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听那冷雨教案
《听听那冷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把握文章内容,掌握文本的表达技巧,在理解作者情思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独具的意境和语言魅力。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整体把握。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民族情感,增强家国意识;陶冶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对文题的理解进一步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
2.品析、鉴赏、学习本文特有的“诗质散文”的语言特色。·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检查学生结合自学学案的预习情况,结合学生对作者余光中的概况介绍和作品了解导入:
余光中先生曾经说过,他的诗歌《乡愁》在大陆流传颇广,这首诗像他的名片,一方面介绍了他,但另一方面也遮住了他,使不少读者只见名片而不见其人,于是很方便地把他简化为“乡愁诗人”,便定了位。其实他创作的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散文都已占据了半壁江山。梁实秋曾赞其“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他的代表作《听听那冷雨》为我们铺就了走近余先生的心灵世界和艺术风格的台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去分享他带给我们的关于家国的爱与哀愁„„
二、学生精读课文,讨论梳理文章脉络。
明确:
(1)在初春的雨季里,思绪由家及国铺展蔓延。(第1段)
(2)由“雨”展开丰富而又别致的想象,渲染和强化对故乡、大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念之情。(第2—14段)
(3)思绪回到现实,将对故乡的回忆、思慕埋入心底,沉淀。(第15段)
三、朗读全文
要求:
1、把握余光中的“乡愁”情结。
2、重点领会语言的精妙。
四、分析课文内容
1、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
2、作者通过雨主要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思乡之情,思念故土。
3、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请简要分析
注意: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言之成理即可,但不能牵强附会。过程中注意点拨。例如:(1)第一段,“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安慰孺慕之情。”中,要抓住“久违”、“牵连”、“分担”、“孺慕”等关键性的词语进行点拨。并点明这是直接抒情的句子
(2)第五段用美国的落矶和中国的山进行对比,最好让学生读一下,仔细体会一下个中滋味。找出美国和中国山的特点、作者对二者的不同感觉,分析一下这种不同的原因。引导学生体会一下“月是故乡明”这种情感。(3)通过第十段,体会借景抒情这种间接抒情的方式。
4、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而这种情感又是透过通篇的雨表现出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它表达情感的依托?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回答。
明确:选择“雨”作意象是为了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冷”有两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
五、文章总结: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感觉性的文章,“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柯灵语),需要读者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时参与享受。第3节的“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指出雨是冷的,诉诸触觉。冷雨可以“听、看、嗅、舔”,便是诉诸听、视、嗅、味等感觉。第1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和第3节“空气空蒙而迷 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句,“空蒙而迷幻”可以诉诸视觉,“薄荷的香味”可以诉诸嗅觉,“料峭”、“淋漓”、“潮湿”固然是诉诸触觉的描写,但运用叠字“料料峭峭”、“淋淋漓漓”、“天潮潮地湿湿”便同时录下了风声雨声的声响了。同样的,用“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造成细碎的声音,也极富听觉的刺激力。像这样感觉交通,一语兼摄,既写实境,又描声态,给读者感官以丰富而鲜明的印象。
《听听那冷雨》文字几近奢华,充满了汉语的魅力,不仅染人以目,感人于心,而且还易诵之于口,悦之于耳:“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叠字连绵,表形、表态、表声,把“雨”字的质感写足了;“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山”、“伞”相谐,寄予了无尽的忧思与感慨;“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短句参差跳跃,产生了珠落玉盘的效果;“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长句一气呵成,仿佛如歌的行板。
全文融汇古典现代,兼擅知性感性,表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生命的激情和开阔的胸襟。
六、语言特点:
1、句式长短变化多端。
2、大量叠音词的使用。
3、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大量使用比喻、拟人、通感、排比句式。
七、体会情感,拓展延伸
