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寻找法律的印迹 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学 生: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2011年 12月
书名:寻找法律的印记
作者:余定宇,广州人,1982年毕业于广州师院历史系。曾任职新闻记者、《广州商报》执行总编。现为独立撰稿人。正文:
书中以游记的方式,从地中海到古罗马,从英美法系到大陆法系,拣选了四十多个法律故事深入浅出渗透介绍西方法律文化。
作者书中有两个明显的线索:西方法律文化发展的轨迹、对中国现实和未来的深沉的关心。作者通过一个个的故事和对一个个遗迹的考察,带我们神游了西方法律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而在叙述西方法律文明的过程中,也没有忘记关照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没有忘记表达一位学者内心深处对国家、民族的忧虑。
《寻找法律的印迹》,涉足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的、具有典型意义和发生典型事件的国度。从地中海、古罗马的知识考古,到发达的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钩隐抉微,我们可以看到非常丰富的法理与案例。比如安提戈涅以自然法来对抗国王的命令、苏格拉底为了倡导守法的精神饮鸩以殉道、古罗马著名法学家西塞罗的伟大著作与演说、宣布恶法非法的纽伦堡国际战犯大审判、“你有权保持沉默”的美国“米兰达规则”、震惊全球的辛普森案、消费者获赔280亿的“万宝路”赔款案等等。这些著名的案件和事件,蕴涵着西方法治精神的精髓、法理学的要义、法律的信仰与原则。比如,自然法高于人定法,公民必须尊重法律的判决,罗马法的“共和”、“自由”、“法治”的伟大传统,恶法非法,公民有不自我归罪的权利和程序保障,国家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利等。而本书的剪材和编排,无不按照“自由”、“平等”、“公正”、“权利制约权力”、“自然法和神法高于人法”等这样一些核心的价值元素来进行。
本书作者一直在追问法律是什么,各种法律精神、规则的源泉是什么的问题。而尼罗河俾格米人对于自己发现的食物香蕉产生的一种先占观念,证实了人类法律最原始的足迹,“权利”;通过古希腊神话中雅典娜基于人性的审判,宣示了古希腊人天然的神学情怀和宗教感受;通过手持天平利剑、蒙眼闭目的正义女神,宣示了古罗马人对法律“成熟稳重”、“公平正义”的期求;通过贝卡利亚对“罪行法定”、“罪刑相适应”、“惩罚人道化”的论述,折射出了这位天才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光芒和哲学的激情;通过让英王约翰低下尊贵头颅的《大宪章》和服从法官判决、依法赔偿平民的德王威廉一世以及现代的夏威夷椰子的民告官案宣示了公民自由和权利的至高无上;通过轰动全球的纽伦堡纳粹战犯大审判,验证了“恶法非法”、实在法低于自然法所传达的社会正义观念;通过洛杉矶警察殴打黑人事件和人权斗士马丁·路德的“我有一个梦”,宣示了“不分种族的正义和友爱”;通过美国“米兰达规则”和震惊全球的辛普森案宣示了公民拥有不自我归罪的权利、疑罪从无以及个案公正与社会秩序之间的价值冲突、选择;等等。追根溯源,全面、生动的体现了西方法律的发展轨迹。繁多的法律故事配合历史遗址、原始文件的油画和照片,全书勾画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正是这些不同身份的人物和不平凡的事件孕育了当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规则。
同时,通过历史文化传统,作者也比对出了我国的法律文化。传统阶级思想根深蒂固,阶级力量对抗,在法律上我们都不能一视同仁;传统中国从没有过公民、法学家、法官等概念。而当下虽然确立了如自由、平等、民主等法治的一些核心价值,但是我们依然对法的神圣性和信仰表示怀疑。
本书完全一反历史教科书的某些态度,有些观点颇有偏激,例如说:法国大革命在我们的历史书中是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进步;相反,在本书中,作者以人权的角度,理直气壮地认为卢梭这种“暴力革命”实际上是披着神圣外衣来践踏法治和人权。而法国大革命后期确实混乱,但是它至少推翻了原有的障碍。人类历史上,少有不流血的变革,这不是变革者嗜血,是环境逼他不得不这样做。作者像甘地一样极力的蔑视暴力,这个过于理论。而作者也为自己的作品作出一个中肯的评价:“从一开始,我就决定要打破枯燥无味的、学院派教科书式的旧框框,而在中国开拓出一种创新性的普法新文体。”
