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
一、阅读和阅读教学
(一)关于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通俗地讲,阅读就是读文章。阅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它自身的功能,有它存在的价值。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可以获取信息,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阅读是使人精神得到成长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与基本途径。喜欢阅读,学会阅读,终生阅读,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探讨的阅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而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在意义目的上,在要求和任务上,在方法过程上,在价值取向上,都有它各自的特点和规律。阅读教学中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
(二)阅读 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大体上可以分为汉语拼音和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目前课程标准又增添了一项“综合性学习”,我们姑且算之。以上这几项纵横交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主体框架。阅读教学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核心内容。
人们把语文能力归结为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语文教学需要着力培养的也就是这四项基本的能力。从能力角度来说,这四项能力都是重要的,本无轻重之分。但是从语文学科特点来看,从四项能力的形成过程来看,从四项能力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程度来看,即谁对谁影响、作用更大一些;从阅读教学所占用时间和师生所投入的精力来看,从次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关系来看,阅读教学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语文教学诸个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是其他教学的基础,对其他训练的影响、作用似乎更大一些,似乎在起着制约的作用,是语文教学主体中的主体。道理很简单,一个不具有阅读能力的人,他的写作能力则无从谈起,这是自不待言的事情。识字无非是手段,目的是为阅读和习作作准备。至于过去不被重视的口语教学,虽然现在已经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然其“度”再高,也不能与阅读教学比肩。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虽然都是表达思想感情、进行交际的工具,但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来看,书面语言是比口头语言出现的晚的一种更高级的语言形式,使用书面语言是比使用口头语言更高级的语言能力,使用书面语言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口头语言可以在生活中自然习得,书面语言则必须经过专门的教学才能掌握。小学生入学后,就语文学科而言,摆在他们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尽快地学习和掌握书面语言。阅读教学则是最直接、最重要地掌握书面语言的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动。曾经在全国推广过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和目前进行的识写分开、多识少写的识字教学,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尽快地进入阅读学习所采取的措施。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抓住阅读教学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三)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和其他课程中阅读的区别
语文教学肩负着指导学生学习母语的任务,即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阅读教学,则侧重指导学生理解语言的任务。语言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是语义,形式是语音或文字。但是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学生不仅要首先理解课文的内容,即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而且还要了解有关语言的知识和表现形式。这样,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就比其他课程中的阅读在对语言的理解又多了一层意义。比如:作者是如何炼字、遣词、造句的,是如何安排篇章结构、布局谋篇的;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以及文章的审美价值;还有就是课文所涉及的有关语言文字及有关文学和文章学的知识。从价值取向上看,学生关注的不仅仅是课文的内容,或者说是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而更应该关注的是语言自身的信息,比如有关语言的基本知识、语言的形式乃至于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只是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半,还要继续下个一半的理解过程,即对文章的形式和语言形式的理解过程。可以这样讲,阅读教学,如果只局限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上,是不完整的阅读教学,充其量也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或其它课程中的阅读,只有把理解课文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理解课文和语言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中的阅读。因为阅读教学承担的是学习语言的任务,无怪乎有人曾批评过去的语文教学是费力不小,收效甚微。因为这样的阅读教学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理解课文内容的上面,也可以说力量主要没用在正业上,而在该用力之处,即在需要下大力气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和语言的形式上面,却不闻不问,或轻描淡写,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学习始终徘徊、游离在语言训练之外,说这样的语文教学误人子弟应该是不过分的。
另外,从习作角度看,习作教学虽然和阅读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二者关系紧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学习运用语言,运用语言,不仅要积累语言,还应了解和掌握一些语言的规律。因此,阅读教学还应该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以课文为例,教给学生一些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写作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中体会到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作者是怎样准确、生动、鲜明地使用语言的,做到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而这些,就不是其他课程所必须承担的任务。
二、阅读教学是侧重指导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训练。
(一)书面语言
语言存在形式有两种,一是口头语言,二是书面语言。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是语音、词汇、语法的结合体,都是有意义、有内容的。所不同的是口头语言中的语音,是由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是有声响的语言;书面语言则是将声音转化为文字,靠文字记录书写的一种语言符号系统,是隐含着语音而无声响的语言。书面语言既无声响,就不能靠听觉去感知,它是靠视觉所能感知的语言形式。因此阅读是理解书面语言最重要的形式。
(二)理解书面语言应该是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和理解语言表现形式的统一体。
1、阅读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是无法割裂的。因此阅读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有了两层意义,一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二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形式。
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是阅读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单纯的对内容的理解,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其实是多方面的。在这样的理解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作者所描绘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体会作者的深刻思想和美好丰富的感情,这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理解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将得到发展,因为对内容的理解必须经过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由对生动、具体、局部的语言材料的感性认识,经过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走向理性的认识。学生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由具体到抽象,由局部到整体,由表面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中,思维水平将逐步得到提高。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和语言的表现形式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阅读教学中,理解内容仅仅是理解语言的一个方面,理解语言还有着另一个方面,而且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即对语言表现形式的理解。学生的阅读在经历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的过程之后,还应该从语言文字的运用角度,对课文作进一步的阅读理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千古名句,流传至今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它的思想内容,二是它的表现形式。但更重要的还是它的表现形式。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是高尚的思想,在当时却并非什么新鲜的思想,正是它在形式上有独到之处,比表达类似思想的语言高出一筹,才使它独领风骚,千古不朽,成为语言的经典。无论是从它的精炼简约上,还是整齐对仗上,以及它的大俗大雅上,都堪称无与伦比,都可写出一篇赏析的大文章,因此,它就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如果在教学中仅引导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忽视了对它的形式的理解,那实在是糟蹋这句话的宝贵价值。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一篇课文,名为《凡卡》,是一篇小说。内容生动感人,但并不复杂。正是小说的作者采用了新颖的、别致的,与其内容相适应的写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才使这样一个简单而不复杂的故事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小说的主旨在于表现凡卡离开家乡到莫斯科学徒的悲惨遭遇,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小说的内容,是用凡卡写信的过程这一线索贯穿的。凡卡写信,既是小说的内容情节,更是小说的形式。正是这一形式的运用,才使小说的内容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的天地,在信里,凡卡可以直接倾诉自己的遭遇,表达急切想回家的心情;在信外,凡卡可以尽情地回忆过去在家里的美好的日子。信里、信外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强烈的反差。由此看来,作者运用写信的这一形式,对所要表现的内容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在对写信这一形式的运用上,不是仅到写完信为止,又在凡卡写完信后,安排了凡卡写的信封地址不详,梦中实现愿望的结尾,这样不仅深化了主题,增强了作品的悲剧色彩,而且更使人感受到了作者在使用写信形式上的匠心独运,一封信,贯穿小说的始终,使其内容紧凑、结构严谨,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由此观之,小说之所以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然和作者运用的写作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举以上两个例子是想说明文章、语言文字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力是如此巨大,忽视或取消对语言文字形式的理解,实际上是阅读教学中一种主观上的分裂。
(三)理解文章和语言表现形式的重要意义
1、对形式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对内容的理解
比如,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欢笑着。”
如果仅从语义上理解,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杨梅树怎么会“贪婪”,怎么会“吮吸”,怎么会“伸展”和“欢笑”呢?这些原本都是人的情感、动作和行为呀!但是读者如果在这里知道作者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是将树拟作人,并非犯了人、树概念混淆的错误,就将会更加形象地感受到那春天的勃勃的生机,杨梅树如贪吃的孩童那旺盛的生命力,也就会更深切地体会到雨中的杨梅树是那样的美好和可爱。由此可见,理解了语言的形式,往往会使对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内容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
2、了解语言的丰富性,认识更多的语言现象,有利于语言的积累
课文可以说是书面语言的海洋,里面的语言形式丰富多彩,语言现象数不胜数,语言风格多种多样。那生动、贴切的比喻,那铿锵有力、富于节奏感的排比,那形象、巧妙的拟人,那充满音韵美、工整的对仗;那画龙点睛般的神来之笔,那精炼的一语道破,那含蓄深刻的哲理意味,那雅俗共赏的诙谐与幽默......或庄重、或谐谑;或朴实、或典雅;或粗犷、或细腻;可以说,各种语言现象、各种语言形式、各种语言的风格应有尽有,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这些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语言的形式,体会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修饰文字的,体会到这些语言文字的准确之处、鲜明之处、生动之处。这样,学生对语言的意义和内容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解,才有可能吸收消化,才能谈得上运用,进而熟练地运用,得心应手地运用。否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总是在课文的内容上绕来绕去,对语言的形式却了解甚少,这就基本失去了学习语文的意义,丢掉了语文学科的主要特点。
3、理解语言和文章的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小学生的语言贫乏,是造成他们感到作文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有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语言世界,这些与成年人相比,有的时候是幼稚可笑的,但他们的习作所表现的恰恰就因该是这些幼稚可笑的童真童趣。如果依据他们的认识能力,而不是有意或无意去拔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再加上得力的、足够的语言训练,比如他们对语言现象、语言的形式有了较多的了解和积累,对一个意思可以选择更加准确乃至于带有一点生动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对习作也许就不会感到太困难。起码文从字顺是不难做到的。也就是说,习作的内容对小学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作文教学无非就是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写什么属于内容的范畴,主要靠学生的生活积累;怎样写属于形式的范畴,主要靠的是学生阅读的积累。怎样写要涉及到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涉及到语言的积累,语言的积累不仅要掌握一定数量的的词汇,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和语言的形式,还要有对语言比较敏锐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以上这些,不是作文教学所能解决的问题。作文课是实践性极强的课,大量的时间用来让学生动笔去写;当然,作文课上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但作文课毕竟不是写作知识的讲座,在作文课上企图对学生系统地传授写作知识是不可取的,那种急功近利的采取所谓习作例文的方法或给学生开一个本次写作所需使用词语清单的做法是有害无益的,这样的读写结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说不好听一点是语文教学中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因为有关写作的知识和技能,语言的积累的问题,主要应在阅读教学中加以解决,但恰恰就是在阅读教学的这一处,目前尚未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依然是一片空白,一片苍白,是一块软肋,是一个薄弱环节,是一处本应为硕果累累的却长期未得到开垦的处女地。这样大的一片空白,企图用作文教学去填补,教师们感到勉为其难,感到力不从心,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阅读教学就应该结合对课文内容理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表现形式,理解语言的形式,并融入最基本的写作知识,使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立意、选材、安排层次结构和遣词造句的。当然,有关立意、选材、层次结构等写作知识应该是小学生化了知识,所谓小学生化了的知识,就是将有关知识用最浅显的、适应小学生认知能力语言来表述。比如,不妨将“立意”就说成是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或中心意思,将“选材”这样的概念术语解释为围绕主要意思所要写的内容等等。教材中的课文多为文章的经典或精品,表现手法高超,自然有许多就不适宜小学生学习,但只要是文章,除了特殊的表现手法外,还有一般的、基本的表现手法,比如:写景物的课文,作者是怎样选取观察角度的,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按照怎样的顺序,将景物写具体的;写事的记叙文,作者是怎样将一件或几件事写具体的,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写人的记叙文,作者是怎样写人物的心理、外貌、神态、动作行为的,环境描写与场面描写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等等。再比如:作者在具体描写中使用了哪些准确、生动、鲜明的语言,这些语言有哪些特色,这些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及表达效果等等。
将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理解课文的表现形式、语言的表现形式紧密地、适当地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
第二篇:语文教学讲座
作文教学探究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这个讲座的题目叫《作文教学探究》。
经由校长的推介,我开始关注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一书。虽然这本书我还没看完,但看了一半就已经足够让我有想改变作文教学方式的冲动了。
管建刚老师,2008年成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8“十大”推动读书人物。曾出版《魔法作文营》、《不做教书匠》、《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线教师》以及“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和《我的作文教学故事》。先后在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广州等地,上课、讲座近百次。
他喜欢说的话是“做一个有主见的教师。”所以,他敢于打破旧的作文教学程式,提出九大革命性主张。而他的九大主张中有一个主导思想,那就是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会写作文,创造性地写作文,享受作文。我个人感觉这句话每个语文老师都知道,但它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教条,根本实现不了,而管建刚却做到了,做到了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会写作文,创造性地写作文,享受作文。作为语文老师,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写作文无非关涉三种人:一种是教作文的人,即老师;一种是写作文的人,即学生;一种是作文里的人。这三种人,“写作文的那个人”是关键,是核心人物,“教作文的那个人”是为了“写作文的那个人”服务的,即使“作文里的那些人”也往往是“写作文的那个人”。学生既然是作文教学中的核心人物,那么作文教学就应当是他们自己的事。反之,不以“写作文的那个人”为主体、为核心展开的教学不应视为好的作文教学,甚至不是真正的作文教学。其次,我们得清楚,写作是为了什么?它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如果学生不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他们就不会知道写作的方向在哪里,他们的写作只是受命于老师的作业,他们就永远享受不到真正的写作的快乐和荣耀。
现为四川师范大学写作与思维研究所所长、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写作学)专业研究生学科负责人、领衔导师,美国亚当·史密斯大学文史学院兼职教授的马正平教授说,作文能力本身是个虚无,作文能力必须依附在4个因素上。一是写作兴趣,第二是写作意志,第三写作人格,第四才是写作技能。而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理念则以“技能训练”为核心。
——语文教学讲座 我想,通过这次对作文教学的探究,我收获了六大重要理念。
理念
一、写作的第一能力是写作兴趣。多年来的事实已经证明,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是一条走不通的路。绝大多数的一线老师不知道,作文兴趣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作文能力,并且是第一重要的能力。我们的作文教学总喜欢在“写什么”和“怎么写”里做文章,而把“写作动机”看成可有可无的“附件”。其实,“写作动机”、“写什么”和“怎么写”,三者应该并列起来,并且,“写作动机”应该放在“并列”中的首席。没有写作动机,不想写,就不会主动地去寻找“写什么”,更不会主动地思考“怎么写”。没有解决内在动力、内在兴趣的作文教学,你越“负责”,学生写得越多,越感到压力、压迫,越害怕作文。只要来自老师、来自学习、来自考试的压力一停止,便与作文“拜拜”。作文教学,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其实,学生对“写”本身是有兴趣的。人学会了某个技能,大都有用的欲望,比如刚学会骑自行车,巴不得每天都能骑着出去逛几圈。我记得孙泽宇同学刚读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字也还没学会多少,一天晚上到我的宿舍去,看到桌上一本画格子的日记本,他就在那边写起日记来了。我女儿庄子妍现在会写的字没几个,可是每回画画,常喜欢用上一些文字,会写的便写上,不会写的会请我写给她看。不可否认,学生一开始并不排斥写作。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写的兴趣消失的呢?管建刚老师认为,原因在于,学生说的不是自己的话,不是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不是用自己习惯的说话方式来说话。学生说的,必须是老师认同的话,成人认同的话,试卷认同的话。老师不认同,试卷不认同,你说得再起劲,也白搭。当说话成为一种迎合,一种曲意附和,那就累了。人生最大的“累”,是心累。有人说,陪领导吃饭是一项工作,很累的工作。另一人不解,有那么多不花钱的好酒好菜,有什么累的?那人说你一边陪领导吃饭,一边得无话找话,你明明没什么话说,偏偏要找话,偏偏不能让饭桌冷场。说了话,得看领导的反应,及时调整,顺领导的口味,博领导的欢喜。这饭,确实比工作累。很多学生的写作状态,跟陪领导吃饭,无话找话的境况差不多。他得看作文要求,他得看老师的喜好,他得考虑这要求,那要求,哪顾得上说自己内心里沸腾的话。这时,学生的真话、学生的童言无忌必然会隐藏起来,进而痛苦地、搜肠刮肚地寻找迎合老师的“假话”“套话”“空话”。我就发现我们班有的同学老喜欢在结尾这么写“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或者写“从中,我知道了。。”。一次,管建刚老师受邀做一作文比赛的评委,征文主题是“我和我的祖国”,管老师看到的是一堆千篇一律、空洞无力、充斥着“豪言壮语”的作文。再摘录几段学生作文给大家看看:(幻灯展示):作文题目是《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片段1:天哪!才五点多,谁这么没公德心啊!边想边从窗户往下看,是一位清洁工阿姨正在扫地,只见她手拿扫帚,把树叶、垃圾扫成一堆,又用两把扫帚把垃圾夹住,然后扔进垃圾车里。看着看着,我的脸红子,羞愧不已。清洁工阿姨在为我们这个美丽的城市美容,我怎么可以不尊敬她们呢?我顾不上寒冷了,拿着扫帚顶着大风来到了马路上。看着遍地的树叶和垃圾,我呆住了,一个人得到什么时候才能扫完呀。我也干了起来。清洁工阿姨看见我也来扫,激动地说:“谢谢你,小朋友,你可真有爱心哪。”
片段2:记得有一次,在我们村那儿,出现一桩夫妻吵架事件。当时,夫妻两吵得特别僵,在这种场合大家都束手无策。爷爷说:“„„”顷刻间,全场掌声雷动,村民们向爷爷表示由衷的敬意。
“虚构”滑入“虚假”的深渊,绝不止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中国学生作文的“造假”已经成为大问题。那年高考作文“战胜脆弱”,把“虚假”推向了极致。为了拿高分,无数学子不惜“杀父弑母”。某省的统计资料表明,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学生在作文中说,父母亡故,“我”战胜脆弱,面带微笑走进考场。百分之二十哪!初中、小学,学生作文的“虚假”也很突出。一个外教给中国学生布置作文题《母亲》。外教惊呼“不可思议”,中国学生作文里的母亲,怎么都一个样!
