧。金缕曲吴藻生木青莲界,自翻来几重愁案,替谁交代?愿掬银河三千丈,一洗女儿故态。收拾起断脂零黛,莫学兰台愁秋语,但大言打破乾坤隘;拔长剑,倚天外。人间不少莺花海,尽饶他旗亭画壁,双鬟低拜。酒散歌阑仍撒手,万事总归无奈!问昔日劫灰安在?识得天之真道理,使神仙也被虚空碍;尘世事,复何怪!洞仙歌吴藻珊珊琐骨,似碧城仙侣,一笑相逢淡忘语。镇拈花倚竹,翠袖生寒,空谷里,想见个依幽绪。兰针低照影,赌酒评诗,便唱江南断肠句。一样扫眉才,偏我清狂,要消受玉人心许。正漠漠烟波五湖春,待买个红船,载卿同去。行香子吴藻长夜迢迢,落叶萧萧,纸窗儿不诅敲。茶温烟冷,炉暗香销,正小庭空,双扉掩,一灯挑。愁也难抛,梦也难招,拥寒食睡也无聊。凄凉境况,齐作今宵,有漏声沉,铃声苦,雁声高。南乡子吴藻

门外水粼粼,春色三分已二分;旧雨不来同听雨,黄昏,剪烛西窗少个人。

小病自温存,薄暮飞来一朵云;若问湖山消领未,琴样樽,不上兰舟只待君。

浣溪沙吴藻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芭蕉叶上几秋声!欲哭不成还强笑,讳然无奈学忘情,误人在自说聪明。风光好·春日顾春好时光,恁天长。正月游蜂出蜜房,为人忙。探春最是沿河好,烟丝袅。谁把柔丝染嫩黄,大文章。江城梅花引·雨中接云姜信顾春故人千里寄书来。快些开,慢些开。不知书中,安否费疑猜。别后炎凉时序改,江南北,动离愁,自徘徊。徘徊、徘徊、渺予怀。天一涯。水一涯。梦也梦也,梦不见,当日裙钗!谁念碧云,凝伫费肠回?明岁君归重见我,应不是,别离时,旧形骸!江城子·落花顾春花开花落一年中,惜残红,怨东风。恼煞纷纷,如雪扑帘栊。坐对飞花花事了,春又去,太匆匆。惜花有恨与谁同!晓妆慵,特愁侬。燕子来时,红雨画楼东。尽有春愁衔不去,无才思,是游蜂。如梦令·送春顾春昨日送春归了,枝上残红渐少。帘外绿阴多,满地落花谁扫?休扫,休扫,一任东风吹老。江城子·记梦顾春烟笼寒水月笼沙,泛灵槎,访仙家。一路清溪、石桨破烟划。才过小桥风景变,明月下,见梅花。梅花万树影交加,山之涯,水之涯,淡宕湖天、韶秀总堪夸。我欲遍游香雪海,惊梦醒,怨啼鸦。醉翁操·题云林《湖月沁琴图》顾春悠然,长天,澄渊,渺湖烟,无边。清辉灿灿兮婵娟,有美人兮飞仙。悄无言,攘袖促鸣弦。照垂杨、素蟾影偏。羡君志在,流水高山。问君此际,心共山闲水闲?云自行而天宽,月自明而露漙,新声和且圆。清徽徐徐弹,法曲散人间,月明风静秋夜寒。浪淘沙顾春碧瓦指离宫,楼阁玲成,遥看草色有无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烟柳空蒙。

湖水自流东,桥影垂虹,三山秀气为谁钟?武帝旌旗都不见,郁郁蟠龙。金缕曲·自题听雪小照顾春兀对残灯读。听窗前、萧萧一片,寒声敲竹。坐到夜深风更紧,壁暗灯花如菽。觉翠袖、衣单生粟。自起钩帘看夜色,压梅梢万点流玉。飞雪急,鸣高屋。

乱云黯黯迷空谷。拥苍茫、冰花冷蕊,不分林麓。多少诗情频在耳,花气熏人芳馥。特写入、生绡横幅。岂为平生偏爱雪,为人间留取真面目。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不因人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折磨。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如此江山秋瑾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知己难逢,年光似瞬,双鬓飘零如许。愁情怕诉,算日暮穷途,此身独苦。世界凄凉,可怜生个凄凉女。曰:“归也”,归何处?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天乎太瞽!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翠楼怨(题王泽环亡姬遗像,因庚子兵乱,此像失职,后其友朱望清见于市上,赎回归之。)秋瑾寂寞庭寮,喜飞来画轴,破我无聊。试展朝云遗态,费维摩几许清宵?紫玉烟沉,惊鸿影在,历劫红羊迹未消。赖有故人高谊,赎得生绡。环佩声遥,纵归来月下,魂已难招。故剑珠还无恙,黄衫客风韵偏豪。自叙乌阑,遍征红豆,替传哀怨谱《离骚》。但恐玉萧难再,愁煞韦皋。诉衷情徐自华年华容易水东流,雁又叫妆楼。换得罗衣嫌薄,自起放帘钩。风乍爽,暑全收,没来由。愁过春日,闷过长夏,病到新秋。祝英台近吕碧城

缒银瓶,牵玉井,秋思黯梧苑。蘸渌搴芳,梦堕楚天远。最怜娥月含颦,一般消瘦,又别后、依依重见。

倦凝眄,可奈病叶惊霜,红兰泣骚畹?滞粉黏香,绣屧悄寻遍。小栏人影凄迷,和烟和雾,更化作、一庭幽怨。玲珑玉(阿尔伯士雪山,游者多乘雪橇,飞越高山,其疾如风,雅戏也。)吕碧城谁斗寒姿?正青素、乍试轻盈。飞云溜屧,朔风回舞流霙。羞拟凌波步弱,任长空奔电,恣汝纵横。峥嵘,诧遥峰、时自送迎。望极山河幕缟,惊梅魂初返,鹤梦频惊。悄碾银沙,只飞琼、惯履坚冰。休愁人间途险,有仙掌、为调玉髓,迤逦填平。怅归晚,又谁楼、红灿冻檠。汨罗怨·过旧都作吕碧城翠拱屏嶂,红逦宫墙,犹见旧时天府。伤心麦秀,过眼沧桑,消得客车延伫。认斜阳、门巷乌衣,匆匆几番来去?输与寒鸦,占取垂杨终古。

闲话南朝往事,谁踵清游,采香残步?汉宫传蜡,秦镜萤星,一例秾华无据?但江城、零乱歌弦,哀入黄陵风雨。还怕说、花落新亭,鹧鸪啼苦。陌上花(木棉花作猩红色,别名烽火树,和榆生教授之作。)吕碧城

