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眉山市高中2014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卷
眉山市高中2014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题卷
2014.01 语文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相应位置。2.答选择题时,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畸形 /菜畦
住宿 / 星宿
隽永/ 眷恋
梗概 / 粳米 ........B.忏悔 /歼灭
巷道 / 小巷
庇护/ 毗邻
暴露 / 曝光 ........C.愀然 /揪心
累积 / 劳累
桎梏/ 鸿鹄
悱恻 / 斐然 ........D.缄默 /箴言
回旋 /旋风
妊娠/ 赈灾
绮丽 / 犄角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熨帖
嘉宾
改弦更章
随声附和 B.涵盖
寒暄
真知卓见
蛛丝马迹 C.严竣
折中
戊戌变法
与日剧增 D.陷阱
脉搏
责无旁贷
蜂拥而上 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川菜历史悠久,我们还要不断创新,博采众长,加强川菜饮食文化建设,让整个产业健康、持久 发展下去。
(2)12月11日晚,国务院公布了2014年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至此,近期舆论对该方案的争论,终于。
(3)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更根本的目标。
A.的 尘埃落定
不足为训
B.地
盖棺论定
不足为奇
高三一诊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8页)
C.地
尘埃落定
不足为奇
D.的 盖棺论定
不足为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次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围绕“创业梦、中国梦”为主题,传播创业文化,分享创业经验,弘扬创业精神,有利于激励更多青年开启创业理想、开展创业活动。B.随着眉山交通中心广场最后一块顶板浇筑完成,标志着该项目建设进入全面装修阶段,为提升眉山交通形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C.在政治体制改革领域,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权力制约监督、民主法治进步、打破利益固化藩篱、拓宽民众利益诉求渠道等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
D.2013年的宽带中国专项行动,使我国宽带家庭覆盖面和网络能力都有了大幅增加,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将是解决“宽带不宽,网速不快”的问题。
二、(9分,每小题3题)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5—7题。
以“复兴”求发展,是儒学的宿命。为求自身的发展,儒学迄今已兴起三次较大的复兴运动。第一次复兴在汉代,这次复兴消解了黄老之学对儒学的威胁,确立了儒家作为封建大一统帝国官方哲学的地位。这次复兴运动的最终结果是将原始儒家的“修己安人”之学化为了汉唐儒家“经世济国”之学。第二次复兴是宋代。这次复兴运动既消解了佛学对儒学的威胁,亦消解了由于唐末五代的道德沦丧所造成的文化危机,重新确立了儒学在中国文化史中的正统地位。这次儒学复兴运动在回归孔孟的旗帜下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人文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第三次复兴在二十世纪初,迄今尚未最终完成。这次儒学复兴运动一定程度地消解了西学对儒学的威胁,某种程度上确立了儒学的普世价值。但由于过度地诠释儒学所具有的知识理性及其现代价值,造成了儒学与民众的新的疏离。
从宋元明清新儒家、现代新儒家使儒学变得玄秘,从而使民众疏离儒学来看,儒学要为民众所接受,深入民心,不是将儒学逻辑化、体系化、精致化所能奏效的。儒学何以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民众所疏离,发生生存危机?由此看来儒学要在当下发挥其收拾民心的作用,消解其生存危机,绝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当另寻现实可靠的途径。
这个途径,就是通过儒学世俗化以实现儒学的大众化、普世化,使儒学的普世价值得以真正发挥作用。世俗化是手段,大众化是途径,普世化是目的。没有世俗化,儒学的大众化就无从谈起,儒学的普世化就无从实现。儒学的世俗化绝不是使儒学庸俗化,让儒学变得容易迎合民众的庸俗要求,而是让儒学清除以为“生民立命”,以儒学救人类的精神贵族化倾向,将儒学化为民众世俗生活的精神导向。为了实现儒学的世俗化,儒学的当下发展迫切需要真正实现三大转变:
高三一诊语文试题卷第2页(共8页)
一是改变立场,由“重士”转向“重民”。在当下社会里,知识分子(士)亦为世俗价值取向所左右,已失去了作为引导民众价值认同的道德榜样的影响力。这就决定了如果继续坚持重“士”的立场,儒学就会走上绝路。二是转变观念,由不能容忍世俗价值转为重视民众的世俗愿望与世俗要求。就目的讲,儒学世俗化并不是为了将儒学变成论证民众庸俗趣味、庸俗言行之合理性的学问,而是为了强调只有主动地适应现代民众的世俗愿望与世俗要求,儒学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三是改变导向,由专注正面指导人生转向积极关注负面问题。儒学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其显著特征就是专注于从正面指导人生,而对负面人生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在现代文化背景下,儒学假如不认真解决现代民众种种人生困惑,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起到指导民众精神生活的作用。儒学要求得当代发展,实现现代复兴,便失去了现实的可能性,势必成为空想。5.下面对儒学的“三次复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次复兴发生在汉代,这次复兴的最终结果是确立了儒学作为官方哲学的地位。B.第二次复兴运动发生的原因是唐末五代的道德沦丧所造成的文化危机。
C.第二次复兴发生在宋代,这次复兴的结果是儒学从此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正统。D.第三次复兴开始于二十世纪初,迄今尚未完成。这次复兴在某种程度上确立了儒学的普世价值。
6.下面对儒学一再为民众所疏离、发生生存危机的原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将原始儒家的“修己安人”化为了汉唐儒家的“经世济国”之学。
B.宋元明清新儒家、现代新儒家将儒学逻辑化、体系化、精致化从而使儒学变得玄秘。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人文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过度诠释儒学所具有的知识理性及其现代价值。
D.先后受到黄老之学、佛学和西学的不断冲击,对负面人生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7.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汉代起,儒学兴起了三次复兴运动,但迄今为止都未能找到解决其发展的可靠途径。
B.儒学的世俗化就是要容忍世俗价值,重视民众的世俗愿望与世俗要求。
C.儒学的世俗化就是要清除儒学的贵族化倾向,将儒学化为民众世俗生活的精神导向。D.实现“三个转变”,儒学的普世价值才能得以真正发挥作用,儒学才有求得当代发展的可能。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高三一诊语文试题卷第3页(共8页)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贾诩有良、平之奇。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颎,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氐。.氐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其余悉死。诩实非段甥,权以济事,咸此类也。董卓之入洛阳,.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迁讨虏校尉。卓败,众恐惧,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欲解散,间行归乡里。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众以为然。后诩为左冯翊,傕等欲以功侯之,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诩说绣与刘表连和。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锈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是后,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绣欲许之,诩显于绣坐上谓绍使曰:“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绣惊惧曰:“何至于此!”窃谓诩曰:“若此,当何归?”诩曰:“不如从曹公。”绣曰:“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仇,从之如何?”诩曰:“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绣从之,率众归太祖。太祖见之,喜,执诩手曰:“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诩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节选自《三国志•贾诩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诩假以惧氐
假:借助 .B.太祖比征之
比:较量 .C.促更追之,更战必胜
促:赶快 .D.诩显于绣坐上谓绍使
显:公开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氐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进兵交战,大败而还
振长策而御宇内 ..C.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D.其宜从一也
其皆出于此乎 .. 高三一诊语文试题卷第4页(共8页)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4分)(2)是后,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4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作者认为传主贾诩“有(张)良、(陈)平之奇”,在文中有哪些表现?请简要概括。(5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4分)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孟子·梁惠王下》)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青玉案 欧阳修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两种简要赏析。(4分)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2)飞湍瀑流争喧豗。(李白《蜀道难》)(3)岂无山歌与村笛。(白居易《琵琶行》)
(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
,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7)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8)
,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高三一诊语文试题卷第5页(共8页)
五、(22分)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5—18题。
假如树能够走开
陈 毓
在林场还叫林区的时候,我就在这边工作。那时我是伐木工人,后来禁伐了,我的伙计们陆续去山外另谋生路。我实在舍不得林区才会有的这股子好闻的味道,我甚至觉得,若是我离开林区,我会死于肺病。于是我用两条烟换来了林场看林人这份差事。我就像一条老狗,除了对故园的忠诚,几乎没有用处。打这比方的是我的场长,他说,林区要创收,要不你真就活成了一条可有可无的寂寞老狗。
场长比我年轻二十多岁,他的点子比林子里的蘑菇还多,他说,我们要趁市里开发旅游的好势头,让林子恢复禁伐前的热闹。
春天,山道上挤满了不辞路远前来赏花的城里人。王场长眨动眼睛,想出了一条他认为绝好的创意。他找来林区仅存的一名画匠,帮他把创意实现在一张广告牌上。广告牌上画的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巨树,巨树藤萝缠绕,仿佛天宫里的场景。但我知道这棵树在现实中有原型,它的原型是山林中那棵据说有一千九百八十八岁的红豆杉。我得承认,这真是张有想法的广告牌。
我们在那个春天推出了一个旅游项目,项目的名称就叫:来吧,来认养一棵永不背弃你的树!王场长说,我们的项目就是要吸引那些有闲钱、有闲情、有闲时间的城里人来给我们送点钱花。当然,那棵被认养的树是归林场、归国家所有,这不违背我们护林的职责。
在森林里认养树?亏他想得出来。树又不是孤儿,无需谁来领养。但奇怪的是这个项目一推出,还真吸引了不少人。
第一对来认养树的老夫妇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他们说要认养一棵三十八岁的树,还要那种挺拔的树种。判断树的年龄,对我来说,就像喝一杯包谷烧般容易,我立即给他们挑了棵三十八岁的梓树。那对夫妇听了梓树这名字,立刻两眼发光,他们说,好啊,梓树,太吉祥了,就梓树。
为啥要三十八岁的树?老夫妇解释,他们有一个儿子,今年恰好三十八岁,但是他们的儿子去了加拿大,年前刚刚拿了一张什么卡,往后是不会回来长住了。现在,他们要在林子里认养一棵不离开的树,任何时候,只要他们来,树总在老地方等他们。我真为他们感到高兴。
杜鹃花快要开的时节,一辆红色跑车风一般刮来,停在林场大门边,从车上下来一个打扮时尚的年轻女人。能接待这样的女人我深感愉快。
高三一诊语文试题卷第6页(共8页)
年轻女人一开口,我的快乐心情立即像炽热的火盆遭到冰块覆盖。她摘下墨镜,傲慢地问我,你们都有哪些业务能吸引我?我两次请她看我们的项目单。她砰一声把那张纸拍到我面前的桌面上,她的举动吓我一跳。我猜,这个很美的女人准是被她的男人甩了。我第一次知道,如此美丽、一看就很富有的女人,也可能是不快乐的。
我能帮您什么,女士?我尽量和颜悦色地和她说话。我们王场长说,要把每一个顾客,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当成我们的上帝。我再次说,我很乐意为您效劳。
我要认养牌子上那棵树。她说。
那棵树长在林子深处,根本没有路通往那里。像您穿戴得这么讲究,是很难走到那里去的,我为难地说。
要不您选一棵自己够得着的树吧,这更实际、更有意思对吧?
也许是我真诚的语气打动了她,女人冰冻三尺的脸总算进入了春天。女人想了想,最后挑了一棵高大的领春木。她说她的名字中有个春字,而她男人的名字中恰好有个领字。领与春,再也不分开!