余光中用一场冷雨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凄凉而缠绵的思乡之情。他满怀的愁绪可曾勾起你的一丝感伤呢?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比如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表达了深切的亡国之恨;“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心中的冷雨,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悼念之情;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抒发的是他心中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那么,你心中的冷雨又是什么呢?请大家仔细聆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冷雨,然后做一下口头交流。(生发言,师适当点拨)
可拓展思路:乡土情、爱国情
亲情、爱情、友情
学习、工作、人际交往
个人情绪(自卑等)
外在感受(文章、音乐、社会风气、道德水平等)
„„ „„ 给出范文:
也许每个人都会在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小心地晾晒自己收藏已久的心事,可是记忆还是会被这样的冷雨淋湿淋透。阴冷的天,细细飘洒的雨,远处朦胧的景物,这一切的一切都那么陌生又那么熟悉,往事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以为自己真的变坚强,所有悲伤和泪水,都成为过眼云烟,可是在这样的阴雨中,丝丝缕缕的回忆连缀起来,一切再次跳跃到眼前。冷雨,漫天的飘着落着。
踏入冰冷的世界,接受冷雨的洗礼。雨滴落在脸上,却似打在心上――真实而凛冽。
道路清冷,天色微茫,一切仿佛都笼罩在一片晦色的梦里。眼前的景致是何其熟悉,似乎心中思念的那个人依然会出现在街口,大笑着和你一起在雨中奔跑。
这样的下午,总会想从这相似的场景里串起一些共同的思念,可是任你的目光怎样搜寻,却再也无法发现记忆中那个温馨的容颜。城市就这样湿湿的,粘粘的,冷冷的,象是挥之不去的忧郁。
雨下得这么长久,可是,我却清楚地知道,不会有期待,这只是临近冬天时的一场冷雨,所以,更象是一种告别――一如当年的分别。
姐姐――你在那边还好吗?
这段文字通过冷雨的描摹,表达了什么情感呢? 明确:表达了对已故姐姐的思念之情。
八、布置作业: “我心中的冷雨”: 要求:(1)“我心中的”,一定要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2)描写要生动、细腻,能够体现出情感与冷雨的共通之处。(3)字数:300字以上。
第二篇:听听那冷雨教案
知识与能力: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浓郁凄迷的家国愁思,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赞美与眷恋。重点难点:
通过对听雨章节的理解把握作者情思,体味余式散文的美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显示古诗词中听雨的经典语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听雨》
从这些句子中,从雨中,你听出了什么来?
师语:不同人在不同遭遇、不同情境下,听雨的感受也不同。
今天,让我们走进78岁高龄的台湾老作家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 听听他的雨声,听听他的心声。
二、整体感知 把握:(解题)
看题目:听听那冷雨:
师语:那指的哪些地方:明确(大陆和台弯岛)
“雨”作为是本文的一个核心意象,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雨的?各写出了雨的什么特点?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请从文中相关的句子进行品读 课件投影 触觉冷雨潮湿
视觉淋淋漓漓淅淅沥沥 点点滴滴滂滂沱沱
听觉清脆可听单调可听的音乐 嗅觉清清爽爽新新 有一点薄荷的香味 淡淡土腥气
引导语:作者感受雨的方式有很多,有看、嗅、闻、舔、听,但是作者更偏爱于哪种呢?(明确:听)
(主要集中在5-10章节)
这又是为什么呢,到底作者在听那冷雨的过程感受到了什么,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这份笔纸心间的[这份意境吧。
三、文本研习
(一)品味语言,鉴赏意境。
1、每个小组代表朗读段落 其它同学在感受听雨的过程中,调动你们的各种器官,找一找,在这个听雨章节中,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句子或你最欣赏的语段。然后将你欣赏的语段,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
2、以前后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并写下来,以小组代表的形式发表意见 屏幕显示,体会意境提示:
1、感知意象,把握景物特点
2、揣摩语言,体悟蕴藉感情
(抓住句式、修辞等)主要的语言鉴赏要点: 第5节:
① 凄凉凄清凄楚凄迷:
明确:两种不同的听雨感受,写出了作者浓浓的怀乡之痛 ②文中引诗:
蒋捷《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罗帐昏。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点滴到天明。明确:
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之感,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第6节:
清脆可听,如瀑布,比碎玉。(比喻)第7节:
黑键灰键(比喻)“拂弄”、“奏”。第8节: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明确:运用通感,写出了雨天的环境 第9节:
①羯鼓,电琵琶,“刷”、“鞭”、“打”。明确:
用比喻写出了台风雨的气势之大,加之一些壮阔的想象,显得有声有色。
②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明确:
连缀叠词叠音可以组成一幅图景一幅画卷,在朗读中可以感受体味想象。叠词叠音有轻音乐的美感,或短促轻快,或高长婉转。
“忐忐忑忑忐忑忑”七字的双声连绵复词,一连串重读的音韵,颇能摹拟大雨滂沱之音,又令人联想到电子乐器的演奏,以此来描写滂沛硕大的雨滴击打在屋瓦上的声情,及作者雨夜倾听雨势而随之起伏不定的心情,实为绝唱。第10节:
①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回忆的音乐,是潮潮润润的音乐。明确:
用了排比的修辞
