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鲁迅传[合集]

时间:2019-05-13 13:1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书笔记 鲁迅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书笔记 鲁迅传》。

第一篇:读书笔记 鲁迅传

鲁迅传

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一提起这些词语,大家可能会想到鲁迅先生,是的,今天我就为鲁迅写一篇传记,为大家呈现一个全面的鲁迅先生。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主要作品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狂人日记》等。

童年时期,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真诚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珍藏着。青年时期,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师爷,倘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鲁迅先生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他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鲁迅的弃医从文是我最感兴趣也是我最钦佩的一个举动。在留学期间,他本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95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

一次,一场电影中,鲁迅看到众多的“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已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于是他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同时,鲁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不但为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混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其实,我觉得,在日本的留学使得鲁迅先生的思想变得更加成熟理智,这是鲁迅先生人生的一大转折,这也使得他的人生实现了从平庸项伟大的过渡,成就了他后来辉煌的一生。

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巅峰,毛泽东同志曾经评价鲁迅说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1918年5月15日,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新文化运动,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这篇小说,大胆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理念,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曾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祥林嫂、爱心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的原则。

鲁迅先生对权势者和伪君子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孔乙己》中 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他们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没有真诚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

鲁迅先生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却在这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察觉到平时察觉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可以说鲁迅的小说不仅是小说,也是诗,它以平凡的社会生活为题材,整体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先生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 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充分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

最充分体现鲁迅先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杂文”古已有之,在外国散文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证,但只有到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到了鲁迅的手中,“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这种文体才表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从五四起,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进行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自觉的。到了后来,有些人开始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他才更明确地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创作。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丛莽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够存在,能够发展,能够壮大。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6部杂文集。在这16部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 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它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热情支持青年学生的正义斗争,揭露段祺瑞执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罪恶行径,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后期,他反对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的血腥镇压,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一系列充满义勇正气的文章。“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鲁迅先生的一生是创作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同情并极力帮助那些处于水深火热的普通民众,他以笔为矛,以书为盾奋战在革命的第一线。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他将史诗般屹立在中国历史的画卷上!

第二篇:鲁迅传读书笔记

鲁迅传读书笔记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鲁迅传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鲁迅传读书笔记1

拿林语堂做结时的话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苏东坡已去,其浩然之正气,必当永存。

读完《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后,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去绍兴鲁迅故居看看,我想在他的居所中能更加真切的体会到鲁迅先生当年的想法和他那在民族危机中的苦苦挣扎。

鲁迅先生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出生在绍兴城内周姓望族,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让鲁迅在启蒙的时候先读历史,而不是四书五经;父亲周伯宜,对鲁迅非常宽厚,允许他读闲书;母亲鲁瑞更是喜欢他。少年鲁迅便生活在这种颇为繁华而宽厚的环境中读书长大,调皮好斗,有着少年所特有的骄傲。但祖父却因为一次科场案下狱,父亲也吐血并终于去世,亲戚便不再对鲁迅家客气,分房子的时候给鲁迅家最差的房子。这种世态炎凉、由繁华转为凄苦的经历很容易让人想到曹雪芹,另一个在中国的晚期封建社会反儒家的困顿的斗士。后来在广州,青年学生问他为什么憎恶旧社会,他回答:“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境好,人们看我像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家庭发生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感到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从那时起,我就恨这个社会。”是的,鲁迅先生恨,他恨这个社会的黑暗,同时也恨自己的无能。要知道,在绝对强大的事实面前再有力的个体思想也如萤火与之皓月,变的渺小无比。鲁迅先生就是如此,面对逐渐衰败、日渐黑暗的社会,他多么想用他的力量去改变,可是现实却给了他多个无情的耳光。

读到这,我仿佛已经不是我,而是与先生一样的一点萤火,在深邃的无边的黑暗中苦苦挣扎。先生从人道主义转向了个人主义,由启蒙的悲观主义,转向了存在的虚无主义。从学生变成医生,从医生变成文学家从文学家变成革命家。每一次的转变都给了他不小的打击,仿佛一个健壮的成年人一巴掌轻易拍碎小孩子手中的玩具一样。先生是不屈的,身份的多次转换可以证明;先生也是不甘的,他的文字可以证明。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之所以称之为英雄故事,是因为里面的人物太英雄啦。英雄们的豪情壮志,英雄们的高尚精神使我感受颇深。

鲁迅传读书笔记2

臧克家曾为了纪念一个人作了这样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是谁?相信大家都清楚,他就是我们敬爱的'鲁迅先生。

最近,我就读了一本关于鲁迅先生的书籍,书名就叫做《鲁迅传》。书本主要将鲁迅的经历、行状、思想、作品放在一个特定的圆里,从而使我们更好地认识鲁迅这位伟人一个用爱国心点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的人。

