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律的故事(读书报告一)
读书报告一
学院:软件学院班级:数媒二班姓名:郭云鹏 学号:20112145
我思想里的《法律的故事》
在我开始读这本书之前看到这样一句话:这本书是用文学手法写成的学术著作,它赋予知识以灵性,使知识走向大众。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本书的文字朴素易懂,轻松的揭示了关于法律的知识,是值得一读的好书。老师要求我们读一下第一第二章,个人也没有贪多,认真读完前两章也就罢手,不是觉得它不吸引人,只是觉得喜欢一本书不一定要读完它。
本书的引言有这样说到:人类在地球上第一次可以像现在这样,在环顾自己这块大地的同时,还可以方眼整个文明世界,因此,我们对法律的未来充满信心。法律对人类的贡献,实在是超过了其他一切人类活动。从中可以看到法律之于人是多么重要,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它,理解它的过去和将来。法律是人类历史的缩影。本书揭示了各个时期人类法律文明的漫长艰苦的跋涉历程,以及从孜孜以求的目标到人类成就的最高巅峰的求索过程。法律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陪伴我们从摇篮走到坟墓,它是指引我们通往目的地的明灯。即使我们脱离肉体的舒服与绝大多数灵魂汇合之后,对我们的遗产的处理也要通过法律来完成。
第一章写了法律的由来。如果人仍然是凭本能行事的生物,那么整个地球早就充斥着人类;他们的集体早已发展得高度秩序化、服从于绝对的法律,永远无违法的个人;他们会早已享有机制的稳定性,因此也不会有进步了,但是人发展了更高级的大脑,可以无限制的驰骋,可以战胜自然环境,并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努力而不断地向更高级的王国攀登。
作者提出法律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但给它下定义却困难重重。对“法律是什么”的回答是法理学最为重要和基本的命题,是充满着争议和矛盾的,并有着许许多多答案。综观历史,许多著书立说的法律学者都倾向于提出一种主导性法律理论,提出一种权威的法律真理叙事,就像我们熟知的二十世纪欧洲大陆最大的法学家凯尔森,他走得如此之远,以至把自己对法律的研究称作“纯粹法学”。然而,约翰·梅西·赞恩却带着对法律理论视角多样性的困惑,秉承了法律现实主义的传统,把法律看作纷繁复杂的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样的法律传统中叙述法律的真相。他认为,人类生活在社会组织中,这是法律存在的先决条件,或者说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必然包含着法律的发展。这一观点使我们想起德沃金的“法律帝国”,他认为:“我们”是法律的产物,我们的领域是法律帝国。我们是历史旅程的产物,在这个历史旅程中,支撑我们社会交往的法律结构是一座由权利和原则构成的摩天大楼。法律确定我们的身份;法律是一把利剑,是保护人们的盾牌,同时又具有威慑力。作者确信:法律作为一门科学——如果存在这样一种科学的话——法律不过是与人类社会生活状况有关的科学之一。法律与其他社会科学息息相关,他特别赞同西塞罗“所有关于人类行为的科学都有一种共同的纽带,并存在彼此相连的血缘关系”的观点。
第二章写了动物的规则中原始的惩罚。原始人所拥有的不过是承袭下来的简单的动物本能以及巨大的脑结构。无法想像这样的生物与法律有什么联系。但他们确实有法——写在他们脑中的、固定的、抹不去的习惯,至今仍在潜意识的智力作用先统治着我们。
一般而言,一切社会动物都有同一种本能,即为其所属的特定集体的共同利益而采取共同行为。可以说,它们的一切行为、法律或规则都纯粹是为了繁衍种族、保持集体生活方式以及养育后代而行成的习惯行为方式。在此章感觉篇幅太长,其中有印象的是说在最开始的原始人只有母亲这个概念而没有父亲这个概念,然后自己就回浮想联翩,想着人类最开始混交的复杂性,父亲也是没有什么地位。后来大篇幅的介绍人类大脑是如何发育的,它伴随着人类历史之前的规则和后来形成的规则慢慢形成人类的推理逻辑思想,人类的大脑越来越发达,知道了怎么生火,怎么捕猎物,怎么分猎物,彼此之间怎么和平相处等。然而那种混交也就慢慢消失出现了婚姻等此种字眼,人类的文明逐渐在岁月的流逝中沉淀,法律、规则等有的形成风俗习惯,有的还依然是法律。文中写到几乎没有人能像苏格拉底哪样为了一个守法责任这种抽象信念去现身,以为诗人用美丽而简单的诗句阐述了这一真理,也是我喜欢的文字: 每个人的面前都有许多路,崇高的灵魂踏上艰难的路,卑微的灵魂只能走平坦的路;