看来,当前作文教学有一点必须要思考的,就是怎样让学生写真话?靠谱的一“招”是:让学生写老师的缺点,作为一项特殊的、必须的作业来写。一方面,强化学生写真话的意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考虑写“不好听的真话”的措词和语气。难点是,老师要有勇气和胸怀,老师要有真正的平等意识。没有真正的平等,学生就没有真正的话语权,作文也就只能看老师的脸色说话。你想让学生不觉得作文累,不觉得作文可恶,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说真心话。说真话比说假话轻松;写真话的作文,比写假话的作文轻松。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不要让学生一天到晚琢磨你喜欢听什么,这不叫作文,这叫作孽。真话写作是“正”情感,假话写作是“负”情感。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学生的写作热情来自真诚的回应。你想,一个人正儿八经地拿起笔来说的话,等于一个作业,打个等级,最后本子写完了,扔进纸箱里,卖给收废品的,谁会喜欢?只有当学生明白,拿起笔来说话的别样性,他的写作才会发生“质”的飞跃。糟糕的事实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被当作一次又一次的作业,一个又一个的练习,为的是交一个作业的差,为的是试卷上的一个阿拉伯数字。管老师反对将学生的作文称为“习作”。他说,那怎么是“练习之作”呢?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愿说的话,藏在心里的话,说那些不宜用嘴巴来说的话,特意用笔来说的话,居然被当作“练习”,居然被挑几个错别字、干巴巴地来几句批语、一个数字了事。将心比心,当你满怀真情地说了心里话,听的人却打瞌睡,你还有说的兴趣吗?学生用写作的方式发出声音,发出真诚的、自我的声音,得到重视,得到真诚的回应了吗?没有,一次,两次,三次„„之后,学生还会怀着喜悦的心来写作、来表达吗?读到这里,我严肃地进行了反思,自己好像就是这样一位扼杀学生写作兴趣的老师。但让我困惑的是,如果学生的作文不这么打个等级,改几个错别字,写几句评语,那怎样让学生的文章得到回应呢?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读,有的老师把好的文章张贴在墙上,有的老师办“班级作文博客”。管老师的法子是办“班级作文周报”,让学生拥有固定的显性的读者和潜在的隐性的读者,这些读者会以口头交流或文字交流的方式,回应作者。管老师办“作文周报”到今年已九个年头,他用“班级作文周报”取代常规的作文教学,学生不再写传统意义上的“大作文”“小作文”,而是写“每日简评“和“每周一稿”,管老师的法,最初来自于自己在报上发表文章的经历和感受,他意识到,作文的内在动力源自于表达与交流的热望。源着这样的想法,他一步步解决了作文兴趣、作文意志、作文能力、作文评价等问题,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作文操作系统。他如何看待学生的作文呢?他说,每一篇文章都是学生写作生命中最鲜活的一个,最亮丽的一个。而看过他们班学生文章的老师都说管老师班上学生写的作文就是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他们说,很鲜活,各有各的样,不像传统里的作文。
个人写作的成功经验促发了他对作文教学的反思:是否可以通过发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他想依靠“发表”的力量,让学生愿意写、有话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正式报刊上发表文章太难了,却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编辑的班级报纸上发表。他开始酝酿创办一份班级手抄报。谁的作文写得好,就刊在班级手抄报上。手抄报容量有限,费时费力,也难及时和学生见面,因此无法维持学生的长期兴趣。不久,他调到了镇中心小学,那里有微机房,有印刷一体机。他打算出版印刷铅字的班级作文报。2000年初,第一期“班级作文周报”和大家见面了。拿到报纸后,教室里一片欢腾,同学们兴奋不已。第二期“班级作文周报”之后,管老师生病了。两个星期出院后,学生给他带来了意外的礼物:三期“班级作文周报”。在他住院期间,学生竟然自己选稿、自己排版、自己印刷出版了三期“班级作文周报”!这令他惊诧不已,也更加坚定了他将作文周报办下去的决心。
办报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两三个月之后,学生的劲头明显下降了。为了维持学生写作兴趣,他动了一番心思。他给每个在“班级作文周报 ”上发表文章的学生一张“刊用纪念卡”,卡收集到三张就授予“作文新苗 ”称号;再有三张,升级为“作文小能手”;再有三张,升级为“班级小作家”。“班级小作家”能出“专栏”,评“班级诺贝尔文学奖”。他还想出了“积分活动”、“等级评奖”、“稿费活动”,等等。每学期,他都会有新的招数。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去研读一下管老师“班级作文周报”的基本操作规程。
我收获的第二个理念是,学生的生活就是写作的“金矿”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写作金矿,每个人的金矿的位置,各不相同。军旅作家的写作金矿一般是军旅题材,教师作家的写作金矿一般是教育生活,市政府秘书的写作金矿一般是政府内幕。每个孩子的“写作金矿”都是不一样的。男孩和女孩的“写作金矿”是不一样的,城市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的“写作金矿”是不一样的,文静的学生和调皮的学生的“写作金矿”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的写作金矿,往往在他的敏感点、兴奋点、痛点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爱自由作文远胜于命题作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命题作文,无法切中每个学生的敏感点、兴奋点、痛点。语文老师的一大作用正在于,帮助学生发现他的独特的“写作金矿”,帮助学生发现他的写作上的敏感点、兴奋点、痛点。十年前,管老师教过一个农村学生,他的作文很糟糕,不只是错别字连篇,六年级了,只能写一两百字的作文。一次,他写去湖里“偷鱼”,他家住湖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民们“靠湖吃湖”。湖,都承包给渔民了,你去“捕”,那叫“偷”。错别字依然多,却写了四百来字。老师很欣喜,同他聊天,发现他的“写作金矿”在“捉鱼”、“养狗”、“打鸟”,干无聊的“坏”事上。老师鼓励他发掘出自己的“生活金矿”,每次都能写四五百字,他很兴奋,对写作有了信心。毕业前夕,“班级作文周报”刊出“最后的纪念”,每人留言。他留言:“我很高兴,我遇到了一位伟大的作文老师。”管老师说:“我不过帮他发现了属于他的‘写作金矿’。你非要他去写‘一个敬佩的人’、‘做一个环保小卫士’,他跑到自己的生活库里一看,翻了个底朝天,没有,只能咬着铅笔头,痛苦地强迫自己去‘马路上扶瞎子’、‘商场里拾钱包’。你让他怎么活?”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金矿”,继而让学生走进自己的“写作金矿”,让学生发现自己一直是“写作”上的大富翁,那是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上,继调动学生写作兴趣后的最要紧的事。
理念
三、“生成”写作内容的作文教学,是对学生写作的一种“溺爱”。语文期刊上有这么两则作文案例:
1、老师让学生给金鱼称重量,用什么称?怎么称?再写作文。
2、老师发小橘子,初看小橘子,细看小橘子,想象小橘子,写小橘子。作家尚爱兰说过:“发现题材,是最最重要的写作才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等于文字的高位截瘫者,他的文学生活不能自理,要靠别人才可以存活。”学生的身边明明到处是可“写”的东西,却被老师“娇惯”成一个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哥。解决学生作文上的“温饱”,老师最不需要做的,是给学生做“饭”。即使真的没有“饭”,也要让学生自己去找“饭”吃,而不是老师去找“饭”来给学生吃。毫不夸张地说,“生成”写作内容的作文教学是对学生写作的一种“溺爱”!“生成”的写作内容,是一种变相的“施舍”。“写什么”,本质上依然是老师给的,不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好比乞丐的饭,不是自己挣钱买的,靠别人施舍的;别人不施舍,他照旧没饭吃,过的还是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理念
四、作文教材救不了作文教学的“命”
作文教材本身固有的局限性,任何人都难以突破,那是因为:第一,来自教材上的作文题,要考虑到使用教材的各个地区的学生,要考虑到城市学生,也要考虑到农村学生;要考虑到山区学生,也要考虑到水乡学生;要考虑到中等学生,也要考虑到优秀学生和后进学生;要考虑到与世界接轨,又要考虑到民族特色„„这样的“作文”教材,也只能是部分题目,适合部分学生,难以让每一个学生爱上每一个题目。观察小动物,农村孩子的优势较多;游记作文,生活条件好、出游机会多的孩子优势明显;资料作文,城市孩子、发达地区的孩子的优势显而易见„„这样的作文教材,没有一点个性。好的作文教材,必须是校本,乃至“班本”的。作文教得好的老师,必定有属于自己的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且不看语文圈内的,把目光放到教育圈外,苏州的“小荷”作文,南京的“从此不怕写作文”,广州的“阳光喔”作文,都自成系列,才站稳脚跟。但是,切忌迷信。不要迷信教材,也不要迷信别人。你的班级,你最清楚,你的班级你做主。如果你自己都不清楚,你第一要做的是了解学生,清楚学生的写作状态,写作水平。第二,作为教材的“作文”编写,文章的体裁、样式、品种上,必须“大而全”,既要有写景状物的,也要有写人记事的,既要有搜集资料、采集信息,也要有采访和访问;既要有新闻报道,也要有读后感„„教材必须“大而全”,教材装的是全国各地的学生;就省编“教材”来说,它至少要装着全省各地的学生。正常,需要这么编写。可到了带班的一线老师手里,问题来了,变成了要让每个学生去“写”各种不同的体裁、样式、品种的文章,每种文体都试。在管建刚老师看来,小学阶段,每个学生只要有一种拿手的文体写作,就是成功的作文教学。班上,有的学生特别喜欢写景的文章,她的写事文章却不怎么样,我鼓励她好好写“写景”的文章;有的同学诗歌写得特别好,我鼓励她好好写诗。语文老师除了帮助学生获得“写作金矿”,还要帮助学生获得写作上的“文体感”。让学生从自己的写作长处入手,那就是扎扎实实的因材施教。我们的作文教学,绝不能逼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顾城去写小说,也绝不能叫余秋雨丢下“文化散文”去写琼瑶的东西。要是你的学生,写作上没有表现“不一样”,那说明你的作文教学有问题,你已经扼杀了学生的说话气质、说话个性。理念
五、“留心观察”,重要的不是“观察”,而是“留心”
很长时间里,人们信奉“写作是事物客观规律的反映”。客观的事物需要客观的观察,作文教学由此陷进“观察”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认为只要学会观察,有了观察方法,一定会有源源不断的写作材料、写作内容。如果说观察最重要的手段是眼睛和耳朵,你如何解释,那个又盲又聋的叫海伦·凯勒的人,居然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写作内容的获得真的靠你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得来的吗?对作家来说,他闭上眼睛,也会有无穷的写作内容和写作灵感。灵感靠什么?靠内在的心灵的发现。对写作而言,重要的不是进入你大脑的是什么,而是进入大脑后的那个东西,在你心灵的湖泊上激起的浪花。参观博物馆,走同样的路线,听同一个讲解员讲解,看到的差不多,听到的差不多,完全不同或说有很大不同的是什么?是心灵的反应,有的兴奋,有的无聊,有的无所谓,有的觉得浪费时间,有的觉得蛮有意思„„写作最要紧的,要写出“不同”。一样的东西写来干嘛呢?你看到、听到的东西,可能和别人一样,内在的反应肯定不一样,人的情感、态度、价值和喜好各有不同。写作,重要的不是你看到了什么,重要的是你看到的那些东西,引发你内在的情感的冲突,心灵的起伏。写作文要“留心观察”,重要的不是“观察”,而是“留心”。不“留心”,不净你的“心”“留”在你所观察的对象上,你让学生反复观察,学生装模作样地看,任你老师起劲地渗透相关知识,学生写出来的东西,照样干巴巴的,一点味道也没有。写作,要的是“留心”生活,将你的“心”“留”在上面。比如你让学生观察水仙花,第一重要的,不是观察,第一重要的,是学生的“心”落在花上了,学生真喜欢水仙花,真想把那份情感倾吐出来。一个鼻子没有嗅觉的人,只要他真“心”喜欢,他的水仙的文字,一定充满了温暖;一个盲人,只要他真“心”喜欢,他的水仙的文字,一定充满了柔情。作文教学要从外在的“观察”的泥潭里拔出来,着眼于、着力于内在的“心灵的发现”。
理念
六、“讲评”重于“指导”
管建刚老师说“作前指导”应该像肿瘤一样将它割掉。在他看来,百分之九十九的“指导”都是好心办坏事。老师想帮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结果呢,帮的往往是“倒忙”。你想,每一个学生的长相打扮不一样,每一个学生说话的语气与方式不一样,每一个学生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不一样,每个学生处理事物的能力与方法不一样,偏偏,老师“指导”出来的学生的文,都是一个样。罪魁祸首,就是老师那食之无味、弃之不可惜的“指导”。语文老师是评判学生作文的唯一的、至高无上的评委。你的每一句话,对学生来说,都是有份量的;你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学生写作上的有形、无形的束缚。老师的“指导”一次又一次地“好心办坏事”。一次又一次的“指导”,捆住了学生的手脚和大脑,禁锢了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富有创造性的“人”的言语活动。对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师,“作前指导”的祸害,已经严重到了可以毫不心疼的、割掉肿瘤一样地将它抛弃!书里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那么多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都是女教师,都是家庭主妇,都是孩子他妈。你期望她们都像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那样,具有非常的“帮助”的技巧和艺术,那不现实。即便是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作文上,又有多少人敢说,我有正确的帮助的技巧和艺术呢?套用林语堂的说法,学生作文前,老师的话应该“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
丢了“作前指导”,重视“作后讲评”吧,因为它“绿色无公害”,它顺应学生的写作步伐,学生需要什么帮助,就给予什么帮助。以小孩学说话为例,你见过哪个年轻的爸爸妈妈,先教小孩子“主语谓语宾语”的?有的话,准是书呆子。孩子听得多了,咿咿呀呀得多了,自然会说。孩子会说了,再提醒,哪个字要发准一点,哪句话不该这么讲,要这么讲。小孩子学走路,学说话,都是先实践、后评点。没有学之前“指导”来“指导”去的。“讲评”就是最好的“指导”,是基于孩子实际情况的切实有用的“指导”。学生写好了作文,老师用心研读学生的作文,“指”出哪句写得好,句子就该这么写;那段写得好,段落就该这么写;那篇的结构好,结构就该这么处理,作文就该这么写。“指”出哪里有问题,什么问题,那就是实在实在在在的“指导”。由学生的作文现状,引出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就是实实在在的“指导”。
从书中,我还发现了两个很实用的讲评作文的招儿,和大家分享:
1、有一位老师,每次在学生写好作文之后,他便每天挑一两篇,念上一两句精彩的话,请学生猜谁写的,直到下一次作文。学生由此牵挂起作文。写作的牵挂,让人留心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以及自己的想法看法。
2、讲评课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大面积欣赏学生的作文,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抓“好句”。写好一句话,写精彩一句话,每个学生努力一下,都做得到。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被欣赏,才是一线老师带班教学最要关注的事。将学生作文中的好句子展示出来,大家一起朗读,朗读句子和作者的名字,小作者听到同学朗读着他的句子和名字,作文带给他的尊严和荣耀、自信和光荣,一定会使他对作文产生新的认识和感念。其他同学念着小作者的名字,多少也期盼着下次能念到他的名字;每一个“期盼”,都在学生心里播下了一个“我要写出精彩”的种子。
以上是我作文教学探究方面一些小小的收获,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打破思维定势
培养质疑能力
——一道语文阅读试题引发的思考
福州屏东中学:刘红艳
【内容摘要】:针对目前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不敢大胆质疑,对书本、权威的盲崇拜的现象,本文先分析思维定势给创新精神造成的巨大阻碍,再阐述质疑能力的重要性,紧迫性。并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维定势
质疑能力
他控质疑
自控质疑
问题意识
前不久,我们从课文《人是什么》中节选了一个片段作为单元考试的一道阅读题,其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有人认为画线句子(即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答案。)在文中是多余的,你同意吗?为什么?标准答案是这样的:同意,因为下面的论据并不是围绕着这句话来论证的,是观点和材料的不一致。的确,在这一段以及全文中,作者并没有围绕这句话展开任何分析和论述。这句话在文章中明显是多余的。但是学生的回答却相当不理想,95%的学生都回答:“不同意,„„”,甚至有些学生在考场上一看到这道题时,不假思索的先把“不同意”三字写下来,等把其它题完成后,再来回答这道题中的“为什么”。考后针对这种现象我问一些学生原因,他们说:这有什么好考虑的,教科书上怎会出错,如果有问题,还会选进课本?类似的现象在平时学生的练习中也常见:有时学生练习题后面附的标准答案并不完全正确,而绝大多数学生在做完习题对答案时,只是把所谓的标准答案写上去,把自己的答案划去,很少有学生对标准答案提出质疑,甚至有些学生还根据所谓的标准答案自圆其说。每每看到这种现象,作为一名教师,我总会感到焦虑,我们的教育难道是要培养出一群毫无主见,盲目顺从、迷信书本、被动地听讲、被动地回答问题,只知道人云亦云的应声虫吗?
虽说素质教育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但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我们迷信权威、迷信经验、迷信书本。认为凡是伟人、名人说的话,做的事都是正确的;凡是书上的书本上的知识全是真理,是金科玉律。不想也不敢质疑。这种思维定势在我们头脑中似乎已经根深蒂固了。但长此以往,盲目迷信权威、名人、书本,只会窒息我们的创造力,使我们在权威理论的光环中模糊自己的主张而停滞不前。那么何谓思维定势呢?是指人们在长期思维实践中,由于受民族文化、科学技术和实验条件、生活环境、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头脑中形成特定的思维路径和思维框架,固化为一种惯常的定型化思维风格和思维模式。它具有强大的惯性。这种惯性表现为,某种思维定势的建立要经过长期的过程,而一旦建立后,这种思维定势就会“不假思索”地支配人们的思维过程和实践行为,具有很强的稳固性和顽固性。当然思维定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有积极的一面,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正迁移;但是我们也必须知道,从个人的内在因素看,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习惯从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无意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常常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冲破狭隘的老框框,开阔视野,在形成求异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要想打破固定思维的束缚,就得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一学二问。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质疑对学习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古人提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说的是做学问先要学会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学问”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思考问题的动力。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说的好:“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实验科学的鼻祖、英国科学家培根曾说过: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入手,则将以肯定结束。正如陶行之所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因为只有心中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索的欲望,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活动。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这是学习的基本规律。所以,教学生学会提问题,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才能激发学生对疑难问题探究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未来的世界充满着竞争、机遇、挑战,任何一人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必须要有质疑能力,创新精神。《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对高中语文教学在阅读中的一项要求就是:能对课文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而经过高考的选拔后,师生们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到:培养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成功的保障。因此对于今天的语文教育来说,打破固定思维,培养质疑能力,已不能仅仅限于口头宣传,应该落实到教学实处。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想质疑。