②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明确:此处作者刻意将文句拉长,造成文字稠密、意象繁富的效果。透过阅读,雨如回忆的音乐,带领读者领略了江南与四川不同的雨中即景。
诗化的长句,表现出雨的绵长细密和作者绵绵不断的思乡之情。
(二)主题探讨、延伸
1、这篇文章从头至尾,作者选择了“雨”作为情感表达的依托,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
(齐读11、12段)请大家思考讨论。
“听听那冷雨”中的“冷”,字面上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的外在感受,内在的“冷”则是作者远离祖国大陆而产生的内心的凄冷。作者在最后一节就写到听不到雨声,作者的心中是失落的,其实更是为25年没有回到祖国的深深遗憾和感伤,即家国之思。雨为了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是为了表现深厚悠长的文化之脉。师小结:余光中在写听雨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通感、叠字、排比等手法,渗融着诗的意境,有雨声的节奏感,诉之于感官,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思念,同时也给读者的感觉是多方位的
(这也回答了我们课前所提的,为什么余光中对听雨情有独钟)PPT显示(景冷与情冷)
2、师过渡:离开中国大陆,自然是“离心”,“心”即华人和中文的故土,这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而且更是历史和文化上的。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余光中的相关介绍(ppt显示余光中的相关介绍)简介余光中
师语:就像余光中自己说的一样:
“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多年后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我当年离开内地: 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这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 师语:
在台湾文学作品中,思乡是一个长久不衰、令人心动的主题。
四、文本延伸
余光中一首著名的诗就是《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五、布置作业
余光中用一场冷雨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凄凉缠绵的思乡之情。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表达了亡国之恨;“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心中的冷雨,表达了对妻子悼亡之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抒发的是他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试用本文创设意境的方法写一段话,描绘你心中的冷雨。
第三篇:听听那冷雨 教案
《听听那冷雨》 教学设计
余光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余光中的创作成就,体会文章中体现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2.通过反复朗读,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愫。2.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1、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通过文本解读理解作者情感。
2、多角度多方法赏析本文语言。【教学难点】
赏析本文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一位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小巷里,高吟乡愁。有一位散文家,时常举目望星天,作逍遥之游。有一位评论家,拿起锐利的笔,声称要剪掉散文的辫子。”
他就是余光中(出示PPT 余光中照片)。
二、作者介绍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和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有人评价他:“左手写散文,右手写诗歌”。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投放课件)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比如邮票、船票、坟墓以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表达了他与大陆母亲的割舍不断的牵挂。这是他的诗
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篇散文,看一看里面又包含着怎样的一段情缘呢?
三、写作背景
本文创作于1974年,那时正值“文革”后期,海峡两岸的同胞不仅不能来往走动,而且连书信都不可通邮。此时,余光中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几十年来,他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
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了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本文作为余光中散文的代表作,表达了流落在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四、预习检测
孺慕 rú
舔舐 shì
寒濑 lài
氤氲 yīn yūn
滂沱 pāng tuó
鞭挞 tà
蓊郁 wěng
岑寂 cãn
沁鼻 qìn
羯鼓
jiã
苔藓 xiǎn
啁啾 zhōu jiū
咬啮 niâ
仓颉
jiã
如椽大笔
chuán
五、快速浏览全文,小组合作讨论
(一)本文作者重点是要写听雨,文章是不是所有的语段都在写“听”雨。请浏览课文,抓住提示性语句,从对雨的不同观察角度着手,来理清文章思路。
第1节:雨情
第2节:雨蕴
第3节:嗅雨
第4节:观雨
第5-10节:听雨 第11-12节:忆雨
(二)通读课文,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地方哪些时代的雨?有什么感受?作者真正喜爱的是哪里的雨?