同时,案例反映出国外注重法律程序实体的严肃性,宁可使犯罪分子逍遥法外但也不能因为不合理的司法程序而为以后开下不好的先例,或许这个也是判例法的弊端,但是维护司法的绝对权威确实永恒的主题,这个也是我们能有所反思的。
作者不是一个专业的法学专家,但作者从时间与空间的跨度来探寻法律或法律思想的印记,读后,给人一种很强的时空感,从中也确实可以看到人类历史长河中法律发展的印记。时间上,由于作者曾专修历史学,这本书融会贯通了世界历史的脉络,从汉谟拉比法典到羊皮卷,到纽伦堡审判,“权利的起源”,缓刑的产生,国王和磨房房主的故事,作者以文人的笔触通过自己的浏览和描述把许多著名的法学典故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个普通习法之人学法之初所能碰见的经典差不多都能在作者的故事里找到。空间上,融合了地理于本书种,以游记散文的笔法来叙述,以一个导游的角色设身处地的给读者一一介绍法的精神起源,现实寄托,传承了贯穿法律内涵的公正正义于其中,言之有理。余定宇先生用它朴实而不乏深情的语言给我们上了一堂法律、法理课程,用有趣的故事和浅显的道理道理去阐释用正义的阳光照耀人类的胸膛!
这本书启示了我们思考民主、正义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法律应该是公平正义的。余定宇的说法,就象孔子理想中的三王盛世一样,是一种理想中的东西,是一种我们要为之奋斗的东西,而决不是现实中已经存在过的东西。余定宇说“今日,历经50个世纪的艰难血战,回首前尘,我们终于可以欣喜地发现:公平正义之光,已重新照亮了许多国家的法律殿堂。而那些违反公平正义、践踏自由平等的坏法律和司法坏习惯,也正开始在全球的范围内渐渐击败和逐步消失。”不知道世界上哪些个国家的法律殿堂已经“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神圣与辉煌,不知道它们还需要不需要进化或进步。不知道前边讲的“所罗门、包青天”们是不是曾经把“公平正义之光”“照亮”他们所在“国家的法律殿堂”。“那些违反公平正义、践踏自由平等的坏法律和司法坏习惯”“今日”“亦正开始在全球的范围内渐渐击败和逐步消失”。西方法律发展到现在,人权、民主、宪政等中国法学常用的字眼都不仅仅是理念,已经成为制度在保障着人们的自由和权利。而在中国,上述字眼还只是停留在理念的层面。把这些理念灌输到年轻人的心里,在未来的实践中慢慢的体现出来,也许就是像余先生这样的学者的任务和目的。作为学生应多读此类书籍,跳出固有思维模式,拓宽视野,开阔思路,认识事实,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融合进步的思想,才算不负如作者等前辈们所怀有的理想,不负身兼的责任,不负建设开拓的使命。
有人说,法学是一个大迷宫。用心去看,用心去听,不时从这个迷宫里抬起头,仰望一下星空,那么你便会发现,“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的法学理想,是怎样恒久地照耀着人类历史的过去,同样,会怎样恒久地照亮――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将来。
第二篇:读《寻找法律的印迹》有感
读寻找法律的印迹有感
191200414 林陈颖
寻找法律的印迹-从古埃及到美利坚 从本书的一开始,作者就在不断追问:“问世间,法是何物?在本书中,余定宇先生用“环球法旅”这一形式来追寻法律本质,探究法律的精 神和灵魂,法其实是一种“公平正义的行为习惯”。”“法,其实便是“自然天理”,法,就是“自由平等”。法起源于人类的“行为习惯”,而法的本质就是“公平正义”。”
在这本书中,涉足了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法学案例。从地中海、古罗马考古,到发达的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我们了解到安提戈涅以自然法来对抗国王的命令、折射出绝对民主的利弊苏格拉底之死、古罗马著名法学家西塞罗的伟大著作与演说、宣布恶法非法的纽伦堡国际战犯大审判、著名的美国“米兰达规则”、震惊全球的辛普森案、宣示了公民自由和权利的至高无上的夏威夷椰子的民告官案、消费者大获全胜“万宝路”赔款案等等。这些著名的案件和事件,无处不体现着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无不蕴涵着西方法治精神的精髓、法理学的要义、法律的信仰与原则。展现了了古希腊人天然的神学情怀和宗教感受,宣示了古罗马人对法律“成熟稳重”,“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期求,公民自由和权利的至高无上,实在法低于自然法所传达的社会正义观念,公民拥有不自我归罪的权利、疑罪从无以及个案公正与社会秩序之间的价值冲突、选择等等。