对,不分开!我肯定地说,尽管心里很不确定。能使顾客满意是我的责任,半年业务做下来,我发现我再也不是半年前的那个人了,我有点得意,又有点惆怅。
尽管树的名字里包含着领与春,但女人仍坚持要把一句话刻在树身上。我反对无效。她说人都能文身,树上就不能刻字了?这让我心疼,是原来伐木时都没有过的心疼,真不知道我这是怎么了。
“今生,领永远都不离开春。”这行字现在镌刻在那棵领春木身上,像一道符。树被文了身,白花花亮出芬芳的肉,看得我心惊。
一年后,这种白花花在林子里直晃我的眼。
我下决心离开林区,哪怕被那越来越强烈的死于肺病的忧虑终日笼罩。
尽管不知道能去哪里,我还是打好了铺盖卷。我现在就站在林区中间那条唯一通往外界的曲折小径上。
(有删改)15.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朴实的语言将故事娓娓道来,在波澜不惊的情节中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
B.“第一对来认养树的老夫妇”与“打扮时尚的年轻女人”前来认养树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作者对他们都抱以同情。
C.小说以“我”不惜通过“行贿”留在林场开头,以“我”毅然背弃林场结束,情节前后照应,主题含蓄深刻。
高三一诊语文试题卷第7页(共8页)
D.“我就像一条老狗,除了对故园的忠诚,几乎没有用处”,王场长的这个比方形象说明我在林场的地位低下。
E.小说以“假如树能够走开”为题,通过对两拨认养树的人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幸福与否并不在于金钱,而在于内心感觉的主题。
16.简要分析“我有点得意,又有点惆怅”的原因,并说说这句话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17.根据小说情节,简要分析“我”这个人物形象。(6分)
18.你如何看待王场长的创收举措?联系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六、(1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则短信。(4分)
2013年7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独生子新宇大学毕业后在成都工作了三年,年近七旬的父母则生活在眉山。本来新宇可以经常回家探望父母,但他是一名热衷旅行的“驴友”,一有假期就出门游玩了。他觉得父母身体健康,衣食无忧,没事不需要经常回去,忙起来连电话也打得很少。
假设你是新宇最好的同乡好友,很想提醒他去看望一下父母,请编写一条不超过80字的短信,劝说新宇要注意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20.请从杜甫、鲁迅以及文学形象爱斯梅拉达中任选一个作为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我喜欢
”为开头,另写一个含有“倒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实在是因为„„”句式的句子。(60—100字)(6分)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作..........用。
我喜欢
七、(60分)21.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对一个人做好评,人们往往这样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很精彩的人。”大家往往以这个标准来判断跟谁交朋友。这里的“有意思”,用英语说就是Interesting,不过这个词的内涵远远不止是“有意思”。反过来的说法你一定听过,对一个人作差评时,人们往往这样说:这个人真没意思!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高三一诊语文试题卷第8页(共8页)
第二篇:绵阳市高中2012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绵阳市高中2012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
文
本试题卷分第1卷(单项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第一卷1至4页,第二卷4至6页,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本部分共3大题,9小题,每小题3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取缔(dì)
玩弄(nîng)
可塑性(sù)
蔫头蔫脑(yān)
B坎坷(kě
狙击(zǔ
上档次(dàng)
扪心自问(mēn)
C潜力(qián)
坊间(tāng)
骨碌(gū)
难兄难第(nán)
D夹生(jiā)
量筒(liáng
胳肢窝(gé)
管窥蠡测(l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跑酷
擎天柱
过渡政府
涸泽而鱼
B、峰会
手动挡
健身路径
代际公平
C、宫阕
放冷箭
激浊扬清
毁家书难
D、篡改
涨停板
察颜观色
蜚声文坛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要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糟粕,吸收精华。
B、据悉,山东省一直在酝酿起用全国高考卷;虽然近年来山东卷质量不断提高,但使..用全国卷可大大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更利于统一考查,公平选才。
C、李克强欧洲之行的闭幕演讲,给来自欧洲政界、商界的600多名听众吃下了一枚开.心果:中国经济定会平稳运行,不会出现有些舆论所说的硬着陆。..
D、王晓峰同学绠短汲深,做语文课代表再合适不过了,他基础知识扎实,文学功底深....厚,相信他能协助语文老师把我们班的语文学习搞得更生动活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无论对改革有多少不同意见,对反腐有何种议论,坚持公平正义都是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最大公约数,也是深化改革的最大共识。
B、运用“国家减灾中心经验模型”对鲁甸震区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搜集和整理,就可以得出地震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据。
C、2014年第17届女排世锦赛进入冠亚军争夺战,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不利情况下虽顽强扳回一局,但最终憾负美国队屈居亚军。
D、9月20日,成功连任新西兰总理的约翰·基夫妇临近午夜仍决定前往位于奥克兰市中心码头的一个会议中心,向支持者表示感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恒星考古:发现原始巨星踪迹
①科学家们通过模拟早就预测到,第一批恒星中的某些恒星是非常巨大的,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100倍,在仅仅几百万年的时间里就经历了生存和死亡——这个时间在宇宙中相当于一眨眼的功夫。但天文学家们一直没有发现第一批恒星存在的迹象。他们只能推测,那些恒星可能是在宇宙大爆炸发生之后最初的几亿年里形成的,由氢、氦和微量的锂构成。随着那些恒星作为超新星爆炸之后,产生了第一批重元素,通过这些重元素演化出了后来的星系和恒星。
②目前,利用一项被称为“恒星考古”的技术,日本国家天文台的青木和光及同事发现了这种恒星的首个迹象,这种迹象保存在其远古后代的化学成分中。第一代恒星的遗迹存在于一颗叫做SDSS J0018-0939的恒星中,其中的化学成分表明该恒星形成于一个气团,气团是由一颗非常巨大的恒星爆炸后所产生的材料构成的。
③第二代恒星燃烧较慢,已经存在了大约130亿年,它们中含有微量较重的元素,这表明这些恒星是由一种气体聚结而成的,以前的一颗或数颗超新星产物使这种气体丰富起来。“这就像柜橱里层的罐子中所盛的豆子,它们永远在那里呆着,但你可以随时打开。”剑桥市麻省理工学院的天体物理学家安娜·弗雷贝尔说,“通过研究,科学家们能够将形成恒星的气团成分搞清,进而可以了解哪些成分以及其中有多少成分来自于第一代恒星。”
④跟铁之类的较重元素相比,恒星SDSS J0018-0939中碳、镁和钙等较轻元素的丰度很低。研究者称:对于这种特性,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一种叫做“不稳定对超新星”的特大质量恒星发生了爆炸。
⑤当恒星的核心温度变得非常高时,成对的光子变成成对的电子和正电子,这时就会形成不稳定对超新星。结果,外表压力下降引起恒星产生明显的塌缩,发生巨大的热核爆炸。青木称,这种爆炸会将恒星撕裂,产生研究小组发现的高浓度铁和少量的较轻元素。对此,弗雷贝尔说:尽管外层被炸掉,但较重的元素仍被吸回核心处,形成黑洞。
⑥这个研究成果是令人兴奋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理论家们就可以宣告胜利了。目前,这只是一颗恒星,而且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这些恒星都是以这种方式爆炸的。
⑦研究人员正在观察更多恒星的化学特征,进一步搜寻其他的例证。如果这种恒星如此普遍,使用定于2018年发射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或者利用下一代的大型地面望远镜,未来的天文观测通过来自最遥远星系的远古光线,甚至能够直接观察到这种巨型恒星作为超新星死亡的现象。
5、下列关于第一代恒星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第一代恒星中的某些恒星体积巨大,质量超过了太阳,但一眨眼工夫就完成了由生到灭的过程。
B、第一代恒星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最初的几亿年里形成的,其主要成分为氢、氦和微量的锂元素。
C、第一代恒星存在的首个迹象是由日本科学家青木和光与其同事率先使用“恒星考古”技术发现的。
D、第一代恒星的遗迹在于由一颗非常大的恒星爆炸后所产生的材料构成的气团所形成的恒星中。
6、下列关于“恒星考古”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恒星考古是围绕一颗叫做SDSS J0018-0939的恒星中保存的化学成分展开的。
B、科学家试图通过搞清第二代恒星的气团成分来了解来自第一代恒星的成分及比例。
C、对恒星考古目前的研究成果应持谨慎乐观态度,因为这些研究成果不具有普遍性。
D、借助两种望远镜同时进行天文观测,恒星考古就会在2018年后取得更大成果。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中的“这种恒星”与第三段中的“这些恒星”都是由一种气体聚结而成的,这种气体如同“柜橱里层的罐子中所盛的豆子”。
B、一种叫做“不稳定对超新星”的特大质量恒星发生了巨大的热核爆炸,似可解释SDSS J0018-0939中较轻元素的丰度很低的原因。
C、麻省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学家弗雷贝尔认为,外表压力下降引发恒星爆炸,尽管外层被炸掉,较重的元素仍被吸回核心处形成黑洞。
D、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来的天文观测通过来自最遥远星系的远古光线,甚至能直接观察到第一代巨型恒星作为超新星死亡的现象。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明末流贼陷睢州,母赵殉节死,事具《明史·列女传》。父契祖,挈斌避兵浙江衢州。顺治二年,奉父还里。
九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国史院检讨。方议修明史,斌应诏言:“宋史修於元至正,而不讳文天祥、谢枋得之忠;元史修於明洪武,而亦著丁好礼、巴颜布哈之义。顺治元、二年间,前明诸臣有抗节不屈、临危致命者,不可概以叛书。宜命纂修诸臣勿事瞻顾。”下所司。大学士冯铨、金之俊谓斌奖逆,拟旨严饬,世祖特召至南苑慰谕之。时府、道多缺员,上以用人方亟,当得文行兼优者,以学问为经济,选翰林官,得陈爌、黄志遴、王无咎、杨思圣、蓝润、王舜年、范周、马烨曾、沈荃及斌凡十人。
斌念父老,以病乞休,丁父忧。服阕,闻容城孙奇逢讲学夏峰,负笈往从。康熙十七年,诏举博学鸿儒,尚书魏象枢、副都御史金鋐以斌荐,试一等,授翰林院侍讲,与修明史。
二十六年五月,不雨,灵台郎董汉臣上书指斥时事,语侵执政,下廷议,明珠惶惧,将引罪。大学士王熙独曰:“市兒妄语,立斩之,事毕矣。”斌后至,国柱以告。斌曰:“汉臣应诏言事无死法。大臣不言而小臣言之,吾辈当自省。”上卒免汉臣罪。明珠、国柱愈恚,摘其语上闻,并摭斌在苏时文告语,曰“爱民有心,救民无术”,以为谤讪,传旨诘问。斌惟自陈资性愚昧,愆过丛集,乞赐严加处分。左都御史璙丹、王鸿绪等又连疏劾斌。会斌先荐候补道耿介为少詹事,同辅太子,介以老疾乞休。詹事尹泰等劾介侥幸求去,且及斌妄荐,议夺斌官,上独留斌任。国柱宣言上将隶斌旗籍,斌適扶病入朝,道路相传,闻者皆泣下。江南人客都下者,将击登闻鼓讼冤,继知无其事,乃散。
斌既师奇逢,习宋诸儒书。尝訂:“滞事物以穷理,沉溺迹象,既支离而无本;离事物而致知,隳聪黜明,亦虚空而鲜实。”其教人,以为必先明义利之界,谨诚伪之关,为真经学、真道学;否则讲论、践履析为二事,世道何赖?斌笃守程、硃,亦不薄王守仁。身体力行,不尚讲论,所诣深粹。著有洛学编、潜庵语录。雍正中,入贤良祠。乾隆元年,谥文正。道光三年,从祀孔子庙。
(节选自《清史稿》,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事具《明史·列女传》
具:具体 .B、前明诸臣有抗节不屈、临危致命者
致命:舍弃生命 ..C、国柱宣言上将隶斌旗籍
宣言:传达圣旨 ..D、隳聪黜明,亦虚空而鲜实
黜:罢免 .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授翰林院侍讲,与修明史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B、国柱以告
木欣欣以向荣 ..C、大臣不言而小臣言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不尚讲论,所诣深粹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第二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没几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卷、草稿纸上无效。
本部分共4大题,12小题。
四、(31分)
10、把第一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上以用人方亟,当得文行兼优者,以学问为经济,选翰林官。(5分)
(2)否则讲论、践履析为二事,世道何赖?(4分)
11、第一卷文言文中,传主汤斌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画8处)(4分)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之所以有劫君弑主也。(《韩非子》)
1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踏莎行
写怀
王行
尘路风花,游丝暖空晴絮,剩有萦牵处。客怀幸自不禁愁,啼鹃又恁催归去。
细草春沙,垂杨古渡,忘机可得如鸥鹭?平湖却也慰人心,片帆不得烟中树。
【注】①王行,自号淡如居士,苏州人。明洪武初延为学校师,已而谢去,隐于苏州石湖。
②游丝,昆虫吐出的柔丝,谐音“游思”。
③剩有,颇有。
(1)这首词上片前三句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2)词人在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请简要赏析。(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2),何枝可依?