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这是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直接关系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先从教师做起。首先,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要能够把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这四个要素紧紧地整合起来,突破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师自己也要有较强的问题意识,不能人云亦云或书云亦云,不能照本宣科,要摒弃标准答案代言人的身份,先“活”于学生。在教学中可采用“问题探索教学法”,即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情景之中,使他们的问题意识在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比如在学习文言文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字、词、句设计成问题;或者根据考试形式就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设计成问题;也可以从文章的主题、思想等等方面设计问题。并让学生采取小组竞争的方式进行提问、回答,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对问题提的多的小组可进行奖励,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寻找问题的兴趣。
而且教师平时也要深入学生,具体了解他们学习上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摸清他们的思路脉搏,因势利导把握好问题空间,以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同时教学难度水平要适中,使学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激起学生质疑的兴趣。
二:创设民主、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质疑。
学生读书,一定会产生许多问题,有的比较浅显,有的比较深刻。有问题才会产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学中常常忽视学生的这种学习潜能,教师不能发挥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有意或无意地在压抑学生好问的天性,致使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障碍,如: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等活动)产生自我否定的意识,存在认为自己根本提不出问题的自卑心理;有时学生即使对某种现象产生了疑问,但害怕提的问题过于浅显或落俗而遭人讥讽,顾虑重重,就选择了沉默;教师包办太多,产生“我不懂,教师会讲”的依赖心理。
由于这些心理障碍,使得课堂无法形成浓厚的质疑氛围,因此教师应营造民主、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民主教学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不要在学生中划分好、中、差;对那些不常提问的学生,要消除他们的紧张感和顾虑,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教师还应遵循延迟判断原则,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观点,不要当即做出判断,要不断鼓励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大胆地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在质疑中求疑,在求疑中发展思维。必须特别指出的是,教师也要象学生一样平等地参与进去,不要吝啬表扬和鼓励,即使对荒诞的提问和错误的应答也不能训斥和指责,要鼓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鼓励学生多维思维、一问多答。对答案中的错误或不全的,要鼓励学生敢于指正或补充,真正形成一种民主、平等、活跃的问题意识氛围。长此以往学生不再满足于弄懂几个问题,也不再对教师和教材所说“照单全收”,而是会产生许多自己的想法,产生许多新的困惑。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三、教授学生质疑技巧,使学生会质疑。
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曾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提问并不容易。通常学生不喜欢提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知道该怎样提,对提问的方式方法,内容叙述的要求等没有掌握。所以,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找问题或提问的技巧。
课堂上教师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从课题寻找疑点;从关键句、重点句、中心句来寻找疑点;从文章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择提出疑问;对课文的插图、标点符号提出疑问;对文章的句式、写作方法、背景等方面去提出疑问;还可以从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提问题,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教师可以先启发学生对课题质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1):题目中“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是一个什么短语?(2):题目中的“:”能否改成“,“?通过这一引导,学生很快就能明白课题的意思,接着教师就要求学生带着“庄子告诉我们,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做?”这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根据文章的内容把课题补充完整,这样学生也就能很快把握文章的主旨。而学习《荷塘月色》时,则可以抓住第一句话“这几天心理里颇不宁静”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不宁静?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不宁静?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可以先让学生思考:海伦·凯勒是如何安排这三天的?为什么要这么安排?这三天之间的内容有何联系?假如教师平时都能做好示范、引导,学生自然潜移默化,从而学会向老师和同学发问,并在向老师和同学发问时,把学习内容引向深入,突破教材的重难点。
四、实现“他控质疑”向“自控质疑”转移,使学生善质疑。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老子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布鲁纳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当他在正规的学校教育结束后,将会独立地前进”。前面介绍的种种方法主要是采用外部手段来控制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的一种注意策略,这种教师在自己备课中设计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称之为“他控质疑”。在学生质疑能力比较弱的起始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情景,构成学生质疑的外部条件。而随着学生质疑能力的加强,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从“他控质疑”向“自控质疑”转变。所谓“自控质疑”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自己或互相问答,自我控制地通过设疑、质疑、解疑,掌握知识的能力。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逐步从他控学习过度到自控学习,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检测、自我矫正、自我评价、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思维、培养个性品质、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和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正如邵瑞珍教授在《学与做的心理学》所说的:“设计问题,可以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从而转他控为自控。”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最终将依靠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社会上生存。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方向和方法,任其跌打摔爬,在浮沉起伏中锻炼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新颖、富有创见的观点,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毋庸置疑,质疑问难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学生主体观念、师生平等观念、学术和教学民主观念,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和学术探讨气氛,支持和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质疑、争论,使学生不但会质疑,敢于质疑,而且善于质疑,习惯于质疑,把质疑当作学习的一项基本功;另外教师也应不断为自身充电,强化身教魅力。身教重于言传,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创造精神,要有使命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与时俱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
第三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稿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座稿
小学阅读“感悟教学”例谈
目前,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引起了百家争鸣,新概念的存在和演绎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视角,特别是不合时宜的“双基”教学引发了语文界的强烈反响。如何依据新世纪的现实需要,聚焦“语言”核心,回归“语言”本位,重视阅读教学的“语言感悟”?正成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实际中,我们立足“感悟教学”,进行现状反思、实践操作、辨证把握,来“感悟”浓浓的“语文味”。
一、感悟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是游离了主要目标。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在课改初期倍受好评,究其成因,是应课标之新,符综合之创。舞蹈、音乐、美术一股脑儿涌入课堂,把这么多文化堆砌成一起,语文的个性没有凸显,反而大大地淹没了“语文味”的本位教学。
二是脱离了文本语境。有不少语文课,学生初读还不流畅,甚至读时还有停顿、颠倒的错误,增字、漏字的严重现象,教师就急于开讲,于是课堂上只能是多数人当观众,少数人当主角,教师讲得“痛苦”,预设的说写感悟学生几乎没有完成。
三是偏离了学习过程。培养语文的能力主要是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的规律”。但课堂上差生没有亲自与文本亲密接触、与文字亲密触摸、与学习过程亲密探究,课堂上多数学生听优秀生说,教师评,不知不觉中成为被动的接受者。
二、我们对感悟的理解
“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理解和感受,是建立在“悟”的基础上的独特体验。整体性和形象性是“感”的基本特征。“悟”是觉察、顿悟和领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的,是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以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体察过程,思想性和情感性是“悟”的基本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必然会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与体察过程。正确处理好“感”与“悟”的关系,就是要合理把握“感性、悟性、灵性”三个层面的教学。在“感性”层面上,教师教会学生用眼睛吸收语言符号,用想象将文字符号化为可感的画面,通过“你了解了什么”“你知道写什么”等浅层次问题来检查学生对文本的信息了解。在“悟性”层面是学生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中介,是“感知”基础上的进一步激思、动情、明理。通过提炼、概括、阐发、交流,通过“你读懂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等问题引发学生,潜心会文、披文入情,以传递情感、融通经验、唤醒表达,豁然领悟。“灵性”层面是学生产生悟性,开发灵气、鲜明个性的表现,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标新立异、坚持真理-----通过“给你影响最深的是什么”“哪里写得好,为什么”“还有什么不同意见?” 等问题,引发学生对汉字思维内涵多样性、内容丰富性、阅读多解性、思维多向性的感悟。三个层次中,前者是基础,中者是中介,后者是归宿,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完善语言感悟的。
随着感悟的还有体验,体验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心活动,它更多的是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体验还泛指亲身经历,从亲身经历中体会知识,感受真善美与假恶丑。体验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与感受情感,感悟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明白事理,提高认识与审美能力。体验与感悟是不一样的,体验更多指情感活动,而感悟则多指理性层面的,它往往是在体验基础上的一种超越。但体验与感悟又常常紧密结合在一起,互相促成。
三、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的教学策略
1.课前创设情境,教师以情动人。如教学《山中访友》时,为了消除学生经历与课文的距离,“山中访友”问学生: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然后抓住“山中”和“访友”两个字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接着,老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课堂气氛,引入新课:同学们,也许你们一时无法理解妈妈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学生一下子就被带入了课堂情境之中。
2. 主题拓展。新课程视野下的语文阅读,不再只是文本本身的阅读,应该拓展视野,补充内容,同时综合其他学科或多种手段,来促进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如《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教学将尽时,教师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1950年9月——1956年,钱学森和他夫人是怎样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吗?然后,幻灯片出示课外材料《在受困的日子里》,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读后问学生,你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话想说?学生深深地被钱学森夫妇顽强的精神与强烈的爱国心所打动。
3.朗诵与歌唱。教学时,如果恰到好处地引入一些歌曲或诗歌,会将教学推向高潮,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教师紧抓住学生高涨的情绪,顺势利导,说也许有一首诗能代表钱教授表达他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一腔热血。这就是《我的中国心》,幻灯出示歌词。学生一齐深情朗读。最后播放张明敏的CD歌曲,同学动情跟唱,课堂教学又一次掀起高潮,师生沉浸于一片感动之中。
4.多元解读与立体感悟。语文文本的多义性为多元解读提供了客观条件,可用“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句来形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处境,以不同的心情去观望同一个句子同一情景,都会有迥然不同的感受。而阅读主体的个性差异正是多元解读所能实现的主体条件。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因此,我们采取多元解读策略,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立体感悟。《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教学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进行多元解读,如“我们看是极险极窄的地方,小艇能够穿过去,而且速度非常快。”问学生,你们读这句话有什么感受与想法?学生会说是惊讶、赞叹等。如果我们刚好坐在这艘小艇上,我们会怎样?学生回答说我们会惊呼起来,会心惊肉跳,叫船夫慢一点。那么如果我们就是船夫,我们又会怎样?学生说我们会很轻松,很潇洒,谈笑风生,面对乘客的紧张很开心。这样,就从乘客、读者、船夫三个角度进行了多元解读,这样所得的感悟无疑是立体的、丰富的。
5.通过计算进行体验。如教学《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美国佬为什么不让钱学森回国?明白是他们怕钱学森帮助中国强大起来。然后出示美国佬自己的话: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三个师。但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显然太抽象了,学生一时还无法明白三个师是一个什么概念。于时备课时,笔者打电话询问了退伍军人相关情况,上课时出示部队普通编制: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算一算,钱学森到底有多少力量?通过计算,学生发现一个师约有一万多人,也就是说钱学森抵得上三万多人。这多厉害!美国佬当然不能让他回国了。那么,钱学森为什么这么厉害呢?凭的不是力气,而是智慧、科学的力量!