如今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再现古老的法治精神的魅力,我们还可以从中透视到现代社会遵循的基本法则,它们始终存在于我们生活中。下面我将选取一些感触较深的故事进行评论。
一、“法院是法律帝国的理想,法官是帝国的王候”
当磨坊主诉威廉一世一案磨坊主获胜的消息传开,市民们都欢呼起来,至今,波茨坦郊外的老磨坊,至今仍为人们诵读着法治的宣言:“法官只有一个上司,那就是法律!法官只忠于一个上司,那就是法律!”
在这个西方法律的经典案例里,体现了西方法治精神的多个元素精华:在司法独立、法律至上等法治传统的影响下,那个又穷又倔的磨坊主老头,依法维护他的个人权利;波茨坦的市民们,不是发动战争**而是到法院去列队游行,用和平的方式,去捍卫这个国家的法律正义;而审判的法官们,则是在兢兢业业地履行“司法独立”、“公平正义”的司法原则,用公正的判决树立了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而国王的“权力”,最终还是要受到人民的“权利”和法律的“权威”的约束,这就明明白白地向世人展示了“法律权威至高无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威廉一世重建的磨坊至今仍矗立于桑 苏西宫旁侧,成为德国司法独立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公理的象征。本案使德国民众深受洗礼:宪法和法律应当将国王的行宫与穷人的磨坊一视同仁地予以保护。
上至国王,下至平民,大家都按照法律来办事尊崇法律,追求公平正义,让德国真真正正地做到了法治。
二、“为了正义,哪怕天崩地裂”
正义女神是西方古代神话中负责掌管正义和公平的神。在西方国家法院所在地的建筑物上或者建筑物前,经常能看见正义女神的塑像,美国最高法院正门石阶左侧就矗立着一尊。最早的正义女神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西弥斯,主持神界的法律和道德。在手持天平利剑、蒙眼闭目的正义女神身上,宣示了对法律“公平正义的追求”,作为法院的象征,古希腊、古罗马的这位正义女神形象得以长期保留蒙目的形象。她是裁判之神,被动的、守株待兔的、后发制人的,只是用天平衡量诉讼双方提出的证据,哪一方的证据充分就胜诉;哪一方的证据不足就败诉,用宝剑加以处罚。她的职责是“裁断”而不是发现,所以眼睛应该蒙上,不会因为看见诉讼双方而有主观上的倾向性,也不会因为受到各种干扰而难以实现正义,就如她身后的法谚所表明的,她为实现正义应该是无所畏惧的。
法律应该是公平正义的。依照作者的说法,回首前尘,我们终于可以欣喜地发现:公平正义之光,已重新照亮了许多国家的法律殿堂。而那些违反公平正义、践踏自由平等的坏法律和司法坏习惯,也正开始在全球的范围内渐渐击败和逐步消失。人类的正义,是要求同样的事,按同样的规则来处理,而 且这种规则应能适应于一切人,适合于一切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至今为止,中国法院的门口还没有树立起正义女神的雕像,但是我们有獬豸,我们一样渴求公平正义,渴求法治社会的到来。我想,有一天,当中国司法能够彻底摒弃法律外的政府干预,权钱交易等诸多关系的平衡时,法官不再受贿赂,不贪求权利,而是从人民利益出发,符合人类本性,全力保护国家所有人民的权利时,正义公平才真正的存于公民的日常生活中,法治目标才能得以尽快实现。
寻找法律的印迹-从独角神兽到“六法全书”
继《寻找法律的印迹——从古埃及到美利坚》的“环球法旅”之后,作者又展开了另一场波澜壮阔的“中国法律之旅” ——从出土文物“彩陶上的鱼”说起,追溯着汾水斜阳、壶口细雨、洛阳旧事、“刑鼎”故地等法律萌芽之地寻根觅迹,又顺着历史之 轨一路探访秦国法典的生成、汉代法律的定型、隋唐法律的成熟、宋以后法律的流变,直到鸦片战争以后因各国列强入侵、西法东渐导致的中华法系的解体、国民党 “六法全书”的兴废、中国近现代法律体系的形成与演进。中国法律五千年的历史,被作者用文学的方法娓娓道来,犹如小河流水,涓涓滴滴,令我们耳目一新。