(3)醉翁之意不在酒。
(4)
,徒慕君之高义也。
(5)鹤汀凫渚,;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6)去来江口守空船。(7)楚天千里清秋。(8)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生活的视角 李林荣
①在课堂上常教训学生,立论作文一定要有一个特定的视角。其实何止纸上谈兵写论文、发议论,需要视角,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一定的出发点和观察位置。别的不说,就以这几年我外出上班从骑车到挤公共汽车的交通形式变化而论,同一个北京城就因此而在我的感觉里有了很多改观。
②住在北四环外龙王堂时,因为多次经受自北太平庄坐公共汽车回家几乎被别人的前胸、后背和膀子、胳膊肘挤成薄片的苦难,所以下定决心骑车出门。到了东三环麦子店安家之后,我的骑车生涯达到了一个小小的巅峰状态。最辉煌的一次纪录是在2002年冬的一天,从早到晚马不停蹄跑了一大圈,将大半个北京城区尽收眼底。
③直到近一年前突然调到二外,把家搬到远郊通州,在大货柜车和小汽车密集交织的车流和它们吐出的浓烈尾气、卷起的阵阵尘土合力的排斥、包围中,我的亲爱的自行车,实在是有点黔驴技穷,再也无从施展它的身手了。
④于是,我不得不改以坐公共汽车为主要的外出方式。也许正因为换了交通方式,先前骑自行车上下班的那种生活所特有的感触,现在倒越发清晰、明确起来。骑车人的视角,比.....挤在公共汽车上的人,要开阔得多,也自由得多。跨在小小的自行车上,每一步行程都得自己出力气,这是真实的;每一处眼前的人、物、景观,也都是行迹所至,自然扑近的,这也是真实的;路面上每一个坑坑洼洼的细节,也都是必须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及时小心予以应对的,这同样是真实的。自行车使我们获得了一种与一个城市近距离接触、甚至水乳相融的真实感和细腻感。
⑤骑在自行车上,大概是一座城市里只比坐着、躺着和随便走着的时候高一点的一种生活姿态。骑在车座上,一个人看不到比自己站着时更远的一片视野。但是感谢会旋转的车蹬和车轮吧,它会把一个人原本很平常、很狭小的这片随意往那儿一站就可以得到的视野无限放大、无限铺展,最终,使一个经常骑自行车的人赢得远胜过一个只满足于步行和原地彷徨的人的丰富见识和宽广心胸。当然,这判断仅限于城市生活,要是有人像徒步探险家那样勇于迈步走出城市,双脚走路也是完全可能走出一片无边的天地的。
⑥这么一想,挤在沙丁鱼罐头甚至压缩饼干桶一样的公共汽车里,就成了一种最没出息、最没诗意的生活状态。靠着这么一种状态,自然也可以在一个城市里四处出没、东游西荡,但对于公共汽车上的常客,就算他有永不消退的热衷于挤车的饱满激情,他所得到的,至多是一些困在车窗框里的一掠而过的风景片断,一连串似是而非、指鹿为马、南辕北辙的车站名称和行车线路,还有那种成分极其复杂、味道永远可疑的公共汽车车厢里专有的气息。
⑦而在自行车车座上和公共汽车车厢里,即便是同一个人,也不知道是入乡随俗呢,还是象由心生呢,反正总是会有迥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表情。骑自行车的人,有悠然自得的逍遥派,有越蹬越来劲的自我陶醉派,也有自言自语的思索者,还有横冲直撞外带呼啸的野蛮豪放派。愁眉苦脸面露狰狞的骑车人,大概也是有的,但一般总是难得一见。可在公共汽车上,情形就大为不同。失去了审美必要的距离感,又缺乏流通的空气、敞亮的环境,大家一律油汗涔涔,倦容满面,最低限度也总有一种坐着和站着两种乘客间暗自较劲的心理失衡挂在嘴角眉梢,至于丑恶的抢座和该让座不让座,以及因为挤手踏脚怒颜相向、恶语相加等现象,更是令车厢生态进一步逼近了畜道而远离了人道。
⑧我唯一的奢求是,下一回挤在公共汽车的人缝里,自己的嘴脸能够尽可能地慈祥一点。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用学生立论作文有特定视角开篇,既照应了题目,又自然展开对因视角不同 而感觉各异的日常生活的全面叙写。
B、作者对骑自行车和挤公交车这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描述细腻,见解独到,表明他留心并思考生活,是生活的有心人。
C、作者善用修辞,语言朴实厚重而又谐趣生动,比如写自己在公共汽车上看骑车人表情时的一组排比句,令人忍俊不禁。
D、作者给“车站名称和行车路线”加上“似是而非、指鹿为马、南辕北辙”的定语,顺手一笔,讽刺了名实不符的乱象。
E、文章尾段中“唯一的奢求”,是“我”向善情怀的流露,也是对公共汽车上那些丑陋现象的嘲讽,文笔委婉含蓄。
16、作者骑自行车有哪些“独有的感触”?请概括作答。(6分)
17、请简要分析稳重两处划线的内容。(6分)
⑴我的亲爱的自行车,实在是有点黔驴技穷,再也无从施展它的身手了。
⑵更是令车厢生态进一步逼近了畜道而远离了人道。
18、概括全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6分)
六、(10分)
19、提取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第二届科博会期间,公安部门在会场设置安保部,先后对主要活动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了20余次实地勘察,设计出了精确、合理、科学的安保工作框架,从组织机构、应急响应、保障措施等方面都作出了细致的安排,实现了会展中心周边整体物理隔离,增加了视频监控点位80余个,规划了大型停车区域5个,制定了详细的车辆通行、分流方案,确保会场秩序井然。
在此基础上,安保指挥部还设置了28个职能组,统一从各警种、各部门和相关县(市、区)抽调警力,参加科博会安保执勤。记者在会场看到,巡特警、交警、派出所民警都着装上岗,在会场内来回巡逻,一旦发生突发情况,他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20、仿照例句,在“金柳”“寒蝉”“细雨”中任选一种,写一句话。(6分)
例句:梨花:一朵梨花微笑着跑向春天,她的笑脸如乡村深夜里的月光一样质朴。
七、(60分)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60分)
一位父亲丢了块手表,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等他出去了,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找到了手表。父亲问:“怎么找到的?”儿子说:“我就安静地坐着,一会儿就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请思考材料内容,结合现实生活,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诗歌除外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第三篇:高中19届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达州市普通高中2019届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我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法治思想,有没有法治传统?今天我们回望历史,研究中国自己的法治道路,很多人会想到这个问题。如果按照我们现代人对法治的理解,我国古代立法、司法实践算不算法治文明,与我们当代的法治实践有何关系,能否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益借鉴?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一些人认为,法治是舶来的概念,我国历史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虽然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法家思想家,他们的学说理论对社会发展、国家统一产生过巨大推动作用,但不少人还是认为,法家的法是刑法,法家只有刑法之治。
这样的看法有其道理,不过也有过于简单之嫌。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认真听听法家的话语。“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等等,这些都是法家对其基本“法治”思想的表达。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家思想占据重要位置,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著称,提出了一整套推行“法治”的理论与方法,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法家的“法治”思想产生于我国古代发生社会巨变的历史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下,各诸侯国相继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变法。概括而言,法家的“法治”思想试图改变之前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会结构,并着手在自然人和自然人之间、自然人和国家之间尽可能建立起某种权利义务关系,并以此为联结、以地缘范围为依据建立起国家。国家不再是诸侯贵族的血缘联合,法律使得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整合基础。
法家的法是国家制定的成文法。这有别于以往古老社会的习惯或者不公开、不外传、只在统治者内部代代相承的治国典则。这种法律是用老百姓容易明白的文字写成的,写成以后是公布的,以普遍规则的形式明确告诉大家哪些行为是违法犯罪,这些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结果。这些法律公布以后,一方面使民众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预期,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约束官吏,使其不能轻易违背法律而任意侵害老百姓,否则统治者就会丧失威信。在法家看来,法律如果没有信誉就无法得到执行。“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才能更好发挥法作为有效治理工具的作用。
可以看出,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一种治国理论,强调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不在于君主是否仁德,而在于法律制度。可以说,将法律视为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将“法治”视为一种治国的基本方法,是法家“法治”理论的实质内涵。
不过,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我们今天来看,仍然属于古典的法治,所以不能直接移植过来为我们所用。今天我们借鉴传统法律文化,必须加以改造,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但也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汲取一切有益的法治文明成果,包括科学借鉴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从而更好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摘编自武树臣《听法家如是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我国古代是否有法治思想和法治传统,学术界存在着一边倒的否定声音。
B.法家提倡奖惩分明,不论身份高低贵贱或者情感亲疏远近都要按照法律行事。
C.法家以地缘范围为依据建立起了国家,改变了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会结构。
D.在法家看来,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既取决于君主的品德,又取决于法律制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法家的相关言论否定了学术界对法家及法治思想的简单而偏颇的认识。
B.文章以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证明了中国古代有法治思想,也有先进的法治文明。
C.文章借用法家治国的法治思想,采用归谬法阐释了法家“法治”理论的实质内涵。
D.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论述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治国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借鉴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法家的法治理论丰富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
B.要让法律更好地发挥治理工具的作用,就要君臣官民遵纪守法,让统治者树立威信。
C.法家的法律对官吏和百姓均有约束力,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支撑。
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要吸收借鉴一切有益的法治文明成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画
家
马晓红
高速公路在山间蜿蜒几十公里,满眼都是大大小小的山。高低起伏,浓淡相间,宛如一幅山水画。
我就在这山沟沟里爬了十几年,“爬”进了县城的中学,“爬”进了省城的大学,“爬”进了大都市的高楼大厦。
工作近十年,整天忙忙碌碌,却总觉得前路很是迷茫。整天对着灰蒙蒙的天冷冰冰的楼真真假假的网络,有时会不免会想起家乡的青山碧水野果父老乡亲。
暮春,请了几天假,回家探望一下老父亲,顺便
“思考人生”。
汽车越过一道山梁,眼前豁然开朗,山下就是生活过六年的县城。
但眼前的县城却不是记忆中的样子了。
在我记忆里,说是县城,也就两横一竖三条街,街窄房矮树多。每天早读,总是伴着鸡鸣狗吠开始。早读完,跑到街尾买两根油条还能跑回来上第一节课。
现在,撞进我眼里的,俨然一个发展中的现代化城市。
宽阔大气的广场,周围矗立着十几幢高楼大厦。四五条宽阔的水泥路,以广场为起点,向四周延伸。路两旁,是一排排新建的高高矮矮的大楼。远处,还有高高的塔吊在云端旋舞。白云的间隙,隐隐约约露出些青绿色。
走到广场中央,想好好打量一下这座新城,却被一个老人吸引住了。
老人身着长袍,满头白发,面前撑着画架,专注地在画布上涂抹着。
夕阳穿过远山,穿过高楼,落在老人身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金黄。
看老人如此专注,我也不忍打扰,就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他画画。
画的内容很是奇怪——
眼前,高楼耸立,尘土飞扬。身边,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画布上,却是青山巍然,苍松挺立,绿水环绕,茅舍俨然。
老人有时抬头看看高楼,低头画上一棵古树;有时对着柏油路凝视良久,在河面描上几圈涟漪;有时观察匆匆的路人,在田间添上几个农夫……
良久,老人搁下画笔,后退两步,欣赏自己的作品。
只见田间阡陌交通,河面白鹭翻飞。一叶渔舟,漂于青山碧水之间。船尾立一老人,青衣白发,弯腰摇橹,河面水波微起,游鱼相伴。船头坐一老妇,红裙青丝,手挽竹篮,篮中红荷初绽,娇艳欲滴。
