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后感与影评分析的不同
读后感与影评分析的不同
>读后感与影评分析的不同
影评分析首先要知道与>观后感的不同。
观后感要写到的是个人产生感动或共鸣的地方、个人对某个角色或情节的喜爱、个人对整个电影的赞扬、推荐或贬低等。影评则要写到对导演、摄影、剪辑等一系列的评价、与其他电影的比较和对电影内涵的分析等。
观后感是主观的个人感想,影评是较客观的电影评价,广义的讲,影评是包含观后感的电影分析。
例:《十七岁的单车》影评
《生活在浅海的鱼》
荣获第61界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影片《十七的岁单》是由第六代导演王小帅所拍摄的一部代表作,他通过客户啊小贵小坚还有小保姆等人物形象为我们讲述了了小人物在大城市里的坚信不疑。虽然他们分为'乡下人'和'城里人',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下层人。
小贵,一个从乡下来到北京,怀着希望的大男孩儿,当他得到了快递公司的工作时,骑着单车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时,导演通过一个个长镜头表现了小贵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积极状态,轻快欢乐的音乐也从侧面刻画了他乐观朴实的性格。当车子在洗浴中心门口被偷时,欢快的背景音乐与小贵的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里,导演运用了对比蒙太奇的手法,强化突出了小贵的悲惨处境。他一次次的徘徊在丢车子的地方,被揍时也紧紧的抱住车子,这些情节都表现出了他执拗偏执的性格,当小贵喊出绝望的嘶吼时,导演想要表达的是被压抑的人在面临压力时的无助和无奈。影片的最后,小贵扛起破烂不堪的自行车,走进人群发出绝望的叫声,显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小保姆,整个影片中没有一句台词,单调却生动的把小人物对大城市的渴望表现的淋漓尽致,小保姆去买酱油穿时穿的红裙子红高跟鞋和口红,让人把她误解为了'城里人',一开始或许会想不明白她那个笑,可当最后,一切谜底都揭开时,才能想明白,她的那个笑意味着她成功的做了一名'城里人'.或许她不说话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一口流利的方言,但这些也已经不重要了,她的未来也不重要了。
小坚,一个家庭并不富裕的花季男孩儿,每个男生都曾有一个梦,他的梦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然后在朋友面前出尽风头,听尽赞美。当小坚第一天得到那辆单车,晚上兴奋的睡不着觉,一个人在与单车相处,这个段落从侧面突出了小坚性格单纯,当小坚把女孩送回家,一个人骑车回家时,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微风吹在脸上,全部体现出他身上那种轻松的舒爽。当偷钱买车子的事情暴露后,他嘶吼的愤怒,显示了他将全部的不满发泄在了现实之中。
首先这位同学写得还是挺不错的,有意识到影评和观后感不同,客观的写了些影片的内容,没有'看了这个让我更加认识到生活的艰辛'这样空洞无内涵的话语。但是以上所写都是对影片的描述:这段戏演了什么,表现了什么,并没有笔者自己对影片的分析分析,更像是介乎观后感与影评之间的'影片介绍'.在影评写作中,我们应该假定影评读者都是观看过这部电影,除非是有牵扯到镜头语言和>故事层面的分析,否则不用复述过多的影片剧情,影评的重点要在鉴赏影片的意识形态、镜头语言、社会影响等方面。
上文分析流于'导演用什么镜头想表达什么'的层面,而好的影评应该是'这段故事要变现什么,导演用了这样一个手法,这个手法的优缺点是什么'.比如说他提到的用蒙太奇手法对比了两个人的生活,这个点找的非常好,但这个手法在影片中是否显得突兀呢?对比的效果如何呢?
又或者影片结尾处的呐喊与其它有何不同?如此结尾好不好?罗列了大段文字关于人物和故事的叙述,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分析点,却戛然而止了,没有进行自己的论述,文章勾起读者的兴趣反而就此打住,流于表面没有深入。描述人物和故事应该是为了评论和分析服务的,文章本末倒置问题较为严重:好的影评并不担心说的少,最应该担心的其实是说的浅。
在影评中,我们无需过度在乎导演是怎想、怎么表达的,影片应该是一个'俯视'的态度,把作品横向的分析比较。例文中逻辑方式反而是'仰视'的,把影片放在一个'非常好'的高度,努力去替导演解释为什么要如此处理。
影评之中完全可以跟导演的意见相左,优缺点都可以加以评述,关键是说出自己的理由。
比如本片和电影《偷自行车的人》比较,从而引申到中国当代(尤其是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创作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关系。
又或者本片的被禁和王小帅其他作品的关系。在一个横向的大环境中,去分析本片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影片中丢了车的主角在胡同,与活动的老头老太太们相遇。怎么分析其实没有正确答案,既可以说对比了农民工和社会主流的格格不入,也可以说用热闹、喧嚣来反衬丢车后的悲伤、彷徨,甚至可以说是在讽刺我国现在的政治状况,一群无所事事的老人抢占了年轻人的进取的资源,祥和的气氛下是让人绝望的未来,等等。
影评一定要给出自己的观点,我为什么要评它,它的价值在哪等等。
例文在'影片'部分写得挺好,但是没有'分析'.
第二篇:影评分析与写作
影评分析与写作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真生动的直观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实感而易有广泛颀赏性。一部优秀的影片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许多同学在观看影片后常会有感而发,尝试写作影评,这对于提高我们的影视鉴赏能力,端正我们的审美观念有相当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写好影评呢?