而读完后,对“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特色”,和“今日中国立法改革和司法改革的道路方向”等现实问题,可以产生出许多更明晰或更深刻的感悟。中国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在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制定了意味隽永的法律制度,涌现出许多性格鲜明的法律人物,发生过无数扣人心弦的法律故事,形成了灿 烂辉煌、博大精深的法制文明。本书对中国法律历史中有典型意义的律例人事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述和理性公正地评析,中西对比、古今映照,力求趣味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统一,从而使 广大读者可以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提升法律水平和人文素质,加深对历史真实的了解。
细细品味,其实春秋之前,我国古代法学与西方“古典自然法学”的道路是不谋而合的,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就是中国“自然法学”的典型。他提出了“道法自然”的主张,在道德经的一开头,他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种天道,很可能就是指宇宙的本源,指自然和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老子虽然没有提到过“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议会民主”现代法学的字眼。但是在这些顺其自然,冲气以为和的语句里,却确实隐藏着可以孕育出“民主法治”和“宪政精神”的源头。可是,不得不惋惜的是,战国以后,在《法经》所代表的以“刑”为核心的法律文化推动下,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中华法系”。这种重刑轻民、法德结合的法系与以民法为核心的西方“大陆法系”,在核心渊源、法律结构、诉讼程序等方面都大相径庭。至此,大陆法系生成,直至清朝末年,“中华法系”最终被历史的尘埃埋没。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信仰以德化众,以理服人的国家,并且经历了漫长的封建岁月,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都信奉中庸之道,以所谓的“容忍”为美德,于是,我们的国家施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国策,但是,我不禁有了一些疑惑:一个信奉中庸之道的民族,能够创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制健全的国家吗?
在阅读完上下两册后,我对今天的法治之路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众所周知,印迹是前人走过的地方,作者写书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在普通公民的阅读范围内,最终为法学赢得一席之地。它将能引导起公众对法学的一种兴趣,更重要的是将这种兴趣最终将转化为我们社会走向法治的一种动力和一种智慧。于是我们要抓紧时间进行变革,新一轮的社会主义司法改革正在紧锣密鼓进行,虽然经过三十年建设,中国社会大踏步地走向“依法治国”,走向“民主法治”;但是在“车轮”的前行中,法律制度仍有滞后与不完善。只有顺应“车轮”前进的方向,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通向文明、走向进步。
第三篇:寻找青春的印迹的散文
2月28日中午,我正在万宁山根镇和万宁的本家兄弟唐东及他的一对同学夫妻吃饭,接到海南林恒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尤仁的电话,说有个由他倡议、发起并出资的知青活动需要全程跟拍,叫我第二天去他办公室一趟。
我和林尤仁是老朋友,他既是海南药业界的翘楚,更是高球界的佼佼者,曾三次打过一杆进洞,我也在绿茵场上多次追逐过他的背影。“知青”一词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们村就接纳过武汉和羊楼洞的知青,我家还住过一个叫田苗的女知青。而海南,曾有大批广州等地的知青在这里接受再教育。这些知青,如今有的已功成名就,多次过回海南“探亲”,也组织过高球比赛。这次,莫非是知青们又要逐鹿绿茵,切磋球技、加深感情?