仔细一看,那老人的衣着神态,赫然就是画家自己。
突然,我在画上看到了自己:田间小路,布衣草鞋,戴笠荷锄,牵一头褐色水牛,驻足欣赏路边绿油油的水稻和彩蝶似的蚕豆花。
“老人家,你画的是……”看眼前的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画的就是这里。”他在稻田旁添上一棵杏树,“几十年了,变化太大,有些东西也记不清了,只能靠想像了。”
“那画里的人……”我迟疑了一下。
“划船的是我,摘荷花的是我妻子,田埂上牵牛的人就是照你的样子画的。”老人笑了笑,“我妻子一直向往这样的田园生活,但直到去世都……我现在带她回来了,可惜家乡变了……”
“你就是南山先生吧!”我去年参观过他的画展。他的山水油画带着浓浓的中国风,画展的主题就是“自然和谐,天人合一”。
他不置可否,开始收画架。
“我也是这里的人,家就在那边的山里。”我指指远处的群山。
老人停了手,看着我。
“我也好几年没回来了,变化太大了!”我看着眼前的大厦,“整天对着灰蒙蒙的天,冷冰冰的楼,挺怀念家乡的山水,可现在……”
“社会总要发展的嘛!”老人继续收拾画架,“不过……”
“总是破坏了才知道补救!”我指指周围,“你看,这小小的山城都还在不断扩张。”
“是该觉醒了!”画家抬起头,背起画架,慢慢远去了。
天色尚明,去广场中心大厦看看,给老爸买点东西吧。
大堂正在布置图片展,宣传城市建设的成就。一张名为“伟大启航”图片上,县长站在挖掘机前,建筑师一手拿着规划图,一手指着远方的群山。
图片下的文字说明,介绍了这个驰名中外的建筑设计师,赞扬他“感恩故里”“回报乡梓”。
那个建筑师,赫然就是广场上那位老画家——南山先生。
(选自《玉融文学》2018年第1期)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记忆中的小城而今俨然成为一个发展中的现代化城市,今昔对比形成强烈反差令人感慨不已。
B.本文以“我”为线索,塑造了投身于家乡城市化建设中的南山先生的光辉形象,表达了“我”由衷的赞美之情。
C.“是该觉醒了”中的“觉醒”是说我们既要城市化,也要给青山绿水田园乡村留出空间,不能盲目发展。
D.本文在描写画家作画时,运用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把画家刻画得生动形象亲切可感。
5.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南山先生的人物形象。(6分)
6.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基于抽象数学推理的可编程数字计算机的发明使一批科学家开始严肃地探讨构造一个电子大脑的可能性。
1956年,在达特茅斯学院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正式确立了AI(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会议的参加者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是AI研究的领军人物。
他们中有许多人预言,经过一代人的努力,与人类具有同等智能水平的机器将会出现同时,上千万美元被投入到AI研究中,以期实现这一目标。
最终研究人员发现自己大大低估了这一工程的难度,美国和英国政府于1973年停止向没有明确目标的人工智能研究项目拨款。
七年之后美国政府和企业再次在该领域投入数十亿研究经费.人工智能研究领域诸如此类的高潮和低谷不断交替出现。
与第一代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乐观估计不同,具有与人类同等智能水平的机器至今仍未出现。
(节选自《人工智能简史》
材料二:
中国AI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均位列世界第一2017年,中国在该领域的论文占全球论文总量的27.68%,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在专利中请方面,中国成为全球A专利布局最广的国家,数量略微领先美国和日本。
在人才投入上,截至2017年,中国AI人才拥有量达到18232人,占全世界总量的8.%,仅次于美国的13.9%,但是杰出人才占比较低,高强度人才投入的企业,中国仅有华为一家进入全球前20。
在企业规模上,中国AI企业数量排在全球第二,北京是全球AI企业最集中的城市,中国AI市场增长迅速,201年中国A市场规模达到237亿元,同比增长67%,预计2018年增速将达到75%.中国AI已经在医疗健康、金融、教育、安防等多个垂直领域得到应用,语音和视觉类产品最为成熟。
各国A战略与政策各有重点,中国A政策聚焦于实现A领域的产业化,助力中国的制造强国政策,中国AI政策主要美注中国制造、创新驱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研发这六个方面。
AI技术发展推动了零售、农业、物流、教育、金融等其他行业的发展模式,重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环节,同时也对就业、隐私安全、社会公平等方面形成了不小的挑战。
(节选自《中国人工智能报告2018》)
材科三:
材料四:
近日,美国国防部提出建立“联合人工智能中心”,统筹规划建设以军事技术和军事应用为两大支撑的智能化军事体系,旨在抢占AI军事化应用先机,保持美国在该领域技术优势。
作为世界军事革命领跑者,美军将发展AI置于维持其全球军事大国地位的科技战略核心,世界主要国家也纷纷向这一军事竞争新高地发起冲击,一场AI军事化应用的竞赛悄然展开。
AI应用于军事领域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AI技术将成为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在智能化军事体系中,“战争是战争的继续”将成为AI军事化应用“自主推送”的结这个意义上说,武器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愈高,后果愈严重科技进步应该成为造福人类的福音,而不是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晨的丧钟,这样看来,AI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
(节选自“中青在线”2018.09《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隐忧重重》)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AI研究领域的正式确立是1956年在达特茅斯学院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参会者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是AI研究的领军人物。
B.中国AI论文总量及高被引论文数量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在专利申请方面中国也成为人工智能全球布局最广数量最多的国家。
C.从2014年到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自51.7亿增加到238.2亿,这一市场增长量巨大并且按照同等比率增长。
D.美军为了维持其全球军事大国地位,把AI置于军事战略核心地位,世界主要国家也纷纷向这一军事竞争新高地发起冲击。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AI研究领域的高潮和低谷不断交替出现,所以具有与人类同等智能水平的机器仍未出现。
B.中国人工智能申请专利细分领域百分比在机器人、神经网络、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方面均高于美国。
C.中国AI在语音和视觉类产品最为成熟,在医疗健康、金融、教育、安防等多个垂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D.AI技术成为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AI应用于军事领域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
9.解释材料中“双刃剑”的含义,AI作为“双刃剑”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李革,字君美,河津人。父余庆,三至廷试,不遂,因弃去。革颖悟,读书一再诵,辄记不忘。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真定主簿。察廉,迁韩城令。同知州事纳富商赂,以岁课军须配属县,革独不听,提刑司以为能。迁河北东路转运都勾判官、太原推官。丁母忧,起复,迁大兴县令、中都左警巡使、南京提刑判官、监察御史、同知昭义军节度事。丁父忧,起复,签南京按察事。
泰和六年,伐宋,尚书省奏:“军兴,随路官,差占者别注,阙者选补,老不任职者替罢,及司、县各存留强干正官一员。”革与签陕西高霖、签山东孟子元俱被诏,体访三路官员能否,籍存留正官,行省、行部、元帅府差占员数及事故阙员,老不任职,赴阙奏事。改刑部员外郎,调观州刺史兼提举漕运,陕西西路按察副使,大兴府治中。知府徒单南平贵幸用事,势倾中外,遣所亲以进取诱革,革拒之。
兴定元年,胥鼎自平阳移镇陕西,革以知平阳府事,权参知政事,代鼎为河东行省。是时兴兵伐宋,革上书曰:“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不纳。太原兵后阙食,革移粟七万石以济之。二年,宣差粘割梭失至河东,于是晚禾未熟,牒行省耕毁清野。革奏:“今岁雨泽及时,秋成可待。如令耕毁,民将不堪。”诏从革奏。
十月,平阳被围,城中兵不满六千,屡出战,旬日间伤者过半。征兵吉、隰、霍三州,不时至。裨将李怀德缒城出降,兵自城东南入。左右请革上马突围出,革叹曰:“吾不能保此城,何面目见天子!汝辈可去矣。”乃自杀。赠尚书右丞。
赞曰:《传》曰:“君子之言,其利博哉!”徒单镒拱扼一语而宣宗立,厥功懋矣。徒单镒为外官,惟孙即康诡随,乃骤至宰相,古所谓斗算之人,其即康之谓矣。贞祐执政李革,可谓君子,其进退之际,有古人为相之风焉。
节选自《金史·卷九十九·列传第三十七·徒单镒、孙即康、李革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B.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C.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D.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书省”形成于东汉,发展至隋定型,唐时主要负责执行诏令,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
B.“权参知政事”中“权”即代理、暂代。“署、行、守、摄、假、迁”都有代理官职之意。
C.“赠尚书右丞”中“赠”指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较高的官职或称号。
D.“赞曰”中“赞”是史传类作品中作者或注家用来对作品人物或事件进行评论、阐发观点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革聪明机敏,正直廉洁。他才华出众,过目不忘,拒绝权贵亲信的功名引诱,被朝廷赏识
B.李革恪尽职守,奉公敬业。两次伐宋他均积极支持,认真递选官员,转运粮食,以救济金朝军队。
C.李革体恤民情,保护农耕。他考虑民意,上奏反对朝廷耕毁清野,意见最终为朝廷所采纳
D.李革竭忠尽智,忠君爱国。平阳被围,他奋勇抵抗,城破之时,他放弃突围,自杀以殉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同知州事纳富商赂,以岁课军须配属县,革独不听,提刑司以为能。
(2)徒单镒为外官,惟孙即康诡随,乃骤至宰相,古所谓斗筲之人,其即康之谓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行路难
张籍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
弊裘羸马苦难行,僮仆饥寒少筋力。
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
【注】①弊:同“敝”:破旧的。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与李白的《行路难》一样都属于乐府杂曲歌辞,均为古体诗。
B.首句“长叹息”总领全诗,引出下文“湘东行人”对自身境遇的叹息。
C.“壮士无颜色”写出了壮士面对窘境,容貌意态不再像往昔那样昂扬。
D.本诗第七句采用了比喻手法,把泥中的蟠龙喻为盘曲泥泞难行的道路。
15.结合全诗,分析“湘东行人”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宠辱偕忘,毁誉由人:他面对世人的赞誉并没有变得更勤勉,而面对“
”,这是因为他既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关系,也能“
”。
(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渲染了紧张肃杀、残酷壮烈的战场气氛。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点出了阿房宫地理走势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人最终关切的,是自己的存在及意义。意义意味着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人生,人们愿意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投入精力,正是因为这样的过程能够体现人生意义,那些不畏劳苦艰辛、积极求解人生真谛的人,不仅能赋予自己前行的力量,也能为他人点燃盏明灯,照亮生活的道路.然而,追寻意义的旅程,不可能是的。现实中,有的人在浮华中迷失自我,被事物外在的表象遽挡了视线;有的人紧盯着物质财富,房子车子、票子样样不缺,精神世界却
;有的人贪恋职位官帽,除此之外心无所寄情无所托,只能在的焦虑中艰难度日。如果一个人缺少对意义的追问和思考,就容易受各种诱惑所扰。(),进而陷入空虚无聊的境地,一个人只有让自己的生命走出自我狭隘的小圈子,与更远的远方和更多的他人相联系,才能走上通向意义世界的坦途。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蹴而就
一贫如洗
患得患失
长此以往
B.一帆风顺
倾家荡产
忧心忡忡
从长计议
C.一帆风顺
一贫如洗
患得患失
长此以往
D.一蹴而就
倾家荡产
忧心仲忡
从长计议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个人如果缺少对意义的追问和思考,就容易被各种诱惑所扰。
B.如果一个人缺少对意义的追问和思考,就容易被各种诱惑干扰。
C.如果一个人缺少对意义的追问和思考,就容易受各种诱惑所扰。
D.一个人如果缺少对意义的追问和思考,就容易受各种诱惑干扰。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斗志个人难兔会失去
B.个人难免会失去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斗志
C.难免会失去干事创业激情与斗志的个人
D.个人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斗志难免会失去
20.下面是一名娱乐圈明星在其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片段,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今天是我的大作发布会,也是我三十华诞,感谢各位嘉宾和粉丝前来恭贺.这部作品是我的呕心沥血之作,我将惠赠给在场的每位朋友,渴盼你们拜读后提出宝责的意见;我一定听取你们的高见,以便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上更上一层楼。