正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鲁迅一生铁血丹心,呼唤光明,为的是能使祖国振兴,人民得到解放。他赶赴日本学医,梦想通过学医医治国人,当发现救治身体并不是最要紧的事时,毅然弃医从文,拿起笔唤醒沉睡在铁笼的麻木的国人。遭遇各种迫害时,他辗转各地,用韧的战斗精神来继续为国家服务。就这样,他一生永不停歇地进行战斗,一直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方。为国家,为人民,百折不挠,殚精竭力。

叶圣陶是这样评价鲁迅先生的: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撒到大众心里。虽然我们与他相隔几十年,时代也已然不同,但今天的我们依然在传颂他,热爱他。《鲁迅传》这本书让我们更懂得鲁迅先生,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们在当今社会如何做一个像鲁迅先生一样的真正中国人!当我读完这本书,我发现,鲁迅先生就是那个永远的中国魂啊!

纵观历史,从古到今,像鲁迅这样的为中国的发展付出毕生精力的爱国志士还有很多:1910年年仅14岁的周恩来在校长的问题下,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邓稼先为中国研制出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给国防武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1年,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试验田的亩产首次突破900千克。这一颗颗爱国之心,不都是铸造成现代强大中国的重要因素吗?他们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的民族之魂!

柏拉图曾说过:人不仅为自己而生,而且也为祖国活着。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即使社会风气变了,人们的思想变了,但我们的这种民族之魂永远都在,我们的这种家国情怀始终没有变过。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国家才是个人与家庭最大的梦工场,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唯有同频共振才能奏出最美的乐曲。

正所谓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下一代接班人的我们,要不负先人,不负国望,不负家人,勇敢承担自己的责任,奋发图强,将我们的民族精神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

鲁迅传读书笔记3

起初,我带着一种好奇和探究的心理阅读了一本叫《鲁迅传》的书,但看后,让我真的爱不释手,因为这本书让我不仅读到了鲁迅的思想,情感,知识,态度和言行,还了解到了鲁迅的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反省,更认识到了鲁迅强烈的爱国情怀。正是因为有了对人生刻骨铭心的爱,有着一个建设祖国的中国梦,才有了对人生言行的痛彻骨髓的恨,才有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写照。

鲁迅于一八八一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一周姓家庭。在幼小的时候,鲁迅家里很富裕,但在十三岁时,家里遭了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鲁迅被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鲁迅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三年多,死去了。鲁迅十八岁时,便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后,即被派往日本留学。但待到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鲁迅决定要学医了。

原因一是不想中国人都像他父亲一样被庸医治死;二是让中国人身体健壮。但有一次,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被斩,其他的中国人在旁边看热闹。因此鲁迅觉得国民现在的问题不是身体健康与否,而是思想不觉悟,没有走出愚昧无知的状态,最需要改变的是他们的精神状态,于是鲁迅弃医从文。

阅读这书后我不得不承认我们国家正是因为有像鲁迅那样的爱国者,我们的国家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他们都有着一个建设祖国的中国梦,只有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全面步入小康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每个人都应牢牢记住我们是祖国的,祖国也是我们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因为,我们的祖国给了我们拥有和实现自我梦想的空间。而在自我梦想实现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给我们祖国的梦、我们民族的梦添上一份微薄的力量。我相信,只要中国人都像鲁迅先生一样,爱国爱民,我们的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

我想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学习,去追赶前面奔跑!

第三篇:鲁迅传读书笔记1500字

鲁迅传读书笔记1500字

鲁迅传读书笔记1500字

读中学的时候,学过好几篇鲁迅先生的文章,如《狂人日记》、《药》、《阿Q正转》等等,总是感觉老先生的文章晦涩难懂,乏味拗口,但为了考试还是硬着头皮按照老师的要求找重点、归纳中心思想、背诵重点语句,但随着考试结束的铃声也就扔到脑后了。

直到有一年暑假闲来无事,在家里的书架中随手抽出一本《鲁迅传》,刚翻了几页就被吸引了,随后一口气的读完。鲁迅先生坚强的性格、顽强的革命斗志,独立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我!