在中间的雾气蒸腾的平地上,另外一些人来往穿梭。每个人前面都有一条艰难的路和 一条平坦的路,每个人都可以决定自己的灵魂之路。
有一位诗人说过,法律的过去隐藏在原始的岩石里,是漫长的岁月一点一点将它造就。赞恩的法律故事就是从人还没有成为理性动物之前讲起。伴随着火的发明、语言的产生和家庭的出现,产生了人类社会最初的制度和习俗。在漫长的岁月里财产的概念发生着变化,最初的部落财产概念逐步、依次被宗族财产、家庭财产、个人财产的概念所取代,于是形成私有财产制度和所有权制度。在此基础上产生家庭婚姻继承制度,为解决争斗、伤害和杀人,社会群体创造了解决争端的习俗,于是产生了伤害赔偿制度。这是法律发展的一条主线,许多法律故事都由这条线编织而成。
法律与人类的生活方式同行,法律与人类的精神文明同行。探索法律发展的奥秘必须对法律与生活方式,法律与道德、宗教、正义理念和习惯的关系加以梳理。在法与社会的各种关系中发现法的精神和原理。这种精神和原理就是法律主体的根基,也是当代立法的基础。
第二篇:法律方法论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读《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和
方法》有感
姓名:
班级:
学号:
读《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和方法》有感 读郑永流老师的《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和方法》这篇文章,读一遍基本不知所云,读两遍才有所感觉,读到第三遍的时候才能初步的理解这篇文章的内涵,读到第四遍的时候,我才开始着手写下这篇读书报告:
首先,通篇文章的条理很清晰。正如题目一样,在这篇文章中,郑老师主要谈了两个大问题:一个是解释什么是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一个是如何进行法律判断的架构。这两个问题看起来简单易懂,但实则内容十分广博,里面涉及到很多的法理学方面的专有术语,例如,演绎、归纳、设证、客观目的探索等等,所以,不花点功夫确实很难理解郑老师的观点。
在小前提的架构中,郑老师认为就事实而言,可以将其分为生活事实、法律事实和证明事实这三种。生活事实是一种客观事实,没有任何的价值判断,只是一种对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况的纯粹描述;法律事实,是指将整个生活事实置于法律规范之下进行考量之后剩余下来的具有法律意义的生活事实;而证明事实则是指通过证据、证据法和程序法等手段所推定的事实。在确定小前提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顺序应该是大体掌握生活事实,然后通过法律规范对之进行筛选,得出法律事实,最后运用现有证据并结合证据法和程序法的相关规定对之予以证明,最终得出证明事实,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小前提。
相比小前提,大前提的架构似乎简单很多,好像找到相应的法律规范就万事大吉了,实则不然。首先,由于成文法的固有缺陷,会导致事实和规范之间存在着不和调和的矛盾。在这篇文章中,郑老师总结了事实和规范之间的各种情形,总括起来可以分为五种情况:
1、事实与规范关系相适应。也即可以准确找到法律规范与事实相匹配,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直接运用演绎推理即可得出结论,但往往也是最不常见的状态;
2、事实与规范关系相对适应。也即可以找到相应的规范,但是规范并不是很具体,需要法官的自由裁量才能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状态;
3、事实与规范关系不相适应。即有可以适用的规范,但由于其他的规定会导致该规范无法适用;
4、事实缺乏规范标准。即没有规范与之相适应,也即法律漏洞;