美国、台湾、大陆;太初有字、亡宋伤痛、公寓时代 最喜欢大陆瓦上的雨。
横的地域感和纵的历史感交错而成的一种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的追求
本文情感线索:听雨(以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
六、品读课文,感悟情感
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诵自己最喜欢的语段。
注意: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断句与停顿;本文的情感应该是:低沉、缓慢、自白、倾诉、一往情深、乡愁难奈、幽思邈远
问:作者在文中表现什么感情?
思乡之情,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余光中
中国是一个温暖的家,台湾是一个离散的儿。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我知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乡,故乡之于我们,就如同母亲一样。曾经爱过,就永远爱过,永远不能忘怀。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漂泊而变得沧桑,但那曾有的思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藏在心的深处,时不时的浮上来,温暖我们一生的梦。那么在这种思恋中再加上一点雨呢?一点冷冷的雨,又会怎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寻找那一份久违的感动。
走进“冷雨”的世界,让我们的思想伴随雨丝飞扬(PPT出示雨丝图片)
二、合作探究
(一)读第1段思考:为什么 “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 ?
那份游子思乡的牵挂如雨丝无处不在
(二)怎样理解 “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子,„„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
用黑白片的色调写出环境的单调乏味。作者写此文时,正是文革后期(1974),安东尼奥当时拍了一部反映当时中国现实的纪录片,调子很灰暗。可见作者由此表达了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担忧。
(三)第二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提到汉字,有何用意?
汉字已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作者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眷恋。
(四)在第四段中,作者为什么提到美国落基山和米芾父子的画?
用美国风景的干硬、色彩分明的感觉反衬出台湾“云气氤氲,雨气迷蒙”的情调。
中国风景婉约朦胧,这种情调像我国的山水画,具有古中国的情韵。作者又一次借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大陆的眷恋。
(五)第五段中作者说,大陆上听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该怎样理解?
“凄迷”有两层含义:a.景物凄凉而模糊b.悲伤,惆怅。指作者因远离故土,家乡景象模糊。表现作者的怀乡之痛。
(六)作者引用蒋婕的虞美人 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此词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诗人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不同境遇、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请分别将它们写出来。
听雨——听的是人生。
(1)“少年听雨”:“少年听雨”的画面,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着力渲染的正是
“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
(2)“壮年听雨”:“壮年听雨”的画面,映现出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
心境。
(3)“而今听雨”:“而今听雨”的画面,则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借以展
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
2.余光中为什么要引用蒋捷的这首词呢?结合选段谈谈你的看法。
蒋捷年青时曾贵为公子,宋亡后保持气节,隐居竹山不仕。其一生饱受战乱流离之苦,颇富忧患意识。他现存九十余首词,大多体现人生遭际,表达故国之思。
作者处境与蒋捷相识都是“饱经风霜”,都是面对萧萧秋雨,想到自己的一生,自然发出“悲欢离合总无情”的感慨。这首词即为词人深谙人生况味的艺术结晶。
(七)在第六段中,为什么提到王禹偁的竹楼听雨?
a.“据说住在竹楼面,„„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
文人雅士的爱好,与雨交融写,突出了他们的雅兴。竹楼之雨也是古典和中国的。
b.与瓦屋听雨形成对比,突出瓦屋听雨的美好的韵律。
(八)从9、10段,作者两次讲到日式古屋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
不是。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台雨,雷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宁静,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的情怀。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而且是回忆的音乐,于是自然地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
(九)11段中,怎样理解“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中“黑白的默片”?