鲁迅先生出生在一个破败的地主家庭,当时旧中国社会动荡、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世态炎凉、由繁华转为凄苦的经历很容易让人想到曹雪芹,另一个在中国的晚期封建社会困顿的斗士。后来在广州,青年学生问他为什么憎恶旧社会,他回答:“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境好,人们看我像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家庭发生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感到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从那时起,我就恨这个社会。”

是的,鲁迅先生恨,他恨这个社会的黑暗,同时也恨自己的无能。要知道,在绝对强大的事实面前再有力的个体思想也如萤火与之皓月,变的渺小无比。

鲁迅先生就是如此,面对逐渐衰败、日渐黑暗的社会,他多么想用他的力量去改变,可是现实给他的却是无情的创伤。

先生从人道主义转向了个人主义,由启蒙的悲观主义,转向了存在的虚无主义。从学生变成医生,从医生变成文学家,从文学家变成革命家。每一次的转变带给他的都是无情的打击。但先生是不屈的,也是不甘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正是先生从心底吹响的向旧中国宣战的的号角

先生在《呐喊》中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民众。这八字深深包含着先生对中国现状的深刻认识和对中国人民的怜惜和悲伤。

那个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上流阶级生活的孔乙己。他在酒店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以偷为职业。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竟被打断了腿。孔乙己的死,不正象征着中国教育的堕落和读书人的悲哀吗?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那个“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上,带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作者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点头哈腰的。将当时人民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展露无遗。《药》则体现出了一个民主的愚昧和无知。其中的环境描写似乎就是当时世道的黑暗程度与动荡不安。让人们深深地对自身的无知而感到可悲。

在先生的作品里,尽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尽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他的言语犀利,他的作品尖锐有力地抨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所有这些都体现出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悲切与唤醒命中的使命感。

读《鲁迅传》读到了鲁迅的思想、情感、知识、态度、言行。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先生在作品中塑造一个又一个人物的良苦用心,了解了先生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对人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反省,更认识到先生外冷内热的热烈情怀,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挚爱。正因为对人生刻骨铭心的爱,才有了对戕害人生的言行的痛彻骨髓的恨,才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写照,“唯有民族的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先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的身影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先生的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坚强的精神脊梁!

掩卷而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强烈的愿望随之而生,下一个假期去绍兴、去上海,寻找先生的足迹、倾听伟人的心声!

鲁迅传读书笔记1500字

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一提起这些词语,大家可能会想到鲁迅先生,是的,今天我就为鲁迅写一篇传记,为大家呈现一个全面的鲁迅先生。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主要作品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狂人日记》等。

童年时期,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真诚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珍藏着。

青年时期,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师爷,倘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鲁迅先生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他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鲁迅的弃医从文是我最感兴趣也是我最钦佩的一个举动。在留学期间,他本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95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

一次,一场电影中,鲁迅看到众多的“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已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于是他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同时,鲁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不但为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混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其实,我觉得,在日本的留学使得鲁迅先生的思想变得更加成熟理智,这是鲁迅先生人生的一大转折,这也使得他的人生实现了从平庸项伟大的过渡,成就了他后来辉煌的一生。

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巅峰,毛泽东同志曾经评价鲁迅说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

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1918年5月15日,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

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新文化运动,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这篇小说,大胆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理念,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曾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祥林嫂、爱心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的原则。

鲁迅先生对权势者和伪君子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孔乙己》中 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他们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没有真诚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

鲁迅先生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却在这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察觉到平时察觉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可以说鲁迅的小说不仅是小说,也是诗,它以平凡的社会生活为题材,整体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先生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 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充分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最充分体现鲁迅先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杂文”古已有之,在外国散文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证,但只有到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到了鲁迅的手中,“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这种文体才表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从五四起,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进行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自觉的。到了后来,有些人开始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他才更明确地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创作。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丛莽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够存在,能够发展,能够壮大。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6部杂文集。在这16部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 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它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

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热情支持青年学生的正义斗争,揭露段祺瑞执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罪恶行径,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后期,他反对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的血腥镇压,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一系列充满义勇正气的文章。“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鲁迅先生的一生是创作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同情并极力帮助那些处于水深火热的普通民众,他以笔为矛,以书为盾奋战在革命的第一线。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他将史诗般屹立在中国历史的画卷上!

第四篇:鲁迅读书笔记

向死而生-----从《野草》看鲁迅的生死辩证法

死亡《野草》重要的主题之一,我将主要分析《过客》,并提及《死火》,《死后》,《淡淡的血痕》几篇,以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来注解鲁迅。死亡永远是最深刻的哲学命题之一,也是最动人的文学母题,但是长久以来,深刻地讨论它的著作却不多。直到现代,人们才开始严肃地审视和讨论死亡的问题,这绝非偶然,现在我们来看一看鲁迅这位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界的巨人是如何在他充满现代感的著作《野草》中回应这个问题的。