第二天到了林尤仁办公室,我才知道,是和林尤仁一起在琼中黎母山大保农场插队落户的20多名知青,忘不了当年的艰辛岁月,相约回农场寻找青春的印迹。
3月6日上午,六部小车载着从广州、深圳、珠海等地赶来的知青,和在海南工作的知青,浩浩荡荡地向琼中县黎母山镇曾经的大保农场--大保村委会水上市自然村开进。
大保农场原是琼中县的一个知青点,20多名知青除少部分外,基本是琼中一中和黎母山中学的高中毕业生。41年前的1975年,这群刚刚高中毕业,意气风发只有十五、六岁的少男少女,依依不舍地离开养育自己的父母,独自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迎接崭新的生活。那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得知知青们离开知青点后近40年首次“回家”,当年扎根在农村以及与插队知青一起在大保农场工作的回乡知青,早早就在水上市村等候了。林尤仁套用当前时髦的说法,把这些无论是插队的还是回乡的知青,或是在农场工作的职工,统统叫做“场友”。虽然这些“场友”们如今都已年近六旬,而且除林尤仁曾来过几次外,基本上是返城后第一次相见,但对于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群体的印像,却仍是那么清晰明了。一下车,男人们来了个时髦的拥抱,喊着对方的名字;女人比较含蓄,就紧拉着对方的手,将喜悦写在脸上。话盒子一打开,豆蔻年华的青春影像,立刻在容颜苍老的知青们脑海里激起了涟漪。他们一边找寻不知过了多少遍电影的往日时光,一边讲述当年活力四射的花季雨季,讲勇敢拼搏的生命音符,讲流淌过的岁月长河。他们留恋的,不仅仅是生机勃勃的青春,更是青葱岁月中的情感和印记。
过去的农场,已不复存在。“场友”们住过的房子,也早已拆除种上了橡胶树。农场的原址上,修建了两栋平房,上面挂着大保村委会和医务室的牌子,关门闭户,外面长满了杂草。看来,这村委会和医务室,也只是曾经而已。林尤仁指着橡胶林里的一片残壁断垣对我说:“大保农场曾经是一个十分热闹的地方,建有糖厂和木材加工厂,我还担任过糖厂的会计。”
和我同一部车去琼中的“场友”,是在珠海工作的琼中本地人。他告诉我,当年的插队知青按季节和男女性别分别从事三种不同的工作:农忙时节,他们在齐腰深的淤泥里干农活,学着耕田、耙田、播种、插秧、施肥、收割、打谷、挑谷。甘蔗上市后,他们就在糖厂把村民们收割的甘蔗集中起来,按照榨糖工序的要求,分送到各个车间。木材加工厂的活儿比较累,基本上是男知青去做。他们在农场里的身份由于工作的性质不同而变换,一会儿是工人,一会儿又是农民。这种身份相互交替的“场友”,估计惟大保农场独有。
记得当年在我们村下放的武汉知青回家过春节,是他们父母的单位派车到农村来接,我还曾搭乘他们的车到武汉看望姑妈。大保农场离黎母山镇约2公里,黎母山镇又距县城38公里,那些家在县城的知青们,回家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在珠海工作的那位“场友”告诉我,黎母山地区属于砖红壤、赤红壤和山地黄壤类型土壤。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村村通,从大保农场往返黎母山镇的那段路,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的。知青们要回在县城父母的家,得先走这段路,再去黎母山镇坐一天才两趟的班车。当时的工分值很低,一个月的工分钱,不够回一次家的路费。有时回家没有赶上返回农场的班车,只好任凭扣工分、挨批评了。那位知青感慨地说:“吃过了过去的那种苦啊,才觉得现在的日子真是好。”
车刚进村口的时候,我就发现水泥村路的两旁立着城墙似的建筑。心里很是纳闷:难道,这里也有历史遗迹?