6.假设情境,引导体验。阅读时,如果能够关注“可能性”这一主题,善于假设另一种结局另一种可能,会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的体验,收到良好效果。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教学中,重点是第12自然段:他挖了8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朗读讨论后,改变结局,出示另一段话:第二天清晨,人们看到这位父亲,抱着孩子血肉模糊的尸体,坐在瓦砾堆上,喃喃自语:孩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再组织学生讨论:这种结果可能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如果是这样的结果,你还认为这位父亲了不起吗?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畅所欲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实在是难能可贵。
7.感悟载体的设置主要有抓住文本语言的亮点,补充文本语言的空白点,抓住学生与文本语言的撞击点。所谓文本语言的亮点是指一篇课文中写得精彩的优美规范的富含情理意趣语言精品。或形象生动的比喻,或节奏明快的排比,或工整有韵的对仗,或贴切传神的比拟,或拍手叫绝的词句,或精巧有序的布局谋篇等。抓住这些语言的亮点反复品读乃至咏诵,不但能够快速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而且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感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条捷径。同时还能突出教学重点,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如教学《特殊的葬礼》描写瀑布的六个成语:“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从天而降”“流连忘返”时,教师紧紧抓住这优美规范的语言精品,设置了“赞美瀑布”这一语言载体。
师: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用了那些词句来赞美的? 生:(品读描写瀑布精彩语段)师:让我们用自己的话来赞美瀑布。
生1:塞特凯达斯瀑布,我爱你!你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生2:我在你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惊叹,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声响面前陶醉。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神奇,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这样设置的语言亮点,既感悟内化了文本中优美规范的语言,落实了工具性,又连着人文性,可谓“一石数鸟”。
四、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的途径
1.朗读。语文学科的一大特点是它的不少内容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语文课是以读为本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句话,在读中进行体验与感悟,并以朗读来表达所体验与感悟到的,情动于中,而声传于外。如学生分别说了让他们愤怒的句子时,就先让他读出愤怒,再叫其他同学读出愤怒,读好了再来说原因说体会。其他让学生“惊讶、感动、高兴”的句子也一样,特别是高兴的地方,几乎不用讲,只读充分就可以了。先读后讲、以读代悟实在是一种很有语文特色的教学方法。
2.读书时写批注。如教学《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时,先与学生进行有关读书方法的谈话,引出“不动笔墨不读书”,最后谈到读书应该注意感受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及心灵感悟,并及时地在文章的段落句子旁边写下来。接着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在每一段课文的旁边写下表示自己读到此处时的心情的词语,及一些话。教师将黑板分成六块,因为这篇课文共有六个自然段。再请读完课文的学生到黑板上写下这些词语。有不同的随时上来补充。教学时,引导学生读这些词语,并根据这些词深入课文,展开学习,进行深层体验与感悟。3.述说。每个生命都是需要表达的个体。当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悟,就应该及时的说出来,说痛快,这是一种学习的快乐、表达的快乐、交流的快乐。因此,在朗读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来说,自由地说,尽情地说。如讨论“愤怒”时,让学生体验“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掰的玉米?“实在饿极了”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掰一棵玉米是为了什么?只为了这件小事,那家伙竟“拿着一根粗木棍,紧紧地追来”,从这又看出那家伙怎么样?让学生用多种多样的词汇、语句来说明,如“凶狠、残暴、吝啬、毫无人性、冷酷无情”等词语,把愤怒的原因说得很透,也体验得很真切、很深刻。
4.跨越时空的对话。阅读的本质是一种对话,是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之间的一中对话。其中,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是一个具有较高教学价值的教学策略,能让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有明确的对象,有具体的内容。《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第一段时,先读学生写在黑板上的表示心情的词语,如“敬佩、自豪、崇拜”等。接着出示钱学森的画像,让学生面对画像用一些词语来赞美钱教授,最后让学生面对画像说几句,表达对钱教授的敬佩之情。这种面对画像的对话,有身临其境之效,学生有如面对钱学森本人,感情真挚,言语恳切,足以打动人心。再如教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后,可让学生给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信。也可起来良好的效果。这样的例子很多。5.宣泄。有人读书时读高兴起来,会抱着椅子跳舞;有人看《水浒传》看得气愤,竟要把电视机给砸了。这是一种很投入的阅读,心有块垒,不吐不快。如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理解了作者小时候的“馋”是因为“饿”后,问学生“如果你就是书中的小女孩,听到地主家的胖儿子叫你馋丫头,你服气吗?”学生都说不服气。于是我又问:你们想为自己辩护吗?怎样辩护?于是学生畅所欲言,“如果我象你一样有鱼有肉有饭,谁吃这些难吃的东西!”“如果你也像我一样饿了三天三夜,你会比我还馋的!”等,异常兴奋与投入。再如读了令人愤怒的地方后,我又问学生“你们想骂人吗?骂谁?”同学们都说想骂地主。于是光明正大地骂,理直气壮地骂,骂得痛快,骂得尽兴。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得到尽情表达。
6.想象。阅读过程中的的体验与感悟是间接的,不是亲历亲为的。主要靠移情、设身处地等方法进行。因此,想象就是一种很重要的途径,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刻体验与感悟人物的处境与内心情感。如《祖国,我终于回来了》第五段,第一句“这样,他坚持斗争了5年。”教学时引导学生讨论“这是怎样的5年?”学生纷纷说这是“水深火热的5年”,“生不如死、艰苦卓绝、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5年。这一段最后两句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体验,“1956年9月17日,钱学森登上了回国的轮船。10月8日,他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环抱。”教学时问学生“他在船上度过了几天?这是怎样的21天?”学生回答是“归心似箭的21天,是望穿秋水的21天,是百感交集的21天”等。以上两外例子一正一反,都有助于学生深刻地体验与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心、赤子之心。
第四篇:【讲座】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一)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一)于永正的教学艺术——童心童趣
介绍:于永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1999年12月,教育部召开了“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他的“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他是教育部实施“跨世纪名师工程”中,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
之一:掀起课堂教学高潮的艺术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总是高潮迭起,气氛热烈,学生如坐春风,不仅在自主探究中进入了豁然开朗的境界,而且在精神上产生了愉悦、振奋甚至心旷神怡的感受。潜心探讨于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艺术,认真观摩、研读于老师大量的教学案例,发现了他的八字“真经”:新、活、实、疑、爱、情、趣、美。他是以“爱”为立足点,以“情”为纽带,以“趣”为氛围,以“美”为手段,着眼教学的“新”“活”“实”,设“疑”启思,来组织一浪高过一浪的课堂教学高潮的。下面特撷取几个精彩片断,以飨同人。
求“活”形成高潮
凡是听过于老师上课的人都有一个强烈的感受:活泼、生动,充满魅力。这是因为于老师能创造性地将教学理论、方法、原则灵活运用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了教学的科学性、生动性、多样性,形成了教学的一个又一个高潮。
教学《狐假虎威》后半部分,为了帮助学生通过读了解狐狸如何借老虎的威风在百兽面前神气活现的样子,领会寓意,于老师独具慧眼,抓住“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这个很不起眼但极富启发性的问题,借助模拟表演这一形式,引导学生研读,学生如临其境,抽象的语言文字顿时“活”起来了,儿童的思维也“活”起来了:
师:下面两节就是写他们到森林去的情景。这两节写得非常精彩。请仔细读一读,过一会儿,我请几个小朋友把这两节写的事表演一下。要想演好,必须读好。
(学生认真读书。之后,老师找了五位小朋友,一位戴上老虎头饰,一位戴上狐狸头饰,另外三位分别戴上小鹿、兔子、野猪头饰)
师:其余同学都来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请读书,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
生:狐狸在前面走,老虎跟在后面走。因为书上说:‚再往狐狸身后一看,一只大老虎。‛
生:图上画的狐狸在前,老虎在后。
师:这二位导演读书很认真……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 生:他们在森林深处,要站得远一点。师:(问‚老虎‛)你东张西望什么? ‚虎‛:我看看动物们是不是怕狐狸。(众笑)
(‚狐狸‛‚老虎‛继续往前走。‚小兔‛‚小鹿‛等一见‚老虎‛,‚呀‛地一声,撒腿就跑。)师:(问‚小鹿‛)你为什么跑?害怕谁? ‚鹿‛:我怕的是老虎。师:不是怕狐狸?
‚鹿‛:谁怕它呀!(众笑)
师:同学们,不,各位导演们,对他们的表演有什么意见吗?(小朋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务“实”赢得高潮
高林生先生称赞于永正老师教学艺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从心所欲”,赞的正是上面提及的于永正课堂教学的“活”:出神入化,收发由心;但“活”是形式,是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学生学得“实”。“不逾矩”,夸的就是于老师课堂教学的另一面:实。外“活”内“实”,常使他的课赢得满堂喝彩,赢得高潮涌动。
《草》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极有代表性:
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把诗背给妈妈听?(学生纷纷举手,于老师请一名小朋友到讲台前)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听好吗?想想,到了家里该怎么说。
生: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生背)
师:我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众笑)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指一名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哥哥,今天我学了一首古诗,我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哪一首? 生:《草》
师:噢,这首诗我也学过,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
师:反正都有个‚白‛字!(众笑)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
生:一岁一枯荣。
师:野火烧不尽,春……春……哎,最后一句是什么来着?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的记性好!(众笑)
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名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师:那么多的花儿不写,干嘛写草哇?