影评,是文艺评论的一种,是对各种电影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文章。它主要是对蕴藏在电影艺术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及其思想意义的揭示、开掘,是对电影艺术创作规律的探索,并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失贩的教训。所以,好的影评,一方面可为电影的友展和质量的提高提供反馈信息,一方面又能帮助观众正确理解电影,培养和提高观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
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电影《花季,雨季》时,在一片叫好声中,有同学冷静地认为编导将银幕中的学生形象给拔高了,就很有思考。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每年的美国奥斯卡电影大奖评选,世界各国的影展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虽不能亲临其境,但通过多种媒体一样能了解动态,捕捉到世界电影发展的最新信息。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对于我们影视编导的高考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电影最直观可感的,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我们在写影评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通过影评的写作,不断促进我们知识结何的完善,提高我们的颀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一、影片分析考察要点及写作技巧
(一)考察要点
首先,影片分析考察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基本要求是文字通顺,无错别字,并具有较高的写作技巧。其次,是考察考生对于影片某些特殊的处理手法的理解,如张艺谋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的黑白、彩色两种色调的运用;再如《秋菊打官司》中纪实手法的运用等。第三,考察考生对于一部影片的主题的把握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影片的深层含义和社会性。如《离开雷锋的日子》所讨论的主题是:在自由竞争、个人利益备受关注的社会转型时期,雷锋所代表的自我牺牲精神、集体主义却并未过时。
(二)、观看影片之前需要做的工作
我们有很多人在写作影评的时候,会非常关注的看完电影,以至于在下手写影评的时候,都忘记了影片中主要人物的名字、主要场景、主要的对话和特殊的声音处理手段以及摄影手法。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得已在记忆中去寻找,这无疑是费时费力的做法。
那么怎么做才能事半功倍呢?
1、在看片之前准备一张纸、一只笔,随时把你看片子过程中震撼的场面、感动的情节,吸引你的画面、镜头、段落记下来,并且把你在看片子过程中的想法也记下来,否则,它们会转瞬即逝。
2、在看片之前设定几个问题: 1)这部影片的主题是什么?
2)影片的线索是什么?采用何种结构来构建影片? 3)影片的主要人物是谁? 4)影片总共有几个大事件? 5)影片如何开场?如何结局?(三)看片时注意影片的几个问题
1、主题:影片的主题有些是非常明显的,象好莱钨的影片多数是在弘扬自由、个人英雄主义,有些影片的主题则非常隐晦,需要通过观看影片来思考,总结甚至引申,象《广岛之恋》的主题即可以说是战争对人心灵的伤害,也可以说是对战争的深入思考,还可以说是是爱情在战争非常态中的展示和表现等。
2、主要人物(主要人物的出场、性格特征、刻画人物的情节、影像、声音特点等)
3、影像特征(总体影像特征、局部影像特征、个性化的影像特征)
4、震撼的大场面、细节
5、音乐:渲染情绪的音乐和场面音乐,作为刻画人物心理状态的音乐、成为影片叙事线索的音乐。
(四)影片分析的写作方法
要写一篇影片分析,首先就要确定写作的角度。一部影片可分析的方面和角度很多,有的考生一会说说影片的主题思想,一会又分析剧作结构,一会又分析视听语言方面的特色,觉得方方面面都想说一说,但又说得不深入,一篇优秀的影片分析永远不是面面俱到的,永远都是抓住其中一两个突出的方面深入地论述。
首先,可以对影片作社会学分析,即作品如何反映时代的某个社会问题,作品所包含的社会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作品是如何展开这一社会主题的。如《秋菊打官司》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影片给观众展示了一幅中国普通农村的真实生活画卷,通过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卑微的小人物执著的要用法律武器为自己讨个说法的故事,揭开了一个关于法律观念的主题:每个人都有用法律保护尊严的权力,中国的法制观念彻底普及还需要很长的路。
其次,也可以影片作叙事分析,也就是影片剧作技巧的分析,分析一部影片如何建立一种叙事关系,也就是如何讲故事,影片的创作者如何通过情节的铺排、细节的设置、人物形象地塑造来一步一步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
再次,可以从技术的层面对影片的导演手法、视听语言的技巧进行分析,分析作品如何建立时空关系、影片叙事的镜头体系、导演如何进行场面调度等。如侯孝贤的影片中视听语言突出的特色就是长镜头的运用,那么考生就可以深入地去分析在侯孝贤的影片中,长镜头是如何具体运用的,长镜头给观众的视觉和心理感觉是怎样的,长镜头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民族审美心理。再如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中运用了大量的音乐来烘托影片的主题,考生也可就视听中的“听”来进行分析。当然,对于参加本可入学考试的考生而言,大多数都未进行过专业的视听语言方面的训练,因此导演手法、视听语言的分析不宜涉及的过多,考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找出影片中一两个突出的视听语言的特征,则可以进行视听分析,如果不能找出影片突出的视听语言的特征,也不要不懂装懂,可以避开视听的分析,转而进行社会学的主题分析或叙事技巧的分析。(五)影片分析的写作格式:
首先,要对影片的整体风格及要重点分析哪一方面的内容进行概括和综述,如可以对电影中描述的社会环境、描述了怎样的人、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影片的整体风格进行概括。
其次,简单陈述影片故事的内容,但要注意,对故事梗概的叙述不要过多,应大概控制在三百字左右。
再次,找一到两个合适的点展开分析,如影片的主题如何展开、影片的叙事方法,在对这个点展开细致分析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视听语言的分析。在展开分析的时候要注意,一点不要泛泛而谈,要深入地分析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情节、人物的言行特点、人物的心理转变,为了揭示主题、塑造人物创作者设置了哪些细节,这些细节都对刻画人物起了怎样的作用;影片的故事怎样展开,怎样转折,怎样冲突,怎样达到高潮,最后怎样结尾,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影片是如何在一些关键的情节点上运用音乐来渲染情绪、营造氛围的等等,而不要蜻蜓点水般的一带而过。
最后,要对影片及考生自己对该片的分析进行总结。(六)给考生的几条建议。
1、不要写成观后感
写好看片分析文章,关键在于能否准确把握文章的体裁。考生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审题不当,完全不符合考试要求,体裁不合,把它写成心得体会、观后感了。这样,哪怕文章再有文采,哪怕你“自我感觉良好”,得分也不会高。所以有必要弄清观后感于看片分析有何不同。
首先是文章的体裁不同。观后感、心得体会一类文章基本属于抒情文范畴,抒情色彩浓;二看片分析则是文艺评论,属于议论文范畴,理论色彩浓。前者重在感,而后者重在议。前者常有喜怒哀乐的句子,如“看了这部作品后我很感动”、“我很气愤”、“我心潮澎湃”之类;而后者态度比较冷峻,一般用各种议论手段,夹叙夹议,分析阐述,而不追求情感和“文采”。
其次是作者的身份不同。写观后感时,作者的身份是普通观众;而写看片分析时,作者的身份却变成了“评论员”和“业内人士”,至少应是个“准电视人”即将来可能进入电视行业的后备队。既然来报考,就应该有一定的准备,有潜在的素质,就应该培养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意识。他们在看电视时,就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观众,而必须多一个心眼,多一番思考:假如我是专家、评委,我该如何评价它?假如我是同行、同事,我该向他学习什么?假如让我来拍摄,我该怎么做?总之,你必须寻找电视内行人的感觉,逐步培养专业眼光,逐步完成角色的嬗变:观众——准电视人——电视人——专家。
再次是针对的目标不同。观后感针对的是“这件事”,即作品的内容;二看片分析针对的则是“这部片子”,即作品本身。前者回答的问题是:你知道这件事后有什么感想?这件事给你什么启示?而后者回答的问题是,这部作品该怎么理解?哪些地方比较成功?如《难圆绿色梦》,这部片子讲述一位植树造林模范的事,他辛勤种树几十年,数却被人砍光了。如果写观后感,应针对这件事,当然表示痛心、谴责。而写看片分析时,则针对这部作品,分析它获奖的原因,成功的经验,应表示出赞叹、欣赏。这二者的基调是明显不同的。
最后是文章的侧重点不同。观后感重在作品的思想内容,重在教育意义;而看片分析则重在作品的创作经验,包括艺术形式。前者要求紧扣主题,联系实际抒发感受;而后者要求紧扣创作特色,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它的形式是如何为内容服务的。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简而言之,所谓看片分析,就是要你以“内行”的眼光,讲出作品的“门道”来。
2、要有以论文的框架
明确看片分析是议论文这一定位后,接下来就是谋篇布局的问题了。常见的毛病有以下几种。
1、全文只有一段。有些根本没有段落概念,不会分段,往往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天马行空,东拉西扯,思维跳跃,胡子眉毛一把抓,这当然不行。
2、“串讲式”,或曰“赏析式”。它往往从电视片第一个镜头讲起,然后第二个、第三个……一边叙述内容,一边作些评点,还美其名曰“夹叙夹议”。这好比语文老师串讲课文,念一段,讲一段。这种写法缺乏宏观的锻炼,没有形成小论点,没有上升为理论,没有总结,也不符合要求。它还带来另一个后果,就是叙述太多,议论太少,往往头重脚轻,开头十分啰嗦,结尾又草草收场。
3、“杂文式”。这经常发生在擅长写作的同学身上。他们不满足议论文的一般套路,斥之为“条条框框”、“八股文”,很想展示自己的文采,于是把它写成文艺性论文,即杂文。当然不排斥少数尖子可以写出优秀的杂文来,但在考试时一般不要用。
正确的写法,应该按照议论文的一般框架,既有论点、论证、结论三大部分。
开头是提出问题,即论点部分。它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分析的对象(即这部作品)做个简单的介绍:叫什么名字(标题),作者是谁(那个台拍的),属什么体裁(栏目),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什么主题等。二是对这部作品做个总的评价,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如“这部片子拍得很成功”等等。
中间是主体,是提出问题,既论证部分。它要求具体分析这部片子的成功之处,有哪些创作经验。建议至少讲三个方面的邮电(或特点),而且每个方面分别写一小段,每个方面应该提炼出一句评语(即小论点)。小论点应该精辟、整齐、醒目,最好归纳的句式比较整齐。为了突出小论点,应该把它们放在各小段的开头,或改成粗题字排版,或省为小标题。还可在前面加上“第一、第二、第三”,或“首先、其次、再次”,或用排比句。这之后,在围绕这个小论点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应该结合片子的内容,举出具体例子,夹叙夹议,边叙述有关情节或镜头,边分析他们的表达效果,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这里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光叙述内容,变成讲故事了;二是光发议论,或空洞抒情,没结合具体内容,与作品完全脱节,空对空,那也不行。请注意,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决定了文章水平的高低,篇幅要站全文的绝大部分,短了不行。