5、事实与规范形式相适应但实质不适应。这是指会存在恶法的情况。针对这五种情况,郑老师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关于第二和第三两种情况,郑老师认为主要应当通过法律解释的方法来解决他们之间的矛
盾;而对于第五种情况,郑老师认为可以通过法律修正的方法来解决,也即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违背法律的规定做出判决;在第四种情况之下,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与之相适应,因此郑老师主张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首推类推方法来解决这一矛盾,当然这也是基于存在相类似的法律规范的情况下才可以适用。在相类似的法律规范都没有的情况之下,郑老师认为可以通过法律补充和反向推论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矛盾。
在关于大小前提的架构的方法中,郑老师提出了三种方法:演绎、设证和归纳;类比;论证和诠释。演绎和归纳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较为了解,只是对于设证这一概念的把握较为模糊,通过对该篇文章的阅读,我的理解是设证是在形成小前提的众多事实中首先假定一个并将之作为结论,然后通过这一结论找到大前提,最后得出小前提。它的特点是最后的结论即小前提并不是必然正确的,因此必须反复进行,才能最终得出正确的小前提。因此,设证推理是在整个的法律推理过程最先被运用的,同时也是运用次数最多的一种法律方法。类比,由于在之前的学习中有接触过,所以理解起来还不是特别的难,但是,对于论证和诠释这一对概念,理解起来确实不是很容易。通过对郑老师这篇文章的阅读,我的理解是论证似乎倾向于从形式上论证结论的合理性,例如对大小前提和结论之间的推理是否具有逻辑性进行论证;而诠释则侧重于从实质上论证结论的合理性,也即不考虑成文法的规定,主要从道德等的层面上论证结论是否符合社会的基本道德,从而确保其的实质公正。这应该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其次,内容丰富。这篇文章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六页,但是由于郑老师的行文简洁专业,所以,内容还是十分广博的。除了在之前的学习中有接触过的演绎和归纳等概念,郑老师又在文章中详细阐述了设证,诠释等之前闻所未闻的法理学的核心概念,使我对整个的法律方法论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说收益匪浅。
再次,用语简练专业。通篇文章,行文十分的精炼,可以说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同时也没有一句口语化的句子。郑老师的学识和治学严谨的态度可见一斑,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提一点小意见。当然,我的这个意见并不是说这篇文章写得不好,而只是说对于我们这些法学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真的有点困难。所以,我建议如果在文章中,郑老师可以多结合例子进行阐述,相信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对于设证和诠释这些比较难懂的法学概念,郑老师可以通过例子具体的解释什么是设证、什么是诠释,这样理解起来的话会更加容易。
总而言之,这篇文章对整个的法律方法方面的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论述,虽然并没有完全的展开,但是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我对于法律方法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法律方法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收益匪浅。同时,郑老师的广博学识和严谨学风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辈学习。