刚刚我说过,《野草》是一部颇具现代感的著作,这给我们的阅读和解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为一部现代文学的作品它最先传达给人的往往是一种感受一种冲击,而内容则退居二线,作者写作可能只是为了宣泄,而不是为了说理,其中表达的内容或许连作者本人都难以说清。文字在写下之时,就以不再属于作者,我要谈的是我的想法,而不一定是鲁迅的,如果鲁迅先生的作品只告诉了我们他当时的生活和他当时在想什么,那他的作品反而没有价值,不过是日记或流水账罢了,我们没必要非从散文诗中读出流水账来,所以背景资料没有也罢。

‘过客’是对人的暗喻,它可能是与老翁萍水相逢的过客,也指人本身。“人是世界上的过客。”或者‘天地一逆旅’人们常会这么说,因为人来到世界时是赤条条的,死时也什么都带不走。人自知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一株花在生时和死后都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人却知道自己是从别处来的,最终要离开。人在世界上没有固定的安身立命之所,人是无根的。

《过客》一文弥漫着一种彷徨,孤独乃至荒谬的气氛,这种氛围就是人的无根性的体现,彻底的无根是现代人的特性。人从何处来?人往何处去?人是什么?这些问题折磨着过客,也折磨着所有的现代人,因为它们只对我们是飘忽不定的,人是上帝的造物,人是知礼的动物,古代人确信这些而生活在坚实的根基之上,而现代人只能生活在飘忽不定中。

翁——阿阿。那么,你是从那里来的呢?

客——(略略迟疑,)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翁——对了。那么,我可以问你到那里去么?

客——自然可以。——但是,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现在来到这里了。我接着就要走向那边去,(西指,)前面!

鲁迅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人生:人生是一条路,人不知如何走,为何走,向那里走,但人必须要走,而且注定孤独。人是被抛入世的,人在且不得不在世界中生存,在人生路上行走,在行走中被无尽地折磨着,疲累,流血。鲁迅做了动人的比喻,人是在求索中流自己的血,耗尽自己的生命力。可恨的是我的脚早经走破了,有许多伤,流了许多血。我的血不够了;我要喝些血。但血在那里呢?可是我也不愿意喝无论谁的血。我只得喝些水,来补充我的血。一路上总有水,我倒也并不感到什么不足。只是我的力气太稀薄了,血里面太多了水的缘故罢。

尼采曾说过人不是害怕痛苦,而是害怕痛苦的无意义性。这里尼采暗示的就是折磨着鲁迅的虚无。过客不知前路何方,不知为何要走,不知痛苦的意义何在?他只知道最终的终点是坟----注定的结局,他甚至连坟在哪里,何时会走到也不知道。好像人连悲剧都不配得到,而只能得到荒谬。一个悲剧英雄不能掌控生,但是总可以控制死。如此难怪鲁迅先生总被一个鬼缠着,那个鬼总说唯有黑暗与虚无才是实有,是啊,唯有坟才是人可以知道的。

荒谬的本质是分裂,走在一条荒谬的路上,人与世界是分裂的,这也是无根性的体现。人注定不是世界的一部分,不只是说人有一天会离开,而且是说人在世上永远不得安宁。这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过客注定是孤独的;第二,过客什么都无法得到,凡曾经得到的都要失去。

过去的世界是充满恶的世界,过客是无法与之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由角色组成的,角色就是面具,“回到那里去,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社会也总是对个人的束缚于压制“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鲁迅或许生活在更坏的社会,但实际上这在什么社会都是一样的,社会总是在制造虚伪与麻木。过客憎恶恶的同时也憎恶善,他不仅无法接受来自女孩的同情,还要诅咒她。这种诅咒应该来自尼采,他认为同情心会伤害人的生命力,是对人的弱化。善意是人生命的重负,比敌意更甚,因为你可以用剑对付敌人,然而对爱你的人的伤害将是你一生的良心的重负。

其实人生之路也是时间之路,死亡并不只在终点时来临,过客实际上注定是女孩生命中的过客,他们终将分离,这是一种无可奈何和不可挽回地失去,是死亡的预演。过客走在过去未来之路上,尼采说时间具有时刻性,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都将过去,就如称呼?——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只一个人。我不知道我本来叫什么。我一路走,有时人们也随便称呼我,各式各样地,我也记不清楚了,况且相同的称呼也没有听到过第二回。在时间的流逝中,人无法获得安宁也无法拥有世界上的一切,甚至连自己也无法把握,就像这一段所展示的,人会有各种各样的角色,也就是各种各样的名字,你可能今天是学生,明天就是教师,然而这些都会过去,它们不是人的本质,人是什么?人是无名的。

孜然一身的过客是无根无名的,也就是无意义的,他在被折磨着,他只拥有他自己(一种绝对的个体性)和他的死亡(唯一的确定性)。但是过客还是挣扎着,前进着,这样的路“过客”为什么一定要走下去,又是什么在召唤他,是他意欲着在痛苦中走向坟,走向毁灭?