最后是结尾,是解决问题,即结论部分。这部分很短,主要对全文作总结,或指出其不足,或提出希望,或补充说明,或照应开头。有了这部分,文章就有头有尾,完整无缺,并形成一个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是论文的常规写法,当然可以灵活掌握,不要把“框架”当成“框框”,束缚了思路。但就中学生而言,一般按这个格式去写较为妥当。建议先写好段落提纲,至少要想好要讲哪几层意思,然后按照提纲,一段一段写来。这样,论文的框架就很稳,就可以做大段落清楚,层次分明,小论点突出。
3、要提炼出小论点
解决了题材和结构问题后,下一个难点就是,从那几个方面去分析?如何提炼出小论点?这个问题普遍感到头痛,我们不妨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学会提炼。
我们可以从观后评片中得到启发。可闻前后有什么阅读提示和思考题?老师对你们的作文有何批语?从这里往深处想,就能学会抓主题(中心思想)、结构(段落)、手法(写作特点)等。
建议大家学一点文艺理论常识。这样才能找到理论武器,提高鉴赏品位。如: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文艺的典型性,文艺批评,创作方法,流派,体裁,风格等。特别是“典型”这个概念应用很多。
还建议学一点电视常识。电视有自己的特点,如:形声兼备,视听合一,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用镜头语言说话,用蒙太奇手法等。如果能了解一些电视创作的手法,熟悉它的工作程序,就能从电视的角度来分析。
下面提出一些选题供大家参考。
1.主题方面。主体是作品的主要立意、中心思想。可以与相近题材的作品比,看哪个更深刻;也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它有什么现实针对性;还可分析标题是否精彩。
2.人物方面。作品的主角是个什么样的人,形象是否鲜明突出,性格特点如何,作品用什么实事来刻画它,次要人物有什么特点,与主要人物有什么关系。
3.选材方面。作品运用了什么材料来表达主题,这些材料是否真实、具体、集中、详略分明,那些材料特别典型,那些细节特别精彩等。
4.结构方面。作品分为几大部分,它以什么为线索,它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过渡,怎样照应,结构是否严谨等。
5.手法方面。作品采用了哪些创作手法(如: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因小见大等)。这些是否成功、新颖、有特色等。
6.新闻方面。如果是新闻类作品,还涉及到许多新闻性问题。如:真实性,时效性,是否坚持了新闻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等原则,蔡方是否深入,支持是否成功等。
7.镜头方面。电视是用镜头说话的,它的镜头语言运用如何(构图、色彩、光线、速度、字幕、特技、声音等),那些镜头特别精彩,运用了什么蒙太奇手法等。
8.其他方面。除此之外,属于创作的各个方面,只要你觉得很有特色的,也都可以选。如:音乐、美术、表演、播音、主持等。
必须强调,以上这些绝不需要、也不可能全部讲到,只要选其中三四点特别突出、十分明显的讲。甚至可以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但必须讲深、讲细、讲透,而且它们也必须提炼出小论点。
4、要全面考虑,掌握分寸
写文章最要讲辩证法,要全面处理各种关系,掌握好分寸,防止走极端。
1、要充分肯定优点,而不要专门挑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分析作品当然可以讲它的缺点,但必须掌握好一个度。有些年轻人眼高手低,用大半或全部篇幅讲缺点,这就很不应该了。要知道,拿出来的电视片,除特殊情况外,都是好的伙比较好的,甚至是获奖作品。正确态度应该是肯定优点,附带言其不足,在措词上、提法上也要谨慎,如用“美中不足”“瑕不掩瑜”之类。
2、要有专业眼光,但不要乱用专业术语。有人太急功近利,刚接触几个专业术语,就忙不迭地对号入座,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剩下“看镜头说术语”,变成“看图说话”。初学阶段似懂非懂,没有十足把握就不要乱贴标签。
3、要扣住作品,但不要拘泥于作品本身。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分析时必须
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与同一题材、同一体裁、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进行比较,才能比出特色来。此外,许多作品都与时代背景有关,特别是新闻片,要特别留意它的拍摄(播出)日期。
4、要学会看电视,才会评电视。一般人看电视是为了获取信息、欣赏娱乐、消遣放松,这都是无可厚非。但立志当电视人的考生,就不能停留在这种水平了。他们看电视时,应该加上学习的目的,提高鉴赏水平,应该“带着学习的目的看电视,带着职业的眼光学新闻”。建议先学会看电视,养成良好的收视习惯。要多看中央台,多看新闻片、专题片、艺术短片,以及好的电视单本剧,而要少看电视连续。看电视的时候,不要以“小市民”的眼光看,而要带着问题看,边看边想。先要理解作品,深切感受每个镜头的表达效果,分析这样的良苦用心,当创作者的知音。还要与志同道合的同学议一议,与周围人交换一下看法。最好能强迫自己把看法写成文字,或一段文字,或小评论,然后请有关专家老师指导一下,练几次笔。
第三篇:读后感、影评
《北京青年》
重走青春是需要一定物质基础的,实现梦想是不能依赖别人的,要靠自己。
中介、代理人都是鬼把戏。出去走走才能开阔视野、提升心怀境界。
冒险精神值得鼓励,但切不能冒进抑或冒失。
在社会上生存,得多长一个心眼。
急于求成误人歧途,闯荡江湖多张心眼。
《四角关系》
生活中不是没有爱,只是我们没有很好的表达。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希望你幸福胜过一切,我希望成为你幸福的理由,但如果我不是的话,我就不能碍手碍脚。我离开,因为我爱你。
一见钟情会节约不少时间。
《飞越老人院》
我们以为来日方长,然而真正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又有多少?