依然是在珠海工作的那位“场友”,给了我答案:大保村委会水上市自然村,有过比当年的大保农场更为热闹,更为辉煌的日子。400多年前的明万历年间,明王朝为安抚黎民,在这里设置“水会守御所”,修筑城池,故有了“水会所城”。《万历琼州府志》记载:“水会守御所在琼山县林湾都水蕉、大会二营之中”。
这座估计一直使用到清代的所城,东达万宁、陵水,西通儋州、感恩(现东方市),往北是琼山和定安,商贸繁荣,人来人往,为中部的交通要冲。所城内,还设有守御所、社学。至此,明代海南的军事体系变成了“一卫十二所”的新构架。“一卫”即“海南卫”(今海口境内),“十二所”即卫内的“前所”、“后所”、“中所”、“左所”和“右所”,卫外东路的“清澜守御所”(今文昌境内)、“万州守御所”(今万宁境内)、“南山守御所”(今陵水境内)和西路的“儋州守御所”(今儋州境内)、“昌化守御所”(今昌江境内)、“崖州守御所”(今三亚境内)、“水会守御所”(今琼中黎母山镇境内)。明王朝此举,不仅对稳定社会和维护统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更使黎母山地区历史性地进入了繁荣时期。
在那位“场友”和林尤仁的陪同下,我来到了那块写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水会所城”的石碑前,仔细地搜索遗址。总长1180米的古城墙,处于一片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城墙的轮廓依然清晰可辨,高约1米的土墙一眼望不到边。“那个年代,工厂、学校、生产队和村民都争相拆取城砖回去盖猪圈、校舍和民房。我们年龄小,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文物保护,既然要建知青点,也就跟着拆城墙搬回去盖房”。说起当年不懂得保护文物的往事,林尤仁还有点不好意思。
“看,那口井还在!”随着一位知青的惊呼,“场友”们都来到了这个惟一可以找到当年印迹的地方。这口井,是当时的大保农场所有“场友”们饮用、生活的水源。大热人,男孩子们在井边打水洗澡,一桶水从头上浇下去,那种感觉,别提有多惬意。现在,村里都用上了自来水,这口井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但村民们并没有忘记它的功劳,用铁链子串着几根小龙柱,把它围了起来。
关于这口水井,还有着两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现在林尤仁公司主管财务的副总,当时是个小姑娘,不认识这位比她早几个月进农场的兄长。小姑娘去井里挑水,但身体单薄,力气又小,把水桶放下去打了几次都打不上水。看到林尤仁在井旁,就怯生生地问:“叔叔,你能帮我一下吗?”回忆那时的情景,林尤仁忍不住笑了:“第一次被人叫作叔叔,而且还是一个年龄和自己相仿的女孩子,挺过瘾的。”
海南有个不成文的习俗,不允许女孩子下到水井里。一名随父母从广州下放到琼中、现在深圳工作的女知青回忆说,她有一次到水井打水,不小心让水桶沉到了井底。当时,她可是急得跳脚:没有水煮饭,知青们干完活吃啥?她看了看四周,没有一个人,心一横:一不做二不休,拼了。她快速潜到井底,把水桶捞了起来,灌满水后立即挑到厨房,也不向任何人提起。直到这次故地重游,她才讲了出来。
生命是循而往复的轮回,“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人生真正的青春,只有一次。青春记录着成长光阴中的点点滴滴,是人生旅途的印记。人去青山在,当我们一天一天老去,坎坷的一生即将谢幕,躁动的心灵开始安息的时候,或许最放不下的,就是曾经溜走的青春给予的快乐与温暖。林尤仁说,这次近40年后的重聚,不仅仅是为了联络“场友”们之间的感情,给现在仍在农村的“场友”送红包和慰问品,更重要的是寻找青春的印迹,深情祭奠已逝的青春和岁月。
第四篇:寻找家园 读书报告
《寻找家园》
------见过丑,才能欣赏美
书的封页是这样写的:“高尔泰,美学家,作家,画家。”我在读之前好奇,美学家是什么。在读完后这本著作后,我觉得,美学家是最符合他的定位。
高尔泰先生大的回忆之中,从小他就是个叛逆的熊孩子,自我很强,常常拥有着自己的想法。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他经历了诸多苦难。一切都源自于一篇独到的见解《论美》,在反右,文革等多次社会动荡之中因为与政治主张所冲突而尝尽了苦头。