丹砂抛处,峰回粤秀,茜云催暝。绚入遥空,漫认霜天枫冷。长堤何限红心草,犹带烽烟馀恨。又花凄蜀道,鹃魂惊化,泪绡痕凝。料吴蚕应妒,三军挟纩,不待娇丝缫损。脸晕浓酲,艳锁猩屏人影。鄂君绣被春眠暖,谁念苍生无分?待温回黍谷,消寒同赋,绛梅芳讯。卜算子汤国梨春是伤心时,花是断肠侣,折得梅花着意看,寄向谁边去。身世有沧桑,哀乐无凭据,剩有鸾笔十幅词,留得相思住。误佳期汤国梨

雨过苔痕如雪,风定茶烟低袅。日长人静奈无聊,总比黄昏好。

独自依朱阑,对影怜残照。悄寒又到旧罗衣,欲恨秋来早。金缕曲(午桥医师以毛刻《谷音》为赠,赋此谢之)丁宁抚卷增凄切。甚当时、残山剩水,竟多高节。渺渺苹花无限意,长共寒潮呜咽。算今古、伤心一辙。搔首几回将天问,问神州何日烟尘歇。天不语,乱云叠。

未酬素抱空存舌。更哪堪、苍茫离黍,斜阳似血。惟有君家壶中世,消尽泉香酒冽。再休道、沧桑坐阅。好展平生医国手,把孱夫旧恨从头雪。金瓯举,满于月。鹧鸪天·归扬州故居作丁宁

湖海归来鬓欲华,荒居草长绿交加。有谁堪语猫作伴,无可消愁酒当茶。

三径菊,半园瓜。烟锄雨笠作生涯。秋来尽有闲庭院,不种黄葵仰面花。庆春泽慢·黄山道中丁宁野水涵烟,遥峰敛黛,依稀画里曾经。照眼凌波,惊看欲立亭亭。蘅皋月冷湘娥怨,翠盘擎、凉露初零。暗消凝,似水年华,都付鸥盟。

飘萧双鬓殷勤洗,待缁尘尽涤,漫步仙瀛。济胜无功,羡他绝顶身轻。黄山自是吾家好,算登临如履师庭。报邮程,故扰吟怀,车笛声声。喝火令(月影侵帘,愁怀如织,书寄味琴)梦短愁难遣,愁深梦易惊。揽衣和泪下阶行。又是月光如梦,庭户悄无声。碧箪凉于水,忧怀沁若冰。万端尘恨一时萦。记得相逢,记得看双星。记得曲栏干畔,笑语扑流萤。虞美人(重印《还轩词》成,仿宋人听雨词意,漫成此解。)丁宁儿时弄笔红窗下,片语珍无价。中年觅食暂离家,不道故园从此即天涯。

老来潦倒书城卧,蠹卷青灯伴。吟魂消尽漏将终,双鬓萧疏黄叶堕西风。玉楼春丁宁冰霜销尽萍光转。绮陌清歌归缓缓。江南草长燕初飞,漠北沙寒春尚浅。

柳枝袅娜同心绾。枝上流莺千百啭。齐将好语祝东风,地老天荒恩不断。南歌子(索居无俚,缀扬州土语,忆湖上旧游,兼怀船娃小四)小艇偏生稳,双鬟滴溜光。几回兜搭隔帘张,却道凫庄那块顶风凉。

杨柳耶些绿,荷花实在香。清溪虽说没多长,可是紧干排遣也难忘。

第二篇: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摘 要:20世纪是中国文学中的女性意识不断觉醒的年代。张爱玲就是一位女性意识极强的作家,她的文学创作中就呈现出一种真正的女性化写作的风貌。张爱玲女性意识成因中的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关键词:张爱玲;文学创作;女性意识

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坛里属于一位传奇式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光辉绚丽的一页。张爱玲小说所迸发的文学才情,她那独特的写作视角,以及她与文**汐的暗合,都使得张爱玲倍受世人的关注。张爱玲是自“五四”以来最为优秀的女性主义作家之一。她脱离了五四时期丁玲、冰心等女作家的写作套路,另辟蹊径,以独特的女性视角观察和剖析宗法男权社会中女人的众生相及她们殊途同归的被压迫命运,体现了一位女作家非比寻常的洞察力和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怀。同时,她摆脱了五四以来对男女平等的神话描述,抛弃了那种南辕北辙的女权主义追求,转而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女性位置。她抛弃了五四时期男权中心的文化传统,自出机杼,创造出自我独特的语言表达。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作家流露出了强烈的女性意识。作家的这种女性意识并不同于冰心的博爱,也不同于丁玲的冷峻,它更强调一种否定精神,这种否定精神包括了作家对男性权威的否定,也包括了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否定,它有非同一般的勇气和敢于直面人生的“自审”意识,因此,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受到了许多读者和文学研究者的认同与赞扬。1张爱玲女性意识的成因分析 1.1环境因素

上海是张爱玲文学生命的起源地和写作场。正是因为上海所具有的远离主流文化的独特环境,促进了张爱玲女性意识的成长。张爱玲注定要以文学来证明自己,因为她除了发展自己的天才之外,别无生存的目标。也注定只有在上海才能成名,因为上海独特的文化环境成就了她的文学品格,是其文学的生长土壤,培育的温室,只是战争的爆发,使张爱玲的创作时间得以提前。上海作为最早的五大通商口岸之一,外国租界和非老城的华界演出了上海的全部现代史,上海文化的本质是中国城市结构向现代化的表征。市场竞争的现实造就了不拘泥、不保守等现代人品格。在文化事业方面,上海的文人自觉远离传统精英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出现了立足于凡人本位意识的海派文化。商业文明催生出一大批以卖文为生的文人。现代化通讯印刷事业的发达,培养了一个由市民组成的大众读者市场,世俗文化代替了以载道为目的的正统文学。海派知识分子自觉的坚持世俗立场,消解英雄圣人,以日常生活意识和都市市民哲学为其精神特征。可见,上海的文化氛围给张爱玲提供了抛弃浮华,冷静审视的外在环境。女性历史浮出地表的时机为她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商业文化中人性缺点的暴露为她提供关于人性劣根性研究的场所,在传统与现代交接的最前沿,人生存处境的尴尬微妙又被张爱玲敏感的心所捕获。1.2心理因素