人生总是充满可能性的,未来的路总是未知的。人是什么?人不是‘什么’,人是各种可能性,人是什么取决于他怎样去是,怎样去生存。‘同我有关的活着,我倒不放心,死了,我就安心,这意思我在《过客》’中说过。'鲁迅先生意识到人的完整性只有在死亡时才能获得,获得同时也彻底失去,所以人在世上是永远没有确定性的。‘我很确切地知道一个终点坟,问题是从此到那里的路(到坟)。当然不只一条,我可正不知哪一条好,虽然至今有时还寻求。’这就是过客为什么要走下去,他虽被抛入世,存在且不得不存在,但同是他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筹划自己的存在,这就是创造,创造自己的人生。这是对宿命论的一种克服,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总是沉湎于历史的宿命论,现在我们也时常这样,比如我们总把历史中间物思想简单的与社会达尔文主义连接在一起,忽视鲁迅先生对自由与个性的讴歌:人或许是历史的牺牲者,但人不是历史的工具,人是目的,而非手段。

我们不能用生的创造来掩饰死的虚无,并因此逃避死亡,沉沦于世。到底是什么在召唤?是畏,是良知,是人的本真。这召唤将人从日常性中唤醒,从沉沦在世中唤醒,过客明知前路是坟却依旧不肯休息,还要前行“本真的生存就是向着死亡这种最本己的可能性筹划自身。”这种好似来自宇外又好像源于我们自我深处的毫无缘由的召唤的根源恰恰是死亡。海德格尔和祁克果都描述过畏与怕的区别,怕是有具体的对象的,而畏没有,人在幸福的生活中会突然感到畏惧,海德格尔将这看作良知的召唤,良知是本真罪责的见证,而本真的罪责就是“无”,就是先行领会死亡这种可能性。过客听到的召唤实际就是要告诉他你是过客,不要休息,不要沉沦,你不属于这个世界,不要为其中的物而失去自己。我们现在接近了问题的核心,那么过客为何要听从召唤,走向坟?

因为那里开满了野百合,野蔷薇,但那里还是坟,鲁迅做了又一个动人的隐喻。这并不是简单的生命循环论,什么源于土地归于土地,这种解释只是一种逃避,因为它无法解释个性问题,人的肉体是终会腐朽的,这不用讨论的。但是这里确实存在生与死的辩证法,我们不能逃避死亡,好像它无关紧要,生才是重要的,这种理论现在大行其道:好像人活八十年,八十年都在生,只有最后一分钟才在死,死只是一个偶然而且不幸的事件,我们要做的是忽略它,而享受八十年的生,什么享受生活,享受过程,而结果,它无关紧要,不要让它影响了你享受生命的心情。这同样是肤浅的,鲁迅先生敏感的察觉到了死对生的组建的根本作用过客之所以无根,之所以迷茫,之所以孤独,皆是死亡投向生命的阴影。我一直这么理解《影的告别》,鲁迅察觉了人的生命中注定的阴影,也察觉到了这阴影的根本是虚无。而死亡就是虚无的根源,死亡会消解我们在世所成就的一切,我们彻底失去了世界。尼采说上帝死了,而后有了虚无,这是因为人类只能用永生来否定死亡,否则无力战胜虚无。然而,有死的人也要战胜虚无,这才是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的真的猛士要做的事情。

要战胜虚无,就要认识死亡的悖论性,而后向死而生。

鲁迅认识着一个更加复杂的死亡,更加复杂的生死关系。在《过客》中这只是一个隐喻,而在《死火》中,它成为了一个主题。

“你的醒来,使我欢喜。我正在想着走出冰谷的方法;我愿意携带你去,使你永不冰 结,永得燃烧。”

“唉唉!那么,我将烧完!”

“你的烧完,使我惋惜。我便将你留下,仍在这里罢。”“唉唉!那么,我将冻灭 了!”

死火是冻结的生命力的一种象征,然而生命并不是永恒的,如果我们把全人类的生命比作火的话,那么这将是永恒的火,然而那是类的永生,而无关个性,死火是脆弱的,恰恰说明它代表的是个性,而不是一类人。火在燃烧就在消耗,就在熄灭,就像过客在行走就是在逼近坟,人只要生着,同时就死着,勃朗峰存在的比圣徒时间更长,然而其中没有生命;无生命的东西比有生命的更接近永恒,然而这种永恒没有价值。生和死不是对立的,而是不可分开的,甚至是等同的。我们总习惯将死亡看成一种恶,一种对生命和一切美好东西的伤害。比如在人们对死火解释中,当人们把它看成爱情地象征时,总会注意到爱情会唤醒生命,而忽略另一个命题‘真正的爱是与死亡相连的’。鲁迅先生或许会看重这一点,因为他了解佛洛依德,也应该知道他说的两种本能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前者表现为爱的渴望,生育的渴望。而我认为鲁迅其实是想隐喻唤醒生命的火焰就要付出生命的死亡为代价,这样的死亡就不再是一种罪恶,不再是一种丧失或者虚无,而是一种价值,一种意义,一种对生的见证。