生:(一愣)嗯,因为……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诗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你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啊!(众大笑)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小朋友,放学回家后请把《草》这首诗背给家里的人听。
于老师寓教于嬉,寓庄于谐,把课堂教学戏剧化了。其实,师生不断变换角色交流,绝不是玩花样,哗众取宠,而是为了加大检查和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力度,加深学生对作者的记忆、对诗句的理解、对诗理的感悟,教学效果很扎实。
以“爱”孕育高潮
于老师曾说:“教育事业说到底是爱的事业。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而认识过程中必须有良好情感的参与。如果课堂上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没有和谐的、宽松的氛围,别说创造思维的火花不会迸发出来,就连书本的知识也难以掌握好。我关爱每一个学生,在我的词汇里没在‘差生’这个词。”说得多好啊!是的,爱,就是于老师孕育课堂教学高潮的“温床”。
镜头一:教学《全神贯注》,一位同学读课文,一连读了三遍也未读正确,孩子急了,无所适从。于老师亲切鼓励他:‚记住,第三遍读错了,还有第四遍,第五遍,不要慌,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老师热情的鼓励让他有了信心,第七遍,他终于将一段课文读通顺了。结课时,这位学生撰写的名言‚只要全神贯注地朗读课文,一定能成功‛,让听课的师生都非常感动。
镜头二:一位学生在回答一个理解性问题时思维受阻,于老师笑眯眯地准许他享有特权:离座寻求帮助者。当另一个同学俯在其耳边小声嘀咕几句后,他恍然大悟,正确流利地回答了问题。全班同学自发为之鼓掌。
镜头三:《新型玻璃》第二课时,一位学生读自己写的《变色玻璃的自述》:‚……我会随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使光线变得柔和,不会刺眼睛,所以有些人把我叫做‘自动窗帘’。你们看,于老师的眼镜片就是用我做的呢!‛于老师马上表扬:‚第一,你写得好;第二,你朗读得好;第三,你心地善良。三好啊!我得谢谢你,因为你保护了我的眼睛。跟你握握手。‛
……
这样的镜头太多了。你看,于老师总是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而且特别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学生的爱,让学生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他。
以“趣”荡起高潮
于老师虽年逾花甲,但童心未泯。在课堂上,他擅长用诙谐幽默给学生“解压”、与学生沟通感情,以童心换童心,营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课堂上自然笑声阵阵,趣味盎然,高潮不断。请看《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的一个片断:
师:我在备课时最难读的是第三段,我连读了七八遍都没读好。同学们,你们觉得第三段难不难?(生齐:不难!)唉,怪了,我怎么觉得难读?既然这样的话,我就请你们跟我比赛,敢吗?(生齐:敢!)请你们先练习一下,然后和我比赛。(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准备好了吗?(生齐:好了)谁愿意和我比一比?(学生都举了手)手举得高的我不找,因为我知道你们都很厉害。我找一个手举得不高的。(找一女同学)我想不会比过我的。请大家当裁判。(女同学读得很流利,也有感情。)
师:坏了,找错人了。(生笑)你叫什么名字? 生:朱丽丽。
师:不该找朱丽丽,该找朱丽。两个‚丽‛当然厉害。说真话,听了她的朗读,我不敢读了。
生:你一定会读得很好,我支持你。
师:有你的支持,我什么都不怕。说是这么说,不过我还是有点胆怯。这样吧,找个同学替我跟她比,谁愿意?(学生纷纷举手)
师:为了有把握,请大家再练练,朱丽丽可非同一般。(学生练得非常起劲。练后,请一女同学读。)
师:你可要好好读,替我争光呀!(女学生读得流利,有感情。)师:怎么样?比过她没有?(生齐:比过了)朱丽丽,你说比过你没有?
生:和我差不多。
师:差不多,就是差一点,差得不太多,是吗?(对读书的同学)不过也得谢谢你替我参加比赛。生:谢谢你给了我一次比赛机会。
师:真好,握握手。我非要找个超过她的。(找一男生)沉住气,一定要超过她。(男同学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怎么样?超过没有?(生齐:超过了)朱丽丽,你说超过了没有?
生:他读得比我好。
师:多谦虚,谦虚是美德。不过我觉得,他读分号时,没有你停顿得好。谁再来替我比?找我的一家子于瑾瑾来替我比。大家听好。(于瑾瑾同学读,读得很好。)
师:于瑾瑾读得怎么样?朱丽丽,你说怎样? 生:好。师:大家说呢? 生:好!
老师跟学生比读书,学生争先恐后替老师比读书,学生读书的积极性都被于老师“哄”了起来,个个情绪高涨,练习十分投入。老师睿智幽默,学生天真可爱,课堂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教学之趣、人文气息。
以“美”营造高潮
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于老师便常常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用形象的“美”的方法将学生带到课文“美”的境界里,细心体味课文“美”的语言,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将艺术手段用于语文教育,是他营造课堂教学高潮的又一法宝。
1、画一画
教学《翠鸟》《壁虎》第一自然段,学生读书指导,于老师画画。于老师画得好,学生兴致高,色彩鲜明、形神兼备的黑板画马上让学生于艺术享受之中明白了状写顺序,抓住了描写对象的特征。《庐山的云雾》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于老师没有让学生死读,而是启发学生边读边想,看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然后让学生自己画戴上“白色绒帽”、缠绕上“条条玉带”似的庐山云雾图,再看一看插图和投影,领悟云雾像大海天幕的情景,最后让学生说说感受并读出这种感受。学生画得兴趣盎然,读得声情并茂。
2、唱一唱
在《月光曲》的教学中,于老师以贝多芬的同名钢琴曲为背景,让学生体会八、九自然段的感情色彩,学生很快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韵。而在《燕子》的教学中,则将读和歌结合,在学到“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时,钢琴伴奏,让学生齐唱《小燕子》,在歌声中感受语言之美、体味比喻之妙。
3、演一演
或教师独演,或学生自演,或师生共演。通过表演,调动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读书,帮助学生感悟。《小稻秧脱险记》“词语教学”片断是成功运用表演组织课堂高潮的范例:
师:读到这里,我想,‚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肯定懂了。谁知道‚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老师喊了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面来)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学生从四面把老师围住。笑声。)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他们应干什么? 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笑声)
“教无定法”,何况于老师的课如行云流水,向以变化多端、灵活自然著称,因此他组织教学高潮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往往同时着眼于上述几点,从几个方面着力,这使他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出神入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些教学高潮可能排空而下,但决不是凭空而来,它们都源自对教学对象全面的了解,源自对教材深入的把握,源自对教学规律灵活的运用。这是学习者应特别注意的。
王崧舟的教学艺术——诗艺课堂
介绍:王崧舟,语文特级教师,国家级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杭州市小语会会长。他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先后出版《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与流派》、《诗意语文》等4部教育教学论著,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天地一课堂》等论文100篇;并先后应邀赴全国28个省份150多个城市开设观摩课600多节次、讲座120多场次,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派语文教学风格。
之一: 让学生自己提问——教学模式的超越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片段
师:发现问题的请举手。因为时间有限,想提问的人又多,给大家6次提问的机会,谁抓信机会提第一个问题?
生1:我不明白,为什么说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师:(板书:第二个星球?)不错,从他的提问中,我们隐隐约约感受到了他有一种遗憾,也感受到了他对地球现状的担忧,他在找后路。但是,我要告诉你,书上没有答案。如果你真想研究这个问题,我建议你到课外去找一找资料,这个问题课堂上就不讨论了。但是我还是要感谢你第一个起来提问题,感谢你对人类和地球命运的关注。
师:谁来提第二个问题? 生2:‚慷慨‛是什么意思? 师:(板书:慷慨?)建议你读一读‚慷慨‛所在的句子,你能读明白,我相信。
(生2读有关句子)师:明白了刻翠裁红?
生2:‚慷慨‛就是‚无私‛的意思。师:对,真好。第三个问题谁来提?
生3:‚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为什么? 师:(板书:容易破碎?)这是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画上第二个问号),这是一个值得全班同学认真研究的问题(画上第三个问号)。
生4:地球既然这么美丽,为什么不去好好地保护它呢? 师:(板书:不保护?)是啊!一个如此美丽、如此温柔、如此可爱的星球,我们人类为什么不好好地去保护它呢?我想,你不是在提问,更是在责问,在责问那些破坏地球的人们,是吧?
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个问题跟哪个问题是有联系的?(在第三、第四这两个问题之间画上记号)谁还有问题?
生5: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请问宇航员发出了什么感叹?
师:读读那段话。(生5读有关段落)师:读懂了吗? 生5:读懂了。师:读懂了什么?
生5:我们的地球太容易破碎了,所以人类不破坏它。师:(作‚恍然大悟‛状)噢!我明白了,你是想问‚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是吧?(板书:感叹?)第六个问题谁来提?
生6:地球上有这么多的资源,人类为什么要破坏 它呢?为什么不留住给后代使用呢?
师:(作‚困惑‛状)这个问题,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生:(齐答)不明白。师:你能不能再说一遍?
生6:水资源、森林资源、大气资源都是我们生活所需要的,为什么有些人要去破坏它呢?
师: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就是‚随意破坏‛。(板书:随意破坏?)还有问题吗?
(生无人举手)
师:一共六个问题。王老师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这六个问题都是你们自己发现的,而且每个问题都提得很有思考价值。当然,有些问题书上没有答案,可以放到课外去研究,但是大多数问题书上有答案,就在字里行间。老师相信,这些问题,你们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通过发现前后之间的联系,一定能自己解决。
评析
在这之前,《只有一个地球》已经有两个版本,但用王崧舟自己的话来说,两个版本的设计,采用的依然是他自己操纵自如、驾轻就熟的感悟式教学方式,阅读教学的深度和自由读都未能实现大的突破。到了第三版,也就是在这个典型片段中,我们却发现了一种此前王崧舟从未涉足过的阅读教学模式的楔入,这就是基于“学生自己提问”的质疑教学模式。显然,让学生自己提问,对王崧舟而言是一种超越,但这种超越尚不具备普遍意义上的典型性,因为尝试这种模式的毕竟大有人在。问题的实质在于,当学生提问之后,王崧舟做了些什么?这样做的真正意图又是什么?可能,真正意义上的超越蕴含于此。
王崧舟曾经认为:语文之问与科学之问迥异其趣。语文之问偏于审美,科学之问则重于理性。审美的问,自然以情感为逻辑之维,这是诗意语文的一种课堂主张。学生的种种叩问,其意并非在求得一明晰确凿之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问实乃不问之问、问不在问,这是一种饱蘸情绪的问,问出一种情绪、情意和情味,也就宣告了“问”这一存在的终结。
“问出情绪”是否一定意味着“问”的终结,当可进一步商榷。但从学生提问的背后,倾听并理解他们的“问外之意”、“疑中之情”,将“问”引向深入,从而使“质疑”和“感悟”在言语的情味和意蕴的理解场中走向视域融合。也许,这才是某种洞达通彻的教学超越。
之二:情与情的谐振——教学艺术的超越
《一夜的工作》教学片段
师:(深沉地)是啊,正像你们所讲的那样,他的一生都是这样做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吧!(课件呈现以下内容,教师以沉郁顿挫的语气和节奏朗读这段文字。)
1972年,周总理被确诊患了癌症。
1975年,周总理的病情开始恶化。但他仍然拖着只剩30公斤的重病之躯,继续顽强地工作着。
6月7日,周总理会见菲律宾总统马科斯。
8月26日,周总理在医院会见柬埔寨首相西哈努克亲王。9月7日,周总理不顾病情的严重恶化和医护人员的一再劝阻,坚持会见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
9月20日,周总理做第四次大手术。在进入手术室的前一刻,躺在推车上的周总理吃力地握住小平同志的手,鼓励他把工作做好。
10月24日,周总理做了第五次大手术。这次手术过后,他一再叮嘱邓颖超,死后不要保留骨灰。
12月20日,生命已经处于垂危状态的周总理,向应约前来的罗长青询问台湾的近况。谈话不到15分钟,周总理就昏迷了过去。
1976年1月7日11时,周总理从昏迷中苏醒,用微弱的声音对身边的医生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是周总理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总理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师:(停顿、静默)就这样,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问一学生)你哭了,你为什么哭了?
生1:(哽咽着)因为周总理为了人民,他生病了也还是为了人民。师:(对另一生)为什么你眼里饱含泪花?
生2:(拭泪)因为周总理为了国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关心着其他的人。总理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总理也是病人呀,他为什么又要让护士去照顾别的人呢?
师:是啊,你想问问总理,为什么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你还不想想你自己啊!
生3:(抽泣着)我还想问问总理,为什么还要告诉邓颖超死后不要保留骨灰?
师:对呀!他连骨灰都没有留下来,撒向了碧蓝的大海!生4:我想对总理说,总理啊,您已经尽职了,为什么还要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呢?
师:我知道,这不负责是带引号的。所以,同学们,了解了总理事迹的每一个人,都被他的人格深深地感动了。1998年3月5日,就在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作曲家三宝怀着对总理的无限崇敬,为《你是这样的人》谱写了一首极其感人的曲子。来,全体起立,让我们在《你是这样的人》的感人旋律中,再次走进我们伟大的总理——周恩来。
(大屏幕播放总理一生的事迹片断,配有戴玉强原唱的歌曲《你是这样的人》。师生肃立,凝神观看,泪眼婆娑。)
评析 此课曾经轰动一时,用王崧舟自己的话来说,此课的创作,标志着“诗意语文”的诞生。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深受感动已属不易,而让学生感动于早已远离他们的生活、至今依然被高度政治化的周总理的人格精神,平心而论,则是更加不易。此课的成功,是某种只可意会的、纵横捭阖的教学艺术的成功,它的成功,是对文本情感逻辑的一种自觉皈依,从根本上说,在于将“语文”由外在于学生的“对象之物”转化为内在于学生的“体验之物”。这种转化,正是“超越”这一生命根性在王崧舟的语文人生中的又一次澄明和敞亮。不管怎么说,师生在课堂上的泪眼婆娑至少是一种确证,一种心灵感应的确证。
诚如王崧舟所言:诗意语文,正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契合,是“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这种契合,是包括学生、教师、文本、作者在内的各自的精神被深深地卷入、沉浸和交融,是用生命阐释生命的意义,建构富有独特个性的生命化理解,创造精神领域的共识和同在。
之三:反教案——教学习性的超越
《长相思》教学片段
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们对这首词的意思基本读懂了没有。(板书‚身‛)第一个问题,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可能会在哪些地方?
生1:作者的身在山海关。
师:山海关,这是你的猜想。请站着,谁有不同的看法? 生2: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关的路上。师:路上。请站着。继续说。生3:作者的身已经过了山海关。
师:又是一种猜想。你也站着。谁还有不同的猜想? 生4:他的身可能刚刚离开家乡。
师:好。读一读‚山一程‛,他的身还可能在哪儿? 生5:可能在山上。
师:怎么样的山上?用一个词来形容形容。生5:悬崖绝壁。
师:好险。那么,‚水一程‛呢?他的身还可能在哪儿? 生6:在船上。
师:可能要经过险滩急流,可能要经受浪遏飞舟。是的,那么‚夜深千帐灯‛呢?