这本书中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比如正确的可怕的唐素琴。她总是能把上级的思想解释得无比合理,令人信服,并无比坚定地执行,监督,可以说是政府最喜欢的基层民众了。但是,她缺乏了一个人最基本的自由,任凭组织或是其他人来决定自己的人生轨迹,放弃了自己擅长的数学,最终也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也许他喜欢高尔泰也是因为他身上的自由和叛逆吧,希望能在他的身上寄托自己内心深处的憧憬。
还有一个人,安兆俊。文中中所描述的保护过高尔泰的这位犯人劳教队长安兆俊是民族学院研究新疆史的历史学家,在饥寒交迫贫累交困的环境里,依然坚持要寻求人生的意义,房间收拾得整洁干净,《工地快报》作为历史资料整理得一丝不苟,濒临死亡的边缘时也坚持擦脸梳头,在最困难与最黑暗的环境里坚持保存一个“人”的形象与姿态。高尔泰说他是一个值得两个儿子自豪的,“真正的人”。对于夹边沟地狱一般的处境,一个人在丧失了信念以后就可以说是死了,精神上已经是死人了。夹边沟的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死人,安兆俊是其中的另类,精神上还留存着信念:每天梳得整整齐齐的头发,工地快报。被人作为谈资的同时,我相信他也给了一些人鼓励,让他们留有一丝人的尊严。
“美是自由的”我相信高尔泰在经历了这些之后,会比他最初写《论美》时,有更加深刻的感触。美与丑永远是相对的,就像安兆俊与其他犯人相比时的信念之美。我读完后深刻的感受到,美学家说的绝不仅是美术上的美,更是一种精神灵魂上的美,而这些都是磨难带给他的历练。苦难永远不会是财富,但是苦难过后的思考与提升,就是真正的财富。
刘胤峰
第五篇:法律方法论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读《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和
方法》有感
姓名:
班级:
学号:
读《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和方法》有感 读郑永流老师的《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和方法》这篇文章,读一遍基本不知所云,读两遍才有所感觉,读到第三遍的时候才能初步的理解这篇文章的内涵,读到第四遍的时候,我才开始着手写下这篇读书报告:
首先,通篇文章的条理很清晰。正如题目一样,在这篇文章中,郑老师主要谈了两个大问题:一个是解释什么是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一个是如何进行法律判断的架构。这两个问题看起来简单易懂,但实则内容十分广博,里面涉及到很多的法理学方面的专有术语,例如,演绎、归纳、设证、客观目的探索等等,所以,不花点功夫确实很难理解郑老师的观点。
在小前提的架构中,郑老师认为就事实而言,可以将其分为生活事实、法律事实和证明事实这三种。生活事实是一种客观事实,没有任何的价值判断,只是一种对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况的纯粹描述;法律事实,是指将整个生活事实置于法律规范之下进行考量之后剩余下来的具有法律意义的生活事实;而证明事实则是指通过证据、证据法和程序法等手段所推定的事实。在确定小前提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顺序应该是大体掌握生活事实,然后通过法律规范对之进行筛选,得出法律事实,最后运用现有证据并结合证据法和程序法的相关规定对之予以证明,最终得出证明事实,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小前提。
相比小前提,大前提的架构似乎简单很多,好像找到相应的法律规范就万事大吉了,实则不然。首先,由于成文法的固有缺陷,会导致事实和规范之间存在着不和调和的矛盾。在这篇文章中,郑老师总结了事实和规范之间的各种情形,总括起来可以分为五种情况:
1、事实与规范关系相适应。也即可以准确找到法律规范与事实相匹配,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直接运用演绎推理即可得出结论,但往往也是最不常见的状态;
2、事实与规范关系相对适应。也即可以找到相应的规范,但是规范并不是很具体,需要法官的自由裁量才能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状态;
3、事实与规范关系不相适应。即有可以适用的规范,但由于其他的规定会导致该规范无法适用;