第三篇:读书报告一
《联邦当人文集》读书报告
(一)解析国家政治制度
一、“联邦”与“共和”
在本文的一开篇,汉密尔顿便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一个论点:“一个牢固的联邦,对于各州的和平和自由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分裂和叛乱的障碍”。为了证明这一点,汉密尔顿从反面列举了希腊和意大利一些小共和国为例。对于这些国家,他是这样进行描述的:“它们永远摇摆于暴政和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极端之间连续不断的革命”;那些“平静、幸福的间歇、瞬息的光芒”,绝大多数都不过是混乱中短暂的间歇,并且使我们感到惋惜和悲叹,因为黑暗在可预见的将来已经临近。然而产生这样一种悲惨状况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汉密尔顿在这一段的结尾用了这样的一句话来进行阐释:“政府的弊病会使这些光辉的才能和崇高的天赋走上邪路,黯然失色,而这些产生他们的幸福土壤已经得到应有的歌颂”。很明显,汉密尔顿表达了这样的一种意思,即这样的状况并不是由于一个地理性因素或文化性因素造成的——在这方面以上的国家无可置疑——而是由于一个政治性因素,即“政府的弊病”而造成的,并且,这个政治性要素在某一方面甚至决定着地理性与文化性的要素的发挥。在这样的结论背后,汉密尔顿无疑是针对美国表达着自己的见解:从地理性和文化性因素的角度上说,美国散发着同这些国家一样甚至更加灿烂的光芒,可是这个光芒能否持续,能否使人备受鼓舞而不是产生哀叹,决定于这个国家即将选择怎样的政体与政府。但起码,这个国家不应再效仿希腊或者意大利这样的“小型”共和国,因为这些国家从根本上决定了要与 “分裂和叛乱”为伍,无疑,美国的前景和人民的幸福将消失在这样的国家当中。
然而,这绝不意味着美国将因此选取“****”来取代“共和”作为自己国家的政体。在接下来的一段中,汉密尔顿驳斥了那些“****政治”的拥护者,因为他们从此出发反对“共和政体的所有形式”,并且从根本上反对“公民自由”的原则,认为这是与社会秩序相本质冲突的。汉密尔顿在这里用世界上若干“自由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巨大组织”的存在及欣欣向荣来作为自己的论据以反驳那些****拥护者们的“悲观诡辩”,并信心满满的宣称美国也将成为这样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来进一步使得这些诡辩更加不堪一击。
然而很明显的是,倘若美国选取了共和政体却不能在原有基础上(即传统的小型共和国)进行某种有效的改进,从而避免重蹈覆辙的话,那么对于这些共和反对者的驳斥将最终失去力量。在紧接着一段中,汉密尔顿提及了共和国家在这些方面已有的若干“改进”:政体的三权分立,立法上的人民代表与平衡制约以及司法中法院、法官系统制度。汉密尔顿宣称,这些制度已经使得在一定程度上“共和政体的优点得以保留,缺点可以减少或避免”。但是,他似乎在赞扬这些制度的同时,认为仅依靠这些还并不足以良好的改善“共和”政体,于是在这些基础之上,汉密尔顿提出本文所探讨的核心内容——另外一个能够改进民治政府,但却被当作“反对新宪法依据”的原则:扩大这些制度(即以上提到的对于共和政体的改进)的运行范围,或是一个州的各个方面,或是几个小州结成一个大的邦联。在本文中以下的部分,汉密尔顿就后者(即结成邦联)展开了自己的论述。
如果有人紧接着提出这样的一个疑问将不会让人感到惊奇,这就是:这样的一个原则究竟为什么会遭到诸多反对,甚至因宪法中涉及此原则而使得整部宪法遭到抵制和置疑呢?汉密尔顿在随后的一段中对此作出了回应:这是因为历史上有一个伟大的人物1曾经宣称,“实行共和政体版图必须狭小”。那么显然的,如果以此为判断依据,类似于美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在地理上将不符合建立共和国的资格——这就与《联邦党人文集》中贯穿全书的核心,拥立“联邦共和制与新宪法”相根本抵触。所以可以想见,汉密尔顿在本文以下的篇幅中将会集中对此展开论述以加批驳。