生7:他的身可能在营帐里。
师:孩子们,这里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七位同学所讲的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地方。他的身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的身经过了急流险滩,他的身经过了荒郊野岭,他的身经过了悬崖绝壁……他的身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一句话,纳兰身在征途。(板书:‚身在征途‛。)
师:已经读懂了一半,下面我提第二个问题。(板书‚心‛)纳兰的心,心情的心,心愿的心,心又在哪儿呢?
生1:他的心在故乡 生2:他的心在家乡。生3:在家乡。生4:在家乡。生5:在家乡。
师:用课文里的一个词,一起说,纳兰的心在哪儿? 生:(齐答)心在故园。
师:好。(板书:‚心系故园‛。)孩子们,身在征途,心系故园。把它们连起来,(板书:在这两句上画了一个圆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评析
此课被誉为诗意语文的经典之作,王崧舟曾经在《〈长相思〉的精神三变》一文中细述了此课的创作历程。据王崧舟自己回忆,此课是在尚未具有文本形态的教案情况下实施教学的。尽管这样的反教案在当时实属无奈之举,但事实恰恰是,此课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我们以为,此课的成功,看似偶然,实属必然。诚如潘新和先生所言:教学是否有教案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备了良好的教育和专业素养,是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否有适应学生需求和教学情境的能力。
对教学习性(即:按精心预设的方案行事、业已养成的教学习惯、娴熟的师生应对模式等)的超越,应该是一个相当长期的砥砺过程。教师专业成长中常常遭遇的“高原现象”,其实就是某种教学习性所起的下意识作用。从此课的成功看,超越教学习性、突破高原现象,一在教师的细读功夫,通过细读将文本化为己有,由“文本语文”转化为“师本语文”;二在教师的倾听功夫,通过倾听捕捉学情、理解学情、适应学情,由“师本语文”进一步转化为“生本语文”。
反教案教学,反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牵而弗道”、“达而弗开”、“抑而弗强”,靠的则主要是教师丰厚的专业学养、开阔的课程视野和高超的实践智慧。
之四:归于平淡——教学风格的超越
《两小儿辩日》教学片段
(一对同桌上台,面向全班同学,朗读‚辩斗‛部分。)师:这是在辩斗还是在商量啊?(众笑)这样,请你留下,我跟你辩斗,害怕吗?
生:(低声的)不怕。(众笑)
师:听你的口气,看你战战兢兢的样子,我看你还是有点怕。到底怕不怕?
生:(坚定的)不怕。(众笑)师:为什么?
生:你又不会吃人。(众大笑)
师:啊!对对对!我是老师,我不是老虎。不对!我现在还是老师吗?
生:你是一小儿。(众笑)
师:对!我是一小儿了。那,咱们现在就开始?谁先说? 生:你先说。师:那我就当仁不让了。大家注意听,更要注意看,我们这两个小儿是怎样辩斗的。好!我这就开始了——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该你了!
生: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语速加快)此言差矣!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一愣,迅速作出反应)此言差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众笑)
师:(语气加强)非然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机敏的)非然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众笑)
师:(摇着手)非也非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抢上一步)非也非也非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众鼓掌,大笑)
师:不跟你罗唆了!反正日初出近,日中时远。生:你才罗唆呢!就是日初出远,日中时近。师:你胡说!日初出近,日中时远。日初出近,日中时远。生:你胡说八道!日初出远,日中时近。日初出远,日中时近。(掌声,笑声)
师:看到了吧?这才叫—— 生:(齐答)辩斗!评析
此课被誉为诗意语文的转型之作。如果我们从教学风格的层面解读这种转型的话,那是毋庸置疑的了。至少,在这个课品中,我们已经很难发现某种激情、某种唯美、某种言说的浪漫和雅致。我们能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言说的平实、氛围的平淡,贯穿其中的,则是一种“趣”的渲染和张扬。这种课堂之“趣”,既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自然呼应,更是王崧舟对诗意语文进行深刻反思之后作出的某种自觉回馈。此课对诗意语文的“唯美”、“雅致”的解构乃至颠覆,基于一种深刻的“游戏精神”。这种“游戏精神”,无论从课堂的表现形态还是从深层结构审视,都给诗意语文植入了某种更为本质、也更为强大的精神基因,那是一种心灵自由的教学境界。王崧舟曾经这样阐释自己的风格转型:绚烂也罢,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也罢,以风格视之,诗意语文的确在变。但这只是外相之变、皮毛之变,居于灵魂之所的境界却如如不变,所谓“寂寂孤月心,亭亭圆泉影”是也。
赵景瑞的教学艺术——深入浅出
介绍:赵景瑞,语文特级教师。原任北京崇文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为全国反馈教学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全国希望工程教师培训中心特聘专家,北京市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教育评估院专家组成员。北京市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编著者。多年来主持、参与多项全国“九五”、“十五”、“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在全国教育报刊公开发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近400篇约70万字。个人专著有《探索语文教学的真谛》等,主编、参与编写50多本书。
之二:《师生在平等中交际》
《发短消息》片段
师:好极了,我就是你们的朋友。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下面,请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这件事是这样的:我有一个亲戚叫赵伟,他是初二的学生。前几天,他到北京来玩。今天下午,要坐火车回到自己的家——西安。可是,因为我今天要给同学们上课,不能送他回家啊。所以呢,为了他的安全,我想提前告诉一下赵伟的家长。你们说:有什么办法?
生:可以打电话。(板书:打电话)生:还可以发传真。(板书:传真)生:还能写信。
生:反对,太慢了。一封信从北京到西安需要好几天呢。比坐火车还慢。
生:老师,我觉得寄信也可以,可以用特快专递。或者发电子邮件。(板书:电子邮件)
生:还可以发手机短信。(发短信)生:还有一种方法。用呼机。生:你太落伍了。
师:这么多的好办法,除了写信慢一点行不通,别的都比较快。但是我还得跟你们介绍一下他们家的情况:赵伟家里没有传真机,也还没买电脑呢,所以就剩下了两种办法:打电话、发短信。好,现在,老师就打电话。(老师拿起手机假装拨电话)没人接啊!生:那我们只能发短信息了。
师:你们觉得‚赵伟今天返回西安市。赵景瑞‛这则短信能写得简明一些吗?帮帮老师。
生:我觉得可以把‚西安市‛删掉。师:都删掉吗?
生:对,因为我觉得他从哪来的,应该回到哪里去。就没必要写回到哪儿。
生:我觉得不能删掉‚西安‛,万一他的家长不在西安呢?光说‚返回‛就显得不太清楚了。
师:意见不一样了,你们自己交流交流。
生:我觉得‚返回‛一定是回到原来的地方。即使他的家长不在西安,也一定知道他是回到了自己的家。
师:那‚回‛到底是什么意思?拿出字典来查一查。(生查字典)生:‚回‛就是‚从别处回到原来的地方‛。
师:由此看来,省掉‚西安市‛三个字,还是可以把意思说清楚的。生:我还能省字,‚返‛可以去掉。因为‚回‛已经能表示回到‘自己的家里了。
师:又出现了对字的理解问题,怎么办?想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生:查字典。
师:好,就照你们说的查查看。
生:(查字典后)‚返‛就是‚回‛的意思。
师:字典真是个好老师: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么多疑难问题。看来‚返‛这个字也可以省掉了。
生:我认为‚赵伟‛的‚赵‛也可以不要。因为他父母知道‚伟‛就是自己的孩子。
师:你们的姓名叫什么?到家里爸爸妈妈叫你们什么? 生:我叫‚王欢欢‛,爸爸妈妈叫我‚欢‛ 生:我叫‚李婷‛妈妈叫我‚婷‛。
师:是呀!只叫名,多亲热,多温馨!看来‚赵‛字可以不写了。生:您的‚赵‛也该去掉。叫‚景瑞‛即可。
师:你们要在我的姓名上动土了。(笑)还有别的意见吗? 生:把‚景‛也删去,就留‚瑞‛。更亲切。生:我认为‚赵景瑞‛都不要。(众大笑)生:(争论)不行,那就不知道谁发的短信了。
生:怎么不行?赵伟家人知道跟您去,他要回来的信息,肯定知道是赵老师发的。不写完全可以。
师:我同意了,我的姓名都不要了。(笑)师:大家看看,由原来的几个字缩成了几个字? 生:12个字变成了3个字‚伟今回‛。
师:现在,你们就是赵伟的家人,我接着删,你们接收信息。发出‚今回‛不知道是您回来,还是伟回来。师:好,改为‚伟回‛行了吧。
生:不行,什么时候回来不清楚,我得天天盼呀!师:再改为‚伟今‛。
生:更不对,我不知道您在说什么。(笑)师:看来,不能再删了,为什么? 生:再删就不明白了。
师:对呀!发短信,既要‚简短‛又要‚明白‛。把这两个词缩成一个词,是什么? 生:简明
师:对!发短信要简明是原则。是先想‚简‛,还是先想‚明‛? 生:应该先明后简。师:对,要先明后简。
师:我想跟大家讨论讨论,怎样才能做到发短信息发得简明呢?大家看板书思考思考,上面的一行字为什么能省?下面的一行字又为什么能省?这里有什么规律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分组讨论讨论。板书:
赵 西安 赵景瑞 短信息
伟 今 回 简明 天 返 市 师:每组派一个代表说说看。
生:我觉得上面那排是表示姓、地点和名称的,是收信息的人知道的事情,所以可以省略。
师:你的意思是说写信息的人要想着收信息的人知道什么,考虑得很深刻啊!
生:我同意他的看法,我觉得赵伟肯定会回自己的家。爸爸妈妈都知道,当然不用写上‚西安‛了。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写的人是作者,收信息的人呢? 生:读者。
师:也就是说写作的时候‚心中要有读者‛。
生:下面一排字,我觉得‚天、返、市‛都是可有可无的。比如:‚今‛就能代表‚今天‛。所以下一排的字都可以省掉。
师:实际上这则短信用‚伟今回‛这几个字就可以代表了,我们平时用水不能浪费.用纸不能浪费,用字也不能浪费啊!(板书:用字要节约)
师:节约的品质是我们必备的。短信写得短有什么好处啊? 生:可以节省您的时间。生:还可以替手机省电。师:(笑)都是替‚我‛省了。生:读者看的时间也短了。
生:收信息的人一看,就清楚明白了。师:对啊,短信写得简明也是在替读者着想啊。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发的短信息编好了。现在就发出去。(拿起手机假发)
师:你们就是赵伟的家人,很快就要收到了。这时我的心情怎样? 生:高兴。生:放心。
师:(摇头,皱眉)不对,我担心,为什么呢? 生:收没收到呢?
师:是呀,那怎么能知道呢? 生:赶快给您发个回信。
师:谢谢!你真是心中有读者。好吧,你们拿起笔,写个回短信,看谁写得简明。(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都写好了,请你们口头发给我吧!有7个字的吗?(无)有6个字的吗?(无)有5个字的吗? 生:我已经知道,我已经收到。师:有4个字的吗?
生:我已收到;我明白了;我知道了… 师:3个字的?
生:短信收;我收到;谢收到 师:两个字?
生:收到;收谢;我收…… 师:1个字? 生:收;知;谢……
师:好,大家都知道短信要简短了。请大家讨论回信要不要‚我‛? 生:收信人知道是你发的,当然不要了。
师:真是心中有读者!大家再讨论有些同学写了‚谢‛,好在哪? 生:心中有读者,还要感谢您,多亲切!师:对!短信也能沟通感情呀!
生:老师,我发的不是一个字,而是一个标点。师;是吗?是什么? 生:‚!‛。
师:我收到了,再给你发一个‚?‛(笑声)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您不清楚‚!‛的意思,让您更有疑问了。
师:对呀!发短信,不是字越少越好,首先要让读者明白。评析:评议习作,不仅是反馈教学效果,而且是调控、升华的手段。老师以从字数由多到少反馈,告诉学生字不是越少越好,要以明白为前提。通过发现学生的‚谢‛,进而告诉学生短信还可以表达情感。特别是当一个学生用‚!‛发信息时,教师巧妙地以交际双方对话方式,回敬一个‚?‛,在笑声中再悟心中有读者。环节八:共同编诗练语-巩固教学成效
师:最后,我们一起共编一首诗,向人们宣传发短信的共识。老师写了一部分,同学们填写空白。出示未完成的小诗: 信息连世界。用语要()。心中有(),(生小组讨论后)信息连世界,用语要(节省)。心中有(读者),(简明要明确)。
师:谁能把‚节省‛换一个字,与‚界‛押韵。生:‚节约‛的‚约‛。
师:好极了!我觉得诗中应加上有情感的意思。再改一改。生:最后一句可改成‚简明情连接‛。师:这首诗终于完成了,大家齐读。(生齐读)信息连世界,用语要(节约)。心中有(读者),(简明情连接)。
师:请同学们,用短信方式,将这首诗发给你熟悉的人,让人们共同享受我们的劳动成果。下课。
评析
赵老师把“写短信”作为教学内容,透过简短的文字来创造妙趣横生的课堂,写得概括是当前是当前信息社会非常重要的一个语文表达的品质。但这一教学看点,在作文教学中的被重视程度是相当弱的。即便是一篇要求学生写得具体的文章,也不是到处都写得具体的。赵老师这看似简单的一笔,却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语文即生活,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在课堂上,当孩子对一些字词的意思不理解时,赵老师让孩子拿出字典来实际动手查一查,尤其是查了两次,这还是不多见的。一堂课的设计,尤其是公开课,老师们往往调动了全部神经,在追求新意、追求时尚、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渐渐地忽视了教学最为淳朴的东西。字典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终身伴侣,查字典能力培养、习惯地养成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关注吗?赵老师的这一做法,令人深思。
在引导学生修改短信息的过程中,学生每改一处,他都把去掉的字写在原位置的上方或下方。渐渐地,黑板上出现了三行字,上下两行是去掉的字,中间一行是修改后留下的字。去掉就去掉吧,还写在黑板上干什么?我不禁产生了疑问。而当短信息修改好后,他在上下两行字处分别画了一条线,请学生边观察,边想一想让短信息简明有什么好方法。我再次怦然大悟:从下面一行可以看出,用一个字可以代表两个字的意思,就保留一个;上面一行省去的是对方知道的意思,这不就简明了吗?学生的感悟水到渠成,听课的老师也发出啧啧的赞叹。这不正是赵老师多次强调的在教学中要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引导吗?这方法不是老师教的,是学生自然生成的。
“(简明很重要)‘简明’是先有‘明’还是先有‘简’?” “(信息连你我,心中有读者,用字要节约„„)能帮我补上吗?” 这一个个发人沉思的问题,总能引你向教学的更高境界迈进,一步一景,领你登上高处,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快乐。
赵老师的教学,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特级教师真正的教学本领——“道尔弗牵,强而弗柳,开而弗达”。在教与学的天地里,老师乐此不疲地巧妙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津津乐道地凝神细琢每个字句,深深感受其中的乐趣。师生在自然、宽松、和谐的音符下,演奏着教与学的“融融乐曲”!