死亡的悖论就在于,它的确表现为一种伤害,一种恶,它给生命带来了虚无,消解了意义,然而,如果没有死亡,人生也会没有意义,而且只会拥有恶的无限。过客之所以要走是为了逃避虚假的笑脸和枷锁,如果没有死亡,他永远都逃不掉,只能被永远地困在这个充满恶的世界中。而且,死亡的召唤意味着人最终可以超越这个世界,否则人拥有的就只是会腐朽的肉体,而没办法超越。人是世界的过客不假,这一方面使人总处在不安与折磨中,另一面也使人处在自由中,人不是世界,不是外在物的奴隶。最重要的是死亡是对生的见证,它终结了生命,也给生命以意义。没有终点的路是无意义的路,也是没有希望的路。死亡是人绝对主体性和绝对自由的保证。有死亡,才有个性,每一个生命才有其独特的意义,才是不可替代的。‘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存活。’这就是鲁迅的宣言。

死亡可以使最平常的人也超越日常性,超越世俗,从常人走向本真。这是海德格尔的想法,鲁迅却不这么看,死亡是注定的,然而可能是烧完也可能是冻灭,冰象征着麻木,鲁迅的看客是海德格尔常人的别名,是对生命更大的厌弃,看客在吃人,在杀人,在杀别人更在杀自己,这在《复仇其一》中得到了阐释,只有自由的死者才能将死亡变成一种意义,而麻木的人生着与死了没有区别,或说,还未曾生就死了。这种荒谬的死作者在《死后》一文中所揭示。在这里,我们会觉得灵魂的永生还不如死的虚无,这或许就是恶的无限,永生比死亡更加虚无。人还在世,却无法在有所作为,人失去了可能性,不再自由,而且人无法摆脱日常性的困扰,无法摆脱庸俗。死变得满不在乎和荒唐怪诞。人不再敬畏死亡,而把它看作随随便便,偶然到来的不幸,所以说人没有任意死掉的自由。这根本不是死,而是活死人的生活,联想起鲁迅先生死前做的一篇《死》,当中对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描写大抵如此,一方面满不在乎,实质上是在逃避,沉沦在日常性中,不敢面对本真的死亡。如此想来,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或许根源也在死亡吧。

《过客》展示了生的荒谬,而《死后》展示了死的荒谬,就像‘绝望之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或许我们可以说‘死之荒谬正与生相同。’《淡淡的血痕》一篇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生活中死与生的探讨,鲁迅是一个敏感的又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面对青年的牺牲,他的态度是十分复杂的。如果面对黑暗,无人敢对抗,人人都只是饮下苦酒,毕竟人有一千个理由活下去,那么造化的游戏就会继续,可是如果选择牺牲这牺牲又是无意义的,因为时间的可怕的力量,人们会遗忘一切。而且人总是倾向于逃避死亡,沉沦于世。或者称自己为受世俗约束的人,这就是宿命论,时代就是这样,社会就是这样,我有什么办法?很可惜的是到今天这种借口还是经常出现。这样的生命最无奈的生命,有痛苦的死亡,就有半醉的遗忘,生着,死着,人就像社会的养料,生与死的魔力消失了,人不再神圣,不再有尊严,个性也消失了,统治的不是罪恶而是庸俗,这就是无物之阵。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戏;他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这些造物主的良民们。

这是鲁迅呼唤的真正的生,鲁迅的‘超人’,这种理想的人格上体现人鲁迅关于生与死的辩证法,死亡与时间性是同质的,我在上文论证过这一点,对时间性的超越就是对死亡的超越,死亡是不可逆转的丧失,而记忆是对之的克服,过去与将来现在一起到时,这是海德格尔说的本真的时间,在这种时间观里,过去是不可逃避的,但是是可改变的。要不重生,要不毁灭,对生的渴望总是与毁灭的意欲相伴。当尼采重估一切的价值时,他的毁灭等同于创造。这时生与死得到了统一,死转化成了生,转化成了创造。

第五篇:鲁迅《坟》读书笔记

摘自《题记》

···又喜欢做怪句子和写文字,这是受了当时《民报》的影响···

···其中所说的几个诗人,至今没有人提起,也是不忍抛弃旧稿的一个小原因···

···我的可恶,有时自己也觉得,即如我的戒酒,吃鱼肝油,以望延长我的寿命,倒不尽是为了我的爱人,大大半是为了我的敌人,----给他们说得体面一点,就是敌人罢----要在他的好世界多留一些缺陷。···