关于这些批驳的论述可以认为大体上是从两个角度来进行的:“现实性”与“理论性”。汉密尔顿首先从现实性的正反两个方面驳斥了那些坚持认为共和政体版图必须狭小的论断的人。从正面来看,邦联在一个国家无论内外事务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都早已是为人所共知的,他这样写道:“在镇压内乱,保卫各州内部的平静以及在增加各州的对外力量和安全等反面的用处,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新见解”,已经“得到实践”并受到“最受人尊敬的政论家的承认”;而从反面看来,汉密尔顿指出,孟德斯鸠所认为的小共和国其实远远小于美国的任何一个州,所以如果对于孟德斯鸠的那个论断一味刻意坚持,那么就意味着将美国这个新建立的国家和组成这个国家的人民推到了一个危险的悬崖边缘去进行选择——“要么立刻投入君主政体的怀抱,要么把我们自己分裂成许多相互嫉妒、相互冲突和**的小州,成为不断冲突的不幸温床和普遍怜悯或藐视的对象”。这样的一种方案被汉密尔顿视之为“极其糊涂的政策”,那些在隐约中对此方案表示支持的人则被其视之为欲图占有因分裂而多出的微不足道的职位,“没有才能把自己的影响扩大到私人阴谋的狭小圈子”,企图以可耻的个人欲望而葬送整个美国和组成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公民的幸福的人。
接下来,也许这样的问题便会被提出,这就是究竟为什么孟德斯鸠会做出这样一个论断,认为实行共和制度则版图必定狭小呢?奥斯特罗姆在他的著作《美国联邦主义》中提到了孟德斯鸠的另外一个观点,孟德斯鸠认为:“如果是一个小共和国,那么它易为外力所摧毁;如果是一个大共和国,那么它易为内部缺陷所毁灭”。对于这句话需要做出一定的解释——首先应当确定,在这个论断中所提到的“共和国”,无论大小,都是针对于单一制而言的。所以孟德斯鸠似乎从中想表达的是这样的一种意思:一个实行单一制的共和国,无论大小,都难以避免由其性质所带来的根本缺陷而最终走向灭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那种使得它们走向灭亡的原因却是不同的——小共和国来源于自身力量的弱小而容易被大国所控制或摧毁;而大国则来源于代表会议规模的扩大所不可避免带来的“寡头倾向”2。所以,小共和国的灭亡可能最终会体现为一个国家本身的消亡,而大共和国则体现为其国家性质将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最终背离共和体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共和国虽然最终将难免厄运,但其能够坚持共和体制而不会像大共和国那样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最终与其相背离,换而言之,小共和国所面临的问题是作为一个“小国”所面临的普遍缺陷,而并非共和体制所造成的;但是大国则恰恰相反。我认为,孟德斯鸠是在这个意义上下了“实行共和体制版图必须狭小”这样一个论断的。
既然如此,那么是否孟德斯鸠关于共和体制的理论真的与美国现实状况(尤其是地理状况)格格不入呢?在以下的论述中,汉密尔顿明确指出,以此来反对美国建立共和体制的论调是难以成立的,因为它几乎是有意的避开了这位伟人所坚持的其他思想,断章取义,妄图造成公众对此的某种错误的印象,因为在孟德斯鸠的其他理论中,我们会发现对于建立一个邦联(联邦)的极端推崇。
接下来汉密尔顿就详细的列举了几段孟德斯鸠关于这方面所进行的论述。这些论述都是围绕着这样的一个中心进行的:由小的共和国所组成的联邦,将在内部保持共和的优势,而同时在外部兼有“大君主国的一切优点”。所以,孟德斯鸠认为由于联邦能够通过联合来增强实力以避免小国的固有缺陷,所以恰恰是联邦(邦联)能够做到在国家内部实行共和体制并且长远的将其维持和发扬而并不是相反。在充分了解到这一点后,先前对于他的那个关于“版图狭小”的论断的固执坚持而欲图分裂美国的论调就变得不攻自破了。这也就是汉密尔顿为什么在文章中称他“大量引用孟德斯鸠的论述是合适的,因为它们包括了赞成联邦的主要论据的通俗易懂的摘要,并且一定会有效地消除误用这部作品的其他部分而有意造成的错误印象”。
二、联邦和邦联