张爱玲的童年生长环境,父母亲对其性格形成的影响,以及成年以后的际遇等等属于张爱玲自我的独特体验是形成她的女性意识的重要因素。她的身世、性格、际遇等等因素共同决定着其女性意识的特点。张爱玲有一位初具现代个性主义思想的母亲,因不堪丈夫的种种恶习而离家出走,以刚强维持着女人的尊严,这对张爱玲形成现代个人主义品格无疑具有很大影响。但由于生活方式、文化历史等原因,张爱玲的母亲并未参与抚养孩子的工作,而由一个年迈的女佣完成,这也是张爱玲缺少最基本的依赖感的心理根源。在尚未与母亲同住之前,对母亲生活方式的向往,对母亲独立个性的敬佩以及在父亲家里无爱的生活使张爱玲对母亲有一种“罗曼蒂克”的爱。后来与母亲同住,张爱玲心目中高贵美丽的母亲毁了女儿的自尊,毁了女儿对母亲近乎崇拜的爱,这使张爱玲无论何时何处,对人性始终抱一种怀疑态度,有一种清醒的冷静与冷漠。张爱玲的父亲是典型的封建遗少,挥霍祖产,坐吃山空,与妻子关系僵化,与姨太太打架,以及花天酒地,对子女缺少责任心,完全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也缺乏人最起码的自律意识,这使他不可能担当起为儿女榜样的角色。甚至因为女儿去亲生母亲那里住了几天,就对女儿丧失人性的毒打,将其关在地下室一年多,对女儿的生死置之不理。对于父亲,张爱玲看到了父亲生活的错位状态,除了完全看不起之外,与对母亲所代表的自由利落生活的向往相反,她对父亲的生存状态由衷地觉得可悲。这样的家庭使张爱玲从小生活在一个支离破碎,毫无爱心的环境里,父母本身的自私冷漠等缺点在促使张爱玲早熟的良心发现的同时,形成对丑恶人性冷静旁观和束之高阁的人生观之最初契机。加之性格内向,天资聪颖,使她以少年难得的老成和深刻,抛开亲情的纠缠,而利落的站在人性的高度,对长辈进行审视。2泯灭的母爱

张爱玲对女性的“自审”,有一个重要且极个性化的内容,即对“母亲”的自审。在传统文学创作中母爱涵义总是与圣洁、崇高、温柔、善良等等美好的字眼联系在一起。冰心及与之同时代的女作家群体几乎都是讴歌母爱的能手,在她们笔下,母亲被形容为一个安顿灵魂的温暖怀抱,躲避风雨的安全港湾。她们坚信,母爱才是真正的归宿。而张爱玲却将笔触深入到母亲隐秘的内心深处,用一种审视的眼光冷峻地注视着母亲的心灵痛苦和精神沦落,透视母亲心灵深处中那未被常人察觉的集体无意识的存在,一种心安理得的让权于男权社会而又不惜以葬送母爱为代价的存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有两类母亲形象,一类像《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梁太太等,她们美丽、残暴而有着被压抑的情欲和疯狂的金钱欲与统治欲;另一类如《小艾》中的席五太太,《鸿鸾禧》中的娄太太,《花凋》中的郑太太等。她们没有鲜明清晰的面貌,原是一群活动在舞台背景深处的可有可无的角色,她们没有自己的思想行为,总是小心翼翼地讨好丈夫、孩子和旁人,随他们的思想滚动而滚动。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一个封建大家庭中常见的女性,但她又非同一般。她已经褪去了“母亲”的伟大而神圣的光环。她既是父权社会的受害者,又是父权社会的合谋者,还是自身人性丑恶的直接表现者。她一生披着沉重的黄金枷锁,不仅压抑着自己的情欲,压抑着爱恋,又亲手扼杀了儿子长白和女儿长安的幸福,黄金是七巧一生的想望,也是她一生唯一指望能得到的东西。她向往健康美好的爱,却被自己的大哥卖断;在姜家,她也曾有过爱的挣扎,但一次是被自己的小叔子拒绝,因为她不是他棋盘上的棋子,一次是经历了漫长的煎熬,终于获得财产之后,拒绝了主动上门的小叔子的示爱,她要保住她唯一实在的东西———黄金。爱,在此时,已是多余而危险的东西,这次拒绝使七巧彻底失去了情爱的机会,变成了完全为金钱所奴役的疯狂女人。“张爱玲将在权力的绵密网络中抵抗着的女性日常的斗争以‘疯狂女人’的形象呈现,讲述了‘家族制度’的机制中,阶级、性别、世代的桥梁———母亲为什么、何时、怎样由被害者变为加害者,权力交替是如何完成的。”

从曹七巧这种残暴和冷酷的“母亲”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在父权社会中,即使女人有幸获得了经济大权,她们也已经被异化为男权中的一分子,成为“父权”的代言人。而她们这种对于“黄金”和“权力”的掌握,却是靠牺牲她们的青春,她们的幸福,她们做人的权力换来的。尽管她们穷极一生所得到的金钱和权力已经在手中了,但人性中至真、至善、至美的东西却已荡然无存。她们的眼中不再有美好的事物,唯有的是生存的残酷。她们只能拼命地保住这唯一自己还可以掌握的东西,至于关心与呵护儿女,给他们以温情与爱,则不在她们所考虑的范围之内。而另一方面,她们对自己失去的东西的追逝,却表现在对下一代的变本加厉的剥夺上。长期的压抑已经扭曲了做“母亲”的心,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哪怕是自己的儿女也休想得到。人的私欲在这里得到无限的膨胀,有道是“虎毒不食子”,可是她们连起码的动物性也丧失了。黄金、权力改变了她们的地位,但可悲的是连自己也改变了,变得自己不再是自己,“母亲”也不再是“母亲”。

张爱玲对文学传统中大量充塞的颂扬伟大母爱的作品抱有反感态度,称其为“滥调文章”。母亲也罢,其他人也罢,作为一个“人”,就逃不了人与人之间本质上的自私、虚伪、冷酷、软弱、自卑———这是张爱玲对人性的基本理解。她把亲子关系还原为普通的人与人的关系,从而对母性做出了极个性化的审视。3盲目的情爱

张爱玲在她的小说中对女性心理痼疾揭示最深、笔力最集中的是女性的“依赖性”,这在女性追求情爱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她笔下,无论新派还是旧派女性,都摆脱不了对男性的依附心理,旧派女性没有女性自觉,心甘情愿成为男性世界中的附庸,婚姻是她们寻找依靠的唯一手段,也是最终的归宿。新派女性坦然接受现代的物质文明,谈西式恋爱,参加跳舞一类的社交活动,但仍然甘为男性世界中永远的奴隶,她们即便已经挣脱了封建旧家庭,但永远挣不脱以男性为生命支柱的思想意识。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大多数丧失了独自求生的能力,她们皆渴望有所依附,首先解决物质的生存困境。她们除了做“女结婚员”外,别无他长,张爱玲认为:“安稳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所谓求安稳,就是找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依托终身。最典型代表是《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她的曲折而苍凉的恋爱过程,正是一场求安稳的爱情冒险,白流苏与丈夫离婚后住娘家,兄嫂骗取了她的所有积累后就排挤她。后来她与留学生范柳原恋爱,离沪到港,范柳原对她并没有真心,这使她既矛盾又痛苦。曾一气之下回到上海娘家,但排挤依旧,还加上流言和白眼,为了寻求自己的归宿,她只好又投入范柳原的怀抱,当情妇也在所不惜了。白流苏住在娘家,本来就是自己的家,但兄嫂的白眼使她呆不下去,这是她求安稳的社会外力。她的恋爱受了许多委屈,还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然而她还是不由自主的往这条路上滑下去,好像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她,而这股力量实质就是她对能够有所依附的婚姻的渴望,她必须去寻找男人对她的爱,才能立足于社会,满足她内心的渴求与虚荣,这是求安稳的内驱力。在那动荡的、人心叵测的世界里,她好像作了一个梦似的,她感到天地万物的一切全不可靠,靠得住的还是“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