21.请把下图的中美贸易战的相关情况写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6分)
开放国门
一带一路
得道多助
中国
应对措施
挑战
应战
贸易战
后果
解决之道
合作共赢
美国
树立壁垒
勒索盟友
失道寡助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科.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2018年10月24日,故宫博物院的家具馆对外开放,许多参观者第一次欣赏到宫廷紫檀家具的绝美。紫檀虽美,但它“五年一年轮,千年孕一木”。
2.当下,对“超速”的渴望正涌动成一股潮流,高铁要提速,5G时代已经来临,生活节奏在加快。“我报翻译速成班,一个月就能拿下口译资格证”“我刚买了明星快速养成手册,正在琢磨如何一夜成名”“我养猪只要两个月都能催肥”“一对一补课,保你每次提10分”,人们急于工作,急于学习,急于生活,急着看成效。
3.中国2017年GDP增速为6.9%,2018年GDP增速为6.5%,GDP减速的原因是为了提高经济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更好的社会稳定和更广的发展空间。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四篇: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5 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日期:2017年10月31日上午9:00~11:30)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比。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林是一个隐秘的宝库,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以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但有时候,这并不足够。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隐士》里曾说:“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幸福的。”北宋时隐居龙山的孔旼,据称有田数百亩。还有一些隐士得到了官府的赏赐或官员赞助,也饶有资财。陈抟就屡次被皇帝接见,受到赏赐,他隐居的华山云台观也为官府修建。这些隐士,大抵可以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但是大多隐士并没有这么幸运,特别是山林隐士,往往是清贫的,为了“讨生活”,他们还是需要从事一两种职业,以谋生计。
农夫是隐士们最普遍的职业。躬耕,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被视为是符合隐士身份的。并且,隐士的躬耕,与求取什一之利的田舍翁不同,被赋予了一种修身的意义。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体会着自然的韵律在土地,植物和自身之上的响应,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正如《高士传》中所言:“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养。”从事躬耕的隐士代不乏人。上古有许由,春秋有老菜子,三国时的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也躬耕于南阳,静观天下之变。
渔樵也是隐士从事的一种重要职业。不过,与自给自足的躬耕相比,渔樵因为要出售其剩余产品,不得不与人世发生联系。但一些决绝的渔樵者仍然坚持不在俗人前露面。如南朝人朱百年,以伐樵采箬为业,每次他将樵箬放在路边,自己走开,人们便自取樵箬,按价放钱。朱百年仍可隐藏自己的面目。而有一些渔樵者则选择性地出现,在人世留下雪泥鸿爪。屈原行吟泽畔时遇到的沧浪渔父,《庄子·渔父》中假托孔子所遇到的渔父便是这样的世外高人。渔父.樵夫来自隐士的世界,却对人世有着独特的见解,只言片语,拨醒梦中人。渐渐地,渔樵问答亦成为世外人看世内事的一种象征。除此之外,隐士还依托山林资源,从事其他职业,如安期生卖药,姜歧蓄养蜜蜂,范元琰种莱,傅山行医等,凡此种种,行于世间。
尽管隐士也在谋生,却无贪欲,所谋乃是最本源的生存需要,而在谋生过程中,他们也绝不放弃隐士的自尊。因此,隐士一般是贫穷的,甚至是赤贫的。而这种赤贫成就了一种高尚,所谓“士不穷无以见义,不奇穷无以明操”。正因为隐士们安于贫穷,不困于功名利禄的樊笼,他们才绝少欲望,无需对繁华世界阿谀取媚,才可昂起高傲的头,立于山林之间。(摘编自《住在云山深处: 隐士的衣食住行及其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山林虽然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但并没有解决隐士生活的所有问题。
B.有名的隐士能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要么自己就拥有良田数百亩,要么靠官府的赏赐。C.躬耕是农夫这一职业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但隐士的躬耕却被赋予一种修身的意义。
D.来自隐士世界的渔父、樵夫对人世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能用只言片语点醒“梦中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论述隐士也要“讨生活”,但先从不讨生活的隐士说起,并分析了不用讨的原因。
B.文彰引用鲁迅《且介亭杂文。隐士》里的话以证明在古代有的隐士物质生活相当优渥。
C.农夫、渔樵是隐士所从事的普遍且重要的职业,作者在论证时都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D.文章在论述隐士从事的职业除农夫、渔樵外还列举其他职业,意在表现隐士的生存状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秉承道家“天人合一”之念,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
B.隐士并不需要完全与外界隔绝,即便是不得已与外界接触,也并不影响隐士的身份。
C.虽然有的隐士因生存所需而被迫谋生计,但隐士的白尊却仍然被人们所认同,如朱百年。
D.从一定意义上讲,隐士的贫穷生活成就了其高尚情操,因为安于贫穷也就无需迎合他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堂
号 袁炳发
听母亲讲,我们家从山东东平闯关东落户黑龙江时,发生过一件事。
当时父辈兄弟三人投奔同乡至黑龙江苇子沟,立足未稳,即遭遇水灾,全镇子人陷入困顿,几乎家家缺吃少穿。一天深夜,我家邻居、造纸厂的会计张爷,突然被鸡叫声惊醒,以为黄鼠狼又来吃鸡,便手拎棍棒冲出门。
冲出门的张爷,月色之下定睛一看,哪是什么黄鼠狼,是一窃贼在鸡窝行窃。此时窃贼也听见门外的动静,慌乱中丢物而逃。张爷将其所遗之物拿进屋中,亮灯一看,是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张爷家两只芦花母鸡。
张爷把母鸡放出之后,凑近灯下看布袋子,发现上面印着三个大字“敦本堂”。张爷想起,前些日子我大伯去他家借一斗玉米,正是用的这个袋子!当时听母亲讲这件事时,我还小,对“敦本堂”三个字不甚明白。上小学一年级后,父亲告诉我,“敦本堂”是我们这一支袁氏的堂号。那时候,家族堂号是一个标识或者说符号,更是一个家族自我建设的动力,也就是家风和对外立身的信誉。翌日一早,张爷拿着空袋子来到我们家,也不说话,将空袋子掷于地上,瞥我大伯一眼,鼻子哼了一声,扭头走了。我大伯见状,傻眼了,马上让我父亲去看下自家的布袋子在不在。
当我父亲告诉大伯,我们家的布袋子的确不在了时,我大伯当时就哭了,说,这人丢不起呀!
我父亲说,丢什么人,又不是我们干的,袋子是让人偷走了。我大伯说,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呀?咱们百口难辩!
我大伯哭得很伤心,感觉对不起老祖宗,没有保护好家族名声。说着,就安排我父亲和叔叔收拾东西,回山东老家东平去,不在此处丢人现眼了。
我父亲急了:我们是敦厚本分之家,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受冤屈。父亲掉头出去了。父亲要把这件事调查明白!
事件发生时,正是阴历九月初,早晚有霜冻。夜间野兽出洞都会留下足迹,人畜如果晚间出来,踩出的痕迹也会像石膏一样凝住。我父亲在路上仔细查看,循着一趟可疑的足迹追出镇子,一追就是十几里地,追到了另一个屯子。那天半夜时分,我父亲带着两个人回来了,一个中年男人,一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三人直奔张爷家。
原来,偷鸡的是那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中年人是他的父亲,一起过来赔罪来了。
这件事的结果不说大家也能猜得出来,我们家和张爷家的嫌隙弥合了。这件事的发生,非但没有给我们家族抹黑,反而赢得了许多好名声,苇子沟的人一下子就接受了我们家。我们家以敦厚本分立家,赢得了远近邻居的信任。这件事之后,张爷在造纸厂的厂长面前,极力举荐大伯哥仨到纸厂上班。
哥仨到纸厂上班后,专选苦脏累给钱多的活干,两三年间,就挣得一份不错的家业。而且,当时从山东来时,只有大伯一人娶亲,经过几年打拼,我父亲和叔叔每人都娶了一位好姑娘。就这样,我们家不仅没有退回到老家山东,倒是深深扎根在黑龙江了。
扎根之后,大伯在正堂的一张桌子上,把祖辈牌位供上,并把堂号“敦本堂”三个字的横幅挂于牌位上方的墙上。几年后,“文革”开始,“红卫兵”的“破四旧”将我家的牌位、堂号掷于火堆,焚烧一尽。
当时,大伯为了保护堂号,和“红卫兵”们厮打起来。结果,大伯的一条腿被“红卫兵”们打伤致残。
从此,大伯每天都郁郁不乐。几个月后,大伯去了趟县城,家里人不知他去干什么,问他也不作答,只是从他舒坦的面容上,猜测他可能是到县城做了一件大事。这个谜,直到大伯去世时才解开。
那天,病中的大伯奄奄一息,我大伯母给大伯换寿衣,当大伯母除去大伯身上的旧衣时,我们袁氏家族的大人小孩,都在我大伯的前胸看到了刺上去的三个字——敦本堂。大伯母急忙问大伯:那次你去县城就是刺字去了吗? 大伯吃力地点点头之后,长嘘一口气,就咽气了。……
时隔多年,回想自己为官多年,竟一尘不染,这才猛然惊觉——其实,大伯前胸上的那三个字,早已扎在我心里的最深处了。
(选自《安徽文学》2017年第6期)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角度,既可展现“我”的内心世界,又使文章更具真实感。
B.张爷爱憎分明:因误会而对“我们家”失望,误会消除后又极力帮助“我们家”。
C.作者善于通过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D.“我们家”优良家风之所以能得以传承,离不开父辈们对“堂号”的坚守与保护。
5.简要分析划线段落在文中的作用。(5分)
6.“敦本堂”这个堂号对“我们家”产生了哪些影响? 请简要概括。(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2017年3月,由中南民族大学教授王兆鹏与搜韵网站共同打造的《唐宋文学编年系地信息平台》正式上线,仅两天,网络点击量就达220万次。登陆平台,点击诗人名字,侈可看见他一生行迹的文字版和路线图,点击路线图中的任一个地点,能看到他在这里的生活轨迹,留下的作品,该平台利用大数据打造了一张“文化版”中国地图。这之前,文学研究几乎没有利用过大数据,该地图第一次通了历史的时空隔阖,将唐宋诗人请出了“格子间”。
这并非王兆鹏第一次将大数据和文学连接在一起。上世纪90年代,他就利用大数据给唐诗宋排名次,结果遭到一片骂,但王兆鹏却还是选择相信数据,他觉得在将来的文史研究中,作品的好坏评价“必须要有数据作支撑。”该地图还引起了海外研究者的关注,哈佛大学相关项目组也发来邮件,希望合作共享数据。
(摘编自翁佳妍《用一张地图,将唐宋诗人请出“格子间”》)材料二:
我们生活在一个任何人都无法摆脱数据的大数据时代。数据越多,人们做出的分析就越多;人们分析得越多,制造的烟幕弹也就越多.因此不能单看数据的表象,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美国交通部关于对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和美国西部航空公司的飞机晚点率统计分析为例:
自1987年起,美国交通部就要求航空公司上报每个月的晚点记录。在最近的报告中,美国西部航空公司是表现最好的一家,晚点率最低。在竞争对手纷纷倒闭的情况下,形势一片大好。但1991年的夏天,美国西部航空公司却宣布破产,这与分析人员统计分析有关。
分析人员统计分析时只关注四个对象:客机、到达机场、客机数量和晚点频率,而忽视了天气条件、载客率等,又加之在统计平均数时,对某些指标进行过度加权后,两个公司的平均晚点率就完全走向了反面。
(摘编自美国冯启思《对“伪大数据”说不: 走出大数据分析与解读的误区》)[注] 统计学认为,在统计中计算平均数等指标时,为了考虑到每个数量在总量中所具有的重要性不同可以给予不同的权数,这样的做法就叫加权,即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事实上,没有重点的评价就不算是客观的评价。材料三:
近日,《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据介绍,《方案》旨在运用大数据概念和技术创新农业监测统计工作的思路和办法,推动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环节的应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试点省份包括:天津、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青海、新疆,当前由于农业数据的共享开放不足,导致信息孤岛、数据壁垒、数据碎片化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大量存在。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认为,充分利用大数据对农业生产要素实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摘编自《<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公布: 打破信息孤岛共享涉农数据》)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图1数据支持以下结论:整体上,美国西部航空公司正点到达的表现要胜过阿拉斯加航空公司。
B.图2 数据支持以下结论:美国西部航空公司在每个机场的正点到达率均低于阿拉斯加航空公司。
C.美国西部航空公司最终走向了破产,这与分析人员所关注的评价对象不够全面有着一定的关系。
D.为了统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不能够在加权后进行平均数的统计,否则统计结果会有偏差。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A.《唐宋文学编年系地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打造了一张“文化版”中国地图,这是国内文学研究领域首次利用大数据的个案。
B.王兆鹏的研究引起了哈佛大学相关项目组的关注,这说明海内外的文学研究者对于大数据的利用还是有一些共识和期待的。