在明确了邦联(联邦)和共和体制之间的关系之后,汉密尔顿转向了在此基础上所涉及的第二个问题。众所周知,在独立战争到美国宪法颁布期间,美国所采用的是“邦联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可是美国宪法的出台,使得人们开始感觉到,美国似乎即将选择告别这一制度,或者至少是选择对于这一结构形式进行某种特殊的改进。那么,这种改进是否必要,是否吻合于美国和美国人民所要追寻的幸福,就将会作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提出。而本文以下的篇幅,便是汉密尔顿就这个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在此值得说明的是,起码在本文中,汉密尔顿对于“联邦”和“邦联”这两个不同概念之间从未作出任何明确的区分,并且从本篇的行文中我们可以认为,他几乎是完全混淆了这样的两个概念3,即认为它们是没有区分的同义语4。
但是,汉密尔顿并非没有注意到这种区别,他用了这样的一句话来引领下面的论述:“在联邦和各州的合并之间有一种与其说确切毋宁说细微的差别”,并说“前者的主要特征据说是限制其成员的集体权力的权威,而不限制组成联邦的个别成员的权威”5。他指出,争论者强调联邦中国会不应干预内政,参政权平等等原则,然而,这些见解却是“武断的,既没有原则也没有先例予以支持”,实际中其实存有大量的例外,这并非一个“绝对的原则”,并且他指出,如果这些原则成为真理普及时,将会导致“政府中无法校正的混乱和愚蠢无能”。在接下来的两个自然段中,汉密尔顿简要的进行了论述来支持自己的观点。首先他对于联邦共和国下了一个自己的定义,他认为,“联邦共和国,就是„一些社会的集合体‟或者两个或以上的邦因联合而成为的一个国家。”所以,只要其成员保有一定程度上的独立,“虽然它会完全服从联邦的总的权力,但在事实上和理论上,它仍然是几个邦的联合或者是一个邦联”6。所以以这个角度来看,新宪法赋予美国各州以独立、重要的主权,完全符合关于一个“联邦政府的思想”。
接着,汉密尔顿举出了吕西亚同盟的范例,在这个同盟中,参政权并非是平等的,并且中央同时也以任命官员的方式干预着地方各组成城邦的内政,但是这个同盟仍然得到了那些反对者所推崇的那个伟大人物的高度赞扬——“如果要我提供一个极好的联邦共和国的典型,那么这个典型就是吕西亚联盟”。
所以此时回想在涉及这个问题时,汉密尔顿所言之的那种“与其说确切毋宁说细微的差别”,其实汉密尔顿在本文当中所表达的是这样一种思想——“邦联”(联邦)是作为实行国家共和体制最为优良的一种制度,而美国由新宪法所规定并即将实行的国家结构形式,虽然与原有邦联体制具有一定差别,但这种差别是“细微”的,是“非核心”部分,并不因为这样的差别的存在而使得这种即将被美国所选择的制度背离邦联政府的思想,恰相反,这种制度是作为邦联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而出现的,它将完全一致于邦联的思想灵魂。注释:
1.《联邦党人文集》第九篇
2.此一论断可参见《联邦党人文集》第58篇,《美国联邦主义》第二章、第四章。3.例如,在本文中其声称“我说的是扩大这些制度的运行范围,或者是一个州的各个方面,或者是几个小洲结成一个大的邦联。后者同考虑中的事情直接有关”。而我们知道,这个考虑中的事,应当指的是在新宪法当中所即将实行的联邦制度。另外,根据奥斯特罗姆在《美国联邦主义》当中的论述,孟德斯鸠所推崇的,实际上是一种“邦联”制度(如果我们承认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的话),但是在本文中汉密尔顿则毫无例外的都称之为“联邦”。这一点在本文之后的论述中体现的更加明显。所以,我几乎是毫不知晓为什么奥斯特罗姆在《美国联邦主义》第四章当中提出“汉密尔顿在此是有区别的使用了„邦联共和国‟(confederate repubulic)、„邦联‟(confederacy)、„联邦‟(federal)。”
4.意即对于国家结构形式所采用的是两分法:单一制和邦联制。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与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第39篇所采用的两分法并不一致,在那篇文章中,麦迪逊似乎强调联邦是一种折中于单一制和邦联制的复合制度,而并非“邦联”的同义语。
5.从这些论述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汉密尔顿实际所指乃是“邦联”,但其一概都运用了“联邦”的词汇。
6.在此汉密尔顿所使用的“邦联”一词也是作为“联邦”的同义语出现的,但是在此却并不能够判定其分别使用“几个邦的联合”与“邦联”的用意何在,或许他是指在本文中之前所提到的——“孟德斯鸠反对一般性的各邦的联合”。