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深的遗憾,以及思乡之情无从安慰,寄托回忆的依据消失的惆怅和失落。
(十)如何理解“前尘隔海,古屋不再”这句话。
“前尘隔海”是因远离祖国而发出的悲叹;“古屋不再”是因时光不再而发出的叹息。这是全文的感情基调。
因时光的流逝,连瓦屋听雨也成了历史,其中对人世沧桑的感喟不言自伤。日式古屋听雨的妙不可言,令人念起祖国江南雨声,而台北突然进入了公寓时代,提醒作者时光飞逝,雨中漫步的初恋时代已早已成为回忆。
三、小结与作业
《听听那冷雨》作为一篇抒情散文,写了他在美国、在台湾、在大陆的感受,思绪超越辽远的时空,但总是流淌着古中国的记忆和情韵,并以这种记忆和情韵去观察,去体会美国西部丹佛山难以体验到的中国韵味和意趣。落矶山的奇岩怪石,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均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在台湾溪头,他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听听那冷雨,只觉其凄迷,感觉不到在大陆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的美感。暴雨摧残中,更思念“杏花、春雨、江南”。文章选材虽然很散,但一根内在的家国之思的感情线索贯穿其中。
课下继续读课文,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语段,并在句子旁边做上批注,将自己的阅读感言写在旁边,进一步体会这种家国之思。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前两节课,我们了解到余光中老先生对祖国大陆那深切的眷恋之情,在这篇散文中处处都体现着他的这种恋乡之情,有句话说:“情动于衷而言于外”,语言是情感的外化,那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味那美妙的语言。
二、交流体会
(一)请学生将上节课作业对于本文语言的一些精彩之处拿出来和本组同学共同赏析。
(二)同学代表发言。(要求在一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简单记录该同学的发言要点,以便做进一步的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
(三)共同欣赏精彩词语和语句(A、学生齐读;B、学生自主赏析;C、教师讲解)
1.作者为什么要在题目中为什么要加“冷”字?
雨的凄冷。表层意义是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感受。(景)情的凄凉。根本原因是远离祖国大陆而产生的内心的凄冷。(情)
给人一种凄凉迷蒙的景象,表达作者无限的思乡之情.听听那冷雨实际上是听听那凄凄切切的诉说,乡愁难搁的苦楚。
2.句式
(1)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那冷雨。
短句,参差跳跃,简洁干脆,具有珠落玉盘的效果。
(2)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
长句,一气呵成,层层递进,表现出雨的连绵不断,表达了丰富的内容,气势非凡。
(3)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此处作者刻意将文句拉长,造成文字稠密、意象繁富的效果。透过阅读,雨如回忆的音乐,带领读者领略了江南与四川不同的雨中即景。
诗化的长句,表现出雨的绵长细密和作者绵绵不断的思乡之情。
3.叠词
“先是料料峭峭,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叠词,表现了雨的形态、气势、声音,把雨的质感充分写出,读来仿佛有雨声的音韵之美。(a.音节美,音乐美 b.增强感情 形象生动)
4.修辞
(1)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
视觉、触觉、听觉相互交融,造成浑然一体的心象。这种通感技法,使“雨”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给人以新颖奇特的美的感受。能够激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丰富的审美情感。
(2)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听觉到视觉,触觉到视觉。沟通不同的感官,同时利用譬喻,改变描写物的性态,从而造成感官的矛盾,引起读者的鲜明印象,更便于引起多种感官的刺激。
注: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5.文章运用古典诗文拓展了散文的思维空间。例如“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作者将原汁原味的唐宋诗歌组接在一起,引读者自然地进入古典的情境,而又从另一扇现代情感的门庭里走了出来。古典诗词的巧妙引用,既对文章的意境营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增加了文章的艺术底蕴。
三、总结
语言特点:
1、句式长短变化灵活多端。
2、大量叠音词的使用,增强了散文的节奏和韵律,使描写十分细腻。
3、在修辞上,大量使用比喻、通感等手法,恰当地烘托出思想情感。4.化用古典诗词,营造意境,增强文章艺术底蕴
作者就是用这样诗化的语言将心中难遣的家园之思和难舍的文化恋慕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拓展练习
余光中用一场冷雨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凄凉缠绵的思乡之情。他满怀的愁绪可曾勾起你的一丝感伤呢?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比如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表达了深切的亡国之恨;“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心中的冷雨,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悼念之情;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抒发的是他心中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那么,你心中的冷雨又是什么呢?请以“我心中的冷雨”为话题写一段短文。
第四篇:《听听那冷雨》教案
《听听那冷雨》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
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4、通过反复朗读,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
重点难点: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我知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乡,故乡之于我们,就如同母亲一样。曾经爱过,就永远爱过,永远不能忘怀。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漂泊而变得沧桑,但那曾有的思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藏在心的深处,时不时的浮上来,温暖我们一生的梦。那么在这种思恋中再加上一点雨呢?一点冷冷的雨,又会怎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寻找那一份久违的感动。
(二)作者介绍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投放课件)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比如邮票、船票、坟墓以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表达了他与大陆母亲的割舍不断的牵挂。这是他的诗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篇散文,看一看里面又包含着怎样的一段情缘呢?