小的时候,父母对我们不厌其烦。长大以后,我们对父母不胜其烦
《最爱》影评
什么是最爱?最爱就是甘愿用自己的身体传递温度,最爱就是不舍得爱的那个人比自己晚走,最爱就是用最美的笑容携手步入既知的黑暗世界。
山村的悲哀不是因为它的穷困,而在于村民的愚昧。而当穷和愚昧联合起来时悲剧便自然而然的产生。因为卖血染上热病,而卖血的出发点可能仅仅是为了像城里姑娘那样买一瓶洗发水。因为愚昧,恐惧似乎成了影片自始自终贯穿的氛围,村人对患者的恐惧,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很显然,这是个灰色的故事,然而琴琴的红色袄袄给整个灰色的布景添上了一抹鲜亮的希望,袄袄和日记本的偷与被偷实际上是精神寄托的得到与失去。也许在生活中,我们会对偷情男女抱着嗤之以鼻的态度,而在影片中,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是同情与感动,也许患者之间才懂得珍惜彼此。当琴琴穿着红的刺眼的衣服发喜糖、一遍又一遍的读着结婚证,当琴琴用自己的身体传递温度,似乎才意识到这种由偷情开始的感情最后已成为超越生死的真正爱情,琴琴和得意互相称爹娘,这种充满着寄托的爱情又变得如血般刺眼的亲情。爱情、亲情——最爱。
《庐山恋》影评
山青水秀中谈一次超脱世俗利益的恋爱,纯粹又快乐。人们常常会争执爱情到底是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于是自然而然的把两者视作一个矛盾,而影片其实讲的便是一个一见钟情又日久生情的故事,简单,自然。男孩说爱情就像闪电,把婚姻视作爱情的坟墓,却不知感情就像导火索只要有小火苗便情不自禁的燃成大火。转身而去并不意味着感情的终结,站在爱情两端的男女也如期待的般直面曾经的邂逅,拥抱牵手走向未知的将来。
《倾城之泪》影评
第一滴泪:不要害怕你的生命将会结束,而要害怕它从未开始。——格雷斯·汉森 对生的渴望,于死的承诺
真正的爱?也许是给予爱人活下去的勇气。然而单方面自以为的伟大付出却也扔下了当初最美的承诺!
第二滴泪:生命要不然是一场大冒险,要不然就是一无所有。——海伦·凯勒
这个片段的感动不在于关乎生死的悲壮,而在于梦想、诺言。老教授对亡妻的允诺、被现实支配的手足无措的一群失意者的梦想,无论是允诺抑或是梦想,它们的实现取决于“杨琳”,而当这个关键点一旦中断及接踵而来的困难变故在一旦下定决心之后就变得微不足道了,那一曲交响乐,的确是用心去演奏,关乎着所有的梦想,陈杂着所有的悲忧欢喜。它似乎也是在告诉着我们生活是要用心去体会的,就像一曲交响乐,轻缓沉急都有其内在节奏,要用心去体验。不必去说这只是影视,不必太过认真,邰丽华的事迹似乎有力的告诉着我们一些什么。
第三滴泪:一场雨中的邂逅,一顶破伞的幸福,或许,爱情就是这么简单。命运是一曲交响曲,各般曲折,生与死的永别,天堂之境,是那永恒的允诺。
把碎片似的故事片段连贯成一部影片似乎是当下电影拍摄的一大趋势,比如泰国的《荷尔蒙》。区别在于前者故事与故事之间的独立性比较强,导演为了使其组合成一个整体而刻意运用文学上的顶真手法,用前一个故事的结尾去引出后一个故事;后者是四个故事相互穿插,共同向前延伸发展,似乎是运用一台大摄像机俯视世态百相,其实又何止百种?千种万种亦有可能。
看了这部影片我承认我被第一滴泪感动到了,总体而言,这部以泪为主题的电影,为了催人泪下几乎无所不用其极了,动不动就生与死的永隔,把一切的意外磨难全都赋予了主人公,导演就像一个巫婆般狠心的摧残着这世间的男男女女。以三个故事的排列顺序来看可以这样说,第一个故事是生存,生存是前提。第二个故事是梦想,梦想是支撑。第三个故事是生活,生活让生命延续。梦想的实现也许并没有生离死别那般轰轰烈烈,它需要的是心的静静倾听。这也是第二滴泪没有让人感动的抽泣不止的原因,观众的泪在交响曲轰鸣的时空中静静流淌。
电影是对现实的反思、展望以及再创造,通过电影我们又去关照我们的现实,我们的生活也许真的会多一点精彩!
村上春树《天黑以后》读后感
我认为,整篇小说有两条线索贯穿始终,一条是近乎悬疑的以姐姐爱丽为主要人物的线索,虚构了一个摄像头,把这个人物所在的处所分为此处与彼处通过电视屏幕反应出来,并隐晦的把白川和中国妓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另一条线索是以妹妹玛丽为主要人物的,写他在午夜不回家的心理、经历等,包括和高桥、情爱旅馆的经理和中国妓女的交往。似乎是两条并行的线索,却在摄像机化成一个视点的时候有了交集,最终显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经过午夜洗礼或是说思索的妹妹和姐姐心与心的相连,当然,整篇小说不是只有善的,它也有恶的方面,包括中国妓女、白川、情爱旅店、偷渡者等,这种恶也是用平淡的文字写出,只是对比中透着一股犀利。最后要说的是,两条线索交相叙述,为避免离散,它用时间将其粘合,这是一个午夜发生的故事。
摘抄:
1、不管各自的意图如何,我们都以相等的速度朝着时间长河的下游移行。/
2、社会不是那么好玩的贫穷被。玩起来,就会玩出它相应的优雅
3、人的记忆的确是个怪东西,没有用的、无谓的往事给它满满装在抽屉里,现实中少不得的重要事项却一个个忘个精光。人这东西怕是以记忆为燃料活着的,至于那记忆在现实中是不是重要,对于维持生命来说好像都无所谓,仅仅是燃料罢了,随报纸送来的广告传单也好,哲学著作也好,性感摄影彩页也好,一捆万元炒也好,投进火里都是纸片,火不必边烧边想,到了火那里,统统不过是普通纸片,和着一码事——重要的记忆也好,不怎么重要的记忆也好,百无一用的记忆也好,全是毫无区别的普通燃料。
《幸福终点站》