之二:组词巧练,思维创新
片段
师:(板书 ‚跳‛)谁能用 ‚跳‛字组个词语。
生:(纷纷举手)跳高、跳远、跳绳、跳皮筋、跳水、跳伞…… 师: 你们这些 ‚跳‛都是用什么跳? 生: 都是用脚跳。
师;对呀!从字中哪儿能看出用脚? 生: 跳字是 ‚足‛字旁。
师: 汉字确有表意的功能。但是不是 ‚跳‛都用脚啊?现在希望同学们再用 ‚跳‛组词,但不许用脚跳。谁能组?
(生面面相觑,没有人举手,料想不到。)
师: 看来同学们有困难。我帮帮你们,请看我做个动作(用手在左胸轻轻地摸了一下)。
生:(心领神会)心跳。
师: 好极了!不用脚的心跳。还有吗?(再引扩展)生:(指自己的眼)眼跳。生:(指自 己的手腕)脉搏跳。生: 跳棋。
师: 真好!手都上来了。看来,汉字的偏旁表意在发展。评析
当教师提出不用脚也用“跳”组词时,学生遇到困难了,此时,怎么办? 正是需要教师的应对机智。如果放弃,当然不行,教师直接告诉“心跳”等,用灌输的办法,越俎代庖,也不好。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启发,于是,我采取以动作启迪,用体态语言,只引不发,开而拂达,指路不带路,给学生思考表达的空间,去寻找自己身上既在 “跳”又不用脚的部位,并用恰当词语表达,取得破难的效果,不仅获得结果的优效,点拨汉字字义发展的知识,而且达到思维过程的优效。
之三:循循善诱,拨亮认知盲点
片段
(一次,我上作文课,目的是指导学生写具体。采取现场观察一张纸,写这张纸的训练。一上课,赵老师就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白纸(是张 B5 纸被裁成 4 份的无字纸)。
师:同学们,观察每人手里的这张纸,说说你们观察的结果。生:(观察后)这是一张纸。生:这是一张什么也没有的纸。
生:这是一张上面没写字的纸。(学生的发言出乎预料,使我感到他们说的很不具体,看来,学生不会观察,可能对什么是观察都不清楚。于是……)
师:我问问,你们认为什么叫观察? 用一句话说说。生:观察就是看东西。生:观察是仔细地看事物。
生:观察是认真、细致地看。(经过应对初步调查,果然发现学生对观察是盲点,于是,继续深入调查。)
师:这几个同学都说了,他们三个中有哪一个字是相同的? 生:是 ‚看‛。
师;对,再问问你们,什么叫‚看‛。生:看就是‚瞧‛。
师:(追问)那是用什么‚瞧‛? 生:用眼睛瞧。
师:我明白了,你们认为观察就是用眼睛仔细地瞧事物。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开始升华)好,就用你们的观点,我们一起继续用眼睛观察手上的这张纸。这张纸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
生:是一张白色的长方形的纸。师:刚才几个同学说到这些了吗? 生:没有。
师:接着用眼睛仔细瞧,纸的四边一样吗? 生:不一样。有两个边是齐的,另两个边是毛边。师:对,刚才几个同学说到这些了吗? 生:也没有。
师:是呀,你们把纸放在眼睛前平视,又看到了什么? 生:这张纸成一条线。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这张纸是薄纸。
师:虽然你们刚才也用眼睛看了,为什么看不到这些? 生:因为看的不仔细。生:因为没有平着看。
师:就是呀!用眼睛也要变角度看,才能有新发现。师:(继续升华)请同学们拿起这张纸,用手摸一摸,发现了什么?用一个词表示。
生:平整。生:平滑。生:柔滑。
师:这些感觉是眼睛看到的吗? 生:是手摸出来的。
师:你们再用手抖一抖这纸,出现什么了。生:听到‚哗啦哗啦‛的纸声。师:这纸声是眼睛看到的吗? 生:是耳朵听到的。师;你们闻一闻纸。(我事先在纸上喷了点香水)生:啊!真香!(学生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师:怎么香?用词句形容形容。生:纸上有股清香。生:一股茉莉花香扑鼻而来。师:这香气是用眼睛看出来的吗? 生:是鼻子闻出来的。
师:(再升华)如此看来,观察只靠眼睛吗?什么是观察,你们有什么新看法?
生:观察是用眼看,用手摸,用耳听,用鼻子闻……
师:(升华)有进步,还须用脑想,有时还得用嘴尝,用脚踢呢!这眼、耳、鼻、嘴、手……都是什么,谁能用一个词概括。
生:器官。
师;对的,那什么是观察? 生:观察是用多个器官了解事物。
师:(升华)人的器官不仅是生活的需要,也是观察认识事物的有力武器。加上前面说的,多角度、多器官协同了解事物才是观察。
…… 评析
这个教学片段是针对学生—观察,逐步引导的认知盲点——升华的。当我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观察就是用眼睛看时,当时很高兴,因为问题暴露了,比问题没有暴露要容易处理得多,这是好事,学生犯错是正常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就是不断犯错、改错的过程,教师的一个责任就是让错误暴露,帮助纠错,要正视它、重视它、研究它、解决它。我在发现学生的盲点后。对于这意料之外的可贵资源,去拨亮学生的认知盲点,引导不断升华。由用眼睛粗看到用眼睛多角度细看,再到用其他器官了解,再到用多器官协同了解———多角度、多器官了解,四次升华,学生不断顿悟,透彻理解了观察的概念。
课堂上当学生出现盲点时,教师应注意把握以下三个环节: 1.乐于发现盲点。到了课堂上,教师胸中有教案,目中有学生,应乐于全神贯注地观察、乐于倾听学生的表现,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发现,如获至宝。2.精于思考盲点。针对发现的情况,迅速、准确究其原因,是教案不足的原因,是学生理解的偏差,思考解决办法。3.善于解盲升华。思考后,应立即做出反映,调节教学,做出应变,速于评价。顺学而导,在师生互动中,循循善诱地课堂升华,促进学生发展。
第五篇:《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讲座稿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讲座稿
一、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我先讲一个课例
我听了这样一节语文课。教师讲的是北京版小学语文第四册《卢沟桥的狮子》。课文讲到:“卢沟桥的狮子很有意思,他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楚。他们的样子各不相同。许多大狮子蹲坐在石柱上,有的昂着头,好像在朝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在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倚在大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轻轻按在地上 „„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
一、形状各异,很不容易数清。因此,北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在教学时,教师在理解“大小不一”是这样处理的: 教师:课件出示文中原句:“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楚。”
先引导学生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小”。
教师提问: 你见过的东西中有什么是几厘米的呀?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 让学生用手比一比几厘米有多小。
学生说:我用的橡皮,有几厘米; 学生说:我用的铅笔也是几厘米;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大”,依然采取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几十厘米大的东西,用手比一比再让学生读一读原文等,感受大狮子的大。
学生说:我用的桌子宽有几十厘米; 学生说:教室的黑板有几十厘米;
最后,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大小不一”,教师:卢沟桥上的狮子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书上有一个词语就概括出了狮子的这个特点,是哪个词?
学生说:大小不一。教师板书:大小不一。
在理解卢沟桥的狮子“形态各异”时,教师采取了师生共读的方式,教师引读“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学生跟着读下面几句话:“许多大狮子蹲坐在石柱上„„”然后,让学生感受这段文字就是围绕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这句话写的。
最后,教师说:“石狮子的形态真是多种多样,每只和每只都不一样,书上有一个词就是说石狮这个特点的,那就是——学生说“形态各异。”教师板书“形态各异”一词,并让学生说说“异”的意思。异就是不同的意思。
学生到底是否真的理解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意思了呢? 课下,我走访了这位教师,想听听他是怎样想的。
教师谈到:在处理大小不一这个词时,教师认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课文的阅读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使学生对“大小不一”一词有了更全面、准确的了解,使词语的理解不空洞。把字词的教学与阅读理解巧妙结合,事半功倍。
在理解形态各异时,“形态各异”是新词,“异”是生字,把对词义和生字字义的理解放在课文的学习中,有益于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
教师认为,在低年级字词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字词句意思的方法,在阅读中理解、积累词语。要想积累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基础,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有利于积累和运用,而且能够运用才是真正做到了积累。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是了解课文中词句意思的基本方法。“举世闻名﹑栩栩如生、大小不
一、形态各异”巧妙地概括了卢沟桥狮子的特点。在第二课阅读理解课文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从课文对卢沟桥狮子的介绍与描绘中,理解词语和重点句子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非常有趣。
听了教师的想法之后,我们和讲课教师交换了意见,进行了一次探讨。首先,教师对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十分清楚的。如,注意了在阅读中对字词句的深入理解。在低年级字词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字词句意思的方法,在阅读中理解、积累词语。要想积累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基础,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有利于积累和运用,而且能够运用才是真正做到了积累。
其次,在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时,有很多好方法。比如,在理解“石狮子大小不一”时,让学生联系见过的东西,把石狮子的大小理解与见过的东西相联系。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词的意思。在理解“形态各异”时,不仅注意了词的意思,还注意了异在词中的意思。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注意了在反复的阅读中加深对字词的理解。接着,对教学中的具体环节提出了探讨的问题。
(一)怎么理解“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及在文中的作用。建议:发挥学生主体的自我潜能,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感悟词语的意思和作用。
在现代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自我主动学习的愿望。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还要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情感的培养。如果,在教学“大小不一”等字词时,教师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会更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假如我们这样改一改教学设计:、课前,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查字典、词典的办法,让学生课前预习,初步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字面意思。有助于学生独立识字、查字典使用工具书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课上,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联系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针对具体情景进行教学。“大小不一”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有大有小,大小不一样;是不是小的只有几厘米就是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就是大呢?对字词的理解既要联系课文内容,还要从课文中跳出来,进一步理解其表达的作用。“形态各异”这个词理解的难点是“形”“ 态”“异”这三个字在词中的意思;“形”指什么?“态”表示什么,这个词什么意思?既要理解字的意思,还要理解词的意思,这样才能做到字不离词。、联系句段理解词义,做到词不离句。在字词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我们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而理解,关键还要学习文章是怎样运用词语来表达意思的。学习字词的目的不仅是理解,还在于运用。
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时,还要组织学生回到文中,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大小不一”等词语来表达意思的。进一步理解词语是怎样恰当运用,表达思想情感的。此时,教师可以采取读原文的办法,联系上下文体会,卢沟桥的狮子很有意思,有大有小,各有各的样子,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等词语来表达这个意思。
这样,我们的字词教学就不仅仅是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理解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把理解和运用词语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我们的字词教学更有深度。
(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转变角色,积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搭设平台。将教师的引导转移到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感悟方面上来,让学生在多次的语言感悟训练中,提高他们的语言感悟能力。
“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这些词语的理解,不是教师告诉他词语的意思,而是学生自己感悟理解到后的一种体会、醒悟。在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之后,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卢沟桥的狮子怎么“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呢?学生读了课文,就会有所醒悟,有大有小,大小不一样;什么形态的都有,个子样子不同等等。等到哪一天学生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可以用上这些词语。
这是一个课例。
在具体听课时,还有一些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词语。
看第二个课例。
课例二:一位教师在上《卢沟桥的狮子》指导学生学习“闻”这个字时,是这样教学的:同学们,识记“闻”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这个字。学生 1说:我是这样记的:“闻”是内外结构字,外面是个“门”,里面是个“耳”。这名学生是从汉字的字形角度来记忆的。
学生 2说:我是这样记的,问字里面的口换成耳就是闻。这个学生是用换部件的方法记忆的。学生 3说:我将门里面加了一个耳记住的。这名学生用加一部件的方法记忆的。其他同学没有再说的了。
教师说:你们的方法非常好。我们来写一写这个字吧。谁来还说说,你怎么写好这个字? 学生说:先写门,再写耳。
教师说:看笔顺跟随表来写,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感受结构特点美。教师示范。学生仿写练习。“闻”的教学到此结束。
回顾教师的教学环节,我们认识到,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独立识字词的能力培养,大胆让学生独立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汉字。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了“闻”这个字。从学生识记“闻”字的方法看,给我们的感觉是学生识记的方法多是在字形的记忆上。重点认识的是闻字的字形。“闻”这个字的字义是什么呢?为什么是由门和耳组成的呢?这就需要教师强化一种字义教学的意识。
汉字是音义形的结合体,字义教学是字词教学的核心。如果教师适当指导学生再追问一下,为什么是“耳”不是“口”呢?既了解了字义,又区分了字形,还与一些形近字进行了区分,如“问”。避免了学生今后“闻”、“ 问”在书写时的错误。还可以让学生读读“闻”所组成的词,举世闻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等等。
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对字音、字形的机械记忆上,忽视了对字义的理解。
还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牢固记忆,加大了书写的力度,让学生在反复的书写中提高书写的正确率,减少错别字。
尽管教师们采用了诸多方法,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学生到了小学六年级毕业,依然存在着错别字问题,语言积累少,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等等问题。学生为了完成作业任务而被动学习,学习缺乏主动性,缺少责任感。
种种现象说明,在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教师们不缺乏教学理念,缺少的是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方式的教学策略。有必要来实践研究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
二、字词教学的相关理念。
针对教学理念,我们有必要再次重温。1、对中华汉字的理解。
汉字是表意符号,一个汉字代表一个意思,随着字义的演变,一个汉字还有多个意思,汉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广义上讲,用来传递信息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作为语言符号的文字必然既有音又有义。它是一个音形义的结合体。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什么时候产生,他们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术词和词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没有语言材料、没有语言的自然物质,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第 30页。)也就是说,人们在思维的时候,实际运用的是语言文字词句的意义,而不是它的形和音。人们的思想感情也要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思维和表达的内容就是语言文字的内容。、对字词教学的理解
我们所说的字词教学不仅仅是识字教学,应该贯穿小学甚至初中、高中各年段语文教学的始终。在识字中、在阅读中、在习作中体现着字词教学。
字词教学体现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教学。3、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课标中对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小学生在小学六年的时间内都要学习字词,到小学六年级毕业时要认识 3000多汉字,会写的字达 2500个。这是数量上的标准。还有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各学段识字与阅读、习作等与字词教学有关的目标是:
第一学段: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个,其中 800-1000个会写。能用音序和部首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第二学段: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个,其中 2000个左右会写。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第三学段: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个,其中 2500个左右会写。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课程标准中对字词教学提出了多维目标要求,先是喜欢识字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养成主动识字的学习习惯,再是独立识字的能力,理解词句、积累词句的能力,运用词语表情达意的能力等等。
由此可见,我们的字词教学就不能停留在字词的意思理解水平上,还应在积累词句的能力,运用词语表情达意的能力上多下功夫,下大功夫。
三、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在落实新课程理念时,积累了很多好的方法。下面就介绍一些做法,仅供老师们参考、借鉴,从中受到启发,去粗取精,取长补短。
策略一、在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彰显汉字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有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愉快的学习,不感兴趣,就不想学习,即使勉强的学习也会感到是沉重的负担。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
小学生学习字词时,关注的是汉字词的本身,如果学生感觉很难,没有意思,就不愿意学习。
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我国的文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如果教师在课堂字词教学中能够渗透汉字本身的造字规律,讲解一些学生不知道的造字规律,学生就能感受到有意思,愿意学习。
课例三:有位教师在教学《小松鼠看错了》一课,指导学生学习“松鼠”的“鼠”字时,松鼠是一种小动物,关于词的意思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学生会因为这个字的字形记忆有困难而出现问题。怎么有效地记忆鼠的字形呢?