(三)夯实基础,检查字词
惊蛰 仓颉 氤氲 米芾 羯鼓 寒濑 惊悸 淅沥 滂沱 揪(揪住)锹(铁锹)啾(啁啾)愀(愀然)
(四)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而且是冷冷的雨)
(五)总体把握,有的放矢
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觉得好懂吗?它的语言不好理解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的作者不仅是一位散文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是用一种诗歌的语言来写诗的,并且文章中化用了许多的传统文化。但是它的主旨却是十分明确的,因为无论他写到美国、还是台湾,最后他的落脚点总是回到中国,回到大陆的,这就很好的表现了他的那种深深的家国之思。
那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六)内容解析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总结文章的语言特色(叠词叠句),抓住最后两句话,提问为什么躲不过整个雨季?联系学生想家心理思考为什么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
明确:以雨开头,告诉我们,有时虽然可以暂时排遣心境,但是那分游子思乡的牵挂却是无处不在的。他也想家啊。
2、下面就需要大家的思绪跳一下了,看第二段前六个字,跳到了哪里?(台湾)这一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不是,而是写了与雨有关的字。其实我们汉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一种文字,比方说这里的霜雪云霞的美丽,雷电霹雹的骇人。在这里作者就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比如“磁石一般的向心力”)
3、那么就让我们来听听那冷雨吧。读第三段找出里面表现雨的感性的句子。“空蒙而迷幻”是视觉;“薄荷的香味”、“淡淡的土腥气”是嗅觉;“冷”是触觉。讲了女性的雨,而女性又是最感性的,是一场多情的雨。
4、我们在看看其他的地方是否也给了作者同样的感觉呢?于是作者又写了美国。让学生迅速阅读第四段找出描写美国西部,落基山美在哪里,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处写了美国西部多沙漠,干旱,落基山胜在石,在雪,在红的土,白的云。虽然这里很美,但是毕竟是在异国他乡,他的心是漂泊的,是没有寄托的,只有当他的脚步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心里才觉得踏实。只有那种“白云回望合,清霭入看无”的境界才属于中国,这里用美国反衬出台湾“云气氤氲,雨气迷蒙”的情调,又一次回到了我们中国。而且讲到了米芾父子的山水画,只有这种情调才更像我国的山水画,才更有古中国的情韵。这里作者有一次借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大陆的眷恋。
5、如果上面四段主要写了雨的视觉和嗅觉,那么下面的部分将主要写到“听雨”。(找学生阅读第五段)回答问题:(1)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
明确:首先是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2)这两种感觉是否相同呢?
明确:不同。凄迷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
(3)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明确: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
(4)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 明确: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6、接下来作者又写了雨韵,写到了雨的音乐,又一次讲到“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讲到了听雨屋,讲到了“日式古屋里听雨”,大家看一下两个日式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
明确:不是。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台雨,雷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宁静,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的情怀。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而且是回忆的音乐,于是自然地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
但是是梦总会醒的,是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回到那个黑白的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美丽的蝴蝶飞入了历史的记忆,现在真的不需要了吗?并不是的,生活富足了,可是色彩却单一了,情韵没有了,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深的遗憾,一种家国之痛的遗憾。
(七)内容小结,重申主题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八)培养美读
挑选你最喜欢的段落或片段自由朗诵。朗诵指导 节奏
舒缓沉稳 语调
升降曲折 语气
气短声细
关键词语
读出轻重、长短
试读以下句子 1. 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上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2. “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3. 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
(九)朗诵比赛。
《听听那冷雨》教案
执教者:
六合高级中学
辛咏梅 教学目标 1. 2. 培养美读
深入体会作品的情感意蕴 品味鉴赏
充分感受作品的深邃意境
教学方法
活动体验 教学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美读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听听那冷雨》。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朗读比赛,下面请每小组推选一名进行决赛。其他同学在心里评判,标准是能否读出情感和意境美。2. 请学生对四位同学的朗读作点评。下课后,给你认为朗读最好的同学投票,由课代表统计结果。二.鉴赏文章意境之美
1. 美读只是我们体会文章之美的第一步,要进一步走进作品,我们还要学会鉴赏文章 的意境之美。2. 首先回顾一下什么是意境?