《幸福终点站》是继《三傻大闹宝莱坞》《肖申克的救赎》《当幸福来敲门》又一部在我看过的电影中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2004年就已经拍摄成功,后悔当初没有早点看。作为一部励志电影,它和后三部电影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启示我们如何积极主动的寻求自己所想的,包括知识、自由即生活的一切幸福,而它告诉我们如何去等,如何为了坚守一个承诺义无反顾的去实践,如果说维克多只要推开肯尼迪机场那扇薄薄的玻璃大门就能踏上他理想的圣地——纽约,去实践他父亲的意愿——那个神秘的罐头,寻找第57位爵士乐手签名(个人觉得让维克多耐心等待的这个内在动力很幼稚,是这部电影的败笔,这个等会再说),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许理想就真的像那扇玻璃门,离我们只有几步之遥,我们稍微等待或者挣扎,也许就能达到胜利的彼岸。
第四篇:《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后感
班级:09心理学1班姓名:李松云学号:0907150040 乍一看《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我就很主观地认为这是一本描述有趣的心理现象的书籍,书名深深地吸引着我。就像当初报考心理学是因为它神奇的吸引人的名字的缘故。
无疑,如同开始接触心理学一样,最初这本书带给我的也是失望。对于我来说,我最不待见的就是像“实证主义”“本质主义”“操作主义”这一类的词,因为这些与生活都太遥远了一些。
开始的几天,我翻看了前言和目录,就再也不想碰这本书了。因为作业的缘故,我只能硬着头皮往下看。显然,这本书不是我喜欢的那种幽默、风趣类型风格的书,甚至,它对于一个初读者来说,是那么索然无味、深奥晦涩。慢慢地,书被我翻得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书中的一些亮点。我知道,它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外文翻译书籍。作者说,这是一本心理学导论性质的书籍。的确,读过它以后,心理学在我心中的形象逐渐凸显,逐渐鲜明。
书中开篇就批判了一些不良分子以及社会媒体等舆论对大众的误导,使心理学成为了“伪科学”。滑稽的是,我就是被这些伪心理工作者鼓吹的心理学所吸引而意外踏入了心理学领域的。学习心理学专业之前,我也曾是“伪心理学”的信仰者。其实,如今,在我身边,依然有一群对心理学有误解的朋友。他们对心理学又恨又爱,总是把我未来的职业说成是“神棍”以及“隐私窥探者”。他们一面深深地崇拜心理学,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一面又总是讥讽心理学是伪科学。一度,我对于他们的质疑无从辩解,现在,我终于可以自豪地对他们说:“心理学是名副其实的科学。”面对他们的质疑,我有了武器。
其实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对科学怀竹在胸,却又无从解释。谁能够说得清科学到底为何物呢?如果,对于科学都没有一个确切而令人信服的定义,那么又有何资格把心理学拦在科学的大门之外呢?记得当初第一堂课,张老师就问过我们“什么是科学”。那一刻,我的大脑有一瞬间是空白的。沉默了许久,我才在底下小声地说:“科学就是揭示一切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无疑,我对自己的答案是不满意的。课上,对于同学们的补充以及老师的解释也是似懂非懂的。
读完了本书的第一章,我心中的迷雾似乎散去了很多。科学,包括了系统的实证主义,能够产生大家共有的公开知识,是对可解决问题的探求。实证主义,我至今不能很好地理解它。至少,如果有人让我给他解释这个词,我一定会对他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实证主义”在我心中确实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以前,尽管老师讲到在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时候,心理学就进入了科学心理学的时代。但是,我依然主观地认为,内省依然是研究心理学最主要的手段。但是,读完本书,我知道自己的想法多么粗鄙、浅陋。
我知道,依然有人质疑心理学的科学性,就像作者在第七章说的,心理学的许多实验是在严格条件控制下的实验室里完成的,而且有些“被试”居然是小白鼠之类的小动物。而人的心理是那么复杂,因此外行们借此攻击心理学理论的科学,质疑心理学家的努力。
人们抱怨:“啊,真实生活不是这样的啊!”他们攻击心理学实验,但其实他们对心理学实验目的存在着误解。他们不知道,心理学实验也是严格设计的,也会模拟现实的情境。如果没有认真去了解,谁又能明白心理学呢?
我越来越觉得心理学家是最聪明的学者,心理现象是那么复杂的东西,也不是稳定的物质,心理学家却能在千变万化中找到基本的规律,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读着《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我曾经一度有茅塞顿开之感。尤其是有一个观点让我觉得印象深刻。作者说,科学是对可解决问题的探讨。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我曾经感叹,世界上那么多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发明了相对论,还有一颗颗那么遥远的星星也纷纷被科学们发现并命名。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是不是出生得太迟了,赶不上发现一些伟大的东西了,因为伟大的发现都被先辈们挖掘完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自己的确幼稚呢!尤其是现在,作
者的一席话,我已明了,科学是对目前可解决的问题的探讨,世界上还有很多目前条件所无法达到的问题等着后辈年轻科学们去研究,去探索。而心理学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的领域,许多争论,许多迷惑,等着我们,我还怕什么呢?