教师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记忆“鼠”字的?
学生说,按结构记忆,上下结构,上面一个臼,下面是什么,学生就按数笔画的方法说了说。
这时,教师指导学生联想老鼠的样子来学习,上面的“臼”就像老鼠的头,张开尖利的牙齿,下面从侧面看,就像老鼠的四条腿,最后一笔的斜钩就像老鼠的尾巴。多么形象的记忆方法啊。
当时,我们观察学生的表情,看到很多学生露出惊讶的表情,纷纷点头示意。感觉很有意思。他们会感觉到造字人的聪明,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其实,教师也教给了学生一种识字解词的方法。假如再遇到难写的字词学生也会像古人造字一样展开想象,形象记忆汉字。学生在书写时也就不会出现什么错误。
又如,还有一位教师在上《房顶上的大蘑菇》在教学字词“采”字时,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自学“采”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学生说:上面一个跟“爪”字相似的字,下面一个木字。学生说:采:上下结构,上面是爪的变形,下面是木。教师说:采字表示什么意思呢?你们读读文章的原句。
学生读后,说:采是摘、取的意思,小猴子采来大蘑菇给小兔子当雨伞。有经验的教师知道,“采”字学生很容易将木字一竖与爪字中间的点连成一笔。教师说:采表示人用手去拿取,所以上面是一个像手一样的“爪”,爪代表抓取或执持东西的手,手在树上。因为要摘取树上的叶子,所以下面是木。手在上,木在下。组成采。这里学生既理解了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学生就不会写错别字了。
接着,教师问学生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学生说:采茶、采摘、采访、采购、采取等等词语。又如,教师指导学生 自学 “取”。
学生会说:我是这样学习的,左右结构,左边是个耳,右边是个又。取是拿的意思。还有学生可能就记住了左右结构。知道了“取”字当“拿”讲。教师又问一句,“取”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是耳加又组成呢?学生可能就会猜或者编,好一点的学生会拿出字典查一查。
教师在学生不知道的情况下,讲解了“取”的造字方法。“取”,以手取耳,古代在田间猎获兽或者战争杀敌时,一般取下左耳作为记功的凭证。所以,左边是耳,右边是代表手的“又”。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结合造字法,讲解字形、字义,使学生理解了音形义之间的关系,感受了古代造字的规律方法,感受到祖国文字的魅力。让文字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享受学习语言文字的快乐。
学生再学习语言文字,就不觉得枯燥乏味,也就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越学越爱学,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在现代教学理念下,我们在注重改进教学方式的同时,依然可以继承传统教学中的精华,依照汉字的规律组织学生学习汉字。让汉字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感受、体会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
策略
二、在阅读理解中咬文嚼字。
课例三:在学习《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有位教师特别注意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体会字词所表达的意思。
在引导学生感受石狮子“形态各异”的特点时,教师设计了如下四个层次:
课件出示原文:他们的样子各不相同,许多大狮子蹲坐在石柱上,有的昂着头,好像在朝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在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倚在大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到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轻轻按在地上„„
1、教师先明确学习方法:
要想读懂、读好大狮子和小狮子的形态的句子,老师有一个好建议:一边读一边想象,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画面,你就能读懂、读好这些句子啦!我们来试试吧!这是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方法阅读、想象。
2、感受大狮子的形态:
① 自读想象: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你能不能想象出画面? ② 理解“昂头长吼”
A、你能结合这句话的意思说说“昂头长吼”什么样吗?请你们做个动作体会一下!
B、出示石狮子昂头长吼的图片:多么威武啊!男孩子想象着大狮子威武的样子一起读读!③ 读好“低头听声” A、师语言渲染(配乐):桥下潺潺的溪水静静的流淌着,仿佛演奏着美妙的小夜曲,这头狮子专心的听着,好像己经入迷啦!
B、女孩子快读读吧!让我感受到你们有专心的听着流水声,仿佛己经入了迷!④ 想象着两只大狮子不同的样子,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教师教学设计效果评议:教师通过让男女生分别读,来体会不同样子的狮子的状态,在其中抓住了昂头长吼和低头听声几个词语。使其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大狮子的两种不同的形态的概念。
3、感受小狮子的形态:教师采取了阅读想象的方法。
① 阅读想象:指名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你又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 ② 抓住“倚”“藏”“按”等动词引导想象,感悟石狮的灵性。出示文字课件 有的小狮子倚在大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 A、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倚”:你们经常倚在谁的怀里啊?什么感觉啊?“倚”是什么意思啊?小狮子也像你们一样轻轻靠在妈妈怀里,B、“熟睡”是什么样?小狮子为什么睡得这么香啊? C、你们也想象这温馨的画面读读这一句吧啊!
出示文字课件有的小狮子藏到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 换词理解“藏”:把“藏”换成“躲”好不好?(“藏”使人感到小狮子的顽皮、可爱,像个小孩子一样玩闹、嬉戏。)“躲”有点害怕的意思。
出示文字课件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轻轻按在地上„„ A、做动作体验“按”:文中说是怎样“按”啊?(轻轻按)大狮子会怎样轻轻地把小狮子按在地上啊?做个轻轻按的动作感受一下。表现出妈妈对小狮子的疼爱。既不愿他淘气,又不舍得惩罚。
B、体会情感:仔细读读这些文字,想象一下这些美好的画面,你体会到什么?
C、师:带着你们的感受想象着画面完整的读读描写小狮子形态的句子,感受石狮子的各自不同的样子。
教师教学设计效果评议: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 抓住“倚”“藏”“按”三个动词 采取多种方法 让学生进入角色体验,去体会、感受小狮子的形态各异,能使想象更加深入,有助于 感悟石狮的灵性,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整体回顾:在整体感知石狮子形态各异的特点后,教师播放了一段卢沟桥的狮子视频,再现了石狮“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画面,教师用自己的语言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读中理解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使学生深受启发,升华了情感。、结合课文内容特点,有效训练学生表达:
本段话的最后,作者用了一个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石狮子的不同样子,这时,教师抓住了这个教学空白处,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其他狮子的动作和神态时,用上“ 有的_____,好像_____;这种句式练习表达。进 而理解大小不
一、形态各异。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是这样设计的: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
一、形态各异,他们有的_____,好像_____ ;有的_____,好像_____ ;还有的 _____,好像。_____”
把学习、理解、运用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这四个层次的教学环节设计中,教师 采用多种有效手段,引导学生读中理解词语,感悟词语的意思和运用。
通过引导想象,品味关键词语,通过 播放录像等手段,使学生入境,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不容易数清楚 ”。
结合课文内容特点,有效训练学生表达,加深理解。字词教学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案例四:
还有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威尼斯的小艇》一课第四自然段“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一段时,抓住了段中最关键的词语: “特别好 ”,做足了文章。
教师先让学生读了读:“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个句子。然后问了一句:“同学们,‘特别好 '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哪个词?” 学生说:非常好; 学生:十分好; 学生:很好;
学生们迅速联想到很多词语:非常好,十分好,很好,太好了,超出一般,格外,等等。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停留在理解字词的层面。接着,教师又问:“生活中,你们什么时候用这个词?” 学生说:“称赞别人时或者夸奖别人时”等等; 学生纷纷说:表示强调时,赞叹时,表扬时,称赞时,夸奖时等等。紧接着,教师马上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想想:“作者在这里想说明什么?他想夸奖、称赞谁什么?” 学生再次迅速做出反应:称赞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教师说:“你们该怎样朗读这句话,就能很好的表达出这种情感?” 这时,学生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
学生练习朗读时,就读得非常有感情,把作者要称赞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的意思读了出来!读得非常到位。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细读下文,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怎样特别好,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学生由明白一句话的意思,继而又明白了这段话要表达的意思,对这段话要表达的意思理解得非常准确。
细细品味这一教学环节,我认为:语文教学讲究的是字词句篇的教学,教学时,如果我们抓住了文中最关键的词语,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语、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就能很顺利地进行学习,达到预期目标。
从理解词语的意思入手,联系生活体会用法,明白字词、句子意思,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再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再回到文章中的句子进行深入理解,由词到句,由句到段、到篇,层层深入,再深入浅出。由语言内容到表达形式,循环往复,这就是语文教学的规律。
策略
三、运用评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促进主动完善,自我成长。
学生的成长其实是学生的自我主动成长。实现学生自我的主动成长还要靠教师的外界强化和成长环境的创设。
在新课程理念中,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有效教育手段。它关注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它能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在这方面,有些老师的做法是将评价的理念渗透到学生日常的行为评价中。给学生搭设一个展示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的评价平台,促进其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主动成长。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的李镗院长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课题——小学生语文字词能力形成性评价研究,他们以低年级汉语拼音、字词能力形成性评价工具的研制、实验为切入点,研究评价的方式、内容、过程,推进低年级语文字词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他们的做法对改进小学语文字词教学有很大启发。
(一)评价标准具体化,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比如,为帮助学生明白识字能力要达到的的标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正确书写。他们设计了“你认识我吗”的情境活动。先选取了学生的一幅绘画作品作为学习的内容。然后根据课标要求设计了练习。
在“你认识我吗?”的评价活动中,为了落实评价标准,使它具有可操作性,先设计了“自主学习”活动,这项活动中的两项任务涉及到评价的标准。接着,设计了“过程和方法”、“评价与反思”和“主动发现”三项活动。在“过程与方法”中让学生写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学习的方法。目的是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评价与反思”中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检查、反思。看自己能叫出多少个动物的名字。对自己的写字情况进行评价,看看是否写得正确、整洁,满意与否。“主动发现”是引导学生总结书写汉字的好方法。
(七)你认识我吗? 专题讲座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 专题讲座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 自主学习:、小朋友,你好!动物园来了几位新朋友。仔细看看它们是谁,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这是学生字音读准确的标准及检测。)、小朋友们,请你把它们的名字写在田字格里,比比谁写得正确、整洁。(这是正确书写的标准及检测。使学生明白汉字书写要正确、端正、整洁。)
过程与方法:、完成学习任务,你遇到什么困难? ①动物名字叫不清楚 ② 动物名字不会写 ③其他、在这些动物中,有些动物的名字你没有学过,你用什么办法学习呢? ①查字典 ②问同学、老师 ③自己看书学会的 ④其他
(这是在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自我主动学习。)3、写好汉字:
写之前,请你和小伙伴商量一下,该怎样安排我的间架结构?笔画笔顺是什么?你能想办法把我写漂亮吗?那就再写一遍吧。(这是汉字书写规律的学习和指导)
专题讲座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 评价与反思:
数一数,你一共叫出()个动物的名字?(以此来检测学生正确读音情况。)你对自己写的汉字满意吗?()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还可以 D、不满意(学习的情感态度的检测。)
完成这次任务后,你对自己最满意的是什么?为什么?
(自我评价,以成功后的喜悦来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主动发现:
书写汉字时,要能把汉字写得很端正,你有好方法吗?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请你把自己的想法写一写。
——————————————————————————————
由于学生识字的内容是他们喜欢的动物,选用的这幅插图是学生美术课的绘画作品。这本身就吸引了学生。在评价反思活动中又多是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评价,如:数一数,你一共叫出()个动物的名字?你对自己写的汉字满意吗?完成这次任务后,你对自己最满意的是什么?为什么?等等。由于评价的主体是学生个人,就使得他们不能去被动地接受,而要对照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学习内容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评价。
(二)、评价过程情境化,使学生感悟方法,体验过程
人类认知的发展过程是有机体自我调节的适应机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生活情景,使学生一方面积极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另一方面使他们在过程中获取知识,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促进发展。
比如 ,同音字是学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也是学生汉字学习的难点。以往怎样区分同音字,都是教师进行归类整理,让学生去改正。
在形成性评价中,老师们将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别字一一呈现给他们,请来两位可爱的小动物——小鸭和小兔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由同学扮演小鸭和小兔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