···我就要专指那些自称“无枪阶级”而其实是拿着软刀子的妖魔。···在我自己···这总算是生活的一部分痕迹。···

------1926.10.30 厦门

读《人之历史》

1907 《人之历史》是介绍进化论的发展,在我看来,其意义不仅于此。

文章中介绍多人对生物学进化的研究,始终未能突破长久以来的宗教束缚,对于当今乃至后代而言,都有深刻的批判与反省意义。

科学研究需要以事实为论据,敢于挑战传统权威,站在客观的立场,方能取得突破,获得成就。

读《科学史教篇》

1907

不甚很懂,因为全篇皆为文言。然而有一段话我觉得于今乃至后世有非常强的警醒意义:“昔英人设水道与天竺,其国人恶而拒之,有谓水道本创自天竺古贤,久而术失,白人不过窃取而更新者,水道始大行。旧国笃古之余,每至不惜于自欺如是。震旦死抱国粹之士,作此说者最多,一若今之学术艺文,皆我数千载前所已具。”

此种心态又岂止为当时的印度人与中国人所有,我看今天也有诸多国人仍抱此种心态,全然忘记当初英国正是用我们的四大发明之中的火药打败了我们。

《科学史教篇》末段以法国大革命中科学为国防、民生等作出的贡献为例,用丁达尔之言“科学与爱国”,阐述“故科学者,神圣之光,照世界者也,可以遏末流而生感动。时泰···”。

中国要想复兴,必然需要正视自己,也正视别人,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重视科学及科学的交流与学习,方能圆“中国梦”。

读《文化偏至论》

1907

“生存两间,角逐到国是务,其首在立人···”

任何一场革命都不是完美的,任何时代都会存在问题。改革往往用的都是一种极端的手段,既然手段极端,其行为也必然有着一定的偏激,结果也必然是存在偏颇的。这就需要社会的精英来反思,总结,因为绝大多数民众必然是会屈服于一种无形的压迫力下。因而,国之发展,需“立人”,提倡个性,张扬个性,而不是以世俗之力去压制。

这不由使我想起历史课本上的几个人:苏格拉底、布鲁诺。这两人均是受世俗压迫之力而死,在少数服从多数的人类思想中,必然是一种“偏至”,提倡个性,尊重并理解个性,也许只有如此,社会发展才是健康的。

读《摩罗诗力说》

1907(论恶魔派诗歌的力量)

<一>

不趋于时,不媚世俗的文学作品,关于反抗的,封建保守派称之为“摩罗”。文学往往是为政治而存在的,且往往是为统治阶级而控制,为其服务的。故几千年以来的中国,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大都散发着一种气息:要么写自己,要么歌功颂德。时至今日,社会是的文学作品亦是如此,而且还多了一个叫做“媒体”的为上层建筑所控制。

古人有云:兼听则明。只听唱好的,不听敲警钟的,如何得以明?我想去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的深沉。真正的爱,不仅是爱他所拥有的一切,更重要的是,在其不足的地方,要惊醒他。爱国,在我眼中亦是如此。

所以,我更喜欢、更希望社会上“摩罗派”的壮大,“意者欲扬宗邦之真大,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同,爰生自觉···”鲁迅先生所言甚是矣!

<二>

诗人作诗,文人作文,不仅仅是自己的文章,每一个读者都将受其影响。因而一个文人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作品应当不拘于形式,拘于政治等因素,当以自己独有的风格,灌注自己的情感为自己甚至为全民而作。

普鲁士的例子:文化是一种力量,反作用于政治。

<三>

“涵养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职与用也。” 培伦之起,带动了英国文学界之争;争论一久,英国民众便会反思,于是促进思想之变,即“启人生之閟机”。故作撒旦之诗,风格文章,反抗之文,应当是文人所承载的一种社会责任。古今中外多少改革是以文人之思想改革而掀起的?

<四>

“撒旦”之悲哀:为神而生,为衬托神而存在,神死即灭,神生即贬。所谓的“神”,造出一个极为利害的“撒旦”,而后打败他,于是民众呼曰:神可颂哉。“···压制反抗,兼以一人矣···自由在是,人道亦在是。”

<五>

做文字者,当“不为妇孺庸俗,乃以吾全心全情感全意志,与多量之精神而成诗,非欲聆彼辈柔声而作也。”做到了这一点,文字便对得起自己之心,也对得起社会之责任。纵使与众人之文风不相呼,被其视之为“恶魔”,然“恶魔者,说真理者也。”吾成文章,要承担起社会之责任,纵使“舆论以昏黑蔽全球”,也不免要“呐喊”几声,只为惊醒少数人。

<六> 修黎对真理的探索及理解,超乎常人的理解范围,我不由想起一句话:不疯魔,不成活。这也许是浪漫主义诗人放荡不羁的最好例子吧!