C.冯启思认为数据越多,人们的分析就越多,烟幕弹也就会更多,所以不能只关注数据的表象,要敢于对“伪大数据”说不。
D.从《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的试点省份分布来看,说明我国当下利用大数据推进农业发展的侧重点应该放在西部地区。
E.大数据的使用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使得一些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因此利用大数据是行业发展的前提。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在信息化的当下我们该怎么对待大数据研究。(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题。
苏孝慈,扶风人也。父武周,周兗州刺史。孝慈少沉谨,有器干,美容仪。周初为中侍上士,后拜都督,聘于齐,以奉使称旨,迁大都督。其年又聘于齐,还授宣纳上士。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
高祖受禅,进爵安平郡公,拜太府卿。于时王业初基,百度伊始,征天下工匠,纤微之巧,无不毕集。孝慈总其事,世以为能。俄迁大司农,岁馀,拜兵部尚书,待遇逾密。时皇太子勇颇知时政,上欲重宫官之望,多令大臣领其职。于是拜孝慈为太子右卫率,尚书如故。明年,上于陕州置常平仓,转输京下。以渭水多沙,流乍深乍浅,漕运者苦之,于是决渭水为渠以属河,令孝慈督其役。渠成,上善之。又领太子右庶子,转授左卫率,仍判工部、民部二尚书,称为干理。数载,进位大将军,转工部尚书,率如故。先是,以百僚供费不足,台省府寺咸置廨钱,收息取给。孝慈以为官民争利,非兴化之道,上表请罢之,请公卿以下给职田各有差,上并嘉纳焉。开皇十八年,将废太子,惮其在东宫,出为浙州刺史。太子以孝慈去,甚不平,形于言色,其见重如此。仁寿初,迁洪州总管,俱有惠政,其后桂林山越相聚为乱,诏孝慈为行军总管,击平之。其年卒官。有子会昌。
(选自《隋书·卷四十六·列传第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
B.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
C.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包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
D.后从武帝伐齐/以功进位/开府赐爵文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寻改封/临水县公增邑千二百户/累迁工部上大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迁,古代多指调动官职,包括升.降、调三种情况,如迁升、迁授、左迁等均指升职。
B.受禅,指王朝更迭时,新皇帝承受旧帝禅让的帝位,尧舜禅让是我国古代经典的传说。
C.廨钱,隋唐时期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由各州令史负责,所收利息作为官员津贴。
D.东宫,因方位得名,一般指我国古代封建时期太子所居住的宫殿,也可借指太子本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苏孝慈颇具外交才能,曾两次奉命出使齐国,皇帝十分满意并因此提拔了他。
B.苏孝慈军事才能出众,先从武帝征伐齐国,后接受诏命,平定桂林山越叛乱。
C.苏孝慈管理能力突出,新帝登基之初,由他总管从全国各地征召而来的工匠。
D.苏孝慈为官心系百姓,任尚书时主动疏通渭水、反对官民争利、对民施行惠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皇太子勇颇知时政,上欲重官官之望,多令大臣领其职。(5分)
(2)太子以孝慈去,甚不平,形于言色,其见重如此。(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成,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①。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②。
岁云募,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注:①安石:谢安字安石,早年隐居,四十余方出仕,之后仍不忘隐居,镇守新城时打算“经略初定,自江道东还”,后志不遂,病死京城。从事:从政。②沧洲:水滨,古代多借指隐士所居住的地方。
14.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鬓惊秋”即“为鬓生白发而惊”,明写谢安出仕较晚,暗写词人已届暮年的忧伤。
B.词人借写谢安“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表现了他与弟弟苏辙分别时的不舍。
C.“雅志”句说做官妨碍了谢安隐居志愿的实现,这隐含着词人对贪恋功名者的批判。
D.结句引用“求田问舍”典,自比许汜,言自己已无忧国之心,甘做求田问舍的庸人。
E.本词结构清晰,“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三句承上启下,上片咏史,下片抒怀。
15.词序末两句说“要以谢安没能早退为戒,要以退隐后兄弟相从的快乐作为安慰”,请结合全词分析这两句话在词中的具体体现。(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努力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党和政府的追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两句表达了类似的美好愿望。
(2)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论证学习应当专一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以我的能力,承担此任务实在是绠短汲深,但既然大家那么信任我,我只能勉力而为,争取把事情办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②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佛教厅内,各种美轮美奂的展品,诉说着曾经的辉煌,让参观者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宗教气息。
③西南联大时期,刘文典鄙薄写小说的沈从文,甚至蓄意挖苦对方薪水稀少,沈从文从不计较,这种犯而不校的修养堪称一流。
④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家庭本来和睦温馨,但因一笔钱财家庭成员反目甚至对簿公堂,亲情在金钱面前缴械投降。
⑤如今电销产业发达,顺带而起的快递业务也风生水起,但手机等半大不小的物件在配送过程中却常有遗失,监管是个大问题。
⑥2018年世界杯南美区预选赛第18轮,阿根廷队因梅西连入3球,客场击败厄瓜多尔,不言而喻地证明了梅西仍是球队灵魂。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面对突发灾难,地方应急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当地政府应急机制的健全,九寨沟地震救灾及时,再次证明了这个观点。B.我国智能交通管理已进入黄金时期,云计算、视频智能分析等先进技术的相继出现,为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提供了保障。
C.10月4日,美国拉斯维加斯发生枪击事件,歹徒对参加露天音乐会的人群进行扫射,造成了约59人死亡、515人受伤。D.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违规排放不达标废气物的现象,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19.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在庆功宴上,王总举起酒杯说:“感谢各位的鼎力相助,本公司终于在香港成功上市。
B.老师常感叹:“怀念冰心先生,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读她的书,以感悟她的睿智与从容。”
C.张校长说:“李老,明天我校召开管理工作研讨会,还请您老拨冗光临,斗胆赐教。
D.东吴孙权为扩充势力,为子求娶关羽之女,关羽断然拒绝:“吾虎女安肯嫁汝犬子乎!”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①
。一种是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它是一种潜在的智力,一般在20 岁后达到顶峰,30 岁后降低,这是不可逆的。另一种是晶体智力:指已经获得的知识与技能,②
,主要由后天教育和经验决定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③,只是到了25岁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
21.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口的方式,说明另两处问题。(5分)
不少家长为了“充分利用”暑假,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因为参加了补习班,孩子就可以得到更大的进步、更快的成长。但其实让孩子上过多的补习班,除了需要家长付出金钱成本外,还势必割裂家庭的亲子关系。只要刹住这股“歪风”,孩子的假期就会有蓝天白云。
①参加了补习班,孩子也不一定得到更大的进步、更快的成长。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中,山东省实验中学的高三学生孙洪涛,凭借出色的折纸技能,最终拿到了该校降低60分录取的资格。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热议:有人认为孙洪涛凭着自身的努力及对兴趣的坚持,赢得名牌大学向他伸出的橄榄枝理所应当,同时这也体现出了大学自主招生“潜力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则;也有人认为这会加剧家长的捷径思想与侥幸心理,从而加重孩子上各种特长培训班的负担,加之“怪才难以界定”,容易在招生过程中出现暗箱操作等不公平的现象。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绵阳市高中2015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35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1.B(除了“官府的赏赐”还有“官员赞助”)2.C(“都用了比喻论证”错)
3.A(A“隐士们秉承道家‘天人合一’之念”于原文无据)
(二)(14分)
4.(3分)C(没有外貌描写)
5.(5分)?交待“偷鸡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遭遇水灾,全镇困顿;?推动情节发展:正是由于几乎家家缺吃少穿,才会发生“偷鸡事件”;?为张爷误会“我们家”埋下伏笔:初来乍到的外来户且生活艰辛;④从侧面交待父亲坚持“自证清白”的原因:投奔同乡且立足未稳;⑤用生存的艰难衬托出我们家对家风的坚持:再困难的生活,人也不会堕落。
(每点1分,答到4点给满分)6.(6分)
对家族整体层面的影响:?“偷鸡事件”中坚持自证清白,赢得张爷及乡邻的信任,让大伯三兄弟找到工作;?大伯三兄弟在纸厂任劳任怨,在黑龙江扎下了根;
对家族个体成员的影响:?父亲为了保护家族名声,坚持自证清白;?大伯极力保护祖辈牌位与堂号,并将堂号刺在胸口;“敦本堂”早已在我心中生根,为官多年,一尘不染。
(对家族整体和个体的影响各3分)
(三)(12分)
7.(3分)D(“我们不能够在加权后进行平均数的统计”错,原文的意思是不能过度加权)8.(5分)BC(A.“首次使用”错,上个世界90年代王兆鹏就用数据给唐诗宋词排名次D.“侧重点应该放在西部地区”于原文无据E.“利用大数据是行业发展的前提”过于绝对。)
9.(4分)?依托大数据,对社会各行业进行更科学、有效的研究,合作共享,争取更大的发展。?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大数据隐藏的烟幕弹仔细辨别,不能盲目相信“伪大数据”。
(每点2分)
二、(35分)
(一)(19分)10.(3分)A 11.(3分)A(左迁为贬官)
12.(3分)D(“任尚书时主动疏通渭水”错)
13.(1)(5分)当时皇太子杨勇对时政非常了解,皇帝想提高东宫官吏的声望,就常让朝廷大臣兼任东宫的官职。
(划线处各1分,大意1分)
(2)(5分)太子因为苏孝慈的离开,(心中)很不平,在言语、表情上也有所表露,苏孝慈就是如此的被太子倚重。
(划线处各1分,大意1分)
(二)14.(5分)AD(A.“暗写词人已届暮年的忧伤”错;D.“甘做求田问舍的庸人”错。)
15.(6分)“以不早退为戒”:上片写谢安本抱有功成身退的心愿,可结果却是“扶病人西州”,从而产生“退隐的雅志”困于“轩冕”的“遗恨”,而谢安的“遗恨”正是苏轼引以为“不早退”的鉴戒;
“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下片设想辞官归隐后的情景——在归家途中,每有“佳处”则可尽情游玩;同时设想兄弟相聚,可尽兴喝酒唱歌,无拘无束,而这些“相从之乐”正是对归隐的最大安慰。
(划线处各1分;大意接近即可)
16.(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每空1分,与原文不符该句不得分)
三、(20分)
17.(3分)B(绠短汲深: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打很深的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多用作谦语。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去计较。对簿公堂:在官府公堂上受审问,后来指在法庭上对质或上法庭打官司。半大不小:指人未到成年但已不是儿童的年龄。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不能够用在句中作状语,用在此处不合适。)
18.(3分)B(A.“能力的强弱……机制的健全”错,一面对两面;C.“约59人死亡、515人受伤”错,不合逻辑;D.“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错,不能并列,“杜绝……现象”与“增强……意识”语序不当)
19.(3分)C(“斗胆赐教”不妥,可改为“不吝赐教”)20.(6分)① 智力可分为两种②它是后天习得的③并不因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每句2分)
21.② 让孩子上补习班也不一定会割裂家庭亲子关系 ③
刹住补课“歪风”,孩子的假期也不一定就会有蓝天白云
(写对一处给2分,写对两处给5分)22.按照2017年高考作文阅卷标准赋分。参考译文
苏孝慈是扶风人。父亲苏武周是周朝兗州刺史。苏孝慈年少时沉着谨慎,很有才干,容貌俊美。周朝初年任中侍上士。后来又拜授都督的官职,(苏孝慈)出使到齐国,因其奉命出使让皇帝满意,回京后升为大都督。当年他又出使到齐国,回来以后授予宣纳上士。后来他又跟随武帝讨伐齐国,因为功高而升为开府,皇上赏赐他文安县公的爵位,食邑一千五百户。不久又改封为临水县公,增加食邑一千二百户,之后连续升迁做到工部上大夫。