张爱玲在一篇文章中曾感叹:“电车上的女人使我悲怆。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女性不仅在物质和生存上形成了依赖性,而且在更高层面的爱情领域也形成了以男性为中心的依赖性。男性的爱与不爱,是她们生命价值的核心。做一个男权社会认定的女人,这是张爱玲笔下的女人最好的归宿。“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到异性的爱,也就是得到不了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点贱。”白流苏苦苦奋斗的经历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争取被爱”,她费尽心机,历经波折,终于胜利了,因而惹得女人们嫉妒和仇恨,倘若她失败了,她将遭到所有人特别是女人的歧视,张爱玲笔下的女人在婚恋中皆埋葬痴情,丧失浪漫,消灭幻想,冷静地争取一个有所依靠的现实。4沦丧的自爱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是谈不上“自尊、自爱”的,不仅她们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沉重的是连她们自己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应该得到认可和尊重,作为母亲的女人,或者甘于成为“父权”的代言人,即便是有了经济大权后,仍惶惶不安,以极端冷酷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亲人,以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金钱和权力;或者其思想行为完全被丈夫的思想行为所代替,丧失了女性主体意识,只是整个家庭的一个可有可无的影子,这种种行为其实都和女性与生俱来的自卑感息息相关。作为妻子的女人,将婚姻作为幸福的赌注,将男人当作生活和爱的依靠,把依附男人当作自然的思想和行为,这些也与女性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密切相联的。自卑感是女性甘于被异化,被屈辱,自认弱小,产生依赖性的根本原因。

曹七巧表面看起来是个非常强悍的人,但实际上自卑感才是她内在的心理特质。以一个麻油店老板女儿的身份嫁到官宦人家做了“正头奶奶”,尽管嫁的是一个落泊世家的残废公子,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权势,以及封建时代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仍让她逃脱不了出身低微的自卑。对姜家的人,她在泼辣的嘲骂,无忌惮的牢骚后面,隐藏着充满自卑的奉承与讨好,她和新奶奶亲热,和云泽小姐套近乎,讨了没趣还要赔笑脸。但这一切都没有用,一家人仍往她头上踩,连丫环也看不起她,卑贱的门第永远是她的耻辱。

她的种种行为都源自于她内心深刻的自卑感。她在权势的威压下感到自卑,产生不安全感,她只能寻找“金钱”作为依靠。为了克服这种自卑,寻找到安全,她牺牲了一生的幸福。外部力量和权势能压迫出人的渺小,人内在的物欲也能使人丧失自我,深感自卑。天真美丽的葛薇龙第一次踏进她香港姑妈梁太太的府第,绝没有想到要身着华服出人头地,她只是为了读书,是物欲使她丧失了自我,是自卑使她一步一步走进深渊。深宅幽院,阔太太的气度,丫环的骄横,挤压出了她心中的“穷”字,不由得她不自卑,也激起她对享乐生活的向往,姑妈为她张开了物欲的大网,壁橱里那“金翠辉煌”的衣服使葛薇龙飘飘荡荡,心旷神怡。她不是不懂姑妈的用心,但在强大的物质诱惑面前,道德是脆弱的,她自然地接受了物质的满足来驱逐内心的自卑。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既有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又有来自于自身在强烈的物欲和贪欲下的渺小感,这就决定了她们不可能走上自尊、自爱、自强之路,她们只能依靠男人,依靠金钱,依靠权力去寻求中间的平衡,但恰恰相反,她们只能在自卑、自贱的泥塘中越陷越深,永远也改变不了卑微低贱的地位。

张爱玲在“母爱”、“情爱”和“自爱”等方面对女性意识进行了自审,与致力于揭示“国民性”弱点的鲁迅先生有着传承关系。张爱玲延承了鲁迅先生对“国民性”弱点尤其是女性自身弱点的批判传统。

女性若没有对其奴性心理、依赖性、自卑感等心理痼疾的自觉反叛,任何社会的解放也不能达到女性真正意义的解放,女性人格的独立,不仅需要经济的独立、社会的解放,更需要对千百年形成的女性意识的重建。“自信、自尊、自立、自强”应该是女性意识新的内涵。张爱玲在她的小说中展露女性的心理痼疾,借以表达她对女性主体意识所作的理解和阐述。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她也实践着自己标准,始终是自立自强,独立自主走向人生舞台,并且取得成功。时至今日,张爱玲对女权的观照和解构,对于我们今天建立正确和健全的女性意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也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解放至今天,女性意识的重构与建立,仍然是一个需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黎丽,张爱玲笔下的文化视角和女性意识,名作欣赏,2006/24 2, 周欣荣,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现代女性意识,语文学刊,2006/12 3, 张琴,张爱玲与张小娴小说创作中的女性自我意识比较,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4, 李枫,张爱玲《十八春》中女性意识的新指向,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01 5, 马双,女人,女作家,女性——浅谈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02 6, 段金花,萧红与张爱玲的女性意识比较,东岳论丛,2005/05

第三篇:浅谈宫崎骏作品中的女性角色

淮 阴 工 学 院

课 程 论 文

者: 系(院): 专

业: 题

目:

范晓艳 学 号: 人文学院

3082114307

工商管理(商务秘书)浅谈宫崎骏作品中的女性角色

副教授

指导者:

吴延生

2011

年 12 月

浅谈宫崎骏作品中的女性角色

工商管理(商务秘书)3083班 范晓艳

摘要:一部动漫作品的核心和灵魂是主题,角色则是构成核心与灵魂不可或缺的要件。本文通过对宫崎骏作品中的女性角色的探究与分析来阐释动画角色对大众的影响,使大众的理想得以实现,内心的欲望得以释放,最终让日渐浮躁的灵魂得以升华和成长。