<七>

我更欣赏来尔孟多夫之爱国----在乡村大野,及村人之生活。然不论培伦、莱尔还是普希金,其文章为心所作,自由、浪漫流露贴切。是不是可以这么大胆推测:中世纪到近代的欧洲,浪漫主义诗人、文学家是思想改革的先锋。

<八、九>

纵观那个年代欧洲的诸国之变革,均是以思想变革为基础。而思想变革源于时人的觉醒。先觉之人有责任与义务将新思想普及于众,文学便是战场,笔杆即是枪杆。

文人以“真之心声”公诸于文学作品,警醒世人,成为“精神界之战士”,将新文化普众,社会之维新放得以终。维新是一个长久而艰难的历程,文学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先觉之人以“摩罗”主义即成文章,惊醒一部分人,先醒之人又继承,继续惊醒更多人,社会方得终以维新。

惊醒世人,引领社会思想觉醒,授人以反抗精神,成为社会维新变革之心声,这便是摩罗诗的力量吧!

读《我之节烈观》

1918.7

所谓的节烈,不过是在男权封建社会中衍生的一种虐待女性的病态思想,它成为了统治者、男人们虐待女性的一种工具。何为道德?“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自他两利”。对于一些所谓的道德,其实是封建愚民的工具,必须摒弃。因为这种道德,人人宣扬,但人人不想身受。这是一种虚伪的,是统治者让人民昏迷的,强暴的工具,是给人平添毫无意义的痛苦。

我们需要正当的幸福!

摘录《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1919.10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生物都这样做,父亲也就是这样做。

所以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

直到近来,进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

1923.11

据耐得翁及吴自牧,说话之一科的小说,因内容分为三子目:

1、银字儿

所说者为烟粉(烟花粉黛)、灵怪(神仙鬼怪)、传奇(离合悲欢)等

2、说公案

所说者为搏刀杆棒(拳勇)、发迹变态(遇合)之事

3、说铁骑儿

所说者为士马金鼓(战争)之事。“得胜头回”略有定法,可说者四:

1、以略相关涉的诗词引起本文

2、以相类之事引起本文

3、以较逊之事引起本文

4、以相反之事引起本文。

宋市人小时必要条件大约有三:

1、须讲近世事

2、什九须有“得胜头回”

3、须引让诗词。

摘录《娜拉走后怎样》

1923.12.26

下载读书笔记 鲁迅传[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书笔记 鲁迅传[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鲁迅选集读书笔记

    《鲁迅选集》读书笔记 读《鲁迅选集》能追溯到很久以前,鲁迅先生给我的少年时代乃至整个人生的印象与影响无疑是很深刻的。鲁迅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

    鲁迅《呐喊》读书笔记

    鲁迅《呐喊》读书笔记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

    鲁迅作品读书笔记

    鲁迅作品读书笔记 鲁迅作品读书笔记1 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思想深邃,还十分含蓄,但都揭露着一个个另人痛心的事件,有时夸奖着那些为中国做出贡献的......

    鲁迅文集读书笔记

    鲁迅文集读书笔记《鲁迅文集》杂文卷,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9 孙郁做了篇序言,收集了1925年到1933年发表过的141篇杂文,鲁迅文集读书笔记。上了10多年的学,终于在2009年5月末的一......

    鲁迅故乡读书笔记

    鲁迅故乡读书笔记手制定的规则的考验,“记得,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鲁迅故乡读书笔记。如果连自己所倡导的东西都不能做到,那我就再也不敢说话了;虽然忘记自己说过的话几乎是我......

    鲁迅《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鲁迅《朝花夕拾》读书笔记(一)心目中,有两位文人一生铭记,一位是现代童话大王郑渊洁,他给了我最初的启蒙;另一位便是鲁迅,那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人们常说,......

    鲁迅传学案(5篇)

    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萧红(注:本文原题《回忆鲁迅先生》)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传主,了解回忆录的特点。 2、自主研读,整体感知课文。 3、在此基础上,感悟鲁迅在平易温......

    《鲁迅传》读后感(推荐阅读)

    《鲁迅传》为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与传记作家、鲁迅的同乡挚友许寿裳所著。他用真切的事实和朴实的理解迅速找到了鲁迅精神的闪光点。一起来看看读后感,欢迎读者参考!《鲁迅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