高祖接受禅让后,(苏孝慈)晋升爵位为安平郡公,并被授予太府卿的官职。当时皇家大业刚刚奠定,各行各业刚刚开始,朝廷征召天下的工匠,即使只有一点点手艺的人,也无不把他们全部集中起来。(皇帝让)苏孝慈总管这件事,世人认为苏孝慈很有管理才能。不久,他又升迁为大司农,一年多以后,又授予他兵部尚书的官职,皇上待他更加亲密。当时皇太子杨勇对时政非常了解,皇上想提高东宫官吏(太子属官)的声望,就常让朝廷大臣兼任东宫的官职。于是(皇帝)就授命苏孝慈担任太子的右卫率,仍旧担任兵部尚书的职务。第二年,皇上在陕州设置常平仓,以便把粮食转运到京城。由于渭水含沙量大,水流忽深忽浅,漕运的人为此都很苦恼,于是朝廷决定疏通渭水,挖一道水渠同黄河相连,命令苏孝慈监督这项工程。水渠修成后,皇上认为他做得很好。后来又让他兼任太子右庶子,转而授予他左卫率的官职,仍旧担任工部尚书、民部尚书,人们都称赞他很干练。几年以后,他晋升为大将军,转任工部尚书,依旧担任左卫率。这之前,因为供给官吏的经费不足,台省府寺都设置了放贷的机构,收取利息作为官俸。苏孝慈认为官府和百姓争利,不是教化天下的办法,就上表章请求予以禁止,(同时)请求对于公卿以下的官吏按职位差别分给田地,皇上都很赞成并采纳了这些建议。开皇十八年,皇帝将要废除太子,又担心苏孝慈在东宫辅助太子,于是就调苏孝慈出京任淅州刺史。太子因为苏孝慈的离开,心中很不平,在言语表情上也有所表露,苏孝慈就是如此的被太子倚重。仁寿初年,(苏孝慈)升任洪州总管,在两地他都施行仁政。这以后,桂林山越人纠结叛乱,皇上下诏命苏孝慈任行军总管,(苏孝慈)击败了叛军,平定了叛乱。这一年苏孝慈死在任上。(苏孝慈)有一个儿子叫苏会昌。
第五篇:四川凉山州2013 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四川凉山州2013 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共6 页,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7 分)
一、(12 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3 分)A. 绯.红fēi 模.块mú 间.奏曲 jiān 碧波万顷.qǐng B. 中.听 zhōng 凭.证pín 择.菜叶zhái 泾.渭分明jīng C. 洗涮. shuàn 稔.知rěn 处.方药 chǔ 一塌.糊涂tā D. 浸渍. zì 烟囱. chōng 压.路机 yā 悄.无声息qi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A. 录像 起迄 荧光屏 作壁上观 B. 洽谈 赋予 百叶窗 楞头楞脑 C. 熨帖 缔造 行旅包 拾人牙慧 D. 笼络 刹车 渡难关 成群结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A.美国高官最近频繁表态,不断炒作“中国军方黑客”,声称美国是网络安全方面的受害
者,这显然是失.之.公允的。
B.2013年年初我国许多地区被雾霾笼罩,不.单.是政府,每个公民都应增强环保意识,否则,中国环境问题前景堪忧。
C.我们很难确定地说,李安是大陆的,李安是台湾的,或李安是美国的。他仿佛都是,但
也仿佛都不是:游走于三界之外,在三个板块中翻.云.覆.雨.。D.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各部门要限期完成职能转变
任务,要彻底改.头.换.面.,绝不能“换汤不换药”。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四川省城镇供水条例》正在加紧完善并按程序推动立法进程,该条例拟规定生活用水根据条件逐步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
B.为加强特殊求职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西昌市人才交流市场人力资源
部将在每月最后一个星期六举行专场主题招聘会。
C.今年2 月28 日,中华医学会等七协会再次致函给中国工程院,呼吁调查郑州烟草研究
院副院长谢剑平学术欺骗行为,并撤销其院士资格。
D.针对访华日本代表团称日本愿向中方提供改善空气质量相关技术,外交部3 月22 日表
示,中方愿与日本开展有关领域的合作。
二、(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 题 “最后通牒”博弈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员工要求老板加薪,否则就会另谋高
就;老师告诉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否则就会通知家长;顾客要求商家降价,否则就会另选商
家。这些情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由双方参与,一方提出方案,另一方决定接受或拒绝。
若方案被接受,则双方均获益或均不受损;若方案被拒绝,则一方或双方均不受益。研究最
后通牒现象,能够揭示社会情境下人们的决策行为特点。
最后通牒博弈实验始于1982 年的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在该校经济学系的古斯等三位教
授的支持下,42 名学生每两人一组参加了一项名为“最后通牒”的博弈实验。实验中两个
人分4 马克。其中一个人扮演提议者提出分钱方案,他可以提议把0 至4 之间任意钱数归另
一人,其余归他自己。另一人则扮演回应者,他有两种选择:接受或拒绝。若是接受,实验
者就按他们所提方案把钱发给两人。若是拒绝,钱就被实验者收回,两个人分文不得。
为防止交情、一时冲动、事后的社会议论等因素起作用,实验采取双盲方式。提议者和
回应者都不知道对方是谁。在实验规则宣布后,他们有一天的时间作慎重考虑,填表报数交
给实验者。然后实验者将报来的方案交给回应者,后者决定拒绝还是接受。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这个博弈的均衡点是很明确的:对于回应者来说,分给自己的钱
数,不管多少,只要不为零,则接受比起拒绝来,总有更大的利益,他应该选择接受;既然
回应者能接受任何不为零的钱数,那么提议者为自己利益计,分给对方一点小钱就够了。
这个实验重复了两次。第一次实验,参与实验的21 组被试者均对该题目缺乏经验。有 组的提议者建议对半分;有2 组的提议者要求独占4 马克,其中一位提议者的提议被接受,另一位被拒绝;其余12 组提议者提出的分给回应者的金额均大于1 马克,其中有1 个给予
回应者1.2 马克的分配提议被拒绝。在第一次实验中提议者提出给回应者的比例平均为37%,共有2 个提议被拒绝。一周以后重新进行第二次实验,经过一周的思考以后,许多提议者不
像第一次实验中那样慷慨了,但是提议的分配额还是比马克的最小货币单位大许多。这一次 的结果是提议者提出给回应者的比例平均为32%,只有2 位提议者提出平均分配;只有1 位提议者提出给回应者的金额小于1 马克,该提议被回应者拒绝;3 个给回应者1 马克的提
议被拒绝了;此外还有1 个给回应者3 马克的提议也被拒绝了。第二次实验共有5 个提议被
拒绝。
此后的二十年间,不同专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以不同的奖金额度重复了这一实验。其
可以确认的结果是:提议者平均将奖金的32%分给回应者,而回应者中平均有23%的人拒
绝这一提议。(有删改)
5.关于“最后通牒”博弈实验,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最后通牒”博弈实验由提议方和回应方组成,一方提出方案另一方选择接受或者拒绝,接受则双方获益,拒绝则双方受损。
B.“最后通牒”博弈实验最早由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古斯等三位教授主持,42 名参与者被分
成两组,按照双盲方式对4 马克奖金进行分配。
C.“最后通牒”博弈实验是为了研究社会情境下,人们决策行为的特点,以及在决策中是
否总以“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
D.“最后通牒”博弈实验迄今为止共做了两次,第一次由于被试者缺乏经验,实验者不得
不于一周以后重新进行第二次实验。
6.对文中实验数据,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第一次试验中,1/3 的提议者建议对半分,表现了这部分参与者基于“交情”或“一时
冲动”的不理性。
B.第一次试验中只有两个提议被拒绝,说明当提议者给出的奖金数额为零时,回应者会毫
不犹豫地拒绝。
C.第二次试验中,提议者给出的平均比例比第一次实验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第二次有小
于1 马克的提议。
D.第二次试验中,三个回应者拒绝了1 马克的提议,此外小于1 马克的提议和一个3 马克 的提议也被拒绝了。
7.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实验表明,人们在社会情境下的决策行为,并不总是遵循“利益的最大化”的原则。
B.实验证明,只有在较小的奖金数额下,人们才会在自己获利的同时考虑对方的感受。
C.最后通牒博弈实验为人们研究社会决策行为,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若干有待思考的问题。D.最后通牒博弈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控制性,能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实验者反复验证。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 题(6 分)
赵希錧,字君锡,旧名希哲,登庆元二年进士第。少扶父丧归,道遇寇,左右骇散,希錧拊棺恸哭不慑,寇义而去。学于陈傅良、徐谊,既.举进士,调汀州司户。峒寇李元砺方
起,汀人震惧,郡会僚佐议守城,希錧下坐无一语,守异之曰:“不言得无有所见乎?”希
錧曰:“守城非策也,距城三十里有关曰古城,若悉精锐以扼其.冲,贼不足虑矣。”守以付希
錧,人为.危之。希錧至关,审形明间,申令谨候,分画粗定,贼已遣谍窥关。希錧得谍诘之,纵其举火相示,而羸师以误之。夜半,贼数百衔枚突至,希錧严兵以待。贼且至,始命矢石
俱下,贼无一免,余党闻风而遁。希錧引还,老稚罗拜相属.,希錧繇他道以避之。事闻,诏
升州推官,治疑狱,决滞讼,摄下邑,弭乱卒。去之日,军民遮道泣送者数十里。
调主管夔州路转运司帐司,疏大宁盐井利病,使者上诸朝,民便之。改知.玉山县,未行。
授大理寺丞,迁大宗正丞,权.工部郎官。宗姓多贫,而始生有训名,为人后有过礼,吏受赇
亡艺,莫敢自陈,希錧白其长推行之。会朝议,燕邸近属赴朝参者少,命希錧易班,希錧力
辞,弗克。特换授吉州刺史、提举佑神观。未几,廷臣言宗姓换班人尝举进士,请视朝士,听轮对。于是希錧次对时首论:“今日多事之际,而.未有办事之人。臣非敢厚诬天下以为无
人,患在选择未得其道、器使未当其才尔。”授成州团练使,赐金带,令服系。以宝玺推恩,进和州防御使。
理宗即位,进潭州观察使,以公族近邸,恩特加厚。又进安德军承宣使。希錧引对,言:
“初政急务,莫先于.明道,总治统,收人心。”上为动容。越明年,论祠祭不蠲,禁卫不肃。
慈明宫上寿,升节度,封信安郡公。卒,遗奏闻,上震悼辍视朝,赐含敛,赠以金币。
希錧风资凝重,胸抱魁垒,扬人之善,不记人之过,急人之难,不忘人之恩。居官,祁
寒盛暑未尝谒告,衣食取裁足而已。追封信安郡王。(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8.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既.举进士,调汀州司户 既:已经,„„之后 B.希錧引还,老稚罗拜相属. 属:嘱托,嘱咐 C.改知.玉山县,未行 知: 掌管,管理
D.迁大宗正丞,权.工部郎官 权: 暂时代理或兼任官职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A.若悉精锐以扼其.冲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游之乐也 B.守以付希錧,人为.危之 父母只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C.今日多事之际,而.未有办事之人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D.初政急务,莫先于.明道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23 分)
四、(31 分)
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事闻,诏升州推官,治疑狱,决滞讼,摄下邑,弭乱卒。
○2 臣非敢厚诬天下以为无人,患在选择未得其道、器使未当其才尔。11.结合文意,总结赵希錧这个人物形象的特征。(4 分)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3 分)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於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怕声下气不
惮的劳,以致甘膜,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颜氏家训·勉学篇》
13.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 分)山 行 戴复古
度岭休骑马,临渊看网鱼。木根高可坐,岩石细堪书。谷鸟鸣相答,山云卷复舒。儒衣人卖酒,疑是马相如。
(1)该诗首联有何特点?请做简要分析。(4 分)(2)简要赏析第三联的写作手法。(4 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其中六道作答,6 分)(1),任重而道远。(《论语》)(2)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3)仰观宇宙之大。(王羲之《兰亭集序》)(4),用心躁也。(荀子《劝学》)(5)悦亲戚之情话。(陶渊明《归去来兮辞》)(6),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7)寒衣处处催刀尺。(杜甫《秋兴八首》)(8)驾一叶之扁舟。(苏轼《赤壁赋》)
五、(22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 题 时光涂抹的油漆 周玉洁
(1)在城西我家老屋里,放着一把木质的老圈椅。估计打那把圈椅的木匠手艺不精,也或许因为木料的欠缺,或是因为贫寒人家用,不必那么精细,所以那椅子的椅背和扶手连 在一起,被简化成了一个半圆。靠背是无屏的,省了雕花镂空的工艺,甚至连漆也不上了。
据我奶奶说,不上漆有不上漆的讲究,因为那椅子的木料是上好的黄花梨。
(2)我注意到那椅子的时候,它已经很老了,已失去了木料的本色,成了黑褐色。它油
光满面,稳重敦实,通体泛出柔和的光泽,好像是从榨油坊脱胎换骨一般,油汪汪,亮闪闪。
(3)我爸爸说,它亮,是因为它被镀上了几层时光。它被我老老太爷的大手抚摸了几十
年,被我太爷爷的长布衫打磨了几十年,还有我奶奶,生前也是爱坐这把椅子的。
(4)提起我太爷爷,大家总是点着我的脑门,咬牙切齿地笑着说:“看看这帮老的小的,老太爷当年抱过谁?就你,整天把你兜在长布衫里,坐在圈椅上,把你当个宝贝。”表姐说:
“即便是老太爷已经很老了,还是抱着你,用长衫的下摆裹着你,整天坐在圈椅上,谁进来
都不瞧一眼,只有你哭时,他才抬抬眼皮。”
(5)我开始远远地看在圈椅里打盹的奶奶,看着她蓝布的大襟衣裳和袖筒里露出的枯柴
样的手,以此想象老太爷抱着我打瞌睡的样子,想那苍老的身躯是如何搂着一个娇嫩的小人
儿安然入睡的。老太爷有一张发黄的黑白照片,山羊胡子,五官清瘦,穿着长衫,坐着。照
片上的那个老人如此陌生,可他坐的那把椅子却那么熟悉。是那把老圈椅。(6)我坐在那宽大的椅子上,双脚离了地,背靠着椅背,手抚着扶手。我闭着眼睛,试
图在幻想中去寻找老太爷的呼吸,体味那曾当了我摇篮的长衫的衣襟;有时也去回想奶奶坐
在这圈椅上给我讲过的故事和唱过的儿歌。我屡屡落空,被突然的惊骇吓倒。老老太、老太
爷、奶奶都曾安详地坐过这把椅子,可是现在,他们去了哪里?