记得书中第二章中举了一个例子,让我印象十分深刻。有一位记者嘲讽一篇题为“用Cf-Gc理论来解释结合WJ-R及KAIT两测验所作的因素分析结果”的心理研究论文,中伤心理学家们只会运用自己的语言阐述问题,使心理学完全脱离于普通人的世界。在了解心理学之前,我也曾有过相同的想法。真正的心理学研究,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个样子。心理学对于普通人来说,的确太或神秘了。我曾感觉到,我越接近心理学,在心理学的迷宫里越走越深的时候,似乎越看不清心理学的真实模样。苏轼曾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心理学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不管身不身在此山,都无法短期内窥探出庐山真面目。
这种遥远的距离,我想,与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理论是有很大关系的。老实说,大一的时候我非常不喜欢《普通心理学》,不愿意预习和复习功课,看了多少也会忘记多少。就是因为《普通心理学》的许多知识概念性太强了,我真的很不喜欢。大一的时候,一个学姐总是推荐我们看一些权威的心理学论文,我总是以看不懂为由推脱着,那时候,我真的很难静下心来看那些枯燥无味的东西。
但是,在心理学领域,还是有很多东西深深地吸引着我。那些不是神奇的催眠,不是精神分析大师的释梦。而是各种有趣的心理学效应,书中介绍了安慰剂效应,还有例如南风效应、霍桑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等。这些效应,充分地让我看到了心理学的魅力。我不知道还有哪个学科,可以把这些总结的这么好,让人这么受用。
现在,我已经对心理学了解了很多,也渐渐明白自己在心理学领域将来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很多东西在心里也更加明了、清晰。心理学在我心中依然是“与众不同”的。现在,我已经不会像之前对心理学有那种过分的崇拜,也不会厌恶那些生涩的心理学概念和理论。
我已经学会客观地看待心理学的一切。这些,既是我两年来学习心理学的感悟,也是《“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带给我的感想。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这本书,可以真正走入心理学世界。不再诋毁、诽谤心理学,给心理学最公正、客观的评价,这才是科学。
第五篇:《情书》影评分析
电影《情书》的影评分析范文
东方式的电影构思——由日本影片《情书》引发的思考
近年来,被日本电影评论界称为“日本新电影的旗手”的岩井俊二引起世人瞩目。特别是1995年他的爱情影片《情书》,不仅在日本引起了空前的轰动,而且获得了东南亚乃至欧美的好评。在同年的横滨电影节上,一举夺得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两项大奖。
影片《情书》的魅力何在?岩井俊二自己说他只不过是在影片中加入了许多个人化的东西。所谓“个人化”,我以为既是他的个人艺术风格,也是民族心理、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东方式的电影艺术构思。本文拟从《情书》的结构方式、情感表达和人生感情三个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一、细密的蒙太奇结构
在世界各国的许许多多爱情影片中,男女之间相互爱恋的故事早已司空见惯,形形色色。有的直率倾情,有的明争暗斗,有的成人之美,有的夺人所爱,或悲或喜,亦悲亦喜,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故事尽管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但其中的共同点是:铺陈人物情感发展变化的历程。然而,岩井俊二的《情书》却独辟蹊径,在众多爱情影片中脱颖而出。其实,严格地说,《情书》算不上爱情片,因为影片中三个男女主人公都没有真正相爱过,所谓“情书”也不是其中一对男女主人公互诉衷肠的书信,而是通过两个女孩之间的通信唤起回忆的媒介。那么,《情书》用什么打动了不同国界的千百万观众呢?这正是岩井俊二东方式电影构思的秘密所在。
《情书》的叙事文本很简单:处于青春萌动期的男中学生藤井树深深地暗恋着与自己同姓同名的女孩藤井树。尽管他这种纯真的感情很强烈、很执着,但却始终不曾向她表白过,只在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以恶作剧的形式透露出一丝丝内心的隐秘。而女藤井树全然未觉,根本感受不到他的爱恋。中学未毕业,男藤井树内心埋藏着那种青春的暗恋情愫转学来到了另一座城市,认识了另一个叫博子的女孩。博子的相貌、气质与女藤井树几乎一模一样,于是,男藤井树便把对女藤井树的爱恋倾注在博子身上。后来,男藤井树在一次爬山中,意外坠山身亡。
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如果采用一般的结构模式,完全可以衍化成一部曲折生动但毫无特色的爱情片。然而,岩井俊二的独特而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特意舍弃了三个男女主人公之间爱情的是是非非、悲欢离合,而把笔墨集中在对往事的追寻和回忆上,形成了《情书》错综复杂的电影结构文本。
影片情节发展以博子探寻男友藤井树的爱情真相作为推动力,引发了另一女主人公藤井树的回忆;再以女藤井树的回忆作为次动力,不断推进博子的情感转变,从而共同完成两个女孩子情感蜕变的过程。
时空层面。在现实时空中的情节采用外视角的形式,按照编导者的理性思维和情绪变化,表现两个女主人公在共同寻找“情书”之谜的答案过程中,由于某些外在因素的联结,致使两者或贴近,或远离,或若即若离。在回忆时空中的叙事则采用内视角形式,情节的进展完全遵循男女主人公的心理逻辑和行为规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情书》结构中的现实与回忆两个层面里至少有四组不同时空的人物行动线,编导者能使它们互为因果、互作经纬、交错递进,细针密线地编织起来,做到了天衣无缝,精妙之至。这正是日本人细致入微的思维方式在电影结构中的体现。由此,我不禁联想到中国戏剧家李渔所说的话:“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可见,中国戏剧结构的美学原则与日本导演岩井俊二在电影蒙太奇结构中的美学实践相映成趣,异曲同工,是纯粹东方式的审美意识。