关键词:宫崎骏,女性角色,成长,勇敢坚毅,救赎

一、宫崎骏简介

(一)生平

谈到日本动漫,第一个想到的当然就是在日本三代动漫画家中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宫崎骏。可以说宫崎骏不仅是日本动漫界的一个传奇更是世界动漫史上最强有力的一笔,他是第一位将动漫这种在成人眼里视为小孩子的玩意儿的东西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除了下文中要介绍的他的一部分作品外,他另一个成就是组建了动画工作室吉卜力。1985年创建的吉卜力建立以来就在动漫界做出了不

【1】俗的成绩,甚至有“第一流的动画制作者都云集在吉卜力中了”这样的说法。

宫崎骏自1963年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东映动画,成为了一名动画师。这位大师的一开始也并不顺利,薪水微薄,企划案常常不被采用,但这些都不能阻止一个年轻人坚持自己的理想,而且在看了俄国动画片《雪之女王》后他内心对理想的坚持就更加坚定。他后来这样回忆道:“我看到了动画的制作是何其慎重且值得珍惜的事业....动画是一个如此纯真、素朴,又可让我们贯穿想像力来表现的艺术....它的力量不逊色于诗、小说或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2】

日本作为动漫大国,宫崎骏的作品无疑有着指向性的意义,其动漫作品多是天马行空之作,发人深省,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对现实的不满。而他个性化的主题选择上又有着独特的视角和魅力,在他的几乎所有的作品中,关于爱的主题始终不断地贯穿,形成了他作品风格上独特的表现。

(二)作品

从1963年至2008年,宫崎骏这45年的创作生涯里参与过制作、导演的作品不胜枚举,以下列举的则是与本文相关的一系列堪称经典的作品。

1984年《风之谷》。1983年,宫崎骏导演的《风之谷》开始筹画,高田勋担任制片,由Topcraft工作室负责整部影片的制作。

1986年《天空之城》。《天空之城》是Ghibli的开山之作,宫崎骏一人身兼原作、监督、脚本和角色设定四项重任,这使这部作品从头至尾都充斥着纯粹的宫崎理念。另外宫崎骏的音乐搭档久石让,也是在这部作品中达到了他配乐生涯的顶峰。

1988年《龙猫》。“龙猫”是宫崎骏幼年时在家乡听到的传说,他通过传说精心编织了一个精巧的童年梦想送给了所有的孩子。

1989年《魔女宅急便》。也许是童年住在开飞机工厂的伯父家的关系,宫崎骏是个非常偏爱飞行道具的动画大师,从《风之谷》到《天空之城》再到《魔女宅急便》他的飞翔梦似乎没有停过。

1997年《幽灵公主》。这是一部拯救人类心灵的力作,宫崎骏又一次将人与自然的话题摆进了作品之中。之后的半年宫崎骏因右手过度疲劳宣布退出Ghibli,由此《幽灵公主》也成为宫崎骏退休前最后一部作品。

2001年《千与千寻》。又名《神隐少女》,沉寂四年后,退休的宫崎骏始终放不下对动漫的执着宣布回归,然后就有了这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千与千寻》。2004年《哈尔的移动城堡》。改编自英国人气小说家戴安娜·W·琼斯的《魔法师哈威尔与火之恶魔》,这是继《魔女宅急便》后又一部带有浓厚原著色彩的作品。

2008年《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又名《悬崖上的金鱼姬》,这是宫崎骏送给自己孙子的礼物。

二、作品中的女性角色

在宫崎骏众多的作品之中女性角色尤为重要,这在日本这个男性占主导地位尤为严重的国家十分特别。而宫崎骏特别会突出小女孩、少女及老婆婆这三个年龄层的女性,这让他的作品更为的富有特色。而女性角色的塑造上也带有了浓重的象征意味。

下文会以爱、成长、勇敢、忏悔这四个主题来分析比较宫崎骏作品的几个典型女性角色。

(一)爱

上映于1988年的《龙猫》里刻画了小女孩小月和妹妹小梅两个极富典型性的小女孩代表。“龙猫”的故事展开在一片风景秀丽的乡村风光之中,小月和小梅跟着爸爸搬到了传说中的“鬼屋”,小梅独自在院中玩耍的时候遇见了小龙猫,然后在神秘高大的老橡树洞里看见了胖胖的,如小山一般大的龙猫。

故事中两个小女孩的妈妈因为生病住院,因此身为姐姐的小月也担负起了照顾家里及照顾妹妹的责任,年幼的小梅也有超出自己年龄的懂事。故事中有一幕,邻居奶奶说她家种的玉米对身体很好,小梅就摘了一支紧紧抱在怀里,小女孩天真的以为生病的妈妈吃了自己亲手摘的玉米病就会好了。

这部影片的片名虽然是《龙猫》,大家对那只胖胖的乐于助人的龙猫也许印象深刻,但让人更深刻的应该是平淡生活里小月和小梅的姊妹之爱。小梅自己去找妈妈的途中发现自己迷路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个懂事疼她的姐姐,那个为自己准备便当的姐姐,那个在雨中背着自己的姐姐,那个与自己一起种下橡树种子的姐姐。这样的姊妹之情让人每每回忆起来都会热泪盈眶。

上映于2008年的《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由于是宫崎骏给自己孙子的礼物,所以主人公是一个叫宗介的小男孩,但女主角金鱼公主——波妞的戏份也不比宗介少,甚至连片名也是叫金鱼公主。所以可以说这又是一部以女生为主线的作品。

宫崎骏的作品一直脱离不了人和自然的大主题,这一部也是如此,作品中的宗介就是人类的代表,大海则是代表大自然,而金鱼公主半人半鱼的形象则是作为人与自然的合理纽带的存在。

在作品中令人印象深刻还有海洋中数量惊人种类丰富的海洋垃圾,在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对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即使是在一部给孩子的影片中,宫崎骏也不忘给聪明的人类上一堂对自然反省的课程。他借由影片告诉人们,人类对

【3】自然的破坏也会引起自然对人类的反馈,而片中的反馈则表现为海啸。

宫崎骏想用这个简单的故事告诉人们要爱自然,就想宗介爱波妞那样,不管她是人还是鱼。

(二)成长

上映于1989年的《魔女宅急便》实则是讲述了一个十三岁小魔女一个人在外修行成长的故事。印象中的魔女是穿着黑斗篷,带着黑色尖头帽,带着扫把目光狡黠,独自住在古堡里的样子。而片中的魔女却是截然不同,虽然也穿着黑斗篷,但头上却带着红色的蝴蝶结,虽然也骑着扫把,但目光里里却透着纯真和善良。魔女琪琪其实是披着魔女的外衣内心仍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女,她也想跟同龄人一起玩,也想穿漂亮的衣服。