4、事实缺乏规范标准。即没有规范与之相适应,也即法律漏洞;
5、事实与规范形式相适应但实质不适应。这是指会存在恶法的情况。针对这五种情况,郑老师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关于第二和第三两种情况,郑老师认为主要应当通过法律解释的方法来解决他们之间的矛
盾;而对于第五种情况,郑老师认为可以通过法律修正的方法来解决,也即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违背法律的规定做出判决;在第四种情况之下,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与之相适应,因此郑老师主张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首推类推方法来解决这一矛盾,当然这也是基于存在相类似的法律规范的情况下才可以适用。在相类似的法律规范都没有的情况之下,郑老师认为可以通过法律补充和反向推论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矛盾。
在关于大小前提的架构的方法中,郑老师提出了三种方法:演绎、设证和归纳;类比;论证和诠释。演绎和归纳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较为了解,只是对于设证这一概念的把握较为模糊,通过对该篇文章的阅读,我的理解是设证是在形成小前提的众多事实中首先假定一个并将之作为结论,然后通过这一结论找到大前提,最后得出小前提。它的特点是最后的结论即小前提并不是必然正确的,因此必须反复进行,才能最终得出正确的小前提。因此,设证推理是在整个的法律推理过程最先被运用的,同时也是运用次数最多的一种法律方法。类比,由于在之前的学习中有接触过,所以理解起来还不是特别的难,但是,对于论证和诠释这一对概念,理解起来确实不是很容易。通过对郑老师这篇文章的阅读,我的理解是论证似乎倾向于从形式上论证结论的合理性,例如对大小前提和结论之间的推理是否具有逻辑性进行论证;而诠释则侧重于从实质上论证结论的合理性,也即不考虑成文法的规定,主要从道德等的层面上论证结论是否符合社会的基本道德,从而确保其的实质公正。这应该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其次,内容丰富。这篇文章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六页,但是由于郑老师的行文简洁专业,所以,内容还是十分广博的。除了在之前的学习中有接触过的演绎和归纳等概念,郑老师又在文章中详细阐述了设证,诠释等之前闻所未闻的法理学的核心概念,使我对整个的法律方法论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说收益匪浅。
再次,用语简练专业。通篇文章,行文十分的精炼,可以说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同时也没有一句口语化的句子。郑老师的学识和治学严谨的态度可见一斑,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提一点小意见。当然,我的这个意见并不是说这篇文章写得不好,而只是说对于我们这些法学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真的有点困难。所以,我建议如果在文章中,郑老师可以多结合例子进行阐述,相信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对于设证和诠释这些比较难懂的法学概念,郑老师可以通过例子具体的解释什么是设证、什么是诠释,这样理解起来的话会更加容易。
总而言之,这篇文章对整个的法律方法方面的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论述,虽然并没有完全的展开,但是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我对于法律方法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法律方法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收益匪浅。同时,郑老师的广博学识和严谨学风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