二、细腻而哀婉的情感表达
影片《情书》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在优美抒情中蕴含的淡淡哀伤,这正是日本民族特有的情感表达。这种民族情感的形成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在世界各国中,日本无疑是种族构成纯粹、文化同质性高的民族之一。它独特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凝塑了日本人那种心理敏感细腻的内倾型性格。环海的地缘,狭窄的国土,曲折的海岸线,形成了日本湿润的气候。因此,有学者称日本文化为“湿气文化”。它与内倾型性格相结合,使日本人更倾慕清净、素雅,从而崇尚“清明心”、“心情道德”的执着和坚韧。这种民族情感在岩井俊二的《情书》中格外浓郁绵长。影片一开始,博子扫墓对男藤井树寄托无限哀思,归来后偶然发现藤井树的地址,潜意识中恍惚觉得男藤井树并没有死,于是萌生写信的念头。信发出去了,她本无意收到回信,然而,意外的回信来了。原来,身处异地的女藤井树患感冒在家休息,收到博子莫名其妙的一封信,出于好奇便回了信。从此,两个女主人公频繁地书信往来,唤起了双方一连串的回忆。博子在对秋叶的恋情中时时感到愧疚于男藤井树,这种心理的羁绊,感情的不自由,使她陷入矛盾痛苦中。于是,促使她探寻回信“真相”的愿望更加强烈、更加执着。与此同时,女藤井树在医院等候就诊时,脑海里竟然闪现出中学时代男藤井树倚窗读书时的模样。这表明,在她的内心深处仍然珍藏着美好纯真的往事。特别是在博子决意前往女藤树处了解真相时,不巧没有见到。当汽车司机无意中道出博子与女藤井树长得非常相像时,博子才恍然大悟,情节也随之发生突转,过渡到博子重新探寻男藤井树爱情真相的阶段。这里,编导精心设计了一个景深镜头,景深处是骑着单车的女藤井树缓缓前行,处于动势,成为画面中引人注目的活跃因素;而前景是伫足沉思的博子,处于静势,一动一静,形成鲜明的对比,把双方寻找和期待的心情突现出来。当女藤井树擦肩而过时,博子脱口叫出她的名字,画面定格在女藤井树回头张望寻找的情景上。但转瞬间,她专注寻找的目光便被川流不息的人群所遮掩,淹没在茫茫人海中。两个痴情而执着的女孩遗憾地失之交臂。从而她们又开始了难忘而又略带哀伤的回忆。女藤井树在回忆中,把开学、选举、值日、男藤井树在书卡上写名字、用自行车发电对考卷、运动会上为男藤井树拍照等等点点滴滴的往事串联起来,深切地感受到了男藤井树对她纯真的爱恋,她也逐渐意识到这种幼稚而美好的感情将是她弥足珍贵的财富,并使她从对父亲死亡的恐惧中挣脱出来。而博子则从回忆中真正地清醒过来:自己竟是男藤井树初恋对象的替代品。于是,她从痛苦的缅怀和思考中挣脱出来,勇敢地面对现实,接受了秋叶的爱。但她对男藤井树的那一段挚爱仍然难以割舍,于是在秋叶的鼓励下,当太阳冉冉升起时,博子面对皑皑无垠的茫茫雪原一遍又一遍地哭喊着:“你好吗?”以此来倾吐对男藤井树的思恋和哀伤。此时,躺在病床上的女藤井树也一遍又一遍地自语似回答:“我很好。你好吗?”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两个女孩共同的心声。呼唤着男藤井树呼唤着彼此,也深切地呼唤着自我。至此,她们完成了漫长而艰辛的感情蜕变和升华,由“过去”的我过渡到“现在”的我,并预示着超越自己情感的“永恒”。
之所以较具体地复述影片中的这些情节、细节,意在说明岩井俊二如此这般地表现人物心灵的敏锐和情感的细腻,正是影片看似平淡如水实则动人心魄的魅力所在,也是日本人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这在西方的影片中是难以见到的。
博子不惜一切地顽强追溯,探寻男藤井树的爱情真相,女藤井树对昔日暗恋情人的淡淡回忆,不正是追求感情的“纯”与“真”?不正是表现了向往理想中的美好事物的执着精神吗?不正是日本民族格外崇尚的“清明心”、“心情道德”的形象表达吗?如果把追求真情的执着精神置于当今商品社会的大背景下,不难发现编导者努力寻找和赞扬一种超越物质利益诱惑、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真诚感情。因此,可以说《情书》中细腻的哀婉的情感是对今天金钱物欲的间接否定和批判。
三、方式的人生感悟
樱花之所以成为日本的国花,民族之花,是因为细腻的日本人以敏锐的心灵触角从樱花“开得适时,谢得利落”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壮烈中相伴着伤感。在日本茶道中“一期一会”的观念,实际上就是人生“转瞬即逝”的“无常”观的体现。因此,大家极为珍视有限的生命,珍视生活中的第一次机缘。这种把自己和对象同一化,与对象产生一种共感,或者可以说在对象中发现自己、观照自己,是一种无常美感和无常哀感的调和。日本人正是从这种哀愁的艺术哲学中感悟世界、感悟人生,以达到“闲寂”或“寂”的人生境界。
樱花性格、茶道精神浸透在《情书》的整体艺术构思里,表现出岩井俊二的东方式艺术风格。男藤井树英年早逝,他带着与女藤井树的一段暗恋的情缘去了,带着一段把博子当作女藤井树的替身而又无法表白的痴情去了;女藤井树把男藤井树这段纯真的爱恋情愫深深地留在自己的记忆里;博子在明了男藤井树把自己当作女藤井树的替身之后,虽然感到若有所失,但她与男藤井树的那一段纯洁的恋情,却是铭刻一生的感情经历…这不正如同樱花一般开得灿烂,而又谢得令人哀伤吗?这不正是他和她们年青的生命里难得的“一期一会”吗?他和她们的这一段美好的情感经历将成为女藤井树和博子一生中永久的怀恋。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体现在这一段又一段的情感历程中。他们追求感情的纯真、理想的情操、境界的美好……正是深切的生命体验、人生感悟。
岩井俊二在《情书》里,表面上似乎没有阐释什么哲理,然而,那一段段淡淡的回忆,充满淡淡的哀伤,更值得珍惜,更值得怀恋,人生的况味正在于此。
当好莱坞大片以其光怪陆离的高科技效果编织着一个个银幕童话的时候,日本电影《情书》则像一首清新的小诗悄悄唤起人们对青春、对爱情的憧憬与回忆,而且日久弥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