琪琪寄住在面包店的阁楼上,因为她只有飞行的魔法,所以做着送快递的工作。也是因为送快递她认识了在树林里画画的女孩子,认识了要她送快递如奶奶般亲切的老婆婆。在一次意外生病之后她的魔力渐渐变弱,她听不懂自己的黑猫说什么,也不能骑着扫把飞行,身边也没有亲人的支持,那也是成长中最痛苦的一个阶段。不过在朋友的鼓励下,琪琪挺了过来,最后还救了身处危险中的朋友,成了人们眼中的英雄。

上映于2001年的《千与千寻》与《龙猫》一样也开始于搬家的场面,不同的是《龙猫》中的小月和小梅是怀着兴奋的心情搬家,而《千与千寻》中的千寻则对搬家感到不情愿。后来一家人在搬家的途中迷了路,无意中进入了人类的禁地。千寻的父母因为贪吃变成了两头猪,千寻为了救出父母逃离这个不是人类能够生

【4】存的禁地,她在小白的帮助下成了汤婆婆的工人。

为了生存下去,为了救出父母,千寻从一个平凡普通的十岁少女变得勤劳勇敢。在温泉场工作的时候她身上的活力被唤醒,这与一开场时她眼中的空洞和慵懒形成了对比,甚至后来她变成了一个‘勇士’敢于挑战汤婆婆的权威,让小白想起了自己的名字。

这两部影片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所有的成长都是会疼痛的,所有的成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途中也许会迷失自我,像小白龙那样忘记自己是谁,像琪琪那样失去飞行的魔法,但在痛苦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活着的意义和生者的美好。

美好的童年总会过去,飞行、魔法和超自然能力终究会被现实的世界代替。回头望望那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世界,也许那只是一个传说,但也可能是我们曾经拥有过的美好。

(三)勇敢 上映于1986年的《天空之城》描述的是少女希达从天而降被矿厂少年巴斯所救后一系列的故事。原来希达并不是一般的女孩子,她是普拉它岛也就是片名中的天空之城的继承人,她身上的石头也不是一般的石头,而是飞行石。

希达的过人之处不在于她的身份地位的超然,而是她面对不同敌人时的勇敢及包容敌人的善良,还有就是她宁愿放弃身份,甘于平淡的心态。

值得一提的是《天空之城》里海盗婆婆的这一形象,她从一开始的反面角色到后来站到女主角这边,帮助她打败军队救回巴斯的这一转变。可以说在宫崎骏的很多作品里的坏人并不是真的坏,他总是抱着‘人性本善’的原则在看待这个纷

【5】繁复杂的世界。这样的作品能让观众看到生活的美好,得到活下去的勇气。

上映于2004年的《哈尔的移动城堡》是以战争前夜为背景,十八岁的少女苏菲因为得罪了荒野女巫而变成了九十岁的老婆婆。慌乱中的苏菲逃出了家门,在途中还救了同样中了诅咒的稻草人。后来苏菲进入了一座移动的城堡里,她的勤劳和勇敢赢得了城堡中其他人的欢迎,并且和其他人一起解开了身上的诅咒。

这部作品里宫崎骏突发奇想的将少女与老婆婆的形象放在同一个角色苏菲身上,少女的善良,变身老婆婆后的乐观,都让观众深受感染。

与《天空之城》相似的是苏菲也有一颗容人之心,她在荒野女巫落难的时候选择了原谅和帮助她。宽容也需要勇气,这无疑又是宫崎骏在给观众上一堂生动的“宽容之课”。

(四)忏悔

上映于1984年的《风之谷》可以说是完全的女性题材,正面角色娜乌西卡,反面角色多鲁美奇亚,都是女性。娜乌西卡这个会御风飞行,能与其他物种沟通的神奇女孩,当她面对人类的敌人还是别的种族的入侵时都秉着一颗包容的心。对着这样一个圣人般的角色,观众内心的忏悔之意完全被激发了。而作为反面角色的多鲁美奇亚也不是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之前也有提过,宫崎骏的作品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坏人,有的只是立场不同和处事方法的不同。并且对于所谓的“坏人”到最后也会有他们应有的惩戒。

上映于1997年的《幽灵公主》与前面的《风之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又是一部宫崎骏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反思的作品。主角幽灵公主是一个被狼养大的女孩,她痛恨人类的贪婪,痛恨人类对大自然盲目的索取。而反面角色幻姬正是对人类的反映和放大,让观众正视自己的愚昧和贪婪,进而与幻姬一起在神灵面前忏悔自己的过错,寻找一条与自然共同发展的道路。

虽说娜乌西卡和幽灵公主这两个角色是截然不同的性格,但她们都有一颗最纯净的心灵,这是现在的人类最最缺失的,也是最需要寻回的。

三、突出女性角色的意义

在宫崎骏的作品中最常出现的就是小女孩、少女及老婆婆这三个年龄层的女性。这三个年龄层的女性都有一个特点,富有童真。小女孩富有童真是情理之中,少女的童真是类似于少女情怀的感觉,而老婆婆的童真则是她们经过世事的历练对事物有了透彻的认识,会觉得也许活在孩童的世界里才最快乐,并且童年对每【6】个人来说都是最难忘,最容易拿来怀念的。

宫崎骏笔下的小女孩像小梅、琪琪、千寻,她们都有一种执着,她们对生命的活力是一些成年人所没有的,她们眼中的世界单纯而美好。这应该也是宫崎骏想要的世界的原本的样子。

作为少女形象的典型,娜乌西卡和苏菲等人身上则具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坚毅和善良。这些宫崎骏的少女身上有成人们没有的纯真,有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有助人为乐的好心肠。可以说少女是女性中最美好的一个群体,她们的价值观还没有被世俗干扰,虽然在故事的发展中会被影响到,但她们都能很快调整自己,找到原本的自己,也许有害怕也许有恐惧,但还是能坦然面对。这对于很多人还说难能可贵,因为世人遇到困难大多选择逃避。

宫崎骏笔下的老婆婆形象有很多,这些角色大多都很有层次,没有绝对的善与恶之分,她们虽然年纪很大却活力十足。最经典的应该是《天空之城》里的海盗婆婆,她穿着飞行服,驾着飞行器上天下地地追着女主角,后来又转变阵地站到了女主角这一边。从性格上说海盗婆婆与宫崎骏的母亲本人有些相似,宫崎骏的弟弟也曾说他看到《天空之城》中的海盗婆婆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虽然长得完全不像,但是个性倒颇为神似。

可以说宫崎骏在作品中对于女性角色是十分偏爱的,而要突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就势必会减弱男性形象的特征。与男性相比女性既有外在的美感又兼具内在的韧性和魅力,这更适于观众的视觉欣赏。所以有人说:艺术作品常常会借用女性命运来表现艺术家的思考。女性占据着