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 以为艺术的“意境”。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简单地说,意境就是由客观景象与作者主观情感组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情与景的交融,实与虚的结合。3. 欣赏著名画家李可染的一幅画,这幅画所表现的意境与课文的整体意境是否相同?课文中淅淅沥沥、迷迷蒙蒙的雨与绵绵不绝的乡愁,这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散文的意境:清冷、迷蒙、凄凉。4. 在把握文章整体意境之后,我们再通过对文章具体片段的鉴赏,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意境美。鉴赏散文通常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鉴赏意境的方法
由意象切入
揣摩语言 注意修辞
体味作者主观情感
展开联想和想象 5. 第五段鉴赏示例
鉴赏示例一:(第五段)
全段200余字,从雨“更可听”写到可“感”可“回味”;从听雨联想听雨者(少年、中年、白头),又进而联想到听雨者遭受的生活磨难,内涵十分丰富。在作者的笔下,“冷雨”已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现象,而成为了人生社会历练的必然组成,有时甚至会变为使人“迷失自己”的“鬼”。自然而然,“雨”有了灵魂;“听”雨就多了人生感悟。
鉴赏示例二:(第五段)
全段200余字,却组成了三十多个分句,短者二三字,长者十七八;读起来徐者自徐,疾者自疾,又何尝不似那可听的雨声呢?再说有的分句,几乎不成句子:“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可就是如此简洁、显明、诗化的语言,高度概括了从“少年”到“中年”到“白头”的过程,真可谓“含不尽之意以在言外”。6. 分组就听雨部分(5—10节)进行鉴赏。
一二组鉴赏前三段,三四组鉴赏后两段。
三.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美读和鉴赏体会到作品所蕴蓄的美感,其实听雨也是一种心境,不同人在不同遭遇、不同情境下,听雨的感受也不同。最后让我们一起回味古诗词中关于雨和听雨的经典语句: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四.作业:以“听雨”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五篇:听听那冷雨教案
《听听那冷雨》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余光中的创作成就。
2.体会文中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培育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愫,及良好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散文中古诗文运用。2.理解散文奇特的审美特征。
三、考试要点
1.理解散文中的优美文句。2.分析课文有关修辞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参考资料与教学建议
(一)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1952)、《白玉苦瓜》(1974),散文集《左手的缪思》(1963)等各十余部,另外还有评论集《掌上雨》(1967)。
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
(二)写作背景
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自己“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他说:“写来写去,文体纵有变化,有一样是不变的,那便是我对中文的 1 赤忱热爱。如果中华文化是一个大圆,宏美的中文正是其半径,但愿我能将它伸展得更长。”
面对悠远而丰满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血脉浸润的诗人正跨越着空间的乡愁,又沉浸在时间与文化的乡愁中。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对中华民族及其博大悠久的历史文化,作者几十年来都保有强烈而深沉的尊敬仰慕。
“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多年后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这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
“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大陆,壮士登高叫她九州,英雄落难叫她江湖。还有那上面正走着的,那下面早歇着的,所有龙族。
还有几千年来还没有演完的历史,和用了几千年似乎要不够用了的文化。……”
从1949年到1974年,几十年间,作者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文化血脉相连。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剪不断的,跨越时空而来的,无尽的乡愁。
余光中于1949年离开厦门去香港,1950年到台湾,本文创作于1974年,正如文章中所说,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几十年来,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本文作为余光中散文的代表作,表达了流落在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三)课文分析
1.文章结构:全文分为四层
第一层(1-4自然段,即自开头至“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由台湾岛上的“雨季”引入对“大陆”的思念,“大陆”的“春雨”连接着“他的少年时代”。
第二层(5、6自然段,即自“听听,那冷雨”至“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从“看看”、“嗅嗅”、“闻闻”的角度写“雨”,通过“中国风景”特有意趣与韵味的描述,以表达自己刻骨铭心的思乡愁绪。