第四篇:我读书的故事(一)
我读书的故事
(一)书,像沙漠里的指南针,又像是黑夜里的北极星,时时刻刻都默默地在为人们导航,指引正确的方向。
自小,就看到书柜上总满满的整齐摆放着爷爷的藏书,那是一大叠的名着。每次,看到爷爷捧起一本,津津有味地品析起来,心里总是痒痒的,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那种感觉里,充满着一个儿童的极度好奇和甚至有些兴奋的心情。终于有一天,经过小脑袋的反复思考,在好奇心的极力催促下,我第一次鼓起勇气,对爷爷说:“爷爷,您就也跟我分享一下,每天给我讲一个书中的小故事,好么?”爷爷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
起初,我感到了满足和幸福:我终于如愿以偿了!但耐心仿佛又无法容忍一天一个故事,而且直到睡前才讲的时间和效率。我此时才发现唯一并且是最有效率的方法:自己独自读书。
也许是年幼的原因,认识的字也不多,看爷爷的老古书无疑是件十分困难的事。先别说内容,单只是生字也把我弄得晕头转向,更是三番两头繁忙地请求字典公公的帮助。每看到这一情景,爷爷总是摆着手,摇着头,无可奈何地对我说:“你还太小了,还是先去看看自己的注音书吧!”
每听到这话,我总不甘心捧起那我已读得滚瓜烂熟的三字经,却使得我那番查阅的劲头更为强烈。
爷爷只好给我买了名着的儿童版。
经过这一波三折,我的读书历程终于开始了,真正开始了,自爷爷买书之后,我便一直泡在书里,像醉了一般,无法自拔。我也像海绵吸水一样在书中不断地汲取着知识。
在那段读书历程中,我是快乐的,我感受到了读书的喜悦。
我发觉,书,是人们无声的老师,知心的朋友,它一直默默启示着人。读书可以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开阔心扉。
让我们与书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吧!
相关阅读:
第五篇:1.2读书故事演讲稿一
森林读书会 一年级二班 张琳晶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一年级二班的张琳晶。我平时很喜欢读书,无论是情节丰富的童话,还是抑扬顿挫的十个,我都读得津津有味。在所有的书中,让我百读不厌的,是名人故事。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名人读书的小故事,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森林的清晨好宁静啊,小动物们还沉浸在睡梦当中呢,而此刻,最爱读书的小老虎乐乐正在一棵高大的白桦树下,拿着一本厚厚的书在阅读。
森林里数乐乐懂得最多:哪种树会预报天气,哪种动物会看病,哪种花能报时„„所以大家都称它为“智多星”。
正当小老虎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一只小蜻蜓飞了过来,转了一下眼珠说:“乐乐,你敢不敢接受我的挑战,我来考考你,好吗?”
乐乐咧开大嘴巴笑着说:“好的。”小蜻蜓在空中转了一圈,停在乐乐的肩膀上说:“你可听好了,眼泪为什么是咸的?”小老虎想都没想,张嘴就说:“眼泪有许多不同的盐,其中大部分盐分来自血液,或者追根溯源,这些盐来自我们的饮食当中。”小蜻蜓睁大眼睛,说:“你可真行!我想像你一样知道很多知识。”
乐乐说:“那我们建一个森林图书馆吧,大家把家里的书都捐出来,这样就有很多书可以看了。”
小蜻蜓高兴地拍打着翅膀说:“我这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动物们。”乐乐也拍拍屁股,自言自语地说:“我要告诉妈妈,把家里的树屋捐出来当图书馆。”
森林图书馆在一周后开放了,小动物们白天都到图书馆来看书。大家猜猜谁是图书管理员啊?对啦,就是小老虎乐乐。
同学们,我的故事讲完了,你们喜欢听吗?森林里的小老虎是一个爱读书的好孩子,读书能开拓我们的眼界,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开发我们的大脑呢!咱们峰华小学的读书节已经拉开帷幕,让我们一起用心读书吧,读书让童年更加多姿多彩!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