【7】艺术家观察社会的一个角度,包含着艺术家解释社会的一种独特方式。

那些女性角色总是默默地在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在挽救着这个日渐被物质所膨胀的世界。宫崎骏也借由这些纯真的角色给观众们讲述着最简单的道理,多一些爱与关怀,少一些斗争和冲突,希望孩子们能够多一些榜样的力量,毕竟我们的世界只有一个。

注释:

[1]方田犬彦.日本电影100年[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2]宫崎骏.出发点·1979—1996[M].台湾:万里书店,2006.[3]沈黎晖,尹丽川.宫崎骏的感官世界[M].作家出版社,2004.[4]田瑞平.宫崎骏动画电影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2005 [5]孙艳.宫崎骏作品解读与分析[J].电视研究,2006(1)[6]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7]杨远婴.电影十导演[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

第四篇:鲁迅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从《祝福》中的祥林嫂看女性的悲剧人生

[摘要]: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严重关注妇女问题,尤其是农村妇女,并把她们作为小说的主要艺术形象加以描写的作家。鲁迅在他的作品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思想和封建势力对旧中国农村妇女在精神上的严重摧残与毒害,表现了鲁迅对被奴役、被压迫的旧中国农村妇女悲惨命运的严重关注和深切同情。其中在作品《祝福》中,通过对祥林嫂这一农村妇女形象的成功描绘,反映了在封建统治压迫下辗转哀鸣的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探索批判了“国民劣根性”。对他笔下不觉悟、处境悲惨而精神麻木的人物,鲁迅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关键词]:祥林嫂 悲剧人生 社会地位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始终以抨击旧势力、揭露社会中的黑暗现象为己任。他的笔端时时触及社会现实,贯穿着始终如一的革命民主主义人文精神。尤其是对处在封建社会最底层,最易被伤害、被侮辱的中国妇女,鲁迅给予极大的关注和同情。对千万这些妇女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鲁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挖掘,表现出作家对妇女问题的深切关注和对中国社会问题的独特见解。

他在《祝福》中成功地塑造了生动、深刻而富有典型意义的祥林嫂形象,正是通过对祥林嫂的描写,将中国文学史上描写妇女悲剧命运的主题,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一、个性特征造成的悲剧命运

祥林嫂是一个富有个性色彩的人物形象。她勤劳、善良、朴实、安分、倔强,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尽管她受压迫,受剥削和受奴役,封建伦理道德和宗法思想的重压,命运极其悲惨,但她的倔强性格赋予她不轻易屈服命运对她的安排。她反抗过,挣扎过,但她的反抗、挣扎是局限的,仍然超不出封建礼教的范畴,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愚昧、麻木的表现,是封建礼教毒害的必然结果。

为了争到起码的人生权利,为了避免那个饱受虐待阴冷的“家”,祥林嫂逃到鲁镇当佣人。但她的“逃”,只是想做奴隶而做不稳“奴隶”。祥林嫂在被变卖到山里的过程中,在被逼与贺老六拜堂的日子里,人们“一不小心„„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祥林嫂这一撞,是“节烈”的思想驱使的结果,不过是为了“守节”而已。年轻守寡,带着唯一的儿子艰苦度日,儿子就是她生命的全部,而要使儿子在那个社会上过平稳的生活,做母亲的就必须严守“贞节”,这是几千年来封建思想对女性的明文规定,其实也是封建思想中的一个毒瘤。但是“贞

老六死后,“大伯来收屋,又赶她”,族权逼得她走投无路,现实使她无法活下去,世界没有祥林嫂的位置。“祥林嫂始终没有挣到一个‘人的资格’,却像一个赚钱的货物一样被卖掉了。”[4]

夫权,要祥林嫂守节。在旧社会,依照旧礼教,“女子一而,不得再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所以,祥林嫂在她前夫祥林(一个比她小十岁的男人)死后,不肯再嫁;被婆婆抓回去逼嫁贺家坳,“在花轿上,她一直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坳,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花轿,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捺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这是夫权要祥林嫂守节造成的后果。再婚后,丈夫死于伤寒,她又要为后夫守节,只能跟儿子阿毛相依为命。

神权、政权要惩罚祥林嫂不守节,她是神权摧残下的殉葬品。千百年来,阎罗王、土地庙组成鬼神系统,支配着中国人的精神,左右着中国人的灵魂。祥林嫂再嫁虽非自愿,但毕竟是再嫁了,就是“不守节”。“不守节”就是大逆不道,罪孽深重,不是小罪,而是“大罪”,就要受到惩罚。柳妈因受了封建迷信(神权)的影响和毒害,无意之中成了统治者的帮凶,她那有关“阴司”的话(“这种人活着要受苦,死后还要受刑:阎罗王将她锯开,分给前后两个男人”)使祥林嫂在精神上蒙受极大的压力。而政权的逼害尤烈,“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是政权的化身,他支持或利用其他三种权力迫害祥林嫂。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做工时,鲁四老爷知道她是寡妇后就“皱了皱眉”,不愿意留她。但祥林嫂凭着自己的刻苦耐劳、能干,还能分配祭祀用的酒杯和筷子;当祥林嫂再婚再寡后,即第二次来鲁镇做工时,她的遭遇就大不一样了:她不但不能再碰那“神圣”的酒杯和筷子,而且成为人们日常的笑料;更为甚者,当她到土地庙捐了门槛,神气舒畅、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慌忙大声喝道:“你放着罢,祥林嫂!”一句话彻底地对祥林嫂“判了刑”,“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看着。直到四叔来上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可见,此时的祥林嫂所受到的打击是何等之巨大!就这样,勤劳、善良的祥林嫂被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地主阶级迫害得精神失常,丧失了劳动能力,又被一脚踢开,沦为乞丐,最后倒毙在漫天的大雪之中。

封建“四权”的绳索有如千斤铁链,紧紧地捆缚着祥林嫂戕害着祥林嫂:夫权要她守节,族权不允许她守节,政权和神权又惩罚她的“不守节”。这深入骨髓的苦楚,使祥林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鲁迅抨击的予头直指封建制度,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这种鲜明的独创性,体现在鲁迅刻划了祥林嫂的几个“不甘于”:祥林嫂不甘于受婆家虐待,逃跑出来到鲁镇做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争得做人的资格;祥林嫂不甘于被人强逼改嫁,用生命来抗婚。在逼嫁的路上,她不但又哭又闹,拜堂时还用头撞香案角企图自杀。虽然没有死,但也撞

负担,使她欲生不能,寻死又不敢。

祥林嫂一生受尽压迫侮辱,在精神方面所受的毒害尤其厉害,虽然她不甘于屈服,然而她面对的是青面獠牙,一望即知的恶霸,它所处的环境甚至充满了“平和”的祝福之祥气,正如“四叔”书房装饰的朱榻大“寿”字以及对联所显现的“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祥和气氛一样,她所处的环境很具虚伪性,可谓杀人不见血。