第三层(7-12自然段,即自“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至“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是全文的高潮,作者将“雨”想象为“一种回忆的音乐”,从“听听”的角度,尽情地抒写他对大陆生活情景的回忆和思念,以及久离大陆、漂泊在外的“凄迷”心境,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心之情。
第四层(13-15自然段,即自“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至文末)写听不到雨声的失落感,以此传达出“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的深深憾恨。
2.简析《听听那冷雨》的主题意蕴
作者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在文中,作者出色地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不断变换视角,描摹了从大陆到香港,到台湾,到美国,又到台湾不同地点听冷雨的意境、情趣、感受,并创造性地展示了丰富而又奇特的感觉,将雨描绘成糅合了听觉、触觉、嗅觉、视觉、味觉的一种全方位的感性存在,这种感性存在蕴含了人物交互感应所产生的全部情感类型——乡情、友情、爱情、亲情,从而给读者带来了多维的审美体验。
3.简析《听听那冷雨》艺术特色 A 理解古诗词运用的效果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归纳:心喜而雨润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归纳:心乐而雨酥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归纳:心苦而雨寒
B 修辞技巧探究 ⑴ 生动的比喻
比喻是一种“借彼喻此”的修辞法,有二件或二件以上事物中有相类似之处,以“那”件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说明“这”件事物的,就叫“比喻”。通常用“像”、“如”等喻词来联接两件事物。
例如: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地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
⑵ 匀称的对偶
语文中在形式上,上下两句的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的,就叫“对偶”。就内容上而言,意义相近者为“正对”,意义相反者为“反对”。
例如: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
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
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
⑶ 整齐的排比
用结构相似的句法,接二连三地表出同范围、同性质的意象,叫做「排比」。
排比和类迭不同,类迭是一种意象有秩序有规律地反复发生,其秩序或为重迭的,或为反复的;排比却是数种意象有秩序有规律地连接发生,其秩序或为交替的,或为流动的。排比和对偶的分别则是:排比的限制较对偶宽,不似对偶拘于字数相等和两雨相对。
例如:
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
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在,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
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阁阁,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
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⑷ 通感的运用
本文充分调动了人的五官感受,将雨描绘成糅合了听觉、触觉、嗅觉、视觉、味觉的一种全方位的感性的存在。作者以微寒潮湿的春雨象征心情,并以雨声雨景为引子,回忆生平往事,以寄托对故国河山与传统文化的追思、向往和倾慕之情。
例如: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这是一幅有光有色、有形有声的屋瓦雨景画。这里的“湿湿”“温柔”是诉诸触觉的,“流光”“灰”“微明”“幽黯”是诉诸视觉的,“轻轻重重轻轻”“潺潺”是诉诸听觉的。
作者把这几种感觉艺术地交融起来,使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的感觉不能独立,造成浑然一体的心象。这种通感技法,使“雨”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给人以新颖奇特的美的感受。能够激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丰富的审美情感。其次,作者在这里还运用了转位的手法,使原本诉诸听觉的刺激,却让视觉感官去接受,诉诸味觉的刺激,却让触觉感官去接受。同时利用譬喻,改变描写事物的性态,从而造成感官的矛盾,引起读者的鲜明印象,更便于引起多种感官的刺激。
(四)思考与练习
A理解《听听那冷雨》中,引用大量古典诗词的艺术效果。B拓展阅读 【春夜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听雨》
雨中人生,含蕴丰富,的确,读着这首词,你会感到词中对人生的诠释颇有深意。春夜听雨,牵来细长的情丝。
“夜雨疏雨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
——项世安的《雨夜》
诗人对离别故人的思念写得绝妙。夜雨中思绪翩翻,春的寒,雨的湿,容易牵动人们对亲友的情思。听春夜潇潇细雨,思自己人生 苦旅,会顿感怅然,感慨系之。
去年此日泊瓜洲,衰柳萧萧客系舟。白发天涯叹流落,今宵听雨古宣州。
——张来的《雨中题壁》
这是一种对雨思忆,感叹人生境遇,是人生体验最好的回味。
(五)教学建议
1.配合幻灯图片教学
2.注重学生课文朗读,领悟作品文字之美。
(张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