(7)我从椅子上跳下来,仔仔细细地查找,椅座的缝隙、椅子腿的木楔、扶手上的纹理。
那椅子散发出一股气味儿,那是复杂的混合。我深吸一口气,辨出里头有秋雨绵绵的季节湿
漉漉的落叶,有翻开一本发霉的旧书时飘出的淡淡油墨,有壁橱里经年的棉絮,有尘土、有
风、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太多气息。我有点喘不过气来。(8)就在那时,爸爸问我,“你在找什么?”
(9)“找老老太、太爷爷和奶奶。”我说,“他们坐这椅子那么久,怎么会什么也不留下?”
6(10)爸爸吃惊地看着我,忽然转身去找了一把小刀来。他蹲在我身旁,用锋利的刀刃在
圈椅的扶手上刮了一下。刀片上有一层黑色的污垢,而那被刮过的地方露出了清新的黄色,那么嫩的木色,鲜亮、刺眼。
(11)“看看,那些老辈们留下的。”爸爸笑着,指着刀片上的那团黑,开玩笑般地说,“他
们留下的垢痂。”(12)我被他脸上的笑激怒了,鼻子一酸,眼泪就要掉下来。这个无情的人,竟然这样去
说我逝去的亲人们。可是他依然笑着:“这是他们拿时光给这椅子上的漆。”(13)爸爸在我愤怒地走开后,独自坐在圈椅上,他的双手捂着眼睛坐了很久。妈妈说,我走后,他几乎哭出了声。很多年后我才明白,为什么他对着我要笑,背着我却哭。从那以
后,我再坐那圈椅时,却从未因为想起老老太、太爷爷和奶奶而惊骇。我安然地蜷在圈椅上,嘴里含着一粒冰糖,懒洋洋地看书。时钟滴答滴答,光线透过窗棂照进来,很静谧,很祥和,我觉得一切都那么好,那么好„„ 《读者》(有删改)
15.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层含义(6 分)
(1)我屡屡落空,被突然的惊骇吓倒。(3 分)
(2)很多年后我才明白,为什么他对着我要笑,背着我却哭。(3 分)语文试题卷 第6 页(共6 页)16.文中第(7)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四个意象,分别写出了圈椅的哪些气息?(6 分)
17.(13)段最后一个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在结构上有何作用?(6 分)
18.根据文意,对作者思想情感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作者通过家中几代长辈在圈椅上安详地坐过,现在却都已逝去,从而展开了对生与死的
深刻思考。
B.作者通过对圈椅的描写,以及对老太爷摇篮般的衣襟的感受,表达了几代人之间亲情的
和睦与牵绊。C.作者通过圈椅历经岁月而失去了本色,揭示出只有刮除社会施与的污垢,人才能活出自
我的价值。
D.作者通过对老屋圈椅的回忆,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无限怀念和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反
感与批判。
E.作者通过对圈椅的回忆以及爸爸刮下污垢解答“我”的疑问,表达了对深沉细腻的父爱 的感激与温暖。
五、(10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为“正能量”下定义。(4 分)“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而“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
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 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正能量”代表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
情感。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6分)
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 的脸都转向那些微光,转向那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烈地望着,她又采取一小时前在她那睡着了的小孩的床头所采取的姿势。她的同伴用手轻轻地抚摸她的头发。
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神仙世界的奇观。艾芙·居里《居里夫人传·第十三章》 简要分析上述文字中,哪些是历史的真实,哪些是文学的想象?各有什么作用?(6 分)
六、作文(60 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对于许多人来说,右手比左手重要。因为许多人习惯于使用右手,久而久之,右手的潜
能就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相反,左手的作用常常被人忽视,锻炼的机会少,潜能得不到发掘,只能处于从属地位。
要求:请以“右手与左手”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要脱离材
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__
语文答案 第1 页(共2 页)
凉山州2013 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C(A.模块mó B.凭证píng D.烟囱 cōng)2.D(A.起讫 B.愣头愣脑 C.行李包)
3.B(A.“失之”应改为“有失”C.翻云覆雨:反复无常,玩弄手段。贬义。D.改头
换面:只改形式,不改内容。贬义。)
4.A(B.搭配不当,应改为“满足求职者的需求”。C.重复,删去“致函给”中的“给”
字。D.成分残缺,“技术”后加“的问题”)
5.C(A.“双方获益”“双方受损”不符合文意;B.“42 名参与者被分成两组”误;D.“迄
今为止共做了两次”,“迄今为止”误。)
6.D(A.“基于交情”误,原文明确指出实验是按照“双盲方式”进行的;B.“回应者会
毫不犹豫地拒绝”误,“其中一位提议者的提议被接受”;C.“主要原因”误,第二次试
验中“对半分”的提议也远远少于第一次试验。)
7.B(文中“以不同的奖金额度”说明实验并不总采用小额度奖金。)8.B(属:相连,连接)
9.B(A.这,这个,指示代词﹔自己,第一人称代词。B.替,介词。C.但是,却,连
词,表转折﹔连词,作状语,表修饰。D.比,介词,表比较﹔对于,介词。)10.(10 分)○1 事情禀告给朝廷,(皇上)下诏提拔为汀州推官,(赵希錧)审理疑难案
件,判决长期拖延的诉讼,统辖下属各县,消灭叛乱的士兵。(狱:案件;摄:统辖;
弭:平息,消灭。各1 分。大意2 分)○2 我不敢诬蔑当朝,认为天下没有人才,我担心的是选择人才的方法不当、人才的使用
和他的才干不相称罢了。(患: 担心; 道:方法;器:人才。各1 分。大意2 分。)11.(4 分)孝顺;有军事才干;断案有方;有治国谋略;胸襟宽广、助人为乐、懂得感恩;
为官清廉。(任答四点即可满分)
12.(3 分)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於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 怕声下气/不惮的劳,以致甘膜,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每断对两处给1 分。)
附:原文: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於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怕
声下气,不惮的劳,以致甘膜,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颜氏家训·勉学篇》 参考译文:
所以要读书做学问,本意在于使心胸开阔使眼睛明亮,以有利于做实事。不懂得奉养双
亲的,要他看到古人的探知父母的心意,顺受父母的脸色,和声下气,不怕劳苦,弄来甜美
软和的东西,于是谨慎戒惧,起而照办。
13.(8 分)(1)(4 分)答:过山岭的时候最好不要骑马,山溪边看人网鱼也很有趣。(1 分)首联以议论开篇,(1 分)用临渊羡鱼的典故,(1 分)表达了过山岭不骑马,不结
网而看捕鱼也别有滋味的乐趣。(1 分)语文答案 第2 页(共2 页)
(2)(4 分)答:山谷中鸟鸣相答,山峦间云卷云舒。(1 分)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写
山中景物(或多角度描写、视听结合),(1 分)动静结合。谷鸟应答,声中有静;山
云卷舒,动中有静;(1 分)描绘出山中和谐、幽静的氛围。(1 分)14.(1)士不可以不弘毅(2)无案牍之劳形(3)俯察品类之盛(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5)乐琴书以消忧(6)别有幽愁暗恨生(7)白帝城高急暮砧(8)举匏樽以相属
15.(6 分)(1)“屡屡落空”指找不到老老太、老太爷、奶奶的踪迹;“惊骇”是指对死
亡的困惑和恐惧。(3 分)
(2)“对着我笑”指父亲用笑来化解和安慰“我”对死亡的困惑与恐惧;“背着我哭”
指父亲独自承受失去亲人的哀痛。(3 分)
16.(6 分)历经秋雨落叶的古老气息;犹如旧书淡淡油墨的文化气息;犹如经年棉絮的生活
气息;饱经风尘的自然气息。(任意答对三点即可得6 分。)
17.(6 分)运用了环境烘托、以声衬静和反复的写作手法,描绘出蜷在圈椅上看书时的静谧
与祥和;与前文父亲用笑化解了“我”的惊骇相照应;收束全文,含蓄隽永。(手法:
三个手法各1 分;效果分析正确,1 分。结构:答出与前文照应,1 分;答出收束全文,分。)
18.(4 分)B(2 分)、E(2 分)(A.“从而展开了对生与死的深刻思考”,于文无据;C.“人
才能活出自我的价值”,误解文意;D.“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无限怀念和对现代生活方
式的反感与批判”,扩大文意拔高主题。)
19.(4 分)“正能量”是指通过激发内在潜能,使人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符
合下定义的格式,1 分;划横线处各得1 分。)
20.(6 分)答:观察镭的荧光是历史的真实,而在这一过程中对居里夫妇的动作描写、神态
描写和心理描写则属于文学的想象。(3 分)镭的发现是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居里
夫妇科学探索中最重要的成就,它构成《居里夫人传》真实可信的基础。而文学想象部
分,则很好的表现了居里夫妇发现了镭之后的喜悦与幸福,是理性的科学探索变得生动
丰富起来。(3 分,意思相近即可)21.作文(60 分)(高考评分标准)__