鲁迅在小说中展示了整个农村以至整个社会复杂的阶级关系,通过这些典型环境的描写,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指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祥林嫂不仅经济上受剥削摧残,而且又受到了肉体上,精神上的折磨。从小说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她反抗的性质以及悲剧色彩是不同的。

祥林嫂是鲁迅塑造的“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指:这个形象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看起来似曾相识;“陌生”是指:这个形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

祥林嫂的一生是苦苦挣扎的一生,其结果,却被地主阶级诬蔑为“谬种”。鲁四老爷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个谬种!”“地主阶级年终祝福”,作为酬神祈福的盛举,是要“吉利的”,他们厌恶穷人在这时死去。鲁迅在刻划地主阶级丑恶嘴脸的同时,也深刻地写出了祥林嫂是被黑暗势力吞没的。鲁迅不但写祥林嫂在物质上、肉体上的被剥削、摧残,而且写她心灵深处的痛苦。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作品深刻地揭露旧社会、旧制度的黑暗。祥林嫂的死,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对黑暗的封建制度、残酷的封建礼教血和泪的控诉,她的悲剧更代表着封建宗法社会里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命运。可以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无论哪一个时期的作品,还没有像鲁迅这样真正写出一个中国农村妇女的灵魂。因而,鲁迅在这方面的成就是前无古人的。

注释

[1]鲁迅.《坟·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25页

[2]李明军.文化蒙蔽.《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精神桎梏》.第98页 [3]李新宇.《鲁迅的选择》.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33页

[4]陈涌.《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9月版.第78页.151页

[5] 前郭蒙古族师范分院语文研究小组.《为什么说祥林嫂是被四条绳索绞死的?》.吉林师范大学松原分院前郭蒙古族师范分院网.《走近鲁迅》.第26页

参考文献

①叶开.《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分析》.网易网《文化频道·非常文青》

第五篇: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题目: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 业 论 文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入 学 年 月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 联 系 方 式______________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 指 导 教 师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目 录

摘 要--II 关键词 II

一、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意识体现-------------------------

二、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成因----------------------

三、张爱玲女性意识的价值

四、结语-------------------------注

释----------------------------参考文献-------------------------致

谢----------------------------

I

摘要

本篇文章通过对张爱玲作品的分析,根据对张爱玲作品中男女关系的描写,在披露当时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歧视及压迫的同时,对当代女性弱点进行客观的评价、审视,以此来建立新的女性意识,甚至试图改变女性在旧时社会的地位。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特征鲜明,形象独特,正是为了突出女性本体地位和女性本体特征的自我追求和自我反省的主要内涵。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

II

一、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意识体现

张爱玲虽在欧美教育的熏陶下成长,但依旧自小熟读《红楼梦》等古典小说,同时夹杂着新文化的大众传媒以及电影,故张爱玲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文人大相径庭。在张爱玲作品中,对文学承载对象的改变也表明了张爱玲的当代知识女性的主体意识及文化立场。在其作品《自己的文章》中,张爱玲进一步确认了她的当代知识女性的意识立场。在作品中她明确地指出向来以“斗争”这一“人生强势的一方面”的文学作品是过于“超级”的文学,同样也是过于“社会性”的文学;而张爱玲的作品则是永恒而安和的,是注重“人性”、“女性”的文学作品。在笔者阅读张爱玲的作品时发现了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关注的是——男与女的两性关系。因为当时社会大环境混乱,以一个现代的知识女性视角,根据自身经历和内心活动写出了一部部令人惊叹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完成了张爱玲对女性意识的确认。其中突出的意识有“自我安慰”、“自我关注”、“自恋”、“性自由”,这些意识仿佛在向着“女性自由”而无限逼近。自我安慰指的是自己安慰自己,它是一种内心层次的带有明显暗示的自我慰藉。根据心里学来看,自我安慰往往是在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时,根据通过对某些事、物、人的想象,以弥补内心不平衡的心理行为。根据现代研究发现,这种心理行为在男、女两性中都会出现。但女性有着更为细腻的性感、大多数偏感性的精神,这种心理行为对女性有着独特的作用。张爱玲的小说作品中,往往把“自我安慰”这一心理行为用于表达当时社会及大环境对女性的歧视对待,制约女性的发展,并且更能细致地刻画出女性的精神、人性的渴望。下面将举例并论述。“......再就是觉得手臂与腿怎样摆着,于是很快地僵化,手酸腿酸起来。翻个身再重新布置过,图案随即又明显起来,像丑陋的花布门帘一样,永远在眼前,越来越讨厌。再翻个身换个姿态,朝天躺着,腿骨在黑暗中划出两道粗白线,笔锋在膝盖上顿一顿,照骨上又顿一顿,脚底向无穷尽的空间直蹬下去,费力到极点。

2345678-

下载女性词人的优秀词作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女性词人的优秀词作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哈代作品女性问题双重性之比较

    哈代女性性格之比较分析 一、引言 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托马斯。哈代作品的研究非常繁多,但大多都是聚焦某一作品所展开的研究比较普遍,但是纵观哈代作品,其中女性的艺术魅力尤为......

    辛弃疾婉约词之女性词

    辛弃疾婉约词之女性词学院:人文传播学院班级:中文(2)班学号:20082301B082姓名:王璐辛弃疾婉约词之女性词 【摘要】:辛弃疾戎马半生,壮志难酬。其报国之志,平乱之心,多借助豪放词吟诵抒......

    优秀女性事迹材料汇总

    谁说女子不如男——优秀女性事迹材料 自古以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总是与伟岸、剽悍的男人息息相关,与女人似乎没什么关联。然而,在今天,有一个女人,她把她的青春化作滴滴雨水,滋......

    优秀女性感悟

    优 秀 女 性 感 悟 水是阴阳结合非常好的一种物质,水看上去是柔和、宽厚、包容的,同时又是很有力量和韧性的,因此女性,即使是通常被认为是很强势的女高管,也要做一个如水的女人......

    优秀女性要素

    1. Get to know your authentic self. 认清真实的自己。 Discover the real you. Don't blindly accept the role you were conditioned by others to fill. You have your......

    论冰心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论冰心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摘 要] 冰心作为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讴歌母爱、童真及自然之爱是其作品的显著特色,但她 还在作品中借助女性人物形象,鲜明地体现出强烈的女性意......

    浅析安妮宝贝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彼岸莲花盛开 ——浅析安妮宝贝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董晓迪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文法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8级01班) 指导教师:赵海燕 摘要:安妮宝贝的作品多从女性视角出发,围绕......

    毕业论文: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目 录 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 1 序 „„„„„„„„„„„„„„„„„„„„„„„„„„„„„„„„„„ 2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